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民俗

2024-11-08

中国饮食民俗(精选10篇)

1.中国饮食民俗 篇一

端午节饮食民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2.中国饮食民俗 篇二

一、民俗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民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产生具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民俗现象和民俗活动产生和发展于相对应的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历史阶段也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自原始初民开始,其生产习俗、葬俗、文化艺术、原始信仰、巫术都有所发展,但他们没有民俗的概念, 民俗只是他们对物质世界各种社会现象感性直观的认识与理解,表现其生活内容与精神状态。

到先秦时期,民俗运用主要体现了巫史结合、史俗并载与以俗为礼,民俗礼制化这两个特点。早期的史事多由宗教官记载,先秦时期许多内史多重占卜、预言之事, 所以巫史结合造成了早期史书史俗并载的情况。在《周礼》中对官制、四时祭礼等进行了详细记载,这种记述并非是对习俗原尾的记录,而是将习俗提升到礼制的层面, 使得中国社会礼、俗结合,并将俗纳入礼的范围。

先秦诸子中多有论俗,但以儒家的礼俗观影响更为深入。孔子将礼俗发展成为一种礼的体系,并将其纳入典章制度之中,由礼而致义,由义而明等级,正人伦。由礼安上治民,用乐移风易俗。2

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史书、注家、农书杂记、时俗区域岁时民俗以及乐论上对民俗的记叙和阐释都有很大发展。这一时期文人对民俗的态度及观点有所不同。文献中对风俗的记载范围扩大,认识到风俗的重要性。在史书与注家眼中,应吸收大量的民俗资料来帮助补充历史、阐释礼俗观念。这一时期,风俗的功能得到发展。其次,《汉书·地理志》、《荆楚岁时记》等对各地区的地理风土以及相关的风俗进行记载,并产生了有什么风土便有什么样的习俗的民俗观点。第三,《后汉书》中的《东夷列传》、《南匈奴列传》等对各族国习俗做了大量描述,开始形成民族民俗观,成为我国民族民俗学的先河。

唐宋时期,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民俗文艺诸范畴也略具大端,民间各类表演形式基本定型,都市民俗记录也大体得到确定。这一时期农政民俗思想得到兴盛、出现官修民间文艺图书、帝都开始发展成为民俗中心。《四时纂要》、《开元占经》、《岁时广记》等著作,集中辑录了农俗、岁时习俗以及农俗占卜,用以指导农事生产。《艺文类聚》、《太平广记》、《酉阳杂俎》、《大唐西域记》等官修或个人的著作对当时从上到下的社会生活习俗、传奇志怪小说、域外民俗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编目记载,扩大了文献资料的积存。《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繁胜录》、《武林旧事》、中主要记述了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描述了市井百艺、说书讲史、祭祀信仰习俗以及都市游戏等,表现他们要树立农业社会的治理典范的期望,是现代都市民俗学的先导。

元明清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与上下层文化的交融,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对民俗有了新的理解和看法。他们注意到民间口头文学的自然情真的特点,也注意到了语言作为民俗载体的价值,作家论俗有了很大发展。由于俗文学的兴盛,民间的歌谣小调、俗曲山歌也引起文人作家的注意。文人对民间口头创作表现出的情真的特点的赞扬,提出各自的民歌俗曲观。这一时期,学者倾向于对俚语做注,反映民间生活的特点,以俗解俗。还有专门用俗语记录地方风俗的著作如顾雪亭《土风录》。同时, 大量的官方方志笔记对生产生活习俗、民间活动进行了大量系统的记载,对民俗理解趋于宽泛,重视汉俗与其他少数民族民俗,区别描绘城镇乡的风俗,对风俗的肯定增多,区分美俗恶俗。这一时期,对边疆各族习俗与域外民俗缅甸、暹罗、高丽以及西方世界的考察获得了很大成绩,增强了描述性集中把握民俗。这种探索影响了国内习俗的探索,使得民俗学发展的眼界拓宽,有近代思潮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俗学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民俗学基础上在近代史的大变革时期,不断接受和吸收外国文化而获得发展的。这一时期,对谚语与儿歌的辑录研究增多。如《越谚》、《古谣谚》《天籁集》、《广大籁集》、《北京儿歌》等作品集纷纷出现。由于近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学者们如黄遵宪、魏源等将民俗观与启蒙精神结合,将对域外的风俗历史等的撰述与保卫中华的思想联系,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历史观、民俗观。同时认为通过民俗能够移风易俗、治国化民。同时,出现了全国性风俗志,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按照各省区的行政区划编排体例,分设条目,对全国风俗首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编辑。

我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就开始了。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北大成立了歌谣研究会与风俗调查会,从学术与文艺的目的搜集歌谣,发行了《歌谣》周刊。其学术特点是围绕歌谣的研究范围变广, 且开始对方言进行调查研究。歌谣的征集、风俗的调查、语言的考订三者结合,相互影响,使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工作增强其科学意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成立,具有树立民俗学旗帜的功能。创办了《民俗》周刊。通过结合中西方民俗学的研究成果,来促进自身民俗学研究的发展。注重专题研究和民族研究。同时吸收相关学科的内容,对民俗学的学科视野进行拓宽。中大时期的民俗学活动,被学者认为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科确立的标志。以钟敬文为代表的杭州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其成果是编辑《民俗学集镌》。这一时期的民俗学研究注重对民俗学理论以及民俗学学科体系的探讨,科学性理论性增强。

二、主要的民俗观及特点

纵观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史,有许多鲜明的民俗观点贯穿于其中。而各个时期的民俗论、民俗观从来都不是静止的,它始终是变化而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张紫晨教授跳出了以史为纲的局限,用各类生动的民俗辑录等文献,还原了民俗生活的丰富多彩,并以鲜明的民俗观贯穿始终,使《中国民俗学史》具有更富立体感与逻辑性的整体构架。

