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共8篇)(共8篇)
1.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 篇一
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探析
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不同认识从而使语言产生了词汇空缺现象.在英汉互译时,针对此种现象,译者必须采取有效的补偿手段,以克服这种文化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制约.
作 者:吕璀璀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5000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810(1)分类号:H315.9关键词:词汇空缺 文化差异 翻译
2.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 篇二
(一) 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
1. 奈达的“功能对等” (functional equivalence) 理论
翻译所涉及的更深层次的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当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表现在另外一种语言中时, 往往不能被完全理解, 这就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奈达正是在翻译学与文化学紧密结合的大环境下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最初他提出的是“动态对等”的概念, 即最贴切的自然对等。但该理论提出之后, 很多人对动态对等产生了误解, 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只要译文具有了原文的影响, 便达到了动态对等。为了消除这种认识上的误区, 奈达后来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他对功能对等的定义, 是建立在对译文读者理解和欣赏译文的方式与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方式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的 (奈达, 2001) 。
2. 贝克的翻译等值法
比较中庸的观点, 例如Baker, 他主张对等的使用是“为了方便起见——因为大多数译者已习惯了它而不是因为它有任何的理论地位” (for the sake of convenience-----because most translators are used to it rather than because it has any theoretical status) 。贝克在其所著《换言之:翻译教程》 (“In Other Words”) 一书中, 采用从下到上、由简到难的方法将语言和交际法结合起来, 从各个方面对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层面的等值问题进行研究。她做了如下区分: (1) 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词和词以上层面的翻译等值。 (2) 不同语言语法多样性的语法等值。 (3) 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和其衔接方面的语篇等值。 (4) 翻译过程中暗含和回避策略的语用等值。
3. 纽马克的语意翻译和交际翻译
20世纪80年代纽马克把翻译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试图从不同的层次和对等类型对其做更深入的分析。为了使“对等”的标准更加具有可实用性, 理论家们不断地发展并完善他们的理论。但是, 随着更进一步的研究, 我们对于对等有了一个更加详细和清晰的理解, 意识到在翻译当中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二) 英汉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的应用与翻译策略
在汉互译中, 分析在词、习语, 句子和语境四个层面中的对等理论的实际运用。此外, 还提出了文化情景语境下, 如何通过适宜的翻译策略来尽可能地减少损耗、最大限度地实现翻译等值。
1. 词的对等及翻译策略
语言不同, 意义相同, 叫做对等词 (equivalent word) 。根据对等的程度, 对等词可分为全部对等和部分对等两种。全部对等是指这两个对等词的词义范围完全相同, 基本上可以画等号。如:computer=电脑, 小=small, run=跑, 和=and, 河南大学=Henan University.当然, 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差异的“对等”词也有不少, 例如:从语义上来讲, “森林”的对等物是“wood/forest”, “桌子”的对等物是“table, desk”, 从感情色彩上来讲, “农民”并不完全对等于“peasant”, “工资”并不完全对等于“salary”, 而是对等于“pay/income/salary+……”。这些情况会对对等翻译带来很多麻烦, 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克服这些障碍, 因为语言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恰当的翻译技巧、语境和读者的知识都可以帮助读者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 取得我们想要的翻译对等。
2. 短语的对等及翻译策略
英语和汉语都包含大量的短语, 一些短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因而在翻译短语时, 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理解短语并保持源语文化形象的生动性, 从而保障对等效应。由于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在思维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短语的风格也就会不一样。我们很可能会被一些目的语中貌似现成的对等物所迷惑而轻率地做出翻译, 这将导致偏离我们的目标:在目的语中寻求对等。一些短语中含有比喻, 但是在英语和汉语中使用的形象却不同, 所以下面采用目的语习俗来翻译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对等效果。比如:强壮如牛as strong as a horse, 像只落汤鸡wet as a drowned rat, 眼不见, 心不烦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3. 句子的对等及策略
在很多情况下, 与其说文化反映在单个词或一个习语中, 不如说它反应在整个句子中。这就意味着, 从句子成分的角度看, 词对词的翻译可能会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然而, 在语用环境中宏观的观察我们发现, 这种翻译将毫无意义或者对信息接收者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所以要获得等效, 有时需要对句子结构进行调整。如我把“I put my finger to my lips”和‘Afterwards, ’I whispered, 中的“putting my finger to my lips”和“whispering”两个动作揉和在一起意译为“我竖起手指嘘了一声:以后再说吧。”, 与参考译文“我将手指搭在嘴唇上悄声说:“待一会儿。”含义与效果保持一致。
4. 语境中的对等及翻译策略
(1) 原译语中话语意义和所载信息不完全重叠时的翻译策略
话语分析的理论表明, 语言在使用中其意义和信息并不一定完全等同。如, 我国不少地区有一句流行的标语:“高高兴兴上班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如果将其按字面译为:Go to work happily, and come back happily!西方读者是不会得到这句话的真实信息的。其实, 从语用学的观点看, 我们只须用一个短短的“Good luck!”就能把该标语隐含的祝愿表达得一清二楚。如果将其用作司机出车前的一句警语, 不妨用英语说成:Safety first in driving!该例的翻译采用的是在特定语境下的归化策略, 根据原文提供的语境, 在考虑译文读者文化习惯的基础上, 准确地传达原文所载信息的交际功能, 形式上没有拘泥于词汇、句法、甚至语义等各层次的束缚。
(2) 情景语境下的翻译策略
根据系统功能翻译观, 由于话语信息受制于语言的语境乃至社会文化语境, 寻求信息的对等实际上是寻求两种语言的情景语境的对等, 即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相同的语境中功能的对等。因此, 译文必须要反映原文的语域特征。如贾平凹的小说《浮躁》中有这样一句话:“田中正做了两岔镇公社社长, 多少年里还一直是个副的。”这句话通过小水的内心感受, 反映出田中正作为副社长的无奈处境。如果简单地直译, 无法表达出当事人的尴尬和无奈。该作的译者——翻译家Howard Goldblatt在此采用了归化补偿策略, 即通过补充一句英语谚语来准确地传达信息, 从而实现功能上的对等:……he served for all years as a director of the Crossroad Township Commune——always a bridesmaid, never a bride.
