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教案

2024-10-01

古诗的教案(精选13篇)

1.古诗的教案 篇一

古诗《所见》的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识记本课生字“牧、童、骑、闭”,学习部首“马字旁”。

2、学会吟诵古诗,读出古诗的趣味,熟读成诵。

3、借助看图说话,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吟诵古诗 ,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借助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看图说话。

教学过程:

一 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一)出示第一幅图,看图说话,学习生字。(图一:牧童骑在牛背上,张大嘴巴唱歌。)

1、看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随机学习“骑”。

2、初步了解牧童,学习生字“牧”和“童”。

(1)简介“牧童”,出示“mù tóng”拼读音节。

(2)说说记字好方法(“牧、童”)。

(3)老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看清字的笔顺笔画,正确书写。

3、用上“牧童”这个词说话。

(二)出示第三幅图,看图说话。(图二:牧童站在树下,抬头看知了。)

1、看图,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练习说话。

(三)揭示诗名,了解诗作者。

过渡:刚才,小朋友用一句话把你们看到的画面说清楚了,有位诗人把他所看见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

1、出示:所见 , 齐读诗名。

2、出示:yuán méi ,指名拼读。

3、出示:清 袁枚 让学生了解袁枚是清朝的一位诗人。

二 初读古诗,指导朗读。

(一)初读古诗,随机正音。

1、自由读古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2、正音:(振(zhèn)、林樾(yuè)、意(yì)欲(yù)、鸣(míng))

振??林樾(“樾”就是树阴的意思)??振林樾??(什么振林樾?)歌声振林樾。

意欲??(意欲干什么?)意欲捕鸣蝉??随机正音“捕、鸣”。

3、再读古诗(自由读 指名读)

(二)再读古诗,正确停顿。

1、老师范读。

2、学生练习(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齐读。

三 图文对照,说清图意,了解古诗的大致内容。

1、看图,找出与画面相对应的诗句。

2、仔细观察图一,看清图意,练习说话。

(1)(出示图一)引读诗句。

(2)听听歌声,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赞美这歌声。

(3)(出示)骑 唱歌 歌声…… 借助提示,说清图意。

(4)同桌练说

3、仔细观察图三,看清图意,练习说话,学习生字“闭”。

(1)(出示图三)看图思考:牧童站在树下,他究竟想干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引读诗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学习生字“闭”。

(4)理解“闭口”,引导想象牧童的心理活动,感受牧童的聪明与可爱。

(5)(出示) 一声不响 站 想 , 借助提示,说清图意。

4、根据诗的.内容,想象画面,练习说话。

(1)联系图一和图三的内容,启发想象

(2)出示图二 听到 看到 ,借助提示,练习说话。

(3)学生自由练说

5、出示(图1??3),按一定的顺序把句子说清楚。

(1)同伴合作讲故事。

(出示)图1:骑 唱歌 歌声

图2:听到 看到

图3:一声不响 站 想

(2)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3位同学配合说话。

6、男女生比赛读。

四、背背唱唱。

过渡:你看,诗人袁枚用简简单单的四行诗句把自己所看到的情景告诉了我们,还引发了我们的想象,这古诗真是太有魅力了!

1、同桌互背,指名交流。

2、吟唱古诗

(1)听录音

(2)生跟唱

五、布置回家作业。

师:今天,我们通过读读,说说,背背,唱唱的方式学习了古诗《所见》,回家后,大家可以把古诗背诵或者唱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把古诗中有趣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2.古诗的教案 篇二

一、发现变迁,“ 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载体,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 义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 不能理解词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艺术境界就是一种空谈。 这就决定了古诗的学习必须从词句的解读入手“, 披文入情”。 理解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 泡” 出古今音、义的异同。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的“ 衣裳( yī cháng) ”“ 妻子( qī zǐ) ” 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关键。 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 一生读)

师: 如果对照注释读一读, 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 妻子”不读“ qī zi”,而是读“ qī zǐ”,因为古时候的“ 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两个词,和我们现在“ 妻子”的意思不一样,现在“ 妻子”是一个词。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 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和现在都不同。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 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 读“ yī cháng”,它也是两个词。 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 cháng),现在“ 衣裳”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 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还打湿了裤子,说明泪流之多,内心该是多么高兴。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 泡”诗的重要方式。 学生弄清“ 衣裳”“ 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帮助。

另外诗题中的“ 河南河北” 学生在理解时也容易产生困惑, 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 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 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就是———

生:黄河的南岸。

师:那河北是指———

生:黄河的北岸。 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 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的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当然“, 泡”的方式除了借助注释、教师引导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途径。

其一,借助工具书。 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没有《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不行,学习古代诗词,没有古汉语字典也不行。《 王力古汉语字典》《 古汉语常用字典》 之类的工具书要常备一本, 学习古诗,常查、常翻古汉语字典,对于“ 泡”诗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其二,联系具体语境。 一个字词常常有多个义项,究竟该怎样理解,要联系文本,联系语境, 选择恰当的义项。 比如“ 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 漫”字,究竟是“ 漫不经心”还是“ 胡乱”的意思呢? 结合具体语境,我们知道此时诗人欣喜若狂,想到的是“ 放歌“” 纵酒”,想到的是赶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洛阳,因此顾不上爱惜书籍了,便胡乱收拾桌上的东西。 只有联系了语境,学生才会明白此处的“ 漫”是“ 胡乱” 的意思。