(一)民族民俗观

早在《山海经》以及《礼记》中的《王制》篇,就记述了五方戎夷(即少数民族)的习俗。我国民族民俗学的先河开始于《后汉书》中的各列传对域外民俗的记载,如《东夷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西羌传》、《南匈奴列传》等。汉代以来,民族交流日益增多,在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对民族民俗,与汉王朝接触的各族国习俗及四夷土著生活以及各民族起源及民族祖先的传说进行了记载,做了大量的记述,重视民族异俗。汉魏以后,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我国对外域各国的了解日深,在记载与探索上均有明显的进展。《魏志·倭人传》中对日本生产习俗如捕鱼、种稻的描述,对其社会制度的沿革的记述等都有详尽介绍。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西域各国气候语言风情以及宗教信仰进行描写;还有元人周达观对柬埔寨的国情民俗记载的《真腊风土记》直到清代对四疆少数民族民俗的详细描述以及对周边国家如暹罗、高丽、缅甸和西方国家的介绍,展现我国的民族民俗观一直在不断的得到完善, 民俗视野不断扩大。

(二)地理民俗观

从方志中出现对各地风土人情的记载开始,我国的地理民俗观就在逐渐形成。《汉书·地理志》中对各郡域地区的地理风土以及相关的风俗进行记载,认为有什么风土便有什么样的习俗,这种民俗观点成为了我国地理民俗观的代表性观点。在方志记载中已呈现我国的地理民俗观,出现了专门性的区域民俗专著,如记载两湖地区岁时习俗的《荆楚岁时记》;在方志中还有大量的对地方地理物产风土进行详述的著作如《华阳国志》、《括地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在地理游记以及对域外边境的风俗叙述中,也清晰地表现了我国地理民俗观, 如记录山水的《水经注》以及地志《吴地记》、《岳阳风土记》、《桂海虞衡志》、《入蜀志》等。在这些著作中,围绕其所写的风土地理记录与之相关的民间习俗风俗,表现了风俗与地理的紧密关系。宋代以后,游记一类有更多发展。如明代杨升庵的《滇程记》和《徐霞客游记》等,就都具有代表性。它们在习俗、风土民情方面的记述,都有一定的贡献。3清代时对四疆风土的边地民俗的记载,各地方志的风气的兴盛,以及一些笔记如《广东新语》、《粤东笔记》等都表现出由于地方风土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呈现出极具地方特色的风俗。也表现出了地理因素对风俗形成的重要作用。

(三)语言民俗观

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同时也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而其中的方言学(乃至语音学、语义学)与民俗学恰处于复合交叠中。因为民俗学的探讨延需要伸至语言学领域。民俗学史的研究也必须了解和考察语言学史上关于方言和民俗语言的搜集与探索情况。我国方言学的兴起及方言民俗学的记述与探讨,自汉代兴起,一直影响到明清近代,都受到了汉魏方言学和方言习俗记述影响。特别是《方言》、《古今注》等著作对古代语言词汇的储存,对方言民俗材料的积存,广泛的反映了人民的社会生活民俗文化状态。而之后在对方言、俚语的考注中,包含了大量民俗信息。学者通过对方言、俚语做注,反映出民间生活的特点,以俗解俗。还有专门用俗语记录地方风俗的著作如顾雪亭《土风录》。也推动了民俗学及民俗学史的发展。

(四)礼俗观

《周礼》反映了大量的礼俗,主要以宫廷官职、四时祭礼为主。《周礼》对习俗的记述并不是简单地将其记录下来,而是将其提高加以规定和系统化,并在详细分工基础上设官管理。这就使民俗与礼制结合,造成中国社会俗与礼、礼与俗的特殊关系。《周礼》也影响了后来的儒家经典。在先秦时期,单纯的礼与单纯的俗是不存在的,将民俗纳入于礼制,即礼制问题成为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重大问题。

先秦诸子中多有论俗,但以儒家的礼俗观影响更为深入。孔子强调将民俗看成礼,它总结夏商周的礼俗并发展成为一种礼的体系,并将其纳入封建体制的典章制度中。从日常生活中入手,将其规范化,明等级,正人伦。由礼通于政,而强化政治制度,调整政治关系。他站在封建政治统治的高度,将民俗礼制化,形成礼制的政治主张。4在礼与俗的关系和区别上,荀子既看到了礼,也看到了俗,指出礼在上层,俗在下层。划分了礼俗。

《礼记》对礼俗进行了系统化的总结收录。《礼记》向庶人讲礼,少以王事为论,把“礼”的思想推广到平民群众中去。礼俗是仁义道德的载体,每一个具体行为都符合仁义道德的要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化的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非行政命令的道德约束作用。而这种约束作用比行政命令更有效。

(五)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

自宋代以后,由于百戏杂艺、俗讲说谈得到广泛发展, 俗文学十分活跃。作家对于民间口头文学的评论越来越多,作家论俗有了很大发展。由于俗文学的兴盛,词曲、民间的歌谣小调、俗曲山歌也引起文人作家的注意。文人对民间口头创作有着热情赞颂,特别是其情真的特点, 得到了文人的肯定。如杨慎对民间谣谚、古语俗言、山川风物、风俗传说的编纂辑校和注意调查实践的思想, 主要作品有《风雅遗篇》、《古今风谣》、《古今谚》等。冯梦龙肯定了通俗小说,对民歌、笑话进行了收集整理, 著述了《叙山歌》、《广笑府》、《古今笑史》,编辑了《挂枝儿》等。他们认为民间口头创作是天籁之音, 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们对民间口头创作的重视与肯定。

