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微叙事(精选8篇)
1.新教育微叙事 篇一
从前,我村有个张老汉,分得一亩三分地。每天,日出而出,日落而归,虽然辛苦,但好不快乐。家中还喂有鸡、鸭、鱼、鹅,一条小猪。生活殷实,爽朗极了。村里人都交口称赞,张老汉勤劳,自在。
后来,张老汉得了一场病。病好后,亲朋好友都建议张老汉不要再种地了,把地分给七个儿子。闲了,哪个儿子有事就去帮帮忙,没事在家还能照看一下老伴。多好啊!就这样张老汉丢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大儿今天电话打来,有事需要老爹帮忙。事没干完,二儿电话又响。三儿还催着有事等着。就这样,张老汉丢下这活,又拿起那活。白天干不完,晚上拿回家请老婆帮着干。邻里乡亲还不知张老汉整天在忙什么。见面,笑语:张老汉,不种地了,你看大儿家跑跑,二儿家跑跑,多好啊!张老汉无语。
再后来呀!张老汉病倒了。众乡邻、亲朋好友赶来探望。皆叹息:唉!张老汉真是命苦,以前忙忙碌碌,倒还觉得精神矍铄。现在闲暇起来,反而如此一蹶不振。
不久,张老汉病危了。直到临死的时候,他眼中还在惦记他的一亩三分地。
2.新教育微叙事 篇二
随着Web2.0的来临, 传媒迎来了“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 这些碎片化的符号似乎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在市场浪潮的推动下, 2011年成为我国微电影元年。在这之后的几年, 微电影创作更是呈现出井喷的状态。其不仅给予了草根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 更是给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国这几年的微电影创作虽然盛况空前, 但是作品质量良莠不齐, 出产大、精品少、传播效果不理想。归根到底, 是缺少一个好的故事, 缺乏一种优秀的叙事能力。电影是创造出一个符合现实原貌而时间上独立自存的理想世界, [1]剧本是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著名作家马原说:“在我看来, 剧本首先是一个故事, 就像我们说苹果首先是一枚水果一样。对于观众而言, 观看的时候接收到的是一个故事。”[2]剧本是一个故事, 叙事则是如何“讲故事”。叙事作为剧本的一个元素,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故事是按生活逻辑和心理逻辑顺序, 把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的一系列生活事件。[3]这些事件需要按照某种逻辑进行叙述,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导演所要表现的主题, 所以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对电影来说尤为重要。在微电影创作良莠不齐的今天, 也许有必要对那些优秀微电影的叙事策略进行总结, 以寻求一种在极短时间内有效表达电影理念的较为实用的叙事策略。
二、“微时空”叙事策略
一部电影的时长一般在90分钟以上, 而微电影的时长一般在30~3000秒, 这就对微电影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电影在时长上的缩短, 可能会丢失“大电影”所具有的在反映社会生活上的广度、深度和对文化内涵的把握。也就是说, 更短的时长要求微电影在叙事上要有更加高超的能力和手段, 才能做到不因时间的缩短而使影片在艺术和思想上减分。为此, 那些优秀的微电影逐渐建立起一种适应于极短时长要求的“微时空”叙事策略, 是借鉴于“大电影”又不同于“大电影”的、适用于微电影时空的叙事策略。所谓“微时空”的叙事策略,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 碎片化、符号化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
网络是微电影传播的主要载体, 其在技术和内容上都呈现出极强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即零散化、去中心、反传统、反权威。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对电影的叙事结构进行调整, 以更好地适应微电影在网络上的传播。
在传统电影的叙事中, 为了使观众更加清醒地融入故事, 多采用“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线性叙事模式, [4]这来源于书面叙事, 但在快餐化的网络传播中, 又难免显得死板、僵硬和严重的强制性。
要在“微时空”中达到一部所谓大电影才有的对社会生活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观照, 微电影常常需要碎片化、符号化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例如, 多线叙事、环形结构叙事、乱线性叙事, 而不是最常规的以时间为基准的顺叙或倒叙。
符号化则为微电影的时空压缩提供了强大力量, 一个特色鲜明的符号几乎可以浓缩一个时代。借助某些时代的特有符号, 就能达到时空转换的效果。例如, 镜头从邓丽君到小虎队的符号转换, 就完成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过渡。
这种压缩时空带来的戏剧性, 作家格非曾对学生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富商乘船横渡太平洋, 他在甲板上遇见一位妙龄女郎, 对其一见倾心。一天晚上, 富商约少女到甲板散步, 并以钻石戒指相赠, 但在少女拿戒指的一瞬间狂风大作, 一个大浪打来, 船体摇晃, 钻石戒指落入海中。之后两人皆郁郁寡欢, 即将成功的爱情故事就此中断。多年后, 富商再次乘同一条船来到同一海域, 想起了昔日少女, 并为自己的运气懊丧, 此时一位侍者端来一盘鱼, 富商夹起一块鱼放入口中, 只听见嘴里“嘎嘣”一声……[5]格非讲到此处便问学生, 富商吃到了什么, 学生们的答案几乎一致:“戒指。”格非随之给出了这个故事作者的标准答案:一块鱼骨头。
碎片化、符号化和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可以从后现代主义电影那里得到借鉴, 后现代电影开放式、无中心、零散化的叙事方式可以使微电影在极短的时间内跳跃起来、活泼起来, 时空被压缩, 其着重表现的时空呈膨胀状态, 可以更好地表达微电影的文化内涵, 这种无深度、少思考和快节奏也正契合了网络时代的大众心理。我国微电影的大红大紫, 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网络使用者对碎片化、娱乐化和快餐化信息的心理需求。
(二) 聚焦
“聚焦”是电影叙事的术语, 指“谁在看”, 聚焦问题即“谁在看”的叙事问题。
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就“谁在看”的叙事问题给出了3种可能的答案:第一种是“上帝视野”, 即全知的叙述者, 所说的比电影人物知道的多。第二种是叙述者只说电影中某个人物的所见所闻, 又叫“视点”叙事或“同视角”叙事。第三种是叙述者比电影人物知道的少, 又叫“行为主义”叙事。[6]
