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4-07-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精选7篇)

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一

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招收硕士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经导师同意,研究生部批准备案,在职人员可申请延期毕业。各类硕士生学习年限不超过3.5年。

三、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报考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管理领域除上述要求外,还需要国家承认学历本科毕业满三年,或高职高专毕业满五年,或已经获得硕士学位满两年。

(6)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同等学力考生、自考本科、网络教育本科、成人本科等和军校地方生本科等毕业生、境外学历考生需要提供学历认证报告,并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人员在现场确认时校验(外地考生需在现场确认前邮寄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具体认证办法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查询,网址:www.chsi.cn/,www.chsi.com.cn/。

6、我校欢迎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免试攻读我校年硕士研究生。考生需获得本人就读高校推荐免试资格,并通过本人就读高校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审核及我校于9月底举行的接收测试(测试内容报考外国语听力测试、专业课测试、综合面试<含外国语口语>)。

获得推免资格,且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仍需要完成全部报名程序(含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等),交纳相应报名费。

四、报名办法

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两个阶段。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和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1、网上报名:按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月)、网址和要求进行(详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或<教育网>公告)。

2、现场确认网报信息: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年11月中旬),到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主管部门设置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网报信息、拍照、交报名费等手续(具体见网上通知)。

3、教育部将在网上报名结束后对全部考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编号予以核查,对应届本科毕业生学籍进行审查,并反馈招生单位。如考生在报名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而取得报考录取资格的,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均取消其资格,并采取通知所在单位(就读院校)等形式予以公告。对伪造证件等违法行为,保留进一步处理权利。

考生需在网上报名前依据教育部有关报名资格的规定和招生单位其它要求,对本人报考资格进行自审。如果考生不具备报考资格,无论进入招生任何阶段,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资格;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所产生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4、所有考生需填写完整联系方式,包括:本人固定电话、本人移动电话、亲属联系电话等;完整的通讯地址(含省、市(县)、单位、邮箱号等)、邮政编码。以上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有效性需至少持续到2015年7月,以便及时通知考试、复试等相关信息,邮寄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等。因考生联系方式不全、变更或错误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考生本人负责。

五、培养费标准

1、培养费按国家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及学校相关规定收取。

2、第一志愿报考我校,达到国家规定地区复试分数线,且被我校紧缺专业(工学、理学、管理学、工程专业学位)录取的贫困考生(含应届、往届),享受免交学费政策(不含调剂生)。

3、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且被我校接收的校内外贫困推免生,享受免交学费政策。

4、学校为在校研究生设立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姚穆奖学金、研究生理士奖学金、研究生樱花奖学金、研究生澳蓝奖学金、研究生纺织之光奖学金、以及“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等多种奖、助学金,所有研究生均可申请。研究生可通过自己的工作获得相应的工作津贴。

5、以上政策如有变更,执行最新政策,不再另行通知。

六、考试科目及考试时间

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1、初试时间:2015年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初试地点:由报名点设置。

3、初试科目为:

(1)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1-思想政治理论(分值:100分)、外国语(201-英语一、或第二外国语<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分值:100分)、业务课一(分值:150分)、业务课二(分值:150分)。各专业详情见招生简章及我校研究生部网站。

(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01-思想政治理论(分值:100分)、外国语(204-英语二)(分值:100分)、基础课(302-数学二、303数学三或337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基础综合<限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分值:150分)、专业基础课(分值:150分)。

(3)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分值:200分)、204英语二(分值:100分)。思想政治理论在复试阶段考核。

各领域详情见招生简章及我校研究生部网站。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统考)、统考数学及其它指定科目由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余第二外国语、业务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由我校自命题。

4、考试方式:

均为笔试,考试工具以准考证公布为准。艺术类各专业(门类代码:13)考试所需特殊工具由考生依据考前公告自备,画纸由研究生招生办统一提供,不得私自携带。

七、调剂、复试及录取工作

1、符合国家和学校当年复试要求的考生,可进入复试。复试工作拟于2015年4月进行,5月上旬前结束。

2、我校执行国家规定的当年复试分数线,各专业(领域)不单独划线。

所有申请调剂我校,参加复试且拟录取的考生,必须在拟录取名单公布前将本人初试试卷调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否则不予列入拟录取名单。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笔试),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任一一门不及格者均不予录取。

3、考生复试时按有关规定进行体格检查,体检不合格的不予录取。录取后新生入学时不再进行入学体检。

4、录取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学校的办学条件、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原则上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定向就业。录取前,定向就业考生需单位、学校和考生三方之间签署培养合同。

(2)列入我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考生,需通过陕西省、教育部组织的录检,并经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方可正式录取。录取通知书将于6月中、下旬发放。