(六)对帝都民俗的记载

我国历史悠久,都城几经更改,帝都民俗的变化由此产生。又由于帝都是经济政治的中心,其发展与农村必然不同,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融合、贵族文化与民间文化都呈现错综交错的发展,吸引了文人学士对它的关注,逐渐地出现了一批描写各个时代帝都民俗的专著。早在《周礼·考工记》中就出现了对周都的描写。汉代有《西京杂记》、《三辅黄图》等对长安的风俗、都城建设的描述。还有对洛阳描述的《洛阳迦蓝记》,唐宋时期大量的著作如《两京新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中主要记述了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表现他们要树立农业社会的治理典范的期望,是现代都市民俗学的先导。元明清时期对北京民俗的记载探索详细而全面, 在《宛署杂记》、《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天府广记》、《宸垣识略》等著作中从生产状况、生活情状、宗教信仰、商业贸易、饮食习惯、杂艺、街道名称、岁时节俗等方面对北京的各个习俗进行细致描写,形成了我国记载都市民俗的特色与传统。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民俗的重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学人都曾把民俗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历史上文史哲各家以及各类笔记、杂记、方志、戏曲等都呈现出了多样的民俗论、民俗观。总览张紫晨教授的《中国民俗学史》,作为一部资料之书,张紫晨教授在书中也谈到“资料尽求其全,评述尽求其切,脉络尽求其清,文字尽求其畅”。5但在对民俗的定义、民俗与风俗的差别、学术理论的叙述上都有欠缺的地方。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文献中,这部书仍然能够展现出我国民俗学史的全貌,无愧于我国民俗学学术史上的开拓之作。

摘要:张紫晨教授的《中国民俗学史》是关于中国民俗学发展历程的专著。该书不仅促发我们对“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民俗学”进一步思考,还通过对大量民俗文献资料的整理、概括和分析,从时间顺序上整理出了中国民俗学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在不同朝代与历史时期文人学者对民俗的观点和态度,由此抽象出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主要的民俗观点,包括:民族民俗观、地理民俗观、语言民俗观、礼俗观、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及帝都民俗的记载。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更全面地呈现中国民俗学与民俗学观点的历史流变情况。

3.成都方言词汇中的饮食民俗探究 篇三

关键词:成都方言 饮食民俗 文化传播

一.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的形成

成都的饮食文化在形成与发展中不仅反映了成都地理环境的特点,而且受到从古至今四川发达的农业经济、城市工商业经济和巴蜀文化的深刻影响。成都位于川西平原腹地,东界龙泉山脉,南临云贵高原,西靠邛崃山,北依秦岭山脉。成都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环抱,江河纵横,物产丰富,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美誉,又称“蓉城”、“锦城”。在历史上,成都不仅是西南重要的军事要地,还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作为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政权曾相继在此建都;唐朝和民国时,成都也曾经作为全国临时首都。上层阶级聚居于此,导致这个地方的市民文化高度发达,故有“扬一益二”之称,饮食文化的繁荣有迹可循。

成都平均海拔500米,具有典型的盆地气候特征,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成都气候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二是空气潮湿。因此,尽管成都夏天气温不高,却非常闷热;冬天平均气温在5℃左右,阴天多,空气潮湿阴冷。因而,成都人喜欢饮茶与喝酒,适当的喝酒与饮茶不仅有利于血液循环、静心驱寒,同时还有助于修身养性及人们日常的交际。在成都方言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与茶、酒相关的词汇。如“吃讲茶”、“吃书茶”、“拜茶”、“吃新人茶”、“摆茶”、“吃合棕茶”等,以及由茶俗产生了的方言词,如“茶客”、“茶瓶”、“茶母子”、“茶铺”、“吃闲茶”、“吃加班茶”、“官茶”;“头脑酒”、“星秀儿酒”、“跟斗酒”、“咂嘛酒”、“冷淡杯”等。成都人喜酒,与当地悠久、发达的酿酒业分不开,酒肆在汉代已经成为一种行业,“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可以佐证。从历史上看,成都自古就是一个酒文化相当发达的城市,这里汇集了众多名酒,如“水井坊”、“文君酒”、“全兴大曲”、“五粮液”、“剑南春”、“郎酒”、“泸州老窖”等。由此可知,地理环境对成都地区的饮食文化影响是多么广泛和深远。

二.文化传播对饮食中方言词汇的影响

在谈及饮食文化时,人们往往只讨论文化本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创造文化的人、人的迁徙、移动及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影响体现在饮食文化中,即为文化传播。有两个原因促成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并导致新的方言词汇出现:其一是移民造成文化的传播,另一个因素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促使新词的产生。

“谷子”在《成都方言词典》中释为:水稻,种在水田里的稻谷,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狭长,花白色。子实叫稻谷,去壳后叫稻米。在《汉语大词典》“谷子”一词有两个义项,一是“谷子即粟。粮食作物的一种。子实去壳称小米。”如《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梬枣杨梅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张揖曰:其实似谷子而有核,其味酢。”二是“稻及稻的没去壳的子实”。可见“谷子”一词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概念扩大了,从最初意义上指小米的古称稷、粟,亦称粱,到现在主要指生长水田里的水稻和水稻的果实。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可见,随着文化的迁移与交融,某些方言词汇的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成都人称玉米为“包谷”,这种称谓很形象地描述了玉米的形状,玉米的果实就像谷子一样,只不过外面包裹着叶子壳壳而已。诸如此类还有许多,比如“洋芋”、“芋母子”、“黑豆腐”、“独蒜”等等。这种名称上的变化,从某个侧面体现了当地文化对原文化的影响。

三.饮食习俗细探

1.饮料

成都方言词汇中,涉及酒的词汇比较多。和传统的对于酒的划分一样,主要分为白酒(成都人称“干酒”)、啤酒、果酒。不过同上文关于食材的命名近似,成都人对酒的分类更细致、更稀奇古怪。除了“白酒”、“干酒”、“烧酒”三个大类外,还有诸如民俗韵味丰富的“咂嘛酒”、“星秀儿酒”、“跟斗儿酒”、“冷淡杯儿”、“黄酒”等。“咂嘛酒”亦称“咂酒、泡水酒、杆杆酒”,是以粳米、大麦、玉米、高粱、荞子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农家酒。黄酒:用糯米、大米、黄米酿造的一种酒,色黄,含酒精量较低,多用于烹饪时作调料。