第一种叙事“无聚焦”, 这种叙事一般使用现在时、过去时和第三人称, 力图表现事件的“客观性”, 从而隐藏其实际进行的选择和组织。第二种叙事“内聚焦”, 以所述人物为载体, 这意味着受该人物视野的限制, 这种叙事常常使用第一人称, 其所述自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第三种叙事“外聚焦”, 以第三人为视点, 从目击者的角度叙述人物和事件, 对事件的本质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不做解释。这种方式容易让观众模棱两可、心生疑惑, 用于制造悬念, 勾起好奇心。
就微电影的“微时空”来讲, 为了达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跳跃, 聚焦问题上按理该多采用“无聚焦”的上帝视野, 以便观众在时空跳跃时不至于云里雾里。但是这种全知的视角又不利于微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烘托矛盾、制造悬念。常常无法达到情节起伏大、悬念设置更具效果的状态, 所以这种聚焦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多优秀微电影的青睐。
相反, “内聚焦”和“外聚焦”的方式被微电影广泛应用, 以更好地突出人物、制造矛盾和烘托高潮。尤其是“内聚焦”, 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 伴之以代入感极强的主观镜头, 使得观众有强烈的“角色扮演”之感, 尽管这是影片强加给观众的。这种“角色扮演”正是迎合了观众猎奇和共鸣的心理需求, 同时也是对网络传播高度互动性的一种体现。
例如, 法国微电影《调音师》就采用了碎片化、符号化、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和“内聚焦”与“外聚焦”的聚焦方式, 展现了一个伪装成盲人调音师以期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消费, 并伺机窥探别人隐私之人的离奇故事。在短短14分钟内就突出了人物性格, 制造了悬念, 压缩了时空, 使得影片结构紧凑, 所表现的时空极大膨胀, 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该片也获得2011年卢纹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2012年第37届法国凯撒奖最佳短片奖。
三、警醒与思考
在这个消费主义全面渗透的时代, 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欲望的创造。在商业逻辑的支配下, 我国微电影的创作日益具有商品性, 各种广告植入也层出不穷, 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工业”。
正如批判学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的那样, 文化创作越来越具有了商品生产的特征, “文化工业”为了消费而生产, 把一切艺术作品都变成了商品, 为了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使不同文化具有统一性。这种“文化工业”凭着大规模的生产和复制, 最终会加深人的“异化”。
所谓文无定法, 虽然优秀的微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具有一些共性, 但是这并不代表这种叙事策略已成为一种标准, 微电影的创作不应落入工业的“模具”之中, 成为生产流水线上无差别的商品。微电影的创作需要人文表达与商业利益的结合, 归根到底, 它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形式, 是表达思想、观照社会的手段。
摘要:近几年, 我国微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井喷状态, 但质量却良莠不齐。网络是微电影传播的主要载体, 微电影应该构建起适应网络的“微时空”叙事策略, 以在有限的时长中更好地表达主题。本文主要通过叙事方式和聚焦来探讨微电影应该构建的“微时空”叙事策略。
关键词:微电影,“微时空”叙事策略
参考文献
[1]安德烈·巴赞 (法) .电影是什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8:12.
[2]马原.电影密码[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9:27.
[3]韩世华.电影情节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 1989 (1) :89.
[4]杨晓林.微电影的分类、特征及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 2015 (2) :65.
[5]格非.小说叙事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45.
3.新教育微叙事 篇三
一、 微电影草根视角的视觉文化审美缺憾
(一)影视技巧与拍摄手段的拼贴缺憾
微电影的碎片化叙事的视觉文化审美重在拍摄手段的拼贴化,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碎片化叙事开始应用到微电影未来发展的趋势,微电影的草根视觉更应体现出百花齐放的蓬勃发展势头,与百家争鸣的多元化展现形式,然而,纵观近几年的微电影,我们看到的缺憾是,受中国当代电影的形式单一、缺乏内涵表达、缺乏意境营造等的影响,即便是五花八门的草根视角的微电影归纳起来仍然存在着形式上的单一性,绝大多数微电影的创意简陋,缺乏对于整体架构的时空复合性体系,隐喻的运用甚少,几乎全部为平铺直叙式的展开,主题过于外显,反而使得影片整体观感上流于浅显,例如《老男孩》这部微电影作为微电影的拓荒者,在以情动人的同时,其中的影视技巧与拍摄手段的拼贴过于弱化,使得整部作品更类似于一部MV,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
(二)反智与反理性的缺憾
碎片化叙事是电影艺术发展至第六代的一种后现代主义的自然反映,后现代主义为微电影的碎片化提供了反智与反理性的颠覆与解构,反智与反理性是碎片化叙事赖以支撑的灵魂,然而,从近期大量涌现的微电影主题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来看,这些草根视角的微电影在反智与反理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憾。[1]这些草根视角的微电影反而过于急切地表达视觉文化的智性与理性,这种弄巧成拙式的微电影占微电影中的绝大多数,其原因在于以智识与理性反映反智与反理性要比无须隐喻的形式更难;某些成功以隐喻方式反智与反理性的微电影过于旗帜鲜明、斗志昂扬,其实,退而思之,草根视角的微电影真的能够拯救这个大时代的信仰吗?例如,目前的一些公益微电影说教性就过强,反而缺乏“动人之情”与“晓人之理”,这就使得此类微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无从宣泄。
(三)现实有余而虚拟不足的缺憾
