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2024-08-24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17篇)

1.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一

经过多方的调查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我发现绝大多数的高中生在谈到高中学习时,都反映高中的物理是所学科目中最难的。高中学生学习物理感觉较难的原因主要有:初、高中物理教材研究的内容、深度,以及初、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要求不同,是学生感觉较难的客观原因;在物理学习中没有斗志、毅力,不自信、心理素质差,以及学生的性别心理不同,是学生感觉难学的主观原因。物理教师对此问题如果认识不清,将直接影响学生高中三年的物理学习,也难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面对高中学生所出现的这些情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注意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师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好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而是根据教学目的,通过“设疑”、“析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课堂讨论,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不怕挫折,勇于前进;要“思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难,料学生所错,投学生所好”。

教师认识到学习兴趣、学科情感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性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就会进入物理学习的正轨,主动克服物理学习的困难,教与学也就更加相辅相成了。

二、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因此,我们不仅应重视教师教法的探讨,而且应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研究。新课改更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过程,毕竟科学过程是科学家们从事科学活动的智力劳动过程。把科学过程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引入物理课程,不仅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能使学生领略前辈大师的研究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所以,物理课程不应该把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擦去,科学家们曲折顽强而又闪烁着智慧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过程不能被公式和逻辑的面纱遮盖。离开了引向结果的方法过程,而只追求结果,就等于没有结果。

教师与学生都要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必然会喜欢物理并能够顺利适应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注意性别差异,消除性别差异心理

虽然学生存在性别差异,但是教师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大脑生理结构都是相同的,不存在思维学习上的差异。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女生处于劣势不是绝对的,不应盲目自卑,通过努力,女生也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四、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热爱科学教育

物理教材中包含了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热爱科学和献身科学教育内容。如:牛顿忘我工作、勤奋和悉心钻研的精神,安培刻苦学习、专心致志,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法拉第的高尚品质和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从我国古代指南针、地动仪、火箭的发明,到现代的“两弹一星”及“神舟七号”载人航天成功收回,教师应善于挖掘利用这些辉煌的科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科学而学习的责任感,用知识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五、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改的精华所在,也是新课改势在必行的原因。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要精心设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形成“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科学探究”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如果动量守恒,会发生什么现象?结果将怎么样?

2. 引导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和引导学生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先应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总体方案,如何研究?再进行局部设计,由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设计,并评价他人的设计,以器材的作用和选择加以讨论。

3. 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采集数据。教师在学生的操作技能、仪器使用上给予帮助。

4. 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从实验得到的两组数据引导学生用计算和图像分别分析小球质量和小球水平距离乘积间的关系;再进行综合说明,得到结论。

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

物理学科实施新课改计划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能力、学识等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成效。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学生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在实践逐步完成的,而不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所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坚持这一观念,才能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物理学科实施新课改计划的过程,转变教师的角色是刻不容缓的,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教与学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尤其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研究性学习。专题性、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由此,新课程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情意等三个方面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2.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二

关键词: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124-01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在新课程标准的物理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加强科学探究,《课程标准》第三部分专门列入一项一一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列表说明探究要素和基本要求,所以大大加强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也明确体现:观察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新形式下,我们应该做好哪一些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教学的进行呢?

首先,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根据高中生刚开始学物理、学生分组实验做得少、学生实验素养低的特点,我们就采取全方位指导的策略,即从头到尾的全过程指导。实践说明,这样有效。

一、教师在实验前做好充分备课是实验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师应把实验教案从物理课时教案中分离出来,在实验教案中,教师应该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备写出来。教师还应该在实验案中备写出“实验探究目的、实验探究猜想、实验探究设计(其中分为实验器材,实验原理图、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探究数据统计表设计、实验讨论或论证、实验结论等六大环节”。并且,不是写在纸面上,而且都要亲自预做实验,做到心中有数,先行实现¨探究。

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时如何抓住实验探究的六环节是实验有效教学的关键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指导学生:(1)在这个实验中可能要测量哪些物理量?(2)用什么仪器来测量这些物理量?(3)用什么方法来测量这些物理量?(4)如何进行该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5)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评价,还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6)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三、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环节中,应指导学生实验时做好“观察、操作、记录、分析讨论、整理”等环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这是实验有效教学的要求

所谓“观察”,即通过眼、耳、鼻、皮肤等感官感知的过程。如选择测量工具时,我们一定要看清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值、仪器是否完好无损等。实验中,数据的读取角度、现象的记录、线路的连接等,几乎每一实验的全过程,都离不开观察。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观察,防止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

操作是学生实际动手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在实验中,规范操作,正确地读数和记录数据,同时,也应注重实验的事实,而不能任意取

实验数据,有意迎合实验的真实结果,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再次对于实验数据的记录,还应该指导学生自己制作实验数据表格,使学生很容易从数据中总结规律等。

最后环节是实验后器材的归类和整理,很多的学生不重视,认为与考试无关,其实这是一个不可缺少和不可忽视的环节,能培养学生爱护仪器和有始有终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学生怕学物理,教师难教物理,因此搞好物理教学,教师面临了一种挑战: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学生就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物理。接下来谈几点利用实验培养兴趣的体会。

1、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有效教学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于是也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演示实验。在“平抛运动”这一节,讲到如何分解平抛运动时,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实验室没有配备,为了增加教学的形象性和真实性,找来了两个乒乓球,用两只手各拿一球在同一高度同时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听到两个球同时落地的声音。说明两个球落地时间相同,即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是相同的,就避免了书上得来终觉浅的灌输式教学,演示实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开始活跃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