八、就业

定向培养硕士生回定向培养单位。

非定向硕士生毕业时,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单位。

九、其他

以上政策依据当年教育部、陕西省

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二

第一段考什么?目前的初试考试内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在广泛调研全国各类高校研究生导师对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深入分析国外一般能力测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的内容结构和题型结构,并据此编制了多套试题,在全国选取近4000份样本进行了测试,对测试数据运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进行了分析,得到关于测试难度、信度、效度等方面的数据。在此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是否可行的结论。

一、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其中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为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必考科目,全国统一命题;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根据学科专业设置不同的考试科目,目前全国统一命题科目有23种,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约有2万多种。

在这一基本框架下,报考不同种类(学术学位型、专业学位型)、不同形式(全国统考、联考、单独考试、免试)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都不尽相同,有的考2科(如报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有的考3科(如报考教育学、历史学、医学门类专业的考生),有的考4科(如报考理学、工学、农学门类等专业的考生)。在这些考试科目中,有些是全国统一命题,有些是招生单位自命题;招生单位自命题科目每年约有200万份试卷在考前由招生单位寄往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考后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将考生答卷寄往考生报考的招生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考试安全管理的风险无疑在这种复杂的考试内容设置下增大了。

此外,初试考试内容的定位尚停留在本科教学课程检测的层面,如思想政治理论定位为统考公共课,其考查目标为测试考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升学考试应测查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更高一级学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存在一定偏差,更与研究生导师对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存在偏差。本研究所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改革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264份)结果显示,研究生导师对攻读硕士学位学生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按照选择比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专业基础知识(95.80%)、创新能力(80.57%)、语言表达能力(72.79%)、外语运用能力(70.78%)、动手操作能力(66.34%)、阅读理解能力(65.95%)、推理能力(56.85%)、数学运算能力(42.31%)、思想政治素质(38.52%),其中除专业基础知识、外语运用能力在初试中有一定程度的考查外,其他几乎都没有考查到,特别是选择率较高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考查很弱甚至几乎没有,而这些能力也是研究生导师认为目前在读硕士生普遍存在不足的几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加大能力考查的力度,选拔具有攻读硕士学位潜能的学生;同时通过考试的反拨作用,使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加以提高和加强。大量的心理学和管理学研究实践发现,一般能力倾向测验能有效预测人的某种潜能,能较好地预测个体以后成功的可能性[1]。

何谓“一般能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是指不受特定领域知识的影响、范围广泛的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具有稳定性、预见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从事任何活动所必须的基本能力[2]。美国的三大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一般能力测验(GRE General Test)[3]、工商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4]、法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LSAT)[5]均是一般能力测验,考试内容均是按照研究生学习必备的能力设置的,而且通过测验效度的研究证明这些能力与未来研究生学习取得成功是有关的。

前述问卷调查结果中选择率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符合一般能力的概念,与美国三大研究生入学考试内容基本吻合,且通过笔试可以测查,因此,可以作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能力测试的考查内容。

二、一般能力测试的设计、实施、结果与分析

前述“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改革问卷调查”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不同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导师在选择初试笔试应考查的知识和技能时存在一定差异,如哲学门类的导师选择推理能力的比例、工学门类的导师选择数学运算能力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据此,在设计一般能力测试卷时,应考虑这种差异。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硕士生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存在的差异,本研究设计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第一种适用于哲学、法学门类,因为哲学、法学对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所以一般能力测试对阅读理解和逻辑推理的考查要求高于其他类别;第二种一般能力测试卷适用于理学、工学、经济学门类,因为这三个学科门类对数学的要求较高,所以数学能力的考查以大学数学内容为基础;第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适用于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管理学类别。第一种和第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针对的多数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考生,这些考生在大学本科阶段几乎不学数学,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几乎也不需要高等数学的内容,因此,对这两类考生考查初等数学的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只有那些广泛应用和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能力,能力是更稳定的心理特性。一般能力测试测量的是考生进入更高阶段学习应具备的一般能力和潜在能力,因此考查内容的选取应是那些广泛应用的、可迁移的知识和技能,初等数学是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并可迁移内化为考生自身的能力,所以把初等数学作为一般能力测试的考查内容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在上述设计思想下,编制相应的测试卷,各测试卷的考查内容均包括数学基础、言语理解与推理、写作三部分,三种测试卷的题型和题量完全一致,其中数学基础、言语理解与推理两部分为客观题。

