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5篇)
1.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 篇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多元文化动态性的特点使得其产生的文化导向不断变化, 因此影响了大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价值判断, 从而造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变化, 这种变化也将呈现出主体化、民主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多元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都将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背景下, 探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以适应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体系的挑战, 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
1. 生活上追求享受。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调查显示:28%的同学表示没有计划;51%的同学表示有计划, 但是没有达到目标;只有21%的同学对生活消费有明确的计划, 并且达到既定目标。对于未来理想的住宿环境的调查显示:78.5%的同学选择了高档的条件, 对周边环境和居住设施要求较高;21.5%的同学选择公寓式的住房。很明显, 大学生表达了一种享受型的消费模式。
2. 职业理想信念务实。
职业理想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 对其未来从事的职业及事业上获取成就的追求和向往。调查发现,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信念更加注重个人利益, 自我意识明显, 在择业的过程中对工作性质、单位性质、工作环境、薪金水平考虑较多, 务实态度明显, 不愿意去边远地区, 对国家的一些扶贫政策响应度较低, 功利化趋势严重。
3. 缺乏奉献, 功利化。
对当前出现的社会现象, 例如对扶不扶摔倒的人的事件调查显示:36%的同学表示不会, 怕担责任;21.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扶起;26%的同学选择远远避开;16.5%的同学表示看情况。对于义务献血这件事的调查显示:45%的同学表示会主动献血, 不图回报;28%的同学表示看情况;27%的同学表示不会, 怕影响健康。对做好事后得到的回报的调查显示:35%的同学希望得到表扬;26%的同学表示希望是物质的奖励;15%的同学希望得到表扬和物质的奖励;24%的同学表示不图表扬和奖励。这几项调查表明在自我道德水准提高的前提下, 大学生对社会道德却表现出不重视的态度。
(二) 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原因分析
1. 社会环境因素。
历史的长河中, 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种文化形态的影响。一是国外文化的传播, 消解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建设信心, 弱化了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弱化高校理想信念教育者的权威地位。二是国内主流文化受到冲击, 淡化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文化基础, 误导了理想信念的行为追求。三是快捷的文化传播媒介, 为西方国家的西化行为提供了温床, 消解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2. 家庭环境因素。
当今大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 对事物的看法会有很大不同, 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当前家庭对大学生教育的力度不够, 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一方面, 教育工作中, 家长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教师对于学生的家庭环境也不清楚, 这样很容易导致教育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 大部分家长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而不重视其思想行为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孩子的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方面, 许多家长认为只要不违规、不犯法就可以了。但是应该注意到, 大学生现实的社会经验不足, 遇到问题, 首要的倾诉对象就是父母、亲人、朋友, 需要家庭成员对其进行引导, 因此, 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 学校环境因素。
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 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同学。当前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校园文化, 多元文化的传播也为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一些新的要求。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具有导向作用。一是校园精神文化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择业观念、道德品质、政治信仰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根源就是大学校园主流的精神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二是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教育内容还有待更新、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还有待改进等需要完善的地方;三是理想信念教育理念有待深化, 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作用, 理想信念教育规律认识也不全面, 教育评价体系更是单一。
4. 自身因素。
大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思想行为趋于成熟的时期, 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想信念的过程, 但是还没有明显成熟。在这种尴尬的境地,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潜藏着幼稚、片面的成分, 会阻碍崇高的理想信念的形成。
一是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大大增加, 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却比较欠缺, 不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但是带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色彩;大学生喜欢表现自我, 情感丰富, 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显得没有活力, 而多元化的文化体系能吸引他们好奇的心理;三是大学生知和行的脱节, 有理想却不实践;四是理论学习不扎实, 导致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念无法准确的辨别。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我国高校在长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这是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值得借鉴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多元文化的传播如果不能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简单的重复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要根据新的问题研究新的解决方法, 力求实现全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一) 丰富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切实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使大学生从心理上和思想上能够主动积极的接受科学理想信念的内容, 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指导自己的行动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内容, 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逐步获得生机和活力, 成为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
