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2024-09-15

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精选8篇)

1.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一

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个金秋更注定是个伟大的季节。在这丹桂飘香的十月,我们迎来了祖**亲七十一周岁华诞。七十一年风雨兼程,七十一年披荆斩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代伟大的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为了迎接新中国七十一周年华诞,电院自动化系教工第一党支部在国庆前后组织了支部全体党员进行了一系列党史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们先后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学习党会,观看了国庆大阅兵与共和国勋章颁发仪式,每一场学习教育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再一次唤起了每一名党员入党时的初心,坚定了我们在未来道路上使命与担当。

到延安去,这曾经是一代代革命志士的呼唤,在这个九月,我们也追随着先烈的步伐,来到了这片圣神的土地。虽然延安的故事我们早已在书本里、在电影中学习了无数遍,但当自己真正踏上这片黄土地、站在宝塔山下追忆着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时,却依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澎湃,再次深深的受到了革命精神的洗礼。在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来到了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这些耳熟能详的革命圣地。很难想象,就是在这一个个简陋的窑洞里,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了全民抗战,带领整个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是在这沟壑纵横的高原上,党中央粉碎了国民党的一次次进攻,打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新局面,长征后保留下的一星革命的火种,最终从这篇黄土地上燃遍了整个古老的中华大地。我们也前往了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插队的梁家河村,学习到了总书记那七年朴素但不平凡的知青岁月,深深感受到了总书记一直以来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以及知行合一的担当。

延安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源远流长,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是延安精神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毕生追求。坚持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思想武器。坚守人民至上,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的根本宗旨。保持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变色的政治根本。

从延安回来后,支部组织了全体党员进一步总结了延安学习的心得,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会。在主题党会上,支部党员总结了对延安精神的理解与体会,交流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学习与思考,同时学习阅读了《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通过总结交流与进一步的学习,使得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延安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传的。坚守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些都是我们党和国家永不过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实精神支撑。

从黄土高原到东海之滨,从1935到,我们穿越了广袤的时间与空间,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眼前一幕幕的展开,脚下这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多少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唯独不变的是这一脉相传的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延安的宝塔山下,在梁家河的土窑洞里,一代代党的领袖们用他们知行合一的作风向我们做出了最深动诠释。对延安精神的学习,也让我们每个普通党员对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肩上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建设史,背后浓缩的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奋斗史。在国庆七十一周年的阅兵式上,我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已从延安的小米加步枪发展到了今日的东风加巨浪,我们也从过去那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建设成了工业产值世界第一的东方大国,七十一年的筚路蓝缕早已让整个华夏大地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我们所取得的这一切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施舍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奋斗而来的。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于敏、黄旭华等9位前辈颁发了共和国勋章,这是在向共和国老一辈建设者致敬,更是对我们新一代共产党员的鞭策与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显露的时期,我们所面临的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的长征。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年轻党员更应当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通过国庆前后支部组织的一系列学习活动,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对党史与共和国史的了解,明确了肩上的责任与担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整行装再出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大力发扬延安精神、斗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二

教育部近日下发文件,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 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 创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当前, 新媒体以势不可挡之势涌进人们的生活, 大学生、中小学生更是不例外, 成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人群。在此背景之下, 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占领新的阵地, 成为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事情, 那么, 广大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呢?

3.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三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少数民族 学生 重要性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项目“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新疆社区冲突研究”(项目编号:2014-GM-08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63-02

河南省有少数民族55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14.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25%,人口在万人以上的有回、蒙古、满等民族,其中,回族约95万人,仅次于宁夏、甘肃,居全国第3名。蒙古族8.22万人,满族6.1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全省158个县(市、区),万人以上的县(市、区)有40个,省辖市民族区3个,民族乡12个,民族镇9个。相对集中的地方有3个城市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526个民族聚居村。[1]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完善、心理成熟的重要社会化阶段,素质教育应当完善人格的重要任务,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少数民族学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其思想动态的变化关系着校园民族关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阻断不良思想的蔓延,有利于增强其国家民族利益大局意识,提高其正确处理学生族际矛盾的能力。显而易见,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

