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精选9篇)
1.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一
和谐社会背景下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的社会群体。解决好社会保障问题,是现今社会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而农民工问题又是我们国家“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民工拥有起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保护其合法权益,让他们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成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提出研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系列问题,构建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为从基础上保证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现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对策建议
1绪论
社会保障可以对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给予生活所必需的给付,或者在老龄、失业、伤病、残废等情况发生之时实施必要的所得给付,就会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所得分配不均进行再分配,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再调节,尽量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它构成我国现阶段一个重大的公共政策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是当前诸多涉及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1]寻求其原因,探索出相应的对策,是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在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基础上保证农民工基本生活权益及社会公平的重要工作,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是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研究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目的,在于建立全社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网络及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解除农民工因患病、失业、年老等不可抗力而带来的后顾之忧,从而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农民工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成绩
目前我国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了很多措施,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
(1)社会保险方面
国务院于 2006 年 1 月 31 日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首先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的基本思路。《若干意见》还强调各地都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
(2)社会救济方面
2003 年 6 月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援助”的原则,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给予救助管理,根据受助人员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求,提供食宿、医疗、通讯、返乡等方面的救助服务。2003 年 7 月 21 日,民政部发布第 24 号部令,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其中第二条规定,“《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该《救助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因为失业或者遭遇突发重大变故生活没有着落的农民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社会福利方面
对于农民工来说,国家给予的社会福利主要体现在就业服务管理、免费技术培训、提高工资和解决工资清欠问题、住房和子女受教育的优惠政策方面。就业服务管理方面,2003年 1 月 5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认识,并提出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对农民工办证工本费以外的收费等不合理限制。”提高工资和解决工资清欠问题方面,2003年11月发出《关于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3]94号),提出“自2004 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在农民工住房福利方面,建设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5年4月5日联合出台的《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单位聘用进城务工人员,单位和
职工可缴存住房公积金。”首次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政策范围。
3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社会保障、失业保险严重缺失
以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为例,农民工只是在职业上属于工人,身份依旧是农民,不具备享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合法身份。失业保险方面更是缺失严重,农民工属于失业的高发人群,从事的职业危险度高,收入偏低,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常发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从输入地看,不同地区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工参保比例比较接近,但明显落后于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这些数字表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任重道远。
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其中制造业的情况相对较好。值得关注的是工伤风险较高的建筑行业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的比例仅为15.6%,离《工伤保险条例》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也显著低于其他行业。
(2)医疗保障水平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工人逐步建立了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但农民工却没有平等的享受这个待遇。对农民工来讲,最大的威胁就是疾病问题。虽然农民工是以青壮年为主的群体,但是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在疾病发生时不能及时就医导致病情被拖延。而农民工自身的职业特点、工作环境又比较容易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一旦农民工出现工伤医疗事故或患病,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伤医疗保险,他们的生活通常会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家破人亡。农民工医疗保障的缺失,导致他们有病不能就医,或者小病酿成大灾,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3)不能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由于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无论身处的城市还是户口所在的农村,都很难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就谈不上享受到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同时,相对于农民工自身的住房和子女教育问题也令人担忧。受经济收入的影响,城市农民工居住环境普遍比较糟糕,多数居住在狭小、低廉的出租屋内,而这里环境通1[2]1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常脏、乱,人身和财产安全隐患较多。受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子女不能获得和城里孩子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4)各项保费征缴不能适应就业变化
农民工的工作的流动性和回乡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保的愿望。输入地与输出地保费不能有效的衔接,是制约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运行的一大障碍。我国如果能逐步实行保费联网缴费,异地可以凭卡和身份证进行续保,相信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现阶段农民工参保的现状。[3]农民工其本身的特点是流动频繁,而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却存在着一个规定,即要想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那么最低的缴费年限为15年,这就与农民工自身的特性产生了冲突。
4、构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4.1加强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中国的农民工问题是在改革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下出现的新问题。现行的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经验,至今没有一部综合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法规或规章。1999年,国务院发布施行了《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首次将外来劳动力纳入养老保险统筹。现在一个很紧迫的任务是把农民工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进行研究和思考,展开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立法工作。[4]因此,为了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应尽快制定出台一部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法》,以此规范和协调社会保障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保证各主体之间公平、公开享受国家政策。建立农民工参保维权工作机制,将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参保缴费情况列入劳动监察执法内容,对不依法为雇工缴纳保险的企业主给予严肃处理,对农民工的投诉给予及时查处。
4.2系统建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的临时性、流动性、数量的不稳定性都决定了建立一个针对农民工的稳定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很多困难。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稳扎稳打、逐项推进,争取尽早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偏低,面对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医疗方面的保障几乎是空白。应该通过合理可行的制度设计,提高农民工负担医疗费用开支的能力。第二,借鉴商业保险运作模式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事故的发生,符合某种概率分布,可以利用商业保险
[5]的经营思路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险金额,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
第三,探索建立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普通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的是个人账户为主、社会统筹为辅的储蓄积累制,即所谓的“统账结合”。
4.3改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
对于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应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在制定公共政策、建设公用设施等方面多考虑农民工这一人群的需要。应该说家的归属感对流离在外的人更重要,对异乡的定居者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的。输入地政府还要承担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的责任,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方面同等对待。而做为输出地政府也要解决好农民工托留在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对于疾病预防控制和适龄儿童免疫工作,输入地政府应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规划,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6]与此同时,输出地要做好农民工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服务工作,免费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及时向输入地提供他们的婚育信息,加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建设。
4.4改革现行就业制度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政府应简化对用工单位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进一步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复杂的行业限制,简化农民进城打工的有关手续。大对农民工实行有效创业培训,将农民工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要强化农民工技能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使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从而节约农民工进城打工的成本。政府应该强化服务意识,要简化程序,对农民工提供体现人文关怀的“一站式服务”。放宽创业市场准入,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都不能设置限制条件。
5结论
近几年来,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越来越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可以看到农民工问题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由肤浅走向深入,不断改革和创新,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把农民工社会保障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健全其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国莉.试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11,(2):15—16.[2] 严行方.农民工阶层[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 年.[3] 伍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7):25—26.[4] 汪发贵.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4):31—32.[5] 郑静.浅论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J].现代商业,2011,(15):21—23.[6] 王文素.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11,(12):22—24.
