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共15篇)(共15篇)
1.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一
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保障,更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和保证。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即“把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培育企业员工依法经营、廉洁从业的理念”。由此可见,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应是各级企业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腐败问题的多发区,面临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在腐败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中,文化的因素不容忽视。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是根本的、长期的、广泛的。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反腐方针的要求,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创建和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时代需求。企业应切实增强抓好廉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地制宜开展廉洁文化建设。
一、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基业常青,文化 制胜”。企业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可焕发员工昂扬向上的精神,塑造和衷共济的优秀团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廉洁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要求。构建和谐企业致力于推行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把员工素质的提高、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廉洁文化建设,强调人文素养,彰显人文关怀,通过文化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管理,调动和激发员工“尚清廉”的自觉性和“成事业”的创造性,确保员工人生平安、家庭幸福,进而实现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廉洁文化建设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的必然选择。多年来,我们抓党风廉政建设,主要靠“制度反腐”。而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廉洁文化以鲜明的态度批判腐朽文化,给人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远大的目标追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员工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和感召作用。注重廉洁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减少和反腐败斗争就有了先进文化的支撑,势必增强“制度反腐”的效果。因此,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深入反腐倡廉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原因
1、领导重视不够。作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成效如何,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的认识是否到位、措施是否得力。而个别领导干部只是片面强调质量、安全、生产、经营工作,忽视了廉洁文化建设,导致各级干部在廉政方面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2、活动创新不够。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有畏难情绪,一些单位认为廉洁文化活动是纪检干部的事情,难以真正形成工作合力,活动经常是开大会、讲党课、发材料,照本宣科,教育内容枯燥、乏味,互动性差,缺乏创意。
3、体现效果不够。从当前廉洁文化建设的形式来看,一方面是不廉洁文化、腐败文化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对腐败形成了潮起潮落,正气难以弘扬和伸张。另一方面是一直存在的有关要不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所以,关键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问题,而是如何解决廉政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切实提高其有效性的问题。
三、吸取传统廉洁文化的精髓,确定廉洁文化建设思路
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廉洁文化,孕育出大量廉洁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早在《周礼》中就对“廉”提出了六种具体标准,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辩”,主要是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智等六方面的要求。《吕氏春秋-忠廉》有“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为廉矣”的论述,清朝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讲了“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等。一些单位也出现了许多廉洁 观的表述,如“明廉志,修廉德,重廉行”、“廉洁是业绩,也是生产力”、“人人思廉,全员助廉”、“洁身自好,公正清廉”等等,进一步丰富了廉洁观念。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廉洁自律方面。郭允礼曾提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句名言点出了自律对于廉洁的重要性。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自我管理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廉洁行为的具体要求。因此,许多单位提出“贵不忘道,穷不忘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等价值观,从不同侧面阐明了自律理念。
(二)是勤政清政方面。勤政观体现了中国传统管理理念,有着广泛德认可度。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受人推崇的一种领导风格。许多单位提出了自己的勤政观,如“恪尽职守,励精图治”、“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淡薄名利,忠实履职”等,都是围绕勤政思想展开的。清政观是指明智执政、清白做人,是廉洁文化的主要价值观表达形式。一些单位提出的“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领导就是服务”、“真诚接受监督,实施阳光工程”等,都属此类价值观。清政观可以告诉员工,做事头脑清醒,为人一身清白。
(三)是克己奉公方面。廉洁文化强调处事公正,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秉承这一著名观点,提出了“清、正、廉、明”、“公而忘私、克己奉公”等说法。在生活态度上主张朴素从俭,这更加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一些单位提出许多的从俭观念,如“俭以养性”、“艰苦奋斗,勤俭创业”、“以廉为荣、以俭为美”等,赋予从俭理念以丰富的表达形式。
通过以上研究,可有效为企业廉洁文化定位,为企业廉洁文化的提炼找到方向和思路。
四、合理设计,确保廉洁文化建设实效性
廉洁文化反映了企业管理高层次的追求,是强化企业战略执行的重要保证,只有得到员工的一致认同,才能取得实效。
廉洁文化应明确四项设计原则:一是原创性。廉洁文化要在表现方式和信息内容上具有独创性,要通过用一种新颖而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更多地吸引员工的注意力,让广大员工发现习以为常的事务中的新含义,并在头脑中形成持久的印象。二是实用性。要注重对企业传统廉洁文化的继承和提炼,确保公司廉洁文化的大众化,使廉洁文化真正成为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管理工具。三是系统性。廉洁文化应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关联,具有内在逻辑性。四是人文性。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对员工的成长过程和未来人生的最大关心、关怀,运用文化的表达形式,充分发挥人文感召力,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员工如何廉洁、怎样做人,起 到熏陶作用。
廉洁文化建设要确定相关模式。在建立廉洁文化体系过程中,要按照既定的建设模式,将廉洁文化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全过程和员工学习、生活、工作各方面。廉洁文化的文件体系应包括理念和行为组成的《廉洁文化手册》及《廉洁文化制度规范》等部分。系列文件需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宣教和普及,为廉洁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五、注重文化渗透,推动廉洁文化落地入心
廉洁文化从策划、归纳、产生到员工认知、认可,中间有一定的距离。要根据不同群体对廉洁文化多层次的需求,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设施、活动载体引导人、凝聚人、鼓舞人,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洁文化素养,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注重将集中宣贯和日常宣贯相结合,做到廉洁文化宣贯、普及经常化。组织召开廉洁文化宣贯会议,对廉洁文化体系文件进行集中宣讲。开展主题教育、警示教育,设立廉洁文化专栏、专题网站等进行媒体传播。通过廉洁承诺、征集廉洁理念、开展廉洁文化“四进”活动等进行文化渗透。通过建设廉洁文化载体,如廉洁标语、廉洁橱窗等,使廉洁文化深入人心。
(二)是要注重关口前移,营造尊廉崇廉的风尚。不仅要注重针对全体员工建立通用行为规范,还要注重针对不同 岗位的特殊性,实行岗位廉政标准,使廉洁文化深入到员工具体岗位职责之中,起到强化理念的作用。
(三)是注重效果追踪,实现对廉洁文化建设的持续改进。可在一定范围发放认知度调查问卷,对廉洁文化实现水平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完善,长此以往,达到廉洁文化持续改进的目的。
五、健全完善内控机制,实现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
廉洁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实践。要逐步健全完善内控机制,实现廉洁文化建设的长效运作。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各级领导干部是廉洁文化建设的第一倡导者、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和第一实践者,在廉洁文化建设重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要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反腐倡廉“一把手”工程中,在目标、措施、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保护好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使廉洁文化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最终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二)是目标责任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实行目标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是评价激励机制。对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与评价,与各单位工作考核联责挂钩,激励各单位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到廉洁文化建设中来,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2.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二
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通俗地说便是做人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社会成员与社会团体之间形成的关于廉洁行为的理论、规范、信仰、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的工作作风、生活方式等。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廉洁文化建设为重点,创建廉洁和谐的环境,推动形成良好的企业廉洁氛围。廉洁文化是以科学的廉洁理念为指导,以先进的廉洁思想为核心,以完备的廉洁制度为基础,以丰富的廉洁活动为载体,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建设及经济发展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个别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一些人受腐朽思想的影响,背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追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以权谋私。同时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和执法力度不严也是导致腐败问题产生的必然因素。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企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反腐败体系、深化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快速、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地跨越式长久发展。
三、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与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领域。”“坚持深化改革和创新体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体职工干部都应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断增强做好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推动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发展。依据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部署,推进建设廉洁文化必须以先进性要求为主线,以廉政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文学艺术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参与为基础。力争做到有思想理论上的深刻认识与正确指导,有科学严密的制度措施保障实施,更有切实有力的行动努力实践,在新的时代谱写出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新篇章。
(一)抓住根本,以先进性思想和要求为主线,从思想上树立牢固的反腐倡廉思想
无论在怎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思想工作都是一切行动的根本动力。一个企业的廉洁文化氛围是否浓厚,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先进与健全的重要标准。
(二) 思想开路,制度护航
结合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全面、系统地对企业廉洁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和研究,从理论探索到实践验证,从实践验证再到理论完善,二者交互进行。在充分营造廉洁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基础上,在广泛民主听取与集中科学审议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完善高效的监督体系。
(三)以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为载体,以广大群众为基础
廉洁文化是廉洁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廉洁文化建设要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渗透力,就要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寓教于各种有益的活动中,从而达到宣传的效果,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教育。如某企业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公司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敏感岗位人员,广泛开展“廉洁文化核心价值观”表述语征集活动。要求参与者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企业廉洁文化核心价值观,并说明表述语丰富的内涵。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支持和参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宣传效果。不仅要让群众成为活动的受教者,更应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廉洁文化建设中来。在广大群众中形成反腐倡廉意识,使人人都成为反腐倡廉的促进者、监督者和执行者。
(四) “让透明成为力量”———实行政务公开,强化权力监督与制约
不受约束的暗箱操作是腐败的温床,唯有公开才能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以制度保证民主,尤其是在重大问题上必须听取民众合理意见,奠定坚实群众基础。建立公开政策法规、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工作结果的办事制度,让权力监督有章可循。建立报告制度,加强各方面的监督,尤其是群众舆论监督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综上所述,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这是一个需要全体人员不懈努力的过程,将对广大职工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工作理念产生重大而又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为企业和个人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明代于谦赞“悬鱼太守”羊续道:“喜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历史证明:“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微。”让我们一起努力,扎实推进企业的廉洁文化建设,促进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促进企业人员廉洁从业,为企业的科学、长远发展不懈奋斗!
