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精选10篇)
1.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一
加快新城法治建设的若干思考
法制化建设是河西新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何与新城建设同步,不断提升新城法治建设水平,是我们认真思考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推进新城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建设“法治之区”是新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一座现代化新城,不仅体现在一流的建筑、完善的设施、强大的经济实力等物质层面,而且体现在严密的制度、规范的运行、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无形的方面,后者更是构成一个城市现代化的内核。河西定位为未来的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处于全面建设的历史进程,必然要求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建立完善依法治区的体制机制,使“法治之区”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成为新城的一个突出特征、重要品牌,构成现代化新城不可或缺的内在品质。 2、依法治区是有效推进新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法治作为管理社会的强有力手段,具有规范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等特性,具有引导、规范、惩戒和保障功能,在调节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新城建设处于快速推进期,与繁重的建设、发展任务相伴随的,是涉及群众、单位利益的调整,是集中反映出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是对各级干部正确使用权力的重大考验。这一切,只有通过遵循各项法律法规,严格依法治区,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同时,只有用法治的观念、手段来规范各种行为,也才能打牢现代化新城的基础,使之沿着正确轨道,实现健康发展。 二、努力提高新城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以法制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学法用法的能力。教育是整体提升依法治区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当前,要结合“四五”普法的深入实施,立足新区实际,突出领导干部、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者、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法用法,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施政和管理的水平;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进一步提高法律素质和执法业务水平,体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从青少年、流动人口到全体人民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明显降低发案率;企业经营管理者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诚信经营,切实保护职工权益,实现职工、企业、社会的“共赢”。在抓好涉及经济发展法律法规宣传的同时,充分重视与居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在遇到问题时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2、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不断提高新区依法行政水平。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经三轮清理,我区行政审批事项由的439项削减为166项,精减率62%,行政执法权相对集中行使,尤其是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建成运行,进一步实现了政务公开、集中办理,为企业、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受到好评。今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与新城建设同步,加快构建新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行政效能监察,营造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氛围,在新城逐步确立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程序合法、权力有限、责任政府、公共服务等基本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认真执行,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更好地适应新区发展要求。 3、以公、检、法、司等为重点,不断提高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法贵在行”。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稳定、安全、祥和的生活环境,是各级司法机关的政治责任和工作职责。要从决策、执行、监督三个层面,切实加强区公、检、法、司等部门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能力建设。既要按照《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要强化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拓展源头防范和治理,严查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法违纪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加强对大拆迁、大开发、大建设时期有关违法案件的研究,把握特点和规律,把握重点人群和关键环节,切实提高防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崭新的形象赢得公众对司法机关执法行为的普遍认可,努力为新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坚强的司法保障。 4、以化解矛盾纠纷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动性和实效。基层调解工作能起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有效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及群体性事件,维护安定团结、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认真落实《关于建立全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严格领导接待和首问负责、分级调处、联动调处、定期排查和报告、办结报告和回访、档案管理、责任追究等项制度,围绕“小矛盾不出社区(村),一般矛盾不出街道,重大矛盾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规范运作,提高效率,真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拆迁建设涉及矛盾纠纷趋势、特点的研究分析,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切实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着力提升新城法治建设的水平 1、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完善决策机制和领导方式。当前宏观形势趋紧,如何加快新城建设,确保以崭新形象迎接“十运会”的召开,实现新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对全区各级党政组织的考验。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法治观念,强调按规矩办事,围绕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落实和做群众工作“三大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严格决策程序,完善决策机制,确保集思广益、科学决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沉下身子,做大量深入细致、艰苦扎实的工作,不断提高在困难条件下推进工作的能力,当前要在自觉服从宏观调控大局下,努力找准工作着力点,破解难题,推进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关心群众利益,善于面向群众开展工作,多做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事,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取信于民,确保新城建设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2、坚持齐抓共管、内外结合,切实加强党对依法治区工作的领导。依法治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区委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和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区规划》和《“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责任,扎实推进,真正形成各级党委牵头、职能部门主管、有关部门、街道积极配合、全力落实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新城各类人群学法用法的意识和水平。同时,结合新区实际,精心组织好“两个条例”学教活动,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认真查找党内监督和维护党纪等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薄弱环节,努力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围绕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教育和引导公民广泛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努力形成监督合力,不断推进新区民主法制建设进程。 3、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守法意识,又要标本兼治,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认真纠正和解决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现象,要着眼长远,着力解决好依法治区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抓住各级领导干部这一重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意见》,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区第九次党代会和纪委换届,深入调研思考,谋划未来五年新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举措,抓紧制定出台我区落实防治体系的《实施办法》,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行为的发生,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为新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佐证。 4、坚持法治与文明并举,积极创建首批“文明城区”。“文明”本身包含着“法治”的要求,没有“法治”就不能成就“文明”;“文明”又是“法治”的升华,当一切都按“文明”的标准、要求行事,“法治”也相应的水到渠成。法治建设是推进“文明新城”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不折不扣地抓紧抓好。当前,要抓住“十运”契机,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以提高新区社会文明程度和民众综合素质为目标,重建设、重基础、重管理、重实效,从细微处入手,长抓不懈,集中解决好人们的思想、言行等突出问题,努力促成新区实现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绿化美化的生活环境,着力打造法治建邺,不断提升新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综合竞争力,力争首批进入市“文明城区”行列,包括法治建设在内,努力建设一个当之无愧的未来城市新中心和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
2.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二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重任, 在建设人力资源强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发达的高等教育是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保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建设人力资源强省, 就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省。我们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大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 认识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重大战略意义。
(一) 高等教育肩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历史重任
江苏的省情比较特殊, 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物质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 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既是江苏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 也是一项紧迫任务。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高等学校是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基地,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 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求高等学校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 努力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尤其是要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 以带动和促进全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 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应用转化的重要基地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社会进步离不开新知识、新思想的引导。高等学校居于国家科研系统的核心部分, 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科设置、活跃的学术研究氛围、大跨度的学科间交叉和渗透等优势, 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高技术前沿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作用, 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作出了贡献。在新世纪, 原始性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只有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科研工作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才能进一步组织起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 形成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生动局面。
(三) 高等学校是传承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高等学校在营造一代青年健康成长的环境方面承担着重要任务, 在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同时, 高等学校研究和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研究和传播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具有重大作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把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优势, 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传播精神文明, 就能够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 凝聚人心, 继承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 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 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出实际贡献。