成都人的饮料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就是茶,从文献资料所列条目看,关于茶的民俗事象甚至可以说比酒更丰富。《方言与中国文化》中这样描写到:茶的人工栽培以巴蜀为最早,饮茶的风习也起于巴蜀。茶与成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按照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并得出结论。

涉及人生礼仪的包括“闹房茶”与“吃新人茶”都和新婚大喜相关,喝此茶主要是讨一个吉利,利于今后夫妻正常生活的展开;还有与社会活动相关的,诸如起调节和维系功能的“吃讲茶”、“吃合棕茶”等,作为娱乐休闲方式的“吃闲茶”、“吃书茶”等,还有养身怡情、预防疾病的“吃早茶”、“吃下午茶”等体现成都人闲适、悠闲、重视养身、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光如此,涉及茶的歇后语也有很多,如:茶壶头下挂面——难捞;茶壶里煮汤圆,有货倒不出;茶铺搬家——另起炉灶等。由此可见,茶文化已潜移默化深入成都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

谈完茶与酒,不得不说除此之外的其他饮品。成都人常说酒水,实际上酒水就是一个统称,既包括酒与茶,也包括其他饮料,如冰粉儿、冰糕等。冰粉儿:一种夏天的食品,用植物的果实冰后在水中揉搓、滤去渣滓,成为透明的冻膏状,再舀入碗中,加放糖水等,成为清凉解渴的饮料。冰糕就很通俗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冰棍儿”。

2.菜肴

成都享有全国休闲之都和美食之都的美誉,这与成都平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有关,与成都人的性格相契。成都人热爱生活,精心雕琢平凡的日子,这点在饮食上可见一斑。

“三合泥”是成都风味小吃,以大米、糯米和大豆三种原料制成而得名。其制作方法是:大米和糯米、黄豆分别炒熟后磨成粉,在开水中加入适量白糖熬化倒入三合粉中搅拌成泥状,再将三合泥放入有化猪油的锅中翻炒,同时加入花生、核桃、橘饼、冬瓜粒和芝麻等制成。

“春卷儿”成都风味小吃,因多在春季吃而得名。春卷儿做法是在烙熟了的圆形薄面皮上放适量凉拌好了的各种时令菜蔬,卷好即食。亦可以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沥出即食,又叫油炸春卷儿。

“串串香”亦称“麻辣烫”,成都风味小吃名。用竹签把荤菜、素菜分别串在一根根竹签上而得名。串好的食材放入配制好的汤锅内煮熟后将串串在放有干海椒面及食盐的作料的盘子里蘸下即食,入口有麻、辣、烫的感觉,“麻辣烫”亦因之得名。串串香是成都人对重庆火锅的一种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以上的成都风味小吃,成都人还按照食材原料和食用方式的不同将成都菜主要分为米食、面食、肉蛋、炒菜三大类。每类之下品目之多、命名之怪,让人眼花缭乱、思绪飞扬、乐不思蜀。

米食类:帽儿头、吹吹儿稀饭、牙牙饭、三合泥、糍粑、醪糟儿、叶儿粑、梆梆糕、夹生饭、赖汤圆儿、挨刀饭、豆花饭等。

面食类:水叶子面、甜水面、宋嫂面、臊子、面疙瘩、混糖锅盔、钟水饺、痣胡子龙眼包子、担子春捲、担子抄手等。

肉蛋类:渣渣肉(切剁成细末的肉)、粉蒸肉、嘎嘎(肉)、绞绞肉、拱嘴儿、保肋肉、二刀肉、寡蛋、黄黄、白白、翻沙等。

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成都人的思维性格,既有兼容并包的创新意识,又心思细密,追求雅致。即凡事都想得比较细致周全,对于一种食物的名录、所属关系、差别都分得很清楚;另外,成都饮食方言词汇中出现的叠词与儿化较多,从某种程度也能够见成都人温文尔雅的气质;最后,这些食物的名称背后能反映出一个阶段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心理素质。

和饮食文化相关的材料和词汇有很多。与口味和佐料相关的以及与司厨人员相关的方言词汇,如:椒盐味、鱼香味、蒜泥味、二流芡、清芡、炊二哥、锅儿匠、火二等。不同的饮食方言词汇其文化含义各不相同,每个名称都代表了成都人民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这集中体现为成都人的饮食民俗。

四.结语

方言与饮食文化恰好正代表了两者之间的一种结合,笔者在讨论饮食民俗时,没有把方言词汇刻意地划分成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来讨论,而是从饮食的角度入手,从一个更微观的文化视野将民俗细分,以深刻挖掘成都方言词汇中的内涵。

通过研究饮食文化,我们可以看到成都方言词汇中的一些特点。首先,重叠词和儿化现象比较多,笔者推测这一方面和语言使用的传统相关,另一方面则可能反映出了成都人的某种性格特点,温文尔雅、不疾不徐;同时,长词语与贬义色彩词较多,这在反应成都人闲适缓慢的特质时,也流露出其直接、尖刻、泼辣的豪放性格,因为贬义词多产生于或争吵、或市井之中,而在后面的意义扩展中往往具有了警醒和教化的作用。

以方言词汇研究民俗历来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如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黄尚军、梁德曼:《成都方言词典》、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等,毕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活着的代言人。笔者专门研究成都方言词汇中的饮食民俗,一是为了研究得更细致深入,二是饮食文化是成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话题,且最具典型性。可能受才学限制,并未尽得此功。

参考文献

[1]李荣主编.梁德曼、黄尚军.成都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4]非文.川渝口头禅[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罗竹凤主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1993

