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2024-10-02

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精选8篇)

1.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篇一

浅谈小学生健康体质状况

洪湖小学 赖育銮

我在深圳市洪湖小学从事校医工作20年来,看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们在这里健康成长,他们在洪湖小学学习阶段的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20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高速发展,深圳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家庭饮食营养丰富,也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但是,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没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的方面反而呈下降趋势。

目前,学生的体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体能指标呈下降趋势;

2、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呈下降趋势;

3、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4、近视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越来越多的目光已经关注到学生身体健康上来,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日趋上升。然而,当我们开始关注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时,其状况实在令人堪忧,那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1、有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欠妥,过分的关心、溺爱,养成了孩子过分依赖的心理,家长普遍最关注的是孩子身体,但又不注意身体与营养的关系或者不懂得科学膳食。一方面,肥胖成为危害小学生,尤其是城市小学生健康的一个新问题,大量食用洋快餐、饮料、膨化食品等不健康食品;二是学生营养不良,学生的挑食、偏食等都造成了学生营养不平衡,身心发育迟缓,影响体育锻炼质量。在我们学校,这样两级分化的体重是越来越严重。

2、现在的小学生作业量过大、无暇运动。绝大部分的学生不但有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家长布置的,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写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写家庭作业的时间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运动,学生个体体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无力参加体育运动。

3、现在的很大一部分小学生在家时,过度沉溺于游戏机、电脑和电视,所以,除了在完成大量的学业作业之外,剩余的时间都在面对着屏幕,不用说运动,到户外的时间都十分有限,造成小学生的近视率也在逐年的增加。

4、因近几年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导致学校紧抓安全教育不放。因此,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尽力追求安全,不敢放开手教学去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锻炼项目。

这些存在的问题,有些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那么,我们该如何去改变这些让人堪忧的现状呢,本人有点小小的看法和建议:

1、适时控制儿童的饮食,这一点是针对体重超标的儿童。给儿童提供充足的营养是适当的,但是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将会导致儿童肥胖,发育迟缓,这些十分不利于儿童的健康生长。

2、家长要形成增强儿童体质的意识。学生在学校每日接受大量的功课,家长不应只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应注重儿童的健康发展。平日多多督促儿童参与体育锻炼,从体力、速度、柔韧度、协调性等多方面发展,不断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学校可以定期为学生进行体能测试,然后发给家长一份相应的运动情况表,把学生的在校锻炼情况反馈给家长,使家长了解其子女的体质状况,知道其子女有哪些方面的不足,两方面合作,共同找出改变这一现状需采取的措施。

3、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4、加强两操管理,早操、课间操时间较短,内容单一,学生缺乏兴趣,运动负荷小,也许有人认为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然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发展耐力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现在我们洪湖小学在全校开展的 “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全校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充分使孩子动起来,将孩子“赶”到操场上去,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趣味性浓的运动项目,真正让学生的身体运动起来,也能提高锻炼的质量。

6、沟通家长,共同努力。从小培养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看书、上网、看电视不要连续超过一小时;眼睛在长时间疲劳后,要多远眺;在校时,要坚持做眼保健操。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眼睛,及时发现眼病,及时治疗,对视力低下的同学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同时要坚持课外活动,每天坚持1小时的体育活动,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要注意孩子们的合理营养,避免偏食,挑食,过多地吃糖或零食,增强学生体质和抗病能力。

上述是我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改善措施的几点想法,如何切实有效地来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或许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完全解决的。身体素质是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这是任重而道远的。如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在各大国际赛场上一次又一次、越来越多地取得佳绩,激发了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更大关注和热情。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应当把这份关注的热情转化为自身的体育锻炼习惯,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一生中重要的生活方式。作为小学校医的我,真想看到孩子们在小学阶段,身体棒棒的,学习棒棒的,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引导,希望孩子们的健康体质向我们的生活水平一样,大大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广大少年儿童带来充满健康阳光的未来。

2.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篇二

1.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选取吉林省四平市5所小学3-6年级共计7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为390名, 女生为366名。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用由澳洲Deakin大学审核, 并经过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和修订的CLASS-C问卷进行调查研究;体力活动问卷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s) 是目前评价体力活动最普遍、最实用的方法之一。另外本研究还重点通过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2 研究结果

对各项测试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表1与表2为研究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形式表述。

