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11篇)
1.《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一
15·短文两篇
【题目解说】
《谈读书》是一个范围型题目,相当于一个话题。谈,是谈论,有时带有漫谈,随笔的性质,因此观点可能会很多,与一般的议论文差别较大。本文就“读书”这一话题谈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读书的重要作用三大方面,每一方面都有鲜明的观点、精彩的论述和语句,是启迪思想、学习语言的好教材。
“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作者以此为题,意在揭示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难点解析】
1、培根在《谈读书》中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作者还介绍了哪些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好处是怡情、傅彩和长才。读书的方法有:(1)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局限于文字推求;(2)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3)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2、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这几句话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从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主旨归纳】
《谈读书》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看法,阐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作用,鼓励人们读书求知。
《不求甚解》批驳了“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错误观点,全面解释了“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读书的正确目的对比论证
读书的作用归纳论证
树靶子
引出处事实论证
释新义
不求甚解援例子驳论引用论证
引语录
结上文对比论证
【文本链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基础知识训练】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狡黠(xiá)藻饰(zǎo)诘难(jié)滞碍(zhì)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矫(jiǎo)睾(gāo)肾阐证(chǎn)要诀(jué)
2.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开卷有义()提练()高谈扩论()烂加非议()逻缉()
不求圣解()能言善辨()
3.填空。
《论读书》的作者是________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A)
A、据老人后来回忆,包里除了刚从银行取的3000元钱外,还有银联卡、身份证等其他证件。
B、我校这次为四川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C、写文章语言要精练,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话统统删去。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上。
5.请将下列有关读书的名言补充完整。
(1)读书足以怡情,_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书破万卷,_下笔如有神
(3)读书费时过多易惰,___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4)书犹药也,_善读之可以医愚
6.古人刻苦读书的典故有:__(至少写出两个)
7.怎样看待课外阅读,语文老师要求大家发表意见:
A的知识。
B.乙同学却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凡是课外书籍都不应该看。他说:_我们的学习。
C地进行课外阅读,这样做并不会影响学习,相反还能够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言之成理即可)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D)
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解析】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的总结,它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B
把“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改为“和”,把后一个“和”改为“以及”,使层次清晰.C全句为陈述语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创新能力训练】
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yōnglù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9.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通过对读书三境界的阐述,说明达到“三境界”,或者把“吞”“啃”“品”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阅读方法,那么人生都会受益无穷。
10.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什么?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道理论证
11.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达到每一境界的结果。
(1)“吞“:知识积累
(2)“啃”知性提高(或: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
(3)“品”悟性升华
12.对于文中“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示例:下功夫咬文嚼字,读懂文章,领悟精神,吸取养分。
13.读了这篇短文之后,结合《谈读书》《不求甚解》,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答题思路:(1)这篇短文告诉了你怎样读书?(2)《谈读书》你了解了哪些读书方法?
(3)不求甚解真正的含义是指什么?(4)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哪些读书方法对你特别有用处,你以后应该怎样读书。【三新精英园】
.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4周年,班级开展一次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完成下列试题。
13、如果你作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进行这次活动,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你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自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主题。
示例:主题:珍惜和平生活,加倍勤奋学习。
活动过程:⑴战争故事征集;⑵战争诗歌征集;⑶畅谈和平观。
14、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示例:战争推动文明的进步!没欧洲人入侵美洲,美洲将只存在原始文明不可能有现在美洲的发达文明国家!没有美国独立战争,现在世界上将没有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没有辛亥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将长久是腐败封闭的大清国或者已经亡国!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计算机科技、核科技、航天科技
1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战争的硝烟也并没有从地球上销散。全国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已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请你以“战争、和平、统一”为主题就“台湾与祖国大陆”这一问题设计一句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①血浓于水,两岸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②两岸同胞一家亲,和平统一心连心。
16、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三句。
答案: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材料一:当年在日寇侵华的民族危亡之时,章太炎先生号召国民读史,以激发爱国主义热忱。他说:“夫读史之效,在发扬祖德,巩固国本,不读史则不知前人创业之艰难,后人守成之不易,爱国之心,何由而起?”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德国领导人表现了忏悔的勇气。1970年,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下跪。”2005年4月10日,瓦尔德集中营旧址,德国总理施罗德为遇难者纪念碑献花。
材料三:日本90年代以后,小泉连续4次参拜靖国神社,到现在也没有任何反悔的迹象;日本在篡改历史教科书上无所顾忌,纵容扶桑社的右翼教科书出台;此外,一些阁僚不断发表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论;日本不断单方面挑战中日关系底线。
探究结果示例: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不可淡忘历史,知耻而后勇。捍卫我们的祖国需要我们每个人人努力。我们应以斯言为座右铭,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警钟,时刻长鸣。⑵德国政治领导人在解决历史问题上具有远见卓识。德国正视历史,通过反思历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出了耻辱,走进了繁荣,灰飞烟灭当今国际舞台上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德国人的反思真正触及了民族的灵魂。⑶日本歪曲历史、回避罪行、拒绝谢罪和赔偿,都是道德低劣者行径,是无法取信于国际社会的。我们要警惕日本,保卫国家,捍卫和平。日本领导人到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去参拜,极大地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之苦的亚洲人民无法接受的。日本国内仍有一些势力在为军国主义摇旗招魂,他们否认或美化侵略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以达到欺骗毒害下一代的罪恶目的。
