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2024-12-10

公民教育管理制度(精选11篇)

1.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篇一

在西方,原生型的民主一般都是自下而上逐级构建的。

英国被认为是公民文化的发祥地,它的公民文化就起源于公民的自治经历。阿尔蒙德引证布罗根的研究说:“英国前民主时代的政府控制从来没有发展得那样完全、那样彻底地排除首创精神”。

“即使在英国人作为‘臣民’的世纪里,那里也存在着广泛的自治权,人们有组织社团和实行有限自治的自由”。(6)这使英国在臣民文化的总的氛围中,存留和成长着参与型公民文化因素。这些涓涓细流不断汇聚壮大最终成为英国社会的主流取向。英国民主文化之所以能够顺利发育成长,不可逆转,就在于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深深植根于强大的民间社会。

美国民主以“草根民主”著称,是典型的自下而上的建构。它由最初新英格兰地区作为自治团体的移民点的民主逐级向上推移,经由乡镇、县、州,最后到联邦政府。权力重心自下而上推移,上一级享受的是下一级的剩余权力,也是下一级委托的权力,而上一级政府建制则复制了下一级的民主制度。宪法作为自治团体的基本规章,最初也起源于自治团体的公约。各州宪法是最初移民团体粗糙简易的公约(如“五月花号公约”)的复制,而联邦宪法又复制了各州的宪法。

联邦一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都是公民们在更小的政治共同体内熟悉和习惯了的。与英美相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对培育民主文化有极为不利的一面。它的一端是个人和家庭,另一端是邦国和天下,在家与国之间缺失一个重大环节,即西方那种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民间社会,更不存在基层政权的民主生活。而这是民主的根基所在,是培育民主文化的基质或温床。

R.希森在分析印度民主化的文化基础时指出,印度的民主在独立前就植下了根基,其中之一是“团体生活发展的模式”,另一个是“解决冲突的模式”。这两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发达而有序的民间组织体系在通过讨价还价、协商而达成合作的过程中,宽容、妥协的价值被接受。这使政治更像“政治市场”而不是“强制性经济”。

(7)而民主政治就是和平竞取权力的市场。公民们在和平竞争中养成对游戏规则的尊重,学会讨价还价和习惯于达成妥协,并在不断的妥协中培育出宽容精神。

所以,要建立民主制度,就要先培发达的公民社会,通过公民社会培育公民文化。

要先开放基层政权,使公民在基层政权中学会自治。这对于公民没有参与习惯,以消极懦弱为主要倾向的国家尤其重要。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有的国家由于权威主义极端发展,彻底铲除了社会任何自治组织,封闭了公民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任何渠道,甚至残酷地打击公民参与热情,从而使公民文化的形成极其困难。

而过分的封闭压制有时又反弹出过激的参与要求,过激的参与要求与公民素质(包括精英集团)的低下形成强烈反差,结果使向民主的过渡充满着动荡,付出巨大的代价,而民主的巩固也需要更长的时间。

在这些国家,面临着“不民主,百姓苦;民主,百姓苦”的二难窘境。

4.解开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政治制度环扣的死锁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民主化进程陷入了一种僵局,我将其称为“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制度环扣的死锁”。人们认为,由于公民素质低下,所以民主条件不成熟,不能建立民主制度,但是由于没有民主制度,又导致公民素质无法提高,甚至还强化着臣民意识。

要打开“公民素质低――不能民主――公民素质低”的死锁,需要从开放公民有限的政治参与开始,然后逐级递升。在历史上,民主的准备有各种形式:非国家层面的民主(如地方自治、社团民主);非政治形态的民主(如各种民间社团的民主、行业民主、社区民众对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设施的管理、法院的陪审团制度);精英民主(如各种形式的贵族民主、限制公民资格);民主权利的分级实现(如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分离,先获得选举权,后获得被选举权;先开放某些边缘性政治机构,而后再扩大到核心的要害机构;民主机构或民意机构权力的逐渐扩大)等,这些有限的或非政治的民主都起到了培养训练公民的作用,从而为民主在后来的正式出现打下了基础。

2.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篇二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学生社团成为新时期“大学生养成公民素质、开展公民教育的实践场”, 社团活动也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但当前学生社团经费收支数额较小、经费管理不规范, 限制着社团活动质量的提高和社团自身的发展, 进而影响着高校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界也因为学生社团经费管理数额小, 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社团经费管理及其与公民教育关系的关注和研究, 因此, 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及其与公民教育关系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本研究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进行研究。实地查阅、搜集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的相关文献资料。采用判断抽样和定额抽样的方式对广州市的中山大学 (占样本的13.6%, 下同) 、暨南大学 (6.8%) 、广东工业大学 (22.7%) 、华南理工大学 (22.7%) 、华南师范大学 (17%) 和华南农业大学 (17%) 的学术研究类 (18.8%) 、兴趣爱好类 (45.4%) 、公益服务类 (22.7%) 和校园传媒类 (10.8%) 等学生社团的成员派发问卷185份, 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回收率为95.1%。对社团指导老师、社团负责人、社团成员进行实地结构、半结构访谈。并运用Excel2003、SPSS18.0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录入, 并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统计分析。

二、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管理与公民教育互动关系分析

(一) 高校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管理与公民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

1. 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管理与公民意识教育。

经费来源问题是每一个学生社团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社团争取经费的渠道和实践也在无形中为成员公民意识的养成提供了平台。在问卷和访谈调查中, 我们发现拉赞助、活动和项目支持越发成为当前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的重要渠道, 但限于学校行政管理的要求, 学生社团对社会赞助、社会项目资助的动员和争取的条件还比较有限, 成员公民意识养成的平台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不利于社团公民意识教育的推进。充足的经费来源是学生社团开展高质量活动和促进自身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成员积极参与社团经费的“开源”体现了成员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和担当意识。在问卷调查中, 有28.4%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自己社团的经费来源, 有37.5%的被调查者很少关注社团经费来源渠道, 有82.9%的被调查者没有主动要求社团公布经费来源情况, 可以看出当前高校学生社团成员对社团经费来源的关注度不高“主人翁”精神和公民意识缺失。

2. 学生社团经费来源管理与公民实践教育。

学生社团争取经费来源的过程其实也是社团对成员进行公民实践教育的过程。在争取经费过程中, 社团负责人需要掌握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社团其他成员、社会团体的沟通、交流、协商的技能从而达成获取社团经费的目标, 其过程实质也是公民社会中实现与他人、社会协调共进的公民实践过程另一方面, 社团公民实践教育的实现程度如何也会影响社团经费的来源管理。例如在调查中被问到“所在社团经费不足时, 社团成员会积极想办法为社团筹得经费吗”时, 回答“大部分成员会”的比例仅为15.9%, 回答“较少成员会”与“只是社团负责人会”的比例达72.1%, 可见在争取经费来源上社团成员的公民实践还比较缺乏, 在我们的实地访谈和观察中也发现, 大部分社团成员并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筹集经费的行动中, 相当部分社团也认为普通成员并不需要投身经费筹集的实践中, 但实际上正因为仅寄希望于个别负责人而没有广泛推动全体成员争取经费的实践教育, 社团的“经费问题瓶颈”才难以突破, 成员的公民实践教育也错失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一条途径。

