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加固方案

2024-11-06

建筑物加固方案(精选10篇)

1.建筑物加固方案 篇一

熟悉病险水工建筑物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要求

1.水闸安全类别划分为几类

根据水利部《水闸安全鉴定管理办法》,水闸安全类别划分为四类:

一类闸:运用指标能达到设计标准,无影响正常运行的缺陷,按常规维修养护即可保证正常运行。二类闸:运用指标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一定损坏,经大修后,可以达到正常运行。三类闸:运用指标达不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严重损坏,经除险加固后,才能达到正常运行。四类闸:运用指标无法达到设计标准,工程存在严重安全问题,需降低标准运用或报废重建。

2.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一级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等建筑物)安全状态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答:一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达到《防洪标准》规定,大坝工作状态正常;工程无重大质量问题,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二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不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但达不到《防洪标准》规定;大坝工作状态基本正常,在一定控制运用条件下能安全运行的大坝。

三类坝:实际抗御洪水标准低于部颁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近期非常运用洪水标准,或者工程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不能按设计正常运行的大坝。

3.水工建筑物安全鉴定程序是什么?

答:水工建筑安全鉴定包括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成果审查和安全鉴定报告书审定三个基本程序。

4.水工建筑物安全鉴定中,安全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答:安全评价包括工程质量评价,运行管理评价,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稳定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抗震安全复核,金属结构安全评价和建筑物安全综合评价等。

5.水库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内容有哪些? 答:(1)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符合蓄水要求。

(2)检查工程质量是否存在影响工程安全的隐患。对关键部位、出现过质量事故的部位以及有必要检查的其他部位要进行重点检查,包括抽查工程原始资料和施工、设备制造验收签证,必要时应当使用钻孔取样、充水试验等技术手段进行检测。

(3)检查洪水设计标准,工程泄洪设施的泄洪能力,效能设施的可靠性,下闸蓄水方案的可靠性,以及调度运行方案是否符合防洪和度汛安全的要求。

(4)检查工程地质条件、基础处理、滑坡及处理、工程防震是否存在不利于建筑物的隐患。(5)检查工程安全检测设施,检测资料是否完善并符合要求。

熟悉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

1.什么是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答: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核发的,确认有关建设工程符合流域规划和防洪规划要求的法律凭证,是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的法律凭证,是建设活动中接受监督检查时的法定依据。未取得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擅自建设的水工程,或者违反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要求建设的水工程均是违章建筑。

2.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答:(1)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表;

(2)拟报批水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3)与第三者厉害关系的相关说明;(4)审查签署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3.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应符合的条件是什么? 答:(1)水工程建设规模、任务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的总体要求;

(2)建设规模等级(别)和标准符合《防洪标准》及其他有关技术和管理规定的要求;(3)不影响其他水工程,或者有消除影响的补救措施。

熟悉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内容

1.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和人员资质方面有何要求? 答:(1)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应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资格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担水土保持施工监理业务,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不同资格等级的监理单位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含有100万立方米以上淤地坝的小流域坝系工程,以及水土保持方案概算总投资3000万以上的开发建设项目,应有具有甲级资质的监理单位承担监理业务。

(2)水土保持监理单位在履行监理合同时,应在建设项目现场设立项目监理机构,配置满足监理工作需要的监理人员。

(3)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人员实行注册管理制度。总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监理员均系岗位职务。各级监理人员应持证上岗。

2.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和人员资质方面有何要求? 答:(1)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应按照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资格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担监理业务,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2)环境保护监理单位应依照环境保护监理合同约定组建环境保护项目监理机构。

(3)环境保护监理人员应包括环境保护总监理工程师、环境保护监理工程师和环境保护监理员。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监理工作的环境保护总监理工程师和环境保护监理工程师必须具备环境保护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建筑物加固方案 篇二

1 良好的施工性是加固工程方案必须考虑的条件之一

加固工程方案的优劣, 首先要把是否具有施工作业方便作为必要条件, 没有良好的施工性是阻碍加固工程施工的一个拦路虎。有的加固方案虽然具有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但是, 由于其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增加了一定的施工难度, 而造成施工工期长, 劳动用工大, 安全系数低的弊端, 结果是将影响到加固质量。例如, 新乡市某技工学校办公楼因冬季施工, 掺加不合格防冻剂, 超标的氯离子破坏了钢筋钝化膜, 致使十架大梁产生严重裂缝, 需要进行加固, 原施工设计方案之一是采取简易修补法, 即将大梁裂缝处出现的疏松混凝土凿除, 露出钢筋后, 将锈蚀的钢筋周圈进行除锈后, 用环氧砂浆进行封闭, 达到加固目的;方案之二是采取加大截面加固法, 即通过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 用以提高构件的强度、钢度、稳定性和抗裂性, 并达到修补裂缝的目的。经对设计方案分析, 此两种方案除具有工程造价低的优点外, 还有以下不足之处: (1) 技术可行性差, 由于此大梁跨度大, 凿除混凝土梁则需分段进行, 要用大量的临时支撑进行安全防护, 造成周转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2) 劳动强度高, 在凿除混凝土梁时, 因分段施工时, 只能凿一米挪一米, 成倍增加了劳动强度; (3) 工效低, 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落后的施工作业方法, 延误了施工工期并导致劳动效率下降; (4) 安全性差, 因所有大梁必须将钢筋凿除外露, 大梁承载力减小, 在施工时, 须时刻注意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麻痹大意则易出现意外事故; (5) 产值效益小, 大量的周转材料和人工费用的浪费, 加大了生产成本, 减少了生产效益; (6) 加大的截面影响房屋外观和空间尺寸。基于这些原因, 经与甲方和设计院商讨, 改变加固方案, 采用先进的外包钢加固施工方法, 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锚技术, 对这十架大梁进行加固, 由于技术先进, 加固性能好, 占用空间小, 施工周期短, 材料消耗少, 工艺简便、安全并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加固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2 不同类型加固工程与加固方案分析

一般来说, 加固工程常采用的方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和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工程加固的方法, 如, 化学灌浆法、粘钢锚固法、碳纤维加固法应运而生, 并开始广泛应用于各类加固工程中。具体那个方案最能体现加固工程所要求的短、平、快、省的特点, 应根据需要加固的构件情况, 综合确定加固方案。

2.1 以框架梁的加固为例, 较为合理、经济、技术先进的加固方案当属粘钢锚固法和碳纤维加固法, 前者以造价低, 施工简单, 占用空间小, 加固效果好, 明显优于加大截面法和预应力加固法, 后者除材料费用高外, 则各种优势尽显其中, 重要表现在自重轻, 材料自身几乎不增加重量;强度高, 固化后的碳纤维强度比钢材高达十几倍;劳动强度小, 一个作业面只需一至两人操作即可;施工工期短, 熟练工人每人每天可完成近200m2左右。但是, 应用其在负弯矩部位进行加固效果不如钢板性能好。

2.2 以框架柱的加固为例, 较为常见的加固方法有外包钢加固法, 即在混凝土柱四周包以型钢进行加固, 这样既不增大混凝土截面尺寸, 又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柱的承载力, 具体方法又分干法作业与湿作业法两种形式:干式加固法是将型钢 (一般是角钢) 直接外包于需要加固的混凝土柱四周, 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无连接, 由于与混凝土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所以不能确保结合面传递剪力。湿式加固法:一是用乳胶水泥浆或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材料, 将角钢粘贴在混凝土柱上, 二是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留一定间距, 中间浇筑混凝土, 达到外包钢材与混凝土相结合。两种作业方法相比较, 干式作业法施工更为简单, 价格低, 施工时间短, 但其承载力提高不如湿式作业法好。在方案选择时, 应根据加固要求和原构件情况, 合理挑选适当的方案进行加固。如, 新乡市泰和宾馆由于功能改变, 原设计一层柱子采用的是干式加固方案, 将L100×6的角钢包于柱子四周并用缀条连接, 已完全满足加固需求;而新乡市某机电工程学校四、五层柱子, 由于内置钢筋锈蚀, 致使混凝土柱产生裂缝, 采取的是湿式加固方案, 对局部柱角用石英砂配置的高标号水泥砂浆和环氧砂浆将L80×6的角钢粘贴到混凝土柱四周, 达到整体加固补强目的。两种加固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

另外, 对于加固工程, 还有焊接补筋加固法、套箍加固法、喷射混凝土补强法、化学灌浆修补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 每种加固方法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范围, 只要行之有效, 技术成熟, 既满足加固要求, 又经济实用, 均可采用。

2.3 加固工程方案要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上写文章。优秀的加固工程方案要在工法上体现出其可行性、科学性、先进性。化学补强法不失为当前加固工程中首选的一种最为先进的工法。一些加固工程采用过时的加固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已不能满足当前加固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经济的要求, 而化学补强加固方法越来越以其明显的优势成为加固工程中的优选方案。例如, 新乡市面粉厂制粉车间技改工程中的加固部分, 就是采取化学补强的方法, 应用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粘剂, 对其第四层、第五层框架梁进行粘钢加固, 满足了该车间在楼层增高、设备增加, 荷栽加大情况下的正常使用要求。采取同样方法施工的新乡辉龙阳光购物广场、洛阳阳光热电厂、平顶山姚孟电厂改造、某机电工程学校等加固工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充分显示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成果。

在化学补强方法中, 除粘钢加固外, 碳纤维加固工艺也不适为一种先进的加固工法, 例如, 某开发公司地下室梁柱加固、某水厂水泵房大梁加固工程, 由于环境湿度较大, 最适于采用碳纤维加固, 与其它加固工艺相比, 更具有耐湿耐潮、抗腐蚀强、自重轻、强度高、施工便捷、质量好的特点, 加固性能均优于目前其它加固方法。

可见, 选择加固工程方案要有针对性, 不同的加固工程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其方案需要在进行价格比、性能比、质量比的同时, 还要体现出其工艺技术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这样的加固方案才是优秀的加固方案。

3 几种典型加固方法的工程施工要求

工程加固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固施工达到修复、补强、提高承载力、增强使用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因此, 选择加固方案要以提高加固工程质量为根本目的。对于不同的加固方案也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和质量评定标准。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CECS25:90) 中几种典型的加固方法, 依照施工经验, 不同的加固方法在施工时应重点做到: (1) 外包钢加固法。要把表面处理包括加固结合面和钢板贴合面处理作为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 对于干式加固施工, 为了使角钢能紧贴构件表面, 混凝土表面必须打磨平整, 无杂物和尘土;当采用湿式加固施工时, 应先在处理好的角钢及混凝土表面抹上乳胶水泥浆或配制环氧树脂化学灌浆料, 对钢板进行除锈, 混凝土进行除尘并用丙酮或二甲苯清洗钢板及混凝土表面, 进行粘、灌。 (2) 预应力加固法。采用预应力拉杆加固时, 在安装前必须对拉杆事先进行调直校整, 拉杆尺寸和安装位置必须准确, 张拉前应对焊接接头、螺杆、螺帽质量进行检验, 保证拉杆传力正确可靠, 避免张拉过程中断裂或滑动, 造成安全和质量事故;采用预应力撑杆加固时, 要注意撑杆末端处角钢 (及其垫板) 与混凝土构件之间的嵌入深度传力焊缝的质量检验, 检验合格后, 将撑杆两端用螺拴临时固定, 然后用环氧砂浆或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填灌, 加固的压杆肢、连接板、缀板和拉紧螺栓等均应涂防锈漆进行防腐。 (3)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增设支点若采用湿式连接, 在接点处梁及支柱与后浇混凝土的接触面, 应进行凿毛, 清除浮渣, 洒水湿润, 一般以微膨胀混凝土浇筑为宜。若采用型钢套箍干式连接, 型钢套箍与梁接触面间应用水泥砂浆座浆, 待型钢套箍与支柱焊牢后, 再用较干硬砂浆将全部接触缝隙塞紧填实;对于楔块顶升法, 顶升完毕后, 应将所有楔块焊连, 再用环氧砂浆封闭。 (4) 混凝土构件外部粘钢加固法。此法施工较为简单, 但首先需要着重注意混凝土和钢板的表面处理, 对于旧、脏严重的混凝土构件的粘合面, 应先用硬毛刷沾高效洗涤剂, 刷除表面油垢污物后用水冲洗, 再对粘合面进行打磨, 除去2~3mm厚表层, 露出新面和平整, 将粉尘清除干净;对于混凝土表面较好的, 则可直接对粘合面进行打磨, 去掉1~2mm厚表层, 使之平整, 清去粉尘, 再用丙酮擦试表面即可;钢板表面处理应根据其绣蚀情况, 可用喷砂、砂布、砂轮机打磨, 使钢板出现金属光泽, 打磨纹路尽量与受力方向垂直, 然后用丙酮擦试干净。其次, 要注意对胶粘剂的选择, 目前国内市场建筑结构胶粘剂鱼龙混杂, 对胶粘剂的选择一定要慎重。第三要注意在配胶、粘贴过程中的细节, 胶粘剂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比例配制, 尤其是要掌握好固化剂的用量, 搅拌要均匀, 同时在粘贴时要保证粘贴面的饱满、密实。最后要注意在固化阶段不能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就目前来看, 这些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随着建筑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 更好的加固施工方法将会有更大拓展, 因此, 加固施工方案的选择范围也将具有更为广泛的空间。