摘要: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以它为指导, 创建健康积极的工作氛围, 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关键词:深入,企业,廉洁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德顺, 用体制打造廉政文化[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
3.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篇三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推进;重要性
一个企业要做到持续,健康经营发展,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近年来,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新经济时代前进的脚步,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中国的企业管理以迈向更高层级的文化管理阶段,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也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而备受瞩目。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因此称之为“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树立形象和信誉的一种方式,因此是一面“旗帜”。可以总结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旗帜”。当前,切实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推进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提高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
可以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民族长盛不衰的定力和源泉。企业也是一样,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精神和灵魂,没有生命力,更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力,所以,企业没有文化不行。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和员工都很重要,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正确引导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即属于意识形态又属于物值形态的特征,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可以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指导员工的行为,所以,企业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
(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通过有意识地培育和倡导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里推崇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并长此以往,持之以恒,那么,员工长期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工作,工作起来会更加投入,会更加珍惜这个工作机会,充满自豪感和优越感,工作热情会更加高涨,更加富有效率、充满活力。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一切活动之中,因为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并把这种理念贯彻在日常工作中,打造企业的同一个标准,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声誉,使整个企业朝着一个方向发展,所有员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益。松下公司有一个深入人心的28字精神,那就是“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礼貌谦让、改革发展、服务奉献”。有了这个共同精神的引导,松下一直稳步发展,创造了一个日本企业的神话。
二、发挥员工的主体作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一切管理发展,都必须以员工为基础,都必然以员工为主体。企业文化建设时刻都需要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企业的共同愿景即是员工的愿景,企业的价值观即是员工的坚守,企业建设中的每一项制度需要他们来遵守,而企业文化的贯彻更需要每一位员工的支持和践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主体就是员工。因此,企业员工是推进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作用和潜能,既可以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又可以体现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特点,从而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沉积和提升,同时要将员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同企业发展融合起来,并成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愿景,从而更加激发起广大员工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而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在肯定和重视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想方设法提供和创造条件,让员工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产生更大的意义。要尊重公司里的每一个人,用好一切有能力的人,培养一切愿意进步的人,推进企业成为一个协同作战、团结、高效、创新的团体。
(二)培养高素质员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高素质的员工才能造就高素质的企业,员工的素质不仅决定企业的发展,决定企业竞争力,也决定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企业文化营造的优劣,决定于员工素质的高低。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铸造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因而作为现代企业员工,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为自己的发展努力,也为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出力。
(三)拓展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渠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要重视民主管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员工要参与民主管理,让员工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引导、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企业文化规划、研究、决策,特别是对企业文化中的目标、愿景、使命等应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吸收广大员工参与讨论,将员工有价值的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吸纳到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中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发挥和提升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潜能,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引导员工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鼓励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新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技能,这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且会对企业文化建设带来新的需求和动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刻苦专研业务、爱岗敬业、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主人翁精神,保持勇于探索、负重前行的精神状态。企业员工要继承这种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身价值,不断激发自己所有的潜能和力量,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五)倡导特色团队文化,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要倡导在科室、段队之间建设具有各种特色的团队文化,并将团队文化整体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让广大员工直接参与实践、改革、创新团队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实现团队文化的目标,形成一种团结向上、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同时要不断总结团队文化的成果和经验,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和提供有效载体。
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一)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管理体系
建立起企业文化工作管理体系以及相关运行、保障、激励机制,要把企业文化与其他工作一样,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做到同部署、同推进、同奖惩;同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发展目标、产业战略、人才战略等也都固化于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里,并在企业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运行体系、公平的人员利用和报酬分享体系以及切实的员工发展体系过程中得到体现。
(二)积极搞好系统策划
重点是对构成企业文化体系的各要素深入诠释,逐层推展。要贯彻企业核心价值观,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抓手,统领全员思想,形成共同意识。加大对能够代表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挖掘及宣传力度,以精神感化人,以榜样激励人,以典型带动人。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立足于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员工”培养“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团队”构建,推动质量文化以及管理文化等专项企业文化建
(三)要推进制度建设
4.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四
自管理提升活动开展以来,集团将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信息化在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总体规划、系统集成、深化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梳理优化业务流程,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了企业管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一、完善方案,优化保障
为了实现“细化方案,专项整改、全面提升”的工作目标,集团将管理信息化提升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紧密结合,通过完善实施方案、优化保障措施,确保管理信息化提升工作目标清晰可衡量、整改措施细化可执行,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一)完善方案
在管理提升活动第二阶段开展之初,集团开展了专项工作“回头望”和复查复诊工作,全面梳理并分析掌握了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短板和瓶颈,编制了《西电集团2013-2015年信息化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并组织所属企业编制了各单位的“2013-2015年信息化滚动规划”。确立了“以两化融合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由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建设目标,使管理提升活动与集团信息化战略规划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二)优化保障
集团通过采用科学的项目管理和对标分析方法、开展信息化导入准备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等举措,积极促进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
1、对标先进,明确目标。集团积极借鉴先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与多家中央企业就集团管控、ERP等系统的建设应用进行了专项对标。通过深度对标、学习调研、实地考察等手段,充分剖析企业自身管理信息化全过程、各环节存在的短板和瓶颈,找准关键点,在有效解决突出问题的同时,也为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积累了宝贵经验。
2、落实责任,确保投入。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纳入集团投资管理,统一协调落实各种资源,保障持续投入。同时建立了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投资管理制度与流程,规范了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进度。为了保障建设资金、配套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的足额到位,集团信息化项目全面实行预算管理,不但确保了建设资金按时到位,还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3、明确思路,协同推进。集团以“2个阶段(信息化建设阶段、深化应用阶段)、2层机构(信息化管理部、业务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为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各部门、各环节的相互协调配合,协同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4、优化机制,加强管控。集团通过优化机制,有效保障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效果。一是推行企业总信息师(CIO)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在核心企业设置了总信息师岗位;二是组建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室,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标准、产业实践中形成的“自主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技术融合等领域研究;三是完善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优化项目先期策划与导入准备工作,研究编制了《ERP系统导入准备工作指导书》,加强立项审核,坚决杜绝未立项评审而实施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四是优化信息化项目计划管理,建立了信息化月度例会、专题研讨会、项目群会议、现场检查等工作机制,加强过程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处于可控状态;五是严格按制度规定开展项目验收管理和后评价工作,确保项目质量;六是加大项目集中建设力度,充分发挥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优势,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5、开展信息化水平评价与考核。根据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集团细化了评价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集团与所属各单位均签订信息化工作任务书,建立了两级信息化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了单位经营班子考核评价标准,并由集团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考核,有效保障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集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两化融合”战略部署,按照“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要求,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驱动力,紧密围绕管理提升活动主题与工作目标,以“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制造、智能化技术”为抓手,制定了集约化的人、财、物集团管控系统建设及所属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系统建设计划,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运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
