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论文范文(10篇)
1.雷雨论文范文 篇一
《雷雨》的标题既点明戏剧情节发生的自然气候:“;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这样的天气终于导致夜间雷电交加,风雨大作。与这种恶劣天气并行发展的是这个封建大家庭内部也酝酿着而且终于爆发了一场毁灭性的“雷雨”:四风、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然界和家庭内部的“雷雨”其实正象征了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作者用“雷雨”为题形象地告诉人们:2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全剧所有的矛盾冲突都发生在一个阴郁闷热、雷雨交加的夏日。这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狂暴的雷雨象征着拥有巨大力量的对命运的掌控,一群陷入情感的重重漩涡中不能自拔的小人物,都在沉闷雷雨的天气下无力的挣扎。剧中的每一个人物一出场几乎都在说“闷”,这便是作者的“暗箱操作”。人类似乎在这个力量的支配下而不能脱身,在场的每一个人不过都是它的奴隶,所有的空想、希望、彷徨与奋斗,都是如此苍白无力。挣扎得越厉害就越具悲剧性。
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和资产阶级虚伪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终于崩溃了。
《雷雨》中被爱情伤得最体无完肤的女子,在《雷雨》的氛围里,周蘩漪最显得调和,她的生命燃到电火一样地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情感郁热,境地,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她是一个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也许爱与恨正是曹禺的《雷雨》所要表达的主题,周朴园、鲁侍萍,乃至周萍,哪个不是一切的恩怨情仇,只有蘩漪将爱与恨的交织诠释他如此淋漓尽致,蘩漪就像是一朵在黑夜里悄无声息地绽放了的花,冷漠、诡异、妖艳,穿过被灼伤了的眼睛,直逼进你的灵魂,寻找苦海深处的共鸣,我不得不赞叹蘩漪,她就是那个疯狂到让人心痛的女人,在周家深深的庭院里,暴怒的雷雨的中心,她是罪人,亦是受害者,她有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心,十八年来陪伴着一个暴躁怪戾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
蘩漪的悲剧是深刻的。当她冲破牢笼的热情爆发时,的确有着她的尖锐性。她“满蓄着受压抑的力”,“她是一把犀利的刀”,有着“铁的手腕”,甚至让人感到“阴鸷可怕”。这一切看来都似乎最具“雷雨的”性格。
但是,当她揭露周朴园的腐朽罪恶时,往往也暴露了自己的灵魂;当她破坏着自己的罪恶家庭时,也在破坏着他人的幸福;当她追求自己的自由时,也在损害着别人的自由。可以说,蘩漪生命的火花,照出了那罪恶的家庭和社会的黑暗。她的反抗压抑的力量,试图捣毁传统的秩序,促使它们走向崩败,这也是她性格的另一方面。(
2.雷雨论文范文 篇二
再次醒来的我是被好心人救起了。大年三十冰冷的湖水彻底浇灭了我的激情,在鬼门关上走这一遭,我已看破了爱恨情仇。迫于生计我嫁给了鲁家,并生了个女儿名四凤。我的丈夫鲁贵没什么本事,平日净干些小偷小赌之事。但我不计较,三十年了,我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罪没受过,我只要他别带着凤儿一起做工,我只要凤儿平安幸福,她是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可是命运又偏偏如此弄人。应太太的邀请,我来到了鲁贵平时工作的公馆,正诧异这位富太太找我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妈子作甚,馆内熟悉的布景却叫我心头一惊,紧接着凤儿又给我看了第一个太太的照片,天哪!这……我跌撞的倒在沙发上,这不就是三十年前令我悲痛欲绝的地方吗!
太太下来了,她告诉我这儿的少爷喜欢凤儿,我自然懂了她要说什么,不要她说我也会把凤儿带走,我绝不会让她像我一样犯傻!我决心带凤儿走,马上!
可该来的还是来了,当这个三十年前我发誓此生再不相见的人立在眼前时,昔日的种种在脑海中闪过。望着这个令我又爱又恨的男人,我强抑住内心的翻涌,我故作镇定地与他周旋,他终于认出了我,熟悉的嗓音却只吐出冰冷的句子,他以为我是为钱而来么!我崩溃了,三十年的委屈和愤怒喷涌而出。而他没有一丝同情,只是以老爷的身份严肃地处理这突如其来的不速之事。他只想维持住表面的和平,将过去的事死死掩埋。当他试图用金钱换取良心的超脱时,我于对他死了心,笑着将钞票撕得粉碎。
接着我又撞见了大海与萍作对,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因身份地位不同,而如今又剑拔弩张的样子,我心痛极了。慌忙递上去阻拦,却听见萍陌生的询问我是谁,“我是你的——”话到嘴边却说不出,“你打的这个人的妈。”眼泪已经收不住,我抱着大海正流血的头,又望了望萍冷漠的脸庞,我哭道:“大海!我们走吧,走吧!”快离开这里,趁着雷雨到来前,离开这个令人心痛的地方吧,我的心已再经不起任何风浪!
可命运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我。凤儿与萍的乱伦将我推向了更深的深渊,我深知这一切罪不可恕,但他们都是我的干净孩子,我是这样的爱着他们,又怎么忍心毁了他们的幸福!我让他们快走,无论以后是生是死都不要回来见我。天啊,如果以后真有什么的话,就让这罪恶的果实将由我全部吞下吧!可雷雨已至,它为所有不洁之人降下天罚,我亲眼看着凤儿再得知与萍是兄妹关系后几近崩溃的姿态,她跌撞的冲入雷雨中。凤儿!不,快回来!我想去拦住她,但双脚却像被紧紧地钉在了地上,突然外面传来了凤儿的惨叫声,我听到仆从颤抖的说凤儿死了。哦!我的生命再承受不了这般打击,我什么都说不出,什么都想不来,什么都看不见听不到了,就连泪水也因太过悲痛而忘记了流淌,只剩下心脏空荡的胸腔中仍麻木的跳着。
恍惚间,我听到了开枪声,叫喊声,哭声……一片嘈杂。霎时间只觉得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眼前陷入了让黑暗。远处似乎飘来了合唱声和大风琴声。
3.【实用】雷雨天作文 篇三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天作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天作文 篇1昨天早上,下起了大雨,还有打雷和闪电。
我到学校的时候,天还在下雨,雷声也很大,就像一百个铅球一起落在铁皮上一样。老师告诉我们:“要是在打雷的时候使用电器,很容易遭到雷击,因遭到电击而死亡。”这让我想起上次在玩电脑时,天空忽然下起雨,还打着雷,闪电竖着往下劈。妈妈赶紧让我关电脑,说如果不关电脑,会击死人的。
我心里在想:打雷时可千万不能使用电器、不能躲在树下,不然的话会遭到电击。
雷雨天作文 篇2天空阴沉沉的,雷公好像又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在天空咆哮开来,好令人恐慌。
每每到这会儿,心中便会想起那件恐怖的事情。不禁又会觉得人生短暂,祸福不断。
当许许多多的人都在睡梦中沉睡时,雷雨轻而易举突破了人们的.防线,突袭而来。不堪一击的电线,被这来势汹汹的雷雨击败了,身受重伤的他,本想在路边就此安息。不幸的事情在次降临。
一位面包车司机要经过这条路,被雷雨击垮的电线偏偏以在这路中央阻挡了他的去路。那司机用手去动那电线,就这样命丧黄泉了。
每次一听到雷声,就会想起这个活生生的事件,不禁阵阵冷意袭来。感悟到人生真的很短暂,就像一缕电光,稍纵既逝
真的很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好好地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雷雨天作文 篇3今天是我到学校练字的日子。唉,一到星期六就得这样“下牢房”,可谁知后面还有惊险事儿。
刚刚到学校时,天空飘起了毛毛雨。我不以为然,上楼练字去了。但练了几小时字后,我想打开窗户透气,才发现雨下大了。狂风吹着人们,大雨落在人们身上,雷声不时在人们身边出现,逼得人们往家里狂奔。我也被这场景吓到了,连忙关上窗户。直到下课,我才敢拉开窗户。这时,雨早已停了,天空重新变成蓝色,远处的夕阳散发出迷人的光芒…… 我以为大雨已经结束,但等我再次打开窗户时:“oh my GOD“!