总之, 我们要从江苏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高度, 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高度, 进一步深刻认识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关键作用,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加强高等教育工作, 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省。
二、江苏建设高教强省的现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 江苏积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发展步伐, 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在全国各省、区当中率先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性跨越, 为加快建设高教强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全省高等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截止2007年底, 江苏普通高校增加到120所, 本专科在校生数增加到156.88万人;研究生年招生人数、在校研究生数分别增加到3.36万人、9.65万人。全省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高考升学率一直稳定在7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7%以上, 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为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奠定了基础。
(二) 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江苏从2001年起启动大学城和高教园区建设。目前, 全省高校基本都改扩建了校园。通过南京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常州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的建设, 相继解决了全省高校校园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全省普通高校占地面积18.6万亩, 校舍建筑面积4692.0万平方米。大规模建设新校区, 不仅显著地改善了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 而且有效拓展了高等学校的发展空间, 为全省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
江苏是最先创办高职院校的省份, 现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76所。近年来, 全省各高职院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高职教育办学规模逐步扩大。2007年全省高等职业教育招生16.84万人, 在校生59.63万人。二是高职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三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高职院校教学仪器设备值29.5亿元;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9门, 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四是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省有13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2所高职院校进入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行列。全省已形成布局相对合理, 结构日趋优化, 具有江苏特色, 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
(四) 切实加强内涵建设, 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一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07年全省高校专任教师为8.86万人, 有两院院士73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4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31人, 国家级教学团队10个, 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8个。二是高校教学科研基础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全省现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9个 (覆盖112个二级学科) 、二级学科64个, 省级重点学科240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9个;有国家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7个、省级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75个;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6个。获国家教学成果奖82项。全省高校共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7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155门;建成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4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同时, 全省高校教学仪器总值137.6亿元, 图书藏量10872万册, 电子图书3675万片。三是高校专业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高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重点发展了与现代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新技术、贸易营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 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所有这些, 都为高等教育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和后勤社会化改革, 高校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江苏积极贯彻 “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方针, 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自“九五”以来, 共有21所中央部委属高校划转到江苏管理, 全省共有63所普通高校、33所成人高校参与了资源整合。通过改革和调整, 江苏现有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 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 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二是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目前, 江苏有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高校24所、独立学院26所、民办二级学院14所。2007年江苏民办本专科共招生11.89万人, 占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总数的28%;民办本专科在校生36.38万人, 占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24.7%。三是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推进。目前, 江苏有41所高校完成后勤社会化规范分离工作, 22所高校部分完成规范分离工作, 占公办学校总数的67%。“十五”时期, 高校通过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社会投资等办法, 投入近60多亿元资金, 为全省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三、江苏建设高教强省的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 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在全国已经奠定了高等教育大省的地位。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目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与推动江苏“两个率先”的需要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更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总体水平不高, 竞争力不强
不少高校的办学定位不够清晰, 办学层次盲目攀高, 学科专业设置贪大、求全、趋同。代表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学科建设, 与北京、上海两市相比有不少差距。2007年新一轮国家级重点学科评审, 江苏入选111个, 其中一级学科28个, 二级学科60个, (培育) 学科23个;而北京市入选240个, 其中一级学科90个, 二级学科125个, (培育) 学科25个;上海市入选124个, 其中一级学科29个, 二级学科68个, (培育) 学科27个 (以上均不含军事学科) 。近三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北京77篇、上海26篇、江苏19篇。高层次、国际化人才不足。一些重点学科领域缺乏一流学者, 特别缺乏具有战略眼光和总揽各类学科的领军人才。
(二) 服务能力不强, 支撑力不足
全省高校承担国家和省重大工程和战略性建设项目不多, 缺乏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目前, 将近40%的学科专业集中分布在外语、计算机、管理、经济学类等专业, 而社会急需的高科技研发、设计专业、新兴学科专业、复合交叉专业和技术应用性专业的创新、产生机制尚未形成;课程数量、内容及教学模式滞后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需要;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因体制障碍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创新;教学、科研、服务功能的综合开发, 高等教育向社会开放、融入社会, 从经济、社会边缘进入到中心和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形成。
(三) 体制机制不完善, 办学活力不够
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公平竞争、多样化发展的管理制度和宏观环境尚未形成。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还没有真正确立, 高校对已经日益扩大的办学自主权还缺乏用足用好的意识和能力, 面对困难和矛盾, 缺乏危机感和主动意识。学校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整体性改革还较多流于形式, 实质性的突破不多;高校的投融资能力虽有所增强, 但盘活存量资源和防范风险能力还明显欠缺;高校的科研和教学资源被传统管理体制分割, 难以形成资源共享和攻关合力。
(四) 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经费保障机制
政府投入不足, 社会支持不够, 学校贷款较大, 学校忙于应付银行付息和工程付款, 严重地分散了学校的财力和精力。
四、江苏建设高教强省应遵循的原则
站在新的起点上, 用科学发展观认真谋划未来5-12年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 加快推进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的转变, 是时代赋予江苏高等教育的新使命。在新时期、新阶段, 江苏高等教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确立新的发展思路, 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和保障协调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加快推进由高教大省向高教强省转变, 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项重要原则。
(一) 坚持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要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坚定不移地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根据适龄人口变化的情况, 合理确定江苏高等学校的总体规模和校均规模。
(二) 坚持外延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协调
要正确把握规模发展与提升质量的关系, 牢固确立教育质量的首要地位, 切实解决规模不够、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努力建设一批重点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 增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能力。
(三) 坚持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要统筹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与本专科教育、大学教育与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发展, 促进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与协调发展, 在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四) 坚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协调
要明确各高校的办学目标, 引导各高校合理定位, 突出重点, 形成优势, 努力形成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协调发展, 研究型人才、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协调发展的格局。
(五) 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优质教育资源迅速增长的基础上,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既是做优精英教育、做强大众化教育, 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需要, 也是促进高等学校合理定位, 错位竞争, 特色发展, 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对于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江苏建设高教强省的目标要求
未来12年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设想是: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 基本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结构进一步优化, 条件进一步充实, 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显著提高,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达到或接近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全面实现由高等教育大省向高等教育强省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规模适度
落实科学发展观, 应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把握教育发展的节奏和速度, 保持江苏高等教育适度发展。
第一, 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其支撑能力。
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并且适度超前, 这是高等教育规律所决定的。因此, 坚持科学发展, 首先就是要把握好“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这个度。按照规划, 到2010年, 江苏人均GDP将突破5000美元,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以上, 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 (人均GDP5000-10000美元) 毛入学率的平均水平。2010年以后, 虽然宏观经济环境更加复杂, 但保持江苏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依然是要努力争取的重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是合理确定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目前, 我们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大学生收费标准在全国比较并不是最多, 建设新校区又使大多数学校背上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我们正在积极争取以政府为主化解建设新校区的银行贷款问题, 但即使基本化解后, 我们也要强化办学的经济意识。
