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精选12篇)
1.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一
xiaoxue.xuekeedu.com
书的性格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斤斤计较、开卷有益、熙熙攘攘、门可罗雀、矜持、邂逅、回心转意”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
3、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教学重点:
1、学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斤斤计较、开卷有益、熙熙攘攘、门可罗雀、矜持、邂逅、回心转意”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了解书的不同性格以及不同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
体会读书带来的各种乐趣。
积累名言: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教学目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板书“性格”,说说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书和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性格,你们知道吗?
二、初学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作者围绕课题,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然后填空:本文记叙的是关于 书的各种性格,告诉我们不同的书有 不同的性格,让我们体会到读书的各种乐趣。其中第1节是讲了家有藏书,那么寓所就不会让人感到寂寞;第2——9节具体写了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及不同的阅读方法,最后10——11节主要写了与书为友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书的性格和不同的阅读方法。
▲学习第一节:
xiaoxue.xuekeedu.com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请你用“因为„„所以„„;所以„„是因为„„”说说第一节的内容。
2、从这一节中找出一组反义词,试着利用他们来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可以解决的小组初步解决,不能的存疑,学完课文后再解疑)。(寂寞指什么?热闹又指什么?„„)▲学习2---9节
1、齐读课文第二节,思考它在2---9节中起什么作用(总起)
2、那么书有哪些性格呢?先读课文3—5节,划出这里介绍了几种书的性格,有什么阅读方法?(书后练习3)
3、交流: 神情倨敖的书----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理解:沐浴焚香、绕道而过)
性格严谨的书-----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读
性情开朗的书-----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理解:信手)
小结:这三节,作者在介绍他们时用直接的词语概括,但课文的6---9节介绍了书和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在表达方式上与之不同,请你认真阅读,和小组成员一起朗读理解来概括书的性格及阅读的方法。▲学习6——9节
1、课文的6---9节介绍了书和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在表达方式上与之不同,请你认真阅读,说说与小组成员一起交流的结果:
读与我的文学爱好密切相关(温情幽默)的书--------(个人独享); 读有人赠送(静歇)的书--------(读后再留心看); 读神态矜持的书--------(上门求教); 读不了解的书--------(期待邂逅); ▲学习第10—11节:
引读:是呀,不同的书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它(从不失信),总是在那儿(耐心地等待我),况且,书又没有(),我可以()有时书()如同()也有些书(),他们因()。它们不仅()而且(),所以说,以书为友(),家有藏书,()。(理解:回心转意、悄然归来、变卖、倾囊相助。)
四、再读课文第一节,解决“寂寞、热闹”。
为什么说“家有藏书,不亦乐乎。”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也可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
说说。
xiaoxue.xuekeedu.com
说话:家有藏书,不亦乐乎。
五、总结。
书有各种性格,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也去体会到藏书、读书的各种乐趣,做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吧!
板书设计
神情倨敖的书 性格严谨的书 性情开朗的书 29 书的性格 温情幽默的书 静歇的书 神态矜持的书
先沐浴焚香,通常绕道而过。要在精力充沛的时候读
信手翻阅、也可一边看电视一边读
个人独享
读后再留意 认真上门求教
2.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二
一、认清现状, 思考可能发生的“意外”
教学预设要预先思考设计“意料之中”的事情, 即展示学生的学习个性以及学生的各种能力与习惯的培养过程, 创造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等。同时, 还要尽量思考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之外”的事情和问题, 注重教学流程的生成性。
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但概括的内容只是浮于表面, 学生欠缺的是联系故事发生的背景来全面概括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第十册《詹天佑》一课的备课中, 我意识到五年级学生在感知詹天佑人物品质时存在困难。这也从课前预习中能得到了有效反馈和证实。因此, 我把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在了解并概括京张铁路修筑的背景上, 从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的嘲讽, 带着国人的期望毅然决然地修筑起京张铁路这一角度,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爱国的精神, 品味文字背后的含义。由于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 大部分学生不能从课文的本身加以体会。以下就是围绕理解京张铁路背景而展开的师生对话:
师:为什么詹天佑修筑铁路让中国人觉得争口气呢?请你仔细读读2~3小节, 借助提示说一说? (出示:中国人认为……, 因为……, 还因为……)
生:如果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话, 我们就不会求助帝国主义。
师:仅仅是这样吗?还有其他看法吗?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这样帝国主义就要挟不了我们了。
师:再读一读1~3小节, 想想在这之前修筑铁路的情况怎么样?
生:在这之前没有中国人能修筑铁路, 所以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师:是呀, 这是一个创举。联系上下文, 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这个工程很艰巨, 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
师:仅仅是因为这条铁路是我们自己修建的吗?你可以联系时代背景说一说。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筑铁路能为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 帝国主义就不再过问。
师:还有一个理由, 文章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仔细读读第二节, 你发现了了什么?
生:只有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才不会让帝国主义控制我国北部。
师:是啊, 你答到了要点上。 (出示句子) 这句话中有个词的读音要特别注意, 谁来读? (阻挠) 它的意识是? (组织暗中破坏) 。换句话说——中国人拥有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就能?
生:中国人拥有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就能保卫我国领土的完整。
师:看来这不仅仅是修筑一条铁路那么简单呀, 还关系到国家主权!如果用一组关联词把两点原因连起来, 你觉得是? (不但……而且……) 你能用这组关联词来说一说吗? (出示:中国人认为……, 是因为……)
生: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建铁路就能为中国人争口气, 是因为不仅在这之前没有中国人能修筑铁路, 而且这能保护国家的主权。
师:你把要点找准了。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答到要点上。其他同学学着他的样子自己说一说。
从学生的阅读能力来看,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停留在“创举”的感悟上, 未能联系到历史背景和民族的尊严的角度来谈。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于是, 在我的追问下, 让学生再静心去读文, 从背景的角度找一找中国人认为詹天佑修建铁路就能为中国人争口气的第二原因, 给予他们时间和启发, 学生就能顺利地从正面讲清第二个原因。这也与我当初的预设相符合。可见, 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情, 设身处地考虑到学生的盲点, 通过搭设层层的脚手架, 让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教师的充分准备不仅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还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使学生愿意学。这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有效途径。
