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2024-06-16

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共10篇)(共10篇)

1.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一

高视点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1、高视点景观平面设计强调悦目和形式美,大致可分为两种布局,

(1)图案布局。具有明显的轴线、对称关系和几何形状,通过基地上的道路、花卉、绿化种植物及硬铺装等组合而成,突出韵律及节奏感。

(2)自由布局。无明显的轴线和几何图案,通过基地上的园路、绿化种植、水面等组成(如高尔夫球练习场),突出场地的自然化。

2、在点线面的布置上,高视点设计尽少地采用点和线,更多地强调面,即色块和色调的对比,

色块,由草坪色、水面色、铺地色、植物覆盖色等组成,相互之间需搭配合理,并以大色块为主,色块轮廓尽可能清晰。

3、植物搭配要突出疏密之间的对比。种植物应形成簇团状,不宜散点布置。草坪和辅地作为树木的背景要求显露出一定比例的面积,不宜采用灌木和乔木进行大面积覆盖。树木在光照下形成的荫影轮廓应能较完整地投在草坪上。

4、水面在高视点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只有在高点上才能看到水体的全貌或水池的优美造型。因而要对水池和泳池的底部色彩和图案进行精心地艺术处理(如贴反光片或勾画出海洋动物形象),充分发挥水的光感和动感,给人以意境之美。

5、视线之内的屋顶、平台(如亭、廊等)必须进行色彩处理遮盖(如盖有色瓦或绿化),改善其视觉效果。基地内的活动场所(如儿童游乐场、运动场等)的地面铺装要求做色彩处理。

2.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二

1 河道景观设计中要注意的倾向

(1) 河道整治工程的“硬质化”。河道工程的整治采用硬质护坡, 本意是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但河道的“硬质化”其实是非常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硬质护坡破坏了河道坡土的植被, 损害了植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 对河道生态环境是非常不利的。 (2) 景观建设工程的“奢侈化”和“模仿化”。有的政府部门, 把河道的建设弄成是政绩工程, 片面追求兴建之风,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按照城市的规划进行, 比如, 多处建设水利广场, 并且配备全套的塑像、假山等景点装备, 致使水景观的奢侈。这是有悖于河道景观建设的初衷的。还有的地方, 建筑风格相同, 景观模仿严重, 不能体现城市的特色。 (3) 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建设中的“急近化”。城市河道良好生态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不能人为地一蹴而就。有些城市的河道景观工程存在生态环境建设“急进化”问题, 盲目移植大树, 以灌木代草坪等, 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规律, 影响了绿地综合生态效果的正常发展, 反而造成景观不协调。

2 城市河道的作用

(1) 生态走廊。河流是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流动通道, 是各种乡土物种的栖息地, 在现代景观生态学意义上, 河流走廊具有维护大地景观系统连续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作用。同时, 河滩中的自然岸线、湿地等景观生态区是城市的宝贵财富, 生态脆弱地带和群落类型的代表性样本, 如洪泛区、冲击滩涂等, 在促进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景观等方面也具有特殊的潜力[1]。 (2) 休闲通道。河道及滨水区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之一, 在考虑河道及滨水区自然承载力的基础上, 布置满足不同居民需求的活动设施, 创造人与生物共生的滨河开放空间。并与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系统形成完整的网络。 (3) 开发热点。在今天, 对滨水区及河道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早已超越了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层次, 多数城市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良好的河道及滨河景观, 能够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建设, 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成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 基于自然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途径

3.1 水域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恢复

河道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维护与恢复。对城市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应坚持“保持河道自然风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开发原则。

(1) 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建设应以城市水系为基础, 建立湿地保护区、生态公园或扩大滨水绿地范围, 加强完善水系和绿地的联系网络。植被覆盖良好的河岸对提高整个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2) 生境的质量和物种的数量都受到廊道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河岸植被的宽度至少在30m以上时才能有效发挥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 包括降温、过滤、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境多样性的作用;河岸植被在60m的宽度, 则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 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2]。

