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文言文的翻译

2024-09-16

后羿射日文言文的翻译(14篇)

1.后羿射日文言文的翻译 篇一

文言文翻译技巧:

1、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2、标准: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3、方法:增、删、调、留、换。增:增加内容,保持句子顺畅。

删:去掉多余、累赘的成分,使句子简洁。

调:在遇到特殊句式时,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语法成分调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留:对于人名、地名、时间名词以及专有名词,一般保留原词。换:某些内容损及到整个句子的“雅”时,调换其中冲突的内容。[例]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还要注意“以”字的意思。答案应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加字法:古文一般都是单字词,用加字法改成双字词。

如:名余曰正则兮,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其中“名余”加字为把我的名字取为 改字法:古文中有古今异议词

如上面例句的“余”在现代汉语中是“我” 改变顺序法:注意改变倒装句语序

重要一点就是多练,练多了自己也会总结出方法,改写得更加得心应手

一、录

“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

“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

“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例句③:“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例句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四、添

“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例句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例句⑤:“虽鸡狗不得安宁。”(《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需要注意的是,增添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二要与语境吻合,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

五、删

“删”,就是删除原文有而翻译句可略的字眼。例句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弱篷,为楫,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这句话中共有七个“为”字,翻译时只需要保留第一个即可,其余省略不翻译,这样反而显得简洁利落。文言句子中,还有些虚词也是不翻译的,也应该删除。例句⑦:“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这种省略原文不翻译的情况虽不多,但也值得注意。

六、调

“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谓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例句⑧:“屠惧,投以骨。”(《狼》)句中“投以骨”是“以骨投”的倒装,翻译为“把骨丢(给它)”。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信、达、雅。信,忠实原文,就是所谓的直译。达,翻译出来的句子最起码要通顺,上下句要连贯,不能首尾相悖。雅,有文采。

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幼童入学,老师并不多讲理论,而是让其一遍一遍、踏踏实实地去将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经》、“四书”、“五经”等背得烂熟于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李国涛先生说:“中国古诗古文是不能不背的。当时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说。”郭沫若老先生也说,“儿时背下的书,像一个大冰山,入了肚子,随年龄增大,它会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财富了。”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诵,然后就能达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境界了。

2、字词积累。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字词积累分两大类:实词积累和虚词积累。相比较而言,实词又好记一些,而虚词是难点,因为文言虚词意义较抽象,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多样。这时用一些灵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难记忆。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3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

①“溪深而鱼肥”,表示并列关系;

②“日出而林霏开”,表示承接关系;

③“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关系;

④“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递进关系。

⑤“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表示转折关系。

3、语法归纳。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后置、古今异义等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怎么办?我们不如用归纳法将它们分类总结,可画一简表,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变式句分门别类标在表中,这样一目了然,记忆起来就很容易了。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1、喜爱文言,培养兴趣。有些同学抱怨我们今天不用文言文,干嘛去学“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载形式。无论是医学、数学、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写成,流传至今。文言文是渊源流长的瑰丽财富,我们不懂它,又如何领略中国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 其次,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绝大部分来自文言文。例如:缘木求鱼(盂子·粱惠王上)、远交近攻(《战国策,秦策三》)、因噎废食(《吕氏春秋·荡兵》)、平易近人(《史记·鲁周公世家》)……这些脍炙人口、词简意达的成语皆来自文言文,更不必说“事后诸葛亮”、“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典故了。再次,文言文中蕴含丰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又能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世:《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要头脑冷静,仔细分析;而《谏太宗十思疏》则告诫我们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言文的益处远远不只这些,“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举,”,只有从心底里喜欢上了文言文,才能学好它。

2、克服懒惰,“勤”字当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的苦和勤在学习文言文上尤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诵,密密麻麻的注释要一一背会,频频出现的语法要条条掌握,没有“勤”是断然不行的,学习文言文最大的敌人是懒惰,只有勤背勤记勤写的同学才能学好它。

怎么样,这样一座宝库——文言文,你去开掘,只要做到以上两方面,文言文其实并不难学,不是吗

1.审,在翻译句子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因为这些都是高考阅卷时候的得分点,必须仔细思考,确保准确地位。

2.切,将文言文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上面介绍的六种方法逐一加以解释。3.连,按照现代的汉语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成一个语义通畅的句子。4.誊,将上述的句子写到答题卡上。要注意字迹工整,笔画清晰,不写错别字。

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掌握一些可行的翻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归纳如下:

(一)抄录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词语对照抄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特殊名词可直接抄录;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等。人名示例:《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直接抄录;年号示例:《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的“庆历”可以直接抄录,直接译作“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

(二)替换法,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体现如下: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山”古代专指华山,现在指一般的山脉。示例: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3、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示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三)调整法,就是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曹刿论战》“何以战?”一句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又如《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句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四)增补法,就是把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充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扁鹊见蔡恒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治好病),翻译时就要补出来,应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再有,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口技》中“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的“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应对应把这些量词“个”、“张”、“把”、“把”、“块”补出来才清楚连贯。

(五)省略法,也就是在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只有某种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思,翻译时该虚词可省略不译。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一句中的虚词“也”可省略不译。又如《捕蛇者说》中的“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此句的“之”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省略不译。

(六)选择法,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进行翻译时要选用恰当的词义。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对于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我们应作客观处理,不能作片面的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并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希望能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2.后羿射日文言文的翻译 篇二

简单地说, 文言文翻译要求做到“信、达、雅”。

“信”就是要忠于原文, 能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不能随便加多减少、添枝去叶、不能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更不能随心所欲、甩开原文、凭空捏造。“达”就是译文要明白通畅、没有语病, 既要保留原文语气, 又要避免语气呆板。“雅”就是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 要优美自然, 生动形象, 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总之, 文言文翻译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 准确、通顺、透彻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字词落实,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字词落实就是要对文言文句子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个语法功能都要理解, 并在译文中反映出来。翻译时,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 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使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 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为:“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要字词落实, 重点翻译出“郑”“使”“其”“之”“管”的意思。

直译就是用现代汉语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直接翻译, 不能随意增减和改变语气。例如:“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水经注·三峡》) 可直译为:“水清, 树茂, 山高, 草盛, 实在是趣味无穷。”

