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2024-08-29

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共9篇)

1.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篇一

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然是一个载体,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真正走进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在阅读中感悟体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所谓的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一、把文章还原到历史中,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作家要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作者所选取的自然的、生活的图景,经过思想的渗透、情感的倾注,就不再是原先的个别的生活图像的复现,而形成了有情有境、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一种典型生活空间,一种艺术境界。当教师通过语言和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让学生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学生便会产生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相似的或者相一致的情感体验。如在讲《背影》一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次分别发生在1917年的南京浦口车站,“当时祖母刚刚去世,父亲又失业了,家中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境十分惨淡”。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有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作者的感受:分别那一刻,社会的动荡、家境的惨淡、前途的渺茫、生存的无助,这一切都如同千斤重担压在父亲的心头。就在这种处境之下,父亲事事以儿子为中心,处处为儿子做考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儿子,安慰儿子。这样,学生才可以理解父亲那深刻的爱。

二、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化的见解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章。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深入思考,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点,能读出文章的文眼,能思考出自己教学的文眼,读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解读

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在讲《背影》时,我抓住一个“攀”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与努力,想象那一瞬间父亲的面部表情,从而挖掘出父亲背影中蕴含着对儿子多少的爱;在讲《幽径悲剧》时,我抓住“微笑”一词,我引导学生想象:茂盛的紫藤萝下半部分已经被砍断了,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上面的花儿却不知道,依然在向世人绽放着最灿烂的微笑,学生可以想象出在以后几天里,鲜艳的花朵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枯萎,一点一点地失去生命。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深爱着紫藤萝的作者,把它当作精神支柱的作者,看到这一幕,是多么地痛心!在想象的画面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紫藤萝的不幸。

三、在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应该是简约的,是在教师的适度引领下进行的,这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才可能更加深刻,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才可能更高。因此,教师要在自己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层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文本,咀嚼语言,体验作者的经历与感受,从而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找到“伟大”,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切入文章;探究“伟大”,说说我们眼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说说自己对藤野先生的评价与感受;深化“伟大”,说说鲁迅心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联系鲁迅出国的目的、当时的背景,从而站在鲁迅的视角来看藤野先生;提升“伟大”,说说我们心中的鲁迅,引导学生联系鲁迅的为人、读过的鲁迅的作品,来认识站在作品背后的鲁迅的伟大人格魅力。这样有层次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的解读,读懂了藤野先生,读懂了鲁迅,也读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如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设计了与紫藤萝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

对话几个环节,效果也很好。

四、在生成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我们的课堂因为有预设内的生成而逻辑有序,更因为有预设外的生成而精彩诱人。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情感、态度和认识的差异。于是,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教师想不到的“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善待生成,适时地进行调控、筛选、升华生成,使这些新生成的课堂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入探究,把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讲《安塞腰鼓》一文时,有学生问,文章结尾处的“她”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她”而非“它”?这个问题是我没有预设的,但细细地引导学生思考,就不难读出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读出作者的黄土高原情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前面对安塞腰鼓的描绘。再如讲《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学生提出“英国国王为什么下跪”的问题,这更是一个很精彩的生成机会,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一“跪”,恰好表现出了英国人民对英雄们的尊敬与热爱,他们“跪”的就是他们身上伟大的精神,从

而更理解作者为什么用“伟大的悲剧”做题目了。

2.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篇二

关键词:文本,深入解读,解读方法

文本的深入解读,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多元化的分析、理解和悟读, 它是课程目标、教材内涵、学生实际的有机统一。

为什么要深入解读文本?因为文本深入解读其实就是阅读者与文本、作者的深入对话。只有挖掘得深, 理解得透, 才能进入文本的佳境,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从而内化情感, 提升自我。

文本深入解读,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必备条件。那么如何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

一、揭示路径, 寻路识真

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体系, 使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状态大多呈现依赖心理, 看到一篇文章, 首先想到的是参考书, 而不是静下来分析、感悟、品读、鉴赏, 缺乏独立自主的探究意识。编者为学生解读提供了一个解读方向。文本是编者根据课程目标从茫茫文海中挑选出来, 根据一定的编排理念组合而成的。每一册语文教材的成册, 每一个单元课文的编排, 都有编者的设计意图。所以, 学生可以先从编者的视角解读文本, 领会编排意图。

1. 着眼单元导语, 寻找文本解读的立足点。

人教版教材所选编的课文在编排上是按单元组合呈现的。每个单元内的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设置的。如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这个单元学习中外小说……在每个单元的起始处都撰写了“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既起到了梳理教学点的作用, 又有效激发了学生对本组文本的阅读期待。

这些导语分为两个板块的内容。其一是本单元的主题:中外小说。其二是本单元的训练点:学习这个单元, 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 品味小说语言。抓住这两方面解读文本, 将使学习目标更准确有效。

2. 聚焦课后习题, 捕捉文本解读的重难点。

课后习题紧随文本之后,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而是教材编写者的精心设置。它蕴藏多种指示和目标, 有的要求品读, 有的要求积累, 有的要求体会, 它暗示了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所以, 在解读文本时, 教师应对课后习题认真阅读, 仔细分析, 深刻领会其意图。

3. 关注生命个体, 引领文本解读的提升点。

学生作为阅读文本的主体, 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生命色彩的个体。在解读文本时, 要关注对学生“具体生命”的不同状态进行解读。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以生为本, 站在他们的视角揣摩阅读文本, 才能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独特体验或阅读障碍, 以及他们在与文本亲密接触中潜在的多种可能。

教师只有这样从学生视角充分解读, 才有可能在课堂上, 面对学生的理解及时点拨, 引领提升。

二、抓住言语, 持抱不放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文课上的学习, 我们是以文本作为载体的, 通过这一载体, 把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作为核心能力, 努力达到课程目标。因此, 教师应立足语文学科本位, 从语文的视角解读文本。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语言的训练点, 积累学生的语言经验, 必须捕捉情感的触发点, 把握语言内核, 必须挖掘文字的留白点, 促进学生语言生长, 同时可以关注语言的焦点、文体的特点、写作的支点、表达的亮点等, 力求“牵一发而动全身”, 提纲挈领, 汲取精髓, 让语文教学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1. 着眼语言表达, 重视文本细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由此可见, 教师的文本解读不应只停留在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人文的感悟上, 还必须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艺术, 进行语言的训练, 获取语言规律, 积累语言经验。