3.2 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

(1) 宜弯则弯、宜宽则宽, 使设计的横断面的复杂化。要造成河岸边坡有陡有缓, 能缓则缓;堤线距水面有宽有窄, 能宽则宽。在一定长度内, 形成水流速度有快有慢, 在岸边甚至造成滞流, 回流, 以便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切忌河道截弯取直, 避免直线段太长, 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 因为自然状态的河流不会是笔直的。 (2) 生态化护坡。天然河流岸线基本都是蜿蜒的, 沿线由天然植被或石块分布或镶嵌在岸边, 既降低近岸流速保护了河岸, 又稳定了河势;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 可以考虑保护自然状态, 配合种植适合滨水且根系发达的植物, 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 不仅种植植被, 还采用天然石料、木材护底, 以增加堤岸的抗洪能力。 (3) 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腹地较小的河段, 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 也应利用河道绿化带降低挡墙高度、通过设置亲水平台以增加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 (4) 对于河道两岸空间充裕的河段, 宜建造斜坡防护为主。即采用斜坡植草防护, 在天然稳定护岸的基础上, 利用斜坡造鱼巢, 埋大柳纸、水杨纸等, 同时在控制河道岸线外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 避免土壤硬化和裸露。

3.3 水体净化及水污染治理

城市河道中水的质量对水域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水源的重要危害, 而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入河道, 也会使城市河道中的水质下降。因此, 有效截流污水的工程措施是在城市河道改造整治过程中应予考虑的。

3.4 乡土植物选择与生物修复

建立稳定的水滨乡土植物群落并保证其自然演替不受干扰, 应成为河道改造和整治的重要内容。除剔除危害性外来物种外, 应尽量以乡土植物为骨架建立结构稳定的滨水植物群落, 从而得到半自然、近自然和自然形式的景观。乡土植物能体现出明确的地域特色, 并对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有重要影响。

3.5 河滨空间营造及亲水景观设计

河岸的亲水设计是河道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利用亲水平台和开敞的滨水空间, 不仅可以使城市居民有机会亲水, 而且通过趣味性的设计使人们有兴趣亲水[3]。利用河岸植被的覆盖和自然生态要素, 不仅创造自然的生态环境, 而且满足人们享受自然的要求, 在河岸带上利用地形和地势营造植物生长、水流变化、昆虫活动、鱼类洄游、水陆过渡等不同区域景观, 实现亲水目的。

4 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内涵

(1) 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保持协调一致, 尽可能把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可以叫做生态设计。这种协调尊重物种的多样性, 降低对资源的影响, 保持营养和水循环, 维持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 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2) 目标。第一是还原河水的水质, 让河水更加清澈透明。二是恢复河道湿地的净化功能, 强化湿地的水体净化作用。三是保护和营造滨河地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四是为生物创造具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使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各种微生物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五是建设优美的河道景观, 让河流的形态尽量与自然相接近。

5 河道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

5.1 河道植物景观的营造方式

要重视植物景观在河道景观中的作用。要使植物组团和开放空间绿地的设置, 乔灌草配置与植物造型等根据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做到本地的植物和外来的植物互相结合, 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同时要季节分明, 保证三季有花, 四季有绿, 把科学和艺术进行结合。

5.2 河道道路景观设计方式

河道道路景观设计要坚持自然、朴素的原则。河道景观区的道路有别于其它的道路的最大区别就是以休闲漫步为主。因此, 在道路设置的时候, 就要体现出休闲游道与绿地、小游园等空间的相互交叉, 近水栈道、驳岸相互贯穿, 产生多变的景观空间, 以丰富休闲审美的多样性。

5.3 文化景观的建设

河道景观建设在新的时期的主要功能不止局限在排涝, 更主要的是休闲观光。在景观设计中, 要体现出景区的特色、特征, 突出亮点, 其中文化亮点是不可或缺的。要想把河道景观打造成吸引人们的焦点, 就要区别于公园和游园, 克服文化体现的局限性, 挖掘河道自身的历史文化。