3.文化语境差异时的翻译策略
文化语境差异指的是原文中存在一些交际双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了解、字面晦涩缺乏连贯的信息, 这些信息在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可以求解。譬如, 汉语句子“某人是个活雷锋”就存在信息缺省成分, 即“雷锋是个助人为乐的好战士”。面对文化语境缺省, 译者应充分发挥能动性, 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进行文化补偿, 即在翻译转换中, 借助目的语的语言手段, 消除因原语文化语境缺省而导致的译文读者的理解障碍, 在译文中重构连贯性, 传达原文所蕴涵的文化语义信息。
(三) 结语
翻译对等理论, 不但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要做好翻译工作, 译者一定要精通所用的两种语言, 即译源语和目标语。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首先了解原文的语用信息, 然后在双语转换阶段, 兼顾双语语言和文化的异同, 采用适宜的翻译策略, 找出传递原语信息的最恰当的表达, 从而实现原译文在同一语境中的信息对等;在翻译理论研究中, 融合东西方译论的精华;在翻译实践中,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切实把握翻译目的, 才能把工作搞好。
摘要:对等 (equivalence) 一直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 在各种翻译理论繁荣发展的今天, 它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上仍具有存在价值和应用意义。文章通过对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汉互译中词、短语、句子、语境四个层面应用的探讨, 提出了各个阶段为达到对等目的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翻译对等理论,英语,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瑛.奈达翻译理论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7, (6) .
[2]Baker, Mona.Ed.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London;Routledge, 1998.
[3]Newmark, Peter.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M].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3.
3.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 篇三
关键词:翻译质量 评估模式 英汉互译 应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56-01
1 国内外相关研究
我国对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开展得不算晚,但缺乏系统性。早期研究必然要提到吴新祥、李宏安,他们认为等值是译文评价的基础。首先在国内以隶属度对译文进行定量分析的学者是范守义。进入21世纪,我国学者开始重视西方的翻译评估模式,仲伟合于2001年首次介绍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之后屠国元、王飞虹于2003年再次评介和推广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随后,我国不少学者对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了或多或少的介绍、评述或引用。我国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整体而言,该领域的研究仍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评价、介绍层面,没有足够的研究广度和深度。
2 朱莉安·豪斯模式分析
自1977年起,豪斯致力于以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分析理论为基础设计一套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便命名为“功能-语用评估模式”(a functional - pragmatic model of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韩礼德的语篇分析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语域分析,语旨(tenor)、语场(field)和语式(mode)是其包含的三个变量。语场:指正在发生的事情,所进行的社会活动的性质、特点、语言所谈及描述的事物;语旨:指交际者及其基本情况、角色、地位特点、关系等;语式:指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在这个立体的模式中,语域的三个变量跟语言的三个纯理意义/功能相联系:语旨体现语言的人际意义/功能,语场体现语言的概念意义/功能,语式则体现语言的语篇意义/功能。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语言意义”,也就是说两种语言在互相转换的时候内容不变。
豪斯所提意义包括三个方面:即语义的(semantic)、语用的(pragmatic)、和语篇的(textual)。也就是韩礼德的语言的三种元意义/功能,即概念意义/功能,人际意义/功能和语篇意义/功能。豪斯对翻译对等所要做到的意义/功能对等的基本标准是:译语文本和原语文本不仅功能要相符,并且要通过对等的语境维度去實现这些功能。译文文本的最终质量判断还是要考虑到对单个维度上不匹配程度相应的描述,即隐性译误和显性译误的数量以及类型的描述。
豪斯在对自己的模式不断的研究后,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如:分析参数的本质和术语的使用不合理;分析缺乏实证性;受到不可译性的限制及对隐性译误和显性译误的区分忽视了文本意义的重要性等。随后便对自己初始模式做了改进、修订。修订模式的框架依然使用韩礼德的语域分析理论模式,只是在变量的具体参数上有所调整。修订后的模式中参数的分类更加清晰,且增加了语篇的类型,即原文语域所体现出的语篇体裁。不同的文本类型侧重不同的意义/功能,所以在对概念意义/功能、人际意义/功能、语篇意义/功能偏的离对译文整体质量的影响设定权重时应将语篇类型纳入进来。豪斯的模式将翻译分为两种类型: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和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当原语文本依附于原语文化,并在该文化中有独立地位时要采用显性翻译。此时,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留原文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读者进入原文文化,感受其对原文读者的影响。当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与原文享有同等地位,且原文不与特定文化联系时则应采用隐性翻译。其功能是要使原语的话语世界和文化框架在译文文本中再现。
该模式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处于领先位置,但也有不足,比如,豪斯的模式在对“错配”分类的标准是文本类型和情景度,但忽视了产生“错配”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因为考虑译文读者接受程度,译者有意为之。
比如,在负载有文化特色的词的文本翻译中,就难免会产生文化差异带来的“错配”。
例:扫地白云来,才著功夫便起障;凿池明月人,能空镜界自生明。
The moment the ground is swept,the mist floats over: tempatation appears soon after an effort is made;when a pond is dug, the moon moves in;light comes where the mind is open and unblocked.