2. 把握语言内核, 捕捉情感触点。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语言的内核。语文教学追求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心”的参与、“情”的共鸣, 让情感浸润课堂、滋养学生。解读文本, 教师要细读文本, 寻找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强烈共鸣的情感触发点, 营造学生、文本、作者、教者之间巨大的“磁场效应”, 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升华情感, 把握语言内核, 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如在学习汪曾祺的《葡萄月令》这篇现代散文时, 可以先让学生明确作者与葡萄之间的感情。当学生一时找不到时,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体会, 正如课文最后一句写道:“葡萄窖里很暖和, 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 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咱们”二字体现作者对葡萄的关心、关爱和呵护之情, 学生一旦明确作者与葡萄的感情如此深厚, 他视葡萄为孩子, 那么解读这篇散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情感基础。

3. 挖掘文字留白, 促进语言发展。

在语文课本中, 留有许多留白的地方, 这种手法与绘画中的留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材中, 留白的方式, 可设一点悬念, 可作一些填补, 这些留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 可以促使学生用灵动的思维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文本中的训练点, 让学生植根于课文, 想象于书外, 思接千载, 心游万仞, 在活泼灵动之中思维自然发展, 语言得以生长。

诗歌具有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意蕴幽远的特点, 具有审美教育功能, 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语文能力的培养、文化素养的形成等诸多方面, 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欣赏其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表象手法时, 应发挥想象力, 采用复述故事、描写情境等形式再现诗歌情景, 使学生思维在发展的同时, 语言也悄然地生长。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欣赏》中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时, 先让学生叙述“夜归鹿门”见闻, 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 看着渡口人们强渡回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 显示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 两相对照, 唤起联想, 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隐然可见。“鹿门夜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景象清新, 平淡自然。只要学生置身诗境, 发挥想象, 缘景明情, 就能感受到诗人恬然超脱的隐者形象。

总之, 文本解读的方法很多, “读进去”才算深入。读要精到, 知其精髓。第一, 读出作品: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品味语言;第二, 读出作者:探究文本表现的情感, 把握情感;第三, 读出自己:进入文本情境, 抒发个人感悟。

三、引入“活水”, 拓展深化

针对高中生不想读出声的特点, 应经常提供一些美文, 并要求他们大声朗读, 培养语感。阅读佳作美文, 高尚

WENJIAOZILIAO

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田。还可定期开展比赛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 从而认识社会、体会人生、学会做人。

1. 开掘源头, 感悟真切生活。

“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 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 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 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语文教学的改革, 关键在贴近生活。这是‘根’”。如在学习苏轼的《游沙湖》时, 以旅游实地观光的形式展开, 以“自然”和“人文”欣赏点欣赏沙湖风光, 看到自然风光蕲水寺门前溪水清澈, 还向西流淌;同游聋大夫, 医术高明、聪明绝顶, “以纸画字, 书不数字, 辄深了人意”。自然环境“流水尚能西”引发“谁道人生无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的积极乐观态度。“人文”方面, 苏轼和庞安常“皆为一时异人也”。以独特的角度寄寓深刻的内涵。这样以回归“生活化”的形式解读文本, 学生既能感受到生活乐趣, 又能增长见识, 砥砺思想, 达到深入浅出的解读效果。

2. 拓展外延, 体会情感语文。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古人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高中学生由于身心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 对生活化语文教学普遍兴趣盎然, 动机强烈, 情绪高涨。为此, 教师应该主动汲取当代先进的教育理论, 更新教学观念, 给学生空间, 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 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个题目, 让他自己创造。实践证明, 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 能很好地把握全文内容, 不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学习, 主动感悟, 从而实现生活化语文学习。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是他被下放张家口劳动写下的, 本地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部分家庭也栽种葡萄, 可先让学生先写写自己的栽种过程, 说说对葡萄的感情, 然后看看汪曾祺的栽种过程, 体会他对葡萄的感情。这样拓展语文外延, 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文本的解读, 不仅能感触到作者的心灵内核,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深入文本,理性解读 篇三

然而只要你细细品味,恐怕还会有不同的感悟,只是一直存在迷信权威而人云亦云的现象。

下面试以这几篇文章中的人物为例,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说说范进。多年以来,我们教学的侧重点始终集中在范进喜极发疯的场面上,如果不这样教就不能紧扣文章的主题也是整个《儒林外史》的主题,即:讽刺和批判封建科举制度及封建礼教对读书人的毒害。换句话说:不嘲笑范进的发疯,就不足以把握住主题思想。这样看来,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先入为主,教师围绕教参来教,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去领会,千人一口,千口一词。几十年来总是老生常谈。

记得有人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难道范进真的面目可憎、可鄙可笑吗?中举前,他受尽屈辱,饥寒交迫遭人白眼,三四十岁才有了老婆。文中胡屠户说自己女儿“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来,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由此推断他晚婚还差点打了光棍,因为范进中举时已五十几岁,十几年前他正是大龄青年,幸亏胡屠户“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正好能配上范进。假如范进终生没有中举,他要么终生受穷受气,要么饿死病死,要么被别人的唾沫淹死,但他绝不会坑蒙拐骗去偷去抢做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事,他没有这样的胆量和智商。中举后他成了人上人,这是他毕生追求的梦想,这个梦想由官方提倡,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有多少人有过这种梦想,数字必然惊人,可惜没办法统计。当然追求梦想没有错,如果有错那就是时代的错,何况他们也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以时代的局限性来苛求他们,那么悲剧也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吴敬梓也曾坚持过这样的梦想,只是他比范进清醒了一些,如果他早年科举顺利,恐怕我们就看不到《儒林外史》,看不到范进的执著和遭人批判。当然,吴敬梓对范进也有同情之处,因为他一生穷困潦倒,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冷暖与范进有同病相怜之处,否则他写不出范进中举前的困囧。至于中举后的范进是怎样一个官,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种想法。最起码他不是胆大脸厚心狠手辣,况且他也出身于底层,老百姓的艰难他理应体恤。

因此,范进这个人很难让人笑起来,而他的老丈人胡屠户才是使作者和读者忍俊不禁的对象。

2.说说孔乙己。孔乙己和范进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执著于功名,都被科举制度折腾得又苦又惨,穷困潦倒,被人冷嘲热讽。不同之处在于:范进有母有妻室,最终54岁侥幸中了秀才又中了举人;而孔乙己孤家寡人光棍一条,之乎者也一辈子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还经常挨打,被人打折了腿,仍不忘喝酒,在笑声中出场又在笑声中消失。他的一生实在凄凉悲惨。

有人说他固守旧梦,脱离现实,逐步在堕落中走向死亡。固守旧梦脱离现实的确不错,这仅仅是内因,但社会因素不可忽略。有些人内心强大,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最终能战胜自己面对现实;而有些人生性脆弱,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较强,如果受到关爱,他就能自信自立自强,缺乏关爱他就会对社会和他人失去信心,很容易被社会淘汰。

小说中的孔乙己,没有看到有谁会去关爱他,他却知道关爱小伙计和小朋友,而别人却做不到。这正是孔乙己被摧残被淹没的社会原因。在大家眼里,他就是弱者、失败者、受人取笑者、可有可无者,他是死是活,是病是残,跟大家没有任何关系,要说有,只是还欠掌柜的酒钱;再就是或许真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或许就没有偷,如果丁家真看他不顺眼,想置他于死地又何患无辞呢?“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掌柜见了面,不是关心怜悯,而是取笑“你又偷东西了!”“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折腿?”