大雨第二次“复发”了!这次,比前一次更激烈了,暴风吹落铁皮,大雨打坏雨伞,雷电炸开云朵,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撕裂房屋。我害怕极了,把窗户锁住,拼命写起来……
还好,放学时爷爷打着伞来带我了。当我走在大街上时,路边已经堆积了许多雨水,覆盖住了地面。我加快脚步,回到了家……
4.雷雨教后记 篇四
张守兰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历经了大半个世纪,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至今仍以其无与伦比的真实性、进步性和艺术感染力而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面对世纪之交的青年学生,要让他们去体验积淀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给主人公造成的悲哀和苦难,的确太难,太沉重了。一方面需要学生去了解一段特定的历史,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历史,另一方面,作为一台撼人心魄的话剧,我们更应当让学生品味、鉴赏、更深刻的认识作品的思想意义,从艺术的角度汲取这朵长开不败的话剧奇葩的精华。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既是鲜明的又是“模糊”的,富有张力,往往能激发读者的丰富想象。以《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为例,无论你站在什么立场上,从什么角度去分析,结果都不免片面。我采用的办法是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评论,我只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对人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是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
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段话:“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刻。”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的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基于这一点,我在备课时,注意设计帮助学生打开情感之门、疏通情感之路的途径。就是学生课本剧片段表演,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时代背景之中,情感投入的去体味,去理解,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沉浸于剧中人物的情感之中,给剧中每位角色以深切关注。
《雷雨》的悲剧性结局,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在起决定性的作用。从今天的高度重新审视周朴园、鲁侍萍的爱情悲剧,可以明确的说,剧作家要从封建婚姻制度的野蛮性这一角度,通过一个封建的大家庭的必然崩溃来展示他们所处时代民族的悲哀,揭示这个时代必然灭亡的趋势。学生对这一主题的深刻认识,是在品读作品,怀着对主人公爱情悲剧的理解、同情的感情,对当时社会的憎恨过程中,逐步得到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没有向以往教学那样以周朴园一方来探究,而是以鲁侍萍出现以后周朴园的情绪变化为突破口,在分析周朴园情绪变化的同时,着重理清鲁侍萍情感变化和性格发展的线索,在充分了解了两位角色的情感世界后,再来认识形成这种不合人情却又合乎那个时代伦理的历史必然。对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学生的辩论,在剖析他伪善本质的同时,对他灵魂深处怀念侍萍那份情感予以特别的关注,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复杂性格。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启迪智慧的前提、陶冶情操的温床。
5.观看雷雨有感心得 篇五
观看雷雨有感心得1
读过《雷雨》之后我的心情如天气般郁闷,在曹禺笔下不仅可以看出人物的本性,更能看到作者当时所生活的社会的本质。可以这么说,剧中的人物毫不吝啬地将自己丑陋的像蛤蟆的内心流露出来,对其剧中的主人公,我给大家说道说道。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冷酷地周朴园和善良的鲁侍萍,首先分析周朴园。
当鲁侍萍再次出现在周朴园面前时,已是三十年的事了。从前那张闭月羞花之貌,已被苦难的利刀所磨蚀,现留下树皮般的脸,曾经是他妻子的她,周朴园会认出侍萍吗?在与侍萍对话中好像他对侍萍有些追忆,这是假的还是虚伪的呢?从他严厉的喝问侍萍“你来干什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做出肯定的回答,这是假的,但如果你仔细推敲,似乎他也经常去咀嚼这段感情,或许只是填补他丑恶空虚的心灵而已,这显示他的多情与高贵。
从周朴园给侍萍钱这方面可以说是对侍萍的打发,也可以说是他对自己从前的罪恶做出的弥补。这也许就是周朴园仅剩下的一丁点的人性,又从他不让侍萍认二十多年不见的儿子,他的这种做法可以透露出他的冷酷与自私。而从他对自己另一个儿子鲁大海的做法更是无情。我认为周朴园的生活,就只为他的金钱与虚荣而活,他的这颗心就像当时生活的黑暗社会一样。
而生活在苦难中的侍萍与周朴园是不能相比的。侍萍的无奈.苦难,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不会有人怜悯的。对于周朴园残忍的做法,侍萍也只有吞到肚子里。她也只能认这个命,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将自己这几十年来所受的苦给诉说出来,而她所受的苦只应为周朴园残忍的行为所造成的。这些事情更加重了周朴园形成的罪恶感。
周朴园的儿子周冲纯真善良的性格与周朴园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好像周冲的存在可以冲刷周朴园的罪恶,而周萍与继母的倚恋,四凤与周萍的恋爱再也掩饰不了周朴园的罪。这样的复杂的关系暴露出当时社会的腐败。
观看雷雨有感心得2
在《雷雨》中,不断地对命运发出质疑和恐惧的是鲁侍萍——这个苦命的劳动妇女。
——哦,天哪。我是死了的人!……怎么会?--哦,天底下地方大得很,怎么?熬过这几十年偏偏又把我这个可怜的孩子,放回到他--他的家里?哦,好不公平的天哪!