其次,有利于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意识。“民族”与“民族主义”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政治概念和社会运动,“民族国家”也是民族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建设相联系,互为表里,相互促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从封建王朝国家到民族国家的转型,[2]而中国尚处于民族国家转型阶段。主体民族在王朝体制到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其国家认同意识的转变是一种自然过程。而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并非完全能够自主完成,需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国家建设活动,才能将少数民族逐步纳入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这一进程,并使各少数民族享受到民族国家的基本福利。

最后,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我国是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大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毫无疑问,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直接影响到其所在家庭、社区及其所属民族成员的思想行为,一定程度上关系着民族关系的发展状况。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其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与其相联系的民族成员。由量变到质变,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科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社会腐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严重腐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健康。中小学素质教育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而我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改革依旧滞后,爱国主义公民教育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工作机制滞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这个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学生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也更加多元化。面对来自不同阶层的学生,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的变迁。

第二,责权利机制滞后。就目前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机制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责任大,权力小,待遇低。责权利不对等,导致承担责任的同时,却没有相应对等的权力与利益与之相平衡,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尤为谨慎。

第三,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机制滞后。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需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机制,制定适应少数民族心理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校园集体活动,促进其了解社会、了解其他民族,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自我教育能力。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其爱国主义信念。由于目前管理机制不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在外学习期间的管理,难免有所疏漏,很难做到有效管理。

三、改进措施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促使各族人民不断开拓创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栋梁,有必要加强这个阶段学生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水平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思政工作者有必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特别是要系统地、完整准确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处理新形势下的学校园内的民族学生群体关系问题,全面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充分认识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特点,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学生,做他们的贴心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到民族团结、改革发展的大局,提高到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人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并在实践中认真落实。

第三,因材施教,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人格完善。针对中小学生的不同性格、心理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真正使爱国主义教育入耳入心,内化为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正面引导,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积极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3]根据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状况,正面引导,充分发挥民族意识积极的一面,扬弃消极的一面,培育少数民族学生健康向上的民族情怀。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全面了解本校有关的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状,熟悉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风俗习惯,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五,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联系人”制度。作为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应该建立少数民族联系人制度,设立“联系人”的专职岗位,责任到人。通过“联系人”这一纽带和桥梁,时刻关注、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加强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联系。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强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公民教育,对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nan.gov.cn/hngk/system/2006/08/03/010000267.shtml,访问日期:2014年6月30日。

[2]马戎.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3]杨鹍飞,刘庸.转型中国城市民族意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

[4]杨鹍飞,田振江.国家认同、法治与爱国主义:和谐民族关系的实现路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作者简介:

4.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心得 篇四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心得1

党校是领导干部的“摇篮”,办好党校,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强化其爱国主义情怀,对新时代的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审议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为近阶段党校工作指明了方向。从严治校,质量立校已经迫在眉睫。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部分党校的工作并未按着党中央的精神严格贯彻落实,管理不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这些都是部分党校在近阶段暴露出来的弊病。党校教授在课堂上“自言自语”,下面接受培训的领导干部们各玩各的手机,这样的场景已经屡见不鲜。教授与学生双方都把党校培训当成了自己的任务、工作,甚至负担,没有正确认识到党校培训的意义,这使整个培训过程溜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而根据中央的最新指示,各党校必然会从严治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让每个前来接受培训的领导干部都自发的、自觉地认真学习,从而提高各位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政治思想觉悟,从而达到党校对领导干部培训的真正目的。

各个党校的另一个工作重心就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会使领导干部更加坚定其理想信念,不妨初心,牢记使命,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同时也会强化其对工作的热情,把自己的工作视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理想,而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当党员干部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工作,他们一定会全身心的扑到祖国建设上,帮助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旦党校此次能够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来贯彻落实,党内的环境也会得到净化,政府的公信力也会大大提高。在这样的健康的干部群体的带领下,祖国的各项事业必将腾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指日可待。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心得2