其三,注意字词的活用。 有些诗中的字词,属于诗人自己的活用、借用,若用平常的理解是无法说通的。 比如“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 青春”,我们一般理解为“ 青春年华”,可此处诗人是借指“ 美丽的春天”。

理解词义是学生走进诗歌的基础,字词理解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元好问有诗云:“ 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 正有苦心人, 举世几人知。 ……文须字字作, 亦要字字读。 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 ”所以古诗理解需要慢慢地“ 泡”,需要细细“ 咀嚼”。

二、大浪淘沙,“ 泡”出诗人创作之源

《 孟子·万章下》 “: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近些年来受通篇诵读、不求甚解思想的影响,逐渐被部分语文教师所忽视。 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领会诗词的内在意蕴。 诗歌创作特别钟情于“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所表达的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 因此,我们教学古诗, 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了解。 如何“ 泡”出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认为,应做到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教师提供资料相结合。

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 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引导学生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关键。 学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向学生推荐阅读《 杜甫传》,重点了解在“ 安史之乱”中诗人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无数苦难。 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百姓,目光时刻关注着苦难的百姓。 为了让学生了解“ 安史之乱”给百姓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我根据史料,组织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 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 lǔ) 掠, 百姓家破人亡, 流离失所。

“ 安史之乱” 持续了八年之久, 老百姓遭到了空前的浩劫。 “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 皆为丘墟” (《 资治通鉴》) ,“ 汝、 郑等州, 比屋荡尽, 人悉以纸为衣” (《 旧唐书》) , 出现了千里萧条、 人烟断绝的惨景。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通过记载的资料,学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因“ 安史之乱”所遭受的灾难。 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人为何在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 河南河北”后的“ 喜欲狂”。“ 泡”出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正确把握、 深刻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三、追根溯源,“ 泡”出诗人的心路历程

刘勰说:“ 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 ”抒情的古诗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代诗词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入作者内心,把握诗人心声。 对于抒情的诗歌,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杜甫为何在听说官军平定“ 安史之乱”时竟然欣喜若狂。 为什么难以理解? 是因为学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 触摸诗人的灵魂。 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 泡”开诗人在“ 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 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 悲伤。

1.“ 喜欲狂”原因之一“: 泡” 开诗人心之苦。

为了把学生带进诗人杜甫苦难的生活,我补充了杜甫自我写照的一些著名诗句,“ 泡”出诗人“ 安史之乱”八年中经受的苦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 百忧集行》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被安史叛军抓获,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担心,头发都愁白了。 诗人由于痛苦、烦闷,不停地挠头,头发都掉了,稀疏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出了诗人逃离长安后的狼狈不堪。“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了诗人入川后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无以为继的窘迫。 孩子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哭着、喊着、闹着向诗人要吃的。 这一切苦难都因为“ 安史之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2.“ 喜欲狂”原因之二“: 泡” 开国家之殇。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杜甫“ 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 课堂上我引入了《 春望》 中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 感时花溅泪”, 诗人为何见花落泪? 为何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 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 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 被叛军杀死的杀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抓走的抓走。

师:孩子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如此的灾难,想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 此时的诗人最渴望“ 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 公元763年的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 喜欲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 国破”“ 草木深”,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大悲之后有大喜,个人的喜是小喜,国家、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 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四、品味语言,“ 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 语文教学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诗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在感悟的过程中内化习得表达的技巧。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诗的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 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 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 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 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到诗人的灵魂;只有“ 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 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 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 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

生:喜笑颜开的脸。

生: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他写妻子和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

生:自己内心的喜。

师: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看到你,你是———

生:快乐的。

师:看到他,他是———

生:微笑的。

师: 杜甫是写诗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 漫卷诗书喜欲狂”在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 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他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 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 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的一个动作“ 漫”,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 他是喜极而“ 漫”。

生:“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高兴。

师: 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他竟然放声高歌, 酒也不停了,而且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 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 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 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 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 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着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 泡”开诗中的每一个画面,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 在品味语言、 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 读):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 快不快? ( 生: 快! ) 即———立即,穿———穿梭, 下———顺流而下, 向———奔向。 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 在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

( 课件出示:四川、 湖北、 河南、重庆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哪儿? 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 襄阳在哪个省? 在湖北省。 而洛阳呢? 是在河南省。

师:( 指地图) 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 有诗为证,诗人曾经在成都写过一首《 恨别》,其中有这样两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师:多远? 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还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写的一首诗———《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表达了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 千里江陵一日还”,“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是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是“ 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而杜甫是“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

生:快!

师:是诗人的船快吗? 是他的马快吗?