4.饮食民俗-在旅游活动中作用 篇四

人们离不开饮食,它是生活所必需的。但旅游活动中,饮食对旅游者来说,不仅仅为了解决饥饿,多是有目的的尝一地、一国、一族的饮食风味。如到北京要吃全聚德的烤鸭,到延吉要吃朝鲜族的狗肉冷面和辣白菜,到日本要吃“寿司”(日本饭团)与生鱼片等等。品尝这些饮食,不仅是口感上的满足,还有对其烹饪技术、饮食器具、食品色形、进餐方式等的体验与欣赏。从而使感官和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即或是离开了旅游地,也会留下难久久忘的印象。

旅游可以使当地人以目的地的特色饮食为骄傲,当地人常常忘记就在其周围的东西的价值,只有通过游客的眼睛,他们才重新审视自身的饮食文化特色。充满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吸引着八方游客,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饮食民俗文化的发展,并且增强了当地人的自豪感。

5.中国民俗文化 篇五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6.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篇六

尚红,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说:“周人尚赤”。这种“尚赤”的风土人情在汉族古代有许多表现:中国古称“九州”,又别称“赤县神州”;“赤鸟”被视为瑞鸟,又被作为太阳的别称;纯洁善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为“赤心”;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颜色为“赤”,遂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由于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所以常把妇女的盛装称之为“红妆”,并以“红妆”代指美女;或把妇女美丽的容貌称之“红颜”,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妇的住房称为“红闺”;甚至盛装出游的男女也被称作“红男绿女”。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巾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直至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也曾称为“红军”。

在汉族民间习俗的贺庆寿礼、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要穿红衣,逢年过节送礼也要贴红纸,年节及喜庆送钱要用红纸包装,俗称“红纸包”。凡此种种俗称“红喜事”。

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色为五色中最高贵,代表中央。因此,汉族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皇帝穿的龙袍又称“黄袍”;祭祀时也要穿黄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严。

在宗教方面,不仅道教敬黄色,服黄色,而且佛教也认为黄色素雅、绝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装、建筑及其他装饰多用黄色,器皿多“鎏金”(即“涂金”)。

汉族民间贵黄最典型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甚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政治口号。

7.在嘉兴,老外们感受中国民俗 篇七

今年端午,我去了嘉兴,遇到了不少老外。老外们因为各种原因来到中国,惟独这时节,却为了同一个原因聚首嘉兴,感受中国民俗。

演一场风情

来自韩国的美女金熙真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但今天,她却在嘉兴,第一次零距离体会到中国民间的端午味道。

今年端午期间,嘉兴举行了盛大的民俗文化节,并邀请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加拿大等国与嘉兴市结为友好城市的市长(副市长)共同出席欣赏。

恰巧,金熙真的故乡江陵也是嘉兴的友好城市。来自当地艺术团的她,作为友谊的使者,和姐妹们一起,在嘉兴大剧院举行的精彩的开节晚会上,登台为各国友人们献上一曲民俗歌舞《青山别曲》,美妙空灵的舞曲,让大家感受到了韩国的端午气息和中华文化。

演出间隙,金熙真告诉我,韩国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有大关岭山神、洞城隍等十二位之多,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廿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

对于中国的端午,金熙真也不吝赞美:“嘉兴的端午很热闹,我在每个人眼里都看到了孩子般的快乐。这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我最喜欢吃嘉兴粽子、喝绍兴黄酒。”

尝一口味道

美国小伙子托尼,是端午那天我在嘉兴梅湾街西舞台遇见的。当时,他正举着个大相机,挤在人群里,对着看台一边欢呼一边猛拍。

看台上,正在举行的是裹粽子大赛。

头一次见到这场面的托尼被一众粽艺师裹粽子的麻利劲给吸引住了:折叶、灌米、加馅、扎线,几个动作一气呵成。

我告诉他,在嘉兴,粽艺师平均每天裹粽八小时,每人每天能裹上两三千只,最厉害的一分钟裹七只。

反应机敏的托尼立马算出来了:“天哪,10秒钟不到就能裹一只粽子!”见他有点不信,我拿出手表计时。不一会儿,托尼感叹地说:“我盯了两个人,差不多15秒裹一只,从取粽叶到裹完粽子扔进筐。”

看完比赛,托尼意犹未尽,和我一起来到嘉兴当地随处可见的五芳斋快餐店里吃午饭。小伙子胃口不小,一个人就消灭了一只大肉粽、一只蛋黄肉粽、一只豆沙粽,外加一大碗馄饨。吃完后,他咂咂嘴说:“真香啊,晶莹剔透、口感香滑,比我们国家的三明治强多了。”

临别,我告诉托尼,其实端午期间,嘉兴不止粽子好吃。在伍相祠举行的子胥庙会里,还有香酥蟹、竹筒饭、烤乳鸽、铜锣烧这些来自北京、安徽、福建、云南等多个省市的风味小吃和烤香肠、冰激凌、榴莲酥、打年糕这些来自德国、韩国、泰国、朝鲜等多个国家的经典美食组成的美食节,不妨去尝尝。

小伙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他的表情,凝聚了一个吃货端午期间在嘉兴的幸福。

赛一回龙舟

北华大学的留学生艾瑞克也是前来嘉兴“赶端午”的老外,不过他有个特殊的身份——龙舟运动员。

端午期间,第三届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在嘉兴举行。虽然天公不作美,一直下着滂沱大雨,但一点都不妨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中国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7支龙舟队600多名大学生在湘家荡旅游度假区上演一场群龙争斗、劈波斩浪、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国际水准龙舟赛事。

艾瑞克对我说,他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向往江南。他之前在澳门、北京、广州也参加过龙舟赛,这次能借参赛的机会来嘉兴领略一下江南风情,觉得十分幸运。“我喜欢湘家荡,这儿环境、气候都特别好,一派江南韵味!可惜这次比赛时间安排紧凑,我希望下次能再来嘉兴游玩!”