一般能力测试的实验主要选取了一所部属高校和一所地方高校进入201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考生作为样本,样本量为3583人。样本施测后,运用经典测量理论(SPSS12.0和EXCEL2003软件)和项目反应理论(BILOG-MG 3.0软件)对考生成绩、试题反应信息等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1.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见表1),基本适合预先设计的学科门类。再通过分学科类别统计各部分试题难度,得到测试(三)的数学、言语理解与推理两部分试题对农学、管理学考生略显容易的结果。经调研,这两个门类各一级学科本科课程及对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要求可考虑将农学门类、管理学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调整为使用测试(二)。

2.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的α信度系数均在0.8左右(见表1),表明三种测试卷均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考试结果的可靠性较高。

3.本研究对测试效度进行了多方检验。通过分别计算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三个部分(数学、言语理解与推理、写作)之间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得到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的三个部分测量了考生能力的不同方面,没有重复测量问题;通过分别计算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与统考初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得到一般能力测试成绩与统考初试成绩具有一致性;通过以某高校某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为样本,计算一般能力测试成绩与第一学期期末成绩的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后,得到一般能力测试对于预测考生未来学习成功的可能性是有帮助的。此外,测试样本对试题的主观感知及其与实际测试结果的比较也是测试效度检验的证据之一。为此,本研究设计了调查问卷,要求测试者在作答完试题后,回答对试题难度的感知,答题时间的长短,对本人阅读理解、逻辑推理、数学、书面表达能力的自评及试题是否测查出相应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作答三种测试卷的考生约有80%-90%认为试卷难度合适,70%左右考生认为答题时间足够,考生对个人能力的自评与实际测试结果的吻合度较高。上述效度证据说明,本研究设计的三种一般能力测试卷的效度较高。

三、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内容改革的建议

通过对一般能力测试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考虑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推广一般能力测试,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一般能力,以解决目前初试重知识轻能力考查的弊病。

前述问卷调查结果还显示,研究生导师对初试笔试应考查的知识和技能认同率最高的是专业基础知识。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如果考生没有对所欲攻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很难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测查的重点应是大学本科阶段前三年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与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GRE专业测验的考查内容性向完全相同。

根据上述测试和调查结果,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内容可以考虑设置外语、一般能力测试和专业基础综合,为全国统一命题。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探索对有的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6]的要求,外语可以目前全国公共英语等级相应级别考试的成绩为依据,这样初试考试内容可以缩减为一般能力测试和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在改革初试考试内容的同时,要改革题型、评卷、计分和分数报告方式。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除个别科目外,多数统一命题科目都是分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卷,在各科试卷(除外语)主观题都占50%以上分数的状况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评阅主观题时,对评分标准的把握存在一定差距,甚至个别省份有意放松评分要求,在两个省份分别评阅均是80分的试卷,其意义很可能差别很大。本研究所做另一项关于写作评分误差的研究显示,主观题的评分误差始终存在,且主观题的分值越大,评分误差越大,测试的信度和公平性降低。因此,全国统一命题科目考试宜以客观题为主,高质量的客观题不会降低测试的有效性,前述以某高校某专业硕士一年级学生为样本所做的效度研究中,计算得到测试样本一般能力测试中的数学成绩(全部为客观题)与统考初试数学成绩(客观题只占20%分数)的相关系数为0.82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客观题的效率高,既可提高测试的信度和公平性,还为统一评卷创造了条件。

试题的分数设计也是考试内容改革的一部分。一般能力测试中除写作外,全部为客观题,因此写作分值如何设置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我国招生考试或语言类考试中的写作评分量表发现,国外写作考试的评分量表基本都是采用小评分量表(有4分、5分、6分或9分)的综合评分法,且不与测试其他部分的成绩直接加总;而我国采用大评分量表(有15分、20分、25分等)的综合评分法或分项评分法,且与测试其他部分的成绩加总。为研究这两种评分量表对评分准确性的影响,选取113份测试样本的写作答卷请6位评分员分别按照大、小两种评分量表进行了评分。评分后,运用多面Rasch模型(FACETS软件)对比分析了大、小两种评分量表下评分员的评分效应。结果显示,评分员在使用大评分量表评分时,更易给出趋中分数,且评分员间评分的一致性较差。相比小评分量表,大评分量表并没有起到对考生写作能力进行有效区分的作用,反而带来了更大的误差,考试的公平性受到了威胁。因此,在设计主观题(包括写作、论述题)这种题型时,应考虑评分误差对测试的影响,尽量使用小评分量表。

