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美术第7册教案

2024-07-03

苏少版美术第7册教案(4篇)

1.苏少版美术第7册教案 篇一

小学美术第四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安排:

苏教版美术教材二年级下册既有生动有趣的活动,又有技能技巧的训练。全册共有十六课,其采用的形式有想象画、小制作、等等,他们与其他年段的相应内容贯通衔接,形成纵向的联系。教材采用了

大量的名家名作和学生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充满了现代感,充满童趣,构图饱满,用线粗犷流畅,用色大胆明亮,每一课所配文字生动、切题,无论是给教师还是给学生,都提供了较好的学习参考范例。

二、教材重点难点:

本册学习重点以“感受”为主,在各课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引导其多看、多想、多说,培养对美术的感受力、创造性力,提高思维的想象能力和作品的审美创作能力。

在本册内容中,《画感觉》是小学生不易掌握的,预计在该学期的学习中,运用抽象的色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对二年级学生来讲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会增加一些课时,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三、年段特点分析:

二年级学生既具备幼儿的童趣,又兼顾成长的幻想,以及一年级奠定的美术基础。这使其拥有自由的想象空间,简单的表现能力,综合以上因素,培养美术兴趣,加强对美术的感受能力,大胆的进行创作是这年级的重点。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1课——各民族朋友(2课时)第2课——各种族朋友(2课时)第3课——画感觉(1课时)第4课——动物朋友(2课时)第5课——青花盘(1课时)第6课——花儿朵朵(2课时)第7课——我爱树木(2课时)第8课——树上树下(2课时)第9课——水墨画树(1课时)第10课——点线面(1课时)

第11课——会变的花、树、叶(2课时)第12课——来画虫(2课时)第13课——我做的虫(2课时)第14课——你会设计邮票吗(2课时)第15课——想想、写写、画画(2课时)第16课——各式各样的椅子(3课时)

以上总计29课时,其余课时留作校本课程创作、班级文化活动等其他安排。教学设想策略

结合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和学校实际教学情况,本学期教学拟从以下方面做有效尝试:

1、为方便学生携带工具,将绘画内容与手工内容拆分,课目相对集中。

2、学期中安排一定量的绘画创作活动,利用大量的儿童画作品为校园和班级创设艺术的环境,让学生学有所用,激发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开展校园美术学科活动。

3、继续进行学科的综合化教改实验。分课教学案例 补充课 期初准备 学习目标:

·通过观看与欣赏美术画册,学生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对新学期美术学习任务有一个大体的认识,激发学习的欲望,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

·说说自己对美术学习的希望和打算,交流心得。·明确本学期的美术学习要求以及具体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

重点难点:

·观看、欣赏新教材,初步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新学期书本、同学以往的作业和作品。·学生准备——彩色水笔。学习过程: ·回顾与总结:

1、在组长的组织下对上学期的美术学习及相关的活动进行讨论,对自己的表现作出评价。

2、发表自己对本学期学习的想法,说说具体的打算。·欣赏与了解:

1、学生采用摸、看、比、说的形式观看新书,初步的了解新学课本,同桌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1)这本新的美术书与原来的有什么不同?(2)你更喜欢那一本?为什么?(3)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课?为什么?(4)你希望老师用怎样的方法来教?

(5)你认为学好美术课要作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2、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在老师的组织下,将练习画本上的画纸一一上缴,集中摆放,看哪一组收缴得又快又齐。

3、听老师提出的新学期学习要求。(1)每次课前准备好美术用品和工具。

(2)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废旧材料。(3)保持作业时的教室整洁。(4)针对各班特点所提出的不同要求„„ 教后札记:

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以最好的表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带领学生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为本学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一课 各民族朋友(二课时)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更多地接触人类文化传承。·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观察我国不同民族的特征。·学习用各种方法去表现。重点难点:

对各民族人物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的把握。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种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表现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

·学生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物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可用于表现的材料(涂色工具、黏土、色纸等)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

1、师生一起用收集来的少数民族图片装饰教室。

2、教师引导语:通过我们的美化,我们的教室成了一个少数民族大家园。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装扮都很特别,服饰都特别美丽,你们想不想来看一看啊?

欣赏与探索

展示图片或播放多媒体演示素材让学生欣赏各民族人物的形象。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我了解的民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赏析与讨论

引导语:这些精美的服饰不知吸引了多少画家深情的画笔。观看不同的表现各种族人物的美术作品。·创作与表现

分析各类作品的表现方法,讨论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去表现。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展示与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对所画的人物种族及习俗的介绍等

3、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通过查阅资料,自我探索学习。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形体动作、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见。

课程资料:

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习俗

一、回族

回族在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在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云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人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信徒很多,回族各方面习俗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从结婚、婴儿出生、死亡均由阿訇主持。阿訇是波斯文的音译,是对伊斯兰教的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统称。

开斋节,是穆斯林的两大节日之一.时间是回历(即希古拉历)的9月29日或10月1日,在我国新疆地区又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9月为斋月,穆斯林要斋戒一个月,到斋月结束时要寻看新月,见到后次日开斋,如未见到,则开斋顺延,但一般不会超过三日。开斋节前,穆斯林要按本人家中人口向穷人发放开斋捐(相当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钱物均可,并做开斋节的拜功等。节日上午,穆斯林要淋浴、刷牙.穿最好的衣服。去清真寺举行“合礼”仪式等庆祝活动,尔后互祝节日幸福快乐。一般的家庭都备有各种佳肴.宴请宾朋,互相赠送礼物。开斋节一般为期三天。

回族人一日三餐,饮食习惯与汉族差别较大。回族日常饮食因聚居各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而略有变化,以面粉、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类,爱吃蔬菜。但不吃马、驴、骡、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和牛羊肉罐头.也不吃非清真店制作的食品。

回族人热情好客,总以好茶好饭款待客人,还以给客人加菜加饭为敬。回族一般不嗜烟和酒,喜欢喝茶。回族给客人倒茶、端茶等都使用右手,客人要双手相接,否则视为无礼。

二、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3/5.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伊犁等北疆各地也有散居。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家庭、婚姻、饮食等诸方面均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具有信奉伊斯兰教民族所共有的饮食禁忌,禁食猪肉、驴肉、骡肉、狗肉、动物血及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人讲究卫生,尤其注意饮水清洁。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也不能随便到灶台前面。盛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吐痰,吃剩的残骨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布上.不可乱扔。

维吾尔族饮食很有特色,一种用白面或玉米面在特别的火坑中烤制而成。形似面饼被称为“馕”的食品是维吾尔族家常主食之一。在维族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抓饭、拉面也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副食品有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必须加肉。

维吾尔族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特别重视三大宗教节日.尤其视“古尔邦节”为大年,庆祝活动极为隆重,沐浴礼拜,宰牛杀羊馈赠亲友.接待客人。节日的筵席上,主要有手抓饭、馓子、手抓羊肉、各式糕点、瓜果等。维族人喜食水果,这与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杏、苹果等果品有关,可以说瓜果是维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三、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对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有深远的影响。在饮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类、禽兽类,如马、驴、骡、鸡、鸭、鹅等。大部分地区的藏族也不食海味及鱼类。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动物的肉,如牧养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双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经炒熟磨粉而成,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粑食。粑食营养丰富,香酥甘美,不仅藏族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也喜欢。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酒香甘酸。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

四、蒙古族

蒙古族,半数以上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各地蒙古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在牧区,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史书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烤肉、烧肉、肉干、手抓肉均为蒙古族家常食品,其中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吃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吃全羊

有两种做法:一是煮食,即把全羊分解为数段煮熟,在大木盘中按全羊形摆放好,就可食用。二是烧全羊,把收拾干净的整羊入炉微火熏烤,最后刀解上席,蘸板盐食用。炒米也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可干嚼可泡奶,是牧民外出放牧的极好食物。

乳食是蒙古族居民一天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奶食、奶茶、奶油、奶糕等均为蒙古族根据季节变化经常食用和饮用的食品。此外,夏季里人们还喜食酸奶,或拌饭或清饮,以清暑解热。蒙古族牧区夏天还喜欢饮马奶酒。

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农区的蒙古族主食以玉米面、小米为主,杂以大米、白面、黄米、荞面、高梁米。随着温室、塑料大棚的普及,农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农区以炖、炒为主.也加以烧烤,吃些牧区食品如手抓肉、奶制品等。蒙古族农民多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俗,来了客人要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而且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不同于“满杯酒、多半杯茶”的汉族习俗。

蒙古族豪放、粗犷、开朗热情.待人诚恳、实在,处处显现出塞外草原博大的胸怀。

五、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称赞。

朝鲜族聚居区盛产大米,主食以米饭为主,其次是冷面和米糕。米糕的品种多,有打糕、切糕、发糕等。朝鲜族口味以咸辣为主,咸菜品种丰富,式样美观,非常可口。辣椒是每个朝鲜族家庭必备的调味品,朝鲜族嗜辣,决不比四川、湖南人逊色。

朝鲜族的饮食特点之一是每餐必喝汤,最讲究的是汤浓味重的浓白汤。常用于吊汤的原料有牛肉、鸡肉、狗肉、兔肉等。

朝鲜族的烹调方法以煎、煮、炒、氽、烤等为主,菜肴多清淡、软烂、爽脆。朝鲜族对猪肉的消费量相对较少。朝鲜族不喜欢吃羊肉、河鱼,也不喜欢吃馒头。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牛肉、鸡、蛋品、海味、大酱和泡菜等。常以狗肉招待客人,狗肉的食法极有特色,将煮好的狗肉撕成丝,配以葱丝、姜末、蒜末、香菜、精盐、熟芝麻,食之不腥,香辣爽口。

六、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地也有分布。傣族聚居地盛产水稻,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糯米,而且能用糯米加工食品,如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用芦叶把糯米、花生包成粽子,用米浆蒸成卷粉。用油炸成糯米油果、糯米卷等。

傣族人口味喜欢酸、辛辣和香味。其烹调方法主要有蒸、烤、煮、腌等。其中烤鱼很有特色,做法是先去除内脏,把葱、蒜、姜、辣椒剁成泥,放在鱼腹内,然后用香茅草包扎好,放在暗火上慢慢烤至焦黄。酥香而嫩。傣族人以酸竹煮鸡、煮鱼等视为待客的最佳菜肴。

傣族的“南米”(即酱)风味独特,在用番茄酱及花生、青菜、鱼、竹笋等为主料制成的各种酱中螃蟹酱最为名贵。“南米’’的吃法多种,有的用糯米饭蘸着吃,有的则同时做几种酱,然后备各种青菜或煮熟的南瓜等,不同的菜蘸食不同的酱吃。傣族人爱饮酒和茶,会自己酿酒。吃饭时不喝酒,而是在饭后或空闲时饮用。

七、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区。羌族居住地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薄.气温较低.羌族聚居地主要产玉米、洋芋(马铃薯)、小麦、青稞、荞麦和各种豆类,但产量都不高。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等。羌族人平日吃两餐饭,多为“玉米蒸蒸”(玉米粗渣粒,先煮后焖而成),晚饭多为稀饭加馍馍,晚上还喜欢吃“砣砣肉”.喝白酒。“砣砣肉”用猪膘(腊肉)切成拳头大.与豆菜同煮,吃时每人一砣。

羌族的主食还有金裹银、荞面条、面疙瘩、酸汤面、玉米汤圆、炒面、馍馍等。副食品常见的有酸菜、砣砣肉、白豆腐、油炸洋芋片和腊肉等。羌族人吃马肉、狗肉和野兽肉。北川产的“羌活鱼”.形似四脚蛇,羌民也吃。还喜欢吃猪肚子骨头。猪肚子骨头的制作方法是:宰猪时,将猪骨头剔下剁短,装进猪肚里,放火坑上蕉制,再挂户外晾起来,吃时从中取出些骨头熬汤。

羌族著名的土特产有茂汶和北川的花椒及茶叶。羌族人饮料主要是酒和茶。用青稞、玉米等酿制的醉糟酒,饮用时用长竹管咂吸。城镇羌民清晨也有喝早茶的习惯。

八、白族

白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于昆明、元江、丽江等地。大理自治州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和茶叶。河湖盛产鱼类,山区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白族人以稻米、小麦、玉米、荞麦和马铃薯为主食,蔬菜品种多。还善于腌制肉类和咸菜,还能自制蜜饯、苍山、雪炖甜梅等果品。节庆时,白族喜欢用糯米或小麦、大麦酿造白酒、水酒,平时嗜好酸、凉、辣味饮食。