2.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二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全面实行,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 各高校逐步建立了以“奖、贷、勤、减”等为主体的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奖, 即:奖学金。按照出资主体不同, 可分为国家奖学金、学校设立的奖学金, 以及企事业单位、个人设立的社会奖学金三种。贷, 即:国家助学贷款。勤, 即:勤工助学。补, 即:困难补助。助, 即:助学金。减, 即:减免学费。这种资助体系自形成以来, 在资助贫困学生方面, 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大批贫困学生从中受益, 在一定程度上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顺利完成学业, 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奖学金制度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方面彰显力度不够。
高校设立的奖学金, 主要是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 受奖覆盖面一般只有25%—40%, 由于绝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贫困地区, 学习基础较弱、底子较薄, 且由于家庭经济原因, 也就造成了奖学金获得者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应度并不是很高, 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他们而言并不平等。
(二) 国家助学贷款居于资助体系主体地位, 但资助效能还需加强。
自1999年推出以来, 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属于信用贷款, 而目前我国个人信用制度、防贷款风险机制还不够健全, 特别是由于极少数大学毕业生恶意欠贷、部分毕业生还不起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办理手续繁杂等多方面原因的存在致使银行放贷积极性还不够高, 还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顺利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影响了国家助学贷款主体资助作用的发挥。
(三) 勤工助学已成为高校普遍采
用的资助贫困生的有效措施, 但由于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都比较有限, 大规模开展校外勤工助学又存在一定难度, 而且勤工助学的工资报酬由于高校资金的限制, 最高上限也只有200-300元, 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相距甚远。
三、新形势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基于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就应依赖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其中政府是根本, 社会是基础, 家庭和学校是关键。
(一) 采取适度收费原则, 加大政府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国际上较快的增长势头, 然而教育投入却与此不相协调,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 政府要随着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增大而加大成本分担的比例。
(二) 采取多项措施, 确立国家助学贷款在资助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以信用贷款方式提供的个人消费信贷, 具有商业性和政策性并存的双重特性。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完善的时候, 为解决眼前贫困大学生的有效资助问题, 在生源地, 可以允许以家长名义申请助学贷款, 国家承担相应贴息。
(三) 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 高校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直接承担者, 可依据学校实际境况, 采取多项措施:一是可以统筹各项资助措施, 最佳优化配置有限的助学资源, 避免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交叉受助, 资助对象范围狭小的情况, 将所有资助经费统筹使用, 形成特困资助与贫困资助、重点资助与一般资助、长期资助与临时资助相结合的运行模式。二是不断创新资助形式, 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引导, 通过开展“情系母校, 爱心捐赠”等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 形成“以困助困, 感恩社会”的良好风气,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做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摘要:为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勤”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 但也存在着不足。进一步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 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国家助学贷款
参考文献
[1]张麦花:《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对贫困家庭子女求学的制约》[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5) [1]张麦花:《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对贫困家庭子女求学的制约》[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5)
3.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三
一、政策思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分析
(一)理论基础
1、公共政策的特色逻辑
从标准的经济理论来看,公益产品的供给,政府应该发挥重要作用,而私益产品的供给,市场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不过,这仅仅是经济学的规范理论。从政策角度来看,公益产品的供给除了政府发挥作用之外,社会和市场也可以不同程度地介入,而私益产品往往因其有局部的公共性而也有政府作为的空间。这样做,虽然不符合标准的经济理论,但更加符合实际,而这一点,则是公共政策的特色逻辑。
2、政策在档案工作运用中具有人为特色
产品理论可以在规范意义上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档案工作作为公共服务的属性,并以此理解政府的作用。分析表明,档案工作的公益性和私益性在理论界定上虽然有一定的区分,但在政策意义上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在规范意义上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也因此而导致了政策选择上的人为特色。
(二)实践分析
通常人们认为档案工作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保存历史真实、服务社会大众是其永恒的基本职能。而就其具体的实现途径和方式而言,则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
1、档案产品(服务)的需求供给分析
从需求方面来说,档案产品(服务)对社会细胞而言,是一种比较随机的、有弹性的需求。利用档案,必然要付出时间和物质成本;不利用档案,会失去借鉴历史经验的机会,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成本。就个案而言,这种成本核算存在很大随机性,进而造成了需求的随机性。对社会整体而言,档案产品(服务)是具有一定刚性的需求。国家和社会如果没有档案资源的积累和利用,是不可想像的。
从供给上来说,档案产品(服务)基本上还是一种科学类的,也是专业性的产品和服务。说其科学,是因为它处于一种探索尝试状态,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责任机制也与其他供给责任存在着差别。档案工作从本质上讲,是为未来提供服务,而未来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社会细胞不愿意承担为未来埋单的责任,也无力承担责任。两百年前,托克维尔②就注意到,为利而动的美国社会在“无形的手”的指挥下各项事业都可以办得很好,唯独档案事业甚堪担忧。说其专业性,说明专业人员在供求关系上处于一种主导地位。由于其专业性和体制原因,档案产品(服务)的消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普遍执行封闭期制度,我国也有相应的档案开放利用制度。
2、公益性是档案工作经过有序组织后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一种升华
档案工作之所以具有明显的公益性,首先是因为档案本质上属于信息资源,自身具有不可排他性,多一个利用者的加入并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其次是档案工作外部效应明显。做好档案工作,不仅档案生产者(或者形成者)受益,而且从长期和整体来看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验的有效积累。它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有利于社会进步,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政治稳定。
3、私益性是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就社会细胞来说,相当部分档案产品(服务)处于自己生产自己使用的状态。人们首先是为了自己使用来生产档案。就一个组织来说,档案工作做得好,能够有效提高组织效率,提高影响力,因此,社会组织有自发投资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所以说,私益性是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
4、档案产品(服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单纯用市场或行政配置资源
如果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往往会导致很严重的市场类配置的问题。随着国际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做好档案工作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基层组织不愿意做,也做不好,这是档案工作市场化的核心阻力。由行政来配置资源,同样会导致行政类的配置问题。查档难——查不到要查的档案,不能查想查的档案,就是其中致命的问题。因为行政导向的资源配置方案,往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办精品,资源往往会相对集中;往往围绕政治经济热点,集中于中心工作,而容易忽视普通的需求,进而造成查档难问题。
档案产品(服务)如果性质很明确,如国宝级珍贵档案以及政府公务形成的档案,明显的是公益物品,其政策意义也很确定,政府可以积极发挥作用。但是作为性质不明确的基层档案服务,比如企业档案、社区档案、农村档案等,其需求和供给方面的复杂性使得政府的作用很不确定,其政策意义是可以让市场发挥作用。从各国的模式来看,存在多样化的特征,有政府全包下来的,有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作用的。因此,档案产品(服务)的供给,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模式。
