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4-12-17

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共13篇)

1.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一

关于红河县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克吼

【摘要】 新时期新农村建设,加大扶贫和帮扶力度。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转变观念,变实物扶贫为技术扶贫、项目扶贫。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投资上的倾斜,使贫困地区的人民享受更多的实惠,以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激发他们创业的积极性。要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制,省、州、县等帮扶单位的同志,要深入示范村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不仅在资金上给予扶持,还要努力为示范村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 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但面对贫困面大、基础设施薄弱、劳动者素质低下、经济发展滞后等特点,红河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该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战略任务。

一、红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红河县地处气候多变,地形复杂,灾害频繁,生态脆弱的哀牢山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灾害频繁,气候多变,多灾、缺水、缺热、少光等,并直接导致了农业自然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二)农用耕地少,生产条件差。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山地面积大,宜农耕地比例小,而且土质差,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人

才,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矿产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素质偏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比较普遍。另外,青壮年文盲率偏大,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文化科学技术落后,医疗设备简陋,致使人口素质偏低。

(四)社会发育程度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和边远地区,道路等级低,很多时候晴通雨阻。由于交通闭塞,群众行路难,物资交流和商品输出更难,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农民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大多处于自给但不能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社会发育程度低。

(五)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财政困难。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多生产方式原始,生产手段落后,市场规模狭小,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粮食自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糙,掠夺性经营问题突出。经济发展的滞后,导致财政十分困难,入不敷出,大多靠国家的补贴生活,中央财政补贴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

二、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思想观念转变难。许多农民习惯于“种田为吃饭,养鸡为买盐,喂猪为过年”的小农经济方式,农民“小富即安”思想严重;对新产业、新技术、新项目不感兴趣,“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许多农民存在着“三怕”思想:一怕龙头企业不守约,产品卖不出去,压级压价;二怕产品不能随行就市、行销不对路;三怕经营失败、风险意识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非常低,与龙头企业建立风险共担、互利双赢的利益机制尚未形成。

(二)农业产业化推进难。由于地处边远山区,区域分布分散,对发展主导产业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逐步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了严重阻碍。一些比较集中的乡村,由于现行分散的土地经营体制,土地流转中,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与产业发展区域化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由于生产规模小,农产品总量少,许多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和生产经营机制的制约,资源的开发和循环利用受到局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等品牌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机遇与空间相对小,有一定规模效益的农业龙头企业屈指可数。

(三)农民增收难。一是缺乏品牌产业支撑。很多产品因生产规模有限,总量小,尚未形成产业发展链条,难以成为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产业。二是缺乏增收保障机制。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销售价格直线上涨,化肥、饲料、农药、农膜等主要农资价格上升,增加了农民现金支出;另一方面,稻谷、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起伏不定,既影响生产发展,又严重影响农民增收。三是就业门路少。因经营体制的局限,多数农民仅限于在承包的土地上种粮、植树、养猪等传统作业,产业单一,信息不灵,农产品价格低廉。

(四)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一是农业生产设施、技术装备条件相当差。农业机械化程度低,许多农活仍然靠人工畜力,劳动强度大、生产条件差、劳动效率低。二是农技推广应用滞后,体制不畅。乡镇虽建立了农技推广机构,但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了种籽、化肥、农药等农资的营销上。三是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等基础条件差,给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制约。

(五)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大多数农民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就地转移就业劳动力少,大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由于打工者的劳动技能不适应新型产业发展需求,他们基本上是从事高危工种,挣体力钱;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公路通畅率低形成的“通

路不通车”的交通“瓶颈”制约,给农业机械化推广带来严重影响,增加农民的劳动强度,制约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六)投资水平低。财政非常薄弱,维持正常运转有许多困难,基本处于“吃饭”财政。乡村集体经济更加薄弱,许多村连办公经费也缺乏。大多数农民只跨越了温饱线,离小康水准差距大,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

三、建设新农村的对策。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进一步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坚持规划先行,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在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按照方便农民、提升农村、发展农业产业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农民居住区、产业发展区,尤其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文化历史、地理特点等,把土地、集中居住区规划好。要搞好年度建设规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抓住“村村通”工程的机遇,修好村级公路。要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疏浚河道,修好渠道,保证河渠畅通,提高抗旱排涝的能力。

(三)要树立农业产业化理念,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因地制宜,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瞄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经济。坚持以农业产业化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和经营销售,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为农民增产增收创造条件。

(四)要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要配强村班子,选好“领头雁”,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按照领导小组各自工作的要求,动员他们发动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有条件的村,要开设文化室和图书室,每年举办一次文艺演出和一次体育比赛,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抵制不良习气和不文明行为的侵扰,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2011年8月1日

2.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二

1. 现代化支付体系建设扎实推进, 支付结算渠道日益畅通。自2003年以来,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先后完成了大、小额支付系统在山西的推广应用工作, 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 山西省各级农村信用社网点全部接入支付系统, 全省所有涉农金融机构的对公业务网点全部接入支付清算网络, 都可通过其行内的综合业务系统办理跨行、跨地区的资金汇划, 使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高效、安全、优质的支付清算服务。特别是山西省于2011年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小额支付转账电话“村村通”工程全覆盖、涉农补贴“一卡通”, 实现了“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 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到取现、转账、消费、领取补贴等多项金融服务, 有效改善了农村支付服务环境, 得到了人民银行总行和山西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金融时报》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据统计, 截至2011年末, 全省累计布放转账电话49657台, 覆盖全省21303个村 (不含少数不通电话和处于合并整改的村庄) , 村均2.31台。

2. 非现金支付工具应用品种不断丰富, 农村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涉农金融机构发行了“福农卡”、“信合通”、“惠农卡”、“邮政绿卡”等多种银行卡产品。尤其针对农村欠发达地区, 人民银行指导临汾尧都区信用联社、运城市联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大力发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 相继开通农民工银行卡业务, 受到群众欢迎。据统计, 截至2011年末, 山西省农村地区银行卡保有量达1780多万张, 人均0.77张, 较2010年全年增长31.85%;农村地区特约商户达到9795家, 较2010年增长42.9%。其中, 农业银行“惠农卡”覆盖全省576.16万户农民, 户均1张, 激活率达98.3%, 存款余额达8.7亿元;全省通过“惠农卡”发放新农保、新农合等涉农补贴累计60.66亿元。同时, 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业务量大幅攀升, 笔数48.45万笔, 金额2.72亿元。

3. 创新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模式, 为“三农”经济发展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结算服务。结合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全省各级人民银行积极创新账户管理方式, 简化开户手续, 为农村经济组织、种植 (养殖) 专业户等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提供便利条件。近年来, 先后在山西推广了全国通用支票影像业务、依托小额支付系统的通存通兑和银行本票业务, 有效解决了老百姓携带大量现金办理业务的烦恼。为解决偏远地区银行网点路途遥远, 递送纸质资料耗时长, 客户申办账户难的问题,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组织开发了账户影像资料管理系统及网上远程审核系统, 顺利通过人民银行总行验收, 并在忻州、大同、长治及青海省海西州试点运行。截至2011年末, 全省农村地区累计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21.6万户, 较2010年增长2.47%。

二、当前山西省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不均衡, 农村网点依然偏少。近年来, 随着农业银行从乡镇撤出网点向县城和城市集中, 农村信用社从行政村撤销代办站, 农村地区基层金融网点呈减少趋势, 金融机构的网点主要集中在县城和乡镇, 乡镇以下区域支付服务力量薄弱。山西省共设有行政县 (市) 96个, 乡镇1268个, 行政村28237个。根据全省县域地区金融机构统计数据计算, 县均拥有金融机构网点21.05个, 乡镇平均拥有1.38个。加之乡镇行政区划扩大, 偏远自然村距乡镇所在地路途较远, 偏远山村的农户与乡镇所在地金融网点之间的距离在10~30公里左右, 农民办理银行业务十分不便。

2. 涉农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 客观上对农村金融组织, 尤其是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全省来看, 农村地区结算人员高中以下文化占绝对比例, 即使发展较快的临汾市某农村信用联社, 本科学历也仅占6.86%, 专科占38%, 中专占55.14%。面对农村金融组织结算业务逐步信息化、电子化的新形势, 涉农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结算业务和技术人员紧缺的问题, 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

3. 受传统支付习惯影响, 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尽管山西省农村地区所有对公银行网点均已开通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 涉农金融机构发行了“福农卡”、“信合通”、“惠农卡”、“邮政绿卡”等多种银行卡产品, 但受传统支付习惯影响, 加之部分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意义宣传乏力, 引导不到位, 农民支付结算知识相对缺乏, 还未充分了解银行卡具有的转账、消费等多功能用途, 只是单一地把它看成一个存取款工具, 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支付方式更是感到陌生。

