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育儿的心得体会

2024-09-18

父母课堂育儿的心得体会(共13篇)(共13篇)

1.父母课堂育儿的心得体会 篇一

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干涉我的生活

有一种爱叫奶奶觉得你没吃饱,妈妈觉得你得吃药,爸爸觉得你什么都不懂,七大姑八大姨觉得你少个对象,还差个二胎.....他们用独特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关心我们,不管我们是否乐意,都得接受这份好意。

爸妈虽然唠叨,但真的是爱你。有人在朋友圈吐槽,你们虽然爱我,但实在管得太多。

《偷影子的人》书中写到,“你不能干涉别人的人生,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是他的一生,只有他一个人能决定他的人生。”

书中的小男孩长大了成了医生,他建议最好的朋友吕克也去学医。他说吕克你要继承你爸爸的事业,长大了继续当个面包师整天揉面团?那样简直太没出息了!于是他想尽办法去说服吕克和吕克的爸爸,像他一样去考取医学院,然后做一个医生,比做面包有面子多了。

吕克听从了建议,背上行囊去千里之外的医学院开始了学医生涯,可是吕克并不是学医的料,他学得很痛苦。最后吕克花费了很多年的时光弄明白了一件事儿,就是自己根本不是当医生的料,他还是更擅长做出漂亮美味的蛋糕,而且做面包的整个过程他感到又快乐又有成就感。

吕克下定决心离开了医学院,背上行囊重返故乡,重新干上了做面包的行当。

男主看到做面包的吕克比学医的吕克更快乐,才恍然明白,用自己认为的“为了对方好”,去干涉了别人的人生,到头来不但没有帮到他的好朋友吕克,还害他荒废了半生年华。

很多人觉得自己有救世向善的社会责任感,所以希望自己关心与在意的人少走弯路,总是忍不住眼睁睁看他“误入歧途”。尤其是父母更有这种想法,希望孩子一路畅通,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孩子。所谓经验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行不通,让他们去接受挫折与失败吧。这样他们才能在以后真正的少摔跟头,少走弯路。

来自家人的干涉还可以用亲情招牌挡一挡,最受不了关系一般,甚至堪比路人,都要对你的生活方式指指点点,你为我好,就可以干涉我的生活了?

住楼主的一个老太太,出于礼貌打过几次招呼,没有想到她超级自来熟,见我带着女儿出门,她总会拉住我,热情地问:头胎女儿压力小,赶紧生个二胎吧!怎么还不生二胎啊?等岁数大了再生就不好了。你在家也能挣钱,做什么的呢?赚多少钱啊?你一年回几次娘家啊?你家小孩考试多少分啊?有没有给孩子报个特长班啊?……

只要我回答她一个问题,她就会有更多的问题问。可是,我们家生不生孩子,靠什么挣钱养家,孩子怎么教育,真心你关你半毛钱关系啊?!我真的不想回到这些问题,于是找个借口就走。

她看我不耐烦或有点生气,马上就会说:“闺女,别嫌我事多,我是没把你当外人,我这都是在为你好!”

我心中说:你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可是我全然没有把你当成自己人啊。一来二去,一看到她,点个头,就躲开,或装作打电话。

我们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爱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你怎么做,动不动就来告诉你:找工作首先要稳定,找对象要老实,该结婚了,该生娃了,该给孩子请家教了,父母在可不能远游……你跟我交浅就不必言深了。

她们以为这样是在跟你熟络,却不明白,这才是她们被避而远之的原因。甚至会说出自己的隐私换取你的秘密。而我最怕,她转身就把你的事情公布于众,闹得所有人都知道了。

就像我不能干涉你爱打听爱管事的毛病,你也无权指点我的生活。当你被无端的人询问,直接走开、躲开是最好的办法。她们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脆弱。你有说不的权利,而且当你真的忍受不了他人指指点点,发怒的时候,她们往往就怂了。

这是个人人活得并不轻松的世界,总是需要通过一些途径去解压,去疏导心中的郁结,以重新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尊重他人,就为人处世的第一原则。不懂我,又如何为我好。

2.韩国父母钟爱的“自然育儿法” 篇二

母乳喂养和用布质尿布

在吃的问题上,韩国首尔的妈妈们亲自当模特登场做广告,强烈呼吁“为了孩子要坚持母乳喂养”。喂母乳已经成为非常自然和光荣的事情。有一些妈妈在地铁里做喂母乳的表演,爸爸们也在一旁加油鼓劲。

原先父母们都爱用一次性的尿布,但是现在,为了孩子的健康,用布质尿布的父母日益增多。给两个孩子都使用布质尿布的33岁的李妈妈说:“虽然用布质尿布和喂母乳麻烦一点,但是,听说这样做对孩子有好处,我准备继续做下去。”在她的周围,有不少妈妈都和她一样。

尽量不给孩子吃药

在韩国首尔,有一家以不用药而出名的小儿科医院。该科的高医生强调说:“孩子们的疾病,90%以上是病毒引起的,即使不吃药,过了一定的时间也会自然康复。”

开始的时候,有些父母要求医生快点使自己的孩子好起来,但是现在这些父母认为,“孩子疼过,才能产生在疼痛的时候战胜疼痛的力量。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到了非要用药的时候再吃药也不迟。”他们非常赞同高医生的做法,认为这样可以用较少的药物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防止药物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还有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不吃东西而苦恼,专家们认为,孩子所吃的量是一定的,所以不要只是追求量,而要关心一下质的问题。即使吃得少一点,也要让孩子吃各种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这样他们才能存储能量,在生病的时候可以和疾病作斗争。

让孩子从小单独睡觉

最近韩国人开始流行让孩子单独睡觉,不管是婴儿还是幼儿。因为让孩子单独睡,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近感,有利于健康,还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韩国某妇幼保健医院的朴医师说:“以往从婴儿时期开始,我们就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睡觉。这样做,有的是觉得喂奶方便;有的是不放心婴儿自己睡觉,担心会出什么事;有的是怕孩子睡觉时因蹬被子着凉而生病;还有的是怕分床睡觉,影响和孩子的那份亲情。其实,从卫生角度来说,让孩子单独睡更为科学,因为父母和孩子同睡一床,父母呼出的浊气,易被孩子吸入,这对孩子的健康不利。”

玩泥巴沙子又有何妨

3.关于父母育儿心得 篇三

不知道您有没有过我这样的想法?每当我想起如何对孩子的时候,就会自责不已。因为我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脾气上来的时候就会对孩子发火。当自己意识到负面情绪,就拼命想压制,越是压制反弹越厉害,脾气越是大,事后更后悔。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在给她梳头发的时候,她的头老是扭来扭去,老是不能给她梳好,加上她最近起床一天比一天晚,我要压制脾气的冲动,耐心哄她起床穿衣服,忍耐力已经快要到头,忍不住大声喊她“不要动!别动了!叫你别动了!”她被吼了不开心,跺着脚,说我不该大声说话。平时我也就忍下了,可那天早上火格外大,顺势用梳子敲了她的头一下,然后把梳子扔在地上,大喊“那你就像疯子一样去上学吧!早上不起床,梳头还一个劲乱动,你不知道还没吃饭吗?一会还要上学,又该迟到了!你要气死我了!”她被我的行为吓呆住了,然后哇哇大哭。