二、现实问题及其政策逻辑
在提供公益性的档案服务方面,存在着一些基础性的客观条件约束,影响政府的政策选择,导致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经济发展水平与档案服务需求非同步发展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平均水平还是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影响下,人们对政府提供的档案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的专业标准正在日益趋近发达国家,无论法律、技术、物质都要和国际接轨,但都存在着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公众需求。国际标准高,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低,其结果只能是做一些门面工程。如国内和国外一样都有漂亮的档案网站,而就其服务的实在性,即面向公众提供具体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则存在明显差距。
其次,国家财政能力有限与档案工作需求旺盛的矛盾。从公共服务的普遍性角度来说,政府应该尽可能给所有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一般来说,国家也应该提供普遍的公益性的档案服务,这需要强大的财政力量的支持。公共档案服务虽然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但是每次提供服务都需要成本,不可能无限制的使用。要完全做到政府无偿提供,以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的确存在很大的困难。
再次,投入水平和需求结构之间存在基础性矛盾。如上分析,高层级政府部门的档案工作公益性水平较下级政府部门高,财政投入也相应分不同档次。高层级政府档案工作部门占有的公共资源(包括财政资源、人力资源、档案资源)无论是质还是量,都要优于下级档案工作部门。而实际上巨大的需求是由基层档案工作部门直接面向利用者提供服务而消化的。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构性的矛盾。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扩大基层档案工作部门的财政能力,二是刺激上级政府档案工作部门多做实体性工作,帮助基层提高水平,为基层分担压力。比如某一类档案在各区县有较大的利用需求,市里就可以考虑建设一个统一的具有目录查询、原文查阅等功能的系统。
三、典型问题及其政策逻辑
单纯的行政性配置有时具有很大的政策随意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会引起一些公共问题。口述档案工作就是其中的一例。
口述档案领域存在着典型的公益性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与私益性需求膨胀之间的矛盾。以前,这个领域是国家大包大揽,搞几次抢救历史的运动,比如忆苦思甜、续厂史等,成果有限,由于是国家调控,整体性需求不高,在当时并不是严重的问题。现在市场经济繁荣,个性化需求旺盛,有的地方想提供口述档案服务,却面临着一些难题。公共资源总是有限,而需求又是普遍性的。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记录自己历史的愿望,重点是面向国家干部,还是企业家,还是工人农民?有的地方在选择口述档案服务对象上遵循“历史价值”原则,即优先抢救濒于失传的珍贵口述历史,但在实际操作上很难把握。其一,从时间上讲,40年代的口述历史比50年代的更易于失传,要优先抢救。但是这种选择造成工作很被动,每次都优先选择濒于灭绝的,每次又只能挽回一小部分。为什么不能先从50年代、60年代或者90年代后开始做?工作为什么不能常规化、制度化?其二,从质量上讲,何为珍贵历史?这涉及到历史观和价值判断,缺少一个比较历史事件价值的指标系统。同为40年代的口述历史,革命战争、学生运动、地下组织活动和民族工业发展,英雄人物事迹和底层百姓生活,哪一个更为珍贵?对于这些难题,有关部门未及细细考量,运用一些临时性随意性政策来处理,想为和谐社会建设、为太平盛世多留下一点东西,主观愿望是美好的,但由于在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不合理,反而埋下了隐患。
难题要解决,不能光靠档案工作部门,还要依靠政府、社会和市场三方面的力量,需要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对政府而言,主要工作在于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促使这项工作整体上达到公平、正义。根据政府层级合理调整口述档案专项资金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专业机构和基层工作部门的财政能力。对于弱势群体的口述档案工作,可以采用结构性补贴的思路,设立固定资金和其他政策优惠,鼓励弱势群体和社会普通群众参与口述档案工作。对社会而言,主要在于培育良好的舆论氛围,促进口述档案知识的传播和观念的转变。对市场而言,就要努力发挥自发调节作用,为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性的选择,促进建立合理的口述档案服务定价机制,为政府核算公益性口述档案服务的成本提供参考。
四、结论
总之,从理论上来看,档案工作性质是复杂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是惟一确定不变的属性,其私益性的特征容易引发分配不公的矛盾,引导社会和市场发挥作用是必然选择。在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这个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将逐渐浮出水面,并成为档案界和社会关注的新的热点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并给予足够的回应。这个领域存在的基础性的问题,又制约着政府能够作出的有限的政策选择。本文试图从理论和政策层面理解档案工作有关问题的本质,以及相关的政策逻辑,希望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的难点,并有助于针对这些问题给予适当的政策回应,以保障档案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轨道内顺利发展。
注释:
①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2007年2月26日。
②《美国的民主》的作者。
参考文献:
1、毛寿龙:《公益物品供给中的热点问题:理论、现实及其政策逻辑》。
2、马从敏, 谭王争培:《档案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选择》,《浙江档案》2005年第11期。
3、卫秀利:《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山西科技》2005年第06期。
4、徐萍:《试论档案部门管理中的“和谐”问题》,《兰台世界》2006年第20期。
5、薛匡勇:《论档案馆的公益性》,《北京档案》2002年第10期。
4.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篇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受学校支部的委派,我有幸参加今天镇党委、镇先教办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交流大会”。带着支部对我的信任,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在此与同志们交流,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下面我就参加先教活动学习阶段的心得体会做交流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解决三个认识问题 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若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与同志们指正。
自7月初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后,学校支部又安排我为学校支部的先教工作人员,我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思考,特别是对如何做一个先进的共产党员,与时俱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我觉得,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要解决很多思想上的问题。
为什么要入党?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应该说我曾经深思熟虑过这个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些模糊。但我想,入党目的和动机,决不是一个用某段时间可以一次作终身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动态的不断深入的,没有止境。因为党员的入党目的和动机是与党员对党的认识紧密联系的。党的根本性质、宗旨等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的内涵。党员如果不能或不善于从发展着的党的现状的认识上,来纯洁自己的入党动机和目的,就很有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逐渐退化,甚至迷失方向,从而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所应该保持的先进性。同时,为什么要入党的认识问题直接决定和支配着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目的和动机决定人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决定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目的和动机都是主观性的范畴,尽管我们可以从党员的种种外在表现中去分析、判断,但现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党员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提炼、改进,才能真正作到始终保持入党动机和目的的纯洁性。这个问题对于尚在积极争取入党的积极分子、对于刚入党的新党员和对于已经有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来说,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意义。对动机不正者,可以通过不断的“修炼”,正本清源,达到思想上真正入党;对原本就端正者,可作提醒、警示、深化、以达到与时俱进保持先进性的目的。在这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党的章程,十六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100问》等的学习,我觉得,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共产党员,就必须经常修正自己的入党动机和目的,不断巩固和增强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念,巩固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为什么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是又一个重要的思想认识问题。党员是党的主体,党员的先进性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它归根到底又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入自己的章程,把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这是历史上其他任何政党所无法做到的。正因为党始终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国情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始终代表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才能深深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人士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才能凝聚各种力量,取得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五