第二, 要考虑大学适龄人口的变化。
从适龄人口的变化来看, 江苏高等教育即将进入生源减少和低速增长的时期。未来一个时期, 江苏教育适龄人口变动相当大, 各类高校都要关注人口变动的问题, 关注生源变化的趋势, 考虑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以18-22岁的学龄人口计算, 到2008年江苏达到最高峰617万人, 到2015年就降为390万人, 到2020年降为290万人。按现在的高等教育规模, 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 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是肯定没问题的。在2010年之前, 高等教育的招生不会受大的影响, 但2010年以后招生规模可能就是零增长。适龄人口的变化, 对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因此, 要把年龄稍大一些的“成人”学生纳入视野, 真正实现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协调发展。随着18-22岁学龄人口的减少, 特别是大学后继续学习需求的增长, 非传统学生的数量将会大量增加, 大学的面貌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第三, 要考虑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和区域联动的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向东部发达地区集聚的趋势更加明显,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的新增高教资源, 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 如何促进长三角范围内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问题进一步突出。这一发展趋势对于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各种目前尚难预料的影响, 需要我们未雨绸缪, 预作研究。针对生源减少的情况, 除了大力开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和高端培训外, 我们还可考虑更多地面向中西部地区乃至面向全球吸纳生源。
(二) 结构优化
长期以来, 一些高校在目标定位方面存在“求全”、“求大”、“求高”的倾向。在规模定位上, 越大越好, 多校区大学、万人大学甚至数万人的大学越来越多;在类型定位上, 重学术轻应用, 忽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层次定位上, 盲目攀高, 中专要升大专、大专要升本科, 一般本科要办成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定位上, 求多求全, 不顾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 盲目地向多学科、综合化方向发展。由此形成了江苏高等教育资源结构性矛盾, 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一是高等学校数量较多, 但一流学校、特色学校少。二是传统学科专业较多,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较少。三是中低端教育资源较多, 高端教育资源较少。这些问题不解决, 来之不易的新增的高教资源, 就会被大量用于外延发展, 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建设高教强省就成了一句空话。为此, 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努力促进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开放式高等教育以及大学后继续教育协调发展,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协调发展, 积极引导各类高校合理定位、错位竞争、特色发展, 推进各类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 努力构建布局合理、定位科学、结构优化、衔接通畅、发展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一, 要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研究生、本科、专科层次比例结构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为此, 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 使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比例逐步调整到科学合理的比例, 较大幅度地提高江苏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比重。
第二, 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优势学科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 努力构建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严格按照教育教学基本规律, 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 遵循结构调整与规模扩大协调发展、保证质量与提升层次相互促进、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渗透、突出特色与整体发展相互交融、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合理统一、适应需求与开拓创新齐头并举、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相得益彰等原则, 全面实施学科、 专业、课程、师资等各项教育教学基本建设, 努力形成教学条件充分、教学保障有力、学科优势与特色明显、专业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教学质量优良、办学效益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局面。
第三, 要优化高教资源的区域布局。总体上看, 目前全省高等学校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实现了全省各地级市均有本科高等教育的格局。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发展高等教育的经济实力, 决定着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而且还决定着发展高等教育的需求强度。同时, 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水平也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地区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经济发展后劲。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形势, 要进一步优化全省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同时, 要通过加强不同区域省属重点高校建设, 提升重点高校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进而带动全省高等学校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 促进江苏高等教育提升整体实力和综合水平。
第四, 促进各类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多样化与一体化是高等教育体系密不可分的两个不同方面, 在推进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同时, 必须同步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当前, 针对高等教育结构高度分化的现状,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 构建江苏大学联盟, 促进各类高等教育之间基于学分互认的沟通、衔接, 是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广播电视大学、高等自学考试的办学质量, 进而提升区域范围内高等教育总体质量水平的关键之举。要淡化各类高等教育的界限, 给予各类高等教育以平等的发展地位, 提高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公平水平。
(三) 质量一流
高质量是高教强省的核心指标,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建设高教强省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质量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各方面。办学条件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状况, 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从建设高教强省来说, 关键是要在加大经费投入、充实办学条件的基础上, 打造一批名校, 建设一批名学科、名专业, 培养一批名师, 形成一批位居全国领先水平的优质教育资源。
第一, 打造一批名校。
加强重点高校建设, 抓住国家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有利时机, 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在已有11所“211工程”高校建设基础上, 再重点建设若干所省属高校, 争取全省有20所高校进入全国高等教育先进行列。
第二, 建设一批名学科、名专业。
瞄准学科发展前沿, 紧密结合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群, 在全省范围内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体系。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占全国的比例、高水平大学占全国的比例、博士学位授权点占全国的比例、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占全国的比例均需达到全国的10%以上, 而且居全国前三位。
第三, 培养一批名教师。
促进全省高校师生比不断优化, 要由目前的1∶17.7调整到1∶15以下, 研究型大学的师生比应在1∶12以下;除特殊需要或特殊人才外, 全省高校新增师资须具备研究生学历。
第四, 充实办学条件。
教育部对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基本办学条件有明确的界定, 主要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校园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高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要依据, 也是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 切实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各类高校基本办学条件合格率达到100%。各类主要生均教育资源位居全国前列。
(四) 贡献卓著
农业经济时代, 大学游离于经济社会之外;工业经济时代, 大学处于经济社会边缘;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大学已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消费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科技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 人才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逐步形成共识:这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传播、创新文化。高等学校是人才的摇篮、知识的殿堂、创新的基地, 是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的重要生力军, 应该在融入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作为、作出贡献、体现水平, 高校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应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一所高等学校办学能力的重要标准, 也唯有如此, 才能使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更加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 改变高等教育与社会实际相脱离的弊端。
第一, 高等学校要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当前, 我们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等战略。高等学校已经走向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高校在重视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 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应用研究和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按照国家或部门的产业发展规划, 依托有利资源, 大力兴办科技产业,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要主动承接国家和地方科技攻关计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等, 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 高等学校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辐射源的作用。高校是人才汇集、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场所。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理应在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方面承担重任, 使大学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策源地。
(五) 特色鲜明
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有特色才能上水平。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 确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办学特色。怎样根据本校的情况科学定位、办出特色?这是每一个学校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大学办得好不好, 关键是看优势、看特色。我们讲高水平, 主要也是指优势、特色水平。高等学校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 是从高等教育整体来讲的。靠某一所或几所学校是包打不了天下的。只有一大批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 才能形成高等教育的高水平。每一所学校都要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和特色优势等, 确定更高的目标, 更加脚踏实地地为国家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要坚持分类指导, 因校制宜, 加强综合协调, 为各类型学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形成各安其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一, 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办齐所有学科, 也不可能在所有学科领域都保持领先优势, 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贪大求全, 不一味盲从, 而要在创建特色上下足功夫, 真正把特色做强做优, 使特色成为不可替代的优势, 创造独特品牌, 使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获得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二, 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 虽然并非所有的学科都居于世界一流, 但总在某一领域独具特色、水平顶尖。在一些世界高水平知名大学中, 也是因为某一学科或领域的领先, 造就了大学地位的独特, 其特色无可比拟, 其地位无可替代, 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共同组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要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 总揽全局, 突出重点, 着眼未来,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 制定切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化发展战略。各高校应认真盘一盘家底, 看看本校与国外同类学校相比, 与国内省内兄弟院校相比, 哪些是人无我有的, 哪些是人有我强的, 哪些是人强我优的, 强在什么地方、弱在什么地方, 居于什么地位, 发展空间与前景、趋势如何, 看看还有哪些空白或空间, 通过挖掘或整合现有的力量或适度引进资源、增加投入, 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上马和见效。