(一)加强集团管控
为了满足集团管控需求,集团重点开展了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营销合同管理系统、电子采购平台、主数据管理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内控评价系统的建设应用工作,全面覆盖所属全资及控股子企业。畅通的信息流全面提高了集团的集约化人、财、物管控能力,为科学决策,高效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推动精细化运营
按照“试点先行、重点建设,积累经验、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集团将西开有限和西电西容作为ERP系统试点单位,推进子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项目上线后,集团组织召开了ERP专题研讨会议,对试点效果进行了评审,在查找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的同时,也为全面推进ERP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外,宝光集团完成了ERP系统升级改造,西开电气开展了ERP系统深化应用。目前,集团部分企业已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集成,建立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规范优化了业务流程,提高了企业精益管理能力,也为集团全面推行ERP系统奠定了基础。
(三)优化客户管理
为了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集团积极推进远程客服管理系统建设。目前,西开电气已完成客户数据整理上线、基本流程调试等关键工作,系统已于今年5月全面上线试运行。西电西变、西电西容客服管理系统也已开始建设。通过加强客服管理系统建设,集团将逐步具备快速、高效、准确的远程实时监测能力,同时还能实现在线诊断、指导,及时解决现场设备出现的各类问题,系统掌握产品售后信息,有效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四)建立科技资讯平台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集团建立了全球输变电行业专利数据库系统,现已收纳了国内外约1500万条专利,覆盖了输变电、配电和电力电子专业领域。该系统为集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资讯平台,同时也优化了科技管理方式,提升了科研管理水平,为企业实现创新驱动提供了保障。
(五)确保信息安全
集团对照“商业秘密信息技术防护指引”开展信息安全对标工作,根据对标结构,从基础网络边界部署、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方面,弥补了现有信息系统技术缺陷,进一步强化公司网络安全。
(六)加快数字化制造步伐
集团全面加强了PDM、3D、CAE、MES、CAM等系统建设的推进力度,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所属企业按计划稳步推进。
5.深入推进监狱廉政文化建设 篇五
一、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适应文化管理趋势的现实需要。当今,是文化管理的时代,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更加明显。如果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那么这个阶级或组织就会在社会竞争中落后,甚至淘汰。而廉政文化在这个社会文化环境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大熔炉里,健康、文明的廉政文化不仅能激发民警队伍的活力与战斗力,而且能通过民警良好的素质、积极的态度、高尚的人格来教育、影响和感化罪犯,促使罪犯积极改造、提高改造质量。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抑制亚文化影响的客观需要 监狱民警在双重文化背景下工作、生活、不仅受到主流文化的激励和塑造,还要受到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法规不完善。(1)权利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狱法》规定监狱机关有减刑、假释建议权,保外就医决定权。由于人民法院对罪犯改造的现实表现不是很了解,只是书面材料的审查,同时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对每个人都进行调查核实,罪犯在改造是否真正积极改造,认罪服法,符合减刑、假释条件,主要由监狱定论,因此,在罪犯减刑、假释环节中腐败行为的滋生留下了漏洞。(2)《监狱法》中的有关法条语言不严谨。如第二十 1 九条、五十八条规定,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刑。而假释的实质条件是“不致再危害社会”,以及对罪犯的处罚种类等,这些内容在表述上语言含糊,规定不具体,操作上主观随意性大;本部门规定的许多制度不健全,落实自然不到位,长效机制未形成,为个别民警徇私舞弊提供了“合法空间”。
2.封建文化作祟。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等级制度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在现实生活中时时暴露出来。官本位的思想和观念,演变成今天“升官发财”的谬论。从政之人往往以官职的高低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民警违法违纪案件中,升官谋财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一朝权利在握,就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操守,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这种思想及行为在一些低素质的民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罪犯的教育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非一朝一夕,而有些民警业务水平和认知水平低,监管改造能力不强,法律知识欠缺,教育改造罪犯能力有限,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之人权观念淡薄,认为罪犯(尤其是顽危犯)不可救药,不用武力不足以制服和威慑,于是侮辱罪犯人格,打骂体罚罪犯的粗暴现象时有发生。
3.内外社会影响。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等的影响。目前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日以加深,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相互掺杂,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样多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2 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诸如人情关系的功利化,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歪风不减,公仆意识、自律意识淡薄,监狱民警不可避免地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和侵蚀。由于监狱民警受负面的影响,因此,有了适当的条件、机会,便有可能掉进泥潭。
4.监狱工作压力大。工作方面包括对民警管理不科学、工作不顺心、压力大等等。制度不健全,考核不科学,用人不公道,很容易产生行贿、受贿的现象。奖罚不公,尤其是年底有关奖励不公,以及以罪犯拉扯不清,造成民警违法违纪。监狱民警集艰苦、紧张、困难、危险等于一身,其工作的危险性、艰苦性和复杂性是一般人难以承受和想象的。“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已闭,提高警惕”是监狱民警的真实生活写照。“职业倦怠”突出,“生物钟”严重破坏,多种疾病居高不下,身体健康受到损害,长年的高压疲劳和消耗,付出与劳动报酬不成正比,势必对手中的合法权利使用产生冲击,造成民警违法违纪问题。
5.家庭关系不畅。多数监狱民警长年在监狱(监区)生活,与外界接触较少。未婚民警找对象困难,成家民警回不了家,休息没有保障,造成许多家庭危机或变故。另一方面,监狱民警家庭不富裕。多数民警妻子是家属,没有收入,依靠丈夫一人工资养家,子女教育、赡养父母、朋友交往等开支,致使个别民警铤而走险,利用手中的权利取得一定利益。因此,要通 3 过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调节和干预民警的思想行为,培育和激发民警内在的力量,不断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增强民警队伍抵制亚文化侵蚀的能力,引导民警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切实做到拒腐防变、警钟长鸣。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警的思想更加活跃,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环境、福利、培训学习等的要求更高,原有仅靠行政或一般物质激励机制已不适应他们的需要。廉政文化能发挥很强的趋同效益和凝聚功能,使民警自觉产生符合群体的趋于一致的行为习惯,增强职业荣誉感,关心监狱工作的发展,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积极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了文化激励功能。营造优美的监狱(监区)环境、浓郁的文化所以氛围、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能提高民警的工作热情,缓冲工作压力,促进民警的身心健康。因此,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弘扬正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使广大民警长期臵身于一种文化氛围中,自觉纠正、反思自身行为,长期就会祛除不良思想和言行,形成良好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习惯,进而构建最根本作用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廉政文化建设推进路径
(一)廉政文化建设主体形态的培养路径
1.整体形态培养。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为导向,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包括:自我超越的激励,共同愿景的培养,整体规划目标的确立,团队文化的形成氛围,以及开 4 放、民主、高效的文化体系建立。
2.群体形态培养。领导型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包括:通过提高认识来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自觉性;通过明确重点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针对性;通过改进方法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有效性;通过健全制度引领监狱领导公正廉洁执法的持续性。监区型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主要包括:制定监区民警廉政文化目标规划;具有浓厚的监区廉政文化氛围;关注社会廉政发展并开放交流;民警与罪犯之间关系和谐;有很强的协作精神;善于学习并创造性工作。研讨型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形态的培养。真正研究型研讨小组,能发挥正规的执行组织起不到的作用,能把每个人的潜力激活,能给整个组织带来巨大的活力。
3.个体形态培养。其培养目标是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培养,使民警的公正廉洁执法理念成为终身的一种责任。基本途径是(1)引导民警在实践中把公正廉洁作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2)培养创造型廉洁执法民警;(3)创造公正廉洁执法条件。
(二)廉政文化建设文化形态的培养路径
1.以理想信念培育廉政队伍的职业理念。监狱民警长年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内容复杂,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信念缺失等问题。而用理想信念来培育民警的职业倦怠和信念缺失的根本途径,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 5 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引领、教育、武装民警廉洁从政的思想。
2.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廉政队伍的职业操守。监狱民警肩负着特殊职能和义务,因此,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教育;加强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加强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之风;加强党的健康政治生活教育,大兴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这四个环节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底蕴的世界观、实践观、价值观和作风观教育,是培育民警廉政队伍职业操守的重要路径。
3.以法规制度培育廉政队伍的职业行为。监狱民警的职能决定了其职业行为必须处于公平正义和高效廉洁的规范执法状态,要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作为教育民警必须具备的知识,这对正确审视民警的职业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领民警树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以法规制度培育民警廉政队伍,是优化监狱管理行为的根本途径。
(三)廉政文化建设发展形态的培植路径
1.廉政队伍的开发。(1)观念开发。廉政文化是一种管理理念,是监狱持续发展的需要。(2)教育培训开发,注重把握廉政文化的精髓,加强培训的系统规划,设臵有效的培训组织体系。(3)制度开发。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考核机制,推动 6 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4)载体开发。主要是加大组织领导和行政推动的力度,积极打造基础性平台,推进廉政信息化力度,营造廉政环境和氛围。
2.廉政队伍的使用。(1)完善机制,发挥激励保障作用。包括建立领导廉政运行机制;考核考评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2)发挥团队整体功能的作用。(3)发挥典型指导作用。即通过培养一批有说服力、有前瞻性、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单位(个人)典型,来促进监狱机关的学习和经验积累。