_年来,中华儿女风雨兼程,砥砺沧桑,忠诚担当,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践行爱国主义是我们当代中华儿女应肩负起来的义务和责任。

6月22日,临沧监狱30余名监狱警察到云县哨街革命烈士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我有幸参加。

哨街烈士墓位于哨街北一公里的山坡上,四周青松环绕,芳草铺地。这里安葬着郭麦农等五位烈士的遗体。哨街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查老师为我们讲述烈士殉难经过,听后我的内心深深触动。来自不同地方的四位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同一片大地,维护民族尊严,传承民族之魂。今天,我们能安全的工作,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年少勤学早,只为报党恩。_后的我,经历了中国社会深刻的变革,港澳回归,杭州G20峰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_周年……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虽然我没有像革命先烈那样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也没有经历过枪林炮雨的磨砺,可我深深记得古今仁人志士的高尚爱国情怀。屈原心系国家“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陆游抗金爱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谭嗣同血洒刑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个个英雄人物,传承着一份份对国家的忠诚,汲取的精神品质,从而担起我们这代人爱国爱家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二字增加,我们作为监狱人民警察,要始终坚持发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投身到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维护中,践行监狱治本安全观,实现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心得3

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会议强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爱国主义自古有之,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救亡图存,民族复兴,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上,爱国主义永远是时代的音,我们不妨从古今中外四个维度来透视爱国主义。

时间上,从古、今两个维度把握整个文化基因的脉络,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尧舜禹,再到夏开启封建王朝,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从秦汉到唐宋,中华文化达到了巅峰;从明清到近现代,在继承与突破中,我们走了布满荆棘的道路。但是中华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中,一个流传下来的。其他三个古文明,抵挡不住内乱和侵略的破坏,早早就尘封在地下,变成考古的废墟。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华传统文化“三叉戟”,他们是文化大融和的产物,只有对外开放,汲取精华、弃其糟粕,我们的文化就会更有生命力。进入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的关键抉择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_“三座大山”,彻底摆脱了丧权辱国的局面,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制度、文化、道路、理论值得自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愈加焕发光彩,集中力量办大事,让我们能够走过一个个的坑坑洼洼的泥泞道路,也能越过一个个“雄关漫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都愿意在家庭的温暖中成长、生活,国家强大了,家庭、个人才会岁月静好。

空间上,从中、外两个维度把握爱国主义的现实需求,讲讲我们该怎样去爱国。前几天,出访印度,强调“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中印两大文明伟大复兴。”我们在世界文明对话中,能够获得尊重,就在于我们的传承,说白了就是拿得出手。在甘肃敦煌考察时候,就说过“要十分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所以今天我们爱国,首先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获得灵感、启发思考。曾有人说过,现在社会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能在孔子的论述中找到解决之道。我们继承发扬好传统文化,就是把炎黄文化的基因深入骨髓、遗传千秋。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心得4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美德,也是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基础和道德基础,在庆祝新中国成立_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培育时代新人,最重要的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爱国情,不论中华儿女身在何处,都应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里,始终把爱国情怀深深扎根于心底,而这离不开爱国主义教育的支撑。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各民族的情感纽带与精神支柱。前几天,一段14秒的视频火爆:在海拔4300米的四川甘孜州石渠县长须贡玛乡查加部落村中心校,一名佩戴着红领巾的藏族少年,用校服认真地擦拭着五星红旗上的雨水,专注的神情、仔细的模样,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之情。不少网友被少年擦拭国旗的模样深深打动,在火热的讨论中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少年所在的学校,加上校长总共只有5名教师,但学校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都会照常进行,无疑,正是这一场场教育的开展,在少年的心中树立起了热爱祖国的理想信念,扎牢了爱国主义的精神之根。

爱国主义教育非常重要,对于青少年来说尤为明显,一个从小看五星红旗、听国歌长大的孩子,即使一时不能明白其意义,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国歌国旗的内涵一定会影响他的价值观。2008年汶川地震,“地震男孩”程强被空降兵部队所震撼,立下了“长大我当空降兵”的誓言,如今的他,即将走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场。程强的梦想实现了,这是他的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的生动案例。