第三, 要突出重点、做亮做强。
3.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三
园林业;商机;绿化工程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展,“绿城”南宁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建设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综合环境,对城市生态环境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南宁市每年投入上亿元巨资用于城市的绿化工程,建设“中国绿城”、“中国水城”打造南宁品牌所需要的大量花草苗木,光靠南宁自己生产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必须向外采购。这是个巨大的商机。在这个商业蛋糕中,谁抢到先机,谁就率先获得发展。
武鸣县是南宁市的市辖县,距南宁市区不到三十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又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园林业也是武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宁市新一轮的现代化建设中,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将为武鸣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1.武鸣县园林业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武鸣的园林业得到较快地发展,县城品味和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和谐武鸣建设稳步推进。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建设更高水平的中国西部强县中虽然面临诸多历史性机遇,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武鸣的园林业同样存在许多不足,面临许多困难,主要是:
经营分散、规模小。在武鸣的园林业中,武鸣园林管理所是一个较大的一个,属事业单位。该所负责县城绿化美化和绿化管护工作。该单位应配有300亩的花草苗木培育基地,实际上仅有区区的40亩,而且还面临搬迁、缩小的尴尬境地,年产值不过百万元。县里虽然还有苗木个体经营户,但也是小打小闹,处于分散经营的状态,缺乏龙头企业,难以开展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生产效益低。
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武鸣的苗圃主要生产品种是扁桃树、小叶榕、大王椰、盆架子等苗木,其中以扁桃树为主打产品,其它苗木只是零星培育。目前,武鸣县的园林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科技支持体系,专业人才奇缺,技术力量十分薄弱,苗木开发与生产仍处于自发状态,缺乏适应行业发展的科技力量和专业队伍,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难以拓展市场,扩大规模。
管理机制不健全,产业政策不配套。园林业是一个跨部门、跨行业的产业,涉及农业、林业、旅游等部门。但由于旧体制等诸种原因,长期以来,武鸣县园林业一直处于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分散经营的状态,缺乏中长期规划,缺乏产业政策指导扶持。如县园林管理所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县城的绿化管护工作,该所的苗木基本上是提供给县城街道及部分县直单位、公园作绿化美化。这些问题已严重制约着我县园林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市场信息不灵,生产经营缺乏动力。目前,武鸣县园林业的市场化意识尚未形成。产销渠道不畅,缺乏市场信息引导,生产经营基本处于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状态。这种状况,使武鸣县的园林业处于自然生产状态,难以产生效益。
2.挖掘自身优势,破解发展难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理清发展思路,发挥自身优势,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武鸣园林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明显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条件。我县位于南宁市北部,是南宁的一个市辖县。县城距南宁市中心仅32公里,南宁至武鸣的城市大道、高速路贯穿于县城与市中心之间,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优越的自然条件。北回归线从县境北部穿过,属于来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癈,年均雨量1300毫米。全县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武鸣全境大部分为丘陵、平原、岗地,占总面积的84.4%,适宜种粮食、种果、造林。国内外多数名优花木在武鸣均可找到适宜的种植地,为培植名优花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丰富的植物资源。武鸣县境光热充足,夏长冬短、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植物生长。森林植物初步调查有100科、1700多种。在丰富的植物资源宝库中,蕴藏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如杪椤、福建柏、自豆杉、金综李、枘木、格木、紫荆木、小叶红豆、鹅掌楸、苏木、香木莲、大明山松、穗花杉、紫茎等。另外,在武鸣民间素来有制作盆景、根雕的雅兴,其精美的盆景、根雕远近闻名、远销区内外。
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武鸣有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能满足培植花草苗木所需要的土地,对发展园林业有明显的优势。武鸣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做大做强武鸣园林业提供了先决条件。
3.加快武鸣园林业发展的对策
转变发展观念,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过程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它对于我县经济持续发展,增强我县农业产业竞争力,巩固农业基础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园林业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投入少、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发展园林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施土地流转,整合园林资源。发展园林业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培植花草苗木和草皮,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取得园林用地。这样农民也会在土地转租过程中获得稳定收益。
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取得成片的土地,园林业就可以规模经营。同时,我们可以携手武鸣境内园林龙头企业——花花大世界园林有限公司进行联合经营,实行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借助该公司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信誉推动为武鸣县园林业的发展。最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中心企业群为基础,花草苗木协会为纽带,千百户农家参与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总体上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经营,把我县建成具有亚热带区域特色园林大县。
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科学发展战略。纵观城市的园林建设,城市园林已逐步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升。园林绿化在注重生态功能的同时更关注景观功能与品质。考察“绿城”南宁的街道,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绿化用的小叶榕、吊丝榕、天竺桂,大扁桃、芒果、木菠萝、龙眼和荔枝等普通树种,在公园、广场也可观赏到许多大树、名树、古树、洋树、珍奇树等珍贵树种。还有其它形形色色的树种,让人目不暇接。因此,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既要培植四季常绿、树型好、树荫好的绿化树种和草皮,更要注重培育有观赏性的品种、名贵品种。总之,必须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特”,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提高产值,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着力培养科技队伍,促进园林业可持续发展。园林业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县从事园林工作具有专业知识,高文凭,高职称的科技人员非常少,技术力量非常薄弱,适应不了当前城市园林业高速度、高品质发展的需要。我们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广揽天下英才,为我县园林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谋划发展蓝图。在区内,我们可以聘请广西林科院、广西农科院、广西大学、广西植物研究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所的专家教授来作为我们的技术指导或帮助培养科技队伍。有条件时,我们还要到园林花卉大省云南去学习取经,把人家的好经验、好办法、好技术学到手,为我所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拥有一支懂技术、会经营的园林科技队伍是园林业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1]武鸣年鉴2008-2010
4.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四
本报讯(记者 林鸿)近日,我市就推进中心镇科技进步工作出台《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心镇科技进步工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
近年来,全市各地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和开展创建科技强镇(乡、街道)活动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全市科技进步水平逐步提升。但科技进步不平衡、城乡之间差距较大、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相对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中心镇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科技创新工作的龙头。我市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题、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镇综合科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补充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以镇科技管理机构和镇村两级科技分管领导为支撑的科技管理体系。
就加快推进此项工作,《意见》明确了8个工作任务:加快提升产业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提高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建立完善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资源;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农技推广服务力度,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加强科技培训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5.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1〕29号),健全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扩大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健全畅通稳固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体系
加快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对新设立的乡村快递物流服务网点(包括邮政企业投资升级村邮站以邮快合作方式实现快递服务进村),按照市政府关于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关政策标准由县级政府给予一次性补贴。县级政府负责整合村邮站、农村商超、客运站点、基层供销社等资源,统筹涉村建设资金,新建或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站,满足寄递物流服务需求,2022年6月底前,在全市80%以上建制村建立具备寄递功能的综合服务站,2022年底前,实现对全市所有建制村的全面覆盖。【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乡村振兴局、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
二、构建高效便捷的农村寄递物流运输体系
(一)突出邮政运输体系在农村地区基础支撑作用。
加快邮政企业农村邮路汽车化改造进程,继续优化农村投递线路,打造城乡物流高效配送通道。2022年底前,全面完成邮路汽车化达标改造,满足“一网多用”的需求。(市邮政管理局牵头,市邮政公司组织实施)(二)发挥农村固定客运班车运能优势。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农村寄递物流服务模式,推进农村地区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广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快件合作模式。2022年底前,完成公交化改造的农村客运班线推行代运邮件快件,有效拓展交邮合作。【市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三)鼓励开发农产品冷链配送市场。
支持邮政快递企业与供销社、农村地区特色冷鲜产业合作建设冷链仓储设施,开展冷链配送服务。将相关冷链运输车辆购置和仓储设施建设纳入我市“十四五”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规划,享受支持冷链体系建设有关补贴政策。【市发改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乡村振兴局、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三、完善灵活稳定的农村寄递物流运营体系
(一)发挥邮政企业在农村地区的基础寄递服务功能。
全面完成村邮站升级改造,实现邮政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全覆盖,达到稳定运营。2022年底前,乡镇邮政网点全面拓展代缴代办各类农村公共服务业务,达到“一点多能”。(市邮政管理局牵头,市邮政公司组织实施)(二)提升快递企业农村网点运营能力。
巩固快递下乡成果,引导快递企业完善符合农村实际的分配激励机制,落实快递企业责任,保护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拓宽经营渠道,实现稳步发展。推进“快递进村”,快递企业通过驻村设点、邮快合作、交邮合作等多种渠道进村服务,扩大“快递进村”覆盖率。到2022年底,基本实现全市建制村全部通快递。到2023年底,巩固提升“快递进村”成果,持续稳定提供快递进村服务。健全“快递进村”长效工作机制,将农村寄递物流运营体系纳入相关公共服务建设范畴,落实县级政府支出责任,推动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对于位置偏远(距离乡镇所在地超过10公里)建制村快递进村运营达不到盈亏平衡的,由县级政府按照2022年每单不超过0.3元、2023年每单不超过0.2元、2024年每单不超过0.1元给予进村服务快递企业连续3年财政补贴。【市邮政管理局、发改委、人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四、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一)突出项目带动作用。
发挥农村邮政快递网(站)点辐射带动作用,建设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引领拉动农村产业规模发展。2022年底前,在全市建立2个农村电商快递协同发展示范区。2025年底前,在全市打造2个以上国家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力争打造10个快递年业务量超过100万件的市级快递服务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市农业农村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二)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畅通农村地区寄递物流通道,助力农产品外销。鼓励支持农村寄递物流企业立足县域特色农产品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专业化供应链寄递服务,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县级政府对农村电商快件给予适度资金扶持,按照2022年每单2元、2023年每单1元的标准,对从乡镇、村屯寄出的特色农产品邮件快件给予财政补贴,降低农产品邮寄成本,助力农村电商发展。【市农业农村厅、商务厅、邮政管理局、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按职责分工落实】五、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信息化水平