生:都不是。

师: 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 生:愉快! ) 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要高兴得多了。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的心中之喜。 李白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 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 关键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有没有和学生一起“ 泡”出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朗读吟哦,“ 泡”出诗歌音韵之美

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 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所以古诗的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 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但是,古诗的朗读又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 王尚文在《 说诗的韵律》 中讲道: “ 诗的韵律对于诗的重要性超过了遣词造句的常规常理,因而在必要时可以为了韵律的需要破坏这种常规常理。”朱光潜认为: “ 读一首诗, 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味道。 ”所以,读古典诗歌,应当严格遵循格律———韵律的规范,即使违反“ 言之理”“ 意之需”也在所不惜。 指导学生朗读古诗,首先要“ 泡” 出诗的音韵、诗的节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是一首七言律诗, 按照节律应该这样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种读法与根据意思的停顿有所不同。 教者引导学生吟诵时应该按照格律,读出诗的节奏, 吟出律诗的味道,吟出诗的韵味。 平时,我们常常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当作散文来教。 这个问题, 只有在教者能自觉“ 泡”出诗的韵律后,才能真正得到根本解决。

3.古诗的朗诵节拍 篇三

诗歌可以用于吟唱,自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即自成节拍。从《诗经》的四言到《楚辞》的六言,继以汉魏的五言、七言,直至隋唐的近体格律,无一不是顿挫分明、朗朗上口。

诗歌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节奏。诗歌的节奏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的。要把诗歌朗读好,不容易,究其原因,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对节拍的划分。

古诗的节拍应该怎样进行划分呢?

如果按音调来划分节拍,五言诗句一般是三个音节,可按“二、二、一”的形式划分。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划分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七言诗一般是四个音节,一般按“二、二、二、一”的形式划分。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可划分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为照顾音节而将一个双音节词或意义相连的两个字拆分开来。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纷纷”是意义上不能拆开的叠词,但按音调划分节拍却把它们拆开了。

为了划分节拍时不把意义相连的词拆分,我们在划分诗句节拍时常常采用按意义划分的办法。五言诗句,最基本的是“二、三”式。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划分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七言诗,最基本的是“四、三”式。如:“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可划分为“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此外,“三、一、三”式也是常见的。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除此之外,五言诗句还可以按“二、二、一”,“二、一、二”等形式来划分;七言诗句还可以按“三、四”式,“二、四、一”式等来划分。

总之,了解古诗的意义节拍,有助于准确理解诗句的意义,从而使得诗句的意境更加深远,韵律更加优美。愿我们每位同学都能成为精通诗歌朗诵技巧的小艺术家!

4.《古诗》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壮丽山川的思想感情。

2、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3)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准备:(课文挂图)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2)解释诗题:

①望:远远的看。

②诗题: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③这首诗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庐山香炉峰。

生:生成,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意思: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远

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悬挂,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意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飞泻的水流。

直下:直泻而下。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意思: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可能是,怀疑

九天是指天的最高处。

落: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意思:使人怀疑(好象)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速度要稍微慢一些)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2.背诵、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山行

2)解释诗题:在山上行走。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远上寒山石径斜,

远上:向远处伸展。

石径:石头小路。

斜(xia):曲折不直。

意思:深秋时节的高山,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伸展。

2)、白云生处有人家。

白云生处:漂浮着白云的地方。

意思:在山上漂浮着白云的地方,隐约可以看到有住人的房子。

3)、停车坐爱枫林晚,

停:因为。

爱:喜爱、留恋。

晚:傍晚。

意思:我停下车子不走了,是因为我喜爱这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4)、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还红。

二月花:春天的花。

意思:被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色?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2.背诵、默写古诗。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谈话导入: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解释诗题:在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兄弟。

〈二〉、理解意思。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1)、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独自一人。

异乡:他乡,这里指长安。

异客:他乡的客人。

意思:我孤独一人在外地,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感到寂寞。

2)、每逢佳节倍思亲。

逢:遇到。

倍:加倍,更加。

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重阳节。

意思:每当遇到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中的亲人。

3)、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远。

兄弟:哥哥弟弟。

登高:民间风俗,外出登高。

意思: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4)、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全部。

茱萸:一种植物,据说插在头上可以防灾避疫。

意思:兄弟们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单单缺少我一人。

3、读诗句意思,思考:这首诗讲的什么事?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1.写生字、抄古诗。

5.古诗两首的教学教案设计 篇五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资源和手段准备:

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学习《咏柳》)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

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学习《春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6.古诗的教案 篇六

鹿 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寂寞心情。

教学重难点:

1、流利诵读古诗。

2、理解诗意。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古诗

1、同学们,你们知道王维是谁吗?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他写的古诗-------鹿柴

3、指名读题,请注意,“柴”在这里念zhài

4、齐读。

二、诵读古诗

1、想听老师读读吗?

2、学习听时要注意字的发音是否准确。

3、指名学生读读。

4、同桌互读互听。

5、指名比赛朗读。

三、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自己借助注释理解

1、自己读,自己想意思。

2、指名说说意思,不正确的,要同学帮助。

3、同桌互相说说意思。

4、师渲染意境,生再读古诗。

注词释义

鹿柴:地名,在今陕西蓝田县西南的终南山下。王维在这里有别墅。柴,读作zhài,同“寨”“砦”。用于防守的栅栏、篱笆等。

但:只。

返景:夕阳的回光返照。景,读作yǐng,同“影”,这里指日光。

复:又。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古诗今译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人,只是能听见说话的声音。夕阳的光线射入深林,重新照映在青苔之上。

名句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用一个“响”字衬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四、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一背。

2、会背的,背给大家听。

7.古诗的教案 篇七

一、古诗是琴,是画,有声有色

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记忆力强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先用古诗的韵律美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文字韵律上得到满足,接下来再领会诗句的意思。比如,学《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可把诗句内容讲成故事,然后配上音乐让学生体会,在音乐中出示画面:作者乘船回头遥望岸上,汪伦在岸上唱歌作别,水浮船起,一道道水波传递着汪伦对作者的嘱托和不舍。作者回眸之间流露出的感动尽情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时让学生想象一下两人之间会说什么,假如你是汪伦你会说什么,假如你是作者你又会说什么,说出你的感慨。 这样,整首诗的场景就有声有色地展现在学生眼前,故事丰富了, 人物的感情鲜活了,诗句的思想感情自然就明了,整个课堂就像情景演出,让学生身临其境。