3.廉政队伍的评估。(1)廉政文化氛围的评估。包括民警的廉洁理念、价值观的确立等;监狱上下、各部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程度;廉政团队和相应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等。(2)廉政队伍建设状况的评估。包括绩效管理评估,宣传体系的评估,激励机制的评估,保障机制评估(组织结构、战略、制度、人员等要素的配臵情况)。保障机制主要是完善“五种机制”建设,即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不易腐败的监督机制;不敢腐败的严厉惩治机制;不需腐败的保障激励机制。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监狱廉政文化建设在促进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监狱工作的发展,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建立系统构想和规划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是权宜之计,需要系统构想和长远规划。1.做好长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目 7 标任务、组织领导和相关措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廉政文化建设的骨干,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尤其是对优秀廉政干部的培养和宣传,为提高廉政文化品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构建廉政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廉政文化建设涉及监狱工作方方面面,并有其独特的内容。一是加强教育(包括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等)打牢廉洁执法行为养为;二是落实责任,细化廉洁执法任务分解。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民警尤其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是健全机制,加强廉洁执法风险防范(包括:梳理廉政风险、规范业务流程等)。着重在围绕重点部门、业务、岗位和环节上下功夫;四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包括:民警在岗在位、警容风纪、制度落实、执法现场检查等),严格程序监督和执行办案质量评查制度,公示执法事项办理结果。五是加强廉政文化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意识,完善工作制度,量化老魔标准,加大问责力度,切实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六是开展系列廉政活动,注重理念渗透及制度落实,在系统内养成自律习惯,营造人人重视廉政、处处体现廉政文化的氛围。七是构建廉政核心价值体系。理念精神是民警廉政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更是民警的精神支柱和监狱之魂。监狱要凝练出自己的廉政理念,包括文化理念、作风理念、精神理念等。廉政理念将长期影响民警的思想,指导民警的行为,推动民警廉洁自律,拒腐防变。
(二)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价值取向、精神塑造,到规章制度、环境营造,从宣传发动到具体实施,都要贯彻人本思想,始终把民警的利益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起点、主体内容和最终归宿。”1.要切实加强政务公开,尊重民警的知情权、举报权,通过各种层次会议形式,维护民警参政议政权益,努力创造具有凝聚力、吸引力的对人珍爱和尊重的政治环境。2.针对监狱工作压力大的情况,监狱要做好从优待警工作,关心民警的身心健康。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奖惩措施,鼓励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提高廉政队伍的创新能力。4.优化竞争上岗机制,杜绝暗箱操作,为民警搭建人尽其才,自我实现的平台。
(三)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任何人从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一定传统文化的社会现实之中,一开始就接受传统文化的哺育或影响”。如“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明.格言)等等,这种文化精神应是我们民族道德素质的灵魂。因此,这种文化能够促进民警树立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毛泽东);“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一切有革命觉悟的先进分子必要时都应当牺牲自己的利益”(邓小平)。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以品味高尚、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精神产品,丰富民警生活,为公正执法、勤政廉政夯实思想基础,为监狱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扎实推进监狱基层反腐倡廉建设的几点思考》
6.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六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 构建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能否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就成了一个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
一、序言
我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讲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能否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就成了一个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文化逐渐被介绍引到国内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国情和母体文化的不同,目前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特色不够鲜明。因此,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特点、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基本要求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必须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征,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培育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合金“文化。培育和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在具体实践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提炼,严肃确立
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时候,首先要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能概括本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成功经验,最富有本企业的特色,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提出“团结、进取、求实、拼搏”这样没有任何本企业鲜明特征的所谓的“企业文化”。而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文化,就要经过企业员工代表大会这个最高权力机关予以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文化有一种认同感知的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文化。
(二)大力宣传,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确立后,要想真正被员工所接受,就必须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文化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把体现企业文化的先进思想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从而使员工在企业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标语式,即把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制作成鲜艳的大幅标语,或体现企业文化的张贴画悬挂或张贴在厂大门口或办公大楼、生产车间等引人注目的地方,使员工随处可见,在有形无形中受到熏陶。(2)活动式,即经常开展各种为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自始至终体现企业文化,如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艺术节和运动会,在艺术节上通过厂歌比赛等形式,艺术地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3)广告式,即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在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时,巧妙地把企业文化融汇其中,使员工和大众一样在接触媒体宣传时接受企业文化的教化,将企业文化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
(三)身体力行,发扬光大
企业文化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需要企业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的规范。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自觉实践企业文化,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我们的员工,作为企业的主人翁,也要处处、事事体现企业文化的要求,真正把企业文化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去,只有上下同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企业文化才能发扬光大,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总之,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塑造,是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从提炼确立,到成为企业的文化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需要不断地培育和塑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巩固企业价值观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种综合个性心理的累积过程,这不仅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给予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合理的行为只有经过强化加以肯定,才能再现,进而形成习惯稳定下来,从而使指导这种行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主体的价值观念。
三、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共创和谐社会
构建现代企业文化,必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要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和谐和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一)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建设正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企业提出的新要求,它必须充分体现和满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要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特别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运动,有助于建设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最终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终极目标和归宿。“和谐”既是企业谋求发展道路上必须承担的神圣社会责任,也是作为科学和艺术的企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最美境界。
(二)发挥企业自身特点,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企业组织实际上就是行政组织的分支,企业组织的目的就是按照指令进行生产和销售。改革开放以后,不同形态、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存在,当代企业管理有句名言”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公司要做一流企业就得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如何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市场推广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要求我们要从行业科学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更加自觉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和促进高速公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思想大解放中站位入局,不断增强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
中国企业的特点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定的社会责任,在西方称为义务。同时,很多时候是依靠政府而非市场,完成一宗交易的成本不仅体现在产品成本,还有很多看不见具体形态的成本。同时,中国的企业更注重道德约束而非内部管理。在中国企业推动人与人互信互助比推动执行内部操作规范更有意义。很多时候,在企业执行指令是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而非岗位责任。了解这些特点才能创建更有效和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三)先进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壮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而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以人为本、诚信创新的和谐企业文化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基础和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从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目标来看,和谐社会的特点就是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和不断创新发展。现代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而先进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起主导和支撑作用,对员工起凝聚思想和激励斗志的作用,还对企业的整体形象起塑造和宣传作用。只有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强大。
四、总结
企业文化相对于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所以要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要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益的文化成果。在认真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充分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为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仁德、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7.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七
一、针对“三个实有”, 确立“三个到位”目标
1. 对“实有运输单位”信息做到“采集到位”