二、从整体入手, 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重在篇章的学习。年段目标清晰地要求学生具备能理解文章各部分相互间关系的能力, 并对文章的形式作出评价。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 需关注考虑和落实到这点。
又如《詹天佑》一课中, 结合了区课题组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中, 我意识到我重点关注了学生对于段落的表达, 对此进行了预设充分。但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或许有点浅, 学习文本谋篇布局的能力更是高年级应迫切掌握的阅读能力。我可以试着从写作角度, 以开头、结尾以及选材为切入口, 做好学情的分析和难点的预设, 从而让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这样, 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就更强了, 教学设计也就更自然而然了,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锻炼也就更丰富和多样性了。这也令我豁然开朗, 明白了不要拘泥于以往按部就班的教学环节, 为我拓宽了更有弹性的预设空间, 为我接下来的探索开启了一扇窗。
总之,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要从整体上出发, 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生成空间, 因而它必须是精心的而不精细的。相信只要我们能做一个有心人去精心预设, 并且注意随时总结教学经验, 我们的预设水平就会不断提高, 会给学生源源不断的阅读感悟和能力的收获。
摘要: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分析学情, 设身处地考虑到学生的盲点, 通过搭设层层的脚手架, 让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教师的充分准备不仅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还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 使学生愿意学。
3.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三
1,选出下列各组中字音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4分)
(1)A,阳夏B,伛偻C,觥筹D(
)(
)
(2)A,颓然B,鸿鹄C,恂恂D,霏霏(
)(
)
(3)A,间令B,霪雨C,阴翳D,嗟乎胆(
)(
)
(4)A,顿踣B,山肴C,社稷D,间左(
)(
)
2,古诗文默写。(10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陈涉世家》中表达陈胜胸怀大志的句子是:
。
(4)《桃花源记》中与《桃花源诗》中的诗句“荒路暖交通,鸡犬相鸣吠”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
。
(5)《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厌弃尘俗和对大自然向往的富有哲理的语句是: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醉翁亭记》中的“
”意思相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云龙浑身透出一股粗犷自信的气质,虽是粗布土军装,但站在军装笔挺的晋军将领中,仍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B,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在这样美好的天气里,同学们来到邻水大峡谷,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D,宿迁自然资料丰富,投资环境宽松,许多外地客商针锋相对地前来投资兴业。
4,下面这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加以修改。(3分)
①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①句的修改:
②句的修改:
③句的修改:
5,写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义。(6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2)?王然出涕日
古义:
今义:
(30去国怀乡
古义:
今义:
6,写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4分)
(1)身被坚执锐。一同一(2腹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同
(3)属予作文以记之。
同(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同
二、阅读理解(50分)
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7—11题。(14分)
岳阳楼记
汪曾祺
岳阳楼值得一看。
长江三胜,滕王阁、黄鹤楼都没有了,就剩下这座岳阳楼了。
岳阳楼最初是唐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所建,但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里,它是滕子京建的。滕子京之所以出名,是由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国过去的读书人很少有没读过《岳阳楼记》的。《岳阳楼记》一开头就写道:“庆历四年眷,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虽然范记写得很清楚,滕子京不过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然而大家不甚注意,总以为这是滕子京建的。岳阳楼和滕子京这个名字分不开了。滕子京一生做过什么事,大家不去理会,只知道他修建了岳阳楼,好像他这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滕子京因为岳阳楼而不朽。而岳阳楼又因为范仲淹的一记而不朽。若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岳阳楼,有那么多人对它向往。《岳阳楼记》通篇写得很好,而尤其为人传诵者,是“——,——”这两句名言。可以这样说:岳阳楼是由于这两句名言而名闻天下的。这大概是滕子京始料所不及,亦为范仲淹始料所不及。这位“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范老夫子的事迹大家也多不甚了解,他流传后世的。除了几首词,最突出的,便是一篇《岳阳楼记》和这两句话。这两句话哺育了很多后代人,对中国知识分子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
写这篇《记》的时候,范仲淹不在岳阳,他被贬在邓州,即今延安,而且听说他根本就没有到过岳阳,《记》中对岳阳楼四周景色的描写,完全出诸想象。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他没有到过岳阳,可是比许多久住岳阳的人看到的还要真切。岳阳的景色是想象的,但是其思想却是久经考虑,出于胸臆的,真实的、深刻的。看来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思想。有了独特的思想,才能调动想象,才能把在别处所得到的印象概括集中起来。范仲淹虽可能没有看到过洞庭湖,但是他看到过很多巨浸大泽。他是吴县人。太湖是一定看过的。我很深疑他对洞庭湖的描写,有些是从太湖印象中借用过来的。
现在的岳阳楼早已不是滕子京重修的了。这座楼烧掉了几次。现在楼上刻在檀木屏上的《岳阳楼记》系张照所书,楼里的大部分楹联是到处写字的“道州何绍基”写的,张、何皆乾隆间人。但是人们还相信这是滕子京修的那座楼,目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实在太深入人心了。也很可能,后来两次修复,都还保存了滕楼的旧样。九百多年前的规模格局,至今犹能得其仿佛,斯可贵矣。
我在别处没有看见过一个像岳阳楼这样的建筑。全楼为四柱、三层、盔项的纯木结构。主楼三层,高十五米,中间以四根楠木巨柱从地到顶承荷全楼大部分重力,再用十二根宝柱作为内围,外围绕以十二根檐柱,彼此牵制,结为整体。全楼纯用木料构成,逗缝对榫,没用一钉一铆,一块砖石。楼的结构精巧,但是看起来端庄浑厚,落落大方,没有搔首弄姿的小家子气,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上很压得住,很有气魄。
岳阳楼本身很美。尤其美的是它所占的地势。“滕王高阍临江渚”。看来和长江是有一段距离的。黄鹤楼在蛇山上,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宜俯瞰,宜远眺;楼在江之上,江之外,江自江,楼自楼。岳阳楼刚好像直接从洞庭湖里长出来前。楼在岳阳西门之上,城门口即是洞庭湖。伏在楼外女墙上,好像洞庭湖就在脚底,丢一个石子,就能听见水响。楼与湖是一个整体。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站在岳阳楼上,可以清清楚楚看到湖中帆船来往,渔歌互答,可以扬声与舟中人说话;同时又可远看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湖水,远近成宜,皆可悦目。“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并非虚语。
夜读《岳阳楼诗词选》。读多了,有千篇一律之感。最有气魄的还是孟浩然的那一联,和杜甫的“昊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化大境界为小景,另辟蹊径。许棠因为《洞庭》一诗,当时号称“许洞庭”,但“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只是工巧而已。滕子京的《临江仙》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整句地搬了进来,未免过于省事!吕洞宾的绝句“朝游岳鄂暮苍梧,袖里青蛇脾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很有点仙气,但我怀疑这是伪造的(清人陈玉垣《岳阳楼》诗有句云:“堪惜忠魂无处奠,却教羽客踞华楹。”他主张岳阳楼上当奉屈左徒为宗主,把楼上的吕洞宾的塑像请出去,我准备投他一票)。写得最美的,还是屈大夫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渡兮木叶下”。两句话,把洞庭湖就写完了!