4. 相关部门配套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 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置网点、投入设施以及结算收费方面, 未出台相应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政策, 不利于调动金融机构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的积极性。目前, 金融机构结算业务收费全国执行统一收费价格。由于存在城乡收入差别, 人均负担结算业务费用的感受明显不同, 对处于低收入群体的广大农民而言, 结算费用偏高, 影响了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积极性。

三、政策建议及措施

1. 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政策扶持, 满足农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财税优惠政策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正向激励, 调动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加大投入的积极性。如, 对国定、省定贫困县的农村信用社采取倾斜性的财政扶持政策, 对填补金融服务空白、新增设金融机构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对城市和农村地区实行差别收费, 降低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收费标准, 提高农民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积极性。同时, 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给予政策和管理上的优惠和扶持, 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投资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 弥补农村金融市场不足。

2. 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充分发挥不同服务主体的职能优势。进一步强化人民银行的主导作用, 加强对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统筹和指导, 构建完善的支付清算网络平台;合理引导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向农村延伸机构网点, 拓宽农村机构网点的业务功能, 重点开办针对农村中小企业、农村专业户的支付结算服务;完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支付结算功能, 拓展涉农支付结算业务种类, 创新金融工具、丰富业务品种,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适当增加农业发展银行的网点, 拓宽其农村支付结算渠道, 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付结算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支付服务组织进入农村市场, 鼓励从事支付清算服务的企业和机构进入农村支付服务市场, 拓展农村特色的支付服务渠道和领域, 逐步形成组织机构健全、支付服务种类多样、覆盖地域广泛、服务质量优良的农村支付服务组织体系。

3. 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投入, 提高支付清算效率。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服务的建设者和管理者,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应扶持农村银行网点开办各项支付结算业务, 推进支付清算网络在更多农村金融网点的延伸;加快涉农金融机构接入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步伐, 促进和引导各涉农金融机构与城市金融服务接轨, 不断满足农村地区资金结算需求;加快部署乡村“联网通用”工作, 深化“惠农卡”小额支付“村村通”, 加大“福农卡”、“绿卡”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采取合作或自营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加大在农村地区ATM、POS机及电话支付终端的布放力度, 进驻乡镇网点, 特别是金融机构网点设置不到的行政村;通过优化行内系统网络, 确保每个基层网点具备开办各项支付业务能力, 加强行内系统流程监控, 消除农村金融网点因人员和内控限制引发的风险, 畅通农村地区资金汇划, 建立农村地区“平安金融”的良好环境。

4. 加强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培训, 增强从业人员结算服务能力。针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员工接触业务有限, 对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制度不熟悉的问题, 积极组织各涉农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组织举办业务操作规程、相关法规和制度办法培训班, 尤其应对辖内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同时, 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努力提高现有从业人员素质, 通过引进、公开招聘, 加强培训等形式, 不断提升员工应用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 造就一批懂金融、懂法律的现代化支付结算管理人才。

5. 加强支付结算知识在农村的普及和宣传, 培育农村客户非现金支付结算习惯。充分结合农村地理、人员分布和经济发展特点, 采用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形式确保宣传效果, 如通过现场模拟业务操作、采取免费试用等措施, 鼓励农村企业和农民使用现代化支付系统。同时, 可采取与乡镇政府联合, 结合当地实际, 对农村经常性办理结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点宣传, 以做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通过宣传、引导, 帮助广大百姓了解、接受和使用ATM机等自助银行设备, 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现金结算习惯, 减少农村地区现金收支量,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化。

摘要:近年来, 山西省金融部门按照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要求, 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 积极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着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但与城市相比, 仍存在网点覆盖不均衡、业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此, 应集聚各方力量, 共同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

关键词:支付结算,服务环境,农村地区

参考文献

[1].王会昌, 胡涛, 丁冬梅.改善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的思考[J].甘肃金融, 2012 (5)

[2].谭溥, 李琼.对县域农村支付结算服务环境现状的调查[J].区域金融研究, 2009 (4)

3.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160-01

我国农村人口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发展中,物的条件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人的因素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学前教育能否发展,学校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师资力量的发展更为重要。

一、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不足,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低

从总体上看,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专业师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前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由于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经济和教育基础较差的地区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相对缺乏。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流失。由于目前大部分幼儿教师是临时聘任,大部分村级幼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投入,他们收入低且不稳定,这样严重影响着幼儿教师从教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乡村幼儿教师过低的经济收入,没有保障的身份地位以及单调与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抑制了学历和专业合格的年轻幼儿教师向农村流动,虽然每年都在招聘,但是调到交通、经济条件好的区域很多。这也导致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整体专业素质偏低,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资学历参差不齐。多数为高中以下学历,根本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二是师资整体素质偏低。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幼儿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使是学历合格的教师中也有相当比例的属于二次进修或培训获得的学历,其教育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还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政府管理乏力,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使农民群众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途径。农村学前教育具有教育和福利双重属性,其重要地位决定了推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政府的职责。但是当前不少地方的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性、福利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政府管理乏力,没有办法按照国家相应的政策要求把学前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也没有把学前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致使关系学前教育的各项工作无法落实,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政策上缺少了必要的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当前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在数量上农村学前教育师资比其他层次的师资少,在管理方面尚未引起各地的充分重视,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因而管理松散无序,师资管理缺乏针对性,培养培训制度、合理流动制度等尚未完备,致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补充和调整的随意度较大;激励和制约机制未形成,以及对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尚未建立,从而导致教师的积极性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执行不到位,幼儿教师待遇偏低

我国有关法法律和政策明确规定,幼儿教师享有应有的地位和合法权益。可是当前幼儿教师待遇普遍较低,尤其是学前教育意识淡薄的农村地区,相应的政策法规执行不到位,幼儿教师待遇不够好。相比经济发达地区来说,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又处于更低的位置。绝大部分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下,仅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多一点。由于私立幼儿园存在,工资发放极不稳定,个别园还存在缓发、扣发的现象,就更加谈不上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了。较低的工资待遇不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也降低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魅力,这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严重不符。

四、幼儿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和整体专业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个体专业成长和整体专业发展需求很大程度上得不到满足,影响了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师资队伍不稳定,一方面无法招聘到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另一方面也使大多数教师没有上进心和工作积极性,缺乏接受继续教育和自我完善的动力。二是专业化程度不够,即正规的幼师生不多。造成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幼儿教师大多数由小学教师转化而来,或中师所学为其他专业,并且未接受后续的幼师专业课程培训。三是“教育教学教研”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存在偏差、教学组织方法陈旧、教研活动开展不充分等。幼儿园青年教师是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是幼儿园保持活力、创新学习的希望。他们的精神面貌、综合业务素质、能力结构状况等直接关系到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是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幼儿园的青年教师是推动幼儿园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应当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幼儿园青年教师综合素的培养,以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4.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四

郑 文

[摘 要]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农村贫困地区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发展经济、深化改革、转变观念、落实经费、充实师资。

[关键词]农村教育;贫困地区;发展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相比过去有了很大起色,各地中、小学大范围地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使得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又开始推动新一轮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将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脱贫致富、社会发展与农村教育改革互相结合。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尽管各级政府作出了积极努力,农村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劳动力素质仍然不高,缺乏应有的市场经营管理意识和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2)缺乏各方面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发展。(3)对社会风气的改变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社会不良风气屡禁不止,如封建迷信、赌博、吸毒、打架斗殴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育落后而导致的人口素质不高则是根本原因之一。

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经费短缺

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问题本来就是个老大难问题,特别是在税费改革之后,教育经费短缺使得学校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不足,教师工资无法按时足额发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经费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贫困问题。地方贫困,财政收入有限,这是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原因。二是体制问题。过去,乡镇财力难以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后,明确了县级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所负的主要责任。但“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体制虽能解决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义务教育投入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但仍不能解决投入总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三是税费改革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义务教育法》和《教育法》规定的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两项政策,由此带来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机制的重大变革。虽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也减少了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渠道,扩大了经费短缺的缺口。

(二)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

一是应试教育模式依旧,片面追求升学率。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学生毕业以后只有少数人能够升学,大部分学生留在本地,直接参加农业生产。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死死盯着升学率,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能适应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需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协调。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困难不少。从体制上看,农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实行农科教结合发展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和相应法规尚不健全,农、科、教各部门还没有很好地统筹协调,部门分割依然很严重。从学校建设上看,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短缺,许多学校设施简陋,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奇缺,既没有实验设备,也没有实习基地和厂房,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严重。从社会影响来看,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生源不足。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上职业学校,学生本人也大都向往就读普通高中,以便将来读大学。三是缺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再教育的培训机构。随着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农村要全面小康,农业生产要现代化,这就要求农村劳动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自己的科技文化知识,面向市场,开阔眼界。所以必须对农村劳动力提供不断的再教育和再培训的机会。但是,贫困地区基层政府普遍把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而且在这方面也往往力不从心,更不用说花大力气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培训了。