5.4 设施景观

在河道景观的建设中, 必不可少的就是公共设施的建造, 包括桥梁、座椅、照明灯具等等, 这些公共设施在发挥自身基本功能的前提下, 还能够体现一定的景观价值。比如桥不仅是交通工具, 同时也是景观的观赏点。因此, 在考虑桥的交通功能之时, 一定要注意它的景观及观景功能

5.5 夜景景观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使人们对城市夜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多维空间景观使单一的景观审美方式和感官更为丰富, 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魅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重要方面就是营造城市河道夜景景观。

5.6 重视生态型的景观设计

对于河道的绿化配置, 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 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的选择要尽量使用具有乡土特色的树种和特色树种。河道景点配置, 要充分考虑人性化需求, 保证整体景观的和谐、景观的个性化、景观的透视效果和景观的耐看性。

6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趋势

6.1 保持河流生态的完整性

在河流的治理中, 一般的方法是更换河流护岸的形式和材料来降低河流水量的下渗, 让小河沿着砼砌筑的水路流去。这样就会造成小河断绝了与自然环境的联系, 致使生态环境明显的弱化, 失去了原有的自然净化作用, 这样就会给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带来伤害, 小河也就逐渐荒废。

为了克服这种方法的弊端, 人们逐渐把观念转向“多自然型”的河道改造, 并通过各种方法, 多多了解河流的特性, 尽可能保持其生态的完整性。河流不再使用混凝土铺设, 改变了原有的僵直的形态, 而是符合河流的自然姿态, 有宽有窄, 有小岛, 河水也有落差, 有浅潭深潭, 人工的河流又重新变成了自然河流。

6.2 引入历史文化背景

纵观世界, 任何一个著名的城市, 都必有一条著名的河流。欧洲的很多国家, 都离不开多瑙河的孕育;中国大都市上海, 也离不开黄浦江和东海;华南地区, 有美丽的珠江三角洲。由此可见, 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河流是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 更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自然、利用自然, 保护生态、建设生态, 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人水和谐的理念, 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 指导和规划建设城市河道景观工程, 把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建设打造得更符合自然规律、更具有本地特色。

6.3 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在河流景观设计中, 为了彰显景观效果, 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景观设计。根据河流所处位置的特性来设计方案, 避免把根据其它河流和流经场所状况构想的护岸设计方案照搬照抄, 不结合实际情况。即使是参考学习, 也要转化成自己的角度和立场。

7 结语

城市景观建设中, 河道景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河道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并保证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 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的。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规划城市河道景观设计, 才能使得景观设计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 并体现出每个城市的特有特点。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人们对休闲娱乐更加重视, 其中河道景观属于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方面, 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法, 对于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 李力民.城市河流的近自然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1

[2] 张绍喜.对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3] 王涛.浅论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 2011

[4] 李明.城市河道生态化的发展趋势[J].中国河道研究, 2012

3.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篇三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生态景观;设计

前言

长时间来,传统河道将工作重心放在航运、泄洪等方面,使用河道渠道化、局限化的模式治理,却忽略了生态功能。这类做法的缺点是隔断了生物活动,很容易影响河道生态环境。刚性护岸限制了河水流向,如果河水流量较大,势必会破坏周边环境。因此,在河道景观设计与规划中,不能只是停留在美学层次,而是设计出集交通、文化、排水、防洪、生态、绿化综合一体的河道景观环境,这样才能获得理想的成果。

一、城市河道治理必须遵循的设计原则

河流环境一直活跃在历史传说与人类历史中,截至当下河流与河流所在的区域都成了河道治理的重点。同时,人类也将大量政治、经济、生态、科学投入河流管理与利用中。但是我们发现:过量的创新与投入是一种错误表现,甚至属于功利主义,为稳定水源、控制洪水、方便航行,人类将管理集中在河漫滩与河流改造中。因为河流都是相连的,所以在治理河流时,必须弄清管辖责权与责任关系,同时遵循治理原则,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自然安全