——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所有的罪孽都是我一个人惹的,我的儿女都是好孩子,心地干净的,那么,天,真有了什么,也就让我一个人担待吧。
作者自己也说:《雷雨》所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大地间的“残忍”,这种自然的“冷酷”……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运命,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
我不太同意作者的意见。我认为,如果不想控诉不合理的社会,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这些人的悲剧命运,几乎都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周朴园造的孽少吗?淹死童工,杀工人,抛弃侍萍,虐待蘩漪……蘩漪呢?自私狭隘,与丈夫之子乱伦……周萍,与继母苟合……鲁贵,势利狡诈卑鄙下作……
年轻时候的鲁侍萍和今天的四凤,不能否认在内心深处充满着对资产阶级的向往。鲁大海曾说四凤:“你们有钱人的世界,她多看一眼,她就得多一番烦恼。你们的汽车,你们的跳舞,你们闲在的日子,这两年已经把她的眼睛看迷了,她忘了她是从哪里来的,她现在回到她自己的家里什么都不顺眼啦。”可是她是个穷人的孩子,她的将来是给一个工人当老婆,洗衣服,做饭,捡煤渣。这样的生活未尝必然痛苦。上学,念书,嫁给一个阔人当太太,那是一个小姐的梦!做这样的梦,是她悲剧命运的根源。所以我说,这母女两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周冲的死,有些意外,如果是真实的生活,他并非必死不可。他的死,只能是作者的安排,让这个纯洁的生灵从肮脏的地方告别。并且,即使他死了,他死于高尚的行为(救人)和纯洁的情感(救爱人),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而不是同情他,可怜他。
鲁大海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也许生活的道路历尽坎坷,但是,他一定是充实而快乐的(如果不会想起那些亲人的悲剧),他极有可能成为一位工人领袖,或者新四军里的一位勇敢的战士。
所以我说:命运攥在自己的手中,好命运要靠脚踏实地的劳动来争取。
观看雷雨有感心得3
看过话剧《雷雨》好久了,心里仍对其中的一些情节难以忘怀,当时的一些感受久久留在身体里,所以想一吐为快。
第一次了解是在语文课本里节选的文章,曹禺的代表作,强烈的冲突很激烈。后来买了书,看得很快,记得2000年12月31日,全地球的人欢庆新世纪到来的时候,我,那时非常不屑人类的自我自娱,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看完了《雷雨》,了解了整个故事,感慨很多,不过印象不是很深了。
今年,有幸和同事们到人艺看《雷雨》又一次深深触动了我。
对于大少爷和四凤,百转千回,四处找不到出路。到后来母亲隐瞒事实让他们私奔不再回来,在我看来已经是一条没有办法的出路了——有些事实不知道至少能减少痛苦让人还能活。可事情到了最后,自以为是的老爷用他的道貌岸然,让孩子们知道了事实,逼着大少爷认母亲。当母亲说出口,结局再也无法挽回。这话剧就像一道题,左右突击,终于找到一条有些明朗的路,最后却发现是个令人绝望的死结。
绝望,深深地绝望,让人看不到出路。就是这种感觉,压着每个人的内心,让我也觉得心里积蓄着万种苦衷却找不到出口,就这样压在胸口,实在憋闷得很。
这种绝望在繁漪身上也处处体现,就像她是绝望的化身一样。我一直以为四凤才是话剧的主角,中文系的宇哥告诉我,繁漪才是,我才重新认识繁漪这个角色。繁漪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女性,落入这个家庭,一方面被老爷的忽视、无爱、专制控制着,另一方面,被自己对老爷的爱的索求、对大少爷爱的要求控制着,即使追随内心有所突破——可惜并不被世俗认可——另一方面又落入另一个欲求的陷阱。最后也成为压制别人的人。繁漪也曾苦苦哀求,也曾像斗兽一样反抗,却四处碰壁,突围不得。当繁漪伴随着闪电的霹雳,出现在四凤的窗口,着实的吓得我心惊。紧紧拉着旁边的人的胳膊吓得不敢看。一个可怜的繁漪,终于被内外的压迫变成了一个可怕的繁漪。
作为曹禺的代表作,话剧实在精彩,短短的三个小时跌宕起伏让观众也投入其中。《雷雨》即使作为现代的故事,似乎仍然是无解的题,除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对现今的意义又有什么呢?现在每每经典的演出仍是过去的那几出,这样精彩的新剧本很少有——属于文艺的范畴不再说。
我想这种绝望是在让人难受,其中哪些绝望是我们现在可以避免重复的?如果说那些绝望是当时社会造就的,如果说曹禺老先生批判的是当时的社会,那么我们现在的社会又如何呢?我们已经解放了什么?又被什么禁锢着?又有哪些是人们自己画地为牢,被自己的思维套牢着的?
我想,想想这些,可能我们就能够少些绝望吧。
——仅此作为《雷雨》的观后感,也算作一个小结,暂时放下心中的情绪,继续前行。
观看雷雨有感心得4
一直认为《雷雨》是万老先生最精彩的一出戏,所有的主要剧情都集中在一个雷雨天,背景只有周家大院和鲁家,如此紧凑的布局让你在短时间里欣赏到一切。
序幕,开篇大段背景描写,即周家客厅。布景肃穆、深沉、古典,你似乎可以看到家主是一个封建强势的老资本家。
紧接着,人物一个个出场,乖巧成熟的女仆四凤、世故好赌的鲁贵、压抑执念的蘩漪、天真烂漫的周冲、空虚怯懦的周萍、老实认命的侍萍、进步冲动的鲁大海……几乎每一个人都被自己的囚笼困住:四凤喜欢周萍却碍于身份不敢暴露,厌恶贪婪的父亲却又无可奈何,不敢忤逆母亲却又放不下周萍;蘩漪想和周萍在一起却不敢完全冲破专制家庭的束缚,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却遭周萍拒绝,破罐破摔哪想揭开秘密换回一个谁都不想要的结局;周萍想要挣脱与后母的畸形关系,把四凤当作救命稻草哪知又陷入另一场悲剧;原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周朴园到最后才发现其实一切都不在他的控制之下;原以为可以逃避所有的侍萍在崩溃前一刻才觉醒该逃的都逃不走……
单把周萍摆出来看:一个英俊而又忧郁的青年,在长期专制压抑下,内心的畏惧体现在苍白的脸色、飘忽的眼神和畏缩的举动上。面对四凤他执着而热烈,面对蘩漪他躲闪而烦躁,面对周朴园他崇敬而懦弱。他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挣扎,四凤是一拯救他的神的形象出现的。他努力摆脱先前与蘩漪的“错误关系”,甚至打算以长期离家为代价。然而当他在悬崖边死命抓住的救命稻草在最后一刻反咬他一口的时候,他选择纵身一跃,彻底粉身碎骨:躲闪与直面、懦弱与强硬在他体内碰撞最终毁灭一切。除了“矛盾”,我找不到任何其他更合适的词来形容周萍。
当四凤与周冲死于电击、周萍举枪自尽、蘩漪与侍萍精神崩溃、大海出走、周朴园孤家寡人之时,又有谁分得清谁对谁错呢?曾有人说,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周朴园:如果他没爱上女仆侍萍,如果他没有在侍萍生下周萍后赶走她,如果他不是自私自利封建强势的资本家,如果他没有忽视对周萍周冲两兄弟的关注……其实哪来的如果呢?且不论这之时部戏,即使说人生如戏,即使“如果”的一切都成立,谁知道会不会出现另一种悲剧。我想万老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那个社会的黑暗丑恶,耿直人性与人生中诸多不可思议的际遇。
看完《雷雨》后,很多人在讨论:周朴园爱或爱过侍萍吗?周萍爱或爱过四凤、蘩漪吗?周冲爱或爱过四凤吗?这一系列有关“爱或爱过”的问题见仁见智。我从不认为这只是在纠缠与爱或伦理。社会太复杂了,人生同样是,既然人生如戏,戏又何尝不似人生?
