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2024-11-26

科学教学案例设计(共16篇)

1.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篇一

《磁铁有磁性》教学设计

三窑完小 赵加红

教学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2、知道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学习重点:知道磁铁具有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

学习难点:知道可以用磁铁去辨别不容易辨别的铁制品。

学习准备:课件、每组两张实验记录卡、一个塑料盘(放不同面值、不同年代的硬币。)、两份材料袋(1号材料袋为各种被测试是否能被磁铁吸引物品,如:铜片、橡皮筋、纸片、回形针等;2号材料袋为测试磁铁是否能隔物吸铁的物品,如:纸片、布、塑料块等。)、每人一块磁铁。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变魔术)

1、师表演魔术《不会掉地上的乒乓球》。

2、生猜测这个魔术的秘密所在。

3、师板题、出示目标。

二、探究新知

第一次先学

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出示实验指导:

1、观察1号材料袋内物体,想一想: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2、观察实验记录卡,小组成员互议如何填写,明确填写要求。

3、出示温馨提示,提出实验要求。

(1)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要有专人实验,专人记录。(2)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确保实验结论正确无误。(3)要正确填写实验报告单。

4、组长上台领取材料。

5、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第一次后教

1、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2、教师纠错,重点问题集中讲解。

3、师引导小结: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共同特点是:这些物体都是铁制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共同特点是:这些物体都不是铁制的。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板书)

第二次先学

探究活动二:寻找铁质物体。

1、出示实验指导:

(1)火眼金睛判一判:硬币们为了谁是“铁家族”成员吵得不可开交,请审判官为他们裁决吧!你有什么方法?

(2)思考:辨认铁制物体用什么方法更可靠些呢?小组讨论交流,找到方法。

2、生分组进行实验。

3、教师巡视指导。第二次后教

1、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2、提问:为什么有的不是铁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3、生得出结论:因为有的不能被磁铁吸引。第三次先学

探究活动三: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出示实验指导:

(1)观察2号材料袋内的物体,议一议:磁铁隔着这些物体能吸铁吗?

(2)出示实验记录卡,小组成员互议如何填写,明确填写要求。

2、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做记录,教师巡视指导。第三次后教

1、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2、师引导小结: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板书)

3、生交流在实验中的其他发现。

三、随堂检测。

我会做:

1、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睛看更可靠。()

2、磁铁能吸引所有金属。()

3、检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实验中,检测的物体越多,结果越可靠。()

4、金属铜和铝能够被磁铁吸引。()

5、磁铁隔着一切物体都能吸铁。()

四、学以致用 交流收获。

2.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篇二

“科学本质”到底是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有着不同的解释,并非几句话就能言明。然而需要着重强调的是“科学本质”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有不同之处,更体现在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及科学精神有其独特之处。本文无意也无法罗列所有的科学本质特征,而且,有些能体现科学本质的特性如波普尔所强调的“证伪性”也很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堂中进行阐述。本文尝试选择一些有利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又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要素,把利用这些要素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家有些许启发。

一、寻找证据———科学知识的来源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是建立在证据和理性思维的基础上的。”[1]任何科学结论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来证实。生物真的是在不断地进化吗?马的化石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地球真的是圆形的吗?月食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科学是一门讲究证据的学科,在科学课堂教学中也可用寻找证据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养成用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

案例1《摩擦的利和弊》

在《摩擦的利和弊》教学设计中,教师往往先对摩擦进行分类,然后逐一讲解各类摩擦的特点,最后分析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各种方法。整堂课的顺序就是教师讲解加适当实验。为突出科学的本质,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寻找证据来设计课堂教学。

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通过寻找证据来研究固、液、气三者之间的摩擦问题。

(1)固体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当手在桌子上向后运动时,会感到有一个力在“拽”着手不让其运动,这就是证据,但不够明显,能否找到一个更易为大家接受的证据?这时可引导学生用毛刷在桌面上运动,毛会发生明显的弯曲。此实验不但表明固体间存在摩擦,而且也能说明摩擦力的方向问题。很明显这个证据较上一证据更能说明问题。

(2)固体与气体之间、固体与液体之间是否也存在摩擦?科学是讲究证据的学科,我们应有足够的证据来解释这些问题。证据可以在日常观察中所得,也可以通过设计实验而来。

(3)学生提出如和平号空间站碎片穿越大气层及陨石在大气中燃烧等证据来说明固体与气体之间存在着摩擦。这是平时阅读观察所得来的证据。对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可让学生设计实验来提供证据。如让单摆分别在空气和液体中摆动看哪个单摆先停下来(如图1),从而得出固体与液体间也存在摩擦。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上述案例主要是通过寻找证据作为线索来组织课堂教学的。由于需要解释说明新问题,因此需要以日常现象作为证据,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其中的科学道理;需要设计新的实验来获得新的证据。在分析日常现象、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习得了新知识。这些知识并非因为教材中有才要学习,而是在解决科学问题需要获得新证据的过程中习得。因此,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意义“的。

可以用寻找证据方式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有不少,如在《电阻》一节中,先让学生猜想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设计实验,收集获取相关证据,最后分析证据弄清各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课的共同特点是为了证明某项结论,必须用相应的证据来说话。在寻找证据的过程中,学生习得了科学知识,同时也习得了获取证据的方法、证据的种类等教材中没有明确指明的“隐性”知识。而分析证据能否支持假说、通过证据归纳推理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更是“灌输式”教学法所无法培养的能力。

二、科学对比———寻找对象间的异同

有些现象非常雷同,学生无法辨别其中的细微之处,这时就要用到对比法。对比法就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将各种事物加以比较,确定研究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探寻事物之间内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法。各种科学现象和过程都可以通过对比来确定其差异点和共同点,为进一步抽象概括做好准备。对比法是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之一。