随着考试评价技术的发展,仅提供单一的考试分数已不符合社会和高等教育对人才选拔多元化的要求,教育考试机构应充分挖掘考试数据,为考生和招生单位提供尽可能多的关于考生知识、技能和发展潜能的评价报告[7]。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专业基础综合考查考生多门专业基础课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我国目前考试评价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的状况下,如果尚不能提供关于考生特质的评价报告,至少应提供测试的总分及所测各项知识或能力的分项分。同时在实行全国统一评卷后,就具备了报告考生成绩百分位等级(percentile rank)的条件,有了百分位等级,考生和招生单位就能知晓其在全国考生中的位置,便于招生单位择优录取考生,同时也为考生和社会对录取进行监督提供了条件。

综上,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考试科目改革的方向应是以尽可能简单、科学、有效的考试内容保障人才选拔的基本标准和社会公平性,可设一般能力测试、专业基础综合两科,全国统一命题,由专业考试机构主办,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摘要:在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中设置一般能力测试,考查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硕士学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以弥补目前初试重知识轻能力考查的现状,提高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改革,一般能力测试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测量与测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408.

[3]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About the GRE General Test[EB/OL].[2012-03-15].http://www.ets.org/gre/general/about.

[4]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Council.GMAT Basics[EB/OL].[2012-03-15].http://www.gmac.com/gmac/thegmat/gmatbasics/.

[5]Law School Admission Council,Inc.About the LSAT[EB/OL].[2012-03-15].http://www.lsat.org/JD/LSAT/about-the-LSAT.asp.

[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0.

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三

摘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违规现象的特点及原因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初试违规;招生考试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居高不下,报名人数连年攀升,考试作弊活动也有进一步蔓延趋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受到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因此,新形势下如何有效防范和打击考试舞弊,维护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信力,已成为一个亟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现象呈现的新特点

通过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助考机构组织考试作弊活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试题印制、保管环节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窃取试题;二是提前安排人员报名参加考试,在考试环节通过微型扫描设备将试题内容发送出考场,场外人员组织“枪手”快速答题后再通过现代通信工具将答案发送给考生;三是组织“枪手”持伪造或变造证件替考。

二、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现象原因分析

考试活动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综合考量来看,考试违规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1.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诚信缺失

诚信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法治建设及道德建设相对滞后,加之社会环境中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导致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随之而来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对考试管理造成巨大冲击,严重影响了良好考试文化氛围的形成。

2.家庭因素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来自家庭的影响是个别考生诚信缺失、考试违规的重要原因。家长的诚信道德缺失直接影响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树立,以至部分考生产生思维误区,对考试舞弊这种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形成作弊惯性。

3.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近年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国内外需求萎缩,大量中小型企业倒闭,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相应地,部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学历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增加砝码,提高自身竞争力,部分考生不惜靠作弊通过考试,形成了作弊的市场需求。

三、防范舞弊的基本对策

考试舞弊严重危害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信力,笔者认为除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考场管理外,还应针对当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现象的新特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大力开展诚信考试宣传教育

考试舞弊归根结底就是“诚信”问题,我们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对考生进行遵纪守法、诚信考试的宣传教育,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宣传的基础上,特别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涉及考试作弊相关条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使广大考生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2.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考试是一种社会活动,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诸多因素的制约,构建诚信考试环境必然要依赖于诚信社会这个根基,更需要与构建诚信社会同步并行,相辅相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于2014年6月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我们应按照《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社会成员信用记录系统,完整准确记录社会成员考试违规、商业欺诈等不良信用情况,并提供给个人和社会查询使用,将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情况作为其升学、求职就业、职务晋升乃至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的重要依据,严格失信惩罚,使不诚信者无法在社会立足。

3.严厉打击涉考违规违法行为

在全国人大和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已于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组织作弊的行为;为他人实施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行为;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考试的试题、答案的行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行为,以及伪造、变造或者盗用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行为都将触犯刑法,有关部门将依法予以严惩。中共中央2015年10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已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在考试工作中有泄露试题、考场舞弊、涂改考卷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相关条款明确了考试招生舞弊等行为将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处罚,为打击涉考违规违法行为、保障考试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需要各相关部门依法治考,从严治考,加大打击、查处力度,严惩相关涉考违规违法人员,以形成震慑效果,从制度上、源头上杜绝考试舞弊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4.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四

中国农业大学热忱欢迎各界人士报考。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年龄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研究生年龄不限;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我校特殊专业的基本要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呈阳性者(HBsAG+)不能报考“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各专业。

4、报考方式与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如下:

(一)推荐免试

校内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的接收办法执行2009年学校相关政策。

校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凡符合下列条件者,向招生学院提交申请、通过初审并经公示无异议后可参加我校的复试:

1、设研究生院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分校及专续本毕业生)前三学年的总评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10%;未设研究生院、取得教育部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分校及专续本毕业生)前三学年的总评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5%.