二、自主创设情境,情景交融

古诗要表达思想感情都要借事或景,叙事就会有情节,写景就会有画面。叙事诗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给大家听,自己发表见解评价故事中的人或事。比如《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讲述渔者怎样的艰辛,想象一下食鱼者的享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学生自己就是作者,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言而喻了。

动静结合,声情并茂古诗含蓄、深奥,有些情境不容易被小学生理解,但抽象的意境让学生感觉确实很美,却又抓不住,摸不着, 猜不透。比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感觉很美,可美在哪里呢?诗中的山没有特点,山中的小屋也没有描述,只有枫林似乎还是一处不错的景色,但它不能代表整首诗的意境啊!细细品味后引导学生:山中伸向远处歪歪斜斜的小路通往大山深处冒着炊烟的人家,袅袅炊烟和白云相连。可以想象,小屋主人归来沿青石板路回到小屋生火做饭的情景。而“我”当然要停车欣赏火红的枫林了。前两句虽然只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却给人足够的遐想空间。在这幅静态的山水画中,我们可以任意的去勾勒动态场面。所以教学中,教师可以动静结合,让学生去遐想,去感触,让诗的意境“活”起来,让诗的画面“动”起来。

三、注重诗句感情色彩的出处

诗人的每首诗都不是单纯的叙事写景,它主要是通过叙事写景来抒发个人感情。在教学中,讲解体会诗的感情色彩和诗人所在的历史时代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故事有它特定的历史环境,课堂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进入诗境,再从诗句中斟词酌句,品味诗意, 最后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学王安石的诗,诗人生活在那样一个腐朽堕落的封建王朝,诗人对现实生活极度不满,所以他的诗大多忧国忧民,具有政治色彩。而李白生活在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盛世时期,所以他的诗多以赞美和思乡为主。在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诗句,重点是要理解诗句的思想感情,了解诗句的时代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诗句情境当中,这样学到的古诗才有血有肉,才能体会诗句所赋予的生命力。

四、情景交融,激发兴趣

小学生起初对故事的兴趣只停留在形式上,朗朗上口,和仄押韵,但小孩记得快忘得也快,原因就是不理解,背诵起来出口成章, 但不知所云,更别说所以云。在教学中,我们应借助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比如学《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青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出示画面,按画面去讲解体会, 让学生想象小孩垂钓时怕鱼儿不上钩时的各种动作和表情。在课堂上学生有交流,有表演,有欣赏,有想象,整个课堂在兴趣中开始, 在兴趣中进行,在兴趣中收获理解。

五、有感而发,理解诗句内涵

古诗是借描写抒发感情,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字面上,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古诗句的意思作为重点,从而来解决抒发感情这一难点。让学生知道古诗词中没有单纯的描写,都要借描写表达一种思想感情, 无论借物咏志还是借景抒情。故事内容是载体,思想感情才是内涵。

古诗能激发小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此为契机,教师用情景交融的教学手段,带学生走进古诗所展现给我们的意境, 产生感情,与古人交流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让学生由对古诗形式的赞赏升华到对古诗内涵的欣赏,这才是教学目的。

摘要: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展现古诗的深刻内涵。在教学中教师应运用诗配画,乐配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诗的意境出发,让学生穿越时空,身临其境,去感受,去思考。然后有所感,有所悟,欣赏之中出见解,思考当中有交流。在品味古诗内容的同时,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增强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完成教学任务,达到学习古诗的真正目的。

8.古诗的“含蓄”手法 篇八

关键词:叙述;议论;象征;虚写

一、运用叙述的方式

如,唐朝诗人王维的《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这首诗写诗人走向院中而懒开院门这件事,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诗的前两句是说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停了,诗人缓步走向深院,白天也懒得去開院门。后两句是说诗人漫无目的地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细看小院景色,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那苍翠欲滴的青苔,好像要爬到诗人衣服上来。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学院内青苔的美丽、可爱,从这些叙述中流露出诗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

二、运用描写的方式

如,唐朝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的后两句描写了诗人眺望远去的白帆,直到它逐渐消失在天边,而诗人面前的长江正滔滔向东流去。从这个景象中,我们可以体会出诗人送别朋友时的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它不正像江水那样绵绵不尽吗?