2.《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二
【学习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社会正义感,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尝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2. 能力目标:
自觉维护正义的行动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
3. 知识目标:
了解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学习重、难点】
1. 重点:正义感的具体内容;社会发展需要有正义感的人。
2. 难点: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品德;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活动探究。
【对学习方式的点评】
此学习方式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能够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计学习目标,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三维目标的完美统一。在完成学习知识目标的基础上,侧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育,目标的设计深浅有度,符合中学生年龄段的特点。不过,在能力目标中“见义勇为”改为“见义巧为”会更人性一些,更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建议学习重点的确立应定在能力目标上。
【课前预习案】(填一填,熟悉基础)
1.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 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 、规则和 。
2. 我们要从小树立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的 ,以实际行动维护 。
3. 非正义行为会损害别人的 和 ,进而危害整个 。
4. 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 的态度,会助长为非正义行为的 ,最终损害的将不仅是一个人的利益。
…………
[这位老师给出了8道课前习题(其余略)。]
【阶段点评】
这位老师在这里给出了8道类似的题目,题型形式过于死板老套,不提倡思品课设置习题课前导学,因为这只能引导学生机械地看书,找出相关的问题答案,起不到真正预习的作用,也不能引导学生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我认为在此环节的问题设计中,事先让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维护正义和体现正义的案例效果会更好些。
【对案的点评】
建议在进入新课前设一个情景导入环节,因为课前导入环节虽小,但不可或缺,它对引导学生有效进入学习状态起了重要作用。课前导入不要过于复杂,形式要直接,语言要简练,做到有效。因为过于复杂或时间过长,学生就很难快速从你的情景导入中走出来,进而影响整个教学效果。如本学案的新课导入可设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正义,社会需要正义等内容,从而认识到正义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那么,我们怎样去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怎样去为维护正义作出自己的努力呢?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这样言简意赅,直接有效。
【课堂互动探究案】(积极参与、观察思考)
活动一:议一议。(注:将全班分为6个小组1、2小组完成活动一,并展示看哪个组回答得准确完整,由3~6组给1、2组评判打分。)
阅读教材P112页并探究。
环节一:谁该获得保送名额。
(1)探究题目:在你的身边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你们是如何对待的?如何才能保证一个公正的制度得以执行?(2)探究题目:若是你,应该如何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环节二:忍气吞声还是讨个说法。
(1)探究题目:小赵的态度会带来什么影响?(2)探究题目:如果小孙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他的行为还有意义吗?(3)探究题目:例举几个现实生活你所遇到的非正义行为。
【阶段点评】
这位老师在活动一中有效地活用了教材中的案例,题目设计有层次、有深度,既有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找到答案的题目,又有通过学生之间通过探究能够解决的题目,锻炼了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可谓一举两得。不过我认为在活动一中,学生活动的形式有些不妥,在这一活动中应提倡学生全员参与,因为活动一侧重学生阅读教材,寻找问题。此环节无须分组,学生只是在阅读教材后通过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再作一下点评就可以了。
活动二: 演一演:做富有正义感的人。(注:3组表演分当事者、旁观者。4组同学分别对当事者、旁观者的行为进行分析。由5、6组对表演和分析进行评判打分。)
阅读P113页情景思考并演一演:
假设你遇到某种情形,如你的钱包被偷或被人拳打脚踢,你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阶段点评】
这一环节的设计,这位老师可谓是匠心独运,参与模拟,情景再现,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而坚定了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信心和决心,有效地完成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但让学生对表演者进行打分这一做法,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这不是一项比赛活动,无须评比,只要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感到快乐就可以了。
活动三: 辩一辩:感动你我。[注:1~4组做探究(1)题。5组做正方,6组做反方,展开辩论(2),时间10分钟。1~4组为5、6组表现打分,5、6组为1~4组表现打分。]
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片段。
(1)探究题目:说明“最美妈妈”让自己感动的理由。
(2)探究题目:中学生是要见义勇为、见义巧为还是见义不为?
【阶段点评】
本环节是最能体现小组合作、活动探究这一学习方式的。通过辩论的形式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在协作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活动四:读一读:正义诗词名言大展播。(注:6个小组都参与,由老师打分。)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读一读说出你读后的感受: 。
还有记得哪些类似的词句名言请补充: 。
【阶段点评】
活动四是知识拓展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非常有必要。通过正义名言大展播和学生的搜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相通、相融这一教学思想。不过,还是建议不要给学生的表现打分,只要给表现好的学生以语言鼓励,让他们有成功感就可以了。
【当堂达标检测】
1. 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 )的。
A. 弱势群体 B. 未成年人
C. 全体社会成员 D. 国家公务员
2. 中学生如果看到非正义行为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应该:( )
A. 奋起抗争 B.见义巧为
C.远离是非 D.不管不问
3. 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
B. 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C. 既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也要维护集体的正义,更要维护国家、民族的正义。
D. 对非正义行为要以死抗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4. 作为一个有正义感的学生,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一个小偷在行窃。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不要惹祸上身、赶紧离开。
B. 不理会、这是公安人员的责任。
C. 大喊一声,恐吓小偷。
D. 悄悄地了解他的行踪,并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5. 故事析理:正月初五,回家过年的双城农民工谢尚威,路遇险情,毅然伸出双手,用自己的胸膛接住体重100多斤,从5楼坠下的16岁少年。闻讯赶来的邻居、亲戚迅速将二人送到双城市急救中心。经诊断,谢尚威尾椎、胸部受损。对此义举,他轻描淡写地说:“是出于本能,没想那么多。” 几天来,各大媒体先后对此事进行报道,网友们纷纷称谢尚威为“最美爸爸”“最帅打工仔”等。双城市授予谢尚威“‘感动双城’年度人物”和“‘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双城市政府将1万元慰问金送到谢尚威手中,腾讯“筑德基金”5万元表彰谢尚威。“在危难之际,你能够舍身忘己,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坠楼少年,不仅是托起了一条鲜活的生命,更是托起了一片道德的蓝天,为社会树立起一面旗帜,引领了一种积极向善的社会风气,全社会都应该向你学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请对谢尚威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2)双城市政府及众网友的举动,给你什么启示?