2、加强学生动手做小实验的能力,加深学生印象,促进有效教学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大的兴趣。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不再单纯把学生当成被动的不变的教育对象,而把他们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主体。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上要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通过自己的头脑,围绕所学知识多思考,多提问题,大胆质疑、思考和探究。在讲《离心现象》这一节时,让学生自己做人造墨水旋风,通过改变旋转速度,发现墨水的状态不同。学生对此充满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墨水相对不动和墨水旋风现象的原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都动手做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在体验中学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回答和思考问题也变得积极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轻松,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新课改下的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篇三

苏 旭

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但对于刚步入高一物理学习的学生来说,往往望而却步,认为“物理难学”。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和分析,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引导,其次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教师应该多从自身的教学思想,以及对教材的把握上入手,有意识地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防止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将学生引入物理世界的大门,这就要以对每一节教学过程进行及时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把握

新课标要求下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能力的提高。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类教学目标须全面落实。我认为:

首先,对基础知识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致,否则会导致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并给以后学生的继续学习留下隐患。例如:在讲解“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不透彻,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经常出现摩擦力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

其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要尽量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不能在课堂上一味地增加课堂的容量,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我认为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亲近感,从内心乐意去接受新的知识,使知识变得更容易识记,更容易掌握。例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以往的教学过程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板演推导运动规律,接着讲解例题,最后总结解题规律,结束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整堂课讲解了例题,教师会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实则不能,很多学生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也不能把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和时间的关系与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式记下来,原因是,学生没有经历探究规律的过程,没有得到情感的体验,很难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最后,要善于创设物理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觉物理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提高对物理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透视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等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这一点我在对“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体现得很充分,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重点、难点的把握

在教学中,对重点、难点要把握正确,它决定了教学过程的意义,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选择教法的依据,我认为,尽可能多查阅一些参考资料,有利于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选择丰富的教学素材,更有利于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以“自 由落体运动”的教学为例,这一节中我更注重学习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实验室开展分组实验,通过交流与讨论,去产生情感,建构知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外实验:“测定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实验,某学生在自来水龙头下入一个金属盆,调节水龙头使第一个水滴碰到盆底的瞬间,第二个水滴正好从水龙头口开始下落,且能持续下去。然后用直尺量出水龙头至盆底的高度h,再用秒表测出某一水滴下落的时间t,代入表达式 求出g的大小,该学生发现结果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比较相差很远,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实验改进方案,写出g的表达式。”课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大部分原因,显现出了创新的火花,形成了新的实验方案:将测量的时间进行放大,即测量几滴水滴的下落时间T(n>30),则每滴水下落的时间为t=T/n,则有g=2hn2/T2,使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因此所选取的教法必须符合广大学生的认知过程,能让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对此我认为应体现在:

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要能顾到绝对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要特别注意,不能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其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时间,教师要注意学法指导,在教学中要改变以往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立于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向活动中的主动参与。

第三,教学方法要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电化教学,特别是制作多媒体动画,演示课件,可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课堂的趣味性,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在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非常必要的。

四、加强教学的技能

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主要有:

首先,讲授正确,语言要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一门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教师对所教的内容首先不能讲错,推导要循序渐进;其次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段主次,便于学生掌握重、难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层次清楚,避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

最后,教具的使用要规范,实验操作要熟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上课所用的教具及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了如指掌,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由于操作不熟练或操作错误,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

4.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四

竹条实验中学 黄文智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新面貌。在新课改平台上构建的课堂教学,寄希望于教师: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新课改发展的核心是新课改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尤其是对广大农村中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的初中学生具有的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大多数的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的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

其实所有的学生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保持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感兴趣的问题,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这应该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新教材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众多的事例、图片来源于生活,如:摩擦力这节中冰旱鞋、磁悬浮列车;浮力一节中的人在死海中漂浮的图片都来源于生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学生不仅通过相互合作、讨论获得了问题的答案,更可喜的是学生竟不自觉地将生活与物理结合起来。所以,教师应该是参入者。物理新课标中所说的物理教师的重大职责,即将物理知识的学术形态适当地转化为学生感兴趣、乐于探索,来源于生活的易于接受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的物理知识;本人结合本校物理教学的实际,按新课标理念,就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现实”的物理教学、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让农村初中学生找回“自我”,找到“信心”。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学,最终学会学习物理。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的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农村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1.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是对既有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再创造再加工以获得新的意义、新的理解的过程。新课改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老师评价语言多样化,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的想法有新意”“你的见解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新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要给予鼓励:“你想到这方面,你再想想还另外的因素影响吗?”,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学生普遍反映较好,他们喜欢这样的授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新课改标准关心的是课改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改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的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内容时,要求学生自带乐器,并允许音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讲解他对声有特性的理解;有一个平时只对音乐感兴趣、其他功课学的很差的女同学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让前、后排各两个同学站起来,叫后面其中一个同学问:“我是谁?”再前排学生猜出后,我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判断出他是谁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不知不觉在游戏中,学生很轻松地明白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新课程要求确立的学习方式,例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以促进学生和谐均衡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改革顺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潮流,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回“自我”。