摘要:优秀的加固方案具体体现在其施工作业方便、施工技术先进、经济效果好、加固质量高等四方面的特点。针对以上四点进行简要分析。

3.既有建筑物加固方法探讨 篇三

摘要:现有建筑物,经过多年的使用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由于建筑物设备和生产设备的过时,使用荷载的变化,要求增加设备和负荷,改变建筑物某一部位的结构等均需按现行标准和规范,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与加固。

关键词:既有建筑物加固质量

1既有建筑物需要进行改造的原因

建筑物需要进行改造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建国初期建造的大量建筑,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基准期,需要根据建筑现状逐步进行加固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年限。②我国建国初期建造的大多数公共建筑的承重体系为砌体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将沿街底楼改为商铺,改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③由于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原因,造成建筑物发生倾斜而进行纠偏。④由于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对建筑物进行增层改造。⑤对建筑物进行整体移位。⑥对历史建筑物进行保护性的改造加固。根据我国的情况,需要进行加固改造的既有建筑,从建造年代来看,除少数古建筑和建国前建造的建筑外,绝大多数是建国以来建造的建筑,其中又以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未建造的建筑占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建造的建筑,虽然建造时间不长,但也有一部分需要进行加固改造。进行改造的建筑不但有工业建筑和构筑物,也有公共建筑和大量住宅建筑。

2既有建筑物的加固原则

既有建筑物在加固时宜尽可能考虑周详,根据结构特点、土质情况选择合理的加固方案,在确定是否加固及何种加固方案时应考虑下列原则:

2.1挖掘地基潜力当现有建筑地基基础状态良好、地质条件较好时,应尽量发挥地基与基础的潜力。如考虑建筑物对地基的长期压密使原地基的承载力提高;考虑地基承载力的深宽修正。

2.2确实计算地基荷载现有建筑在进行加固时,原设计资料、计算书等未必齐全、地基的承载力也不一定用足,上部结构的加固或改建与扩建均使地基上的荷载变更,通常均会增加。如果增加后超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5%~10%左右,则一般不考虑地基基础的加固,而考虑调整或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来解决。

2.3尽量采用改善结构整体刚度的措施如加强墙体刚度,加强纵横墙的连接等,可使结构的空间工作能力加强,从而有助于减轻不均匀沉降或减少绝对沉降,因在地基与基础的计算理论中未考虑上部结构空间工作的影响。

2.4尽量采取简易的结构构造措施如在基础抗滑能力不足时增设基础下的防滑趾;在基础旁边设置坚固的刚性地坪;在与相邻基础间设置地基梁将水平剪力分担到相邻基础上等。

3既有建筑物基础加固方法

目前对既有建筑物进行基础加固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3.1注浆加固基础法先在基础裂缝处钻孔,对单独基础每边不少于2孔,对条形基础可沿基础纵向每1.5~2.0m布置钻孔,并不少于2排。注浆管直径约25mm,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小于30度,以利流动。钻孔直径约28mm并较注浆管大2~3mm。孔距0.5~1.0m,注浆压力可取0.1~0.3MPa,影响半径约0.3~0.6m。一般压力越大,注浆的有效半径越大。

3.2坑式托换法先在室外贴近基础处分批、分段间隔开挖长约1.2m,宽0.9m,深度比已有基础底面深1.5m的施工竖坑,供工人及运土,竖坑壁必要时应加支护。在竖坑中间已有基础底面下横向开挖基坑,基坑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宽度一般与原基础相同。然后浇混凝土并在距原基底8cm处停止浇注,养护一天,再用有速凝剂与膨胀剂的早强干水泥浆填入空隙并捣实。

3.3坑式静压桩托换法适用条件: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与人工填土等触探比贯入阻力小于8MPa,且地下水位低于预期坑底的场合。该方法的施工工艺;①在墙基或柱基侧面向下挖面积为1.2m×0.9m的导坑,深于1.5m并支护;横向挖向基底,挖成面积0.8×0.5m的基坑。坑位应避开门窗下基础薄弱部位。②压桩时先在基坑内放入第一节桩,在桩顶上安装千斤顶及测力器后压桩。每压入一节桩后再接上另一节,并进行接头的连接。当原基础的承载力不足以充当千斤顶的反力架时,应加设钢梁或钢筋混凝土梁,以确保施工安全。⑧经交替顶进与接长后,直至到达设计深度。倘承载力未到达1.5倍桩的工作荷载,尚应继续压入。④施工中随时校正桩的垂直度,记录压桩力与相应沉降。⑤到达设计深度后,拆除千斤顶。

3.4树根桩法树根桩法的施工工艺为:成孔—清孔—放钢筋(笼)—填料—注浆—拨管—填充碎石并补浆。其中:成孔时根据设计桩径、倾斜角度钻孔,用泥浆或套管护壁;桩内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筋笼或钢筋,如为钢筋笼时,宜整根吊放,并绑上注浆管,如为钢筋时,可直接和注浆管一起放入;可先填入粗骨料后注浆,也可直接灌入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注浆时浆液应自孔底往上注,注浆材料一般采用水泥浆,可采用一次注浆或二次注浆。采用一次注浆时最大压力不应低于1.5MPa,采用三次注浆时第二次应在首次注的浆液初凝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注浆压力宜为2~4MPa:注浆时应采用间隔或间歇施工,或掺加速凝剂,以防止出现相邻桩冒浆和串孔现象,同时保证桩不缩径;拔管后应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并在1~2m范围内补充注浆。

3.5灌注桩托换该方法适用条件:当用潜水钻孔并用泥浆护壁时适用于粘性土、粉土、淤泥、砂土、强风化岩等情况:当用洛阳铲、螺旋钻或人工挖孔等,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粘性土、粉土、填土、中密以上的砂等情况。灌注桩的主要优点为费用常较预制桩为低。灌注桩需要用钢筋牢固的方式锚入原基础。

3.6抱柱静压桩法一般而言,桩式托换法指的是用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基础来托换既有建筑物,但也有将半刚性桩、柔性桩加固归到桩式托换法一类的。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由于杠梁受顶托力的位置往往不在梁的中部,杠梁为偏心受力,故近桩侧的柱脚荷载能否满足顶托要求应通过计算确定;②杠梁端部对柱的夹持是保证顶升成败的关键,故应采取可靠的措施以保证足够的夹持力:③一般杠梁采用工字钢,其截面尺寸应以本工程所受最大弯矩确定:在压桩完成后需进行桩的转换受力工作,一般通过对原承包进行整体放大或局部放大完成。新承台应放大至旧承台外200mm以上:钢筋配置应满足承台的偏心受荷要求:钢筋笼应锚入原承台内一定深度,其长度由承台连接处所受弯矩和锚筋的抗拔力确定。

3.7锚杆静压桩托换法锚杆静压桩托换不需要在基础下挖坑,只在基础上打孔设上锚杆,作为千斤顶的反力架,另在基础上打桩孔,通过桩孔向地基中压桩、其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无噪声;无需高的净空。适用条件: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与人工填土等触探比贯入阻力小于8MPa且地下水位低干预期坑底的场合。施工工艺:①现在原基础顶面标出压桩孔与锚杆孔位置,人工或电钻成孔。压桩孔易下大上小,以利基础承受桩的冲切;②向锚杆孔中插入锚杆,与基础锚固,安装锚杆静压反力架:③向压桩孔中插入第一节桩,放上千斤顶,用千斤顶将桩压入土中。再压第二节桩,如此连续作业;④桩身可用钢管或200m×200mm,300mm×300mm的C30钢筋混凝土桩,每节桩长由现场容许的施工净空高度确定,接头方法要求焊接:⑤当达到设计要求的深度与压桩力(设计荷载的1.5倍),拆去千斤顶与反力架;⑥将桩头截短,凿毛。对压桩孔也凿毛和清除孔内杂物,浇注C30微膨胀早强混凝土将其封死;⑦必要时可在原基础上增设基础梁。

参考文献:

[1]彭圣浩.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危房墙体加固方案 篇四

塘坝乡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

现就你们在我公司二号磨列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作如下整改:

一、见二号磨3#库墙体加固施工方案:

二、施工中的具体要求:

1.靠塘马路方向侧挡墙:利用墙体本身构造柱内预埋铁进行外伸加固,按照从地坪1.5米起每间隔1米将构造柱内预埋铁向外进行延伸加宽加大加固,用槽钢或角铁将柱与柱之间进行连接,使墙体与构造柱连成一个整体,杜绝墙体与构造柱分离后对周边环境构成威胁。

2.山墙一侧的墙体:利用墙体外部的剪力架的外伸铁作支撑点的中心,向两边向下进行延伸3米左右,用槽钢在墙上做一个框架,用3-5根Φ150mm以上的铁管按照大于45°的角度向地面寻找支撑点对墙体进行加固,具体视受力情况现场进行确定。

3.山墙向下延伸的铁管在地面寻找的支撑点角度必须小于45°,以确保支撑力度充足,防止山墙因受外力影响而导致垮塌的安全事故发生。

4.施工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确保自身安全,严禁用材料猛烈撞击已经变形的墙体,造成安全事故;

施工中指定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监护工作,发现不安全状态,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施工人员撤离到安全地段,防止事故是发生;

作业面严禁多人操作,施工人员尽量控制在四人以内,采用轮流作业的方式进行,在增加休息时间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施工休息要远离作业地点,选择安全的地点进行休息,在休息的同时做好安全监护工作,避免事故发生。

5.由于目前生产设备进行抢修,原定于7月10日完成的整改日期,推迟到7月底前完成。

特此回复

5.人字柱加固施工方案 篇五

一、工程概况:XXXX电厂#3机组凉水塔已使用约20年,根据现场勘查发现部分人字支柱及塔筒环梁结构底部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保护层破损、局部表面崩裂现象,部分钢筋锈蚀严重已缩径,根据业主要求,我公司针对损坏情况分析研究确定本施工方案。

二、编制依据:

1、现场实际勘查纪录;

2、构件周围综合环境分析;

3、原结构设计图纸;

4、《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5、《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6、《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46:2003;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范》JGJ145-2004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0、《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电源(2002)49号

11、《电力工业技术管理规定》(试行)(80)电技字第26号

12、《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号

13、《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2002年版)电质监(2002)3号

14、《电力建设文明施工规定及考核办法》电建(1995)543号

15、《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

三、构件损坏原因:

1、原混凝土构件表面未做任何防腐保护措施导致空气中的CO2 侵入后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中和反应(即混凝土碳化),使钢筋周围的碱性环境变弱,钢筋钝化膜被破坏,从而导致钢筋锈蚀膨胀将混凝土胀破脱落;

2、硫、氯离子引起的钢筋腐蚀,其来源是周围空气和水中的硫、氯等其它化学元素通过混凝土微毛细孔渗入结构内部与钢筋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钢筋锈蚀。

3、冻融,在寒冷的季节,混凝土中的水分在0℃以下结冰,这使得其表面和内部由于冰的体积增大而出现胀裂,气温升高时冰融化,反复的冻融使混凝土浅表面由于产生细纹而变得疏松以致脱落。冻融不仅破坏混凝土本身,也使其中的钢筋失去保护而发生腐蚀。

四、加固修复方案:

1、凿掉损坏混凝土表层至坚实混凝土面,暴露出锈蚀钢筋,查看周围相邻结构混凝土是否存在隐患,如发现松动及出现裂痕的混凝土应及时凿除(一般混凝土内部腐蚀及钢筋锈蚀根据表面无法判断)。