大理州洱海以产鱼著称,尤以弓鱼最有名。人们喜食沙锅菜。沙锅鱼的做法是将火腿片、嫩鸡块、冬菇、腊肝片、玉兰片、豆腐等十几种原料按比例与鱼放人沙锅内.加上胡椒、八角、盐等调味品,置于火上用微火炖熟,此菜味道极鲜。

“乳扇”是大理州的名特产品。乳扇一般由羊乳制成,制作并不复杂,但要求精细。先将羊乳放在锅中,再点酸水(可用明矾等),当羊乳呈半固态时,用竹筷往上挑成扇状,放在簸箕内晒干,乳扇可以生食或煮食,以煎食最为普遍。

九、苗族

苗族半数以上居住在贵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爱吃火锅。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有用牛角盛酒迎贵宾的习俗

各少数民族的春节习俗 春节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土家族

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手舞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70多个舞蹈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舞姿朴实,情调健康,不用道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傣族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节日,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谷雨开始那天定为“泼水节”。在三四天的节日里,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的陈年旧土,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

黎族

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

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另一半由大家平分。孕妇可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傈僳族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

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的差异,中国各民族在饮食、服饰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在饮食方面,汉族以米、面为主,喜食蔬菜、豆类、肉、鱼及蛋类,非常注重烹调技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喜欢吃烤羊肉串、抓饭和馕;蒙古族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喜饮奶茶;朝鲜族爱吃打糕、冷面和泡菜;藏族爱吃糌粑和喝酥油茶;黎族、京族、傣族、布朗族和哈尼族爱嚼槟榔。在服饰方面,满族妇女爱穿“旗袍”,蒙古族习惯穿蒙古袍和马靴;藏族爱穿藏袍、系腰带,穿长靴;彝族、苗族、瑶族妇女爱穿百褶裙,佩戴金银制的饰品;维吾尔族爱戴四楞绣花小帽;朝鲜族爱穿素白衣服,有“白衣民族”之称。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各民族朋友 相貌 衣着习俗 教学后记: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了解和表现少数民族服饰特点,针对学生对其不大熟悉的情况,开头运用一年级学过的熟悉的四首民歌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表现的少数民族的回忆与想象,接着再进行视觉欣赏。这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就更全面了,许多学生在作画时多少会考虑到少数民族朋友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内容,画出来的画也就更加生动形象。

第二课 各种族朋友(二课时)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知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是人类大家庭的成员 ·了解不同种族人的相貌特征,服装打扮及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图片和大家讨论,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 ·抓住外形特征,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不同的人种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各种族人物图片 ·学生准备:了解不同人种的风俗习惯,彩笔。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师出示奥运会的五环标志:这是什么标志?你知道它有什么含义吗?

2、引导学生观察五大洲不同人种的特征,可以从相貌、服装等处进行分析(地球上有50亿人口,除了黄种人外,还有白种人、黑种人及其它有色人种)

你知道各种族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吗?

答案:由于地面上各处自然环境不同,在温度、雨量、阳光等存在差异,又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体形的发展,就分化出了现在世界上不同的人种。如黑色素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保护皮下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免受紫外线的袭击。所以长期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种变成了黑种人,他们的头发卷曲、覆盖头部,有隔热作用。而长期居住在高纬寒冷地区的人群,鼻子狭窄,使冷空气较慢进入气管和肺部。他们体形比热带地区要粗壮,肤色也较浅。这些特征代代相传,以至人类在地面上分衍成明显体质差异的种族。

3、游戏:你知道吗?

师来表演不同的“问好”形式?

请学生有肢体语言来表示不同人种的风俗,其它同学猜一猜 以小组为单位,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你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介绍我了解的种族。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创作与表现

师生共同欣赏各族人的图片,认一认是哪个种族,哪个国家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推荐图片:《地球上的小人》

学生以“各种族朋友”为题,画人物肖像 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老师提示:

用简练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表现时抓住人物的外形及服饰特点。·反思与评价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欣赏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如果„„,那就更好了。”

2、课后学生可以举办一个各种族的服装秀。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各种族朋友 相貌 服饰习俗 教学后记:

学生在尝试装扮中思路会更开阔,会有意外的收获。本节课上教师要利用学生集体思考的方式,使他们的思想相互碰撞。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讨论,使课堂变成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学生不断尝试,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课 画感觉(一课时)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认识自己的各种感官,了解自己的感知能力。

·学会用色彩、线条和形状,画出冷、热、湿、凉爽、安静、痛、痒等感觉。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大胆做画的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

重点难点:

如何把自己的感知觉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箱子和各种杂物、课件、绘画工具、一些食物,欣赏课件、范画、图案参考。

·学生准备:彩色水笔,调配颜色用的笔、盘、颜料等。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师:你们刚才走进教室的时候,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吗? 生:闻到很香的味道。(教师同时板书部分课题:嗅觉)

2、师:闻着这么香的味道,你们想到了哪些爱吃的水果呢? 生:我想到了„„(课件同时展示出各种水果图片)

(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喷上清新剂,直接刺激学生的嗅觉,引出课题。)1、品尝水果:

师:老师今天就带来了一个水果,想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尝一尝,尝出这个水果是什么?又是什么味道的?

生:品尝(苹果、甜味)

(教师同时再次补充课题:味觉)2、讲解甜味

师:还有什么食物也是甜的?你能说一说它们的颜色吗?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甜甜的食物让我们想到了这么多漂亮的颜色!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你们瞧(课件展示甜味的颜色)

生:想着这么甜的味道,看着这么漂亮的颜色,真想把这种味道画出来呢!(再次补充课题:画)

师:这种甜味到底怎么画呢?老师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帮帮老师,谁愿意做第一位小勇士。

生:创作

师:指导,点评(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修改。)

师:同样的一种甜味,我们可以画出多种作品呢!(课件显示另外四张甜味作品)

师:你喜欢哪一张?有什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味道也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了,真是太有趣了。3、引出酸味:

师:红红的苹果是甜的,可是当苹果在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是青青的,酸酸的。师:那酸味给你带来的色彩感觉和甜味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对酸味色彩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电脑显示酸味的色彩)

4、品尝食物

师:老师今天要让同学们过把瘾,吃一吃食物,看看你还吃到了什么味道的食物?通过你的表情告诉大家,并且说一说给你带来了什么色彩感觉。

生:指名回答

师:原来食物当中还有这么多的颜色呢!而且不同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色彩感觉。(电脑岩演示体现其它味道的色彩)

5、闻一闻

师:老师这里还有三样东西,想请你们上来闻一闻,猜猜是什么?(大蒜、洋葱、生姜)

生:我闻出了„„

师:原来食物当中有这么多的味道,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留意,还能发现更多的呢!

6、找一找

师:(教师出示一多花,让学生闻一闻)除了生活当中有很多的闻到之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的味道呢!让我们一起到自然界中去找一找!(电脑演示自然风光图片。如:大海、沙漠、花草、春雨、草原等)

生:指名回答 7、再次引申

师:原来自然界中也有这么多的味道,正是因为自然界如此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显得更加的幸福和快乐。你们瞧!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学习是多么的快乐呀;过生日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的祝福,亲朋好友的祝福,还有小伙伴的祝福,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呀!(电脑演示一组幸福生活的图片)

师:可是,在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有很多的孩子却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没有宽敞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有些孩子甚至由于家境的贫穷而被迫辍学!(电脑演示一组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情景)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这两段片子心里肯定充满了不同的感受。老师今天准备了四种不同味道的饮料,想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选出最能表达你感受的饮料。

·创作与表现

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奇特的书,你们瞧,是一本“百味书”,这本书可神气了,它能过散发出多种味道呢!你们想做一个吗?(想)今天老师就满足大家的愿望,让每位同学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共同完成一本“百味书”!

生:作业(每位同学可以画多幅、多种味道的作品)·展示与评价:

师:我们知道了食物当中、自然界中有各种味道,也知道了生活当中也有酸、甜、苦、辣等多种味道。老师真心的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的生活就象喝着甜甜的饮料,吃着甜甜的食物一样,永远的甜甜蜜蜜,幸福快乐!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画感觉

1、味觉、嗅觉的种类

2、点线与色块的表现

3、随意表现的味觉、嗅觉 教学后记:

感觉这个词比较笼统学生难以掌握,所以我将本课定义为画味觉,在上学期画触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从看、问、尝从各方面去捕捉自己的感受,再将这种感受加以表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思维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的探索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画出来的感觉具有变化万千的魅力。

第四课 动物朋友

(一)(二课时)课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策略:

·以动物教学为切入口,通过电影片段的欣赏自然过渡到人物教学,即“我和动物朋友”这一主题。

·通过“以人物为主体”和“以动物为主体”这两种构图形式展开教学,使宽泛的主题得以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都想画、敢画、会画、能画。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动物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

·对人类与动物的亲近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绘画表达自己与动物之间有趣的经历或想象。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重点表现人与动物相处时的情景。·难点:

①人与动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及如何在简单的构图中体现两者和谐亲密的关系。

②能通过对动物神态的描绘提高表现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图片、资料、电影《宠物侦探》片段、CAI·我和动物朋友、剪纸小红马。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手工工具、各类材料。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教师事先将同学的上次作业做简单衬裱,贴于教室显著位置。上课时,教师对每一幅作品均给予充分肯定。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巩固动物的基本画法,知道将简单的椭圆形组合后“就可以画出动物。学生快速勾勒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外形。复习动物方法,提高熟练程度。

3、播放电影《宠物侦探》片段,感受人类与动物的亲密关系。观看精彩片段,激发创作欲望。

4、教师向同学点明本课学习内容并板书课题。明确学习目标,突出授课重点。

学习与创作师生针对“我和动物朋友”这一课题展开学习与探究的过程。中心突出明确,紧扣课题名称。学生思维发散,鼓励大胆想象。

教学内容之“我”的学习

①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指的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我”的个性中有那些动物的特点?

②教师介绍人物的绘画方法:用圆形画人的头部,用半圆形画人的身体,两种形状组合后,再任意添加

发型、表情、四肢,可以画出各种形态各异的人。点击课件中“我”字样,进一步巩固。

③练习、学生在作业纸背面练习画人物,可以是画自己,也可以画自己的同学、朋友、家人。拉近我与动物的距离,回归爱心和童心世界。

用最简单的几何形讲解人物的各种造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画、会画。充分开阔思路,画出“我”或“我”身边的其他人。教学内容之“动物”的学习

①师生按照一定的节奏拍掌,共同完成“对口令”游戏。教师问前半部分,同学迅速接后半部分,如:

(师)呱呱呱呱——(生)青蛙叫——

②师生共同完成“模仿秀”游戏。选出表演的同学上台,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挂图,模仿图中的动物,全班同学根据表演者的动作猜测是哪种动物。

③4~6人分组讨论,向同伴介绍与动物有关的人、事、物。

④教师点击课件中的“动物”字样,学生观看由基本形演化而出的各种动物造型。用音乐课上的节奏练习做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肢体模仿动物的典型动作,活跃课堂气氛。上两环节从形声两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

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用最简单的方法演绎动物的各种姿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想画、要画。教学内容之“朋友”的学习

①教师点击课件中“朋友”字样,全班同学欣赏一组表现人与动物在一起活动的摄影作品及名家名画。

②利用前面环节在黑板上画好的人物与动物,教师向学生介绍并演示人与动物在一起的两种构图方式:

*方式一:画面以人物为主,四周添加动物。*方式二:画面以动物为主,背景添画人物。观赏名家名作,提高审美能力。

由大师作品顺利过渡到此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主要介绍最基本的两种构图方式。“我和动物朋友”的创作

在作业纸正反两面作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面,并用其中一种方式构图,将画面画完整,画出人与动物在一起友好共处的场面。此环节是本课的第三次练习。有前两次基础,作业更有把握,且有自我选择的空间。

·展示与评价:

1、用文件夹将学生完成的作业装订成册,即成一本本画册,将画册内的作业在投影台上展示,同学一边欣赏,一边发表看法。学生有成就感,并在展示过程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

2、欣赏剪纸小红马和唐三彩立马等作品,让学生知道,动物是在我们的艺术与生活中是永恒的主题。除了画以外,还有各种艺术形式,日常生活用品也离不开它们。玩具、学具、服饰、箱包等都有动物的形象。大家要与动物做朋友,共同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中。看赏各种以动物为主题的艺术品及日用品,让动物和人类更亲近。多种选择: ⒈本课可以手工课形式出现,用黏土或其它综合材料制作。⒉学生讲述与动物之间的趣闻轶事,用连环画的方法记录与描绘。⒊分小组讨论交流,编写童话短剧,然后制作道具,简单妆扮后表演给大家看。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动物朋友 我 动物 朋友 教学后记 喜欢小动物,对小动物有极大的兴趣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性。在了解动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后,增加了要保护动物的意识。我们不是为了教他们画动物,而是让学生怀着一份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心情来画,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才是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5课 青花盘(一课时)课型 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青花盘和青花瓷作品,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尝试用单色彩笔设计新颖、别致的青花盘。

·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在圆盘内设计画面。

·难点:画面的安排要适合圆形,画面要简洁、生动、线条流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青花瓷,纸盘、颜料等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青花瓷和青花盘的图片或实物资料,纸盘和颜料。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画圆比赛

*教师徒手在黑板上画个又大又圆的圆,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试试;

*通过对比讨论,选择比较好的一种方法再来画个圆。

2、点题

*教师出示用布盖住的瓷盘,请学生猜:“老师这有个圆东西,你能摸一摸,猜出它是什么吗?

