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共10篇)
1.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 篇一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烙饼的时间
=
饼的张数
×
烙一面的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问题策略:
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
《数字编码》要求知道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的排列规律。
2.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篇二
姓名:李醒 永州市双牌县 阳明山管理局学校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本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04-105页。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片。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大家欢迎吗?好,那就请同学们好好表现,大胆的发言,给在做的老师们留下一个最棒的印象,能做到吗? 2.师:不错!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游戏,高兴吗?…..我看谁是最棒的!请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说的真好,那你们是不是也能做的好呢?…..问问大家,你们平时在家都接待过客人吗?(接待过的举手)3.师:噢,家里如果来了客人,你又会怎样招待他们呢?
4.师:有同学说会泡茶招呼客人,是呀,客人喝上我们同学亲手泡的热乎乎的茶,心里肯定很舒服!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1)沏茶问题
1.师:今天呀,小明家也来了客人,妈妈请他帮忙烧壶水,沏杯茶。(出示主题图)
2.师:想一想,你平时沏茶之前都要做哪些准备呢?…..3.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出示工序图图示){请学生说} 4.师:要尽快让客人喝上茶,应该先做什么?小明想先烧水行吗?(学生回答:不行,因为……)
5.师:看来,合理安排时间,要考虑各项事情的先后顺序。
6.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纸写一写,摆一摆,设计出让客人尽快喝上茶的方案,并列式计算出需要用的时间。(师巡视指导)7.小组交流,看谁的方案最好。
8.指名展示,摆一摆,介绍自己的安排,和所用时间。
(2)总结方法:有时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做,这就是优化。通过刚才解决的问题,你说说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再做其它事情可以节省时间。(3)烙饼问题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妈妈准备作他最拿手的烙饼招待李阿姨。我们来看看妈妈是怎样烙饼的?(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次最多能烙两张饼 生:两面都要烙 生:每面3分钟
师: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烙? 学生回答演示 生:6分钟。烙一面需要3分钟,两面就要6分钟。师: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学生回答并演示
生:6分钟。因为一口锅可以烙两张饼,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就和一张饼一样,也是需要6分钟。
师:如果烙三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这么多答案,下面请同学们先思考,操作一下,再以小组为单位,用圆片代表3张饼,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然后将你们的方案,填到你们的表格中。小组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烙的?(两人合作一人填表,一个操作)方法1:
生1:先两张同时烙好,需要6分,再烙好剩下的一张,需要6分,共烙4次,花了12分。
师:有没有比他们更快的方案? 方法2 生2:第一次先烙饼
1、饼2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1和饼3的反面,也需要3分钟,总共用了9分钟,共烙3次。
师:大家明白吗?谁再来演示演示。
师:我也准备了3个饼,(出示3个大的圆片)我们来一块看看是不是这样 师边演示边讲解,其他学生一起操作:
我们先烙饼1的正面和饼2的正面,3分钟后,把饼2拿出来,再同时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1熟了,接下来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反面,3分钟后饼2和饼3 也熟了。师:这种方法为什么快?