2、用钢丝刷或电动钢丝轮打磨锈蚀钢筋表面,去除锈蚀钢筋表面锈皮及锈蚀。

3、用钢筋保护剂MSP直接涂刷在锈蚀钢筋表面,对已经锈蚀的钢筋进行钝化处理,阻止其继续锈蚀。

4、钢筋锈蚀严重的要进行钢筋补筋处理。

5、在暴露钢筋周围的混凝土表面涂刷表面型迁移性阻锈剂,其目的是对锈蚀钢筋的未暴露部位进行保护,阻止其继续锈蚀。

6、采用RM阻锈修补砂浆将缺失的混凝土构件补平并恢复原有轮廓。

7、单独出现裂缝处(如周围混凝土完好),可采用压力注胶方式将环氧树脂注入裂缝空隙内使破裂的结构重新粘合。

8、修复后的人字柱外围粘贴300g碳纤维布,粘贴方式环箍形状,碳纤维搭接长度≥10cm,其它非环形部位粘贴碳纤维布条,碳纤维外涂抹环养保护砂浆。

9、其它未损坏部位涂刷迁移性阻锈剂一遍(保护混凝土内钢筋)。

10、最后对人字柱及环形梁整体涂刷混凝土保护液一遍。

五、具体施工步骤及工艺:

1、操作平台搭设:采用移动架或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采取有效可靠的连接方式将脚手架固定,增设支撑点和拉节点,保证登高作业人员安全。

2、混凝土剔除、除锈、涂刷钢筋保护剂: 2.1将需剔除的混凝土范围在构件上标出记号。

2.2采用震动小的电镐将标记范围内的混凝土凿除,直至结实完好的混凝土层,如施工过程中发现结构损坏严重的构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相关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支撑措施及加固方案后方可施工。2.3用角磨机将钢筋的锈蚀打磨干净。

2.4将剔除后的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除锈后钢筋用丙酮擦拭干净,转至下一道工序。

2.5钢筋除锈完成后涂刷MSP钢筋阻锈剂一遍,中间不得间隔,防止钢筋再次生锈,涂刷MSP钢筋阻锈剂后,在增补一边环氧树脂对钢筋起到双层保护作用。

3、钢筋增补、RM阻锈砂浆修复:

3.1钢筋锈蚀严重部分必须进行钢筋增补,增补方式采用植筋或焊接,若钢筋缺失太多必须进行加大截面处理。

3.2箍筋增补采用局部开槽方式,钢筋直径与原箍筋相等,绕人字柱一周后搭接,搭界长度双面焊接>5d。

3.3纵向钢筋局部锈蚀严重缩径部分可在钢筋侧面开槽,槽深、宽能将钢筋放进去为准,新增钢筋与原钢筋焊接钢筋长度>锈蚀钢筋3倍。

3.4人字柱损坏严重以及钢筋严重锈蚀长度超过1/3时,新增补钢筋采用化学植筋的方式进行锚固,锚固后对柱截面加大,支模板后采用高墙无收缩灌浆料灌注。

3.5对新增补的钢筋涂刷MSP钢筋阻锈剂一遍后,手工涂抹RM阻锈修复砂浆,大面积损坏部位可采取喷涂方式,然后人工抹平或抹出原有轮廓。

4、裂缝处理、注胶:

4.1施工前先用裂缝放大镜观察混凝土构件裂缝走向,根据裂缝密度确定需要注胶处理的裂缝长度。

4.2清除裂缝表面的浮渣、灰尘、碎屑、油污,保持裂缝内部干燥及表面不得有明水,保持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状态,对受损严重的裂痕或缺损需要用环氧树脂砂浆进行修补。

4.3注胶嘴必须骑缝粘贴,注胶嘴的间距与裂缝宽度有关,根据裂缝大小注胶嘴的间距为150—400mm,每条裂缝的胶嘴不得低于2个,保证缝内空气流畅。4.4在预计要贴注胶嘴的裂缝位置留出5mm的位置贴上胶布条,再用油灰刀将封缝用胶沿裂缝涂抹直至裂缝完全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然后,用密封胶将注胶嘴在预留的小缝处骑缝粘上,整个底座都要用密封胶包严,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封缝用胶补上,以免注胶时漏胶。3小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4.5注胶前要进行试漏,目的是检查裂缝贯通的程度,以便注胶时掌握进浆情况,检查封闭质量,是否有漏气现象。试漏要逐条裂缝进行。每条连通的裂缝,先将注胶嘴用塞子堵上,留一个嘴用补缝器压气,在封闭的裂缝上涂肥皂水进行试漏。如有漏气则会出现冒泡现象,漏气处如果只是发泡而不冲破,一般不会再注胶时产生渗漏,否则用密封胶堵补,试漏过程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否则注胶时一旦出现漏胶或进胶不畅,将会造成注胶中途失败,重新返工。

4.6注胶操作一般在粘注胶嘴的3个小时后进行,气温在30℃以上时,2时间就可注胶。注胶前先调配裂缝修补专用胶,在塑料杯中分别倒入注缝胶甲液和乙液,按重量比甲液:乙液=4:1混合均匀备用。

4.7将配置好的注胶液倒入专用的注胶罐内,密封进料口,检查各管路接头,保证无漏气、漏胶后将送胶管牢固的固定在注浆嘴上,打开储气罐阀门(压力一般达到0.3—0.6Mp),借助压力将注胶液送经注胶嘴压入混凝土裂缝中。4.8当相邻的注胶嘴中流出胶液时,立即用塞子堵住注胶嘴,继续灌胶直到该裂缝上最后一个注胶嘴冒胶并堵住塞子3—4分钟。将进胶管移到相邻注胶嘴重复注胶。垂直缝,一般由下往上注胶,水平缝,从一端向另一端逐个注胶,直到注满为止。

4.9当裂缝较长时,在注胶过程中当相邻的注胶嘴冒胶,而隔相远的注胶嘴长时间不冒胶时,应将送胶管环到另一个相邻不冒胶的注浆嘴上,继续采用接力的方式渐进式注胶。

4.10有脉向裂缝出现时,应先由“支”再到“干”的次序方进行施工,以减少裂缝中胶液固结时间的收缩量。

4.11每条裂缝施工时间应控制40分钟以内完成(由配制胶液完成算起)。试气和灌胶压力,宜逐渐增大,过高的初始压力容易冲破封闭层的薄弱点,造成漏胶,也容易使胶液在缝隙中流动过快形成短路,使裂缝中密封气囊中的空气不能排出造成缺胶和气泡。

4.12养护期常温下为48小时,如温度太低时间延长

5、碳纤维加固:

5.1确定粘贴碳纤维布的范围,并放线定位。

5.2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应和粘接面通长。5.3配置、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

5.4人字柱环形粘贴碳纤维布时,柱的周长是1.88m,粘贴碳纤维布的长度应大于1.98m,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cm。碳纤维布的宽度根据修补范围的高度而定,其它非环形部位粘贴碳纤维布条,碳纤维条长度每端大于修补长度40cm,宽度大于修补宽度每边10cm。

5.5用特制刮板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挤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

5.6裂缝修补部位粘贴环形补强环带,根据人字柱损坏程(度重损坏的环带间距为300mm,轻度损坏的环带间距为500mm)环带宽度为20cm。5.7在碳纤维布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贴胶料。

5.8碳纤维布沿理纹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粘贴碳纤维布应尽量避开障碍物,如遇无法清除的障碍物而需截断时,在截断部位要予以适当处理,具体措施应视不同情况而定。

5.9碳纤维粘贴完成后,外表面涂抹环氧砂浆一遍。

6、表面处理:

6.1未损坏的部位整体涂刷迁移性阻锈剂一遍,对未损坏的混凝土及钢筋.6.2对所有人字柱和环梁涂刷JS混凝土保护剂一遍。

六、安全技术措施

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规》,遵守公司关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规定》的有关内容。

2、操作工、电工、电焊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3、开工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内容、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各工种岗位职责,并在安装中严格执行;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监督。

4、施工区域内拉好围栏,与施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高温、起吊、拖运施工现场;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系在牢固的结构上,其高度一般不低于腰部。

5、施工前对各类转动设备、辅机、仪表、仪表盘柜、精密设备等设备,用油布覆盖保护。

6、参与施工的卷扬机、电焊机、链条葫芦、钢丝绳、滑轮组等工器具必须经认可后投入使用。

7、在加固施工的过程中,必须统一指挥,各重要部位、检查点都必须设专人监护,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8、施工区域内拉好围栏或做好标志。非施工人员不得擅自入内。

9、作业时严禁手扶、跨越运行中的钢丝绳,不得在导向滑轮内部逗留或通过。

10、施工现场严禁将设备管道和保温外装板作为吊装的支持物,不得将设备或管道作为电焊引弧点。

11、链条葫芦禁止在设备、临时设施上生根。

12、使用撬棒时,注意防止撬棒打滑、断裂伤人。

13、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安全设施。

14、施工完毕后,应对现场进行清扫,除去油污、对损害部分进行修补、恢复,剩余的材料、边角料、施工设备及时出厂,确保电厂正常生产运行。

七、文明施工规划目标

1、严格按照ISO14001环保认证体系有关规定施工;

2、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分类定点存放并挂标志牌;

3、安全防护为主,杜绝大小事故发生;

4、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明确合理,标识清晰,责任到人,调整及时,考核严格;

5、施工区域内不得堆放物料,安全区域物料最放整齐,施工定置管理方案明确到位;

6、施工作业环境保持整洁卫生,减少环境污染和职业危害;

7、工程全过程坚持文明施工“五清”原则,突出“随干随清”;

6.教学楼加固改造方案 篇六

一、教学楼情况介绍

二、加固改造内容及改造预算

1、教室门窗教室门均更换为加固铁门,功能室装上防盗门,一、二楼后窗户装上防盗窗和防盗网。预计改造投资万元。

2、黑板教室前后黑板更换为磁性黑板。预计改造投资万元。

3、墙面修补教室内外墙面皮全部剔掉,重新抹灰,并刮腻子找平、墙漆排白。下角贴150cm高瓷砖。预计改造投资万元;

4、教学楼走道改造教学楼走道内墙下角(150cm高)贴瓷砖。预计改造投资万元;

5、楼梯加固对所有楼梯进行修缮,并加防滑条。预计改造投资万元;

6、墙画围墙、走廊等,每一面墙、每一块地板都是会说话的地方;

7、大门:

8、校内绿化:

9、舞蹈室:

10、下水道改造改造污水池,修建下水道。预计改造投资万元。

11、教学楼楼顶,不漏,重做避雷针,预计投资万元;

12、修补地板(所有室内、走道)全部贴地板砖,预计万元;

13、在教学楼周围改造排水沟并加设盖板,排水沟直通校园外面,预计万元;

14、卫生间改造,预计万元;

15、校园用电线路(3相),预计改造万元;

16、监控1套(四个头),预计万元;

17、活动场地改造用塑胶材料铺设,预计万元;灭火器5个、应急灯4个

7.建筑物沉降及加固分析 篇七

在建筑物出现沉降问题后, 要对其地基基础进行加固, 以使建筑物能够恢复其安全及使用功能。同时对既有建筑物的加固还能够相应的提高土地使用率, 扩大使用面积, 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改善使用条件, 满足生活需求, 同时对改善市容和节能环保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4]。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海口某建筑为一栋10层住宅楼, 地下一层, 地上十层, 建筑的主体高度为31.65m。该建筑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 筏板厚度为800mm, 在抗震墙下设置暗梁, 板底标高均为-3.30m, 筏板边挑出距离均为1000mm, 配筋为双层双向18@200 (HRB400级) , 其建筑平面图如图1。

1.2 场地工程地质分层情况

根据勘察报告以及地层岩性特征和沉积新老关系可将建筑场地自上而下划为5个岩土工程层。具体如下:

(1) 层素填土:填料为粉土质砂, 稍湿, 褐色, 松散分布于场地大部。

(2) 层中砂:颗粒为石英质, 呈次圆状, 浅黄色, 松散分布于全场地。

(3)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上部流塑, 下部软塑, 灰黑色, 具有泥嗅味, 分布于全场地。

(4) 层砾砂:粗粒为主, 也含有中粒及细粒, 灰黄色, 分布于全场地。

(5) 层粉质粘土:可塑、硬塑, 局部已半固结成岩, 灰绿色, 分布于全场地。

勘察期间, (1) 、 (2) 、 (4) 层为含水层; (3) 、 (5) 层为相对隔水层。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在干湿交替或长期浸水的条件下,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1.3 工程沉降及其原因分析

由楼房施工到封顶过程中的地基沉降观测记录可以发现, 该建筑沉降量较大并且不均匀沉降仍在继续, 而且地基变形也尚未趋于稳定。因此需要立即对导致该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进行分析, 设计出合理的地基加固方案, 从而阻止其不均匀沉降的继续增大, 以免最终导致建筑事故的发生。