(选自《湘行二记》,有删改)
7,结合上下文,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诗句填上第三段中所空缺的句子。(2分)
8,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岳阳楼值得一看”的理由。(至少写出两条)(4分)
9,文中“没有洞庭湖,岳阳楼不成其为岳阳楼;没有岳阳楼,洞庭湖也就不成其为洞庭湖了”一句应该怎样理解?(3分)
10,“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呜呼,立言的价值之重且大矣,可不慎哉!”你能再举一例来证明这句话吗?(本试卷中的材料不得引用)(3分)
11,文中所提到的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文中提到的洞庭湖、太湖也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两个。请根据所学过的地理知识,再写出两个属于五大淡水湖的湖泊名称。(2分)
㈢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12-15题。(13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2,解释加点字词。(4分)
(1)此人——为具言所闻(
)(2)各复延至其家(
)
(3阮论魏晋(
)
(4)此中人语云(
)
13,翻译句子。(4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想一想自桃花源人来到桃花源到渔人进入桃花源期间,桃花源外的世间发生了哪些战争?请至少写出三个战争的名称。(3分)
15,陶渊明在无力改变黑暗现实的情况下,营造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桃花源。描绘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状况,有人称他笔下的桃花源为“乌托邦”。请结合以下这则材料,简要说明“乌托邦”的意思。(2分)
材料链接:著名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出生在湖南凤凰一个美丽而又闭塞的小镇上,这里民风纯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镇受到城市文明的影响,民风发生变化,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尔虞我诈。这让沈从文先生很痛心。面对已经不复纯朴的民风,他只能在他的小说中用文字去塑造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风景秀美、民风纯朴的湘西世界。因此。人们把他笔下的“湘西世界”称为“鸟托邦”。
㈢阅读《哀溺文》节选,完成16—17题。(6分)
衰弱文
柳宗元
永之氓成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既寻常。其侣日:“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日:“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日:“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永:永州。氓:百姓。绝:渡。寻常:长度单位,两寻为一常。去:丢弃。怠:疲乏,困乏。蔽:蒙蔽,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
1 6用一句话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3分)
17作者想通过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㈣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日:“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署,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毗②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而④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日:“何为不去‘地?”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⑥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①夫子:即孔子。②式:通“轼”,车前横木。③一:或。④而:乃,即指你。⑤去:离开。⑥识:记住。
18,找出【甲】文中能表达下列成语含义的句子。(4分)
(1)尸横遍野:
(2)十室九空:
(30f顷家荡产:
(4)颠沛流离:
,
1 9,下列各项朗读停顿有误的是(
)(2分)
A虽鹏狗不得宁焉
B,而/乡邻之生日蹙
C,使子路/问之
D,曩,与吾祖居者
20,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2分)
A,悍吏之来吾乡
B,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C,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D,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21,翻译句子。(4分)
(1冷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2,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蒋氏大戚的原因是什么?“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的原因是什么?(2分)
(2)妇人一家有三人被老虎吃掉为什么仍不搬家?【甲】文中蒋氏的乡邻为什么要“号呼而转徙”?你认为在文中所述的社会里,老百姓要想活命唯一的出路是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第五单元中,我们欣赏了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美景;我们跟随吴均一起领略了富春江到桐庐一带“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我们和范仲淹一起神游了气势磅礴的洞庭湖和江南名楼岳阳楼;我们还同欧阳修一起陶醉在秀美的琅琊山风景中,醉翁亭留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欣赏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其实,人、事、物都可以成为让我们流连、品味的美丽风景。
请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若写诗歌则不得少于25行);要有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A(2)C(3)B(4)A
2,(1)另0是一般滋味在心头(2)无可奈何花落去(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醉翁之意不在酒
3,A
4,①句“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②句去掉“不被淘汰”中的“不”。或将末句改为:“将来走人社会才不会(致于)被淘汰”③句将“处心积虑”换成“沤心沥血”等带褒义或中性色彩的词
5,(1)古义:妻子与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2)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古义:离开今义:离开……到某地
6,(1)“被”同“披”(2)“要”同“邀”(3)“属”同“嘱”(4)“具”同“俱”
二、阅读理解(50分)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1)岳阳楼结构精美;(2)登楼可观赏洞庭湖的美景;(3)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9,因为有洞庭湖的烟波浩淼,才有了岳阳楼的宏大气魄;因为有了岳阳楼丰富的人文内涵。才使洞庭湖名声大振。(言之有理即可)
10,示例: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抱负,他的这句话不仅影响了他自己,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言之有理即可)
11,鄱阳湖、洪泽湖、巢湖。
12,(1)i羊细地说出(2)邀请(3)更不用说(4)告诉
13,(1№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再也没有出去过。(2)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了,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14,示例:陈胜、吴广起义;巨鹿之战;垓下之战;赤眉起义;绿林起义;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
15,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的空想社会。
16,一个永州的百姓在船沉落水之时舍不得丢掉身上携带的钱财而被淹死。
17人生应有正确的取舍态度。为人不能贪,更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失长远的利茄。(言之有理即可)
18(1)往往而死者相藉也(2)今其室十无一焉(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4)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
19 B
20,C
21略
22(1)作者说要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妇人之舅、夫、子均死于猛虎。(2)苛政猛于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推翻封建制度。
三、写作(40分)
4.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四
教学目标:
1.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学习课文,了解陨石的知识,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2.了解课文说明的严谨和文句的生动,理解“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等词语的意思。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读书,了解常州陨石的有关知识,了解课文的定法。难点:了解课文的写法,激发学生探求科学奥秘的热情。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运用科普文的阅读方法,读懂第1.2自然段,了解常州陨石的外形和来历。教学过程:
一、揭题,回顾学法。
科普说明文学习有哪两个基本学习要求?
(掌握课文的知识要点,了解课文的写法。)
科普说明文一般该怎样阅读?
(学习生字词——梳理介绍的知识要点——了解介绍知识点的说明方法。)
二、自学,初知大意。
1.自学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比较组词:
暮——墓——幕——慕遨——傲——熬
联系上下文了解下列词的大意:
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
2.课文介绍的陨石是哪儿的?怎么来的?有什么用处?
三、阅读,了解1.2自然段。
课文的旁注有什么作用?
根据第1自然段旁注阅读填表。
人们为什么对这块石头那么感兴趣?称它为异乎寻常的石头?根据第2自然段旁注阅读填表。
陨石坠落许家,人们为什么目瞪口呆?
根据填表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陨石的来历。
四、巩固作业。
1.抄写生字词。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填空:
陨石的外形很特别,一是,二是。
陨石坠落时,天空传来的响声,发出,的工夫,它划着的线,坠落到地上,钻入一个的洞。洞里有的亮光,还有的热气。它是送给我们的礼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陨石的科学研究价值,激发探求自然奥秘的热情。
2.了解课文严谨和形象的说明特点。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课文介绍了什么?
说说这块陨石的外形特点和来历。
二、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
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1.为什么游人们常围在落星亭周围,对这些石头津津有味地谈论?人们会谈论些什么?
2.为什么它坠落时会有夺目的火光和巨响,会砸出1米多深的洞,还有一股热气?
3.为什么说陨石是送上门来天然史书?这块陨石是什么类别的陨石?
独立读划——同桌互议——全班交流讲评。
三、研究写法。
这篇《陨石》的写法和《意想不到的灾难》有什么不同?
