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汇报材料(精选5篇)
1.贫困村汇报材料 篇一
贫困退出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景东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认真做好开展扶贫开发成效和贫困退出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景福镇党委、景福镇政府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迎接贫困退出考核工作动员会议,安排部署迎接贫困退出考核相关工作,对照考核内容及标准,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景福镇2016扶贫开发工作成效及贫困退出工作汇报如下:
一、景福镇基本情况
景福镇地处无量山腹地,辖区面积30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6006亩,主要产业有烤烟、核桃、茶叶、蚕桑、畜牧业,2015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62元。辖13个村190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22114人,2011年,我镇共识别出贫困户2338户8069人,贫困发生率36.4%,是建档立卡贫困乡镇。2014年建档立卡户1611户5182人,被列为2017年扶贫整乡推进项目乡镇。2014年至2015年脱贫503户1530人,今年“回头看”后,全镇共有建档立卡户1067户3611人;今年计划脱贫123户406人。年末,剩建档立卡户944户3205人,贫困发生率14.5%。
二、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成效。
通过产业扶持初见成效
1.合理计划,贫困退出目标明确。景福镇围绕贫困人口退出6条标准、贫困村退出9条标准,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2016年脱贫攻坚任务是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勐片村)脱贫出列,全镇406人贫困人口脱贫。
2.对标对表,减贫成效初显。
(1)贫困人口退出达标
①贫困户人均纯收入。
2016年,景福镇纳入预脱贫的123户406人,通过享受易地搬迁、产业扶持项目(11户易地搬迁户补助1000元/户,其他建档立卡户补助4210元/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
②有安全稳固的住房。
通过修缮农户住进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2016年纳入预脱贫的123户对象中,C级危房户有14户,现已完成13户,完成率93%;D级危房户5户,已完成3户,完成率60%,剩余农户将于2017年3月15日前完工。其余人口房屋结构体系基本安全。
③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
已调查核实,纳入预脱贫的123户406人家中无孩童辍学情况,有在校生的均能享受到教育扶持和政策补贴。
④基本医疗有保障。
纳入预脱贫的406人100%参加了新农合。
⑤社会养老有保障。
纳入预脱贫的406人中已经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
⑥享受一项以上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
纳入预脱贫的406人已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且享受了一项以上的支农惠民政策。
(2)贫困村退出达标
2016年勐片村脱贫出列,全村建立精准建档立卡户70户215人,今年如期脱贫49户144人,贫困发生率2.91﹪。
对照贫困户脱贫认定6条标准:
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勐片村70户215人建档立卡户全部覆盖产业项目,其中,22户易地搬迁户户均产业补助1000元,其他48户户均产业补助4210元,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贫困户均有产业保障,其中,扶持养牛7户、养猪13户、养鸡29户。同时,镇党委、政府立足70户建档立卡户原有的泡核桃、茶叶、蚕桑和烤烟产业进行因村因户施策,确保贫困户经济支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050元,平均达到3500元以上。
②有安全稳固住房:勐片村70户215人建档立卡户已全部纳入民房建设和修缮的项目中,有3户住房安全,有22户享受了扶贫易地搬迁政策,有1户享受D级危房重建政策,有44户享受了民房修缮政策,现已全部竣工。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均享受了住房建设政策。
③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的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④基本医疗有保障: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全部参加新农合,参合率可以达到100%。
⑤社会养老有保障: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
⑥ 年内脱贫的49户144人在享受了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均享受了两项以上的扶贫政策。
对照贫困村脱贫认定9条标准:
①勐片村建档立卡户全部覆盖产业项目,镇党委、政府立足立足本村泡核桃、茶叶、蚕桑和烤烟产业进行因村因户施策,其发展规模持续壮大,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提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3050元。
②从村委会至镇政府公路15公里为柏油路,从油路上村委会340米,于2016年4月份硬化。
③已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
④广播电视覆盖率已达100%。
⑤网络覆盖了勐片村委会和勐片完小。
⑥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人畜安全饮水有保障,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上、中、下庄坡,河坝子,宋家,胡家铺,大地,豆腐塘,山头和三家村10个村民小组人畜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将于2017年3月15日前投入使用。
⑦村级卫生室正在装修中,将于2017年2月30日前投入使用;标配2名乡村医生。