根据勘察报告知, 本建筑物楼座基础下存在7~14m厚的深厚淤泥质土层, 对后期的沉降不利。并且该项目拟建场地第 (3) 层为欠固结淤泥质粉质黏土,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并不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第11.1.1条“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的规定[5]。分别对该建筑物的桩及桩间土进行钻孔取芯, 以观察其成桩情况。桩及桩间土照片分别见图2及图3。

由图可知水泥土搅拌桩并未形成稳定固结体, 与淤泥质粉质黏土层结合部分, 桩身不完整, 不均匀, 仅浅部胶结稍好, 局部形成了较稳定固结体, 桩体较完整, 呈短柱及碎块状, 下部未见明显水泥土搅拌后改良的胶结体。由此可知水泥土搅拌桩法是不合理的, 从而止沉加固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建筑物止沉加固处理

地基基础的加固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 即地基土的加固和地基基础的托换。由于在本建筑中成桩效果并不好, 因此考虑为地基基础的托换。而地基基础的托换技术又包括注浆加固基础法、扩大基础底面积法、坑式托换法、坑式静压桩托换法、树根桩法、灌注桩托换法、抱柱静压桩法以及锚杆静压桩托换法[6]。其中锚杆静压桩成桩工艺对既有基础及地基扰动小, 成桩速度快, 止倾减沉处理效果直接, 较为适宜该工程工况, 因此选用该方案。

根据拟加固工程现状, 以及方案比较和现场试桩, 采用软土复合桩基加固方案, 减沉桩采用钢管桩, 桩径为φ250mm, 桩端开口, 桩长约17m, 桩端落在 (4) 层砾砂层, 桩位布置图见图4。

3 沉降观测及效果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 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其中观测点布置图见图5, 在采用钢管桩进行加固处理时, 加密测量次数, 测量结果图见图6。

由沉降测量曲线图可知, 建筑物自施工至封顶过程中即出现较大沉降, 且沉降尚未有稳定的趋势, 经采取锚杆静压桩法进行托换后, 沉降曲线趋于稳定, 说明此次的加固措施是合理且有效的。

4 结论

4.1 由钻孔取芯结果可知, 本建筑物的成桩效果并不良好, 通过查阅《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相关规定可知, 水泥土搅拌桩并不适用于欠固结淤泥质粉质粘土。

4.2 由沉降测量曲线图可知, 建筑物初始沉降严重, 且沉降尚未稳定, 必须进行加固处理。而自钢管桩托换后沉降逐步趋于稳定, 从而可知锚杆静压桩法托换是可行且有效的。

4.3 锚杆静压桩成桩工艺对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扰动小, 成桩速度快, 止倾减沉处理效果好, 是一种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加固方式。

参考文献

[1]翟渊博, 赵伟, 黄香山.不均匀沉降对高层建筑的危害分析及治理研究[J].陕西建筑, 2007 (11) :39-41, 38.

[2]刘皓, 张思渊, 张学鹏.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及防治[J].中国水运 (下半月刊) , 2010 (9) :220-221.

[3]滕延京.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改造加固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4]张永钩, 叶书麟.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实例应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8.探讨近代建筑加固技术 篇八

摘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地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的方式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施工方案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与设备配套的技术。并且确定钻孔位置,扎实植筋.把握好钢筋绑扎的顺序。同时,进行现场模板设计,根据科学计算支撑系统,设计出最佳配合比。

关键词:建筑施工直接加固间接加固

1间接加固方法

1.1预应力加固法这个方法能够降低被加固构件的应力水平,不仅能提高加固效果,而且还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力,不过会对原结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适用于大跨度、重型结构以及处于高应力、高应变状态下的混凝土构件的加固工程,但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不能在温度高于600℃的环境中使用,也不适合用于收缩徐变大的结构的混凝土。

1.2增加支承加固法这个方法简单可靠,但容易损害建筑物的原貌和使用功能,并且可能减小使用空间;适合用于具体条件许可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直接加固的方法

2.1加大截面加固法这个方法工艺简单、适应性强,并且具有成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适合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工程:但现场施工的作业时间较长,对生产和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间会有一定的减小。

2.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这个方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并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间,但同样存在施工时间较长这一的缺点i适合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工程。

2.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这个方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钢材耗量较大,且不适宜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以上的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

2.4粘贴钢板加固法这个方法施工快速,能做到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较小,并且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间没有显著影响,但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加固效果:适合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工程。

2.5绕丝法这个方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适合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加固工程。

3改造配套技术

3.1托换技术是托梁、拆柱、托梁接柱和托梁换柱等技术其实属于一种综合性技术,由相关结构加固、上部结构顶升与复位以及废弃构件拆除等技术组成;适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与传统做法相比,具有施工时间短、费用低、对生活和生产影响小等优点,但对技术要求较高,需由熟练工人来完成,才能确保安全。

3.2植筋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螺栓式锚筋:已广泛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顶升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3.3裂缝修补技术根据混凝土裂缝的起因、性状和大小,采用不同封护方法进行修补,使结构因开裂而降低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得以恢复的一种专门技术;适用于已有建筑物中各类裂缝的处理,但对受力性裂缝,除修补外,尚应采用相应的加固措施。

3.4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化学方法、机械方法、真空吸尘方法、喷砂方法、射水方法等清理混凝土表面污痕、油迹、残渣以及其它附着物的专门技术。

3.5混凝土袁层密封技术是指采用柔性密封剂充填、涂膜等方法对混凝土进行防水、聚合物灌浆、防潮和防裂处理的技术。

4其它技术

如结构、构件移位技术、调整结构自振频率技术等。

4.1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砌体结构的加固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类,整合时,可根据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择适宜的方法。

4.1.1直接加固方法:①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是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砌体加固后承载力有较大提高,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柱、带壁墙的加固;其缺点是现场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加固后的建筑物净空有一定的减小。②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复合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提高承载力不如前者;适用于砌体墙的加固,有时也用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带壁柱墙时两侧穿墙箍筋的封闭。③增设扶壁柱加固法。该方法属于加大截面加固法的一种。其优点亦与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相近,但承载力提高有限,且较难满足抗震要求,一般仅在非地震区应用。

4.1.2间接加固方法:①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方法属于传统加固方法,其优点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和湿作业少,受力较为可靠;适用于不允许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却又要求大幅度提高截面承载力的砌体柱的加固;其缺点为加固费用较高,并需采用类似钢结构的防护措施。②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该方法能较大幅度地提高砌体柱的承载能力,且加固效果可靠;适用于加固处理高应力、高应变状态的砌体结构的加固:其缺点是不能用于温度在600℃以上的环境中。

4.2钢结构加固方法钢结构加固的主要方法有:减轻荷载、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加大原结构构件截面和连接强度、阻止裂纹扩展等。当有成熟经验时,亦可采用其它加固方法。

4.3改变结构计算图形改变结构计算图形的加固方法是指采用改变荷载分布状况、传力途径、节点性质和边界条件,增设附加杆件和支撑、施加预应力、考虑空间协同工作等措施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法。

4.3.1对结构可采用下列增加结构或构件的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①增加支撑形成空间结构并按空间结构验算:②加设支撑增加结构刚度,或者调整结构的自振频率等以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改善结构动力特性;③增设支撑或辅助杆件使结构的长细比减少以提高其稳定性;④在排架结构中重点加强某一列柱的刚度,使之承受大部分水平力,以减轻其它柱列负荷;⑤在塔架等结构中设置拉杆或适度张紧的拉索以加强结构的刚度。

4.3.2对受弯杆件可采用下列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①改变荷载的分布,例如将一个集中荷载转化为多个集中荷载:②改变端部支承情况,例如变铰接为刚结;⑨增加中间支座或将简支结构端部连接成为连续结构;④调整连续结构的支座位置;⑤将结构变为撑杆式结构:⑥施加预应力。

4.3.3对桁架可采取下列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①增设撑杆变桁架为撑杆式结构;②加设预应力拉杆。

5结语

9.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 篇九

为顺利实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预期目标,根据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会议”及呼伦贝尔市水利局《关于编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基本情况

××水库始建于1973年,建成于1975年,属小(1)型水库。水库主要由土坝、溢洪道、输水洞组成。6月呼伦贝尔市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大坝安全鉴定评价报告,6月10日呼伦贝尔市水利局对大坝安全鉴定评价报告进行了审定,并提出了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3月内蒙古水利厅以内水建管[]27号对安全鉴定成果进行了核查,水库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坝。水库主要病险情为:水库防洪标准不满足规范要求;大坝上游干砌石护坡损坏严重,98大水坝顶溢流下游坝坡严重冲刷变形,且无排水体;溢洪道98大水已冲毁;输水洞进口淤积严重,下游段输水管及出口段冲毁,进水塔断裂,闸门、启闭机严重损坏;水库无监测管理设施。

××水库位于××*东南部伦河左侧无名支流上,属嫩江流域。库区以上地形属山地丘陵交错,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不严重。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7.6km2。

(二)计划工期和质量要求

1、计划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9月30日,计划竣工日期:2010年9月30日,计划工期:一年。

2、质量要求

符合国家行业标准。

(三)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详见工程量清单:

编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

一主体建筑工程

(一)大坝工程

土方开挖m3684

5坝体土方填筑m336460

干砌石拆除m3266

2上游干砌石护坡m33707

砂砾石垫层m34127

下游石渣护坡m3497

3下游棱体排水干砌石m3667

1下游棱体排水土工布m25135

坝顶砾石基层厚0.1米m23420

坝顶碎石路面厚0.2米m22520

无纺布铺设m216420

细部结构m331693

(二)溢洪道工程

土方开挖m3493.5

石方开挖m35631.4石渣回填m3210

土方回填m32134

溢流堰混凝土c20f200m3132.3

堰体埋石砼m3174.3

钢筋砼m3542

钢筋制安t8.1

细部结构m3848.6

(三)输水洞工程

土方开挖m32596

土方回填m31822

砂砾石垫层m371.4

混凝土拆除m3147

浆砌块石m3184

钢筋砼m3160.8

埋石混凝土c15m343.2

钢筋混凝土启闭机塔c20f200m351

节水环砼m35.7

管座砼m39

砂浆垫层m36.72

钢筋制安t13.6

启闭室m27.3

细部结构m3276.9

(四)大坝安全监测

浸润线观测管个9

观测墩个3

水尺个4

二房屋建筑工程

管理房m2150

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一电器设备及安装工程

变压器s9-50/10/0.4kva台1

跌落式熔断器rw10-100/10套1

检修配电柜台1

启闭机控制箱台1

二其他设备

高压水枪只1

第三部分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

铸铁平板工作闸门扇2

螺杆手摇启闭机台2

第四部分临时工程

导流工程项1

施工交通工程项1

房屋建筑工程项1

施工仓库项1

办公生活及文化福利建筑项1

其他临时工程项1

二、施工进度计划

(一)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及原则

1、根据招标文件对工期、质量、安全的要求,编制总进度计划。

2、采用先进技术和新工艺、新材料,组织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化作业,分析各建筑物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关健网络的实施,在合理的分项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编制总进度计划。

3、在确保工期和安全、质量、文明生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各系统施工进度,力求均衡生产。

(二)工期目标

该工程计划于9月30日开工,2010年9月30日竣工,按合同文件规定的工期达到交验条件。

施工中依据文件的要求,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确保工程按工期目标完工。

(三)施工分期

本工程施工总工期分为施工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完工交验三个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

从9月30日开始到10月15日止。

施工准备阶段除做好临时设施建设外,还要做好人员、机具和技术准备。

在深入调查

研究和现场核实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性质、特点、地址环境和施工条件,提出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安排劳动力、材料供应和施工机具的配备,有效的指导和组织施工。

2.施工阶段

从10月15日至2010年9月1日,完成本合同全部项目施工。

3.缺陷修复、完工清理阶段

2010年9月1日至2010年

9月30日进行缺陷修复、完工清理,达到验交条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为加强对我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领导,旗政府成立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领导小组及项目法人机构,负责制定实施计划以及工程前期准备、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工作。

督促施工单位按招标文件要求,接受工程任务后,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现场核实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性质、特点、地址环境和施工条件,提出施工方案,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安排劳动力、材料供应和施工机具的配备,有效的指导和组织施工。

(二)做好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0月,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关于下达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内财建1185号)下达该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61万元。

12月,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以《内蒙古自治区关于下达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配套资金的通知》(内财农1828号)下达该工程配套资金97万元。12月,呼伦贝尔市财政局以呼财农1182号文转下达至××*财政局、水务局。