(二) 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新时期, 理想信念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要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才能发挥理想信念教育的育人功能;只有正视这些问题, 才能帮助大学生端正理想信念态度,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 注重家庭教育。
一方面,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 量入为出;培养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不能滋长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 不能盲目满足子女过度的物质需求, 反而要刻意培养子女的理财观念。另一方面, 坚定大学生的生活意志。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溺爱, 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久而久之大学生就会具有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 做事就会持之以恒。当他们具备这些素质以后, 坚定的意志、品质就水到渠成的形成了。
2. 创新高校教育。
一是要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实践, 积极发挥课堂指导作用。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一步就是理论的灌输。理论的灌输在一定程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普遍采用“填鸭式”的理论教育, 没有关注学生的需求, 不契合学生实际的理想信念问题, 因此要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作用, 就必须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二是要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优机制, 提高理想信念教育者的素质。教师要紧跟时代的脉搏, 从书本的栓桔之中脱离出来, 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新的任务结合, 增加与时事相关的内容, 变纯理论知识的授课为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讨论会, 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微博等各种网络手段调动同学们主动参与的热情。
3. 加强自我管理。
多元文化视角之下,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大学生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高校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理想信念教育更多的时候具有不可测性, 接受教育的真正结果只有大学生自己才知道。只有大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的认可, 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只是外部因素, 外部的一切因素只能通过内部发挥作用。因此, 大学生必须通过自我教育, 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按照社会和国家共同的价值标准, 自己管理自己, 最终实现自我控制、自我激励。
四、结语
青年大学生是最具青春活力的中国梦实践者。面对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侵蚀, 我们必须要用中国梦思想丰富自己的价值愿景, 用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 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自觉发扬传统美德, 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同祖国梦想的实现紧紧联系在一起, 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受到经济全球化、社会多样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 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 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将多元文化作为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大环境, 从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来剖析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现状及原因, 最终得出结论, 提出对策建议, 探索树立崇高理想信念的新方法。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希.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功能掂探[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5) .
2.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26-02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给予了较高的重视,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在目标定位及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不足,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陈旧。因此, “为适应时代发展,增强教育成效,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形式与方法上需要寻找新的载体与突破口。 [1]
一、微时代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育模式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学生与大众文化的关系日益密切,而高校传统的教育手段显然并未能与大众文化的特点相结合。在微时代背景下,利用“微”技术手段,有利于开拓传统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从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转向立体化的全面教育模式,开拓理想信念教育的视野,并把更丰富的文化元素纳入到理想教育的素材之中,进一步拓宽教育思路。
(二)有利于传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及时性、快速性。微博的出现,让高校大学生有了更多话语权。微博以简短而有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高校学生。它的出现削弱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使得人人都可以通过发布微博的方式影响他人对于某一件事的看法。微博的出现同样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它的出现为开拓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载体,有利于思政工作者通过微博等技术手段来传播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学习热情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的出现,90后迅速降低了对博客的关注度。究其原因是微博由于字数的限制使得用户能用更简单随意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不必考虑行为的思维逻辑,大大降低了交流讨论的门槛。而“微媒体”的“迷你式”的传播更是提升了90后大学生的交流兴趣,这使得理想信念教育有了非常有效的宣传途径。
二、微时代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大学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理想信念的高层引领。”[2]由于传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具有局限性、滞后性,导致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一)传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具有局限性