对于“实有运输单位”的信息采集, 在完成属地管理运输单位基本情况收集的基础上, 应侧重于2种情况:一种是挂靠性质的运输企业或者个体私营业主;另一种是外省市、外区注册, 长期在本区经营的运输企业。这两类对象, 往往缺乏常态有效的交通安全管理监督模式, 没有完善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而且, 部分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和眼前利益, 忽视安全管理, 是辖区道路交通安全中较大的隐患。因此, 我们一定要对上述运输单位做到主动发现、提前掌握、纳入管理, 对这部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日常负责人的基本信息和联络方式要及时更新维护。
2. 对“实有车辆”的动态力求“掌握到位”
一是完成实有车辆信息比对工作。对在册运输单位名下的大型货运车辆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统计, 分类归档, 并做好基础性的上网比对工作, 便于日后形成数据库可检索查询。特别对挂靠是单位而实为个体经营的运输业主, 要形成“一人一车一档”信息底版, 定期更新, 确保底卡清晰。二是建立“一案一档”信息台账。根据辖区内在册的大型货运车辆涉及的重大交通事故 (有责) , 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 分析原因、找出整改对策。除对涉及的驾驶人做出相应的法律处罚外, 还要将车辆所属单位列入“黑名单”, 以便进一步强化源头管控。三是与区建交委等单位建立信息共享联勤联动机制, 形成辖区在建施工项目周边道路监控网。通过现有的联席会议机制, 与区建交委等职能单位在信息资源方面建立共享机制, 确保基层交警部门对辖区立项施工情况明确掌握;通过路面监控、街面执法等环节, 密切关注施工现场周边道路大型货运车辆的动态, 发现违法行驶、带病上路以及车况脏差等情况及时进行纠处。
3. 对“实有驾驶人”安全意识实现“教育到位”
在开展大型货运车辆交通安全管理专项工作中, 最主要的是针对驾驶人的意识构建“干预—引导—自觉”循环教育体系, 关键是围绕人开展工作。目前, 基层交警部门要急于掌握的就是从事大型货运车辆作业的驾驶人员基本状况:散布在正规运输企业、挂靠企业还是个人经营的人数, 驾驶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管理教育模式及人员流动等情况。准确把握驾驶人的心理变化, 然后开展针对性的“说法”, 以形成“视觉+听觉”的双重效应。这对于建立健全“干预—引导—自觉”的教育循环体系, 最终实现对实有驾驶人的安全意识教育到位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把握专项治理主线, 构建全息防控网络
1. 大型货运车辆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日益突显
开展大型货运车辆专项治理、加强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排查, 不仅是道路交通专业管理的问题, 也是严肃的社会安全问题。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社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的背景下, 受各类经济利益因素驱使, 一部分货运企业、个体运输业主抱着“多拉、快跑”的风险经营意识, 行走于违法行车与违规操作之间, 甚至于置个人生命安全于不顾, 视公共安全为罔闻, 以致于连续发生道路交通死亡事故, 引起了本市新闻媒体和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
2. 道路交通管理的切入点和重心亟需调整转移
宝山地区“港区多、堆场多、钢材现货交易市场集中”, 再加上有连接浦江两岸可通行大型货运车辆的外环隧道, 因此, 在辖区道路上行驶的车辆中大型货运车辆占了非常高的比例。为有效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序, 在强化路面纠处执法管理基础上, 我们更应该把道路交通管理的重心向源头管理转移, 以“源头管控, 掌握动态, 形成体系, 注重引导”为指导思想, 强调提前介入和干预, 堵住管理漏洞、填补执法盲区, 由“点对点”的管理改变为点、线、面结合, 形成多面的联动式交通管理工作新模式。
3. 构筑全息防控网络是确保治理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立体化”、“多元化”的治理体系, 构筑“全息防控网络”, 带动专项治理的理念更新、措施丰富, 是切实推动基层交警“问题管理”的革命性飞跃, 从而实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据此, 宝山支队以“传统+科技+合作”作为突破口, 结合大型货运车专项治理具体任务要点, 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探索。
三、利用科学手段, 全面推动“三个实有”全覆盖
“三个实有”工作法最终要实现的是对大型货运车辆动态全覆盖数字化的控制, 尽可能准确的时空定位 (包括间接定位和直接定位) , 进而采取适当工作措施实行数字化管控。其中, 实现对人、车信息化的掌握至关重要。这需要扎实地开展基础排摸, 广泛搜集、整理相关运输企业单位、驾驶人情况信息, 并制作数据底版。获取拥有最大量的相关信息, 就等同于掌握专项治理的主动权。
1. 传统与科技相结合将信息合成数据库
在对辖区实有驾驶人、实有运输单位以及实有车辆进行信息采集时, 需要通过基础排摸、系统比对以及资源共享相衔接, 形成大型货运车辆数据库, 为开展源头治理、即时监控以及专项查堵等工作提供基础性信息。积极打造采集工作“信息云”, 为最终实现对实有驾驶人的时空定位提供基础条件。基础排摸, 需要借助“队所联动”、“街镇联动”等模式组织开展全区范围的排查统计, 解决“面”上的问题;系统比对, 利用重点对实有运输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加工, 务必“查清楚、搞明白、知底细”, 形成“管理重点有抓手, 管理方法有手段”的信息渠道;资源共享, 则与安监、建设等监管部门形成信息共享机制, 对运输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联席研究机制, 主动发现运输业内违法苗子的新倾向, 研究对策, 共同制定落实各项措施。
2. 形成立体式管控体系
8.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八
【摘 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也是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系列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文件,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企业的达标评级,并不代表企业各个岗位、各个专业都已经达标。只有企业全员、全过程参与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专业、各个岗位、各类人员都做到依据标准办事或操作,实现了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方能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标准化达标。
【关键词】推进;安全标准化;手段
安全生产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近年来,国务院相继出台了系列关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文件都明确要求,企业应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并提出了岗位达标的重要性、目标、途径和保障措施。
烟草行业依据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和实际状况,制定了YC/384-2011《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分三个部分,对行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和现场的以及安全生产考核评价制定了详细的标准,行业各单位,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整治了一批安全隐患和问题,有效识别控制了企业的安全风险,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经过专业考核评价,基本达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水平,个别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化一级水平。为巩固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5年,烟草行业制定了《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第4部分《岗位规范和评价要求》,要求在全行业广泛开展岗位达标工作。行业各单位在做好定期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和复评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工作。
1.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1)岗位达标的对象是作业性岗位,是指依照制定的岗位安全规范或标准,通过考核、评定或鉴定等方式对岗位人员的安全理念、知识、技能、素质、操作、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确认其是否达到岗位标准的过程。
(2)专业达标,是指企业专项安全技术工作、生产作业、管理活动,如相关方安全管理,库房、露天堆场、和存放点管理,变配电、电气线路和防雷系统,特种设备、制丝,卷包等作业或管理活动,为达到国家或行业专项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过程与现实状态的专业评价。
(3)企业达标,是指企业根据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YC/T384《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和地方制定的相关实施细则,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过程,使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状态,企业达到规范要求并持续改进的工作活动,也是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价。
企业达标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成果,是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整体体现,企业达标,并不代表企业各个岗位、各個专业都已经达标。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的重要基础、保障支撑,是企业达标在专业领域和作业性岗位的细化和具体实现,是企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只有企业全员、全过程参与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专业、各个岗位、各类人员都做到依据标准办事或操作,实现了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方能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标准化达标。
2.岗位达标的实施及其重点工作
(1)岗位达标的实施,首先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现状划分作业单位,并明确各岗位对应的的标准,即根据国家方针、政策涉及本岗位相关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应急措施等,将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分解到每个岗位上,形成岗位安全规范。如何建立岗位安全规范,是许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探讨的问题,我们不应试图让作业人员熟悉法规和管理文件,而应将法规、文件的要求转化为为通俗易懂的岗位安全规范,并采用一些图文并茂方式,使员工容易理解和记忆。
岗位安全规范是岗位的“百科全书”,涵盖岗位安全职责、基本要求、工作环境、设备设施、安全装置、主要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要求、作业现场安全要求、岗位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置要求等。岗位安全规范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才能成为岗位人员的良师益友。
(2)岗位达标的实施,其次要对岗位人员开展安全培训。培训教材和内容重点是岗位安全规范,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设备设施及安全装置、作业安全要求等,还应包括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理念、事故案例等安全教育内容,必要的法规、管理文件也纳入培训的内容,但一定要结合岗位实际进行,采取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才能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的效果。
(3)岗位达标的实施,第三应建立岗位达标评价方案或制度,评价各个岗位的达标情况。评价可采用达标考试、岗位自评、班组互评等方式进行岗位达标检查工作,也可由管理人员询问岗位作业人员其岗位作业活动的安全要求,或要求作业者进行现场操作,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目的是岗位职工理解并掌握岗位安全规范条款内容,并能在实际操作中规范应用,来实现岗位达标工作。
(4)岗位达标的实施,还应建立必要的激励制度或奖惩制度,使先进的得到鼓励,落后的得到鞭策,提高岗位达标的工作进度和实施效果。
3.专业达标及其重点工作
(1)专业达标的实施,首先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管理现状,识别出需要达标的专业模块,明确各专业模块实施部门,专业达标的实施,还应选择企业相应专业的骨干来进行,确保专业达标的实施效果。
(2)专业达标的实施,其次是要制定专业达标的标准。专业达标标准应在YC/T384《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各模块内容的基础上,全面地收集、整理和识别最新的法律、标准、规范,并结合企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具体条款内容,编制专业达标检查表,将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加以固化和深化、细化,同时要全面逻列出企业专业模块所涉及的部门和涵盖的部位,做到检查时无漏项、无死角。
(3)专业达标的实施,应注重对检查出问题的整改和验证工作。专业达标查找出的问题,责任部门应制定详细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部门、整改时限和整改要求,整改完成后,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证,对因费用、技术原因暂时未能整改的,应进行跟踪检查和持续治理,或制定具体的整改方案。
(4)专业达标最重要的是应有创新精神,不断结合企业实际持续改进各项安全技术和管理工作,在符合性的基础上,提升有效性,也可适当地借助企业外部的力量,如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业咨询、指导,或使用技术化手段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岗位达标和专业达标是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的基础,实施岗位和专业达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会更加深入、全面、细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做到横向到边、纵身到底,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更上一层楼。
9.深入持久推进作风建设 篇九
10月13号,河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议在郑州召开,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持久推进作风建设,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强保障。
郭庚茂在讲话中指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紧密结合河南实际,努力把握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探索了有益做法,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扭住“总开关”、增强思想自觉,坚持真抓实做、敢于动真碰硬,坚持选准载体、树立标杆,坚持聚焦问题、重点突破,坚持领导带头、群众参与,坚持分类指导、从严督导。