城市河道的首要职能是防洪,所以在治理城市河道时,必须考虑防洪能力,从根本上确保河道安全。然后是规划好河道附近的景观,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这样才能保障城市河道环境、经济效益的改善。河道作为典型的自然景观,有很多深浅不一、曲折的姿态,这些都是自然的杰作。因此,在治理河道时,必须尊重河道的自然发展规律,这样才能保障河道形态,最终设计出和谐、自然的河岸景观。

(二)生态观赏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必须注重美感,同时为其设计出具有美感的景观,尽最大努力为现代市民提供宜居、优美、生态的生活空间。除此之外,在河道设计中,还必须保障生存空间,这样才能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繁衍环境,确保生态平衡,促进现代化持续发展。

(三)亲水性与文化性

城市文化应展现出这座城市的思想与内涵,同时这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体现。在治理城市时,必须渗透城市文化,让河道拥有良好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特性。而一个良好的城市河道必须是自然与人文的整合。亲水性则是人类发展的天性,所以必须在河道两边修筑亲水设备,这样才能为市民提高观赏、亲近水源的平台,为其构造出优美、舒适的空间。

二、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

(一)河道工程的整体布局

在河道治理中,应该将防洪工作放在第一位,结合河道主槽状况,借助中间墙将河道划分成两个领域,然后再把其中一侧堤防与中间墙设置成洪水槽,专门用来行洪;另一侧堤防与中隔墙作为景观规划地带,而景观专门用来蓄水。滨河生态景观区设置在河堤角偏高的滩地,在修建护滩工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固堤防洪价值。这种方案不仅化解了蓄水、洪水与泥沙间的问题,同时还设置了蓄水景观与滨河生态园区,既有城市河道防洪的作用,又能用作泥沙型河流治理。

(二)城市河道平面设计

河道的首要功能是防洪,所以河道平面设计必须迎合河流走势,适量后退河道暗线,这样才能为岛屿、河滩、湿地留有足够的中间地带,水生、陆生生物才有足够的空间生存。城市河道与人工开挖都属于景观内容,水流较缓,所以在河道平面设计中必须避开笔直与较宽敞的河道,或者结合河道自然趋势,为其设置蜿蜒的水路、水塘,同时设计出多种河岸线,打造多变、灵活的河道模式。通过研究发现:一条曲折蜿蜒、宽窄不一致的河道具备更多的自然气息,它更加活泼、灵活,同时也更适合生物生长。

(三)河道断面设计

在城市河道断面设计中,应避免河道中的浅滩与深潭形态,不能让河床固定,结合多样的水面,让河流拥有良好的摆幅。对于河道纵断面,应形成交错的浅滩与深潭,这样才能避免直线横断面。在河道断面设计中,必须整合园林设计理念,为其建成景观式河道,这样才能着重突出河道的亲水性与绿化功能。传统驳岸属于一墙到底的结构,它隔离了水与人,既不经济也很生硬。现代复式断面和传统驳岸相比,它更注重人性化与经济。在一般水位上面种植低矮灌木、杨柳或者草皮植物;在常规水位搭建水平台,不仅经济而且美观;在常规水位之下使用挡墙与护坡。这种复式断面,不仅能节省投资,还很好的展现了自然、生态与绿色的理念,拥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四)选择材料和生态护岸

传统的河岸更多的是刚性护面,地面、河岸、护岸会形成三面光与两面光的形式。而现代城市河道在迎合水流冲刷的过程中,结合了河道水生物繁殖与生长状态,它是符合环保生态要求与自然规律的设计。最近几年,在科研力度加大的同时,工作人员也开发了很多新型护砌材料。具体如:江苏南京已经开始应用的随机多空绿化混凝土,它属于生态环保材料,不仅能改变河岸周边植物生长环境,还具有很好的防洪功能,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得到了很好的成果。