意译就是用现代汉语将原文的大意翻译出来。例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燕子、麻雀, 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大雁, 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可意译为:“见识短浅的人怎能知道有抱负的人的远大志向呢!”如果直译成:“燕子、麻雀怎能知道天鹅、大雁的远大志向呢?”意思就不够准确、透彻。

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一) 通读全文, 把握文章大意翻译句子时要找到译句在原文

中的位置, 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句子的意思, 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义。

(二) 在翻译时, 遇到疑难词句, 可暂时放过, 等译完上下文, 再进行推敲

(三) 译完全文后, 再通读一遍, 检查校正, 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可以用“增”“减”“留”“引”“换”“调”六个字来概括。

(一) 增, 就是增补

在翻译时要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文言文表述某一概念用词比较笼统, 且省略的句子成分较多, 翻译时要适当增加词语, 才能使句子完整流畅。注意, 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 要加括号。

1. 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桃花源记》) 译句:“ (桃源中人) 一见渔人, 大为惊奇, 问他是从哪里来的。”例2:“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曹刿论战》)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 翻译时要补上。例3:“君与具来。” (《隆中对》)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 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是一个假设句, 翻译时要译为:“ (如果) 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这才通顺明白。

(二) 减, 就是减少词语

文言文中的某些语气词、结构助词或连词, 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够表示它, 故翻译时无须译出, 可略去。例1:“夫战, 勇气也。” (《曹刿论战》) , 可译为:“作战, 靠的是勇气。”“夫”用在句首, 为发语词, 删去不译;“也”表判断语气, 可略去不译。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删去不译。例3:“登轼而望之。” (《曹刿论战》) “而”连接前后两个动作, 在时间上表示相承, 可不译。

(三) 留, 就是保留原文

文言文中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字或词以及专有名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度量衡单位、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 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 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 “巴陵郡”是地名, 可直接保留。

(四) 引, 就是引申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些词义是由一个本义派生、扩展、引申出来的, 翻译时可以借用切合原文意义的引申词。例:“先主器之。” (《隆中对》) “器”, 本义为“器具”, 可引申为“重视”“器重”, 译为“先主 (刘备) 很重视他。”

(五) 换, 就是替换

文言文中有许多词古今都有, 但意思不同, 翻译时要恰当替换。例:“十年春, 齐师伐我。” (《曹刿论战》) “师”可换为“军队”, “伐”可换为“攻打”。再如:“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曹刿论战》) “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是名词, 而现代汉语中“牺牲”是指为了正义事业或者其他公共利益而舍弃自己的私利甚至生命, 翻译时不能以今人推古义, 造成误解。还有, 在文言文中, 有些表示称呼的词, 跟现代汉语中人们用来表示称呼的词, 多数为形音相同而义不相同。如“舅”, 古今同义为舅父, 而它在现代汉语里所没有的意义就是“昔吾舅死于虎” (丈夫之父) 、“昏礼, 婿亲迎, 见于舅姑” (妻之父) 以及对男性长着的尊称等, 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细加辨别体会。

(六) 调, 就是调整词序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 应把古汉语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1. 主谓倒装句

例:“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 宾语前置句

例:“何以战” (《曹刿论战》) 可以调成“以何战”。

3. 介宾后置句

例:“还自扬州” (《伤仲永》) 可调成“自扬州还”。

4. 定语后置句

例:“群臣吏民,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战国策》)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文言文的翻译, 除了要了解翻译的原则, 掌握翻译的方法之外, 更重要的是: (1)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喜爱文言文, 培养兴趣;要克服懒惰, “勤”字当头。 (2) 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首先学习文言文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反复诵读,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其次, 要注重平时字词积累。学习文言文就像学习外语一样, 没有足够的词汇量, 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纸上谈兵, 所以字词积累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再次, 是学会归纳整理。最好采用列表形式归纳整理出常用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等词语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疑问句、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常用句式, 便于记忆和运用。只有树立好正确的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才能得心应手。

摘要:文言文的翻译不仅能考查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 了解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技巧非常重要。重点从翻译的要求、翻译的原则、翻译的步骤、翻译的方法等方面谈了文言文的翻译。

3.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与对策 篇三

一、尽量领会试卷的考核意图

作为翻译的句子,都是命题人刻意挑选出来的,其中包含有若干个考查的点:关键的词语,活用的现象,特殊的句式等,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进而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把握。这些“点”就体现了考查的价值,如果在下笔之前,能够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对我们的翻译是很有帮助的。

[例题](2002年高考全国卷)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史记·李广列传》)

[解析]画线的句子比较短,从字面看,没有一个生僻的词语,可仍有一批考生就是不会翻译,许多考生是这样翻译的:“这是李将军说的吗?”其实,这道翻译题考查的就是一个特殊的句式——宾语前置,一个表推测的语气词“其”。正确的翻译是: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题](2007年高考全国卷Ⅱ)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解析]画线的句子中,“利”“幸”“期”“敝”是关键词。其中,“利”是意动用法,“敝”是使动用法。命题意图非常明确。我们把这几个关键的词语翻译准确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翻译出来了。

二、熟练掌握翻译的一些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般遵循“信”“达”“雅”三字的原则。“信”就是忠实于原意,做到翻译准确;“达”就是通顺完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和规范;“雅”就是译文优美,是在“信”“达”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当然,就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而言,能做到“信”和“达”就够了,并不强调“雅”。翻译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在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去下工夫。过程要注重词语的“对译”,结果要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

1“过程”注重词语的“对译”

任何一个句子,我们最初感受的是它的大意,但作为高考考查的翻译,只是把大意写出来还不够,因为阅卷时是遵循踩点给分的原则,大意的分数只占整个分数的小部分,如翻译一个句子总共是5分,大意一般是1~2分,关键的字词没有翻译出来,句式特点没有体现出来,都是要扣分的。所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原文中的字词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我们要通过平时的训练,让对应翻译的做法逐渐形成作题时一种规范的意识,即使是再简单的句子也应该如此操作。

[例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凤阁舍人南和宋王景谓(张)说日:“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若获罪流窜,其荣多矣。若事有不测,王景当叩阁力争,与子同死……”(《资治通鉴·唐纪》)