再来看周家,不论是以前的深宅大院还是现在的疗养院,它一直是个寂寞的存在,故事由始至终都在它身上上演,我可以说冷漠吗,一如那时人心的冷漠。
观看雷雨有感心得5
不得不承认,周冲是个干净柔软的孩子。
他才十八岁,涉世未深,但正义在他心底永存!当他听到他父亲说鲁大海已经被开除了的时候,他说“这是不公平的”。看到这儿仿佛听到一颗年轻的心在呐喊,呐喊着这命运的不公,社会的黑暗。
周冲是个有教养的孩子,他懂礼貌,性情善良,待人友好,话剧中他的台词虽少,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温文尔雅的样子。
也许是受他母亲的影响,周冲敢爱敢恨。他爱上了在他们家做工的姑娘四凤并大胆地向其求婚,遭到拒绝后,他向母亲说出这个秘密,毫不掩饰。可是他是多么纯真的一个孩子!可就是这么一个洁白无瑕的孩子,在得知自己深爱的女人与自己的大哥在一起之后,还勇敢地祝福他们。这需要多么宽广的心胸,不敢想象这么一个孩子,承受这么大的打击,他幼小的心灵到底被伤害成什么样子。
周冲虽然小,但他懂得真正的爱是什么。他爱四凤,但他明白他不能给四凤幸福,所以他并没有死抓着她不放,而是选择放手。这才是真正的爱。
结局时四凤失控跑到外面,周冲因为担心她去追,不幸的是他丧失了理智,竟然去拉已经触电的四凤。周家家境殷实,周冲自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难道他连这点常识都没有!不,他那时肯定丧失了理智,才做出如此愚蠢的举动。但是他是心甘情愿的。
周冲,他没有周朴园的自私、虚伪,没有像繁漪那样被爱蒙蔽了双眼,也没有同样的懦弱与无情,他有的只是孩子般的纯洁、善良。
但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没有心计的周冲注定是悲惨的命运,出生在那种家庭里,那种社会里,我替周冲心疼!
6.雷雨教学设计 篇六
白沙小学 金晓娜
一、教材分析
《雷雨》是任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本文中要求认识的生字比较少,只有四个,学生自主掌握其音、形比较容易。要求写的字有12个,规律性很强,其中有8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是半包围结构,利于这些已掌握部分合体字书写方法的学生梳理写字规律,并进一步运用巩固。课后题的“读读想想”板块第一次明确在教材中提出了默读课文的要求。而在“读读抄抄”板块中,编者利用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
二、学习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自主识记4个生字。借助课文图画,在运用中随文了解生词的意思,初步感受用词的准确。
2、正确、端正书写本课左右结构的字,梳理写这一类字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在书写中。
3、在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运用文中的句式表达雷雨前中后景象的变化,初步感受这种自然现象的神奇多变。
三、教学准备
学生学习本课需要按平时班级的习惯做好预习,能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需要制作本课的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收集雷雨中的声响资料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准备好电脑及展示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自然中有许多声音,现在,老师想借你们的耳朵来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雷雨音效)
2、能说说你想到的成语或四字词语吗?xxxx xxxx这些词语真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带着雷电,踏着大雨,走进课文《雷雨》,齐读课题2次。
2、请同学们翻开书80页,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次,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词意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老师事先把装有生字卡片的学习袋发给学生)
(1)同桌合作抽读生字卡片(你抽我读,我抽你读)
师:生字字音都读正确了吗,拿出你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抽一抽,哪个生字读的不好,你就教教他。(注意留足时间)
压乱垂虹
(2)给拼音宝宝找朋友
师:来,接下来我们做个游戏,给拼音宝宝找朋友,拿出卡片,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师:“它的朋友在哪里?找对了读三遍。”
生:“在这里”
每个孩子边回答边在自己的生字卡片中找出这个字,并读三遍。
(3)生字回到词语里,我们来开火车读词语。
师:读对了,大家跟读三遍
重点指导轻声读法(压下来垂下来)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意,感受变化。
师:学会了生字和词语,我们就要去关注课文的内容,《雷雨》这篇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老师这儿有三幅图,谁能来摆一摆呢。你为什么这么摆?(看来,你已经读懂了课文。)
课文的1到3自然段,就是写雷雨前的,我请3位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去想一想,雷雨前的景象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
雷雨前:
A、假如你就是图上的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是怎样的乌云?从哪个词语知道的。(黑 多 可怕)、请你读。这样的乌云让你想到了哪个四字词语(乌云密布)评价:关注图画,关注句子。会读书的孩子
B、是啊,这么多,这么黑,这么可怕的乌云向我们——压过来。
同学们,什么是压呢,我们来做做动作,生活中,你有没有被东西压住的经历,说说看,当时什么感受?(喘不过气)把你的感受带到句子中去。
C、朗读句子。
师:一起来读这一句。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快喘不过气了,看,连树上的叶子都——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雷雨前,大自然中还有一些动物,他们的举动都跟平时不一样,你知道吗?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鱼游水面等。
看来,咱们班的同学都懂得观察生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一段吧?
2、师:接下来呢,天气又有什么变化?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我们想象一下树枝乱摆的样子,做做动作。
师:来,采访一下,树枝树枝,你为什么摆得这样厉害啊?(风太大了)请你读 师:还有谁能让树枝摆的更加厉害?请你读。
刚刚树上的叶子还一动不动的,现在却忽然——狂风大作,吹得树枝乱摆,这雷雨前的天气实在是变化莫测。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B、风越来越大,蜘蛛都要——逃走了,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导朗读(轻声读的可好听了,真棒!)
师:小蜘蛛们,你们为什么要逃走啊?请你读。风好大呀,再不逃就来不及了,谁再来读一读。
C、看课件图片通过比较来理解“垂下来”和“掉下来”
师:这句话中垂下来是什么意思?