由此观之,孔乙己在他们眼里就和动物差不多,这样的社会杀人于无形。

3.说说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遇见弟弟于勒却不敢相认,历来被人诟病,说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祼祼的金钱关系。这种说法早该退出历史舞台了。先不说对错,只说这样的事情在哪个社会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会有。

菲利普夫妇不敢认于勒从道义上确实说不过去。但是他们的苦衷我们应该理解。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他们不是有钱人家,这是必须面对的实事。小说一开头就用两段介绍了他们的家境:五口之家三个孩子,父亲一人挣钱,经常很晚才回来,挣的钱刚刚够生活。母亲料理家务,拮据的生活让她倍感痛苦。一切都要精打细算,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客不敢答应,常买减价的东西和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这样的日子他们过怕了,自然不希望再多一份负担。况且于勒曾经占用并挥霍了哥哥应得的财产,给困难的家庭带来不幸。

其次,从情感上来说,他们不认于勒是没有一个心理准备。他们总认为于勒发了财,不但能赔偿占用了他们的那一份,而且还会帮他们一把。这在他们心里已成定势。而于勒的突然出现不但令他们不知所措,更让他们感觉受了很大的欺骗。他们盼星星盼月亮,结果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让他们想不通,一时不能接受。如果于勒不写那两封信,船上相遇或许是另一种惊喜和温馨。

再次,从承受压力方面来说,这么多年紧紧巴巴的过日子,而且还能承受来自弟弟的强行挥霍,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于勒的出现让他们一肚子苦水一下子决了堤,旧恨新怨一起发作,这已是很克制的宣泄方式了。

另外,考虑到女儿的婚事。穷人家庭,女儿找对象都是问题,大女儿28岁,二女儿26岁,谁不希望找个条件稍微好的。现在二女儿的婚事刚定,怎能因为于勒的出现而坏了婚事?

总之,想想菲利普一家的难处,他们不敢在船上与于勒相认,的确有他们的难言之隐。于勒令人同情,他哥嫂一家更不容易。

4.说说夏洛克。教材节选的是《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法庭审案。这是这出戏最精彩的部分,人们会被鲍西亚的机智能干所折服,对夏洛克的鸡飞蛋打拍手称赞,然而大家只看到了一个层面,另外一面且看下面的解读。

首先,夏洛克为什么要这样做?

夏洛克是犹太人,犹太人善于经商。不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夏洛克放高利贷在当时合法。可是安东尼奥和他唱对台戏,给人借钱不收利息,这是破坏行规,而且还侮辱过夏洛克。加上犹太人一直都受基督徒的迫害,他受到的伤害太深,整个犹太民族都伤害深重。夏洛克说:“我不能举什么理由,也不愿举什么理由,除了因为我对于安东尼奥抱着久积的仇恨和深刻的反感,所以才会向他进行这一场对于我自己并没有好处的诉讼。”

其次,安东尼奥他们真的光鲜完美吗?

先听夏洛克说:“你们买了许多奴隶,把他们当作驴狗骡马一样看待,叫他们做种种卑贱的工作。”“我有一个女儿,我宁愿她嫁给强盗的子孙,不愿她嫁给一个基督徒。”夏洛克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他眼里基督徒真不如强盗。就让基督徒自己说吧,“我有一个妻子,我可以发誓我是爱她的;可是我希望她马上归天,好去求告上帝改变这恶狗一样的犹太人的心。”口口声声说爱妻子,却要把她做为筹码牺牲掉,换回朋友的生命。“希望她马上归天,”为何不希望自己归天,葛莱西安诺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自私狠毒之极。巴萨尼奥也一样。这样的人真有爱情和友谊吗?口是心非,不一定可靠。

这样的人值得爱吗?看来真得重新考虑一番。他俩连结婚戒指都能作为答谢物送给别人。他们的妻子真有眼光。就是这个葛莱西安诺,他自始至终出口成脏,专挑最恶毒的话攻击别人。

公爵貌似庄严慈悲,实则一开始就站在安东尼奥一边,说夏洛克是“心如铁石”“不懂得怜悯,没有一丝慈悲心的不近人情的恶汉。”他和其他几人让犹太人同情安东尼奥,慈悲怜悯一些,可是他们同情过犹太人吗?他们都不慈悲,犹太人越慈悲他们越觉得犹太人好欺负。最后假慈悲,说饶恕了夏洛克的死罪,分明是占了便宜还卖乖。相当于要了夏洛克的命,让他一无所有,还逼他改信基督。

鲍西娅假冒律师运用手中权力偏袒安东尼奥。她知道夏洛克不会松口,故意设陷阱和圈套,然后置之死地而后快。开始时让犹太人让步,他真让步时却又寸步不让。可以说最狠莫过鲍西娅。

第三,法律的公正公平何在?

文中一再强调:“按照威尼斯的法律,控诉可以成立。”“约上所订定的惩罚,对于法律条文的含义并无抵触。”可是就这样一场十拿九稳、稳操胜券的赢官司,却出乎意料一败涂地。原因何在?

1.法律是基督徒的法律。谁都知道,契约符合法律,具有法律效力。契约上以割肉作担保,就相当于以生命做抵押,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法律不但不保护你,而且必须执行。可是鲍西娅假扮律师首先就破坏了法律的公正无私和纯洁。又在替自己人审案子更加荒唐。不执行契约反而倒打一耙,以本身就倾向于基督徒的所谓法律压住了犹太人这个异邦人、异教徒,让他不知所措,有理成了无理。这个法律是基督徒的法律,犹太人蒙在鼓里,天真幼稚地相信法律,注定成为受害者,被法律愚弄。

2.犹太人势单力孤又毫无知觉。基督徒人多势众且玩弄花招,欺骗并伤害了犹太人。这既是法律问题,又是宗教和力量的问题。不可能有公平和公正。

这样看来《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歌颂仁爱、友谊、爱情”恐怕要大打折扣。人们只看到了安东尼奥一伙光鲜的一面,却忽视他们的伪善、狡诈、恶毒;只注意了夏洛克冷酷、偏执,却不知他背后的辛酸和他们民族的屈辱。有人说夏洛克是守财奴、吝啬鬼。请看:夏洛克如果爱财,他就宁要钱不要肉;如果爱财,他会把财看得比命更重要,当一无所有,他还要命干啥?他完全可以照约办事,要了安东尼奥的肉,自己再去抵命。可他没有这样做。

由以上人物的分析可知,对文本的解读,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有争议的人物,应深入文本,站在不同角度,尽量理性地去解读,不可随波逐流、随声附和。

4.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篇四

第一步:解题;介绍格律诗,强调韵脚;说明写作背景。第二步:学生齐读全诗,教师指正字音。第三步:理解诗句,基本上是就字面作翻译。第四步:分析写景抒情的写作特点。第五步:由最后一句得出“思乡”情感,明确全文主题。第六步:学生再次朗读后,余下时间全部用于背诵该诗。

听完这堂课,我一时心中颇多感触。难道古诗词就这样教学吗?如果我是学生:这节课我真◎正学懂了吗?我学习诗歌的能力,在这节课里得到培养了吗?