(叙述来历是生动具体的叙事而不是简略的概述;从来历到陨石的研究价值之间是用设问句作过渡,自然而吸引读者。)
严谨:时间、地点准确,价值科学说明。
生动:陨石外形介绍形象,开头吸引读者,设问句点明异乎寻常石头的地位——宇宙礼物,并引出下文;陨石来历介绍具体形象。
四、小结。
课文旁注有什么作用?读了后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
五、延伸作业。
1.摘录课文的设问句、拟人句。
2.根据课文内容,用“异乎寻常、貌不惊人、目瞪口呆、天然史书”说一段话。
用心
爱心
5.五年级语文沪教版期末知识点 篇五
注释:
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
矛: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狭叶、阔叶、长叶、叶刃带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鬻:卖。
誉:赞誉,夸耀。
曰:说,讲。
吾:我。
陷:穿透。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对人的尊称。
何如:怎么样。
应:回答。
利:锋利,锐利。
其:助词。这里指那个卖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
之:的。
鬻(yù):卖。
者:...的人。
莫:没有什么。
夫:放在首句,表示将发议论。
五年级下册语文《刷子李》知识点
一、多音字
缝fèng(裂缝缝隙) féng(缝补缝制)
模mó(模仿) mú(模样)
二、近义词
规矩—规 则 绝活—绝招 能耐—本事
包袱—包裹 神圣—庄严
天衣无缝—十全十美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
三、反义词
雪白—乌黑 侵犯—保卫 清脆—浑厚
明白—糊涂 稀溜溜—干巴巴
平平整整—坑坑洼洼
四、理解词语
刷浆:用刷子在墙壁上刷石灰浆。
规矩: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半信半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
派头:气派。
稀溜溜:粉浆稀的样子。
悠然:悠闲的样子。
鼓点:打鼓时的音响节奏。
衔接:事物相连接。
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
侵犯:非法干涉别人,损坏其利益。
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露馅:比喻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暴露出来了。
诈:欺骗。
难堪:难为情。
发怔:发呆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养成良好的审题、阅读习惯
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打开思路。
二、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孩子们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
通常阅读一篇文章,第一遍需要速读,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
初读文章后,分析文章的思路很重要。尤其是低年级段,一定要养成这个习惯。
孩子的阅读习惯千差万别:有的孩子采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孩子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在考试中,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在平时练习时,可以顺读。根据孩子的情况,因人而异,但是无论哪种阅读方法,都要强调:有效阅读。
阅读完文章,接下来就是审题环节了。审题时,建议孩子先圈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错误、正确、词语、句子、第四段”等这些关键词。
三、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家长、老师经常带着嘴边的阅读题的技巧就是一个字“找”,孩子们也都烂熟于心。
阅读题的答案就在原文中,就看谁的眼睛亮,找的准。要么有原词原句等着成为答案,要么只需要你提炼一下或变通一下就可以拿来为你服务,就这么简单。孩子们也就不再认为阅读题“高不可攀”,有了信心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文章中找答案也是有窍门的:具体说就是要找到题目中的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做好题目之后,我们要告诉孩子:如果时间允许,要重读全文内容,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检查答题有无疏漏,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确保无误。
★ 五年级语文沪教版期末知识点
★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沪教版
★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知识点上册
★ 语文必修四粤教版知识点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语文知识点
★ 一年级语文北师版知识点总结
★ 沪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和
★ 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 五年级上册教科版语文教案
6.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六
这节课是我们数学组的一次活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还获得了数学上的体验,同时在课堂上的生成点、细微处也给我带了启发和考。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现在诚恳地反思自己在这节课教学中的得与失。
这节课自己比较满意的有两点:其一是我的教学设计能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性。首先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字母入手,既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又是为揭示课题作了自然有效的铺垫。其次,根据学生天真好动的特点,数学百宝箱探秘环节博得了同学们的满心欢喜和积极参与,成功地营造了玩中学、学中玩的`轻松学习氛围。最后在练习题的安排上我也是在依托教材的基础上又做了深入挖掘和再度创新,通过儿歌数青蛙、练兵营、走进名人屋等活动模块,让学生置于情境中愉快地应用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其二是我做到巧妙、有效地开发、利用了课堂上现有的教学资源。潜移默化中学生感受到的是字母的应用范围广、作用大。探讨交流中学生体验的是做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真的很快乐 。
但教学中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问题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学生参与学习的兴奋度不高。问题二是学生在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环节略显吃力,虽说这对于学生来说有点抽象,但如果我能再细致到位的引导和启发,相信学生会有更为主动的思考。问题三,课前缺少充分必要的预设,使得教学环节不够紧凑,有拖的痕迹。
7.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七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遐想”、“礼遇”、“嘉奖”、“自暴自弃”等词的意思。
2、联系发生在“我”和新班主任之间的事情,揣摩引发“我”心理变化的原因,体会年轻女教师对学生诚挚的关心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
3、结合理解“要知道,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的意思,体会课题的含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理解课题含义的悬念。
1、出示课题:4、坐在最后一排,齐读。
师:同学们,“坐在最后一排”似乎只涉及到一个小小的座位,然而,预习了课文后,你们一定有新的发现,它对文中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那么,“我”和这个座位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2、根据预习时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从“为什么会坐在最后一排”和“又为什么离开最后一排”两方面作交流。)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学习:
⑴了解自卑的原因,板书“自卑”。
⑵从第二小节中找到体现我倔强、孤僻的事例,相机理解“遐想”
⑶强调“我”位置变动的原因。板书:第一排当中
3、师生共同小结:通过交流,我们了解到五年级时的这位新班主任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座位(板书:五年级新班主任),在座位的变动中还意味着 “我”的变化(板书:),所以课题“坐在最后一排”指的不仅仅是一席小小的座位,它还有着更深的含义。
二、概括文中介绍的几件事,了解本文的叙述顺序。
师:小女孩的改变是从这位新来的班主任开始的,她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很多事,作者写的时候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有详有略。
1、根据课前了解到的,先交流详写的事。
预设与引导:
△学生归纳有难度。
①提示表达要求,重在突出三方面的内容:
“我”怎样(起因)?老师怎么对待(经过)?
“我”的感受怎样(结果)?
②指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第一件事。板书:第一件事
先指名交流,指导后,同桌互说,掌握概括方法。板书:那天
<<<1234>>>
③引导学生运用方法介绍第二件事。板书:一天
几天后
△将数学课上发生的事和语文测验后发生的事作为两件事。
①建立起两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在数学课上“发现近视”,在语文测验得全班第一时提议“换位子”。板书:第二件事
②引导学生讲完整。
2、继续交流略写的几件事。板书:以后
3、根据板书小结文章的叙述顺序。
三、研读7-15小节,了解“我”在老师的关心下,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
1、基于学生对第一件事的概括,从两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句子入手,体会“我”的矛盾心理。
师:语文自习课上,正当我拿着笔胡思乱想时,被老师发现了,读这两个句子,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出示:
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但还是老老实实地趴在桌上,胆怯地听着她翻阅练习册的声音。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却惊奇地听见她轻柔的笑声。
预设和引导:
△从“老老实实”、“胆怯”、“畏惧”、“习惯”这些词中感受“我”的害怕心理。
①想象“我”在五年级之前发生此类事后的境遇,了解“我”自卑的`更深层原因——由于自己的自暴自弃而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②理解“自暴自弃”。
△从“心头一暖”、“惊奇”这些词中了解“我”对这位新来班主任态度的转变。
①相机理解“礼遇”。
②联系初见新老师时“我”的“不屑”心理,指导朗读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从三个反问句式和省略号中读出他内心的“愤愤不平”,并从中进一步感受“我”的倔强和孤僻。
指导读两个句子,抓住“但”、“却”,体会她矛盾的心理。板书:矛盾
2、从老师和“我”的对话中,感受老师的嘉奖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受。
⑴抽生分角色朗读9-13小节中老师和“我”的对话,联系上文老师的态度和对话中的提示语,读出语气。相机理解“嘉奖”。板书:幸福
⑵同桌互读。
3、体会作者在一详一略的叙述中流露出的幸福感受,和由此带来的自责心理。
⑴理解性引读14、15小节:
<<<1234>>>
这天夜里,……
①指导“这天”是指语文自习课上受到老师嘉奖的那天;
②从“全部认认真真的补上”和“通宵未眠”感受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极大的动力。
以后的日子,……
①“以后”是指在“这天”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
②从略举的几件事中知道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关心“我”的事情有很多,经常能体会到这种快乐,但由于篇幅有限,所以择要介绍,然而虽然写得简要,却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我”有了新的认识。板书:略
⑵出示学生心理活动的句子:我这才发现……我这样的学生,其实只配坐最后一排。
①了解“这”的意思。(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感受到了老师真心关心“我”的那时起)
②自读句子,当“我”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心后,此时的“我”又有怎样的心理变化呢?(由快乐转为自责)板书:自责
③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请联系上文说说你自责些什么?