(二) 高校学生社团经费支出管理与公民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

1. 学生社团经费支出管理与公民意识教育。

社团成员交纳的会费是学生社团目前经费组成很重要的部分, 社团成员有权利决定与知情社团的经费支出与使用, 在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过程中, 成员的个体自主性和公共理性可以得到历练, 公民意识可以得到强化。在对六所高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成员会费交纳数额越大的社团, 成员参与经费支出管理的积极性越高, 公民意识得到彰显, 社团也更为重视对成员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社团成员对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关注不仅体现成员的公民意识, 还影响着社团经费的使用绩效。在我们的调查中, 仅有36.9%的被调查者对社团经费的支出事项“比较了解”与“非常了解”, 成员对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关注度不高, 公民意识比较薄弱。在与社团负责人的访谈中, 我们还发现, 成员公民意识比较强、对经费支出关注比较多的社团的经费支出使用绩效一般会比成员公民意识不强、对经费支出关注较少的社团要好, 社团的经费也能较好地用到实处, 为成员的成长成才服务和促进社团自身的发展。可见, 社团公民意识教育对社团经费支出管理有着重要影响。

2. 学生社团经费支出管理与公民实践教育。

社团经费支出是对成员交纳会费与争取回来的经费的使用, 在这个过程中理应得到每一位成员的关注并参与其中。在这一过程中, 社团可以锻炼成员参与公共决策与执行的技能与素质, 可以磨砺成员合理规划各种事项、提高效益的意识与能力, 其实际上也是社团进行公民实践教育的过程。在调查中有69%的社团会举行会议商讨经费的支出计划说明了成员参与社团经费支出实践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社团经费支出管理可以为社团实施公民实践教育提高现实的路径。但在调查中, 我们也发现, 依然有80.6%的成员较少会提出经费支出中出现的问题, 74%的成员比较少参与解决社团经费支出中出现的问题。在与华南师范大学某社团指导老师的访谈中也提到, 社团经费支出管理的过程可以作为社团实施公民实践教育的很好载体, 但目前此种教育在社团中还比较缺乏, 也影响了社团经费支出使用的实效。可见公民实践教育在社团中的普及, 有利于社团经费支出使用实效的提高。

(三) 高校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与公民教育的互动关系分析

1. 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与公民意识教育。

成员对社团经费的监督管理过程本身就体现着成员的主人翁意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意识与责任态度等公民意识。在实地调查中, 86.4%的成员认为自己有监督经费收支的义务与责任, 67.2%的成员对社团经费收支公开的态度是“想知道经费的来源和去向, 因为那是我的权利”, 并且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成员进行经费监管的目的是“行使作为社团成员的权利”和“履行作为社团成员的义务”。可见, 当前学生社团成员参与社团经费监管的积极性比较高, 也是学校和社团借以推动公民意识教育的很好途径。社团负责人在访谈中也曾表示社团成员在社团经费监管中公民意识的彰显使得目前制度和机制尚不完善的社团经费管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

2. 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与公民技能教育。

公民技能是将公民意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技巧与能力, 是公民实践过程效果的重要保证。在调查中发现, 有51.7%的社团成员没有接受过法律或规则课程的教育, 相关主管部门老师在访谈中也曾提到, 社团成员对社团经费监管的意识比较突出, 但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的技能培训而影响了监管过程的实际效果。因此, 依托经费监管的实践过程, 加强成员的公民技能培训, 是增强学生社团经费监督管理成效并进而提高社团经费管理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建议

1.要强化社团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

学校要把对学生社团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学校公民教育的体系框架内, 加大对学生社团公民意识教育的投入。社团自身要尊重成员间的差异性和平等性, 回应成员在社团经费收支使用上的深层次诉求, 从而激发成员在社团经费管理上的主人翁和自主个性的公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讨会、辩论赛等活动加强成员的公民意识教育。

2.要突出社团成员的公民技能教育。

学校可以针对学生社团专门开设“社团财务管理”、“经费监管中的公民技能”等课程。校团委或社团联合会可以整合资源, 组织相关的技能讲座与培训。社团自身则要多从经费监管的实操层面进行培训。

3.要抓好社团成员的公民实践教育。

3.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篇三

关键词:公民教育观;公民道德教育;人的主体性精神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01—0111—02

一、西方公民教育观概述

不同的民主背景下产生的公民教育理论,构成了不同的公民教育观。一般来说,社会的民主性决定了公民应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所需的各种公民资质,但是公民资质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国家、社会以及公共事务持什么样的情感、态度,程度以及各种公民资质之间的关系界定、如何实现培养理想公民的具体模式等等一系列问题,仍需要具体的理论作为支撑。公民教育观正是涵盖了这些具体理论的体系总和。从根本上说,建立在不同公民概念基础上的公民教育观必然存在差异。例如,建立在自由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公民概念区别于建立在社群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公民概念。两者对公民应该具备的公民知识、公民意识以及公民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公民态度和道德观价值观、乃至公民为实施公民行为而应该具备的行为能力的期望都不尽相同。

纵观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变,三种公民教育观最具代表性,它们分别是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以及社群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观。三种公民教育观对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均有各自详细的阐述。共和主义公民观注重公民参与,强调对具有凝聚和引领社会功能的公共美德与共同价值观即“共同善”(common good) 的追求,认为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担任公共职务、参与公共事务有助于养成公民美德,公民通过追求、维护“共同善”而凝聚为命运共同体,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公民实践其责任与义务,树立公共利益优先的观念,培养公民履行责任和义务以及行使公民权利的主观愿望;自由主义公民观则强调个人至上,即个人是本源、目的、第一位的,强调道德的个体性与相对性,认为多元价值是不可消除的社会事实,社会团结基于公共规范而非共同理想,好政府依赖制度制衡而非公民美德,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民主性格与批判能力的公民;社群主义者既重视公民个体平等的权利,也提倡通过培养公民对社群的认同以实现社会的“共同善”,倡导积极的公民参与,重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与爱国热情的培养,在教育途径与方法上,重视国家的教育责任,注重学校与社区教育的结合,重视服务学习,要求学校传递多元文化,培养能够尊重、容忍和包容文化差异,善于处理文化矛盾与冲突,具有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公民。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公民教育观体现出的价值取向虽不尽相同,但就其整体的发展趋势而言,其共性表现在公民教育观的核心理念上,即主张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倡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并重。这些核心理念在西方各国的公民教育实践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也反映出当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

二、中国现代公民教育观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政治本位”思想无法提供公民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现代公民概念并未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与思想领域,现代公民教育没有明确体现在教育体系与宏观政策中,其发展几乎停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的飞速发展拓宽了公民教育的空间,在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里,社会公共空间日益拓展,民主、平等、法治、权利、契约等观念逐渐成长,为现代公民人格的生成提供了土壤。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现代公民教育新要求,培养现代公民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目标为现代公民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求,为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宏观目标为标志,中国进入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重要特征,同样为我国现代公民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及明确要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健全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一要求体现出一种新型的政府、社会以及公民关系,对于中国现代公民教育观的演进以及公民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西方公民教育观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回溯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历史变迁,中国与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的差异性,决定了公民教育观的内涵与变迁不尽相同,但大体而言,中西方公民教育观却呈现出相向运动、相互融通的走势。体现在公民道德教育上,尤为明显。在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上,均趋向强调公民教育以公民德行为基础,对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的不同认识,影响和制约着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在教育实践中的处理。重视通过道德体验与道德践履进行道德教育是中国悠久的教育传统,其影响绵延至今。早期自由主义者认为多元民主社会对公民道德上的要求存在导致价值一元、危及个体自由的可能,注重社会制度公正的价值,而不主张强调公民道德。但在20世纪末的新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里,仍然强调了公民德行的重要性。指出健康稳定的民主社会对于公民的品质和态度的依赖性,公民的德行被称为社会资本。在西方,公民德行得到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一以贯之的重视。在近代公民教育思潮中,虽然抨击传统道德曾带来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对立,但道德作为立人的根基,私德作为公德的基础,践履作为道德养成的途径,公民道德作为公民教育的基础,仍是基本的理论共识。而现代公民教育思想中,对于唯智主义教育思潮以及“应试教育”的过度依赖,使得道德教育边缘化、重灌输知识而轻道德实践的现象严重,但随着不良后果的逐渐显现,中国现代公民教育又重拾道德践履的民族教育文化传统,注重将公民德行及其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在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上,尤为典型。综上所述,不同公民教育流派对公民德行的重视程度虽不尽相同,但重视公民德行与制度平衡协调、公民教育以公民德行为基础的趋势是一致的。