*你们家中有这样的盘子吗?说说它们的用处。

*小结,这种质地的盘子我们称它为瓷盘,盘中绘有青色图案的瓷盘我们又称它为青花盘,板书——青花盘。

·学习与创作

1、简介青花瓷:青花瓷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珍品,洁白的瓷和深沉的青蓝色,对比鲜明而又色调单纯,显得朴素雅致、清新自然。

瓷器的英文与中国的英文同为:‘CHINA’,可见,瓷器是一种代表中国的艺术,外国友人认识中国从认识瓷器开始。

2、初次尝试:

*用蓝笔在刚才画的圆上进行添加,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装饰; *将画好的圆盘沿边剪下

*同座位互相欣赏,介绍自己的青花盘

3、选择两种不同的学生作业进行比较(1)配有环形花边纹样,适合盘子外形(2)直接绘以图形适合盘子的圆形

4、你知道盘子还有哪些形状?

5、学生练习:以单一蓝色设计一任意款式的青花盘 ·展示与评价:

1.开个青花盘的展览,选出你最喜欢的青花盘 板书设计: 青花盘 演示区 范图 教学后记:

学生喜欢在纸盘上画画, 学生能选用单色——兰色设计不同外形的盘子,纹样的内容也较为丰富。学习兴趣浓厚。

第六课 花儿朵朵(一)

(二)(二课时)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花的图片,花的应用、装饰图片。

·学生准备:收集花的图片和关于花的故事传说、知识等资料,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绢纸、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种媒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感知与体验

一、看种子的动画,想一想种子种下去会长成什么样的花,模仿种子的生长过程,开花的模样。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校园里的鲜花都开了„„ 师:你知道有哪些花吗?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儿朵朵》

1、欣赏花(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2、提问:(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2)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 师:你知道花的结构吗?

3、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花的名字接龙。(2)它的名字是什么?(3)它长得什么样子?

二、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花不仅好看还会说话,表达感情,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花的语言吧!你还知道其它的吗?

5、你能试一试画一朵自己喜欢的花吗?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演示。

6、欣赏各种不同的描绘花的艺术表现形式。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想一想,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更好看?

根据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组自由合作,然后办个小花展,装饰教室。让美丽的花永远开在我们的教室里。

·创作与表现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展示与评价:

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飞入各组“小花圃”中赏析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评出最好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

2、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校园里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你能想一句宣传语来提醒大家吗?

拓展: 应用欣赏——花花世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点击课件

爱美的人都喜爱各种花朵,在我们的社会交中花越来越受青昧,以花为“媒”,用花传情,探访,慰问,祝贺,交友,道歉,感恩都可以送上万千优雅的花朵来表达某种含义,不仅表达了送花者的心声,且显得高雅,含蓄,情真。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送花时不仅要了解收花人的喜好,也要分清场合。

康乃馨——母爱/温馨 白百合——圣洁/幸福 黄百合——爱慕 勿忘我——永志不忘 菊花——长寿/高洁 红掌——大展鸿图 剑兰——步步高升 兰花——优雅 天堂鸟——高贵 郁金香——亲密

矢车菊——进取/乐观/刚毅 雏菊——热情 山楂花——英雄

木槿——坚强/纯朴/廉洁 铃兰——幸福 水仙——纯洁 金盏花——幸福/希望 飞燕草——正义/自由 红茶花——天生丽质 梅花——坚贞不屈 牡丹——荣华富贵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花儿朵朵 花之形 花之语 花之魅 教学后记: 在教学中运用了一个动画《种子的故事》引入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七课 我爱树木

(一)(二)(二课时)课型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在观察中学会欣赏美的事物,美的树林。在欣赏中尝试理解美。· 实践目标: ①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造性树林图画设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

②从撕、拼、贴的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养成认真作业,细心工作的作风。

·情感目标:通过制作美丽的树林,激发学生热爱树木,保护树木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运用各种基本图形组织画面。

·难点:指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如构图的美观,色彩的和谐。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本、CAI课件、挂图、动物头饰数个、剪刀、胶水、挂历纸、彩纸。

·学生准备:旧挂历纸、彩纸、胶水、剪刀、白纸。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打开录音机).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小鸟的叫声)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在什么地方鸣叫?(树林里),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在美丽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漂亮极了.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乐地生活,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引来了美丽的蝴蝶.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剪贴制作这些美丽的小树.(1)、学生听音乐.(2)、学生回答,激发兴趣.3、拼贴练习: ①谈话: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现在请看(出示图形),问:①这是什么图形?②它们像什么? ②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选图形,拼贴一棵漂亮的小树.(提醒同学想一想,哪个图形适合做树冠适合做树干).③问:同学们想一想,树林里还有什么? ④出示动物头饰,请几位同学扮演小动物.⑤多美的小树,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做一棵美丽的小树.(1)学生观察回答:椭圆形、半圆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树干和树冠.(2)学生拼贴小树.其余学生观察.(3)小动物在树林里蹦来蹦去.4、示范制作过程

(1)构思:老师先想一想做一幅什么样的图画?(2)选材:(出示挂历纸)根据挂历纸上的图案的颜色勾画出需要的图形.(3)剪或用手撕.(4)拼贴:(出示白纸)在作业纸上拼贴一棵美丽的小树.·创作与表现

1、出示范例.谈话: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树,都是用挂历纸和彩纸做出来的,你们觉得漂亮吗?

2、作业要求:同学们,你们做的时候也要这样构图大方,色彩鲜艳.3、欣赏同龄人作品,打开课本16页.谈话:瞧,他们做的小树多漂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出比他们做的还要美的小树来.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配乐)①谈话: 老师把这些小树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茂密的树林,成为小鸟快乐的家园.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鸟建造更多美丽的家?成为小鸟的好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鸟最喜欢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手中的挂历纸或彩纸剪或撕出基本图形,制作出一棵美丽的小树,做完后放在小树林里做小鸟的家.②要求:贴出一幅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③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巧用纸的花纹和颜色的作品,并向学生展示.④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展示与评价:

1、学生将作业放到小树林里,请同学们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2、教师从设计、色彩等方面进行全班性讲评.3、将小动物头饰送给优秀小设计师.4、课外引申,思想教育.我们共同在这美丽的树林里欣赏到了美,又用我们的手创造了美.树林是人类的朋友,树林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树林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比今天更美丽.5、想一想,能不能用废旧物品做出更多美丽事物呢?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我爱树木 基本形 彩色图 教学后记:

从课堂气氛可以看出学生是热衷于环保的,有保护地球的想法,教师可以将在课后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加以延伸。

第八课 树上树下(二课时)教学目标:

·自编或想象一个有趣的发生在树上树下的故事,故事中的形象有动物和人物。

·启发学生使用各种材料,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独立或合作表现树上和树下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为学生们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体会创编故事的乐趣。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想象,创编有关树上树下的有趣故事。·难点:学生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表现。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道具等 ·学生准备:多种材料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一、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欣赏《树上树下》的作品,并请他们说说表现的内容。

2、教师根据作品创编故事,你想不想也编一个故事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呢?

3、揭示课题,进行板书:《树上树下》。

二、新授

1、观看录象,感受树林中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已有的童话情节改编《树上树下》的故事。

3、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模仿故事,评选最佳表演组合。

4、讨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这个故事呢?

5、欣赏、讨论本课中的作品,进一步了解表现的方法

6、讨论我们将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有趣的故事。

7、小组讨论:怎样进行分工?如何制作、如何谐调? ·创作与表现

1、教师简单的示范创作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现《树上树下》。

3、教师巡回辅导。·展示与评价:

1、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

2、互相评价,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3、谈谈合作的感受。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树上树下 上 中 下

教学后记:

学生的想法总是会给我很多的启发,因材施教,因想利教。第九课 水墨画——树(一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国画,感受其变化丰富的墨色效果,增强对国画的兴趣。·通过谈话了解更多有关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

·学习树的绘画技法,尝试、体验毛笔的用墨效果;大胆用笔,学会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笔法,对国画中写意画的概括性有所感知。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毛笔画树的基本画法,重点的对树的结构形态的掌握。·难点:画树叶、树枝时,要注意用墨用水的要求。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的范图数张、国画工具、材料等。

·学生准备:大、小毛笔两——其次,从生活用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进行具体地分析。

(2)“点、线、面”的构成方式:

点:点是相对细小的形象。所谓细小是相对与周围的环境而言。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组合。

线有粗细。当其宽度与长度差异悬殊时方能成为线。线分为直线、曲线等。面:占据大空间,宽窄比利适当的形。

3、作业要求:

(1)以“点”、“线”、“面”为基本元素,画一幅具象作品

(2)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可用“点”、“线”、“面”分别造型,也可以综合起来。

·评价与反思:

1、看赏同学们的作品,体会作品中 “点、线、面” 传递的情感。

2、自我表达对“点、线、面”的理解与认识。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点 线 面

点——大点、小点 线——直线、曲线 面——规则、不规则 教学后记:

学生能运用点、线、面三元素来表现物体的黑、白、灰不同层面,同时运用点、线、面表达不同的情感。

第十一课 会变的花(一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花卉的大致生长情况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花卉原始形状与花卉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能够运用点、线、面三元素、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设计花卉图案,采用、简化和添加的方法进行花卉图案的创作设计。

重点难点:

·先简化花卉的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适当添画、完成创作。·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花卉的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卉实物、花卉图片、花卉图案图片等。·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闻——感受其香

(1)独用嗅觉感受花卉的芳香(2)猜一猜:是花(板书——花)

2、看——感受其美

教师展示一组世界各国国花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花卉的名称及国籍;

3、说——展现其多姿多彩 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花卉常识,如:花的气味、外形、颜色、作用怎样,花的生长、栽培、种植、养护如何等。

·学习与创作:

1、观察与写生:以线描的方法写生花卉

(1)教师示范,并以语言表述写生的点滴感受,给学生明了的学习方法。(2)以小组为单位线描1-2朵花

(示条件而论,可室内写生、也可室外写生)

3、概括花卉的特征:

(1)每朵画都有花瓣、花心组成

(2)不同品种的画,其花瓣、花心、颜色也有所不同

4、花儿变戏法——看看、说说、想想

(1)教师出示写生花卉与花卉图案(点题:板书——花儿变戏法)(2)寻找异同之处——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花卉图案保留了花卉原形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如此保留?)请学生概括方法

5、教师根据学生概括的方法,尝试设计花卉图案。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及自己的经验完成花卉图案的设计。

6、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花卉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花卉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画的是对称式,则再画一个均衡式。或反之。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两种形式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3)请同学画花,教师将他们的花心、花瓣进行从新组合,在以点、线、面三元素进行装饰。

7、大胆尝试: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1)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作为创作的原形。(2)根据花卉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3)进行花卉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注:为自己的花设计一个特定的场景)

(4)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作品的装饰性。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

(1)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同桌同学欣赏,看他能否猜出图中的花卉图案的原形。

(2)向同学介绍自己创作构想,说说自己如何“妙笔生花”,并设想它的用途。

2、全班同学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图案设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3、教师展示以花卉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并作介绍。如南方航空公司的红色木棉花标志、东盛医药的绿色菊花标志、上海电视台的玉兰花标志等等。

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会变的花 闻——花香 看——花魅 画——花形 教学后记:

本课通过为花设计特定场景,使得学生的画面更显生动——从无计划的聚合转向情节性描绘,这一转变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内心情感。

第十一课 会变的树叶(一课时)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树木的大致生长规律以及它们的基本外形特征。

·尝试比较树木的原始形状与树木变化形状之间的不同,体会对称式花卉图案和均衡式花卉图案的装饰性形式美。

·运用点、线、面元素,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方法、对树木原形进行简化和添加的艺术处理。

重点难点:

·先简化树木的原有外形,再在外形轮廓的基础上作个性化的艺术加工,完成创作。

·图案变形的创作过程中注意保持并突出树木的原形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树木原形图片、树木图案图片等。·学生准备:日常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图片。

(1)教师展示一组树木的图片,学生观看并指认图中各种树木的名称,如松树、银杏、梧桐、桂树、柳树等;同桌同学再彼此说说自己知道的树木常识,如:树的外形、颜色、作用怎样,树的生长、栽培、分类如何等。

(2)教师展示一组树木图案的图片,同学指认图中的树木,说出其名称。

2、比较两次观看到的树木图片的不同。主要通过以下方式:(1)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一一对应。(2)看图一的此树木原形与图二的彼树木图案异同之处。

3、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可围绕以下话题展开:

(1)图二的彼树木图案保留了图一的此树木原形的哪些方面?(2)为什么要如此保留?

