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人物及事迹(10篇)
1.少年英雄人物及事迹 篇一
英雄人物事迹:
张兰生(1909-1940.7)
张兰生,又名包巨魁,满族。呼兰县城人。在呼兰模范小学读书时,正值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呼兰各界群众纷纷上街游行,声讨英、日帝国主义的罪行。张兰生和同学张克明、滕永庆及县中学学生王文魁、常武明等联合发起成立呼兰县学生联合会。发表声明,号召呼兰人民“猛醒”!“速起”!“为学生之后盾”。张还组织学生上街讲演、到各商号去募捐、宣传抵制日本货。7月,组织各校学生在西岗公园举行义演,将演出所得,全部支援上海工人、学生斗争。高小毕业后,升入呼兰中学,1928年中学毕业,同年考入哈尔滨电业局电车厂,当“车掌”(售票员)和司机。
1932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张积极参加电车厂工人的罢工斗争。还常常以消极怠工,少收或不收车票办法对抗日本人,因此受到“重点”监视。中共哈尔滨市委加意培养教育,使他迅速提高思想觉悟。1932年哈尔滨电业局成立了秘密党支部,张首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支部委员。1933年4月2日,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大罢工,他是罢工的组织者之一。1934年2月,哈尔滨电业局党支部遭到破坏,受中共哈尔滨市委派遣,赴珠河抗日游击根据地工作。1935年2月,任中共珠河中心县委书记,领导珠河、五常、方正、延寿等地的党团工作。在1934年冬和1935年春日伪当局发动的“大讨伐”中,他率领珠河地区的广大军民,粉碎了日伪的围剿。1935年10月,组建珠河县人民政府,壮大了游击队,在道北、道外、亚布力、双东、苇河成立了区委,在延寿、方正成立了延方特支,党员达到300余人。1935年夏,日伪当局加紧“讨伐”珠河游击根据地,根据地和反日群众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张兰生于9月10日主持召开了珠河中心县委执行委员会议,决定把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主力,由珠河地区向松花江下游的汤原、依兰、勃利地区转移,开辟游击新区。张与珠河中心县委成员则去老区开展恢复根据地的斗争。
珠河游击根据地被敌人蚕食破坏后,1936年5月,珠河中心县委决定离开珠河,向下江一带转移。9月,张与珠河中心县委成员抵达汤原,与三军主力会合。9月18日,出席了中共珠河、汤原中心县委及抗联三、六军党委联席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张当选为常委、宣传部长。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张当选为北满临时省委书记。1938年东北抗日斗争进入艰苦时期。张和省委其他领导人,共同指挥抗日联军第三、六、九、十一军主力部队,向海伦地区远征,胜利地粉碎了日伪妄图将抗联“围歼”在三江的阴谋,开辟了黑嫩平原新游击区。1939年4月12日,北满临时省委召开第二次执委会,将临时省委改为北满省委,张当选为省委常委,兼任抗联第三军政治部主任。为贯彻执行省委执委会议精神,与三军军长许亨植召开了三军军部会议,总结三军党政工作,整顿党的组织,加强党在军队中的领导作用。会后,率领三军二师在依兰、通河、汤原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1940年7月,张在德都县朝阳山与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共同商讨开展讷嫩地方党的工作问题。7月19日,日伪骑兵“讨伐”队突然包围了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突围战斗中,张兰生壮烈牺牲。时年31岁。
“八女投江”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与日军血战到底而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投江殉国的英勇事迹。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中国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供稿)
英雄人物诗歌:
朱德:
太行春感
一九三九年春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出太行
一九四Ο年五月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
寄语蜀中父老
一九三九年
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
诗一首
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就义诗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李兆麟
露营之歌
一
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
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哟,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二
浓荫蔽天,野雾弥漫,湿云低暗,足溃汗滴气喘难。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
兄弟们,镜泊瀑泉唤起午梦酣。携手吧!共赴国难,振长缨,缚强奴,山河变,万里息烽烟。三
荒田遍野,白露横天,野火熊熊,敌垒频惊马不前。草枯金风疾,霜沾火不燃,战士们,热忱踏破兴安万重山。奋斗呀!重任在肩,突封锁,破重围,曙光至,黑暗一扫完。四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第三路军成立纪念歌
绚烂神州地,白山黑水间。八载余,强敌嚣张,铁蹄肆踏践。中华民族遭蹂躏,惨痛何堪言!骨露原野,血染白山巅。义忿填胸,揭竿齐向前。誓驱倭寇,团结赴国难。民族自救抗日军,铁血壮志坚,杀敌救国复河山。
二
驰骋吉、黑边,横扫哈东南。军威远,松江动荡,兴安亦震撼。冰天雪地朔风吼。夜雨复霜天。救亡壮志,永矢兮弗谖!鼓角乍鸣,将士各争先。杀声四起,敌寇心胆寒。六载于兹未稍懈。孤军喋血战,伟哉豪气长虹贯!