青少年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更多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的青少年,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以激发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目标,使之满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使命感,励志用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实现爱国情怀。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习心得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精神和文明建设全过程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自古以来,爱国就是中国人精神脉络里流淌着的基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爱国基因永续传承,将不断提振中华儿女拼搏奋进的精气神,为新时代的航船汇聚磅礴的前行伟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制定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其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俗话说“一花一世界”,新时代的发展是快速的、变化的、充满挑战的,更是多样的、包容的、充满机会的。正因为这种不拘一格、让人有一种不断突破的兴奋感。在祖国飞速发展的同时,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是野心勃勃,希望在青春正好的年纪里,用自己所学、所想、创新奋斗,为国家繁荣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的时代里成就自我、建功立业。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做有志新青年。术业有专攻,专攻就要做到精准。青年人有自己的一腔热情。满怀着对时代憧憬,想象着未来成功的景象。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发展格局和环境。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的爱国者;我们要依然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所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面对着各色诱惑、各种假象。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回想初心何处,方向在哪,必须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理想目标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各行各业,不论能量大小,尽其所能,物尽其用,不好高骛远,踏实勤恳,努力奋斗,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立足岗位、践行使命。新时代发展的广阔天地里,最锻炼人的、最需要青年人才的地方就是基层。作为当代青年,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立足岗位实际,做好每一件小事。建功立业。不是侃侃而谈、不是空想妄想,更不是只说不干。时代赋予我们太多的机会。我们只有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建功立业。才能不负自己、不负时代。

5.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五

立根塑魂,胸怀家国,爱国是矢志不渝的忠心,是坚定不移的初心。“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华民族曾历经血雨腥风、战胜千难万险,才得以“站起来”,无数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奋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换得“立足之基”。历史在前进,时代在更迭,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始终滋养着每个中华儿女的心。正因如此,我们的爱国情怀有着浓厚的历史感、时代感,既爱新时代的“强国自信”,也爱历史中的“大国足迹”。只有把爱国情怀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才能助我们明晰初心、寻准方向。我国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在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冲破重重封锁,漂洋过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奋斗终身。他用矢志不渝的忠心、坚定不移的初心书写了动人的爱国“诗篇”。我们走在新时代的“阳光大道”上,无论途遇多少挫折和诱惑,只要坚守爱国之心不动摇,便可寻对方向不“迷路”。

凝心聚力,奋斗事业,爱国是勇于奉献的精神,是恪尽职守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爱国主义“主旋律”是激发全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同时,立足岗位、勇于奉献的担当精神也是爱国之情的充分体现。常言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爱国之情只有寄予工作上的不懈奋斗才能实现其真正意义。古有为治水翻山越岭、淌河过川的大禹,为治国苦读诗书、勤政务实的范仲淹;今有为基层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的李连成,为救国英勇杀敌、不畏牺牲的张富清。英雄们忠诚、勇敢、执着的爱国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面对基层工作的繁杂琐碎时,我们要始终坚持学习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实实在在履职尽责的行动力,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在追梦圆梦之路上凝心聚力,共同构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思想认同和实践认同。

固本培元,情牵群众,爱国是将心比心的理解,是亲力亲为的关怀。爱国之情如雪花一般,看上去仿佛高屋建瓴,实则落地即化为一种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上下同心、齐头共进是爱国爱民的重要体现。中华儿女自古以来血脉相连、心心相惜,每个人都是大国“肌体”不可或缺的“活细胞”。为“细胞”提供活力的,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小爱”,也有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大爱”,而最温暖的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真切关爱。党的根基在群众,党的力量在群众,为群众的事业奋斗终身,才能诠释最质朴的爱国情怀。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是爱国之心;在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恪尽职守是爱国之情;做到将心比心爱群众、亲力亲为办实事是爱国之举。做好群众每件“小事”,才能实现以“小爱”见“大爱”,才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6.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六