就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落实从严治党要求,郭庚茂强调以下五个方面。一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总结讲话精神,把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二要善始善终完成教育实践活动。压茬推进要到底,不能留空白。整改落实要到底,开展综合评价“清旧账”。督导指导要到底,工作由督导为主向整改督导、换届督查、年度考核等相结合转变。三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要把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抓常、抓细、抓长。四要继续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书记提出的八点要求,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管党治党理念,自觉把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五要把开展活动、转变作风的成效转化为促进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各地各部门要以转作风改作风为动力,聚神聚力聚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10.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 篇十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提高我矿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在全矿形成清正廉洁、安全和谐的文化环境,大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特制定关于运用“135”模式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细则。
第二条 廉洁文化模式的内涵
“135”廉政文化模式,即“一核三防五进”。“一核”是指一个核心理念:生产正气,经营人生;“三道防线”是指以教育为先导的思想道德防线,以制度为载体的政策法规防线,以监督为关键的体制机制防线;“五进”是指廉洁文化进班子、进岗位、进项目、进区队-科室、进家庭。
第三条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建卓越绩效管理为统领,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为总抓手,以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为重点,大力开展廉政文化“五进”活动,围绕中心,融入管理,营造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和良好风尚,促进矿井健康、持续、和谐发展。
第四条 主要任务
1.加大“135”廉政文化模式的宣传贯彻力度; 2.突出抓好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
3.着力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 4.深入推进廉洁文化“五进”活动。第五条 责任部门分工
矿业集团公司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组长,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及纪委、组干科、宣传科、党办、矿办、工会、团委、文体中心、人资科、财务科、家属委员会等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委,由纪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活动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同时,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推进组,具体负责活动的设计、组织、协调和推进。各小组要按照廉政文化建设要求,结合职能部门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深化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1.廉洁文化进班子推进组:由组干科牵头,党办、纪委为成员部门。
2.廉洁文化进区队(科室)推进组:由宣传科牵头,工会、组干科、纪委为成员部门。
3.廉政文化进岗位推进组:由人资科牵头,团委、组干科、纪委为成员部门。
4.廉洁文化进社区推进组:由工会牵头,家属委员会、离退中心、学校、纪委为成员部门。
5.廉洁文化进家庭推进组:由女工委牵头,家属委员会、团委、纪委为成员部门。
6.廉洁文化宣传推进组:由宣传新闻中心牵头,文体中心、2 党办、矿办、调度室、纪委为成员部门。
11.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十一
一、主要改革做法
(一)划好责任田,建立阿米巴式一线自主经营体
全面划小经营单元,让经营服务触角更深入更精确。践行把大公司分割成一个个“小微企业”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将市、县公司进一步划小为农村支局、城市支局、营业厅、政企团队、装维班组等基本经营单元,并根据客户需求、市场空间、服务半径、经营能力等进行优化调整,实现企业基层组织的动态设置,高效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变化。实施财务划小核算,把提质增效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改变基层“重收入发展、轻效益核算”的粗放做法,将收入、成本、利润的责任主体细化到各类划小经营单元,并根据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业绩评价与利益分配,把每一个单元变成独立核算的自主经营体。目前,已实现将促销宣传费、人工成本、房租水电费、佣金及渠道费等近20项可控成本责任落实到划小单元,有效增强了基层员工的成本观念和效益意识,打造健康有活力的“企业细胞体”。
(二)选好责任人,员工承包创业做“小CEO”
一是竞争性选拔承包人,让能者脱颖而出。打破岗级、资历、身份等限制,公开、公平、公正选拔承包人,授予承包人“小CEO”称号,给予创业资源支持,多劳多得、市场化激励,业绩突出者可纳入后备干部管理或优先选拔任用,同时,淘汰业绩不达标的承包人,实现岗位能上能下。二是全面实施团队双选,激发员工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有才干的承包人自主组阁和招募团队成员,通过承包人与员工的双向选择和内部人员流动,把没有激情、不愿干事的员工筛选出来,进行转岗培训和二次竞聘上岗,实现一线岗位结构与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把企业改革中存在的一批“旁观者”和“意见员工”,转变为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三是探索打破国企员工身份意识,助力实现“创业梦”。搞活创业经营机制,企业合同制员工可自主选择与企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或中止劳动合同,通过组建公司或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方式,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承包创业,承包期结束后,可根据个人意愿恢复原有劳动关系,营造“人员能进能出”的创业政策环境。
(三)建好责任制,充分调动承包人积极性
一是明确承包人权力清单,实现责权对等。在划小单元“准利润中心”定位基础上,充分放权,赋予承包人自主用人权、考核分配权、资源支配权等配套权利,清单公开、规则透明,有效解决审批环节多、流程链条长、决策缓慢等“大企业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二是建立市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要素活力。在内部承包模式下,承包人竞标认购年度收入目标,高认购、高激励,通过增量收入提成、超额利润分成等方式,实现收入能高能低。在外部承包模式下,承包人除获取代理佣金、增量收入提成外,还可通过投入手机终端、生产物料、接入网投资等共投、共建、共营的方式,实现收入紧关联和利益强捆绑,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是建立风险防控“负面清单”机制,为承包创业“保驾护航”。建立承包人负面清单制度,对不规范用工、资产流失损毁、截留挪用资金、泄露用户信息等20多项红线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加强过程管控和问责机制,有效降低承包经营风险。强化国企改革兜底意识,加强品牌、业务、用户、财务、法律、用工、IT系统等集约管控,确保员工队伍整体稳定、客户服务质量稳中有升、普遍服务不受影响。
(四)实施倒三角支撑,倒逼管理变革与组织瘦身健体
一是建立综合服务支撑中心,解决创业团队后顾之优。划小承包后,各类经营单元对扁平管理、高效支撑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中国电信打破部门壁垒,集中营业、维护、财务、投资、采购等共享服务职能,在各级省、市公司建立综合服务支撑中心,为一线提供销售支持、订单处理、佣金结算、物料配送等一揽子集中服务与支撑。二是建立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体系,指挥者变为服务者。适应自下而上的自主经营和市场化改革需求,逐步将企业组织形态由“正三角”变成“倒三角”,各级管理部门从过去简单的目标分解者、管理考核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资源提供者与服务支撑者。打破与政府行政区划完全对应的组织设置模式,通过在有条件的地方撤销区公司、撤销县公司管理部门等方式,分阶段实现企业管理层级由四级架构向三级架构转变。三是建立自下而上的逆向派单与考评制度,真正赋予一线指挥权。基层员工在经营中面临的急事、难事、麻烦事,可通过热线电话、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向后台支撑和上级部门派单,并通过按单评价、服务排名、积分奖励等方式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与被评价部门及责任人的考核紧密挂钩,实现“一线围绕客户转、部门围绕一线转”。目前,全集团月均逆向派单量超过10万张,领先地市公司能够做到5分钟抢单响应、2小时处理,员工满意度90%以上。四是建立互联网化的企业管理平台,打造改革“助推器”。建立全国集约的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量收、成本、资源、考核等经营数据的统一化、标准化和自动化,为企业压缩管理层级、打造扁平化管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开发划小承包助手、爱销售、爱运维、易问等互联网化应用工具,为一线提供跨越组织层级、穿透专业流程的运营支撑,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二、主要改革成效
一是充分激发了员工创业激情。划小承包已成为员工创造价值的首选舞台,16万多员工参与承包经营,1万多名管理部门人员下沉一线创业,广大员工普遍从“被动接活催着干”变成“主动要活比着干”和“精打细算想着干”,基层员工收入翻番、承包人收入超过中层干部甚至地市公司领导成为常态,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共享改革红利。二是有力推动了企业提质增效。在人员基本保持零增长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主业收入年均增长6.6%,远高于全球电信业0.8%的增长水平,高于国内电信业4.6%的增幅。用户总数从3.4亿户增长到5.2亿户,收入市场份额提升2.28个百分点。集团合并净利润年均增长率达到15.6%,并较好地完成了提速降费等重大战略任务。三是有效促进客户满意度提升。划小承包切实推动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中国电信的固定宽带上网、移动上网等客户满意度连续三年持续保持行业第一。预约上门、即销即装、先装后付、流量争议退一补一、障碍超时赔付等引领了行业服务新标准。四是有效带动了社会创业。通过将内部创业平台向社会延伸开放,采用业务合作、承包经营等方式,近三年共引入民资77亿元参与宽带网络的光纤化改造,促进“宽带中国”战略落地,平均一个支局带动了3—5个社会创业经营体,放大了双创效应,扩大了社会就业,繁荣了产业发展。
三、几点体会
中国电信在改革的不断探索实践中主要有三点认识:一是紧紧抓住“人”这个改革要素,采用划小承包方式激发广大员工活力,带动社会创业,是落实双创战略的一种典型探索;二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深层次推进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建设是国企深化改革的核心,“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是改革的助推器;三是以“小团队+大平台”为特点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不仅在海尔、华为等民营企业中有生命力,对大型央企同样具有适用性,有利于企业打好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攻坚战。
12.企业如何推进教学型组织建设 篇十二
1. 企业创建教学型组织, 能全面提升企业组织能力。
企业为了生存发展, 不仅要不断对产品外观、质量、技术等外在因素进行创新, 而且还要对影响组织运行的各种因素, 包括企业价值观、组织能力进行革新, 可以说, 教学型组织是为企业“全面增强体质”提供了一剂良药, 也为全面提升企业组织能力打下了一个更好的基础。
2. 企业创建教学型组织有利于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博得先机。
随着市场竞争国际化、全球化普及, 企业管控难度复杂多变。不同文化交融, 企业又必须重新考虑自己的经营理念、定位等。企业要想获得生存发展, 就必须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未来真正出色并能创造出利润的企业, 将是能够设法使企业内各层级人员全身心投入并不断学习创新的组织。
3. 企业创建教学型组织, 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 是通过学习而获取知识并进行创新和改进自我的一种文化, 有利于培育企业精神。一个成功的现代企业是一个整体, 具有整体的力量, 能支配每个员工的行为方式和追求目标, 能把企业内部的各种力量凝聚在一起。
4. 有利于增强团队学习意识, 强化培训力度的要求。
强化团队内部相互学习, 建立教学型组织, 是当前企业的重要任务。虽然很多企业对组织职工学习、培训做了大量工作, 但是普遍缺乏长远计划, 而且团队学习缺乏激励手段, 面太窄、时间太短。
二、推行教学型组织可借鉴的工作方法
正是意识到教学型组织在组织内部能发挥巨大作用, 笔者所服务的企业—BS公司决定推行教学型组织建设。公司提出“整合公司学习资源, 以内部教学相长的方式对内部知识进行提炼、积累和传播, 重塑组织学习机能,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理念, 对教学型组织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1. 开发基于关键业务需求和核心岗位任务的内训课程
根据关键业务领域、核心岗位职责的知识技能要求, 梳理和挖掘内部知识, 有针对性的设计开发课程。根据行业特点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整合碎片化学习资源, 在企业内部开发“微课堂”、“微学习”、“技术讲坛”等培训形式, 鼓励员工“人人争当老师, 人人愿做学生”, 使知识和经验在工作中得以传承, 组织和个人能力在教学互动中得以提升。
“微课堂”—以作业区 (部门) 为最小的教学单元。内容广博, 讲授内容不拘泥于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也可围绕艺术人文、生活百科、心得交流等方面多样化开展。
“微学习”—以每周4个课时为最小教学时长。以简单、开放、快捷为原则, 通过主题授课、内部研讨、多媒体演示等各种方式开展, 注重积少成多, 量变引发质变。
“技术讲坛”—以设计研发交流和共享为主的内部培训, 鼓励员工分享自己的知识和成果。授课内容不局限于传统讲授形式, 可以包括业务知识共享、专题方案研讨、跨部门交流讨论等。
2. 培育具备实践经验和知识传播能力的内部讲师队伍
BS公司在推进教学型组织建设的同时, 将员工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学内容的根本来源。及时发现、挖掘潜在优质师资, 选拔内部讲师, 普及课程设计知识, 引导关键课程开发。搭建教学平台、扩大教学活动影响力、让更多优秀讲师从中脱颖而出。通过内部讲师推荐、选拔、培养、评比等程序的建立完善, 从师资队伍建设、讲授技巧培训、激励措施三个环节, 逐步建立内部讲师培养机制。
3. 借助知识共享平台开展内部教学活动
利用公司目前内部网络平台, 协同信息部门开发在线学习平台, 平台集在线培训、远程培训、离线自主培训等多模式于一体。内容涵盖企业文化、领导力与管理、专业技术技能、计算机、语言等培训项目。根据专业需求、工作需求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 鼓励员工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
此外, 所有员工可登录平台, 上传、共享内部培训课件和资料, 将教学成果及时推送给员工, 从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促进知识在公司内部流动和复用。
未来企业将进一步搜索相关课件、视频、电子书以及网络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资源, 开设更多适应公司实际业务需要的网络课程。
4. 固化教学型组织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
在企业已有培训体系基础上, 建立内部课程开发流程及评定标准。同时积极完善教学管理办法, 使内部讲师激励机制成为常态, 为教学型组织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5. 知识管理协同配合
BS集团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的积累、传承和发扬对企业未来发展非常重要。通过知识管理, 加强对知识与员工能力的挖掘、集成和综合利用, 与前面提及的在线学习平台互为联动, 可以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流程优化, 形成全员重视知识积累、乐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推进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1. 精密策划, 系统组织