(一)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各地邮政、快递、交通、供销、商贸流通等平台资源作用,2025年底前,县级政府统筹建设或整合利用智慧农村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农村物流服务体系运营管理,将农村寄递物流信息化建设纳入数字乡村建设规划。【市商务厅、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二)推进物流信息共享。
支持企业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信息化服务能力。商务、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要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做好生产、销售信息统计分析,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促进产需有效对接。【市商务厅、交通运输厅、邮政管理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供销社、市邮政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六、加强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指导督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工作机构,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和支持政策,落实工作职责,抓好任务分解,确保各项措施顺利实施。【市直有关部门,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按职责分工负责】(二)深化“放管服”改革。
简化农村快递网点备案手续,鼓励电商企业、寄递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严格执行快递服务标准,规范农村快递经营行为,依法查处未按约定地址投递、违规收费等行为。(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实施)(三)加大政策扶持。
支持农村寄递物流用地,对符合规划要求和用地政策的产地仓储、农村物流场站等,涉及占用林地草原的,优先办理用地审批。采伐占用林地上林木,不占用当地的采伐限额。占用草原面积,不计入县域总量控制面积。加快用地审批,简化手续办理。【市农业农村厅、发改委、邮政管理局、自然资源厅、林草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组织实施】6.关于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考 篇六
马树生
摘 要: 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 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 有必要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而推进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扬州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中心城市;路径;一体化
一、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亦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概念, 使人们对城市带动区域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世界经济现代化史也表明,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面对国际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的新态势, 以及区域竞争的新特点, 扬州要在苏中率先崛起, 应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突出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1、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适应新经济增长的需要。当今世界经济正逐步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 高新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 技术和知识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相应的, 国际资本流向也从六、七十年代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主转向重点开发人力资本。城市作为区域生产、流通、服务、人力资源培育、对外交流、创新等的中心, 聚集众多的人力资本, 在吸引外来资本、发展新经济等诸多方面要明显优于周边地区。城市尤其是具备完善现代服务功能的城市, 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从江苏的情况看, 各市的中心城市在吸引外来投资方面, 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方面, 要明显优于周边县(市), 当然更优于广大的农村。当前, 就地区的整体发展环境, 特别是发展新经济而言, 扬州要明显逊色于上海、苏南地区。面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 扬州市应通过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打造一流的园区, 增强自身吸引外来投资、吸引高新技术项目的竞争力, 进而推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
2、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推进沿江大开发的需要。去年7 月份江苏省委、省政府根据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新特点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发展新态势, 从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适时地提出了沿江大开发战略。沿江开发可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内涵: 一是围绕沿江岸线的开发, 重点规划发展用水量大、运量大、吞吐量大的如化工、港口、物流、造船、能源等产业, 可称为狭义沿江开发;二是沿江地域的开发, 主要结合本地产业发展状况, 围绕中心城市发展, 培植、推进沿江区域未来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如纺织、服装、汽车、电子、机械等, 称为广义沿江开发。我们要从长江三角洲向世界制造中心迈进的大背景来分析沿江开发。江苏沿江固然适合布置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运输量的产业, 但并不意味沿江产业应以此为特色(如化工), 沿江开发应更多地考虑现有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本和临近上海的区位优势,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并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的产业, 而这些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沿江地区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因此, 结合园区建设, 加快扬州中心城市发展, 推进县级城市和中心镇建设, 使扬州能更好地接受产业转移, 有效推进沿江大开发。同时通过合理布局城镇, 也可有效避免苏南地区在实施工业化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城镇和生产力布局过于分散带来的问题。
3、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应对区域竞争的需要。2000 年7 月, 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江苏城市化发展战略, 苏南、苏中、苏北各市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 突出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 如苏州撤并了吴县市、淮安市实施“三淮一体”发展战略。面对长江三角洲新的竞争态势, 2002 年上半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又提出进一步加快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
都市圈建设步伐, 其实质是加快三大经济圈的建设。从实际辐射影响来看, 苏中地区与苏北盐城、淮安两市的不少区域某种程度上“游离”于三大都市圈之外, 而这一区域拥有1 000 万以上的人口, 有必要建立对该区域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城市。扬州地处江苏中部, 素有苏北门户之称, 现在随着润扬大桥、宁启铁路等即将建成和开通, 扬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将再次凸现;扬州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吸纳就业人口和对外辐射带动能力较强, 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已达70 多万;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拥有众多的风景名胜, 发展城市资源丰富。面对新一轮发展竞争, 扬州是被“边缘化”, 仅成为南京都市圈或苏锡常都市圈的“卫星城市”之一, 还是发挥好现实与潜在优势,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 成为未来苏中、苏北这一区域的经济中心,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发展战略问题。
4、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应的需要。研究表明, 就城市的基础功能而言,150 万左右人口规模的城市能较好体现现代城市经济的规模效应, 应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形式。扬州辖区有人口470 多万, 其中市区人口近110 万, 建成区人口70 多万, 发展中心城市余地和潜力还很大。但中心城市的发展不应是那种“摊烧饼”的方式, 通过简单区划调整, 将大片农村地域划入城市, 或将在地理上明显分离的两地从行政区划上归拢到一起, 通过扩大人口、面积来发展城市, 而应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 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质态, 增强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 使得城市能更好集聚外来要素, 更好地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和辐射,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扬州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当前, 如何迅速做大做强扬州中心城市, 存在一个发展空间布局路径选择的问题。“一体两翼、带状组团式”作为扬州城市长期的总体发展模式已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政府突出西区开发, 一批重点工程如润扬大桥、西北绕城公路、火车站、会展中心、博物馆等相继开工, 城市西区地价和房地产节节升温, 城市的框架拟扩至西北绕城公路, 可以讲, 不久的将来西北绕城公路以东的扬州西区肯定会成为扬州中心城市的一个新兴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东区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 东部的广陵产业园、湾头镇、杭集工业园正逐步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面对急需做大做强, 下一步中心城市是继续西进, 穿越欠发达的西部农村地区, 向仪征方向发展, 还是挥师东进, 与近在咫尺的江都实行一体化发展, 最终实现“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 是有待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
1、中心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打开扬州交通图, 我们可以发现: 宁通高速公路、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围成的近300平方公里矩形地域, 已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一个扬州未来城市轮廓。这个地域包含现有的扬州城区和江都城区, 境内大道纵横交错, 宁启铁路横贯东西;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廖家沟、芒稻河四大水系南北向穿越境内;四周高速公路环绕, 对外交通四通八达。
从空间布局上看, 扬州城市呈现东西向带状分布的特点: 一是北部生态风光带, 从西向东依次有蜀岗—瘦西湖国家级旅游风景区、竹西公园、茱萸湾公园、凤凰岛, 可构成未来带状城市的后花园,同时向北可延伸开发邵伯湖;二是中部商业居住带, 从西向东依次是即将兴起的西区、扬州开发区、古城区、城市东区、新兴的湾头镇, 蓬勃的杭集镇, 再向东便是江都市区;三是南部的园区产业带, 沿宁通高速公路从西依次为邗江工业园、扬州经济开发区、广陵产业园、杭集工业园, 再向东则为江都经济开发区, 可形成扬州城市未来的工业走廊。这种带状分布极有利于城市未来的发展, 今后可进一步规划、保护、利用。同时, 区域向南、向东均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向南可拓展成城市的沿江产业带, 向东可同江都形成一体化发展, 现有的矩形区域在近期内可为扬州中心城市提供足够的发展和拓展空间。
2、中心城市继续向西发展缺乏可行性。从扬州西站到仪征约23 公里, 虽然近年来扬州加大向西发展的力度, 一批重点工程投向西区, 在短期内可能还将继续增加向西区的投入, 但扬州同仪征两市相融合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从投资能力和动因来看, 目前市委、市政
府明确将沿江开发作为扬州未来发展的一大战略而提出, 投资的重点将会向沿江开发倾斜, 必将影响对其他方面的基础投入;邗江区目前已确立将蒋王、汊河、杨庙作为城市经济重点发展区域, 向南向北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短期内无大幅度向西发展的必要性, 同时也没太大的投资能力;仪征市现已确定向西向仪化方向发展,向南加快沿江开发, 对向远离市区10 多公里处的邗江与仪征的交界处大规模投资, 并不符合仪征市的发展战略;交界处几个乡镇刘集、新集、朴席经济发展状况一般, 自身无力推进这一地带的整体城市化。据估算如将两市之间建成城市带, 按城市带平均5 公里宽、每平方公里1 万人计算, 至少得有近百万人迁移入住, 根据扬州、仪征两市目前情况, 可能在近十年内都无法实现这一构想。因此,尽管扬州城市存在向西发展的引力, 如地势平坦、开发土地成本低、润扬大桥的带动效应, 但如果近十年内不能实行扬州仪征两市一体化发展, 仅将扬州向仪征方向推进, 并不利于中心城市的迅速壮大, 更不利于中心城市质态的迅速提高。
3、实施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南绕城公路和西北绕城公路的建立与开通, 将极大地改善扬州与江都间的交通状况, 两市间的广陵产业园、凤凰岛、湾头镇、杭集工业园已成为投资热点。两市的边缘距离很近, 实施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可能, 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1)有利于中心城市的迅速壮大。扬州中心城市要迅速壮大仅靠市区的力量和现有的集聚方式、速度是远远不够的, 而大市范围以外要素固然非常重要, 但地区间竞争激烈, 吸纳量不会太大, 因此有必要通过集聚周边特别是江都市的要素, 来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由于行政区划的影响, 目前, 扬州、江都两市在吸引要素上存在明显的竞争性, 互补性不能充分发挥。江都是扬州最重要的经济腹地, 经济总量占全市的21 % , 市区现有人口20 万,如实施两市“一体化”发展, 可使扬州中心城市迅速壮大, 成为真正的百万人口城市, 同时也使得扬州城市经济的发展有了丰富的潜在要素集聚源泉。
(2)有利于凸现扬州交通区位优势。从陆路交通看, 京沪高速、宁通高速是扬州陆路两大动脉,其交汇于江都市区的东部;如果未来新长铁路和宁启铁路在淮安与扬州之间连线, 其接点很可能在运河以东, 即在江都境内;而且扬州远景规则也考虑在城市东部再建一座跨江大桥。从水运看, 扬州古运河现已规划建成城内风景区, 开辟旅游项目, 不久将停止航运, 现有一大批依托古运河建设发展起来的企业将必须东迁至京杭大运河或芒稻河, 城市向东发展可更好地利用水运优势, 而且其本身也是利用长江资源、推进沿江开发的一种方式。从未来空运看, 随着经济的发展, 扬州在未来有必要争取建设机场, 如争取建设南京都市圈第二机场, 那么最有可能的地方将会是江都东部地区。这一带距南京禄口机场150 公里以上, 可服务至南通、盐城、泰州三市甚至更大的范围, 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可行性。因此, 实施“一体化”有利于更好地凸现、利用交通区位优势, 有利于对外宣传。
(3)有利于弘扬扬州城市的传统特色。
湾头镇的茱萸湾、太安镇的凤凰岛和廖家沟是我市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地, 可建园林、开发水上娱乐项目,或发展观光农业。开发这一带生态资源, 一方面可提高城市生态人居环境质量, 另一方面可更好地体现、弘扬扬州城市“水”、“绿”等特色。