8月,呼伦贝尔市财政局以呼财农500号文,下达该工程水利建设基金30万元至××*财政局、水务局。

为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落实项目配套资金,旗政府按文件要求为该工程地方配套资金已做出承诺,随着工程进度逐步划拨到位。旗财政还设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

(三)规范项目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要强化和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按照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报帐制、竣工验收制“六制原则”,层层落实领导责任、技术责任,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

1、严格项目法人组建。

××*水务局根据建设任务要求,成立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处”,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管理进度、质量、资金筹措、拨付和生产安全,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协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中的关系,依法签订有关工程合同,管好、用好建设资金,监督检查现场管理机构工作。

2、规范招标投标管理。

在政府水利投资项目中推广使用标准文件,规范招标文件的编制,提高招标质量。

(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进一步规范招标公告发布行为,加强在指定媒介发布招标公告的监督管理。加快推动招标投标信用体系建设,落实招标投标行为记录公告制度。加大招投标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和违法行为记录披露力度。

依据招投标有关法律法规对招标范围、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核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招投标行为的法律、法规,从源头上防止规避招标,确保依法应该公开招标的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该工程严格按国家有关招投标行为的法律、法规,于8月28日招标信息在中国采购招标网上进行公布,9月24日进行公开招标,投标单位有四家符合资质的施工单位,内蒙古黄河辽河工程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全过程完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无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

3、加强建设实施过程监管。

制定和执行建设程序制度,督促建设各方按规定订立合同和履约。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监等中介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和业务工作的监管。

(三)全面实行建设监理制

建设单位严格要求监理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理职责,规范监理行为,严格行业自律,按照“公正、独立、自主”的原则,开展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维护业主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并按合同约定认真做好进度、质量、投资控制及安全管理等监理,确保效果。项目法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择了具有相应资质、良好信誉、丰富经验的监理单位(吉林松辽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四)认真履行合同义务

施工、监理单位投标承诺的主要人员和设备必须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及时投入工程建设。工程实施中应严格控制合同外项目发生,不得随意更改已批复的设计。如因客观原因确需进行设计变更,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约定的变更程序办理,由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报告。重大设计变更需报原审批单位审批后执行。

(五)强化工程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责任制度,项目法人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切实履行质量监督管理职责。要认真执行工程检测的有关规定,竣工验收前项目法人应委托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检,确保工程建设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六)规范资金使用管理

坚持实行资金使用和管理项目法人负责制。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进行核算和管理,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同时,要认真履行资金使用报批手续。

(七)把严工程验收关口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工程验收由项目法人按照有关规定负责组织监理、质检等部门人员参加,验收合格后,报省、市水利部门备案。

(八)建立监督管理体系

一是项目法人负责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监管,采取巡查、抽查、执法检查等方式,跟踪监督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等执行情况,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限期整改。二是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能监管,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部门的作用,对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监管和审计。三是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监督体系,保证该工程顺利实施。

四、下一步进度安排

根据自治区“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会议”、呼伦贝尔市水利局《关于编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转发<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关于上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计划的通知>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在2010年9月1日前完成本合同全部项目施工(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计划表),2010年9月30日前完成缺陷修复、完工清理,达到验交条件,要求各参建单位务必于2010年10月30日前完成竣工验收资料及验收报告等内业资料,限于2010年11月30日前完成该项目验收。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八日

附表: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进度计划表

工程项目单位主要工程量计划工期

施工准备2010年4月1日-2010年4月15日

大坝工程

大坝干砌石拆除m326622010年4月16日-2010年5月5日

大坝土方开挖m368452010年4月26日-2010年5月15日

大坝土方填筑m3364602010年5月6日-2010年6月20日

坝顶碎石路面m38462010年7月21日-2010年7月25日

大坝上干砌石、排水棱体m3上游护坡:3707

排水棱体:66712010年5月16日-2010年8月15日

溢洪道工程

溢洪道基础开挖m3土方开挖:493.5

石方开挖:5631.42010年4月16日-2010年5月20日

溢洪道砼浇筑m3

t砼:848.6

钢筋制安:8.12010年5月31日-2010年7月30日

溢洪道石碴回填m32102010年7月31日-2010年8月9日

输水洞工程

输水洞基础开挖m325962010年4月16日-2010年4月30日

输水洞砼浇筑m3

t砼:218.7

13.62010年5月1日-2010年6月15日

输水洞土方回填m318222010年6月20日-2010年6月25日

输水洞金结安装扇

台闸门:2

启闭机:22010年6月16日-2010年6月25日

10.建筑物加固方案 篇十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建标[2003]102号文下达的任务和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质监、施工等单位共同制订而成。

在制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各类结构加固施工方法的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和重点项目的验证性试验;总结了近十五年来我国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经验,并与国外先进的标准、规范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并进行了新加固材料和新施工工艺的试点应用和加固效果的评估。据此,还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的内容有: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的基本规定、材料、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工程、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外粘或外包型钢工程、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外粘钢板工程、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工程、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钢构件增大截面工程、钢构件焊缝补强工程、钢结构裂纹修复工程、混凝土及砌体裂缝修补工程、植筋工程、锚栓工程、灌浆工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及有关附录。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期刊上。

本规范的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为充实提高规范的质量,请各使用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注意总结经验,积累数据、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内)住宅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管理委员会(邮编:610081;http:///)。

本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湖南大学

武汉大学

福州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海口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厦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上海加固行建筑技术工程公司

亨斯迈先进化工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厦门中连结构胶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建筑科技工程公司

大连凯华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华西企业公司

慧鱼建筑锚栓有限公司

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

江苏东南特种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协固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武汉长江加固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德盛结构工程加固有限公司

长沙固特邦土木技术发展公司

上海怡昌碳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同华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孙前元 梁 爽

梁 坦 吴善能 黄兴棣 林文修 卜良桃

崔士起 郑建岚 成 勃 莫群速 李明柱

蒋松岩 卢同和 潘延平魏建东 陈科荣

冯鸿浩 王立民 张成英 陈友明 徐德新

李力平张首文 肖 雯 王聪慧 周 激

王晓波 侯发亮 彭 勃 张坦贤 周海明

何英明 刘延年

目 次 总则„„„„„„„„„„„„„„„„„„„„„„„„„„„„„ 1 2 术语„„„„„„„„„„„„„„„„„„„„„„„„„„„„„ 2 2.1 一般术语„„„„„„„„„„„„„„„„„„„„„„„„ 2 2.2 材料术语„„„„„„„„„„„„„„„„„„„„„„„„ 3 2.3 施工术语„„„„„„„„„„„„„„„„„„„„„„„„ 5 3 基本规定„„„„„„„„„„„„„„„„„„„„„„„„„„„ 6 4 材料„„„„„„„„„„„„„„„„„„„„„„„„„„„„„ 9 4.1 混凝土原材料„„„„„„„„„„„„„„„„„„„„„„ 9 4.2 钢材 „„„„„„„„„„„„„„„„„„„„„„„„„ 10 4.3 焊接材料 „„„„„„„„„„„„„„„„„„„„„„„ 13 4.4 结构胶粘剂 „„„„„„„„„„„„„„„„„„„„„„ 13 4.5 纤维材料 „„„„„„„„„„„„„„„„„„„„„„„ 16 4.6 水泥砂浆原材料 „„„„„„„„„„„„„„„„„„„„ 18 4.7 聚合物砂浆原材料 „„„„„„„„„„„„„„„„„„„ 19 4.8 裂缝修补用注浆料 „„„„„„„„„„„„„„„„„„„ 20 4.9 结构用混凝土界面胶(剂)„„„„„„„„„„„„„„„ 21 4.10 结构加固用灌浆料„„„„„„„„„„„„„„„„„„„„ 22 4.11 锚栓„„„„„„„„„„„„„„„„„„„„„„„„„„ 24 5 混凝土构件增大截面工程„„„„„„„„„„„„„„„„„„„„ 26 5.1 一般规定 „„„„„„„„„„„„„„„„„„„„„„„ 26 5.2 界面处理 „„„„„„„„„„„„„„„„„„„„„„„ 27 5.3 新增截面施工 „„„„„„„„„„„„„„„„„„„„„ 27 5.4 施工质量检验 „„„„„„„„„„„„„„„„„„„„„ 29 6 局部置换构件混凝土工程„„„„„„„„„„„„„„„„„„„„ 32 6.1 一般规定 „„„„„„„„„„„„„„„„„„„„„„„ 32 6.2 卸载的实时控制 „„„„„„„„„„„„„„„„„„„„ 32 6.3 混凝土局部剔除及界面处理 „„„„„„„„„„„„„„„ 33 6.4 置换混凝土施工 „„„„„„„„„„„„„„„„„„„„ 34 6.5 施工质量检验 „„„„„„„„„„„„„„„„„„„„„ 35 7 混凝土构件绕丝工程„„„„„„„„„„„„„„„„„„„„„„ 37 7.1 一般规定 „„„„„„„„„„„„„„„„„„„„„„„ 37 7.2 界面处理 „„„„„„„„„„„„„„„„„„„„„„„ 37 7.3 绕丝施工 „„„„„„„„„„„„„„„„„„„„„„„ 38 7.4 施工质量检验 „„„„„„„„„„„„„„„„„„„„„ 39 8 混凝土构件外加预应力工程„„„„„„„„„„„„„„„„„„„ 41 8.1 一般规定 „„„„„„„„„„„„„„„„„„„„„„„ 41 8.2 制作与安装 „„„„„„„„„„„„„„„„„„„„„„ 42 8.3 张拉施工 „„„„„„„„„„„„„„„„„„„„„„„ 43 8.4 施工质量检验 „„„„„„„„„„„„„„„„„„„„„ 46 9 外粘或外包型钢工程„„„„„„„„„„„„„„„„„„„„„„ 48 9.1 一般规定 „„„„„„„„„„„„„„„„„„„„„„„ 48 9.2 型钢骨架制作 „„„„„„„„„„„„„„„„„„„„„ 48 9.3 界面处理 „„„„„„„„„„„„„„„„„„„„„„„ 49 9.4 型钢骨架安装及焊接 „„„„„„„„„„„„„„„„„„ 50 9.5 注胶或注浆施工 „„„„„„„„„„„„„„„„„„„„ 51 9.6 施工质量检验 „„„„„„„„„„„„„„„„„„„„„ 52 10 外粘纤维复合材工程„„„„„„„„„„„„„„„„„„„„„„„ 10.1 一般规定„„„„„„„„„„„„„„„„„„„„„„„„ 54 10.2 界面处理„„„„„„„„„„„„„„„„„„„„„„„„ 55 10.3 纤维材料粘贴施工„„„„„„„„„„„„„„„„„„„„ 56 10.4 施工质量检验„„„„„„„„„„„„„„„„„„„„„„ 57 11 外粘钢板工程„„„„„„„„„„„„„„„„„„„„„„„„„„ 11.1 一般规定„„„„„„„„„„„„„„„„„„„„„„„„ 59 11.2 界面处理„„„„„„„„„„„„„„„„„„„„„„„„ 59 11.3 钢板粘贴施工„„„„„„„„„„„„„„„„„„„„„„ 60 11.4 施工质量检验„„„„„„„„„„„„„„„„„„„„„„ 62 12 钢丝绳网片外加聚合物砂浆面层工程„„„„„„„„„„„„„„„„ 12.1 一般规定„„„„„„„„„„„„„„„„„„„„„„„„ 63 12.2 界面处理„„„„„„„„„„„„„„„„„„„„„„„„ 63