现代大学校园多采用开放式格局,学生与外界社会往来频繁,各种娱乐项目层出不穷,外界吸引力不断与校内教育争夺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以往的校园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往往缺乏吸引力,在争夺学生关注方面稍逊一筹。网络时代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如果理想信念教育放弃网络这块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那么很多努力将很容易流于形式。“微时代”背景下的“微方式”不仅仅是教育途径和教育样式的变化,这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会促使思政教育工作者转变工作思路,拓宽教育面,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优势和教育资源。
(二)传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具有滞后性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逐步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民主政治建设的快速推进,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信心,同时亦导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朝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有所增强,加大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3]在世俗化、功利化的影响下,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正受到严峻的考验。我们要从现代化的视角,分析理想信念教育面对的新问题,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原到人本前提,即从人的精神属性和人的精神生活出发,关注现代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研究价值认同与利益认同的关系,进而走出理想信念教育偏离现实、偏离个体需要的传统困境。
(三)传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痕迹过于明显
我国的理想信念教育一直以来走的是“为了教育而教育”的思路,说教痕迹明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难以体现。一旦这种环境改变,外界的理想信念教育中断,被教育者就会陷入无师可拜、无“书”可学的尴尬境地。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理想信念教育很难收到稳定的成果。对国外发达国家的理想信念教育方式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他们更注重将教育生活化,很少有专门的活动来进行专门教育,而是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切活动必备的元素,融入生活的各个层面。
(四)传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方式脱离实际
当前,大学生的叛逆心依旧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这给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于叛逆期的大学生不喜欢接受外界的主动教育,而喜欢自己主导做决定,互联网正符合他们获取信息的心理要求。简单的几句话、一小段话却能在大学生的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正和微博的传播的方式非常相似。如果理想信念教育以“微博式”的方式开展,必定能与大学生的心理同步,并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三、微时代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智能手机是微时代的重要传播工具。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可以根据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有目的地进行相关信息的传输。“微方式”具有传播快、成本低、交流方式新颖、涵盖生活面广、接受度高等特点。从生活的各个角度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立体化的“微教育”,既弱化了教育中出现的目的性过于明显的弊病,同时又能在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微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微博
微博是“微时代”到来的主要表现形式。微博以发布范围广、更新速度快、信息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吸引着大学生。同时,微博涵盖的信息量大,发表、评论限制较少,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广阔的互动空间以及广泛的交际圈。但同时由于信息发布的自由性以及表达的缺失等问题,微博也会对大学生造成理解和判断上的误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取长补短,合理利用和选择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 适时关注大学生的微博信息,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充分利用微博的交流互动性,使教育主体及教育客体时时保持良好的互动沟通,积极发展和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
(二)微信
微信是通讯媒体的新生力量,它以其独特的“语音对讲”、“手机群聊”、“LOMO滤镜”等方法获得大部分90后学生的青睐。文字与语言的“混搭”,使得用户拥有更多创造的空间。在微信群中,不仅可以将资源迅速共享到大家的手机中,还能通过语言评论或者文字评论的方式让互动变得更具有乐趣。同时这种方式大大节约了教育所需成本,构成“微时代”立体化“微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使得90后大学生具有更多选择。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每一所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每一位辅导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MSN、QQ等通讯软件
在互联网Web2.0模式的影响下,以QQ群、MSN网站、微博客等为主的网络新媒体具有普及面广、便于交流等特点。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下,高校辅导员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与之进行同等身份的交流,并细化至网络活动的宏、微观领域,从而从各种信息中掌握舆论动向,把握传播信息的规律 ,并在新媒体中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以将现有的网络资源整理利用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应当改变方式。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当从传授知识向传授方法上转变。传统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大多具有被动性,而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是通过一名教师、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借助当前流行的媒体通讯技术。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会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积极融入微时代这一大背景之下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费兰兰.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3(2):105.
[2]祖嘉合.试论“9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高层引领[J].教学与研究,2011(4):10.
[3]姜华.新时代境遇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态势与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7.
[4]夏雨.关于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2(5):27.