表面上,从学生活动看,这堂课有朗读,有思考,有讨论,似乎学生活动的主要形式都有;从知识获取来看,这堂课学生认识了律诗的一些特点,知道了这首诗的主题,明白了这首诗写景抒情的特点,并能背下这首诗,学生似乎也有些收获。然而,细细想想,这些所谓的学生活动太空泛、太简略,所谓的知识收获都是面上的、笼统的,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更是微乎其微。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部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古诗词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诵读,主要活动是积累、感悟和运用,主要目的是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词教学就应该以此为指导,围绕这三个方面下功夫,引导学生真正学懂所学诗歌。

那么,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古诗词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两点:一是初中古诗词教学基本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二是所学古诗词在教材特别是在特定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就初中学段而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诵读和理解(“感悟”),难点是赏析和评价(“品味”、“审美”);从特定单元的教学重难点看,以《次北固山下》为例,人教版将它安排在第三单元,这个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反复诵读品味,感受文章的景物美、情感美、语言美,难点应是品味文章的情感美、语言美。因此,可以看出,一般古诗词教学的着力点应该是诵读、理解、赏析,也就是围绕“读、悟、品”下功夫。换言之,古诗词教学就是要紧扣字词着力,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词句,真正走进文本。

有了这个认识,再来审视那位教师《次北固山下》的教学,就明白了他的问题所在,要纠正这些问题,也就有了方向和办法。同样是这篇课文,有位教师就上得不错,他的整个课堂分成诵读和品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是教师满怀激情朗诵,感染学生情绪;然后让学生充分朗读,有自由诵读、抽读、齐读,形式多样,中间穿插教师对字音、节奏、语速、轻重等朗读指导,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小学所学二首律诗,与学生讨论、认识律诗特点,接下来又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自主读、指名读、分组读,并对学生的诵读情况予以点评和肯定。几轮下来,学生的朗读不仅有几分滋味了,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有了对诗歌的一些感悟。第二个部分:主要是理解和赏析诗歌,也穿插了诵读。

下面选取第二个教学部分的片断看看:师:诗歌中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请大家再认真读一下诗的中间两联,所写之景与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朗读)生:“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的是开阔秀丽的江景,可能是衬托后面的思乡之情。师:你用了“衬托”一词,很好!你的思维方向是正确的。有衬托的作用,读这句诗,你能读出思乡的意思吗?(学生沉默)师:大家再看首联,你们刚才说“客路青山外”意指身在异乡,而且羁旅之路漫长,自然思乡。那么,颔联可否顺着这个思路想一想呢?请先齐读这两句,边读边想一想。(学生朗读)生:“潮平两岸阔”写出江面的宽阔,说明行舟的路途也很远,含有与首联相同的言外意。师:对了,这位同学的分析是正确的。我们在第三联中也能品出这种言外意来。哪位同学来说说?生:“海日生残夜”说明诗人昼夜兼行,此时已凌晨了,还在江上行,可见路途遥远,与前二联的言外意相同。生:“江春入旧年”说明时间是快到过年时节,“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自然而生。师:说得真好!同学们,我们只有像这样用心去品读出诗句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读懂一首诗。师:有人说这首诗的颈联富有哲理,能说说你的感悟吗?……

5.提高文学素养 深入解读文本 篇五

“文学素养”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被忽视的一个方面,而它恰恰是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要充分发挥文学因素的情感熏陶、形象感染、审美情趣等独特的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当然首先必须大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否则无法真正走进文本,充分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挖掘教材深含的意蕴,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架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准确、深入地传达语文课程的文学美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提高文学素养才能真正走出文本,居高临下,游刃有余。浑然天成地实施教学。

一、读通文本,整体把握

大千世界是一个具有一定组织、结构的整体,也正是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体现了事物的美,以及它的完整性。以这样的视角看语文学科,“它是由多重性质构成的统一体”,语文教学要注重各个侧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存、互相促进的统一特点。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也应整体入手、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整体提炼、整体升华。我们应特别重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通读小学语文的整套教材,熟读全册语文教材。

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课本,这些精选的文章从命题到立意、谋篇再到布局。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都是一个个逻辑严密、首尾圆合的整体,一个个浑然天成的有机体。我们对课文的解读,即在整体感知、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局部的重点赏析,再在更高层次上的整体回归和感悟。对课文的整体解读,就是要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思路结构,体会思想感情:要把握课文创设的语境和基调,作者的基本倾向和观点;要把握人物(事物)的本质属性等等。离开了这些。我们无法理解、判断、赞赏、批评某一字词是否用得准确,某种修辞手法是否用得恰当。某种句式是否用得合理,某个细节的描绘是否传神,某一思路的展开是否清晰。我们能不把花瓶打碎了再一片一片地去欣赏。一般讲,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可按三个层次进行,即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是怎么说的?课文为什么要这样说?以求通读文本,整体把握。通读文本还应注重吟诵课文。因为默读只作用于人的眼睛,而吟诵则作用于人的口眼耳脑,人的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起来。吟诵越是投入,多种感官的调动、发挥就越好:吟诵越是得法,对文本的感受领悟就越全面、深刻。要多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到“其意皆出我心”“其言皆出我口”。读好了,文本的解读成功了一大半,语文课堂教学必然充满生机和富有情趣。

二、读透文本,潜心会文

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上是沿用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这种解读方法容易产生的问题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即把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主题思想、道德教训,导致阅读教学虚无缥缈,架空文本,冷落语言,轻视双基。我们提倡读透文本、细读课文,就是强调放大文本的语言价值。回到语言的本身,指向语言的词句和表达方式。确立言语和形式,再解读文本,学习语文中的意义。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读透文本就是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字,咀嚼字里行间的含意和意趣,要仔细研究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这种结构,而不用别的。细致品味其美妙和神韵,在咬文嚼字中触摸作品,在品词析句中揣摩作品,在推敲把玩中感悟作品。一句话,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情感,而我们则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触摸作者的心境、心绪、心态: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符号,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独到魅力。