微电影的现实性已经被许多理论研究所论证,然而,恰恰是微电影的现实性使其现实有余而虚拟不足,微电影无论是商业作品还是草根作品都离不开草根视角,这种草根视角已经将微电影的发展进行了先天设限,这也是对于绝大多数草根视角的微电影的现实性过于强烈的一种开释;微电影的发展是一种曲速现象,即先有微电影,然后,才慢慢形成“碎片化”的所谓理论,这就使得微电影本身即具有了实验性与实践性,这也使得微电影与现实“贴”得过近,反而阻断了微电影向电影艺术本质意义上的艺术现实再以拟真还原现实的发展路径。比如,微电影《或爱》中对于爱与现实的阐释就过于现实化,使得电影的高于生活的艺术化与虚拟化无从展现,同时也就极大地弱化了这部微电影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二、 微电影审美风格的视觉文化审美缺憾
(一)碎片化叙事与多元化视觉文化审美缺憾
叙事碎片化诉求除在草根视角的视觉文化审美方面存在着较大程度的缺憾而外,还在审美风格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缺憾。绝大多数微电影强化的故事性反而给叙事碎片化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实,微电影更需要具备一种超媒介式的叙事能力,更应注重基于超媒介的沉浸式视觉审美体验,以及超媒介与其他媒介的交互与整合式的多元化视觉文化审美建构。叙事的碎片化使得屏幕上的叙事过程所提供给观众的只是一种叙事表象,真正的叙事其实需要观众的大脑在屏幕外进行潜意识的加工与合成,基于现代影视艺术的微电影所传递的视觉信息更强调屏幕之外的叙事架构与叙事层次化组织,正是碎片化叙事才给这种多元化的视觉文化呈现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实现可能,就拿《突然幸福》这部微电影来看,其碎片化叙事的多元化明显不足,同时,亦缺乏诉诸于文化审美的视觉文化内核。
(二)碎片化叙事与泛社会化视觉文化审美缺憾
微电影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化视觉文化景观,客观而言,其发展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虽然针对微电影的评介莫衷一是,但是,透过众说纷纭的乱象,我们看到,微电影的整体表现所呈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泛社会化的视觉文表达,微电影的叙事与其社会化内核存在互为表里,微电影的勃兴其实从本质上来看就是泛社会化的一种时代驱动的结果,微电影既是泛社会化的里程碑,又是泛社会化的一个基于映射的缩影,这就使得绝大多数的微电影无法摆脱其泛社会化的内核,即便是一种大制作、大手笔的纯商业电影亦未能免俗,而一些所谓的贴着艺术标签的微电影则明显地先天有余而后天不足,仍然无法彻底跳出泛社会的窠臼。[2]如在微电影《莫陌》中就不厌其烦地在有限时空对社会化进行了“泛滥式”的枚举,这种技法显现使得影片的视觉文化感等而下之。
(三)碎片化叙事与中心化视觉文化审美缺憾
微电影审美风格的视觉文化缺憾不仅表现在弱多元化与过度社会化方面,还集中表现在凝固于中心化的审美缺憾方面。碎片化叙事倡导角色的平行化与模糊化,唯其如此方能诠释出其更强大的碎片化叙事,同时,角色的平行化与模糊化可以透过碎片化切割时间主线来达成重塑强大的视觉吸引力的目的,借以在这个大碎片化时代以更碎片化的作品争夺眼球,同时,赋予受众一种上瘾式的视觉感染力,以实现对于观众感官刺激的强化与持久化。[3]由碎片化叙事的视觉信息流,快速转变为刺激观众感官的强大的视觉瀑布流,突破叙事逻辑边界,同时突破叙事的时空限制,在《隔·膜》这部微电影中就犯了过度中心化的弊病,使得整部影片的碎片化叙事略显笨拙,从而导致了艺术性的欠缺。
三、 微电影商业模式的视觉文化审美缺憾
(一)微电影商业模式与叙事审美的缺憾
碎片化叙事审美对于微电影的商业模式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商业模式运作结果所提供的一系列资源为微电影提供了基本的拍摄环境,商业模式参与创作过程的结果必然给微电影带来了受其所影响的创作氛围,商业模式的纯商业要求与好恶则为微电影带来了基本的语境框架。由此可见,商业模式的这些影响显然会对微电影构成艺术化审美标准下的叙事缺憾,纯商业化叙事的阐释方式对观众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肯定会与纯艺术化叙事方式有所不同,因为,商业化内容所承担的叙事主体,与纯艺术化内容所承担的叙事主体,其对于观众的心理愉悦程度以及接受程度必然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微电影《行者》在无对白的大前提下,就必须更突出碎片叙事的技巧性,但是遗憾的是,全片的叙事审美存在着严重的缺憾。
(二)微电影商业模式与艺术审美的缺憾
商业模式与媒介的物质属性决定了商业模式与媒介对于微电影所起到的是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商业模式、媒介以及微电影三者在创作之初是截然不同的三个层面,创作完成之后,商业模式即与微电影合而为一,而在微电影播映之时,微电影再与媒介合而为一,这种特殊的属性使得微电影的商业模式在创作之初的缺陷性对于微电影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初始影响,同时,碎片化叙事对于叙事审美的新的视觉文化审美要求,亦对商业模式的弱参与性要求较高,而反观目前的微电影的商业运作,几乎完全是商业模式的直接操控,这种方式必然会使得微电影的艺术性审美追求大打折扣,在《私信》一片中,创作者试图透过这部微电影传递的主题无法以碎片叙事的形式释出,这就给观众留下了艺术审美的较大的缺憾。
(三)微电影商业模式与内容审美的缺憾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驱动除存在着叙事审美与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缺憾之外,亦存在着内容审美方面的缺憾。微电影与商业模式的愈来愈密切的集成与结合,为微电影的内容审美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缺憾,这种缺憾主要表现在商业模式与内容制造更加紧密集成以及所带来的过度的工业化模式痕迹上,这种现象其实是微电影的创作者过度模仿电影大工业的内容批量化工作化制造过程所致,其实,从微电影的制作视角来看,微电影的制作从视觉审美要求上更宜尽可能地缩短商业模式与内容制造之间的路径层级与深度,从而使得微电影更轻量化、更轻灵化、更锐利化。例如纯商业微电影《一触即发》即以模仿的手法,以大片的演绎风格试图对商业化加以表达,但却过度地流于形式,反而削弱了影片中观众对内容审美的需求。
结语
与碎片化时代共舞的微电影的疯狂生长,不仅为影视产业提供了生力军,而且更为这个碎片化时代带来了基于碎片化的媒介娱乐与媒介消费的新支点,绝大多数基于草根视角的微电影,甚至某些所谓的纯商业化的大手笔、大制作的微电影都存在着与视觉文化审美相抵触的严重的缺憾性,这些缺憾性消解了过度商业化的微电影中的商业化功效,同时,也消解了微电影中的艺术化特质,从更长远的发展观点来看,微电影中的商业化的确过于急功近利,这种发展态势使得微电影在过度商业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一种生长的紊乱。
参考文献:
[1]胡军.努力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N].文艺报,2008-05-15.