历史上各个盛世 都有共通点,政治昌明,文功武治,与民生息,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唐代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人民才是历史的决定者和选择者,只有顺应历史,根据人民的需要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事物,才能成为一种永葆生机的存在。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古人的要求很简单,没有战乱,生活安定,衣食无忧。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它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成为当家人,民生的内容得到了巨大的丰富,民生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提高,这一切得利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巨大提高,物质财富不断积累,而且制度和 法律大多也围绕其建设和定立。
民生,就是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那里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主要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具体涉及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
从纵向上看,我国在民生上取得了的巨大的成绩,但仍存在较大问题,并且有加大矛盾的趋势,比如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社会就业的压力较大,就业的结构不合理,自主创业的环境不具备吸引力,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目前房价相对于居民的收入水平过高,尤其目前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凸显,群体性事件不断。。。其他民生的主要方面也同样需要花大力气进行建设。
民生问题,关涉到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关涉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民生问题涉及群众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劳动就业等诸多方面,件件关系群众冷暖,事事关乎人心向背。民生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到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大局,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民生问题是祖国各项事业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向心力,关系到我国经济是否能快速平稳发展,关系到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是实现,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我老家,绝大多数乡镇的小孩读幼儿园、小学,要么每天走十几里的路,要么在小学所在的乡镇租房子,由一到两个家长专门照顾,不能干活,也不能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对于天天走路的孩子的安全也是不能完全确保的。而且优秀的教师队伍流失严重。我国教育发展部均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科教兴国,首在教育,实现中国梦,能不重视教育吗?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国家对教育、科技的投入虽然一直在增加,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事实,是发人深省的。我国要想进一步提升国际形象、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得为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储备足够的人才。要扩大人才储备,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增大对教育的投入。其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城乡,地区间的差距,教育投入的增加部分主要用于落后地区以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公平。相信只要重视,教育平等问题并非无法解决。再者,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师德境界,通过各种方式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对落后偏远地区教师的待遇,让当地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祖国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社会就业的压力较大,就业的结构不合理,自主创业的环境不具备吸引力,创业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就业方面,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了实现就业公平,强调继续实行积极就业政策,并加强全面培训劳动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目前我国贫富差距巨大并且有进一步拉大趋势。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社会财富也越来越巨大,如何分配社会财富显得更加重要,它是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要为更多人圆“安居梦”。住房问题是各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才能安心。近年房价飞涨,但其没有围绕它本身的价值规律发展,而是一直在非理性地上涨,主要是受到土地因素、供求关系、通胀因素以及信贷支持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相信在宏观政策的调控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更加成熟,房地产产业也将会健康,稳定地发展,从而使老百姓得到更大实惠,使老百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作为一个农业市、县医院工作过的的医务工作着者来说,深知看病难,对于一些家庭来说,确实看病贵。但构建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大家共同愿景。有健康才能享受人生,活的开心,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才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最大的心力,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和保障。
近年社会福利,最低生活保障,养老,特殊人群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讨论的热点。让所有人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兴建各种福利设施,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6.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篇六
提高执政能力
要致力于能力建设和制度创新,注重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围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从执政理念到执政方略,从执政体制到执政方式,从执政骨干到执政基础,从执政本领到执政素质,进行全面的加强和改进。群众利益无小事,诸如征地、拆迁、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关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问题,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努力使之科学化、民主化。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是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尺度和最高标准。
维护社会公平
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治方面的政治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是经济方面的竞争机会平等、利用社会资源的权利平等、收入分配平等;三是道德方面的人格平等、人的生存权平等、人的发展权平等。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上的弊病和漏洞,见利忘义、坑蒙拐骗的现象大量出现。在政治、经济、伦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公正现象屡见不鲜。发展的`目标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如果特权、腐败、贫富悬殊和社会不公正继续下去,那么,发展就是失败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克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重大举措,也是正确处理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失去了公平和正义,就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以及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
协调利益关系
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人民内部矛盾学说的研究重心和研究视角应当转移到考察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利益矛盾上来。同时,把人民内部矛盾研究同和谐社会研究结合起来,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这是当前我国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如何既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始终关系到党执政兴国的大局,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化解社会矛盾