教学型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特别是在推进初期, 非常强调公司意志由上而下的落实和执行。企业应为此成立专门组织, 对推进教学型组织负有组织和全面指导的责任, 推进过程中, 企业领导者要积极带头, 以身作则, 亲自担当教师教学, 传播弘扬理念、价值观, 教学相长, 形成良性循环。
2. 关注效果, 不能流于形式
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 做细具体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相当重要, 加强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估, 并在培训系统及时维护, 形成培训管理的闭环。
3. 正确认知创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阻力主要来自员工思想观念陈旧, 对变革和创新缺少动力, 管理者言行不一、过分挑剔, 留恋旧习、不愿投资等。这些都可能会成为推进教学型组织路上的绊脚石。在此过程中, 企业应有正确认识, 不断进行宣贯, 逐渐让广大员工清楚并理解教学型组织方案及其实施意义。
摘要:众所周知, 学习型组织历经几十年的发展, 逐渐被众多公司所接受认可。在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里, 主要强调“学”, 强调企业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终身不断学习。学习固然重要, 但光靠“学”是不够的, 于是有人在学习型组织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教学型组织”:意为教学相长, 相得益彰。每一位员工除了当好学生之外还得成为老师, 学会不断的教, 使企业员工明白“授”与“受”同样重要。
关键词:企业,教学型组织,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何时金.教学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延伸[J].商务周刊, 2005, (18) :88-89.
13.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十三
环发„2010‟54号
关于深入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有关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国办„2009‟11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精神,深入 扎实推进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依法公布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名单
当前要将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含铅蓄电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各省可按照《重点企业清洁生产行业分类管理名录》(附件一,以下简称《名录》),确定本辖区内需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其他重点企业。各省级环保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将应实施清洁生产的重点企业名单在省级环保部门政府 网站公布并同时抄报我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当地主要媒体同时公布。
二、积极指导督促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加强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技术指导。加强对清洁生产审核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及时公布具备审核条件的机构名单及其审核业绩,并对问题较突出的审核服务机构予以通报。及时调度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进度,督促各重点企业将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和审核结果及时 报送当地省级环保部门和相关部门。
三、强化对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验收
各省级环保部门应按照《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实施指南》(环发„2008‟60号附件二)要求,加快评估验收工作进度。加强对评估验收工作的规范和日常监督管理,根据工作需要可依托省级清洁生产中心等有关机构开展评估验收。进一步加大对评估验收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应继续按照环发„2008‟60号要求,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评估验收工作,并 同时积极争取节能减排等各方面资金的支持。
四、及时发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公告
各省级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关信息的统计和汇总工作,定期公告本地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验收情况。将本地区已经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在每季度第一个月内上报我部。我部将定期发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公告”,公布各地通过清洁生产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同时抄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管 理委员会等有关部门。
五、制定清洁生产推行计划
各省级环保部门应制定本地区本地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本应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企业名单、审核及评估验收工作进度安排、监督管理措施等。总体进度要求是:五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每两年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2011年年底前全确定的其他重污染行业的重点企业,每五年开展一轮清洁生产审核,201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第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2011年起,各地应于每年3月31日前,制定本地区本清洁生产推行计划,并报送 我部,同时向社会公布。
六、完善促进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措施
应将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作为《名录》所列行业的重点企业申请上市(再融资)环保核查和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的前提条件,作为申请各级环保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污染防治等各方面环保资金支持的重要依
据,作为审批进口固体废物、经营危险废物许可证和新化学物质登记的重要参考条件。将实施清洁生产的减污绩效作为核算重点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数据的重要依据,未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由于实施清洁生产形成的总量减排成果不予认可。各地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经审核确定的重点企业清洁生产改造项目,各级环保专项资金和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应予以支持。对通过实 施清洁生产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的重点企业可给予适当经济奖励。
七、充分发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带头示范
作用
按照《“十一五”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及其实施细则(修订)》(环办„2008‟71号)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正在创建的城市以及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应按要求制定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计划,完成对本辖区内《名录》所列重点行业中全部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并将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审核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由所在省级环保部门汇总报送我部,并经我部发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公告”后,方可具备技术评估和考 核验收资格。
八、加强对重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有关规定,对于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但不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或者虽经审核但不如实报告审核结果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从重处罚。对于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不公布或者未按规定要求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的,依法从重处罚。
为适时发布“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公告”,请各地于2010年5月17日前,将本辖区内已经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并通过评估验收的重点企业名单(按附件二格式)报送我部,同时请报送电子件。请各地于2010年6月30日前,制定完成本地区2010清洁生产审核工作计划并报送我部,同时对社会公开。我部将对各地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及评估验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结 果予以通报。
14.执行力建设年深入推进执行力建设 篇十四
一、牢记宗旨,争做表率
紧紧围绕“争当执行力建设的表率”这一目标,解放思想、严明纪律、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强化制度,做到奋发有为、无私奉献、锐意进取、雷厉风行、优质高效。不断规范蓥峰宾馆干部职工的行为,树立蓥峰宾馆干部职工的良好的形象。
二、着眼细节,切实增强服务意识
树立“大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强化精品意识、细节意识,精心细致周到地搞好服务工作。不仅为领导服务,也要为部门单位服务,不仅为上级服务,也要为下级服务,更要为群众服务,以周全的服务促进市委决策落实。
三、强化提升,着力提高协调水平
坚定不移地维护市委和市委决策的权威性,注意把决策的政策性、原则性与执行的艺术性、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沟通,增强协调性,提高社会的和谐度。原则性的问题,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决不回避退缩,推进市委决策尽快落实。
四、规范流程,提高科学化工作水平
锐意进取,工作中做到“规范、精细、严密”,当好市委的参谋和助手。政务、后勤、接待等工作实现规范化运
作,做到层级严格、责任明确,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把经常办的事规范化、制度化,把繁琐复杂的事务分类化、系统化,提高办事效率,坚决克服办事拖拉的作风。树立精品意识、细节意识,无论是为领导出主意、当参谋,还是写材料、编信息,都要客观准确,言之凿凿,追求完美。考虑问题要周详,协调关系要周全,部署工作要周密,决不能草率行事、敷衍了事、马虎误事,做到政治上严格把关、工作上严肃认真、作风上严格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九对照九检查”活动,即:对照抓班子带队伍的要求,检查“一把手”在班子自身建设上严不严;对照服务承诺的要求,检查工作效率高不高;对照转变职能的要求,检查服务意识够不够;对照服务大局的要求,检查工作主动意识强不强;对照工作落实的要求,检查目标任务完成得好不好;对照团结协作的要求,检查配合协调顺不顺;对照相关制度要求,检查贯彻执行实不实;对照为群众服务的要求,检查为群众办实事多不多;对照廉洁从政的要求,检查个人行为廉不廉。
五、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限、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严格按工作流程和标准办事,减少、杜绝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建立科学的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具体任务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环节有措施、方方面面都落实的管理体系。严格责任追究,不搞下不为例,不搞姑息迁就。加强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规范行为礼仪,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我们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执行力建设务求实效,必须全力以赴强力推进 开展“执行力建设年”活动,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实效。全市各单位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要振奋精神迅速行动,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整体安排部署上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好各个阶段的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进活动扎实开展,真正使执行力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战斗力、竞争力和创造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带头参与执行力建设,带头解决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做到抓好本级、带动下级、形成风气,在发挥示范表率中不断提升自身执行力,带动班子执行力,增强部门执行力。宣传部门要担负起氛围营造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执行力建设的重大意义、推进情况、典型经验等,在全市上下营造争先进、比执行、讲奉献的浓厚氛围。
15.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十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这一决策为新疆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开启了新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新征程, 最近几年新疆的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 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 农民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 在各方面还有很大差距。例如, 农民人均收入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农产品粗放生产, 加工能力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村镇建设杂乱无章, 人居环境条件恶劣等。新疆农村发展的滞后, 除了客观的自然条件等原因,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教育的落后, 导致农村劳动力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技能素质落后。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 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科技的支撑。