⑧村级活动室已投入使用,三家村200人以上村民的小组活动室,文蚌组、家铺组10人以上党员的村民小组活动室主体工程已完成。
⑨全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2016年扶贫工作的做法及措施
我镇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及各村支书主任为成员;县委下派了1名副书记、市委组织部下派了1名副镇长专抓扶贫攻坚工作;镇党委、政府专设扶贫攻坚办公室,配齐了办公设施,专设2名副主任,抽调了5名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村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运转有序。
景福镇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首先是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抓扶贫。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将扶贫工作与“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相结合,将扶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总召集人,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镇长和副书记、分管扶贫副镇长为召集人,其余班子成员及相关中心(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景福镇“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联席会议,设立了由分管扶贫副镇长任主任的联席会议办公室,主抓该项工作。并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抓紧落实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员选派、任职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普组明电〔2015〕34号)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各村第一书记、新农村指导员等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队,增强了组织保障。
上图为县政协何献春主席到贫困户家帮助出谋划策指导建房
通过易地搬迁建房贫困户住进了安全稳固的住房
其次是政策明晰宣传到位抓扶贫。景福镇于2016年9月1日召开“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培训会,镇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各村挂钩工作组长;各村支书、主任,新农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各中心、站所负责人参加会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培春对“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作了全面培训:会议传达省、市、县扶 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镇上下准确把握“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重点,要求全镇干部职工求真务实,确保“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成效。
第三,人员到位快速推进抓扶贫。一是按照县委、政府《县级领导扶贫攻坚包乡帮村方案》和《县级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省、市驻景单位扶贫攻坚挂包帮贫困村方案》文件精神及县挂联领导的指示安排,四级部门共计834人,分别挂13个村,包190个村民小组,帮扶16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182个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合力开展扶贫攻坚工作。按照处级领导挂联不少于5户,科级干部不少于4户,站所负责人不少于3户,一般工作人员挂联2户以上,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二是从2016年9月20日开展第一轮“转走访”,走访中认真填写《景东县遍访贫困村访谈问卷》、《景东县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重点查看了有没有饭吃,吃些什么?有没有肉吃,粮从哪里来。查看了贫困户的住房破不破、安不安全、有没有危险,并且引导农户通过勤劳自筹一些钱,争取民居保安工程的支持,解决有房住的问题。查看了有没有劳力,存不存在好吃懒做,或者找不到活计做等情况,存不存在因病致贫的情况。查看了有没有因娃娃读书导致贫困的情况,已于2016年9月30日前完成第一轮16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工作;三是根据县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积极推广“挂包帮”“转走访”结对帮扶及发展措施明白卡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第二轮走访,认真填写了《景东彝族自治县“挂包帮”结对扶贫及发展措施明白卡》;四是按“回头看”工作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再识别再筛查,做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通过“回头看”,全镇共有建档立卡户1067户3611人。根据县委、政府工作部署,确定年末脱贫123户406人。之后,全镇建档立卡户944户3205人,贫困发生率14.5%。
第四,科学谋划扶贫整乡推进项目。我镇的整乡项目规划总投资1.88亿元,省级以上中央财政资金2000万元,县级财政资金26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5亿元,群众筹资161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2000.00万元,用于产业发展604.2万元,比例30.21%;基础设施1031.8万元,比例51.59%,安居工程投资364万元,比例18.20%。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项目落地时间相对较晚,推进速度慢,存在时间紧任务重困难。
二是部分攻坚对象不具备社会兜底条件,但懒惰、酗酒、享乐成性,完全放弃了自身管理,得过且过,靠家中老人生活补助苟活,存在返贫隐患。