(4)有利于营造两市双赢的发展态势。江都城市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基础设施也比较完善, 但同扬州城市相比, 无论是知名度, 还是城市服务功能、对外吸引力方面都明显逊色于扬州。通过两市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 完善公共设施, 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要素相互流动, 推进资源共享, 必将为两市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5)有利于更好地带动高邮宝应两地发展。
扬州城位于整个扬州大市的南部, 对北部的高邮、宝应两地的辐射有限, 通过扬州江都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 可从客观与心理感觉两方面大大缩短中心城市到高邮、宝应的距离, 从而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三、扬州江都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构想
综上所述, 扬州中心城市要迅速做大做强, 推进扬州与江都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已成为现实选择, 如何推进, 本文试作如下构想。
1、统一规划, 优化整体布局。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不仅是规模的扩张,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以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 更好地接受国际、国内产业资本的转移, 适应新型的区域竞争。两市实行“一体化”发展, 如仅仅是把扬州、江都的规划分别向东、向西延伸, 直至接壤, 这样无疑不能很好发挥中心城市的功能, 相反可能由于管理的混乱而产生不应有的“城市病”。实施一体化发展首要的是统一扬州与江都市区的规划与管理, 按照一个城市发展的要求加以规划。
(1)要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一个协调组织, 负责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 在规划布局上要注重城市带状发展的特点。在推进两市城市一体化发展方面要注重制度创新, 营造双赢发展态势。
(2)要优化区划布局。
根据城市带状发展特点, 可考虑以杭集工业园为依托, 连同霍桥、李典等地, 新设立一个区, 加快中间地域的发展, 同时要重新审定江都市现有的发展规划。
(3)要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扬州与江都之间有四条大河, 水网密布, 开发潜力极大, 同时这一带也是南水北调的东部取水口, 开发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2、加大投入, 改善东部投资环境。
作为一个整体城市发展, 还需要大量的基础投入。在交通基础建设上, 一是尽快完善江阳大桥及湾头的延伸路段建设;二是可在扬州大桥和江阳大桥中间再规划建设一座大桥, 连接文昌东路, 进一步改善扬州江都之间交通状况;三是在湾头规划建设一条高标准的南北向大道;四是尽快改善城东及运河沿线的交通状况, 以适应古城区沿古运河企业的搬迁。在产业布局上, 结合区划调整, 重点加大、加快杭集工业园和广陵产业园投入, 使之迅速形成一定的集聚效应。在服务设施上, 可以考虑广陵区政府东迁;加快东部新区设立;兴建一批大型居住区、商务中心、娱乐文化中心, 迅速提升人气。目前部分投资者已意识到扬州城市东部投资价值, 新东方等一批投资项目已率先落户这一区域。
3、完善服务, 整合中心城市功能。
当前要重点在服务整合上求突破,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现代服务的优势: 一在项目审批服务上, 统一审批标准、统一收费标准, 使江都企业直接享受市区企业的“国民待遇”;二在金融服务上, 重点推行同城结算, 降低资金流动成本, 促进资金相互流动;三在信息服务上, 加强彼此的新闻宣传报导, 在上网服务、有线电视、通话服务上实行同城待遇, 取消市际间通话附加费用;四在交通服务上, 尽快增加公交线路、班次, 积极争取取消两市间过路费的收取, 促进两地的人员交往和商品流通;五在人员流动上, 取消人才流动的一切障碍, 做好养老、失业保险的对接工作;六在民生服务上, 统一居民的水、电、气收费标准, 优化体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
7.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七
近年来, 作为促进现代化港口物流城市的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突破口, 宁波保税区利用其政策优势建设各类进口商品交易市场, 初步培育了生产资源性进口交易市场和生活消费品进口交易市场。目前, 保税区内聚集会员企业近500家, 2009年实现交易额360亿元, 2010年上半年交易额达到232亿元, 同比增长78%, 预计全年交易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发展势头高涨。
1. 生活消费品进口交易市场发展状况
主要是指包括葡萄酒、水果在内的进口食品市场, 以满足宁波乃至华东地区生活品质提升和多样化的需求。2009年进口葡萄酒60万升, 2010年上半年进口葡萄酒180万升;2009年进口水果月均突破100个标箱。目前宁波口岸是全国7个进口水果指定入境口岸和全省唯一可以直接进口水果的口岸。围绕进口葡萄酒市场完善了仓储配送服务, 保税区建设专业仓库1.5万平方米、专业展厅1.2万平方米, 是全市最大进口葡萄酒仓储基地和全省最大进口葡萄酒展示中心。此外, 保税区依托专业会展提升葡萄酒市场的品牌价值。从2009年起, 保税区进口葡萄酒市场依托中国食品博览会, 举办进口高端葡萄酒专题展, 得到商务部及中国商业联合会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2. 生产资源性进口交易市场的发展状况
主要包括固体化工、金属原材料 (铁矿砂和钢材) 和船舶等保税进口专业市场。其中, 固体化工市场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 主要进口各类塑料原料、纺织原料, 2009年实现交易额65亿元;金属原材料市场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临港大工业, 主要进口钢材、铁矿砂、镍等原材料, 2009年实现交易额293亿元;船舶交易市场主要用于满足宁波及其周边区域庞大的船舶市场需求, 目前, 已累计交易船舶22艘, 值得关注的是, 2010年宁波船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首批7家符合《船舶交易管理规定》条件的船舶交易服务机构之一。
二、加快建设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必要性
当前, 宁波面临的港口竞争日趋激烈, 面临的“转型发展, 创新提升”要求的日益迫切, 面临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内在要求, 因此,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1. 是满足长三角地区日益增长的资源性工业品和华东地区多样化的生活消费品的迫切需求
众所周知, 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随着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临港大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钢材、镍等金属原材料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而且宁波港腹地企业有着庞大的大宗原材料的需要, 宁波有必要加快金属原材料进口市场的建设, 以期保障区域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高度发达, 纺织化纤原材料生产商和贸易商集聚, PTA、PVC等大宗原材料消费需求居全国前列, 而且宁波是PTA、PVC重要的国际贸易集散地, 保税区有必要依托贴近周边地区巨大的消费潜力, 加快建设进口塑料原料、纺织原料等为主要交易品种的固体化工市场, 以期能够更好的稳定和满足塑料制品、白色家电和纺织服装等企业原材料的供应需求;宁波及其周边地区拥有庞大的船舶市场需求, 航运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因此有必要加快船舶交易市场的建设。总言之, 加快工业化产品进口交易中心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 而且可以保障我国的产业安全。
此外, 华东地区是中国最为富庶的区域之一, 广大消费者追求品质化的生活, 其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端化, 因此对高档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成长迅速, 为了迎合这种高速增长的需求, 有必要加快进口食品市场的建设, 以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总而言之, 面对国内工业及其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宁波有必要加快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近些年来, 人民币汇率稳步上扬, 就进口而言, 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对进口产品的购买能力, 可以使我们在世界范围内寻求更多的产品, 有助于满足满足长三角地区日益增长的资源性工业品与华东地区快速成长的高端生活消费品需要的迫切需求。
2. 是宁波实现转型发展, 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不仅可以保障资源性产品来源的多元化, 满足增长需求, 保障产业安全, 而且可以使宁波强大的加工制造环节得以向国际采购、国际配送两端延伸, 实现加工制造业向贸易服务的升级, 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提升在国际产业体系和价值链中的位置。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可以促进宁波建设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 有利于大力发展贸易金融、进出口代理、税务、信息咨询等服务贸易, 完善贸易产业链, 促进国际贸易向专业化、高度化、集群化发展。
目前, 宁波产业结构特点是制造能力强, 服务能力弱,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可以提高服务业的比重, 加速产业升级的速度和提高产业升级的质量。宁波北仑港的资源性商品的配置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 逐步向综合供应链服务港转型, 对多样化服务功能和增值服务需求提高, 保税区毗邻北仑港一期、二期码头, 物流企业众多, 集疏运成本优势显著, 是宁波市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重要基础。而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能够进一步完善港口货物配载、货物中转与仓储、国内外货物代理、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管理等港口物流基本功能, 提升进出口贸易、货物装卸、保税仓库、分拨配送等保税物流服务功能, 吸引更多的国际航运集团、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国采购中心投资, 形成以保税物流为引领, 基础物流为支撑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 真正发挥现代物流业市场关联度高、服务领域广、服务模式先进等优势。更为确切的是进口市场的建设将会进一步完善以期货交割、进出口分拨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为特色的物流体系, 有利于建设长三角主要的进口分拨和出口配送市场。由此, 将会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
3. 是提高宁波港综合竞争力, 将宁波建设成现代国际港口城市的迫切需要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能够有效地带动进口贸易、转口贸易快速发展, 可以有效地降低宁波港进口集装箱的空箱率、优化宁波港货物吞吐结构, 进而降低港口运营成本、增加收益、改善管理质量, 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为宁波高质量吸引国际投资提供有利平台。当前, 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呈现从制造业领域向服务业领域延伸的趋势。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将为宁波在新一轮吸引外资的竞争中抢得先机, 赢得新的发展动力。依托政策优势, 可以吸收跨国大型班轮公司、航运物流企业的投资, 可以带动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开放, 可以促进港口岸线的开发, 利用市场网络和揽货能力扩大港区的辐射范围。
加快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建设, 有利于宁波高起点建设国际城市。保税区进口专业市场将成为宁波吸纳国际化的重要元素, 有利于吸引国际物流及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引进国际投资及先进的国际理念、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可以增强宁波城市的服务功能, 迅速引领其他相关区块的发展, 提高宁波对浙江省、长三角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三、政策建议
1. 合理规划、优化布局, 完善培育体系
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是在市场需求的强力支撑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培育起来的。但到如今, 仍没有统一的规划、布局来规范、完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发展, 这对它的持续经营、健康发展、有序运行都十分的不利。为此, 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来进一步完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培育体系。
为更好的建设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相关部门有必要编写相关的规划, 如进口商品交易中心专项规划、中长期发展思路等。通过合理的规划, 协调各临港功能区之间战略布局, 实施错位发展, 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同质竞争。
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优化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布局, 做到统筹兼顾、分工合作、立足地方、凸显优势, 打造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进口商品交易中心, 并争取在国际上赢得进口商品的议价权, 提高交易中心的议价能力。
2. 拓展功能、加强协调, 优化营运环境
宁波正在积极打造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各临港功能区在离岸贸易、离岸金融、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等方面也在积极突破, 这都为宁波打造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创造了良好的营运环境。
宁波各相关临港功能区在积极自身拓展功能的同时, 通过解决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来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例如, 现阶段宁波在发展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时, 突显的进口企业资金不足问题, 可以通过拓展银行、担保、保险等机构的功能加以解决。银行要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如成立专业的物流银行或是设立专门的物流信贷部门, 专业化处理进口商品经销企业的贷款申请) ;担保业将业务延伸到进口担保, 并进一步支持企业、个人等担保形式在进口商品交易中的运用。此外, 政府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或贷款贴息等方式给予财政支持, 为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建设进口商品交易中心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为此, 宁波在其建设过程中, 各部门一定要强化协调, 在各部门相互协调、统一步调、齐心协力、组织落实的基础上,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快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设进程。例如在解决进口商品的城市配送问题时, 要综合考虑部分物流配送车辆晚上正常通行问题、小型货车在繁华路段的通行问题、医药物流企业及部分生活必需品配送物流企业的车辆通行问题、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等, 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协调, 采取有效措施 (如分时分段通行、设计绕行路线、建设城市交通资讯平台等) 共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配送营运环境, 以促进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发展。
3. 加强宣传、提升品质, 进行品牌建设
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设至今, 已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各种方式, 进行了相关宣传, 在一定程度上, 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但总体上, 进口商品交易中心在品质、知名度等方面仍与上海、广州等有一定差距。因此, 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要大力宣传、提升品质, 建立自身品牌, 通过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建设, 倡导“购在宁波”理念的新内涵。