四、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民道德教育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公民教育的进程中,必然选择以转变公民道德教育理念与模式为出发点。研究中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异同,并以中国的当代国情和传统德育为背景,坚持和谐可持续的价值理念,深刻挖掘人的主体性精神,以人为本,塑造现代公民人格。

从传统德育中汲取精华。情感应答机制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精华,注重将情感作为最重要的人格因素,强调情意感通、情化教育的德育模式,不仅符合现代心理学和情感教育中关于情意感通既有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健康地悦纳自我,更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对他人产生关怀、仁爱、尊重、宽容等等健康情感的阐释,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要求。情意感通、情境化育等教育机制,在“我向性”情感逐渐发育为“他向性”情感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个体与他者相互承认、尊重、关怀、宽容等良好的情感品质。从的发展而言,这种协商性的、妥协性的公民关系以及健康公民品性正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从实践层面上说,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只有采用亲近于以个体情感体验、感悟为主的情境化育,而非刻板的道德说教与价值灌输,才有可能实现从道德“他律”到“自律”的内化。从现代公民教育的本质上说,激发公民个体的主体性,以公民个体自主、自觉的价值认同与责任承担为核心,培养健康的公民意识、情感与健全的公民能力正是和谐文明的民主社会对其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在当代德育中改革创新。当代德育改革中涌现的生命德育模式、生活德育模式以及生态德育模式,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敬畏生命、重视生活经验、追求天人和谐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和谐理念,为中国现代公民教育提供了引导与支撑。现代生活德育论的核心理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重视生活经验的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主张将生活作为教育的依托与归宿,认为德育为了生活并在生活中展开,倡导德育必须“回归生活”,强调“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认为德育必须植根于未来公民的生活土壤,才能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合格公民。现代生态德育模式将自然生态作为人类和谐发展的资源,从人与自然关系中寻找德育本体依据,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中激发生命体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与价值情怀。这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也体现出和谐理念下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与生态观念的现代公民人格的新视野。

回归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精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着转型社会的公共生活领域“道德危机”, 我们必须摒弃过去脱离现实生活基础的、高不可攀的道德规范, 使社会公德从“圣人”回归“民众”,构筑多元化与差异性并存的公民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法则”。以人为本,回归主体性精神的公民道德教育的本源,从“天国世界”回归到“感性世界”。

一言以蔽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当代公民道德教育,只有植根于中国现实国情,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和理性的文化自觉为指导,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民族传统相结合的道路,才能最终开辟当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6,(12).

[5]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J].探索,2006,(3).

4.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篇四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受教育权的基本含义、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的基本内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受教育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知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能力目标

通过对一些数字和图片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受教育权;通过对比是否受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所造成的不同结果,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并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思想觉悟目标

通过讲述国家对青少年寄予殷切期望,努力保障其受教育权,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爱国思想。通过对教育作用的分析,为学生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打下基础,并由此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意识。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讲新课前,先请同学们阅读第十一课题、框题和目题,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认识其知识框架。(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右上角列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个框题:

一、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板书)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看插图及投影一:

自从老一辈革命家时年93岁的帅孟奇大姐,率先捐款,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而实施的希望工程已经历了十个年头。它牵动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以及企业家、艺术家、普通工人、学生、海外华人等千千万万人的心。提问:(1)希望工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2)透过女孩一双明亮的大眼晴,你看到、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以及对本课内容的初步了解。)

希望工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它的宗旨在于救助失学儿童、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这一宗旨无疑选准了基础教育与我国下个世纪发展关系这个切入点,从救助我国贫困地区失学儿童,保障其受教育权入手,由此唤起人们的爱心和极大的热情。

女孩的一双大眼睛饱含着贫困儿童对学习的期盼,对知识的渴求。我们望着女孩的大眼睛,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为了满足贫困地区的孩子渴望读书的需求,为了救助因家境贫寒而上不起学或被迫中途辍学的千百万名儿童能背起书包走进课堂,获得受教育权,我们愿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同时也要更加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好好学习。那么究竟什么是受教育权呢?

1.什么是受教育权(板书)(1)受教育权的含义(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在了解教育的作用、教育含义的划分的基础上,解释受教育权的含义并加以分析。(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手段。一个人来到世间,他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受教育获得的。教育的含义有广狭之分。本课使用的教育概念,就是从狭义上讲的,指的是学校教育。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请同学们看投影二:

材料一:从今年6月以来,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室,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

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一:说明在洪水给九江市的教育设施造成了巨大损失的条件下,国家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受教育创造了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保证了孩子们如期开学,获得了受教育权。材料二:说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目前仍有3万名因贫困而失学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无法上学,丧失了受教育权;同时由于全州缺乏受教育的物质保障,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致使许多适龄少年升入初中继续接受教育的权利落空。

通过上面的材料分析,使我们对受教育权的要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总之,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要素,否则,受教育权将难以实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受教育人口目前已达到3亿多人,建立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我国公民究竟能够享有哪些受教育的权利呢?(2)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主要内容(板书)(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归纳。)①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②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③符合一定条件的公民,有接受高级中等教育及继续深造的机会; ④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

⑤公民可以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合法途径接受教育。请同学们看投影三:

北京市确定2000年现代化教育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包括:以义务教育为主体,3岁以上学龄儿童入园率达到85%以上;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适当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使普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40%,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达25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的60%,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培训年平均达到300万人次;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材料以北京为例,反映出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内容是广泛的,而且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国家将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更多的机会。总之,我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制约着教育的性质与发展;另一方面一定的教育又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并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大爆炸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那么他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相反,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请同学们看投影四: 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

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收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

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

提问: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希望工程给了张胜利受教育的权利,是教育改变了他的命运,促进了他的个人发展。给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公民为了自身的发展一定要上学接受教育;作为国家一定要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总之,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1)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板书)请同学们看投影五:

教育兴、万事通

浙江省慈溪市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的路子。慈溪市从1995年起一方面实行市、镇(乡)两极教育经费单列,从机制上保证对教育投入的增加,1997年,市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9563万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0%;另一方面,人民教育人民办。1996年以来,慈溪市乡镇企业局、市住宅建设公司等16个单位各捐资20万元以上,社会个人捐资助教额达2050万元。随着该市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为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这些人才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推动了慈溪市经济的发展。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伊敏芳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兴则万事通。慈溪市经济总值跃居浙江省各县市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得益于全市人民对教育的大力支持。”

提问:慈溪市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以此带动了本市的经济发展的事实,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经济振兴的关键在科技,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发展的目的在人才。”我们要振兴中华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能够通过发展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常言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每个公民应该怎么做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做贡献。

因此,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2)从国家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板书)