案例2光学复习

在上复习课时,教师往往是先对光学知识作一简单地罗列,然后再做一些巩固练习。用这种模式上课的教师其内在的基本假设是:复习就是对知识的再次回忆,遗忘了就由教师进行提醒,再次强化记忆。由此导致越是上复习课,越缺少“科学味”。以下是在光学复习课中利用对比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师先出示两幅稍有差异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两图中的不同之处(如幼儿经常玩的找图中不同点的游戏),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对比法,即找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在黑板上画出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师生共同对比直线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和折射的异同点,使他们能初步运用对比法来比较各知识点的异同。接着让学生自己结合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和反射定律、折射规律,来对比光的反射和折射这两部分内容,以列表的形式强调两者的异同。按照此思路再进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对比、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的对比以及实像和虚像的对比等复习。

上述案例的知识主线是光学基本知识,方法主线则是对比法。在相互对比的过程中,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发射、光的折射等本来独立的知识综合起来了,初步建构起光学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这堂光学复习课,不但巩固了光学的知识,而且在实践中应用了“对比”这一科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对“对比”方法的应用做到了然于胸。

当教材中有多个知识点,这些知识之间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显著差异时,我们可以利用对比进行教学设计。如在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分别对各种力的方向、作用点、大小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建立统一的科学概念和知识结构。

对比仅是众多科学方法中的一种,分析、综合、类比、假说等均是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设计课堂,如通过水流与电流、水压与电压的类比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应熟悉教材的知识体系,了解知识的来源,根据具体的知识选择不同的科学方法来设计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

三、建立模型———复杂世界的简化

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科学家往往利用模型来进行粗略的理论计算,解释研究对象的规律,作出科学的猜测。如原子结构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等。通过这些模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科学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是以建构模型来进行教学设计的案例。

案例3浮力复习课

在复习浮力知识时,往往要复习浮力的基本概念、浮力测量的方法、物体的沉浮条件、浮力的应用等等。如何把这些知识串联起来,避免各自为政呢?我们可以利用鸡蛋建立模型来组织课堂教学。

(1)同一个鸡蛋放在两种不同液体中(如图2 (1) (2) )。

让学生分析在这两个烧杯中鸡蛋浮力的大小。根据这个模型,就可以解决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原理及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中沉浮的情况。

(2)两个大小不同鸡蛋沉入同种液体中,VA<VB(如图2 (3) )。

先让学生比较两个鸡蛋所受浮力的大小,用了什么原理?这个模型在生活中是否能找到应用实例?根据这个模型,学生就可以来分析汤圆熟了以后能浮起等问题。

(3)两个大小不同鸡蛋在同种液体中,mA<mB(如图2 (4) )。

用此模型可以解决远洋轮船上装卸货物时,船所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及潜水艇、沉船打捞等情况。

轮船、密度计、潜水艇及沉船打捞等这些千差万别的事物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浮力。现象各有不同,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本案例中利用一只鸡蛋作为模型,把浮力的各个知识串联了起来,为我们分析浮力问题提供了思考的“样式”。“经典科学观”认为科学知识的本质之一就是“普遍性与抽象性”,“任何真正的科学认识都不应停留在某个特定对象或状态,而应由特殊上升到一般”[2]。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认清现象中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找出事物的共同本质,最后建立模型。在此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得以训练。

除上述浮力模型外,科学教材中还有如分子热运动、物态变化等内容也可以用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组织教学。学生在对现象进行必要的简化,忽略次要因素,以突出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在模型不断地建立、演化、修正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认识科学的本质。

四、解决问题———科学方法的应用

波普尔明确认为:“科学开始于问题,而不是开始于观察”,“正是问题才激励我们去学习、去发展我们的知识,去试验,去观察”[3]。问题与科学天生就是不可分离的。问题与人生也须臾不离。“提出问题并且试图琢磨其中的机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之一。而科学史讲述的正是不同的个人、团队和集体是如何对某些最基本的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例如,人类从何时开始想知道地球是由什么组成,它的形状是怎样的?他们如何寻找答案?他们设计了哪些方法来得到结论?这些方法好不好?从哪个环节开始,这种探究变成了科学?这又意味着什么?”[4]

案例4“白盒子的秘密”

这是一堂7年级科学测量一章的复习课,要在一堂课内把长度、体积、质量及科学探究复习一遍有较大的难度。以下呈现的是我们利用了“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的复习。

(1)老师手中有一些白盒子,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这个白盒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学生作出种种猜测。(在实际的探究中,复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要判断里面可能是水或牛奶,必须要有证据。教师出示小资料,告诉学生1毫升水及牛奶的质量,学生由此得到启示,要测出若干毫升的液体,测其质量。(由此来复习液体体积及液体质量的测量)

(3)出示一正方体小金属块,小资料告诉1cm3铁及铜的质量,要求判断是何种金属。(培养学生设计探究方案的能力及复习长度测量及固体质量测量等)

在解决“白盒子”中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各项知识的学习(复习)。这些知识都是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的,非教材规定、教师硬塞。琳达·达林-哈蒙德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探究为基础的三种“高效学习”方法之一。[5]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终点是问题的解决,在起点和终点间的过程则是教学的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精确表征问题,提出解释,寻求解决的着力点(科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等等。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知识,反过来,又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高层次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借此过程得到充分发展。

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寻找这样的“大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一节则可以指南针的制作为“大问题”来设计教学。用“大问题”来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整个课堂。

要在科学课堂中体现科学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教师首先应认清科学的本质,教师自身的科学本质观必将影响其课堂教学行为。其次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能根据科学的本质来设计课堂教学。对科学本质的教育有“隐性”和“显性”两条路径。有研究表明,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一种认知性学习结果,应该被“显性”地教,而不是期望“在科学活动中通过一种渗透过程被同化”。[6]很显然,上述案例都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作出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巧妙地以某一能显示科学本质的方面来作出的教学设计。这些案例中既有“显性”的特征,也有“隐性”的地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我们思考、借鉴,以期能开发出更多的能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教学案例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修订项目组.科学 (7~9年级) 课程标准, 2010.8.