[2]刘桂茹.先锋与暧昧[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4.新教育叙事 篇四
——新教育之晨诵叙事
“六年级二班的孩子们,三年前,在这里我们美丽邂逅。从此,我的生活里有了太多的欢笑,一声声深情的呼唤,让我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于是下定决心,把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赠与你们!从此,让我们相依相伴,从此让我们彼此温暖,从此让我们与黎明共舞!”这是写在这学期第一次晨诵课前的几句话。第一次上晨诵课,心里有些忐忑:这些孩子们会喜欢吗?他们能接受这种形式的学习吗?无论如何,也要试试啊!于是,走进教室,开始了我的晨诵之旅。当悠扬的曲子响起时,当我深情地引读开始后,我那些孩子们眼里满是惊奇,满是新鲜,他们神态庄重、严肃、认真。我知道,孩子们是可以接受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便开始学着新教育前辈的样子,用心挑选适合孩子们读的诗歌,精心制作幻灯片,努力编织着属于我们的梦想。我们班男孩子比较多,并且大多并不喜欢诵读,他们的声音往往听起来比较干涩,单薄。怎么办?那些唯美的,充满童真的诗歌已经不适合他们了,思忖再三,时值国庆,要不找一些爱国励志类的诗歌来诵读吧?《我们去寻找一盏灯》、《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祖国啊,母亲》、《我爱这土地》这几首诗歌陆续在教室里登台亮相,配上浑厚深沉的《英雄的黎明》这首曲子,孩子们慷慨激昂,严肃郑重。“走了那么远,我们去寻找一盏灯”诉说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骄傲,我们是中国人!”清脆豪迈的声音冲出教室,响彻在整个校园。此时此刻,我心里满满的是欣慰!9月21日和22日,我们班里两个孩子要过生日,我要送出我的第一份生日礼物了。这两个孩子一个是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活泼开朗,爱唱爱笑的王玉茜,一个是学习成绩一般,但比较喜欢语文,而且很有些伶牙俐齿、得理不饶人的高路平。我绞尽脑汁给他们找诗歌,可是觉得要想真正与孩子们的生命进行编织的话,真的好难。后来,勉强用了汪国真的一首《祝愿》,稍作修改:
生日祝愿
——写给美丽可爱的王玉茜、高路平高路平啊,因为你的降临
今天
成了一个美丽的日子 王玉茜啊 因为你的降临
明天
成了一个特别的日子 从此,世界便多了一抹诱人的色彩 而我的记忆的画屏上 更添了许多
美好的怀念
似锦如织 „„
幻灯片上是我在平日里偷偷拍下来的几张王玉茜和高路平读书、写字、演讲时的照片,我领着全班同学一起诵读诗歌,一起唱起了生日歌。孩子们被这种氛围深深吸引,而两个小姑娘更是显得特别激动。当全班同学齐诵的时候,王玉茜小脸红红的,眼睛里已经有了泪光;而高路平呢,一反平日里叽叽喳喳的样子,显得特别凝重,晨诵结束后,她跑到我跟前,极稀少的严肃,望着我,一字一顿的说:“老师,谢谢你!”一群孩子围过来,叽叽喳喳的说开了:“老师,我也快过生日了,就在下个月!”“老师,王玉茜哭了!”“老师,你也会给我送礼物吗?”“唉,我的生日在寒假里呢!”„„
回到办公室,我心里还在激动着,忍不住和同事炫耀:“我今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给两个孩子送去了温暖!”是呀,农村的孩子可能很少过如此隆重的生日,他们的父母每天要奔波在田间地头,忙碌于市井之中,无暇顾及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孩子们的心灵长期处于干旱状态,而我只是给他们下了一场幸福的毛毛雨啊,就已经让孩子们幸福的像花儿一样了!生日诵诗,多么神奇的魔棒啊!
时隔一周,9月27日,梅忱的生日。可我,竟没有登记!那天早晨,课代表来交作业,兴奋的告诉我:“老师,梅忱今天过生日!”“啊?是吗?我那张记录单上没有啊!”“班长忘记给他写了。”那,咋办?晨诵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中午吧,用午读时间来给梅忱诵诗吧!”“好!”孩子们乐呵呵地走了。梅忱是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长得很瘦小,妈妈理发,爸爸是海员,长期不在家。这孩子很有个性,思维也很活跃,就是缺乏定性,所有的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找一首什么诗送给他呢?寻了好半天,一首小诗吸引了我,我把梅忱嵌进去,就成了这样一首诗:
《写给梅忱》
梅忱是一个小小的蒲公英 飘呀飘
梅忱没有翅膀可以飞翔 风是梅忱的翅膀 它带着梅忱飘向远方 梅忱以蓝天为伴 大地是梅忱的归宿 天有不测风云 开始下起雨来 梅忱落魄得一塌糊涂 几次想
算了吧 梦想这东西很遥远 雨过天晴
梅忱是一个小小的蒲公英 他又开始梦想的旅程 风帮他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帮他播下希望的种子 待到来年这个季节 梅忱又能在天空中翱翔 那将是满天灿烂!我领着男生读一遍,又带着女生读一遍,最后又一起读了一遍,一开始,孩子们还觉得挺好笑的,特别是几个调皮的那孩子,一边读一边朝着梅忱做鬼脸。可是,读着读着,他们变得真挚起来,好像是明白了诗歌中满含的深意,梅忱呢,这个瘦瘦小小的孩子,一直那么静静的望着我,望着同学们。送完后,我走到梅忱身边,满含歉意的说:“梅忱,老师没来得及给你做生日卡,送你一个拥抱可以吗?”他眼睛里充满了惊讶,继而赶紧点点头。我伸开双臂,给了这个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短暂的寂静之后,教室里掌声一片。我的眼里也蒙上了一层雾,六年级的孩子了,瘦的可怜,抱在怀里,心里满是怜爱。
下课了,班里一个少言寡语的女孩子,跟着我走出教室,一直走到拐弯处,追上我,低着头,轻轻地说:“老师,您也抱抱我吧!”我顿时有种想流泪的感觉,赶紧俯下身子,紧紧地抱着那个小女孩,还在她腮上轻轻地亲了一下。松开手臂,小女孩兴奋的跑走了,留下我,还在感动着„„
我不知道我还能给孩子们多少感动,我不知道我还能送给孩子们多少新奇,可我知道,我将会努力去寻找世上那些美好的文字,然后,把这些文字送给我的孩子们,让他们徜徉在诗情画意之中,让他们享受一份独特的温暖与呵护,让他们的人生从此变得温润而有灵性!