4、教师以一种树木为例,演示图案变形的方法。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按大家的建议完成树木图案的创作。

5、师生互动学习,探究创作表现的方法。

(1)教师按这一树木的原形设计一个与刚才所画树木图案不同的图案,如果刚才以线造型,那么现在以面造型;如果刚才直线为主,那么现在曲线为主;如果刚才彩色立像,那么现在单色立像。

(2)师生共同观看、交流几种不同形式、不同效果的图案,比较它们不同态势的形式美。

(3)注意叶子的不同特点。·创作与表现:

1、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表现形式进行作业练习。*方法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作为创作的原形。(2)根据树木原形做简洁的概括性轮廓处理。

(3)进行树木图案的装饰性艺术处理。包括:点线面的装饰、色彩的装饰等。

*方法二:

(1)选择树木外形进行美化。

(2)在‘树’的范围内‘拉根线条去散步’(画回忆散步时的心情:师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散步时除了通常意义上的轻松愉快外,也免不了会有突发情况,因此我们的线条应随着散步的心情变化而变化。)

(3)在适当的地方添加‘点’。

2、教师在同学作业过程中安排一次作业的简评,根据同学的作业情况做适当小结,提醒学生注意突出树木的特点。如挺拔、粗壮、颀长、茂盛等。

·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各自的作业进行交流。各人向同桌介绍自己创作的构想,说说自己的“得意之笔”。

2、对本单元的图案学习作简单回顾和总结。

(1)谈谈自己是如何将“点线面”在“会变的花”和“会变的树”上加以应用的。

(2)就 “一半来自自然,一半来自创造,让自然变得更有秩序,让植物变得更加奇妙”展开讨论与交流,说说自己对自然美与秩序美的认识。

(3)回忆日常生活中以树木图案为设计主题的作品实例。板书设计: 演示区

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会变的树叶 画——树形 添——树纹 加——树语 教学后记:

大多数学生采用‘拉根线条去散步’的方法,原因也许是这种方法较为形象生动,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心情变幻不同的线条,很好地解决了阵一难点。

第十二课 来画虫(二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饲养昆虫,探讨、比较各种昆虫的不同特点,能由探讨活动获得发现和新的认知,培养出对研究昆虫问题的兴趣和乐趣。

--自然和科学领域

·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编写昆虫的谜语,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记录昆虫的形态,变化,尝试编写童话剧„„培养阅读、写作、讨论、表达能力。

--语文领域

·融入自己的情感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画出美丽的昆虫,也可以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昆虫工艺品。

--美术领域

·学习昆虫的叫声、歌曲、动作,制作简易道具,利用游戏形式开展文艺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整合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各种昆虫。

·难点: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多元学科不同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及教法研究

·自主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观察和饲养昆虫的活动,或通过询问、看书、上网,查阅各种昆虫资料,并填写《身边的小虫子》调查表,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能力。

·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昆虫大碰撞”环节就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鼓励学生以各种类似研究的手段,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分组活动,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让学生学会分工、协作,感受集体的合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记录表、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图片、范画、仿真昆虫玩具、昆虫歌曲、音乐,各种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活动一:身边环境大搜索(观察和发现)(本单元的教学宜在每年春末进行)

1、布置学生在校园内,或住家的院子里进行观察寻找,并纪录看到的小虫子,此时不限定昆虫。提醒观察、寻找时要注意安全,并能专注,安静的观察,不可用手随便捉取。

2、鼓励学生亲自饲养些小昆虫,例如蚕﹑蚂蚁﹑蝈蝈„

想探讨有趣的昆虫生活,揭开昆虫生活的奥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自己亲手饲养昆虫啦,因为同学们从照顾昆虫的过程中,会慢慢发现它的可爱,并自然的喜欢上它,对于昆虫的生活也就了解越多!这些决非从书本和网络上可以学到的。

3、每人填表《身边的小虫子》的记录表,将观察到的虫子,如名字﹑长相图﹑生活习性﹑本领﹑生活环境等进行记录,感兴趣或又不懂的问题可记录在表上以备课堂上提问,也可以自己查询资料后填写。

身 边 的 小 虫 子

班级:____

姓名:_____

No___ 名称

长相图(什么形状?颜色?几只脚?有翅膀吗?长相还 有什么特别之处?)用图画或文字描绘出来

生活习性和本领 在哪里发现的

疑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活动二:昆虫大碰撞(分析和思考)

1、每组发一张大纸,学生将自己最熟悉﹑喜欢的昆虫样子画在纸上。全班展示,大家讨论哪些昆虫的样子是正确的,比较﹑讨论画出的昆虫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分组讨论《身边的小虫子》,找出那些是昆虫家族,并说明理由,共同归纳昆虫的特征。

2、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昆虫猜谜游戏

每个小组要选择几种昆虫作为本组的形象代表,并通过设计谜语让其他组来猜。这要求对该昆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出题。通过这个游戏,激励学生为求胜利,团结合作,主动求知的学习态度。

3、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整理后呈现,分组自由选择有关昆虫的问题,鼓励学生以类似研究的手段去实验,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应用各种材料,经整理分析后解决问题,借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初步的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

你 知 道 吗?

--有 关 昆 虫 的 问 题

班级:____

姓名:_____

No___(1)、昆虫是什么?(2)、昆虫的有多种类?(3)、昆虫是怎样长大的?(4)、昆虫都有害吗?

(5)、从昆虫那里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得到什么启发?(6)、昆虫为什么越开越少?

(7)、昆虫如果都消失死亡对我们人类会有影响吗?(8)、你能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有益的昆虫?(学生提出的问题)„„

4、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制作昆虫标本,建立昆虫小档案,绘制昆虫的卡片,下面每节课开始教师检查学生进度,并运用实物投影仪﹑教室内张贴等直观形式全班介绍﹑交流﹑分享﹑学习。

·认知与表现

活动三:美丽的昆虫(认知和表现)

教学准备:千奇百怪的昆虫(图片),各种昆虫仿真玩具,音乐(昆虫的叫声)

1、捉虫游戏(教师事先布置好场景,将昆虫的玩具和图片藏在草丛,树上,水中„)学生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捉虫子„感受新奇﹑有趣﹑发现﹑探究的快乐!

2、捉好虫后,限时进行观察,在整体观察认知的基础上,可针对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做深入研究,(引导学生从外形和色彩的角度进行观察﹑记忆)

你捉到的昆虫长的什么样?它的哪一部分最有趣、最美丽、最吸引人?(从整体上说,外形细长形的,或是短而胖,或者圆溜溜的„颜色鲜亮或是暗淡„)

3、多么美丽的昆虫啊!想不想表现一下:

教师出示几张范画,学生欣赏,说说他们是怎样表现昆虫的?(1)写实法:

画现实中的昆虫,要仔细观察昆虫的形状.结构以及颜色,(可以参考自己收集的图片,和捉到的虫子)特别注意这种昆虫的独特之处,细致刻画。

(2)概括夸张法:

以蝴蝶为例,不一定要把昆虫的所有特征全部画出来,而是恰当的运用概括夸张,如蝴蝶的身体概括成长橄榄形,六只脚省略了,因为这并不是蝴蝶最美的地方,而翅膀要特别强调运用夸张的手法,画的再大些,上面花纹还可以添得更美丽些。

(3)拟人法:

这些可爱的昆虫形象进行了艺术加工,在卡通片中常见到,他赋予昆虫以人的个性和特征,如勤劳的小蜜蜂,争强好胜的蟋蟀,威武的螳螂,讨厌的苍蝇等,画时还可以添上自己的想象。

4、再展示各种运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昆虫工艺品、小模型,学生欣赏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思考自己运用何种方法,怎样进行表现?(强调画面的独特性,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昆虫,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

·展示与评价:

活动四:我是一只„(综合和展示)

1、将自己扮演成一种昆虫。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道具准备(如面具、头饰的制作,服装的设计,音乐选择及排演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排练及设计背景,使活动更精彩!

2、肢体游戏:我是一只„(蝴蝶、锹甲„)学着昆虫的蠕动、爬行、飞舞、吃东西、逃难„

3、昆虫剧场正式开始„每组设计的昆虫形象隆重登场,随音乐舞蹈„比一比那组的创作最生动形象,富有创意。评比,颁奖。

4、同时将学生的各种有关昆虫的研究成果(绘画作品、自制昆虫卡片、标本、观察饲养日记、小论文、故事、谜语、儿歌、成语等及制作昆虫网页等)进行展示,评比,颁奖。

拓展和延伸:

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昆虫童话剧的脚本设计,每人发挥自己特长,各尽所能,共同准备道具,有的写剧本,有的制作面具头饰,有的演奏乐器,模仿昆虫叫声进行配音,有的编排昆虫的动作„通过团体的合作、激励,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鼓励家长参与,共同排练及设计背景,使活动更精彩!

还可以以昆虫为主题在娃娃电视台作专题讲座,为班级设计制作个性化昆虫图标,和家人到昆虫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有条件的利用假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研究,设计制作出自己的昆虫的网页„

通过有关昆虫的综合实践活动,你们一定更喜欢这些小精灵了,昆虫世界的秘密还有很多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去解决,那就继续你的研究吧!

板书设计: 演示区

以学生定主题,同学们出谋划策,教师板演,举例说明绘画方法与步骤。来画虫 种类 外貌习俗 教学后记: 综合.探索领域,给教师更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对于一个教师而言,结合本学科知识,设计出有趣多样的教学活动,固然重要,然而它能否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否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和成长,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更为可贵。

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课前观察、饲养昆虫,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以知识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昆虫各方面知识进行深入细致地学习,运用“昆虫大碰撞”环节针对昆虫的热点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对昆虫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以小组合作方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进行创作和表现。

整个活动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这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学相长,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辅助者,以学习者的平等的心态运用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和研究热情与学生一道学习的过程中,也是最有乐趣的。

第十三课 我做的虫(二课时)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进一步关注虫子,提高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对虫子的创作设计,深刻体会它们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对虫子在城市中的作用有更为充分的认识。

·培养手工制作能力、提高审美情趣。重点难点:

·根据虫子的主要类别,选择自己想要设计的一种,在其外观方面进行总体设计,画出效果图。·对自己喜欢的虫子的优劣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虫子的图片,包括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学生准备:课前查找有关虫子的资料,上网查找有关资料。事,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绘画日记。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讨论。

(1)同学之间相互交谈生活中见过的虫子,说说感受。

(2)有的虫子爱群居,有的虫子爱独居。蜜蜂、蚂蚁就是爱群居的虫子,它们有自己的社会,有国王和士兵。蚂蚁会种粮、放牧、打猎、还能预知天气变化,全班同学集中交流。

2、表演。

同学分成6~8组进行游戏表演活动。再现虫子的可爱,如,蝗虫能跳跃自己身长200倍的距离,屎壳郎能推动比自己大许多倍的物体,蚂蚁则能半动自己重量几十倍的物体。

3、交流。

请表演者谈谈自己的感受,对虫子提出自己超出寻常的想法。·创作与表现:

1、向同桌同学描述自己最想做的虫子,说说自己在基本形和观赏性方面的精妙设计,再征求同学的意见,请同学为自己做参谋。

2、选择自己生活当中印象深刻的虫子,也可以参考美术书上的图片的样式,以它们为原形进行新的设计工作。

可在虫子的外形上多加考虑,用彩色水笔画出简洁的原始外形,然后再添画新的功能;也可以在虫子的特点上多加考虑,以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为基本形,进行设计与绘制。·评价与反思:

1、同学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向同桌同学展示,再互相说说自己创作的经过,大家互相观看并发表自己的意见,看看与周边环境是否和谐统一。

1、评选“最美丽虫子奖”。板书设计: 我做的虫 演示区 范图 教学后记:

学生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还是用心观察的,但在细节上还需要教师再加以引导。

第14课 你会设计邮票吗(二课时)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意的邮票。教学难点:

了解邮票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紧密结合的产物,并学习设计一枚精美的邮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邮票、邮票的放大图、设计步骤图等。·学生准备: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感知与体验 欣赏 邮票的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1、师:写一封信,或抵万金的家书,或淡如水的闲谈,都会买上一枚邮票,贴于信封,投入信箱,从那一瞬间起,信中的文字便被无限地拉长,直温暖亲人,友人的心扉(师出示范画)。

2、师:同学们看,多漂亮的邮票啊,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邮资凭证。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书”。是认识世界的窗口。小小的邮票像一个广阔的知识世界。可以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的事情。同学们喜欢不喜欢集邮?你为什么要集邮?