12.3 钢丝绳网片安装„„„„„„„„„„„„„„„„„„„„„ 64 12.4 聚合物砂浆面层施工„„„„„„„„„„„„„„„„„„„ 65 12.5 施工质量检验„„„„„„„„„„„„„„„„„„„„„„ 66 13 砌体或混凝土构件外加钢筋网-砂浆面层工程„„„„„„„„„„„„ 69 13.1 一般规定„„„„„„„„„„„„„„„„„„„„„„„„ 69 13.2 界面处理„„„„„„„„„„„„„„„„„„„„„„„„ 69 13.3 钢筋网面层施工„„„„„„„„„„„„„„„„„„„„„ 70 13.4 施工质量检验„„„„„„„„„„„„„„„„„„„„„„ 71 14 砌体柱外加预应力撑杆工程„„„„„„„„„„„„„„„„„„„ 14.1 一般规定„„„„„„„„„„„„„„„„„„„„„„„„ 73 14.2 界面处理„„„„„„„„„„„„„„„„„„„„„„„„ 73 14.3 撑杆制作„„„„„„„„„„„„„„„„„„„„„„„„ 74 14.4 撑杆安装与张拉„„„„„„„„„„„„„„„„„„„„„ 77 14.5 施工质量检验„„„„„„„„„„„„„„„„„„„„„„ 78 15 钢构件增大截面工程„„„„„„„„„„„„„„„„„„„„„„ 15.1 一般规定„„„„„„„„„„„„„„„„„„„„„„„„ 79 15.2 界面处理„„„„„„„„„„„„„„„„„„„„„„„„ 79 15.3 新增钢部件制作„„„„„„„„„„„„„„„„„„„„„ 80 15.4 新增钢部件安装、拼接施工„„„„„„„„„„„„„„„„ 82 15.5 施工质量检验„„„„„„„„„„„„„„„„„„„„„„ 84 16 钢构件焊缝补强工程„„„„„„„„„„„„„„„„„„„„„„ 16.1 一般规定„„„„„„„„„„„„„„„„„„„„„„„„ 87 16.2 焊区表面处理„„„„„„„„„„„„„„„„„„„„„„ 87 16.3 焊缝补强施工„„„„„„„„„„„„„„„„„„„„„„ 88 16.4 焊接质量检验„„„„„„„„„„„„„„„„„„„„„„ 89 17 钢结构裂纹修复工程„„„„„„„„„„„„„„„„„„„„„„ 17.1 一般规定„„„„„„„„„„„„„„„„„„„„„„„„ 91 17.2 焊缝补强施工及质量检验„„„„„„„„„„„„„„„„„ 91 18 混凝土及砌体裂缝修补工程„„„„„„„„„„„„„„„„„„„ 18.1 一般规定„„„„„„„„„„„„„„„„„„„„„„„„ 94

79 87 91 94 18.2 界面处理„„„„„„„„„„„„„„„„„„„„„„„„ 94 18.3 表面封闭法施工„„„„„„„„„„„„„„„„„„„„„ 95 18.4 柔性密封法施工„„„„„„„„„„„„„„„„„„„„„ 97 18.5 压力注浆法施工„„„„„„„„„„„„„„„„„„„„„ 98 18.6 施工质量检验„„„„„„„„„„„„„„„„„„„„„„ 99 19 植筋工程„„„„„„„„„„„„„„„„„„„„„„„„„„„ 101 19.1 一般规定„„„„„„„„„„„„„„„„„„„„„„„„ 101 19.2 界面处理„„„„„„„„„„„„„„„„„„„„„„„„ 102 19.3 植筋施工„„„„„„„„„„„„„„„„„„„„„„„„ 103 19.4 施工质量检验„„„„„„„„„„„„„„„„„„„„„„ 104 20 锚栓工程„„„„„„„„„„„„„„„„„„„„„„„„„„„ 105 20.1 一般规定„„„„„„„„„„„„„„„„„„„„„„„„ 105 20.2 锚栓安装施工„„„„„„„„„„„„„„„„„„„„„„ 105 20.3 施工质量检验„„„„„„„„„„„„„„„„„„„„„„ 108 21 灌浆工程„„„„„„„„„„„„„„„„„„„„„„„„„„„ 109 21.1 一般规定„„„„„„„„„„„„„„„„„„„„„„„ 109 21.2 施工图安全复查„„„„„„„„„„„„„„„„„„„„ 109 21.3 界面处理„„„„„„„„„„„„„„„„„„„„„„„ 110 21.4 灌浆施工„„„„„„„„„„„„„„„„„„„„„„„ 111 21.5 施工质量检验„„„„„„„„„„„„„„„„„„„„„ 112 22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竣工验收„„„„„„„„„„„„„„„„„„„ 113

附录A 建筑结构加固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 „„„„„„„„„„ 117 附录B 质量验收记录 „„„„„„„„„„„„„„„„„„„„„„„ 118 附录C 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规定„„„„„„„„„„„„„„„„„„„ 121 附录D 加固材料、产品进场复验抽样规定„„„„„„„„„„„„„„„ 123 附录E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 124 附录F 结构胶粘剂抗冲击剥离能力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 130 附录G 结构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测定方法„„„„„„„„„„„„„„„ 134 附录H 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测定方法„„„„„„„„„„„„„„„ 137 附录J 结构胶粘剂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40 附录K 结构胶粘剂初粘度测定方法„„„„„„„„„„„„„„„„„„ 144 附录L 结构胶粘剂触变指数测定方法 „„„„„„„„„„„„„„„„ 148 附录M 碳纤维织物中碳纤维K数快速判定方法„„„„„„„„„„„„„„150 附录N 纤维复合材层间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152 附录P 结构用聚合物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劈裂抗拉强度测定方法 „„„„ 157 附录Q 结构加固用砂浆体和灌浆料浆体抗折强度测定方法„„„„„„„„ 161 附录R 聚合物砂浆及复合砂浆拉伸抗剪强度测定方法 „„„„„„„„„ 165 附录S 结构用界面胶(剂)剪切粘结强度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 169 附录T 现场推定新增混凝土强度的取样规则与评定方法 „„„„„„„„ 175 附录U 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现场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177 附录V 承重构件外加砂浆面层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的规定 „„„„„„182 附录W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 „„„„„„„„„„„„„„18附录X 钢筋阻锈剂应用规定„„„„„„„„„„„„„„„„„„„„„ 189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 192 条文说明 „„„„„„„„„„„„„„„„„„„„„„„„„„„„„ 193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建筑结构加固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1.0.3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技术文件和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对加固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 本规范应与下列现行国家标准配套使用: 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 3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3; 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1.0.5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及其配套使用的标准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术 语 2.1 一般术语

2.1.1 结构加固工程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engineering 对可靠性不足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进行增强或调整其内力,使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并力求保持其适用性。

2.1.2 结构加固工程质量 quality of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engineering 反映结构加固工程满足现行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性能、耐久性能、使用功能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2.1.3 验收 acceptance 结构加固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由参与该工程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子分部、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查,根据现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1.4 进场检查 site inspection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加固材料、制品、构配件、连接件、锚固件、器具和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或检验,以对其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2.1.5 复验 repeat test 凡涉及安全或功能的加固材料、产品,在进场时,不论事先持有何种检验合格证书,均应按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所指定项目进行的见证抽样检验活动。2.1.6 批 lot 在一致条件下生产、施工,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的,由一定数量个体(或散装料)组成的产品或材料集合。

2.1.7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为实施抽样检验(检查)而指定的受检批次。2.1.8 见证取样 evidential sampling 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业主)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或检测机构专业人员实施的现场取样过程。

见证取样的样本应经监督人员签封后,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独立检测机构进行测试。2.1.9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结构加固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2.1.10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1.11 原构件 existing structure member 实施加固前的原有(已有)构件。2.1.12 基材 substrate 涂布胶粘剂或其他粘结材料的被粘物之一。在结构加固工程中,系指被粘接的原构件。若原构件为复合材或组合材,则专指其中被粘合部分的材料。2.2 材料术语

2.2.1 结构胶粘剂 structural adhesives 用于承重结构构件胶接的,能长期承受设计应力和环境作用的胶粘剂。在土木工程中,基于现场条件的限制,其所使用的结构胶粘剂,主要指室温固化的结构胶粘剂。

注:在早先碳纤维复合材体系中,曾称为浸渍-粘结树脂;现已统一称为结构胶粘剂。2.2.2 底胶 primer 为改善胶接性能并防止基材表面处理后受污染或腐蚀,而先在基材粘合面上涂布的,与结构胶粘剂和基材均有良好相容性和粘附能力的一种室温固化的胶粘剂。2.2.3 裂缝修补胶 repairing adhesive for concrete crack 以低粘度改性环氧类胶粘剂配制的用于填充、封闭混凝土裂缝的胶粘剂,也称裂缝修补剂。当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也可用其他改性合成树脂替代改性环氧树脂进行配制。

若工程要求恢复开裂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强度时,应使用高粘结性结构胶配制的具有修复功能的裂缝修补胶(剂),也称裂缝修复胶(剂)。2.2.4 裂缝注浆料 grout for concrete crack 一种高流态、塑性的、采用压力注入的修补裂缝材料,一般分为改性环氧类注浆料和聚合物改性水泥基类注浆料两类;在结构加固工程中应用的注浆料,必须具有不分层、不分化、固化收缩极小、体积稳定的物理特性和粘结特性。2.2.5 结构界面胶(剂)structural interfacial adhesive(agent)

为改善粘结材料、加固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相互粘接性能而在基材表面涂布的胶粘剂,专称为结构界面胶(剂)。其性能和质量完全不同于一般界面处理剂。工程结构加固工程仅允许使用安全性能符合规定要求的结构界面胶(剂)。

2.2.6 纤维增强复合材 fiber-reinforced polymer,composite FRP 以具有所要求特性的连续纤维或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与基体-结构胶粘剂粘结而成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简称纤维复合材;旧称纤维增强塑料。在工程结构中常用的有碳纤维复合材、玻璃纤维复合材和芳纶纤维复合材等。2.2.7 阻锈剂 corrosion inhibitor 能抑制混凝土中钢筋电化学腐蚀的抑制剂;一般分为掺入型和喷涂型两种。在结构加固中,一般使用后者;仅当重新浇筑混凝土时,才使用掺入型阻锈剂。2.2.8 预拌混凝土 ready-mixed concrete 由专业工厂生产的、对掺合料质量有特定要求的、专用于结构加固工程的混凝土拌合物。2.2.9 预拌砂浆 ready-mixed mortar 由专业工厂生产的、对掺合料质量有特定要求的、专用于结构加固工程的砂浆拌合物,按产品形态分为干混砂浆和湿拌砂浆。2.2.10 聚合物砂浆 poymer motar 掺有改性环氧乳液(或水性环氧)或其他改性共聚物乳液的高强度水泥砂浆。结构加固用的聚合物砂浆在安全性能上有专门要求,应与普通聚合物砂浆相区别。2.2.11 结构加固用灌浆料 grout for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在混凝土增大截面工程中,为保证钢筋密集部位新旧混凝土之间紧密接合和填充饱满,而掺入细石混凝土的高品质水泥基灌浆料。2.3 施工术语

2.3.1 表面处理 surface treatment,surface preparation 为改善加固材料与原构件之间,或新旧基材之间的粘合能力,而对其表面进行的物理或化学处理。在结构加固工程中以物理处理为主。2.3.2平整度 degree of plainness 原结构构件经修整、处理后,尚允许表面存在的起伏、凹凸程度。2.3.3 垂直度 degree of gravity vertical 在设计规定的高度范围内,加固后构件表面轴线偏离重力线的程度。2.3.4 轴线位移 displacement of axies 结构或构件加固后的轴线实际位置对设计位置的偏差。2.3.5 尺寸偏差 dimensional errors 结构、构件实际几何尺寸与原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值。2.3.6 缺陷 defect 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前者对加固后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使用功能有决定性影响,后者则无决定性影响。

2.3.7 返修 repair 对施工质量不符合现行规范规定的结构加固工程部位采取的整修、补救措施。2.3.8 返工 rework 对施工质量不合格且无法返修的结构加固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的措施。基本规定

3.0.1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与质量检验制度以及综合评定施工质量水平的考核制度。

3.0.2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工程,应根据其加固材料种类和施工技术特点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每一子分部工程应按其主要工种、材料和施工工艺划分为若干分项工程;每一分项工程应按其施工过程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的需要划分为若干检验批。根据以上原则划分的子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列于附录A附表A.0.1。3.0.3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结构加固设计单位应按审查批准的施工图,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据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经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加固材料、产品应进行进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的材料和产品应按本规范规定的抽样数量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其送样应经监理工程师签封;复验不合格的材料和产品不得使用;施工单位或生产厂家自行抽样、送检的委托检验报告无效; 3 结构加固工程施工前,应对原结构、构件进行清理、修整和支护; 4 结构加固工程的每道工序均应按本规范及企业的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必要时尚应按隐蔽工程的要求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相关各专业工种交接时,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3.0.4 原结构的清理、修整和支护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 拆迁原结构上影响施工的管道和线路以及其他障碍; 2 卸除原结构上的荷载(当设计文件有规定时); 3 修整原结构、构件加固部位; 4 搭设安全支撑及工作平台。