三是扶贫项目资金整合难,补助标准低,群众自筹能力弱,扶贫攻坚任务重。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我镇上下将紧紧围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安居工程、深度贫困人口解困”这四项重点,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基础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五大工程,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抓重点、解难题,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做到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圆满完成脱贫任务。
(一)精准施策促脱贫。继续完善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精准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意愿等,实现贫困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建档立卡数据的应用,真正瞄准贫困户所需、所急,实施到户扶贫,争取实现“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的目标。逐步完善扶贫到户机制,加快探索扶贫到户的有效措施和方式,采取“产业扶贫到户、扶贫培训到户、扶贫搬迁到户、贷款贴息到户、资金互助到户”等项目扶持到户的方式,彻底改善贫困面貌。
(二)真抓实干促脱贫。深入践行“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抓实镇村两级队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通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农村党员和驻村工作队的作用,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挂包帮”“转走访”活动的作用。
(三)产业支撑促脱贫。立足贫困户实际,充分利用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合理施策,科学配套扶持产业。同时,抓实镇农业科技服务单位科技培训和进户指导工作,确保措施、人员、服务到位。
(四)合力攻坚促脱贫。一是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岔河村建档立卡村扶贫发展规划项目进入全县项目规划盘子,并优先启动实施,如期完成岔河村脱贫任务。二是实施好在建项目工程。三是构建“三位一体”格局,加强对各单位各村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的考核评价。加强与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国出口信用社保险公司云南分公司,县中医院,银生中学,县水务局湾水河水库管理所,邮政集团景东公司,县法院,县政协,县人社局,景东二中等挂钩联系单位的联络、协调和服务,争取更多政策机遇和项目配套。
(五)营造氛围促脱贫。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作风建设,健全制度机制,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切实发挥好扶贫资金保民生、“兜底线”的重要作用,以作风建设促进扶贫资金项目精细化管理。加大向贫困人口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政策的力度,帮助他们转变“等、靠、要”思想,要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为扶贫攻坚加油鼓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的良好氛围。
阅读 154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2.贫困村汇报材料 篇二
一、三个优先, 搭乘薄弱学校改造直升机
校际间的不均衡是择校的主因, 遏制择校的最直接手段是实现均衡。实现均衡的第一场战役是消除薄弱, 从而达到办学条件和教师资源的基本均衡。
1.优先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我们的教育投入都以每年20%的力度递增, 教育投入年增长大幅超过经济增速。以2011年为例, 全区财政经常性收入18亿元, 比2010年增长了36.52%, 教育支出为42, 224万元, 比2010年增长了39.35%, 设立改造薄弱学校专项经费, 为办学设施、校舍维修和小班化教育等投入专项经费23, 495万元。在实施过程中, 坚持“直接提升薄弱校办学条件, 直接改造薄弱校办学理念, 直接促进薄弱校激情升华”的原则,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薄弱学校一次性改造的超前性和先进性。
2.优先保证薄弱学校改善条件。
我们坚持以薄弱学校为重点, 加快推进校舍改造维修和环境美化绿化工程, 100%高质量铺设了学校塑胶操场, 100%按照国家Ⅰ类标准配备了理、化、生等教学仪器设备, 100%高标准建设和更新学校专用教室, 100%配齐配足信息化设施和现代化设备。同时, 大力强化设备的应用, 提高使用效率, 建立了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将专用教室的使用排进课表, 保证设备有人用、不闲置;加强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 保证设备用得好, 有实效;建立了教育技术装备专业队伍, 保证使用有指导、能维护;搭建教育装备网络管理平台及教研平台, 保证教师有处学、能交流, 这些手段使西岗区配备的现代化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差异性项目的扶持力度, 把全区的教育现场会、活动展示会等全部放在薄弱学校, 让薄弱学校的校长走上讲坛、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展示成功经验, 快速提升干部教师素质;重视薄弱学校的文娱活动, 扶持男子鼓队、合唱队、花样跳绳等项目, 提升办学特色;实行教师、学生免费制服工程、微笑校园工程, 加速改变薄弱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让教师、学生由外而内提升形象, 以崭新面貌面对社会和公众。
3.优先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