三
举国鼎沸兮,全民总抗战。烈焰炽,战争烽火延烧遍中原。东北抗联齐奋斗,统一指挥建,三路军成立军民齐腾欢。厉兵秣马,慷慨赴火线。果敢冲锋,寇氛一扫光。民族革命成功日,红旗光灿烂,高歌欢唱奏凯旋。
杨靖宇(二首)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歌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正确的革命信条应遵守,官长士兵待遇都是平等。
铁般的军纪风纪要服从,锻炼成无敌的革命铁军。亲爱的同志们团结起,从敌人精锐的枪刀下,夺回来失去的我国土,解放亡国奴的牛马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呀!赶走日寇推翻“满洲国”。这一次的民族革命战争,要完成弱小民族的解放运动。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
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
2.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篇二
几乎每天晚上我都是听着这首歌,抱着《三国演义》入睡的。
白天,我一边看三国,一边在想:曹操这个人为何被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也”?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我穿越到了一个硝烟四起的朝代——三国。
见识到了那个人人都说阴险,却又令我敬佩的一代枭雄——曹操。
以往我最爱读的就是使曹军损失惨重的赤壁之战。总觉得雄姿英发的是周瑜,智谋过人的是诸葛,败走华容的是曹操;大获全胜的是孙刘两军,狼狈不堪的是曹军。也许太多人因为不喜欢而只注意到了他的失败。在梦中我却走入了官渡之战,遇见了不一样的曹操。
我体会到了血雨腥风的战争,同时也体会到了曹操勇于冒险的精神;我体会到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辉煌胜利,同时也体会到了官渡之战中曹操独有的军事才能,领袖气质;我目睹了他那在官渡之战中决胜千里的模样;也察觉到他眸子里那必胜的信念。三国不是他来统一那么谁还有资格去统一呢?即使他很遗憾没有在有生之年统一三国,但在我心目中,他仍然是一代枭雄!
“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啰唆,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斗的谋……”当这首《曹操》再次响起时,我不由吟诵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篇三
黄巾起义爆发期间,吾招兵买马,欲破贼安国,结果吾遇到了刘备。然后,董卓专权,吾欲刺杀他,不曾想被其察觉,只得借试马之由溜之大吉。后随袁绍起兵伐董,又与刘备共事。董卓义子吕布手下的大将华雄连斩我方三员大将,搞得吾军很没面子,为了面子,吾推荐刘备的二弟关云长上阵,谁知这傻蛋三回合就把华雄玩死了,还喝着温酒,说小意思。什么人吗?
在虎牢山前,吾本想大显身手,谁知杀出一猛汉——张飞,他先骑马冲出去与吕布打了起来,之后干脆与关羽、刘备来了个“三英战吕布”而闻名全国。这又是什么人吗?
几年后,吾得知刘备是现任皇帝的叔叔,吾欲得到他的引荐,便邀他饮酒作乐,共论天下英雄,谁知他以为吾威胁他,竟回家种田去了。他一定暗中打了吾的小报告,什么人吗?
吾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算一口吃掉东吴,谁知以往大冬天的西北风刮得嗨,那天却来了一场东南风,烧得吾是脑壳嗡嗡的响。吾本打算把账算到周瑜头上,“后勤部门门”告诉吾,东风是诸葛亮借来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就罢了,还能借东风,这又什么人吗?