正因为如此,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规定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课堂小结

5.公民意识教育总结 篇五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合格的社会公民应具备健康的公民意识,即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通过组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关心社区,关心社会,关爱他人,逐步增加小公民意识,同时了解相关的公共政策,以自己小公民的角色立足社会,体验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传播公民知识,培育公民意识,张扬公民权利,呼唤公民责任;同时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学校的积极组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的热情参与让我们感受到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魅力,也得到了一些收获。

1.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渠道。2.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了德育教师的教学理念。3.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参与学生的综合素养。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具有的广泛性、多样性、相关法律法规的专业性及交叉性等特点。我校教师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缺乏相应的活动经验和完整的专业训练,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不到位的现象。为了保证今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需要在教师培训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可以选派热心于实践活动、有专业特长、具有奉献精神的班主任及德育教师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进行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多的活动;

6.公民道德教育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什么是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厌恶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

行为:

1、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重难点:

1、愿意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3、敢于批评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同学们,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学习中,我们曾学过以下这几篇课文,请大家看投影。投影课题:《爱护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

请大家把课题读一下,思考:①这些课文讲的都是哪些场合下应遵守的行为要求?(公共场合)。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具体表现。)

二、学习课文,明白道理

1.什么叫社会公德?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叫社会公德。)

2.社会公德都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遵守公共秩序、注意交通安全、爱护公共财物、保护环境……

3.为什么人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呢?

4.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能使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否则,又会怎样呢?投影出示书上四幅图,结合图请学生谈谈看法。

(1)大街上的电话亭属于什么?(公用设施。)公用电话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电话是人们进行交往、联络的工具。有了电话,人们可以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联系业务……)如果公用电话被破坏了,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2)过马路、铁路有哪些规定?(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线,不闯红灯,不在铁路边玩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么好处?反之,会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大家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才会秩序井然,顺利进行。)

(3)为什么要种植花草树木、保持环境卫生?(大家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心情舒畅。)

(4)在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行为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哪些是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这些行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的需要,是大家的需要,是符合每个人利益的。

5.是否遵守社会公德不仅直接影响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而且对经济建设也有很大影响。

小结:遵守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影响到经济建设。

6.可喜的是,在我国能遵守社会公德的人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在不断地提高。我们来看看小记者采访的录像片断。

(1)片断之一:两歹徒持刀上门抢劫,正巧被路过的方刚看见。方刚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身中数刀,鲜血直流,但他仍死死抱住歹徒,群众闻声赶来。

提问:方刚的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对社会有什么意义?(见义勇为。维护社会安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害。)

(2)片断之二:有人捕杀来公园暂时栖息的白天鹅,立即受到周围群众的制止和谴责。

提问:捕杀白天鹅属什么行为?(伤害珍稀动物。)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对这种行为有什么想法?你会怎样对待捕杀者?

在我国还有一些人,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为了贪图小利,不惜损害公众的利益,请看录像。

(3)片断之三:有人擅自剪去电缆卖钱,有人故意破坏窖井上面的铁盖。

(4)小结:从以上正反事例中,我们认识到人人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才能安定团结,人民的生命财产才能得到保障。

三、辨析是非,指导行为

1、下面这些想法对吗?请你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1)听说要学《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一课,有的同学想:“社会公德是公共场所的事,老师看不见,遵守不遵守没关系。”

(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修养好、文明素质高的表现。所以,不管有人监督或无人监督,我们都应该遵守。)

(2)有人说:“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我自然就会遵守;大家都不遵守,我一个人遵守也没用。”这样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四、归纳总结,提出要求

7.公民教育管理制度 篇七

一、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及其公民教育实践

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 他认为国家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之上, 正义是一个好的国家所应具备的德性, 国家的正义与个人正义互为条件, 国家正义是个人正义的前提, 个人正义则是国家正义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天生作为政治动物, 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城邦的事务才能得以体现。国家作为一种伦理的目的, 政治是人类和共同体的善。在英国当代教育话语中, 对于道德是否该与公民资格并置莫衷一是, 但都强调“公民教育应该注重对道德的理解, 打破公共/私人领域的严格区分”。[1]有效的公民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和道德责任、社区活动参与, 以及政治素养的有机结合。对于道德价值及个人发展的指导是公民教育的必要前提。“孩子们最初应该学习树立自信心, 培养具有社会和道德责任感的行为习惯, 这是关涉公民资格的核心内容”。[2]

英国基于道德的公民资格观的公民教育围绕价值话语展开, 重点强调公民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教育。20世纪90年代中期, 基于青少年犯罪的大肆报道以及社会道德滑坡的事实, 社会舆论普遍认为英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侵蚀了共享价值的框架体系, 解决的办法在于重构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基于此, 1996年学校课程与评价局 (Schools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召开“教育与社群的价值观国家论坛” (the National Forum for Values in Education and the Community) , 邀请各界人士针对英国当时面临的社会价值多元现状及教育问题, 从个人、群己、社会和环境等层面进行探讨, 建议以友谊、正义、真理、自尊、自由与尊重环境等作为核心价值观。1997年该论坛发布《价值观宣言》 (Statement of Values) , 英国政府于2000年将其纳入国家课程手册, 成为国家课程的价值取向。

作为英国现行公民教育政策依据的《科瑞克报告》 (Crick Report) 亦将“价值”作为公民教育的显著特色, 不但“关涉公民资格和公民社会的知识, 同时意味着发展价值、技能和理解”。[3]需要指出的是, 《科瑞克报告》更多强调诸如遵守特定的公共制度和法律准则的程序性“价值”, 认为共同价值能很好地阐释公民资格的内涵。同时, 基于应对多元化及其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倡导一种强调共同的核心价值的路径。“实际上, 许多问题与恐怖主义、穆斯林等相关, 这关乎公民资格的问题, 并且通过我们共同的核心价值就能加以解决”。[4]

事实上, 英国政府大力倡导在公民教育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基于2005年伦敦爆炸案。2005年4名年轻的英国穆斯林制造的伦敦爆炸案引发政府及社会各界重新呼吁“共享的核心价值”, 如何培养年轻一代的“核心价值观”和身份认同感成为整个社会讨论和研究的热点。“自由民主社会的社会整合和国家统一取决于‘共享的忠诚的政治原则’, 而不是共同的身份……历史和语言必须在公民教育中扮演核心角色”。[5]为此, 2007年英国《公民教育白皮书》建议将现代英国文化和历史纳入公民教育课程, 并将其确定为有效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继社会及道德责任、社区活动参与和政治素养之外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共同和差异:在英国共同生活”, 具体包括关于少数民族、宗教和种族问题的严肃思考;政治问题和价值的明确衔接;基于当代历史对公民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无独有偶, 英国下议院教育与技能委员会2006~2007年度第二次报告《公民教育》亦提出“公民教育应增加关于英国文化和历史的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共有的亲密感;学校课程 (包括公民教育) 应更充分地涉及差异问题”。[6]

此外, 基于道德的公民资格观的公民教育对共享的核心价值的强调在英国“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大纲中得以彰显。如第一关键阶段 (KS1) “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就要求学生“知道什么对本地的、自然与人工的环境有益或有害, 以及如何保护环境”;第三关键阶段 (KS3) “公民教育”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 共同核心价值是指在理解人权的情境下的公正、宽容、尊重和正义, 并对这些价值进行了举例, 其重点是对英国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及培养, 目的是让英国的核心价值观在年轻一代的心中扎根, 这也成为英国公民教育的中心任务。