二、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这就是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1.物理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包含着人们丰富的创造性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是掌握前人的经验,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因此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某些物理定律的发现过程,经历物理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例如,我在九年级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我先出示下列问题:(1)假如一个人在沙地上玩溜冰鞋,方便滑行吗?(2)假如这个人是在水泥地上玩溜冰鞋呢,可行吗?(3)假如这个人是在冰地上玩溜冰鞋呢,可以吗?这样既符合了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现实”的物理,是指物理来源与生活、生产实际,同时学了物理又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因此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尽可能以一些实际例子导入新课,尽量与现实原型进行联系。例如,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可作为光线的现实原型,茶壶可作为连通器的现实原型,使用筷子时可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联系现实原型,有利于农村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认识到物理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唤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物理知识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际应用的广泛性,在每学习一个物理知识后,我都会设计一些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应用,体会到学好物理的重要作用,加深对物理的认识。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物理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果过于强调物理的抽象形式,忽视生动的具体模型,过于集中于内在的逻辑联系,割断与外部现实的密切联系,失掉了产生兴趣与刺激动机的最重要的源泉。必然给物理教学带来极大的伤害,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环节,注重物理教学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效益密切相关,优化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就新课的导入为例谈谈可采取以下的方法和措施:(1)由科学史实导入新课;(2)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新课;(3)由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4)由小实验导入新课;(5)由演示实验导入新课;(6)由提出疑问导入新课;(7)由介绍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新课。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认真去想,认真去实践,就会产生好的效果。

2.要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环节的新理论、新技术。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每一环节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3.优化练习与作业:(A)作业设置的层次性。例如:在学完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课一练的同步练习外,还布置了三道“弹性作业”让学生选做:①结合本节内容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②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出题(可以从其他参考书上找题),互相检查批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B)作业设置的多样性:①观察查阅题;②动手实践型;③研究性学习型;④超前预习型;(C)作业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1.在水泥地上进行班际篮球比赛中,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A.在水泥地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因为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教师还要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反馈再次强调纠正,使巩固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教学策略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探索教学、启导教学、发现教学、自学辅导教学、问题教学、尝试教学、单元目标教学等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启发式综合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3)突出对学生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然而农村学生整体素质较低,可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学习的兴趣。在每一堂课中最好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只要广大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广泛涉猎各种教学方法,吃透各个教学内容的特点,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教学对象的特征才能科学地、合理地应用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产生理想的效果。启悟学生的“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物理。

5.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初探 篇五

一、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现代教育的目的使我们转变了过去应试教育的狭隘观念, 更加关注知识的实用性, 即要做到学以致用。生活是学生经历最多的, 也是最有感触的。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学科的很多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教师结合生活里面的一些现象或者问题进行教学, 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实际价值, 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看, 生活中的知识往往是他们最为感兴趣的内容, 这样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 在讲解“基因突变”这一问题时, 我们就可以首先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导入所学, 从社会上现在禁止滥用抗生素的问题着手, 向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 进而结合所学知识, 这样学生带着熟知的问题着手, 慢慢地投入到需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 这样既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还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生物课堂真正地成为生活化的课堂。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 也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二、用饱满的情感投入到教学

教学相长、教学互动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我们教师工作最大的特征就是学生有着自己思维和情感。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过程既是和学生知识交流的过程, 更是情感的沟通,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要以饱满的情感投入教学,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具有情感, 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具有情感, 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感气氛。教师的情感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 如教师精神饱满, 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积极配合, 积极思维, 踊跃发言, 违反课堂纪律少, 整个课堂会在和谐、欢乐、紧张而有秩序情况下进行, 那么这节课的教学质量会提高。如果教师有气无力或厌烦, 学生也不会专心听, 不愿回答问题, 整个课堂会变的沉闷、喧嚣、杂乱无章, 教学质量自然而然会下降, 教师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抱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 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 他就会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 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如在课堂上, 当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时, 我会用平和的语言指出错误所在及出错的原因, 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并予以鼓励。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 我往往会这样说:“你虽然回答错了, 但是思路清晰、声音响亮。”“回答得很有趣, 动了脑筋。”“没关系, 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补充。”“听听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见解?”“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 能大胆想象, 很好!”。这样的话语既能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自己回答是错误的, 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 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教学既体现了教师热爱学生, 同时教师积极、强烈的情感又能感染学生, 使学生喜欢生物课。

三、开展合作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改变过去教师教学过于关注知识的讲授, 而往往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的问题,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现状。而是要切实的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共同提升, 真正做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而在这样的要求下, 合作探究式教学被广泛的应用, 在合作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我运用模型法组织的“精子的形成过程”, 8个人为一个小组, 两两合作,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 带着问题来探究减数分裂的过程, 学生实验结束时, 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所做模型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但第二小组仍对第一小组的汇报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原因是:第一小组在汇报时模型显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第二个小组却说“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并摆出了证据, 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针对上面两个小组的分歧, 我没有主观评判对与错, 而是让事实说话, 最后通过大家观察显微照片, 证实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就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课堂, 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起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化。我们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探究、练习、实验, 如果能在表象的基础上, 适当引发学生开拓思路, 进行假设、推测、联想、想象, 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基础, 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识记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这也正是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必备最初思维基础和今后发明创新的最早的“潜意识”, 也是生物教学中刻意必行的。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不断发展给我们高中教育带来的新要求, 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大胆实践, 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的课堂必然会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高中教育,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颁布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开展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新的课程理念。新教学理念的提出,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 让生物课堂既能够使学生收获知识, 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金平.如何实现高中生物的趣味教学[J].学周刊, 2011 (19) .

[2]唐英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6) .

[3]黎杏新.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设计的若干心得[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3) .