各自准备,组织交流时,重在指导学生运用上文中交代过的信息,说清楚自责的理由。
如:以前,我总以为大家是因为我丑,我笨,所以不愿意和我一块儿坐,为此我自暴自弃,即使近视也不愿跟老师提出,情愿呆滞地盯着黑板做一些毫无意义的遐想。至于作业,除了作些适合我胡乱发挥的题目外,其他的根本懒得做。这样我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怎么能受到同学们的尊重和老师的宠爱呢!
……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我”对之前消极想法和表现的幡然醒悟;感受到文章语言间的前后联系。)
④指导读句,读出自我责备的语气。板书:只配作最后一排
4、总结7-15小节,梳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矛盾-幸福-自责,感受新班主任给我带来的变化。板书:改变自己的想法
四、学习16-26小节,了解同学们在老师的教育下,改变了对我的看法。
师:既然“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作者为什么还要具体介绍后面发生的那件事情呢?
1、自读16-26小节,找到其中的缘由。
预设与引导:
△因为这件事主要介绍老师发现了“我”眼睛近视,帮“我”换了位置,解决了困难。
引导学生从“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中体会“我”此时的感动。板书:感动
△因为当老师提出给“我”换位置的建议时,好几个同学都站了起来。
强调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看到了“我”的努力,改变了对“我”的看法。板书:改变同学的看法
△因为从白老师的话中“我”懂得了“这世界上有最后一排的座位,但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理解白老师这句话的含义,板书:不会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指导读句;从“我的热泪汹涌而出”感受在“我”知道老师良苦用心后的感激之情。板书:感激
……
2、师生共同总结:白老师的关心,不仅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让“我”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而且还改变了同学对“我”的看法,她们都愿意和“我”调换位置。板书:关心
3、同桌一起有感情地朗读16-26小节。
五、联系白老师意味深长的话,理解课题的含义。
1、联系课题和白老师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小结:知道本文作者把隐含着文章道理的关键词作为课题,这是确定文章题目的好方法之一,同时,读者也可以透过课题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3、带着自己理解读好课题和白老师的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六、回顾“我”的心路历程,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特点。
1、根据板书中心理变化的词出示相关句子,师生配合,整体回顾“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变化原因(师概述原因,生朗读体现心理变化的句子):
矛盾:从未享受过如此“礼遇”的我禁不住心头一暖……
我畏惧地等待着习惯的严厉批评……
幸福:那半小时是我上学以来第一次感觉快乐和幸福的时刻。
自责:我这才发现,以往的愤愤不平和自暴自弃……
感动:我没有说话,眼泪竟大滴大滴落下来。
感激:我的热泪汹涌而出。
小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了“我”发生着一系列心理变化的原因,这一切都源于这位新班主任的关心。
2、对照课前预习要求,说说你认为哪些句子描写的是“我”的内心想法或感受?
学生交流。
3、指导与小结:描写“我”内心想法或感受的内容,就是心理活动描写,这在采用第一人称写文章时经常会用到;而写“感动”和“感激”的两句话,是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情表现出来的,这是神情描写。
4、交流本文中其他描写“我”心理活动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8.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八
教学目标:
联系上下文,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捐助、羞怯、骄傲”的意思。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含义,体会瑞恩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体会瑞恩的父母要求他通过做额外家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的用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两分钟——<我眼中的非洲>(我今天课前两分钟的题目是<我眼中的非洲>
1、课件展示演讲内容,提问:有谁来介绍一下乌干达,并请同学补充。
2、了解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3、评价演讲效果。(我的演讲完了,请大家给我打分)
二、引出课题
通过殷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乌干达以及非洲的的情况,其实了解非洲情况的人很多,又有谁愿意实实在在的给予那里的人帮助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位小主人公,他就做到了,他是谁呢?(瑞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瑞恩的井》,你们准备好了吗?
三、理解课文
(一)、通过预习,谁来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你们看,一个6岁的一年级小孩,居然做出了一件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那么多人都愿意和他一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去感受瑞恩的美。
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在令你感动的地方做详细的批注。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组织语言,准备交流
看同学们做的都很专注,把文章中最令你感到的地方,在小组里讲一讲。
(三)、交流:谁愿意与大家分享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学生自由交流,只要能说到以下交流的重点都可以)
交流的重点:
1、第2自然段,一美分也可以,一美元、70美元也可以,瑞恩却选择了70美元,说明“瑞恩从心里是真心要帮助非洲的孩子,也说明瑞恩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2、第4自然段,妈妈这样做的目的,(一举两得:锻炼瑞恩的意志和帮助非洲的孩子,让瑞恩明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幸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爽快”一词可以看出(6岁的男孩很贪玩,说明决心很大。)
3、第5自然段(通过干活、努力比向父母要钱更有意义)
4、第8自然段,为什么课文中出现了两次“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第9自然段,把所有人的努力变成自己的动力。
教师质疑:是不是瑞恩召集所有人募捐?(不是)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帮助非洲人?
(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恒心,都可以干出大事。重要在行动,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
(四)、读完课文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其中课文第11自然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教师朗读第11自然段,想象当时的场面、情景,(五千人,我们学校共有500多师生,想象5000人的场面)演练兴奋地叫“瑞恩、瑞恩”五千多人,这么大的场面,面对这么多人,小瑞恩是怎么做的?(羞怯)瑞恩虽然失去了玩耍的时间和看电影的时间,可是他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和支持)
2、在学习时,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质疑:“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破折号的意思是解释说明,“瑞恩的井”和“这个痛苦的社会”有什么关系?
教师配乐朗读第11自然段,课件播放干涸、贫穷、饥饿、战争的图片
3、这真是一个痛苦的社会啊,在这个痛苦的社会,瑞恩的井相当于——
4、正是因为瑞恩明白这一切,所以他才在心里定下了自己的誓言,于是他无数次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让我一起看看。(课件出示,朗读)
其实这样的话瑞恩还说了无数次,面对(),瑞恩默默地对自己说——
5、做成这么大一件事的瑞恩到底是什么样?你们想看吗?