《纲要》紧扣时代主题,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从六个方面呼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用五个方面的具体举措来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从六个方面来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从三方面加强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组织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深刻表明,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证明。

7.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七

一、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自人类历史上产生国家以来, 爱国主义就成为各个国家高举的一面旗帜。何谓爱国主义?《社会科学大词典》定义: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既是道德规范, 又是政治原则。作为道德规范,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个人与本国、与民族之间的关系, 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现代汉语词典》注释:爱国主义是“指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综上所述,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是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的前途、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 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和行动。它既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原则和鼓舞、凝聚各民族力量的精神支柱。港澳台侨学生是华人的后代、龙的传人, 但又生活在海外不同的地区或居住国, 受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即双重文化的影响, 因此, 港澳台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是在血脉相承和传统历史文化中让他们了解和理解中国, 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培养爱国情感, 增强中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而热爱祖国故土和人民, 做祖国改革开放的支持者, 做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做和谐世界的中华人。爱国主义在这个特殊的领域, 它是海外青年华人对祖国依存关系的反映, 体现的是海外青年华人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自强不息的希望和精神支柱。

二、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列宁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江泽民指出:“在我国历史上,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 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 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新的形势下, 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 需要加强对港澳台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1. 培养爱国华侨, 支持祖国建设, 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实现其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全球化, 对生活在海外不同的地区或居住国的华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造成了消极影响。最突出的是美国的“使命观”, 认为“自己作为上帝选择的特殊国度, 对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承担着特殊的责任”。美国宣扬美利坚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德国宣扬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日本宣扬大和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等, 他们都有着最优秀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这种思想对弱势国家和民族产生不良结果。表现在华侨青年过多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浸染, 而对中华民族文化怀疑、疏离、隔膜甚至产生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质疑, 进而在心理认同上淡化自己的民族身份, 向往西方但又不是西方人, 没有了或弱化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归属感。其实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优秀的文化和强烈民族意识的民族。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各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山川、江河、名胜古迹、家乡、文化、历史的关怀和热爱, 还表现为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对同胞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以及自觉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思想。华侨的爱国情感首先表现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持, 如美国唐人街和中国城。海外华侨积极参与了近代中国的一切进步事业, 从戊戍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都贯穿着华侨的有力支持。华侨在祖国经济建设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更是人所周知。从1862年到1949年, 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总数25510家, 资金折合人民币6.3亿元 (侯霭云:《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核心》, 香港汉荣书局, 1991)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华侨更是把爱国热情倾注于投资建设祖国上。据不完全统计, 仅改革开放前十年, 海外华侨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金额就达52亿多美元 (香港中旅资料研究室, 1989年, 总第374期) 。华侨的爱国情感从本质上说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在海外的延伸。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华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才能培养爱国华侨, 理解、支持和眷恋自己的祖国。

2. 培养爱港爱澳人才, 保持港澳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港澳文化是一个中西文化的混合体, 回归前长期的殖民教育使绝大数港人言必称英国、以懂英语为荣。回归前的爱国主义教育“真空期”, 使现在港澳的青少年对祖国内地的文化、历史了解不够, 欠缺应有的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归属感。港澳回归以来, 在爱国港人、澳人和特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社会经济发展也出现了喜人景象。但殖民教育而产生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港澳人, 现在虽然有“CEPA”、有“自由行”、有在香港推广普通话的计划, 但据有关调查显示, 如今仍有相当一部分香港青年不知“祖国”为何物。由于处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大阶段, 有关当局更多的是注重经济的发展, 而对港澳青少年的爱国情愫的教育, 却存在着极大的滞后。所以, 培养爱国的港澳学生, 就等于培养了港澳的爱国接班人, 培养了拥护香港和澳门长久繁荣和稳定的爱国者。2011年6月21日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在澳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问题。他要求各界社团加强与青年的沟通联系, 支持、帮助青年积极面对困难, 同时发掘及培养人才, 营造有利于年轻一代爱国爱澳人士脱颖而出、不断成长的环境, 确保“一国两制”的事业后继有人。同年6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访问团全体成员时, 也提出了人才培养的问题, 希望继续发扬爱国爱港光荣传统, 发展壮大爱国爱港力量, 坚决维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 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 为促进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继续加强自身建设, 提升社团凝聚力、影响力, 注重培养爱国爱港人才特别是年轻一代爱国爱港政治人才, 使爱国爱港光荣传统世代相传。由此可见, 中央政府已把港澳特区的人才培养问题, 提到关系到“澳人治澳”、“港人治港”和爱国爱港爱澳事业能否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高度, 因而也就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绝对不能忽视轻怠。