[2]郑毓信.科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5.

[3]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9.

[4]雷·斯潘根贝格, 黛安娜·莫泽.科学的旅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1.

[5]琳达·达林-哈蒙德, 等.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冯锐,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3.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策略 篇三

一、改变反应物药品用量,促进求异思维

“量变引起质变。”初中科学教学中很多实验,教师若有意改变实验中药品用量,与教材中规定用量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会达到“出其不意”的实验效果。这样教师设下疑团,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一次次撞击中闪耀。

如华师大九上第二章实验活动:“用新制的Cu(OH)2检验葡萄糖”。课本要求:用2ml10%NaOH滴加4~5滴5%CuSO4溶液制成Cu(OH)2再加入2ml10%葡萄糖加热煮沸,通过观察Cu(OH)2颜色变化,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改进实验方案:分组实验,每组做2次。第1次按课本药品用量及步骤进行实验,加热煮沸观察Cu(OH)2颜色变化;第2次用4ml10%NaOH滴加8~10滴5%CuSO4溶液制成Cu(OH)2(即Cu(OH)2过量),再加入2ml10%葡萄糖加热煮沸观察Cu(OH)2颜色变化与第1次实验现象进行比较。

实验过程中,有学生纷纷提出问题:“第1次实验Cu(OH)2加热煮沸后变成红色。第2次实验Cu(OH)2加热煮沸后为什么一部分变成黑色,一部分变成红色?”教师趁声追击问道:“同学们,根据第一次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们猜想第二次实验中生成的黑色物质是什么?红色物质是什么?说出你们猜想的理由。”

学生提出多种猜想:有的认为黑色物质是碳,红色物质是Cu。猜想理由是Cu(OH)2使C6H12O6脱水碳化生成了碳;有的认为黑色物质是CuO,红色物质是Cu。猜想理由Cu(OH)2是不溶性碱加热能分解成CuO和H2O;还有的认为黑色物质是CuO,红色物质是Cu和Cu2O。他的理由Cu(OH)2不可能使C6H12O6脱水碳化,否则第一次实验中Cu(OH)2也能使C6H12O6脱水碳化生成黑色物质,红色物质猜想是Cu和Cu2O,理由是从H2还原CuO实验了解到红色生成物可能是Cu和Cu2O混合物想到的;以上学生的猜想及理由似乎都很合理,但教师不急于评价对错或抛给学生答案,而是接着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黑色物质是C还是CuO,这红色物质是Cu还是Cu2O。学生又提出了多种实验方案:1.取黑色物质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微热看溶液是否变成蓝色,若变蓝色说明黑色物质是CuO而不是C。2.用石棉网灼热黑色物质,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石水的小烧杯罩住,观察内壁是否变浑浊,若浑浊说明黑色物质是C。3.将黑色物质灼热后,立即放入盛满氢气的集气瓶,看是否变成红色,若变红色说明黑色物质是CuO。4.在红色物质中滴加稀硫酸微热,若不能反应则红色物质是Cu,若能反应则是Cu2O。

以上实验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药品用量变,促进学生思维的质变。”所以教师只要留意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改变药品用量会出现不同实验现象的实验”巧作设计,设下迷津,让学生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不同,从而激发他们去猜想,去探究。这样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所学知识得以综合运用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培养他们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发展。

又如: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中,白磷足量或不足量充分燃烧后,钟罩内水面上升刻度不同,从而启发学生思考影响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各种原因。还如探究“用H2O2溶液和MnO2催化剂制取氧气”实验时,让学生用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5%、8%的H2O2溶液和等质量的MnO2混合制取氧气,观察到氧气速率明显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再如探究“Na2CO3溶液与盐酸反应”实验时,若在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与加入足量稀盐酸时观察到产生气泡现象不同,从而激发学生探究“Na2CO3与少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产物是什么?”等等都可选择这种实验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渗透“量变到质变”的辨证思想。

二、改变实验器材,培养发散性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整合意识。同一实验中要善于改变实验器材,采用多種探究方法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科学教学设计 篇四

(能量的转化)

三间房小学

郝秀艳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透过一些装置的工作过程分析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2.能设计并制作出一个风动小装置。

3.能分析出自己制作的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对同学的设计、制作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并帮助加以完善和改进。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装置被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从图中分析、描述能量在不同物体之间转化的途径,在转化过程中利用了哪些技术和设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难点:分析能量在物体之间是怎样转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具:

电灯、电吹风、摩托车、电视机、自行车、电热水器的图片。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的是无处不在的能量、那么,谁还记

得能量有哪些作用呢?(学生回答:能量可以是火车行驶,小草变绿,小牛长大……)人们在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电灯泡、摩托车都是一些常见的转化装置。你知道能量通过这些装置是怎样转化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板书课题:能量的转化)

(二)自主学习:

1.分析电吹风机工作时,输出和输入的是什么形式的能量? 2.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能量转化的装置,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3.你能说说能量转化的定义吗?

4.观察教材P50的图,将能量转化的过程记录在教材P50的表格中。通过分析一些装置的工作情况,你有什么发现?