预设:掉下来
师:你给他找个了近义词,它们都是从上玩下落的意思,但,有什么不一样呢?
字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也不同,让我们看图,你是否有了新的发现? 师:弄明白了意思,我们就能正确运用,哪些图可以用垂下来?
篮球掉下来
垂柳:春天到了,碧绿的柳枝垂了下来,怪不得诗人这样写道——万条垂下绿丝绦。
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说垂下来。
课文用词就是这么准确,让我们一起再读这句话。
3、师:雷雨马上要来了,天气还有什么变化?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现在的天气的话,就是——电闪雷鸣。
A、咱们班读的最好的同学是谁啊,请他来读一读?读的好吗?哪里读的好?
B、是啊,一个越来越,让我们感受到了雷雨前的变化,来,学着他的样子,一
起读一读。
C、那谁能用越()越()来说词语?
越()越()越()越()
——越()越()——越()越()
我也用一个越来越来总结:同学们越说越多了,你们越来越棒了。
4、齐读1-3段。
看,雷雨前,首先是——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最后又是——电闪雷鸣。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消息——要下雨了!
对啊,要下雨了,——让我们齐读1——3自然段
雷雨中:
1、雷雨中又有什么变化了,请大家默读4-6自然段,去想一想。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A、雷雨中的景象发生了什么变化?(雨下得很大)
你是从哪个词语或句子中知道的,你能读一读吗?谁把雨再下得大一些
B、这样,听老师指挥,我们分组来读一读这句。
先第一组读,再二、三组一起读,最后全班齐读,看看这雨是不是下的越来越
大。
2、雨真大呀,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看到窗外的雨哗哗的下着,我也想跟你们一起读这两段。
3、后来呢,雷雨变得怎么样了?(越来越小了)是一下子变小的吗?哪个词告诉你的。那请你读。
越来越小了,还有谁想读.。
4、朗读真是帮助我们学习的好方法,来,拿好书,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中,用朗读来体会景象的变化。(齐读4-6自然段)
5、雷雨终于过去了,雨过天晴了,这时,图上的小朋友又是什么心情呢?师:闭上眼睛,听——(范读7-8段)
师:雷雨后的景象又有许多新的变化,我们下节课再去学习。
6、同学们,一场雷雨就让我们体会到了这么多变化,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其实,古代的文人墨客也写下了许多关于雨的诗句,你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雨的诗句?真好。
四、梳理规律,运用方法,自主写字
1、梳理规律,共同写字
(1)接下来我们就来挑战一下写字吧。“虫”字旁的字:蜘蛛
师: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要想把这类字写好要注意什么?
生:注意宽窄、注意高矮、注意关键笔画
了解笔画部件的穿插(通过比较两个字认识穿插的好处:紧凑、端正。)
(3)结合规律师生合作范写
(4)总结规律: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关键笔画。
(5)结合规律自主写字,老师巡视并提示写字姿势。
师:写字要注意姿势:头正、身直、足安。
(6)评价
师:做到宽窄正确的给自己一颗星。
师:做到高矮正确的给自己一颗星。
师:做到有穿插、靠拢的给自己一颗星。
2、运用规律,独立写字
(1)运用规律,独立书写剩下的字。
师:写字要注意姿势:“一尺、一寸、一拳”
(2)结合规律请同学评一评。
(五)、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要把字写端正
生:我了解了大自然的变化
7.雷雨“哦” 篇七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并掌握基础知识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3、通过揣摩戏剧人物语言来探测人物内心世界。
[重点难点] 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周朴园的语言品读,把握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课型课时]
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一)、学习戏剧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戏剧和戏剧文学。什么是戏剧呢?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那么,戏剧文学又是什么?戏剧文学也就是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戏剧文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作为文学作品,应当具备一般叙事作品共同的要求,并应当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另一方面,它作为戏剧演出的基础,只有通过演出,才能表现出它的全部价值。因而,它又要受到舞台演出的制约,必须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
剧本通常包括两部分:一是剧作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等;一是人物自身的台词,包括对话(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在表现形式上,舞台提示和人物自身的台词通常采用两种不同字体。
戏剧文学为符合舞台艺术的要求,必须具有以下的其特有的特点: 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戏剧有许多种,它的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按照表现形式,它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它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即能反映悲喜等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的戏剧);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它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儿童剧;按照篇幅规模,它又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二)、曹禺和《雷雨》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怀着对旧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的剧本。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甚至前几年还有人把它拉长为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板书课题及作者)
曹禺:中国剧作家、戏剧教育家。本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1933年,曹禺完成了第一部多幕话剧《雷雨》。故事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园,年轻时遗弃了为他已生二子的婢女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侍萍携次子投河遇救,离乡远走。周误以为她已死。后周家亦北迁,与侍萍再嫁的鲁家共居一地,互不相知。鲁家父女皆在周家为仆,次子大海在矿上做工,周妻繁漪与长子周萍有私情,后知周萍爱鲁女四凤,繁漪欲遣去四凤乃召来侍萍,两家关系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为异父同母兄妹,双双自杀。繁漪之子周冲为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大海为罢工代表在周家受辱被殴,逃奔而去。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压,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作者在这常见的“始乱终弃”和“乱伦”的社会现象中,开掘出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悲剧。他在剧中写了尖锐的思想冲突和阶级压迫与斗争,但主要是描写新旧交替时期3个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女性,以不同的方式对命运所做的抗争和她们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雷雨》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尖锐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浑厚凝重的格调,浓重的悲剧气氛,深受希腊悲剧和易卜生、奥尼尔剧作的影响。《雷雨》把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美学价值。《雷雨》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人物刻画的成功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曹禺戏剧的共同特点。
二、基础知识
三、提示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我们刚刚学过小说,都知道鉴赏小说中人物可以从人物的外部特征,人物的经历际遇以及人物内在的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描写中去分析,去品评。而受时空限制的戏剧,特别是像我们课文这样作为剧本的话剧,则只能从人物的语言、舞台说明以及由它们而展示出来的戏剧冲突等方面去鉴赏了。
(板书)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1、揣摩人物语言
2、探究舞台说明
3、把握戏剧冲突
三、简介剧情及课文
通过欣赏电影我们已了解剧情。课文就是从来接四风回去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开始的。
四、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
现在,我们就拿戏剧人物鉴赏方法这把钥匙,去开启剧中主要人物周朴园的心灵之门吧!我们看,该先动用这些钥匙中的哪把呢?(明确:把握戏剧冲突)课文节选部分,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是来自哪些人的?(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课文中这两组主要矛盾冲突是从课文的哪里断开的?(明确:“周朴园 可是你——”)我想和大家一道择取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这个点,去窥探周朴园的内心世界。哪位同学愿意把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简要介绍一下呢?(明确:周朴园由对自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和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好,下节课我们一块儿分析。
五、作业:
1、掌握文学常识和基础知识。下节提问。
2、思考课后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内容。
二、从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矛盾冲突中的语言入手,评析周朴园的性格、心理。其实,戏剧的矛盾冲突最终还得依附于戏剧语言,特别是戏剧中人物的语言,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矛盾冲突中周朴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去探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其实情感,从而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一)着重品一词,解读周朴园对自以为已“死去”的侍萍的“怀念”。
首先,我们来看看周朴园是如何对待他自以为“死去”了的鲁侍萍的。这部分对白中,周朴园在探询往事,语言较多,但我想独辟蹊径带领大家避繁就简,去着重品味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
1、请同学们马上从开头跳读到“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找一找在这部分对话中,哪个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2、我们知道,戏剧的语言特别讲究个性化,每个人物的用语、语气都各有特色,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相同的“哦”呢?何况这一小部分,仅仅周朴园一人就“哦”了六次!它们都相同吗?大家再仔细读读,分别说说你对这六个“哦”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语言中去探讨)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①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②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③哦。
④哦?你说说看。
⑤(苦痛)哦!