6.探究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篇六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3-023-0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要求一个合格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而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又不对教学做认真的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所以,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思考。

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思考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思考,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 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答案是要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 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还具有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1. 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本人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 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7.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初探 篇七

摘 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职业光荣而神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追求的永恒主题,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给英语教学带来一缕曙光。如何才能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提高英语课堂效率,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拦路虎”,作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的认识,对新课程背景下创新高效课堂的看法做了一些总结。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角色,积极扮演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评价者,使学生在听、读、写几个方面充分提高。

关键词: 新课改 兴趣 创新 高中英语教学

新课改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课堂舞台交给学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新的英语课程改革更强调从学生学习实际、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探究、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也是提高交际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完成高考任务为主,回顾过去英语教学,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迫于升学压力,我们把大量精力和时间放在单词识记和阅读写作等技能训练上,忽视英语“说”的技能,忽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理念和高考双重的要求下,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1.改变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课堂。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要提高课堂效率,就要改变课堂教学的全局性、根本性,彻底改变传统满堂灌的教学现象。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信息,实现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全面更新。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获取知识的欢乐园,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翱翔、贪婪地吸吮知识的乳汁。老师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如何学”。“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效用无穷”。英语教学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究、如何合作,而且教会他们如何获取、精选、综合和分析有用的知识和信息,使他们具有在综合、分析、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思维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战场。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学习完全脱离实际现实的生活场景,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使英语课堂枯燥乏味,上课死气沉沉,没有一点活力,严重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指导下,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教学活动创新设计,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为英语教学带来一缕曙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英语教学,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创设主动的学习情境,建立情境――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并充分利用媒体图、文、声、形并茂的优势,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并且生动、形象、具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耳目一新,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开拓学习新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力。将单调的英语学习转化为更直观和有趣的形式在课堂展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英语语言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养成终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

3.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法。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采用小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学习法等新型教学手段,将学生视为课堂主体;根据学生学习和个人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不同教学目标和策略,最终实现每个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上,教师要环视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关注每一位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如果经常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学生的情感,使英语课堂生机勃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英语的动机,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在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用语上,要避免使用一些可能损伤学生自尊心和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话语,而多使用像“Excellent!”(好极了!)“Very good!”(很好!)“Good”(好)、“It doesn’t matter,just try it again”(没关系,再来试一下)等这类鼓励性话语,让所有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以赤诚的爱心面对所有孩子;以宽容的心悦纳每一位学生;以善良的心关心每一位学生;以赏识之心鼓励每一位孩子;以智慧的头脑引领每位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感染每位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要真正在“教书、育人”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8.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八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深刻理解新课改内涵,对现有的物理教学方法和实施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同新课改要求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就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浅显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以期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师队伍中引起共鸣,进一步探索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新方法,实现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习题;优化;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改革,新课改理念的提出和实施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讲究的是注重学生物理素质能力的培养,注重以学生为课堂上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参与物理学习、探究物理学科知识。但因部分高中教师对新课改理念了解和认知度不够,使得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不高。加强对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有效应对策略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研究的课题。

一、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新课改认知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教师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传授。教师完全是按照教学大纲内容要求将教材内容灌输给学生。学生在灌输式的、枯燥无味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下,往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感觉物理难学,不愿学,自然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很难提高。新课改下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将课堂教材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彻底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提升对新课改思想的认识程度。

2.课堂教学角色定位不清楚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为教学方向。但部分高中教师由于对新课改理念认识程度不够,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将教师放在课堂主体地位,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操控。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扮演良师益友的角色,对于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是共同探讨、共同分析、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

3.课堂教学氛围差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但当前部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注重教材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在课堂上仍旧采用单调、乏味、枯燥的授课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经常打不起学习的精神,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比较常见。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那么教师再怎么努力也将是徒劳的。所以在新课改下高中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中快乐学习。

二、解决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的对策

1.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及时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传统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为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够通过思维创新独立解决问题。当然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吃力的物理知识,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以往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问题答案后的成就感,从而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2.注重习题的设计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设计习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习题的设计应注重简单和复杂相结合,根据学生课堂上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合理编排设计习题。当然,基于各个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师在习题设计过程中要照顾所有学生。比如对于那些物理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稍微大点的习题;对于那些物理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大、能够进一步开发思维的习题。对于那些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习题。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编排不同类型和难度的习题让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成任务。

总之,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仍旧较多,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广大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同新课改要求相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9.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研究 篇九

【关键词】新课改 ; 高中物理教学 ;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71-01

物理学科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观察、分析、验证、总结,归纳出来的基础性自然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与无穷的魅力。新课程改革的实行则为我们高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很多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机遇。在此,本人就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集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物理课堂研究与大家探讨。

一、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在教学手段上要采取因材施教和因人制宜,尽量做到个别化对待。作为教师,要时刻跟紧时代的步伐,不断的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在充实自己的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新,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在适应新时代教育要求的前提之下,寻找出既能真正适合学生学习发展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鉴于高中学生因为自身年龄和社会的影响,新事物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吸引力比较高,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很高,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引进新的教学观念,能够加深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容易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到学习中来。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在反思和总结中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尽量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对物理知识活学活用,既有乐趣又有兴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欲望。

二、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根据,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再结合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对学生周围实际生活的仔细观察,将能够利用的生活素材提炼出来,与课本上的物理知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增强现行教材的使用率,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力,一举数得。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进行教材的整合,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到有效的取舍和整合,使得物理课本知识不与实际生活脱轨。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课本上的物理知识相结合,鼓励学生通过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科学的实验,探索中发现隐藏于事物表面之下的物理规律,感受神奇的物理世界,借此来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收集材料、整理信息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设定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主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同时融入道德教育,体现物理学科所独具的教育价值。例如说在讲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居里夫人找到放射性物质镭时,可以适当的讲述他们工作的艰辛和意志的坚韧等等,在这个教学过程中,用物理的神奇和伟人们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让学生了解到奋斗的真正意义,帮助学生去树立人生的目标,在不断的奋斗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完善。