孙绍红
5.教育叙事:教育呼唤智慧 篇五
教育有了功利的渲染,权威、记忆与考试便成为教育的主题,而教育本该有的智慧当然就失去了它灿烂的光环。于是乎,如今的许多孩子不是满怀着希望走进校园,而是背负着父母“一分值万金”的教化开始人生的苦旅,使自我的个性难以张扬,兴趣和爱好遭到扼杀,众多孩子也就逐渐失去了好思考的天性。难怪今天的学生年级愈高愈不会举手发言质疑讨论,只是拿着笔等着老师的讲解,更有甚者干脆买本教师用书直接抄取上面所谓的标准答案。令人忧思的是目前的多数人已经默认了这种教育模式。于是,现在出现的学生苦,老师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父母们更是心力交瘁的畸形教育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教育呼唤智慧,因为这是教育的本质和灵魂,尤其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要成为教育的智者,用心去体验感受创造教育,切不可一味地去迎合家长的需求,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混浊于功利。 教育需要智慧,因为只有教育充满智慧,才可能培养出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教学设施有多先进,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是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不在于学校走廊上教室里悬挂名言警句,而在于学生对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有多少深刻而真实的感受;并不在于教师布置了多少作业,而在于老师如何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并不在于学生考试考了多少分,而在于他是否对自己的发展有足够的自信心,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和人生的需要;并不在于学生有多少特长与爱好,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
6.教育叙事 小学教育 见习报告 篇六
—德州市实验小学见习
见习目的:真是感受教学目的,增强师范技能,学习经验。
见习地点:德州市实验小学
一、见习过程
在我心中“见习”是一个严肃的词,在军队中“见习”就是要拉上前线真枪实弹的进入战争。教育见习,对我们来说也一样,和真实的三尺讲台零距离接触,怀着几分新鲜和激动的心情,整理师容师纪和小组前往阵地战斗。
为期五天的教育见习结束了。回望这短短五天,我受益匪浅。从看老师上课、记听课笔记到与小学生相处,无一不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养,也对“师范生”真正的含义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现对为期五天的教育见习作一个小小的总结: 第一天:我和小组成员,共四人,在7:50的时候准时到达实验小学,一切都安顿好后,我们开始认真学习了,快速笔记开始,恨不得把老师的每句话都记 下来。我这天见习的班级是一年二班,我最喜欢他们班主任的课,她把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教的活泼生动。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觉是一种享受,她把难懂的数学联系实际,并利用投影仪把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同学的眼前,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并快速消化。她给我一种幻想,她上课就像在操作一台机器一样娴熟。在小学的课堂中,纪律很难把握,可这位老师让她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想其他,学生的思路跟着老师快速旋转,还有她的新课程思想布满课堂,我当时对这样一位老师肃然起敬,我真的佩服她,她说她有四十来岁了,可我们觉得她只有二十六、七岁。这是表象上的,可我觉得她让我觉得年轻的地方是她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我以前人恩威哪些老老师思想守旧,仍用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可我错了,她的方法和她的表面一样年轻,这么老的教师还仍然那么有激情,我真不知道我到了她那个年龄也能做到像她那样吗?语文课业是这位班主任教的,她让我发现,她不仅是一位很好的数学教师,还是一位很好的语文教师,语文课上她的学生能把以前学过的课文倒背如流,学习新课文在老师的指导下可自行读、研,这在一年级的课堂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可这位温柔、美丽、大方的教师做到了,她在语文的教学中有许多亮点,我不知道我以后能不能学会。之后又相继他听了美术、音乐等课程,这样第一天的见习就在这叽叽喳喳的吵杂中结束了,当学生们放学后,我的思绪仍滞留在那吵杂的氛围中,享受着教师精彩的讲解,幻想着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这样优秀的教师,躺在床上,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我们对路熟悉了,我们每人拿着凳子轻松的找到了二年二班,而且我们掌握了小学的作息时间,我们周一、周二、周四都是听七节课,因为我们每天的听课地点都会更换,所以讲课时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不同,而且学生也是越来越大,不像一年级同学那么吵杂了,教师讲课时少了许幽默的话,但不乏鼓励的语言,让我觉得小学教育具有艺术性,教师的表达能力都特别的强,我想着有助于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三天:我们去的是四年二班,第四天我们去的是五年二班,每天几乎都重复着前一天所做的事情,听、记,吸取各年级教师的教学经验。可在这几天的听课之中我也发现了问题,有些同学上课不爱回答问题显得很闷,下课后却很活跃,我想他们可能缺乏自信吧!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小学生的压力过大,看了真让人很难受。真想替这些孩子分担一下。
第五天:我们听的是实验小学老师做的示范课,听着每科教师的精彩演说,我的内心感触颇多,这五天的见习,让我与学生、讲台零距离接触,懂得了孩子们的心理,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我以后的从师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听课建议
1、互动较少
新课标下的教学,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是非常重要的。新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造施展才能参与课堂的机会。突破旧的传统的我讲你记,我教你学的方式。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过渡的人。缺少互动,也就缺少了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自主学习、思考、探索的机会,也必然形成老师讲学生听的场面,这不符合新课标下教学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的需要,更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我听的几节语文阅读公开课上,很多老师没能把握好阅读课文和精读课文的区别,没有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仍有牵引学生学习的痕迹。
2、语速快,内容也讲得快
在教学过程中,语速应该适中,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根据所学的内容适当地增减语速。语速太快,会让学生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听起来也比较吃力、费神。有些同学会尽力地听下去,而有些同学会很泄气而不去听,这样,教学就存在着缺陷、弊端,所以,语速适中,这是教学的关键;内容间的衔接要自然;重点内容要讲得细而非快。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听起来也感觉自然、轻松,不用担心老师讲太快而自己跟不上,这样就少了很多顾忌,有更多的心思去听课、去学习,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为自己的自主创造能力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课堂多媒体的应用丰富了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度,减少了板书书写的时间,是现代教育技术带给课堂的便利。但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忽视课本的作用也是不行的。读书应该以书本为主,多媒体只是辅助工具,并不能成为课堂主导工具。教师要把握出示课件的频率,如果反复进行书本与课件的切换,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难集中。而且多媒体也是会出错的,如果课件打不开,老师该如何完善这堂课的教学?
4、找准课文中语言训练点,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
识字教学不能与阅读教学相分离,应该在阅读中识字,音、形、意结合,识字要整体浮现,反复认识。在创设情景中理解词语的方法最得当。
三、见习教育心得体会
作为低年级的老师让孩子喜欢你非常重要,一个常常对孩子微笑的老师总能得到孩子的爱戴,孩子在她的课堂上也特别认真活跃。但是微笑并不代表放纵,树立威严是必要的,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要做一个润物无声的老师,在课堂上灌输人生道理,一点点启迪学生。而不是每天让学生反读背名言警句,这是死板不深刻的。我们要理解我们的孩子,孩子犯错难免,不应该因此而动怒,最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犯的这个错误是有道理的,我们也会有针对地辅导我们的孩子。新课程提倡赏识教育,欣赏我们的学生,在值得表扬的时候表扬孩子,不过分批评,伤害孩子自尊。在我们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一样的可爱,鼓励表现好的孩子,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是我们的职责。
四、见习教法心得体会
1、学习课堂讲解的艺术
记得有位老师讲过:“你自己先要笑才能一起别人笑,同样,你自己哭才能引起别人哭的反映。”让我体会到教师只有具有丰富的感情,健康的心态,工作的热诚和敬业才能使学生陶醉于你的课,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语言,课堂调控的把握对课堂效果起莫大的影响作用。
2、学习表扬艺术
老师如果表扬表现特别好的孩子,就能能够激起其他孩子的模仿欲,孩子模仿的能力是很强的。树立正面形象,对孩子来说很有好处,既让这个孩子感觉很好,又没有打击其他孩子自尊心。过去的批评教育已经被现代教育剔除了,如今提倡的是赏识教育。
3、提供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这尤为重要了.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看待成功和为学生提供了多少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讲课时,我发现老师先向学生讲清知识点,再出类似的题目给学生做,学生都能做出。对答案的时候,有些原来趴着听课本的同学因做对了一道题目而不由自主地手舞足蹈。启发我明白普通班的应根据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去命题。只要学生上课认真听了,就会在作业、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会产生学习的兴趣。
4、设计合适的教学游戏,增加课堂色彩,满足普通班学生的娱乐需要
小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还不能很好地集中,他们听课基本上是简单的、有趣的听一点,复杂的、枯燥的就不听。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教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或讲一些好玩的故事,来激发他们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5、用发展的眼光全方位评价学生
有些学生虽然基础、成绩都较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他们毕竟还是学生,可塑性很大,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观念。每当他们有进步时,就及时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果用单一的标准衡量学生学习的成败是必然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是否成功,不仅仅是看成绩,而是看他有没有收获。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这都是成功,应加以肯定和表扬。
五、教育见习对我的启发
学校学习的书本知识毕竟只是生硬的知识。五天的教育见习,加深了我对教师、教育、学生的最初浅显想法。我以未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为目标,带着满腔热忱,投入接下来两年多的大学学习生活!