2、已获得国家英语六级水平考试证书或英语六级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上;

3、如能提交具有特殊学术专长、突出培养潜质的证明材料,经我校专家组审核确认,以上两条可适当放宽。

4、取得本科就读学校推荐免试资格。

(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

考生须具备下列基本要求之一:

1、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我校不接收提前毕业生),毕业时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

2、已获得国民教育系列(全国统一高考、成考、自考,以下同)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3、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证书,此类人员只可报考委托培养硕士生;

4、同等学力考生: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结业生、应届专科毕业升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专升本生,以下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应届成教生,以下同)以及大学专科毕业生(简称大专生,以下同),大专生须毕业后在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及两年以上(到录取为硕士生的当年9月1日止,以下年限计算相同,不再列出)。

同等学力的考生还须具备以下报考条件:(1)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2)大专生还需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由教学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单。

通过初试后,在复试前须加试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还将加试实验技能等科目;

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1)资格的确认:

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负责,未设民族教育处的由高教处等相关处室负责。(2)具有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资格的考生,还须符合《中国农业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的报考条件。

(三)单独考试考生

本年度暂不招生。

二、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

2009年度全国报名工作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请全国所有报考我校的考生随时关注您所选考点发布的报名时间和方式的信息。凡准备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均应选择我校为考点,请这部分考生于2008年9月后经常关注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请按照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招生报名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cn/,对未按时报名者,我校无权办理补报名手续。

我校实行按专业招生,考生按专业报名并选择研究方向。

招生导师信息查询请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招生导师→招生导师简介。

(二)报考资格

我校考前不进行资格审核。请考生务必在报名前详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完全由考生自己承担。

三、初试

(一)初试日期:以教育部公布的考试日期为准。不在该规定日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二)全国统考的初试科目为四门:政治理论(MBA综合能力)、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其中政治理论(MBA综合能力)、外国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数学(农)、化学(农)、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综合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卷。

(三)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数学)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各为150分。

四、复试及录取

(一)考生复试前应提交的材料

凡收到复试通知的考生,应分别携带下列材料到校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审查后方可参加复试:

1、应届本科毕业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以及完整的本科学习成绩单;

2、非应届本科毕业生、硕士、博士:提交身份证、本科毕业证或硕士学位证或博士学位证以及本科或硕士或博士学习成绩单;

3、同等学力考生:提交身份证、本科结业证或大专毕业证或学生证(应届专升本生和成教生)、大学学习成绩单、公开发表的论文、大专生还应提交补修本科主干课程的成绩单。

考生提交的上述材料应真实有效,用B5纸复印装订成册,经报考学院专人审核原件后,复印件收存归档。如发现有弄虚作假随时取消报考、录取资格,直至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二)复试

1.我校为教育部34所自划复试分数线招生单位之一,参加复试的考生人数一般为实际录取人数的120―150%。凡符合我校复试分数基本要求的考生均可参加我校的专业复试。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50%。

2.专业复试由招生学院组织进行,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口语测试及实验操作等多形式结合的方式。

3.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加试两门专业主干课程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4.参加复试的考生需按北京教育考试院的有关规定缴纳复试费。

(三)体检

1、时间、地点

复试期间在我校医院进行体检,一般不做复查。

2、体检标准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四)录取

1.对考生进行总成绩排名,结合思想品德和体检结果的综合考核,实行择优录取并尊重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结果。

2.我校自2008年起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主要招生类型分为非在职生和在职生两大类。按考生报考时是否填写的“定向委托培养单位”识别在职状态,只有报名时选择报考“委托培养”的考生在录取时可享受教育部有关分数照顾的政策。

3.非在职生录取为非定向生,由国家、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培养经费和基本生活费并享受公费医疗。进入拟录取名单后须与学校、导师签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聘用协议书》。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就业。

4.在职生录取为委托培养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生活费、医疗费及其它福利费由原工作单位支付,培养费为6000元/年,按学年交纳,学制为2-3年,第一学年的培养费在入学报到前交纳,此后每年的7月10日前缴纳下学年培养费。拟录取后考生本人、委培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毕业后按协议回原工作单位工作。

5.纳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硕士生均录取为定向生,录取后先在教育部指定的培训基地学习一年,通过考核后回到学校进入专业学习。回到学校后,由学校提供培养经费,学校向生活困难的非在职定向生提供国家标准的助学金。

6.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称直博生):生物学科的部分专业招收直博生,学制五年。

各招生学院的复试、录取要求及结果均会在学院的网页上公布,请广大考生关注报考学院的相关信息。

五、其它

(一) 请保存好准考证,复试及入学报到时备查;

(二)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考生在报名、考试、复试、录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请与报考学院联系咨询。

