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

2024-08-12

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11篇)

1.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 篇一

爱国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主题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历史限定。江泽民总书记说:“爱国主义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今天,我们讲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汇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1]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性不尽相同,但它作为一种正义的、极具凝聚的力量是古今一脉相承的。

一、爱国主义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爱国主义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历史上的一些道德规范在今天已失去存在的价值,如“一女不嫁二夫”、“不孝有三,无子为大”等已被当作封建礼教而摒弃,而爱国主义却始终是基本的素质要求。爱国情素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远古时代开始,先辈们生于斯,长于斯,利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创造了文化,积累了文明。他们一代又一代享受着祖国文化的熏陶,又为促进文明奋斗着。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在历史长河中,面对异族的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和奋争,涌现出岳飞、文天样、郑成功等无数可敬可爱的民族英雄,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业绩。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每一次战争都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的历史深渊。同时,每一次战争也使中国人产生震惊和民族危机感,爱国主义的精神日益增强,“救亡图存”之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近代中国出现的一切问题无不与这一主题息息相关。无论是郑观应等提倡的“实业救国”、蔡元培等倡导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还是邹容等追随的“革命救国”,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敢把乾坤力挽回”,皆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中日近代史昭示我们,要改变贫弱受欺、落后挨打的历史命运,就必须奋起抗争,奋发图强,从列强侵略中国的那一天起,中国人民就举起了团结御侮、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旗帜。从太平天国起义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无数中华儿女和爱国志士,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略,前仆后继,历尽艰辛。”[2]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凯歌。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高度凝聚力和民族尊严感,才有了新中国的建立。新中国建立后,热爱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富强、民主、统一的国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20世纪50-80年代,中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进,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任务,渡过60年代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迅速走上拨乱反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无论是克服困难的毅力,还是纠正错误的勇气,都是以爱国主义为动力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越来越自信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着,我们的综合国力从1949年的世界第13位到目前的第5位。20年风雨征程,20年沧桑巨变,我们取得了世界发达国家100多年才能取得的巨大成就。被国际社会称为“中国奇迹”。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20年中,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两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顶住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的冲击;沉着应付了1997年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抵御了1998年夏秋之际洪水的冲击;同时喜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些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密不可分的。难忘香港、澳门回归时。全国人民高举国旗翘首期盼钟声敲响的时刻,难忘申奥成功时热泪盈眶欢庆的狂热。这种情不自禁就是爱国主义的流露。

二、发扬爱国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

在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常常是总结过去,瞻望未来。回首刚刚过去的100年,我们取

得了惊人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差距,成绩使我们为祖国自豪,差距使我们为祖国奋发。在新世纪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阻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所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面对我国经济、科技水平发展较低,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健全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状况,如果没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如果没有热爱祖国、建没祖国的责任与热忱,我们便只能临阵退却,只能自暴自弃,只能任人宰割,甚而再次成为附庸。只有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拓进取,对祖国的繁荣富强、社会的文明进步有强烈的责任感,并为此而倾注全部心血、贡献全部智慧。这是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竭的动力。

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

[3]革命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独立出生入死,建设时期,需要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那么,如何做一名新时期的爱国者呢?

首先,每个公民必须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是任何时期任何爱国者必须具备的情感。民族自尊心能增加我们自立向上的恒心,自豪感能树立我们建设祖国的自信。邓小平曾说:“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4]

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就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近代史上,面对列强的分割,面对祖国的落后,部分激进分子主张一切采取“拿来主义”,甚至走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极端。民族虚无主义既否定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独立品格,也彻底否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备受人们推崇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一种偃息民族自尊心的观点。我们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且一度领导世界潮流,直到中国已走向衰落的20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罗素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做出高度的评价:“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几大古国文明唯一幸存和延续下来的文明。自孔子时代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帝国的文明都相继消亡,但中国文明却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良,得以继续下来。”又说:“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们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他还断言:“他们将在科学上创造世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很可能超过我们,因为他们具有勤奋向上的精神,具有民族复兴的热情。”这些论述对于我们消除民族自卑感是大有裨益的。事实上,民族虚无主义只是部分激进分子们倡导的,而大多数爱国者还是尊重我们祖国的主权,坚信我们民族的文明。事实证明,民族虚无主义并不会给中国带来好的出路,只能带来自卑与自残,“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糟粕,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文明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新的生命,放出新的光彩。”[3]

其次,要从思想上、知识上充分装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我们面临的局势:我们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

战。我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综上,爱国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内容,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但毫无疑问的是,它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为当代青年,对于祖国如此快速的发展,我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庆幸自己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成长。同时,我也感到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时代,一个开拓未来、创造历史的时代。我们目睹国家沧海桑田的巨变,亲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航程,时代给予我们光(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充实头脑,同时要在思想上有所领悟,让自己成长为成熟的社会建设的承担者,在党的带领下,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会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入党,为国家和人民贡献我们的力量!

2.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 篇二

一、明确师爱的内涵, 营造师爱的氛围

师爱是平凡而伟大的, 是教师发自内心由衷的热情, 是一种自我牺牲、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 是教育成功的关键。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 作为爱, 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性 (从培养民族接班人的高度出发) 、高尚的无私性 (如蜡烛一样, 燃烧自己, 照亮他人) 。师爱又是对学生成长全方位、全过程殷切的关爱和呵护。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在于如何呵护儿童。”爱生的心, 是唤起交流的激应器, 是抚慰心灵的秒方。曾经见过这样一段话:“教师是船长, 于浪谷潮尖, 急流险滩导航掌舵, 将年轻的水手送往希望的大海、成才的彼岸。”教师是船长, 更是园丁, 精心的培育着祖国的希望。“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或许这就是对师爱最好的阐释。如何在教育实际中营造师爱的氛围呢?