(3)假如你在上(放)学途中遭遇类似事件,你会怎样做?
…………
[这位老师给出了几道类似习题(其余略)。]
【对当堂达标检测点评】
本环节这位老师设计了包括选择题、材料题和探究题在内的共8道题目,内容过多,习题不具典型性。建议当堂达标检测环节,减少题量,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过多的习题训练会影响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其次,习题缺乏代表性,尤其一些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会的题目也无须再进行练习浪费时间了;另外,训练的题型要具针对性和探究性,这样才能不枉设计当堂达标检测这一环节,才能使这一环节真正发挥效能。如果当堂训练题设计得合理有效,真正能起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开发思维的作用,我认为有2~3道题就足够了。
【课后拓展案】
观看一段视频材料:
辽宁鞍钢集团有一位普通工人,他只是铁矿管理人员,妻子是医院高级护士,本来家庭生活并不困难,但为了帮助别人,全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在他不到40平方米的家中,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就连上大学放假回家的女儿也只能住在临时搭的床上。他15年里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16年间为失学儿童、受灾群众捐款12万元,20年来55次无偿献血,挽救数十人的生命。他追求纯粹,做好事不求人知,矢志不渝地追求真善美。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博大爱心、满腔热血铸就了人间大爱,被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他常对妻子说,同那些特困家庭相比我们还算富裕,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会活得充实而快乐!
问题:读了“当代雷锋”郭明义的事迹后,你会有怎样的情感?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如何传承郭明义的精神,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对课后拓展案的点评】
课后拓展这一环节设计得很有必要,它既能体现内容的探究性,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正义的存在及正义存在的必要性,在整个学案中,这一环节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融到一起,让学生有一种走进生活的感觉,促进了学生感情升华,使他们很容易感觉到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快乐。选材非常不错,有针对性且富有时代感,课后探究性作业设计也很合理。建议教师在本环节的运作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对此导学案的总评】
这位老师设计的这节导学案是一节设计严紧,结构缜密,环节齐全,内容丰满充实,是融知识性、探究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好学案,很具代表性。但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 在学习方式的设计上形式过于单一,方法缺乏灵活性,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得不够充分,应在问题的探究上更好地体现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
2. 从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上来看,有些环节可删掉,把它放到课后思考题中,这样会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探究教学的其他内容,效果会更好。
3. 学案的设计上要注重其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课上得更完美、更顺畅。如活动四,正义诗词名言大展播,这一环节设计得虽然很好,但由于在课前预习案中没有让学生事先作搜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再说出一些相关的句子,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造成冷场局面,给完美的教学流程添上污点。
4. 拘于模式,缺乏创新。学案设计要体现课改新理念,要做到与教育发展同步。比如,学案问题的设计要坚持全面性、梯度性、开放性和有效性原则相结合,也就是说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地涵盖本课时的全部知识点,做到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梯度性,问题不一定是唯一答案,可能会出现几种可能,并有一定的科学含量,有疑而问,而不是“无病呻吟”。
3.《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三
陋室铭
一、目标呈现
1、积累文言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
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精妙新颖的构思和语言的音韵美。教学难点: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及本文的主旨 资料链接
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关于本文的“文外曲致”
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二、预习热身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德馨()苔()痕 牍()鸿儒()西蜀()何陋()调素琴()2.翻译
a.解释词语。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 b.试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再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试译全文。
4.三读课文,提出你不能解决的问题
(1)(2)(3)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活动二 翻译全文,小组内独学译文,群学订正,找出小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及订正。(解决好预习热身中的字词句的翻译)1.注意:虚词“之”的用法
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2.找出课文中对偶句:
活动三
品读课文,独学理解,小组解疑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2.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活动四 深入理解,合作探疑,把握文章情感及写法
1.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2.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龙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为了表明什么心迹呢? 这种借他物来表明心迹的手法叫什么?
活动五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请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盘点提升
1.梳理文章内容并背诵全文 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2.学完陋室铭之后,你的同桌传了一个纸条给你内容如下,针对他的这种思想,你将怎样来劝告他。
新陋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你会对他说
搜集刘禹锡的诗词。
五、我的收获:
爱 莲 说
一、目标呈现
1.了解“说”的 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资料链接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预习热身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抄写两遍。
蕃()濯()亵()玩 淤()泥 清涟()噫()隐逸()鲜()有闻 新鲜()
2.翻译
a.解释词语。
蕃: 独:
染: 濯: 涟: 妖:
蔓: 枝:
亵: 益:
植: 鲜: 宜:
b.试译下列句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再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试译全文。
4.三读课文,提出你不能解决的问题
(1)(2)(3)
三、活动探究
活动一 齐读课文,把握文章节奏。活动二 翻译全文,小组内独学译文,群学订正,找出小组不能准确翻译的词句进行交流讨论及订正。(解决好预习热身中的字词句的翻译)注意:虚词“之”的用法
1.代词,代指“他(她、它)”“这(那)
例:渔人甚异之
2.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水陆草木之花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将动词的对象提前,以示强调。
例:“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中的“之”,将爱的对象提前,强调突出爱的内容。
活动三
品读课文,赏莲美德(独学理解,小组解疑)1.找出描绘莲的句子,分别描述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特点?,写了莲花的生长环境。,写了莲花的茎的主干。写了莲花的香味。
写了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写了莲花的风度气质。文章通过对莲的描绘赋予莲哪些品质?
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 ;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 ;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活动四 深入理解,合作探疑,把握文章情感
“衬托”: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特点作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特征的手法。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特点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耸立天外,直插云霄。
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的特征。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悬崖恶劣的环境衬托梅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
文章除了对莲的高度赞美外,还有其他情感吗?写菊和牡丹有什么作用?突出莲的什么高贵品质?