三、运用议论的方式

如,宋朝诗人苏轼的《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此诗通篇采用议论的方式,弹琴需要主体“手指”和客体“琴”两种事物,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发出美丽的声音。我们从这些议论中,可以悟出诗中的道理:主观和客观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则万事可为;二者相离,则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借助客观条件,更要进行主观努力,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办好。

四、运用象征的方式

如,宋朝诗人郑思肖的《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这首诗用菊花作为象征物,它不同百花在一起开放,卓然独立,宁可死在枝头,也不愿在北风中飘落,从而表达了诗人坚守民族气节,不向恶势力屈服,不向元朝统治者低头,具有大义凛然的精神。

五、运用比喻的方式

诗中所写的甲事物,其实喻指乙事物(诗人真正要表达的事物),甲事物只是虚晃一枪罢了。

如,宋朝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若不看题目,人们往往会误认为它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田园诗,其实它抒写的是有关读书的意义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见意,把人的大脑比作“方塘”,把大脑中的知识比作“天光云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们要想保持大脑有鲜活的思维,就应当不断地从书中汲取知识。

六、运用暗示的方式

即诗人使用春秋笔法,不直言其意,字面意义看不出作者褒贬什么,但是字里行间却暗示了褒贬之意。

如,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从字面意义看,是写寒食节到了,法定禁烟,而五侯(皇帝宠信的太监)却不受这个限制,傍晚时分,皇帝让人给他们送去蜡烛,他们家里飘散着轻烟。这些内容暗示了:皇帝宠爱太监,造成太监掌握大权,最终亡国,警示唐王朝不要重蹈覆辙。

七、运用典故的方式

如,元朝散曲家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 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首曲子用了三个典故:一是曹操带兵攻打东吴时,在长江中横槊船头,洒酒于大江之中表示凭吊;一是孙权在赤壁战役中,借助东风取得了胜利;一是诸葛亮在长江边上摆上八阵图,使曹军误入其中。这三个人都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有所建树。作者运用这三个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能够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的追幕和向往。

八、运用托物言志的方式

如,明朝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描写的事物是“石灰”,它忍受着千锤万击,置身于烈火焚烧也不在乎,为的是把青白留在人间,从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面对逆境、面对灾难、不屈不挠、永保清廉的节操,要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历史的书籍上,也就是要在历史上留下美好的名声。

九、运用虚写的方式

如,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这首诗歌不是正面描写罗敷的美丽迷人,而是从侧面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的忘情反应,从而让读者展开联想的翅膀去想象,你想象罗敷有多美,她就有多美。这正是虚写手法的妙用。

当然,古诗的含蓄手法,不仅限于以上几种,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耿珊珊.初中古诗教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

9.古诗的教案 篇九

古诗欣赏

教学目标:

——插入文本框

1.能在word中根据需要插入横排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图片。

2.能通过设置文本框的格式来设置文本框的线条颜色、填充效果、大小和版式等。

3.灵活运用插入文本框、插入图片、设置文本框格式等word软件各项技能,设计诗配画作品。

4.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创新、团体协作的能力。

5.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教学重点:

1.插入横排和竖排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插入图片和输入文字。2.利用“文本框样式”组工具栏修饰文本框。3.将文本框填充的颜色设置为透明效果。教学难点:

利用文本框美化古诗作品。教学方法:

自学法、演示讲解法、任务驱动法、小老师指点法 教学问题设计:

1.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文本框?

2.请同学们对照用两种文本框排版的诗句,说说看到的排版形式与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3.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诗配画作品搭配和谐、赏心悦目呢,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古诗欣赏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欣赏了的几首著名的古诗词。其实,每首古诗词都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那么,在现代信息技术下,我们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这些古诗词呈现得更加美丽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新内容:《插入文本框》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一个游戏吗?叫快乐找茬。生:玩过。

师:好玩吗?大家想不想一起来玩玩? 生:想。

师:孩子们,擦亮你们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看看哪组同学能最快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并说说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准备,1.2.3 学生找茬,发表意见,老师多表扬学生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制作一幅这样的作品呢? 师:(注意教师的表情)可是,要想完成这样一幅作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完成一个快乐冒险。同学们想不想去完成这个快乐冒险呢?、生:想

师:我们出发以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冒险需要同学们共同努力,需要你们像刚听到的歌曲《左手右手》那样,小伙伴们要你的左手牵着他的右手,大家共同去完成任务,赢得最后的胜利,好吗?

二、任务闯关

师:准备好了吗?孩子们,我们出发了。首先,我们看看第一关要完成什么呢?(在word中插入横排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插入一张图片制作古诗背景)

哇!真难啊!小朋友们快快打开我们的法宝---教材。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43页的步骤1和步骤2,尝试完成闯关,看哪个小组最快。

(指明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帮助操作未完成的同学。)师:同学们刚刚完成了第一关的任务,并赢得了礼品;大家好棒啊!那么你们觉得闯关有困难吗?想不想知道下一关又有怎样的惊喜呢?会不会是更加精美的礼物!(老师注意自己的表情)

(插入竖排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输入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 银河落九天。)

宝贝们,不要把你的法宝丢了哦!

请大家根据教材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诗人在创作古诗的格式上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进行书写;那么,在我们的word文档中也提供了这样的书写格式,那就是“竖排文本框”。

师:同学们,是不是很累了?我们是想做骄傲的兔子还是勇敢的乌龟呢?(老师加上动作)

我们马上就要到达终点了,我们再加加油,闯过去好吗?到达快乐冒险的终点。

任务3:(设置文本框格式美化古诗)

方法:选定“文本框”——打开“格式”选项卡,在文本框样式组中对文本框的格式进行“轮廓和填充”的设置。

三、知识巩固与讲解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赢得了胜利。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孩子们,你们真棒!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各小组同学的创作成果吧!(展示学生作品)

那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回想一下,这一路的快乐大冒险我们是怎样闯过来的

(老师和学生一起边演示边讲解)

插入文本框的方法:

1.单击“插入”选项卡—从“文本”组中点击“文本框”选项—“横排/竖排”文本框;