首先, 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本位论, 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 明确教育是唤醒, 而不是对学生的给予;其次, 要注重营造好“大家”, 做好“家长”民主管理。通过组织各种类型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活动认识自我;再次, 教师要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学生, 从细小处入手, 发现学生的优点、缺点, 给予表扬或帮助改正, 给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最后, 注重教育方法,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师只有无私的去爱学生, 对学生慈爱, 才能激起学生感情上对教师的敬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师信道, 赢得教育。

二、体现师爱的公正性, 做一名阳光的使者

现实生活中, 学生期待教师对自己作出评价超越了父母的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保护期”阶段, 他们期待教师具有慈母严父与知识传播者、教育者的多重身份。 (不论其个性的强弱, 成绩的好坏, 道德品质的差异) 然而在我们的身边, 许多教师依旧放不下师道尊严:在教学上, 对于处于落后的学生, 没有去分析原因, 因材施教, 却是板着面孔, 横眉怒目, 不管学生的接受与否一味空洞的说教;在班级管理上, 对品行较差拖班级后腿的学生, 更多的是机械呆板的纪律约束。一段时间下来, 这些学生不是惧怕学习, 就是行为变得更加难以约束, 与老师成了相对立的一派。造成这种原因的关键就是缺乏爱。爱如阳光, 记得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这样说过:“哪怕天底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学生, 做教师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拥抱、赞美他。”教师应同阳光的使者一样, 用坦荡的胸怀去认同、信任、激励每一位学生, 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让他们无一例外的均衡的享受阳光的温暖。如春风一缕, 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 去劈波斩浪驰向希望的彼岸。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牢记罗曼罗兰的话语:“要教师阳光到别人心里去, 先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三、把握师爱的教育性, 注重引导催化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师爱如同和煦的春风, 无声地拂过学生的心灵。她要求教育方法的改变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物无声指的是在进行感化时无刻意教育的痕迹, 朴素自然, 了无声息, 但效果极佳。教育学生无不出自爱的目的, 但惟有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才能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院有个调皮的学生, 恣意妄为, 我行我素, 学习成绩不理想, 不遵守校纪校规, 经常外去旷课, 很难管住她。在一次学校的拔河比赛中, 班级未能获得名次, 她很难受。通过这一点, 我发现她具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抓住这个机会, 我给她写了一张卡片, 委婉的提出了她身上的优缺点。接到卡片后, 我发现她对待他人不再那么蛮横, 态度改变了许多后来我又了解到, 她由于父母工作忙, 关系又不好, 缺少管教和关爱, 之前老师因为她的成绩差, 又不太在意她, 久而久之养成了这个不良习惯。后来经过多次谈心交流, 她慢慢的改变了, 开始听老师的话, 行为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自信心也重新树立起来。她重新获得了同学的认可, 融入到了充满爱的集体当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意图应隐蔽在美好的、毫不拘束的氛围中。”教师应化粗暴的批评斥责为关爱与信任, 这样才能于无声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我想到:课堂上学生表现出色时, 给予一个微笑;开小差时, 给予一个微嗔……这些就如同滋润心灵的春雨, 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走出师爱的误区, 领悟探索师爱的深刻、崇高

师爱是崇高的, 深刻的。他要求教师以人格、文化、智慧、情感去影响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去思考、感受, 而不是装摸做样的平易近人, 是建立在平等与真诚的基础上的。由于教育对象的众多, 在教育过程中, 多数的教师只注重抓两头、促中间。这种做法的结果是:好的学生获得了教师多数的爱, 大部分学生被遗忘, 他们成了阴暗的一角, 给他们带来一种失落。为此, 教师必须兼顾全体对象, 全身心的投入, 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让教师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贴心人, 让师爱成为教育的润滑剂、催化剂和黏合剂。

师爱是一名教师真心 (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 真情 (对学生无比的关爱) 的融合, 是值得每一位教师用一生的心血去追求的。她作为教育的纽带, 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维系着教育的成功与否, 决定着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 影响教师道德修养的差异。

总而言之, 教育需要爱, 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 是失败的教育。让我们的教师都积极地去培养爱, 在互动相长的教育活动中, 都攀升到师德的最高境界———师爱, 只有都伸出一双温暖的手, 用汗水、热血、生命, 用一颗朴实的师爱之心, 才能构筑教育的生命线。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 面对社会的不良现象、风气, 冲击着青年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时, 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 更需要教师去创新。而创新性教师的人格魅力尤其重要。在教育实践中, 如何做到爱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亲其师”、“传其道”达到“不教而教”, 师爱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师爱的内涵,公正性,教育性,崇高性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3.强化质量是永恒主题 篇三

周浦医院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目前,医院在编职工716人,其中卫技人员597人,管理人员38人,副高以上职称26人,中级职称106人,医院核定床位370张。按照南汇区卫生局结构调整的思路,我院将担负起南汇区西部地区医疗中心的重任。所以说坚持“三医”改革,提高我院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关于2002年上海市卫生系统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切实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的意见》精神,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的工作计划,将措施分工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下发了《上海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守则》等材料,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并双管齐下,通过整章建制与各条线齐抓共管,使全体医务人员“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及职业纪律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行业作风明显改观,确保了优质服务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并贯穿医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强化医护人员操作按常规,服务要规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步骤,为此我院经常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相应的操作常规,使各科室的诊疗护理技能规范有序,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据2002年上半年度我院医疗自查显示:三级查房率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8.56%,院内感染率为4.57%,疑难病例讨论率为100%;护理部护理技能考试合格率为98.4%,“三基”考试合格率为98.5%;护理文件抽查合格率为99.2%,全院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1.7%,通过各条线“三基”学习,技术练兵,技能考试,我院初步形成了一个人人学习常规、讲常规、用常规的良好氛围。

正是在这种良好氛围的驱动下,真诚的服务自然水到渠成,我院的医务人员极积参加由医院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如社会义诊、医疗咨询、防病宣传等,多次为离休老干部、老年大学上卫生知识课,我院还派出十多名医疗骨干分批赴云南文山县进行对口支援,受到了当地医院的好评。

一位贵州姑娘何仕花,突发胆囊炎胆石症,由于未及时诊治,发展成中毒性胆管炎,经我院外科医护人员的极积抢救后,病情稍有缓解。然而由于没钱,何姑娘准备放弃治疗出院回老家,此事被邻床的徐秀英母女知道后,慷慨解囊,将两万元送到何姑娘的手里,以解燃眉之急,我院的外科医护人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全科共向何姑娘捐款3000元。在治疗过程中,我院特地从华山医院请来知名教授为何姑娘做手术,并免收一定费用,在我院及社会各方的关心下,何姑娘终于恢复了健康。

“以病人为中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具体体现。我院围绕方便病人、服务病人提出了“从我做起”角色转换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调整门诊和医技科室的布局;改善服务环境,增设服务窗口;打破节假日门诊科室停诊制,实行全天候诊疗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费用;门诊各科实行“病人选择医生”挂牌服务;实行住院费“一日清”制度,使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收费行为规范化;增加膳食服务项目,为病人代购食品和来料加工;加强社区服务,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方便;改善医疗服务设施,在新建的急诊楼内每间房内安装空调及中心供氧装置;实施挂号、收费、配药一条龙服务,改变了以往病人就诊来回排队的麻烦,使医院的服务上了新台阶。