活动五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请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盘点提升
1.总结归纳本文中莲的形象及象征意义,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你喜欢什么花?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50字左右
例如:兰花 兰花无论置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4.《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四
崇州市街子镇学校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学案
○„„ „ „ 线 „ „ 名„姓„ ○ „ „ „ „ 订 „ „ „号考„ ○ „ „ „ „ 装 „ „ 级„ 班„○ „ „ „ „ 内 „ „ „ „ 校○ 学„ „ „ „○„„„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科普文章的准确、生动的语言。
一、课前预习。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
(2)褶皱
(3)潮汐(4)劫难
(5)追溯
(6)遗骸 2.解释词语。
(1)遗骸:
(2)追溯:
(3)劫难:
(4)致密:(5)天衣无缝: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学案 第1页,共4页
三、合作探究
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五、小结
六、课后反思
七、安全提示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案 第2页,共4页
崇州市街子镇学校2012-2013学年第1学期八年级地理学案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答案
一、1、(1)tún(2)zhě(3)xī(4)jié(5)sù(6)hài
2、(1)遗体、遗骨
(2)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3)灾难、灾祸
(4)细致精密
(5)比喻事物多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一点雕琢的痕迹。也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没有一点破绽或缺点。
3、(1)举例子;(2)打比方;(3)列数字。
二、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尤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八年级地理学案 第3页,共4页
5.《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五
答案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掌握文言词语的用法。
2.了解中的优美意境,严密结构和凝练的语言。
3、理解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用旷达的心态对待生活。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居士,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又是养生家,他斋戒自摄,修炼诚笃,寿至81岁。他推崇道家养生思想,提倡调神、养性、保精、导引、按摩等方法。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基础积累、初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给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棱()陵 与其奇者()荇()
寝()
夕日欲颓()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欣然起行()
(2)水中藻荇交横()
(3)如吾两人者耳()
(4)月色入户()
(5)但少闲人()
(6)晓雾将歇()
(7)沉鳞竞跃()
●文体常识
3、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
性文体。多记事陈情,具有
和
相结合的特点。
●整体感知
反复读文,思考解决如下问题
4、《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作者 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
的得意之感。
5、《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
期间。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 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合作研讨】
●疏通文意、反复读文,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思路梳理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思路梳理。
把《答谢中书书》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接下来的十句):
第三部分(以感慨收束):
把《承天寺夜游》划分为三层。
第一层(记事):
第二层(写景):
第三层(抒情):
●文本探究
3、《答谢中书书》虽然短小,但佳句迭出,你能选出其中的一句做点赏析吗?
4、《答谢中书书》最后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什么言外之意?
5、默写出《承天寺夜游》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6、说说课文《记承天寺夜游》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7、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8、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9、联系两位作者的境遇,比较两篇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拓展延伸
0、《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美不胜收。你能否再写出两句写山或水的优美诗文?
1、“看人生豪迈,一切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你还记得这句歌词吗?是啊,人生难免有失意之时,学习《记承天寺夜游》后,你认为它对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启发意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进一步感知文意,品味语言。
2、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们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复习导学】
、常识填空
.(1)《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字
,号。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_______家,_______家。和父亲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
3、翻译下列的句子。
⑴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合作研讨】
品读课文,合作探究如下问题:、《答谢中书书》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2、《答谢中书书》一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谢中书书》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
4、找出《答谢中书书》中的议论句,并说说其作用。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月色入户”很有人情味,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谈谈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6、《记承天寺夜游》中把“寻张怀民”中的“寻”改为“访”好不好?为什么?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了什么?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8、《记承天寺夜游》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9、《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
拓展延伸
0、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一)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当堂检测】
一、基础题、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夕日欲颓()②未复有能与奇者()
③藻、荇交横()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五色交辉:
②晓雾将歇:
③夕日欲颓:
④沉鳞竞跃:
⑤念无与为乐者: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⑦相与步于中庭:
⑧庭下如积水空明: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藻、荇”、是指___________,此句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指出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二、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一)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6、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7、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8、找出文中的议论句。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说说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
(二)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本文第一句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0、文中哪些语句写水?哪些语句写水?请在原文上用波浪线画出。
1、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mò
yù
xìng
qǐn
tuí
2.(1)愉快地,高兴地(2)交叉错杂(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5)连词,只是,不过(6)消散(7)竞相跳出水面
3.应用
实用性
审美性
4.沉醉山水
共赏美景
5.黄州
清幽宁静
【合作研讨】
.(1)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2)《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2.《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首尾呼应,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记承天寺夜游》第一层:(开始至“相与步于中庭”。)叙月夜至承天寺与友人散步。
第二层:(庭中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写月下承天寺庭中的景物。从实感而来,令人宛然若见。第三层:(何夜无月……吾两人者耳。)中以惋惜无人赏月作结。
3.示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俊俏的山,直直耸立,有白云轻绕;俊美的水,清澈见底,有鱼儿嬉戏。溪水两岸的石壁,更是美妙绝伦:绿树、青草、翠竹、红花、蓝天、白云……四时不同、景色各异,五彩缤纷、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特别是青翠的丛林,碧绿的修竹,四季常青、生机盎然。这一句是概括描写,作者紧紧抓住江南景物的特点:高山、流云、溪水、青林、翠竹……用白描的手法,稍加点染,便组成一幅江南山川秀美图。
4.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像谢灵运那样,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归隐林泉的终身志趣。
5.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子里,好像水一样空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6.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8.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9.《答谢中书书》表达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复杂而微妙的感情。
0.示例:①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②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③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1.示例:我们应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明白“顺逆皆自然”的道理,并把自己融入到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领略美的一切!(只要积极健康,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课时
【复习导学】
1、(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
通明
华阳居士(2)《东坡志林》 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三苏
2、c(户:门。与:参与,此指欣赏)
3.⑴ 张怀民也没有就寝,(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⑵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的藻、荇。(3)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和鸟都一同叫了起来。(4)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合作研讨】