(三)小组讨论:

1、自主学习中不能独立完成的的内容,小组讨论。

2、教师巡视辅导

(四)班级汇报

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 师纠正指导

(五)检测提高: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

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1能量转化定义

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叫做能量的转化。2.P50图中能量转化过程:

5.科学故事教学设计 篇五

胡艳辉

一、教学内容:动植物怎样过冬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气候环境季节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

三、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 1.引入:“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一年中气候怎样变。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 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2.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 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引导语:“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3.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a.猜测这些动植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

b.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c.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 d.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4.观察九月校园里面生物。

选择校园里面熟悉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用表格记录六种自己感兴趣的生物生长情况(记录九月的,以后每月跟踪观察)。拓展阅读: 冬眠的动物 地球上可控制自己体温的动物,称为恒温动物。可因环境温度改变而调节体温的动物,称为变温性动物,这些变温动物在冬天寒冷时,体温随着下降,而活动也跟着停止,此时体内对能量的消耗也随着减少,如此在不吃食物的状态下也能维持生命。“冬眠”的种类分为3种,第一种为蛇及蛙等两栖爬虫类的冬眠,其体温与周围环境配合,如环境温度下降则体温跟着下降而进入冬眠状态,己无法进行调节。第二种为松鼠等动物其体温于平时保持恒温性,在进行冬眠时,可将自己体温下降到接近环境周围之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在0℃以下结冻,其体温维持在5℃之间。第三种为熊类,熊在冬眠时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能长时间不进食而呈睡眠状态,在严紧的分类下应该是近于睡眠和冬眠之间。冬眠的哺乳类动物与我们身体构造上一定有什么不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两者器官和组织没有差异性,只不过是冬眠的哺乳动物能够利用特殊因子来控制神经荷尔蒙系统调节器官的代谢状态,如果能找到这种控制的遗传因子,将来人类或其他动物进行冬眠也不无可能性。在我们台湾因为天气温暖,所以动物的冬眠时间应该很短暂,尤其是动物园内属于可冬眠性的动物在保温及避寒的设施下于冬天还是能活动自如的。冬眠的哺乳动物啮齿目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翼手目蝙蝠食虫目刺猬还有青。九月,大榕树叶子有点黄,还有少数掉落的现象,“他”向我们传递着秋的气息!花圃里的月季花开的好艳丽啊,万绿丛中一点红!旁边的狗牙花洁白清香,犹如秋的使者。让我们把观察到的信息记录下来,十月再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变化吧。

科学故事教学设计

胡艳辉

教学内容:吃虫植物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听故事、欣赏教学光盘,感知吃虫植物的形体特点和吃虫过程,并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吃虫植物教具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

二、解决问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了解吃虫植物的形态特征。2.交流:能说说吃虫草为什么要吃虫子吗? 3.总结吃虫植物的特征。4.播放教学课件,观察吃虫过程。

5.讲讲吃虫植物的作用。吃虫植物吃的一般都是害虫,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人类的朋友。6.拿出吃虫植物教具,让学生直观的观察、触摸。7.讲关于吃虫植物的故事

三、教学小结

6.《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篇六

《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作者:杜玉霞

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13年第03期

摘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在开学第一课即《科学之旅》课上受益匪浅巧妙的把音乐的魅力融入课堂可以震撼人的,心灵;游戏是中学生的最爱,是学生进行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有机的把游戏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平淡变为突出,寓教于乐,寓教于练;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将物理学以实验为载体,以想象为翅膀,以团结合作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理念交给学生,本文即是在整合以上理念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份教学设计。

7.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篇七

一、媒体介入, 启动感知引擎

(一) 激发兴趣

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系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要想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借助游戏、竞赛, 让学习内容更具趣味性, 学习形式更具多元性, 确保小学信息技术学习更高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必须结合教材, 创新设计, 采取多种激趣导入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对知识的掌握也才会更牢固。

(二) 厘清思路

要想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感知课程内容, 教师首先要厘清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只有教师厘清了教学设计思路, 才能让学生清楚整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开展教学。在小学信息教学中, 知识之间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 一节课的内容一般会与上一节课所学内容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一点,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这种方法既可以夯实所学知识, 又可以让学生对现学知识产生兴趣。也可以围绕关键问题进行引导, 通过问题将整节课串联起来, 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在学习《画圆》时, 教师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画图的有关知识, 掌握了一些画图工具的使用技巧,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国宝熊猫。”学生通过旧知识进入新课的学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形, 同时思考画大熊猫可能会用到哪些工具, 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问:“我们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画?”教师演示, 并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绘画与手工绘画有哪些区别?”教师重点演示熊猫头部的画法, 总结画图方法, 并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在教师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中明确了画圆的方法。

二、任务驱动, 实现自主学习

(一) 明确问题

将教学目标设计成一系列“学习实践”任务, 利用任务驱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学习, 从而达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是任务驱动型教法最重要的环节,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必须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生只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效率才会提升。

(二) 主动探究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学好信息技术的重要方法。与其他学科相比, 信息技术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究, 主动获得知识。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更能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在学习《“我的电脑”窗口》时, 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打开计算机, 并双击“我的电脑”图标, 导入新课:“点击后, 桌面出现了一个长方形区域, 这就是所谓的窗口, 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窗口组成和基本操作。”接着教师演示、讲解窗口各部分名称:“窗口的第一行被称为标题栏, 它会显示窗口名称, 第二行是菜单栏, 菜单栏有对各种操作的菜单命令, 窗口的右上角有几个按钮, 它们有什么作用?”学生猜测讨论, 有的学生说:“我看到最右边有一个叉号, 这应该是关闭的意思吧。”还有的学生说:“靠左的那个键那么小, 而旁边的那个键显示的是一个大框, 应该有一个是缩小键, 一个是最大键, 变小的肯定就是最小化键, 大框则是还原成最大状态的键。”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

三、合作互动, 构筑交流平台

(一) 示范展演

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为了能让学生直观、有序地学习知识, 充分感知教材, 教师的示范展演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在示范展演的过程中, 要善于运用言语描述、具体操作激活学生思维,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体系, 达到理解、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具体展演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教学优势, 对计算机实行人为控制, 模拟某些现象,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观察方法, 使学生在观察中掌握技能。教师的示范展演必须规范、科学、简便, 这样学生才能看懂、理解, 也才能确保学生实践操作的高效性。