主办方告诉我,世界大学生龙舟锦标赛是大学生领域最高水平的龙舟大比武,首届于2010年在中国天津举行,第二届于2011年在美国加州长堤落幕;通过前两届比赛,该锦标赛在国际上已经有相当知名度;第三届赛事能够“花落”湘家荡,背后还凝聚着嘉兴方面的积极努力。

确如本届龙舟赛《开幕致辞》中所说,这是嘉兴市“首次举办国际性龙舟赛事,它对嘉兴展现特有的地域文化、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扩大对外交流、提高城市知名度,发展体育、旅游、文化事业必将发挥积极作用”。无数和艾瑞克一样的大学生,在这里感受了嘉兴的优秀、江南的美好,并把这样的印象带回自己的国家。

今年嘉兴端午节给人的惊喜,在于全国性和国际化的融合。除了龙舟赛、开节晚会这些交流盛会之外,还有嘉兴国际友城文化发展交流会等活动,让嘉兴端午文化走出嘉兴、走向世界,体现的是自身的强烈自信。

在节日筹备中,探索城市文化的全新定位;在古老祭祀中,寻找节俗文化的真实内核;在学术研讨中,引领全国端午习俗的保护;在普天同庆中,构筑共同的幸福精神家园。这是嘉兴在端午民俗文化品牌打造上未曾间断的探索和追求——端午期间的嘉兴,给了我们这样的回答。□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

Foreigners Enjoy Duanwu Festival Celebration in Jiaxing

By Qi Yongye, our staff reporter

June 23, 2012 marked Duanwu Festival in China, also known as Dragon Boat Festival. I celebrated the festival in Jiaxing, the central city in northern Zhejiang, a coastal province in eastern China. I met some foreigners there. They were in China for various reasons, but we were in Jiaxing for the same Duanwu Festival.

nlc202309010209

In 2012, Duanwu Festival was a three-day long weekend celebration across China. Jiaxing invited mayors and vice mayors of its twin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Germany, Australia, Italy, South Korea and Canada over to celebrate Duanwu Festival together. The city held a folk cultural festival to mark the important festival.

Kim Heejin, a young woman from South Korea, had been in China many times, but it was this year in Jiaxing that she first sampled Zongzi. Zongzi, steamed glutinous rice wrapped up in bamboo leaves, is a must for Duanwu Festival in China. Kim was from Gangneung, a sister city of Jiaxing since May 1999. She and many other women were in Jiaxing to stage a show to let people know how South Korea celebrates the Dano Festival, a distinctive Korean version of the original Chinese Duanwu Festival. She gave me a detailed description how Dano Festival is celebrated in South Korea. Usually they hold a five-day celebration in offering various sacrifices to various gods. The ceremonies last more than 20 days if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 in honor of the mountain god is counted in. The whole celebration lasts more than a month if wine brewing for the festival is included. Kim commented warmly on the Duanwu Festival celebration in China, saying that she saw childlike happiness in everyone’s eyes, that there was so much fun everywhere, and that she favored Zongzi made in Jiaxing and yellow rice wine made in Shaoxing.

When I saw Tony, a young American, he was directing a big camera at people on a big stage, clicking away and cheering. We were in a street in Jiaxing. On the stage, a competition of making Zongzi was in high swing. Tony was amazed by the fast-moving and artfully ambidextrous fingers. I said that the fastest record for Zongzi making was seven a minute. Tony calculated and wowed, finding the record incredible. I got out my wristwatch and began to time a master on the stage. The master spent about 15 seconds making one. After the competition, Tony and I went to Wufangzai, a famous Zongzi restaurant chain headquartered in Jiaxing. We had Zongzi there. Tony said he liked Zongzi very much and found it better than sandwiches. It turned out that Tony was a foodie and was eager to try some more exotic foods at the Folk Culture Festival in Jiaxing.

Eric, a foreign student from Beihua University in Jilin, province in northeastern China, came to Jiaxing as a member of his university’s dragon boat team. The team took part in the 3rd World University Dragon Boat Championship held in Jiaxing on 21st June. The championship was part of the gala celebration of Duanwu Festival in Jiaxing 2012. Eric was one of nearly 500 foreign students in Jiaxing for racing their dragon boats. The 37 participating universities included Harvard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 University of Sydney, Fudan University, Nankai University, an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Eric said that he liked the Chinese culture very much. He had been to dragon boat racing in Macao, Beijing and Guangzhou. He felt lucky for the opportunity to race in Jiaxing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amed for centuries for its scenery and prosperity.

Celebrations of Duanwu Festival in Jiaxing in 2012 were a big event for the locals. The city government aimed to integrate the domestic activities with the international ones, showing confidence in going international and promoting Jiaxing through cultural events.□

8.中国民俗学论文 篇八

——“中国传统文化”PK“洋节”

【摘要】洋节的席卷而至,中国传统节日能否抵挡住洋节如此巨大的力量,在角逐中胜出?这个问题在中国越来越国际化的进程中不断被提起。洋节的魅力何在,中国传统节日该如何得到更好地弘扬,保住国内市场,这都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洋节,文化,传承,弘扬

【正文】

前些日子,看到微博上疯狂转发的一个帖子,十二个月有十二个情人节,什么白色、黑色、银色等各种各样的情人节,却也得到中国人的推崇,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洋节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所重视和喜爱,其程度也不亚于中国策传统节日。

洋节占据中国市场,得到各方人士的热烈探讨,而中国政府也做出了相应措施,从2007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正式被定为国家法定假期,可见,政府对于传统中国节日的弘扬和传承的重视程度。本人觉得,也许年轻人并没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视或者说是推崇洋节,而只是由于年轻人喜爱热闹、玩耍,节日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借着节日的喜庆或者闲暇,拉上一帮朋友,一起娱乐罢了。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比起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乐于享受洋节,其中的原因,确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的,洋节的魅力所在,也许值得我们借鉴,用于更好地丰富和弘扬我们中国传统节日。