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12级专生本二班
7.新教育微叙事 篇七
关键词:报纸微博,叙事策略,同题传播
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 “微博客”无疑备受瞩目。而自从2011年全国“两会”上从中央到地方的传统媒体微博进行了集中“亮相”后, [1]传统媒体与微博如何衔接和共同发展的话题, 亦引起了学界与业界普遍关注。本文以《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对“2011年十大微博事件”之一——“小悦悦事件”[2]的报道为个案, 试图解析其独特的叙事策略及此种策略对于同题新闻竞争和报业发展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本文之所以选择《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 (以下简称《南都》微博) 作为研究个案, 基于两点考虑:首先, 新浪微博的用户数、知名度与影响力, 在微博网站中属佼佼者, 具有典型性。其次, 截至2011年12月27日, 《南都》微博在新浪微博“媒体微博影响力排行榜”中占据了“报纸类”的第一位, 在传统媒体微博的发展中比较领先。[3]
一、报纸微博同题新闻的叙事策略
2011年10月13日, 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独自外出, 被2辆车3次碾压, 18路人见死不救。后小悦悦被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救起, 经医院抢救无效, 于一周后离开人世。该事件在10月15日经南方媒体首次曝光后, 立即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集中报道, 也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集体反思。
在众多同题报道中, 广东媒体表现突出。以《南都》微博为例, 从10月16日至12月12日, 共发出了有关“小悦悦事件”的微博53条。其中, 10月16日至26日集中发出了49条, 后直到12月12日, 尚有相关微博4条。12月12日的微博以“陈贤妹获奖”为内容。[4]笔者以为, 至此, 有关“小悦悦事
下面笔者试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从策略角度对以上微博文本进行分析:
(一) 核心事件、卫星事件与关联性事件的交替出现
依据重要性程度的不同, 叙事学家把叙事文本中推动故事进展、在故事中占主导地位的事件称为“核心”, 把包括背景和细节在内的在叙事中处于较次要地位的事件, 称为“卫星”。[5]笔者将此借用到新闻叙事中, 同时将使“报道由于与其发生历史性的关联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6]的新闻内容, 称为“关联性事件”。在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中, 从功能角度看, 卫星事件使新闻核心得以充实和丰富, 而关联性事件则使新闻核心得以延伸并呈现出新的内涵。
笔者对《南都》微博中涉及叙事的部分进行了统计 (见表一) , 以上三种成分在数量上基本均衡分布, 而在发布时间上则交替出现。
微博报道的最初三天, 新闻核心已被定型, 即“受害者被漠视——受害者被抢救——施害者被惩罚——施救者被奖励”。而在报道的第三天 (2011年10月18日) , 卫星事件与关联性事件开始大量出现。
卫星事件中, 出现最多的是对核心事件的反应和评说, 以及较少的相关历史背景和知识性材料。这其中充满了各种叙事声音, 笔者将在下一节讨论。
关联性事件中, 出现最多的则是同一时间段内全国各地发生的与核心事件叙事结构类似的事件。笔者就其报道倾向进行了简单统计 (见图一) , 发现其中以正向报道 (颂扬见义勇为) 的数量居多, 从叙事策略角度看, 这些关联性事件对“小悦悦事件”的典型性直接提出了挑战, 使微博内容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含义。另外, 中立报道则延续了核心事件中最引人争议的部分——“受害者曾被漠视”。
经由微博这个载体, 核心事件、卫星事件与关联性事件这三类“新闻碎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绞缠”在一起, 某种程度上共同“凝聚”成了一个报纸微博所特有的新闻故事。
(二) 叙事声音的三重叠加
“简约而不简单”的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多声集合体”。
虽然篇幅短小, 但微博的形式却可以很丰富。单就所选取的文本来看, 笔者总结出了四种主要形式:1.发短新闻, 链接本报相关版面;2.转发其他微博, 加简介或评论;3.提供事实梗概或进展, 加其他微博更详细的报道内容;4.发起活动、倡议或调查, 多样的形式更能承载的多种叙事声音。“小悦悦事件”的微博文本从一开始就有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充斥其中:当事人家属的个人微博、旁观者的加入和推动、记者的采访与评说、官方、民间、海内外、网民……
“众声喧哗”中, 有三种声音表达独特, 出现频繁, 彼此呼应, 相互渗透、叠加, 形成了某种合力, 令人难以忽视。
首先是媒体自身的声音。凭借健全的新闻网络和强大的传媒集团内部信息系统, 《南方都市报》的原创新闻数量在微博中占据了绝对优势 (见表二) , 这就保证其能够准确而集中地传递自己的声音。此外, 评论的大量存在也使媒体声音非常清晰。
其次是官方的声音。10月17日, 《南都》微博报道“小悦悦事件”的第二天, 微博中就出现了官方做出的迅速回应。前有省委书记汪洋号召“每一个人都要用良心的尖刀解剖自身丑陋, 忍住刮骨疗伤的疼痛来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后有“见义勇为”大讨论的开展和有关“见死不救”是否立法的争议。应该说, 官方的声音不仅及时, 而且响亮。
还有来自网络、更多代表公民个人的声音。这些声音一方面直接展示在媒体微博的即时评论与转发中, 另一方面则渗透入媒体对于新闻故事的讲述过程中。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 《南都》微博在“小悦悦事件”前半段报道中, 比较鲜明地强调“自省”和“公民责任”, 对“18路人”的关注度和报道频率也比较高, 与官方声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呼应。而10月24日在转发了“凯迪数据中心”关于“小悦悦事件”的网络自媒体舆情分析之后, 《南都》微博增加了“父母对幼儿应尽监护责任”等相关内容, 这恰恰是网络自媒体议程设置的一个热点和传统媒体报道中相对被忽视的内容。也就是说, 经由网络的牵引, 报纸微博的“声音”中更多且更及时地渗入了公民个体的“声音”, 从而不仅实现了叙事声音的多元化,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官方、公民、媒体三方声音的交融、叠加和共振。