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是我院的特色专科。2001年《急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与非治疗临床研究》获南汇区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特色专科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论文五篇,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DICK、RF)对脊柱爆裂型骨折间接减压作用研究在我国属首家报道,胸腰椎骨折早期RT钉复位固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特色专科就诊半径覆盖面不断扩大,少数外省市如福建、浙江、江苏等病人慕名前来就诊、会诊。

与此同时,我院外科借助新添置的CT机,开设了脑外科病房,不仅填补了南汇区西部地区的空白,而且减少了病人的费用以及来回路途的奔波,更重要的是为病人赢得抢救的时间。

4.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篇四

——观《让世界充满爱》有感李祥俊

夜幕降临,我坐在电视机前,凝视贯注的看完了邹越教授《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会,这堂演讲会的成功之处是摆脱了简单苍白的说教,而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感人细节,丝丝入扣,情理交融,引人入胜,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顿悟,然后又被深深感动。演讲过程当中穿插的几个真情互动环节,更是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让电视现场的听众纷纷热情响应,真情流露,场景感人,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我,这场关于爱的教育可以说非常成功。

观后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耳边不时的响起邹越教授那充满激情的声音。我深深的感到,爱的教育应该长抓不懈,应该深化细化,家庭、学校都负有不可推卸的共同责任。一个人,只有懂得大爱爱国,敬业;小爱爱家,尊师长,才是真正大写的人。只有人人拥有爱心,懂得真情付出,这个世界才是真正的美满合谐。

爱是人生永恒的主题。爱,拥抱着每一天,感动着每个人。爱消失了,生命也就随之枯萎。人间最崇高的行为是“爱”,世界最温暖的力量是“爱”。一切的一切,只能融成一个字——爱。

爱祖国,高于一切。当我们把地球分割成一个个版块,给它们个取其名时,命中就注定了你要沿着一个国家生活的轨迹前进。无论沧桑岁月的流逝,无论春夏秋冬的转换,永不停止!这或许有时让你艰苦地度日,痛苦地生活,或许让你幸福地微笑,骄傲地欢呼,你都要无怨无悔。热爱祖国,是一件严肃而又庄重的使命与天职,也是一种

人生态度。心中有国,无论到天涯海角,生命永远熠熠生辉!正如台湾著名歌唱家张明敏先生一曲《我的中国心》中唱的那样,我们炎黄子孙都烙上了中国印。

爱老师,铭记恩情。人们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的,人民教师比蚕、烛更伟大!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群群孩子,便是他们的整个人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们自己又留下了什么?是爬满皱纹的脸庞,还是白发苍苍的两鬓,又或是渐佝偻的身姿„„时过境迁,或许,那些终生受益的学生已经不记得他们了吧!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与唠叨已经忘得九霄云外了„„当你自己花开芬芳,果实累累的时候,还记得那辛勤的园丁吗?所以无论在何时,无论你身在何处,你都要永远爱他们,那个三尺讲台上美丽的天使!虽然我是一名教师,但我也有我的老师。五十多年的过去了,我没有忘记教我的小学、中学、高中、师范的老师对我的教诲。

爱父母,血浓于水。母亲为你,怀胎十月;父亲为你,四处奔波。你呢?你为了他们,做了什么?心灵的震撼,良知的悔悟,你在朦胧中觉醒了吗?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位位父母,用行动向人们诠释了爱的真谛;2008年四川大地震,又是一位位父母唱响了生命的奇迹,爱的奇迹!全世界的父母多么相似,他们的心都一样,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地爱着自己的儿女!听了邹越教授充满激情的演讲,不由得想起近期看的催人泪下的悲情大剧《樱桃》,剧中的樱桃,虽是智障,但剧中的她,是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憨厚的葛望,在剧中是一位无比高大的父亲。他们以无私的爱,抚养了与自己毫无血缘的弃

婴——红红。难道还不值得人们的尊敬吗?

爱自己,把握机遇。如果你不是那么伟大,不能博爱天下,如果你不是那么高尚,不能赠人玫瑰,那么也请你爱惜自己。爱自己,不是自私,是珍爱生命与机遇。有些幼小的生命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就匆匆走了,我们既然生存了下来,就应该好好活着。生活之路不会平坦,但我们可以用一颗爱自己的心,给自己创造机会,快乐地享受生活。是的,我们生活的社会,也许有着许多不公平,也许我们生活的路途不是那么平坦,也许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波折,但是,如果你有一颗平常的心,一颗与人为善,与己为善的心,我相信,你过得会很幸福,很快乐。

当演讲结束时,我心中澎湃的浪花还是不能立即平静。生命的真谛是爱!爱祖国、爱师长、爱自己,《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永远响彻在我们生活的天空„„

5.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篇五

知识经济时代的制胜法宝是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在于教育。我们目前的教育系统是属于“遗传”性的,把知识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与创新教育相距甚远。如何促成从遗传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移,我初步考虑以下三方面问题,并提供一些个人建议。

1.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首先,没有自主意识,个人的创造性就无从谈起;而在另一方面,现代大多数创造性设想的实现都得依赖集体合作。因此,现代创新人才应该既有自主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方面的特长,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合作精神方面的教育,阿波罗13号飞船脱离故障而重返地球的事件在美国被作为合作精神教育的典范。日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方面有特到之处。比较而言,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在这两方面都很弱。原因何在?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需要一个比较民主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国外学者认为,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一定的社会秩序的反映,比较民主的社会就会有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然而,我们却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我们的社会从总体上正朝越来越开放和民主的方向发展,但在许多中小学的课堂生活中,教师专权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学生几乎被完全剥夺了提问和表示异议的机会。有些教师不但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而且在家长会上也变成了凌驾者。因为家长们把培养孩子成功的期望变成了对教师的企求,教师们因而获得了凌驾者的资格(诚然,教师本身也有万般苦恼与无奈,恕不在此展开)。另一方面,家长们在妨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形成方面也难辞其责:将自己的独生子女捧为家庭小皇帝,造成孩子们的孤傲个性;对子女前途的过高期望而不惜代价为孩子作万全安排,令孩子身不由己,这种矛盾的处境不可避免地会使孩子产生心理扭曲,形成逆反心态。