四、根据对学生的不同认知,调整教学策略

1.课前引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教师的教育认知过程,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充分的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通过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框架构建。例如说,在授课前,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题,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带入课堂。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不放任学生的前提下,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再尽量的将时间移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并在期间给予相应的指导。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高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的年龄特点,在深入分析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之后,再对结合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深度来进行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在此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引导学生一层一层的去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以及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热情和学习欲望。

2.动态课堂的构建

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动态课堂的构建时,要充分的利用课堂资源,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得出总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调控,将课堂教学推进的自然而然,将物理知识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末,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知识和能力。

3.师生关系要和谐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表达自我见解,因为只有身处在真正平等和谐民主的氛围之中,学生才真正的做到身心放松,心态平和,才能达到主动学习这一最佳学习状态。这也就要求广大高中物理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习惯,坚持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采取新型物理课堂教学,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寻找出有效的教学新策略,开辟新的教学途径。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更重要的要求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当今社会需要人所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就是团队合作意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学生个体能力是有限的,这时团队协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作为物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究与交流,加快实验进程、提高实验效率。

总的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进行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单是做到以上的这几点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房红.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下)》,2013,﹙10﹚.

10.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十

一、实验设计遵循原则, 而不拘泥于形式

以往的做法是:高考要考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也就跟着学什么, 高考俨然成为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但是物理新课程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明确的定位, 中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不纯粹为了“巩固物理概念和规律, 练习实验操作方法”, 而是为了“经历探究过程, 体会科学方法, 树立实事求是价值观”, 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 体验科学工作的乐趣”。现行的高考模式已变得灵活多样,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时顺应课改要求, 注重实验中的探究和体验过程。如在人教版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关系中, 教材本身也提供了两种备选案例:一种用于定性分析, 另一种用于定量研究。对于参考案例一, 我们在实验实际操作中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产生了较大的偏差, 未能得到“理想中的比例关系”, 经过同学们的一番讨论分析, 归纳出了其中的主要原因如下: (1) 小车与木板表面有摩擦; (2) 小车所拖线及滑轮有摩擦; (3) 松开铁夹时 (代替原实验中的按下黑板擦) , 两小车并未能立即停下, 而是逐渐减速直至停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同学们又是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得出了相对一致的方案罗列如下: (1) 参考案例采用平衡摩擦的方法解决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 (2) 采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方法很好, 但仪器为准备, 而且时间有限, 暂不采纳。但提供了辅助器材———数码相机 (拿出来展示予以暗示) 。果然有同学提出了新方案。 (3) 铁夹按细线只是为了让小车不掉出木板和碰撞定滑轮。而数据通过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取得, 相当于频闪照相。再在小车上按上指针, 在指针经过位置固定上与木板平行的标尺, 拍照时可连同标尺一并拍下。此方案一出同学们都觉得不错, 接下来就是付诸实施。安装仪器, 相机采用三脚架固定。相机连拍是每秒10张。当将“频闪照片”在屏幕上放大读数后, 发现数据跟“理想”值十分贴近, 这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同学们一个个都充满着成就感。

二、实验操作注重体验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我们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感触颇深的是对于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点表的使用、读数的问题, 这些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问题, 特别是长度测量的读数, 模型拿到教室里展示、再采用视频动画模拟、课堂上也发给同学们每组一个自己读数体会, 可是还有不少学生感觉一头雾水。通过对仪器的拆解消除了学生对这些仪器的神秘感, 加深了对这些仪器原理的理解, 还能从“把玩”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课本上没有的心得。如: (1) 无法回零的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可采取二次读数求差的方法得到准确值。 (2) 20分度、50分度游标卡尺快速读数的技巧。 (3) 多用电表使用旧电池对测电阻带来的偏差情况。 (4) 多用电表使用和读数的注意点, 以及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5) 多用电表电阻档无法归零的应对策略。通过将这些使用心得由每组小组长统计汇总交由课代表, 然后由课代表将这些使用技巧心得归类梳理成条目并张贴到教室公告栏, 来供大家共享。

三、通过实验培养对未知问题的探究能力

经过半个月的摸索, 大部分学生对这三种仪器的使用已经相当的娴熟。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借到班上的仪器损坏严重 (主要是多用电表) 。于是我们接下来利用班上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帮忙修复损坏的仪器。这之前我们也做足了准备工作, 为他们准备好了可能会需要置换的整流二极管、凋零电阻、电容、表笔。在动手前先做了“岗前培训”, 将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类:一类是机械故障, 如表针卡壳、表针弯曲、换挡开关接触不良等;另一类是电路故障, 如保险丝断、整流二极管烧坏、保护电阻坏等, 并针对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检测修复措施, 这样让他们在动手时做到心中有数。经过学生的一阵忙碌, 除个别多用电表因“疑难杂症”难以修复外, 其余的都又“焕然一新”了。

四、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思路开阔方式多样

实验题在每年高考中总是得分率较低的试题, 特别是实验的误差分析,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将实验原理讲通、讲透。如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两种测量误差的分析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考虑:本实验的数据处理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图像法, 我们可在原U-I图像上 (如图1) , 画出测量的线与真实的图线进行对比, 通过图像我们不难看出接a时, 图线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E测=E真, r测>r真;开关接b时, 图线关系如图3所示, 由图可知:E测<E真, r测<r真。

11.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十一

【摘要】新课标规定高中物理要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此加深对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解,实验教学贯穿于高中物理的始终,并对教学效果有着深刻地影响,本文结合生动的,详尽的教学案例从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法和关注演示实验三个方面探究高中物理中实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现状