在生态护岸中,它使用的是卵石笼、山石与干砌石等通透的材质,既能在材料中覆盖土壤植物,还能避免流水冲刷影响。先在水位较低的区域铺设土工布,然后在上面放块石,需要注意的是块石堆放周边应自然弯曲,将种植土铺设在块石上,填满块石间隙。这样过水后,块石缝隙就会长出水生植物。使用木桩、植物梢、棍相整合的河道护岸属于自然、生态的模式,可以在坡面分层进行杨柳、灌木、草皮种植,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护坡形式。

另外,在植物造景中,还必须考虑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空间、时间得到富有个性与艺术魅力的河道景观,着重景观层次、质感与季节变化,这样才能满足城市气候特性。

三、结束语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建设中变化最多、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它不仅能满足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渴望,还能回归自然。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防洪处理,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欣赏自然给予的美感,这样才能实现人文、水清、景美、岸绿的城市河道规划要求。

参考文献:

[1]汤玉芩.议城市河道治理中的生态景观设计[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3,33(8):43-45.

[2]尚俊伟.城市河道治理的生态景观设计[C].//2013第五届全国河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3:19-22.

[3]吴秋华.城市河道治理中生态景观设计初探[C].//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92-93.

[4]俞军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河道治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4.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四

在城市景观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建设时间的差异、建设主体的意愿、建设材料和建设技术的发展,使我国的城市景观绿地建设呈现了“景观破碎、缺乏整合”的现象,无论是新城区开发,还是老城区改造,景观绿地建设总是会暴露一些问题。

1 城市景观绿地结构单一,层次性不够。很多的绿地建设只是通过单纯的种植花草树木来完成景观建设,造成景观的生态性和观赏性很差,往往是达不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作用。而且景观绿地的层次性不高,绿地景观建设不仅要面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同时也不能为了突出个别城市景观而忽视更加有益于人们生活的街头小块绿地等。

2 城市绿地景观缺乏生态性、自然性的规划设计。自然美的事物才具有真实的感情色彩,也更能够使人的感情产生共鸣。但是在现代的城市景观绿化规划设计中,人造的景观往往占多数,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很难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使身在其中的人们有情感的触发。

3 城市景观绿地缺乏生态经济效益。景观绿地规划设计要贯穿于整个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但是往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被严重破坏后,才认识到景观系统的重要性,这时人们就会希望通过绿化建设来弥补这种自然的缺陷,

这种事后补救的办法不仅破坏了自然景观,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场地的生态活力,而且也消耗了时间和精力。同时绿地景观应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流行的“草坪热”,不仅造成事后管理的难度,而且草坪的持续时间短,可能要经常更换,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4 城市景观绿地与历史文脉脱节。良好的城市绿地景观有助于塑造城市形象,体现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色。但是在现代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为了盲目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具有历史特色的景观被摧毁,传统的文脉、自然的景观给野蛮的手法打乱。这些代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的宝物在机器的轰鸣下被掩埋。

5 城市景观绿地缺乏地方性色彩。“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方特性对于事物的影响。每座城市都有适于其地域性的景观建设,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景观的观赏性,例如强行把只适合南方气候的植物移栽到北方,这样做不仅浪费了资金,而且植物的观赏性和可实用性肯定也大大折扣。

5.城市河道景观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五

文化景观是指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出某一文化体系的文化特征和某一地区的地理特征,美国学者苏尔在建立其文化地理学体系中就明确地提出了野文化景观冶概念,其核心论点就在于强调景观的文化属性。①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文化景观概念纳入到叶世界遗产名录②中,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一般有三个类型:一是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园林和公园等设施,经常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有联系;二是有机进化的景观,包括残遗物(或化石)景观和持续性景观。三是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多列入叶世界遗产名录曳。于城市文化景观往往是人类精神对自然的加工,是人类社会组织制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载体,在公民社会中其主旨是追忆、展示和传承本土文化,强调其公共性、艺术性与民主性。可以说,城市公共文化景观不但是城市的内在基因,也是外在的文化名片与重要旅游资源。