按照豪斯的模式,原文和译文的语场相同,在含以上没有发生变化。二者在语式方面也相似,即都是为阅读写成的书面语体。在语旨方面译文相对于原文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仔细研究会发现译文在具体的信息表达上出现了错配。“障”和“明”在原文中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在译文中却转换成了带有基督教色彩的“temptation”和“light”,尽管原文和译文文化色彩不同,但译文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3 朱莉安·豪斯评估模式研究的价值和前景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切实的实践意义。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的需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1)翻译读者;2)职业译员;3)翻译学研究;4)议员培训。一套清晰、明确、有效的翻译质量评估标准有利于:1)保持翻译读者的平和心态;2)确立翻译从业者的职业地位;3)培养受训译员的自信心。但到目前来看,国内外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Germany:GunterNarr Verlag Tubingen,1977.
[2]House,Juliane.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Model Revisited [M]. Tübingen:Narr, 1997.
4.英汉互译中的形合和意合 篇四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学涉及句法的两个基本概念。其相应的英语表达系源于希腊语的hypotaxis和parataxis。
《英汉语言学词汇》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对hypotaxis的释义是:形合法 (复句中同等句或从属句之间需要一种方式表达它们之间的句法关系) 。对parataxis的释义是:意合法 (分句中间不用连词) 。
这两条释义扼要简明, 但尚存难尽人意处。前者的“一种方式”, 稍嫌含混;而后者又失之过简。在众多外版辞书中以下两条释义深入浅出, 似更趋严密科学, 又佐以例句。
Hypotaxis (形合)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for example, 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Parataxis (意合) :The arranging of clauses one after the other without connectives show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m.Example:The rain fell;the river flooded;the house washed away. (The World Book Dictionary)
简言之, 所谓形合与意合, 主要指句与句 (含联合关系或偏正关系) 之间的种种逻辑是“隐含”于上下文之中, 还是以使用连接词加以“明示”的句法问题。
二、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语系, 在句法上各具特色, 其间差异不一。尽管形合句和意合句并存于英语和汉语之中, 但是经过观察、类比及分析,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
英语造句常用各种形式手段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 注重显性接应, 注重句子形式, 注重结构完整, 注重以形显异。句子以形寓意, 以法摄神, 因而严密规范, 采用的是焦点句法。英语句中的连接手段和形式不仅数量大、种类多, 而且用得十分频繁。以萨克雷的名作《名利场》为例, 我们可发现文中为了连接主句和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或表语从句使用了大量关系代词、关系副词、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 如who, that, what, where等, 而为了连接词、词组、分句或状语从句则使用了大量的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 如however, and, but, until等。作为连接词、语或从句重要手段的介词在文中也是随处可见, 此外还使用了大量其他的连接手段, 如词缀变化、形态变化, 以及替补词“it”和“there”等。
与英语造句手段不同, 汉语造句注重隐形连贯, 注重逻辑事理顺序, 注重功能、意义, 注重以神统形, 注重意念连贯, 不求结构齐整。句子以意役形, 以神统法, 因而流泻铺排, 采用的是散点句法, 很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此外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 没有“it”和“there”这类替补词, 代词也很少用, 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 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这些特征充分说明汉语注重意合。汉语中常用的意合手段有语序、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紧缩句, 以及广为运用的四字格。
同样以萨克雷的名作《名利场》为例, 形合句与意合句分别在英文版及其中译本中占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换言之, 汉语具有较强的依赖其上下文展示复句内涵逻辑的表意功能, 而相应的英语表达则需借助于不同的连接词以“明示”其内涵逻辑。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偏正式及联合式复句。
三、意合是汉语的优势之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语言学家们曾持有一种普遍的观点, 即“中国语”是人类的“婴儿语”。但是, 此后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抛弃了这种荒谬的观点。美国语言学家盖利·吉宁斯说, 西方语言学家们经过长期多次交流看法之后发现:汉语是智慧的语言。鲁道夫·弗莱奇博士提出:中国语 (指汉语) 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语言。几千年来, 中国人不停地简化自己的语言, 才得出现在的样子。
汉语广泛运用“意合”的手段表情达意是否可以视为“智慧”及“最成熟”的标志之一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我们不能脱离语境光凭主观臆念去评估形合与意合的高低优劣, 但是我们应该冷静地看到, 意合毕竟是对形合的一种紧缩和简化, 是在形合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提高和进步, 使之对偶工整, 节奏铿锵, 既朗朗上口, 又便于记忆。
以“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一句为例, 无论是书面语, 还是口头语, 人们一般不会舍此言简意赅的意合句而取其拖沓累赘的形合句。此外汉语中的四字格也是广为运用的语言形式。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指出:“2+2的四音节是现代汉语里的一种重要的节奏倾向。四音节的优势特别表现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大量四音节熟语即‘四字格’这一事实上。”而四字格往往历经锤炼, 言简意赅, 常常是意合法的佳作。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现象已引起了国内外译界的注意。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奈达在他1983年发表的《译意》 (Translating Meaning) 一书中提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 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
国内有的学者最近提出:我们不能把汉语的优势理解成为四个字的汉语。汉语的主要优势是意合和神合, 而其他语言则是形合。这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新鲜观点。笔者在对照阅读翻译家杨必所译的萨克雷的名作《名利场》时, 不时感到汉语意合的优势得到了充分自如的发挥, 译文极为畅洁。