3 讨论分析

儿童青少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行为和生活方式等逐步建立、发展形成的关键阶段, 这对未来成年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行为习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有研究证实经常性的体力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诸多益处, 如减少肥胖发生、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水平、促进骨量沉积、改善心理健康等, 因此, 世界卫生组织 (WHO) 及许多国家医疗教育机构等都提出了针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指南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 建议平均每天进行不少于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当前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明显不足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 同时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测试内容涵盖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等方面, 本研究以吉林省四平市5所小学3-6年级学生为测试对象, 表1与表2为学生体质测试结果。首先通过身高与体重的计算BMI指数 (Body Mass Index) 即体重 (kg) 公斤数与身高 (m) 平方的比值来初步分析学生的身体形态。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公布小学3-6年级男生BMI指数正常范围值分别为13.9~19.4、14.2~20.1、14.4~21.4及14.7~21.8, 研究结果显示各年级男生、女生BMI指数都处在健康标准的正常范围值之内, 这说明四平市小学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基本属于正常, 并未出现明显的肥胖或超重的情况发生。身体机能通过肺活量的测试结果分析, 各年级男生、女生肺活量基本上呈现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同年级男生高于女生;该结果与体质锻炼标准肺活量单项评分相比, 所有男、女生肺活量基本上处于70-74分之间, 这说明四平市小学生身体机能状况属于及格范围, 需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切实采取相应有效的办法来改善现状。身体素质测试项目涵盖了对小学生的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检测。研究表明各年级的男、女生快速奔跑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但是各年级男、女生50s跑单项评分标准较低, 都基本处在66-74分的及格范围, 这提示目前四平市小学生速度素质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坐姿体前屈是测量在静止状态下躯干、腰、髋等部位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肌肉、韧带伸展性和弹性, 当个体柔韧素质越好, 表示其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并且关节越灵活, 更有利于发挥力量、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对提高技术动作效能并防止运动损伤发生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各年级的男、女生坐姿体前屈测试评分结果处于72-78分的及格范围, 这表明四平市小学生身体柔韧素质水平中流水平, 但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60s仰卧起坐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结果表明各年级男、女生单项测试评分都处在60-66分相对较低的及格水平, 这可能学生与长期久坐少动的行为习惯有关, 这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加以训练, 亟待强化该项身体素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规定, 小学的加分指标为60s跳绳, 加分幅度为20分, 通过本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男、女生都呈现相似发展趋势, 6年级男、女生成绩均为优秀;而3~5年级跳绳单项评定为及格到良好的水平;50m×8往返跑项目主要考查学生速度、灵敏及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 结果表明随着年级增长, 男、女生都呈现出完成用时更短的趋势;但是各年级男、女生单项得分都明显较低处在60-64分及格范围内, 说明被试者此项能力尤为欠佳, 有待进行训练提高。

4 小结

综合分析发现目前四平市3-6年级小学生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 亟待各相关的部门及学校、家长等动员起来, 深入持久的开展阳光体育、快乐体育活动, 为进一步改善学生体质状况、为培养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静态活动方式不断增加而相应体力活动日渐减少, 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正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目前儿童青少年人群的肥胖发生率及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某些慢性疾病等问题正日益凸显。有专家呼吁, 应把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倡导多方力量行动起来, 关心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本研究拟通过体力活动问卷 (CLASS-C) 对四平市小学生进行调查, 以初步掌握其体力活动情况;在此基础上还重点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测试, 以进一步了解四平市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为后续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等策略实施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体力活动,健康

参考文献

[1]杨贵仁, 盛志国.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2-8.

[2]何仲恺, 体质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 2002, 22:3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25-54.

[4]李榴柏, Joseph Green, 李佳琦等.北京城区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调查研究[R].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卫生学研究所学术报告, 2003:27-32.

[5]戴剑松, 孙飙.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综述[J].体育科学, 2005, 25, 9.

[6]马冠生, 刘爱玲, 张倩等.北京市西城区小学女生体力活动现状[J].中国校医, 2002, 16 (4) :292-294.

[7]Brodersen Naomi H, Steptoe A, Williamson S, et al.Sociodemographic, developmental, environmental, and psychological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 at age 11 to 12[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05, 29 (1) :2-11.

3.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研究 篇三

一高校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一)学生没有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还能严格要求自己,但一到高年级往往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放松要求,加之对健康教育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吸烟、酗酒扩大化,上网时间过长、睡眠时间紊乱,饮食没有规律等等,这就引起许多疾病的产生,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

(二)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制度

很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体质健康监测管理制度,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更没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动态监测体系。虽然大多数学校建立体检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档案管理混乱,甚至没有起到根本的监督作用。同样,大部分高校都执行了国家要求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也形成了一些电子档案,但这些档案在实际利用上却很少,也仅仅是起到了上报学生测试统计数据的作用而已。很多学校并未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这就使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三)体育课及其考核被取消,使学生的体育活动受到影响

大学生入学后,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管理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但是,进入高年级后,不上体育课,也取消体育选修课与考核,有的学校甚至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都免掉了。因此,学生体育动机受到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上呈下降态势。目前,虽然有许多高校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体育选修课,但仍然是注重形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实际改善效果不明显。

(四)临近毕业,社交活动增多、就业压力大等原因,使学生无暇顾及体质健康状况

目前学生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也较为苛刻,为此高年级学生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落实工作单位。另外,学校的就业率要求学生也要尽快找到就业单位。这样,社交活动就大量增加,使得高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要求不再那么强烈。体育活动时间明显减少,体育行为也必然会表现出不主动、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出勤率低,导致身体素质全面下降。

(五)学校对高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要求不严

针对高年级学生特有的现象,学校在管理上宽严尺度把握不当,对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行为处罚上也从轻于低年级学生。表现在两操上就是出勤率低、出工不出力,达不到锻炼效果。有的学校根本就不组织两操,完全靠学生自觉锻炼。在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很差的情形下,学生体质健康就很难有一个较高水平的保证。