(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一是教师学历合格率低。许多中小学教师仍不具有国家承认的学历。这就使得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整体水平不高,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程度;二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比重偏大,中年教师比重偏小,骨干教师几乎出现断层;三是师资数量不足。初中、小学教师普遍缺编,一些薄弱学科如音、体、美、劳等学科几乎没有教师;四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收入很低,工资拖欠问题比较严重,住房条件和医疗条件差,生活艰苦,以致教师跳槽现象很多,许多有能力、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一心向往城市,或到高中教书。

三、推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若干措施

(一)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农村劳动力要培训,最急需的是资金。钱从哪里来?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扶贫和各方资助,还需要贫困地区自力更生,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农村干部群众改变观念,通过发展多种经营,努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要按照中央要求,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感,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评判各级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实实在在的标尺。

(二)转变办学观念,明确办学方向

农村教育应与农业生产、科技进步相结合,为农村建设服务。为此,一是要转变观念,特别是要转变盲目追求升学率的观念,转变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真正树立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二是要改革同农村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材编写要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教学方式要灵活务实;三是要实行“三教统筹”,在全面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落实办学经费,吸纳争取各方赞助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农村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渠道畅通,督促教育经费落实到位。在这方面,省级财政要设立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增强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县级政府要依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切实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管理,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教育经费收支情况,接受监督检查;乡镇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二是要扩大宣传,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赞助。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动员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资助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四)充实师资,提高教师待遇

一是要重视对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配备工作。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城镇教师特别是高级、特级教师轮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同时,要建立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完善对长期在农村贫困地区任教的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制度。二是要建立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提高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的待遇。各级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工资必须依法足额预算,不留缺口。加快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教师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给予他们以充分的生活保障。三是要大力加强农村贫困地区教师业务培训。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切实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四是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和共同关心支持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科学研究,推动教育改革 一方面,每一位从事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领导干部和教育工作者都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展开研究,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农村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要广泛动员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改革,通过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知识优势,与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

5.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五

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劳动力供给仍在稳定增长。由于西部落后地区多是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土面积大,但耕地面积小,人多地少矛盾尤其突出。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3.2亩,而西部落后地区不足1.5亩。据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多年跟踪调查,在农业生产现有装备水平条件下,一个劳动力可以耕种7亩土地,据此推算,则这些地区现有劳动力中有79%的劳动力剩余。与此同时,劳动力总量仍在持续稳定增长,且由于贫困地区生育观念转变慢,以及国家生育政策对少数民族人口有特殊照顾等原因,贫困地区劳动力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地区。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最后5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年平均增长率1.3%,而贫困人口较集中的贵州、广西、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农村劳动力年均增长率都在2%以上。

(二)滞留的剩余劳动力素质差,但要求从农业中转移出去的欲望却越来越迫切。我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达80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贫困地区农村。这些地方目前外出打工或从事其它经营的多是当地的能人或知识青年,滞留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多是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这些人素质太低无法胜任现代化劳动,构成劳动力转移中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由于近年来农业与非农业、农村与城镇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再加上农业增产不增收这一问题,使得农民为追逐更高收入而争先恐后地要求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这种迫切的愿望给劳动力转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十分有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成功地解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而中西部贫因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积累能力低,以及经济发展环境差等原因,乡镇企业的发展都十分缓慢,致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进厂比例不足10%。近十年来,许多贫困乡乡镇企业不但没有新的增长,相反原有的几家企业不是停产就是破产,就业人数不增反降。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贫困省份(广西除外)的乡镇企业就业人数都出现了负增长,其中甘肃、陕西、青海、宁夏等省区犹为严重,其增长率分别为-8.3%、-4.9%、-3.2%和-2.5%,远低于全国平均-0.26的水平,更低于东部地区1.3%的水平。这一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及全球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在资金、技术、区位等条件都处于劣势的贫困地区,要基本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对乡镇企业的期望不能过高。

(四)劳务输出遇到了新的阻力。近几年来,开展劳务输出一直是贫困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方式。劳务输出的目的地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城市方面,随着城市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城市失业人员越来越多。据专家估算,目前城市大约有3000万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这种状况增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困难。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城市的政府为了给下岗职工腾出就业岗位,对农民进城务工采取了种种限制措施,使农民工在求职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上述情况表明,简单、低级的劳务输出已不具备更大的发展空间。而目前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低下的致命弱点决定了其劳务输出增长速度将逐渐减缓,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对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的对策

中国几十年来城市发展一直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可以认为已经积蓄了相当大的能量,一旦各种限制性因素被消除,城市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都会爆发式地向前推进。在新形势下,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方面转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国内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的经验教训及西部地区发展的实际,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优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增加农村的教育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在于教育发展的态势,应加大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首先要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资源的文化素质,消除文盲和半文盲现象。建立健全多元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不断改善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次,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人才智力支撑,培育新型农牧民,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深受农村及受教育者本人欢迎的教育模式,为农村经济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人才,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更快转移。

(二)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扮演合理的角色

西方发达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全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结果,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规律,因而政府往往在有意无意中顺应这种历史潮流。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清除各种劳动力转移障碍,二是采取措施促进转移。这对我国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农村人口增长率,缩小未来农村人力资源的供应量;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为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转移提供政策保护;落实扶持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为非农化提供有利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2、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

3、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政府要加强领导,通过政策和公共服务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各级政府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小组、工作站,建立党、团、工会组织等;有关部门要按其职能进行跟踪服务,包括安排必要的投资、建立信息网络、定期发布信息等,切实解决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和能人大户等,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积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和帮助,减少“盲流”,促进有序流动。

总之,西部落后地区应从战略的高度,把劳务输出作为一种产业来抓,按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路子,采取新的思路和对策,抓好劳务产业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使劳务输出逐步由体力型输出向智力型、技能型输出转变,由散兵型输出向组织型输出转变,才能使劳务产品逐渐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保劳务输出规模的稳定和发展。

6.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六

裴国智

贫困地区在实现生产发展上,伴随各地基层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农民增收普遍缺乏强有力产业支撑的矛盾日益显现,从而使该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更为艰巨,道路更加漫长。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和矛盾,对于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贫困地区实现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一家一户的传统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贫困地区为解决温饱,强调“人人都得有地种”的目标导向,让一部分本已离开农业从事非农产业的进城农民和人少地多农户将维持性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造成农村土地流转一再受阻,从而形成“户户都种粮”的既定事实,在当前农村土地30年不变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自主权的政策条件下,不仅让基层政府在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这场看似一切有利于农民的博弈中,陷入了“自己的手掌拍自己嘴巴”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也使得贫困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因“无地可调”而难以摆脱传统粮食种植的怪圈。

第二,城市化进程当中,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匮乏与现代农业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实质上是农村高素质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这样在工业和城镇化大量扩张发展的同时,抽取广大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被贫困地区称为“铁杆庄稼”的劳务输出,因其显著的增收贡献能力,事实上已变成农村大多数较高素质劳动力重要的谋生途径,而且随着城市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局势还将进一步加剧,使得目前原本劳动力素质不高,建设现代农业急需高素质新型农民的贫困山区发展特色

产业因“无人可行”而跨不出规模约束的怪圈。

第三,在实现生产发展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贫困地区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受“重政绩,轻实绩;重村庄治理,轻生产建设;重行政命令,轻示范诱导;重富裕村组,轻贫穷村组”的传统思维影响,对制定生产发展规划认识不充分,要么缺乏科学长远的生产发展规划,要么制定的规划因缺乏科学性或其他原因而被随意更改。今天搞养殖业,明天又提倡种植业的普遍现状,既不能促进农民增收,更难以真正调动起农民个人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第四,贫困地区随着国家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和建设,在不断提高本地区生产能力的同时,也助长了一部分农民群众过多的依赖和过高的期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短时期内难以发挥建设新农村的主导作用。

第五,目前农村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一般都注重于产后销售环节,而在引导土地规模经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与优化配置等方面还基本处于盲区,不能完全适应建设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三、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对贫困地区来讲,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引导农民彻底改变老传统老经验老办法种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更要以发展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任务和目标,建立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和方法,(一)进行思想宣传和发动必须讲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认识也是生产力。对贫困地区来讲,受长期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发展意识、忧患意识和民主意识以及自卑自贱的低层次文化心理的影响,特别是长期国家扶贫投资的负面效应,面对农村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不断变迁和市场需求、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已由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以前,单一的没饭吃、没屋住、没衣穿扩大到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观念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等各个领域,体现在思想认识上,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谁