(三) “媒体微博故事”的三个层面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性媒体, 微博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个体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 将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从‘信息中介’到‘关系网络’的转变”。[7]当传统媒体开始运用社会性媒体时, 也意味着其自身角色发生了某种转变。
在围绕“小悦悦事件”所进行的微博文本分析中, 笔者发现《南都》微博所“书写”的“微博故事”显现了较丰富的层次:
第一个层面, 工作的故事。《南都》微博以“小悦悦事件”为核心, 展示和记录下了一系列相关调查、报道、评论的内容和过程。
第二个层面, 社会活动的故事。《南都》微博作为活动的发起者和推广者, 发起了关于“小悦悦事件”的网络调查和民间智库成员的大讨论, 推广了《南都》记者有关“彭宇案”的高校讲座, 也推出了“南粤扬善”系列报道。
第三个层面, 生活的故事。在以上两个微博故事交替出现的间隙, 常常还可见到《南都》微博的“生活文本”。如:
“报时:现在是北京时间中午十二点整。” (10月26日)
“各位, 早上好。昨晚卡扎菲被打死了。” (10月21日)
“午饭时间到了, 休息一下吧。” (10月19日)
类似的文本, 展开了作为“人”的日常生活的叙事, 为报纸微博增添了一些人情味, 也成为了增加报纸微博社交性、实现人性化的重要一环。
三个层面的微博故事, 共同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个性化的媒体品牌。
二、“辫式”叙事及其对同题传播的意义
研究微博新媒体的美国学者曾预言, 一种由新老媒体融合而形成的“辫子新闻” (braided journalism) 将会出现并“带来更大的可能性。”所谓“辫子新闻”, 即是由传统媒体、公民新闻和社会性媒体三条“绳”所组成的融合新闻, 这三条各自又包含着大量的纤维的“绳”汇聚、交织在一起, 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8]
笔者以为, 在《南都》微博中, 由于有相当数量的来自传统媒体和公民个人的信息存在, 某种程度上已呈现出了“辫子新闻”的一些特征。同时, 通过对典型个案的考察和分析, 笔者认为在叙事策略层面上, 《南都》微博也正在形成其独特的“辫式”叙事:新闻故事的深度与广度得以通过三类事件的“绞缠”而凝聚起来, 报纸的声音试图迅速连接和呼应来自政府与民间的声音并且产生叠加效应, 而报纸自身形象也得以在工作、生活与社会活动三个“故事”的交织中逐渐丰满和鲜明。这其中, “绞缠”、“连接”与“交织”是共同的叙事特征, 而这种特征的形成, 既得益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的多种信息提供者, 又来自于报纸自身对“新闻故事”与“媒体故事”的主动架构与讲述。
虽然仍有一些不到位或值得商榷的地方, 比如, 对于其他消息源尤其是个人微博上相关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明显不足, 但报纸微博正在形成中的独特的叙事策略, 为“融媒”环境下的同题新闻传播与报纸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首先, 打破“同题竞争”思维定式, 在“竞合”中凸显优势。
在同题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 报纸微博进行“辫式”叙事, 不仅能够获得足够的新闻源和更广阔的报道视野、更迅捷地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回应, 更能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在可信度、专业化、思想深度与信息整合等方面的优势。
“辫式”叙事是开放的, 它可以吸纳无穷多的消息来源、内容、声音。这其中, 事实可以被反复核实, 叙事可以被共同完成, 声音可以相互碰撞或交融、叠加、共振。报纸媒体采用“辫式”叙事进行同题新闻传播, 有助于与其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草根记者”彼此借力、整合资源、获得创新与发展的契机。
尽管“同题新闻竞争”长期以来都是报业竞争的着力点之一, 也是报业树立品牌的重要一环。但在技术发展较快、融合趋势日益显著的大变动的媒介环境中, “竞合”的思路更符合网络新媒体的文化特性及有利于报纸等传统媒体的长远发展, 因而亦有其价值。
其次, 走出“差异化”迷思, 在“关系”中获得不可替代性。
在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媒介事件与新媒体事件层出不穷的当下, 大多数媒体在面对同题新闻“一哄而上”的同时, 也往往强调“差异化”。此次“小悦悦事件”, 除广东媒体作为报道的主力之外, 全国各地媒体也积极参与。有的着力于在本地新闻中发掘独家报道, 如安徽媒体的“合肥好人”系列报道;有的着力于发出独特的声音, 如《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知名报纸与网站的相关评论。从这些媒体表现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传统媒体在一般意义上对于“差异化”的理解和运用。
然而, “辫式”叙事向我们提示了另一种“差异”的可能性:即在“关系建设”中吸纳各种独家新闻和关联性信息, 传递和促成不同声音的碰撞与交融, 用综合化、网络式、流动性的“差异”代替内容、形式或经营等某一方面的相对静态的差异。所谓“关系建设”, 主要指微博传播以关系网络为主, [9]因而以微博为平台的报纸媒体如果希望扩大影响力, 首先就需要经营和维护好与各方面的关系。
互动性是衡量“关系建设”的主要指标。互动性并不仅仅表现在粉丝数、评论数与转发数等可量化的内容上, 也表现在叙事的策略选择上。从本文对典型个案的解析来看, 笔者认为“辫式”叙事能够较灵活地在各个叙事主体之间实现切换和制造交流机会, 更能够在各方声音中寻找可贵的衔接点、从而在声音的汇聚与交融中促进传统媒体微博成为不可替代的“意见领袖”, 因而极大增强了报纸本身与读者、网民、社会各方面的互动和交往。
再次, 尝试“人性化”转型, 在“融合”中实现共赢。
现今, 相当一部分报纸媒体对于微博的利用往往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 比如, 仅将其作为版面的免费“广告”或“预告”。这显然并不符合微博的传播特点, 因而也很难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作为一种新兴的“融媒体”, 微博不仅是个人或组织的传播媒介平台, 还是用户与用户之间构成的一个全局的社会网络。[10]新浪微博中“名人微博”强大的粉丝团与辐射效应, 向我们证实了兼具社会知名度与个人魅力的“人”在微博社交网络中是多么游刃有余。
发展较快的报纸微博如《南都》微博, 通过“辫式”叙事, 能够做到把“媒体的故事”交织于“新闻的故事”, 从而增加了更多丰富透明的内容和显现出人性化的一面。而对于报纸微博来说, 形象塑造本身也是纸媒体上的“新闻故事”得以实现较好传播效果的前提之一。微博不仅作为纸媒体的公告版、宣传单、压缩版而存在, 也可以作为纸媒体的“名片”或“形象代言人”而存在。在报网融合进程中, 报纸微博的多重角色会更有利于促进新旧媒体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彭剑.报纸微博:对报纸新闻生产机制及竞争力的影响[J].新闻界, 2011 (4) :51-53.