生:锅里一直都有两张饼。(课件出示:烙3张饼的两种方案)
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样不浪费时间,烙的最快,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4)拓展提高
师:想一想,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5张呢?(5)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生活运用:
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家人能尽快的吃上饭。
(洗电饭锅2分钟,洗米2分钟,煮饭35分钟,洗切菜20分钟,炒菜15分钟)
3、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1)为了节省时间,张一鸣在乘车时认真看报纸。
(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小亮边吃饭边看电视节目《学英语》。(3)小明的爸爸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生活回归
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 ——合理安排时间 沏菜:(流程图)
烙饼: 1个饼 2个饼 3个饼 4个饼 5 6分钟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5
3.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 篇三
——李 瑛 《合理安排时间》是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编排这一内容,目的是通过对烙饼和沏茶的研究,使学生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以烙饼和沏茶两个活动为主线,设计出一系列相关的生活情境,教学流程严密、完整。充分体现了生活知识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的数学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刻、细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2.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重体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了全过程,领悟了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
3.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注重情感的熏陶。
4.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和相交测试题 篇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
2、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时,其中的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三个角都是()。
3、把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周长就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4、从直线外一点向直线画一条垂直线段,再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其中()线段最短。
5、线段()个端点,射线()个端点,直线()端点。
6、两个角的和是90°,其中一个角是锐角,另一个角是()。
7、在一条直线上任意确定两个点,这两点中间的部分叫做()。
8、把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面积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5厘米的线段与5厘米的`射线一样长。()
2、小方在纸上画了一条平行线。()
3、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一个25°的角用放大4倍的放大镜看,看到的这个角是100°。()
5、一条直线长8米,它的一半是4米。()
6、长方形的两组对边不但相等而且分别平行。()
7、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垂直。()
8、上午九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
A、线段B、直线C、垂线段
2、正方形的相邻两边互相()
A、垂直B、平行C、重合
3、右图中有组平行线。()
A、2B、3C、4
4、右图中一个是长方形,一个是正方形,则∠1∠2。()
A、大于B、小于
C、等于D、无法判断
5、把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
A、半圆B、一个圆C、正方形
6、钟面上3时半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9时半的时候成,6时半的时候成,9时整的时候成,6时整的时候成。()
A、直角B、锐角C、钝角D、平角
7、下图中
(1)从面看到的是()
A、右侧面B、左侧面C、正面D、上面
(2)从面看到的是()
A、右侧面B、左侧面C、正面D、上面
四、操作题(每题4分,共12分)
1、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A点分别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连一连。
(1)
(2)
五、计算题(每题3分,共6分)
1、求图中∠1、∠2和∠3的度数。
2、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六、应用题(每题8分,共40分)
1、在一个圆形喷水池边的一周共放了20盆鲜花,每两盆鲜花之间相距8分米,求这个水池的周长。
2、马路上路灯的电线杆之间相距50米,陈老师晚饭后去散步从第1根走到第10根电线杆,一共走了多少米?
3、长方形操场四周栽水杉树,操场长80米,宽60米,每隔5米栽1棵树,四个角上都要栽,一共栽多少棵树?
4、路边栽了一些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为10米,小青从第1棵树跑到第22棵树,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5.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 篇五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P103-104,P105“做一做”1~2题。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化繁为简、数形结合、函数、模型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猜测法、列表法等学习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
2.原型:鸡和兔共有8个头,26只脚。3.探究的问题: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六、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一)唤起与生成
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咱们先来聊一会,看看屏幕你都
知道了什么?
生:今天我们要学鸡兔同笼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与鸡和兔子有关)„„
师:哎,见过鸡和兔子吗? 瞧,这就是鸡和兔子。(出示课件)师:关于鸡和兔子老师这里还有个小故事,想不想听?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群鸡和兔子,兔子看到鸡正在昂首阔步的走路很威风,于是也想学鸡走路,猜一猜,它是怎么学的啊?
(预设1学生有动作——学的惟妙惟肖;预设2学生无动作——形容的真贴切。)
师:对,兔子就是按照同学们的想法学鸡走路的。我们一起看(课件出示四只兔子同时抬脚)。瞧,兔子抬起脚来了,这一站不要紧,站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师:一只兔子学鸡走路,草地上就少了几只脚? 生:两只脚。
师:那四只兔子在学鸡,地上少了几只脚呢? 生:地上少了8只脚。
师:如果少了10只脚,那是几只兔子在学鸡走路呢? 生:是5只兔子抬起脚来学鸡走路。
师:同学们反映的真快!鸡看到兔子学它走路,很不服气,于是它也想学兔子走路呢!如果鸡学兔子走路,再来猜一猜,它会怎么学的啊?
生:把两只翅膀放在地下当脚。
师:那如果我们把放在地上的翅膀看成是脚的话,一只鸡学兔子走路,地上就多了几只脚?
生:多了两只脚。
师:两只鸡学兔子,地上多了几只脚? 生:多了2只脚。
师:如果地上多6只脚的话,那是几只鸡在学兔子走路啊? 生:3只鸡在学兔子。师:鸡和兔子有意思吗? 生:有意思。
师:好了同学们,关于鸡和兔子的故事我们就先聊到这里,课上还有更多的有意思的知识在等着你呢!上课!