3. 培养爱国爱台力量, 完成两岸统一, 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来,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 台湾问题进一步升温。一些无耻的政客为了政治利益, 出卖国家和民族, 企图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异化。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对台湾地区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爱国主义力量, 宣传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同中国大陆的渊源深厚而久远。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 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 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 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自有史记载以来, 台湾的开拓、发展和疆域的完整统一, 始终是与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和英勇捍卫分不开的。台湾的历史, 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宣扬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宣传台湾中华爱国同心会发表声明支持《反分裂国家法》,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 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等, 完成祖国统一。展望两岸未来, 我们期待两岸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争取早日实现两岸经济往来的正常化, 进而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大力开展两岸文化和教育的交流, 特别是青少年的相互往来和交流, 以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 使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

4. 培养海外同盟, 巩固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 需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 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结成的联盟;另一个是大陆范围外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 由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华侨组成的联盟。但部分内地高校担心爱国主义教育被误会为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对人身自由的侵犯, 从而对港澳台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采取了有意忽略的态度, 不把它列入德育教育的范畴。一部分教师爱国主义教育课教学上照本宣科, 形式生硬;有的还直接表达, 对港澳台侨学生不要提什么爱国主义教育, 读几年书就回去海外, 认为把知识教好就行了。由此看来, 国内教育部门要对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检查, 指导各高校统一到统战的高度来认识港澳台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只有加强高校港澳台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才能够扩大港澳台侨联盟, 将使其充满生机, 推动着整个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和民族复兴。

三、结论

新世纪新阶段, 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 维护海外港澳台侨胞的根本利益, 鼓励和支持他们关心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高校要承担起港澳台侨胞的儿女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 积极传承和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核心, 培养爱国的港澳台侨学生, 不断充实海外的爱国力量, 对实现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8.新时代爱国教育重要性 篇八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04-0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开始把终身教育作为一项计划和任务分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国图书馆就当前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新特征,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对图书馆教育的本质、定义、教育方式、活动规律及其学校教育的个性差异等理论研究也日益深化。

1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大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包含着两个重要内容:其一,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要把一个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单靠课堂教学已远远不够。因为课堂教学受到专业范围、教材内容、教师水平、课程时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学生可以在里面进行广泛的学习。因此,人们把图书馆看成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无道理。其二,大学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青年时期既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们既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又缺乏对社会和现实的了解;既有强烈的求知欲,又缺乏对事物的鉴别和分析判断能力。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日积月累又潜移默化的过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使他们具有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2 大学图书馆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作用

无论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还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来看,图书馆都有独特的优势作用,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

(1)图书馆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资料。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谈抽象的理论,需要有丰富、充实的内容。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购、收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的资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帮助。

(2)图书馆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大学生一般认为课堂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而图书馆是学习其他知识,博览群书的地方。因此,图书馆成了广大学生经常汇集的场所,相比于课堂,这里更多了些民主、自由的气氛,而思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在这种氛围中人们会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比較、互相督促,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3)图书馆在板报、橱窗宣传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的教学区不能建立板报和橱窗,只能在路边设置。而许多学生并不愿意专门跑到大路边去看板报和橱窗里的内容,而图书馆可以在大厅、走廊、过道等设立板报栏、橱窗栏,悬挂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名言,发布各种最新消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4)图书馆有条件举办各种小型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活动。图书馆都有较大的报告厅、阅览室,可以合理地安排组织一些学生论坛和学术报告活动,以此吸引学生自由参加这些活动,逐渐形成一种研究政策、研究理论问题的氛围。