(三)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及各学院不提供往年试题和参考书、不举办任何课程补习班,双休日及节假日休息,上班时间接待咨询。

(四)单位代码:10019;单位名称: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址: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index.do

六、学院联系人、电话及地址

学院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或邮箱邮寄地址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王美芹 (010)62732565 西校区

邮编: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高琪洁 (010)62732489 动物科技学院 吕进英 (010)62731280 动物医学院 赵世云 (010)62733466 经济管理学院 方芳 (010)62733128生物学院 孙德昊 (010)62733914 理学院 王玉红 (010)62733474 人文与发展学院 武靖贤 (010)62733392 图书馆 孙会军 (010)62731045 MBA中心 刘会 (010)62731330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石宝霞 (010)62736913 东校区

邮编: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

5.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五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地球物理及相关学科领域、土木工程等专业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品质良好,遵纪守法。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所规定的体检要求。

(二)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要求以第一作者在有关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1篇及以上学术论文);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但只可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6.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推荐免试生的接收

1.我所接收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院校相关或相近专业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推荐免试生须提前与我所招办及报考导师联系,并在国家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到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

2.具有推免生资格的考生即日起即可联系申请接收推免生事宜(详见研究所推荐生接收工作办法)。研究所将组织专家小组对拟接收的推免生进行面试考核(时间拟安排在9月底或10月上旬),面试通过后,将于10月中旬向推免生所在院校发放接收拟录取函。

四、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

(一)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同等学力报考的人员,须提供单位人事部门盖章的大专毕业证书复印件、成绩单复印件、职称聘书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包括刊物封面、目录页)等。

(三)参加20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考生,报考时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考。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选择的报名点和参加考试的考点应一致。本人所在高校属北京地区、且在北京参加考试的考生,应选择报考点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报考点代码为1188)”,外省市考生在当地报名点报名考试,考生请仔细阅读本省招办及报考点有关注意事项。

(四)报名报考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预报名时间:209月25日―28日每天9:00-22:00(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或yz.chsi.cn)

考生登录网上报名主页后,在选择招生单位及报考点过程中弹出的重要公告信息,务必认真阅读,并按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填错或填报虚假信息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特别提醒:请考生务必牢记本人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期打印准考证(约12月下旬)、调剂录取(年4月)等均需使用。

第二阶段: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为年11月10日-14日,考生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缴纳报考、照相,确认考生网报信息。现场确认必须由考生本人办理,不得由他人代办。若请他人代办的,报考点将不予受理。

现场确认地点: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报考点(代码1188)的考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园区青年公寓6号楼(中关村东路80号)现场确认;选择京外报考点的考生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五)打印准考证:考生于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2日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并打印《准考证》。

五、考生资格审查

我所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查考生网上报考信息后,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证。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考试

(一)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按教育部统一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定于2014年1月4日-5日。

(三)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或数学二)、专业课等共四门。

(四)考试地点:在北京地区报考的考生,考试地点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场;京外报考的考生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考试。

(五)复试

1、复试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地点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复试主要考查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英语听说水平等。

2、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者参加统考初试合格后且达到我所复试条件,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本学科主干课程科目。

3、调剂考生复试的有关要求以教育部文件规定精神为准。

4、考生复试时应按规定到我所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

5、复试时间、地点、复试工作办法等将在复试前提前在所网站向考生公布。

七、录取

按照教育部有关硕士生招生录取工作文件规定和要求,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本着“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核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八、招生名额、学制

2014年我所硕士生招生计划数25人(含拟接收推荐免试生6-8人左右)。硕士生学制为3年。

九、收费及在学期间待遇

1、我所招生将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对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收费标准待定(低于国家规定的硕士生学费标准上限)。同时将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提高优秀在学研究生的奖助金。

2、研究生在学期间每月除按国家规定领取普通奖学金外,还可享受助研津贴、岗位津贴、就餐补贴和节日补助等。若参与导师科研课题,导师还可视情况为学生发放劳务费。

3、研究所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研究生公寓每间2-3人,环境舒适,条件优越,设施齐备。

4、符合我所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的在学硕士生可申请硕博连读,经资格审核、专家组考核通过后可转为博士研究生学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十、就业

非定向统招统分硕士生的毕业分配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原则。毕业生除根据本单位工作需要择优留所以外,其他的多就业于地震局系统各单位、地矿勘查部门、高校和其他科研院所等,就业领域较为广泛。

在职定向或委托培养硕士生须回定向或委托单位。

十一、其他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委培、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使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2.对于招收的委托培养或在职定向硕士生,根据我所有关文件规定,需由考生或其所在单位交纳一定的研究生培养费。

3、考生可登录我所主页,进入研究生园地,查看招生专业目录和导师介绍,或直接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报考事宜。