再愤怒的情绪也有平息的时候,事后我为自己情绪失控感到自责,向女儿道歉,请求她的原谅。她大方地原谅了我,告诉我打人是不对的,不要剪短她的头发,她不是故意乱动让我梳不好头发的。孩子的懂事让我自惭形愧,原来孩子一直在默默的帮我分担着这些负面情绪。

也更加理解了那篇文章“孩子正处在你怎么凶他,他都爱你的年纪”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孩子的世界。如果我们能从孩子的世界出发,去看他们问题背后的动机,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真的低估了孩子对我们的爱。

周星驰讲过自己的故事,离异妈妈一个人领着他们姐弟讨生活,把好吃的都留着孩子们,自己舍不得吃一口肉。为了让妈妈吃肉,周星驰故意打翻妈妈买回的鸡腿,节俭的妈妈舍不得扔掉脏掉的鸡腿,煮煮自己吃了。多年之后妈妈还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却说:“要不是当时我把鸡腿掉地上,你会舍得吃吗?”“只有这样你才会吃啊!”直到此时妈妈泪流满面,才理解这个“不懂事的男孩”。

在多数父母眼中总觉得孩子不省心,可在孩子眼里,我们却是完美的。

看着一群玩耍的孩子,主持人问玻璃墙外孩子们的妈妈:“你觉得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怎么样?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你给孩子打几分?”妈妈们想了想,给出了调皮、不听话、不懂事、不好好吃饭等评语,打出了八分、七分不等,低的还有五分。

主持人又问玩耍的孩子们,你觉得自己的妈妈怎样?孩子们谈起自己的妈妈满口尽是赞美和爱意:“我喜欢妈妈陪我玩...”“我放学回家就是要妈妈抱...”“妈妈做的饭最好吃”“妈妈是小美人鱼”“妈妈变老了我会很伤心...”“就是喜欢妈妈,想保护她...”

“满分十分,你们给打几分?”孩子们的回答竟然出乎意外地一致,几乎都是十分!除了某个不懂事的孩子,她竟然说要打一万分!

演播室里,所有孩子妈妈都哭了,她们被孩子感动了,她们在孩子身上感受到了那种无条件的爱。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灵魂。”

回到现实中,父母情绪不好的时候,孩子躲不开。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父母讲道理。

当我们总是让孩子学习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孩子可从来没有要求我们变成完美的父母。

孩子对我们的爱,常常是不假思索的纯真,而我们对孩子的爱,往往是附有条件的期望。

孩童只盼望欢乐,大人只知道期望。孩子在大人的期望中成长,在成长中也变成了要期望的成年人。

电影《狗十三》的主角初中生李玩,为了家人她不断牺牲,努力做爸爸口中懂事的孩子,可最后内心伤痕累累,甚至妥协送掉小狗,让每个人都快乐,喜欢自己。她想拯救这个家庭的心是那样赤诚,她对爸爸的要求只是尊重自己,带自己去看天文展。没人倾听她内心真实的声音,后来终于发现,没有了自己,快乐也不再是快乐,家也不再是家。

每个能够倾听孩子心声的父母都是了解孩子的,因为不了解甚至不愿了解,我们听不懂孩子的话,忽视他们的存在。孩子的行为,哪怕是叛逆的行为都藏着他们的渴望。一起感悟人生

尤其家里父母婚姻即将解体的孩子,开始瞒着孩子,蛮不住了就让孩子做选择,挣着抢孩子或挣着推孩子,让他们很恐慌,会做出极端的行为。有的孩子会装病,装着装着变真病,有的孩子则变成了问题少年,男孩打架斗殴进拘留所,女孩放浪形骸打胎伤身体,不惜自我伤害,只为了将父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只为了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用自己弱小的力量为父母,为家庭做出过这样那样的努力。可面对父母的争吵、婚姻波澜,他们还太小,小到不明白没人有能力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父母看不到孩子,也看不到孩子背后的努力。最终,这些孩子也绝望了,认为自己做不了什么。长此以往,孩子也逐渐成长扭曲。他们,也变得像父母一样,成了糟糕的父母。

孩子都曾有过一颗拯救家庭的纯良之心。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告诉孩子,父母的问题是父母的,父母的情绪也是父母的。孩子,只是父母的孩子,而不是父母情绪的承担者,他们没必要对父母的任何行为做出牺牲。我们离婚也还是你的爸爸妈妈,照旧爱你。让孩子从内心接受这个事实。当我们帮孩子这种无意识的想法表达出来之后,孩子就可以放下那份执着。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但父母经常听不到孩子的话;父母希望孩子懂事,但父母时常不懂孩子的心。于是才有一出出家庭悲剧上演。

4.农村父母育儿心得700字 篇四

孩子的情绪比较敏感,家长的行为对于他们影响重大。他们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家长无心的批评和教训都会让他们难过很久甚至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心理的自卑。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与理解。试着跟孩子沟通,争取得到孩子的信任。

2.相信孩子,让孩子得到适当的自主权

孩子处于懵懂时期,对很多事情都似懂非懂却又装作什么都懂。他们渴望被认可,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间发挥。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决定所有。尽量多听听孩子的意见,甚至家里的一些大小事可以让孩子参与表决。

3.支持挫折教育,让孩子在教训中得到历练

父母不要过分的保护孩子,倘若孩子在被保护得严严实实的温室中成长,那么他对外面的世界的认识也一直停留在现阶段不会进步。父母也不可能避免所以的危险向孩子靠近。唠唠叨叨的说教远远比不上让孩子自己体验来得更加深刻。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让他去摸索,去体验失败和成功。

4.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榜样

孩子很会模仿身边人,所以父母要尽量控制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好的榜样。日常生活中不要说粗话,乐于倾听敢于助人。对孩子言传声教,让孩子学会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得到好的教养。

5.让教育生活化

生活处处都是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成长。教育孩子不要太刻意地说教,孩子久而久之会觉得厌烦。我们可以借鉴生活的故事,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当然也不要老在孩子面前提某某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这样会把自己的判断强加给孩子使孩子迷失自己。

5.育儿心得生活处处皆课堂 篇五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因此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总会注意很多方面。但是,当我们面对孩子时,就不会注意很多了,总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其实,大人们这样做,很容易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的,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注意细节方面的内容!