3、学生欣赏同学的集邮册

生:集邮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师:邮票即能用于邮政,又能留于家中玩味,既具备千里飞鸿,一寄思绪的浪漫,又具有收藏价值。

体验:

1、我们有谁轻易地离开过邮票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设计邮票,在这狭小的天地里叙述更多的事情?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

2、师:现在我们手中有一些邮票,请同学们观察自己手中的邮票,看一看邮票上都有什么?邮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生: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4、师:邮票有哪些种类?你知道邮票上有哪些标记吗?(教师出示投影片、同时讲解)。

5、生:邮票的外形边缘有整齐的齿孔,票面必须注明邮资的价格,发行的时间和地区。

6、师: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并且每种邮票上都有一些标记。

7、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讲解航空邮票和欠资邮分票。普通邮票 用“P”表示。纪念邮票 国际上有“C”表示,我国用“J”表示。特种邮票 国际上用“S”表示,我国用“T” 表示 航空邮票 用“A”表示 欠资邮票 用“D”表示

小型张和小全张 用“M”表示(教师出示投影片)

8、生:学生观察投影片,并思考。

师: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8-6”,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这套邮票共有8枚,这是其中的第6枚,一套邮票多少枚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枚可以组成一套,独立的一枚也可以称其为一套。

师:了解邮票和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怎样设计邮票呢?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构思(板书:构思)

一张小小的邮票,要在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事情,应精心构思,票题要好,主题要突出,要别具创意,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两枚邮票票题好,一是“虎虎生威”一是“气贯长虹”,颇有虎年气魄,给人以振奋感。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如人物,动物、景物、事物、重大历史事件、故事传说等,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9、学生思考

(1)我要设计一套有关校园生活的邮票。(2)我要设计一套有关跨世纪的邮票。·认知与表现

师:示范起稿(板书:起稿)

可以运用美术字写法标明邮票上的各种标记。(覆盖投影片)邮票上都有什么?

生:邮票上有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

师:(1)示范图案(板书:图案)造型生动形象简练,单纯,富于装饰,请

2.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篇二

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7册第一课,课题为《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属于欣赏〃评述单元。教材选取了西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基本反应了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过程。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雕塑的特征,了解雕塑艺术品对生命的赞颂,雕塑作品所具有的恒久生命力。

雕塑艺术是人类情感外溢的物化形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古代还是现代,雕塑的创造都体现着时代的文化精神,是人类力量与生命的传达。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创造目标:雕塑既是提高的艺术,又是普通的艺术;既是古老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通过赏析,打通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链接整合能力,用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表达出对作品新鲜的认识。

找教案 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党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学生对雕塑的相关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曾经接触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雕塑欣赏,学生对外国雕塑的演变与发展比较陌生,而且对外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都知之甚少。要读懂这些经典的外国雕塑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有些难度。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合作学习法、故事引趣法、拓展延伸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设计:

(一)引导阶段:(设疑导入)

出示一块大理石。

找教案 问:从这块石头中你能领悟到什么?

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早已存在于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们从其中解放出来。(1501年,米开朗基罗走进佛罗伦萨教学的庭院,发现一块在那儿闲臵了46年的大理石,他如获至宝,利用3年时间雕刻成巨像《大卫》。米开朗基罗能从一块大理石中感受到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导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阶段:

1、媒体出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请学生分析两幅作品。

重点:《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单纯、明快、极富雕塑的体量感。可能是史前人类对女性的一种崇拜,也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人类繁衍生息的一种祈祷。有一种生命的张力。《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庄重、妩媚,“残缺”与“完美”的深刻理解。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2、文艺复兴时期作品展示:《摩西像》。

请学生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背景知识解读作品。

重点语:文艺复兴是西方文化史上一次著名的运动,整个西方文化的知识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恢复了古典时期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同时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事物,对种艺术作品突出表现了艺术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深刻认识。个性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个特点。人文主义,颂扬人的智慧和精神。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

找教案 他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对后世的雕刻家有极大的影响。3、18~19世纪作品:《伏尔泰坐像》;《巴尔扎克像》。

请学生比较分析两幅作品对人物内在气质的刻画。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重点语:《伏尔泰坐像》通过眼神的刻画体现哲学家的智慧。《巴尔扎克像》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4、20世纪初期作品赏析。《张弓的赫拉克勒斯》;《河流》。

请学生从两幅作品中感受雕塑的多元化与象征性。

重点语:《张弓的赫拉克勒斯》:粗犷、奔放、现代感。《河流》:象征性。

5、现代派作品赏析。《国王夫妇像》;《空间中独特的连续形体》;《马》;《吻》。

四个学习小组分别选取其中一幅作品,分析现代派雕塑的特点。

重点语: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流行,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抽象构成等等,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形式。《国王夫妇像》:具象与抽象。

找教案

6、雕塑与城市环境。《高速》;《衣夹》。

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比较两幅作品并结合其他城市雕塑进行讨论。讨论雕塑艺术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联系,并选代表在班级进行了交流。

教师进行简单小结。雕塑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貌,而城市雕塑则使这风貌更为显著。从空间设计的角度来看,雕塑必须与建筑和环境协调,才能产生美学效果。黑格尔曾说:“雕刻作品的内容和题材也可以随多种多样的地点和建筑的性质而有无穷的变化。”金字塔在无垠的沙漠衬托下,显得何等宏伟壮观;而狮身人面雕像的造型与金字塔锥形的对比关系,使建筑空间组合更有变化;雅典卫城建筑群内部构图中心是雅典娜雕像,它使卫城的环境更为完整。雕塑,应当成为这种流动空间中的艺术,和城市、建筑共同形成新的环境艺术。

(三)感悟体验阶段

1、你能从米开朗基罗的《摩西像》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吗?

2、你能从奥登伯格的《衣夹》中感受到工业社会的文明吗?城市财运亨通可以作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吗?

3、罗丹是一位开才的雕塑家,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四)归纳巩固阶段。

1、为什么说雕塑所具有的形式美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综合?

2、西方现代雕塑的发展趋势?

找教案

3、《国王夫妇像》怎样表现出国王与王后的尊严以及神秘的气息?

(五)课后拓展

结合雕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小论文。

你喜欢中国雕塑吗?中西雕塑有何差异?

找教案

水墨交融写青山

认知目标:在对我国传统水墨山水画表现方法回顾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尝试水墨表现新方法,并欣赏具有创新意味的当代水墨山水画,在欣赏和对比中感受和了解新水墨山水特点及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以及水墨表现的技能技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认识当代山水画新水墨表现方法以及学生自己能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方法

2、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新水墨表现方法表现一幅山水画。

教学难点:

1、学生自己能探索一些新的表现方法。

2、通过学习,学生创作一幅具有创新意识的山水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习用具:课本,毛笔,墨汁,宣纸,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课的导入

找教案

教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两种表现水墨山水画山石的用笔方法和表现步骤,哪个同学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两张上学期学生作业,一张为中锋用笔,一张为侧锋用笔。

教师:那么这两张作业哪个是用中锋,哪个是用侧锋表现的?

学生回答。

教师:可能有的同学有点忘了,下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两种表现方法好吗?请同学们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表现两块石头。

学生作业结束。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上实物投影仪展示。

教师设计问题:

1、你画的画哪幅运用的是中锋?哪幅运用的是侧锋?

2、效果有什么不同?

3、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再次表现,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4、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

5、……

找教案

教师:看来有的同学对上学期学习的知识还是掌握的不错。那么是否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现这块石头呢?

出示课题

二、新授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对水墨山水表现方法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同学们下面就先来思考和讨论,并在纸上来尝试表现一下。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尝试用新方法表现。

学生尝试完毕,教师选择一些学生作业上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谈谈在画中的表现方法有了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去这样表现,并对学生的奇思构想作出表扬和鼓励。

教师:不管怎样,同学们都已在探索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当代画家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通过多媒体展示四幅当代水墨山水画与古代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对比画面。

教师设问:

1、这幅画在表现方法上有何新的特点?

2、这种表现方法给你什么新的感受?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以两块石头或两块以上的石头的组合,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新方法,亲自来感受并表现一幅山水画。

找教案

三、教师巡回指导

四、学生作业评价

要求每小组推选出一幅作业,并请作者相互评价

五、新课结束

找教案

笔情墨意抒胸臆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找教案 1.学生体验:

(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

(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臶。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

找教案 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3)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示范: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急于想体验一下。教师因势利导。

3.学生实践:

教师布臵作业,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看看效果怎样?

教学点评(教学反思)

找教案

本课的设计,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亲身体验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做到因势利导、人尽其才。对水墨画的体验,使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起到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案例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教学设计

找教案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谈谈对国画的认识,教师总结: 国画就是中国人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创造出来的画。国画有几千年的历史,每一时代的画家都以自己的创造,使传统中国画技法更加丰富多彩。水墨画就是在传统技法上不断的创新,水墨画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既有历史的、民族的特点,又有时代的、创造的新意。富有韵味,是中国画特有的美感。

二.技法探究:

1.学生做水墨游戏:(1)让学生动手用笔着淡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浓墨点在其上。(2)让学生动手先用干浓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淡墨点在其上。(3)先用墨在宣纸上随意涂一笔后用色在其上点几笔。(4)先用色在宣纸上涂一笔,后用墨点几笔。

学生做完后,互相观赏评论。教师总结:刚才大家做的几种笔墨游戏,就是水墨画的几种表现方法: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这也是水墨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独特之处。

2.用多媒体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师生共讨作品中的韵味: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找教案 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三.学生体验:(教师布臵作业,用几种水墨画的表现方法,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表现内容不限,用笔要大胆,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4.作品评价:

提出评价标准: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1)学生互评:

(2)师生互评:

5.小结:这节课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使画面富有新意。

找教案

熟悉的韵律

教材分析

本课比较抽象,较难把握。虽然初三的学生已有了初

一、初二美术学习的基础,对各种事物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对该课的认识和把握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解析和引导。

教材要求我们在进行探索和体验的基础上,运用我们绘画的元素(如线条、色彩等),在自主或合作中进行创新学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体验与探索绘画、音乐中的旋律和美感、感受艺术的表现力与感染力。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习运用通感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并使作品具有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教学目标

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主要是通过体验探讨研究绘画与音乐等学科之间的共通及联系,并能运用通感的手法,以熟悉的韵律,流动的音符为学生打开创造之门,培养创新综合能力。由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界定成三块,一、知识与能力。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优秀作品的欣赏,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色彩、线条等方法进行绘画练习,注意把握好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三、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不同的绘画和音乐作品,使学生能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表现手段,体验艺术作品的共通之处。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多年的美术及其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上,还是知识的容量上,已经具备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的能力。音乐则更是这些花季少年的最爱,这些都给本课的学习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

教法、学法

找教案 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法:通过创设与本课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会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因此本课开始就以学生刚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译林版初三上册第11课)作为课件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熟悉的韵律中进入课题。

二、自主探索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渠道,本课通过“自主探寻”环节,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感受美的旋律探索适当的表现方式。