(六)学校体育设施器材匮乏,降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由于高校多年扩招,当前许多高校场地器材严重不足,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仅仅达到办学基本要求。体育设施器材的匮乏,导致高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少。另外,学校场地器材配备的不足,使得体育公共产品的供给体系难以适应学生需求多样性的要求。长此以往,降低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七)学校缺少体育锻炼的氛围,校园体育文化不浓厚

高年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少且单调,各种竞赛也时常把他们排除在外,如果没有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的熏陶,势必会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不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另外,有的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怕苦、怕累、意志品质差、懒惰心理作怪也是主要的原因。受网络的影响,学生上网时间多,导致体育活动时间少了。

二改善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高校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健身观和体育观,通过体育课、体育健康专题讲座、板报宣传等有计划地使学生系统地学习体育知识、健身教育和健身方法,充分了解健康是生命之本、事业的基石、竞争力的源泉。让学生学会一两种能够常年坚持而且行之有效的体育技能和锻炼方法,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终身坚持锻炼的意识。

(二)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机制和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

根据教体艺[2014]3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通知精神,“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对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监测要定期严格执行,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把入学体检、毕业体检及定期体检资料纳入学生档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并对体检资料和体质健康测试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可以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提供适宜的运动处方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三)建立科学、严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要严格认真地监督管理

高校对高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要严格认真。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积极参与两操的体育锻炼活动。学校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合作,有效管理,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以到达增强学生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上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认真执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开设体育选修课

高校高年级学生同样要严格、认真地执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并且要恢复体育考核制度。考核内容不仅要把身体形态、机能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作为考核的量化指标,而且要把两操、课外体育活动(参加俱乐部、体育竞赛等情况)以及适合于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的选修项目(如武术、耐久跑、健身操等等)作为主要量化指标来考核,以此来增强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当然,也可以增加一些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考试。湖南大学刘花云教授对大学高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素质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高年级参加体育选修班的同学的体质健康水平要好于不参加选修班的同学,并且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参加选修班的同学自觉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明显多于未参加体育选修班的同学。因此,建议高校应该在高年级开设体育课(必修课或必修的学分制的选修课)。

(五)增设体育场馆,创建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一所体育环境建设得好的学校,其校容校貌充满着浓烈的体育文化氛围和蓬勃的青春活力,吸引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欲望。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学生室外使用面积4.7平方米,室内使用面积0.3平方米。因此,设施齐全、配备完整的体育场馆同样满足了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说来,人自幼就爱“玩”。如果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齐全,就会吸引学生,每个学生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运动的项目、方式、方法,从而增强体质。

(六)增进体育交往,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高校要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把高年级学生纳入“阳光体育运动”中来。有计划地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活动,使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沙龙、体育兴趣活动、体育俱乐部、体育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校与校之间提升对体育观念、体育道德、体育行为规范、终身体育等方面的理解,并逐渐形成较稳定的体育习惯、兴趣和爱好。正如加拿大学者斯蒂芬·利考特所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它周围的生活环境。”因此,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带动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健身活动中去,并通过这些活动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增强体质,从而减少疾病,提高学习效率,使高等学校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颖,王新建.大学生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2]张自力,等.试论隐性体育课程的本质、结构和特征[J].中国学校体育,2002(1).

[3]刘花云.大学高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2).

[4]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Z].教体艺厅[2004]6号文件.2004.8.22

4.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篇四

大学生,应对好体质“隐形杀手”

在前不久于广州闭幕的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一个名为《中国大学生健康与生活行为调查报告研究》的专题报告,引起了国内外体育教育专家的关注。这份调查报告显示,65.68%的中国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7.57%的大学生不吃早餐,15.44%的大学生不懂得饮食要荤素搭配。 体育教育专家指出,当今大学生存在种种不健康行为的部分原因,就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这反映出我国早期健康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活反没了章法 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规律,一旦考上大学,生活反倒没了章法。熬夜、饮食不规律、长时间上网的人不在少数。考试前或考研前,大批学生天天泡图书馆,甚至连吃饭都可以免,这造成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颈椎病。

“中国大学生健身运动处方实验与计算机应用评价系统研究”课题组曾于至间,对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部分高校607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课题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黄玉山教授介绍,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不吃早餐、不喝牛奶、挑食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比例分别占7.57%、19.69%和10.95%。在闲暇生活中,大学生将体育健身排在文化娱乐、上图书馆之后,经常从事体育健身的学生仅占19.12%,还有65.68%的大学生“感到运动不足”。 健康知识容易被忽略 究其原因,不少体育教育专家认为,缺乏健康知识是一个重要原因,这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隐形杀手”。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门研究运动营养学的林华教授说:“当今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日常体育运动不够。健康知识是体育运动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它,学生才能调节自己的生活规律,更科学地生活、学习、运动。”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从事体育课程与教育研究的邓晓芬教授说,在美国,健康知识被公认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授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与如何进行体育运动。 邓晓芬教授认为,掌握健康知识是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知识,不愿运动的人才会知道运动的好处,才能促使他们去运动;喜欢运动的人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 早期健康教育缺失 从事健康教育研究多年的黄玉山教授指出,我国大学生存在种种不良生活习惯,反映出我国高学历人群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偏低。她说:“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与加强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但我国早期健康教育形势不容乐观。”