✦ 学会赏识孩子

孩子的自我形象,是在幼年时通过与别人互动后建立的,常常被人告知“笨”、“丑”、“不乖”的孩子,自然就会展现出“笨”、“丑”、“不乖”的特质,更糟糕的是孩子潜意识里也许就这样认定自己了。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学会赏识孩子,用表扬和肯定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将“聪明”、“自信”、“漂亮”的特质展现出来。

✦ 注意保护孩子自尊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常被大人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又没有什么为自己辩护的解决办法,爱面子的孩子只好生气!反而更让家长对其进行数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喜欢出门,不喜欢与人交往,极大的影响着孩子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和能力。

✦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喜爱表演、表现是部份孩子的天性,但不要勉强孩子做这些,尤其是以物质利诱、威胁刺激的方式,这样会让孩子建立错误的价值观念。所以千万不要常用此种方法来诱导孩子,以免孩子以为只要有诱惑就可以做任何事。

✦ 让孩子知道你爱他

父母也总会有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在这个时候,若是孩子再出点儿小情况,那父母很容易就会对孩子口出恶言,而恶言一出,烙在孩子心灵深处的伤痕,绝对会影响到你和孩子的感情!所以说,各位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出不爱他、不要他、讨厌他的话,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爱他、喜欢他,永远都会陪伴他!

✦ 给孩子学习的机会

不要认为孩子能力不够、很多事都不会做,而不让孩子动手学习,在孩子说出要去做某样事的时候,如果这件事,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伤害,你就放手,让他去做吧!如果,你不愿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或者因为担心孩子出问题,而牺牲了孩子的学习机会,那孩子只能是所有的事情都依靠你,失去了自身潜力的发展。

育儿心得生活处处皆课堂2

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也不在是你眼中曾经的那个宝宝了,她有时也会抓住大人的缺提出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个“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我们平常也要注意什么样的教育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做父母的可能都喜欢给孩子设计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一但教育偏离了设计的轨道,就会认为孩子“笨”、“没有出息”,等一系列影响家庭气氛等不开心的问题也会急驰而来。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父母曾经给自己设计的未曾完成“宏伟蓝图”拿过来让孩子来替你去完成。曾经犯错改了就不是问题,相同的错误重演就是问题了。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自由的、和快乐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我们认为__只是个平凡的小女孩,我们没有给她设计任何的远大理想,我们只是希望她开开心心上学,开开心心生活,健康的成长。所以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帮助她找出差错的原因,而不是开口就责骂她,对于因粗心大意的小毛病偶尔提提,不是揪住不放。尊重她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选择,但也要监督她对自己的选择不要随便更改或后悔,培养她自己独立决定的意识是不可以冲动和随意的。要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和规则,由于家庭结构问题,老人都会把孩子当做“宝”来喜欢或讨孩子开心。如果祖辈和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联盟,是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纪律感的最好教材。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要采用背靠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前争执不休。

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步增长,孩子开始学会独立思考,不再盲目服从;平时我们多采用沟通办法,口气婉转,放下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减少居高临下的家长制批评作风。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认真聆听她说话,让她感到父母对她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她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的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了,我们采用“提醒制”,告诉她再过几分钟该休息了,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等。有一种饱和原则,就是孩子们惯有的厌烦心情。虽然强烈的想拥有目的,也能够体会把事情做完的乐趣,但是因为课程繁多在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份量减少,继续培养孩子在低潮时的活力,那么他们在低潮过后,又会升起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

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模式化的过程,甚至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不管孩子对学习有兴趣还是没兴趣,都得坐在书桌前把课本一遍又遍地看,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产生倦意的起因。

育儿心得生活处处皆课堂3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感觉头痛不已,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将来能做一个有用的人。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为此我们买了很多的书,请教了许多同事……但孩子跟孩子性格都不一样,教育方式也不能前篇一律。下面是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女儿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孩子,在我们生命之初,在孩童时代,我们是通过我们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所以当女儿做了好事时,我们都是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她知道父母是爱她的、欣赏她的,而且是对她有所期待的,这种观念的养成我想对女儿的成长应是受益非浅。有时女儿做事会显得胆怯,不知如何下手或事情做得不对,我们也多鼓励,多指点,让她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给予每点进步加以肯定和表扬,让女儿有信心做事,自己喜欢主动做事。比如她有时候为了完成任务,字也写得歪歪扭扭就算完成了,让我签字的时候我就假装看看前面的,然后说:“前面写的字工工整整的,怎么这次写得有点像我写的字了,老师不会认为是我帮你写的吧?我觉得你应该写得跟前面一样,要不然老师还以为是我写的,歪歪扭扭的。”结果她拿过去就把自己觉得写得不好看的字擦掉重写了,比直接让她擦掉重写效果要好得多。

从小,我就买了一些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女儿的故事、谜语、智力游戏书,这些书不但增长孩子的知识,还培养了她的阅读兴趣。小时候是睡前听故事,到现在是睡前自己看会儿的书惯一直保持。女儿在幼儿就认识了很多字,所以看书对她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自己看故事书,还经常拿着《脑筋急转弯》考我们,所以女儿现在做作业不用我们陪,自己读题,自己做。

体育活动是连接人的综合能力的纽带。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多参加一些活动能增长孩子的各方面见识,也能树立起自信心。活动中父母尽力不要限制太多,以防抑制孩子的发展空间。活动包括一些兴趣如:轮滑、表演、游泳等,也包括旅游、户外活动…。所以,只要我们有时间都尽力陪伴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胆量。逐步让她养成思维活跃、胆大、有主见、活沷开朗的人。

当孩子考试不好或遇到挫折时,他们需要的绝对不是父母的训斥或嘲讽,也不需要无原则的安慰与同情,他们最需要的是爱她的人的理解和鼓励。所以父母应该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挫折与失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谈心,找出失败的原因,理解孩子的心情和苦恼,让孩子知道,失败与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内容和过程,并且作为父母不会因此减少对她的爱。鼓励孩子继续努力,父母必须首先对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对自己产生信心,当父母满怀信心和热情鼓励孩子时,会极大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恢复孩子的自信心。记得女儿有两次单元考试不佳,当我们看着试卷问她什么叫“粗心”,她回答不上,而我说“6+3=3”就叫“粗心”时,女儿会心一笑,但也特难为情且很自责时,我知道此次已让女儿明白了考试不佳的原因了,而当我在数学考试卷上写上“加油哦!仔细点哦”!时,她也给我说下次她会小心的!孩子性格属于着急型,经常还没读完题就下笔,出现错误,这时我就读给她听,等听完了不用告诉她她也就知道怎么做了,接下来我再告诉她,以后遇到自己觉得较难的题,就要这么认真地读题,读完了再开始做,女儿明白了读题的重要性,不断地点头。我想以后她应该知道怎么去做应用题了吧。

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过分地强求甚至强制性使孩子屈服,不但不能使孩子听话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在非原则性问题上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选择,父母做适当引导。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就会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而不会盲从于父母的安排,毕竟孩子将来的社会与我们受到的教育和的所处社会不完全相同。