我们提升薄弱学校师资水平的主要策略是“名优领军, 专家引领, 全面优化, 科学调配”, 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 特别是薄弱教师的培训提高上, 全面“提升优质师资总量”, 同时, 通过“科学调配”, 在远期和近期两个方面, 消除校际间在师资水平方面的差距, 从源头上解决“择校”热。
深入探索干部教师培训新途径, 教师年培训专项经费增至1000万元, 教师人均达到5500元以上, 逐步形成了西岗教师“嵌入式系统型”培训模式, 实现教师激情与活力的再焕发。开展“拜名师工程”、“珍爱生命·真心微笑”工程、“三类三级三联动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自主选择培训课程, 量身定做培训方案, 形成资源丰富多样、基地稳定有效、层次高端灵活、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全员受益的良好局面。
在科学调配的交流体系中, 实行由校长先行交流带动教师交流, 使优质的学校成为优秀校长的培养基地, 再使优秀的校长向薄弱学校流动, 实现扶持。在教师交流中, 采用“圆桌式”交流方式, 屏蔽优质学校间的教师交流, 由薄弱学校、薄弱学科优先选择优秀师资, 实现师资力量的主动均衡。区委、区政府领导带头不递条子, 不干涉交流制度。
二、三个不动摇, 开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干线
单纯人、财、物的均衡, 对于“择校”问题来说还远远不够。教育优质与否的评判主要还是依靠质量, 而不单单是硬件与师资的配设, 西岗区遏制择校的第二战场在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从而达到教育质量和管理方式的均衡与优质。
1.坚持质量第一理念不动摇。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 课好了质量自然就好了。从2008年开始, 西岗区先后出台20余份教学管理文件, 其内容涉及高效课堂建设、推广教学管理成功经验、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建设等多个方面, 其最终指向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行政领导包校制度, 充分体现“教育行政就是在服务中行政”, 建设研究型教师进修学校, 为区域教育提供优质的专业支持。坚持学校领导上课、听评课、参与教学活动, 坚持不进课堂就没有发言权, 校长听课量从每学期60节提高到120节, 全年240节。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研究、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过三关”等手段, 做研究型教师;研制并使用“校长专业领导力手册”、“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记录”、“学习指导案”、“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过三关”记录、“研修专用手册”等标准件, 提升学校教学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通过关注细节、强化过程管理, 全面提高质量并缩小校际间学业质量差距, 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
2.坚持创新教育管理不动摇。
西岗区实现区域均衡的方法是“整体建构”。这个整体体现为从“名校长工作室”到“教育协作片”再到“片区+校群”的层层递进和不断提升的管理思想。
2008年, 西岗区组建了首批以名校长名字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 对名校长的选拔标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组织与领导等做出明确规定, 保障名校长工作室的顺利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本区优秀校长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使工作室成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成长的摇篮和薄弱学校改进与发展的平台。
“教育协作片”是“名校长工作室”功能与作用的进一步发展。在中学名校长或中学骨干校长牵头引领下, 组成以中学名校为核心, 按学校地域分布的教育协作片, 成员由2至3所中学及临近小学共同构成。目的是探索研究中小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管理方式互补互动的有效途径。
最后, 我们充分考虑中学与中学、中学与小学间的利益关系, 在总结校长工作室有利于促进校际间合作与竞争, 但缺乏针对学生发展的系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 由校际联盟管理逐步发展为“片区+校群”的管理, 构建起区域内结构性、动态性、开放性的网络化均衡管理新模式。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任务, 将对口中小学按组织管理的方式组成一片。实行松散型九年一贯管理, 以中学为牵动, 进行集中教研和规划学生活动、完善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等项目, 实现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做足、做好学生九年连续的培养计划, 形成了“片区”管理模式。加强同类学校的经验重组, 将同阶段强弱校形成联合群体。采取新老优质学校轮值制度, 共同探讨本学段问题和在片区发展中的难题, 形成了信息和方法沟通机制的“校群”管理模式。
通过“片区+校群”管理, 形成横纵交叉的网络化管理体系, 及时消化和处理学校发展中的各种专业问题。片区中通过中小学教师集中研究教材教法, 实现中小衔接。同时, 在片区内每所学校的文化整体建构和片区文化整体建构上实现统一, 保证片区艺体项目的一致, 按照片区特色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和教育科研规划, 实现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管理策略、评价机制的有机统一。
3.坚持以“小班化”促进“大均衡”不动摇。