⑥(汗涔涔地)哦。
(明确:①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朗读停顿稍短;②勾起周朴园的回忆,停顿稍长;③一般应答词,停顿短;④表示惊奇,声调上扬重读;⑤谎言被当面揭穿时,不由自己发出的耻态语,可以短促重读;⑥受人指控般、作贼心虚的窘态,语气轻、短。)
3、想不到,“哦”这个潜台词竟有如此丰富的意蕴。显然,刚才我们对“哦”这个词的感觉主要得力于上下文语境的理解,当然也包括对舞台说明的解读。所以,我们已学会了根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不过,我觉得这个“哦”还有研究的价值。你们说,有吗?你有什么新发现?
4、噢,“哦”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我们都知道,标点符号的使用大多是为了语法的需要,都仅仅如此吗?我们一齐来看看。显然,第①、②句“哦”后用逗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那么③—⑥句“哦”都单独成句了,为什么标点符号不同呢?(略)特别是第⑥句“哦”为什么不用“!”呢?(明确:⑥窘态需要掩饰,不想让人发现,句号有此情韵。朗读可以轻短得让人难以听清。)
5、好,我们再来跳读这部分,看看周朴园的这六个“哦”字分别在哪些地方出现,从它的文字安排疏密度中,你又能发现什么?(明确:先疏后密),这个发现对你理解周朴园的精神状态又有何帮助呢?(明确:心情由平静到紧张的过程。)
6、小结: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二)抓住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接下来的时间,我们来感知一下周朴园是怎样对待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
1、课文中能集中体现周朴园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态度的部分,就是课文中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推荐出能够代表本班朗读水平的男女生各一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语言,要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读后点评)
2、不知同学们在听他们朗读过程中注意了没有,这部分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看谁最先发现——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的语言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间)那我现在把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一点,大家再来读读,改了以后,你的感觉又怎么样呢?
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呢?)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周朴园(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3、看来,周朴园简短问句的自有他的内蕴,不过,我觉得课文121页中间“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三个疑问句连用就显得有点多余了,就用一个“什么?”不是更简洁吗?(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4、小结:这部分我们又以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散发出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三)挑选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那么,当他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三十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 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再想听听大家的声音。(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在总体把握课文主要矛盾冲突的前提下,选取了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这个点,从戏剧人物语言这个鉴赏视角出发,探究出了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从而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我相信,大家应该收获了许多借揣摩人物语言来鉴赏戏剧人物的方法。我觉得,揣摩人物语言最好从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入手,联系上下文语境,再反复体会其语言的表现方式,挖掘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如果你这样做了,我相信,剧中人物一定会动感地活跃于纸上,浮现在你的脑海里。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 表现方式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8.雷雨教学案例 篇八
――《雷雨》教学案例
钟祥市双河小学 李红英***
钟祥市双河小学 胡丽华
[背景]
《雷雨》是人教版第四册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其准确精炼的用词是学习语言的良好凭借,其仔细观察的特点值得学生们学习和运用。我在《雷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再现课文内容以及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来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目标预设: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特点,并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观察仔细、用词准确的特点。
课前准备
1、CAI课件。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情境,揭题激趣
同学们,你们关注过雷雨天气吗?前几天刚下过一场阵雨,说说你的印象?(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写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宝宝。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同桌合作学习认识田字格里的生字。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
3、指导写字(1)学生自由描写,观察字的占格。(2)重点指导“垂”“越”
“彩”的书写。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让学生找一找,围绕雷雨,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并
找出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
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3、师小结:作者写的多有顺序啊!
【这一设计既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又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维,明白描绘
景物要有观察的顺序。】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课题写了什么内容?
二、观察想象,研读感悟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生字宝宝走进课文中,来欣赏一场雷阵雨吧
1、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指导学生自由读文,并用“――”画出景物的名字:你看见了什么,听
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2)你能用声音读出它们的特点吗? 学生练读
(3)师范读,学生模仿读,展示读,集体读
师:(1)“黑沉沉”“压”说明什么?树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说明什么?
(2)“垂”是怎样的动作,逃走说明什么?该怎样读出蜘蛛的害怕?面对这
样的天气你害怕吗?
小结:作者不但观察仔细,而且用词准确,生动,写得多好啊!
【通过朗读,再现情境,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有助于
学生感受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4)播放闪电由暗到亮,雷声由小到大的录像,让学生自然而然就理解“越
来越”,从而读好句子。
【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
逼真的画面直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激发
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2、学习雷雨中部分(4――6自然段)
(1)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思考: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
从哪里看出来?如何读好“哗,哗,哗,”呢?(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
该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
点来读,表示雨声很大;还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当由慢到快,以体现雨
下得越来越大……)
(2)播放雨声雷声从大到小录音,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样的变化可以
吗?(渐渐)该如何读好两个“渐渐”呢?为什么?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从原
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
(3)读,小结:夏天的雨来得快,来得急,来得大,去得也快,让我们用自
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
读自悟,既照顾了不同阅读发展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启迪思维。】
(4)师生合作朗读:
师:雨下起来了。生:哗,哗,哗
师:雨越下越大,生:房屋啊,树木啊,权看不清了。
师:渐渐地渐渐地,生: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多种形式的朗读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把
教材情感变成了孩子们的愉快情感。】
3、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雨停了,雨后又有怎样美丽的景色呢?同学们去读读课文的7、8自
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写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虹像什么呢?
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这时候的蜘蛛心情怎样?)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插
图)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个别读、男女生读)
(4)学生全体起立,表演读
【正如新课标所要求的: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美的乐趣。】
(5)你还知道哪些雨后的景象?