最后,我用一位学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自信是能力的催化剂,信心能把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应多多给予孩子赏识、赞美、肯定、鼓励。这样才能树立孩子向上的信心,鼓起勇气,大胆地往前走。”

光阴荏苒,转眼间,刘心宇已经从襁褓中的婴儿成长成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了。在大家眼中,她身心健康、聪明伶俐、活泼开朗、爱好广泛、乐于助人,虽然她的考试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看到她健康快乐的成长,作为她的父亲,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在小学的五年里,新苑小学的各位老师对孩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劳动,教给孩子科学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是决定性的,在此向新苑小学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敬意。

作为孩子的父亲,结合孩子的成长,我谈谈我教育孩子的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拥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性格和习惯的培养、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以后的人生道路影响深远。所以,做父母的,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自己要做一个标杆,从接物到待人,从语言到行动,都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榜样。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心宇也有不懂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耐不住性子跟她发脾气,但是,发现有时候骂了打了只是短时间内起作用,时间长了又恢复原样。这点她妈妈比我做的好,后来遇到她做错事的时候,把她叫到一边,耐心的给她讲清楚这件事情她做错的原因并教给她应该怎么做,既使孩子意识到事情的根源,又消除了她的逆反心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时间长了,她对我们的信任感也强了,有时候能主动克制自己,并主动找我们问事情该怎么做,有时候她觉得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也跟我们说说,感觉孩子越来越懂事和成熟了,我们也感到很满足。

小学的前几年,心宇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是很好。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喜欢把零食放在身边,边做边吃边玩,不能集中精力做功课,在我们看来作业量不是很大,但是经常做到很晚。遇到有难度的题目时,有时候不喜欢独立和深入的思考,喜欢让父母帮助讲解,有一定的思维惰性。

生活方面,因为爷爷奶奶在身边宠爱,导致其独立自主的能力比较差,喜欢依赖大人。

经过观察,我们觉得对孩子太溺爱了,我和她妈妈经过商量,决定还是要对她严格要求。我们对孩子讲清楚了这些方面的道理,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她进行约束。做功课的时候身边不能有零食和玩具,根据作业量,在规定的时间做完,不能遇到有难度的题目就问家长,先尽量自己做完,最后实在不会的再一起讲解。生活方面,要求她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收拾自己的房间,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既锻炼了她的独立自主能力,又加强了她对家庭的责任感,感觉对她帮助不小。

分数当然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依据,目前的教育体制也使很多家长过于看重成绩。但是,观察目前的发展形势,成功的人士大多数都是复合型的人才,除了优秀的学习成绩,其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一技之长等等对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也是相当重要的,是与成绩相辅相成和紧密联系的,很难想象一个木讷、呆板、缺少沟通和协作精神的的高分学生能够做出很大的成绩。所以,建议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培养孩子协调发展。我们很重视这点,除了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让她学习舞蹈,有个好的形体,让她学习游泳,锻炼身体的同时客服胆小和恐惧的心理,让她学习书法,能写一手好字,另外,我们还鼓励她多参加学校的文体活动,为班级做贡献的同时,增强她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我感觉,心宇通过这几年学习和参加的这些活动,她是收益匪浅的。

让孩子多读一些合适的书对孩子有很大的好处,能够开阔视野,学到课堂学不到的东西,增加对知识和社会的理解力。心宇妈妈经常给她买书,三国、水浒、红楼梦、西游记四大名著、茶花女、简爱、鲁滨逊漂流记、海迪等国外的书籍,哈利波特全集、豌豆全集等娱乐作品等她都看过了,既学习知识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增强了气质,我们感觉对她帮助也很大。

心宇是个相对胆小的孩子,吴老师和张老师也给我们反应过她课堂发言不是很积极。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她告诉我怕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们笑话。我告诉她,我问过你们老师和同学了,都说你是个聪明伶俐的学生,而且你的成绩在你班里还是不错的,增加她的自信心和勇气。后来经过了解,她在这方面进步很大。我们经常鼓励她,夸她,当她做了一件较好的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及时送来会心的微笑,及时说上一句“孩子你真棒”,既增强了她的自信心,又增加了她做事的积极主动性,效果非常好。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以上是我对孩子教育方面的一些粗浅的体会,肯定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同时,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早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祝新苑小学能够越办越好,成为一代名校,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育儿心得生活处处皆课堂4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了,如何教育好孩子,对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来说好比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课程。以前觉得孩子还小,吃好睡好少生病就行,再说咱小时候不就是摸爬滚打长大的,可现在想想远没这么简单。下面就谈谈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要单方独揽大权 ;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表扬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 膏方。平时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并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所以只要看到他的稍许进步,就要毫不吝啬地肯定他,鼓励他,同时不要让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以避免不必要的批评,这样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而且还能很好地保护其自信心。当然也不能一味强调表扬,若遇到原则性错误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以指正,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更要以榜样的力量去引导他,这样就会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此外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也是必要的,一次孩子把两种不同的拼插玩具混在一起,一时半会没法分开,因之前已提醒过,妈妈就数落他了,可儿子硬说不是我混的,接着越批评越不肯承认,其实混在一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他总以为这次又要挨批了,就是不承认,直到后来向他保证不会批评他,他才说是他干的。反过来就说明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做家长的就有可能对他太严厉了,事事较真他心里总有点怕,其实想想孩子很多时候不是故意犯错的,有时更是好奇心所驱,所以是诚实重要还是让孩子一定要按你的想法做更重要呢?

3.加强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并没有通过幼儿教育的系统培训,对孩子的了解往往带有感情色彩,而老师的评价就更为客观,而且老师在发现孩子潜能方面肯定比我们家长来得敏感,所以和老师多交流就非常有必要。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觉得与孩子较好的聊天时间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多听听他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讲故事,让他明白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说到克服缺点如我家孩子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我们会在玩前提醒他玩后要自己收拾,一开始他很不情愿,还会闹情绪,但我们并没有妥协,而是许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给予奖励如零食,然后再给他讲道理,渐渐地他这个坏毛病已经改了很多。平时遇事努力做到多 蹲 下来听听孩子的意见,可以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甚至争执,不要高高在上一味要求听话 ,把孩子看做朋友,尊重他,引导和帮助他,那么孩子也会尊重你并对你敞开心扉,健康成长。有个心理老师在讨论家庭教育时曾说过哪一天在孩子心目中把大人当作 哥们一样,那么我们的家庭教育就是成功的。此话非名人之言,但细想不无道理,尤其在孩子经历青春期更是如此。

育儿心得生活处处皆课堂5

培养宝宝积极性 越早开始越好

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欢比较活泼的孩子。至于一个孩子是不是非常活泼,一个是天生的原因,有些孩子天生就非常喜欢说话,一些孩子一出生就是比较沉默的性格,喜欢一个人待着着,不怎么喜欢说话。不过,对于孩子性格的塑造,很多时候后天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接下来就跟大家说一下怎么样通过后天的培养让孩子变得积极。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