2.单击“插入”选项卡—从“插图”组中点击“形状”—“基本形状”——“横排/竖排”文本框。(提示:插入文本框的方法有多种,请你掌握一种你最熟练的即可)

师:在此,我要给你们一个小提示:

请注意,在文本框中插入文字时,光标一定要在文本框当中。

四、小结:

10.《古诗四首》教案 篇十

一.目标设计

1. 知识与技能

(1)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2. 德育渗透点

这五首诗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气势充沛、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入诗,发人深思。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3. 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

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可由唐诗及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导入。

(二)明确诗歌讲求节奏、平仄、押韵、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的特点,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三)诵读——体会诗的韵律美

1. 听录音,要求学生标出节奏、韵脚,注意语速。

2. 学生范读,师生点评。

3. 全班齐读,加深体会。

(四)研读——品味诗的意境美、情感美

1. 学习《使至塞上》

①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整体感知全诗。

②小组讨论:说出这首诗所表现的事、景、情。

③王维的诗曾给后世影响极大,人们评其诗,总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其最擅长写景。品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妙。并根据这两句诗的描绘发 挥相象作一幅画。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2. 学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释题,思考: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②指名读,思考:

A. 你从哪些诗句可看出龙标这被贬之地极偏远?

B. 哪一个字真实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感情?

C. 当得知好友被贬到荒凉僻远之地、旅途艰辛,假如你是李白,会有怎样的感情?

③讨论:

A.古人云:情哀而景哀,作者的难过之情也融入了所见之景中。那么诗中写景的诗句是怎样表现作者的哀愁之情的?

(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B.作者还大胆想象,以一种大胆新颖的方式来向友人表达对其不幸的同情、关怀和牵挂,这种方式好在哪里?

(理解将客观景物人格化的艺术手法)

④有感情朗读,当堂背诵。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这两首诗,熟读后三首诗。

2. 品读李煜《虞美人》,完成课外作业P68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情况。

二.学习《春望》

1. 听录音,自由朗读。

2. 简介背景,知人论世。

3. 指名读,思考:

哪些词句写出了当时国家兵荒马乱的形势?

题为“春望”,作者站在长安城头,到底望见了一些什么?

4. 品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妙。

5. 联想、想象:

本诗最后一句(尾联)让你头脑中浮现出怎样一个人物形象?哪一个动作刻画得十分传神?

6. 通过写所见,诗人到底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何得知?

7. 背诵。

三.学习《登飞来峰》

1. 了解王安石其人及写作背景。

2. 自由读诗,注意节奏。

3. 指名读,思考:

古人常云:“高处不胜寒”、“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也常说“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一个人地位过高或在某方面造诣很深,势必招人 排斥,显得与常人格格不入。但是否因为这样就心有畏惧,永不出头呢?哪些诗句正表明了王安石对待此现象的态度?此诗句又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哲理呢?

4. 熟读背诵,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四.学习《论诗》

1. 作者简介。

2. 题解:论诗是作者以诗歌的形式写的一组诗以阐述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看法。

3. 自由读诗,讨论:

①赵翼对李杜等人的诗是持什么态度?

②赵翼主张什么?

4. 迁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两句现在已具有更普遍的意义,而不仅仅是谈诗歌创作了,想想此句以理入诗,发人深思,还可如何理解?

5. 读《论诗》

二、四,加深理解。

6. 结合课后练习四,训练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论诗》。

①读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思考,用诗句填空。

初读四杰诗文____________,而嘲笑他们诗文轻薄之人______________。

②讨论:文学创作(学习)到底应该如何?

③齐读,加深理解。

第三课时

(习题课)

一.按要求默写诗句。

1.《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运用拟人手法,表达怀念朋友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望》中总写望中所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望》中属于心理活动描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登飞来峰》一诗具有哲理性意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诗》中表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单车欲问边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浑欲不胜簪

只缘身在最高层 各领风骚数百年 轻薄为文哂为休

三.课后练习二。

四.简答: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好在哪里?

2.“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这种艺术手法好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练习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次:长途中的暂留,这里指停泊。

归雁句:传说鸿雁可以传书。此言春天雁群北归,能将我的家书带到洛阳去吗?

(1)颈联是全诗的警句,也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具体阐释诗句描绘的景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笼罩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根据《春望》加以合理想像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散文。

板书设计:

诗五首

唐——王维——《使至塞上》——气势充沛,景象宏阔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

唐——杜甫——《春望》——感时伤别,忧国思亲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借景抒怀,登高顿悟

11.“古诗鉴赏”复习的要点 篇十一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文”的考查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具体要求有以下三点:

1.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用法;理解并能翻译。

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提取信息;归纳内容,提炼中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信息。

3.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针对以上要求,在这部分进行复习训练时,须强化训练几种意识:

一、整体阅读意识

整体意识指对一首诗歌要从各方面进行综合的全面考查,从前后句的关联中去解读语境,进而理解诗歌。

唐代刘商《画石》:“巷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先看题目“画石”,系指作画的石头;再读诗的前两句,初读颇令人费解,等上下调整语序,使之变成“千年巷藓粉绘佳,一片坚贞色犹全”,便可知这两句是写画石的形貌与节操;第三句“那知忽遇非常用”,是感叹画石大材小用;第四句“不把分铢补上天”内含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典故,写的是对画石命运的感慨。