(二)探究与解决(1)猜测法
师:好,孩子们,课前我们聊到了鸡和兔子的故事,瞧,他们又来了,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发展呢?谁来读一读。
在他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思考,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一共有8个头,26只脚。师:你从哪句话中知道他们各有8只呢? 生:因为说,从上面数有8个头。
师:对,这8个头就代表了鸡和兔共有8只。
预设2:生: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师:有8个头,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鸡和兔子一共有8只。
师:那猜一猜他们各有几只啊?生:鸡有2只,兔有6只...师:你是根据头数来猜的,那我们就顺着这个思路再来猜猜看,还有哪些可能性呢?
(你来猜,你来猜,合理即可。)(2)列表法
师:这么多种可能性啊!听起来有点乱,怎么办? 生:可以整理一下。
师:那我们用表格按照顺序来整理一下吧。
假设有8只鸡,就有0只兔,有7只鸡,就有1只兔;6只鸡呢?2只兔;5只鸡呢?3只兔。(依次如图„„直接出示)
师:刚才你是根据什么猜的? 生:根据鸡和兔的头数。
师:只依据着8个头来猜,你觉得合适吗?应该怎么办? 生:不合适,还应该算一下脚的只数。
师:那就请同学们拿出一号作业纸,算一算,看到底哪一种猜测是正确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生:依次是16、18、20、22„„后面依次加2.(其他同学发现这个规律了吗?)
师:通过列表,我们发现那种猜测是正确的啊? 生:3只鸡,5只兔是正确的。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生:同意。
师:刚才我们借助表格,通过一一列举,找出了鸡和兔各有几只,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经常要用到的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算的特别快,还没有把表格全部填完,就找出了鸡有3只,兔有5只,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先算了算中间,鸡有4只,兔有4只的情况,一共是24只脚,比实际的26只少,所以应该兔子多一些,鸡少一些,我又试了鸡3只,兔5只的情况,发现正好是26只脚。
师: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这位同学能够抓住数据的规律,及时对数据做出调整,从而快速发现了3只鸡,5只兔的猜测是正确的,非常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师:既然这名同学在调整的过程中也运用了规律,那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到底有什么规律。从左往右看,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和脚数分别有什么变化?
生:鸡的只数每次减少1只,兔的只数每次加1只,脚的只数依次加2.师:你的意思是,伴随着鸡数依次减1,兔的只数依次加1,脚的只数就(生:增加2只)。
师:唉,那如果鸡的只数减少5只,兔的只数增加5只,脚的只数会有什么变化?(生:增加10只)。
师:看问题要全面,如果从右往左看呢?
生:鸡的只数每增加1只,兔就减少1只,脚的只数就依次减少2只。
师:其他同学找到这个规律了吗? 生:发现了。
师:如果鸡的只数增加3只,兔的只数减少3只,脚的只数就减少(6只)。
师:你们可真善于观察。(3)假设法 ①假设全是鸡。
师:如果此时我们让所有的兔子都学鸡走路,那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兔子都看成鸡,或者说假设8只全是鸡。
师:那假设8只全是鸡,应该怎么来思考呢?唉,了方便观察我们就用它(出示1个图例)来表示鸡,这是鸡的(生:头)这是鸡的(生:脚)。(8图例只全出)。
师:这时候草地上有多少只脚呢? 生:有16只脚。师:怎么来列算式? 生:2×8=16(只)
师:看,他用算式来表示思考过程的,多简洁啊!师:和原来的脚数相比,有什么变化? 生:少了10只脚。
师:怎么列式?