“从小开始,学生家长往往会忽视早期健康教育。”黄玉山教授说:“不少家长宁愿让孩子多吃两个鸡腿,也不会敦促孩子去锻炼半个小时。” 不少中小学生反映,学校的健康教育课就是在下雨天不能到户外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领学生在教室内读读健康教育课本,或“照本宣科”地念一些理论。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闫告诉记者:“大学4年,我只听过一次健康教育讲座,发现没什么意思,去的同学也不多。”

健康教育水平待提高 在我国,健康教育课一般由体育老师负责。黄玉山教授指出,体育老师健康教育意识不强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5.在读中专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 篇五

中专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如何, 将会影响到中专学校人才培养合格率的问题, 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校变化的连续性, 本文通过对通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2012级150名男生的身体素质及心血管机能进行三年的跟踪调查, 客观准确地分析学生体质变化情况, 为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中专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中专部2012级150名男生, 入学年龄:17至21岁, 身体健康, 没有病史。

2. 研究方法

第一,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对在校中专学生身体素质和采用运动医学中的心血管机能测试——台阶机能试验, 进行连续五次 (12.09, 13.05, 13.09, 14.05, 14.09) 测试, 测试指标:铅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米跑、1000米跑、台阶指数。

第二, 把获得的数据经过统计处理, 分别进行各个单项指标及各年级整体之间的分析、对比, 来反映在校中专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

二结果分析

1. 身体素质

2012级中专学生在学校期间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 经过跟踪测试, 三年里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P<0.01) , 98%以上是入校时成绩差, 在一、二年级成绩呈现上升趋势, 在三年级成绩出现下降, 但三年级成绩又高于入校初期 (见表1) 。

通过观察各个项目的数值变化, 学生在三年学习生活过程中, 明显表现出不均衡性, 即测试项目指标在一、二年级呈现增长, 而在三年级又略有下降。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学生在入校前的准备考试阶段, 学校开展体育比赛和课外体育活动较少, 学生参与人数少, 没有针对性, 多是简单的走过场形式, 有些父母家长过分溺爱子女, 不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孩子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 学生的饮食习惯和方法不科学, 学业负担又重, 为了准备考试体育锻炼减少了, 这个时候身体素质较差, 各个项目的成绩指标最低。在考入中专学校以后, 体育锻炼的各种机会和时间增加了, 各项目成绩上升, 进入中专三年级的时候, 由于学生学习和就业负担加重, 学校又取消了体育课, 同时毕业实习减少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 这些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2. 心血管机能

经过三年的追踪观察、测试, 心血管机能的台阶指数总体反映呈上升趋势 (P<0.01) , 见表2。入校初期平均指数为52.67, 是“差”的等级, 只有10.66%达到“中”的等级。平均指数在一、二年级有所提高 (58.52、67.86) , “中”等级的人分别占19.33%和22.67%, “良”等级以上的人分别占20.67%, 24.00%。三年级和一、二年级相比有所下降, 平均指数57.69, 3.65%的人达到“良”。总体上看, 中专学生心血管系统工作能力在校期间呈发展趋势, 与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相一致。

三结论

第一, 增强中专学生的体质, 改善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是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追踪实验结果, 学生们在学校期间体质发展呈上升趋势, 三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体育课教学有待于加强, 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学业及健康的体质走向社会。

第二, 中专学校学生在入校初期, 心血管机能和身体素质较差, 因此一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 要考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

四建议

第一, 学校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工作, 保证学生每天在校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师要把好教学关, 向课堂要效益,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有效地发挥体育课、课外活动、课间操等的作用;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安排教育内容, 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多做贡献。

第二, 体育教师要积极与校医务室沟通, 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 搞好卫生知识宣传, 进行饮食与营养、运动与保健的指导, 加强学生的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季节性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学习, 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强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三, 体育老师要加强钻研, 积极实践新课标, 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让学生乐学、乐练, 扎扎实实地上好体育课。教学中做到课堂与课后相结合, 发展技能与体能相结合, 传授知识与培养意识相结合,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意识的培养, 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 强化对学生健康行为的指导, 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第四, 学校要营造锻炼氛围, 体育老师要与班主任密切配合, 组织各种形式的锻炼活动, 引导学生去参与体育锻炼, 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学校要向家长宣传“健康第一”的思想, 提高家长认识, 更加关注子女的体质健康问题,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从营养、体育锻炼、个人卫生等方面与学校配合, 增强学生体质,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要组织一系列的小型体育活动和竞赛, 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 让学生有个展示自己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的舞台, 帮助学生确立一个体育锻炼的目标。学校要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 做好各项的数据统计汇总, 及时分析, 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摘要:运用跟踪调查与测量法, 对中专学生近三年来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心血管机能跟踪调查, 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趋势, 为进一步促进中专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专,学生体质,身体素质,心血管机能