一、转变教学观念,运用新型教学模式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现如今高中物理教学仍然存在教师被动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未真正考虑到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掌握情况,暴露出了片面追求物理原理,公式和现象的介绍,而忽视了得出这些物理理论的实验过程#学生们普遍认为只要记住公式,理解了物理定理,准则,掌握了必备的物理方法就算真正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也能完成相关的章节题目。他们往往对于实验不是特别重视,只为了物理考试中出现实验题的作答而把实验过程记忆下来,在实际动手做实验的时候没有探索发现的激情。教师也只是把物理实验课流于形式,没有提升到教学战略的高度,只一味地按部就班地为学生描述实验过程,让学生们自己尝试,因大家本来就知道要得到什么样的实验结论,而缺乏做实验的激情与兴趣,即使中间存在什么问题,教师也不会一一点拨,学生也没有做到主动发问,个别情况下为了赶进度,教师干脆只在课堂上口述实验内容,失去了去实验室操作的机会。

(二)转变观念,改进实验教学方式

高中物理就是一门以实验作为根基和载体的学科,只有实验做好了,学生们才会更有劲头去探索物理奥秘,教师必须紧密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努力改善自己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实验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学习高中物理长度与测量这一节课时,教师在讲述测量的方法和误差的概念时,要想到让学生们亲自实验来证明物理教材上面的结论非常简单,可行,快捷的实验是让几位学生分别拿卷尺测量黑板的长度,教师必须让学生由被动地听课到自主地开展实验操作,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让大家理解物理原理。几位学生把卷尺给捋平,用工具把卷尺固定住黑板的一端或者找另外一人帮忙,再边走边牵引卷尺,一直达到黑板的另一侧,这样就测得了黑板的长度,连续找几位学生上讲台来测量,分别得出相应的数据,最后予以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次数值均不相同,这其中的差值实质就是误差,学生们身临其境地去讲台做实验,就会更牢固地记住误差无法避免,只能减少,在实际生活中要想得到更加准确的长度信息,可以运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解决#由课堂现场实验定会使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的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加高涨,进而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采用科学,严谨的物理实验方法搞好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离不开一定的方法,教师需要提前选取最合理地实验方法,并让学生们在实验中予以使用,才会得到实验的预期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确定实验目的与方向,明确要验证什么,在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要准备哪些实验器具才会实现目标,这些是师生共同考虑的;其次,也要按照设计程序的概括与解释,并把实验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在这期间,还需采用最巧妙的办法去设计实验,依托于正确的,合适的科学方法,在每个实验环节中促进目标的实现。

三、关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们学物理的兴趣

演示实验虽然看起来不像实验室里的大实验那样正式一些,但仍然属于物理实验的范畴,而且完全可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凭借演示实验,把生活场景或平时碰到的现象生动,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掌握物理概念,理解物理公式,原理前获得有趣的物理教学情境,有助于让大家更快地认知教材中的所有物理理论是怎样得出来的,为学生更扎实地消化物理学常识提供了充足的,必要的技术支撑。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时,教师可提前准备好一只小皮球,并将它举到高于头顶的位置,再往下抛,让学生们能真切地看出整个自由落体的过程,即在没有阻力的情形下,只是在重力作用之下而下降的运动,教师在演示这个小实验的同时,还要采用发问式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下疑问,激发其探索物理未知世界的激情,为何物体能够完成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是什么。教师为了让大家更实际地感受,可以请一些学生到讲台来自我动手演示一遍,学生们由加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等储备知识便知道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初速度为零,用手紧握每个物体时,在不额外增加外力的理想状态下轻轻松手便会出现的情景,从而深化了对本物理概念和公式的熟悉与应用。

四、为学生多创造去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

学生们会否动手设计实验在很大程度上都关乎物理教学的成败,个别学生由于不拘泥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总是希望能有个动手的窗口把个人的物理思想付诸于实践,来探明是否可行。此外,还有部分学生因自身对物理公式或规律理解欠透彻,而表现出害怕做实验或者只想着单纯提高物理成绩而不愿意亲自去实验,担心出错会打击个人学物理的自信力。基于此,教师就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实验室工作人员协商好,完全开放实验室,给不同物理层次的学生都营造出一个良性互动的实验教学氛围,让学生们从实验中不单单能学到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严谨的,踏实的物理学习态度,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夯实基础。这也符合新课标改革的理念和初衷

【参考文献】

[1]李晓芬,侯占林+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

12.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篇十二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自己将近一年的对于历史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明确可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对应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人格健全”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渗透做人处世的品德教育;“知识丰富”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知识”目标,有序传授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自立精神强烈”则需要确定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培养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贯穿其中。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必修二专题二的第一课《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新授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我们的目标应定位于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和体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的创业品质。高三复习时目标就要进一步探讨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但课程标准是唯一的,它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我们江苏地区而言,无论选用人民版的还是人教版的教材,都要注意研读课标的前提下,研究、对比两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其教学要求,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人民版和人教版的内容各有不同表述,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是“概括、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结合今天中国人的思乡情结、祭祖行为体会宗法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目标的预设和确定之后,和教学方式一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大目标,还要注意随时适当的微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当的生成,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形式思辨灵活