三、合作学习法:以相同的学习任务和爱好自由组成学习合作小组,通过“学生作业”环节中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围绕同一主题,完成作业。

四、拓展延伸法:拓展与延伸是综合〃探索课的关键之所在,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后收集或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片,制作情感日记或运用信息技术,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学习绘制动漫、动画或MTV。

教学设计

按照前面的分析,我的教学设计如下:首先进入课前准备阶段,这时教师不仅需要准备相关的美术和音乐作品,多媒体演示设备及美术课笺,还需要准备让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作品及动画、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另外美术课笺的制作和印刷及绘画工具的准备也是必须的。在学生准备中,我要求学生在预习教材的同时还要收集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最后不要忘记带好各自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关于教学思路,首先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因为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课堂,所以我准备了学生刚在英语课上学习的英文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作为课件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熟悉的韵律中进入课题。

接着在新授时,第一个环节我准备了两首音乐,一首是来至于费翔《故乡的云》,一首是花儿乐队的《嘻唰唰》,这两首音乐,其中一首舒缓,一首激越,很显然两种音乐表现风格会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如果这时就要求学生将视觉的绘画和听觉的音乐直接等同起来,可能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情来体现自己现在的内心感受,要知道表情是能够看到的,那我们这个阶段的目标就实现了。第二个环节则通过让我们欣赏几米的连环画《遇

找教案 见》、杜菲的《向德彪西致敬—1》及奥基弗的作品《蓝与绿》,使我们从具象到抽象的画面中去体会音乐和绘画的联系,进行分析和师生交流,明确色彩表现音乐的内涵,让学生通过感受和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不同的表现手段去体验艺术的共通之处。

我们知道,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知识的积累具有较强的作用,而自主的探寻则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因此在“自主探寻”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去探寻绘画、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美术和音乐作品中的旋律,并在这里运用设臵互动小游戏,让学生来选择最符合的画面,探寻表达旋律的各种表现形式。最终师生交流探寻结果,填写美术课笺,为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做出最理想的铺垫。

作业是知识积累,技能锻炼的巩固过程,而自由组合的学习合作小组,更是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等进行了最大的优化,必将为学生在美术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我在“学生作业”环节要求学生可以分小组合作,当然,自由组合时学生人数不能太多,4人左右最理想。可以围绕同一音乐主题,运用较统一的表现形式来合作完成作业。

最后,作品的展示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检阅,也是学生成果的一次交流,在这个环节我要求学生各组选出一幅或一组作品在全班交流,并进行立体的评价。

评价与拓展

其实,对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其发展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注意因人、因时、因地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活动,充分体现多元评价的内涵。本人在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方法:

1、美术课笺中“你的课堂随录”就是一个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评价方式。

2、作品展示时的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则是课堂评价的主要体现。结合本课特点,在这个环节我又增加了关于音乐与画面的联想是有时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不同的个体对作品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时期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总之,科学的评价方式对于课堂教学的拓展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一个合适的评价方法必然会刺激学生去关心、去探寻其相关的课题。这对课堂的延伸、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本人根据教学实际和本课的特点,认为可以抓住学生在初步掌握绘画和音乐表达方式中的通感,将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融合起来时,找教案 要求学生收集或绘制自己喜欢的图片,制作情感日记;而部分有基础、有兴趣的学生则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漫、动画甚至MTV来记录自己的心情与成长。

找教案

苏州园林

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臶,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艺术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的园林,既是作为一种物质财富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又是作为一种艺术的综合体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而出现的,园林建筑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亲和的思想传统”;我国民居建筑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显示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体现“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念”,主要是实用性。

教材中第一段先对中国园林的地位、起源、特征加以概括的说明;第二段对中国园林的分类、设计思想、艺术手法作了介绍;第三段讲的是欣赏方法与欣赏要点;然后是分别介绍拙政园、网师园、圆明园与颐和园。

民居建筑一节,首先强调了其实用性及民居的分类,然后对南、北及少数民族民居分别加以概括的介绍。

对我国园林与民居的欣赏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园林、民居建筑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建筑的审美的提高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与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

2. 通过对园林与民居形式上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其精神内涵,提高欣赏的能力; 3. 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了解园林与民居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

2. 初步掌握欣赏园林与民居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体,分析出象征的意义; 3. 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思想的影响。教学方法:

找教案 讲解、讨论、提问、欣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教师讲解)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臶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再来看一些有关园林的图片。(显示远香堂图片)取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意,提为远香堂。水中遍植荷花,因荷得名。夏日池中荷风扑面,清香远送,是赏荷佳处,园主借花自喻,表达其高尚的情操。

(显示“香洲”图片)香洲为“舫”式结构,有两层舱楼,用的是屈原笔下“芳洲”的典故《楚辞》中有“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的句子,古时常以香草来比喻清高之士,此处以荷花景观来喻意香草,船头是台,前舱是亭,中舱为榭,船尾是阁。(显示图片“小飞虹”)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取南北朝宋

找教案 代鲍昭《白云》诗“飞虹眺秦河,泛雾弄轻弦”而命名。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古人以虹喻桥。

(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

(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法则,不要横加干涉自然法则。园林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以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风景园林和城市园林。风景园林是在较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点缀少量人工建筑,如,颐和园,而城市园林则是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布臵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观,如,苏州园林。分的细一点则,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北京颐和园等;另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这种园林规模也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这三种类型的园林中以前一、二种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模仿自然,建筑隐于自然山水环境中。)小组讨论: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找教案 3.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划分景区和空间,善于“借景” 5.追求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艺术境界 要素:

园林少不了建筑,建筑在东西放园林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西方古典园林的布局中,建筑占主导,园林是延伸部分,服从于建筑,使园林“建筑化”,建筑是孤立的,无须同园林互相渗透。中国园林的布局中,园林统帅建筑,巧妙地使山石流水,花草树木渗透到建筑中去,迫使建筑园林化,要求建筑随高就低,因山就势,自然敞开,使建筑本身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国古代向来把园林看成是一首诗或一幅画,而不是单纯的土木工程,它巧妙地将诗画艺术与园林熔于一炉,如建筑上的匾额、雕塑等。诗画与园林作品不仅赞赏自然本身的形态美,而且更注重自然的内在美,将自然“人格”化,认为松柏延年、荷花廉洁、翠竹虚心,岩石坚贞,都和人的情感相联系。竹影花影、风声雨声、阳光月光、茶香花香都能激起人们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 中国园林三大要素:

山水地形: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

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

园路建筑:“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园林中的对景和借景:

对景:中国园林讲究的是“步移景异”随着人的走动,景物就不断地变换。在中国园林中,最好的景点往往臵于最有利的地势上,而且有最好的自然环境作衬托,在游览路线最适于停留的地方便是赏景的最佳位臵,在景点多的园林中,各个景

找教案 点常互为对景。有时为了强调对景中最精彩的部分,还利用门洞、窗洞或建筑的间隙把对景框起来

借景:把园外的佳境,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扩大空间感。借景有多种形式:

远借 如,拙政园“依虹亭”、“菏风四面亭”借园外北寺塔

邻借 如,颐和园漏窗,信步间透过一个个窗洞,就能“步移景异”地欣赏到一幅不同的画面

仰借、俯借则是观赏的角度不同,如,晴空万里,春江渔火 应时而借,一日之间的疏影移动,晨曦残阳 借景还可引申为借声、借香等等。园林的景的欣赏

静观(类似欣赏一幅幅图片)

所谓“静观”是庭院中人能够驻足的观赏点,在可停息的小亭里、坐椅上留住人,使人能对四周的景观仔细观赏。因其视点与景物的位臵不变,眼前犹如出现一幅立体的风景画,整个画面就象一幅静态图画,造景就是有意识地安排视线范围内的主景、配景、前景、中景和远景,尽可能使画面向纵横发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还常常通过各式洞门或通过各式窗户及各种漏窗,透过门框或窗框,透过门,空间相互联系、渗透,使空间感觉更为深远,使画的境界更生动、更深邃,耐看、耐寻思,让人回味。动观(类似欣赏短片)

所谓动观,是通过一定的行走的路线,把不同的景组成连续的景观序列,随着人的移布,景色不断地发生变化,因其视点与景物相对位移,犹如观看一幅长卷图画,一景一景不断闯入眼帘,成为一种动态的连续构图,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西方“流动空间”的理论和东方“空间分隔”的理论都异曲同工地创造出庭园步移景异的景色。

尤其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苏州一批面积狭小的私家庭园采用了曲径通幽的表现手法,将动观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庭园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

找教案 用不同构思设计之。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故园林造景能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庭园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在现代的庭园造景中,研究植物高低、色彩、质感、动势等的配臵,组成优美的焦点景观,将会是更为重要的课题。引导学生总结: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一部分,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这些文化遗产,又是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中国园林,取法自然,高于自然,融建筑美与自然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至今仍值得借鉴、继承和发扬。

欣赏了我国的园林建筑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我国的民居建筑(显示一组民居图片),将各地的民居建筑进行对比,概括我国民居建筑的特点:(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平面形式丰富,空间组合多变 ?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 造型朴实,群体和谐,环境优美 ? 鲜明的民族特色

(新疆喀什地区天旱少雨,居民喜爱户外生活,院落四周设廊,廊下砌土坑,上铺地毯,是平时待客及家人活动之处。

福建永定县古竹乡圆土楼,为自卫防御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型聚居环形大楼,外墙用土造,厚达一米多,大楼一般为一环,高2~4层,每层16间,多的有32开间,内部各间有回廊相连,外部下层不开窗,第三、四层开小窗。)北方寒冷,人口相对少——多四合院、三合院,空间大些 南方炎热多雨,人口密集——住宅紧凑,多为楼房

找教案 少数民族由于安全因素——以族为单位,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形成各种形状的土搂,便于防御

民居建筑的实用性大于精神性追求。

课后思考题:

l 请举例说说中国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以及它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 l 当今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建筑越来越多,他们同园林建筑、民居建筑能不能相融合?

找教案

中国画欣赏——古代壁画

教学目地A

1、通过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壁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以及审美意识;

2、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学生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重 点

赏析汉魏、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的特点,比较娄睿壁画与汉代墓室壁画在画法和表现技巧的异同。

赏评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在前面一节中,我们开始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绘画,哪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中国画的基本材料有哪些呢?(宣纸、毛笔、墨汁、颜料等)。哪大家知不知道最早的中国画又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的呢? abc 最早的中国画是出现在一些岩洞里,这些形式叫岩画,不过它与其说是画,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字,因为其功能只是简单的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景,最多还能表达人们的一种理解和愿望,还没有具备审美的功能。那么,真正具备了绘画作品审美功能的绘画,应该是随后出现的壁画。

找教案 【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壁画?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和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陕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二、规模较大的汉墓壁画——河北望都东汉壁画。

据墓中题记推测,墓主人是一位高级宦官(东汉宦官浮阳侯孙程)。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墓门、前室及东西耳房、中室及东西侧房、后室及北壁小龛等构成。因早年被盗,前室只存壁画。在前室四壁和通道两侧画有官吏和祥瑞动物,画高1.4米,43厘米以下为鸟兽,上部为人物,中间一条1厘米的黄边分开。在官吏图像旁边均有隶书写的官名,如“辟车五百”为一武官,短衣着鞋,拱手肃立。用线粗犷流畅,比较注重神气的刻画,能根据各种人物的身份作不同的刻画,相貌神态各一。由此可能看出壁画的作者无论是专业画师还是民间画工,都是具有相当水平的。

三、南北朝时期,墓室壁画的绘画水平、规模都有了发展。——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

墓主人娄睿是北齐武明皇太后之侄,官至大将军、大司马、太师,是北齐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娄墓同墓道、甬通、墓室在部分组成,现存壁画71幅,面积200.55平方米,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戎马生涯和生活场景;第二部分描绘了墓主人死后升天,回归西方净土的虚幻境界。整个壁画组成了一幅人间生活场景与神怪传说合为一体的壮阔画面。规模之宏大,技艺之精妙,在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史上都是空前的,可视为南北朝时期壁画艺术的优秀代表。

娄睿墓壁画虽然继承了汉代墓室壁画以铁线勾勒形象,单纯粗犷的风格,并继承了自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的人物画技法。在形象塑造上,更注重人物表情和