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六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是我国建没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 更好的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自2009年起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逐步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1]。本文结合我校自身实际, 对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为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生源奠定了基础。

二、影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原因分析

(一) 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认同度不高

从2009年开始, 虽然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逐渐提高, 报考人数逐渐增多, 但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而言, 公众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加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于探索阶段, 导致社会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实际地位总体还不高, 进而影响其整体招生数量和质量[2]。

(二) 生源不足, 招生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存在偏差

近年来, 教育资源配置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现, “985”、“211”高校对地方高校的生源影响很大, 导致地方高校生源的不均衡性比较严重。并且, 农业院校中的专业大多属于农学门类, 局限性较大, 毕业后多从事大田、户外等工作, 条件艰苦, 因此报考人数较少[3]。

另外, 教育部的招生政策对于专业学位硕士来说存在偏差。在调剂政策上, 政策规定学术型的硕士考生可以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学位, 但专业学位却不允许反调。对于招生单位来说, 这种调剂政策会导致一些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计划, 会采取用学术型硕士的考生的数量来填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数量的策略;对于考生来说, 会给考生造成一个误区, 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不如学术型高。[4]

(三) 生源分布不均, 培养环节不完善, 培养机制不健全

地方农业高校招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科专业之间生源分布不均衡[5]。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农业推广硕士中的农村与区域发展领域其报考生源逐年递增, 而对于倾向于农业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这直接影响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 大多数地方农业院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与学术型的培养方案划分不明晰, 培养过程流于形式,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方案缺乏特色。

(四) 面对就业形式, 公众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偏见

在就业方面, 与农业相关的大部分企业要求学术型毕业的研究生, 大多数的考生及家长也认为学术型研究生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研究生形式, 就业机会更大一些。这样直接导致大部分考生 (尤其是应届生) 不会选择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有些考生甚至将专业学位硕士作为一个底线, 在找到工作后便放弃专业学位录取资格, 这不仅会出现专业学位生源流失的情况, 同时也扰乱了整体的研究生招生秩序。

三、对地方农业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宣传力度

地方农业院校应充分正视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性, 合理规划招生计划, 创新招生理念, 建立客观有效的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6]。同时,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广开宣传渠道, 提高公众对专业学位的理解和认知度, 为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广阔的市场。

(二) 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质量, 扩大推荐免试生所占比例, 正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各大院校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专业学位的推免生奖励制度的方式, 扩大专业学位推免生的比例, 吸引更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同时, 招生单位应进一步优化专业学位培养的办学环境, 改革复试录取办法, 通过多种方式联合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待遇, 协助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三) 完善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机制, 加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沟通

全日制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面临着一系列改革, 地方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主体, 应结合自身实际, 引导高校和企业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 并且应设立专项经费, 开展专项就业工作, 提升社会竞争力。

(四) 关注专业学位硕士学业全程, 着力解决其就业问题

作为地方农业高校, 应加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学程的就业指导, 让更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 学校应多为全日制学位研究生提供与企事业单位的平台, 从多方面解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满强, 焦建鹏等.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论刊, 2013 (06) :49-51.

[2]陈磊, 粘山坡等.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1 (6) :91-95.

[3]安丰勇, 荆红等.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探索[J].本刊视点, 2013 (9) :1-2.

[4]黄雪, 柳建良等.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0:180-181.

[5]荆红, 安丰勇等.试论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定位[J].学园, 2013 (16) :1-2

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七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 工程项目 教育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逐步在我国整个教育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科研和学术性课题为主,如何探索出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只有结合实际项目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高层次人才[1][2][3]。

随着我国制造业向高端迈进,企业对具有实际经验和能力的工科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以理论为主,在高校推广结合实际项目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4][5]。

1.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主要问题

1.1课题工程实际应用性严重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都采取导师主导制,即硕士生导师有什么研究方向或科研课题,就将其中的一个方向分配给自己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作为其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因为各硕士生导师之间的研究方向、研究水平、课题性质有很大差别,这就导致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能力差异很大,有些导师给硕士研究生定的课题理论性过强,导致研究生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公式推导和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应的工程实践学习和工程实际应用性研究,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硕士研究生在走向企业后还需要重新进行工程实际经验补充。

1.2硕士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践环境建设不足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成果和分析数据的工程实际验证十分重要,而我国目前高校的工科硕士研究生普遍在大量的理论分析后,缺乏有效的实际试验验证作为支撑,导致研究生对其理论的工程应用性和实践性没有评估,所以,高校对于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尤为重要。