建设、建设什么、怎样建设”等系统问题,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解,有的甚至片面地将建设新农村理解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的特殊扶贫项目,而抱有等待观望、靠政府、靠投资的“一等二靠”思想。宣传讲实质,就是针对上述倾向,做好群众的思想发动,让贫困地区广大农民群众对上述问题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既明白时代赋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更广泛的内容和任务,又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从而唤醒他们心灵深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空前高涨的积极性,调到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源动力,最终树立建设新农村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生产发展规划必须讲实情。当前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条件和环境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资源和经济条件,而是更多受制于外部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市场需求及其发展变化。生产发展规划位居新农村规划之首,为顺应当前贫困地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加快发展的需要,既要面对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强调遵从地方的内部实情;又要面对市场,突出特色,强调适应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实情。因此,制定的生产发展规划既要有各种生产要素为支撑,保障能实现;又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力争有实效,才能有效维护规划的严肃性,避免生产发展过程中,盲目随从和人为变更的随意性,真正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

(三)发展措施和实施必须讲实惠。发展生产是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一家一户经营条件下,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建设进程,让广大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是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一是以推进进城农民的土地流转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土地流转的有效办法。针对目前农村土地的利用现状,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准物权性质的流转市场建设的同时,通过给予哪些将自己所承包的土地让给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相对丰富的农业经营大户的进城农民一定的现金直补,提高国家直补资金使用的公平

性和实效性,开创促进土地流转和保障进城农民利益的双赢之路。二是以当前农业经营大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对农民的直补政策。根据不同农户经营状况,变以往的“均等型直补”为“条件型直补”,通过制定较为详细的分类补助标准,提高直补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各类经营大户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有钱可赚,成为发展特色产业的排头兵和生力军,真正发挥示范推广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其他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三是以提高基层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水平为突破口,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决杜绝“大喊口号、空讲大话、乱树典型”的形式主义。要结合整村推进,积极实施产业扶贫,通过“帮扶一批资金、扶持一批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带强一个班子、搞活一方产业”的硬措施,切实帮助农民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高农民生产技能,保障他们得到生产发展的更多实惠。

(四)评价发展结果必须讲实绩。发展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教育引导农民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有发展必然有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绩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前提的“民心工程”,而不是为某些领导个人升迁服务的“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对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村干部来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公正的评价方法,是正确展示他们的工作实绩,引导和培养他们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因此,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政绩”考核体系,解决好“如何考核政绩的问题”,对于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7.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七

“体育也是民生”。体育以其独特功能自觉介入民生领域,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诠释人生的意义, 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 共创和谐。体育在保障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结合四川农村地区的现状,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势在必行。

1 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 加强农村体育的“硬件”建设

农村体育的开展离不开其“硬件”做支撑, “硬件”做得好是解决和缓解当前农村体育发展困境最有效的途径。财力、人力、物力是完善村里体育场地设施所必须的, 需要发挥共同的作用。从目前村落体育设施的现实可知:农村体育财力支持贫乏, 仅靠政府融资修建场地, 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政府与社会结合型管理模式应是当前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最为有效合理的, 必须从经济运行的实际与市场运行角度考虑, 充分挖掘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优势, 多渠道筹集资金, 有效解决农村体育发展中体育设施的“瓶颈”问题。第一, 以政府的投入为主, 同时制定一些具体有效的办法, 将村民陈旧传统的体育观念转变, 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吸引村民参与到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之中, 使民间资本得到充分的利用。第二, 力争企业赞助、个人和体育协会的捐款, 以扩大农村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第三, 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政府给予对农村体育发展资金支持的企业或个人以减免税收等政策, 吸引企业在农村修建一些盈利性的体育场地设施, 参与到新农村体育建设中来, 既能解决村民体育活动场地紧缺问题, 又为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新的产业, 还能解决当地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

2 加强农村体育组织管理

健全的基层体育组织, 是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有力保障。目前, 农村体育多数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合并, 农村体育的政府管理职能, 在这样的局面下必然弱化。针对四川农村体育组织管理现状, 建议在市县级政府的统一规划部署下, 将农村体育管理机构与农村体育社团组织相结合, 建立一种新型农村体育管理与社团中心组织, 建设并发展政府性体育管理组织和娱乐性农村体育组织, 满足农民的民生体育需求, 一些发达国家的大众体育就是采取的此类方法, 由于此组织具有民间性和政府性, 政府则需安排有影响力的专人负责分管和引导。村落应成立农民体协、老年体协、健身指导站、健身点、体育兴趣小组等农村社团体育组织, 或者成立农村体育俱乐部。农村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任务是:将国家颁布的体育文件精神, 具体落实到农民身上。首先要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 让村民拥有“花钱买健康”等新型体育理念。农村体育社团组织还应该因地制宜, 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民族习惯、农民农业劳作等特点, 在农闲季节、赶集、节日、民间庙会等时间内, 开展村民乐于接受的体育活动项目, 在村里营造一种健身锻炼的氛围, 为和谐农村创造条件。

3 重视农村体育人才资源的培养和挖掘

四川农村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村落寥寥无几, 农村体育人才资源严重缺乏。四川省分管农村体育工作的相关部门和村委会负责人, 应提高责任意识, 充分挖掘和培养农村体育人才资源。具体建议为: (1) 在村民内部, 选择爱好体育活动者进行培育, 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资源; (2) 从各大专院校的体育专业毕业生中引进体育人才资源, 充实当地的体育人才队伍; (3) 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再培育, 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和业务技能能力, 转变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 兢兢业业, 提升他们具有现代体育人才的综合素养; (4) 注意改善村落体育人才队伍的待遇, 将其在生活和体育工作中的忧患最小化, 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奖惩制度, 壮大和提高体育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5) 加强农村体育人才的对外交流, 开拓视野, 借鉴一些先进农村体育的组织经验及模式; (6) 将当地学校教师资源利用最大化, 采用激励措施, 发挥体育教师对当地农村体育的指导作用。

4 提高村民的健身意识, 改变村民的传统体育价值观

目前, 有许多人生活水平并不高, 可对体育运动却情有独钟, 参与的热情度很高;也一部分人虽然生活质量水平提高了, 却与任何形式的体育活动无缘。可以见证一个人的体育行为与体育价值观紧密相关。因此, 农民体育价值观是改善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突破点。2 0 0 0多年的封建制度, 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小农意识。传统的农民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 造就了农民对体育的价值作用认识不够清楚, 部分农民认为“劳动即体育”, 参加了体力劳动就不用再参与体育锻炼。农民的消费主要集中在购买基本的生产生活用品, 几乎没有计划在身体锻炼和日常体育活动方面的开销。所以必须加强宣传,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深化村民的健身意识。随着政府民生工程的深入, 户户通电视工程惠及了四川农村普遍地区, 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台做为有效的载体, 加强体育价值观和体育兴趣的系列讲座和活动, 将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积极创造浓厚的体育健身氛围, 激发农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兴趣和动机, 让农民切实感受体育健身活动带来的益处和乐趣。

5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发展农村经济与财政投入相结合

“十二五”规划指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加大强农惠农力度,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 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 四川农村经济已经进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但是, 城乡二元结构的依然存在, 农村体育经费与城市体育经费仍然存在严重不公平和不平等, 随着国家减免各种农业税收, 给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 乡镇财政收入也有所减少, 必然对体育在内的公共事业性经费造成负面影响, 使农村体育的发展裹足不前, 与四川经济的发展速度极不相匹配, 农村体育的建设与发展并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得到相应发展。因此, 加快四川农村体育发展应紧紧抓住政府民生工程的良好契机, 使村落体育经费有所保障。农村体育经费的解决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难问题, 首先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吸引外资, 扩展农村体育所需经济来源。由于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乡镇企业的位置在农村经济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政府应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吸引投资商的眼球, 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创造经济条件。其次, 农村体育的相关负责人应认识到积极发展农村体育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农民的体育健身消费, 也是一个重要的商机。

6 整合农村学校体育资源

农村学校体育资源包括场地资源和体育人才资源。四川农村地区的体育场地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乡村学校内, 最近几年来, 国家面向学校的优惠福利政策为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改善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软硬件建设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四川农村中小学大部分都修建了基本的体育场地设施。但是由于学校担忧校园秩序、学生的学习环境、校园安全隐患、场地设施损坏、维修费用等问题, 基本上都谢绝对当地农民开放。对此, 应与学校做好协调工作, 学校体育场地在首先满足体育课教学、学生健身活动之外, 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对外开放, 同时加强对外开放期间的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学校场地建设和维护的投资力度, 合理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效率, 缓解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暂时匮乏的状况, 使其场地资源共享。农村学校体育人才资源主要是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最近几年, 农村教师的上岗也需要正规培训, 通过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体育教师也不例外, 他们大部分都具备良好的体育专业技能和体育素养, 受过正规的高等体育教育。他们是缓解四川农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的有力中枢, 他们既可以担任当地农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也可以将农民里的体育精英培育成兼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这样就对农民的科学健身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大有裨益。