6.景观设计与施工有哪些关系? 篇六

(1) 密切配合

设计是关键、施工是保证,养护是永续,

一个优秀的经典作品必须是设计和施工的完美结合,设计好不等于实施效果好,施工队伍水平差,就会发生领悟不够,再加上缺少与设计人员的沟通,景观实施的效果就会更差,因为效果图不是现实,所以必须要有一个领悟能力、配合能力极强的景观项目经理,配备强有力的施工班底,带领施工队完成景观施工,否则景观设计效果很难达到一个完美的程度,同时需要设计人员下工地,设计师到现场全程化跟踪项目,真正使效果图、蓝图变成现实,

(2) 注意事项

7.儿童游乐场景观有哪些设计要求? 篇七

儿童游乐场应该在景观绿地中划出固定的区域,一般均为开敞式,游乐场地必须阳光充足,空气清洁,能避开强风的袭扰。应与住区的主要交通道路相隔一定距离,减少汽车噪声的影响并保障儿童的安全。游乐场的选址还应充分考虑儿童活动产生的嘈杂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离开居民窗户10m远为宜,

儿童游乐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保持较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

儿童游乐场设施的选择应能吸引和调动儿童参与游戏的热情,兼顾实用性与美观。色彩可鲜艳但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游戏器械选择和设计应尺度适宜,避免儿童被器械划伤或从高处跌落,可设置保护栏、柔软地垫、警示牌等。

8.园林景观设计中台阶有哪些设置? 篇八

台阶在园林设计中起到不同高程之间的连接作用和引导视线的作用,可丰富空间的层次感,尤其是高差较大的台阶会形成不同的近景和远景的效果,

台阶的踏步高度(h)和宽度(b)是决定台阶舒适性的主要参数,两者的关系如下:2h+b=60-6cm为宜,一般室外踏步高度设计为12cm-16cm,踏步宽度30cm-35cm,低于10cm的高差,不宜设置台阶,可以考虑做成坡道,

台阶长度超过3米或需改变攀登方向的地方,应在中间设置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大于1.2m,台阶坡度一般控制在1/4-1/7范围内,踏面应做防滑处理,并保持1%的排水坡度。

为了方便晚间人们行走,台阶附近应设照明装置,人员集中的场所可在台阶踏步上暗装地灯。

9.单层厂房有哪些设计要点? 篇九

单层厂房内一般按水平方向布置生产线,这种厂房结构简单,可以采用大跨度、大进深;便于使用重型起重运输设备,地面上可安装重型设备;可以利用天窗采光、通风。单层厂房的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生产重型产品,又可用于生产轻型产品;既可建成大跨度、大面积的,也可建小跨度、小面积的。但是占地大,相应地增加了室外道路、管线和运输线路的长度。

可采用单跨或多跨(联跨)平面,各跨多平行布置,也可有垂直跨。厂房多呈矩形,一些热加工车间厂房常采用п形、形,

生活用房和辅助用房多沿柱边布置或利用吊车的死角处,也可集中建在厂房附近或贴建于厂房四周,但不宜过多,以免妨碍厂房采光和通风。

单层厂房柱距多用6米,间或采用9、12、18米等,跨度也采用以3米为基本参数,以便于构件的定型化。多跨厂房各跨的高度不同,应适当调整,以简化构件和构造处理,改善采光、通风效果。

10.现代景观设计有哪些特点? 篇十

1)构成的多要素

自然与人文,诸多元素的综合刺激.

自然要素:包括物理元素(空气、山川、自然风景等),构景材料的机理和质地

人文要素:创作意象和环境人文成分,如社会风情、民俗、伦理观念和宗教意识,环境通过这些要素与观赏者进行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

2)时空存在的多维性

空间的广延与无限性,

季相,时相,位相,人的心理运动所形成的时间轴(历时性的可逆心理变化) 。

3) 评价的多主体性

评价者:设计者、经营者、公众

评价: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评价

4)使用者的多种需求与多方位适应

上一篇:2023年中考--茂名地方时事下一篇:贝贝班第二学期班务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