.“美”字。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儿;有静有动,有声有色。
2.“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
4.最后一句;表明能欣赏山水美景的人很少。
5.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失意,悄悄进门慰藉失意的人,这样写使状物自然生动,情感真挚感人。
6.不好。“寻”有一种急于找到失物的迫切感,确切地写出了作者渴望与知心好友共同赏月的急切心理。
7.“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闲人”两字是作者对世俗之人汲汲于富贵功名的讽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虽遭贬谪仍作轻松的豁达心态。
9.欣喜——有点遗憾——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心有灵犀的喜悦——从容闲适
0.写景上都写令人赏心悦目之景,但前者是融天下美景于一文,而后者是洞庭湖一处之景。抒情上都抒发欣喜之情,但前者表达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后者则表达迁客骚人宠辱皆忘的愉悦之情。
【当堂检测】
.①tuí②yù③xìng
2.①交相辉映
②消散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⑦在⑧形容水的澄澈
3.(1)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2)月光
竹柏影
比喻
4.(1)对偶
(2)反问
5.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6.(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⑵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⑶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
7.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8.何夜无月?……两人者耳。心境略
9.全文的引子,引出下文的写景、议论。
0.写山:高峰入云、两岸石壁、青林翠竹;写水:清澈见底,沉鳞竞跃。
6.《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查阅资料,自主地、纵深地了解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新闻知识
(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3)新闻的结构
2、字词(包括两篇)
二、自主检查预习内容
三、整体感知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交流问题1:读了这篇新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扬眉吐气,大快人心——言之成理即可。)
交流问题2:以第一段为例,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自豪 喜悦 庄重 严肃)
交流问题3:划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概括信息。请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么多表示时间的词语?
(体现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四、鉴赏课文(合作探究)
对于香港回归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华夏儿女关心,世界各大媒体齐聚香港,截至1997年5月8日,就有778家传媒,8423人登记对交接仪式进行采访,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高人一筹,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正是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问题1:这则新闻为什么会获此荣誉?
(提示:可以从那些角度考虑?如:它的标题、选材角度、语言等)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
用心爱心专心 1
(双关。一方面,参加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 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问题3:本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如:提到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卑贱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卑贱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问题4:品味精炼而意蕴丰厚的语言
(1)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的7月1日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2)课后三第1题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3)课后三第2题:
(英国人从海上登陆香港,开始了长达156年的殖民统治;而如今,香港回归祖国,参加仪式的英国官员又从海上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也是一句概括性很强的话,把香港百年的沧桑巨变凝聚其中,暗含着历史和现实的对比。)
五、自主总结:通过这篇新闻,谈谈你对这一件事的认识。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选取特殊角度写作重大历史事件的写法。
2、了解法西斯分子犯下的滔天罪行,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观看影片《南京!南京!》、《辛得勒的名单》中的简短剪辑镜头,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
(“二战”期间,日本人在南京展开过杀人比赛,创立过731细菌部队;德国人则创办了杀人工厂。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本文选取独特视角,发表之后,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探索该新闻的视角)
问题1: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及时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地传达。)
问题2:本新闻有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呢?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本新闻并没有写道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此可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及文中“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问题3:那么本新闻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参观者沿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参观)问题4:作为一名敏感记者,为什么要写一些不能称为新闻事件的事情呢?他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新闻》是否违背了新闻当敏锐地反映最新事件的原则呢?
(注意:此问题可以不回答,可在静默中沉思。)
三、鉴赏课文(体会新闻中记者所蕴含的感情)
问题1: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罗森塔尔的眼光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描摹着他们内心的感受。阅读文本,划出新闻中对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及反映他们内心感受的句子或词语。
(参观者行为、神态的客观性描述,如“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用的。”而“恐惧万分”等词直接显示了参观者内心的恐惧。)
问题2: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为什么要用“恳求”一词呢?
(注: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出来。)
问题3:新闻报道中,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物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请比较《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与《别了,“不列颠亚”》在此的不同。
问题4:作为新闻,我们分明能看到记者的感情也蕴含其中,除了在参观者的行为、神态及他们无法抑制的内心中,我们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记者的情感?
学生会找寻一些语句并加以探究罗森塔尔所蕴含的情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中的“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问题5:“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样描写的作用。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四、自主总结
问题1: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预设: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问题2: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预设:“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问题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定,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五、课外作业
1、“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2、在奥斯维辛,纳粹的暴行使400万人的生命被罪恶地夺去。1947年7月2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集中营原址辟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其周围划定一个默哀区。1970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样的悲剧属于整个人类,我们应共同面对这样的耻辱,这样的罪恶。我们也同样不会忘记中华民族在日本法西斯的强盗行径下遭受的苦难。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记住这样的历史。下面是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你会有何感想。
《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
据新华社电 国际奥斯威辛委员会25日在柏林举行集会,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
德国总理施罗德在纪念集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德国将牢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的特殊历史责任,呼吁与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作坚决斗争。他说,纳粹的意识形态及其暴行完全是一场人祸。尽管今天活着的绝大多数德国人都与纳粹大屠杀无关,但德国人负有特殊的责任 他指出,纳粹在奥斯维辛等集中营实施的暴行,无论是规模、根源还是造成的伤害,都是空前的。这已经与德国及欧洲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德国及欧洲文化和文明史上最惨痛的一页。这个历史负担虽然沉重,却是必须严肃承担的责任。他强调说,德国必须直面过去,“尽管遗忘和排斥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
施罗德呼吁对反犹主义和极右主义行径作坚决的斗争。他指出,反犹主义依旧存在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坚决与其斗争是整个社会的责任。绝不能允许反犹分子的丑恶行径得逞。从1996年起,德国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日1月27日定为“纳粹受害者纪念日”。
《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
近日,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日。记者发现日本的同行们却在以“敏锐独到”的眼光,报道着这一人类当代历史长卷中极不平凡的事件。
24日,第59届联大召开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特别会议。《读卖新闻》在25日的晚刊,《朝日新闻》在26日的日刊以很小的篇幅予以了“关注”,这两家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约而同”将报道聚焦在“阿拉伯国家缺席这一特别会议”上;《产经新闻》在26日的日刊中以较大篇幅对27日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做了报道,但它的重点是分析欧洲的扩充前景及影响。日本媒体对此“独到”的报道,仅仅只是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新闻观吗? 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大岛贤三,在此次联大特别会议上表示,日本对其所造成的“巨大伤害和痛苦”表示懊悔和道歉,但那时日本也有所善举——日本驻立陶宛使馆的一名官员曾经通过签发签证救了近千名犹太人,而且战后的日本已经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对联合国做贡献最多的国家之一。其言外之意,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超脱了那段历史,成为了一个充满功德的国家。事实果真如此吗?