参考文献

6.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篇六

1 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1.1 身体形态分析

形态指标采用身高、体重标准评价,其评价等级为正常体重、超重或较低体重、肥胖或营养不良[1]。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不同年级学生在各评定等级上表现不同。(1)营养不良所占比例由低到高依次是二年级、四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反映出一年级学生经过中(高)考冲刺阶段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现象;(2)较低体重所占比例由低到高依次是三年级、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其中女生所占比例远高于男生,这是由于四年级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压力较大;(3)正常体重所占比例各年级均接近半数,说明大多数铁岭师专学生体重正常;(4)超重所占比例由低到高依次为三年级、一年级、四年级、二年级,所占比例均不超过10%;(5)肥胖所占比例由低到高依次为四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三年级肥胖比例为16.36%,远高于其他3个年级,这是由于根据高职教学大纲要求,三年级体育课由4学时/周改为2学时/周,三年级学生每周运动量减少。从各年级学生身高、体重标准评价结果看,铁岭师专学生身高、体重指标基本正常,其中二年级学生最为理想,四年级学生起伏较大,这说明学生群体形态呈现偏态及体重两极分化现象。调查显示,铁岭师专学生与全国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相比,身高均高于全国大学生,而体重低于全国大学生,属偏豆芽型。考虑这与学生农村生源、生活水平偏低有关。

1.2 生理机能分析

生理机能评价主要采用肺活量指数进行身体机能在动态状况下的水平评定。调查结果显示:4个年级学生肺活量指数优秀率和良好率占40%,及格及以上比例高于80%,其男生明显好于女生。我校学生呼吸系统机能总体状况一般,这与其身高、体重标准评价情况相吻合,接近全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国家标准[2](见表2)。

1.3 身体素质分析

身体素质指标采用50米跑测量学生的速度,采用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测量学生耐力,采用坐位体前屈方法测量学生柔韧性(见表3~6)。从表3看出,50米跑测量等级评价中,由于我校女生比重过高,女生受经期影响导致不及格率过高;表4显示,由于女生比重大,又多为农村生源,其优秀率和良好率高达82%以上,这说明我校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较好;表5、表6显示,男生1 000米、女生800米等级评价大部分学生在及格以上,表明我校学生耐力素质总体状况一般。

1.4 总体等级评价

从2008年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发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到及格以上的有3 988人,占实测人数的89.76%,不及格人数455人,占实测人数的10.24%,学生需经过补考和奖励加分方能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质达标率93%以上。从4个年级学生的合格率来看,四年级优秀评定等级最高,其次依次为三年级、二年级、一年级。从性别看男生及格率为91.14%,女生及格率为88.12%,男生体质状况略优于女生。

2 铁岭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1 心理健康状况测试

2.1.1 研究对象

以铁岭师专艺体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体育、音乐、美术、学前4个专业30个教学班共1 000人进行心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42份,其中女生问卷824份、男生问卷118份。

2.1.2 研究方法

根据国家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工作方案》测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按《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将调查对象分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进行数据统计[3]。

2.1.3 统计结果分析

与全国大学生相比,铁岭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好,SCL-90(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各项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比例在6.00%~17.33%,强迫、厌恶交往和过于猜疑排在前3位,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说明大学生易产生个体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同学不合,形成小团体、小圈子及对同学嫉妒等问题。学生处于忧郁、苦闷状态,进而导致其在体育教学中不愿意参加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项目,对游戏性的项目缺少兴趣和热情,反应迟钝。

2.2 铁岭师专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以下12项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课程繁重、家庭贫困、考试制度、大学恋爱、疾病传染、体质下降、不良风气、人际关系、就业压力、昼夜上网、心理障碍和营养缺乏。从12项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排序来看,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贫困、不良风气是影响铁岭师专学生身心健康的4项主要因素。

总体来看,铁岭师专学生农村生源比重大,学生较淳朴,思想相对保守,易产生满足感,因此其心态稳定,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3 铁岭师专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状况分析

铁岭师专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如下: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体育活动中体现团队合作、协作精神;

(2)正确认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3)体育活动中尊重和关心他人;

(4)尊重和关心体育活动中的身心障碍者;

(5)积极参加体育俱乐部、各类健康培训和心理讲座等活动,为体育和健康服务;

(6)主动识别、自觉抵制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7)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

(8)积极投身于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做好各类赛事服务工作。

问卷在学生互不干扰、无记名的情况下,根据平时情况实事求是地作标识“○”(在优秀、良好、中等、偏差4个等级中),经过汇总并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统计。统计表明,铁岭师专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自评结果为:优秀20.00%、良好50.00%、中等30.00%,无偏差。学生自我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有待进一步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调查结果显示,运用三维健康指标体系(体质、心理、社会)评价大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认识到,健康不仅仅局限于躯体是否有病、伤残或处于不适状态,而是要注重身心健康,处于充满活力的身心状态。

调查结果还显示,总体上铁岭师专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状况良好,但体质健康指标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优秀率93%的标准,这是由于铁岭市处于辽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农村教育条件较差、学生锻炼不足等原因所致。目前,铁岭师专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各指标发展不均衡,及格区间所占比重较大,有些指标整体偏低,如50米跑和肺活量指数不及格比例高达26.03%和12.07%。