培养成一个积极的宝宝的关键就是要早一些对宝宝进行培养。2个月大的宝宝其实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把手举起来,虽然只能够持续短短的时间;宝宝7个月左右,精力充沛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开始爬行了;在12-14个月时,宝宝已经逐渐能够慢慢走路了。在这些宝宝的成长过程里面,爸爸妈妈对于宝宝身体活动的鼓励和帮助,是能够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接下来有非常多的活动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尝试。

鼓励宝宝爬行锻炼

爸爸妈妈不要限制宝宝的活动,宝宝现在还小,就算是一点点的地方也是能够让宝宝伸展和扭动身体的,把一个毯子放在地板或者草地上,然后让宝宝待在毯子上,如此一来能够鼓励宝宝依靠着自己的能力到处走一走,去想去的地方。在爬的过程当中其实能够加强宝宝颈部肌肉的锻炼。爸爸妈妈同时还能够把玩具放在宝宝伸手拿不到的地方,接着让宝宝自己去够玩具,不过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爬来爬去的时候是不是安全的。

和宝宝一起玩简单的游戏

和宝宝一起玩简单的游戏,等到宝宝几个月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把宝宝的游戏垫不断移动到不同的位置鼓励孩子去锻炼身体。让宝宝多多动一下,锻炼宝宝的背部,头部。但是爸爸妈妈要知道的是,要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千万不能因为转来转去然后把宝宝脆弱的脖子给扭伤了。接下来你就可以逐渐让宝宝做更加多的姿势了。同时也可以把宝宝放在婴儿吊床上,轻轻的摇晃吊床,爸爸妈妈有空的时候也可以把宝宝抱在怀里,轻轻的移动并唱摇篮曲给宝宝听。

去新的环境培养他的兴趣

在宝宝4-12个月时,宝宝会逐渐开始爬行,然后会慢慢地学着站起来。在宝宝可以自己走路之前,还是能够玩非常多的游戏的。爸爸妈妈最好鼓励孩子去做这些活动,比如让宝宝玩气球,用手打气球,接着宝宝随着气球移动。宝宝在慢慢追逐着气球的时候会对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感兴趣;

爸爸妈妈也可以把宝宝带到没有去过的地方,像是,公园,花圃。鼓励他们自己走走环顾四周,去看一下没有见过的东西,就算是一个很简单的东西也会让宝宝感觉很神奇。

去一家非常普通的店,不同的纹理,颜色和图案都会让宝宝发现非常多的乐趣。

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宝宝一起去游泳,妈妈最好是和宝宝一起嬉戏。爸爸妈妈可以给幼儿买一个小船,和幼儿一起在浅水划,爸爸妈妈在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不要让宝宝一个人接触到水,同时也不要把水弄到宝宝的眼睛里面。

也可以把幼儿带去玩沙坑,玩沙子能够让宝宝感觉到很开心。

6.作家育儿经: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篇六

金韵蓉的儿子刘忠祐,伦敦政治经济经济学院硕士毕业。目前在北京成立了两家公司:一家是商务咨询公司,一家是酒会服务公司。他读研究生时,曾在英国首相办公室实习,成为英国首相的新闻观察员之一,同时还在一家政治风险分析公司实习,负责分析当天的政治与经济动态。

2015年9月,金韵蓉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她说:我看见现在许多80后的年轻人,结了婚匆忙地生了孩子,似乎这是件顺理成章的事。但我很担心,因为真的不是每个人天生都适合做父母的,好父母才能养育出好孩子,而好父母是需要学习的——

用孩子接受的方式去爱

经常听见有孩子抱怨说:我知道我的父母很爱我,可是这样的爱很让我受不了,我都被他们爱得快要窒息了!金韵蓉说她也遇到过。在儿子刘忠祐六七岁时,就不允许她再亲吻了,“天哪,太肉麻了!”他不喜欢这种被他形容为“娘娘腔”的表达方式。初听到这种话,金韵蓉还真是伤心。

但再想想,孩子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心理情绪机制,我们当然不能自以为是地依照自己的想象和方法,去给予爱和关怀,还要求他们快乐地接受。我们需要找出孩子能接受或愿意接受的爱的方式,因为这样的爱才会对孩子有实质上的帮助,也才不会造成母亲无怨无悔地付出爱,却得不到回应的情况。

从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母子之间就可以进行这样的对话:你最喜欢妈妈怎么爱你呀?或者:你什么时候感觉妈妈最爱你呢?你觉得妈妈怎么做才是爱你的呢?甚至:你们同学的妈妈都怎么爱他啊,你觉得好吗?等等。

想通了,金韵蓉就会尽量克制自己,不再“娘娘腔”。但是她知道也确定,儿子一定是喜欢妈妈对他表达爱的,只是自己没找到他所接受的表达方式。

一年圣诞节,家里举行了个大派对,结束时已是凌晨两点多了,金韵蓉和儿子站在门口的送客人离去,天气非常寒冷,她自然地对站在身边的儿子说:“冷不冷?妈妈摸摸手!”儿子也自然地把小手放进她的手心里,他们就这样手拉着手送客人离去,儿子没表现出任何不适。那之后,金韵蓉就知道了:“小人儿很喜欢我拉他的手呢!”

于是“妈妈拉拉手”的方式,就成为她和儿子之间心领神会的爱的表达了,从他小时候一直沿用到现在。

聊天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机会

现代父母最苦恼的事情就是:孩子不愿和自己沟通,和父母没话说。

金韵蓉坦言:自己也曾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儿子在七八岁时,大概那正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时期,我们母子几乎无法沟通,无论说什么到最后一定会争执,或者就是他一言不发,但是他的眼神告诉我,他很不喜欢这样的沟通。

她就反省自己,问题出在哪?首先她发现自己每次和儿子说话,都是质问,比如:练琴了吗?功课写完了没?今天在学校调皮了吗?其次是他每次告诉她什么事情,她都会拿出教育者的姿态出来,比如有一次儿子告诉我:“数学课无聊死了!”她立即纠正他:“怎么会无聊啊?你没有用心听当然会觉得无聊,我和你说啊,数学课很重要的……”她话还没说完,儿子就厌烦地躲开了。

聊天不是质问,不是一个教育孩子的机会,聊天是倾听,是沟通,是表达父母爱与理解的好时机啊!金韵蓉开始调整自己。最简单的,就是儿子再对她抱怨数学课很无聊时,她先不忙着纠正或否定,而是表达理解:“天哪,妈妈上学的时候也不喜欢数学耶。那时一到上数学课就犯怵……”这下儿子立即凑过来。这样一来,母子俩就聊开了,他告诉她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她也告诉他学数学的心得,一次有质量的沟通就这样形成了。

一直作着教育工作的金韵蓉建议,父母们即使再忙也要抽出和孩子聊天。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或者每月一次,都可以。只要在这段时间里,你能心无旁骛,把全部精神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回答他的问题,回应他的情绪,聆听他的苦恼,分享他的欢乐,那么,这段亲密聊天时光所带来的理解和情绪抚慰的能量,足以帮助孩子应付繁重的课业和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获得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了。

学会赞美,赞美应该真诚而有度

中国大部分家长都不懂得赞美孩子,所以欠缺夸奖和鼓励的我们,个个胆小而缺乏自信,随着西风东渐,亲子教育专家终于让中国父母了解了赞美的重要性之后,许多家长似乎又陷入“过度赞美”或“不当赞美”的误区。弄得现在的孩子个个自我感觉良好,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失去了抵抗不完美的能力。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喜欢画画,每画一张就要高高举着拿到妈妈面前来,渴望得到妈妈的夸奖,可当时的金韵蓉有可能在做饭、在看书、在洗衣服,于是敷衍他:“恩,画得真好!”如此几回,儿子就很不满:“你看都没看,就说好,一点儿都不真诚!你告诉我哪儿好啊?”