二、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及其公民教育实践

法定公民资格观的最先发展可以追溯至古罗马人首次在法律中详细规定公民的权利义务, 且与西方人权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17、18世纪西方关于国家和公民资格的理论迅速发展, 这一时期也是西方人权思想形成系统学说———“天赋人权”说的鼎盛时期, 公民资格开始注入人之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的内容, 天赋人权成为公民资格的哲学道德基础。同时, 随着18世纪民族国家成为各国发展的普遍形态, 公民资格将民族国家作为社会的天然边界, 以人权为其政治哲学支撑和道德源泉,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资格概念诞生。公民资格和公民教育的话语与人权话语日渐耦合。

基于法定的公民资格观, 英国公民教育与人权教育委员会 (British Council 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 出版的《公民教育与人权教育:英国的发展与资源》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Developments and resources in the UK) 指出, 英国资格与课程局最初针对公民教育国家课程公布的指导方针中的一些指导建议, 由于是基于多元认同与包容差异提出的, 因而使公民教育适得其反, 往往被利用去强化歧视;公民教育反而成为一种限制少数人公民权利、破坏民主原则的力量。该委员会强调, 人权教育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 并在全国推进公民教育与人权教育, 努力推行联合国《1998年新人权法案》的教育与培训。“人权标准并非提供一种或‘对’或‘错’的答案, 而是提供一种可执行的解决两难困境的框架。由于这是国际公认的原则, 因此这些原则具有超越于各国道德规范的权威性。人权价值能够帮助学校建立权利与义务相互平衡的氛围, 因而有助于形成一种安全且充满活力的学习环境”。[7]

英国公民教育中强调人权教育在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中得以一定的体现。其中, 第三关键阶段 (KS3) 的公民教育课程内容将人权置于“知识和理解”条目之下, 教授学生法定的权利、人权和责任。这一阶段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一个社会基本的合法人权与责任、刑事司法体系的基本内容, 及其与年轻人的关系。第四关键阶段 (KS4) 的公民教育内容则涉及社会基本的合法人权与责任, 及其如何与公民发生联系, 包括刑事、民事司法体系的作用与实施等。

需要指出的是, 《科瑞克报告》及公民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中提及的公民权利的前提是基于个体的政治概念的政治共同体, 强调“个体作为公民的权利”, 而“人权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法”。[8]依照自然法的伦理学说, 在某种意义上, 支配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则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本性或和谐的宇宙真理;而根据自然法的法学理论, 法律准则的权威, 道德规范则部分来自针对那些准则所具道德优势的思量。两者存在重要的区分。换言之, 基于伦理和法定个体概念的普遍主义路径与根据政治概念及政治共同体界定公民资格的路径之间存在差别。

三、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及其公民教育实践

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关于公民资格的政治传统到密尔 (John Stuart Mill) 倡导积极参与有助于培养理智的公民及其对代议制政府的忠诚, 为英国当代参与的公民资格观提供了理论溯源。尤其是新工党执政之后大力倡导积极公民资格观——公民个人权利的实现, 以公民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为基础;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不仅包括国家法律规定的责任与义务, 而且包括积极的公民参与。公民对社区事务的积极参与, 既是公民实现权利的保障, 也有助于形成对社区的认同, 进而上升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我们不应该, 决不能, 更不敢自夸英国民主是健全的, 未来是美好的, 除非我们成为一个公民参与的国家, 否则我们的民主是不稳定的”。[9]英国现行公民教育蓝本《科瑞克报告》将积极参与作为其重点强调的公民资格理念。值得注意的是, 《科瑞克报告》强调积极参与与民主密切关联, “民主生活的关键在于人们都成为理智的和积极参与的公民。人们知道越多, 参与越多, 就越有可能参与到类似选举以及各自所在社区的公民活动中”。[10]英国前教育大臣戴维·布兰克特 (David Blunkett) 亦指出, 公民教育对于复兴和维系积极的民主社会至关重要, 必须提供机会让年轻人理解何为民主, 理解政府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具体到公民教育实践领域, 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在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教学实施、具体方法等诸多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 在课程内容方面, 积极参与贯穿于中小学各阶段公民教育课程的始终。如第一关键阶段 (KS1)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参加与他人和整个班级的讨论;让学生清楚了解可以做出怎样的选择, 并做出正确的判断。第二关键阶段 (KS2) 要求研究、讨论和辩论一些热点问题和事件。第三关键阶段 (KS3) 核心目标之一是培养参与技能和负责任的行为, 具体内容如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哪些服务及其被资助的情况, 如何参与到服务中去;在学校和社区活动中能够协商, 参加决断, 并有责任心地参与这些活动。第四关键阶段 (KS4) 要求学生了解积极参与民主和选举过程的重要意义;在学校和社区活动中能够协商, 参加决断, 并有责任心地参与这些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有所感悟。

其次, 在教学实施方面要求学生参与班级与学校事务的管理。从小学阶段开始, 每学年伊始, 全班学生讨论制定班级规章制度, 自发组织班级或全校范围的辩论, 设计与生活密切的主题活动周, 如“运动场行为周”、“言语礼貌周”、“听取意见周”、“健康食品周”、“净化校园周”等。[11]学生通过参与讨论、班级和学校的会议, 评价和改进一些政策, 如反对欺侮, 主张机会均等的政策与实践等。进入中学以后, 学生会更多地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之中。

再次, 鼓励学生参与实际的选举活动。“没有任何活动能像选举那样把公民和民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正如一座桥梁把教室里的公民与广阔社区中的公民连接起来”。[12]英国内政部推行“通过选举学习” (learning from election) 项目, 开展中学生的公民权责教育。“通过选举学习”包括向学生介绍英国宪法和选举制度, 指导学生如何参与竞选活动, 并给学生提供各种参选机会, 如班级、学校, 甚至是各种正式的政治选举等。学生通过参与选举活动获得很好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候选人竞选活动中, 学生可以了解和探索诸如环境保护、城市交通、大众媒体等社会生活问题。

最后, 注重学校公民教育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作为“行动的公民课”, 社区服务是英国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一个常规的部分”, 让学生在真实世界中体验公民身份, 促使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以社会现实和参与能力为方向。英国政府曾倡导19岁以下未成年人要为社区做出至少50小时的服务贡献, 同时要求社区组织和慈善机构积极参与, 并设计明确的认证制度, 为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的收获进行认可和评价。大部分中小学通常会制订“社区服务计划” (community service project) , 定期安排学生参与当地社区服务, 如访问社区中心、残疾儿童学校、地方法院等。社区服务计划通常以解决社区的实际问题为基础, 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 深刻理解课堂中学到的公民知识, 体会公民责任感, 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等。

四、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及其公民教育实践

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本质上与不同身份及不同层面的认同形式相关, 主要围绕多样性、身份、反种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话语体系展开。具体而言, 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包括全球的、反种族主义、多元文化的公民资格等类型。

1. 全球公民资格

在全球化背景下, 英国对超越民族国家层面之上的公民资格的关注日渐凸显。现当代以来基于对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回应, 以及全球化、公私领域的混淆等现实, 出现了所谓“后国家” (post-national) 的跨国的全球公民资格。全球公民资格对英国当下公民教育实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第三关键阶段 (KS3) 的公民教育教学大纲提出世界即“地球村”, 及其对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包括欧盟、英联邦和联合国的作用, 提出应该教授学生“世界作为一个全球的团体而存在”。在具体教学内容的第四单元“英国——一个多样性的世界?”设计的有“何为全球公民?存在全球的团体吗?”等专题, 教授学生关于全球化及其对地区和国家的影响。此外, 第十单元“关于一个全球问题的论争”就致力于强调环境保护等公民资格的全球维度。