找教案 马匹神态的刻画。造型逼真,用线刚柔并济,并有意识的运用了色彩晕染法、明暗映衬、远近对比的方法,使形象更具空间感和真实感,与汉画只注重动态,用笔稚拙率真的面貌拉开了距离。此外,此作者有很强的空间经营能力,既我人通常讲的构图。在作品中,作者巧妙的将人物、马匹、仪仗安臵在长卷式构图中,且穿插、藏露有序。层次繁复、变化多端,既有时间序列感,又有浩繁场面的空间感。

四、佛教壁画

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了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里,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abc 敦煌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甘肃省,现存有自北魏至元代的佛教石窟492个,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彩塑作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画廊。它反映了自北魏以后,近千年古代艺术发展的成就,是我武了解学习古代历史、宗教、文化、风俗、绘画艺术的重要博物馆。abc 《九色鹿本生故事》:位于莫高窟第257窟,是其中优秀代表作之一,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的动人故事而绘。

九色鹿本生,或称鹿王本生。所谓本生故事,是批佛经中把印度民间流传的种种舍已助人的行善故事,附会成佛祖释迦牟尼前生前世的事迹。该壁画是说有一人个人落水呼救,正逢九色鹿从河边经过,将其救起,落水人为感谢救命之恩,愿为九色鹿寻找水草。九色鹿不图感恩,只求落水人不要透露她的住处,落水人应诺而去。这时王后夜梦一鹿,身有九色,双角如银。次日便与国王说梦,并请求国王下令捕捉,要剥皮取角做服饰和扶柄。于是国王便下令重金悬赏。落水人暗思,发财的机会到了,便向国王告了密,并领兵进山捕捉。九色鹿被重兵包围,九色鹿质问国王,是谁透露我在这里,国王指落水人,九色鹿义愤填膺,向国王揭露了落水人如何忘恩负义。国王听后谴责落水人不义,立即释放九色鹿回山,并下令全国,若有捕捉九色鹿者诛九族。落水人遭到报应,周身遍出毒疮,王后也因阴谋没有得逞,愤然而死。

该画采取了横卷式构图。故事情节分为九个场面,从画面的两端向中间发展,到中间逐渐形成高潮而结束。这幅画具有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装饰风格,画面以人

找教案 物为主,平列安排,山石树木仅作衬景,土红地色上配青山绿水,并点缀花草。背景处理采取水不容泛,人大于山,人大于屋,房屋不画前墙可窥内庭的表现形式,不追求立体的空间感和比例关系。

在构图上,则依照故事中所出现的景物作统一布臵。南端是水,北端是宫殿,中部是途中,不拘泥于情节发生的先后顺序,然人物、动物、自然环境相统一,特别突出了九色鹿高雅坦然的神态。因而使画面有整体感。

在色彩上,画面以土红涂地,青、绿、黑、白、赭色错杂其间,有浓丽、淳厚、质朴之美。

在线描上,大胆地用了白粉线,饱满、圆润、遒劲有力,加上凹凸晕染,更增加了物体质感的表现。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通过动态,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了人物神情的表现。如落水者长跪宫外,合掌向国王告密的卑微神态;国王扬手作势似乎在说什么,王后撒娇似的把右臂搭在国王的肩上,长裙下露出的光脚,翘起的拇趾,似在不自觉的晃动。这些细节的刻画描写,生动的表现了王后正在唆使国王加害九色鹿的阴暗心理。更突出的是九色鹿与国王相遇时,九色鹿理直气壮地站在国王面前,陈述救护落水人经过的场面,九色鹿显得那么坦然高大。这些都反映了画家对九色鹿舍已救人、不图报答的正义行为和良好美德的赞许,同时也看出画家以美的形式表现惩恶扬善这一严肃主题所倾注的感情。

五、元代壁画——永乐宫壁画《朝元图》

永乐宫:是元代道教建筑。故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1959年因修三门峡水库,按原样迁至山西芮城县北部龙泉村。永乐宫元称大纯阳万寿宫,是集元代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于一体的重要古建筑群。abc 《朝元图》:位于三清殿内,以8个身高3米以上的主像为中心,画身高2米以上的群仙就有280余尊。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壁画完成于1325年,殿中供奉着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像(已毁),和三清像相配的是殿四周的壁画。全部壁画作为一个整体就是《朝元图》。(三清:道教的一个基本概念: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朝元:指360个值日神去朝谒道教的最高主宰元始天尊)

找教案 全部构图共计人物形象280余尊,安排成浩大的朝元行列。其中有帝王、文臣、天将天兵、玉女、真人等。构图恢宏,气派非凡。人物造型饱满,面目各异,个性鲜明,神情生动,富于变化。他们之间有的对语、有的沉思、有的倾听、有的注目而视,千势百态且彼此呼应,成为一体。将如此众多而巨大的人物形象组织安排在一个构图中,就边每个人物所穿的鞋子都无一雷同,足见画工武精到的构思、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生活基础。

在衣纹线描上,用笔劲健而流畅,衣纹圆浑沉着有力。衣带飞舞飘动,吸收了“吴带当风”的神韵。在衣纹的组织上,不但继承了前代道教人物画的传统,而且进一步从实际生活中领会衣纹的转折和内部肢体运动的关系,使勾画的衣纹有飞舞临风之感。勾画的金鼎、铜炉等道具,有很强的质感,使画面富有装饰性和真实感,充分发挥了线的丰富表现力,使墨线在全画中起到骨干作用。

在色彩方面,作者采用富于装饰性的重彩勾线填色来增加画面的气氛,有目地的分散使用青绿、石黄、朱砂等石色,用白色或其它单纯的色调间隔起来。画面重点加工细部纹样,用堆金沥粉突出衣袖、缨络、服饰花钮,使观者远望感到有气势,四壁五光十色,金碧辉煌。

找教案

生活中的标志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标志的设计构思与制作方法,标志设计课教案同时提高品评鉴赏标志的水平。教学重点:

1、标志设计课教案的意义。

2、标志的分类。

3、标志的设计要素。标志设计课教案

4、标志的构思和制作过程。难点:

设计并制作出具有独创性、单纯性、准确性和艺术独特的标志。设疑提纲:

1、标志的概念?标志设计课教案

2、标志的特征?

3、标志的作用?

4、标志的颜色运用?

5、标志的分类、按用途的不同可分几种?

6、世界上的国旗中,除了中国国旗,有哪一面国旗让你印象深刻?原因?

7、联合国会徽的含义?

8、奥运会标志以什么造型为主?

9、中国银行标志的意义?

10、公益标志的色彩特点?

11、构成标志的方式有几种?请列举你所注意过哪些标志符合上述方式? 教学程序:

1、作图形印象测试。

2、评说测试结果。说明标志的视觉性。

3、提出设疑提纲问题在1、2、3。

找教案

4、分组讨论答案。

5、提问学生完成答案。

6、教师补充完善。

7、以建国饭厅为例,提问学生对标志用色的看法,说明标志用色的重要性。

8、解析太阳神标志的意义。

9、提问学生提纲6、7。

10、分组讨论8、9、10的问题。

11、分组抽查提问并补充完整。

12、提出问题11。

13、抽查学生回答。

14、熟悉课本关于标志的构思方面的内容。

15、讲述标志的制作过程。

16、课堂作业:分组设计本校学校标志

找教案

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设计----招贴

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招贴作品的艺术美,初步懂得招贴画的基本分类和艺术风格、创作的基本知识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铅画纸、水彩笔(蜡笔)等

教学重点:招贴画图形的选择与构图

教学难点:学生对招贴画设计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教师:播放一段广告(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提问学生播放的是什么内容?

学生:一般大家都能正确回答

教师:刚才大家是通过教师剪辑的一个画面知道表达的主题,那么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我们平时要获知一些事情除了这种媒体形式外,还能以什么方法获知?(引导学生回答到本课主题——招贴设计)

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正确回答。

二、看画、师生互动阶段

教师:给学生看准备好的招贴画图片,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招贴画的图片,在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招贴画?

学生:回答什么是招贴画。

教师:总结概念:招贴画是紧密联系社会活动与文化、商业活动的画种,又称为宣传画、海报、广告画。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欣赏一些图片来了解什么是招贴画,那老师又有新的问题了,招贴画有很多种类,我们在欣赏时是不是能找到一些方法或者说怎样把它们一一归类,这样欣赏起来就容易多了,老师想把这个任务交给大家,同时,老师还要看看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最全面。(准备适当的小礼品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找教案

三、议画(学生实践阶段)

接上一环节学生在欣赏了一定量的招贴画设计作品,感受招贴画作品的艺术美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共同探讨招贴画怎样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教师:出一简单题目,让学生上黑斑作画(2008奥运会),(每组挑选一个代表,比一比、赛一赛)因为时间有限只要求学生画大致内容即可,无需上色。(通过做游戏来挑选学生,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播放音乐传递物品,音乐停时拿到物品的学生上来作画)

学生:评出画的最好的一幅,讲讲为什么?

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 B、标题(主要构成)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招贴画常见的艺术风格:

1、写实

2、妆饰

3、抽象

4、漫画

四、画画(学生实践阶段)

教师:我们苏州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现在正逢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那么围绕这样一个主题,请我们同学设计一幅招贴画。

创作要求:醒目、生动、准确

创作步骤:

1、审题 准确把握表现内容的关键

2、选取形象 寻找与内容相吻合的艺术形象

3、组合构图 严格考虑招贴画的三个组成部分,组成有机的构图

4、色彩设计 选取符合表现内容的画面色调、标题、文字部分的色彩

找教案

5、选取制作方法 剪贴、喷绘、拓印、手工绘制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由教师规定制作方法)

6、制作

五、教师总结

挑选几幅学生作品讲解,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

同学们,今天这堂招贴画设计就上到这儿,老师从同学们的画中不仅看到大家掌握了招贴画设计的要领,更主要的是,从画中感受到大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心情。让我们共同喜迎世界遗产大会的召开。

找教案

标志设计

标志是专用的象征符号。标志的应用范围大到国家,小至个人,涉及到社会分工的各行各业。

不同的标志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反映出不同的信息。不同标志也可显现出传统文化,民族风格,地域特征,时代精神等不同内涵的特有痕迹。

第一章 绪论

一、标志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

指代表特定内容的标准识别符号。2、分类(1)广义标志

包括所有通过视觉、触觉、听觉所识别的各种识别符号。(2)狭义标志

以视觉形象为载体,代表某种特定事物内容的符号式象征图案。根据标志所代表内容的性质,以及标志的使用功能,可将标志 分为五种类别。

A: 地域、国家、党派、团体、组织、机构、行业、专业、个人类标志。B: 庆典、节日、会议、展览、活动类标志。

C: 公益场所、公共交通、社会服务、公众安全等方面的说明、指令类标志。D: 公司、产商、商店、宾馆、餐饮等企业类标志。

E: 产品、商品类标志。A、B、C为非商业类标志,D、E由于涉及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活动,属于 商业类标志。

找教案

二、标志的功能

标志的标准符号性质,决定了标志的主要功能是象征性、代表性。在人们的心理上,习惯于将某一标志与其所象征和代表事物的信用、声誉、性质、规模等信息内容联系起来。1、信誉保证

商标代表了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信誉,是商品质量的保证。2、区分事物

商标在视觉图形上的个性化特征,成为消费者选择和购买商品时的重 要依据。3、宣传工具

对于商品及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而言,商标本身就具有信息浓缩的广告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商品和企业的品牌地位,增加其商品对市场的占有率。犹其在现代企业经营策略的“CI”理念中,更强调以商标为核心,构建完整的企业形象识别体系。企业可以商标为工具,通过创著名品牌扩大商标的知名度,提高商标的美誉度,从而使商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起到无声的产品推销员的促销作用。4、监督质量

商标的信誉是建立在商品质量基础之上的。商品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商品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因此商标具有监督商品质量,促进优质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制约劣质和过时商品生产的作用。商标的这种监督质量的功能,可迫使商品的生产者为了维护商标的信誉,必需持续不断的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服务质量,并不断的开发出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产品。5、维护权益

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品牌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资产。商标的知名度、美誉度越高,商标的含金量也就越高。在市场竞争的规则中,商品的生产企业,可通过注册商标的专用权,有效的维护其企业和商品已经取得的声誉、地位;企业可以注册商标为依据,利用有关商标的法律,保护企业的合法权誉和应得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

6、装饰美化

找教案 标志具又装饰和美化的功能,这一功能在商标的使用中犹为显著。商标在商品包装造型的整体设计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形式优美的商标可“画龙点睛”的起到对商品装饰美化作用。对于社会而言,对标志的审美和设计水平,既可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意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艺术设计水平。