7 积极推广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经验

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20年) 提出了依据成都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和品牌优势,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目标, 着力培育和打造支撑全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由内及外、点面结合的“一核、六区、一圈”。“一核”是指城市核心区。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体育培训和体育传媒及创意产业。“六区”指的是在城市近郊打造六个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一圈”即是指以近郊和远郊的自然乡村为依托, 建立环抱成都市区的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依托成都郊区县市丰富的森林、山水和温泉资源以及旖旎的田园风光, 提升和改造传统的乡村旅游业态, 整合资源, 推出运动休闲农庄、运动山水人家、运动养生山吧、森林休闲驿站、田园垂钓渔村、乡野温泉风苑, 推动乡村游、农家乐从初级的观光向高级的休闲、从同质开发向差异发展转变, 打造中国最具特色的环都市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 为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增优势、添亮点。

上述规划为四川农村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各地政府应该结合当地乡情、村情实际, 认真规划乡村体育产业发展,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创造条件。

8 结语

政府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又一里程碑, 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农业大省, 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明显改善是政府工作的一项攻坚任务, 体育的独特功能注定其自觉介入民生问题, 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标志着农村民生问题明显得到改善, 因此, 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着力解决农村体育发展问题, 缩小与城市体育的差距, 是当今政府和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摘要:温家宝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 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因此, 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民生诉求, 分析了四川农村地区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生,四川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四川人民政府网[EB/OL].http://www.sc.gov.cn.

[2]http://wenku.baidu.com/view/775091738e9951e79b89272d.html.

[3]成都市体育产业发展规划[EB/OL].http://www.chengdu.gov.cn/.

[4]任莉英, 王琳.民生理念下四川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分析[J].大家, 2012 (18) :107-108.

[5]褚丽娟.体育在改善民生中的作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1, 21 (5) :45-47.

[6]虞重干, 郭修金.农村体育的根基:村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7) :1-5.

[7]孙志鹏.我国民生体育发展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3 (6) :28-31.

[8]沈克印, 周学荣, 李荷皎.民生体育建设的理论诉求与路径选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 (2) :84-88.

[9]杨英, 邓跃宁.四川农村体育“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6 (1) :36-39.

8.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新校区 ;建设 ;发展

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开建至今已近十四年,投入资金数亿元,单体建筑建筑面积近28万平方米,取得了瞩目的建设成果。纵观整个历程,从建设初期至今新校区的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建设初期,新校区建筑物造型规则、结构简单,如学生公寓、浴室锅炉房等建筑平面布置规则简单,结构为砖混结构,而后期修建的第二教学大楼、多功能综合体育馆造型生动复杂,结构为框架结构且采用预应力梁及大跨度桁架结构。随着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要求的实施推广,新校区建设在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也在不断发展,如第二教学大楼使用的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墙面使用的保温砂浆,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底楼地面使用的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等都是以前没有用过的。同时随着学校资金问题改善,对新校区建设的要求也从“实用”变成了“适用”,学校投入更多的资金增加建筑物的人文情怀,提高师生使用体验,如在建的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投入近一个亿。

十四年时间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很漫长,但对于一个高校的建设发展却是短暂的,一个校园的建设不能只着眼于当下更应顺应政策和社会环境,用发展的观念进行规划、设计、施工、运营。仅就其中施工环节,其施工现场管理的发展就值得思考研究。

1 .找准定位发挥管理作用

目前,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采用的是自管模式,即学校不仅与监理、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且与勘察、设计、图纸审查等相关单位也签订委托合同,并独立承担所有合同中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学校基建部门还需要协调消防、人防、环保等工作,申报办理各项相关手续,工作任务繁重复杂,该管理模式对学校基建部门及相关人员要求较高。自管模式下,新校区建设大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主要由施工企业、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共同完成。

施工企业是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事实证明,专业的高水平施工管理团队对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安全的把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单位是受学校委托,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合同、施工图纸等,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进行控制,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并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的服务活动。建设单位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应主要是配合、督促監理的施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建设管理专业性强的特点,通过与其通力合作共同监督管理规范施工企业建设行为。

随着新校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高、大、难的建筑将越来越多,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而学校建设管理人员受限于校园简单的建设环境,在建筑知识的实践、更新上肯定不如监理工程师专业、完整,这就要求学校应更多的借助于监理单位的专业性进行现场管理,而这也正是国家强制推行监理制度的初衷。在新校区建设初期,由于建筑物比较简单而个别监理不够负责,出于工作的责任心,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越俎代庖,承担了较多专业管理责任,如发现解决大多数现场施工问题,审核修改大量隐蔽资料、竣工图等,这些都违背了设置监理的初衷,长此以往不利于今后新校区建设的管控。找准学校在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定位,把精力从直接进行管理逐渐转换到借助监理的专业性督促监理单位切实负起管理责任,学校才能用更少的建设管理人员做好今后更多更难的专业化施工管理工作,从而保障新校区建设健康发展。

2 .完善制度规范流程

高校新校区建设往往体量巨大,投入资金密集,管理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很多地方都容易出问题。就施工现场管理而言,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技术问题。由于管理者专业知识的局限受施工企业蒙蔽指挥错误或决策错误,造成损失或缺陷。第二,思想错误。高校新校区建设通常利益驱动大、竞争激烈,施工过程中存在现场管理、进度报量、材料核验、变更索赔等诸多环节和程序,每个环节都有多方利益的角逐,学校建设管理人员由于利益的诱惑违背原则帮助他人获得不法利益。这两类问题既有各自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多学习进修交流、加强思想教育,也有共同的解决措施那就是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利用制度进行科学管理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新校区建设的发展。为此,学校基建处在新校区十四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多次改进完善规章制度、办事流程。2016年8月基建处再一次修订、完善相关规定,形成《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基本建设项目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基本建设项目工作流程》,对校园基本建设中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进行梳理,对建设各环节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对建设过程中各资料表格进行改进,利用制度、流程弥补个人技术上的失误,杜绝思想上的歧路。

3 .引入跟踪审计制度多方位管理

学校新校区多功能综合体育馆项目投入资金量巨大,该工程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首次引入跟踪审计制度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实时审计,看其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变更决策是否合乎法律、法规,月报量、工程签证、隐蔽验收等是否合乎实际,意在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事中解决,而非待事后审计。

跟踪审计制度的引入是新校区建设监管制度发展的一大进步,至此形成施工企业自管,监理单位监管,建设单位督管,跟审单位查管的多方位管理模式。跟踪项目施工,通过实时审计将过去竣工之后才能发现的问题在施工实施之时发现并解决,避免事后问题积累甚至形成既成事实,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同时,跟踪审计单位由学校审计部门直接管理,跟踪审计结果直接向学校审计部门及学校领导汇报,与基建部门无上下级管理关系,这对处于廉政高风险的建设管理人员起到有力的监督和震慑作用,对于学校今后接受审计也起到事先规避风险的保护作用。多功能综合体育馆工程自跟踪审计以来,所有月进度报量、材料核质核价、材料验收、隐蔽验收、现场签证、报告变更等环节均按照相关要求由跟审单位实时参与监督审计及时防范风险。

4.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

新校区建设在不断发展,随着新法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对学校建设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施工现场管理为例可以在如下方面加以改进,以进一步提升管理能力。第一,合理的专业配备。以新校区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为例,其电气设计、给排水设计都较过去的校园建筑更为复杂。而目前,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主要为土建,水电及设备安装仅有1人,管理力量较弱,应加强。第二,合理的专业技术职称配备。专业技术职称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而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几乎全是初级职称,应加强培养并引进高职称技术人员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第三,采用多种方式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学校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工作对象是校园建设,相对其它建设而言其高层建筑物少,结构形式不难,单体建筑数量不多,导致学校现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更新滞后,遇到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没有充足的管理经验。对此,在借助监理、跟审单位的专业力量进行管理的同时,也应采取个人学习,同行交流,考察培训等多种方式多学、多听、多看,尽量突破校园环境的客观限制,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水平。

5.结束语

纵观新校区十四年建设历程,其建设的理念、定位、政策、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对于新校区建设的管理不能仅看当下,更要以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从管理定位、制度流程、监管方式、专业能力等多方面改进调整,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新校区建设的发展,建设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美好校园。

参考文献:

[1]杨海勇,龙奋杰. 高校基建管理模式探讨[J].建筑经济,2013(2):33-37.