3.0.5 修整原结构、构件加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清除原构件表面的尘土、浮浆、污垢、油渍、原有涂装、抹灰层或其他饰面层;对混凝土构件尚应剔除其风化、剥落、疏松、起砂、蜂窝、麻面、腐蚀等缺陷至露出骨料新面;对钢构件和钢筋,还应除锈、脱脂并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对砌体构件,尚应剔除其勾缝砂浆及已松动、粉化的砌筑砂浆层,必要时,还应对残损部分进行局部拆砌。当工程量不大时,可采用人工清理;当工程量很大或对界面处理的均匀性要求很高时,宜采用高压水射流进行清理。《高压水射流技术应用规定》列于本规范附录C;

应采用相容性良好的裂缝修补材料对原构件的裂缝进行修补;若原构件表面处于潮湿或渗水状态,修补前应先进行疏水、止水和干燥处理。

3.0.6 在现场核对原结构构造及清理原结构过程中,若发现该结构整体牢固性不良或原有的支撑、连结系统有缺损时,应及时向业主(或监理单位)和加固设计单位报告。在设计单位未采取补救措施前,不得按现有加固方案进行施工。

3.0.7 建筑结构加固施工的全过程,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加固工程搭设的安全支护体系和工作平台,应定时进行安全检查并确认其牢固性; 2 加固施工前,应熟悉周边情况,了解加固构件受力和传力路径的可能变化。对结构构件的变形、裂缝情况应设专人进行检测,并作好观测记录备查;

在加固过程中,若发现结构、构件突然发生变形增大、裂缝扩展或条数增多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工、支顶并及时向安全管理单位或安全负责人发出书面通知;

对危险构件、受力大的构件进行加固时,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监控措施,并应得到监理总工程师的批准; 5 当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有影响施工人员健康的粉尘、噪音、有害气体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当使用化学浆液(如胶液和注浆料等)时,尚应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 6 化学材料及其产品应存放在远离火源的储藏室内,并应密封存放;

工作场地严禁烟火,并必须配备消防器材;现场若需动火应事先申请,经批准后按规定用火。

3.0.8 当结构加固需搭设模板、支架和支撑时,应根据结构的种类,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的规定执行。

3.0.9 加固工程的冬期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要求和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补充规定。

3.0.10 当采用的结构加固方法需做防护面层时,应按设计规定的材料和工艺要求组织施工。其施工过程的控制和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11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按本规范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的抽样原则所规定的抽样方案执行。

3.0.12 检验批中,凡涉及结构安全的加固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留置的试件、结构重要部位的加固施工质量等项目,均须进行现场见证取样检测或结构构件实体见证检验。任何未经见证的此类项目,其检测或检验报告,不得作为施工质量验收依据。3.0.13 检验批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主控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本规范另有专门规定外,其抽检的合格点率应不低于80%,且不得有严重缺陷;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及质量证明文件。

3.0.14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其所含检验批均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本规范规定的检验项目,对各检验批中每项质量验收记录及其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检查。3.0.15 分项工程合格质量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其质量均符合本规范的合格质量规定; 2 分项工程所含的各检验批,其质量验收记录和有关证明文件完整。

3.0.16 建筑结构加固子分部工程和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应按本规范第21章的规定进行竣工验收。3.0.17 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填写质量验收记录。材 料

4.1 混凝土原材料 主 控 项 目

4.1.1 结构加固工程用的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其品种和强度等级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及设计的规定;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和《快硬硅酸盐水泥》GB 199等的要求。

加固用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含氯化物的水泥、过期水泥和受潮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同一次进场的水泥,以30t为一批(不足30t,按30t计),每批见证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1.2 普通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不包括阻锈剂),其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要求。

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不得使用含有氯化物或亚硝酸盐的外加剂;上部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还不得使用膨胀剂。必要时,应使用减缩剂。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包括与水泥适应性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4.1.3 现场搅拌的混凝土中,不得掺入粉煤灰。当采用掺有粉煤灰的预拌混凝土时,其粉煤灰应为I级灰,且烧失量不应大于5%。

检查数量:逐批检查。

检查方法:检查粉煤灰生产厂出具的粉煤灰等级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商品混凝土检验机构出具的粉煤灰烧失量检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1.4 配制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其粗、细骨料的品种和质量,除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对拌合混凝土,不应大于20mm;对喷射混凝土,不应大于12mm;对掺加短纤维的混凝土,不应大于10mm;

细骨料应为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不应小于2.5。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4.1.5 拌制混凝土应采用饮用水或水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规定的天然洁净水。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送独立检测机构化验。4.2 钢 材 主 控 项 目

4.2.1 结构加固用的钢筋,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进场时,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园钢筋》GB 13013、《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复验,其质量除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强度检验实测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对受力钢筋,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采用再生钢筋(也称改制钢筋)和钢号不明的钢筋。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2.2 结构加固用的型钢、钢板及其连接用的紧固件,其品种、规格和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 700、《低合金高强度钢》GB 1591、《紧固件机械性能》GB/T 3098以及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改制钢材以及来源不明的钢材和紧固件。

型钢、钢板和连接用的紧固件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安全性能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逐批检查,且每批抽取一组试样进行复验。组内试件数量按所执行试验方法标准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中文标志、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2.3 预应力加固专用的钢材进场时,应根据其品种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铰线》GB/T 5224和《碳素结构钢》GB 700、《低合金强度钢》GB 1591等的规定,见证取样作力学性能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逐批检查,且每批抽取一组试样进行复验。组内试件数量按所执行的试验方法标准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2.4 千斤顶张拉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等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等的规定。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2.5 绕丝用的钢丝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一般用途低碳钢丝》GB/T 343关于“退火钢丝”的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复验结果的抗拉强度最低值不应低于490MPa。

注:若直径4mm退火钢丝供应有困难,允许采用低碳冷拔钢丝在现场退火。但退火后的钢丝抗拉强度值应控制在(490~540)MPa之间。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抽取5个试样。

检验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规定的方法进行复验,同时,尚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4.2.6 结构加固用的钢丝绳网片应根据设计规定选用高强度不锈钢丝绳或航空用镀锌碳素钢丝绳在工厂预制。制作网片的钢丝绳,其结构型式应为6×7+IWS金属股芯右交互捻小直径不松散钢丝绳(图4.2.6,a),或1×19单股左捻钢丝绳(图4.2.6,b);其钢丝的公称强度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的规定值。

钢丝绳网片进场时,应分别按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丝绳》GB 9944和行业标准《航空用钢丝绳》YB 5197等的规定见证抽取试件作整绳破断拉力、弹性模量和伸长率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上述标准和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单股钢丝绳也称钢绞线(图4.2.6,b),但不得擅自将6×7+IWS金属股芯不松散钢丝绳改称为钢绞线。若施工图上所写名称不符合本规范规定,应要求设计单位和生产厂家书面更正,否则不得付诸施工。

(a)6×7+IWS钢丝绳(b)1×19钢绞线(单股钢丝绳)图4.2.6 钢丝绳的结构型式 4.2.7 结构加固用的钢丝绳网片,其经绳与纬绳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以及相应的连结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连结质量应牢固,无松弛、错位。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手拉。一 般 项 目

4.2.8 加固用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以及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也不得将弯折钢筋敲直后作受力筋使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9 型钢、钢板以及连接用的紧固件,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的规定进行检查和合格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符合该规范的要求。

4.2.10 预应力筋和预应力撑杆,以及其锚固件、锚夹具等零部件,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符合该规范的要求。

4.2.11 冷拔低碳退火钢丝的表面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油污和锈蚀。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油污可用吸湿性好的薄纸擦拭检查。4.2.12 结构加固用的钢丝绳不得涂有油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拆散钢丝绳进行触摸检查。必要时也可用沸水浸泡检查。4.3 焊接材料 主 控 项 目

4.3.1 结构加固用的焊接材料,其品种、规格、型号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焊接材料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 5117、《低合金钢焊条》GB/T 5118等的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复验不合格的焊接材料不得使用。

检查数量:应按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执行。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中文标志及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3.2 焊条应无焊芯锈蚀、药皮脱落等影响焊条质量的损伤和缺陷;焊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现行国家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允许值。

检查数量:按使用量1%,且不少于10包抽查。当使用量少于10包时,应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及测定焊条含水率。4.4 结构胶粘剂 主 控 项 目

4.4.1 加固工程使用的结构胶粘剂,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结构胶粘剂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对其品种、级别、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应对其钢-钢拉伸抗剪强度、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等三项重要性能指标以及该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对地震区建筑加固用的粘钢和粘贴纤维复合材的结构胶粘剂,尚应进行抗冲击剥离能力的见证取样复验;所有复验结果均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及本规范的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取样3件,每件每组分称取500g,并按相同组分予以混匀后送独立检验机构复检。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次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见证复验报告。

4.4.2 结构胶粘剂安全性能复验采用的测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钢拉伸抗剪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GB/T 7124测定。

钢-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抗冲击剥离能力和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应分别按本规范附录E、附录F和附录G测定。

4.4.3 对结构胶粘剂性能和质量的复验,宜先测定其不挥发物含量;若测定结果不合格,便不再对其他复验项目进行测定,而应检查该结构胶存在的质量问题(如:是否掺加了挥发性溶剂或稀释剂等)。若发现有问题,应弃用该型号胶粘剂。

4.4.4 结构胶粘剂耐湿热老化性能的见证抽样复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对进入加固市场前未做过该性能验证性试验的产品,应将见证抽取的样品送独立检测机构补做验证性试验。其试验方法及评定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及本规范附录H的规定;

对该性能已通过独立检测机构验证性试验的产品,其进场复验,应按本规范附录J的规定进行快速检测与评定; 3 当一种胶粘剂的快速复验不合格时,允许重新采用本规范附录H规定的试验方法,以加倍试件数量再进行复验。若复验合格,允许改评为符合耐老化性能要求的结构胶粘剂; 4 不得使用仅具有湿热老化性能快速复验报告的胶粘剂。4.4.5 加固工程中,严禁使用下列结构胶粘剂产品: 1 过期或出厂日期不明;

包装破损,或中文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为复印件; 3 掺有挥发性溶剂或非反应性稀释剂;

固化剂主成份不明或固化剂主成份为乙二胺; 5 游离甲醛含量超标; 6 以“植筋-粘钢两用胶”命名。

注:过期胶粘剂不得以厂家出具的“质量保证书”为依据而擅自延长其使用期限。

4.4.6 结构胶粘剂的主要工艺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4.6的规定。结构胶粘剂进场时,应见证取样复验其混合后初粘度或触变指数。表4.4.6 结构胶粘剂工艺性能要求

结构胶粘剂类别及其用途工 艺 性 能 指 标 混合后 初粘度(mPa·s)触变 指数 25℃下 垂流度

(mm)在各季节试验温度下 测定的适用期(min)春秋用(23℃)夏 用(30℃)冬 用(10℃)适用于涂刷

底 胶 ≤600 ― - ≥60 ≥30 60~180 修 补 胶 - ≥3.0 ≤2.0 ≥50 ≥35 50~180 纤维复合材结构胶 织 物 A级 ≤4,000 ≥2.2 - ≥90 ≥60 90~240 B级 ≤6,000 ≥1.7 - ≥80 ≥45 80~240 板 材 A级 - ≥4.0 ≤2.0 ≥50 ≥40 50~180 粘钢结构胶 A级 - ≥4.0 ≤2.0 ≥50 ≥40 50~180 B级 - ≥3.0 ≤2.0 ≥40 ≥30 40~180 适用于压力灌

注 外粘型钢结构胶 A级 ≤1,000 - - ≥40 ≥30 40~210 裂缝补强修复用胶 0.05≤ω<0.2 A级 ≤150 - - ≥50 ≥40 50~210 0.2≤ω<0.5 ≤300 - - ≥40 ≥30 40~180 0.5≤ω<1.5 ≤800 - - ≥30 ≥20 30~180 植筋用快固型结构胶 A级 - ≥4.0 ≤2.0 10~25 7~15 25~60 植筋用一般结构胶 A级 - ≥4.0 - ≥40 ≥30 40~120 B级 - ≥4.0 - ≥40 ≥25 40~120 试 验 方 法 标 准 本规范 附录K 本规范 附录L GB/T 13477 GB/T 7123.1

注:1 表中的指标,除已注明外,均是在(23±0.5)℃试验温度条件下测定; 2 当表中仅给出A级胶的指标时,表明该用途不允许使用B级胶; 3 表中符号ω为裂缝宽度,其单位为mm;

当外粘钢板采用压力灌注法施工时,其结构胶工艺性能指标应按“外粘型钢结构胶”一栏的规定值采用;