在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表达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性突发事件会增多。提高处理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紧迫课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认真研究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以经验的形式对社会生活相对集中的反映。群体心理则是特定集团利益最直接、最外在、最真实的表现形式,群体利益总是首先通过群体心理折射出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会引起群体心理的变化和波动,而这种波动又具有传播快、弥漫性强、覆盖面大、呈网络状扩散的特点,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
其次要建立预警机制,立足于防范,完善处置预案。要具体研究突发事件的特点。比如,有的是历史问题伴随现实问题而凸显,要研究其激化性;有的是长期积累的矛盾倾刻之间而爆发,要研究其突发性;有的是合理要求通过违法行为而表现,或者合情而不合理,合理而不合法,要研究其模糊性、交叉性;有的是小问题久拖不解决而演化成大问题,要研究其演进性、过程性;有的是老大难问题难以解决而反复出现,要研究其持续性、反复性;有的是合理与不合理交织,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要注意其敏感性,把握解决的时机性,等等。
7.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七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
(一)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
第一,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 体育知识通常以语言进行描述, 辅助相关的示意图和模型, 学生对抽象的知识理解不足, 对动作要领掌握不准确, 在科目训练中容易出现因动作不准确而受伤的现象, 这给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第二, 传统高校体育教学中老师在讲解知识, 动作要领和示范动作时, 由于学生人数多, 老师无法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学生自身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 难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第三, 传统体育教学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并十分受制于天气。冷热雨雪风等天气都可能严重影响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当遇到相对恶劣的天气时, 教师无法有效组织体育活动, 无法进行示范指导, 导致学习内容模糊不清, 学生无法掌握动作要领。
(二)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第一, 现代教育技术立足于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 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帮助传统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 多媒体课件利用二维, 三维视图影像等现代技术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更直观, 更形象的素材, 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知识与标准的演示。第二, 有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保证教师有更多的精力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配合准备好的素材, 辅助以语言上的引导,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更全面清晰地认识学习内容, 主动配合接受教育,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现代教学技术在高校休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更快接受新的事物, 并牢牢掌握。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利用各种科技辅助教学, 使得课堂气氛生动、新奇,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网球王子》, 《足球小子》, 《灌篮高手》等都是学生们从小喜欢的经典的运动题材动画作品, 根据学生年级高低不同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播放动漫, 世界杯, 或奥运会的精彩时刻。根据教育的内容创建情景, 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观看过后鼓励学生互相交流, 分享感受, 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分析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充分做到利用现代技术营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建立正确演示动作, 生动形象容易被学生接受。
现代技术教学手段最大的优势就是, 将图片、影像与声音相互结合, 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以往的体育教学是由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老师分身乏术, 无法对动作学习进行指导, 学生亦对此模式感到枯燥无味。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影像、慢镜头与声效等多重效果的体验, 远超出传统模式的讲解与示范。灵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直观生动的正确动作要领, 再由教师进行指导, 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 提高运动技能。
(三) 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学生处在身体发育, 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该阶段品德意志的培养在其未来的成长道路至关重要, 通过体育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具有独特优势。例如某校进行足球比赛时, 教师将比赛录制下来, 然后给学生播放, 并对比赛的情况进行点评, 通过讲解输赢的原因, 赢得比赛的条件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如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在玩中进行教育, 快乐地教, 快乐地学, 快乐地成长, 是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休闲体育教学相结合所表现出的独特优势。
(四) 在休闲教学中确立最终以终身体育为基本的指导思想。
休闲体育教育旨在增强学生的休闲意识, 强调如何能够以休闲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把教学内容看作是育人的载体。因此, 我们需要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教学体系。休闲体育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来源于休闲体育教育的内容体系, 另一方面需要借鉴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从而能够促进教学的发展。所以, 构建休闲体育教育内容体系, 需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形成具有特色的休闲体育教学。
三、结语
总而言之,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休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给教学工作开拓了新的事业, 为教育事业开启了新的天地。科学灵活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将其与传统教育资源结合起来, 将是广大教师突破体育教学难点,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摘要:首先从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两个方面对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比较, 然后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建立正确演示动作,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意识, 休闲体育教育的教学观点四个方面阐述现代教学技术在高校休闲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侯建斌.新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周泽怡.“两型社会”建设视域下的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价值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蒋宁.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休闲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李娜.休闲体育教育: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新领域[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8.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八
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继的基石。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正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目标的核心体现。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应该首先是一个有着健康、健全人格的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21世纪教育报告中强调“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学生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2]。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为之共同努力。