(2)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各项指标是通过仪器检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测量完成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社会适应能力测试通过量表在规定时间、地点,学生事先不知情、无记名的情况下集体测评,并用模糊教学方法进行描述,也是可行的。

(3)调查结果表明,铁岭师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体质呈下降趋势。对学生群体而言,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体质状况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但对学生个体而言,个别体质优等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4.2 建议

(1)建立完善的心理知识教育系统,全方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讲座、思想品德教育、学科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其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应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全员参与、互相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变竞技化技能传授模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载体,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身体素质练习于运动技能训练之中;突破场地、体育器材的制约,采用小场地、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真正做到“育人、育体、育心”。

(3)创建和谐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采用娱乐化的教学手段,提倡“快乐体育”,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体育课堂,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锻炼中消除抑郁、焦虑、躯体不适,在增进交往、体验欢乐、增强体质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塑造昂扬向上的意志品质。

(4)拓展高校体育教学时空,搭建良性互动平台,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使体育教学与体育俱乐部、群众性体育社团、体育运动竞赛有机结合,延伸体育运动的时间。通过校园网增加体育频道,扩大体育活动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和交流的机会。

(5)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系统。为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方针,应改变传统的学校体育工作期末一次性集中考核方式,构建一个将学生体质测试、心理测量、体育考核相结合的动态监测系统,培养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意志顽强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杨秀芹.辽宁省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J].体育学刊, 2003, (3) :47~49.

[2]杨贵仁, 郭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7.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篇七

1 一次次较量,一幕幕情景,一组组数据折射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

1.1 一次次较量令人忧心

13年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比较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曾震动中国教育界,引起人们对青少年体质、意志及生存能力的担忧。文章讲述了1992年8月,77名日本少年和30名中国少年一起参加内蒙古草原探险夏令营,要求两国少年负重20千克,至少步行5千米。整个过程中,中国少年逃避困难,甚至中途退出;而日本少年则凭借顽强的意志,战胜了种种困难,坚持到了最后。令人悲哀的是,13年后的今天,他所揭示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剧了。2006年8月末,一次中日韩三国学生参与的定向挑战对抗赛显示:中国中学生在运动中的耐力水平和运动后的恢复能力都远低于日韩学生。比赛时日韩学生感觉不到累,而中国学生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比赛前即有中国学生因中暑而退出[1]。

1.2 一幕幕情景,令人担心

“每年中考高考都有人晕倒在考场上,有人甚至中途退场无法完成考试”;“每年大一新生参加军训活动量并不大(如站军姿),却有许多学生因身体虚脱,体力不支,晕倒在地”;“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营养能够跟上,个子普遍高了,体重也增加了。但身体素质却越来越差,就连升国旗都会有人脸色苍白,站立不稳,甚至晕倒,而升旗仪式总共不过20分钟”;“现在的中小学生白白胖胖、高高大大,身体素质实在是太‘虚’了。有些学生绕着不大的操场跑几圈就精疲力竭,好像‘要了他的命’。而对以前的学生来说,那简直是‘小菜一碟’,一些学生臂力差到连单双杠都上不去,一些女生做仰卧起坐,没做几个就大喊‘累死了’一些女生上铅球课,别说推铅球,光是手持铅球,就有一大半人‘哎哟哟’地大喊‘拿不动’”。几位受访的县教育局长,高校学生处处长、小学五年级班主任,中学体育教师,无不忧心地告诉笔者。笔者近日查阅了一所中学的校运会记录,惊讶地发现:多数记录“沉睡”了10余年没有人打破,而这些记录不过是普通学生创造的而已。

1.3 一组组数据令人揪心

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在持续下降,表现尤为突出的问题是肺活量、速度、力量、耐力、爆发力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以及学生近视率(初中生近视率为60%,高中生近视率为76%,大学生近视率高达83%)居高不一。

2 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危害

2.1 对青少年学生个体的影响

2.1.1 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

体质差的人,不仅其免疫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代谢能力、骨骼抗弯抗压能力都差,而且其心肺功能、血管弹性也差,而体质差是万病之首,体质上的缺陷是得病的根源,体质上的脆弱是健康上的缝隙!俗话说:“黄鼠狼专咬病鸭子”、“苍蝇专叮有缝的鸡蛋”,而“疾病”专挑体质差的人!比如,“心脏病”专挑心肺功能差的人;“心梗脑梗”专挑血管弹性差的人;“恶性肿瘤”专挑免疫功能差的人;“骨折”专挑骨质差的人;“糖尿病”专挑代谢能力差的人;“高血脂”专挑懒着不动的人;“感冒”专挑怕冷怕热的人……。近年来,随着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尤其是随着青少年超重、肥胖人数的增加,原本在中老年身上才出现的,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肥胖相关的“现代文明病”,在青少年中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其患病年龄提前了10年到20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季成叶教授指出:70%的肥胖儿童到成年后体重依然超标,肥胖极易导致成年疾病的发病时间提前,不少青少年已经出现Ⅰ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等成年疾病。肥胖还会诱发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生理期提前。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月经期均提前3个月,成年后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上升1%[2]。我国科学家还发现:中、重度肥胖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达30%;“小胖墩”们的血脂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重度肥胖儿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3]。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组长陈春明也指出:“儿童的超重与肥胖不仅造成疾病危险,健康后果和对心理的影响,延续到成年以后,可能造成更大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在学生时期,儿童青少年不重视锻炼,体质虚弱,无疑是为自己未来几十年的漫长人生之路亲手埋下了一颗炸弹。