往后余生,吾做啥事都有刘备和他那一大戏班子来掺和,搞得吾是事事不顺,最终只能留憾而去。
4.爱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四
数学家苏步青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早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得博士学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学以高薪聘请他,但他想到出国留学是为了祖国掌握科学,就一一辞谢,毅然回国。回国后,他在浙江大学执教,竟一连四个月领不到工资,穷得连饭都难吃饱,而当时日本的帝国大学还答应他保留半年的工资。贫贱难移爱国心,苏步青毫无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大学又打电报,请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义,他一口回绝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国。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
5.古代英雄人物事迹作文 篇五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在艺术领域中,更是超出了它自身的价值,成为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必备媒介之一。《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作为描写统英雄人物的扛鼎之作,酒与英雄人物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传统英雄人物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传奇式的理想化人物,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或身具异能,胸襟豁达、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大多是带有江湖义气、江湖性格、豪爽、豁达、济世扶贫,有着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淳朴之美,是下层劳动者理想化的,在强大的恶势力面前,受欺凌而不让,见不平而不避,有着某种江湖义气的英雄人物。像鲁智深好打抱不平,“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武松宣称:“我从来只要打天下硬汉不明道德的人,我若路见不平,真乃拔刀相助,我便死了也不怕!”确是豪气干云,令人激奋;另一种或是“乱世英豪”,或是建功立业的.伟人,或是集封建传统伦理道德“忠”“义”于一身,为人所景仰,或是能够体现人生价值的创业之士,或是能够体现传统道德的仁义之人。
最典型的是“关公温酒斩华雄”一回中,作者并不直接说关羽的武艺如何高强,胆识如何过人,而是通过预先描写华雄非凡的勇猛,交战时震天动地的鼓声,那碗尚有余温的酒来表现关羽的神勇。描述如下:
天下诸侯共伐董卓,董卓派华雄为先锋,在孙坚战败,祖茂、潘凤二上将被杀。在众诸侯失色无策的情况下,关公作为一马弓手立下军令状,主动请战。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诗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咚咚。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其酒尚温” 寥寥数语,极言时间之短暂,关公的英勇神武尽在眼前。多名上将被杀,足可证明华雄非等闲之辈,然在关公的刀下,连酒有热到凉这个极短的时间都没有度过,可谓妙极。
再看刘备为防曹操谋害,就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迷惑曹操。曹操为摸清了解刘备的内心所想,及早剪除异己,就派许褚、张辽二将邀刘备到府上饮酒。一到府上即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刘备面如土色,以为计谋为曹操所视破。后听曹操言赏梅饮酒,心神方定。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曹操借龙问刘备天下英雄几何?刘备推言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益州刘璋等人,以掩饰自身。曹操却一一否定,直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惊得刘备丢了手中的匙箸,急中生智,借雷声掩盖内心的恐慌:“一雷之威,乃至于此。”仍装作胸无大志,胆小如鼠之人,逃过杀身之祸。短短数百字借饮酒把英雄人物之间残酷的政治斗争表达的淋漓尽致。刘备的机智、城府之深,曹操的奸诈、轻信,表现的酣畅淋漓,看似平静的饮酒谈笑,对刘备来说,却是杀机四伏,危机重重,稍有疏忽,就有命丧黄泉之险。
《水浒传》中也有不少这样的典型情节:杨志押送不义之财——生辰纲,引起众英雄的夺取之心。晁盖等好汉虽人多势众,但见对方的杨志也决非等闲之辈,故只能智取,不可强夺,自唱“双簧”。刘唐从桶中兜了一瓢,拿上便吃。白胜赶上制止,追入松林。吴用趁机去松林里取药抖在瓢中,也去桶中兜酒,却被回头的白胜劈手夺过,倾在桶里——此时,已当着杨志之面不知不觉下于酒中。杨志见剩下一桶酒已被吃过,料酒中无药,放松了警惕,同意众军士买酒,自己也吃了半瓢。顷刻间十五人一个个头重脚轻,软倒在地,动弹不得。眼睁睁地看着众好汉推出江州车儿,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上车子,叫声“聒噪”,扬长而去。酒在敌我双方的斗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增添了情节的趣味性,也丰富了众英雄的侠义形象。
武松在办完差事返回阳谷县后,突然发现兄长武大已故身亡,当晚设酒肴祭奠哥哥亡魂,把酒浇奠后放声大哭,那酒代表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那哭表达了自己对哥哥冤死的无限悲伤。在得知兄长是被潘金莲和西门庆通奸毒死,告官不准之后,武松便以设酒款待为名,把潘金莲、王婆及众乡邻集中到自己家中。吃酒正酣之时,却让土兵收拾杯盘,卷起双袖,去衣裳底下掣出口尖刀来,右手四指笼着刀把,大拇指按住掩心,两只圆彪彪怪眼睁起,高声叫道:“诸位高邻在此,小人冤各有头,债各有主。只要众位做个证见……若有一位先走的,武松翻过脸来休怪,教他先吃我五七刀了去,武二便偿他命也不妨!”让乡邻记下潘、王二人供词,手刃了杀害哥哥的凶手,替兄长报仇雪恨。把潘金莲和西门庆二人的首级供在兄长灵前,一碗冷酒浇奠后,洒泪到:“哥哥灵魂不远,早生天界!兄弟与你报仇了。”