一、“洋节”受喜爱甚至热捧的主要原因

1、文化的改变往往离不开政治或者说综合国力的影响。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真正有机会“走出去,引进来”,由此使得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对外来文化的接纳也好,容纳也罢,更多的外来文化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多元化与我们的兼收并蓄使得西方“洋节”越来越被国人熟知和庆祝。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刚刚懂事的小孩,都知道情人节的浪漫,圣诞节的盛大,反而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关于它们的传说却渐渐被遗忘。

2、形式的多样性吸引中国年轻人的注意。奉承着“民以食为天”的信仰,“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围绕着一个„吃‟字。”这句话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最精辟的概括。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可是却也改变不了从初一吃到初八上班的宿命。虽然洋节也离不开吃,但是也绝不是在红酒和西餐中度过。看看洋节的各种形式:情人节的玫瑰,圣诞节的圣诞老人送礼物,万圣节的南瓜灯和扮鬼怪等等,形式的多种多样,确实是中国土节所望尘莫及。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3.6%的年轻人是为了快乐才喜欢洋节的,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消费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3、市场经济下对利润的过分追求。为了追逐经济上的利益,某些商家和媒体大肆宣扬所谓的各种各样的“洋节”,以求攫取利润。众所周知,节日所带来的商机是巨大的,商家和媒体在大肆宣扬的基础上,增加了“洋节”的知名度,抓住消费者从众心理,扩大“洋节”的影响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自己取得极大的经济利益,却在不知不觉中,也使得“洋节”在中国市场得到了一定的份额。

4、变态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有些人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片面认为过“洋节”是一种时尚,从而追随甚至热捧,以过洋节为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各种各样文化的冲击,假如文化价值观不够坚定,那么就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中国的年轻人,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就更容易受影响,不排除其中的一部分人有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他们心里,可能并不认为洋节有多么的有吸引力,但是就是崇洋心理在作祟,认为过洋节就是一种时尚,没有过洋节就是与国际脱轨之类贻笑大方的借口和理由。

5、对于传统节日的宣传不够,继承和弘扬的意识欠缺。好端端地,端午节成了韩国的传统节日,他们甚至说李白是韩国人。听起来,很可笑,却也很可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无需置疑的,可是,就是由于这种自古以来的优越感,在现代中,也吃了很多亏。文化的优越感,导致在传统节日的宣传不是很重视,觉得这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会自然而然地被继承和弘扬,事实却非如此。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冲击,洋节的旗号越来越响,中国确实该好好宣

传自己的传统文化,使之不至于被遗忘或遗失了。

二、中国传统节日该如何得到更好地弘扬

其实想想,洋节并不可怕,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传统节日互为交融未必是坏事。重要的是,我们更应该从洋节那里吸收更多适合并且能够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同样适用的优点,将具有传承意义的节日重视起来,加以继承,使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发扬光大。

首先,中国应该增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加大对于中秋节、元宵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以及由来文化的宣传,如中秋节的嫦娥追月、玉兔捣药、吴刚砍树,元宵的赏花灯,七夕节的牛郎织女等等传说或者故事,通过对这些具有神奇色彩的因素的宣传,能够增强中国传统节日在民众心中的认同度和熟悉度,特别是年轻人们,对于这种比较不平凡的食物总是记得更加牢固。通过对于传统节日的保护使得群众能够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的保护、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其在各种洋节的冲击中仍然能够屹立不倒、永葆魅力。

其次,中国应该重视传统节日形式的多样性,而不仅仅局限于饮食文化。面对形式多样的洋节,虽然我们不必要去效仿,但是却也应该看到自身的不足。确实,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中国自古以来推崇“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几乎每个节日都离不开食物,春节的饺子、元宵的汤圆、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十个手指头都数不来。对于中老年人,可能觉得节日有食物的陪伴是挺好的一件事,可是对于对各种事物都十分好奇的年轻人,吃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理的,丰富多彩是他们的追求,形式太过单调只能落得被他们淘汰的后果。其实,细细想来,古代庆祝中国各个传统节日形式并不单调,并非只有所谓的饮食文化而已。春节的放鞭炮、贴春联、守旧岁、拜年,元宵的赏花灯,端午的赛龙舟,诸如此类的除吃之外的庆祝节日的形式,更值得我们去弘扬和发展、宣传。怎样使得节日的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吸引人们的眼球,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新意的观念,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思考和真正着手去改变的问题,只有这样,推陈出新,才能不至于被淘汰。

然后,应该加强年轻人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使他们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培养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为我们灿烂而悠久的历史文化

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而能在世界文化浪潮中,仍能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避免崇洋媚外思想的滋生,以过传统节日为荣,从而形成良好的传统节日氛围;

最后,媒体和商家不应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应该在宣传和推广我国传统节日上做文章,同样能够在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同时拉动消费,增加卖点。只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传统节日乃至民族文化才能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发扬光大。

当土节遇上洋节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自己的轴心思想,没有自己应该坚守的文化价值观,像风一样“随遇而安”。发现洋节的亮点,运用于弘扬和发展我们的传统节日,使得我们的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能够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走向世界,面向未来,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法学院09级三班 胡晓真

9.中国民风民俗作文 篇九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民风民俗作文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 篇1

中国幅员辽阔,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各地都有不同的民风民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是反映了风俗是因地而异的。

何为民风民俗呢?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正是这些风俗使中国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

而且风俗也会因时因地而不断变化,成语“移风易俗”正是这个意思。同时,风俗也与社会道德和法律一样,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 篇2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和许多国家一样,都有自己的节日,我们中国有很多节日:春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等,这些节日中,庆祝得最轰轰烈烈的,习俗最多的,非春节莫属。