(二) 实践操作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 具备基本的操作能力, 教师的教学就能达到“不教”的目的。实践操作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过程中学习, 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 这样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具备了多实践、多操作的理论基础, 教师只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尽情发挥就可以了。遇到较难的问题时, 学生可以合作交流, 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教师再进行适当指导。

在学习《初识画图》时, 教师激趣导入新课:“大家喜欢画画吗?平时都是在纸上画, 大家想知道在计算机上画出来的画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随后出示优秀绘画作品课件。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启动记事本方法, 让学生展演。教师接着引导:“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启动‘图画’工具?”教师请学生在电脑上试一试, 学生认真操作。教师在介绍完“画图”界面后, 为学生演示画图方法、调整画布方法, 最后退出“画图”。教师布置画图任务, 学生利用“画图”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四、评价小结, 提升思维能力

(一) 教师评价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要正确对待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存在的差异, 不能统一标准, 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用多元化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2]可以设置三级评价目标, 让不同阶段学生都能得到公正的评价, 实现弹性评价。此外, 教师评价要贯穿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始终, 尤其是课堂小结部分。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 部分学生仍然理不清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通过小结评价, 再次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整节课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二) 学生总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点的简要归纳, 是对学习过程进行的归纳反思、回顾提升。学生在总结过程中, 要明确知识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 掌握学习方向, 从整体上把握课堂学习。学生总结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思, 能够帮助学生厘清所学知识结构层次, 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一定知识体系。

在学习《调整图形》时, 教师激情引趣, 导入新课:“一群辛勤的小蜜蜂在花园中采蜜, 多光荣啊!把它们画出来吧!”接着教师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 点拨学习难点。在拓展延伸、课堂总结环节, 教师利用任务进行训练:“用‘拉伸’或‘扭曲’变换出大小不同的蜜蜂, 并总结这两种方式的不同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完成任务后, 教师选取不同效果的作品, 让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有的学生说:“‘拉伸’的这只蜜蜂, 它与原来的图形比例是100%, 现在垂直和水平框中的数值都小于100%, 说明图形缩小了。调整图形还可以用到旋转和翻转, 在进行操作时, 必须首先选取图形再进行操作。这样其他图形不会发生变化, 如果不选取图形, 整幅图都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调整图形时该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法丰富多样, 教学手段日益灵活, 教师不能固守成规, 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适时改变教学观念,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任务驱动、合作探究法等具体方法, 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此基础上, 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包含的内容丰富, 实用性极强, 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它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拓展学生思维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精选教学方法, 实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科学性。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法

参考文献

[1]何秋华.优化“任务”设计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 (10) .

8.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 篇八

一、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科学始于观察自然,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自然。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二、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自然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科学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科学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湘北,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唾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兴趣特点进行实验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

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教师要全面了解当地的自然资源,做到心中有数,进行实验设计方可如鱼得水,运用自如。设计“植物的生长与环境”这类教学实验时,要安排学生对当地的气候资源、水土资源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记好观察日记,归纳总结出:植物适应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发育,什么样的植物适应什么样的土壤等有关植物生长与环境的知识,并指导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使他们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过程,好的实验设计思想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也有待教师更进一步地探索研究。

9.科学教学设计 - 副本 篇九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奇妙的水”第一课《认识水》,它是结合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离不开的、很熟悉的水作为研究对象的。

二、设计思路

⑴、以探究为核心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根据三年级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在这堂课中我主要安排了四个活动用各种方法观察水、认识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机会。

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⑶、注重对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所以在节约用水的的同时必需保护水资源,使学生养成热爱环境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并合理运用感官对水进行观察。

2.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二)过程与方法: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等)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三)情感

1.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2.意识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五、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六、教法选择

图示法、问题发现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

七、学法指导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八、教学准备:

1.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 2.桌上用透明塑料杯各装一杯自来水、白醋、雪碧 3.一块橡皮、一块木头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师:同学们,刚才的歌好听吗?那喜欢猜谜语吗?那咱们就来猜谜语,看多媒体屏幕:(1)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2)什么东西越洗越脏?(同学们很快猜出来是:水)

师:大家真聪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

(二)活动:

活动一:水是什么样子的?(5分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水的视频,边看边回忆你平时观察过水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根据自己平日观察进行汇报)

[本环节调动学生的兴趣来回忆自己对于水的了解] 活动二:观察水的特点(10分钟)

(1)师:(出示一杯水、一杯白醋、一杯雪碧)大家对于水这么了解,那么请问桌子上的这三个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分别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猜想:有的说是水,有的说不一定是水。让他们说出去这样猜想的理由,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没有颜色、透明的。(2)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如何运用我们的感官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制定方案

(引导学生完善方案,观察的方法可以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但是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观察的顺序应该是1看、2闻、3尝、4摸](3)师:现在请你利用这些方法来判断一下(学生分小组讨论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4)师:你是怎么知道哪杯是水、哪杯是醋、哪杯是雪碧的?引导学生说出水没有气味、醋有气味,水没有味道、雪碧有味道。--------板书: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再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观察水的特点,然后全班汇报交流水的特点)

活动三:水有形状吗?(5分钟)

师:提出问题:水有形状吗?水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小组内提出猜想、制定方案,并利用现有的器材进行探究。

师引导学生总结:水没有确定的形状,是流动的,往往受容器的影响,容器是什么形状,注入水后,水就呈什么形状。

师小结: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气味、味道、形状的透明液体。活动四:认识什么是液体(2---3分钟)出示实物:橡皮、木块、牛奶、白醋,比较它们与水的异同点。请你来区分一下那些没有形状、哪些有形状?(教师出示:牛奶、白醋、橡皮、木头)