[责任编辑:陈明]
3.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 篇三
1.中国梦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升华
习近平同志提出, “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是亿万人民世代相传的夙愿, 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创造者[1]。而广大高校以理想信念为核心, 把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一旦形成, 就会成为支配和左右人们活动的精神动力。一个国家只有确立了共同的理想信念, 才会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共同的理想都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大学生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 中国梦能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树立个人理想信念, 使大学生把筑个人小梦和圆中华大梦紧密联系, 铸就个人和祖国更加美好的前程。
2.中国梦能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 中国梦是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明灯。习总书记曾在 “五四”讲话中这样说:“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这正是说明了理想信念的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需要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指引, 而中国梦的正是这个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
(2) “中国梦”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精神, 符合广大学生青年艰苦奋斗的时代要求。中国梦强调务实精神, 提倡埋头苦, 所有伟大理想, 都依靠的是实际行动来实现, 中国梦这个远大理想的实现更需要每一个大学生踏踏实实学习, 把所学的知识用到国家建设当中。
二、中国梦背景下必须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大学生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力量, 他们是否具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务之急, 利用中国梦这个大背景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克服苦难, 帮助国家实现中国梦。
2.目前, 我国高校大学生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 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生没有理想, 信念不坚定。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 也将阻碍中国梦的实现进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大学生深受国外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把金钱的富足当作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 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 更谈不上树立“中国梦”式的理想信念, 将来能帮助国家实现名族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同时, 大学生在不知不觉地被互联网、多媒体中的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出现了理想信念的迷失现象。所以解决大学生理想缺失的问题刻不容缓, 否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变得虚无缥缈。
三、中国梦的引领下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把中国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主动投身参与到中国梦的实践中。
2.加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内涵理解。引导广大学生对中国梦精读细研, 学深学透, 准确把握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扩大中国梦认知度。组织广大学生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中国梦的深刻含义, 观看中国梦的相关视频。在学生党员中广泛开展“中国梦, 我的梦”为主题的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 以此把中国梦深入人心, 真正把这种信念种在的心中。
四、结合中国梦把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
在中国梦的引领下,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中国梦”这个大背景下, 高校积极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 结合不同院系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特点的科技学术活动, 在丰富校园活动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2.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企业、社区、基层、农村中参加社会实践, 使他们在实践中充分了解国家的国情和政策, 深刻体会作为一个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认识、锻炼和提高自我, 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树立坚定和远大的理想信念, 使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高校利用信息化模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在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养成深受互联网的影响。因此, 高校要互联网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善于利用微博、校内网、QQ群等网络新媒体深入开展“中国梦”的学习教育活动, 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加大理想信念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力度。利用网络,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 加强思想引导, 多形式多途径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 2012-11-29.
4.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 篇四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
理想信念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需求和巨大精神能量, 是个人、民族、国家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大学生党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 则更需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保持共产党员思想的先进性。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量激增, 短小精悍、操作简便, 内容包罗万象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 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微博、微信用户规模达5亿。在“微时代”的背景下, 自由的环境与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微时代”多元化的资源中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和挑战。因此, 对高校而言,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紧抓时代脉搏, 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 开创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新路径。
一、“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机遇
理想信念是个人、民族和国家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高校有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使命, 而大学生党员更是高素质人才中的精英, 高校作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更是任重道远。
(一) 增强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
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体不受时空限制, 用户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热点事件, 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点赞、转发、评论和收藏, 具有及时性和便捷性的特点。对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来说, 这就能及时更新教育内容, 避免信息滞后。另外,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便捷性的信息传递功能, 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学生党员了解到党政机构发布的最新资讯, 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全面的学习, 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自主性, 打破传统的学习障碍。
(二) 深化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互动性
在传统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 师生交流往往会有一定的障碍, 这种障碍是师生双方在传统教育中的不对等地位造成的, 这使得教学双方处于相对不公平的教育氛围中, 结果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微媒体平台的出现则能够很好地避免这些问题,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声, 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2]微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阵地, 更新了师生互动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相互添加好友, 以及建立群组的功能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在线管理, 关注其发展, 了解其思想动态,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疏导和沟通。