2007年, 我区高分通过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后, 区委即决定实施“小班化”教学, 并以此为抓手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的公平,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们把小班化教育作为薄弱学校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实现区域间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 采取国家级课题牵动的方式深化研究实践, 加入长三角小班化教育联盟, 组建了环渤海小班化教育联盟, 夯实了辽宁省小班化教育研究基地的基础, 建立全样本小班化数据库, 使小班化教育发展更具科学性, 顺利实现了从“自然小班”到“规划小班”的过渡。在“关注每一个”的策略下, 实施课堂发言100%、面批面改100%等策略, 落实了“微笑每一个、健康每一个、智慧每一个、创新每一个、高尚每一个”的教育愿景, 实现了小班化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的目标。通过小班实现校际间、班际间和人际间的均衡。在小班化教育理念下, 实施限定班额政策, 在保证学区内学生的就学基础上, 严格遵照小班化的班级规模, 保证小班化的教学效益, 防止学生盲目扎堆择校。
三、三个再强化, 点亮遏制择校启明灯
择校归根结底是人在惯性思维下的“择优”的行为体现, 我们的前两战赢得的是遏制其择校的资本, 最后,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资本, 展现这种资本, 让择校者实现从被动放弃择校到主动选择对口直升。
1.再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一是制定政策, 保证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 保证残疾儿童的入学, 保证全区所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适龄儿童的公平入学并享受优质教育;二是着力落实重点高中招生指标75%到校, 无论优质学校、薄弱学校, 择校即丧失此项权利;三是采取阳光分班, 实行电脑派位, 不私设重点班, 促进生源配置的基本均衡, 解决择校择班的难题。
2.再强化家校沟通。
强化区域社区教育学院的职能与作用, 架设家校沟通和家长培训的桥梁。在全区中小学建立教育议事会制度, 抽选学校领导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教育专家组成议事会, 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 建议与参谋, 监督与评价, 整合与共享关心教育发展的积极力量。同时, 让家长口口相传, 更加了解片区和区域教育的发展, 认同片区, 选择对口。
3.再强化经验总结与宣传。
将我们的教育成果如薄弱学校成功改造、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现象进行深入剖析, 从行为中提炼经验, 从偶然中归纳必然, 将经验在全区范围内加以推广, 实现促进均衡的良性循环。同时, 再强化宣传力度, 使更多的人了解择校的弊端, 了解区域均衡的现实与未来教育均衡发展的趋势, 从主观意愿上杜绝择校。
3.贫困村汇报材料 篇三
自查自纠汇报材料
玉山县鸿山学校,自接到上级部门分配给我校的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寄宿生困难补助指标后,我们认真阅读了有关文件的精神。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有步骤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坚决执行了上级的指示。
首先,我们召开了寄宿生困难补助专项工作的行政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定出了工作纪律,规范了补助标准,下限了补助条件,尽最大可能完成好这项工作。
其次,我们召开了教师、班主任工作会议,强调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要求班主任工作要仔细,情况要摸清楚,申请书要真实可信,地方证明要实事求是,困难证件要查核真伪,把须补助的学生摸查准确,真正让国家的扶贫政策落到实处。对于一些因为转学而延误了学籍办理,又确确实实有困难的寄宿生,我们多方协商,补办手续,在政策应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帮助了他们申请了补助要求。
这次,我们学校申请的65位寄宿生补助中,没有一位是不符合补助条件的。有孤儿、生活极其困难;有单亲的,一些学生是家长离异多年的,甚至是三不管儿童;有些事家庭里有重病的亲人,长期治疗,生活困难。665位孩子里,没有老板的子女,没有有车、有洋房的孩子。我们真正把困难补助给那些真正需要补助的孩子家庭。
总之,我们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安规操作,按章办事,力求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做到真准扶贫,真正体现党和国家的惠民精神。
鸿山学校
4.贫困村脱贫攻坚出列总结材料 篇四
一、xx村基本概况
xx村xx乡中部,是xx乡政府驻地。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xx户、xxxx人。2015年末,按照扶贫政策经评议、初选、确认我村现有贫困户xx户、xx人。其中五保户xx户、xx人,低保贫困户xx户、xx人,一般贫困户xx户、xx人。该村主要种植小麦、水稻农作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殖业,外出务工为主。
二、xx乡xx村出列目标任务
整合资金壮大集体经济收入、改善基础设施。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766万元。基础设施(如道路,水,电等)明显改善,各庄通往主路的路面已硬化;投资130万元用于截巷沟生态护坡工程;投资38万元用于小区桥建设;投资70.5万元,用于张楼组、街道污水管网;今年xx村境内有8条水泥路已经修通;投资5000万元建设xx中学及中心幼儿园建设;投资40.6万元用于街道及环乡路太阳能路灯建设。
2016年计划脱贫xx户xx人,2017年计划脱贫xx户xx人,2018年计划脱贫xx户xx人。脱贫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贫困户家庭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降到2%以下。
三、xx乡xx村出列主要措施
光伏发电:村建60千瓦光伏电站一座,总投资xx万元,xx年3月份并网发电,年总收入可达7万元。
土地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利用清理三资资产契机。将我村闲置及被占用湖滩土地集中起来,采取租赁方式,增加村集体资产。拍租赁集体土地xxx亩,每年收取租金2.89万元。
建设扶贫车间:按照县扶贫办统一要求,积极加大扶贫就业车间建设力度,同时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进驻扶贫就业车间,实现“群众赢、集体赢、企业赢、产业赢”的四方共赢的产业发展新局面,为本村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特色产业:我村特色产业是莲藕种植,种植地位于xx村xx组,现流转土地800余亩,用于种植莲藕、芋头、中草药等,可带动xx户贫困户每年增收3000元。