为什么要感慨画石命运呢?结合作者的思想状况,写作技巧等综合考虑,就会得出结论:作者是采用以物喻人的艺术手法,借画石未能补上天来抒发贞士不遇之叹。

结论的得出,正是从题目到正文,从形式到内容,不断筛选信息,综合考虑,整体认识的结果。

二、意象、意境的领会意识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通过创造意象和意境来传达思想感情的。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

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

领会意境,要重视意境创设的几种主要方式:

1.触景生情。情由景生(如高适的《别董大》)。

2.缘情造景。景由情生(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3.情景交融。此类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情景融为一体。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茑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意象、意境离不开物、景,但又跟我们平常生活中看到的面目不尽相同,它是经过诗人的筛选,提炼润色而成,是经过诗人的情感升华的。

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青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青涧中。”这里写了寂静山村中的几种意象:落花、空山、月出、鸟鸣、深涧,这就构成了意象;而“闲”和“静”是构成这首诗意象和意境的关键。“闲”在这里指悠闲、闲适,是对官场、名利、人事纷争等尘世烦扰的厌恶和回避,正是由于诗人有这样的心境,才看到、听到、感受到诗中的景象。

这首诗由几种意象连缀而成创造出的诗的意境是一种幽静淡远的艺术境界。因此,意境的领会意识为我们能够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技法运用的“常识”意识

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要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必须要具备这种“常识”意识。

古诗歌的表达手法通常体现在抒情方式、修辞手法和语言风格上。

抒情方式: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情景交融。

修辞手法:烘托(正衬、反衬和衬托),用典;白描;常用的有:对偶、排比、比喻等。

语言风格:有自然平淡、清新朴实;雄奇、奔放、豪迈;委婉、含蓄、清幽;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等。

古人写诗歌,通常是几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读唐朝韦庄《白牡丹》:“闺中莫妒新妆妇,陌上须惭傅粉郎。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唯觉一庭香。”诗的题目“白牡丹”已点明题旨,那么,第一、二句写什么呢?这两句是以倒装的形式,比喻的手法,拟人的口吻、运用比衬,借新妇的“妒”和傅粉郎的“惭”来侧写牡丹之美。

储备古诗的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确切理解诗意。比如,诗歌中的“折柳”“柳”与“留”谐音,所以“折柳”多为表达“惜别”之意;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里“晴”与“情”谐音,明为写景,实为写情。

四、作品风格的辨析意识

由于时代不同,诗人思想观念的流变,人生经历的独特,撷取题材的视角各异,即就是同一时代不同的诗人也往往风格不同。如李白的诗风飘逸浪漫,而杜甫的诗沉郁现实;苏轼的词豪迈奔放,柳永的词则委婉含蓄。

从这个角度来说,熟悉名人的创作艺术风格,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对阅读作品自有很好的帮助。

综上所述,粗浅地从四个方面对“诗歌鉴赏”部分进行剖析,目的是启发学生打开思维之门,多角度寻求鉴赏诗歌的认识规律,提高鉴赏能力。

诚然,诗歌鉴赏还涉及方方面面,如何更好地在实践过程中做好这类题目,仍待进一步探索。

12.古诗的教案 篇十二

第一步:初读, 彰显古诗词的韵味美

在教学一首古诗词之前, 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渠道熟悉它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本首古诗词的重难点, 再设计生动直观的导语, 激发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在欲望和兴趣的驱动下接触这首诗词, 默读整体感知并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拦路虎”。教师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正确认识诗词中的每个字, 将比较生僻的字的拼音写在字的上面或旁边, 熟练掌握字的读音, 大声朗读古诗词。如在教学《渔歌子》时, 我先让学生默读圈出了生僻字“鳜”“箬”“笠”“蓑”, 然后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或者文章后的注释知道了每个字的读音, 并把拼音写在它们的旁边, 还在习字本上练习书写。学生边写边读, 既记住了它们的读音, 还记住了它们的样子。解决了障碍后, 我让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方式进行诵读, 并要做到流利、正确, 这样还使得他们初步感悟到了古诗词的韵律。

古诗词大多都是谱曲后可以吟唱的, 所以它独特的节奏和韵脚, 我们也应该清楚告诉学生, 让学生在初读过程中注意重音和节奏。这样, 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自然地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 感受到它们与白话文的不同, 受到美的熏陶。此外, 古诗词中读音和现代读音相差很大的字, 教师要用醒目的标记告诉学生。如《山行》中的“斜”和“生”, 在这首诗中就读“xiá”和“shēn”。这种读音难点我们就不能让学生自主解决了, 而要明确告诉他们。

第二步:释词, 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

由于古诗词的创作年代比较久远, 与现代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每句话中每个字的意思都有特殊语境中的含义。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每个字的意思, 并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替换, 贴近作者的本意, 并通过画面、视频、音响等课件让学生感受其语言的独特, 感悟其间蕴藏的美丽。教师还可以适当延伸讲解课外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用字的准确、生动、形象。如在教学《咏柳》这首诗, 我要求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每个字的意思, 重点知道“碧玉”“绿丝绦”“裁”“似”等字的意思, 然后抓住“垂”“裁”“剪刀”这些字, 体会作者用字的精确和生动, 明白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可以增添文学色彩。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的魅力时, 我还借用一些文献资料, 让学生体会每个字都是作者经过几番修改、反复斟酌而选用的。如我给学生讲了贾岛的故事, 使学生在掌握每个字的意思的基础上, 感悟到古诗词语言的独特魅力和凝练。