金韵蓉马上意识到即使是小孩子,也是能分辨出哪些是真的赞美,哪些是敷衍了事的。而敷衍了事的赞美,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都受到打击。于是她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接过儿子手中的画,认真欣赏起来,“画得真好,我尤其喜欢这棵大树,你看,叶子画得多好啊,我都能感觉到它们在风中摇曳的样子,我也喜欢你的用色,很生动……”儿子甜蜜而害羞地笑了。

当然,说赞美应该真诚,但是绝不能过度。记得儿子五岁时,金韵蓉开始送他去学习钢琴,为了鼓励他能坚持下去,所以夫妻俩每次夸奖都不遗余力:啊,你真是太棒了!一看就是个钢琴家的坯子!或者:加油,到明年这时你就可以去参加少儿钢琴比赛了,争取拿个冠军回来!

可儿子的热情只坚持了两周,就说什么都不愿弹了,问原因,他就一句:我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嘛!无奈,他们只有放弃。直到儿子很大了之后,偶尔和他聊起这件事,他才说:你们那时拼命夸我,可我觉得自己没那么好嘛,所以很害怕你们发现了我没那么好之后,会对我很失望,所以我索性就不弹了!

原来如此。但是明白过来已经晚了,儿子到现在还是个不会弹钢琴的人。所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的赞美,会带来这么几个负面结果:一是孩子心知肚明,你是骗他的哄他的,从此也学会了说瞎话哄人;二是过度赞美让孩子不清楚自己的真实位置,自我膨胀;三就是像我儿子这样,没有节制的赞美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他害怕不能达到父母的愿望,而失去父母的爱,所以会焦虑不安,更受挫折。

爱和管教并不是相悖的

经常有人问金韵蓉:你打不打孩子?金韵蓉会说:打啊,如果需要,我当然还是会处罚他的!问的人总是很惊讶,似乎打孩子的母亲是很可怕的怪物。其实没这么严重吧,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适当的“皮肉之痛”确实是让他“长记性”的方法之一,只要管教和体罚的分寸拿捏得当,是绝对不至于对孩子造成无法磨灭的身心伤害的。此外,“爱”和“管教”并不相悖,只要在管教过程中注意到以下几点:

首先,管教原则的坚定。刘忠祐读小学时,给他定了个规矩,每天放学回来要做完作业才能看电视。有次,奶奶来做客,儿子放学回来,看见奶奶很高兴,而奶奶宠爱孙子也是可以想象的。当儿子愁眉苦脸说还要写作业的时候,老人家说:“写什么作业,今天奶奶在这里,你告诉妈妈就说要陪奶奶!”于是儿子就顺水推舟不写作业了。

金韵蓉回来得知后,立即要求刘忠祐去写作业,然后给奶奶解释:“这次你给他破了规矩,那就会有下一次,次数多了,这个规矩就会不了了之,执行不下去。”由于她的坚定,儿子一直将写完作业再看电视这个规矩执行得很好,因为他知道,这是不管有什么理由和借口都无法更改的。

其次,管教要“立即”和“当下”。儿子小时候,不喜欢吃青菜,有一次带他出去参加宴会,席间,他又别别扭扭的不想吃青菜,孩子的父亲立即起身,将他带离了现场,大概20分钟后,先生带着儿子回来了,儿子乖乖吃了一大盘青菜。

回家后,金韵蓉悄悄问丈夫用了什么方法,丈夫说,他把儿子带到餐厅附近的花园里,问儿子知不知道吃青菜的好处?儿子说了一大堆。然后丈夫很严肃地说:“既然你知道吃青菜的好处,我们现在就回餐厅吃青菜,如果你不吃,我们就再出来一次,但如果再出来的话,我就会揍你!”听了先生的恫吓,儿子只好乖乖地回去吃青菜了!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犯的错误,不会立即指出来,事后想起来再去管教,这会给孩子传递一个“这个错没什么大不了的”信息,而且事后再提,孩子的印象不深,势必还会再犯。

再次,管教过程中不要羞辱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虽然他们从没有放松过对儿子的管教,但是他们一直注意的一点是,不在公众场合责骂儿子,不说伤害他自尊心的话,比如: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儿子,什么都不如别人!或者:你看看你这德行,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亲生的!是的,有的父母是不打孩子,但羞辱孩子的那些话,比打孩子还让孩子难受,而且这种话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抹去。

还有,要允许孩子回嘴、辩解和哭。金韵蓉发现中国的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一旦遇到孩子回嘴、辩解时,会非常恼怒,认为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但是请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给孩子一个辩解的机会,我们怎么能了解事情的原貌、他心里的想法,又怎么能知道我们是不是以先入为主的想法误解了孩子呢?给孩子申辩和回嘴的机会,这样反而能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冷静,如何控制情绪回应他人的质疑,这对他将来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是大有帮助的。

还有的父母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讨厌孩子哭,他们会很不近人情地说:不许哭!或者:你还有脸哭!要知道,遭到父母的责罚,对于孩子是一次挫折,他也需要情感的宣泄,让他有释放情绪的出口,对于他的身心健康是有好处的。

总之,做父母的学问太多了,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

(未经作者许可,本文禁止转载、改编和网摘)

7.父母必看的育儿知识 篇七

养儿育女在美国,曾完全被当成母亲的职责。后来,女权主义者从男女平等,提高妇女地位的角度出发,呼吁父亲多分担育儿义务。可是,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家与儿童发展专家逐渐发现,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亲无法替代的。父亲分担育儿职责因而成为一种时尚,在关心子女成长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为风行。

在美国,很少见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没有抚养孙辈的义务。又因为人工贵,只有极为富裕的家庭才请得起保姆,因此育儿的担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已婚美国人休闲活动惯常以家庭为主体,周末在参观、购物中心、各种游乐场所,到处可见抱着、用小篮提着、背着、或是推着孩子的大男人。甚至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我也曾多次见到妈妈专心开会而爸爸在旁照顾婴儿的场景。

爸爸们做的还不止这些。有的爸爸与妻子平分育儿任务。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我很喜爱的一本育儿杂志的编辑――特丽莎和弗莱德。他们两人是真正的合作者:两人在杂志上的署名是“联合编辑”,在生活中则联合育儿,每人都上两星期班,在家带两星期孩子。两人轮换,所以他们的一双女儿常问:“这周是爸爸还是妈妈?”从这种安排里,他们觉得获益匪浅:他们得以亲身体会不同环境中的父母的感受,促进了他们的编辑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觉得孩子从这种安排中获益良多。孩子吸取双方的优点,充满了活力。据报道,有两百万美国父亲选择留在家里带孩子,而让妻子去工作养家。有的家庭这么做是因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比如妻子是律师而丈夫是教师。有的是因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爱教养孩子的经历。这些“全职爸爸”乐此不疲,还利用互联网互相鼓励,组织“全职爸爸协会”哩!