建设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 必须立足新疆农村实际, 寻找突破口, 必须坚持“不搞形式主义”“不强求一律”, 而是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 在中央统一领导下, 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而从新疆教育相对落后的实际出发, 发展教育可以说是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邓小平说过:“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水平, 从何入手呢?我想, 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新疆的新农村建设要赶上全国的发展水平, 也要从教育入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 发展教育在新疆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发展教育为实现新疆新农村“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提供智力支持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或者这个基础薄弱, 要想顺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无疑是一厢情愿的空想。而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它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党作为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就是要帮助广大农民改变贫困现状, 实现其发展的愿望和要求。
新疆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 其中又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居多。从总体上看, 新疆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 广大农村离现代化标准还有相当距离。这里的原因很多, 一方面, 固然是农业自然条件较差, 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缺乏。但是, 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两个条件相配套。一是要有大量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另一个就是农民自身要有相应的文化知识, 从而能掌握并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这就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教育要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方面、多层次的农业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范围不仅涉及种植业、牧业、渔业和林业等, 他们还要能够将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与新疆农业实际相结合, 走出一条具有新疆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另一方面, 教育要能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采用现代农业技术。
二、发展教育为实现新疆新农村“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提供思想保证
文明是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表现。把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这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 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因此, 建设村庄、美化村庄, 这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意, 也是广大农民最现实最迫切的愿望。
由于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宗教意识浓厚, 加上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上封建势力的“愚民政策”, 这里的文化教育相对落后。例如, 在南疆许多农村家庭, 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对子女教育极度轻视以及家庭生活没有长远打算等现象广泛存在。这些都严重影响广大农民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培养和造就新时代农民, 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农村文体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引导广大农民提倡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激发他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 不断推进乡风建设和村容整洁建设。
三、发展教育为实现新疆新农村“管理民主”塑造新型农民
管理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广大农民是主体力量。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 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事关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上, 农民对实际问题最了解, 对农村问题最有发言权。加强管理民主建设, 就是要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 激发他们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这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最终确保广大农民自主决定事关自身的重大事项。实践证明, 管理民主与农村发展息息相关;管理民主的程序、水平和质量, 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成效。
管理民主的本质, 说到底就是要让广大农民当家做主, 让广大农民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实现管理民主的关键固然是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逐步实现管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但是,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都离不开广大农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因此, 加强管理民主建设的根本, 还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素质。
目前, 农民作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 参与民主管理的行为远未达到理性化的程度。如: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 民主认知能力较差, 国家观念单薄等, 这在新疆广大农村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在一些偏远的农牧场, 部分农民对基层干部还存在畏惧心理, 这就很难谈上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了。鉴于此, 为了加强农村管理民主建设, 必须在农村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 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 提高农民的民主能力, 把农民塑造为合格的民主政治主体。
那么, 如何发展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呢?这就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大任务,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 提高新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农村教育在继续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的基础上, 还应大力推进十二年义务教育, 解决新疆高中教育的“瓶颈”问题。同时, 为了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面向农民的教育应从当地实际需要出发, 采取便于农民学习的多样化形式办学, 把扫盲与学习科学技术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 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让农民从教育中得到实惠。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还需要国家加大对新疆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继续实施西部“两基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保证义务教育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 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与现代农村建设, 需要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农民。目前, 新疆农村劳动力大多缺乏职业技能, 新疆职业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为了使新疆职业教育能更好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第一步应增加职业学校的数量。这就要求从本地区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新疆的资源优势, 并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专业设置, 力争做到扬长避短。第二步就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必须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一方面, 抓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一支热爱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的人才队伍;另一方面, 加强学生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化农村职业资格证书教育, 把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挂钩。此外, 还应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 在普通学校普遍开设劳动技术课。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在新疆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 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推进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核心任务。要加快农村发展, 就必须选择一条跳跃常规的发展道路, 即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提高科技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比重, 大力发展能够走在市场前列的农业高科技产业。这样可以加快实现由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的转变。这是实现新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根本好转的关键, 也是新疆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为此, 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的各类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要积极发挥新疆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农林院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高等农林教育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人才, 推动农林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是实现农林科技进步,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 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 而高等学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优势, 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新疆高等院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于新疆新农村建设的实践, 为服务“三农”培养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要突出办学特色, 紧密结合新疆“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 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要深入新疆农村一线, 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信息咨询传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要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和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 为新疆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八报告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这对于处于边远和民族地区的新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新疆的教育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而教育的发展, 必然会推动新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摘要:经过几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疆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党中央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 还存在一定差距。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 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科技的支撑。新形势下, 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五大目标”, 优先发展教育, 并将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这是深入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新疆,新农村建设,教育,突破口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N], 2005-10-12 (1) .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48.
【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如何领导深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08-10
浅谈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10-05
深入推进班组建设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10-06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07-29
如何让演讲深入人心08-26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深入德育08-29
县邮政局深入推进效能建设活动见成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