2. 反种族主义

英国种族平等委员会 (the Commission for Race Equality) 认为, 种族主义并非公民资格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 而是一个可以与反种族主义活动相结合的领域。近年来, 身份、种族和公民资格等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 并在公民教育中有所反映。例如, 第二关键阶段 (KS2) 的公民教育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意识到反社会与侵害性行为的后果, 如欺凌弱小、种族主义等, 理解英国不同的民族、地区、宗教和种族认同。在第三关键阶段 (KS3) 9年级有关认同、多元与种族歧视一系列课程中最后一课《反对种族主义》的活动目标“要求思考当今英国种族多样性;思考种族主义行为与话语的影响, 探讨以何种方式向种族主义挑战;思考产生种族主义行为的原因;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反对种族主义行为的观点;反思所见所闻并参与反对种族主义的态度与行为的讨论”。[13]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资料信息的搜集, 开展对社会各界人士的调查, 形成小组调查报告, 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调查结果, 进行全班讨论, 最后形成各自对当下英国种族状况的认识, 分析形成种族多样性的原因、产生种族主义的原因及其危害。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深刻体会到相互尊重与理解的重要。

3. 多元文化主义

2007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表了《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权利和义务》 (Curriculum Review:Diversity and Citizenship) 白皮书, 提出把“尊重所有人”作为评判公民教育的标准, 要求学校将尊重多样性教育列为公民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以帮助学生对多样性和多重身份的理解。在公民教育课程中, 第三关键阶段 (KS3) 关于身份的内容就可归类为多元文化, 它强调应该认识到“英国的民族、地区、宗教和种族身份的多样性, 以及相互尊重与理解”。需要指出的是, 这是在“知识和技能”条目下, 而不是在“探究和交往技能”、“参与和负责任的行为”条目中提出, 身份和多样性仅仅作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 而不是积极参与的多元文化实践。第三关键阶段 (KS3) 的公民教育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英国———一个多样性的社会?”作为强调身份和多样性的核心单元, 重点关注“尊重社会中的多样性”。该单元有5个主题:我的身份是什么?我的地方社区是怎么样的?英国有哪些象征?何为全球公民?应采取哪些负责任的行动?“在多元文化社会中强调对身份的理解尤其必要, 这种身份不是静态的, 而是动态的”。[14]因此, 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发展他们的身份, 理解多重身份和多样性。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探究各自身份的演变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些身份的混合性和动态性, 可以称其为‘大杂烩’的多元文化主义”。[15]同时, 针对英国社会错综复杂的多元特征, 公民教育主张通过对多元认同的肯定达成相互理解与尊重。第二关键期 (KS2) 要求学生了解“联合王国在国家、地区、宗教以及种族方面具有不同的认同”, 第四关键期 (KS4) 进一步强调联合王国中民族、地区、宗教以及种族认同的多样性起源与内涵, 以及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必要性, 英国不同地区、民族、宗教和种族认同的由来及内涵, 相互间需要彼此理解与尊重。这些都表明英国政府力图通过对多元认同的确认, 实现一种普遍公民资格, 从而达到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目的。

五、结语

“在英国这样的国家, 任何探讨公民资格的问题都必须加以调和, 因为英国的种族问题、民族性问题总是强烈地暗示我们, 不能将其描述为一个民族国家。英国有诸多帝国时期和前现代化时期的附加遗留问题, 致使公民资格概念无法被清晰地描述出来”。[16]基于此, 可以看出, 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强调以共享核心价值来建构公民资格, 对当下英国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核心价值观教育亦成为英国公民教育的中心任务。但是, 这种强调共享核心价值的提升将走向一种假定的同质, 容易造成对英国社会多样性的忽略。同时, 这种共享核心价值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 在具体实践中具有难度。法定的公民资格观遵循伦理和法定的普遍主义路径, 强调加强公民教育中的人权教育, 试图通过人权路径关注实现少数群体的平等, 认为个人能够通过公民资格超越差异, 而不顾个体的种族、文化和宗教等差异, 建立在一种抽象的平等的基础之上。参与的公民资格观作为当下英国公民资格和公民教育的主导理念, 指导着培养积极参与公民的实践路径。然而, 公民教育的官方路径是鼓励公众参与到整个体系中来, 而不是质疑和挑战它,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英国公民教育并未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政治多样性结合起来, 忽略了与阶级、种族、性别等相关的结构性缺陷问题, 亦尚未明确提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参与的问题。同时, 政府倡导的参与, 特别是政治参与主要是以个人行为定义的 (如选举) , 而不是集体行为 (如抗议、抗争) 。这种过多地注重个人行为的培养, 而忽略公民教育的结构限制, 实际上是进行一种单一的与政治现实不符的公民教育。由此, 容易导致“年轻人对国内政治及其进程持消极态度, 对地方性的社会活动则有浓厚兴趣”。[17]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以其独有的理论特质活力四射, 虽然对公民教育的实践影响力稍显不足, 但对公民教育理念及其践行提出了质疑及挑战。英国政府试图通过公民教育关注少数群体的生活、道德及行为, 并努力使其与社会主流群体建立起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关系。然而, 国家政府实施的整合力量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这种整合能否被所有群体在心理层面接受?整合能否顺利实现?再者, 少数群体需要的不仅是宽容与尊重, 还包括实实在在的公民权利与平等的公民地位。因此, 英国政府在公民教育中关于反种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的努力其成效如何, 仍有待检验。

摘要:公民资格是理解公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当代英国公民资格观主要包括道德的公民资格观、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参与的公民资格观和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道德的公民资格观和参与的公民资格观作为当下影响英国公民教育的主导话语, 对公民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定的公民资格观强调公民教育中加强人权教育。基于身份的公民资格观则对公民教育实践提出质疑与挑战。英国公民资格理论话语的发展为公民教育实践提供了参照和启示。

8.公民教育 重在行动 篇八

“发展(公民)教育”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对于发展(公民)教育最早的清晰的概念是联合国1975年给出的定义,即:“发展(公民)教育”关注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人权、尊严、自主及社会公益等活动;鼓励思想交流及汇集,并行动起来以推动社会改变;塑造一个较合理和公正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江苏省教研室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已积累了二十年实践经验的中美合作课题,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操作体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权力、公正、隐私等公民基本概念,培养具有爱国、爱他人、守法、履行公民义务、人格健全等基本素养的合格社会公民。作为国家的一个合法公民,既享有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既享有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源和服务,又必须以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加强公民教育,增强人们的公民意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培养公民意识,也就是要培养人们能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能够勇于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能够具有对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9.以公民教育抵达文明 篇九

以公民教育抵达文明 徐迅雷

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而“教育”是多义的,仅仅是学校的教育“好”起来,那是远远不够的。

3月8日,在政协会议的大会发言中,代表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发言的贺军科委员说:不容忽视的是,一部分青少年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价值观念模糊、道德养成不足、社会技能欠缺等问题;建议全社会共同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责任,要在青少年中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等主题教育。

我一听这些“主题教育”的主题词皆是早就有了的老调调,心里头就想,那么一串串的什么“观”与“热爱”什么,还不如“公民教育”四个字富有概括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受人尊重,它的基石是一个个有着理性、智性,有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的公民。

公民是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人,是尊重自己的权利也尊重他人权利的人。唯公民方能成为文明之人。否则,对上是臣民,对事是愚民,对人是暴民,对利是刁民。

若是面对法律,则很容易成为“目中无法”、自行其是的`蠢民。就青少年而言,如果缺乏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的教育,就极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一个受教育者,因为阅世不深、阅历不厚,往往学好很难、学坏极易。这里的终极责任在于成年人,未成年人则成了“毁人不倦”的教育的受害者。难怪会有段子这样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大家都姓李,一个叫李安,一个叫李双江;一个打造了‘少年派’,一个打造了‘少年犯’。”

教育关乎一个人的前途,更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我们要以公民教育来抵达人的文明和社会的文明。

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谈到教育问题。朱永新委员说,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好的教育”就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更加注重公平和教育的品质;陈骏代表说,高等教育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已经出现,导致大学重科研轻教学、老师重论文轻育人,当前亟须回归大学之道、坚守大学之本、重塑大学之魂;张志勇代表说得很直接:“应试教育体制下,人人都是受害者。不能再让应试教育危害整个民族!”