出示资料:瑞恩被称为“加拿大的灵魂”、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的资料以及他在2003年3月15日,参与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活动是说的话:“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6、此刻,我想说“瑞恩,你真棒,,,,”
四、总结课文
教师激情总结:是啊,多么不容易啊,从2美元,到70美元、7000美元、60000美元……从瑞恩一个人,到妈妈的支持,老师、同学的参与,还有更多人的加入。大家一直在努力地付出他们的爱心,因为他们的善举,使非洲的许多人喝上了——干净的水!从这里,你们明白了什么?(爱无国界,爱在无数人的手中传递,爱在无数人的心中延续。)(板书:
无私的爱)
感谢同学们精彩的发言,感谢瑞恩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涤,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课后延伸:
1、将故事讲给家人,交流感受。
2、将瑞恩的行为与自己进行对比,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献爱心的看法。
板书设计:
瑞恩的井
6岁
一年级
妈妈、老师、更多的人
2美元
25美元
5美元
7000美元
70美元
60000美元
坚持不懈
9.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九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老、师、语、文”三个生字的字音;能认读词语“老师”和“语文”;练习字字过目朗读句子“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2、在活动中认识任教学科的老师,产生亲近老师的情感;培养初步与人交际的能力;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学习生字“老师”。
1、看图说话:说说图上画的是谁?
明确听说要求:说的同学请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其他同学要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
2、交流,反馈。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说明:
“老、师”这两个生字是本课要认识的,在学生用上“老师”这个词说话时,教师应注意及时正音,指导学生把“老”这个字的第三声读足了,读准“师”的翘舌音。教学中应尽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读词的机会,以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个别指导。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读书是可以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要学会看图了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回答的要求不能太高,能讲清楚画面画的是教室,下面坐的是学生即可,教师应关注学生说话时的态度,帮助学生把话说清楚。
3、教师板书“老师”,学习生字。
xiaoxue.xuekeedu.com
4、要求学生说说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哪些老师?
说明:
入学初学生对一些刚认识的新老师会表现出特别的喜爱与亲近。对学生的回答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有积极的态度,能大胆响亮地回答,说清楚“哪位老师”,教师就应给予表扬与鼓励。
二、认识生字“语、文”。
1、过渡:图上的这位老师姓什么?她又教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录音。
2、轻声地跟着录音里的老师指读句子。指名读,同桌互读。
3、学习生字“语文”。这两个字,你在哪里见过?
说明:
教学中,可安排多次听录音的环节。让学生从听入手,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然后再进行指读、跟读,同桌读,最后自己朗读。这是一个由听到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十分注意指导学生字字过目读句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认识了“语、文”这2个字之后,让学生说说还在哪里见到过这2个字,目的是在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来学习。这一学习方法,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
另外,学生在交流时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说话不完整等现象,教师应注意针对不同的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要以鼓励为主,用各种激励手段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保护、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游戏活动,巩固认读4个生字。
xiaoxue.xuekeedu.com
1、叫号游戏——给生字编号,教师叫号,学生读出相应的生字。
2、做“小老师+叫号游戏”的游戏。
说明:
因为本课所识的字不多,也不难,因此可以穿插两个简单的小游戏加以巩固,目的不仅仅是识字,而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小老师
(1)游戏目的:体验学习的快乐;引导学生互帮互学。
(2)游戏准备:相关的卡片。
(3)游戏步骤:
A、一个学生举起卡片领读生字或者词语。
领:我当小老师,来领大家读,——
B、全体学生跟读这个字或词。
备注:此类游戏仅限于学习初期,刚学会生字的时候。
●游戏——叫号游戏。(具体操作见“入学准备1”)
随着游戏的深入,可以不断调节问答的速度,或快或慢。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关注学生字词的读音是否正确。
四、指导读句子。
五、说话训练。
1、过渡:谁能学着书上的句子再来说说看呢?
2、4人小组练一练。
3、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介绍你的老师。
说明:
xiaoxue.xuekeedu.com
10.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十
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需以教学方案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1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一、认识维也纳:
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预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展现一下。同学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认识。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观赏维也纳的漂亮风光吧!
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
二、走近维也纳:
1.师:这篇文章的是谁?冯骥才。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刷子李》《珍宝鸟》《花的士气》。今日我们就跟着他一同去认识维也纳,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享受维也纳的美,好不好?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假如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3.订正几个字音,积累优美词汇:
尽量尽快撩动巢穴
丰富而不重复肤浅而长久悦耳而透彻曲曲折折又畅如流水安静又精致
4.读完课文,假如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
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
三、感受维也纳:
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假如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默读课文,同学动笔在文中找句子。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犹如花腔女高音,动听、响亮、悠长,改变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改变)那就富有改变的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
B
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
怪不得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四、享受维也纳:
1.师小结:“维也纳的清晨是布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醉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美好呀!
五、畅想维也纳:
1.推举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维也纳。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2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动听、磕牙、撩动”词语;积累“丰富而不重复、肤浅而长久、悦耳而透彻”等词语。
2、抓“随时随地”一词,引导同学整体感知维也纳布满音乐气息;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引导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布满音乐的气息。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维也纳的生活之美、音乐之美;体会对维也纳的赞美与憧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初步感悟理解文章的中心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教学难点:
运用总分的写法进行写话练习,写出维也纳布满音乐的气息。
教学流程:
一、初识维也纳
1、配乐观赏维也纳的风情。
2、板书课题:维也纳
二、走近维也纳
1、导入质疑;
2、初读课文;
3、解决疑难字词。
三、感受维也纳
1、抓“随时随地”一词,整体感知维也纳布满音乐气息。
2、重点引导品读描写“鸟鸣、钟声”的语段。
3、小练笔:
(选择一种声音写★,选择两种声音写★
★,选择三种声音写★
★
★)
维也纳的清晨,鸟儿的叫声丰富而不重复;教堂的钟声肤浅而长久、悦耳而透彻;
使“免费音乐会”达到了___。
第四板块:享受维也纳
四、___引读
1、小结引读,升华感情;
2、引读:
2、总结全文,补充课题(板书:生活圆舞曲)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3
《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响亮、撩动、动听、悠长、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
2、能找出表达课文中心的句子,理清思路,弄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生活中到处布满音乐气息的;通过对
“别出心裁”“随时随地”等词语的推敲,培育同学品词酌句的习惯和力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爱好,师生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读懂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叙述维也纳到处布满音乐气息的。
教学预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图片资料);
2、维也纳简介材料。
教学过程
一、认识维也纳:
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预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展现一下。同学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认识。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观赏维也纳的漂亮风光吧!
(课件播放维也纳风光图片课件,配音乐《杜鹃圆舞曲》)
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
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生读课题。
二、走近维也纳:
1.师:这篇文章的是谁?冯骥才。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刷子李》《珍宝鸟》《花的士气》。今日我们就跟着他一同去认识维也纳,走进维也纳,感受维也纳,享受维也纳的美,好不好?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假如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订正几个字音,积累优美词汇:
尽量
尽快
撩动
巢穴
丰富而不重复
肤浅而长久
悦耳而透彻
曲曲折折又畅如流水
安静又精致
4.读完课文,假如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
(幻灯):维也纳。
师:其实,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大家全部的想法,请找一找,划下来。
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齐读)
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
?)
三、感受维也纳:
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假如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配乐)默读课文,同学动笔在文中找句子。
预设一: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犹如花腔女高音,动听、响亮、悠长,改变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改变)那就富有改变的读一读这个句子!
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
B
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
怪不得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预设二:
(幻灯)“一条短尾巴的大黑狗已经围着他的双腿起劲地跳起舞来,酒店里人们的目光都愉快地抛向他。”
你想对大黑狗说什么?连大黑狗的心情也如此愉悦,足以说明维也纳音乐的魅力!