6.抗疫英雄人物事迹精选 篇六
这个春节他们过的“非比寻常”
__是富村镇一名基层公务人员,共产党员,在1月25日(大年初一)__突然接到单位通知:临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取消休假,迎战新冠肺炎疫情。妻子付世荣,高邑县医院妇科副护士长,主管护师,入党积极分子,1月22日接到单位通知:为做好重点时期疫情防控工作,春节期间全员不放假。
就这样夫妻二人在本该团圆的日子里,都扑在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这个春节或许有些冷清,但这份抗击疫情的坚持给这个冬天带来一丝暖意。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就是他们夫妻的决心。
他们职业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__同志带着对党和群众的忠诚,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往单位,冲在一线,他既是疫情防控小组成员,又是包村干部,白天他要下村同村干部摸排、执勤、宣传,晚上需要把各村上报数据整理上报,从未在12点之前休息过,这一呆就是十五个日夜,中间未回过一次家。
2月9日,妻子付世荣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支援湖北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她积极报名,主动请缨,上交请战书。由于付秀荣平时工作踏实认真负责,又工作经验丰富,在119名请战人员中,她与其他两名医护人员扛起了高邑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的大旗,出征武汉。
他们是千万个基层干部、医务人员的缩影,共同携手,相互鼓励,义无反顾,责无旁贷,怀着“有大家,才有小家”的情怀,坚定勇敢地站在了抗击疫情最前线。
他们勇向前,只因明白党员的“特殊性”
__是一名共产党员,日常工作中尽职尽责坚守自己的岗位,并没有感受到党员的“特殊性”,当危机降临,飘扬的党旗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点燃了一腔热血,职责分工时,他主动请战奔赴一线,守住富村镇的前方屏障。在丈夫的影响下,妻子付世荣,虽然不是党员,却秉承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走在前、做表率,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他们奋不顾身地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用朴实而又无言的行动践行着基层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宗旨。
7.抗击武汉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迹 篇七
__,参加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是__镇卫生院住院部的医生。__自从入党以来,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拘,待病人如亲人,轻言细语,笑脸相迎。在业务上追求上进,精益求精。一直是__人民称赞的好医生。
1月24日,大年三十。__镇卫生院陈志院长接到县卫健局的电话,要求立即派人到娄衡高速__收费站执勤。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县局的指示就是冲锋号。陈院长立即号召全院职工报名参加执勤。危难之中显精神,临危关头见本色。__第一个报名参加。陈院长就说“你等二十多天就要生育了,天气又这么寒冷,你就不要参加了”__回答说:“陈院长,我首先是一名党员,第二才是孕妇。在战争年代,多少优秀的女共产党员生小孩的时候还在参加战斗呢,现在疫情如此严重,我作为一名党员,我怎么能够退缩,我要求参加这次执勤,请领导批准”。陈院长非常感动的说:__,我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能够理解一名共产党员的心情,共产党员都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批准你执勤,但你一定要多穿衣服,穿好防护服,保护好自己,那你就初二值班”。__立即打电话把执勤的事告诉了老公,老公非常的不理解,你等二十多天就要生育了,挺着那么大的肚子还要去执勤吗,天气还那么冷,感染你了怎么办,感染了孩子怎么办。__细声地对老公说,老公,我单位就四个党员,我一定要做大家的楷模,做职工的表率。请老公理解。她老公沉默了很久才说:那好吧,初二我陪你一起执勤。
1月26日,大年初二。天刚朦朦亮,__两夫妻就来了__路口收费站。来到收费站后,她就投入到了忙碌而紧张的工作中,过往的司机倍感感动。一位司机激动的说:“你们医务工作者真的是太伟大了,挺着这么大的肚子还在执勤,虽然天气特别寒冷,但是看见你的身影,我觉得心里暧暧的”。上午,镇党委张中柏书记和陈志院长一行来收费站指导工作,看见这一情景,激动的握着__的手说:“陈医生,辛苦了,如果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能像你一样,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不顾个人得失,战斗在防控的第一线,我们就有百倍的信心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__说“谢谢书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我一定会站好我的每一班岗,为了__人民的健康尽心尽力”。
8.抗疫英雄人物事迹钟南山 篇八
在这时,你们义无反顾地冲到了前线,和疫情斗争,不顾自己的安危,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加油!