延伸:固体是不能流动的、液体是可以流动的而且没有形状。

(三)教师小结并拓展延伸(5分钟)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对于我们而言重要吗?举几个例子。再出示美丽大自然中水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再看看水污染的图片,与前面几张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在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后,引导学生要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不能随便排放污水,乱扔垃圾…… 课后作业:请大家设计一个保护水资源的方案吧

十、教学反思

10.《科学是……》教学设计 篇十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简单电路》,教材第30页至32页。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一个简单电路的构成,初步学会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简单电路的探究,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做科学的热情,体会探究、合作、交流的乐趣。

3、科学知识: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重点

认识简单电路的组成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教学难点

能连接稍复杂的电路。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导线、小灯泡、小灯座。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新课。

二、亲身经历,科学探究

1、试一试。

用给定的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观察是怎样连接的。

2、画一画。

用图表示出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3、换一换。

提问:如果把小灯泡换成其他用电器又会怎样呢?

(1)把小灯泡换成小喇叭,会怎样?

(2)把小灯泡换成小电机,会怎样?

4、问一问。

(1)在连接过程中使用了哪些元件材料?

(2)怎样连接才会使小灯泡亮起来?

5、做一做。

(1)小灯泡亮时,怎样才能让它熄灭?

(2)小灯泡熄灭时,怎样才能让它亮起来?

(3)有更方便的办法来控制小灯泡的亮和灭吗?

请大家分组合作连一连。

6、说一说。

(1)这个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你知道这些材料各自的作用吗?

三、合作参与,探索发现

指导学生分组动手组装一个简单的红绿灯,并使红绿灯按指令工作。

(1)红灯亮。

(2)绿灯亮。

(3)红灯、绿灯都熄灭。

四、回顾亲历,自主小结

1、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知识?

2、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附板书设计:

11.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 篇十一

关键词:实验教学;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067-001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科学知识,发展能力,训练和培养了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下面就如何进行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设计,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实验课的问题情境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选择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又和所研究的问题有密切联系的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可使学生体会运用理想化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并为课堂中主要问题的研究建立基础。

例如《热的传导》一课,课的开始教师就说:“你们见过烧不死的金鱼吗?今天老师就让你们看看。”然后,老师把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金鱼放入一个大试管中,把试管斜夹在铁架上,用酒精灯对着试管的上部烧,试管上部的水烧开了,而金鱼仍然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教师说:“看来这条金鱼果然是烧不死,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同学们看后都惊叹不已,对这个现象感到惊奇,纷纷提出了想探索的问题。如:为什么金鱼烧不死?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烧,金鱼也烧不死吗?等等。探求愿望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学生真想马上就得到问题的答案,从上课的开始就投入积极思维的状态。逼真、生动、形象、有趣,学生会在趣中生疑,疑中求知,在愉快的情趣中主动进入思维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灵活多变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鲜活”的问题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探究的动力,还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催化剂”。

二、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

运用实验方法进行自主的科学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应享有比一般课堂更大的自由度。为了实现有效的科学探究和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及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应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从对实验研究问题的猜想与假设、实验实施方案的制订、实验的操作、观察与记录等方面为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研究做好准备。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必须了解儿童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根据儿童可能提出的问题去找材料,选择材料,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密切相关的、有吸引力的,使用时有安全感的,并适合儿童自行探究的材料。并且尽量选择学生生活中身边的材料。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自然,使他们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如在教学《水的浮力》时,我们不仅准备了常用的实验材料——水槽、气球、泡沫塑料、木块、乒乓球、钩码、瓷片、小石头、皮筋等,还特意准备了棉线、弹簧秤、平衡尺,让学生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利用皮筋和棉线绑住小石头,把它放入水中,弹簧秤的指针向上移了一点点,说明钩码在水中也变轻了,受到了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在平衡尺的两端用棉线各挂一个钩码,先让它们平衡后,再端起水槽让平衡一端的钩码没入水中,这时平衡尺就会向没有没入水中的钩码那边倾斜,说明没入水中的钩码也变轻了,它也受到了水的浮力。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知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兴趣。

三、通过研究结论的交流与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学科学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实验研究在探究过程中的重要性,还应使学生的实验研究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每次实验研究之后,仍然应该重视实验的结论。而实验结论的归纳过程,应充分考虑每位学生实际研究的差别,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师生互评的方式来进行,使每位学生都能客观地分析自己的研究情况:成功的关键在什么?是否还可以进一步改进?结果不理想或失败之后,又获得了什么经验?这样,既使实验成功的学生树立了信心,得到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也使暂时未获得成功体验的学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使他们懂得经验的积累是学习必须经历的过程,同样是实验研究的一种收获。

12.科学探究性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 篇十二

一、利用科学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精心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又紧扣教学主题的科学探索故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科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家的探究”时,讲述“天花和牛痘”的故事: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18世纪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丧生,即使有人幸存,也会在脸上留下难看的疤痕。10世纪时,我国发明了预防天花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安全,有时会导致人死亡。后来英国医生琴纳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更有效、更安全的方法。针对这个故事,开始讲述天花的危害,接着只说结果,这样就形成了悬念,学生听到这里,会急着想知道:1.当时中国是怎样预防天花的?2.英国医生琴纳找到预防天花的方法又是怎样的?这时,教师可组织以下讨论活动。

教师:在寻找预防天花的方法时,针对发现的现象,琴纳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为什么养牛场的挤奶女工没有人得天花。

教师:琴纳根据事实提出了怎样的假设?

学生:得过一次天花而没有死的人,可能不会再得天花。

教师:琴纳收集到了什么证据?