这些看法都没错,但遗憾的是,没人说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谈到了“国民教育”,他说,国民的言行举止、受教育程度和道德水准,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真正的软实力;我国公民素质和公共道德的教育,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要塑造国家形象,必须重视国民教育。

10.公民道德教育主题班会 篇十

一、活动时间:2011年11月11日

二、活动地点:西综311

三、活动负责人:

四、活动主题:公民道德教育

五、活动目的:

重视道德教育,倡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当今社会,诚实守信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大学生不仅要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还要树立诚信意识、文明意识,努力做到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规范,远离封建迷信、远离营业性网吧,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犯罪,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讲文明、树新风,争取做一名积极进取,诚实友爱的新时代大学生的信念。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对公民道德教育进行简要概述,阐明本次活动的意义。

2.同学们交流彼此知晓的道德名言,深入了解道德的现实意义。3.观看视频短片,用实例加深同学们对道德的认识。

4.主持人进行活动总结

七、活动组照:

八、活动感想:

公共道德教育

公共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人类共同生活的要求,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遵守社会公德是对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了大量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伴随社会生活面来的信仰丧失、精神空虚以及违法犯罪等在一些地方有所蔓延,公民道德失衡、败坏社会风气现象也时有发生。自改革开放以来,公共道德教育始终是一个建设精神文明社会的永恒的主题,公共道德教育任

重道远。

人的道德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样,多数人需要大半生来形成、定型和完善,因而社会公德教育是一个以少儿时期为培育期,中学、大学为巩固期,职业道德教育为枢纽的系统工程。

由于文化程度和社会经历的差异,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其公共道德意识、遵守公共道德的表现也大不一样。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公民的公共道德教育首先应该更加注重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当代的青少年已不象他们父母的青少年时期那样单纯,一味地说教不但让他们觉得乏味,还很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于循循善诱和谆谆教诲中穿插生动的案例和现身说法常常能引起他们的深刻反思。一些贫穷、落后、教育事业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受到家庭影响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在中、小学缺乏系统、规范的公共道德教育导致其公共道德意识淡薄,给后来人生道路中的成长埋下隐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些特殊群体,如乞丐、无业游民、民工、小商贩等等因从小接受公共道德教育较少,公共道德意识普遍较差,对这部分人的公共道德再教育最为迫切;同时,因其流动性强、比较分散、生活规律性较差而难度也最大。

因此,建议文教部门会同治安管理部门、劳动管理部门、社会服务部门、舆论媒体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社会阶层建立一个公共道德教育和再教育的长效机制。在学校,要将各级学校的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衔接”起来,着力塑造道德观念一致、道德原则清晰的人。教育方法上,要注意灌输法与启发诱导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寓道德教育于课外活动中。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信息媒介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确保信息媒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意义。在这方面应该更加重视互联网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道德观念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公职人员和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窗口”行业的人员,应该提高他们的行政伦理意识,搞好廉政,提高效率,搞好服务,用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公共道德的社会调控尤其是法律调控和政策调控以及社会的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公民的高素质。而公共道德教育则是提高公民基本素质的手段,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公共道德教育应该得到政府和全社会和关注,当前对公共道德教育的认识也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公民道德教育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确保社会全面进步的内在需求,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与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确保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我工人社区坚持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广泛深入开展了《纲要》的学习教育活动。在整个小区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纲要》的热潮,是小区的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

1、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按照市局党委和区委统一部署,居委会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纲要》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公民道德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成员责任制,做到责任人措施到位,特别是居委会、社区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道德形象,以实际行动为居民群众做表率。

2、全面推进群众性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 社区居委会始终坚持一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尊重群众的意见,积极探索新的有效形式,通过富有感染力、号召力的实践活动,使人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把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寓于各种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继续开展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在活动中更突出道德内涵,强化了道德需求,明确了具体标准,力求取得实效,积极推动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想广度和深度拓展,充分利用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的宝贵道德教育资源,举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庆祝纪念活动,增强人们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引导居民自觉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11.语文教育中的公民教育 篇十一

一、公民教育与语文教育共通

公民的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公民是指社会人、政治人,他是以社会和国家的一个成员身份而存在的,是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的社会成员;第二,公民表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特定法律关系,并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且其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是对等的;第三,公民不仅是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的概念,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及时代背景下其概念会发生相应变化;第四,公民还应是独立自由发展的人,应具有强烈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1]而一个人要具备有益于社会的公民素质就必须要依靠公民教育来完成。拥有童年美好回忆的小学是个人开始正式接受系统教育的阶段,对个人而言也是接受公民教育的最好时机,但长期以来,小学教育过程中对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实际效果也甚微。

小学语文课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爱国情感、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要求。而公民教育目标也即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因此语文教育与公民教育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存在着一定的交集,具有共通性。再者,小学语文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具有人文的公民教育素材,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公民教育与语文教材分离

课文《我选我》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短文,早在1978年就已入选人教版教材。文章主题是赞扬了王宁“毛遂自荐”的勇气,肯定了王宁希望能为班级服务的愿望。文本通过“突然”“站起来”等动作描写以及王宁与林老师的对话语言,勾画了充满自信的王宁以及亲切可爱的林老师形象。但班上其他学生的形象则模糊不清,对其进行集体行动的描写,使读者无法了解其他学生各自的想法,假使从公民教育角度而言,课文存在诸多问题。

(一)违背民主选举的精神

从公民教育中的民主选举角度来看,《我选我》课文中,班级补选劳动委员的整个过程没有其他学生的竞选,没有投票,没有唱票,仅以学生的“静悄悄的”表达思考,“一片掌声”表达认可。难道就没有其他学生想竞选劳动委员吗?难道所有学生都认可王宁的竞选理由或其工作能力吗?课文究竟是为了教导学生要“展现自我,增强为班级服务的意识”,还是通过创设缺乏竞争对手,获得教师——绝对权威的默许,最后一致掌声通过的情形,强化“我选我”这种不容他人质疑的权威意识呢?[2]并且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并未意识到文本歪曲了民主选举的精神,还对其做进一步道德强化,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赞扬王宁“我选我”的勇气以及“为同学服务”的美好心灵,强调第四自然段的一片“掌声”将本课教学推向高潮,殊不知这片掌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班级选举“不民主”的表现。其他同学在“补选劳动委员”过程中的存在形同虚设。假使学生长期经历这样的选举方式,在无规范程序、未给予充分言论自由机会的环境下参与公民政治生活,只会导致其成长为盲从的一代或追求权力欲望的一代人。

(二)选举制的“权力”下放问题

班级组织机构辅助班级管理,一般有三种方式:任命式、选举制和轮值制。从本文看,林老师采用的是“选举制”,这本应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力,然而,学生的自主权力在课文中完全没有体现,林老师公布要补选劳动委员的通知后,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的自主是面目模糊的存在,是“类”的存在,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在对班委进行选举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班委的职务,一方面让所有学生明确选举班委的要求,为学生平等参选提供条件;另一方面让所有学生明确班委的责任,为日后学生监督打下基础,而这是民主选举的必要前提。但从课文《我选我》的内容来看,教师仅仅是在班会上,通知学生们补选一名劳动委员,对劳动委员的工作职责则完全没有告知,对于二年级学生,教师仅让学生自己空着脑袋想,这如何选举出适宜的班委呢?