生:26-16=10(只)图例出示少了的10只脚
师:为什么少了10只?(生:因为兔子抬起了2只脚)少了谁的脚?(生:少了兔子的脚。)一只兔抬起脚学鸡,草地上会有几只脚?(生:少2只脚)几只兔学鸡草地上会少10只脚?(生:5只兔)(图例10只脚抬起,变为3只鸡5只兔)
谁会列算式? 生:10÷2=5(只)
师:这时候就把谁的只数求出来了? 生:兔子的只数。师:那鸡有几只? 生:8-5=3(只)
师:对,用总头数减兔子的只数,就求出了鸡的只数。现在我们再来梳理一下。(再根据四个问题简单梳理一遍)②假设全是兔。
师:既然可以假设全是鸡,我们还可以假设„„(生:全是兔)师:借助刚才的研究经验,想一想能不能在练习本上把你的思考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有想法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师:谁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实物投影学生的作品
师:你来,你叫什么名字(闫雪慧),好孩子讲台就交给你了,让我
们用掌声欢迎小闫老师。
生: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这样做的,8×4=32(只)32-26=6(只)6÷2=3(只)8-3=5(只)。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感谢大家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师:(请回)同学们真了不起,学习知识全靠自己探究,一问一答,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太佩服你们了!我们再来简单的梳理一下。
(对照课件简单梳理,说出算式即可。)(课件出示两种方法一起)
师:刚才我们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来分析、解决问题,赶紧给这种方法也起个名字吧。
(学生说不出,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假设法。)
生:假设法
师: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是一样的,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板书:假设法】
③补充事例,举一反三。
师:以上我们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注意看,现在我要把数据调大一些,再让你解决这个问题,你会选择列表法还是假设法呢?
生:假设法。
师:为什么啊?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列表法的话太麻烦了。
师:看来当数据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列表法,而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假设法来解决问题。
师:那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独立试一试。可以假设全是鸡,也可以假设全是兔,选择一种就可以。
(出示答案)师:已经完成的同学赶紧检查一下,你做得对吗? 师:做对的举手,请你快速的改正一下。
师:同学们,老师要为你们鼓掌(给学生鼓掌),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刚才你们做的这道题啊,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就有记载,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课件出示《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师:它的原题是这样说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师:这里的“雉”就是鸡的意思,这道经典的数学趣题,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用假设法自己解决了,真是太厉害了。
(三)建构与应用 ①龟鹤问题
师:唉,研究到这里,老师突然有个想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把鸡和兔放在一起的情况并不常见,即使在一起,数一数不就行了吗?那为什么我们要解决这类问题呢?
(可能同学们还没有深入的思考过,不要紧,慢慢来,也许你会从下面的问题中找到鸡和兔的影子呢。)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后,演变成龟鹤问题。(出示“做一做”第1
题。)
师:谁来读题?(一生读题)
师:读着读着你有没有找到鸡和兔的影子呢? 师:把谁看成鸡?把谁看成兔? 生:把鹤看成鸡,把龟看成兔 师:总头数是多少?总脚数是多少? 师: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解决吗? 生:能。
师:这时鸡兔同笼问题也可以叫“龟鹤问题”。②进一步观察
(钢珠)师:走出龟鹤问题,我们再到生活中找一找有没有鸡和兔的影子,看!你还能找到鸡和兔的影子吗?
把谁看做鸡?(生:小钢珠)把谁看做兔(生:大钢珠)师:这时的“鸡”有几只脚?这时的“兔”有几只脚? 师:总头数是几?总脚数是几?
师:看,鸡兔同笼问题又变成了“大小钢珠问题”。(划船)师:这道题还有鸡和兔的影子吗?
生:可以把小船看做鸡,把大船看做兔。师:这时的鸡有几只脚?兔有几只脚? 师:总头数是?总脚数是? 师:瞧,“大小船问题”又诞生了!③抽象模型
师:那照这样,鸡兔同笼得有多少个名字啊!有趣吗? 生:有趣!
师:这里的鸡和兔,不仅仅指鸡和兔,还可以表示龟和鹤,小钢珠和大钢珠,小船和大船。等等等等„
师:现在你能不能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鸡兔同笼问题? 生: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鸡和兔还可以表示其他的东西。生:学会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其他问题也能用这种方法解决。(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生: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以后还能用到。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感受的太深刻了。是的,鸡兔同笼问题不仅局限于算鸡和兔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类似的许多问题。因此今天我们研究鸡兔同笼,实际上是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说一种模型。【板书:模型】
师:在运用这个模型解决问题的时候,关键要看清什么相当于鸡,什么相当于兔?总头数是多少,总脚数是多少。
(四)回顾拓展
抬腿法(课件出示“抬腿法”)
师:刚才我们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了鸡兔同笼问题,那么《孙子算经》中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了解一下。
师:好了同学们,短短的一节课马上就要过去了,现在我们回头看!这节课我们从兔子和鸡这样一个具体的问题出发,用列表法、假设法等
6.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 篇六
屏幕播放“小鸭子过生日”的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每个季节包括3个月,你知道春季包括哪几个月吗?由学生推测夏 秋 冬各包括哪几个月。悄悄地告诉同桌你的生日在哪个季节里。老师想知道每个季节里有多少人过生日,用什么方法 呢?你能帮助老师吗?