[2]财经文摘.140字的中国:2011微博十大事件[EB/OL]. (2011-12-07) .http://finance.sina.com.cn/g/20111207/181610952482.shtml.
[3]新浪微博风云榜[EB/OL].http://data.weibo.com/top/in-fluence/media.
[4]《南方都市报》新浪微博.陈贤妹领公益大奖响起7次掌声[EB/OL]. (2011-12-12) .http://weibo.com/nddaily.
[5]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姚媛,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6]沃尔特.福克斯.新闻写作——报刊记者指南[M].李彬,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40.
[7]童希.社会性媒体的传播机制及社会影响——“微博元年:传播与社会”圆桌论坛综述[J].新闻记者, 2011 (3) :61-63.
[8]谢尔.以色列.微博力[M].任文科,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109.
[9]彭兰.媒体微博传播的策略选择[J].中国记者, 2011 (2) :82-84.
8.教育叙事两则 篇八
春天的孩子们下午上学来得格外早,午休的老师常常刚入睡就会被欢快的玩乐声唤醒。那天下午,接近三十度的高温让人产生进入夏季的错觉,这样的天气孩子们难道会不早早来到宽阔的操场尽情嬉戏吗?
当我进入教室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孩子们刚刚结束操场上的奔跑、追逐、游戏,即使看到老师也顾不了那么多,有忙着开窗的,有拿本子当扇子直扇的,有呼哧呼哧直喘气的,空气里似乎都蒸腾着孩子们身上的热气,直向我扑来。为了让他们慢慢静下心来,我决定先讲一个故事,再上新课。于是选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经典《拇指姑娘》开始娓娓讲来,渐渐的,孩子们的目光随着拇指姑娘一次次遭遇而专注起来,眼神充满期待,正当大家听得入神,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老师,她睡着了!”故事戛然中断,所有的眼睛转向第三组倒数第二个座位,趴在桌上睡脸对着大家的是一位女生,哦,是静。上学期刚接这个班没多久就记住她的名字了,虽然说话有些结巴,但总是高高举起手那么不惧怕发言的一个可爱女生。显然,她真的睡熟了,七嘴八舌的惊叫和责怪都没有惊醒她。我没加思考,立刻举起食指放在嘴边,长长地、轻轻地“嘘”了一声,孩子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顿时恢复了安静,我说:“别吵醒她,虽然她听不到老师讲的故事了,但是也许她正在做着一个香甜神奇的梦呢!”于是接着讲故事,偶尔一两个孩子会悄悄转头望她一眼,但没有人再去打扰她。
直到十分钟过去,故事讲完了,她也在不知不觉中醒来,孩子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问她:“你刚才做梦了吗?”静不假思索地点着头说:“做了!”我问:“那你做了一个什么梦?能讲给同学们听听吗?”这回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一醒来就忘了刚才做的什么梦了!”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我也笑着说:“那就想起来的时候把它记清楚了,下次课前听你讲《神奇的梦》,如果你想听《拇指姑娘》的故事,下课到老师这儿来,我把书借给你,自己去仔细读,好吗?”
下课后,她异常小心地从我这儿捧着书回到座位去了,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
(二)倾听孩子的诗 聆听孩子的心
对这学期新接手的班级,我在习作课前每次都安排十分钟左右的讲故事或读儿歌内容。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听童话故事和朗读儿歌,兴趣极浓。可能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生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他们思想特别单纯,心地也特别善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我原先准备先带他们读儿歌《欢迎小雨点》,再指导第四单元的学写对话。没想到,孩子们那么兴味盎然地朗诵着我抄在小黑板上的儿歌,读到动情处,还加上了动作,表情那么自然而丰富,似乎完全融入到小雨点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中去了。
我灵机一动,又一次改变了接下去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为什么非要把孩子们拉回到和这美好的此情此境毫不相干的生硬的习作内容上去呢?我顺势提出:“你们知道,这大自然中还有谁这么喜欢小雨点,特别欢迎小雨点呢?”问题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看着他们眨巴的眼睛,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听到他们由眼前的文字生发出无拘无束的联想与想象,我继续启发:“你们都猜猜,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啊,小动物啊,小花小树苗小浪花啊,他们都准备了什么礼物,什么节目来热情地欢迎小雨点,等待小雨点呢?”这回,孩子们想的说的就更有趣了,这不就是诗吗?我也兴奋地不时鼓励他们,有时还给他们的话加上原诗中的“来一点”作引子,渐渐的,孩子们自己会引用了,有的还连说几个小节。虽然还显稚嫩,话语还不够凝练准确,可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自己作诗,这诗是他们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看得出,孩子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当诗人的体验,多新鲜啊,多有趣啊,“你们看,我们也会写诗啦,我们也当了一回诗人啦!”于是,趁着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还在继续,我请孩子们拿出笔记录下自己的诗句,并给自己的诗起个题目,题目下写上诗人(自己)的大名。
下课前,多数孩子已经至少写了八小节,我请想读的孩子先朗诵自己的诗,居然不曾发现有哪个孩子不好意思,都是那么大胆而洒脱。原来,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于是,有了以下诗句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种子钻出泥土等。
来一点,
庄稼长出秧苗等。
来一点,
小草冒出地面等。
来一点,
洋槐开了花等。
来一点,
向日葵摇摆起笑脸等。
来一点,
白杨伸直了懒腰等。
来一点,
沙漠里的生命都在等。
来一点,
小鱼探出脑袋等。
来一点,
小蝌蚪找着妈妈等。
来一点,
蜜蜂采来花蜜等。
来一点,
蝴蝶翩翩起舞等。
来一点,
黄鹂站在枝头唱着歌等。
来一点,
浪花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来一点,
喇叭花奏起了音乐。
来一点,
太阳躲进了云朵。
来一点,
小朋友撑起了花伞。
来一点,
农民伯伯笑出了眼泪。
……
“那么,你们想对可爱的小雨点说些什么呢?”原以为,孩子会在最后来几句感谢小雨点的诗句,可孩子的心又一次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惊喜:
世间万物都喜爱的小雨点啊,
可爱的小雨点,
你多么快乐啊!
你多么幸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