[解析]对于画线的句子,有一考生是这样翻译的:不要巴结坏人诬陷好人达到苟且偷生的目的。把“邪”翻译成“坏人”。“正”翻译成“好人”,这是一种意译,大意不为错。但这样翻译不够准确,也有遗漏,“免”字就没有翻译出来。如果用对译法,这些问题就可以避免了:不(不)可(能够,可以)党(阿附)邪(邪恶)陷(诬陷)正(正直)以(来)求(求得)苟(苟且)免(免罪)。

2“结果”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

一个句子用对译法翻译后还不算最后的完成,第二步还要对译文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语句通顺,意思完整。如果有省略的内容,必要的要加以补充;颠倒的语序,要作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一些虚词所体现的语气或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以上句为例,对译后的结果是:不可以阿附邪恶诬陷正直来求得苟且免罪。这里,“邪”“正”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是指“邪恶的人”“正直的人”,所以翻译时要补充完整——不可以阿附邪恶(的人)诬陷正直(的人)来求得苟且免罪。本句的“以”是表目的的连词,对译时,没有漏掉,但为了使句子特点(表目的关系)更明显,可以加上“用……手段”等词语。

[译文]不可以(用)阿附邪恶(的人)诬陷正直(的人)(的手段)来求得(自己)苟且免罪。

遵循这样的步骤,可以降低翻译的“难度”,避免翻译不准、意思不全等问题。

三、借助上下文进行合理的猜估

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我们不必惊慌,可以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合理的猜估。一是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本句的意思。再根据本句的意思推断出该词的意思。二是语法推断法。就是利用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如同义并列、前后对照等,进行合理的推断。

[例题]初,淮阳王舅张博从(京)房受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博欲令王上书求入朝,得佐助房。因令房为淮阳王作求朝奏章。石显微司具知之,以房新近,未敢言。及房出守郡,显告房与张博通谋,诽谤政治,归恶天子,诖误诸侯王。(《资治通鉴》)

[解析]“诖误”一词是我们在课本中没有接触过的生词,如果要翻译加横线的句子,“诖误”绝对是一个得分点。凭借三个分句结构相同的特点和“诽谤”“归恶”两词意义相近的提示,断定“诖误”一词的意思同“诽谤”“归恶”两词的意思基本相同。画线句子的正确意思是“非议时政,诋毁皇上,还损坏诸侯(的名声)”。

四、有效利用课本熟悉的知识背景

4.马说文言文的翻译 篇四

王令

东郭之儿,生而未尝逢马,意其四足而甚大者皆牛也。他日,适市而逢马焉,惊而呼曰:“是牛,何以是班班也?”其闻者笑之。语诸市人,而市人笑之。东郭之儿自失焉,归而语诸长者,则马也。以是不语者三日。

东郭之先生,闻而过之曰:“孺子亦有所失乎?”曰:“非也。吾常以马为牛,既知其为马矣,吾惭而未言,将无以见市人也!”先生曰:“噫!马信为马矣,孺子以为牛,孺子之过也。市人乃能笑孺子者,是以马云也。苟不以马而以他使是非,几不能不以牛为马,其于孺子有间乎?孺子殆未之学耳,市人固不足惭也。”

【译文】

东郭(地名)的一个小孩,有生以来未曾见到过马,心想四条腿很大的动物都是牛了。一天,他到市场上碰见了马,惊呼道:“这头牛,怎么端庄强壮啊?”听见的人们都笑他。传扬于市场的人,市场的人全笑他。东郭的小孩茫然失措,回家说给长者听,原来是马啊。因为这事他三天没有说话。

5.太祖治军的文言文翻译 篇五

太祖治军

太祖朝常①戒禁兵之衣,长不得过膝,买鱼肉及酒入营门者,皆有罪。又制更戍之法,欲其习②山川劳苦,远妻孥怀土之恋,兼外戍之日多,在营之日少,人人少子而衣食易足。又京师卫兵请粮者,营在城东者,即令赴城西仓,在城西者,令赴城东仓,仍不许佣僦车脚,皆须自负,尝亲登石掖门观之。盖使之劳力,制③其骄惰。故士卒衣食无外慕,安辛苦而易使。

注释

1.常:同“尝”,曾经

2.习:习惯

3.制:抑制

4.请:领取

5.戍:防守

6.孥:儿女

7.兼:而且

8.负:背

太祖治军的文言文翻译

宋太祖曾经告诫禁军的衣长不能超过膝盖,买了大鱼大肉和酒进入军营的人,都有罪。又制订了轮流守卫边防的办法,想让士兵习惯在外的劳苦生活,而减轻思念妻儿和家乡之情。而且士兵在外面守边的时候多,在军营里的日子少,每个人都发少量军饷,军队的衣食容易满足。另外,京城守卫军领取军粮时,如果军营在城东,就命令他们到城西的粮仓领取。如果军营在城西的,就命令他们到城东的粮仓领取。而且领军粮不允许租用车子和脚夫,一切都必须自己背,宋太祖曾经亲自登上石掖门审察这件事。大概是让他们辛苦用力,控制他们的傲慢和惰性。所以士兵不羡慕其他人的吃和穿,安心尽力而容易被驱使。

出处

《梦溪笔谈》,作者是北宋朝的沈括

启示:

6.韩愈文言文节选的翻译 篇六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7.例谈文言文中典故的翻译方法 篇七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简单的说类似我们常说的“举例子”。即就是举用古代或者众人皆知的典故、寓言故事等,来帮助作者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思想。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古人在行文中,喜好或明或暗地使用典故,阅读和教学中要明了所用的典故所涉及的人和事及其含义,翻译时也要将所用典故体现出来。当然,在典故的具体运用中,很难截然分清楚所用的是有关人、地、事、物的哪一类典故,翻译时也无法将原来的典故整个讲出来,那样就会喧宾夺主,乃至改变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但又不能不指明所用典故及其用意。

文言文中典故的翻译采用的方法是点义法(属于意译):即不将典故照抄出来,只点明典故的含意即可。其具体翻译方法如同下文举例:

例1: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谭嗣同》)

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杵臼、月照、西乡等四个人的故事,翻译时就无法把他们的故事都讲出来,但如果全部删去则会影响文意,这时只需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义——“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