第三步:解句, 领略古诗词的情境美

在学生掌握了每个字的意思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每个字连接起来理解整句诗的意思。在此环节, 教师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 发挥每个学生的自主性, 这样可以为教学带来多样性。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思维不同, 理解出来的句意就各有特色, 侧重点不一样。教师只需在他们感到比较棘手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点拨。由于古诗词的凝练和浓缩, 适当时可以加上一些补充的语言, 而且还要调整某些字的顺序, 使翻译过来的语句更流畅、更规范。如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 在最后两句的翻译中, 学生感觉比较困难。于是, 我引导学生加上主语, 并引导学生探究“晚”的原因就是“红于二月花”, 把两句话连起来调整顺序, 翻译为:“因为经过风霜的多次浸染, 枫叶红的像火一样, 比春天时的百花还要鲜艳夺目。我被这些枫叶吸引住了, 停下车来细细观赏, 竟然忘记了时间。”这样翻译出来的语句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还会在眼前浮现出作者笔下的美景, 感受当时当地的奇特和瑰丽。在学生理解了每句话的意思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出古诗词所蕴含的情境美。

第四步:晓篇, 感知古诗词的整体美

由于古诗词和现代语言的迥异,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时省略了一些可以隐藏的语言。所以在把每句话的意思连接起来时, 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每句诗的简单叠加, 还要让学生展开自己合理丰富的想象, 结合作者整首诗的意思, 补上诗词中的空白, 让古诗词更加完整, 更加丰满, 感受到古诗词的委婉的整体性。如在教学《游园不值》时, 为了让古诗更完整更丰满, 我鼓励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想象作者刚到朋友柴门前看到的景象, 理解主人不开柴门, 而我又反复敲门的原因, 再让学生由“一枝红杏出墙来”想象主人院子里的春意盎然的美景。最后调整一二句的顺序:“小扣柴扉久不开, 应怜屐齿印苍苔”, 让因果关系更加明显。在学完后, 我让学生动笔根据这首诗写成一篇记叙文, 既明白了每句诗的意思, 更领会了整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感受到了美。

第五步:悟情, 升华古诗词的灵魂美

小学课本里选用的古诗词都有深刻的内涵, 有的抒发作者的情感, 有的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有的借物言志, 有的说明深刻的道理, 这就是古诗词的灵魂。对此, 我们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领会, 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时, 教师要深入浅出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作者的情感如和风细雨般深入学生的心田, 让古诗中的情感熏陶学生, 点亮学生的心路。如《忆江南》《饮湖上初晴后雨》等写景的诗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墨梅》《石灰吟》等表达作者伟大的志向;《题西林壁》《明日歌》等蕴含深刻的道理。因此,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根据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领会诗词中的情感,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陶冶他们的性情。

第六步:心读, 凸显古诗词的乐感美

古诗词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可以用有感情的朗读来体现。所以, 古诗词的落脚点应该就是有感情地朗读, 用心地读, 读出诗词中的情感, 读出诗词中的志向, 读出诗词中的哲理。对此, 教师要进行指导示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指导:课件播放音频和视频, 学生掌握朗读基调;继而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侧重于朗读技巧的示范;学生在两次不同的范读中, 基本掌握了朗读中注意的地方, 自己再反复多次诵读, 力求读出作者的情感, 淋漓尽致地体现古诗词的魅力。另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诗词的感情配上古筝、笛子、琵琶等古典乐器弹奏的乐曲, 让诗词中的情感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充分感受诗词的情感, 让学生从心里爱上古诗词。

13.古诗炼字教案 篇十三

学习目标

鉴赏诗歌语言

答题规范全面 学习重点难点

答题规范全面

一 高考考点解析与展望

1.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3、诗歌语言鉴赏是高考语文考点之一,仅炼字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多次。二 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 真题示例(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答:分析:步骤一:“空”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的意思。

步骤二: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步骤三:“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四、总结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怎样的人物特征。——描景象摹情态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

注意: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五 牛刀小试

1、(2007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答:①“穿”在文中有“穿行”之意,“数”即数数。(释含义)

②(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

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

(描景象/摹情态)

③ “穿”字形象的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

人苦闷无聊的心境。(表感情)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雁引愁心去”一句更妙。

①“引”在文中有“带走”之意,运用了拟人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②大雁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大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描景象)

③此句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比“雁别秋江去”只是写大雁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更具有感情色彩,并与下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表感情/谈作用)如果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六 课堂检测

1、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2、(20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答: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七、作业

1、(20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步骤1: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①敌,不仅有对的意思,还有抵挡、承受的意思。(释含义/明手法)步骤2:②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描景象)步骤3:③“敌”字传达出寂寥、凄寒的意境,同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寂寥凄怆之情。(点情境)

而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2004辽宁卷)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案:

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与“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学生资料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

一 高考考点解析与展望

1.对诗歌中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4、诗歌语言鉴赏是高考语文考点之一,仅炼字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中出现多次。

二 设问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诗歌的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

5、某个词语或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三 真题示例(浙江卷)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分)

四、合作探究 总结答题步骤

五 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按要求完成问题

1、(2007广东卷)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

六 课堂检测

1、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2006广东卷)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七、作业

1、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2004辽宁卷)

蝶恋花

苏拭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上一篇:招商机构工作方案下一篇:教师招聘易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