基金项目:

9.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九

摘要根据重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针对重庆地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际情况,从制定教学计划、建立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强专业建设,提出一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32-01

1根据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

根据重庆地区IT行业发展的情况及市场的需求状况,应到相关的商务企业、单位、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调研,了解当前重庆的电子商务现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异情况,分析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市场对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分析知识点,对能力要求具体化,建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职电子商务类的课程设置,首先根据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需要哪些综合能力;其次,分析这些综合能力由哪些单项能力构成,而这些单项能力,又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能力要素就是应知应会或知识点;再次,以确定的能力要素为基础,分别调整组合课程,进而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实践导向型”的课程模式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围绕学生就业进行“实践导向型”课程开发,根据就业岗位来开发课程目标。立足本地,带动发展,利用重庆地区的现有资源进行商务与IT整合,明确电子商务课程目标是实现电子商务专业的两个核心能力:网络技术能力和电子商务应用能力。围绕核心能力,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形成“五段式”的课程体系。为了保障该课程体系实施到位,必须要加强课程建设研究,明确每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提出教学实施建议,同时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定期完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

3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实践教学实施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案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与理论教学体系相配套,贯穿专业教学的始终,并且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做到有机融合。针对重庆地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本人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实训等三部分组成,实践教学贯穿学生三年学习生活。

3.1基本技能实训

建议放在大一第二学期,大一第一学期为过渡阶段,是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阶段,很多理论知识和技能需要在大一第一学期接受、理解,在其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实训尤为重要,开设的实训课程可以是《计算机基础》、《图形图像处理》等。

3.2专项技能实训

建议放在大二阶段,学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应该对电子商务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在这基础上,需要开设专项技能的实训,专门针对某一门课程进行实训强化。开设的实训课程可以是《页面策划与设计》、《网络营销与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物流学基础》、《多媒体信息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供应链管理》、《ERP理论与实践》等。

3.3综合实训

建议放在大三阶段,综合实训在电子商务专业是尤为重要的,它把三年所学的所有知识进行贯穿,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运用。在综合实训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例如:把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有关国家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行业或企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或者是通过比赛来强化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综合理解和应用,形成以“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过程,分享经验,总结教训。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本专业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的基础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实施的需要进行基地建设。

完善校内实验、实训室的设施,本专业除以配合理论教学的实验课外,还有一些重要的实训需加强。电子商务模拟训练是由理论走向社会实践的一项中间演练,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训练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教学环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现有的实训条件,应引进一套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软件,组建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室;引进一套物流模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电子商务与物流之间的关系。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选择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获得参与实际锻炼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延续性,推广互动式双向教学,引入启发式、学导式、研讨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6采用多样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同时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保持学生对学习的新鲜感。如果忽视学生的想象力、反思能力、独立自主能力;没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或向学生讲述有关案例,或播放国内外电子商务成功人士的视频讲座等,在讲述和观看的同时,适当对其内容进行讲解,这样能激发学生励志的动力,从而使这种需要转变成动机,积极推动人的行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进行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7重视校内教师培养,努力建设校内“三师型”教师队伍

三师型人才是指:有教师能力、专业技师能力、职业指导师能力的人才。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是动态就业导向型教学的成功保障。

动态就业导向型教学模式的施教主体是三师型专业技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不单要能将专业技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必须负责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任务。这样的好处在于;能走上这种岗位的老师确是行业专家,对专业和行业很了解,因为他的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技术行不行,将是对他的教学质量的检验。

而且,为了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任务。专业教师必须经常下到一线企业了解各种需要和存在问题。从而,促使专业教师对所在专业领域知识的跟进。为人师者,必有所长,在知识与技术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专业技术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追踪学习所教专业的前沿技术。才能保证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术,不是过时和淘汰的技术。

综上所述,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我们所培养的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而专业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保证,因此对于专业建设应给予高度重视。不断探索寻求一条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电子商务教学方法,完善这个体系中的具体课程,必将对重庆地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0.关于山区如何建设新农村的思考 篇十

如何突破山区新农村建设?是省市新农村建设排头兵——千阳县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迫切任务。笔者通过对千阳深山区——高崖乡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就山区如何建设新农村形成了一些粗略的认识和思考。

高崖乡地处陕甘两省交界的北部深山区,东与麟游县毗邻,北与甘肃省灵台县接壤,全乡辖10个行政村,3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28人,耕地总面积3.01万亩。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高崖的奶肉畜、玉米粮、山核桃、土鸡、土鸡蛋、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壮大,产品畅销省内外,成为大幅增加山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结合扶贫搬迁、农民安居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路、通水、通电视、通电话。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山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乡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治安环境良好,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从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高崖山区新农村建设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就高崖而言,农民收入紧紧依靠家庭种养业和外出打工两种途径,渠道狭窄。家庭种养业由于受农资价格等生产资料不断上涨的影响,增产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山区群众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不多,外出打工缺乏优势竞争力,只能从事体力型工种,收入偏低,依靠打工增收难度很大。二是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全乡10个行政村全部地处深山区,旱坡地比重大,坡陡土薄,广种薄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辖区内基本没有水利设施,靠天吃饭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山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三是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山区群众观念保守,小农意识顽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信息闭塞,发展产业普遍存有盲从、随大流的倾向。部分群众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难以实施。四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山区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高崖10个村基本都没有专门的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全乡仅有2所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仅有1所乡级卫生院和4所村级卫生室,医疗设备、药品种类不齐全,山区群众看病难,农村社会化公共保障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五是农村合作组织薄弱。高崖全乡只组建了3个核桃专业合作社,基本都处于半瘫痪状态,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现有的专业合作社均由村级干部担任理事,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能力弱等突出问题,合作组织薄弱仍是阻碍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和“软肋”。

结合高崖实际,笔者认为山区要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新突破,必须抓住以下六个重点:

1、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建设新农村,资金投入是关键,要探索建立适应于山区实际的融资模式,构建多元化投入体制。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机遇,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跑项目、争资金,以项目资金支撑山区新农村建设。组建包抓工作组,进驻山区各村,发挥包抓单位自身优势,争取项目、协调资金,支持包抓村建设新农村。结合山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奖补激励政策,鼓励扶持辖区各村加快建设步伐。引导受益农民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凝聚合力建设新农村。

2、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山区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搞好产业布局规划,建立区域产业带,做大做强特

色产业,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迎合城市消费者的口味喜好,强势发展野猪、梅花鹿、肉牛羊、土鸡等特种养殖。扩大新优粮食种植面积,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干杂果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带,以规模和品质吸引客商。积极培育珍贵中药材、林纸加工等后续产业,在有条件的村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旅游项目等新兴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订单式生产,逐步解决因经营规模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加大对特种养殖、山区土特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创建优势品牌,提高山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改善山区生产条件。一要突出抓好机电井、集雨水窖、田间渠系配套等山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增产增收。二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和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因村施策,分类推进,避免“一刀切”,尽可能的保持山区山清水秀的原生态面貌。对居住偏远、人口稀少的村组,依托移民搬迁、农民安居工程的实施,实行整村搬迁,建设居民新村。三要着力抓好水、电、路、渠、“一池三改”及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要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合理划定和设置垃圾台点、“三堆”堆放点、吊牛点和垃圾填埋点,落实卫生保洁员,构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监管机制,确保山区农村环境整洁卫生。

4、强化农民素质教育。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平台,围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结合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入户工程等活动,组织山区群众积极开展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农村政策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实用技能、劳动就业等农民培训

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发展山区农村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村级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山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山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加强村级卫生室(所)建设,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做好山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人员集中供养,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切实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农村信访,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山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11.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新农村建设

众所周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 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年以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难题。本文根据建设新农村的要求,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谈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和体会。

一、 西盟县情

西盟于1965年成立自治县,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总人口8万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3%。境内居住着佤、拉祜、傣等24个民族,属于少数民族临边聚居地区。受历史和地理原因影响,西盟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比重大,年人均纯收入排全省最末位;县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94%,佤、拉祜和傣为世居民族,佤族占总人口72%,人均受教育年限4.7年;拉祜族占总人口18%,人均受教育年限4.3年;国境线长89.33公里,是边防、禁毒和防艾前沿阵地。1949年解放前西盟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初期,解放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县内佤族与境外佤族,同宗同族,语言相通。

二、西盟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西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相对其他地区仍处于落后水平,少数民族群众仍不富裕,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困难:

1.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配套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受政策、市场、地缘等因素制约生产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林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第三产业起步晚,新型产业少,对经济发展拉动力不强;全县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建有小型采铅矿和炼铅厂及榨糖、酿酒、木器等小型工厂,虽有一定规模但没有形成特色品牌。