一、 尊重学生主体性,在自我教育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感是一个由己及人,由内向外,逐渐扩展、升华的情感体系。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关键在于使学生从对自己负责做起,加强自我教育。学生的自我投入,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评价、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能力、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责任教育的成功与否。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个体,很难想象其会有发达的社会责任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人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要让学生陶冶自己的情感,训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形成和稳定自己的性格”。责任意识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新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的尊重,因为“尊重是对人格的承认,也是人格实现的基本条件,即主体自我发展的根本条件”,让学生“在每一种生活处境中判断自己的目的,判断生活中的各种价值,能够自主地选择,能够意识到外部与内部的各种力量,能够承担我们行动的结果”[3]。新课程下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绝不是以放弃学生自身个性和人格独立为代价,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信任学生,相信人性向善性的存在和个体人格自我发展的力量,从根本上反对灌输、强迫,倡导平等对话、启发引导,“责任感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给人的职责,而是对自我所关切的恳求的反应”[4]。提倡独立的个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幸福的权利,肯定和尊重个体自身的价值、尊严和人格独立,这是新课程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前提。
二、 开发“隐性课程”的情感激励功能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中,而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未曾见识的风景,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使灵光得以闪现。通过隐性课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便是新课程对学生道德教育的最好体现。我国著名学者班华把“隐性课程”定义为“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5]。 “隐性课程”能对学生起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浸透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而道德情感的激发具有巨大的动力功能。只有当我们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6]时,才会对父母、对师长、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态,把爱的分享和奉献作为一种“应然”的过程,学会珍惜爱、创造爱以及奉献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好公民。新课程下学校要大力加强对本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使其以陶冶、导向、激励和规范约束的功能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服务,在某种意义上补充和拓展了显性课程所不能及的教育功能。例如:学校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虽然不是学科显性课程,但它却是一所学校的“心灵宪法”,是最重要的潜在隐性课程。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经风雨、见世面、交朋友、办事情,为共同的理想挥洒汗水,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奋斗,共同领略奋斗、创造的乐趣,共同品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辛酸等等,这些都无时无刻不激发着学生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懂得自己对学校、集体、同学所应承担的责任。隐性课程资源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所产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新课程下全社会所有人们应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最好的“隐性课程”氛围。
三、 利用实践活动载体,构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体验板块
新课程倡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是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更是旨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见,新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责任感不仅是一个主观范畴,也是一个实践范畴。德育重践行,德育靠体验,社会责任感教育更是如此。因为道德不是靠嘴巴“道”出来的,如果道德只会“道”,而不“行”,那就叫“道学”好了。伦理学的实质也是在于实行,若是不实行,那就叫“理论学”好了。所以,抓住了“实行”,就抓住了责任教育的根本[7]。“社会实践的最大作用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将接受到的信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比较,并作出选择。正确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6]。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主题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施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我校实践活动就具有主题鲜明,实践性、体验性强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独特的优势。高一年级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刘复基与德山书院》、《刘复基与辛亥革命》等系列探究寻访活动,追寻校友刘复基烈士的革命足迹。学生去博物馆寻访烈士的生平事迹,采访烈士后代,查阅历史资料,更真实地体验了先烈尽忠报国、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希望工程义卖”是我校长期坚持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实践活动之一。学生通过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拥有体验的机会,在实践的大课堂中感受到个体与他者、社会、外在世界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国情和社会,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这种体验是主体的亲历体验。主体从体验中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被这种体验所唤醒并激发和释放自身的力量,而不是由权威从外部来灌输与塑造。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行为进行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四、 寓责任教育于各学科课程学习中
新课程不仅强调德育课程的建设,更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就使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在德育课中,还要蕴涵在各科课程中。因为学科课程内容不仅涉及普遍客观的知识,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20世纪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品德教育教程学派都强调把传授知识和品德培养结合起来,课堂讨论是倡导的德育策略之一。综合运用各种德育方法,让课堂教学成为传授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殿堂。美国的教育家杜威就认为,道德教育内容要融合于学校生活和各科教育中,在方法上要以探究、商量和讨论为主,他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参与是学生进行体验的前提。很多学科不仅涉及到政治、自然、历史、社会各个方面,有时还会出现环境保护、遗传等问题。新课程要使社会责任感培养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做好其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并懂得挖掘各学科的德育潜力,让学生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历史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人文环境的变更与历史自然环境的演化结合起来,将历史事件放到具体的自然地理背景中去探究,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以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物课可利用自然现象和实验引导学生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爱护大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化学学科可以在学生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处理好危险的化学药品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保持足够的自由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独立思考、判断、选择,让学生勇于且乐于承担社会责任。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去理解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去担当它,使学生的生活成为有责任感的生活,使责任感的教育成为活生生的生活的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的培养,不仅仅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努力,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与之相配合。中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有赖于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全时空的参与合作、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紧密的教育共同体,这样才能担负起道德教育的使命,使责任感教育沿着新课程的期望目标坚实而稳步前进,开创道德教育的新局面,把中学生培养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9.
[2] 阎海潮,柳靓.缺失与构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问题的思考. 理论观察,2006(10).
[3] 金生铁.教育与人的尊严.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
[4] 马斯洛等.人的潜能与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37.
[5] 牟艾力.论师范生教育责任感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3.
[6] 勒诺.德治法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7] 曾钊新.教育哲学.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2.