读透文本是全面地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我们倡导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解读文本,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进行研读,让文本所承载的诸多信息在教师的头脑中汇总、碰撞、融合、升华,为教学目标、重难点、方式方法的确定提供丰富的信息基础。解读和鉴赏文本的常用方法有:

1审美分析法。积极探索文本美的构成和美的价值,强调愉悦、畅神、移情的效果。注重审视文本的美感和形式,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艺术特色和评价孰优孰劣等,是审美分析的具体表现。

2语言分析法。用语言学原理和概念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形象、语言规律、语言结构等。语言分析法通常以“咬文嚼字”的形式出现,着眼于字词义,即揣摩微言大义;着眼于字词味,即品评兴味神韵。

3品象入境法。就是品味意象、探入意境,这是解读、欣赏抒情性文本的重要方法。简要的步骤包括:披文识字、感知物象;探入意境、领悟意蕴;体会情感、审美评价等。

4辨识文体法。根据文体的一般特点,据以解读、欣赏文本。运用此法,首先要明确这类文体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规则。其次要考察这样的文本特点在作品中是怎样呈现的。

此外。还有吟诵美读法、历史分析法、道德分析法等。

三、读薄文本,品味神韵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能“入乎其内”,读深读透,细嚼慢咽。做作者的知音。还要能“出乎其外”,深入浅出,把握精要,做高明的读者。我们只有跳出文本,设计教学,才能言约意半、事半功倍。郑板桥有这样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画竹40年,探索40年,他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要画出竹的内在精神“清瘦”,“清瘦”就是要“冗繁削尽”。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何尝不该如此呢!只有对教学内容精心剪裁、削枝强干,披沙见金、撷取本质信息,突出重点,集中火力,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功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认为读薄文本就是要在课文的眼(文眼)、点(重点)、线(思路)上下工夫。

1聚焦文眼。“文眼”是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内涵极其丰富,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价值。借助“文眼”可“窥一斑而知全豹”,突出文本中最本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内容,优化教学信息的编制、传递和反馈,缩短学生在阅读中自己认识、发现、理解和运用的过程,闻一知十,以少胜多。如对《泊船瓜洲》一诗,受传统思维的影响,我们阅读时往往把着力点放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上。深入解读,细致品文,会发现“绿”字只是一字的运用之妙,却不能统领全诗,诗眼应该是“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字。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归结出诗人靠家近,应该还;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想象出诗人离家久,更该还;从“明月何时照我还”理出诗人思家心切,苦不能还。为什么不能还呢?进一步查阅资料,辅助深入解读文本,方知王安石为革新变法而呕心沥血,“为大家而舍小家”。诗眼抓准了,整首诗的主题就把握住了,教学像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深入浅出,立意深远。

2提挈主线。作者在构思作品时总要考虑先写什么,后

写什么,哪些内容为主,哪些内容为辅等等。叶老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解读文本理应花大力气去提炼主线,去枝强干,以简驭繁,真正弄清作者的意图,深层把握文本,从而“挈领一顿,百毛皆顺”,科学设计和高效实施课堂教学。提炼主线是对文本纵向整体把握。深层整体把握。犹如串珍珠,要抓住串珍珠的线。常见文章的主线有(1)结构线。要善于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其结构特点。(2)主旨线。要准确地归纳出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呈现主旨的层次。(3)情感线。要深刻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理清人物(事物)情感的变化。

3突出重点。阅读教学可讲可学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从传授字词句篇知识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从训练阅读理解到指导学习方法,从揣摩语言文字到获得情感品德的熏陶……加之教师为应对考试常常面面俱到地“倾囊相授”。“西瓜”“芝麻”统统捡,“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浮光掠影,劳而无功。哲人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文本的解读,教学的实施。只有瞄准课文内容的重点,语言表达的亮点,双基训练的基点,学生理解的难点,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语文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效益低下的问题,才能利用文本最具有价值的语言信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四、读新文本,放飞思想

文学作品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它的语言的模糊性,这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大的解读空间,客观上造成了多元解读、个性解读的可能性。我们阅读文学作品。过去总是以作家为中心。现在应打破以作家为中心。走向以读者为中心,强调每一个阅读主体都可以发挥作用,这也正是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语文教师应该在读通、读透、读薄文本的前提下,在参照他人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解放思想,过滤思维,提炼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便在教学实践中既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落实有效教学,又能彰显个性,水乳交融,提升对话质量。如《再见了,亲人》一课,可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人是亲人?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当亲人?”这是语言文字显性的内容。接着提出:“亲人是双方的。我们再看看志愿军是不是朝鲜人民的亲人?”引导学生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最后提出:“课文写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经过血与火的考验结下的骨肉亲情,今天在和平年代。还有没有这样的亲情呢?”经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这虽与作者写作的本意相距甚远,但读出了今天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一个文本,特别是经典作品,不断深入地解读,就是应该不断地从中读出新的有益的东西来,

6.直击言语形式,深入文本解读 篇六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阅读教学逐步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文本解读也逐步从单一的“标准答案”到多元的“个性解读”,但在热闹和开放的课堂表象下,文本解读却出现了一些失常的现象,如上述《祝福》课例中,虽然大谈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大批封建礼教的迫害,但对于文本只是浅尝辄止,始终只是停留在语言的表面滑行,“也就是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的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实施建议”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无论阅读还是教学都要建立在文本的基础之上,而且语文姓“语”,语文的根本在于语言,语文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对话无疑要直击言语形式,深入解读文本,而绝不是抓住文本的思想内容,泛泛而谈。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言:“语文就不同了,虽然在品味形式的同时也在理解内容,但它的目的主要不在于把握内容,而是学习特定的形式如何表达特定的内容。”

经典作品自有其永恒的魅力,卡尔维诺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而经典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是因为其独特的言语形式。就《祝福》而言,与文本对话,从文本的细微单位出发,一词一句中,细读深思,足可以感受到祥林嫂悲惨的人生,自然也可以体验到字里行间所潜藏着的思想情感。

譬如:祥林嫂在与柳妈的聊天中,谈及额头上的伤疤时,“‘……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着。’她笑了。……祥林嫂似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这是小说中唯一特写祥林嫂的笑,随之“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嘲讽之意不言而喻,但祥林嫂究竟为何而笑呢?其实,想想祥林嫂的大约四十年的人生,丧夫失子之痛,接踵而至。不幸之中,“幸福”时光就数那与贺老六结婚生子的几年,有卫老婆子为证:“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坳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幸福”时光虽然短暂,但却弥足珍贵,于是柳妈提及额头上的伤疤,便勾起祥林嫂的美好回忆,顿时沉浸其间而笑了。一个“笑”字,我们可以读到祥林嫂,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一份简简单单的梦想,但在人生的种种意外之后,一切都轰然坍塌,而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又是如何从肉体到精神一口口地被吃掉呢?从一个简单的“笑”字中,我们自然可以深切地体验到鲁镇人们的麻木与封建礼教的迫害!