我们的学校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合作精神方面曾经是比较有效的,但现在的情况已不可同日而语。为了将来把子女送进大学,家长们把孩子过早地推向了剧烈竞争的无情轨道。尽管我们的教育在形式上仍然是集体主义的,但骨子里早已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激烈竞争,许多学生变得不愿与同学合作与交往。这种形式和内容的不统一意味着虚假,而虚假的环境无疑会极大地损害孩子们的心灵健康。

如上所述,我们的孩子就是生活在这样带有多重极端矛盾的环境中,他们稚嫩的心灵能够承受这么多这般大的压力吗?我们必须大声疾呼:还孩子以自主,让他们学会合作。

2.进行系统性的教育改革

我们现有的教育系统擅长于知识传授,有人甚至认为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进行信息和数据资料的灌输,连知识灌输的水平也达不到。因为在他们看来,在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四者之间存在着从低到高的层次关系。数据是对客观事物某些属性的符号描述,信息是具有一定组织的数据,知识是信息与情境相结合的精神产物,智慧则表现为一个人能够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一个具有较高智慧的人应该具备基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基础性思维依赖于从课程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的;批判性思维依赖于基础性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重组;创造性思维需要依靠基础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为人类社会产生新的知识。这三类思维的整合形成复合思维过程,具备较大的创造潜能。我们目前的基础教育系统在培养学生的基础性思维方面较强,在培养批判性思维方面很弱,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近乎无能。这是因为,在升学率的驱使下,许多教师被

迫变成疯狂的教学机器,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信息资料,根本无暇考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需要在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学理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诸方面进行系统又全面的变革。在教育制度上,可以允许多种形式办学,鼓励学校在一定的法规约束下自主办学,并通过改变考试办法来影响教学过程;在教育观念上,从教师为中心变为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理论上,将客观主义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相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削减那些难度过大和内容重复的部分,由单科分立和高度抽象变为多科整合和情境相关;在教学方法上由直接灌输式变为启发式、发现式和讲授式有机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3.推进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电子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创新教育所必须的。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其二,教育信息化有助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值得指出,目前许多学校应用多媒体CAI时,普遍的做法是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演示,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实际上并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索缚。可以说,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其三,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更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宇航局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息;在伯克利的劳伦斯国家级实验室研制了一个网上虚拟实验室软件,允许学生通过远程联网获取从专业天文望远镜收集的天文观测数据。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许多经验和教训。美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克林顿总统自1992年上任后,一直十分重视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他说:“为了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进我们的全部学校,要求到2000年使每间教室和图书馆连通国际互联网(Internet);确保每一儿童能够用上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给所有教师以培训,要求他们能够像使用黑板那样自如地使用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

在1996年1月所作的国情咨文中,他又把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迎接信息社会对于教育挑战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政府组织了几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例如由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97年)使6000多所学校连通信息高速公路,并开发了30多门完整的信息化课程;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学校网络试点项目”(NSNT)

涉及153所学校和95个其它组织,联合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改革试验。据资料,到1996年,美国中学已达到平均九人一台微机,而期望的标准是五人一机;在全部中小学中约有65%的学校实现了联网,但连通了Internet的教室只占14%,说明要完全实现2000年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为此,美国政府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了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于1977年3月提出一个专门报告,就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与Internet联网,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提供建议。主要建议可以概括如下:

1.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计算机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K-12课程,以提高各学科教育质量为目的。

2.强调教学内容与教法的改革,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高阶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重视师资培养,使教师们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技术,建议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

4.保障实际投资,至少将全国每年教育开支中的5%(约130亿美元)用于教育技术。

5.保证平等使用技术,全美国学生无分地区、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状况,人人得以使用信息技术的权利。

6.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建议将中小学教育经费的0.5%(约15亿美元)用于进行旨在提高K-12教育效率与费用效益的研究。

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计划也已开始启动。国家教委于1996年拟订了一个关于1000所学校教育手段现代化试点项目的五年计划,至今已有其中近半数学校建成了校园网,每校平均装备微机百余台,大多包括多媒体教室、电脑教学机房、电子阅览室等建设内容。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许多学校从多种不同渠道获得资助,自发地提前进入教育信息化行列。然而,这些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投资方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开发和教师培训。按照欧盟国家的经验,教育信息化项目一次性投资在硬件、软件、培训方面大约各占三分之一,长期的应用开发和维持则投入更多。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参考。

上面就如何发展我国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几点个人之见。值得进一步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如果每一代人只会继承而不会创新,民族何能得以发展与腾飞?可惜,我国的教育传统长期忽视了这一主题。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缺乏创新意识的教育越显问题凸出。现在我们开始重视创新教育,虽然谈不上及时,但仍然不失为明智。

从遗传型教育到创新型教育是教育观念与形态的重大改变,而教育观念与形态属于文化范畴。一种新型教育文化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不能用短促突击的办法来搞一个短期的创新教育运动,而应该将它作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来对待。要通过整整一代或甚至几代人的努力,使创新教育的观念渗透到全体教育者和广大民众的心灵中。

6.创新是作文教学的永恒主题 篇六

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新作文的能力呢?以下便是我就创新作文教学的管窥之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是创新作文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学生对写作若无兴趣,就会把写作认作“苦差使”甚至拒绝写作。像这样,创新作文教学将寸步难行。相反,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一股写作热情,从而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一种陶醉,学生处于这种乐写的境界中,教师进行作文的创新教育将会事半功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激励教学法。即构建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写作活动经常用欣赏的眼光、以肯定为主的热情去评价,肯定他们作文中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语句,肯定他们作文中标新立异的表现形式,激励他们的创造思维,让他们乐于写作,从而积极主动地写作。即便是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充分挖掘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予以鼓励。通过激励,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2.展示成功法。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成功。不断的成功会激发写作兴趣,使他们越写越爱写,从而产生“成功→兴趣→成功”的良性循环。具体做法:给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改书面作文为口头作文,让每个学生登台亮相,或定期安排时间让学生到讲台上读自己写得最好的一篇作文;利用班级“作文园地”张贴登载学生的成功之作,利用学校黑板报登载学生的佳作,每学期编印《佳作荟萃》(每人一本),让学生的作文成就人人皆知;鼓励学生投稿或参加各种形式的作文竞赛。

3.民主评改法。即改变教师辛苦批改、学生只看(甚至不看)批改意见的作文评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作文评析民主化,教师可适时地让学生扮演老师角色,分组互改作文,要求既要“寻宝”又要“挑刺”,并写出评语,互改后交流。亦可在作文评讲课上选两三篇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请声音洪亮的同学到台上朗读,让师生在台下共评。这样,学生就成了作文的主人,他们积极创作的火花就很容易被点燃了。

二、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

加强作文材料的积累是实现作文创新教育目标的基本条件。厚积薄发是写作的必然规律,如果学生积累太少,就会造成思想肤浅、文思枯竭,写文章时挖空心思也写不出几句,只好敷衍了事。面对写作材料如此贫乏的学生,创新作文教学将会陷入最尴尬的境地,创新教育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学生只有积累了丰厚的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写作时若能轻松愉快,挥洒自如,教师便可顺利地引导他们进行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这样,创新教育才可能落到实处。如何加强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呢?