例2: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这句话中包含了出自《尸子》的“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和出自《礼记檀弓下》的“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嗟来之食,指侮辱性的施舍)两个典故。教师教课时,必须讲清楚这两个典故,而翻译时只需译成“我听说有节操的人不饮用名为盗泉的水,方正清廉的人不接受别人施舍的食物”就行了。

例3: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林觉民《与妻书》)

这句话中,“司马春衫”和“太上之忘情”即为典故,前者是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语典,后者是道家哲学观点。道家推崇“天道无情,太上忘情”,两者皆是抛弃一切之情,此处指忘却世间荣辱、人生痛苦。在此需要点出典故的意义,译成“我只能像江州司马一样为百姓疾苦泪湿青衫,但无法学习所谓的太上之人忘却烦恼。”

人教版必修五的《滕王阁序》一文中,作者在第四至六段,运用了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为文章增光添彩不少,课本中也对相关典故做了比较详细的注解,但往往由于阅读不细,翻译方法欠当,教师和学生在翻译时有不小困难。在此,稍作罗列,并做翻译,以备参考。

其一,“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此处连用汉梁孝王、陶渊明、曹植、谢灵运等人故事,译成“今日的聚会就像梁孝王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与会嘉宾的才华可与邺水赞咏莲花的曹植媲美,贤主嘉宾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

其二,“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里运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四个官场失意之人的故事,翻译成“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

其三,“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这几句连续使用了终军、宗悫、谢安、孟母、孔鲤、李膺、杨得意、钟子期、俞伯牙等人的故事,可以翻译成:

虽然我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却无处去请缨杀敌。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有幸能像当年的孟母一样和贤德之士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像当年的孔鲤那样聆听他老人家的教诲。……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就学学俞伯牙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其四,“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这里运用了王羲之和石崇的故事,可以翻译成“王羲之与文人雅士宴集的兰亭已经变为陈迹,石崇富可敌国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

8.高考文言文翻译中词义的“推断” 篇八

1.根据字形推断词义。如:

(1)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家中窥见(这种情形)的人,都诧异惊愕,不能猜测(我)的意图。(2006年江西卷)

“瞷”,与“目”、“间”有关,可推断为“从间隙中看”,即窥视、窥见。

(2)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繁叶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2007年湖北卷)

“糜”从“米”,词义在“米”字上;现有词语“糜烂”,可知“糜”为“烂米”,即“粥”。

2.根据通假推断词义。如:

(3)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好?(2006年江苏卷)

(4)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2006年江苏卷)

(5)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随即违背。(2006年江西卷)

(6)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君王不向往王道,不追求仁政,(侍奉国君的人)却谋求使国君富有,这是让像夏桀一样的暴君富有啊。(2006年福建卷)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候不用原来该用的字,而用另一个跟它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因此,我们可以从字音找到字的通假关系,用本字来解释通假字。上述几例中,都考查了对通假字的理解。例(3)中“振”通“赈”,译作“救济”;例(4)中“罢”通“疲”,译作“疲惫”;例(5)中“畔”通“叛”,译作“违背”;例(6)中“乡”通“向”,译作“向往”。

3.根据已知词语推断词义。如:

(7)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2006年上海卷)

“披”,成语有“披古通今”、“披文入情”等,可推断为“翻阅”、“阅读”。

(8)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求借。(2006年安徽卷)

“假”,成语有“狐假虎威”、“假途伐虢”,可推断为“借”。

(9)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害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2006年天津卷)

联系“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可推知“无乃……乎”为“恐怕……吧”。

(10)从衣文之媵七十人。——使七十个穿华丽衣服的陪嫁侍妾跟随。(2007年湖南卷)

“文”本义为花纹,“衣文”就是穿着有花纹的衣服(华丽的衣服)。

(11)夫子若有不豫色然。——您似乎有不快乐的样子。(2007年福建卷)

成语有“不豫之色”,可知“豫”为“喜悦”、“快乐”之义。

(12)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接连几代为农夫,父亲因仗义为朋友而死,儿子因尽忠为国君而死。(2007年江苏卷)

句中的“死”是文言文中的为动用法,《陈涉世家》中“死国可乎”中的“死”即是这种用法。为动用法的翻译一般可采用“为(谁、什么)而(怎么样)”的格式。

4.根据词的构成(同义复合词、反义复合词)推断词义。如:

(13)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2006年湖北卷)

“捶楚”为同义复合词,“捶”是“打”的意思,可推断“楚”在此与之同义(楚,本为名词,指用来打人的荆条)。“捶楚”即“鞭笞”、“责罚”。

(14)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如果想治理天下(或“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2007年福建卷)

“平治”是同义复合词。这里“平”和“治”作形容词用,是“太平安定”的意思;作动词用,是“治理”的意思。当然,视作使动用法,译为“使……太平”也是可以的。

(15)身虽瘁臞,犹未有益。——自己即使憔悴、清瘦,还是没有益处。(2007年湖南卷)

“瘁臞”为同义复合,可根据“瘁(面带黄色、憔悴)”推断“臞”为“清瘦”之义。又可根据字形(“臞”为“癯”的异体字),推断“臞”为“清癯”、“清瘦”之义。

5.根据句子的构成(同义对举、反义对举)推断词义。如:

(16)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2006年湖南卷)

“丰”和“寡”是一组反义词,据此可推断“缛”和“实”互为反义。“寡实”指缺少实际内容,可推断“丰缛”为词藻华丽(缛,本指华丽的装饰)。

(17)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您因为一人的赞美而召用我,一人的诽谤而赶走我。(2006年全国卷Ⅱ)

句中“誉”和“毁”、“召”和“去”分别互为反义。借助“誉(称赞)”可推知“毁”为“诽谤”,借助“召”可推知“去(使……离开)”为“赶走”。

(18)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与其从能够提升我、能够罢免我的君王(那里)获罪,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受怨恨。(2007年江西卷)

《出师表》中有“陟罚臧否”,本句中“陟”与“黜”反义对举,“黜”为“罢免”、“废黜”之义,可推断“陟”为“提拔”、“提升”之义。

6.根据句式推断词义。如:

(19)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2006年重庆卷)

“崇俭”即“崇尚节俭”,“虑远”即“思虑深远”,“喜奢”即“喜好奢侈”,由此可推断“乐近”与“虑远”相对,为追求眼前的快乐之意,即“及时行乐”。

7.根据语法结构推断词义。如:

(20)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老朋友中有来送礼的,他都不接受。(2006年辽宁卷)

“遗”常用为动词,当“赠送”讲,在句中作“致(送)”的宾语,应理解为名词“礼物”。

(21)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2006年江苏卷)

“衣冠”的陈述对象为“槐”(人名),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为“穿衣戴帽”。

(22)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已经用刑法处置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的自新之路。(2006年重庆卷)

“目”带宾语“之”,显然用作动词,译为“看待”。

(23)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2007年广东卷)

“德”的对象为“狐(狐狸)”,应作动词理解,“感激(恩德)”之义。

(24)晦喜,不设备,悉精锐蔽江下。——谢晦高兴,不再设置防备,全部精锐部队遍布江面,顺流而下。(2007年江苏卷)

“设”为动词,“设置”的意思,据此可推断“备”为名词,指防守的设备。

8.根据语境推断词义。如:

(25)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一把竹椅,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2006年江西卷)

句中的“床”字应作何解?联系下文的“坐”可推断为“椅子”。“榻”则可根据“卧”推断为“床”;现代汉语中有“下榻”一词,据此也可推断句中的“榻”应理解为“床”。

(26)吾于此人,不足久矣。——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很久了。(2006年上海卷)

句中的“不足”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不足”,根据语境,应翻译为“不满意”。这句话表明了李德裕对白居易的态度。李把白的文章沉入箱子,蒙满灰尘,根本不看;碍于刘禹锡的面子,拿出来打开,但马上又卷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他的一番话道出了个中缘由:“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原来他对白居易抱有成见,不满意他已经很久了,不想任用他。李德裕明知白居易的文章写得好,却从来不看,是怕看了以后改变自己对白居易的看法,说明李德裕是在有意压制白居易。文章最后拿贾谊与之类比,强调了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但遭人贬抑,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样前后贯通起来看,“不足”只能理解为“不满意”。

(27)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所以说“夔一个人足够了”,不是“夔一只脚”(一条腿)。(2007年天津卷)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鲁哀公问孔子:“乐正夔只有一只脚,是这样的吗?”)鲁哀公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呢?文章接着讲述了其中的缘由。“夔”精通音律,是舜帝任命的“乐正(乐官之长)”。夔“正六律,和五声”,使天下大服。有人想增加乐官,舜帝说:“……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意思是说,夔能调和音律,使天下太平,像他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不再需要增加什么人了。结果“若夔者一而足矣(像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被传成“夔一足(夔只有一只脚)”,与原意大相径庭,文章正是用此例来论证“传言不可以不察”的观点。因此,句中前一个“足”应理解为形容词“足够”,后面的“一足”是“一只脚”的意思,“足”应解释为名词“脚”。

要准确地推断词义,往往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互相印证。在所有的推断方法中,结合文意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是最重要的。

总之,文言词义的推断,一要充分利用已知信息,二要充分观照语言环境。因此,文言词义的推断能力实际上是一种以基本知识为依据的综合思维能力。

9.鞭打之德的文言文翻译 篇九

原文:鞭打之德

〔明〕朱国祯

新昌吕光洵之父,豪于乡,县令曹祥抶之,卒为善士。曹祥,太仓州人也。光洵为御史,按太仓,谒祥。祥已忘前事,光洵语其故,祥不自得。光洵曰:“微翁,吾父安得改行善?其后,盖戴恩十余年如一日也。”竟留夕谭,乃去,且厚赠之。

注释:

新昌吕光洵的父亲,是个土豪,新县县令曹祥揍了他一顿,最后成了好人。曹祥,太仓州人。后来光洵为御史,巡视太仓,去谒见曹祥。曹祥已经忘了以前的事,光洵把事情的缘故说出来,曹祥感到很不安。光洵说:“要不是老先生,我父亲哪能改恶行善?那件事之后,我一直感激你的恩德十余年都不变呢。”结果就留宿在那里作长夜之谈,吕光洵离开时,还厚赠了曹祥很多礼物。

鞭打之德解释

鞭打是指用鞭子抽打。亦用作比喻。《北史·魏纪五·孝武帝》:“日晏还宫,至后门,马惊不前,鞭打入。(译文:一天吃完饭回皇宫,走到后门的时候,马匹因受到惊吓不再往前走,便用鞭子使劲抽打,强行让马匹走进去)”“鞭打之德”,是比喻人在受到别人的批评或攻击后,因此受到激励,最终取得进步,然而这个人却把别人对他的批评或攻击看作是自己取得进步的动力,反而认为这些批评或攻击他的人对他有恩德。

拓展: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基本要求,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

2、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3、利用掌握的方法解决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中出现的问题。

二、例题回顾: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译文:①不久郭崇韬进来(向庄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世宗的冲突。

②陛下凭借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的年成来显示吉祥。

解析:

第一句:”俄而“应翻译成”不久“;”谢“意思是”道歉谢罪“,不要翻译成”感谢“;”因“是”通过“的意思。”因“一般不作因为讲,而常作因此于是讲,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二句: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是介词;后一个以是”才“,是连词。”年“是”(好的)收成“,在《齐桓晋文之事》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三、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难以直译或直译后无法表达原文意蕴的地方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四、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

1、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1: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④对曰:”将以衅钟。“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2、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2:

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塞鄙陋的意见。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予:我。斯:这。徒:只。记:记载

明:使…明了。匹夫:百姓。社稷:国家。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⑤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异常也。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之)而杀尉(《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如何行王道吧。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教案《文言文翻译指导教案》。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主谓倒装)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

③牛何之(宾语前置)

④王语暴以好乐(介词结构后置)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6、另要注意文言修辞的翻译策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的(长见的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例题6:将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尤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固若金汤的城池)

②项伯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做官的人)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自己死去)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统治者拥有的金玉珍宝)

⑥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人民的灾难)使我和白居易那样泪湿青杉,我不能学古代圣人那样忘情。)

五、其他注意事项:

1.翻译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从微观上,能把握句子中实词、虚词用法和意义,即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对常用的18个文言虑词,直至对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短语、文言修辞格,文言文一些特殊表达现象,都有个准确把握。二是从宏观上讲,善于联系前后文推敲判定,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2、观照上下文语境