再如:祥林嫂再到鲁镇,阿毛的故事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但她还妄想……倘一看见两三岁的小孩子,她就说:‘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也就有这么大了……’”“……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道:‘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两个相同的句式,祥林嫂用了“我们的阿毛”,此时,祥林嫂已无“我们”可言,只剩下了“我”,内心陷入无限的凄苦,渴望人们能施以同情,共同担当这份苦痛,但鲁镇的人们直接刻薄地以“你们的阿毛”来回应,活生生地把祥林嫂推向鲁镇人们的对立面。在咀嚼赏鉴之后,人们收获了畸形的心理满足,而把这个“玩物”弃在了尘芥堆中。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两个相同的句式,从“我们”到“你们”,从个体的凄苦到群体的冷漠,“在这里,鲁迅先生又从一个更高的视角,来看‘(镇上的人的)看与(祥林嫂的)被看’得人生处境,从而引发读者从祥林嫂的凄苦的叙述以及镇上人的冰冷的逗乐中,去感受世态的凉薄和众生的麻木,进而更深地认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根源。”

当然,言语形式,不仅仅只局限于遣词造句,还应该包括谋篇布局。从《祝福》的结构中,我们也可以读到鲁迅先生的匠心独运之处。小说选择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由“我”的回乡,回忆起祥林嫂的人生片段,客观叙述了其悲惨的一生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死地。同时,又把“祥林嫂的故事”纳入到“我”的心理结构中去,“我”虽对祥林嫂的不幸抱以同情,但却无力帮助其走出精神的困境,而在祥林嫂“灵魂之有无”的拷问下,“我”的说不清,又无意间把她推向了死地,由此心生不安,然而在叙述故事中,“我”逐渐摆脱不安的心理,最后,在祝福的空气中,心理逐渐释然。对此,汪晖先生曾予以深刻的论述:“这种对于自我的深刻忧虑与怀疑并不完全自觉,但叙事结构却呈现了作者的思考:这一切正来自徘徊于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历史中间物’对自身的惶惑。不是祥林嫂的悲剧,而是这一悲剧与叙述者的独特眼光和复杂心态的结合,才构成了《祝福》的基本思考,才使得它在众多的相似题材的现代小说中卓尔不群。”

7.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篇七

关键词:课堂目标,有效,文本解读

所谓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即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 实现教学目标。而这里尽可能多的成果并非教师授课的完美精彩, 而是学生所获得的进步发展。

在如何有效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激烈讨论中, 有效研读教材成为众家一致的观点,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成为语文目标有效落实的关键所在。一篇文本, 无论原来是小说、散文, 还是剧本, 当它成为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之后, 它的蕴意就相应丰富了许多。它所涉及的人物不再仅仅是文章的作者, 还增加了编者、教师、学生, 这些都是解读文本时应该考虑的。下面笔者就从文章作者、教材编者、教师、学生等方面来谈一下有效解读文本对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一、熟悉作者, 整体把握文本, 做学者化教师

曾经轰动一时的鲁迅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去留问题, 引发了教育界的激烈讨论和全社会的深思。了解作者是必要还是教学的难事, 成为每个教育者头脑中都闪现的疑惑。一篇课文, 首先是一篇作品或是一部作品的一部分, 尤其是那些非当代的作品, 例如, 古诗文、近代时期的革命文学作品, 这些有着特定写作背景的作品, 是学生必须要通过了解才能体会期中深意的。所以拿到一篇文本, 首先要了解熟悉作者, 站在作者的角度全面理解全文。凭空臆断地以当代人的思维去讲授既是对文学的践踏, 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而且熟悉作者, 熟悉文本的本真面目, 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文本。文本的选择不是编者的无故断章取义, 选编的文本与其原文本身是不可割裂的, 理解了原文有助于各个击破选文的边边角角, 更全面地掌控文本, 在课堂讲授中游刃有余。同时, 了解文章全背景, 对文章的相关情况信手捏来, 也是新时代教师学者化的要求所在。

再者, 整体全面地把握文本, 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素质教育的春风中, 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能力越来越强, 面对一篇文本他们不再仅仅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师所讲的一些知识, 他们有自己的思考, 有更多与文本相关但超越课本的知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掌握文本, 及时解决学生疑惑, 将教学目标有效落实。

二、理解编者, 明确教学目标, 做好学习引导者

一部小说可以放在大学研究, 截取一部分可以给中学生讲讲, 也可以选取一段作为小学课文, 所以一篇文本, 编者放在哪里都是有他的意图的。而这个意图就涉及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指引。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是荒乱的, 教学目标杂乱的课堂是纠结的。被选入教材的文本必有其优秀之处, 但作为教育者, 我们不能每篇课文都洋洋洒洒地放开去讲, 结果学生跑遍世界, 抓不住半根稻草。没有明确的目标, 学生听课就会茫然, 疲劳。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就没有理由谈落实, 更谈不上有效。目标不是你说讲哪就讲哪, 也不是教参有哪只讲哪。作为一个好的学习引导者,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在了解了全文本之后, 就要锁定编者的选择, 精确研究范围, 明确教学目标。这时候再面对文本, 就要思考编者的用意:为什么节选这一部分?选编文本在该年龄段的意义是什么?安排在哪一主题单元?为何如此安排?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助于教学目标清晰化。目标明确了, 有效落实才有了方向。

三、掌握学情, 明确教学重难点, 做科学授予者

余文森教授曾指出,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 有提高, 有进步。一堂课设计得再完美, 如果学生没有收获, 教师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 有效的文本研读是不能脱离学生的。只有在研读文本时充分考虑到学情, 并以此确立出明确的教学重难点, 才能制定出真正有效的教学目标, 然后有效落实。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同阶段文本给予其不同的知识营养, 不充分地把握学情, 就会造成知识的重复教学和跨级灌输, 学生接受疲劳或接受吃力, 教学目标无以落实。对本班学生来说, 突出的难点问题需要重点强化;刚学过的新知识可以加深巩固;在其他文本中多次强调的内容就可以次之处理。同时, 在掌握全体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 还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需求:有的学生求知欲比较强, 预习时思考的问题比较多;有的学生知识面相对广, 课外知识需求量大;有的学生基础薄弱, 刚学过的东西需要巩固……