1.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源泉,作文其实就是生活的“写生”,故教师应引导学生投入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去思考生活和人生,去体验情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作文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作文养料。要丰富学生的作文信息库,扩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教师应支持和引导学生搏览群书,广泛涉猎。不管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还是科学、艺术领域的,不管是课本上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是课本外的中外名著、各类报刊,都应鼓励学生读,必要时还可提供资料、推荐篇目。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记下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精辟论述、精彩语句、精巧的构思等,尤其要记下自己的新认识。这些材料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另外,影视、广播、时代感强烈的音乐也不失为一条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渠道。

三、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具有独创性、突破性。一篇作文能否有创新,关键在于思维是否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创新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创新作文要求在写人、状物、叙事、说理时有新意,具体表现为思想新、观点新、体验新、理趣新、表达新,其实质就是思维的创新,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要打破常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去写别人所未写。目前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结构的模式化、材料的通用化、语言的成品化,就属于思维方面的问题。

创新思维能力的闭关应贯穿于平时教学中。平时教学时,教师应以阅读和写作训练为契机,循序渐进地安排训练计划,给学生营造一个利于思维开放的广阔空间,不要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指导阅读要尽量设置一些开放性的、探究性的训练题;指导写作要精心设置利于思维展开的话题,或干脆让学生自主命题。培养创新思维时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即利用联想、想象、推想、猜想,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纵向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方式。学生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力,再加上丰富的信息储备,就有可能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比如:可调遣记忆中的信息把平时关注到的生活,利用已有的文化积淀,大胆想象,巧妙构思,迁移变通,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典型。

四、形成健康的作文心理

作文要避免消极化、片面化等不良倾向,在创新作文教学中,我们不得不关注学生的作文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作文心理是创新作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必要一环,如果作文中充塞着消极化、片面化等不良倾向,作文中的创新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在平时作文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心理陷入了畸形。有的学生为了创新,失却真情,甚至以丑陋为美,以怪异为新,以游戏人生、标榜另类为有个性;有的学生为了创新,思维偏激,走向极端。如:以“缺憾”为话题作文时,有不少学生提出缺憾就是一种美,要大胆追求缺憾、欣赏缺憾美,却未写如何让人生缺而不憾,缺乏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如此这样,我们能忽视吗?如何形成学生健康的作文心理呢?

1.关注人性健康、人格健全,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可以说,真善美是作文的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做真实人,说真实话,写真实文――表现真情真理真意真趣;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明辨善恶、美丑的审美理念。

2.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健康。创新作文不仅要有独创性,还要有思辨性,故创新作文教学要克服学生的偏激思维,要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才可能具备一种以理服人的人文力量。

创新是作文教学永恒的主题。相信,广大的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并切实指导学生,定能使作文创新教育结出丰硕的果实。

7.和谐是班集体建设的永恒主题 篇七

所谓“和谐班集体”,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让学生在集体中发现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那么班主任该如何构建和谐的班集体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是激发人的潜能及创造力的沃土

人的创造欲望和创造潜能的发挥与宽松、和谐、民主的优质环境联系在一起。一个具有创造潜能的人,离开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得到大的发展,更不可能有所作为的。相反,即使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创造潜能,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也一定会比以前有所作为,这说明环境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必须竭尽全力地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环境。

1. 班规班纪的健全

“江水离开了大堤,就会泛滥成灾;火车离开了轨道,就会寸步难行;学生离开了班规,就会学业难成”。让每一位学生查找班级或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和谐的音符”,制定相关的整改措施,让每一位孩子为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最后整体把握,在不违背《准则》的前提下,民主讨论、修改,打印成“文”,张贴在教室。学生会很乐意地自觉地去遵照执行,不愿去“犯规”,在这和谐的氛围中,大家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融入到这一多的立体思维锻炼的机会。例如:已知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根据已给的二视图分析物体的结构特征、尺寸、位置和方位关系并想象出其空间形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实物模型或用橡皮泥根据已经条件捏出题中所描述的物体,通过直观生动的形象得出结论或验证所得出的结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该形体的结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判断其结构关系,准确地绘制和表述出第三视图的特征就会变得顺理成章。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和谐的集体中。

2. 班级活动的开展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在活动中和谐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我们可以结合重大节日举行主题辩论会、演讲比赛、故事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自我认识能力。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学校秋季运动会、兴趣小组活动、元旦文娱汇演等。这样既可以给特长生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顽强的意志力,又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宣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荣誉感,激发学生发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3. 班级文化的布置

教室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应把教室建设成能让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软环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对于班级的布置,如学习园地、手抄报、黑板报等,我向来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设计的,能说的就说,能写的就写的,能画的就画,能做的就做,能评的就评……定时更新,评比总结。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保持教室里的安静与祥和,告知学生教室是神圣的,任何时候不允许不文明的言语、动作在教室里发生。这项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只有做好了这项工作,班集体的良好环境才能得到保障。

二、平等、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班级的基石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起点和前提。黑格尔曾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喜学生之喜,忧学生之忧,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作为素质教育的直接承担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师生情感的沟通者,是学生情感的寄托者。有责任感的班主任必须要完善自我,更新观念。

1. 树立新型学生观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花季少年。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研究学生思想开始,了解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精神,提高其社会适应性,让他们觉得在学校有人是爱他们的,甚至这种爱有时可以与亲情媲美。

首先,班主任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将学校、班级的要求内化成学生的需要。爱默生和他的儿子想把牛关进牛棚,可牛怎么也不进去。女仆拿着一捆嫩草,小牛吮着手指,闻着嫩草的清香,乖乖地跟着女仆走进了牛棚。在我们的教育中,尤其是在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种“顶牛”现象,怎么办呢?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学习爱默生的女仆,去了解“牛”的喜力的最有效方式。

总之,要实现《机械制图》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好课程的信心,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并通过手脑并用的练习促进学生立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技能。当然,要教好《机械制图》课除了要做到上述三点的同时,还必须把握新时期课程改革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新知识、新要求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不断探索提高。

浅析《失街亭》人物形象刻画及其表现手法

张维利

(东海职教中心,江苏东海

《失街亭》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不仅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扣人心弦,而且为我们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各有特性,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是怎样来刻画这些人物形象的呢?