四、汉语的形合与英语的意合
意合虽是汉语优势之一, 但这并不意味着需将英语的形合句“一刀切”地译成汉语意合句。与意合句相比, 汉语形合句显得措辞严谨, 语气庄重。而在汉译英中也不乏“意合”手段, 充分认识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拓宽汉译英的思路, 而且是全面正确认识英语句法特点的需要。
意合法在汉语里属于“常态”, 在英语里则属于“变态”。这类“变态”常见于一些简练的谚语、表达复合句内容的简单句, 以及表达状语从句意义的定语从句中。例如毛主席的游击战16字方针“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 我们就可以译成:“The enemy advances, we retreat;the enemy camps, we harass;the enemy tires, we attack;the enemy retreats, we pur-sue.”英语谚语有些是以片语句形式出现的意合句。汉语也存在着与之“神”似或“形”似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 意合句的强调意味不如形合句, 英汉皆然。为达到强调的修辞目的, 宜形合而舍意合。
五、结语
英语注重形合, 注重结构、形式, 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 因而比较严谨;汉语注重意合, 注重功能、意义, 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 因而比较简洁。英译汉时, 往往要先分析句子的结构、形式, 才能确定句子的功能、意义;汉译英时, 则要先分析句子的功能、意义, 才能确定句子的结构、形式, 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双音节问题初探 (汉语语法论文集) .商务印书馆, 1984.
5.商标英汉互译中的跨文化视角 篇五
摘 要:商标是区别一个经营者的商品、服务和其他经营者商品、服务的标记,在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因此,商标的英汉翻译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商标不仅仅属于经济范畴,也属于文化范畴,商标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语言与文化意义,在进行商标的英汉互译时,应从跨文化的视角来选取其英汉互译策略。
关键词:商标 英汉互译 文化内涵 跨文化 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互通有无,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而各国在相互的经济交流中,无论是销售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商标。在各国间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活动中,商标英汉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国外市场的开拓。商标在体现一种文化与价值观的同时,也显示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进行商标英汉翻译时,译者应从跨文化的角度,使译名简洁清爽,不仅能释义,而且能传递出商标语中的文化内涵。
一、商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提到商标,人们往往从经济层面上来解读,而忽视了商标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商标可以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组成,这些要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图像,二是语言,而现在的商标主要以语言为主。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商标本身必然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商标作为企业形象、信誉、价值等的综合代表,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一般包括以下两种。一是体现传统文化。产品都是依据人们的生活需求制造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商家为能最大限度地销售自家产品,设计商标时,一般会将生活中的一些传统文化引入到商标的联想意义中,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例如一家服装公司的商标是“红豆”。人们对红豆可谓耳熟能详,并且都知道它的出处和象征意义。“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消费者看到“红豆”,可能就会思念家人或朋友,希望这个品牌的衣服能将自己的思念之情带给家人和好友,这样商家就达到了刺激消费的效果。又如一个化妆品的商标为Revlon,汉译名为“露华浓”。这是非常成功的商标翻译,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露华浓”出自中国伟大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揽露华浓。”给人以清香、浪漫的感觉。二是表达企业追求。商标象征着企业文化,自然包括企业对产品质量或销量等的追求。如一个药品商标为“999”。在中国文化中,“9”与“久”谐音。“久”意指长久,体现了该企业的追求是将长久的健康带给消费者。再如汽车品牌“奔驰”“捷豹”“保时捷”,都让消费者联想到汽车快速飞驰的画面,又如洗发水品牌“飘柔”,使消费者联想到长发飘飘,柔软顺滑,这些联想意义都体现了企业对产品性能或品质的追求。
二、跨文化视角下商标英汉翻译策略
随着国际贸易的愈加频繁,一个好的商标译名对企业至关重要。上文提到,商标不仅有经济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因此,在进行商标英汉互译时,必须从跨文化的视角来考虑,做到译名不仅能释义,更能将商标所隐含的文化传达出来。在探讨跨文化视角下商标英汉互译的策略前,应了解商标翻译的原则。
商标作为一个企业的缩影,是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交流沟通的桥梁。大部分消费者一般都是先对一个企业的商标有所了解,然后再了解企业的其他部分。商家为了能使自家产品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从众多产品中脱颖而出,设计商标时都遵循了清爽简洁、琅琅上口、形象生动、易懂易记的原则。因此,商标的译名也应遵循该原则。同时,由于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各不相同,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翻译商标时应遵循的另一原则就是符合译入语国家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包括心理期待、审美价值、政治观等等,应避免由于文化冲突而造成的产品营销失败。
在遵循上述商标翻译原则的前提下,从跨文化角度来说,商标翻译主要有四种策略,一是直译法,二是音译法,三是意译法,四是音意合译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留原文的内容,又保留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特色。直译法适用于在源语和译入语中存在对等词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相似性,不产生文化冲突的商标翻译。如“熊猫”牌的英译名就为“Panda”,在中英文化中,熊猫都是憨态可掬的,直译后能直接让消费者联想起熊猫这一可爱的特点。又如“长城”,长城虽然是中国特有的,但是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长城在世界上已是家喻户晓,并且也有专有的英译,因此也采取直译的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想起长城的宏伟壮观,想起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产生购买欲。
2.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根据源语商标的读音,在译入语中重新创造一个与源语读音类似的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充分保留源语商标的音韵美,适用于源语和译入语存在词汇空缺的情况。如“美加净”,在英文中没有对等词,采用音译法,译为“Maxam”,简单易记,琅琅上口,并且能让消费者联想到“max”——“至多”,进而想到该产品实惠的特点。又如“Glory”——“歌莉娅”,“Maybelline”——“美宝莲”,“Coco Cola”——“可口可乐”等都是采用的音译法。