(5)图书馆有自己的电脑网络。许多学校已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广大师生非常喜欢到校图书馆上网,一是消费低廉,二是信息针对性强。图书馆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在传播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性地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6)图书馆有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信息。如把全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有关理论专题最新发表的文章、最有影响的书刊及时推荐给学生和教师,让教师教起来有新内容,学生学起来有新感觉。

3 优化大学图书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策略

3.1 书刊采购中的筛选与把关:图书馆要想更好地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具备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藏书体系。这就要求书刊采购人员既要有近期的采购计划,又要有长远的采购目标。我们要根据学校的性质与任务采购专业文献资料,组成一个科学的、适用的、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合理采购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书刊,以便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个性、才能、品质等整体素质。优秀书籍不仅能使大学生得到艺术熏陶,而且还能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因此,大学图书馆应加强这方面的采购,而对一些宣传封建迷信、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腐朽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格调低下的书刊,则应严禁采购,以保证馆藏图书资料的纯洁性。我们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做得好,就能够推荐思想先进、内容健康、观点正确、知识密度大、艺术格调高的作品给学生,使学生在习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书籍过程中得到熏陶与教育,铸造他们的人文精神,能够认识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利用多途径、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做好读者工作: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联系文献信息和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馆员深入细致的读者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文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读者服务工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编制导读书目,加强阅读指导。图书馆有针对性地编制一些导读书目,引导学生多读优秀书刊,能够提高其思想觉悟,改善其精神消费结构,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配合形势教育,利用橱窗栏开辟信息窗口。图书馆应及时采集有关资料,组织专题剪报,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及国情教育。召开座谈会,组织学生对当前热门、有争议的作品进行评论,借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摒弃资产阶级丑恶腐朽的东西,以求正本清源、净化灵魂,达到教育的目的。

3.2 馆员要爱党、爱国、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边疆教育事业,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应该说,馆员们在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是不能含糊的,这正是大学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再者,馆员应遵守学校和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成为一名把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的学校成员,不应该在公开的场合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言行,或者违反馆内的规章制度。

3.3 大力提倡馆员的服务育人精神:馆员的服务育人精神是一种在长期服务育人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这种精神是指馆员除了具备一般社会群体应具备的政治态度、远大理想、高尚风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外,还必须有默默无闻、甘为人梯、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精神。为此,馆员们必须做到热情主动、耐心认真、文明的为读者服务。所谓热情主动就是做到对读者的文献需求要积极主动,乐于为读者服务。所谓耐心认真,就是对读者的需求、询问、疑问,要做到百问不厌、态度和蔼、语气温和并且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地去对待。所谓文明就是言谈举止必须表现出应有的文明素养,在工作中形成使用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这样,使读者感到图书馆的确是他们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好地方,而对图书馆员在为他们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文明、耐心、敬业的精神感到温暖和钦佩,认识到图书馆员确实是他们在知识海洋遨游的导航人,从而获得美好的、深刻的精神体验,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大学图书馆人服务育人精神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4 结语

图书馆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扩展。在育人益智上两者犹如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在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教育、学习、知识获得以及技能,正为社会主义的可持续性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相志.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概论[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9

[2]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0

[4] 陈杏.探究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员的读书意识[J].图书馆论坛,2004,(2)

[5] 黄茜.努力拓展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J].图书馆,2001(5)

[6] 程焕文.图书馆职业道德——21世纪中国的基本图书馆精神.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2):5

[7] 顾江,陆宏弟,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与职业智能的互动关系.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2):122-125

[8] 程焕文.论图书馆精神.黑龙江图书馆,1987(4):9-11

[9] 王小涛.高校图书馆职能源流论.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1):39-40

[10] 宋小星.图书馆教育概论.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4:26-27

上一篇:风景在路上作文600字初一作文下一篇:卷烟零售户诚信经营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