例题6:将下面语段中加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皇帝想念他的贤才,于是命令凭形体相貌来寻访他。

译文:皇帝想念他的贤才,于是命令凭形体相貌来寻访他。

解析:画线句的翻译,难点在”物色“一词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将”物色“理解成动词”寻找什么人“,但根据上下文来看,这个词在介词以的后面,应该是名词,所以这里应理解成人的形貌外表。

3、联系平时的`学习积累

例题8:

将下面加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绩与何执申偕事帝于王邸,蔡京以宫僚之旧,每曲意事二人,绩不少降节。

译文:(蔡京)常常违心地奉承二人,徐绩并没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节。

解析:其关键词”曲意“,就可以在从成语中”曲意逢迎“的意义推断出”曲意“一词的意思,”曲意逢迎“就是”违背自己的本心,千方百计迎合讨好别人“,据此可知”曲意“是”违心的迎合、奉承“,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是蔡京为了讨好徐绩和何执中而巴结奉承他们,所以在翻译时需补充主语。

六、练习

1、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范乔邑人腊夕盗斫其树,人有告者,乔阳不闻,邑人愧而归之。乔往喻曰:”卿节日取柴,欲与妻子相欢娱耳,何以愧为?“其通物善导,皆此类也。

译文:范乔同乡在腊月除夕偷砍他家的树,有人告诉了范乔,范乔假装没听见,那个同乡惭愧地把偷砍的树归还给他。范乔前去明白的告诉他说:”您在节日里拿点柴,想跟父母一起高高兴兴地过节罢了,为什么惭愧呢!“他通情达理善于开导,都像这样。

2、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德彝视事三年,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唯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夫君子之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其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之不能知,安可诬今人以无才。“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唐太宗命令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视察了三年,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太宗说:”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应分别取用它们的长处。古代达到盛世的君王,难道都是向其他时代借用人才的吗?我们正担心自己不能了解人才,怎么可以冤枉现在人没有才能呢呢?“

3、将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特别注意加线的词语

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也。(《资治通鉴》)

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在朝廷上指出朕的错误,不肯当面顺从。

10.造文言文翻译教学的高效课堂 篇十

一、不变的标准:信、达、雅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翻译教学中,一直对翻译方法比较重视,我国翻译学理论先驱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准确为“信”,通顺流畅为“达”,语言优美为“雅”。在文言文翻译教学的每个细节上,都要遵循这一原则和方法。例如笔者在讲《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句子时,就提醒学生注意其中有一个判断句式,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判断句的翻译规则,还提醒学生注意“传道、受业、解惑”这三个词语的翻译,一般情况下古文的翻译如果有并列的词语,也要求翻译出的词语是并列的,因此,这三个词可以分别翻译为“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此句大致可以翻译为: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二、读是基础

有的高中语文教师认为,高中文言文翻译就是直接看着课文翻译,跟文言文的阅读没有关系。其实文言文的学习读是基础,在通读文言文的基础上,可以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阅读对文言文学习意义重大。通过对文言文的阅读,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语感,对文言文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教师要想教好文言文翻译,学生要想学好文言文翻译,就必须从阅读开始。教师要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学习《阿房宫赋》这篇文章时,在翻译这篇课文之前,笔者就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必要的指导,即整体速读,感知全文内容。“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学生在朗读这一段时,对本段的大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对这一段中间的词汇有一个基本印象,例如在读到“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时,就对“钩心斗角”有了印象,等到进行翻译教学时,笔者又对这一点进行强调,学生就对古今词义的异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了。

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翻译时,要秉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一定要字字、句句落实。当然,译文一定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意思就是要把文言文中的句式和词语,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找出相对应的句式和词语,如果没有的话,就要找可以代替的句式和词语,并保证翻译之后的译文语句通顺,在语言风格,译文也尽量和原文保持一致。

在翻译的具体细节上,笔者也是严格按要求进行:第一,专有名词不翻译。古文中的国好、年号、人名、地名、官职、典章制度等专有名词一般情况下都不用翻译。第二,删除虚词。把文言文中一些只起语法作用而的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包括乎、矣、于、之、邪等等,根据实际情况,不对其进行翻译,直接删除。第三,词语的替换。古今词义差别较大,许多古代的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大多都发展成了多音节词,因此,要用多音节的词替换古代的单音节词;还有同一个词古今词义的不同也要进行替换。第四,转换位置。这主要是针对特殊句式而言的,对那些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都需要在翻译时转换一些词语的位置。

四、抓住重点,各个击破

在文言文翻译的教学中,教师除了上课讲授之外,也要重视学生课下的翻译练习。教师应该在课文完成后推荐一些相关的古文。笔者就给学生推荐了《太平广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等文言读物,其中大多都是篇幅比较短小的文章,比较适合学生练习。

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把握每个学生在文言文翻译上的优点和缺点,并对学生欠缺的地方给予指导。具体的指导方法因人而异,教师要对学生翻译练习中的错误点进行整合和总结,找出一些大多数学生容易错的点,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强化练习。

例如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上课时笔者就特别强调了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情况,如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作状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等。还列举了很多学生熟悉的课文的例子加以解释,如苏轼《赤壁赋》“侣鱼虾而友麋鹿”中的的“侣”“友”是名词用作动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夜缒而出”中的“夜”字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的“老”“幼”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等。在具体的讲课过程中,笔者还对学生容易犯的那些错误进行指导和强化练习,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争取在以后的课堂上不犯或者少犯同样的错误,这一以来,学生所犯的错误越来越少,教师需要教授的内容也越来越少,并逐渐达到学生在没有老师的指导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学的目的了。

作为文言文教学一个重要部分的文言文翻译,应该在教师和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教会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打好翻译文言文的基础,除了课堂上的讲解,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翻译的能力,在整个的过程中,教师是一个指导学生的角色,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根據相关的理论和原则采取灵活的策略进行教学,教会学生怎样读懂文言文,怎样地翻译文言文,怎样从文言文的翻译中体会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11.后羿射日文言文的翻译 篇十一

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是一个难题, 而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因此, 不少教师在讲解文言文的时候, 过多的只注重翻译, 一节课下来, 师生都疲惫不堪。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本无可非议, 但关键问题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成学习语言来看待, 而只是把它当成一种抽象知识或工具去生硬地掌握。如此循环下去, 效果不好。因为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 还有阅读鉴赏能力。