2.科教文衛事业发展缓慢,人才流失突出

科教文卫基础建设落后、人才短缺、业务水平低。县人民医院是唯一的全民所有制综合性医院,2007年全县有专任教师1015人,大学本科169 人,专科689人,人才结构呈现数量严重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素质偏低的特点;因条件艰苦且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教育水平处全省倒数,教育经费不足,许多家庭无力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教师素质也令人堪忧,一些教一、二年级的老师看不懂三、四年级的书;教材与本地实际脱离,有些内容教师都难以理解;有的初中生连汉语都听不懂,更不会说。

3. 作为直过民族,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观念、生活方式与市场经济相冲突

闭塞的精神生活、无所作为的处世态度、消极的依赖心理是“直过民族”的主要特征。它鄙视、排斥现代文化、科技和教育,由于商品观念淡薄,缺乏竞争意识,习惯封闭保守的环境,大都安于现状。佤、拉祜大多聚居山区,喜饮酒,凡节庆、婚丧、待客、议事都要按传统礼仪敬酒,“无酒不成礼”。时至今日原来强调节庆礼俗的酒文化却演变成不论节庆礼俗、日常生活、男女老少普遍的社会性行为,不少家庭把年收入的一半贡献给酒甚至宁愿将口粮酿酒也不愿填饱肚子,这不仅有碍健康、影响正常劳作,还削弱了脱贫致富力度。

三、对推进西盟新农村建设的反思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较之一般地区来说,程度更严重,原因更复杂。以此反思会发现不少值得改进之处:

1.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文化建设是关键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之一,其核心是推动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新观念和文明意识,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整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培育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要重视、发掘利用当地文化传统甚至宗教中合理部分,改造观念意识,树立自强自立精神,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与交融。

2.经济发展要坚持和落实可持续发展

边疆发展应合理使用资源确保实现可持续发展。如天然橡胶林是世界公认的对生态破坏最小的热带经济林木,其特有的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远远高于甘蔗、茶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力所是西盟唯一拉祜族乡,境内为百分百山区,现有橡胶面积12000亩,已建成一个橡胶加工厂,两个茶叶初制所,种植业已成为经济支柱。

3. 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旅游业

西盟是一个自然资源丰饶,生物多样性丰富,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地区,全县林地面积85.1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7%,地质构造复杂,是云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之一,全省列居全国前十位的金属矿种在县内均有发现。据统计,全县水资源总量18.05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1.96万千瓦,如果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特点,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业做大做强,形成产业群,那么地区特色经济就凸现出来了,就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此外,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岳宋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起源地,也是佤族发源地“司岗里”所在地,保存着较完整的佤族传统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民俗旅游的独特优势。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扎扎实实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在不远的将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元京.西部特色经济的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 2001.

[2]张锦鹏.增长极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D].云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1999.

[4]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统计局. 2008年云南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8.

12.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十二

一、基本情况

嘉陵区共有五保供养对象9980人, 其中集中供养4061人、分散供养5919人, 管理人员3100人, 2011年累计发放五保供养金2927.24万元。根据乡镇敬老院现状、五保老人人数, 结合行业要求和嘉陵区实际, 以省、市统一规定标准建设敬老院, 2011年全年完成总投资608.4万元, 新建敬老院4所, 改扩建敬老院5所, 维修敬老院20所。新增床位300张, 集中供养“五保”对象90人。全区敬老院达到52所, 其中已通过验收的省一级敬老院3所, 省二级敬老院8所, 市级规模达标敬老院33所, 集中供养人数4061人, 集中率供养率为36%。生活不能自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0%。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 嘉陵区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 着力从机制上、政策上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供保障, 积极筹措资金, 整合各方力量, 大力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 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 统筹规划, 全面提升敬老院规模和档次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思路, 立足新建敬老院达到省一、二级敬老院标准, 加快乡镇敬老院规划建设。2008年以来, 嘉陵区相继新建了大观、礼乐等全省高标准样板敬老院。针对区财力紧张现状, 充分利用农村闲置村小学校、乡镇 (村) 闲置公房、已撤并搬迁的乡镇政府用房等闲置资产, 坚持改扩建与新建结合, 广泛兴办农村敬老院。近年来, 嘉陵区共利用闲置资产1.4万平方米, 改、扩建乡镇中心敬老院15所, 节约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 全区已建成省一级达标敬老院7个、省二级达标敬老院8个, 市级模范、达标敬老院34所。今年嘉陵区将改扩建敬老院3所, 年内全区敬老院将达52所, 可集中供养4150人, 集中供养率达到41.6%。敬老院建设成规模、上档次, 有效保障了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初步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二) 多管齐下, 整体推进敬老院规范化管理

加强管理、强化服务是办好敬老院的关键。嘉陵区在加大敬老院建设力度的同时, 着力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提高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 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一是建好服务队伍。采取乡镇干部派、大学生村官中选、村组干部兼、面向社会招等方式, 精心选聘善服务、会管理、懂经营、有爱心的人担任院长和管理人员。二是加强敬老院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院长负责、管理服务人员工作责任等制度, 确保了敬老院管理人人有责任, 事事有人管。三是大力兴办院办经济。将敬老院划分为生活区、生产区, 配套4-5亩适用菜地, 根据五保老人自身特长和劳动能力, 分成种植、养殖、文化等6个小组, 实行统一的作息和劳动制度, 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 以按劳计酬的方式激发入院对象劳动热情。四是全力保障供养水平。为确保五保供养工作的落实, 嘉陵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意见》, 明确规定五保供养经费由区财政负责, 有效地保障了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三) 协作联动, 全力推进工作落实

为促进农村敬老院建设这一民心工程的顺利开展, 嘉陵区政府成立了敬老院建设领导小组, 区政府领导总揽, 区民政局牵头, 区级相关部门配合, 各乡镇 (街道) 实施, 积极整合各方力量, 群策群力抓好敬老院建设。教育部门将闲置村小学校交由乡镇兴办敬老院, 建设、国土部门一条龙免费办好相关手续, 供电、广播电视、电信部门在相关设施设备安装方面提供帮扶, 乡镇 (街道) 积极组织建设施工, 发动党员群众义务投劳捐助, 民政部门现场指导, 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形成了敬老院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区政府把敬老院建设任务纳入年度考核目标, 区目标办每月进行一次督查通报, 严肃追踪问效, 严格逗硬奖惩。通过县级领导联系片区督促, 区级部门联系乡镇帮扶, 区乡上下有效联动, 确保了敬老院建设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 嘉陵区的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供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薄弱

嘉陵区部分乡镇敬老院房屋利用村小、乡镇闲置办公用房等改建而成, 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小、房屋数量少, 建筑结构不合理, 设施陈旧老化差等问题, 乡镇没有专门的维修经费, 上级补助资金非常有限。大多数敬老院没有配备足够的生活娱乐设施, 如彩电、冰箱、文体器具等。农村敬老院基础设施落后与每年增加五保集中供养住户之间的矛盾突出, 虽然近几年加快了改扩建步伐, 但历史欠账较多。

(二) 建管资金不足

受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的影响,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嘉陵区敬老院建设、管理的瓶颈。一是转移支付的供养资金少。目前, 嘉陵区集中供养人员转移供养金距离全省平均水平尚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物价不断上涨, 敬老院运行成本不断增加, 敬老院的经济压力较大。二是农村敬老院建设资金紧缺。按照相关规定, 敬老院由乡镇 (街道) 负责兴办, 区政府给予支持。但受自身财力制约, 乡镇 (街道) 除了划拨部分土地外, 基本无资金投入, 敬老院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向上争取。三是敬老院设备更新困难。由于缺少资金, 目前嘉陵区敬老院部分陈旧设备难以更换, 急需添置的设备及院民生活必备物品难以落实。

(三) 集中供养率低

嘉陵区现有乡镇敬老院52所, 集中供养人数4061人, 集中率供养率仅为36%。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敬老院规模小, 基础设施条件差, 由于资金缺乏, 除了新建和改扩建的敬老院外, 其他敬老院的生活设施、娱乐设施、居住条件相对落后, 对五保户缺乏吸引力。二是敬老院管理经费没有保障, 管理人员报酬难以落实, 人员素质较低, 流动性大, 部分敬老院由乡村干部兼管, 管理不规范, 服务水平低。三是五保户思想观念陈旧, 本土意识浓厚, 到数公里外的敬老院集中供养, 缺乏地域认同感和亲情感, 生活不习惯。尤其是尚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五保户, 有房屋、水田、山场等生活生产资料, 入住敬老院后怕乡镇政府、村委会没收他们财产, 更不愿入敬老院。