学生:1.琴纳发现得过一次天花而没有死的人,就不会再得天花。2.挤奶工第一次被牛痘感染时,也会产生小脓包,但痊愈后,不再被天花感染。3.琴纳的实验。

教师:琴纳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学生:得过一次天花而没有死的人,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

这样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出发,遵循科学探究步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了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富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演示实验会把学生引入一个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进而引发学生对实验产生兴趣而展开积极探究。

上学期末,温州市科学教研室举行“精品百课”示范课活动,一位教师上“大气压强”复习课时,拿出五个乒乓球和一条内径稍大于乒乓球直径的塑料软管,然后提问: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让乒乓球从塑料软管的一端进去,从另一端出来?有学生提出先把乒乓球从一端塞进去,再用棒子顶进去,乒乓球就从另一端出来。也有的学生说把乒乓球从一端塞进,然后用嘴向里吹气,乒乓球就会从另一端出来。该教师让这位学生上来实验,可由于管子较长,又有褶皱,没有成功。这时该教师抓起塑料软管甩动,使一端绕圆运动,另一端对准乒乓球,让学生惊呆的一幕发生了:乒乓球竟然一个个被吸进去,并从另一端飞出。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鼓掌。教师问:你能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吗?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起来了。经过思考和讨论,一位学生解释道:甩动的塑料软管一端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于另一端的空气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乒乓球就从一端进来,从另一端飞出。

好的实验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探究,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利用自然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科学与自然联系紧密,自然现象中处处涉及科学,从科学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入手来创设问题情境,既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对于“东虹日头西虹雨”这种自然现象,可分两步引导学生:(1)虹是怎样形成的?生:虹是由于太阳光射到空中的水滴,发生折射与反射形成的。当大气十分干燥或者大气层里只有微小的水滴时,虹是不会出现的。只有大气层里有较大的水滴时,才会有虹出现。所以天空里有虹出现,就表明大气里有较大的水滴存在。(2)为什么是“东虹日头西虹雨”?生:因我国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大气运动的规律是自西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下;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往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未来无雨。

生活中学生常遇到这样的自然现象,他们有兴趣利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了探究能力。

创设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手脑并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摘要:问题情境是科学探究性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应依据科学课程教育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完成探究,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3.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篇十三

【教材分析】

《了解空气》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也是学生探究“空气”的第一课。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第二部分:通过“纸团不湿”、“水下倒空气”这两个比较经典的、具有魔术般神秘色彩的实验活动,并借助可见媒介——水,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本课的重点在第二部分。教材的思路是让学生学会做这两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从而得出结论。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指导学生按照“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识程序,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的性质,即通过“吹气球”的游戏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利用教师提出的一系列常见的、有结构的材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就能保证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积极主动、有效的,探究的经历是真实而深刻的。

【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初步认识到空气的一些显著特征: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气体。虽然学生知道有空气这么一种物质,但对空气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尤其是对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存在,并且占据空间的事实缺乏认识,学生也没有真正尝试去揭开空气的神秘面沙。而《了解空气》这一课是引导学生探究空气这种自然物质的开门课,其目的是引领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对空气形成科学的认识。引导学生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知道空气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占据空间,能流动。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观察、体验、实验等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一些性质。

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到一种新的探究方法。

3、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中的困难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难点: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透明的、不漏气的塑料袋,一个大头针。学生四人一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水槽(用塑料盆代替也可以),两个透明的玻璃杯,两三张32K的废作业本纸,一个干抹布。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做一个“水下点蜡”的魔术游戏。

猜猜关于空气的谜语。“看不见,摸不着;没颜色,没味道。人们离开它,谁也活不了。”

【评:利用魔术、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引出了空气的一些特点。】

播放课件,引出问题。

我们来研究空气,谁来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空气的知识。

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你还想知道空气的什么问题?

【评:在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他们对空气的研究欲望。】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空气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二、.感觉空气。

1、收集空气。

要研究空气就要先想办法“逮住”它,怎样才能“逮住”它呢?大家来想想办法??

我们用塑料袋来收集空气,大家一起动手,看谁收集的空气多?

2、感觉空气。

空气是什么样子的东西?收集到空气后我们怎样研究它呢?我们要先用感官来观察。大家想想办法怎样用感官观察?

我们可以用手来摸一摸、按一按,看看有什么感觉?

我们在袋子上扎一个小孔,挤压塑料袋,让空气吹在脸上,你有什么感觉,听听有什么声音???

别忘了填写你们的科学文件夹啊!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我们刚才运用感官观察了空气,大家肯定有许多发现,我们来交流自己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交流会使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发现。

大家感受了空气,说出了这么多对空气的感觉,真不错!下面就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如果你把这个实验做成功,并能研究出其中的科学道理,你就可以成为一位魔术师了??

【评: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眼、耳、鼻、嘴、皮肤……)进行观察,充分地感知空气,建立丰富的表象。注重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填写科学文件夹,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新的发现,培养创新精神】

三、.纸的奇遇。

1、用桌子上的水槽、水、玻璃杯、废纸片做魔术。

把纸揉成团,放到玻璃杯里,紧压在底部,要压紧,杯子倒过来时不能掉下来。

先猜一猜,把杯子倒扣直立着压到水的底部,纸团会不会湿?

实际做一做看究竟会不会湿。

(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看看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引导他们将实验做成功。)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先想一想,看能不能作出解释。

再做一次,仔细观察压入水中的玻璃杯里有什么现象?

解释玻璃杯里那段“空”着的地方是什么?

3、认识魔术的秘密是空气占据空间。

水已经没过了杯子,为什么杯子里有空气的那一部分水进不去呢?这一部分让空气占着,所以水进不去。这叫空气占据空间。

现在知道纸团为什么不会湿了吗?