3.意译法
意译法又称释义性翻译,即在目标语中用意义相关的文字去翻译原文商标。[1](P69)如上文提到过的服饰商标“红豆”,在中国,红豆代表相思的文化意义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英语国家的消费者对此却知之甚少,若采用直译的方法则传递不了源语商标的文化内涵,因此,采用意譯法,译为“love seed”。
4.音意合译法
音意合译法是指在采用音译法的基础上兼顾外国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源语商标文化含义,也适用于词汇空缺的情况。如“Budweiser”是世界知名的啤酒品牌,其汉译名为“百威”,就是采用的音意合译法。“百”指数量多,“威”指威武雄壮,因为啤酒的消费者多为男性,所以此汉译名符合了消费者的审美价值和心理期待,是非常成功的商标翻译例子。
总而言之,商标英汉翻译在经济交流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商标译名的好坏决定着产品的销售和商家的盈利。商标不仅仅是企业产品的指代,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进行商标的英汉互译时,应从跨文化的视角,采取符合商标翻译原则的翻译策略,从而使商标不仅有音韵美,而且形象生动,完美地诠释商标背后的文化意义。
注释:
[1]李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商标翻译》,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李广荣.商标翻译的跨文化交际视角[J].广州市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
[2]王友琴.从文化视角探析商标翻译的方法[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6).
6.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 篇六
【关键词】语法衔接 英汉互译 差异 处理
作为将语法与词汇凝聚在一起的有效方式,衔接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能够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建立一种合适的联系,以此能够使整段话更加通顺,促进文章的语义连贯等。所以,笔者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研究,对英汉互译过程中对语法衔接的处理进行分析。
一、英汉互译中语法衔接的差异
语法衔接问题在英语与汉语中都有所体现,另外两种情况下的语法差异还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然而,衔接方面与使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作者来说,认为大多数的读者能够在阅读或翻译过程中,能够针对上下文的语段对文章含义进行理解,所以在写作方面具有委婉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很多会将主语与衔接词省略掉。而作为英语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与汉语中相反,主要是一种“作者责任型”。很多作者借助衔接词的方式,多次运用,以此能够在上下文中形成一种衔接链,还能使读者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把握。根据对朱自清的《背影》与张培基的《背影》翻译的对比来看,英文中运用语法衔接的形式比较多。从调查来看,汉语作者对省略的手法运用得比较多;但是,对于英文来说,就与之不同,很少对省略进行运用。此外,对于衔接手段的运用上,中英文的使用都比较多,尤其是照应方式,这也说明了这种方式是中英文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种。最后,在等效翻译的角度出发,中英文翻译的相同之处比较多。汉语与英语之间的互译存在着一定的异同点,因此,作为翻译者来说,应该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汉语与英语的区别,积极针对各自的语法特点、文化背景与语言习俗等方面进行合理翻译,能够使翻译更加符合不同读者的需求。另外,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重语法方面的问题。作为语言构成的重要规则,语法问题贯穿这个翻译过程之中,如果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方面的问题,属于实质性的错误,这就会造成翻译的失败。因此,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语法领悟与学习水平,针对不同的语言内容,在各自的语法规范下进行正确翻译,以此能够翻译出比较完美的作品。
二、英汉互译中处理语法差异的方式
1.照应。作为一种最明显的方式之一,照应的运用比较多。主要具有指示照应、人称照应以及比较照应等。而这三种方式之中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最高的就是人称照应。人称照应方式就是借助代词的方式,对上下文中出现的名词进行指代,而且能够与上下文中的名词之间建立一种语义联系。这种方式在英语中使用得较多。而在人称照应中还有一种“指后”的方式,也就是在下文中出现被指代的成分。但是在英语翻译中,对于人称照应来说,具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作为作者来说,可以借助“its”的方式,对前文中的“中国”进行指代,而且还能使语义更加通顺,连贯等。
在翻译过程中,将“指后”的her用人名“利蓓加”代替,而且将第二个“her”与“Rebecca”省略掉,使得语义更加连贯等。这些都是对“指后”方式的积极运用,以此能够使读者明白其中的内涵。而对于指示照应,在英语中的使用也比较广泛,主要借助“the”“this”“that”等等,构成上下文的衔接等。最后,就是比较照应。主要是借助两个项目的相同关系,或者相似关系得到一定的解释等。这种照应方式在英语互译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这需要译者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识别能力。
2.替代。作为语法衔接中的另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替代主要借助“one”“do”“so”等替代词的形式,对上下文中的成分进行合理指代。例如,China does not want to hurt its good trade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Washington right now w hich something drastic would do,”she argues .Rather,she expects they w ill move cautiously .“They are happier to move slowly and gradually ,” she says .“When your culture has 5 , 000 years under its belt , you' ve got the patience.在翻译过程中,英语中的“would do”所表示的虚拟语气,在中文中无法体现出来,而是能够通过主从句合并的形式进行翻译等,以此能够达到语义对等。中文翻译过来就是,“中国并不想伤害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与政治关系。”相反,她预计,中国会小心行事。“他们更加乐于慢慢进行推进。”她说,“如果你有五千年的文化,就会有这种耐性。”
3.省略。对于省略方式来说,就是上下文中已经提过的内容,或者是双方能够自行填补的,或者在特定地方不会出现的成分。作为省略方式来说,在中文中比较常用,而且使用的频率也比较多。进行汉译英的过程中,人们会讲被省掉的成分添加上,或者借助同义词的方式进行弥补等。
结论:综上所述,英汉翻译过程中,语法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积极从各自的语言环境背景出发,针对不同的语言运用习惯,对语法衔接进行积极运用。另外,还要积极对规律性的东西进行合理把握,对各种衔接手段进行灵活使用,促进衔接的灵活性发展,以此能够实现译文的语义更加连贯,能够为读者的阅读提供积极的便利,能够使英汉互译工作得到积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茹茹.英汉语法衔接手段的差异及其翻译方法[J].校园英语,2016,(02):46-47.