7.《长亭送别》导学案(教师版) 篇七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长亭送别》导学案
王实甫
【学习目标】
1. 欣赏文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2. 鉴赏富于文采的曲词。3. 鉴赏崔莺莺的形象。
【学习重点】 欣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学习难点】 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课前预习案
一、关于元杂剧
1、定义: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元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元杂剧的基本特点:
2、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唱即唱词;白即说白,是戏剧人物语言,是我们鉴赏的重点;科即科介,就是舞台说明,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
3、杂剧分四折一楔子。楔子相当于序幕,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曲牌类似于词牌,和曲子的内容无关,只规定曲子的韵律、格律、字数、句数,一韵到底,一人主唱。
4、唱词和演唱特点:元杂剧的核心部分是唱词。每一折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并一韵到底,所以说“折”也是音乐单元。四折可以选用不同的宫调。元代流行的宫调有九种:仙吕宫、南吕宫、正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这些宫调的调性即音乐情绪各有不同,四折之中宫调的变化,也是同剧情的变化相对应的。
(1)曲调:乐音七声,即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
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黄钟宫、仙吕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
《长亭送别》用正宫,其声情“惆帐雄壮”。正宫联套形式为[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予]、[煞尾]等。(据王力《汉语诗律学》)(2)曲词:押韵,平仄通押,一韵到底,用韵较密。对仗,常用对句,不计平仄,形式多样。曲文中多衬字。
5、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白为宾,所以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和韵白之分,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的韵文。宾白既可以穿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事,还可用于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生”的说法。
宾白:“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晓畅也。”“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徐渭《南词叙录》、单宇《菊坡丛话》)
6、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科介:“相见、作揖、进拜、舞蹈、坐跪之类,皆谓之科”,“以科字作介宇,非科介有异也”。
(徐谓《南词叙录》)
7、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基若干小类,以
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化用范仲淹《苏幕遮》(上阕):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端正好]一曲所写的环境在文中有何作用?
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节特征的景物,衬托出崔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后二句自问自答,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采用了排比手法。用了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二、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李清照的哪一诗句表情达意的手法相同?
采用了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手法相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运用了两个典故。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下阕):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
三、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3.[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千叮万嘱,真情自现。
4.[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三个典故,见课本。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张生的担心。
四、阅读文章第四部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煞]中再写环境,其作用是否与先前所写相同?
稍有不同,这里是表现崔莺莺目送张生远去时那种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以所见之物,写内
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课后巩固案
1、下列四项均有错别字,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A、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婧疏林桂住斜辉。
B、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需寄,你确休“金榜无名誓不归”。C、到京师服水土,乘程涂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D、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义,怜取眼前人。
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C)A、忳忳(行动迟缓的样子)
破题儿(开始,起头)
弃掷(遗弃)
靥儿(笑脸)B、揾做(用手指按)
煞强如(远胜过)
谂知(深切体会,深知)
口占一绝(即兴作诗)C、就里(内中的实际情况)
赓续(继续)
玉醅(美酒)
泠泠(清淡)D、栖迟(留恋)
只索(只好)
余荫(多余的荫凉)
推壶(假装整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B)
A、同样辛辛苦苦努力一年,有些同学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兴高采烈;而有些同学却并不满意,黯然销魂。
B、春节前夕,亲人和朋友从远方赶来与我们相会,那相会的月台上,有深深的期盼和破镜重圆的惊喜。
C、保定新区80岁的刘世昌王秀情老夫妇结婚六十一年来,举案齐眉,互相敬重、扶持,从未红过脸、闹过别扭。
D、春节期间,在外务工的男人回了家,与妻子团聚,可春节过后,又要外出打工了,又要劳燕分飞,一别又是一年。
4、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一段戏文,分析不当的是(B)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A、前四句,写秋天、秋地、秋风、秋雁,天碧、地黄,风紧、雁飞,有声有色,动静相间;既是写秋天的实景,又暗含着离人的伤感。
B、这首曲词的前四句,由范仲淹《苏幕遮》一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四句演化而来,同为离别渲染气氛。
C、最后是个设问句,先暗中点明离别的具体时间“晓”,然后借景抒情,一问一答,是离人的泪染红了遍野的霜林,读来催人泪下。