【评:运用“猜测-实验-思考-结论”的方法,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四、谁赶走了杯中的水

1、再来做一个魔术。

14.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篇十四

教学背景:本课是一年级第一次科学课,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对科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本节课引领学生走近科学。教学目标: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能提出科学感兴趣的话题。

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能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与他人分享交流。教学重难点:对纸片结构进行假设,并验证结论。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科学的第一课,那么谈到科学我们会想到什么?下面我们看一下第一幅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第二幅图雨是怎样形成的?那看了这幅图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第三幅图气球为什么会飘到空中?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第四幅图火车怎样跑得快,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教师的情况提问,比如你们看到教室里的花,你想知道什么?看到我们用的多媒体你想知道什么?看看我们的周围你想知道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想知道?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当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时科学课学习就开始了。

(进入第二部分)

教师:我们的科学学习开始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回答这些科学问题呢?同学们看看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在吹纸条,在我们科学上把这种寻求问题的方法叫作科学探究。我们做科学探究的开始就是要假设,假设的意思是猜猜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下面我们来猜一猜,向两片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

教师:我们的猜想不一定正确,下面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分组:同桌为一组,一人实验,一人记录。

实验步骤:撕两条细长的纸条,分别捏在两个手中,垂直放下。先观察静止时纸片的状态,然后向两纸片中间吹气,观察纸片变化。变换角色,重复试验2-3次。

注意:旁边同学最好不要走动。不要在有风的地方实验。纸片不要太厚,要细长。汇报实验结论

教师指导学生讲述实验过程与结论。

让学生说说通过这个实验有什么感受?猜想不一定正确,需要实验验证。

(进入第三部分)

教师:我们学习科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下面我们来折纸飞机,放飞我们的科学梦想吧!活动:折纸飞机(教师教学生折多种多样的纸飞机)注意:讲解不要太快。也可以放视频学生一起学习。

总结: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科学课,我们可以探究宇宙的奥秘,研究各种动植物,可以亲自动手实践,可以实验探究探索奥秘。你一定会爱上科学!板书

走近科学

1、科学的开始:发现提出问题。

2、科学探究:向两纸片间吹气。

15.语文教学中要科学地设计提问 篇十五

强调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提问的随意性,那些脱离学生实际的提问、过于简单的提问、繁琐的提问、无目的的提问都达不到课堂教学的要求,应当坚决杜绝。因为这样的提问枯燥无味,它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失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提问不当,不仅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极其有害,是与教育改革的方向背道而驰的。

我们知道小学生在说话中语病多,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差,为了使他们会说完整、正确的话,写出通顺的句子,多年来我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提问法。

一是叙述提问法。这种提问法是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按课文中的句子、词语,联系上下文,总结课文内容去回答。这种提问法,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的内容,把分散的内容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是启发提问法。这种提问法是在提出问题或在学生回答问题遇到障碍时,做必要的提示、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提问,不但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是思考提问法。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从课本上不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处于欲答不能的状态,教师要在问题提出后,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让他们回答,也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通过开动脑筋进行认真地思考,学生就能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提高。这几种提问的方法在一节课中,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运用,可单独使用一种方法,也可以交叉使用三种方法。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些方法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倍增,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不断发展,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16.科学教学案例设计 篇十六

关键词:思维发展;教学设计;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任务不再是片面完成知识传授,而是要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整合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且探究了优化科学教学设计,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作业评价三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念和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简单,且该阶段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期,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课件、网络专题以及教具等,教学设计时更是要遵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优化科学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它对课堂具有导向性、控制性、鼓励性和评价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较为注重教学目标的“导向性”,而忽视教学目标的“控制性”“鼓励性”和“评价性”(下面简称“三性”)。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性决定,“三性”不仅不能忽视,且要将“三性”与“导向性”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面发展。教学目标不具有“控制性”,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具有控制性,必定会使课堂教学组织陷入无序的状况中;教学目标不具有“激励性”,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学目标不具有“评价性”,不利于验证学生掌握情况,把握课堂教学情况。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年级上册)一课为例,传统的教学目标设置一般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分为: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知具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掌握识别生物的标准。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节内容,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

优化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还应该有控制目标、激励目标以及评价目标。

控制目标:把握课堂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和节奏感,避免课程探究杂乱无序。

激励目标:肯定学生的行为,表扬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评价目标:课堂整体基调教师满意度较高,学生对于知识与教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对比两个教学目标后发现,优化后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突出学科的限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行为更具有针对性,兴趣高涨,整个课堂井然有序、生动有趣,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2.优化教学过程

科学学科具有直观性、生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探究活动”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力求具有生活性,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笔者较多的是采用展示丰富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层面开展科学探究等方式进行。

多维展示教学内容:教材设计的内容非常有限,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施教,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内容零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网络图片和实物教具等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如,在学习《校园里的植物》(三年级上册)时,笔者将课前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看到许多植物图片,在视觉上先给予学生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科教片的一段或者一部分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明白植物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展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植物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实地观察,整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还会促使学生养成分析、概括、观察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创设生活情境模式: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课堂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更热爱生活。如,教学《常见的材料》(三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日常运用的实物拿到课堂上,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成员,将自己小组的实物进行简单的讲述,而且要指出该物体的材料。对于有异议的实物,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让学生明确事物的性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思维得到发展。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探究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如,在学习《土壤里有什么》(三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移到学校的操场上,将学生分为任务不同的几个小组:有负责搜索土壤中的植物、有负责搜索土壤中的动物,而且要求各个小组对发现的生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将小组的成果汇报一下。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放任,而是要及时引导,促使探究活动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3.优化作业评价

小学科学的作业与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有许多不同,典型的特点就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更要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优化作业评价,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多元化和个性化,肯定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闪光点,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且这个问题需要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加以解决,但又不能够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探究,这样以来学生作业的过程,就是自身思维的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不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作业评价,促使课堂教学设计得到优化,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思维个性,保护学生的闪光点,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禹卿.为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效果良好的实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2]孟令红,石新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

上一篇:市场部安全生产月工作汇报下一篇:夏日村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