第二章 标志的历程

在文字未出现的早期人类社会,就出现了为记录、表述或象征、区别某种事物而做的各种记号。原始社会各部族图腾崇拜的图腾物和图腾图案,以及各部落间,为相互区别的纹身等,都具有标志的功能。

原始社会的人们相信当时每个氏族社会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天然物有关联。这种关联物就是氏族的图腾。原始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由图腾对象转变,繁衍而来。所以图腾被理解为,能够保护本氏族的神灵,受到原始人的崇拜。同时,图腾也成为区别和代表不同氏族的标志。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发展,原始部落中图腾的标志功能分化为两大类。一类是还保留有较明显图腾痕迹的标志性雕塑和吉祥物等。

另一类则逐渐演化和派生为以各种内容和形式构成的社会组织、群体及仪典、说明类标志。例如:国徽、国旗、、地域、党派、组织、机构、行业、学校、等群体标志。以各种内容为主题的庆典、节日、会议、展览、、活动等标志。以各种内容特点构成的公益场所、服务、交通、安全、指令、说明、认证等标志。

图腾标志 标志性雕塑 吉祥物

原始图腾(群体标志)群体标志 国家标志 地域标志 党派标志

找教案 组织标志 机构标志

行业标志-企业标志-商品标志 学校标志

仪典标志 庆典标志 节日标志 会议标志 展览标志 活动标志

说明标志

公益标志 服务标志 交通标志 安全标志 指令标志 说明标志 认证标志

纹身对原始人而言,除了美化和装饰外,还有很多实用性功能。如: 标志功能(:主指区别功能。转化为民族服释、徽章、印章、名片等)

伪装功能(转化为迷彩服、作战服等)警示功能(转化为警服、警具等)

肯定功能(转化为胸章、学位证、学位帽、奖状、奖杯等)

美化、装饰功能(转化为现代人对面部、手指、脚指等处的化妆等。)

找教案

第三章 商标、标志的设计要求

一、独特

独特是标志设计的基本要求,在视觉上要形成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受。应避免形成与各种各样已经注册,并已经使用的现有标志,在名称和形式上相雷同。

二、注目

注目是标志所应达到的视觉效果。要求标志在各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中,都能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三、通俗

通俗是使标志易于识别、记忆和传播的重要因素。对商标设计应追求名称响亮、动听、顺口;造型简洁、明晰、易于识别的效果。使商标无论从听觉和视觉,都具有通俗、易记的个性特征。如:“永久”自行车、“扬子”集团、“方正”集团等标志,都具有较广泛的公众审美基础,是将通俗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四、通用

通用是指标志应具有较为广泛的适应性。标志对通用性的要求,是由标志的功能和需要在不同的载体和环境中展示、宣传标志的特点决定的。标志的通用性分为三个方面。

1、保证标志在各种环境中的有效识别性。2、保证标志在各种载体使用中的适用性和谐性。3、保证标志易于制作和延展使用。

五、信息

商标、标志信息的处理和调节,应尽量追求以简练的造型语言,表达出既内涵丰富,又有明确侧重,并且容易被公众理解的兼容性信息为佳。如中国铁路标志、日本三菱株式会社标志等,具有形象简洁、个性突出、信息兼容的知觉的特点。

六、文化

找教案 文化性是商标、标志本身的固有属性。商标、标志中的文化性,是通过商标、标志显现民族传统、时代特色、社会风尚、企业或团体理念等精神信息。在具体的商标、标志形象中,所显现出的这些文化属性,又是由标志设计师自觉或不自觉的以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构思,自然而然的融合于商标、标志的内容与形式之中的。因此,也可以将商标、标志中的文化性,看作是具体商标、标志的设计风格,或设计品味的特征。

七、艺术

标志设计的艺术性,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和技法,将标志的寓意和优美的形式,有机结合时体现出来的。

第四章 标志设计的技法

一、定位

1、从标志名称的文字定位 2、从标志名称的图形定位 3、以标志名称的图文配合定位 4、从标志所代表对象的外部特征定位 5、从标志所代表对象的内部特征定位 6、从标志代表对象发挥的效能定位 7、从突出标志个性特征的角度定位

二、形式 1、简化(4)信息简化(5)名称简化(6)形态简化 2、夸张(4)形态夸张(5)性能夸张

找教案 (6)属性夸张 3、适合 4、互借线 5、互借面 6、多意图形 7、图文互补 8、谐音图形 9、对比(9)信息对比(10)形态对比(11)面积对比(12)位臵对比(13)方向对比(14)肌理对比(15)主次对比(16)需实对比 10、特异(7)形状特异(8)移位特异(9)面积特异(10)空缺特异(11)突破特异(12)附加特异 11、对称(4)反射对称(5)回转对称(6)旋转对称 12、相对均齐

找教案 13、均衡 14、重复 15、渐变 16、放射 17、联合 18、折带 19、重叠 20、立体 21、矛盾空间 22、标志色彩

第五章 商标、标志的发展趋势

3.苏少版美术第7册教案 篇三

图形印章

苏少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图形印章的有关知识和刻印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朱文和白文印章的特征,学习肖形印章刻印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阴刻和阳刻两种方法的认识和实践。

教学准备

课件、刻刀、橡皮、印泥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欣赏印章,让学生直观认识印章。

印章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以图案花纹或人物肖像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印章叫做肖形印章,又叫象形印或图案印,它是刻印艺术中的一种。生肖印是肖形印的一种专题印章。

(二)新授

1.学生观赏、分析课文中印章,感受朱文、白文两种不同的的表现形式。

2.课件出示朱文、白文印章各一枚。提问:这两枚印章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小结:印纹为红色的叫朱文,又称阳文,反之叫白文,又称阴文

3.继续提问:想一想,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采用怎样的刻制方法才能表现出来?

4.讲授刻印方法和步骤

(1)材料准备

要求:刻印的一面要进行加工平整

(2)描绘印纹

注意确定采用哪种表现形式。

(3)执刀刻划

教师演示,同时课件演示,强调正确的握刀与运刀和合理把握力度的方法及安全操作知识。

(4)授色盖印

授色饱满,盖印时用力要均匀,不能移动印章。

三、学生作业

教师随堂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提示,以点带面。

四、课堂小结

1:讲评作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4.苏少版美术第7册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动物朋友”是苏少版美术教材动物题材单元的一个开端,本课将“动物朋友”题材范围定性为“家畜”。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家畜的来历,引导观察动物的特征,初步把握动态,尝试实物写生或图片写生生活中的动物,锻炼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和热爱生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倾向。

学生情况:

二年级学生画动物还处于“画知”阶段,并且受到早期教育中简笔画动物和卡通动物形象的影响较大,对于写生的方法了解不足,观察能力也有限,缺乏深入细节观察的主动性和耐心。不过,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欲,因而,抓住兴奋点有效地引导观察,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他们会表现出十分生动大胆的动物形象。

教学方式、手段:

1.图片与实物相结合,努力创设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逐渐深入地进行观察,通过回忆、体验、比较、判断、分析等方法学会观察,主动熟悉并归纳出动物朋友的细节特征。

2.直观呈现写生过程,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给予学生技术支持,提供参照作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加以呈现和表达。

3.引导学生关注爱护身边的各种动物朋友。

4.推广写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应用。

教师准备:

PPT课件、范图、铅笔、水粉、油画棒、有色卡纸、等绘画工具,动物图片。

学生准备:

铅笔、有色或白色画纸、油画棒、水粉色等绘画工具。课前布置观察身边的某种动物,并准备相应的动物照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家畜的来历与贡献,理解特征,学习图片写生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带领学生逐层深入观察动物的特征与动态,尝试不同方法表现自己观察到的动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锻炼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和热爱生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学会深入观察某一细节,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出家禽的形象。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捕捉眼睛观察到的第一感觉,选择软铅笔或碳铅条绘画时尝试用不同轻重、疏密、虚实的线条表现动物特征细节,可以适当地夸张。

教学设计:

观看视频等待上课

导入:

一、组图对照

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你认出他们了吗?

生:1猴子

2大熊猫

3狮子

4北极熊

5大象

6变色龙

2.师:小朋友们认识的动物可真多!接下来,老师还要介绍一组特别的朋友,请大家看看都有谁?

生:

1马、2牛、3狗、4骆驼

师:大家一眼就认出来了,不过,老师想问的是这组动物和刚才看到的那组动物有什么重要的区别呢?

3.对了,这些动物和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都是被人类驯化饲养的家畜。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是要画画这一类动物朋友。(板书课题:动物朋友一)

新授:

二、文化引领

感知特征

1.师:早在两万多年前,人类就开始驯化动物,饲养家畜。你知道人类为什么要驯养家畜呢?那你知道这些动物有什么本领?

马:善奔跑,可认路,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狗:嗅觉比人类灵敏100万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人类的忠实的助手,帮助打猎看家,现在狗还被驯化破案、御敌、导盲等;

牛:力气大,很早就被人类驯化拉犁拉车驮重物;

骆驼:沙漠之舟,它的驼峰储备营养,在沙漠行走可以很多天不用吃东西,还能帮人类抵御风沙。)

2.师:哇!他们的本领可真大,怪不得早在远古时期就成了人类的好朋友了,远古的人们把他们的模样画在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和岩画上,我们来看看。

3.师:你觉得这些动物生动吗?你能认出这些动物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说的这些正是这个动物区别于其他动物最明显的地方,我们管它叫什么?

生:板书:特征

4.师:除了这些画在器皿和岩石上的动物形象,还可以把动物的形象直接塑造成了文字。看下这张图片,你能认出是什么字吗?

三、游戏激趣

强化特征

1.师:接下来,我们做个有趣的游戏,老师要考考你们,比比谁的眼力强。老师会给出一个动物的一小部分特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看出是什么动物。

看出来的小朋友还不可以说出来,我要请你把这个动物表演出来,你可以模仿它的神态、动作、叫声,最好是都模仿出来,你要用你的表演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能猜出来是什么动物。怎样?先来个简单点的。

四、初画特征

了解写生

1.师:看来同学们对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真的很熟悉,老师这里有个谜语,请你猜一猜。

你从哪些地方猜出是兔子?(学生回答)兔子大家太熟悉了,请你根据这些特征在第一张纸上画一画兔子。(学生动手画记忆中的兔子)

请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兔子举起来我们一起看看。呀,小朋友们画的兔子都很有趣,一眼就能看出是兔子,兔子的特征都画出来了。不过,这些都是我们记忆中兔子的印象,有好多小朋友画的卡通兔、简笔兔还有装饰画兔,卡通形象是经过二次塑造的,是别人创造的,简笔装饰也有成人化的倾向。

2.师:今天我你们带来的一位好朋友

小朋友们看这只兔子和你印象中的兔子有什么不同?

在请小朋友们走进看一看,它的耳朵是怎么长的?眼珠有几圈?三瓣嘴是怎么分的?有没有鼻孔?爪子在哪?(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先远后近从颜色、外形到头、嘴、耳、身、尾等细节观察)

我们来看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画的?

你们觉得他画得好不好?你觉得哪里画得好?(学生回答)

示范

1.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样画我看到的兔子的吗?首先老师介绍一些形状给小朋友们,看!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形状把兔子不同角度的外形概括了出来,使画画看起来简单多了。其实写生就是这么简单!看准了动物的动态,将它的大体形状快速地定下来。(示范步骤一。板书:一、定外形

☆动态)

2.接下来在定好的外形上画出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所有特征,看到什么画什么。画的时候可以用不同轻重的线条表现不同的细节,比如眼睛、鼻子嘴巴要画得很肯定,需要仔细观察,画得重一些,身上的绒毛可以用轻快的线条来画。这一步要把自己看到的动物的特征一点点地画出来,也就是要画细节。(板书:二、画细节

☆特征)

六、写生实践

大胆创作

七、1.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们的画,看看他们怎么画的,用的什么工具?

2.现在请小朋友们选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法画一画你的动物朋友。

七、作业展评

体验成功

我们的动物绘画展已经布置好了,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1.说说你觉得好的,哪里让你觉得好?

2.和自己一开始画的兔子作比较,写生有趣吗?你喜欢这种方法吗?你以后会经常写生吗?

3.教师做作业总结,提出写生要求,希望大家能把小速写本放在口袋里,养成随时画画的好习惯。

八、课后拓展

联系生活

上一篇:水浒传观后感150字作文下一篇:小学雷雨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