【教学贴近儿童生活的教材内容时,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引导学生交流感知,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
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板书:仔细观
察)
三、总结延伸,拓展学习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课后抓住时机,让学生观察,知道练笔。,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迁移运用,能更好地指导孩子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提高语文水平】。
【反思】
一、课件引路,激发兴趣
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性,巧妙运用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 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达到融情入景,自我感悟,形成语感,陶 冶情操,自主发展。在逼真的动画情景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轻松了解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边读边想,读中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初步掌握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以便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1)自读感知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在头脑中初步勾画出雷雨的情景。(2)表演读深化感知。在对课文内容、情感了解后,相信学生,指导他们从语气、表情、动作方面,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3)紧扣重点,读中感悟。让学生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悟出雷雨前特有的“静”与“动”,雷雨中的大而急,雷雨后的美丽与清新。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在识字、写字的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互动,静心读书和活泼参与的互动中,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把教材情感变成了孩子们的愉快情感。
总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师生都激情满怀,我们感到语文的精彩,生活的灿烂。
9.雷雨教案设计 篇九
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教学难点: 引领学生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人性的复杂,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教学课时:2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
一个十七岁的年轻人,带着梦幻,带着热情,带着爱恨无奈,在一个残酷的牢笼里憧憬、挣扎,最终成了一出惊心动魄的悲剧的牺牲品…… 这就是23岁的曹禺就读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
《雷雨》不仅奠定了曹禺先生在中国话剧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剧作家的地位,同时也是中国年轻的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让我们走近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近《雷雨》,用激情去解读,用心灵去感受。【板书】雷雨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课件展示】雷雨内容梗概:
【梳理归纳】本文的主要人物关系及课文矛盾冲突 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与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注)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学生活动】看看、听听、读读。
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
三、品读语言,评析人物 【投影】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把握戏剧冲突 ②揣摩戏剧语言
③分析人物形象 【品读鉴赏】
周朴园的语言鉴赏(1)品一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设问: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揣摩解读:
周朴园用语“哦”字示例: ①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②哦,很远了,提起来大家都忘了。③哦。
④哦?你说说看。⑤(苦痛)哦!⑥(汗涔涔地)哦。
学生活动: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揣摩“哦”字究竟该怎么读。(明确:第一句资本家对下人漫不经心的口吻,朗读停顿稍短
第二句勾起周朴园的回忆,停顿稍长
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3)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设问:当周朴园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30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
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的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还想再听听大家的声音。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尝试走近人物。◇学生进行个性化鉴赏。◇明确学法
【总结】选取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 鉴赏视角:戏剧人物语言;
探究内容: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
目的达成:揭开了周朴园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设计意图:戏剧的矛盾冲突最终还得依附于戏剧语言,特别是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此环节选取矛盾冲突中周朴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品读一词,品析一类句子,去探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实情感,从而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学会鉴赏戏剧人物。)
四、拓展延伸,探究学习【投影1】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10.雷雨反思说课 篇十
《雷雨》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课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 说教材】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生字“垂 ”。
2、自由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联系生活感知,朗读雷雨前的描写。【说过程】
《雷雨》一课描写的是夏天下雷雨时景物变化的内容。对这一课的教学预设,我预设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进行导入并组织学习字词。第二环节组织学生初读课文。在初读课文后,抓住乌云、大风、闪电、雷声这几个词语,通过引领让学生给 雷雨、乌云、雨、大风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从而让学生雷雨前整个过程有个更清楚的了解。第三、四环节是对雷雨前内容进行精细的解读,引领学生抓住其他一些景物以及文本中的一些经典字词,如“压、垂”等字来读。这样的设计就会降低了学生对雷雨前景象理解难度,思路也很清楚。
【说方式】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才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前的特点。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识字、同桌合作检查、多形式的朗读感悟,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由于本文涉及生字不多,只有四个生字,而且“压、乱、垂、虹”四个生字识记简便,所以识字这一个环节,我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读准字音说出识字记方法再读相关词语既“一读二说再读”的形式再开教学。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文本的理解中。
2、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如:在教学课文第一段时“黑沉沉”这个词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要让学生通过看图,雷雨的云很黑、很厚,所以看起来“黑沉沉”的。这样就加深学生对雷雨前天气变化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感悟。
3、引导学生想象,加深对他们的体验。通过想象,加深学生对雷雨前景色的感悟。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使学生边读边思,如:在读到“----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不叫。”以及“-----蛛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议论“叶子为什么不动,蝉为什么不叫?” “如果是你,当时你会怎样?”以及“蜘蛛逃跑了,他可能去了哪里?”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让学生感悟此时此刻天气的闷热。
4、体会悟趣,训练词句。这篇文章在运用词句方面非常准确、传神,值得细细体会。教学中我以各种形式唤起学生对词语的直观理解,体会这些词语的精妙。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一句中“压”字就用得妙,满天的乌云是怎样压下来呢?我通过动作的展示,然后追问:1从图中看“压”字怎样理解?天上的乌云压地这么近,人们感受怎样?学生经过训练,不仅会弄清了“压”字具体含义,而且会揣摩出了人们当时是感受。又如“之后、蜘蛛从网上垂下了……”一句中,对“垂”字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给“垂”字换个子,即找找近义词的方式从而得到真确解读。如”雷雨前,描写雷声的句子”就用得极为准确,教学时,为了能让学生的口语训练,我先用越…越说句子,然后再让他们学说,这样他们就能说出了很多“越…越”的句子。然后我以“乌云越来越()风越来越()闪电越来越()雷声越来越()……”的词组练习加深对课文第一部分的理解(即雷雨前的理解)。去体会词语读懂句子,学生自然会学得有趣,用得正确。【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设计,我分一个方面设计:即雷雨前然后在精读课文的时候,分别整理并板书雷雨前有乌云、大风、闪电、雷声来板书。整个板书简洁条理清晰。
雷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8课,这一篇是一篇老课文,在新课程改革之后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课文之一。这一组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送来蛙鸣,是多么令人舒畅。本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 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情感目标: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我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文中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4、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用词、造句的准确与生动。
5、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
二、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因为在我们南方,雷雨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说教法