一注重语感培养, 提升文言水准

首先, 应当将文言文教学提高到语言教学的高度。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的课文都堪称是典范的文章, 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语言表达, 都可谓精品。其中, 有语言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有气势恢宏表达流畅的议论散文, 有形象跃然纸上的写人记事的记叙文, 也有寓意深刻托物言志的精美小品。学习这些文章时,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下一番工夫定会受益匪浅, 当然不是指只流于表面地知道作者是谁, 文章中有哪些实词, 哪些虚词, 哪些词类活用和哪些特殊句式。如《石钟山记》, 在让学生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不是科学的结论的同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品味作者准确精当的语言——绘形绘声绘色地表现山的幽静和水的气势的特点, 这对学生语言积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 文言文的语言教学, 还要求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法, 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以便提高他们吸收语言精华的主动性。其做法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以进入意境。二是深刻体会古人遣词造句的技巧, 以体会古人穷形尽相的描写及精辟独到的议论。三是放手让学生模仿古人的语气, 进行现场表达, 再与原文比较, 以达到掌握文言句式和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反复诵读, 带动系统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是令人困惑的难点。若只凭教师逐句讲解, 或者让学生照抄资料, 都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因为一节课用同一个频率, 教师会讲得口干舌燥, 而学生由于被动地接受, 也只能是头昏脑胀,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少、慢、差、费”。若采取以读代译的方法则较为可行。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一篇文章非得经过反复诵读才能有较深的印象。不过, 这里说的“读”不是一般的朗读, 它应该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学生在了解文体特征及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带有感情色彩的读, 其中还包括读出句读, 读出异读字, 读出有一定感情色彩的虚词, 读出不同的句式及逻辑重音等。因为对高中学生来说, 学会朗读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一旦解决了朗读问题, 文句的翻译也就可以随之解决了。解决朗读问题, 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 教师范读。这是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一步。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做好笔记, 然后纠正自己的不足。这样反复几遍, 就能初步理解课文。

第二, 学生朗读。目的是让学生正确把握重音及停顿规律。在此套用《论语》中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首先, 可以掌握虚词运用规律, 比较出它们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造句作用。如“也”一般用于句末, 表判断, 而现代汉语则用于句中或句首。但在文言文中有时还可以用于句中, 用以舒缓语气。例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吾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这里的“之”都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 不能重读。其次,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又一区别是古今异义, 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则成了一个双音节词, 因而朗读时应将其断开。如“地方千里”中的“地方”, “可以一战”中的“可以”,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中的“夫人”等。最后, 还应注意异读现象。主要有破音异读, 古音异读, 通假异读等。至于有表情地朗读, 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较高的要求。有表情地朗读是指能在充分理解写作目的及区分文体的情况下进行。朗读时候若能将文章与作者联系起来, 至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对句子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先总后分, 点面结合, 力争透彻翻译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最终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目的。具体做法分三步:

第一, 翻译。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直接用白话文朗读, 实际是作口头翻译。这项工作是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状态中, 同时也能暴露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 找信息。可由教师引导。如《游褒禅山记》一文, 先提出以下问题:褒禅山是如何得名的?褒禅山的景点是怎样的布局?作者是怎样游山的?作者的收获是什么?这些收获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第三, 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文言知识, 积累并解决有关实词、虚词几句法方面的问题。

四结束语

总之,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一样, 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 成功的教学是需要多项条件的。如果能把学习文言文也看成学习语言,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朗读带动翻译, 以达到综合理解与重点训练相结合, 就可以避免过去那种劳而无功的现象, 从而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以上是笔者对文言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运用时, 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切忌生搬硬套, 生吞活剥。

[责任编辑:李锦雯]

摘要:文言文教学历来被教师看做是一个难题, 而学生学习也感到吃力。文言文教学中注重翻译的弊端是没有把学习文言文当成学习语言来看待, 而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文言文的学习要求不只是翻译, 还应有阅读鉴赏能力。

12.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误区 篇十二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从2002年起从第一卷调到了第二卷,由选择题改为了文字表述题。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应该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

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考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归纳如下:

一、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

如:⑴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有的考生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2004年全国卷)

⑵其李将军之谓也。有的考生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2002年全国卷)

这里,两个考生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⑴中“交阯郡”是地点名词不用翻译;⑵中的“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且翻译的也不准确。

二、文白掺杂

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如:⑶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有的考生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2004年 湖北卷)

⑷从令纵敌,非良将也。有的考生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2004年 天津卷)

这里,⑶⑷两句的译文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⑶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⑷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分

社会的发展导致很多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考生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分清今义古义,切忌盲目替代。

如:⑸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桃花源记》

⑹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翻译: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孔雀东南飞》

⑺意气益厉,乘胜逐北。有的考生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2004年 天津卷)

这里,⑸⑹⑺三句的译文都犯了盲目地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⑸句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⑹句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⑺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

四、脱离语境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考生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

如:⑻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有的考生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信陵君窃符救赵》

⑼阿母谢媒人。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孔雀东南飞》

这里,在⑻句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⑼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结合语境可知这是“刘母谢绝媒人”的话,因此“谢”应译为“推辞、谢绝”。

13.约法三章的文言文翻译 篇十三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軍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軍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軍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释

(1)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

(2)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霸上;古地名。

(3)组:绳索。

(4)怀王:即楚怀王。

(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

(6)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

(7)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

(8)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案堵:同安堵,即安定。

约法三章的文言文翻译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軍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zhǐ,纸)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城阳。

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

14.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方法举隅 篇十四

一、字不离句

文言文主要以单音节词为主,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中最小的语言单位。文言虚词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在用法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学生善于归纳与总结,在这个方面问题就不是很大。文言实词数量庞大,并且有的实词义项繁多,江苏省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学生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但实际上学生在阅读和答题时需要用到的实词数量远不止于此。看下面这个例子:

“椠”和“楯”这两个文言实词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生僻的,在理解翻译上有一定的难度。结合这句话来看,铅椠和剑楯分别是文士和武夫所使用和擅长的东西,那么它们应该是一种文具和一种兵器,这样就好理解和翻译了。