2.1.2 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息息相关,生理的亚健康会诱发心理的“亚健康”,伴随着青少年体质下降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在不断下降,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懒惰、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调控能力差,缺少志气、毅力,缺少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个别青少年还存在着焦虑、敏感、内向、甚至孤僻等心理问题,现实生活中频繁发生的中学生离家出走的事件及大学生自杀事件就充分暴露了青少年心理素质差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北京师范大学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达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倾向的比例为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倾向的比例为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具体表现在学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社交等方面。例如,厌学、焦虑、自卑、偏执、任性、孤独、抑郁、撒谎,失眠、品德障碍、攻击行为与退缩行为等等[4]。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周良,在2004年1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上撰写的文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中也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占20%左右。

2.1.3 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功能的强弱和智力发育的状况取决于人的心肺功能的强弱。体质虚弱的人,其心肺功能减弱,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智力发育迟缓。易疲倦、易头晕,对事物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从而学习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体质虚弱的人,往往精力不足,精神萎靡,做事力不从心,生活没精打采,缺乏生机和活力,从而影响生活质量。

身体是学习之本,工作之本,生活之本,身体好,学习才会好,工作才会好,生活才会幸福。身体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身体不好,体弱多病,疾病缠身,谈何高效学习和工作?谈何生活幸福?

2.1.4 影响青少年学生个体的生存能力

身体素质下降还导致个体生存能力的下降。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研究人员通过测试发现,如果美国世贸大楼的受困人员,对外界环境的急剧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马不停蹄地通过楼梯跑下楼,刚好能在大楼倒塌之前逃离险境。此时,良好的身体素质及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极大地提高个体的生存机率。据报道:一位盲人就是在导盲犬的带领下,一步不停地通过高层楼梯跑下楼,而幸免遇难。与此同时,多年来不断见诸报道的青少年学生猝死事件也提醒我们:现在青少年学生对外界环境急剧变化的适应能力太差了。

2.2 对青少年学生家庭的影响

2.2.1 影响家庭的幸福

孩子体质的下降尤其超重或肥胖,对孩子的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危害。从近期看来,“肥胖可能造成的近期危害。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生长激素、性激素等内分泌代谢紊乱,少数孩子还可能导致合并Ⅱ型糖尿病;睡觉易打呼噜,或伴呼吸暂停现象,会直接影响脑的氧气供应,影响脑部发育,体重负荷重,容易使下肢膝、踝关节磨损和扭伤;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不合群、抑郁、焦虑、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营养中心主任齐可民非常担忧地说,而体质虚弱的孩子因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差、抵抗疾病的能力差、骨骼抗弯抗压能力差也容易出现三多现象:夏天中暑晕倒多,冬天着凉感冒多,偶尔动得了强度扭伤骨折多。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一旦孩子生病,不仅孩子“受罪”而且父母也跟着“遭殃”,父母不仅因孩子的疾病吃不好、睡不好,影响工作,而且家庭还得为孩子的疾病付出经济上的代价。轻者,造成家庭收入下降;重者,造成家庭负债累累。因此,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不仅影响青少年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影响家庭的幸福。

2.2.2 影响家庭的未来

孩子体质的下降尤其是超重或肥胖。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健康也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孩子肥胖会增加成年后患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因为生命早期营养的不正常会影响到各脏器的发育、代谢过程、以及基因表达等为成年后这些疾病的发生种下了隐患”。北京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营养中心主任齐可民忧心忡忡地说。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的未来。如果孩子成年后因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而未老先衰或者早逝。那么这将是父母的痛苦,家庭的悲哀,因此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影响着家庭的未来。

2.3 对于国家的影响

2.3.1 影响国家的安全

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由于各种体质原因,有85%的考生报考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7.3%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5]。这一组组数据给我们以强烈的警示:到了必须关注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时候了!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下降已经影响到了部队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及部队的战斗力,已经影响到国家的安全及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有识之人士疾呼“长此下去则民族虚弱,国缺可用之才,军无可用之兵,必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2.3.2 影响国家的竞争力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之间的竞争就是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在内的人才素质之间的竞争。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国家、民族的未来将交给这一代青少年,如果这一代青少年在身体素质上虚弱不堪:轻轻一摔就骨折,随便一拉就脱臼,稍微剧烈运动一下就抽筋,在心理素质上抗挫折能力差,情绪调控能力差,缺乏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缺乏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缺乏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那么,试想身体素质如此虚弱,心里素质如此脆弱的青少年,怎能担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呢?怎能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未来交给这一代胖而“虚”像“土豆”,高而“弱”像“豆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青少年,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国际竞争中,中国能不落伍吗?