预设三:
(幻灯)“从远方传来的卡尔大教堂的钟声肤浅而又长久;来自后街上克罗利茨小教堂的钟声悦耳而透彻。”
1.师:在维也纳,各种风格的教堂错落其间,使这座城市又增加了深厚庄重的颜色,假如这些钟声响起,伴着鸟鸣,这不正是一曲优美的交响乐吗?
2.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导读出不同的层次的钟声。
3.在这样亲切、温馨的清晨,此情此景,你最想做什么呢?
4.师引读:怪不得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预设四:
(幻灯)“今年园艺家们别出心裁,在公园东北角临街的一块高地上,用白玫瑰和冬青搭起一架芳香的三角钢琴。”
1.师:为什么要做成三角钢琴的样子呢?(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2.正由于人们对音乐的热爱,所以维也纳人将音乐与花紧紧地融合在一起,让花给予了更深的含意。记得在第八单元中,我们走进德国,走进非洲,也感受到了花的绚烂与多姿,但与维也纳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幻灯出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彩色的非洲》中描写花的片段)
(德国)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万紫千红。很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
(非洲)在非洲无论是乡村、市郊和城里,处处开放着五彩缤纷的花,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密,还要艳丽。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由于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很多树也开花。
3.通过对比,谈谈感想吧!文中哪个词语最能说明维也纳的花与别处是别出心裁的?(同学找出
“别出心裁”理解词义。)
4.师:是啊!像这样的雕塑造型在维也纳随处可见,(出示图片)维也纳简直就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难怪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预设五:
(幻灯)“古老的维也纳,很难找到一条笔直的路。车在这些曲曲折折又畅如流水的街道上跑着,两边的景物像是突然冒出来的。或是一座安静又精致的房舍,或是几株像喷泉一样开满花朵的树……”
1.从“冒”你能体会到什么?(惊喜的心情)
2.指导读相关句子。读出惊喜的语气!
预设六:
(幻灯)“人们坐在长长的粗木凳上,一边饮着芳香四溢的葡萄酒,一边咬着刚刚出炉、烫嘴、喷香而流油的烤猪排,突然欢快的华尔兹舞曲在你耳边响起。”
师:假如是你,也来到这个酒馆,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带着欢快的语气读句子,边读边让自己也沉醉在这欢悦的气氛当中。
小结朗读优美片段,感受维也纳到处都布满音乐的气息.四、享受维也纳:
1.师小结:“维也纳的清晨是布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充满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醉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美好呀!
师___引读:
(舒缓地)正由于在维也纳,连小动物都那么富有音乐的灵性,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温馨地)正由于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是音乐的摇篮,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___地)正由于维也纳的人们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所以――“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2.(指导朗读)同学们,那就让我们带着清晨的喜悦,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旅途中那份惊喜,带着我们对维也纳的憧憬,一起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吧!(配乐读课文)
3.师:学到这里,大家心里有什么冲动,有什么最想说的吗?(结合板书:!)
4.(幻灯)小练笔:我真想去维也纳看一看!
要求:围绕一个意思,可以选取课文中的一两个方面把自己想去的理由表达清晰。
五、畅想维也纳:
1.推举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维也纳。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4
《孔明智退司马懿》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说明、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粗浅读懂文言文的大意。
2.通过仔细品读文本,感受孔明的“智”。
3.通过文本的阅读,感受《三国演义》的魅力,激发阅读经典的爱好。
课前预备:阅读《马谡拒谏失街亭》,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课前请大家阅读了上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我们来分享一下各自的阅读感受吧。请生任意说。
师引入课文。
一、故事导课、激发爱好
1、刚才我们大家谈的故事是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上部分内容即马谡拒谏失街亭,正是失了街亭这一咽喉之路,所以孔明_支配撤兵。
也就有了我们今日要学的课文。
2、板书课题:孔明智退司马懿。司马懿的“懿”笔画许多,大家不妨跟着数空一下。它是一个书面用语,现在只有在名字中用到或者是皇太后下的旨叫“懿旨”。(生齐读课题)
二、粗通文本、了解大意
1.这是六百多年前的古白话文,预习了吗?
请生读词:
旌旗、隐匿、笑容可掬
纶巾、鹤氅、麈尾(看图理解)
2.在读的过程中,你发觉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难懂?
一般来说故事都分为起因、经过和结果,你能不能每一个环节都用一两句话概括,然后串起来说说故事也许讲了什么?
现在能说说也许讲了什么内容吗
三、紧扣题眼、品读文本
(一)找出句子
1、同学们刚才已经较好的说出了课文的大意,这大意在课文的题目就已经做了精炼的概括。再读课题,你们觉得题目中哪个字最为关键?(圈“智”字)
2、孔明之智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请你再读文本,找出有关的句子。想想理由。
3、沟通。
(二)聚焦“计”。
1、出示句子: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行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2、请生读,断句。
3、你能借助下面的说明,读懂这段话吗?用自己的话说说
4、孔明说“吾自有计”,板书:计,那他毕竟是怎样设计的呢?他第一步做的是什么?师生一起标出第一步:①将旌旗尽皆隐匿,板书:隐匿旌旗。接下来几步又是什么呢?请自己读一读,标一标,概括一下。
5、你明白诸葛亮每一步的意图吗?请再读读这段话,联系下文想一想,完成练习。
A、孔明将旌旗隐匿,叫诸军各守城铺,严明军纪是为了
B、孔明大开四门,叫军士扮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焚香操琴是为了
6、集体沟通:
将旌旗尽皆隐匿——①旌旗指什么?a、代表一个部队的方号,部队的人数有多少。b、为什么要尽皆隐匿?——为了迷惑敌人,让司马懿摸不清虚实。
诸军各守城铺——按兵不动,不让司马懿发觉,也为了做好最终一搏的防范。
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妄行出入,高言大语者”,就是高声说话者,擅自出入的人。——为了不漏马脚,保证方案顺当进行。
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为了让司马懿起疑。
孔明正襟危坐、焚香操琴——也是为了引起司马懿的怀疑。
7、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孔明布下的这一计,他是将(自己的兵力)隐匿,将(一座空城)呈现在司马懿面前。孔明是想告诉司马懿:我只有一座空城。你信还是不信?
“好个我自有计”,孔明这是唱得什么计啊?
(板书:空城)
8、孔明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布下这一计的?
出示:
突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
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你看到的状况是——(十万火急、千钧一发、命悬一线)
力气悬殊——十五万对二千五百,且是文官。
众官尽皆失色——笑容可掬
_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诸葛亮?(板书:临危不乱)
师:孔明设下空城计,如此周密的布局课文仅用了短短百十来个字,可谓字字珠玑。这也是古典文学的魅力所在,语言极其凝练。
_再读孔明布局的整段话。
(三)聚焦“人”
1、孔明为何敢如此设计?
2、出示: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出示:“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晋书
·
宣帝纪》”
意思是说:司马懿此人心里多猜忌,但对人却装的很宽容,用人颇多疑而但又能敏捷应付随时改变的状况。
可见司马懿此人——生性多疑,处事谨慎。
懿看毕大疑,毕竟在一些什么呢?
出示京剧唱词:我们不妨来观赏一段京剧唱词。
现在,你能读出司马懿见到这番景象时的心情吗?