(四) 管理服务水平差

敬老院的管理主体是乡镇 (街道) , 虽然业务部门常要求、常检查、常布置, 但整体水平仍然不高。敬老院的机构性质不明确, 工作人员配备不齐, 目前, 全区敬老院院长大多由乡镇民政干部或村干部兼任, 缺乏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水平;工作人员以岗选人标准不高, 多为聘用的当地农民, 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敬老院没有专业医疗、护理人员。另外敬老院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偏低, 工作积极性不高;一些敬老院还存在脏、乱、差现象。

(五) 社会参与不够

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政府举办为主, 同时支持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以及鼓励社会力量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农村敬老养老事业”的工作思路。但由于嘉陵区大部分敬老院基础设施较差、缺乏必要配套设备, 服务功能十分单一, 仅局限于保障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 难以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加之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善, 民间资金参与敬老院建设、管理回报率很低, 真正投入到敬老院建设、管理中的民间资金微乎其微。

四、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的对策研究

嘉陵区的实践表明, 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要以提高认识为主导, 抓住破解难题的切入点。各级党委、政府要增强责任意识, 把敬老院工作摆上议事日程, 列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作为新农村建设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 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升迁使用挂起钩来。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明确分工, 强化责任。要进一步加大对敬老院的宣传, 摒除陋习和偏见, 让群众正确认识敬老院, 营造敬老、爱老的舆论氛围。让五保老人“进得来”、“住得好”, 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的温暖。

具体来说, 贫困地区农村敬老院建设, 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集中供养率

要通过对现有的敬老院扩建、闲置资产整合利用、重新规划建设等途径, 加快敬老院建设步伐。立足长远, 组织力量重点攻关, 争取拟建中的区域性敬老院项目尽快申报批准, 投入建设。与此同时, 对原有敬老院统一评估论证, 对于有保留价值能够改造保留继续使用的。按照标准化要求, 进一步加强硬件建设, 健全配套设施, 巩固扩大集中供养规模。对于房屋陈旧、宜向区域性敬老院就近安置的, 则就近集中。对于空出的原有敬老院资产, 应妥善处置。要落实好新增入院五保户的供养经费和敬老院工作经费, 及时更换、添置室内用品, 安排五保对象入住, 切实提高新增床位利用率和集中供养率, 确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逐年提高, 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 多方筹集资金, 落实资金保障

大力争取上级扶持和项目建设管理资金, 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 千方百计加大财政投入, 加快敬老院基础建设, 更新完善设施设备, 推动农村敬老院健康快速发展, 建议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补助缺口资金和敬老院运行管理经费和管护人员工资列入财政预算。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吸引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农村敬老院建设, 根据敬老院自身条件, 利用现有资源开展以副补院。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领导, 统一部署, 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确保五保供养资金政策落实到位。

(三) 完善制度,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服务见真情, 规范出效益, 各敬老院要在服务管理上狠下功夫, 以切实提升敬老院的服务管理水平。一是实施法人登记。组织机构编制部门尽快完成全区农村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明确敬老院公益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性质, 依法赋予其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明确资产产权归属, 确保其依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独立核算, 依法独立开展业务活动,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确保各项资金足额到位和安全使用。二是设立专门机构。借鉴其他县区经验, 积极筹建专门的农村敬老院建管机构, 主要职责为组织编制全区敬老院建设与发展规划;参与敬老院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 开展创建省一级、省二级和市级模范敬老院活动;研究制定农村敬老院管理办法, 强化对农村敬老院管理的业务指导;加大敬老院工作人员的考核力度。三是加强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敬老院持续健康发展的组织保证。各乡镇要严把敬老院院长和工作人员的入门关, 要将一批富有爱心、热爱为老人服务、吃苦肯干的人员选配进来, 特别是要注重从乡村干部、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中选聘一批年轻有为、专业知识较高的人员充实管理服务队伍。组织编制和民政部门要按敬老院实际供养人数不低于10:1的比例核定管护岗位、聘用工作人员。同时, 要注重加强对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采取集中技能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培训, 以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四) 创新体制机制, 积极引导社会养老

13.关于四川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十三

政策的通知

(川府发〔2008〕39号 2008年3月21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已翻印发至市、州、县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07〕71号,已翻印发至市、州、县人民政府)精神,切实保护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管理,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各类规划的编制审查程序。各类规划编制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对正在报批或修编的相关规划,要根据节约集约用地原则,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重新进行审查修改。

(二)通过规划合理确定用地规模。通过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城乡居民点布局、产业布局以及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置和各类建设用地规模。要加强村镇规划,逐步调整乡村结构,优化乡村布局,合理确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数量、布局和范围,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经批准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予以公布。要通过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执法检查、土地督察以及卫星遥感监测等手段确保规划和计划的实施。对违反规划、突破用地计划的建设项目,必须坚决依法查处并扣减下一的相应计划。

二、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工作,清理处置闲置土地

(一)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工作。各地要结合第二次土地调查认真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工作。评价工作要依据国家颁布的《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对建设用地的利用状况、利用强度、综合承载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对低效利用的土地和空闲、闲置土地要明确利用方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认真清理和积极消化闲置土地。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具体办法和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负责闲置费和闲置土地增值地价的收取并缴入同级财政。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产生新的闲置土地。各市(州)要在2008年3月底前完成闲置土地的清理,5月20日前将本地区闲置土地清理和处置情况送省国土资源厅汇总报省政府。

(三)开展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评估。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评估,待国土资源部颁布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标准后,省国土资源厅要及时组织对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评估。国家级各类开

发区的评估结果上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核公示;省级各类开发区的评估结果,由省核查公示。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严肃查处。经评估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并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确需扩区的,可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权限和程序,申请扩区或升级,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经评估不符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要求或未通过审核的开发区不得申请扩区或升级。

(四)开通动态监测系统,健全动态监测制度。各地要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规划区、开发区(园区)内所有建设用地特别是存量建设用地情况进行清查汇总,实施动态监测,并对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经查发现有数据不准和瞒报行为的,相应扣减该地方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除少数条件不具备的民族地区外,各市(州)、县(市、区)要在今年5月底以前全部开通运行土地市场动态监测系统,并确保数据准确、全面、安全。对未能全部开通运行系统的市(州),省政府将通报批评。

三、加强建设用地供应管理,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一)严格用地定额指标管理。新建项目在建设用地预审、审批和供应各个环节,对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必须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及其他控制性指标;对国家没有规定的,必须严格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的用地指标供地。凡超出用地定额指标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用地指标的,一律不予审批供地。

(二)严格城市土地管理。严格限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的范围,积极探索各类用地有偿使用的途径。严禁未经拆迁安置补偿、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而直接供应土地,发放建设用地批准文件。严格履行出让合同,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证书,也不得按土地价款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严格执行每宗地开发建设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年的规定,防范开发企业“圈占”土地。

(三)建立健全划拨用地公示制度。各地在受理划拨用地申请后,经审查符合划拨用地条件并纳入土地供应计划的,除有保密要求的用地外,应将申请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型、申请用地面积等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日(有保密要求的除外)。

(四)加强土地出让合同管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划拨用地决定书中要明确建设项目开工与竣工时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规划条件、投资强度、投资总额、动工建设履约保证金与违约责任等内容,并要按照新的土地分类标准明确土地用途。土地出让合同必须使用规范的合同文本。

(五)完善土地出让合同监管机制和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监测,对违反约定条件使用土地的,要追究违约责任。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发展改革、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对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没有国土资源部门的检查核验意见,或者检查核验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2008年10月底前,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将本地落实土地调控政策、严格

土地出让合同管理和划拨土地管理的情况送省国土资源厅汇总报国土资源部。

四、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强化农村土地管理

(一)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各地要规范审批行为,健全公开办事制度,提供优质服务。各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农村建设用地申请条件、申报审批程序、审批工作时限、审批权限等相关规定。

(二)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政策。严格农村住宅用地分配制度,严禁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各地要及时对本地区农村执行一户一宅政策的情况进行普查。

(三)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对农村长期闲置宅基地,要研究制订处置办法。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予以奖励或补助。

(四)进一步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工作。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必须控制在国家批准的试点范围内,不得随意扩大试点范围。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试点项目区的选点布局要实行听证、论证,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和社会各界意见。不得违背当地农民意愿强行拆迁。

五、严肃查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土地执法监管

(一)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规划、监察、农业、建设、工商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土地执法监管,形成执法合力。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不得通电、通水、通气,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不得登记。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要严格实行问责制。

(二)加大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各地要继续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进行非农建设的行为,坚决刹住乱占滥用农用地之风。国土资源、监察、公安等部门应尽快完善联合执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的效率。对重大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理、公开结果,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非法批地、非法占地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全面贯彻国发〔2008〕3号和国办发〔2007〕7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的精神上来,切实做好全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坚决贯彻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

上一篇:小学水粉画教案下一篇:初中生孝道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