一、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是思想的衣服。文学作品中,性格化的语言,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的重要手段。《失街亭》中,写了很多人物的对话,对人物的性格、身份、感情、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诸葛亮的语言在通篇中都很突出。他是这次战争的最高指挥者,和他的部下接触很多。如文章一开始马谡请战驻守街亭时对马谡所说的扼守街亭的重要性的一番话,以及他的精密的部署,可以看出他用兵谨慎、细心的性格。接下来对部将王平、魏延的派遣和嘱托,体现了他知人善任、虑事周密、审时度势的军事才能。特别是斩马谡一段,对王平则严厉斥责,面对马谡则体现了极其复杂的感情。初则指出其不听王平之言而铸成大错,继而指出其罪不容赦,最后申明不正军法则不能服众,但又提出抚恤其家小而慰死者。马谡被斩后,又深度自责,痛哭不已。这一段对话,写得情真意浓,人物的内心世界都从对话中表露无遗。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诸葛亮那赏罚分明、勇于自责的主帅风度,这一些富有性格特点的语言,构成了诸葛亮完美的艺术形象。

马谡的语言显示他死守兵书、自恃高明、轻敌自信、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形成他这种性格的原因,在《三国演义》中曾有多处叙述。马谡原是三国名将马良之弟,本来就有一些优越感,从他跟随诸葛亮以后,曾出过一些谋略而为诸葛亮所赏识,如征南时献“攻心策”,北征前献过“反间计”,使魏主削了

好、需要,才能有的放矢、按需施教。

其次,班主任在立足全局的基础上,还要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工作。尤其是问题比较大的学生,不管是行为规范方面,还是学习方面。班主任一定要舍得花时间。每个星期我都会利用一些课外的时间,比如早读、午休、课间的时间等去找一些学生谈话,一般一个半月左右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会谈一次。班主任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也是课外的功夫———“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2. 协调好科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由于科任教师与学生交往多限于课堂,这就使得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情感联系较单一。班主任应从培养感情这个角度出发,从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两个方面,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班主任要及时、主动地与科任教师交流本班情况,使科任教师及时掌握班级整体情况。否则就有可能给班级管理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班主任应该及时与科任教师交流班上学生的情况,利用一些机会,经常性地与科任教师交换意见,了解学生上课的表现及学习的动向,认真听取科任教师对学生有关情况的反映和对本班工作的建议、意见。

第二,要在学生中间树立和维护科任教师的威信。如果说第一点是要让教师来了解学生,那么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就应该是让学生来了解教师。2007年10月份我特意组织了一场

司马懿的职,孟达举事前,他建议诸葛亮给孟达写信,防止司马懿搞突然袭击。北征时又任中参军安远将军,加上他本身又有“言过其实”的弱点,这一切都使他趾高气扬起来。他在请战时,目空一切,司马懿、张郃甚至连魏主曹睿都不放在眼里。到街亭后,固执己见,死搬教条,看不起王平,甚至连诸葛亮都不放在眼里。他相信的只是他自己和他读过的“兵法”。面对司马懿这样的劲敌,他却洋洋自得。这样的人遭到失败是必然的。而上面这一切都是通过马谡和别人的对话表现出来的。这些性格化的语言,仿佛使我们看到他那种自命不凡、盛气凌人的样子,听到他那种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声音,真是一个“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典型。

二、通过传神的情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失街亭一段,写了马谡的三次发笑,三个笑写,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不同的感情。

第一次在看了地势后,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把马谡的笑和他的话结合起来看,这里笑丞相多心,他早就把诸葛亮的千叮咛万嘱咐当作了耳边风,而且语气里还有点笑话军师谨慎多余的意味,表现马谡的盲目自信,麻痹轻敌。

第二次笑是在和王平的一番对话后,马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当王平向他提出合情合理的建议的时候,马谡满口理论,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把自己熟读兵书当作炫耀的资本,完全听不进王平的一词半语。写出了马谡的闭目塞听,刚愎自用,只会纸上谈兵。马谡瞧不起王平,以兵法为万能,视别人为草芥。这是一次讥讽的大笑,表现了马谡的狂妄自诩。

“我们的老师”的主题班会。首先由我结合自身的经历,把一个教师期望学生成才的心态和种种不易做了介绍,许多学生也谈到了自己的父母、亲戚,自己小学的教师,谈得很真实,也很动情。经过班会之后,我发现我班的学生与科任教师的关系明显融洽了许多。

三、学校、家庭、社会立体育人网络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班级的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示范性学校的建立,我们这些农村学校生源严重流失,招了很多的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由于自身和家长工作等多种因素,给我们班主任管理班级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觉得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尤为重要。

8.“依法行政是政府永恒主题” 篇八

9月22日,王学成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他说,“政府的行政权力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个人的行为选择,如果政府的行政权力被执行越位、错位,那么对个体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政府必须在程序上要符合规范,在实体上符合权限,不能肆意发挥。”

中国新闻周刊:通过近一年的法治考评,发现政府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

王学成:客观讲,政府依法行政工作中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考评,我们发现部分行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依法行政的认识还不到位。认为依法行政是“很虚”的工作,既没有把依法行政的要求融入经济建设、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业务工作中,也没有把依法行政的规则落实到行政决策、文件制定、信息公开等工作过程中;甚至把依法行政等同于行政执法,认为其行政执法任务不多,因此依法行政与其关系不大。

我们还发现,依法行政工作力量和工作成效自上而下逐级减弱的状况依然存在,基层依法行政工作力量不足制约全省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大部分县、区政府法制工作力量不足,与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经济发展对法治建设的影响,比如,珠三角地区依法行政状况优于粤东西北地区。

可以看出,目前依法行政工作进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和部门差距较大。行政执法任务重的部门优于行政执法任务轻的部门;经济发达地区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领导的重视程度,人、财、物的保障程度,直接影响着本地区、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成效。

中国新闻周刊:与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不同,法治更多是价值层面的理念要求,那么,法治如何量化?