春节的习俗实在历史中沿袭下来的,比如“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扫尘,扫尘在民间的说法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春联和窗花。春联也叫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而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除了这些贴的,还有守岁,拜年,点爆竹,蒸年糕,包饺子等习俗,在小孩子眼中,也许拜年是最好的习俗,因为拜年可以得到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你们知道饺子的来历吗?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时,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等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

中国的民风民俗的作文

中国民风民俗作文 篇3

北方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去逛庙会,今年,我来到了南方过年,这里的人每缝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去逛花街。

听说广州花街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这几年,花街分别在8个市属区举行,形成了花街总长几十里、几百万人在一起逛花街的壮观景象。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地人,舍弃与家人一起团圆的机会,从各地赶来,特地来目睹广州花街的气势。

今年的`除夕前夜,我们也来到越秀花街来沾沾喜气。看来传闻是真的,还没走到花街入口,只见花街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来往往的游人手上大多拿着桃花、水仙、小柑橘树、兰花。我问爸爸:“为什么游人买的都是这些花呢?”“这是人们为了寓意大吉大利、大展宏图!”爸爸摸着我的头说。

我们来到了花街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的海洋,有高贵典雅的兰花、有粉红动人的桃花,有千姿百态的菊花、有暗香浮动的水仙、有艳压群芳的郁金香、有红色美玉之称的玫瑰……你看,那一朵朵百合绽放出一个个笑脸,像在夜风中向你问好;一枝独秀的大花惠兰傲立在花海中,像是高傲的公主;天真无瑕的马蹄莲迎着微风翩翩起舞;蓝紫色的兰花如同一只只花蝴蝶在微风吹拂下向我们飞来。实然,我被眼前一串串金黄色的葫芦吸引住了。我问爸爸:“这是什么花?长得这么古怪?”爸爸说:“这是金葫芦,人们叫它“五代同堂”,把它放在家里象征健康长寿。”哦,原来每种植物人们都给它蕴寓了丰富的内涵,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花街上不光只卖花,还有各种卖小工艺品的档口,我自己买了一个迷你五彩小风车,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陶笛,我一直吵着要买一个肉肉小植物,爸妈经不住我的纠缠,终于给我买了一盆内内小植物。这次逛花街我们真是满载而归。

10.浅析中国民俗学的研究与发展 篇十

[关键词] 民俗学 民间文化 世界民俗 融合

一、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是民风、谣俗、习俗、风俗。狭义上来说,是文化的遗留物,是一个已经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包括精神文化、民间文化、传统文化。从广义上说,民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民俗为满足一定群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产生的传统行为模式。它与科学行为和官方行为相对应而存在。科学行为旨在追求真理,官方行为旨在维护秩序,而民俗行为重在表达信念和感情。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等现象的一门社会科学。民俗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主要针对信仰、风俗、口传文学、传统文化及思考模式进行研究,来阐明这些民俗现象在时空中流变的意义。民俗学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生活现象息息相关。

二、民俗学的主要任务

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它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以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

三、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生活里的种种民俗文化现象,大体具有以下特点:它们是社会性和集体性的,一般要经过民众的认同和长期实践,才能成为风俗:它们大多以类型或模式的形态存在:它们在时间上具有传承性,空间上具有扩展性。上述特点使得民俗现象能够显著地区别于社会生活中那些个人的和暂时性的现象。

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注重实证,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包括搜集在民间保存、记忆、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观察和体验民众实际生活。同时,至少在中国还应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民俗学研究强调对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也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内外部关系和性质特征等作出解释。由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和需要有多种观察角度,因此,亦经常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料、理论和方法。民俗学尤其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四、从民俗学角度分析传统节日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

“传统节日”内容涉及民俗学等多学科知识,与社会学内容非常接近,必须对此进行深刻探讨及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主要有一是表现在吃的文化,比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腊八节吃腊八粥,过节大多离不开吃,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之一。二是表现在普遍性和特殊性,同一个节日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都过,但又各有各的特色,同样是过春节,北方大多数地区都是吃饺子,但有的地区吃肉馅,有的地区则吃素馅,而南方甚至不吃饺子,却有同样的称呼“过年”。三是全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各民族都有不同的传统节日,比如藏族有藏历年,回族有古尔邦节。四是传统节日都是表达了群众向往幸福生活的良好心愿,比如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中秋节是为全家人能够团团圆圆等等。

影响传统节日民俗形态的文化因素有:一是先秦周礼的影响。周代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朝代,那个时代的礼制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人。二是儒家文化的影响。三是百姓精神信仰的影响,比如信仰祖先神灵等等。四是道教的影响。五是佛教的影响。六是历史伟人的影响。比如据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但中国节日受宗教的影响要远比西方弱。

今天,当我们强烈呼吁保护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时候。不能不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文化传承的濒危状况做出分析,特别是对它们濒临失传的原因进行论证。传统节日民俗在中国民众农耕生活中经过了几千年的自在的、自发的传承,早已经形成了世世代代传习不断的全民族重大生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每一个传统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完美和谐的特征。

近日,国内民俗学专家们聚首恳谈,呼吁法定春节假期可考虑从年底安排起,使之与民间从年底过渡到年初除旧迎新的习俗相契合,并提出对于个别“洋节”,应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和指导。个别洋节的越来越红火,我国传统节日的相对冷清,使得捍卫传统文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甚至有“抵制洋节”的声音传出。但是,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很难想象抵制能够有什么效果。而从历史角度而言,我们的穿着、习俗等都曾经有过异化的时候,但自信的中华文化允许并包容了这种异化,这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总之,立法、放假是振兴传统节日的一个办法,同时,将传统节日的内涵与现实有机结合并“广而告之”地进行重温,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我们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承载着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如果能够将这份宝贵的遗产继承并光大,那么,对于个把洋节的“入侵”,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五、结语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树叶变变变》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会考知识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