9.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 篇九
萧山区义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姓名:王国翔
摘 要:孝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孝义文化一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特点。本文从孝义文化的定义和内容入手,以义桥镇为对象,分析了孝义文化的开展情况,最后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以社区教育为载体,继承和发扬孝义文化的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区; 孝义文化; 建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义”是最重要的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它们在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德行的标准。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的中国文化可以称为孝与义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是奠定于孝义之上的社会。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孝义文化,对之进行继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历史的车轮来到清朝,政治上的集权专制与传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之相应的,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孝义文化在这一时期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特点。以往学术界对孝义文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孝文化的含义及演变,孝道的起源或者各个朝代孝义文化的发展特点,而对于清代孝义文化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的重点是从义桥“渔浦文化”中的孝义表现方面来进行讨论,力图对孝义文化在清代的发展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同时希望能够为义桥“渔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探讨。
一、孝义文化中“孝”与“义”的含义及其内容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文化,而“孝”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遵循的一项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由于这种血亲观念融入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历代统治者为稳固政权、安定社会秩序,都大力的倡导孝行。随着封建文化的长期发展,“孝”、“义”观念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由于沿革之久,精华与糟粕并存,因而有必要对“孝”、“义”观念的含义进行探本溯源、加以梳理。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一)“孝”与“义”的含义
从文字角度看,“孝”的初始含义较早解释“孝”的是东汉人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许慎认为“孝”,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这个解释是以“孝”的小篆体字形为依据的。据此,现代多数人将“孝” 1的涵义简单的理解为“善事父母为孝”。然而,我们所知“孝”的含义并不仅仅指“善事父母”,其含义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完善的。孔子孝道思想中的《孝经》把孝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是评价人们一切行为的准绳,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慈”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1]。
“义”与“孝”是紧密相关的观念。亦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是“从羊,从我”的“己之威仪也”。可见,“义”首先被解释为礼仪、容止,《周礼·春官·肆师》郑玄注:“郑司农云:古者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者为谊。”同时“义”又被解释为适宜、合理,《易·乾》:“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适宜、合理可以指一切事物,但是在先秦时期“义”主要还是指道德上的“合宜”如《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里的尊贤之义就是道德上的“正当”。“从羊,从我,己之威仪”也就是指,以自己的力量保卫那些美善吉祥的事物,在言行举动、德行人品等方面,都表现出尊严和威望,成为他人学习的道德榜样。
(二)孝义文化所包含的内容
历史上坚持过去汉民族王朝“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比如,明王朝大力旌表孝义、倡导孝行,一度出现“其事亲尽孝,或万里寻亲,或三年庐墓,或闻丧殒命,或负骨还乡者,其同居敦睦者,其输财助官振济者”等多种孝子孝女的事迹,都被《明史·孝义传》记载,事虽百端,情形各异,但按性质以类相从,如今的孝义文化概括为以下表现:
1、事亲至孝
事亲至孝是要求尽心竭力的奉养父母。同时这又决不意味着仅仅使父母吃饱喝足穿暖,而是应该在奉养的过程中,贯之以“敬”的精神,即一种完全无私的奉献和尊敬。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养老是最基本的,尊老是必要的。养老、尊老的同时达到父母的心情愉快。这即为古代贤哲所要求的程度[2]。如今出现很多尊老、养老的孝子、孝女典范。在一些宣传媒体中都列举了孝子、孝女的事迹。
2、累代同居
中国的家庭关系,也从简单的个体家庭关系发展到具有复杂关系的大家族。如今,“累代同居”作为养老、尊老的高级形式,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在道德观念下,人们已经将孝义的行为扩大到个人的修为和遵纪守法、积善的高度上来,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其能世代年共居,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是有其原因的。
3、亲丧之礼
亲丧之礼强调对父母的孝道不仅体现在奉养、敬养,更体现在对已故父母或祖宗的追孝。追孝是对再世父母之孝的延伸和扩大。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今特别重视对父母的葬礼,父母死后要进行隆重的祭祀;“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4-235
[2] 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53-45
5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3]。民俗中对在父母丧葬中守丧、复古还乡、闻丧殒命行为是大力表彰的,认为是一种“孝悌”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但是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久葬厚丧”之风的形成。
4、万里寻亲、为父母殉难者
为父母殉难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种“愚孝”行为,但是在过去却也被认为是一种“孝行”。如“陆尚质者,山阴人。父渡江遇风,飘舟将入海。尚质自崖见之,即跃入涛中,欲挽舟近岸。父舟获济,而尚质竟溺死。里人呼其处为陆郎渡。”[4]在此,且不评价此人的做法有多么愚昧,但是,可以看出他对父亲的那种孝道,在当时是值得称赞的。
综上四点,我们清晰地看出从古至今的孝行、义举的记述相比是非常全面的,基本概括了“孝”、“义”这两个儒家基本伦理道德的所有表现形式。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整个社会对这些行为都给予大力的表彰。另外还对部分“愚孝”行为进行了劝戒,对于我们后人的行为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孝义文化中孝义类型丰富,民间孝义之风浓厚,一定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大力提倡有密切的关联。
二、义桥镇农村社区的“孝义文化”分析
(一)义桥镇基本情况
义桥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与浦阳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历史古镇。北濒富春江与杭州市西湖区隔江相望,东与闻堰镇、蜀山街道、临浦镇接壤,南与戴村镇为邻,西依云峰山与富阳市相连,为三市区交界之地。镇区距杭州市中心、萧山区中心各为15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杭州绕城南线、钱江五桥横穿全镇并设有互通立交,交通便捷。全镇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经济企业发展迅速,地方特产以及民俗风情丰富。
义桥镇社区文化丰富,义桥“渔浦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创新,正在不断发扬广大。而“孝义文化”自古就是“渔浦文化”的重要根基和核心内容,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动天下的故事在舜时期就已盛行。今天,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和教育下一代,“追孝”、“奉亲”、“立身”、“孝行”,要将“孝义文化”秉承、连续,为义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发展呈现新的力量。
(二)义桥镇的“孝义文化”工作开展现状
历史的发展与积淀,使“渔浦文化”成为义桥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这种文化力,不断支撑和推动着义桥的发展,形成了义桥深具内涵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不是单一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历史沉淀,充分展示地区个性特征的。[3] 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89-190
[4] 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46:346-348