专家们研究发现,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行为方式的不同,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母亲抱起孩子时,动作往往非常温柔,可很多父亲却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高程度的兴奋。有研究表明,婴儿早在两个月大时,就能分清过来抱他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是父亲来了,他会全身紧张,心跳和呼吸加快,准备好和父亲“疯一场”。这种外在刺激对婴儿的大脑发育很有好处。

很多父亲在孩子面临挑战和难题时,更倾向于鼓励孩子坚持,而母亲有时则想:“孩子还小,先算了吧!”皮特的爸爸把两岁多的皮特放到攀登架上,皮特大叫起来,妈妈闻声赶来,皮特立即委屈地大哭。妈妈骂爸爸“拔苗助长”,皮特顺利“得救”。这是很多年轻父母都经历过的一幕。可是皮特爸爸不死心,这天,他趁妻子外出,和皮特讲好,如果他能自己在攀登架上爬两格,就带他去水族馆,结果,妈妈回家时,发现父子俩得意洋洋地在攀登架上为她“演杂技”。妈妈发现自己低估了孩子。如果没有爸爸这么“逼”孩子一下,也许今天孩子还是不会爬攀登架。不过,皮特妈妈说,皮特爸爸也根据妻子的意见调整了教育皮特的方法,不是呵斥“不准下来,胆小鬼!”,而是更多地鼓励孩子。

父母在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可以互补,孩子在得到鼓励、推动的同时,也不乏耐心的呵护,这样才能既发挥孩子的潜力,又不致伤害孩子的心灵。在父母分担育儿职责的过程中,双方也能更了解对方的想法,更理解对方的行为,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

8.父母要理解孩子的需求育儿知识 篇八

拿到礼物是孩子们迫不及待的需求,礼物就是孩子的天使。如同一个渴望拥有车的成人,正好眼前摆着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你不可以动,你必须等待你的太太打完长长的电话才能动,我想这时候,成人的内心感受也会和安琪儿一样委屈、焦虑、迫不及待,只是孩子的外在表现和内心需要更为一致,更为清晰可见。

安琪儿就是这样,处于完全内在的频道,真实感受自己内心的需求,并把这一需求表达出来。她不明白,为什么对于自己来说如此重要的事情,妈妈却丝毫不关心;为什么一个电话可以说那么长时间;为什么当自己在情绪最坏的时候,想在妈妈那里得到抚慰的时候却屡遭拒绝和指责。

而对于成人来说,我们处于完全外在的频道,感受着社会化的需求、利益、财富和关系,我们习惯于从物质的利益来判断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妈妈认为她的电话更为重要,而小小的奖品,自然不如生意重要。然而她却不知道,这样的等待,对于一个孩子,是何等的苦难!她也不明白:孩子怎么就这么烦,这么缠人,怎么就不明白刚才的电话牵扯到一笔很大利润的生意,怎么就不明白自己在百忙中抽空陪她的心意。

孩子的需求与成人所给予的“爱”,就这样在完全不同的两个频道,各自上演,却始终不能交集,不能对应在一起。

这样的问题,体现在父母与孩子关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通常父母认为能够“挤”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就够了。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是因为他们的生命需要不断地获得与父母内在心灵的连接,就如同健康的食物滋养身体一样,关注与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就是滋养孩子内在世界的养分。真正高质量的陪伴,需要放下自己的事情,用心去感受孩子的心,然后产生内在心灵的连接。在这样的状态中,关注和重视孩子的需要,并关注孩子所关注的事情,这种陪伴不用时间很长,但质量却很高。

显然,安琪儿的妈妈和众多父母一样,对孩子这些内在的情绪与需求,处于完全未知的状态。就这样,一对本该最亲密的母女,却始终处在无法沟通的两个频道中,不能相融在一起!

9.广州准父母家庭育儿与买房计划 篇九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35岁的黄建明已经在广州打拼了8年多。虽然从事销售工作,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但也收获了很多幸福,他太太也是他在工作中结识的。

刚刚踏进婚姻生活的时候,黄建明和夫人的两人世界还过得比较轻松和宽裕,但在得知夫人怀孕之后,黄建明感觉身上的担子顿时重了许多 日前,黄先生夫妇俩还没有买房,居住在租来的房屋里。黄建明觉得为了将来整个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将来能有个较好的生活环境,他要更好地规划家庭财务,争取早日买房。

收入尚可积累不够

黄建明目前在一家外资企业担任销售主管,基本工资再加上销售提成,月收入可达到10000多元。黄先生的夫人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创意,月薪6000元左右。黄先生夫妇在生活开支方面一直都很节俭,每月差不多花销3500元,另外还要付3000元的房租。

年度收支方面,黄先生平均每年有10万元左右的年终销售奖励,黄太太每年平均能领到3万元的年终奖。

在年度支出方面,由于黄先生和夫人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所以每年都要给各自的父母10000元的孝亲费。

黄建明夫妇的积蓄不是很丰厚,目前拥有20万元的定期存款和10万元的活期存款。由于夫妻两人对金融不太熟悉,所以他们没有其他金融性资产,当然夫妇俩也没有任何负债。如果不是因为买房的问题,他们的生活会过得更轻松一些。

在保险方面,除了单位里统一的社保之外,夫妻俩没有购买其他商业保险。

孩子出生后如何理财

和买房比起来眼前更为紧迫的问题是,黄建明的夫人目前已经怀孕了7个月。宝宝的预产期在2011年3月份左右。一旦宝宝出生了,家庭的生活压力也会比现在更大了。如何为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有效地化解生活压力,这些都是令黄建明担心的问题。

目前,黄建明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2011年宝宝出生之后,生活负担会明显加重,如何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准备好资金,如何让宝宝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是夫妇俩最关心的问题。

二是宝宝出生后,继续租房居住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稳定性。黄建明表示,孩子出生后,家里的东西肯定会增加不少,搬家将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因此他打算三年内在广州购买一套房产,面积在90平方米左右即可,地址可稍微偏远一些,目前,广州这类房子的房价约为150万元,夫妻两人要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梦想?