要加大对宁波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宣传力度, 在建设自身品牌的同时, 也能提高宁波港口、城市的知名度。利用国际、国内、省、市等直属的宣传、研究部门及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及各有关网站等媒体, 加强对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的宣传, 向广大市民及相关企业宣传进口商品的知识;积极召开和参与各种展览会、展示会、交流会, 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广泛宣传我市进口商品经销企业的先进典型, 提高其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声誉。
8.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八
面对WTO,建构科技与产业网络化互动--加快安徽科技发展的若干思考
如何把科技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科技兴省的宏伟目标,是加入WTO后,安徽科技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现有的基础看,安徽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在于,科技发展的政策依赖性过强,自我完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一旦失去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主体将在较大程度上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活力.实际上,面对WTO,安徽省科技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创新知识在科技主体与企业之间的流动和扩散,以科技制度创新为主要手段,逐步培育和建立起科技与产业之间的良性网络化互动关系,谋求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文章将就安徽省科技发展与产业关系的.现状、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并就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 者:冯锋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 刊 名:安徽科技 英文刊名:ANHUI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1 “”(10) 分类号: 关键词:9.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九
关键词:现代物流,物流中心,物流企业
1 问题提出:交通枢纽不等于物流中心
武汉市处于“承东启西, 贯通南北”的核心位置, 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两通 (交通、流通) 突破”发展理念。但是, 交通优势不等于物流优势, 交通枢纽不等于物流中心。区域物流中心建设, 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现代物流与地区经济增长, 特别是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其次是物流中心对周边地区的物流的聚散能力;再就是对物流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交通优势只是为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硬件, 是基础性设施;区位优势, 只是物流中心的一个充分条件, 而非必要条件。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首先就必须提高政府部门和物流经营者的现代物流意识;其次是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 利用产业布局的特征构建区域市场物流体系;最后才能在利用好自身优势的基础上, 大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 适应武汉市“工业倍增”计划要求, 促进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崛起。
2 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2.1 总体概况
据2013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统计, 武汉市的货运指数 (城市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四种运输方式的总运量及人均运量加权计算而得) 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位。在2013年上半年, 武汉市全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0 538.51亿元, 同比增长12.2%;物流总费占GDP的比率为14.7%, 低于全国水平, 与沿海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可以看出, 虽然近几年武汉物流业发展迅速, 但是整体运行效率不高, 管理费用偏高, 主要是以粗放式的发展为主, 限制了交通优势的发挥。
从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结构看, 公路运输一直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2012年全年公路货运量占到总货运量的55%以上, 但是从货物的周转量来看公路运输所占比例却相当小, 2012年公路货运周转量仅占总货运周转量的14%。这一方面说明武汉的物流业主要是以公路运输为主, 例如武汉市拥有的近3 000家物流企业中, 大多数是原始的汽运公司, 由于公路运输成本高、运量小等特点, 制约了公路运输的辐射范围, 使其周转能力不强;另一方面说明武汉市的水运、铁路两大运输方式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根据国外的经验, 发达的水铁联运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 国外很多物流园区都有水铁联运中转站, 而武汉市的水铁联运还远未发挥起应有的作用。可以看出,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经营模式比较落后, 还处于原始的运输、配送阶段, 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理念。
数据来源:由2007~2013年《武汉市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数据来源:由2007~2013年《武汉市统计年鉴》整理而成
从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上看, 武汉市物流业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上,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武汉市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偏低, GPS、物联网等现代物流技术的普及率不高, 而且缺乏高效的社会信息平台, 无法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全面、快捷的物流信息服务;二是在各物流企业、物流园区及物流港口的物流设备、产品包装、管理信息系统上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 制约了物流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的发展;三是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不足, 要建设全国物流中心, 不仅要使区域内的货物畅通运输, 而且要吸引周边地区的货物来此中转, 发挥物流节点的集聚效应。
2.2 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 亟待整合资源, 加强内部衔接
物流产业一般是指由物流节点 (物流园区或物流港口) 、交通设施和物流企业组成的“点、线、面”立体网络系统, 物流节点的合理布局以及衔接畅通是整个物流网络高效运转的前提。
2.2.1 物流园区建设功能重叠, 形成物流力内部耗散
就目前的情况看, 武汉市现有的大型综合物流园区主要分布于交通条件优越的城郊地带, 初步具备对周边产业的辐射能力, 但园区功能规划上多有重叠。以武汉西大门———东西湖区为例, 目前已经拥有成熟的舵落口物流园区 (含农产品交易区、建材交易区、五金交易区、摩托车交易区、汽配贸易区) , 十二五规划中还将重点建设东西湖综合物流园 (高桥保税物流园、非保税物流园、高桥集装箱配送中心) 。此外该地区还拥有全国首批开放的武汉集装箱中心站。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范围内, 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物流业态叠加, 不可避免地形成不合理的物流业态结构, 竞争力优势无从发挥, 在系统内就会发现耗散效应。
数据来源:根据2005~2012年《东西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2.2.2 物流园区间衔接协同程度低, 多式联运无法发挥作用
从国际上物流园区发展经验看, 物流园区利用自身条件发展多式联运 (特别是水铁联运) 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但目前武汉市社会物流发展滞后, 运输工具单一, 多式联运的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制约着武汉物流业产业结构升级。如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 且地区地位十分突出。据调查武汉中心站年运量设计能力为25万标箱, 但是目前处理量在9.5万标箱左右, 只有设计运量的三分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铁路与阳逻港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 致使货柜转场不便, 多式联运的成本优势无法发挥。这一现象也折射出武汉物流园区规划不全面、不细致, 致使后期运营效率不佳, 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造成了社会资源极大浪费。
2.2.3 港口规划功能单一, 辐射能力不强
长江横贯武汉市区, 优质的港口条件, 为武汉发展现代水运物流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但是这一优势在武汉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港口功能规划上, 过于依赖某一单一行业, 形成高度的产业依赖。例如武汉新港作为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2013年上半年的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5 866.73万吨, 处于全国中下水平, 其中, 武汉市完成3 780万吨, 同比下降0.45%。处于武汉市的阳逻港临近武汉钢铁集团和武汉石油化工厂的物流需求量占阳逻港大宗货种吞吐量30%左右, 受到全国钢铁产量过剩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属于高能耗的钢铁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下滑情况, 这直接导致阳逻港货运吞吐量的下降。可以看出, 武汉港口的规划一直注重对钢铁、石化、矿石等大宗货物装卸功能的设计, 而忽视了以港口物流增值服务为核心的物流综合服务系统的建设。因此, 武汉市港口物流规划应该改变单一的行业依赖思维, 建立以港口物流增值服务为核心的系统思维, 强化港口与物流园区间的协同和互动, 以综合服务带动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此外, 2012年负责经营阳逻集装箱港的武汉国际集装箱转运有限公司完成15.27万标箱, 同比下降2.68%, 存在明显的“吃不饱”现象。集装箱业务经营乏力, 一是说明了武汉港口对本地经济的辐射能力不足;二是说明武汉港口对中部地区其它城市的影响力较弱, 无法汇聚区域内的货源来此中转。
2.2.4 物流企业现代化程度低, 第三方物流发展严重滞后
武汉市的大多数物流企业多是从传统的运输公司改变而来, 能提供综合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数量非常少 (A级物流企业的数量, 武汉市只有75家, 其中5A物流企业4家, A级物流企业只占武汉物流企业总数的3%不到) 。以货运为主的单一经营模式不再能满足企业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对我国重点物流企业的调查, 一体化物流业务、信息及相关服务收入成为2013年内物流企业收入增长最快的两项业务 (如图4所示) 。
而这两项增长最快的业务, 都与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业态无缘。物流业的发展, 在今天已经向第三方物流服务和第四方物流服务过渡, 如果不从物流业态上进行根本的变革, 武汉的物流业在全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将会迅速下降。提升武汉物流业整体水平, 加大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成为当务之急。
3 建设武汉物流中心的对策与建议
3.1 进一步发掘物流资源潜力, 推动第三、四方物流发展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已经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仓储、装卸、运输, 而是与产业链的上下游紧密融合, 与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紧密相联, 同时, 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系统看, 物流业是由不同层次的、不同运输方式、不同经营组织模式构成的复杂系统。物流业服务功能的升级, 依赖于高端物流服务模式的带动。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是物流业发展的最新模式, 代表着物流业发展的潮流趋势。武汉要想成为中部的物流中心, 就必须在物流业态上要有新的突破, 才能对周边物流业发展起到带动和幅射作用。
3.2 强化物流资源整合, 推动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协同发展
物流业的发展, 取决物流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能力。伴随着武汉建设中部中心城市的进程, 对物流业的布局与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良的地理区位, 良好的基础设施 (铁路、公路、航空、水路) , 是武汉发展物流业的充分条件, “工业倍增计划”则为武汉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贴身服务, 要求物流企业尽量靠近服务主体, 完善的物流园区则是为这种贴身服务, 提供了更加周到全面的综合服务。但目前武汉市物流园区规划上, 各种物流园区间缺乏有效协同, 配套服务不全, 制约了物流资源在全社会层面的整合。保税园区、港口园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这些特色园区间没有便捷通道, 也没有统一开放的信息平台, 障碍了武汉物流业的发展, 在某种程度成为了物流业向高端发展的瓶颈。推动园区内物流企业信息共享, 推动不同物流园区间的协同, 是发展多式联运, 提高物业附加值的重要措施, 也是提高物流中心聚散能力的关键所在。
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物联《2013年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
3.3 提高物流业信息化水平, 促进现代物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现代物流非常强调物流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能力。包括无线射频技术, GPS定位技术, 物流配载优化及智能物流管理和控制技术等在内的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物流业态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印象。没有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撑,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第四方物流业态。要想把武汉建设成为引领中部地区的物流中心, 就必须加大对物流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 加快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站在物流发展的制高点, 也只能占据了产业的高端, 才有可能对周边地区物流产生巨大的吸附力和辐射能力。只有传统的低端物流业态, 无法担起中部物流中心的重任。
3.4 打破现有物流业发展瓶颈, 促物流企业业态升级
解放思想, 革除体制障碍是改善物流企业外部环境的应有之义。为了充分发挥物流局的统筹能力, 建议将物流局的隶属关系由交通局直属划归为市经委直属, 这样不仅会大大强化物流局的协调能力, 有利于社会物流体系的形成, 还可以消除人们对物流局只管运输的误解, 有利于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
此外, 散、乱、差的小企业为主导的物流业内部结构, 是很难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主力军。因此, 对武汉市物流业态的升级, 一是在商贸流通领域重点支持企业由“内部化”物流, 向“社会化”为特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模式的转变。二是在社会物流方面, 支持核心企业通过横向兼并来整合资源、扩大规模, 推动其与制造业的纵向联动发展, 扶持核心企业快速成长, 整合分散资源, 为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环境支持。同时, 还要鼓励物流企业积极创新经营模式, 用定制式服务、特许经营、战略联盟等现代物流经营模式去实现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森.关于武汉物流发展的思考[J].科技广场, 2013 (6) :211-217.