[2]燕守宝.语法衔接手段及翻译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4,(12):96-97.
7.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 篇七
一、英汉互译中文化的对应与不对应
1.英汉互译中文化的对应表现。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不能封闭,应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不仅可在本国内的传承,更是能够流传到其他国家,即使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不能完全隔断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目前,汉语是世界上人数应用最多的语言,英语则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最广的语言,这两种语言的使用群体都十分广泛。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和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越来越频繁,不同国度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日益紧密,这就导致汉语与英语在互译过程中,需考虑到文化层面的因素,认真对待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中的对应表现和相同性,让英汉互译实现文化的对应。
比如,任何一门语言在描述自然形态时都是站在客观角度上的,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违背其发展规律,这是自然界自身文化内涵的真实反映。在英汉互译自然景观时,诸如:黄山翻译为Mount Huang;The Alps翻译为阿尔卑斯山;颐和园翻译为Summer Palace;Great Lakes翻译为北美五大湖等,由于这些自然景观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互译过程中文化的对应性和统一性比较高,几乎没有干扰。同时,在英汉互译中,经常会遇到大量的自然文化景观,除自身规律形成之外,也有人文自然景观,这些属于人类的共有文化,并不是某个国家的特有文化,在文化共性上一般具有普遍意义,对应关系也较为明显。像我国的故宫、龙门石窟,国外的Eiffel Tower、Buckingham Palace等。
2.英汉互译中文化不对应表现。汉语和英语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毕竟差异较大,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让语言各具特色,在互译过程中不可能完全突破障碍,让两种语言进行绝对对应和互通,主要原因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擦愿意,导致不对应现象的出现。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文化不对应现象有多种表现,其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代沟。像我国对红色情有独钟,在遇到喜庆之事或表达美好愿望时,一般都会选择红色。但是在英语文化背景中,红色即为red只是纯粹的一种颜色代名词,并没有其它什么特殊含义。
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不同,在判断语言意思方面存在着不对应性。诸如,我国向来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协作的力量,个人主义不受推崇;但是在英语文化内涵中,强调更多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的力量,这一点可以从国外的影视作品中明显体现出来。这种价值观点的不同,导致英汉互译中出现不对应性。另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自身也会出现异化现象,原来的意思发生变化,这也是影响英汉互译文化不对应现象的原因。诸如:“奇葩”原意指的是美丽而奇特的花朵,经常用来比喻不同寻常的优秀文艺作品或非常出众的人物;而在现代则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个性十足,或指向一些正常人行为和思维以外充满个性的行为,如果不了解汉语文化的转变很难正确翻译。所以,翻译者应置身于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化背景中,做好相互衔接的关联工作,减少误译现象的出现。
二、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与不对应
1.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表现。英汉互译中修辞的对应可分为多数对应与少数对应。多数对应指的是:汉语和英语语言运用到修辞大多数是相近或相通的,这样在互译过程中语言的修辞方式具有明显的对应性,通过对修辞的运用,汉语和英语的表述差别不大。比如,爱屋及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在翻译为英语语言时,则为:love me,love my dog,只不过将乌鸦替换为dog,但是修辞手法仍然保持着一致性,即为比喻,通过互译句子的自身结构并没有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典型性修辞多数对应现象。
在英汉互译中修辞手法少数对应问题,主要强调的是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不是绝对不对应,也不是多数对应,而是存在着少数对应关系,有着一定的相同地方,可以实现这两种语言的部分衔接,以此促使修辞在两种语言互译过程中存在对应关系。例如,金蝉脱壳指蝉脱去外壳的蜕变,比喻制造或利用假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或比喻事物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在英语电影《Escape Plan》中,翻译成汉语也叫“金蝉脱壳”,在翻译中并没有看到cicada和shell,从这两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来看是“逃跑计划”。不过却能够清晰看出这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都指的是“逃跑”,从而联想到均是对比喻修辞的应用,存在着少数对应关系,其中“Escape”和“脱”是完全对应,都是“它们”的最终目的。