(三) 实现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多元化
虽然“微媒体”的主要形式短小精悍, 但是所传播的内容却是包罗万象, 小到一个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大到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 生活常识、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这有利于丰富大学生党员理想教育的内容, 使其紧扣时代脉搏。同时, “微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传播方式, 能够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方式, 使传播形式形成多样化发展。理想信念教育信息的传播需要更加注重在具体建设过程与培育工作中的灵活多样性, 以微博作为传播途径和载体, 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媒体化,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行各种宣传, 做到主流意识内容形神结合、有机统一, 才更容易被学生党员所理解和接受, 并且外化为学生党员的行为。[3]
二、“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 理想信念的教育主体地位动摇
在“微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党员获取信息的途径广、获取速度快、信息量大且混杂, 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往往缺乏分辨能力, 那些良莠不齐的信息使得大学生党员对于理想信念产生动摇。同时, 传统理想信念的学习内容比较枯燥, 理论性较强, 填鸭式灌输和说教式教育形式单一, 读报纸、集体学习文件等滞后的教育形式也不能引起大学生党员的兴趣。这些都使得传统的理想信念的主体教育地位受到挑战。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手段亟待更新
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微时代”的影响下, 大学生党员的观念在更新变化, 他们充满激情与活力。但是, 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 各种观念、思想纷繁复杂, 他们的见识和经验尚浅, 在观察和分析复杂社会现象和问题时, 缺乏清晰的鉴别能力和辩证思考能力, 不可避免地在思想和判断上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由此出现价值观多元化。[4]而高校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党员的管理还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 不能够很好地对症下药, 解决他们的问题, 使得大学生对于高校政治工作者的信任度降低,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 缺乏良好的“微时代”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
在“微时代”的背景下, 大学生言论自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微博用户注册登录简单, 不需要实名登记, 任何人只要会发短信就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到个人微博上。微博信息传播的便捷化使得大学生党员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接收各种信息, 这就使得微信息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出现“时间无屏障性”“空间无屏障性”和“资讯无屏障性”。[5]无阻碍的舆论氛围使得环境中充斥各种混乱的多元化的信息, 缺乏合理的、科学的、系统化的管理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引导, 使得大学生党员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出现理想信念的动摇, 甚至被一些极端分子利用, 无意间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路径创新途径
(一) 巩固理想信念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实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内涵建设, 巩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首先, 要能够将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联系起来, 加强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加深大学生党员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能够使其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其理想信念;其次, 要提升大学生党员对信息的分辨能力, 锻炼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传播和交流信息,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后, 要使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行合一, 不仅能够在“微时代”中合理利用新媒体获取各方面的知识, 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也要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观念及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明白自身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能够不断装备新的知识和能力, 与时俱进, 适应“微时代”发展的要求, 帮助大学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在其生活、学习、就业等多方面提供辅导和帮助。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要能够主动接受新事物, 积极深入地学习并利用“微媒体”的各项功能, 加强与大学生党员的互动, 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三) 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
高校要加强对微博、微信等平台的管理, 安排专人运营, 并且对其秩序以及信息的发布、审核做系统化的安排与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信息舆论方向的引导, 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舆论氛围。对学生党员关注的突发事件或焦点问题, 要及时发布真实信息并展开良性互动, 抢占微博舆论制高点和主动权, 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为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氛围。[6]与此同时, 密切关注学生党员的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动态, 对于主题健康的话题要鼓励学生党员积极讨论和转发, 对一些负面消息或言论要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疏导。我们要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 构建一个宽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全新的微媒体教育平台, 将正能量传递给大学生党员群体。
参考文献
[1]罗敏, 令狐彩桃.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状况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18) :50-51.
[2]刘丰铭, 艾甜甜.“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探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 (5) :15-18.
[3]张薇.微博——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平台[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2) :174-177.
[4]陈立民.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实现“中国梦”——浅析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08) :9-11.
[5]胡晓敏.新媒体视野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研究[J].高教与经济, 2011 (3) :4-7.
5.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 篇五
(1) 概念
所谓理想, 就是人们在改造世界 (主观世界以及客观世界) 的实践过程中, 产生的对未来美好事物有根据的追求, 不同于幻想的不切实际, 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的正确想象, 是有可能实现的。而信念是人们为实现某种理想, 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可以说, 理想的追求和实现体现着信念的坚定, 而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 是支配人们为了实现理想而保持的持久精神动力, 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2) 内容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概括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信仰教育;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党的历史教育;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教育;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育:建设和现状;党艰苦奋斗的气节教育等等。
2.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1) 是培养党事业接班人的需要