对快固型植筋、锚栓用胶的适用期,本表根据不同型号产品的特性和工程的要求规定了一个范围。选用时,应由设计单位与厂家事先商定,且厂家应保证其产品在适用期内能良好地完成注胶作业;

快固型植筋胶粘剂在锚孔深度大于800mm的情况下使用时,厂家应提供气动或电动注胶器及全套配件,并派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指导;

当裂缝宽度ω>2.0mm时,宜按本规范表4.8.1的规定,采用注浆料修补裂缝; 8 当按本表所列试验方法标准测定胶液的垂流度(下垂度)时,其模具深度应改为3mm,且干燥箱内温度应调节到(25±2)℃。检查数量:同本规范第4.4.1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4.4.7 封闭裂缝用的结构胶粘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若有怀疑时,应对其安全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其安全性能复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对纤维复合材粘结用胶的B级胶规定;其工艺性能复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表4.4.6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与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4.8 结构胶粘剂的外观质量应无结块、分层或沉淀。若在拌胶过程中发现这些现象,应及时通知监理人员确认,且立即停止在结构加固工程中使用。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判断,或送专业机构鉴定。4.5 纤维材料 主 控 项 目

4.5.1 碳纤维织物(碳纤维布)、碳纤维预成型板(以下简称板材)以及玻璃纤维织物(玻璃纤维布)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纤维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人员对其品种、级别、型号、规格、包装、中文标志、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尚应对下列重要性能和质量指标进行见证取样复验:

纤维复合材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弹性模量和极限伸长率; 2 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或预成型板的纤维体积含量; 3 碳纤维织物的K数。

若检验中发现该产品尚未与配套的胶粘剂进行过适配性试验,应见证取样送独立检测机构补检(本规范附录E及附录N)。

检查、检验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取样3件,从每件中,按每一检验项目各裁取一组试样的用料。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对进口产品还应检查报关单及商检报告所列的批号和技术内容是否与进场检查结果相符。

注:1 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增强制品试验方法 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T 9914.3进行检测;碳纤维预成型板材的纤维体积含量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碳纤维增强塑料体积含量检验方法》GB/T 3366进行检测; 2 碳纤维的K数应按本规范附录M判定。

4.5.2 结构加固使用的碳纤维,严禁用玄武岩纤维、大丝束碳纤维等替代。结构加固使用的S玻璃纤维(高强玻璃纤维)、E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严禁用A玻璃纤维或C玻璃纤维替代。

4.5.3 纤维复合材的纤维应连续、排列均匀;织物尚不得有皱褶、断丝、结扣等严重缺陷;板材尚不得有表面划痕、异物夹杂、层间裂纹和气泡等严重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用放大镜检查。

4.5.4 纤维织物单位面积质量的检测结果,其偏差不得超过±3%;板材纤维体积含量的检测结果,其偏差不得超过+5-2%。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抽取6个试样。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5.5 碳纤维织物的缺纬、脱纬,每100m长度不得多于3处;碳纤维织物的断经(包括单根和双根),每100m长度不得多于2处。

玻璃纤维织物的疵点数,应不超过现行行业标准《无碱玻璃纤维布》JC/T 170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检验报告。若此报告缺失,应进行补检。4.5.6 纤维织物和纤维预成型板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4.5.6的规定。表4.5.6 纤维材料尺寸偏差允许值 检验项目 纤维织物 纤维预成型板 长度偏差(%)宽度偏差(%)厚度偏差(mm)±1.5 ±0.5 - ±1.0 ±0.5 ±0.05

检查数量:每批6个试样。

检验方法:长度采用精度为1mm钢尺测量;宽度采用精度为0.5mm的钢尺测量;厚度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4.6 水泥砂浆原材料 主 控 项 目

4.6.1 配制结构加固用砂浆的水泥,其品种、性能和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4.1.1条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符合该条的规定。

4.6.2 配制砂浆用的外加剂,其性能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规范的规定执行。一 般 项 目

4.6.3 配制砂浆用的砂和拌合水,其质量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4.1.4条及第4.1.5条的规定,其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也应按该条的规定执行。4.7 聚合物砂浆原材料 主 控 项 目

4.7.1 配制结构加固用聚合物砂浆(包括以复合砂浆命名的聚合物砂浆)的原材料,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聚合物原材料进场时,施工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同时尚应对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拉伸抗剪强度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其检查和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号,每批号见证抽样3件,每件每组分称取500g,并按同组分予以混合后送独立检测机构复验。检验时,每一项目每批号的样品制作一组试件。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注:聚合物砂浆体的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聚合物砂浆拉伸抗剪强度应分别按本规范附录P、附录Q及附录R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4.7.2 当采用镀锌钢丝绳(或钢绞线)作为聚合物砂浆外加层的配筋时,除应将保护层厚度增大10mm并涂刷防碳化涂料外,尚应在聚合物砂浆中掺入阻锈剂,但不得掺入以亚硝酸盐等为主成份的阻锈剂或含有氯化物的外加剂。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证书中应附有该产品不含有害成份的标示)、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7.3 聚合物砂浆的用砂,应采用粒径不大于2.5mm的石英砂配制的细度模数不小于2.5的中砂。其使用的技术条件,应按设计强度等级经试配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试配试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配试验报告。4.8 裂缝修补用注浆料 主 控 项 目

4.8.1 混凝土及砌体裂缝修补用的改性水泥基注浆料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出厂日期及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当有恢复截面整体性要求时,尚应对其安全性能和工艺性能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其复检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及本规范表4.8.1的要求。

表4.8.1 混凝土及砌体裂缝用注浆料工艺性能要求 检 验 项 目 注 浆 料 性 能 指 标 试验方法 标 准

改性环氧类 改性水泥基类

密度(g/cm3)>1.0 - GB/T 13354 初始粘度(mPa·s)≤1500 - GB/T 2794 流动度

(自流)初始值(mm)- ≥380 GB/T 50448 30min保留率(%)- ≥90 竖向

膨胀率 3h(%)- ≥0.10 GB/T 50448及 GB/T 50119 24h与3h之差值(%)- 0.02~0.20 23℃下7d无约束线性收缩率(%)≤0.10 - HG/T 2625 泌水率(%)- 0 GB/T 50080 25℃测定的可操作时间(min)≥60 ≥90 GB/T 7123 适合注浆的裂缝宽度(mm)1.5< ≤3.0 3.0< ≤5.0且符合产品说明书规定 -

注:1 适合注浆的裂缝宽度系指有恢复截面整体性要求的情况而言;若仅要求封闭、填充裂缝,可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给出的值,通过试灌注确定。

当混凝土构件有补强要求时,应采用裂缝修补胶(注射剂),其工艺性能应符合本规范表4.4.6的要求。

4.8.2 改性环氧类注浆料中不得含有挥发性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改性水泥基注浆料中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0.05%。任何注浆料均不得对钢筋及金属锚固件和预埋件产生腐蚀作用。

4.8.3 注浆料工艺性能复验项目,对环氧改性类应为拌合后初粘度及线性收缩率;对其他聚合物改性类应为流动度、竖向膨胀率及泌水率。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范附录D)。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日期、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8.4 水泥基注浆料用水的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4.1.5条的规定。

4.8.5 灌注裂缝用的器具及封缝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试灌注报告。4.9 结构用混凝土界面胶 主 控 项 目

4.9.1 混凝土用结构界面胶(也称结构界面剂),应采用改性环氧类界面胶(剂),或经独立检验机构确认为具有同等功效的其他品种界面胶(剂)。

4.9.2 结构界面胶(剂)应一次进场到位。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包装、中文标志、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见证抽样复验: 1 与混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2 剪切粘结强度及其破坏形式; 3 耐湿热老化性能现场快速复验。

复验结果必须分别符合本规范附录E、附录S及附录J的规定。

注:结构界面胶(剂)耐湿热老化快速复验,应采用本规范附录S规定的剪切试件进行试验与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每批见证抽取3件;从每件中取出一定数量界面剂经混匀后,为每一复验项目制作5个试件进行复验。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的前提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9.3 对结构界面胶(剂)的新产品,在使用前,应进行现场试涂刷。其涂刷工艺(包括涂刷前对原构件粘合面的洁净处理)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及该工程施工图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检查数量:对每项工程应至少试涂刷三个界面。

检验方法:通过观察其可操作性,检查其涂刷质量的均匀性,对该产品的工艺性能作出是否可以接受的评价。

4.10 结构加固用水泥基灌浆料 主 控 项 目

4.10.1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加固用的水泥基灌浆料进场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 1 应检查灌浆料品种、型号、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及产品使用说明书的真实性; 2 应按表4.10.1规定的检验项目与合格指标,检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并见证取样复验其浆体流动度、抗压强度及其与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等3个项目。若产品出厂报告中有漏检项目,也应在复验中予以补检;

若怀疑产品包装中净重不足,尚应抽样复验。复验测定的净重不应少于产品合格证标示值的99%。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复验抽样规定(本规定附录D)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表4.10.1 结构加固用水泥基灌浆料安全性能及重要工艺性能要求 检 验 项 目 龄期(d)技 术 指 标 试验方法 标 准

重要工艺性能要求

最大骨料粒径(mm)- ≤4 JC/T 986 流动度 初始值(mm)- ≥300 GB/T 50448 30min保留率(%)- ≥90 竖向膨胀率

(%)3h - ≥0.10 GB/T 50448及GB/T 50119 24h与3h之差值 - 0.020~0.20 泌水率(%)- 0 GB/T 50448 浆体安全性能要求

抗压强度(MPa)7d ≥40 JGJ 70 28d ≥55 劈裂抗拉强度(MPa)28 ≥5.0 本规范附录P 抗折强度(MPa)28 ≥10.0 本规范附录Q 与C30混凝土正拉粘结强度

(Mpa)28 ≥1.8,且为混凝土内聚破坏 本规范附录E 与钢筋粘结强度

(MPa)热轧带肋钢筋 28 ≥12.0 DL/T 5150 对钢筋腐蚀作用 0(新拌浆料)无 GB/T 8076 浆液中氯离子含量(%)0(新拌浆料)不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0.05 GB/T 8077

注:表中各项目的性能检验,应以产品规定的最大用水量制作试样。

4.10.2 当不同标准给出的检验项目和性能指标有差别时,对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和施工,必须执行本规范的规定;若水泥基灌浆料产品检验结果不符合本规范表4.10.1的要求,应改用环氧改性水泥基灌浆料,并重新按本表的要求进行检验。一 般 项 目

4.10.3 配制灌浆料的用水,其水质应符合本规范第4.1.5条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1次。

检验方法:送独立检测机构化验。4.11 锚 栓 主 控 项 目

4.11.1 结构加固用锚栓应采用后扩底锚栓(即扩孔型锚栓)或定型化学锚栓,且应按工程用量一次进场到位。进场时,应对其品种、型号、规格、中文标志和包装、出厂检验合格报告等进行检查,并应对锚栓钢材受拉性能指标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的规定。

对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的地区,除应按上述规定进行检查和复验外,尚应复查该批锚栓是否属“地震区适用”的锚栓。复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对国内产品,应具有独立检验机构出具的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 160-2004附录F规定的专项试验验证合格的证书;

对进口产品,应具有该国或国际认证机构检验结果出具的“地震区适用”的认证证书。

检查数量:按同一规格包装箱数为一检验批,随机抽取3箱(不足3箱应全取)的锚栓,经混合均匀后,从中见证抽取5%,且不少于5个进行复验;若复验结果仅有一个不合格,允许加倍取样复验;若仍有不合格者,则该批产品应评为不合格产品。

检验方法:在确认产品包装及中文标志完整性的条件下,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见证复验报告;对后扩底锚栓,还应检查其扩孔刀头或刀具的真伪;对7度、8度地震区,尚应检查其认证或验证证书。

4.11.2 钢锚板的钢种、规格、质量等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应产品标准要求。对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锚板,应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其复验结果应符合本规范第4.2.2条的要求。

检查数量:以现行相应的产品标准为依据,按进场批号逐批检查。当设计有复验要求时,应按每批的钢锚板总数见证抽取1‟,且不少于3块进行复验。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见证复验报告。一 般 项 目

4.11.3 锚栓外观表面应光洁、无锈、完整,栓体不得有裂纹或其他局部缺陷;螺纹不应有损伤。

检查数量:按包装箱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3箱。

检验方法:开箱逐个目测检查。

4.11.4 钢锚板应平直、完整;表面不得有锈蚀、裂纹;端边不得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上一篇:控辍保学会议上的讲话稿下一篇:廉洁从教演讲稿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