[2]占长安.重谈武汉物流战略问题[J].企业导报, 2011 (12) :112-113.
[3]雷学勤.武汉物流圈建设三大管理难点探视[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9) :53-55.
[4]吴玉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协会工作全局走改革创新路打造千亿物流产业——吴玉梅会长在武汉物流协会第一届二次理事大会上的工作报告[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2) :11-13.
10.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篇十
一、必须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村生产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从农业的生产力状况来看,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人多地少,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 而且土地肥力薄弱, 这就造成农民不会把过多的资金投入到在土地上, 而主要靠投入更多地活劳动来实现对土地的有效经营。在相当的一个历史时期内这种传统落后的生产状况还将继续维持。不同于工业生产线上的流水线产品 (短期投入可以产生快速效益) , 土地的生产效能决定于土地的质量、经营者对土地的投入和管理、农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等因素。这就决定了对土地投入的回报有着滞后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如果频繁变动地块的承包期, 就会造成农民心理上有对土地的不稳定感。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 从他们的意愿来看, 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广大农民为改善生活现状和塑造美好前景的实践活动。只有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 农民才可以有更加稳定的预期, 他们才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大量投入人力、物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 努力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从历史经验来看, 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的改进和和提高, 是对过去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式的集体统一经营关系的一次根本性的调整, 显示出了极大的历史和现实作用。“它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 而且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的重大命题, 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
二、必须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
1982年宪法第10条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这是农村制度的核心和基础。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必须明确以下几点:第一, 要以法律形式明晰健全集体土地权能。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强化土地权利救济和法律服务,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财产权益。在用途保障方面, 严格规定公共利益的具体内涵和外延, 以保证国家政府部门规范征地;除此之外, 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害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正当利益, 不能以任何理由非法转让土地所有权、改变农用地用途。第二, 要以法律形式明确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和义务。集体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有对承包土地有初始分配权、部分收益权、使用监督权和违约处置权, 期满后享有重新处置权;而对于荒地、机动地等, 可以有更大的权限, 如拍卖等。集体土地所有者的义务主要有维护农民集体利益,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 抵制土地违法行为, 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积极为农户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推进农业产业化等。第三, 建立合理有序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在法律中明确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 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 允许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生产经营建设。第四, 规范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要采取与集体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 通过合同载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农民在签定合同中的弱势地位, 为防止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应以法律形式统一规范土地承包合同, 明确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如承包期限、承包人的基本权能, 发包方基本义务、等。
三、必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地位
从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看, 世界大多数国家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方式是家庭经营。自从有农业生产的历史以来, 家庭经营已经历了近三千年的历史。在现代化之前, 农业领域的家庭经营是一种最常见最有效的家庭经营形式。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来看, 家庭经营也没有改变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美国在50年代就初实现农业现代化, 但无论是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还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之后, 始终是以家庭经营 (家庭农场) 作为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日本直到今天70%的耕地和草地仍然是由小规模农户经营, 其中, 土地经营规模在一公顷以下的农户占69%。从农业生产的独特特征来看, 家庭经营具有的天然优势。农业生产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 而且要遵循自然规律, 家庭经营的独特优点, 有利于弥补自然条件带来的诸多不便。按吴敬琏的说法, 家庭经营可以实现家庭内部劳动力的优化组合与优势互补;决策成本很低, 具有快速、灵活、方便、权威、随机的优点;承担风险的能力比较强;节省分配的成本;管理成本比较低。从农业生产忙、闲、断、续的客观实际出发, 依据可利用的经济资源,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项目, 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 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这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 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
四、积极稳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 并不是要排斥发展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从长远看, 家庭规模的土地经营, 相对于大部分地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而言, 还是具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的。第一, 小规模经营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由于经营规模狭小, 经营耕地的收入扣除来年的生产费用和家庭生活费用之后, 余量很小, 一般都打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本量, 致使农民的投资能力不足;第二, 小规模经营不利于原有农业基础设施规模效益的发挥。分散经营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协调性, 造成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的有机成本提高;第三, 农户分散经营点多面广、田小户多, 加上农户素质参差不齐等加大了农业技术推广运用的难度和效益;第四, 小规模经营不利于改善种粮农户的收入状况和劳动生产率状况, 农业生产成本高。可见, 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已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农业现代化进程几乎都伴随着农户 (农场) 数量的减少和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目前, 我国人均耕地和户均耕地面积在世界上属于超小规模。如果长期这样下去,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比较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都很困难, 农业保险、金融服务等因为成本太高也很难办。近年来, 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越来越多, 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规模经营主体纷纷出现。因此, 要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顺势而为,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并以此为龙头, 推动各种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集聚。当然,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小规模农户仍会是主体, 要通过发展社会化服务, 解决好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在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中, 既要看到方向的必然性、明确性, 积极引导、做好服务;也要看到过程的渐进性、长期性, 不能操之过急。要试点先行、总结推广、水到渠成。
五、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加快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现行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 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 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表明, 农村土地经营体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出现不协调、不适应, 因此有必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完善和创新, 这样才能使其长期保持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邓小平同志说过:“农业本身的问题, 现在看来, 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这就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今, 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民家庭越来越多, 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 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这中新趋势、新特点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新形式, 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这些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从事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专业化生产, 经营规模和组织化程度较高, 可以更好的运用各种农业生产先进要素, 符合农业发展的现代方向。
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实践中必须把握以下原则:第一, 从各地实践看, 各种经营主体、各种经营形式, 各有特色、各具优势, 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环节都有各自的适应性和发展空间, 不能只追求一个模式。要根据各地实际, 根据不同农产品生产特点, 让农民自主选择他们满意的经营形式。第二, 要以不变应万变, 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不变, 来适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推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 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更加充满持久的制度活力。第三, 要把握好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的度, 要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 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 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第四, 必须稳妥推进农业经营体系创新。不管怎么改, 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不能把耕地改少了, 不能把粮食产量改下去了, 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要加强管理和服务, 推动产权流转公平、公正、公开、规范运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任大军.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必须长期稳定[J].农村经济, 1999 (3) .
[3]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
【加快丽水市中心镇建设的若干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快河西新城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12-18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10-02
关于加快XXXX城镇化建设的思考11-20
加快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建议06-13
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07-15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01-15
加快西安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10-27
对六盘水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01-06
关于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09-28
《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