王学成:法治包含许多价值层面的理念和追求。经过多年的法治实践证明,法治也是可以被量化和衡量的。

实际上,对法治的量化考核并不是我省的首创。国务院2004年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要求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201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晰了依法行政考评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同时,对法治的量化考核,在国际、国内,理论界、实务界,都有过一些非常好的探索。

中国新闻周刊:法治政府主要是一个软性环境评价,构建指标体系是否存在现实困难?

王学成:构建指标体系中确实也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例如,用哪些指标来衡量法治政府状况?如何在统一的指标和各部门不完全相同的职能之间寻找到平衡点?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地区发展不平衡。

二是,统一的考评标准与各单位不完全相同的职能之间的矛盾。

三是,对依法行政状况开展考量的手段有限。

四是,从总体上看,政府主导的依法行政考评,仍然存在政府自己评估自己的问题,缺乏人大权力机关的直接督导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力度和社会公信力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中国新闻周刊:有观点认为,考核法治指标有时会与考核经济指标互相矛盾。

王学成:我认为,经济指标与法治指标并不是相互对立的,两者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对经济指标的考核与对法治指标的考核并不矛盾。

一方面,依法治理本身就包含着依法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与调控,例如政府依法履行宏观调控职能等。法学一级学科下有二级学科经济法,经济法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政府如何依法治理经济。

另一方面,政府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和永恒主题。依法行政融合在政府工作的经济管理、社会及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阶段。

9.讲党性是组工干部永恒的主题 篇九

冯龙庆

党性,一个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的根本问题,一个激励了一代代组工干部无私奉献的精神支柱,是组工干部应当永远坚守的不变诺言。《人民日报》6月6日刊出《组工干部的“党性之问”》综述文章,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作为一名从党校到组织部挂职锻炼的组工干部,更应时时开展“党性之问”,争当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忠实践行者、模范带头人。

一、“党性之问”是对组工干部党性的大自查

这场关于“什么是组工干部党性”的“党性之问”,使组工干部对党性的认知得到了深化,但“党性之问”的意义不仅是探讨组工干部的党性涵义和标准,更是一次对照自我、检验党性纯度的“自查”。

一问组工干部的坚定信念。开展“党性之问”,探讨什么是组工干部的党性,前提就是要以党性为信仰,能够自觉坚守、锤炼党性。少数干部正是由于党性信仰不坚定,才会作风不正、违法违纪。开展“党性之问”,就是要问问自己能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真正把“党性之问”当做对党性信仰和党性纯度的再检验、再锤炼、再坚定。

二问组工干部的浩然正气。强党性不是一劳永逸的,国情、党情、民情时刻在变,党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和丰富。在这场“党性之问”的讨论中,组织部长带头示范,组工干部全员参与,谈体会、讲认识,提标准、说要求,找坐标、明责任,通过党性大讨论活动更新党性要求,始终绷紧纯洁性这根弦,保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涤净精神“尘土”,提升思想境界,这个常讲常新的问题让每一名组工干部经历了一场精神的再洗礼、党性的再锤炼。

三问组工干部的集体自觉。“党性之问”,是组工干部的使命与责任之问,是组工干部的努力方向之问,是组工干部的生命支点之问。回答“党性之问”,不能只是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脚到组工干部的集体自觉上。“不能自律,何以正人”,组工干部在讲党性上要走在前列,做自觉践行党性的模范先锋,尤其是在考察、选用干部中不掺杂个人好恶,把原则、程序当成红灯黄线,以践行党性要求的高度自觉树立组工干部最讲党性的良好形象。

二、“党性之问”是对组工干部党性的大锤炼

党性是组工干部的生命线。这场“党性之问”,彰显了组工干部的党性共识,凝聚力组工干部的共同信念,赋予了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更高要求,“三性”锤炼聚变为推进组织工作的强大动力。

一要锤炼组工干部政治立场的坚定性。组工干部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思想上坦荡磊落,在作风上清正廉洁,才能体现先进性。一是要提高政治觉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二是要强化宗旨观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为基层、为党员、为干部、为群众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要严守组织纪律。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与党组织保持一致,遵守党的纪律,严守组织工作秘密,坚持工作原则,恪守职业准则,陶冶思想情操,把组织工作真正作为一种事业追求。

二要锤炼组工干部组织工作的原则性。组织工作原则性很强,组工干部必须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办事,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要严格坚持原则,坚定不移地执行《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原则、基本条件和任职资格,坚定不移地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要抓住关键环节,认真履行程序,坚持群众公认,把好民主推荐关;坚持党管干部,把好组织考察关;坚持扩大层面,把好民主协商关;坚持集体研究,把好讨论决定关。要抓好规范

运作,严格遵守纪律,切实以“十不准”内容为尺子,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

三要锤炼组工干部改革创新的敏锐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各项工作都面临着诸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这就需要组工干部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具有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善于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工作实践中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完善工作手段,改进工作方式。要切实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本领,不断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全面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三、“党性之问”是对组工干部党性的大考验

党性之问,“问”在心灵,“答”靠行动。党性学习讨论活动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讲党性没有终点,活动结束了,行动还要继续。组工干部要带着“三心”去回答党性之问,接受党性考验。

一是要重品行、做表率,对党和组织怀揣忠心。对党忠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面对党旗许下的承诺和誓言,是党性纯洁的根本体现。组工干部对党忠心,就要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组工干部重任在肩,只有具备对党和组织的赤胆忠心,才不会被虚名蒙蔽、被私利诱惑、被困难吓倒,才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挑重担,创新破难。

二是要讲政治、顾大局,对事业要处以公心。组织部门是管干部的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讲政治、顾大局、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职业操守、为政之要,是组工干部讲党性在工作上的最好体现。工作中,要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特别是在选人用人上,识人眼光要公正,选人程序要公开,用人标准要公平,坚决抵制干部选拔任用中存在的说情风、关系风、跑要风,只有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处以公心,才会选准人、用好人。

10.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永恒的主题 篇十

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相关报告中指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偏紧,将导致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加大。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11450亿斤。按照粮食自给率95%以上测算,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

尽管中国粮食实现“八连增”,但由于2011年遭遇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仍十分脆弱,能否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很难预料。从全国来看,近期云南地区出现了连续3年干旱,东北地区入冬后的降水也偏少,发生春旱的概率增加。