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而大学生党员作为党事业的接班人, 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周围的非大学生党员, 更是关系到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祖国的前途。因此, 只有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让大学生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向党靠拢, 并在不断的思想熏陶中, 保证大学生党员都能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拥有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思想品质, 真正形成一名合格的党的事业接班人。
(2) 应对国际国内状况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扩大, 社会发展态势更显复杂和不稳定。而这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在为大学生党员提供广泛学习空间, 增强大学生党员竞争意识的同时, 西方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潮和思想观念也在冲击、侵蚀着我们大学生党员的心灵。大学生党员作为党未来事业的接班人, 其理想信念的好坏关乎着国家的前途, 因此对高职大学生党员进行系统而完善的理想信念教育, 能促使其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和追求, 自觉抵御腐朽思想观, 是保持我党根基不动摇, 前途和方向不变色的重要前提。
(3) 增强为人民服务决心的需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一直以来遵循的宗旨。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不仅能坚定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同时更是遵循党宗旨的需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是党的储备干部队伍, 一部分党员大学生在毕业后会逐步走向为人民服务的领导岗位, 也就会涉及到作风问题。因此, 要想真正培养出高品德、立场坚定、乐于奉献的大学生党员, 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想信念教育不动摇, 真正保证大学生党员能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 提高党的战斗力与先进性的需要
胡锦涛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报告会上指出,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 首先要做到的“坚持理想信念”。而高职大学生党员作为国家未来干部队伍后备军的一部分, 必须要做到: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真谛和信仰, 真正能做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行动。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大学阶段作为与社会接触得最为频繁的时期, 可以说是实施理想信念教育的最佳阶段, 只有真正在大学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信念教育, 保证他们理想信念树立的正确性, 才能真正永葆党的先进性。
(5) 是大学生党员成长的需要
理想是寻觅目标的思维, 是人们得以努力和判断的方向。一个人没有理想, 没有了奋斗和前进的动力, 那么他也会因为失去自我价值, 而变得空虚渺小。
首先, 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大学生指明方向, 减少错误的发生;其次, 正确信念理想能够从精神层面去激励大学生党员, 使其不断成长;最后, 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树立, 可以使大学生党员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 不断规范自身言行, 提高党性修养, 真正为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观支撑。
3.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状况
(1) 注重入党前的教育培养, 入党后后续教育跟力度不够
“入党前严格, 入党后松懈”已经成为了各个高校在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现象。目前来说,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都有着严格的政治思想评估和知识考核;但入党后, 大部分高校就将思想认识的提升交给了学生本身, 放松了对学生的考察和教育。而当代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显现的社会转型期, 因此缺乏学校监督的学生党员就容易放松对自身的要求, 不再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出现了思想上的倒退。
(2) 过于重视教育形式, 忽视了教育内容
近年来, 各大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学生党员的教育形式, 集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但是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多还属于“形式主义”, 导致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大, 不能够真正科学地解答大学生党员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或者分析问题不深刻, 只停留在一般的口号式回答, 难以给大学生党员留下印象。
(3) 重理论, 轻行动
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将理想信念意志和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然而, 重“知”轻“行”现象仍然是教育的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一些高职院校由于过分重“知”, 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认知教育的投入, 例如通过党员交流会、党课培训等方式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然而在具体行动上, 高职院校却没能做好工作, 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实践机会, 造成学生的知行严重脱节。
4.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 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教育工作
要想真正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教育工作, 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 严把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入口关; (二)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
做好大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入口关工作是保证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前提。因此, 高校要做到:第一, 从新生入学开始抓好基础教育, 保证培养环节的计划性, 保证学生都能在组织委入党前, 思想先入党;第二, 严格选拔的标准。严格根据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 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做好推优工作的透明度, 保证选拔的公平性;第三, 拓宽考察范围。应该从组织协调能力、思想素质、平时学习成绩等多方面对发展党员进行考察, 保证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
(2) 协同各方力量
激发内在动力, 促进自我教育。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而决定因素在于内因。大学生党员自我意识的变化才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 可以通过学习机制的运用, 为大学生党员创设更多观察学习的机会, 使学生党员真正通过点滴日常学习的强化, 构筑自我学习能力, 提高教育实效性。增强外在实践, 保证行动教育。思想指导行动, 行动升华思想。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具体活动的开展, 使学生党员通过参与其中, 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5. 结语
高职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属于一项长期且系统的工程,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以及各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下呈现出了科学化的发展态势。然而,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其发展还是难以跟上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因此,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 认清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意义, 并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 并使之形成实效已经成为目前的教育的紧迫性任务。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 是我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因此, 他们的理想信念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文章就目前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现状进行分析, 探讨了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状况, 同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 希望能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理想信的培养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莲华.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9) :78.
【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策探索的论文】推荐阅读:
多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重塑06-13
思想品德教学论文:浅谈多元化的品德评价08-21
多元评价对学生的影响11-18
农业多元统计分析论文09-04
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分析07-22
多元化社会舞蹈的发展10-05
关于提升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思考09-15
校外实践教学质量多元评价体系研究论文11-17
企业多元化12-16
美的多元化发展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