10.父母必看的经典育儿书籍推荐 篇十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之前看了粲然的《骑鲸之旅》,我能说这并不是一本传授育儿经的书,而只是一个妈妈陪伴孩子玩耍阅读的书吗?

但我还是忍不住入手了她的续集,深夜,看着这位文艺妈妈情感细腻的抒发,娓娓道来她和儿子米尼散漫、生动又活泼的生活片段,竟然让我羡慕地一塌涂地:以后我和我的孩子,也能这样该多好…

亲子共读真是能让孩子和父母心灵共通的很好方式,而这本书,不论是从绘本、手工,还是游戏,都算是父母在给孩子传递爱的工具吧。

父母必看的育儿书:《好绘本如何好》

作者: 郝广才

出版社: 21世纪出版社

很多父母都跟我说:怎么才能看出一本绘本好不好?为什么有时孩子读的津津有味,我却看不出什么名堂?

其实,大人和孩子看绘本还真不是一回事呢,孩子不识字所以只看图,而大人基本就只看字,图匆匆浏览而过,你要是读了郝广才老师(著名绘本创作者)的这本《好绘本如何好》,就会发现自己忽略了多少好东西。

优秀的绘本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创作者斟酌再三,各种呼应、暗示、细节,把文字蕴含在图画中,让孩子能感受到。

这本书郝老师从点、线、面、架等角度,把一本好绘本的元素剖析的很到位,书中也有大量优秀的绘本举例,和画面感镜头感的分析,读下来基本能建立完整的绘本观,甄选绘本、阅读绘本也能提升一个层次。

11.父母课堂育儿的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适合5-6岁孩子阅读的图书

1、以情节画面为主,并配有适当的文字。

5-6岁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抽象逻辑思维出现萌芽。这就决定了读物仍然以画面为主,图书中的文字具有实在意义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帮助幼儿逐步完成从图画形象到文字符号的过渡。

2、图书内容丰富,并考虑为入学做准备。

5-6岁幼儿即将入学,应选择一些社会适应准备的图书,如:培养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独立性方面的书籍,选择培养幼儿观察力、理解力的图书,如:走迷宫、找错、拼图讲故事等。故事方面也要选择内容有较复杂的情节、有一定长度的书籍,如:舒克和贝塔、木偶奇遇记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理解力和记忆力。

3、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

如:自己的孩子独立性较差,就可以选择“我很能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又如:自己的孩子不善于观察,就可以选择“找错”的书籍等等。喜欢动物或喜欢兵器等,要尽量满足孩子,只有孩子自己感兴趣的书,他才会主动去看、去学。购书时,父母应该给孩子自主权。

二、为孩子准备阅读环境

最好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小书柜或小书架,抽屉也可以,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书籍的好习惯。另外,给孩子准备一个高矮适宜、采光位置合适的小书桌,供孩子阅读使用。精神环境主要是指阅读的氛围,让孩子经常看到爸爸妈妈在看书,了解看书是生活的一部分。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市等处,在那里孩子不仅可以看到更多的书,还可以更充分地感受到浓厚的读书气氛。

三、由成人引导孩子阅读

1、经常为孩子朗读故事

孩子首先是用耳朵“阅读”,因此,最好能每天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孩子朗读故事,可以是晚饭后或睡觉前。父母的朗读必须咬字清晰、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朗读不能完全照搬书中的文字,可根据故事情节增添一些形容词或象声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2、引导孩子看画面

父母可用手指随故事情节在画面上移动,也可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如:他又换了一件什么衣服?住在什么地方?手里拿着什么等故事语言以外的内容。对于5-6岁幼儿还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可以为孩子独立阅读及入学奠定基础。

3、启发孩子思考

在孩子不了解故事情节时问“怎么办”,如讲到大灰狼来到小兔家敲门时:“小兔们该怎么办呢?”让孩子充分地想象,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他。当孩子已经知道结果时问“为什么”,如“乌龟为什么得第一?”还可以通过引导孩子续编故事、重新给故事起名字等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4、与孩子交谈

12.父母课堂育儿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美国知名儿科医生、幼儿学能发展专家梅尔・列文教授今天在上海开启其访华的首次公开演讲,并建言中国父母规避开发幼儿智能的种种误区。

应知名跨国制药企业惠氏公司邀请,梅尔・列文此番抵沪,是与中国内地儿童保健专家金星明教授、资深妇幼营养学专家汪之顼教授等共同参与“开启学能之窗”主题巡讲活动。列文教授除参加专家论坛外,还特别进行公开演讲,向五百多名初为人父母的中国家长宣导合理开发儿童学能的方法。

毕业于哈佛医学院的梅尔・列文,曾因出版名为《破茧而出》的新概念“育儿经”而在全美享有盛誉。他向中国家长介绍了其多年研究、总结的幼儿学能发展水平八个分支系统,包括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时间排序、运动、高级思维和社交等。他并建议,中国家长不必急于在婴儿阶段盲目培养孩子掌握母语外的第二门语言,而应该根据每个孩子神经发育的.特点进行评估,选择其擅长的发展方向。

梅尔・列文进而建议,中国家长应当成为“明智的观察者”,即父母要仔细观察及分析孩子在注意力、记忆、语言、空间排序等不同方面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再行决定孩子的培养方向。

13.年轻父母必看的育儿书籍 篇十三

金玉莲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实用家庭育儿百科(0-6岁)》在介绍一般意义上的儿童0-6岁孩子生长发育、如何喂养、早期教育、日常护理、预防接种以及常见异常情况处理几个方面的基础上,重点从专业医生的角度介绍小儿急救和预防意外伤害、如何就医和安全用药、还有各类小儿常见疾病的认识及家庭护理,精选父母特别关注和育儿过程中常遇到的800多个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是一本与医生面对面交流的旨在解决育儿问题的家庭育儿宝典。

2、《儿童敏感期全书(0~3岁)》

布雷泽尔顿, 南海出版社

《儿童敏感期全书(0~3岁)》是最权威的儿童敏感期读本,详细解释了不同敏感期的生理、情感和行为发展特点,并对父母在敏感期面临的挑战,比如孩子大发脾气、夜醒频繁、无故哭闹、逆反、撒谎、偷窃、尿床等提供了解决方案。

3、《宝宝不睡觉,妈妈怎么办》

清水悦子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宝宝不睡觉,妈妈怎么办》以改善宝宝的作息为主要内容,倡导用最符合自然的方式调整宝宝的生物钟,改善夜间哭闹毛病的同时也为宝宝奠定健康的好体质。为体恤妈妈们照顾宝宝的辛劳,本书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将睡眠医学和心理学做浅显易懂得说明,也适当加入了一点理论,让妈妈理解宝宝夜间哭闹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类型的宝宝提出不同的改善方法。

4、《别让孩子伤在小学》

饶雪莉 著

上一篇:2022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汇报下一篇: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