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强度在加大,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公布的数据,1950年至2009年,全国农业平均每年因旱受灾3.26亿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以上。

气象灾害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的收成、品质优劣和成本高低。其中,干旱、水涝两大类气象灾害是制约世界粮食稳产增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旱灾粮食损失更占气象灾害损失总量的60%左右。干旱是造成我国粮食减产的最大“元凶”。

现在有一种声音称,即使国内出现粮食短缺,价格信号会很快传递到国际市场并增大供给,所以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不一定坚守。我们不禁要问,靠进口粮食就能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有必要提及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撰写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当时,这本书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该书认为,全球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引发的世界粮食危机,再一次向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敲响了警钟。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9年出现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目前,中国主要通过进口大米、小麦、大豆等来弥补这一缺口。

以广东省为例,近年来,该省粮食年产量和亩产量都逐年下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已从1980年的近597万公顷减少到2008年的约440万公顷,减少157万公顷。相对于广东每年3400多万吨的粮食消费需求量,每年2000多万吨的粮食缺口必须依赖省外采购或从国外进口。仅2009年,广东省就进口粮食539.8万吨,比2008年同期增长39.7%。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不仅是我国历朝历代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还是当前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之路的根本保障。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的粮食安全危机,我们宁可信其有,并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政府只有把仅仅满足于国内需求的“口粮农业”上升为服务于国家全球竞争的战略产业,才能真正掌握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工作中的永恒主题。鉴于国际和国内粮食供给的减少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国内粮食政策确保粮食供应。

11.解放思想是永恒主题 篇十一

众所周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作为改革的追求, 其实质就是教育要满足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一诉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一诉求日益凸显, 日益成为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在减负的大背景下, 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成为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

要转变观念———学生是成长中的生命体

长期以来, 我们更多地将学生视为学习知识的容器, 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 忽略了他们作为具有鲜明个性的生命体的特征, 缺乏了对学生个性的应有尊重, 导致学校教育因“唯智”出现失衡的倾向。因此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只有我们将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生命个体时, 才会在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的同时, 更加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不但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 而且关注学生心智的成长、体质的健康, 让学生懂得责任与使命、感恩与回报,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回归到本质。只有回归到本质的教育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提升职业素养———构建生态师生关系

实现“减负增效”的基础是要有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 其核心是通过教师职业素养的修炼构建生态的师生关系。生态的师生关系是以尊重为基础, 理解为前提, 平等、关爱、欣赏为具体体现而构成的成长共同体。

作为教育者的“尊重”, 是要将学生看作是富有个性特征的生命体, 他们或者开朗, 或者沉静;或者勤奋, 或者松懈……这是学生的天性使然, 我们的教育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实施的;是在这样的基础上, 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化的成长。只有当我们对学生的尊重发自于内心, 才会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学生每一点进步, 才会宽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才会用我们的真诚、关爱去感化我们的学生, 从而实现学生“快乐于学习”, 收获自信。

作为教师还要理解学生, 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当我们理解学生时, 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 才能真正认识他们, 用一颗童心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或忧愁, 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大门, 让学生, 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乐于与我们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他们, 实现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减负增效”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乐学中成长, 因此, 教师才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这就需要教师牢固树立生态师生观, 铸就新型的师生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教学过程是实现“减负增效”丰要途径, 优化教学过程是让我们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 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 开肩学生幽闭的心智, 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从而让我们的教学充满生命的灵动。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新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它包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 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 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 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有效评价, 注重生成的教学过程。

师生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 作为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更重要的是构建这样的一个共同体。在师生的平等交流、互动过程中, 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乐于学习的态度;要让学生懂得成长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实现的, 作为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基于上述理解, 我们确定了生态课堂的基本流程:预习指导→情境创设→自主探究→交流提升→巩固拓展。“预习指导”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和途径, 增强预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情境创设”是结合学习的内容, 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问题的“场”, 或真实, 或模拟, 目的是调整学生学习状态, 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以主动的、饱满的情绪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必须还“权”于学生;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素材, 观察学生探究的过程, 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能因“急躁”而包办学生探究的过程。“交流提升”是个很重要的过程, 教师要学会倾听, 只有听得清、听得真, 才能有效地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正确的信息, 也要关注学生错误的信息, 正确的信息固然给我们以启迪, 错误的信息同样给我们以思考。唯有如此, 才能实现在交流中提升的目的。知识的获得不是学习任务的完成, 恰恰是学习任务的开始, 因此我们再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 通过拓展性练习, 深化学生的思考。

生态课堂教学的宗旨, 就是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 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过程, 享受知识探究过程中的挫折与快乐。

回归本真的学习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性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容否认的出现了形式化、随意化的倾向, 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 也违背了学生发展的规律, 因为学习评价的目的是矫正学生的学习行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任何形式化、随意化的倾向都会将学习评价引向歧途, 都会使“减负增效”成为一句空话。

“回归本真”成为学习评价的一个追求。评价的对象是学生, 作为成长中的生命体, 他要求评价是真实的, 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不是空洞的夸奖, 唯有真实的评价, 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 为了保护学生自尊, 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讲究策略, 但不等于放任。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或者是学生学习的态度, 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方法, 或者是独特的思考角度, 或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强化评价的针对性, 强化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按时间分类包括及时性评价和延迟性评价。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的是及时性评价, 主要方法有语言描述性的、实物奖励性的、定性评价性的等;作业评价及时性与延迟性的结合, 更多采取的是语言描述和定性评价等。采用哪种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境来选择, 当然在学习评价过程中往往是几种评价方法的综合, 以求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学习评价应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从而更好的认识自我, 实现学习心理品质的优化。

丰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才智

前文谈到, 减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低效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 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到丰富的社会实践之中, 实现学生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增效”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分包括课程拓展类、主题实践类、社会服务与劳动实践类等。课程拓展主要知识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向课外拓展而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实践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而开展的实践活动。社会服务与劳动实践类,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珍视劳动成果, 尊重劳动的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要客观分析本校的实际与所在社区的现实有针对性的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 教师要对开展的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 制定活动的方案, 包括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准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活动成果的呈现、活动的安全预案等;在活动过程中, 对学生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交流。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延伸, 它作为学校课程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中将课本上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 进一步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同时也磨砺了自己的才智。

上一篇:广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建议下一篇:临床科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