只有高校在硕士研究生基础实践教学平台和试验环境提供方面大力投入,才能使研究生具有工程实际能力。

1.3科研课题持续性培养不足

现在高校教师因为有大量的科研、教学任务,导致其对硕士研究生课题分配和给定时缺乏系统规划,往往是导师目前正在做什么项目,就给研究生分配什么课题。这就导致研究生课题的持续性不足,很多导师的研究生之间课题差异非常大,缺乏研究生课题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很多科研方向在有些研究生已经取得大量成果后因导师科研方向的变化而后续没有新的研究生继续研究。

1.4缺乏企业工程实例教学过程

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的设计、制造、装配、试验等过程。如果没有相应的工程实例教学,研究生无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就不会对理论知识有更直观、深层次的理解。

1.5研究生能力培养没和就业相结合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最终目标是使其在工作以后更好地完成相关的工程设计工作,只有在给定其研究课题时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使人才培养资源发挥最大效力。

2.工程实际项目培养途径

2.1提高研究生企业实践锻炼比重

我国政府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十分重视,大力提倡高校在企业建立研究生工作站等研究生实践培养基地,从而大力提倡工科硕士研究生在从事科研课题期间深入企业了解和掌握工程实际技术,所以提高研究生在企业实践锻炼比重十分必要。

2.2在国家级科研平台建立研究生基地

我国有很多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科研通过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平台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让大量研究生进入国家级科研平台接触和从事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和工程方向,从而大大提高其研究方向的正确性。

2.3通过企业在职工作培养

可以将一部分实际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较突出的硕士研究生,直接派驻到企业技术岗位从事企业实际技术开发与研究,这样既可以缓解企业在人才方面的不足,又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如果研究生在实际岗位工作得到企业认可,还可以在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

2.4分析国外在研究生实际能力培养方面的经验

可以通过走访世界知名大学,学习其在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和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方法和体制。

2.5基于各种研究生科研竞赛总结经验

可以通过目前我国的各种硕士研究生学术和科研竞赛,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经验,通过竞赛可以横向比较各高校之间在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优点,从而更好地完善培养体系。

3.研究生工程实际培养体系建立

3.1总体培养体系分析

可以从国家层面对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培养制度,主要包括:导师激励制度和学生激励制度。

3.2教师辅导、激励制度的建立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题是其主要的获得技能和成果的渠道,因此,导师在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导师对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才能稳定持续的实施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导师辅导制度的建立,需要在培养方案制定、研究生培养大纲制定、课程结构设计实施等方面入手。首先,只有培养方案包含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内容,才能使导师有的放矢,带着目标进行培养工作;其次,在研究生培养大纲的修改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从而为研究生提供最新的工程应用思维基础;最后,课程结构的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导师只有灵活掌握课程结构的实施过程,才能根据研究生的科研过程进行跟踪指导。导师激励制度的建立,需要在经济奖励、科研奖励等方面入手,首先要对导师指导成果进行考评,根据考评对导师进行合理经济奖励,从而激发导师参与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动力;其次可以对导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奖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3.3硕士研究生激励制度的建立

硕士研究生是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主体,因此,研究生自身在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主角的作用,只有把研究生科研活动及其相关规则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才能稳定持续的实施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组织制度的建立,需要在研究生动员、研究生启发、科研方向分组实现设计等方面入手。首先,在对研究生进行工程实际能力培养之前,要充分对研究生进行思想动员,让研究生了解工程实际能力提高的重要性,从而自发地参与其中;其次,在研究生开始科研项目后,需要通过实际工程项目,对研究生进行思维启发,从而激发研究生的潜创造力;最后,让研究生自由组队,以团队形式有规划的进行科研活动。研究生激励制度的建立,需要在经济奖励、科研成果奖励方面入手,首先要对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考评,根据考评对研究生进行合理经济奖励,从而激发研究生参与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动力;其次,要对参与的研究生进行科研成果方面的奖励,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4.工程实际能力培养“双结合”理念

把“双结合理念”(即学术研究与科研工程实例相结合;研究生科研实践与企业实际工具、手段相结合)作为理论知识和教育目标之间的“桥梁”,通过“双结合理念”把学术成果转化为工程实际能力,按照:产生兴趣→初步了解→理解概念→深入思考→灵活运用的顺序建立培养方法,从而激发研究生从事实际工程科研活动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体制。

通过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同时培养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术研究”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方法、相关制度,完善工科硕士研究生工程实际能力培养的相关制度,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工程实际能力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174-175.

[2]朱广华,陈万明.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人才培养绩效影响因素及其演进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4(6):87-89.

[3]许忠美.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154-155.

[4]肖文,陈勇.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实证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3):8-9.

上一篇:外贸跟单员的基本常识下一篇:高职院校室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