D、整首曲词,借对秋景的描写,构成萧瑟凄凉的氛围,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相融合,景语境语不可复辨,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5、[滚绣球]一曲中有“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两句,金圣叹赞其为真正妙文,下面的解释哪个是错误的(B)A、张生骑马在前,莺莺坐车在后,莺莺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的跟上,好让自己同张生更靠近些,也能有更多一点的时间呆在一起。
B、莺莺看见马儿慢慢地走,车儿快快地随这种情景,勾起了内心的离别之情,正是情因景生,借景抒情。
C、这两句是紧扣莺莺惜别的心理进行描绘的,刻画出莺莺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的生动形象。
D、“马儿慢慢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莺莺的那种不忍遽别的,虽一时半刻的厮守也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真可谓是情景交融,剖析入微。
6、《长亭送别》这折戏的矛盾焦点是(D)
三校区58级语文组备课材料
编制: 李晓刚 韩玉香 张金鸾 董亮亮 刘廷芳
福和个性解放所作的斗争,并且以乐观主义的精神写出了青年反封建的胜利。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塑造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一对离经叛道的觉醒青年的时候,就曾经以爱读《西厢记》作为体现他们思想默契的凭证。由此可见,《西厢记》是封建社会中鼓舞青年反抗礼教与包办婚姻制度的教科书,影响深远。
其次《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也是异常突出的。过去国外流行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不注重人物心理的刻划,缺乏深刻的感染力量。《西厢记》的成就,却是对这类论调的有力驳斥。在这部杂剧中,作者对封建礼教与包办婚姻制度的批判,主要通过崔莺莺的矛盾与觉醒的过程体现出来。剧中主人公的性格,既鲜明,也揭示了时代与环境的制约。作品正是透过人物复杂细致的心理活动的刻划,说明社会的黑暗与贵族小姐为摆脱封建桎梏的痛苦而真实的过程。《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的第三折,也是历来为人们啧啧称道的,精采的一折。无论从表现主题或者从矛盾冲突来看,《长亭送别》都占有极重要的位臵。它紧扣着对门第婚姻的批判,是封建势力与追求个性解放、坚持自由结合的青年交战的第二个回合。《长亭送别》所叙写的,就是张生被迫与莺莺分离、上京取应时的场景。这一折,使全剧从欢乐的气氛再次走向低沉,但也为全剧增添了曲折,反过来又有力地烘托了结尾团圆的喜剧效果。从这折戏中不难看到,双方在伪装的礼节背后隐伏着激烈的对立情绪,老夫人在饯行席上虚应故事的安排与对张生的冷漠,恰与莺莺为张生被迫长期分别而产生的痛苦和关切形成鲜明对照,封建势力的残酷与罪恶,也从此获得了再次的暴露。《长亭送别》正是以其对主题与矛盾冲突的成功体现与人物心理的细致刻划,以其语言的华美精丽而成为《西厢记》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有相对独立的完整性的。3.故事梗概
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护相国灵柩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在寺中借厢住下。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园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因而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只许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此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据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崔夫人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做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二、元曲大家代表作及故事梗概
1、关汉卿《窦娥冤》
8.外国诗二首 导学案(教师版) 篇八
(2018.3)(教师版)主备教师:习志国 课型:自读课 【学习目标】
1、理解这两首诗,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敢慎重的面对人生选择。
3、了解象征手法的作用。【学习重难点】
1、把握诗歌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体验,想象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知识链接】
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 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2、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3、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3、象征: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瞬息()伫立()萋萋()诱人()忧郁()......解析:Shùn zhù qī yóu yù
2、写出下列各词的同义词。
忧郁()镇定()怀恋()伫立()幽寂()延绵()解析:郁闷;惆怅;忧愁 镇静;冷静 想念;挂念 耸立;矗立 静谧;沉寂 绵亘;连绵
3、填空。(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作者是 国诗人
,史称“
”,他的诗歌代表作有《
》《
》《
》等。(2)、《未选择的路》作者是
国诗人
。解析:(1)、《普希金诗集》 俄 普希金 俄罗斯文学之父 《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 《致大海》(2)、美 弗罗斯特 【合作探究】
(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解析:特指在 生活中应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解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怎样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回成为亲切的怀念”?
解析:一方面强调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人生的体验应该是丰富多样的,都是一笔财富,都有助于把握人生
(二)、《未选择的路》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
解析: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5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
解析: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解析: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
【知识迁移】
(一)四面是柳枝篱笆,篱笆上爬满了豆角秧,豆角秧里还夹杂着喇叭花藤萝,像□。墙里是一棵又一棵的□,墙外是杨、柳、榆、槐、桑、枣、杜梨树,就像给墙镶上的两道铁箍。
奶奶连巴掌大的地块也不让空着,院子里还搭着几铺黄瓜架。
1.在文中方框一填入喻体,最恰当的一项是()。A、童年的五彩梦 B、密封的四堵墙 C、二姐出嫁时坐的彩轿 D、绣着红花的蓝布裙
2.在文中方框二依次填入词语,语意连贯、语气流畅、朗读上口的一组是()。A、山楂树、杏树、桃树和花红果子树 B、山楂树、花红果子树、桃树和杏树 C、桃树、杏树、山楂树和花红果子树 D、桃树、山楂树、杏树和花红果子树 解析:
1、D
2、C
(二)最近,妈妈总爱捉住我,逼我背一支古怪的儿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听说这是一位古代的神童,七岁时写下的“大作”。可我却背得结结巴巴,气得妈妈说我“笨脑壳”。
我只好背得滚瓜烂熟,妈妈显得特别快活。
从此,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我都要牵出这只倒霉的“鹅”。
听到了一声声的夸奖,妈妈就奖我美味的糖果。好像这是我写的诗篇,其实,我压根儿没见过白鹅.我家小小的阳台上,连只小鸟儿都不曾飞落。更别说从那“曲项”里,向天唱出美妙的歌?!
真的,我不愿当什么“神童”,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1.诗的第二节中所说的“古代神童”是谁?生活在什么朝代?