话语是一种权利关系,话语权中权利的获得更多的是说话者社会权力和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的折射和反映。[3]本文涉及的是劳动委员补选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班级学生的利益,教师未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思考,推选合适的候选人,而只是让大家静静地想,学生既无沟通,也不了解劳动委员的责任,导致每个学生的信息无法开放和流通,也就不可能达成基本一致的共识。但课文结尾,却仅仅因为他说的那段话一致地推举王宁为劳动委员,着实有些突兀。

当代我国中小学阶段班干部竞选一般步骤是:班主任公布班干部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可供竞选的职位及其岗位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对照要求确定要竞选的职位,准备演讲稿;召开班会,参加竞选的同学一一上台进行竞选演讲;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唱票、记票、监票,同一职位得票数占多数为当选条件;当选者简短发言。根据民主、公平原则进行的竞选制比较受家长和同学的认同,由此产生的班干部也较受同学们的拥护,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4]但从本课文内容上看,教师一未公布劳动委员候选人的基本条件及岗位要求,二未通知想竞选劳动委员的同学准备演讲稿,三未交代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唱票,仅以“掌声”间接公布了竞选结果。如此简单、仓促的补选行为不利于学生体会选举班委的严肃性、责任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民主选举的素养。

(三)选举竞争“异化”

《我选我》是一篇早在1978年版的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就已出现的旧课文,一直沿用至今。然而时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儿童的个性也在不断地发展。在一份题为《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中学生21世纪之梦》的调查报告中显示:中国中学生最爱当官,而美国和韩国分别有7成以上中学生,日本有7成以上初中生,5成以上高中生表示“不想当官”。报告指出:“我国中学生对由于当官而带来的责任重大、牺牲自我及损失个人时间等并不反感,甚至把地位高、当官等作为人生的重大目标。这说明‘官本位的思想在我国年轻一代身上依然有影响。”[5]《法制晚报》就此也进行了问卷调查,随机向北京市海淀、朝阳、东城、丰台、石景山5区的10所小学发放了问卷。调查发现,在180名接受调查的一年级小学生中,想要当班干部的学生占到了89.5%,[6]因此课文《我选我》中,林老师在班会上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依照目前的调查统计及一线教师的反馈,当下的00后学生应该会踊跃地竞选,而不太容易出现教室里静悄悄的气氛,因此课文较为缺乏时代价值。

再者,当下学生竞相竞选班委普遍认为班干部不仅权力大且威风,而且能得到老师更多的照顾,在班级管理中享有一定的话语权,有“高人一等”的虚荣,一些学生甚至拉帮结派,请客送礼,例如曾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提名的《请投我一票》中纪录的罗雷父母在孩子竞选班长时请同学们坐轻轨,在演讲完之后以中秋节快到了为由给同学们送小礼物,最终获得了“班长”的职位。班干部制度原本是为了促进全体成员的社会化发展,促进班级更好地建设,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异化。

三、公民教育与语文教学重构

《我选我》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因其心智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理解班级干部的真正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发挥其价值作用,帮助学生更正确、全面地理解其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需有意识地关注公民教育,对违背其思想、不符时代发展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与拓展,使语文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

(一)责任明确

学生在第一课时掌握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教师可在第二课时对文本进一步拓展,提问学生:你知道劳动委员的职责吗?也即劳动委员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二年级学生对劳动委员的一般印象就是组织学生一起劳动,但对其具体的工作则并不十分了解,而明确劳动委员的职责是参与劳动委员补选及投票的前提。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思考,总结劳动委员的各项职责,例如安排值日表、负责班级卫生工作、及时与上级组织沟通交流,参与卫生评比等等工作。学生只有明确了劳动委员的具体工作职责,才能依此评判竞选者是否有能力胜任此工作。

任何决定的产生,任何行为的发生,都必须了解其背景,了解其前提条件,这样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无论是个人事务,还是班级事务,甚至到今后的社会事务,既然赋予你权利,你就要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权利,做出有益于个人、有益于社会的决策,才能在社会的漩涡中守住自己的本分。

(二)言论自由

任何一件关乎全体成员的事件都需要全体成员共同参与,讨论解决。教师作为班级的一员,仅代表一份子,并不能决定其他学生的意愿。因此教师在教授此课后,可以对学生抛出多个问题,进一步填补文本空白:

在课文中并未提到其他同学的看法,你认为他们会怎么想?

你认为还有其他同学想竞选劳动委员吗?

假使有,你能想想他(她)会说些什么?

假使没有,那么你如何看待王宁同学的竞选理由?

你会如何处理只有一个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怎样的竞选结果是最让你满意的?……

让学生在思考一个个问题中体会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一份子,每一个成员都有自由表达意愿的权利,因为这关乎整个班级的利益,关乎全体同学的学习和生活。而言论自由意识的培养对学生公民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言论自由是一个民主社会公共决策的保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文本做进一步地修正,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各自的疑惑,表达各自的观点,营造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才有助于打破潜在的“权威”意识,才有可能培养出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具有批判精神的现代公民,才有可能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不盲从,不漠然,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三)公平公正

怎样的竞选程序才是正当的?怎样的竞争才是公平、公正的?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我国的小学生班干部竞选的一般步骤,再让其对照课文《我选我》,思考:假使按照正常的步骤,课文应该如何更改?“响起一片掌声”之后,接下来的程序是什么?当选上劳动委员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呢?假使还有其他候选者参与竞选,那么如何判断哪位候选者更适合担任“劳动委员”呢?……让学生通过扩充文本,了解班干部竞选步骤的过程后,思考班委竞选真正意味着什么,真正体会“做好本职工作,为班级服务”的意义,而不是用所谓的“一片掌声”强硬地代替竞选的最终结果。与此同时,对照现如今的班级竞选,思考其竞争的公平、公正性,对当下存在拉拢、贿赂同学的行为进行小组探讨,提出更为合理的班干部竞选方案。这是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的最好方式,这也是公民参政议政的缩影。

通过思考课文《我选我》,也可意识到虽然研究者逐步开始重视公民教育,但实际教科书、教师教学依然走“老路”忽视公民教育的现代价值。

参考文献:

[1]姬振旗.公民教育概念辨析[J].河北法学.2008(1):59-61.

[2]郭初阳.《我选我》之后[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5(7):154-156.

[3]尹小敏.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及其构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64.

[4]蒋萍.小学生班干部制度研究[D].2012.

[5]崔丽.《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中学生关于21世纪之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学生对21世纪充满希望[J].教师博览,2000(1):13.

[6]吴祚来.应该让更多的孩子能当上班干部[J].教育旬刊,2010(11):16.

上一篇:汽车工程塑料应用下一篇:dr诊断报告单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