今天,义桥镇提出生活品质之镇的打造,涵盖面较广,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硬件建设,更包含了像文化品质这样的软件建设,只有文化品质提高了,生活品质之镇才是全面的、和谐的。而渔浦文化就是义桥文化品质之镇中最具代表性、最精髓的内容。传承历史,弘扬渔浦文化是义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种传承和弘扬不是简单意义的继承,而是与新时代的思想理念相一致,与义桥现实的发展相一致,与时俱进。从文化的视角,义桥镇把渔浦文化的本质概括为“一包四重”。“一包”即包容的文化;“四重”即重商道的文化,重诚义的文化,重孝义的文化,重学业的文化。孝义文化在中国农村传承了几千年,更多地被我们理解为传统的“忠义孝道”,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所倡导的“孝义”在内涵上与传统有着质的区别。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应该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正义的气节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为了更好的以“渔浦文化”为载体,在义桥镇弘扬“孝义文化”,义桥镇在政府和社区管理工作中的目标是以下四点:一是突出渔浦传统孝义文化精神,以“渔浦文化”为载体,将义桥打造成文化名镇,带动义桥其它产业的发展,提升义桥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倡导“孝义文化”是关注民生之举,也是展示义桥“品质之镇“的魅力。三是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涵义,新农村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生活环境的变化,更应注重农民素质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四是以孝义文化为启发,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在工作的开展中,义桥镇以四个基本目标为准绳和立足点,在政府和社区管理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一镇一品”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主管领导兼任,镇社区教育中心全面负责主体工作。对下属各部门领导要加强民生意识教育,确保各部门领导重视民生工程,全力支持开展各项民生工作。二是以科研成果为支撑,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开展“传承渔浦文化 打造品质义桥”的品牌建设。三是巩固经费保障体系,鼓励各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加强市民孝义教育,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各民生基建设施给与经费资助,并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合理使用。四是实行制度保障,采用“责任制”和“激励制”相结合的形式在全镇范围开展孝义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以社区教育为载体继承和发扬孝义文化的建议
(一)社区文化树立孝道观念
社区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引导居民形成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区文化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成为连接人与人、社区与社区的纽带。现代城市社区人际交往日趋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却日渐增多,尤其是在城市化浪潮掀起以后,不少人由农村居民变成了城市居民,可是思想上的转变却没能跟上身份转变的速度。社区文化的建设正好为社区居民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有助于帮助他
们尽快完成由村民向居民的转变的纽带。社区内的所有教育、文化、娱乐场所,包括学校、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广场、公园、书报亭等,都应当成为宣传民主法制、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场地上的帮助。应当针对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及社区居民精神上的需求,开展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项活动之中,寓教于乐,是居民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这既减少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阻力,有提高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义桥镇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始培育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社区可以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从家庭的孝义、公众的孝义、社会的孝义三个方面来展示孝义文化的丰厚内涵,衬托出孝义文化是一种大孝大义,是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的大众文化。
(二)运用活动倡导孝义行为
活动载体在很多时候是与文化载体联系在一起的,许多社区活动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的建设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社区活动来进行的,而社区活动也大多是为了达到培育积极的社区文化这一目的而设计展开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也易于吸引群众的参加,减少了群众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斥心理。在社区活动中坚持正确的社区文化导向,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同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又宣传了科学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活动过程中,达到让群众自我教育的目的,促使社区群众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建设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实现社区和谐。
开展多种社区活动在使活参加者受到教育、受到熏陶的同时,参与者本身在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快乐等等又在感染和教育者其他更多的社区居民,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向更多的人示范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传递着文明礼让的社区新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成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社区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通过“好邻居”、“文明家庭”、“见义勇为”、“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可以在市民中间进行“孝行”工程的问卷调查;可以对广大市民开展《民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制教育;可以对韩小琴、施满英等孝义人物进行采访、宣传;可以加强一些孝义文化遗址的教化和昭示,如节孝承恩坊、赵家坞孝思堂等;可以在群众中间收集孝艺佳作,开发一些孝中商机,等等。此外,还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孝义教育要从小抓起,学校要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载体,加强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下“百善孝为先”的为人理念。对孩子的教育事关孝义文化的不断累积,我们可以和实验学校、许贤初中、义桥二小、义桥中心幼儿园等兄弟单位联合,在学生中间开展一些孝义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譬如对《孝经》、《三字经》等论孝古籍的正确审视、挖掘一些古今中外的敬孝习俗、了解古代孝名远扬的人物事迹、到
颐乐园观察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或建议等。通过活动扎实有效的展开,以学生的亲身参与,来感受孝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利用好大众传媒宣传孝义文化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类的传媒,尤其是年轻人,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正逐渐取代书籍和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据称,中国人均每日看电视时间在170分钟,也就是将近3个小时,很多人都保持着晚饭后看新闻联播的习惯,电视是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载体,新闻则是电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引导大众对好人好事进行赞扬,号召大家学习,对坏人坏事的报道,则警醒众人提高警惕、引以为戒。当然新闻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否则其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将大打折扣。比如可以要利用萧山日报、萧山网、区社区教育网、镇广播电台等媒体做好孝义文化的宣传工作,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渔浦学子—忠孝二十四篇》、市民孝行宣传画册等读物到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自我宣传,提高市民的孝义意识。同时,对外可以和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各兄弟学校相互交流,提升经验,获取更好的倡导方式。进一步可以利用省、市成校校长会议或论坛将交流范围扩大到萧山区外领域。
结 语: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类型是伦理文化,而“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念,是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人人知晓且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孝义”观念融入古代中国的各个层面,因而历代统治者为稳固政权、安定社会秩序,都大力倡导孝行。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日益深入,构建城市和谐社区工作逐步为人们所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在社区,要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其在引导社区居民思想、和谐社区居民关系、培育社区和谐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4-235
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53-455
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89-190
【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推荐阅读: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建设和谐文化解读08-29
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石09-14
论民族团结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06-2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国企的优势07-14
构建和谐社会论文07-12
谈民政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07-26
构建和谐社会靠大家07-10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08-15
解决农村问题,构建和谐社会06-26
关注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