不仅如此,学生在翻译一些相对熟悉的文言实词时,如果不考虑具体的语境,那么在翻译表达上可能会出现问题,看下面这个这个例子:

在翻译“母女视之”时,有的学生会翻译成“母亲和女儿看望她”,将其中的“女”字理解成了女儿。如果学生把这一句话读完,结合下面的内容“训以纺绩织紝事,一如教儿时”分析,就会发现这里的翻译出现了问题。这里的“女”字不应该翻译成女儿,而应该翻译成“像女儿一样”。

在翻译有些文言实词的时候,不考虑具体的语境,有时甚至会闹出笑话。

很多地方这样翻译:“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我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水中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上唱着歌回家。”

表面上看这句话翻译得没有问题,但仔细想想会发现其实这样翻译是不对的。暮春时节,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大约是阳历的四、五月份左右,气温应该还很低,这个时候怎么可以在北方的沂水里洗澡。这明显是不合常理的,这里在翻译的表达上就出现了问题。“浴”这个字,《古代汉语词典》给的解释是“洗身,洗澡”。这里必须灵活运用,不能表述成洗澡,它应该是指在沂水在洗洗手脚,洗洗脸,意在感受春意,消除不祥。因此,此处应该表述成“在沂水中洗洗”。

二、字不离段

有些文言实词翻译上出现错误,主要是受到了现代汉语的影响,这种思维上的定势容易造成理解错误。在翻译这些字词的时候,有时不但需要结合本句话的内容,而且需要联系整段文本,根据整段话的语境推测。看下面这个例子:

很多同学在翻译上文中加点字“咒”的时候,依照现代汉语的组合习惯,往往将它翻译成“咒骂”或者“诅咒”。结合这段话的内容看,这段话是主要讲贞观二年蝗虫成灾,唐太宗在视察禾苗的时候看见了蝗虫,于是拿起几只对它们说:“百姓依靠粮食活命,而你们吃了粮食,这就是害了百姓。百姓如果有什么过错,那过错全部都在我,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为害百姓了。”品味唐太宗的语义和语气,不可能有咒骂或者诅咒的意思,而应该是商量、祈求的意思。因此,这里的“咒”应该翻译成“祝告,祈祷”。

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现代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尔虞我诈”,这里的“虞”是“欺骗”的意思。由于这个原因,很多同学在翻译“四海皆以无虞”中这个“虞”字时,就很自然地翻译为“欺骗,欺诈”,这样就翻译错了。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结合具体的段落语境分析,这里韩愈回顾周公的功绩:天下贤能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任用,奸诈邪恶的小人都被清除了,在这种情况下,天下太平,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了。因此,这里的虞应该翻译成“忧虑,担忧,担心”。

三、字不离篇(背景)

有时在翻译某个文言实词的时候,还需要统观全文内容,结合事情的前因后果、人物的身世处境或者时代背景,这样才能做到翻译上准确无误。看下面这个例子:

“诸侯谋之”中的“谋”字,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往往容易将它翻译成“商量,考虑”,这是没有考虑具体语境造成的。这段主要是说赵文王非常喜好剑术,由此造成国力衰微。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不是想要商量如何帮助它,而是虎视眈眈地想着如何把它打败,把它吞并。因此,这里的“谋”应该是“图谋”的意思。这就需要结合战国时期风云动荡、群雄逐鹿的时代背景。再如:

“子何嫌哉”的“嫌”容易误解为“嫌弃”,如果阅读了整篇内容,知道了伍子胥此时的身份是一个通缉犯,正亡命天涯,那么理解这个“嫌”字就容易多了,它应当是“怀疑,疑忌”的意思。

四、句不离段

不仅是翻译单个文言实词的时候不能脱离段落内容,在翻译文言语句的时候同样也不能脱离段落语境。结合具体的段落语境,能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翻译语句。例如:

芝(司马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在翻译画线句子“退无异言”时,有的同学会理解成“宾客被司马芝指责之后,回去后不再说什么其他的话”。其实,结合这段话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段话全部都是在叙述司马芝的事迹,即主语是司马芝。相应地,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司马芝当面指责宾客的不足之处,回去后不再说其他话。再看一个例子:

稼轩帅淮时,同甫与时落落,家甚贫。访稼轩于治所,相与淡天下事。酒酣,稼轩言南北利害:南之可以并北者如此,北之可以并南者如此。且言钱塘非帝王居,断牛头之山,天下无援兵;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饮罢,宿同甫中斋。同甫夜思稼轩沉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月余致书稼轩,假十万缗以纾困,稼轩如数与之。(节选自赵溍《养疴漫笔》)

“决西湖之水,满城皆鱼鳖”不能理解成“打开西湖的岸堤,城市里面都充满了鱼鳖”,这段话是陈同甫在和辛弃疾分析钱塘的地理形势为什么不利于作为都城。因为如果西湖决口,那么满城的百姓都会遭殃,所以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如果放出西湖的水,满城都是被淹的百姓。”

五、句不离篇(背景)

看下面一个例子: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

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王安石《慈溪县学记》)

要理解画线句中“喜”从何来及“忧”在何处,就要联系全文内容,结合整篇文章的语境。这篇文章开头,王安石就强调政治教化的重要性,然后叙述从远古时期学校兴盛到后世学校衰败的经历,突出林肇修孔庙、聘老师等一系列为恢复当地教化作出的重要功绩。现在这些措施得到推行,教化即将得以实现,因此作者感到高兴。但是当时艰难的办学环境下,作者担心林肇走后,这样的做法难以得到接任者的继承,因此作者感到“忧”。这样就不难得出准确的译文:“我虽然为它即将推行而感到高兴并且庆幸,但又担心那些后来的人不能继承我(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推究它的意义来告诉后来的人。”

从上面所举的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翻译文言词汇或语句时,必须结合相应的语句、段落或者文章内容,根据具体的语境确定或者推断要翻译部分的含义。只有这样,翻译出来的意思才是符合文义的,才是贴切的。结合语境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该综合各种方法加以灵活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文言文翻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重视文言知识的储备,增加文言文阅读量,加强翻译方面训练,在翻译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解翻译的能力,这样文言文方面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上一篇:关于公司放假前各部门注意事项下一篇:公路工程安全监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