2.诗中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请用你自己的话来表达。
3.写出能表现全诗主题的句子。
4.这首叙事诗中,妈妈的行动描写细致传神,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联系有关诗句作具体分析。
5.你的妈妈是怎样一个人?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
解析:
1、骆宾王 唐朝
2、每当家里有客人时,爱慕虚荣的妈妈都要让我给客人们表演背诵《鹅》这首诗。
3、我不愿意当什么“神童”,更不想靠“白鹅”啄来糖果。如果妈妈带我去趟动物园,那才是我最大的快乐!
4、“捉住”写妈妈的动作,写出了妈妈的严厉,逼迫我背古诗;“气得”写妈妈的神态,体现妈妈的性子急,为背不出诗歌的我而发怒;“显得特别快活”写妈妈的神态,表现妈妈为我能背出诗而高兴。
5、略,妈妈在孩子的成长中,一般扮演教练、老师等角色,答题时,同学们要根据自己妈妈的特点来谈。
9.《陈情表》导学案教师版 篇九
知识与能力: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2、串译文段(2、3),翻译文句,理解文段内容。
3、积累文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4、背诵第二三段
过程与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鼓励拓展、教学相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学习难点】理解文段一词多义现象。
【学习过程】
三、课前测评:(由小组自主完成)
四、情境导入:(略)
五、师生研读第二段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察(考察和推举) 辞(辞谢)不赴命 除(任命官职)臣洗马
则刘病日笃(病重) 逮(等到)奉圣朝
2、知识延伸:
病笃(病重) 大渐(专指皇帝病重)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类型,并加以解释)
臣具以表闻 ( 使动用法 “使上闻”)
猥以微贱。 (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4.古今异义: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申诉) 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
5、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被动句式)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六、师生研读第三段
(一)小组研讨,学生串译文段,找出文段中重点的文言知识。
1、重点词语解释:
伏惟(俯伏思量)过蒙拔擢(提拔) 是以区区(拳拳)不能废远
2、知识延伸:
(1)矜: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自夸) 矜持(庄重)
(2)薄:
门衰祚薄(浅薄) 如履薄冰(与“厚”相对) 薄物细故(微小、少)
厚今薄古(轻视、看不起) 日薄西山(迫近)
(3)成语:
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
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二)学生理解文段内容,练习背诵
七、学生整理导学案,质疑反馈
八、课堂小结
九、布置作业 整理文言知识
10.《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 篇十
答题步骤:
1.找准描写的手法(细节描写、白描与工笔、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2.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解说; 3.分析效果(蕴含的情感)。答题模式:
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公式:
具体手法+诗句内容+(作用术语)+表达情感
课堂示例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诗歌第四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试作分析。
第四句“闲敲棋子”运用了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动作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和怅惘。
课堂练习1
画堂春 秦 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撚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 ①撚(niǎn):持取,捻弄。
问:“凭栏手撚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
这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用“撚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
课堂练习2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颔联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试作分析。
颔联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皎洁的月光如银般倾泻在松林上,使静态的景物动态化;雨后山泉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环境的向往之情。
课堂练习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问: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为什么?
11.河南省中考历史小短文写作导学案 篇十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近年真题的命题趋势,总结历史小短的命题思路。
2、通过典型例题分析、限时写作训练,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3、通过拓展提升与经验总结,找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
【学习过程】
技巧点拨
(一)明确题目要求 1.是否要求“题目自拟”;
2.是否要求体现事件的联系或对比;
3.是否有明确指向,比如题目明确要求内容包括性质、影响等。写作原则:时序正确,无史实错误 技巧点拨
(二)联系类小短文 1.分析每一则材料所反映的事件。
2.分图一事件的影响,找出影响中与图二相关的联系。分析前者的影响和后者背景,一般都是因果关系或递进关系。
写作格式:A事件+A事件影响+B事件背景+B事件
1.概括第一则材料反映历史事件,写出与第二则材料相关的影响。
2.写出第二则材料的相关背景,概括第二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和影响。(多则材料以此方法类推,字数压缩)
题型示例:(2016河南中招25题)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达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电子计算机 比尔盖茨和微软品牌
技巧点拨
(三)题目拟定 1.概括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2.概括几个事件的共同主题 3.概括事件反映的历史进程
技巧点拨
(四)对比类小短文 1.明确材料反映历史事件。
2.对比分析事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从事件的背景、性质、影响、主题等方面入手)3.注意时序性。写作格式:
(A B相同背景)A事件+B事件+A B事件对比 1.分别概括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2.写出两则材料的涉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如果事件背景相同或主题一致,需要在小短文段首写明共同的背景或主题。
题型示例:(2017河南中考25题)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1947年印巴分治示意图 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技巧点拨
(五)观点类小短文
1.明确材料反映观点。
2.根据题目要求,结合史实阐明你对材料观点的认识。
3.如材料中有多个观点,需要先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然后结合史实进行论述。写作格式
1.写明自己的观点
2.用史实证实自己的观点 3.总结或启示
题型示例: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并且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请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 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要求:史实准确,条理清晰。)
牛刀小试
1.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苏联第聂伯河大坝
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
2.2006年,根据国学大师梁漱溟晚年的口述录音整理出版的这个世界会好吗》一书,引起了社会知识阶层广泛的关注。“这个世界会好吗?”成为了人们思考的“世纪之问”。围绕着“世纪之问”,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展开了辩论:
A组同学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个世界会很好;
B组同学认为:世界和平遭到严重威胁,这个世界不会好。
【《短文两篇》教师导学案】推荐阅读:
22短文两篇导学案10-11
《短文两篇》学生导学案10-27
短文两篇学案10-09
短文两篇课件09-17
《短文两篇》教案设计一09-02
巴金短文两篇解读09-07
短文两篇练习题08-29
短文两篇未来的士兵11-26
18 *短文两篇 教学设计 教案06-26
教师工作生活自我鉴定短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