请一生读。
师生对读,生读:孔明部分,师读:司马懿部分。
司马懿举棋不定,最终决定退兵,说:出示“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在司马懿退兵之后,孔明这边的众官也是不明所以,丞相为何不用一兵一卒就将仲达退之呢?诸葛亮也有一言。
补充出示:
亮曰:
“此人料吾平生谨慎,必不弄险,见此规模,疑有伏兵,故退去也。”
可见:诸葛亮敢用此计正是料定了——司马懿生性多疑必中计。
你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明?(板书:深谙人心)
四、补充结尾,拓展延长:
1、想不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尾?出示故事结尾,生阅读。
2、师小结:这真是“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诸葛亮是指挥如意笑谈中,难怪人们把他说成是才智的化身。
假如你想更多地了解诸葛亮,了解那一个风云际会的三国时代,建议同学们课后再读《三国演义》,感受经典的魅力!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下册教案5
《孔明智退司马懿》
教学目标:
1、让同学初步把握阅读历史故事的方法,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理解古文中一些重点词的方法。
2、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对孔明由衷地产生鄙视之情。
3、激发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孔明的足智多谋。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你们读过《三国演义》,读过《三国演义》请举手。
2、你对《三国演义》了解多少。
3、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
题目——《孔明智退司马懿》
4、齐读课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是写什么的?
师:从课题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命题方法就是以大事来命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扫瞄课文,想想孔明是在什么状况下智退司马懿,结果怎么样?
(起因
兵力悬殊)
(结果
兵皆退之)
2、这篇课文总共才两个小节,刚才我们还没有读到的地方看起来是事情的经过部分了。(板书:经过)
谁来读读这个部分。(指名3生)
重点指导:(1)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行擅动,吾自有计。”
师:这句话读起来有肯定的难度,难读的部分在于老师画线的这部分,这句话断句断在哪里呢?谁会读?
①“/”
②读
(2)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①划线部分该怎么读呢?先理解一下意思。于:在到
②谁能说说划线部分的意思?
③理解了意思就知道断句断在哪儿了。
④谁来读一读。
⑤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好吗?
三、再读文本、感受形象
1、同学们刚才已经较好的说出了课文的大意,这大意在课文的题目就已经做了精炼的概括。再读课题,你们觉得题目中哪个字最为关键?(圈“智”字)
2、孔明之智究竟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再读文本,找找划划。(在“智”字下打个大问号)
3、沟通学习,随机通过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4、找到句子,朗读、商量形成板书。
5、朗读孔明布局的整段话。
四、整体感知、升华情感
1、孔明的空城布局实在奇妙而周密,课文中除了这体现孔明的“智”,还有哪也能反映这个智”字吗?请读读课文的结尾,再次找找划划。
2、沟通,出示句子,谈谈感受,板书(料事如神知己知彼)3、同学们如此精妙的空城计,诸葛孔明又是在怎样的状况下想出来的?读读开头几句话,我们会再次看到他的才智。
4、沟通学习,分析形势、双方军力对比,众官慌张神色与孔明冷静对比(尽皆失色临危不乱)
五、总结:
这篇课文就是通过孔明的语言、动作的挺直描写、间接描写突出孔明的智。孔明之所以能够智退司马懿,是由于他纪律严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胆识过人。
六、作业:孔明足智多谋,胆识过人的故事在《三国演义》里还有许多,你知道还有哪些?那你们赶快去读读这些故事吧,去感受一下罗贯中笔下的艺术魅力吧。
板书设计:
孔明智退司马懿
↗
↑
↖
镇静冷静
奇妙布置
料事如神
↑
↑
↑
尽皆失色
尽皆隐匿
尽皆退去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11.沪教版五年级古诗名人名言 篇十一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偏插茱萸少一人。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溪上遇雨(其二)唐·崔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春望 唐·王维 唐·杜甫 渭城朝雨浥轻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客舍青青柳色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劝君更尽一杯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塞(其一)石灰吟 唐·王昌龄 明·于谦 秦时明月汉时关,千锤万凿出深山,万里长征人未还。烈火焚烧若等闲。但使龙城飞将在,粉骨碎身浑不怕,不教胡马度阴山。要留清白在人间。
名人名言
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源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
-车尔尼雪夫斯基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松苏内吉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
貌。
-罗素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
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
-森村诚一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
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莎士比亚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你始终脱离不了祖国,祖国永远在你身边。
-巴金
生活中最大的享受、最高的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为人们所需要的。是使人们感到亲切的。
-高尔基
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象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巴金
朋友也是说好话的多,所以真肯提你缺点的人倒是你难得的好友。
五年级下: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蜀中九日 唐·王
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送柴侍御
-盖叫天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田
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淮上渔者 唐·郑
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晓
日 唐·韩
偓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唐·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 一船明月一帆风。
塞下曲 唐·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送崔子还京 唐·岑
参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12.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 篇十二
1.能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能正确朗读儿歌,识记“包”和不同部首组成的汉字。能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把句子补充完整。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并能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发明的特殊用途的纸。3.能收集资料,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4.写字练习,能写好左耳旁和右耳旁的字。【教学重难点】
1.能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能选择合适的形容词,把句子补充完整。2.能写好左耳旁和右耳旁的字,能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发明的特殊用途的纸。【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PPT课件、学生查阅恐龙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又将到快乐宫去游玩了,让我们比一比、赛一赛,看看谁的本领大,谁是闯关的智多星。
二、第一关——涂颜色,辩字音。1.读题,明确要求。2.自主完成练习。
3.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一个字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就称为多音字。多音字只有在组成词语时,才能确定它的读音,这就是“据词完音”。
三、第二关——加偏旁,读儿歌。
读题,明确要求。
自主完成练习。
多种形式朗读儿歌。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偏旁部首可以和“包”合成一个字?
四、第三关——打扮姑娘,戴上头饰。
读题,明确题意。
自主完成练习。
全班交流。
拓展:你还能在括号里填上哪些词语?
五、第四关——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自由读短文,在阅读中认识生字“殊”、“荧”、“菌”,初步了解文章内容。2.指名分节读短文,交流短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特殊的纸?
(荧光纸、灭菌纸和可以做衣服的纸)
3.小组讨论,说说自己还想发明什么特殊的纸?
4.全班交流评议:看谁发明的纸既有价值又有科学依据。
六、第五关——探索恐龙的秘密。
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家收集有关恐龙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现在让我们先在小组里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恐龙及其特点。
全班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及时板书新出现的恐龙名和相关图片,让学生认读。
小结:大家对恐龙的了解还真不少,都可以成为小小探索家。
七、第六关——争当写字小明星。
读题,明确今天要写的是左耳旁和右耳旁的字。
教师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写左耳旁和右耳旁有什么不同?
交流:左耳旁的那一竖最后要顿笔,在书法上称“垂露竖”,右耳旁的一竖不要顿笔,收笔时要轻轻提起,在书法上称为“悬针竖”。
自己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五年级上语文沪教版】推荐阅读:
五年级下册语文沪教版12-14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06-24
沪教版语文八年级上10-14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06-15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古诗09-22
沪教版一年级语文期末10-13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期中12-29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课件10-15
一年级语文上册《脚印》教案(沪教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