教材是学生的教材, 文本是学生的文本。不是根据文本授课学生, 而是根据学生授课文本,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科学的。将文本知识化作教师手中的春雨洒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享受到收获的喜悦。

四、提高自身素质, 做合格教育者

作为教学目标的实施者, 教师也是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重要人物。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 小学教学工作是极为容易“糊弄”的, 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小学教育在每个人的人生中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知识积累不用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更是不容忽视。而在众多课程中, 语文教学在这方面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名语文教师来言, 多方面的知识储备, 较高的思想觉悟, 健康科学的价值观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文学方面的积累, 更是需要我们通过多阅读来填充。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学习工具也越来越便利, 家长对学习的重视也逐渐提高, 所以在备课时我们能围绕文本掌握更多的知识, 消除学生心中疑惑, 显得尤为必要。

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能只拥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和一本教案, 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储备来武装自己。教师学者化, 是教育界的必然发展趋势, 只有在社会发展中, 在教学成长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永远走在教育的前沿,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总而言之, 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 并不是仅把眼光局限在课堂之上, 有效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目标有效落实的前提和关键。而有效研读文本的前提又是明确此文本既非语文书中的一纸课文, 也并非教参中的课文解析, 它是源自小说、散文或是剧本等文学作品的生命体, 是编者的匠心巧置, 是学生的知识源泉。当我们在走上课堂之前, 把一篇文本研读通透, 这首先就是一个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开始, 许多课堂问题已经被你提前解决, 再面对那些期待的眼神, 我们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推开挡在学生前面的障碍, 让他们享受到知识海洋里畅游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李明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再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 2006 (11) .

[2]余文森.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 2002 (10) .

8.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篇八

【关键词】文本解读 学生需求 有效 深度

“学生需求”意识,是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或前),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学情有相对全面的了解。我们要常思考:关于文本,学生会怎么解读,他们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尽管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不能忘记我们面对的是13~15岁的学生,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在解读文本前,一定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无视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需求而“浅尝辄止”或“过度深入”。

一、学生思维能力发展需求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适当新颖原则”给我们启示,他在《智力的起源》一书中说:“一个人既不注意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已司空见惯了,也不注意太不熟悉的东西,因为和他‘图式中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说,学生感兴趣的,能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是“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教学内容。

比如《老王》,初次教学,我以“……的老王”为主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总结出了“善”的老王和“苦”的老王,但是教学过程显得单一,所能考查学生能力的极少,对于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人文性教育不深刻,再加上杨绛所处年代和学生富裕的物质生活存在相当距离,孩子们和作者间存在代沟。在反复的思考和修改中,我想到了给学生设置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并且适当地搭桥铺路,然后引领学生走向文本解读的深处,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个教学过程也将是学生能力培养和情感熏陶的过程。于是,我想到需要引领孩子们品读老王和“我”的每一个细节:语言,动作,神态等,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内心。第二次教学,我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切入点,分别设置了3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1.思考:①幸运的人是谁;②不幸者又是谁;③“愧怍”是何意?

2.“我们”对老王的态度怎样?学生罗列了作者一家对老王的照顾共5条。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我”为什么还会对老王产生愧怍之情?

3.品析人物形象,深入分析:精读8~22段,(1)品析老王:圈画出老王的语言、动作、外貌的词加以赏析。(2)品析“我”:圈画出“我”的语言,动作的语句加以赏析。得出结论:“我”对老王的关心仅停留在同情上,没有真正把老王放在“朋友”这样的平等的位置上。(3)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对比赏析、评价,再次显示“主问题”:“我”为什么对老王会有愧怍之情?此时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得出结论:相对于老王付出的真正的关爱——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爱,“我”和老王关于“爱”的输出有着本质的差距。最后推究延伸,深化主题:让学生自由畅谈老王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一份尊重,一份平等的关爱。

思维的难度是刺激学生智力发展、促使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动力。一是不要超过学生身心和智力发展的限度,二是学习的知识必须和学生已学过的并掌握了的旧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当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足以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也可适当搭桥铺路,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学生学习兴趣需求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

一直以来,大多数老师对鲁迅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几近机械和僵化,往往将鲁迅脸谱化为一名斗士或者脸上贴上某种标签,这种简化的解读方式不仅损害了鲁迅本身的意义,也使得学生面对鲁迅时不能有更真实的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我想通过课堂实践,来证明文本解读要有回归真实的创意,也是文本解读的另一种深入,那就是结合时代发展和学生兴趣的需求。那么即便认知能力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也能解读鲁迅。课堂上,在人前展现的,不再是那个让人仰视的冷峻的“伟人”,而是将鲁迅还原成了一个人间的作为“人之子”的鲁迅。我认为鲁迅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目的并不在于批判,写这篇散文,鲁迅是在叙写自己从“无限乐趣”到“全城最严厉的私塾”求学的心路历程。因此我认为贯穿全文的是甜美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正是有了这样的解读和引领,才让这篇散文有了个性化解读的价值,也不再将鲁迅无限地放大甚至神话。相信学生会十分期待再次见到鲁迅。

一次大胆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恰好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份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已知世界的文本解读,正好是从学生学习兴趣持续的角度深入的。因此,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准确定位教学的重难点,都是教师在文本解读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而教师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中介,自然要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三、学生探究能力养成的需要

新课堂,充满了种种“不确定”因素,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或无意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教师应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用动态、生成的观念灵活调控课堂教学,才能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心灵碰撞,衍生意想不到的精彩。

有一次上《丑小鸭》,新课刚上完,就有不少同学提出了疑问:丑小鸭本来就是一只天鹅,他不需要任何努力、任何奋斗,就会自然而然地长成天鹅。这是遗传基因决定的,而不是后天努力决定的。如果本身不是天鹅,丑小鸭怎么能变成天鹅?

回避不是最好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直面,于是让孩子们和我自己去查阅资料找答案!