除夕夜,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是团圆的日子,但在去往武汉的列车上出现了许多你们的身影。大年三十是全国人民吃喝玩乐的时候,你们却只因一句“武汉需要你”,就逆行远去,舍去了你们和家人团聚的时光。你们第一时间就奔赴抗疫一线,有人不幸被感染,甚至付出了生命。不过,你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个春节更增加了一份温情,增添了一份感动。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带领着你们奔赴抗疫的最前线,你们以身犯险,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你们身穿防护服,可能十几个小时都无法脱下,脱下时却已是大汗淋漓。在你们之中也不乏有许多年轻的护士们,为了穿防护服时更方便,他们剪去了美丽的长发。当你们摘下护目镜时,脸上已经被压的一道青,一道红了!你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我猜,你们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平安吧!是你们,给了大家希望;是你们,给了国人信心!
你们当中有不少人在抗疫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在病床上的一位院长身患重病,却不让医生们管他,让他们去治疗感染的肺炎的病人,最后他于2月18日停止了自己的心跳,他就是武汉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你们,是守护人间、救死扶伤的天使,你们慷慨大方、有求必应,大义勇为。用自己一副小小的身躯,换来了更多人的平安!此时,我的耳畔不断回响: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
作为一名初中生,此时此刻,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把握当下,不断努力让自己的羽翼更加丰满,在不久的将来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洪流中!
9.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事迹 篇九
战斗英雄黄继光的连长万福来,在上甘岭那场战斗中身负重伤,下巴被美军的炮弹片给掀掉了,当场昏死过去,被抬下山去。部队领导以为他阵亡,给他记了功,还给他家里发了烈属证。
万福来醒来时,已躺在哈尔滨的阿城医院,和部队失去联系。1952年12月下旬的一天,同病室一位姓王的干事拿来12月21日的《人民日报》说:看!前线又出了一位英雄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说着,他给万福来读了这篇新华社通讯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通讯的结尾写道:黄继光被授予二级英雄荣誉称号。
“黄继光的事迹远比这感人得多! ”听王干事念完报道,万福来有些遗憾地说。 “我是6连连长,黄继光是我的兵,当时是我在战场上临时任命他为6班长的。我最了解他,我亲眼目睹了他牺牲的悲壮场面……”最后,由万福来口述、王干事笔录的一份关于黄继光的事迹材料上报到领导机关。1953年6月1日,志愿军第三兵团发布命令,二级英雄黄继光改授特级英雄称号。
10.各种英雄人物的事迹 篇十
一、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罗盛教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侦察连文书。1952年1月2日晨,一个名叫崔莹的朝鲜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罗盛教听到喊声,冒着-20℃的严寒,纵身跳入冰窟几次把崔莹托出水面,又跌入水中。最后拼尽最后气力,把崔莹顶出水面,而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并将其献身的栎沼河改名为罗盛教河,崔莹的家乡也改名为罗盛教村,安葬他的佛体洞山改名为罗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罗盛教纪念亭和罗盛教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的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二、重于泰山的革命战士——张思德
张思德,四川仪陇人,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为掩护战友而牺牲。9月8日,毛主席亲自参加了他的追悼会并专门撰写了纪年文章《为人民服务》,对张思德给予了极高评价,文章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一、坚守阵地出色完成阻击任务的——杨根思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曾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1950年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领全排战士先后多次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炸药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被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二、严守纪律为国捐躯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秋季战术反击战中担任潜伏任务,敌人发射的一颗燃烧弹正落在离他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飞迸的火苗慢慢烧到了他的身上,此时,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向后一滚,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但为了不暴露部队的行动意图,也为了战友们的生命安全及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严守潜伏纪律,在烈火烧身时,咬紧牙关,强忍剧痛,坚定地趴在地下,一声不吭,岿然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燃烧了30多分钟,最后壮烈牺牲,死时手指头已全部插入地下。邱少云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赢得了战役的胜利。五、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
王杰,山东金乡县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辅导江苏邳州张楼公社民兵投弹演习时,一民兵将拉了弦的手榴弹投到了人群中,危急关头,王杰用身体扑了过去,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被挽救了,王杰却献出了23岁的年轻生命。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为他题了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队为“王杰部队”、其所在班为“王杰班”。
六、勇拦惊马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欧阳海
【少年英雄人物及事迹】推荐阅读:
观《少年英雄》有感09-20
少年英雄刘文学电影07-30
我国英雄人物事迹10-12
自古英雄出少年国旗下讲话07-26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读后感08-27
观《自古英雄出少年之岳飞》有感08-22
小学生武术操英雄少年200字作文09-17
古代英雄人物07-03
300英雄人物出处09-21
英雄人物实施方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