(1)先独立思考。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3)小组间交流调查方法。让学生调查全班同学每个季节过生日的人数。师:同学们帮助老师想出了这么多的调查方法,很快知道了全班同学在每个季节里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们真是太出色了!好,请同学们把调查的结果在书中涂一涂吧!生动笔涂色。展示一名学生方格图,请大家观察一下,这是我们全班 同学在每个季节里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有什么发现或想 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吗?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预测和判断。(请大家猜一猜老师的生日会在哪个季节里,为什么?)小结
三 应用新知、拓展提高。
1、小猫钓鱼
出示四只小猫及钓到的条数
(1)生观察后,动笔涂一涂每个小猫钓到几条鱼。
(2)涂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交流
2、发给每个学生星期一至星期日的统计表,回家调查一下一个星期你家扔掉多少个塑料袋。
并涂一涂(下次汇报)
四 延伸结束。
板书设计:
生 日
(三 四 五月)春
(六 七 八月)夏
(九 十 十一月)秋
(十二 一 二月)冬
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
2、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功能。
3、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回顾
二年级时学过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复式统计表与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时还学过了两种不种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与平均数。
二、新授
1、出示某地区城乡统计表
引导学生理解该地区1985年至2000年每隔5年城乡人口数量变化情况。分别画出2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把城镇与乡村人口进行对比,用一个统计图能描述这些信息吗?画出复式统计图。
3、四人小组讨论小精灵的问题:这是复式条形统计图,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4、汇报交流,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回答书本上的三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信息?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安排的是四年级男生,女生参加课外活动人数的统计,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课堂小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的教学设计
2.四年级数学上册《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3.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4.《统计》教学设计
5.二年级上册《数学统计》课堂教学设计
6.四年级上册《小篮球队统计》的教学设计
7.数学《统计》教学反思
8.统计的初步知识数学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7.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 篇七
数学)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P105~106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复式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直尺、铅笔、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统计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
(出示)
2、这是一张甲乙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为了能让同学们更清楚的了解统计表中的信息,老师把制成了一张统计图,(出示,并让生说出是什么统计图,并出示板书卡片:复式条形统计图)。
3、同学回忆一下,在制作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4、除了这种统计图,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种……统计图,(板书:横向)横向条形统计图制作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那同学们能试着把这张统计图改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出示一张甲乙停车场车辆停放情况统计表,让同学们想更清楚的了解统计表中的信息,怎样比较更加清楚,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生动手制作。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制作的?
3、刚才通过同学们作品的展示,老师觉得你们已经掌握了怎样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那在制作过程中,你想提醒大家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呢?
4、的确,制作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还真不容易,老师再和你们一起制作一张好吗?(边演示边说过程和注意点)
5、解决问题
请同学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从中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呢?请同桌交流交流。
6、汇报。
看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7、小结: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相同点——标题、数据、种类、图例都是相同的;不同点——只是形式上的不同,一个是横向另一个是纵向。
【设计意图: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作品等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亲身去体验,感悟学习无穷的魅力,只有让学生自己绘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就能提出自己想要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巩固与练习、看第1题,比较甲乙两个地区的降水量问题,那个地区的降水量好,为什么?
比较1985年甲乙两个地区的降水量,那个地区的降水量多,为什么?XX年呢?
2、看第2题,体重35千克以上的有多少人?你还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3、看第3题,收到电子邮件多还是普通邮件多?两种邮件有什么变化趋势?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尤其是培养同学们对统计图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拓展与应用】、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才逐渐提高,也正因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所以我们中国取得了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知道在哪举行吗?