2.英汉互译中修辞不对应表现。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在修辞手法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性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在英汉整体互译中,仅仅在自身语言表达方面就极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在汉语和英语进行互译时,受修辞手法的影响和存在,往往会到这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出现不对应的现象,并且是绝对不影响,这样的互译显然会影响到翻译结果的准确度和正确性。毕竟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受到各自国家不同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少价值观念已经在各自语言英语者的思想意识中形成常态,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当作普遍性认知来看待,特别是汉语博大精深,在修辞方面翻译成英语较为困难,导致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汉语知识体系中成语文化源远流长,像冰魂雪魄的含义是: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清高纯洁;火树银花中的火树是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即为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燕妒莺惭形容女子貌美如花,燕见之心生妒忌,莺对之自任惭愧;兔死狐悲,表示对同盟的死亡或不幸而感到伤心。针对这些成语中常见的比喻和拟人风格,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能够轻松理解,但是在英语翻译中难以找到具体的修辞手法和模式,如果进行直接翻译的话将会使成语丧失原味,甚至闹出笑话。而且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更是难以理解,这就是修辞不对应现象的表现。同理,一些英语中的句子或俗语也有着其自身的语言规律,在修辞手法方面如果直接翻译为汉语,同样会令人贻笑大方,严重影响翻译效果。
三、英汉互译中风格的对应与不对应
不同语言在描述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色彩,这是语言表现自身丰富内涵的具体形式,正是由于各种语言在具体描述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风格色彩,才导致它们的表述存在明显差异。为此,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需全方位把握汉语和英语语言的不同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紧紧抓住语言的本质和内在核心,在英汉互译中无论是对应还是不对应,都可以成为积极的翻译因素。英式幽默和中式幽默风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汉语中的幽默可能会在英语中成为忌讳,英语中的幽默同样会面临着被汉语风俗习惯所不容,这就要求在英汉互译中做好语言风格的把握工作,尽量实现对应和减少不对应现象的出现。
同时,在进行英汉互译时需以翻译内容的本意为切入点,以语言背景文化为出发点,增强中英两种不同风格文化之间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语言风格和文化之间的互通,进而促进互译中对应关系的实现。不过对于在探究英汉互译中遇到不对应问题时,需从两种语言的自身风格特点着手,客观看待和总结问题,让互译结果更加合理恰当。在英汉互译中风格对应的现象有很多,诸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Where there is life,there is hope;茅塞顿开——be suddenly enlightened等。不对应现象则有:糖衣炮弹——sugar-coated bullets;唯利是图——draw water to one’s mill等。只有把握好语言风格,才能提升互译工作的质量。
四、总结
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英汉互译对两国交流和经济贸易来说十分关键。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需了解双方国家语言的文化、修辞和风格,只有做到“知彼知己”,准确把握语言的对应和不对应,才能够进行更好的互译,翻译出来的结果才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陶然.认知隐喻与文化以及对英汉互译的解释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251-1255.
[2]赵觅.以英汉句法结构差异为视角浅析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6,01:138-139.
[3]毕晨慧.浅谈英语教学中如何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的不对等问题[J].科技风,2014,22:238+247.
8.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 篇八
一、目前英汉长句互译的研究概述
(一) 侧重于句法技巧的研究。
不少人都对长句翻译的步骤、方法进行归类, 以便后来者的学习及实践。总体来说, 理解是关键。宏观上, 对句子的框架有所把握, 才能对方法的选择有大体的了解。在方法的处理上, 英译汉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本文以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为主线, 将其它教程中所提出的方法大致上作出以下五种归类:
1. 顺译法
70%的英语句子汉译都采用此法。该方法保持了原句的语序, 按照两种语言中相同的语言逻辑进行表达, 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英汉之间存有共性, 在思维逻辑上, 两个民族也有相通的地方。但是, 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的, 因此, 两者之间肯定存有差异, 这决定了在英汉的翻译中不能单单采用顺译法。
2. 倒译法 (又称“逆译法”)
基于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的表达顺序不一, 甚至完全相反, 此时, 就必须颠倒原文的语句表达顺序, 使语句的结构框架更加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3. 分译法
在英语长句中主语或者是主句与修饰语在意义上的关联不是十分密切时, 为了使译文语句简洁明了, 可以把原文中过于冗长、复杂的部分拆分开来, 使之独立成句。
4. 合译法 (又称“重组法”)
翻译时, 根据原文的语句的句义及其中的主次、逻辑、修饰关系, 将主句与分句合并, 组成一个简单句, 按照汉语叙事论理的习惯重新组合句子。这种方法的特点摆脱了原句层次和结构安排, 易于使目的语行文自然流畅。
5. 综合法
当原文中的长句难以用以上方法译出时, 就必须从综合的角度去推敲, 抓住原文的实质, 进行反复仔细推敲。主要是把握住原文的旨意, 将精髓译出, 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似。但是不能抛离原文乱译, 而要用最贴切、最准确的遣词造句来考虑原文语气。
比如在汉英长句翻译方面, 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两个方面:
1.重组句子