青少年的较量,就是国家未来的较量,青少年的隐患就是民族未来的隐患。青少年的体质影响着国家的竞争力,影响着民族的生命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此话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为了培养未来的一代,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却培养出了不少“胖无力”“豆芽菜”;营养好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却在下降,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呢?面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面对新世纪民族素质的较量。高分“软骨”的孱弱之辈,难以担当民族振兴的重任,难以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当年中国处于虚弱不堪时,毛泽东说: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所。如今,当中国日渐强大时,龙的传人岂能虚弱不堪[6]!

2.4 对整个民族的影响

2.4.1 影响民族的身体素质

一般而言,父母体质强壮则后代也体质强壮,父母体质虚弱则后代也虚弱多病,我国古典一些医学从遗传学的角度也深刻地阐明了这个道理,譬如:《灵柩.天年》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灵柩.寿夭刚柔》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也就是说,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对后代的体质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是人的体质形成的第一要素,并在人的一生中都将明显地或潜在地发挥作用[7]。因此青少年体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体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的身体素质。

2.4.2 影响民族的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身体素质的下降将导致心理素质的下降。一般而言,体质弱的青少年往往自卑、懦弱、缺乏自信、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有些体质弱的青少年还具有焦虑、敏感、内向甚至孤僻的心理倾向。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因此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将直接影响未来民族的心理素质,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自卑、懦弱、缺乏自信、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必将是一个日益衰落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受人欺负的民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增强青少年体质,刻不容缓!

2.5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社会生产力包括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社会生产力的所有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社会劳动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各个器官系统正处于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中,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不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根据用进废退原理:经常使用的器官系统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长久不使用的器官系统会出现萎缩和退化,逐渐形成形态学和生理学的特征。那么其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就不成熟不完善。从而成年后必将体质虚弱未老先衰。而一个体质虚弱未老先衰的社会劳动力,其劳动生产率和出勤率必然低下,然而个体劳动生产率和出勤率的下降必将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一篇题为“健康问题已对中国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的报道,用数字说明了近20年来青少年体质下降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过去十年中国患病人次由43亿升至50亿,增长16.5%;仅2003年,中国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8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GDP的7%左右[8]”。著名社会学家毕研洁教授也指出:“如果青少年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不仅使青少年学生在成长中遭到生理心理疾病的威胁,而且会使未来社会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整体下降,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潜危机。”

结束语

总而言之,青少年体质的下降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影响家庭的幸福和未来,影响国家的安全和国家的竞争力,影响民族的素质和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青少年体质,那么就会如同一位医学专家所说:“我们可以把青少年的体质的下降比作汹涌而来的海啸,当你看见海岸线上水位上涨时,就来不及采取保护措施了。”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为了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兴旺,是该采取有力措施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时候了!否则,任其发展下去,可怕的灾难将惩罚我们对它的漠视!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句名言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

参考文献

[1]乐言.青少年体质下降:灿烂青春中的阴霾[J].教育,2006,(3):1.

[2]谭嘉,罗刚.青少年体质下降:灿烂青春中的阴霾[N].健康报,2005-09-09(3).

[3]张晓宁,中小学体质下降堪忧[N].铁岭日报,2005-12-14(4).

[4]魏有为,关于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25(3):50.

[5]陈至立,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在全国学校工作会议上讲话(2006年12月23日)[N].中国体育报,2006-12-25.

[6]袁新文,刘莉,关注青少年体质[N].人民日报,2007-04-20.

[7]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8.辉渠小学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篇八

从表2我们不难看出, 近年来, 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下降明显。我们对照2005年和2008年的测试结果, 反映更加明显。

从体质下降的原因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升学压力过大,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家长、学校不自觉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 每天的作业量很大, 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参加其他活动, 很少有时间去锻炼身体。例如, 我自己的孩子在上初一, 每天早上6:30进教室, 晚上8:30夜自修结束, 回到家, 还要加班完成作业, 基本10点以前不能睡觉。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连一天8小时的睡眠都无法保证, 更不用说抽时间去户外活动了。 (2) 独生子女多, 怕苦、怕累。许多学生生活条件优越, 耐挫折能力差。而家长、学校对他们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教育有所忽视, 使他们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品质, 怕脏、怕累、怕苦思想严重, 至使体育课强度不够。 (3) 片面的安全观。“体育安全”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一旦出现事故, 学校、老师将面临很大的压力。所以, “安全第一”成为体育课的主要指导思想。大多数学校, 投掷、体操等项目几乎不开展, 跨栏、跳高等田径项目也很少开设, 很多学校只是开设了一些简单的球类和径赛类项目, 足球都很少让学生踢。所以, 学生的运动能力的下降成为必然。 (4) 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而对于营养知识方面的宣传不够, 饮食结构不合理, 至使热量、脂肪摄入过高, 导致肥胖人群增加, 甚至慢性疾病接踵而来。 (5) 思想观念模糊。对新课程改革概念模糊。在进行新课程培训的时候, 有的主讲教授说:要淡薄技能的学习, 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兴趣;有的主讲教授说: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想学什么, 就要尽量教什么。上层都不能够统一, 下面一线的教师更是无所适从, 这大概也是改革带来的磨合期间出现的问题吧。

上一篇:企划部干事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传感器检测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