关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准备(备课),依次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中间穿插师生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发展来个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当我把教材分析完毕后,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天生的兴趣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课时内容容量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教学尚未成功下课铃声已经“革命”的事件常常发生,并且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理清课堂教学的头绪,急切地想要改革,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直至后来参加了一次市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活动。我学习这次活动中的公开课经验,完全放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彻头彻尾地进行问题教学模式:课堂上基本不讲教材,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而且是处于亟待梳理中。这样全面放弃传统、完全不搭建知识结构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国情”,学生难以适从,而且就考试的效果来看也不是很好。

艰难的摸索过程让我明白: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完善新课程下的新模式。

三、关于自身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所在: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

我的反思:

1、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2、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13.新课改下的英语课堂初探 篇十三

一、重视共同基础, 构建发展平台

课例一:NSEC Book 4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的warming up的教学片段

首先将6幅图片逐一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辨认, 学生可以辨认出宋庆龄, 然后教师请学生谈论一下他们所知道的关于宋庆龄的情况。教师询问学生是否了解其他图片中的女性, 学生回答不知道。教师请学生阅读图片下方的内容, 并且提出问题“What do they have in common?”和“Wha makes them great?”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 并发言。教师把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进行总结, 然后问学生:“Is there a woman in your life that you think is great?If so, why is she great?”学生回答:“Yes, there is.”并举例说明, 有的说妈妈, 有的说老师等。最后教师问学生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女性的故事。学生回答愿意。

评析:教学, 是一种建立在认知规律基础上的学习活动, 只有尊重认知规律, 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视觉是人最敏锐的感官, 视觉印象往往比其他感官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本课从著名女性的辨认入手, 以宋庆龄为突破口,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5位女性。通过设问的形式,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她们, 了解到她们成功的秘诀。在讨论过程当中学习了用来形容人的单词, 并且了解到本单元讨论伟大女性的话题。之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在生活中认识伟大的女性, 学生通过回答和解释进一步加深了对单词和单元话题的掌握。最后以询问学生是否愿意了解更多著名女性的故事的方式为Reading作了良好的导入。整个教学活动以图片为引子, 以话题为媒介, 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本单元课程有了基本了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对伟大女性的敬仰之情, 掌握了重要单词, 取得了一箭多雕的效果。

二、优化学习方式,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例二:NSEC Book 1 Unit 2 Travel journal的warming up的教学片段

课前发给学生简易中国地图, 教师问学生对交通工具了解多少, 并问学生最喜欢哪种交通工具, 学生甲回答最喜欢汽车, 因为汽车方便。学生乙说最喜欢火车, 因为火车快。教师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 讨论各种交通工具的优缺点。然后教师提出假设:“如果要前往某个城市, 该选用哪种交通工具?”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在多媒体上查询各大城市到南昌的距离, 然后讨论决定。

评析:首先由教师导入, 在教师的帮助下, 学生独立进行资料查询并且和同伴讨论出最佳方案, 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教学过程中, 有学生的电脑出现故障, 无法完成任务, 于是向教师求助。这时有学生提出用目测简易地图, 还有学生提出可以先在简易地图上画出南昌与各城市的距离线段, 然后用尺子量相对长度, 通过比较相对长度, 就可得出各城市与南昌距离的远近, 从而可以选择相应的交通工具。教师表扬了学生的想法, 支持学生用后者解决问题。这一情况充分说明学生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 而且这一能力的作用往往出乎教师的预料。因此, 应该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情感, 提高人文素养

课例三:NSEC Book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reading的教学片断

首先教师给出节日的相关提示, 让学生猜测节日名称。之后提问“How does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接着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图片并猜测它们是关于什么节日的, 然后提问“Which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同时播放reading录音。录音后学生很容易就找出了各个节日的名称, 并可以简述其相应内容。教师继续介绍具体节日内容, 然后分别进行skimming和scanning, 最后进行Free talk。

14.论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篇十四

关键词 物理 教学 反思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思:

一、对高一新生学习物理概念引导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客观地分析,教学的起点过高,“一步到位”的教学思路是导致学生“物理难学”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 “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物理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如网络、投影仪、录音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物理过程的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

四、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

物理是有着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解题(特别是计算题)需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对高一的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

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对于物理,习题教学是学习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加深对所学感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抛弃“填鸭式”,创设一种问题情景,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或实验中的问题切入,吸引学生去思考,以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对问题的初步分析,“发现”新的知识,产生新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教师代表不了学生,学生的能力必须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选择习题呢?高一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其次,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再次习题应该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的高三的复习题,针对该知识点的高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好像难不住学生就显示不出老师的水平似的。

15.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篇十五

【摘 要】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肯定对高中数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管是从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还是从教师的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是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的提出肯定是对高中数学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那么教师要如何把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数学课堂中呢?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育理念;高中数学

既然是新的理念跟教学方法,那么肯定和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不同。其实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主题上。在教学结构上加入了很多的教学辅助工具,并且不再是单一的板书教学;在教学形式上的改变主要是教师教育关心的重点不再是成绩而是学生个人的发展;在教学主题上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进行讲解,而是更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更多的和学生互动。那么这些改变都是有益教学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这些理念真正的运用到课堂里。

1.在新课改下发现的高中数学教学的问题

1.1高中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出现了失衡现象

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与实践、猜想与推理、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阅读自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而教师变成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学生的自身感受,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见解提出来,使他们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1.2教师不重视兴趣激发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学的数学知识不断加深,抽象的数学概念也频频出现,虽然说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由于职业的疲劳和思想的保守等问题,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时让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导致课堂教学也消极低效。

1.3高中数学教学观念认识偏差,教师的主导作用出现了淡化的现象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忽视教师的正面引导。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就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而忽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正面引导,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模棱两可,降低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