汉语是属于螺旋式思维, 而英语是直线性思维的表现, 两者在句子的排列方式上有各自的特点, 比如, 汉语属于流水式语言, 尽管有主题的限制, 但是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难以断开;英语凸显一个中心, 一个完整的句子就叙述了一个动作乃至一个故事。因此, 在汉英的长句翻译时, 首先要把一个个的意群区分出来, 再运用英语句子中不同的句法 (如定语从句) 把句子表现出来。在必要的时候, 要把汉语的长句断开。
2.增加连接性词语
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语言差异。中文依赖语境的补充, 所以句子中比较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相反, 英语侧重于语言表达本身, 用词都尽量精确到位, 一般一篇英语文章中, 连接词大约占全文的百分之三十。基于两者之间思维的差异, 译者就必须在翻译的时候理顺汉语中的逻辑关系, 然后在译文中适当增加连接性词语, 这些词对保持长句或者整个段落的融会贯通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都是属于传统翻译长句的技巧, 考虑的是目的语与源语在句法上的异同, 以语义等值作为标准, 按照目的语的思维、句法特点组织成译文。而下面的研究就从另一个不同的出发点入手。
(二) 侧重于思维、连贯与信息三者关系的研究。
通常, 译者的考虑倾向优先语目的语的句法原则而并非源语的交际原则。但有意识地注意篇章的信息流和寻求方法去解决目的语的句法原则与源语交际结构之间的矛盾是重要的。译者并不一定要照搬源语每个小句的主位结构, 不过, “重要的是目的语有自己的主位结构, 读起来流畅自然, 不扭曲源语的信息结构, 尽可能保持源语标记结构的特别强调, 维持连贯的视角”。这就是Mona Baker在《换言之:翻译教程》中提倡的篇章对等。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的, 它们时而统一, 时而对立。何瑞清在《从思维、连贯、信息的角度考虑英语长句的翻译》中就提出:“汉语思维、句法在异化, 在翻译、评价英语长句汉译的时候, 我们更多关注连贯、信息角度, 而不是语法角度。”
二、长句翻译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Roger Bell在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中提到了关于翻译过程的三个概念:
(1) 翻译过程 (translating) :过程 (进行翻译;是活动而不是有形的物体) ;
(2) 译作 (a translation) :翻译过程的产品 (即译语语篇) ;
(3) 翻译 (translation) :一个抽象概念, 包括翻译过程和该过程的产品。
以这三个概念作为参考, 我们所学习的技巧基本上是对译作研究得出的结论, 算不上是对长句翻译的完整研究。对长句翻译的研究都是以译作本身切入, 研究分析优缺点, 作以批评总结。可译作本身没有生命, 仅从其中进行分析、推测总有所偏颇。知道翻译技巧, 但是关于如何灵活运用技巧, 联系全文背景考虑如何翻译这一过程就被忽略了。缺乏了对翻译过程的描述, 对产出的评论就有所缺失。笔者认为, 在这个问题上, 除了可以考虑外语学习者对语言的习得之外, 还可以对译者的心理进行研究。
仅研究译作, 对翻译技巧或处理上进行批判会忽略以下的问题:
(一) 译者的知识条件。
译者应具有英语、汉语上的造诣, 在翻译的时候应跳出源语的语法框架, 使译文贴近自然流畅。正如余光中先生在他的著作《余光中谈翻译》时谈到所谓的“洋学者”, “嚼西方的面包, 喂东方的学者”, 翻译有误的话, 会使“欧化”的句子流传下来, 对后代学习汉语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 译者的翻译过程。
RogerBell在他的书中曾给出一个翻译过程模式, 从源语语篇到目的语语篇经过大体分析、选择、合成三个大的过程, 其中又分有多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并不是线性进行的, 在大脑的思维过程之中是有并行的现象出现的, 这些情况都必须考虑到, 这样才能说得上是对翻译的研究。
三、总结
英汉互译中长句翻译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尤其是在汉英互译中, 源于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共性与异性, 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对译文精准的追求是研究分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翻译过程的研究涉及的研究层面比较广泛, 例如心理语言学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的过程有一定的艰难。因为人类的思维具有不可触摸性, 译作与翻译过程的研究是殊途同归, 所以, 除了对产出进行必要、客观的评估之外, 还需要关心译者在翻译之中的思维过程, 帮助其找到改进的方法, 这才是长句翻译研究的最终目的。
摘要:本文对英汉互译中长句处理技巧进行了小结, 描述了当前的研究现状, 以及就翻译过程的概念对英汉长句互译研究提出了疑问, 建议结合对译者的心理研究对英汉长句互译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 希望对日后的翻译研究工作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英汉互译,长句翻译,技巧,讨论
参考文献
[1]Roger T.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2001.
[2]Mona Baker.In Other Words[M].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Taylor&Francis Limited, 1992.
[3]赵光武.思维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4]陈春华.英语长句的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4.
[5]董力.论英语长句的汉译问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4.
[6]古今明.英汉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7]何瑞清.从思维、连贯、信息的角度考虑英语长句的翻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8]秦会梅, 潘绍嶂.关于英语长句顺译的深层原则[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9]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英语翻译--英汉互译中的谚语巧合】推荐阅读:
英汉翻译教案12-30
英汉翻译辅导纲要07-31
诗词英汉翻译实践11-25
翻译论文英汉对比研究07-30
经贸翻译英汉单词解析01-16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01-20
英汉翻译的困难及原因07-11
英汉习语的形象对应与翻译06-27
俗语谚语翻译07-03
日语谚语翻译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