没想到,部分同学的一个疑问,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精神,第二天,学生以“童话”的定义来巧妙地回答质疑者的问题。自然也让我对文本和作者进行进一步的解读。有人说“这是一个长大后不能再读的故事”。其实是我们的思维陷入了误区,这个问题涉及到文学的真实性及知人论世的文本解读方法。

不同类型的作品关于真实性的要求是不同的,任遂虎教授在《文学“真实性”级次辨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一文中对此做了细致的分析:

按照文学真实性所形成的三个级次,作品也大致呈现出三种型类。以符实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记实文学;以可信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现实主义文学;以性灵度为基准的作品,就是浪漫主义文学。

安徒生的《丑小鸭》是童话,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任教授对这类文学的真实性是这样分析的:这类文学,不按生活固有逻辑写,而是按主观想象写,不拘泥现实可有或应有的样子,致力于创造超现实的神奇形象……因而不能用现实主义标准加以衡量。

按照“教了学生也不懂的内容不教”的教学原则,解读只需要引导学生到传统层面就可以打住,于是我只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后简单地补充了“童话世界是虚构的,是不能用现实主义标准加以衡量的”。另外这也是文本深度解读的有效契机,我结合安徒生的生平。分析安徒生写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过程,自己由丑小鸭通过不断追求变成天鹅,并且从小抱定了自己是天鹅,会成为天鹅的信念,安徒生正是以《丑小鸭》的主旨来激励我们啊!没有想到,经过这样的引导和疏通,学生对安徒生,对《丑小鸭》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由于学生还是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教师不能“当头一棒”或置之不理。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就瞬间即逝的生成信息做可持续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和生成文本意义。

四、对文本解读有效深入策略的思考

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本文对解读的限制和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

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践的解读。”

钱老师的话,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其中蕴含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因此通俗地理解这番话,其实就是语文教师在文本解读的时候,心里要装有学生,装有学生的需求,能通过我们的深度解读来有效地引领学生深入解读,从而让学生无论是在知识上,能力上,还是情感上,方法上,有一个能力的提升。教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对教学的适度开掘,可以保证阅读教学的高效有序,终身阅读的习惯培养和文本对话的能力提升。

相信,文本深度解读的方法还会有很多,希望有更多同行朋友来一起完善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

[3] 郑桂华. 听郑桂华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钱海燕. 遮谈语文文本的解读与开发,《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1月.

9.深入解读文本的重要性认识 篇九

摘要:立足廊坊市当前的发展实际,主动与国内先进地区“对标”,紧紧围绕“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城市和产业定位,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方向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挖掘发展潜力,制定完善分阶段、分领域的具体发展规划和措施,进行系统的创新与建设。

中共廊坊市委四届四次全议提出:廊坊正处在历史性、跨越性、突破性发展的门槛,廊坊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重大机遇,世界经济明显回暖,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省委、省政府强力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为我们实现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北京实施东扩南拓发展战略,为我们加快建设环京津城镇群带来了难得机遇,京津消费的溢出为廊坊建设环渤海休闲商务产业带创造了更大更多的机遇,北京南城和通州新城开发建设将使我市对接京津进入一个崭新阶段。通过近两年的打基础、造环境,廊坊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正在形成。特别是全市上下政通人和、人心思进,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蓄足了强大后劲。天时、地利、人和交集的大形势,昭示着廊坊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机已经来临。这奠定了“冲刺跨越、全面争先”的主基调。

因此,对“冲刺跨越、全面争先”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要解读廊坊科学发展、冲刺跨越,重点在为什么,难点在怎么办。对此的研究应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从廊坊的实际出发。

立足廊坊当前的发展实际,主动与国内先进地区“对标”,紧紧围绕“京津冀电子信息走廊、环渤海休闲商务中心”的城市和产业定位,在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信心、明确方向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挖掘发展潜力,制定完善分阶段、分领域的具体发展规划和措施,在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创新与建设。

一、冲刺争先是在准确把握宏观形势、认真总结发展经验性、深入分析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创造性举措和大胆实践。

冲刺争先是科学发展观在廊坊具体生动的实践。中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结合廊坊实际,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央精神与廊坊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发展观在廊坊的具体生动的实践。国内外发展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在迈向现代化进程中,大多经历过一个或多个超常规快速发展的阶段。廊坊当前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在速度、总量以及质量、效益都具备了一定基础的条件下,必须通过速度的大提高、总量的大扩张,带动效益和质量的大提升,最终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冲刺争先是在总结廊坊历史发展经验基础上做出的必然选择。冲刺争先不是常规发展、一般发展、四平八稳的发展,而是一种跨时间、跨空间、跨常规阶段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地区之间的差距往往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在面对机遇,看谁上手快、抓得紧;二是面对困难,谁能迅速摆脱、轻装上阵。廊坊今天的发展成就就是得益于对历次发展机遇的准确把握。

冲刺争先是破解廊坊现阶段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当前,廊坊最突出、最紧迫、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总量不大、发展不快。表现为传统优势弱化,新的优势尚未建立;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等。我们的一些干部危机感不够强、执行力还不够硬。这些问题、矛盾,说到底还是要用发展来解决,如果走常规发展、自然增长的老路,不可能解决好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快速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就是走冲刺跨越之路,千方百计把速度和质量搞上去。

二、提出冲刺争先的目标,目的就是为了在黄金发展期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实现廊坊的高速、高效发展。

从客观过程来看,是我们先拥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具备了内、外部条件,然后才参照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确定了冲刺争先的目标,就是说我们的目标的提出是有事实和理论依据的。从“冲刺”和“争先”的关系来看,“争先”是目标和结果,“冲刺”是方式和途径,“争先”的实现要靠“冲刺”的成绩,用“冲刺”保争先、促“争先”。要高速、高效的发展,就需在把握机遇,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潜力和合力。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首先就要认识机遇,而要对此科学判断,则需要从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两方面进行客观分析。

三、从发展环境看。

首先,廊坊位于京津两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处于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地去,而首都经济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板块,在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伴随着战略性结构调整、区域内资源全面整合必将迅速崛起,其带给廊坊的发展机遇是不可限量的。同时,河北省把廊坊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构建的“环首都经济圈”中,13县(市、区)廊坊占6个,囊括了“半壁江山”。可以说目前廊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战略性发展机遇。

四、从发展阶段看。

一方面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廊坊无论经济规模、发展质量、产业结构还是基础设施、发展环境都有了全面提升,产业发展处于转型和上升的关键阶段,各宗关系初步理顺,具备了进一步冲刺腾飞的良好经济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廊坊近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多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的排位不断前移,经济发展进入了良性循环和全面优化的阶段,步入了告诉发展的黄金时期,具备了冲刺争先的客观条件。

对照先一步崛起的长三角、珠三角中,与我市区位类似城市的发展经验不难发现,廊坊已经逐渐步入了加快发展的阶段性鼎盛期,而这一时期随着“环首都经济圈”的逐渐成型,区域内各地在招商引资和发展转型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这就需要我们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綜合分析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明确方向,凝聚力量、抢抓机遇、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占得先机,打造自己的发展品牌,实现廊坊的全面争先。

参考书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冲刺跨越,全面争先的必备条件》

[3]《优化结构为廊坊经济发展增加持久后劲》

[4]《加强党的建设助推科学发展》

上一篇:海外学子回国创业下一篇:单一窗口建设检验检疫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