1.4高中数学教学中现代技术的教育手段运用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资源的不断开发并运用到数学的教学之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技术的教育手段来进行教学,是对课堂的一种延伸与拓宽,能让学生很好地融入实际生活中,这样是对教学的一种帮助和辅助作用。(下转第182页)

(上接第181页)

1.5教学方法单调

虽然新课改已经开展3年了,但高中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很单调,教学上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尤其是教师讲解新内容时,基本上满堂灌,学生处在被动地位,机械地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方法上大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习题练习或者仅仅是比较单调的重复性练习,缺乏在方法上的研究。

2.解决高中数学教学问题的对策

2.1加强数学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很大作用。为此,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所以必须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对在职的高中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其次,鼓励广大高中数学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从而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第三,教师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激励和引导学生。

2.2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只有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发现,要是教者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新颖而有趣的课堂导入方法,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2.3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学习兴趣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断掌握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多深入研究。不照本宣科,更不满堂灌输,而是适当地布置课后训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应用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是主动的,注重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2.4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对话、沟通、合作、共建的交往活动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旧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改变。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建构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在新课标的实施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讨论、质疑,解答与提出问题,倾听学生的回答并适度评价,为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平台,并提供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和他人共享学习成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推进下希望教师能够在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主体方面找到正确的方向,把新课改推行的教育理念更好、更快的融入到高中数学的教学里。让学生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学有所得,并且要让学生的总体能力的到提升,因为现代教育要求的个人能力的提高,光是知识的提高已经不够了。希望教师能够更多的从学生的方向出发,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主要任务,提高学生成绩为次要任务,让学生不再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

【参考文献】

[1]杨港龙.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教导刊,2014(28):13-14

[2]张克苊.有效导入.提高效率―浅谈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手段[J].新课程(教研),2010

16.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反思 篇十六

十二中学教师

冼少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改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研究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方法和兴趣,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2、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改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重视物理实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

1、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2、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

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改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17.怎样进行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 篇十七

一、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搞好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首先从课前准备做起

有道是: “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一句战争术语,我以为用在我们物理课教学上也恰到好处。然而,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搞好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就要结合物理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在课前要来一个全体总动员。我们要做到,不仅教师要课前备课,进行教学设计, 还要全班学生都进行课前准备,做好课前的预习,这样不仅教师对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还要使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只是教师一个人讲,学生听,被动接受的学习局面。 相反,现在实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实现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课前笔记,并写出自己的想法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发言。 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可以提出,有知识可学习,有问题可以解决。所以说,做好课前准备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是我们学生学好物理课先决条件。 我们作为一名物理课教师,一定要重视自己和学生的课前准备,不打无把握之仗。这就是我们立于永远不败之地。比如说,学习摩擦起电的现象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生活中一些存在摩擦起电的现象,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不仅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意识,还激发了课堂学习浓厚的兴趣。可以想象一下: 在这样的情境,学生都把自己观察到现象纷纷说出来,有还会查阅资料、找出一大堆东西来丰富我们课堂内容。 还会涉猎一些扩大外延的现象,为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比如,我们让学生找生活中摩擦起电的现象时,有的学生就想到了古人的钻木取火。这里不仅让学生敬佩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还激发学生创造发明的意识,使得有不少的学生搞起了自己的小发明来,拿到课堂上了展示。这样一来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二、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搞好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营造一个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课堂学习氛围

不言而喻,课堂学习氛围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创造的。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说可分为接受式和探究式。当然,我以为这两种学习方式各有各的好处,不能过分强调某一种学习方式绝对的好。本来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不能一概而论。在接受式学习的状态下,把学生变成单纯的知识掌握者,它最大限度把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禁锢起来了; 我们再看探究式学习,它的优点是在于能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是的发现、探究、研究的活动过程,将学生的“我学会”转化为“我会学”。我以为, 这两种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我们的初中学生而言,它们都是不能相互代替的。应使之达到动态的、和谐的统一。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为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们教师应充分在课堂上来展示自己的发现,去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之后让全体学生共同来讨论来解决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应当做好最关键文题的提醒和扭转工作,避免学生因为知识的缺陷,和想问题存在的偏激造成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做好学生的鼓励工作,要及时的肯定表扬学生的优点,激励学生力争上游,树立必胜信心,找回自信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所得知识水平上再设置问题,使每个学生在现有知识水平上得以提高。也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也使每个学生都得以提高。这样我们通过这样的实际参与活动和各种教学设计和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进而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雄心壮志。使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发挥到极致。

三、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质量,搞好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还要做好课后评价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绝对不能忽略对学生的课后评价的问题。 因为对学生的课后评价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评价是教学信息的反馈,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再看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它不能全部反映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而无力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并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层面。是啊,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标准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由原来只关心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而扩大到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态度、 情感意志、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等的综合评价。所以我们教师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鼓励是对学生的外部强化,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内部的强化。而内部的强化的意义远远超过外部的强化。为此,我们教师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过程中,要特别做好知识水平差的学生的工作,恰到好处地使这些学生认识到只要肯努力付出,就能在学习上看到自己的成功。如此这般,就可以保证全体学生无一例外地取的好成绩,进步得更快,这是因为他们受到评价的激励而逐步走向成功的彼岸。我们还要把评价工作做到位。 在自我评价中,让学生找出自己的缺点,并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弥补。在几次这样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做好对自己总的评价。能很好地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做一个正确的评价,能使学生在心灵上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能针对自己缺点采取相应整改措施,使自己变得好起来, 信心足起来,干劲猛起来,使每个学生都优秀起来。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也一定能做到的。

上一篇:我的教学模式下一篇:工作经验范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