村内基础设施:村内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内通过各自然庄道路已硬化,安全饮水项目已全部实施;生产生活用电已全部改造完毕;电网全村覆盖;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上级投资400余万元,年底完成中心村改造工程,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水平。
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201x年初扩建党群服务中心,基本满足村级办公需求;xx中学2016年建
设面积达2.5万平方米,集教学、寄宿为一体的教学园地;卫生室目前有4名执业医生,基本满足全村人看病需求,计划年底扩建村级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满足群众就医条件。
四、xx乡xx村出列户脱贫措施
产业扶贫:根据贫困户自身实际,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为贫困户申请解决产业扶贫资金,竭尽所能谋求发展,目前全村共申请产业养殖的36户。
大户带动脱贫:阜阳市委统战部驻xx乡xx村扶贫工作队长刘保良,成立xx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xx户,可实现每户增收3000元。
户用光伏发电站:通过建设户用光伏电站,201x年3月并网发电,xx村共实施40户。
就业扶贫:通过本地务工,预计年底可实现21户收入人均增收5000元;通过外地务工,预计年底可实现40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
社会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农村五保政策兜底,可实现13户13人,人均增收3000元;通过实施农村低保政策兜底,可实现41户50人,人均增收1770元。
5.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工作情况汇报 篇五
一、基本情况
我镇版图面积54.39平方公里,辖35个行政村,人口3.3万人,耕地面积3.9万亩。20xx年上级下达我镇减贫计划445人,按规定程序20xx年实际脱贫人口数量1146人,其中国定贫困标准贫困户219户(539人)、省定贫困标准贫困户305户(607人),贫困村1个(后朱家集村),实际清退的贫困人口数量19户(47人),净减少贫困人口数量1188人。20xx年精准再识别后,我镇尚有贫困户102户,人口185人,其中按规定程序新识别贫困人口数量2户(5人)。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扶贫开发精准再识别工作,我镇首先从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入手,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各社区、农技站、经管站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该工作的组织开展。并于全市精准再识别会议第二天召开了动员及培训会议,下发了农村扶贫开发精准再识别工作方案,从农机站、计生服务站、经管站抽调了3名年轻同志作为业务骨干,包靠到底,明确机关包村干部作为驻村联系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具体抓、靠上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对贫困对象再识别后,采取入户登记和村级提报的方式,摸清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将各村信息录入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镇有电子档案,并与第一时间上报市扶贫办公室备案。
(二)严格标准程序,确保群众知晓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为确保精准再识别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我们着重在“两严一实”上下工夫。一是严把标准。依据国家和省扶贫标准,通过入户调查和村民代表会议审议进行严格评定,禁止暗箱操作、禁止拆户、分户,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录入。二是严格程序。严把农户申请关、入户调查关、民主评议关、公告公示关,确保该走的步骤一步不少,应有的环节一项不落。三是公开透明。在广泛宣传,确保群众知情权的基础上,重点把握民主评议和公示两个环节,并公布监督电话,做到民主评议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公示公告按时如期进行,整体工作公开透明。
(三)强化保障监督,精准再识别整体工作稳步有序开展。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各个环节顺利开展。我们实行了倒排工期制度,每天一次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对进展较慢的村,由党委书记亲自调度,确保工作进度质量不打折扣,工作人员分时间段调度各村文书,现场解答相关问题,对拿不准的及时和市扶贫办沟通,确保工作不出纰漏。同时,我们拿出专项经费,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主要用于保障宣传培训、材料印制等。另外,我们统一组织机关包村干部利用1月27、28两天时间进村开展入户调查、民主评议会议召开等工作。并成立督导组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任务目标
我们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制定了具体工作任务目标,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1、经常联系走访。包靠贫困户党员干部经常到联系户家中走访,了解掌握家庭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制定脱贫计划。党员干部对联系的贫困户要按照“一户一案”的原则,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因户制宜、按户施策,研究制定脱贫几乎和帮扶措施,探索找准一条发展路子。
【贫困村汇报材料】推荐阅读:
小学贫困生申请材料09-27
贫困生个人事迹材料10-22
贫困户先进事迹材料06-30
优秀贫困大学生事迹材料09-05
贫困生资助学生须准备材料11-20
高楼中学贫困寄宿生资助工作督查汇报06-14
贫困残疾人精准扶持工作情况汇报09-28
贫困家庭贫困补助申请书07-31
深度贫困村调查问卷07-14
贫困村精准扶贫规划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