2、小结:同学们,只有我们自己的祖国强大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中等城市比较繁荣富强了,才能在自己的国家举办奥运会。同学们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设计意图:通过“中国取得了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一个例子,进行爱国教育,情感教育,渗透德育思想,正是因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才逐渐提高,也正因为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所以我们中国取得了XX年奥运会的主办权。】
五、【课外延伸】
老师刚来到大楼小学就发现,四(1)班的男生比女生多,这是一种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呢?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调查一下四年级的男女生人数情况,绘制成一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整理出一份分析报告,到时候寄给老师,老师把它发在学校的校园网上,相信你们一定行!
【设计意图:老师布置这个作业,主要是培养细心观察问题的能力,遇到身边的事,有时可以用我们的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比如本题目同学们可以画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也可以培养学生搜索信息;整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8.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试题测试 篇八
一、“神机妙算”我细心!(25%)
1、口算5%
1074= 2703= 1300= 324= 8070= 245= 720÷8= 380÷52= 380÷1920=
52256≈ 37429≈ 49901≈ 39404≈
2、用竖式计算8%
12471= 20615= 46060= 5437÷6=
3、脱式计算12%
2734―514 (1280+176)÷7 (58+86)60
二、“知识检阅”我认真。(7%)
1.两组对边分别( )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 )且( ),对角( )。
2.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 )和( ),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 )。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
4、两条直线相交成( )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 )。
5、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 )、( )、( )、( )。
三、“是非判断” 我分析。(5%)
1.平行四边形的底上只有一条高。 ( )
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
3、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做平行线。( )
4、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一定相交。( )
5、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 )
四、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 )。①腰 ②垂线 ③高 ④上底
2、两条直线相交, 如果其中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三个角都是(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④平角
3、等腰梯形的( )相等。
①两腰 ②对边 ③上底和下底 ④腰和高
9.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能力测试题 篇九
一、能简算的要简算。
36+87+64 3724-(827+724) 3162÷17÷31 8100÷(45×90) 98×97 25÷4+75÷4 1999+999×999 9+99+999+9999+99999
二、填空。
1、一条马路长880米,在路的两旁每隔8米种1棵树,两端都种,共种树 棵。
2、在100米长的跑道两端已经插了两面大红旗,老师要求每间隔5米再插队上小彩旗,共插小彩旗() 面。
3、大数比小数多120,大数除以小数商是4,大数等于 (),小数等于() 。
4、一个车间共有工人85人,其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的3倍还多5人,这个车间有男工() 人,有女工 ()人。
5、今年妈妈比女儿大27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女儿的4倍,再过 ()年,女儿15岁。
6、一个数乘以7,减去6,除以5,加上4,结果是14,这个数是() 。
三、应用题。
1、某粮店上月运进大米和白面共有24000吨,已知运进大米比白面多2倍,运进大米和白面各多少吨?
2、姐姐有连环画38本,妹妹有连环画52本,姐姐要给妹妹多少本连环画,才能使妹妹的本数是姐姐的2倍?
3、一个车间,女工比男工少35人,男女工各调出17人后,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2倍,原有男工多少人?女工多少人?
4、篮球和排球共58个,排球和足球共45个,足球和篮球共77个,排球和足球各多少个?
5、小王去银行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的一半还多1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10元,这时还剩下125元,他原来存款多少元?
6、小丽期终考试语文、数学、自然的`平均成绩是96分,语文、自然的平均成绩是94分,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7分。三门课成绩各是多少分?
7、某校举行数学竞赛,试题共10道,规定做对一题得10分,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成绩为70分,问他做对几道题?
10.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 篇十
一、填空。
1、一个四边形,当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时是,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是,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
2、一个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3倍,如果将上底延长6厘米,就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梯形的上底是厘米,下底是厘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相邻的边分别长17厘米和10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厘米。
4、一个等腰梯形的下底是6厘米,上底是8厘米,一条腰长7厘米,围成这个等腰梯形至少要厘米长的铁丝。
5、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梯形的内角和是度。
二、判断。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2、用两个高一样的梯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两个梯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梯形的高既和上底垂直,又和下底垂直……
5、梯形的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四年级数学上册统计和数学广角的测试题总结】推荐阅读: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优化时间教学设计09-01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例3教案09-15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08-0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测试题06-2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06-17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08-18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学科工作总结06-20
四年级数学条形统计图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