1、信息收集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初步收集信息的能力。”课前一周,我先让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如果遇到下雨的话,就更应及时,仔细地观察,让学生用心地观察,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课堂上就更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2、情景教学法: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生动、有吸引的情景。心理学也表明发当刺激物是生动的,新异的,就能给学生短时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转变成长时记忆。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生动景象。
四、说学法
1、朗读感悟为主: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去感悟。
2、合作探究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变单
一、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为合作、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雷雨》这一篇课文很明确地分为雨前、雨中、雨后这三部分,所以我会在组织全班学习完第一部分后,就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第二、第三部分。
五、说教学过程
1、设情景,感受雨的美:
教学实践过程表明: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的话,他就能自觉排除多种多种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主动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课前,我会播放各种下雨的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各种不同的雨,有蒙蒙细雨,有倾盆大雨,有滴滴嗒嗒的雨声。先让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导入我们学习的课文《雷雨》。
2、认识生字,理清结构: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合作读也就是同位同学每人读,指名读一个一个自然段,互相纠正,互相学习,这是读流利,读正确的做法,学生只有读通,读顺了课文,才能谈得上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赏读感悟,体会感情:
再次向学生展示雨前的部分,这部分需要理解的词语很多,学生要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这些词:黑沉沉、压下来、挂、垂。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如果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词的话,我会继续利用挂图,课件、向学生展示解释。
4、合作交流探究:
在学习完第一部分以后,我让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合作学习第二、三部分,雷雨中、雷雨后,然后我让学生汇报你学习到了什么?二年级的学生好于表现,相信他们能说出合作学习以后的收获。这样的处理可以省却了老师字字、句句、段段去分析讲述的繁索,真正能课堂还给了学生。
5、品词品句完了之后,再让学生有感地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6、课堂的延伸:
让学生说说,他自己在这些日子观察过的天气,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再把说的写下来。
18、《雷雨》教后反思
《雷雨》这一课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在课堂上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师生配合比较默契。有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令自己比较满意。
首先,感受雷雨前的变化。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我先利用晴天图,用较儿童化的口吻带同学们去郊游;接着,在草地上休息中天气突然变化,电闪雷鸣,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前天气的明显变化。其次,在指导朗读方面。在雷雨前这一部分,我采用教师读,学生来当小评委,让学生对老师的朗读进行评价。学生懂得了评价老师的朗读,为接下来的朗读教学打下基础。在指导这一部分时,我通过让学生感受动画,做“压”的动作进行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在指导雷雨中这一部分时,我抓住了重点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在这一环节中,我提倡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学生通过不同的声音来体会雨下得很大。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用“ 越()越()”、“ 渐渐地 ” 说一句话。这两个句式都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在这里既是对学生知识点的复习巩固,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机。在体会雨后景象后,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那只鸣叫的蝉,是那只坐在网上的蜘蛛或是那只快乐的青蛙,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看动画等活动,有了深刻的体会,说起句子来就不会显得苍白无力了。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上完本节课时,总觉得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下大雨时,还有哪些东西也看不清了,学生说的范围较窄,而我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引导,使得这一环节有点脱节。在请同学们与老师看板书复述课文时,语言不够精炼,随意性较大,使这一环节没有达到我所预设的效果,这主要是教师本身的随机教育能力欠缺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课后的教学反思。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18《雷雨》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雷雨》这篇课文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的文章。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可以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会写观察日记。
二、教学重点的确定。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杨红艳老师和我一起确立的。一是通过读悟结合,充分运用理解默读、感悟朗读、朗读指导、朗读评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二是通过读写迁移,让学生学到如何描写自然现象,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还要选择最能体现特点的景物。三是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的一个部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精神。
三、教案和课件的准备。
第一稿我自己写的教案,注重朗读和品悟,连自己也觉得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根据我的写作特长,以及班上学生写作的优势,杨老师给我定了朗读指导和读写结合的思路,我马上进行了修改。五一过后,我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加入了学法归纳的部分。试教过后,我们组里的老师提出,要充分运用图片的作用,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指导朗读和写作。所以说,经过这样的不断修改完善,我拿来正式上课的教案和课件都已经是第五稿了。
记得以前杨碧红老师曾经给我改过十次教案,这一次杨红艳老师也在不遗余力地帮助我,还有李蓉晖、幸芳、颜建红、贺应分、周彩兰等老师,十分感谢她们的指导和帮助。
四、课堂上的随感。
1、在复习第一课时内容时,我让学生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这是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指导朗读,读悟结合我们做得比较充分,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次朗读水平都有新的提高。评价朗读时,我使用师评为范例,自评找差距,互评找优缺点,再读求进步,齐读齐体会的方法,让学生的朗读水平继续提高。听到他们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听到他们有礼貌地提出同学的优点,委婉地指出同学的不足,看到他们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进步,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3、读写迁移,每一部分我都有侧重。
雷雨中的部分,我让学生学习小作者在这里除了写雷雨中看到的景物,还写了听到的声音。要求学生写作文也应该这样,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来描写事物。而且让学生们读自己搜集的描写雷雨中的句子,不但锻炼了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还给了他们很好的写作范例,这是“扶着写”的阶段。对着动画自己看图说话,学生们果然突破了平时看图说话干巴巴的困难,观察比较细致,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来观察事物。
雷雨前的部分,我先让学生找到小作者选择写的景物,再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从而推出写作方面的要求,选择写哪些景物,一定要有目的,围绕中心写最有特点的景物。所以问学生雷雨后为什么要写这些景物时,他们都能理解要写最有特色的景物。
雷雨后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随便说有哪些景物,然后问到小作者是不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呢?到底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我就用小结的形式说出,我们写作文,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最后,我们到了“放开手”的阶段了,问学生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作家,说说雷雨后的美景。这时,学生就能够很自如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物来看图说话了。
总结拓展时,我使用一幅雪景图,让学生练习找最有特色的景物,使用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让学生们熟悉这堂课写作方面的重点后,再提出观察日记的作业,就水到渠成了。
4、学法指导,我特地先学习了雷雨中的部分,然后再对应学习雷雨前和雷雨后的部分。学习完雷雨前之后,我进行了一下学法归纳(找景物、划句子、读一读),然后让学生同桌两人使用这种学习方法自学雷雨后,并汇报学习成果,完成老师板书。这样能够体现学生自主性,把教学生“学什么”,变成教学生“怎么学”,有效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五、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改进。
很荣幸,我的这堂课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袁主任、李主任和陈主任等等老师都对我的课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们肯定了我的很多做法和想法,也表扬了我们班学生的优秀素质。但是我的问题也有一些,比如说板书设计:
18雷雨 学法归纳
雷雨前 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
1、找景物
雷雨中 听到的 看到的
2、划句子
雷雨后 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3、读一读 其中雷雨中的部分应该也要填上景物:“哗哗哗、树、房子、雷声、雨声”。这样就能使板书和谐统一,不至于让人产生歧义。而在左边可以加上副板书:
写作指导
看到的、听到的上——下
有特色的景物
整个板书由写作指导、景物展示、学法归纳三部分组成,就比较完整了。
还有,一边默读一边想象雷雨的景象,没有让学生说一说,他们想象中的雷雨是什么样子。这样就框住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让学生主动探究,留下更多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