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共11篇)
1.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一
安环部安全基础管理考评存在问题
1、安全文化建设,网络机构,实施方案,会议记录(专题会议)虎军
2、安全管理制度会签,文本保存。(金玲)
3、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岗双责落实情况,如何检查,如何督办
4、职能科室,作业区科级安全履职能力考评。虎军、金玲
5、风险评估管理,控制(记录完善)王伟
6、安全检查隐患台账,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要描述清楚。(金玲)
7、应急管理建立一整套应急管理资料(培训计划及实施、演练、物资管理办法及台账、救援工器具管理及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王伟)
8、安全对标、完善记录资料,要有痕迹。(吴成文)
9、各作业区自查,每月20日检查,完善检查表(虎军)
2.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二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各种农业机械不断更新, 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载体, 但随着农业机械拥有量的逐年增加, 农业机械的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当前情况下如何提高监理效率, 有效地保障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是我们农机监理部门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及农业部《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拖拉机登记规定》、《联合收割机及驾驶人安全监理规定》的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农机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时期, 新的法律法规对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工作要求, 使农机监理工作有法可依, 农机部门在管理中执法有据, 农机安全生产状况有望得到明显改善, 但在基层执法工作过程中,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当前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农机监理执法存在法律上的“盲区”
农机监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保障农业安全生产, 为农业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 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就具体工作而言, 防止农机事故发生、维护农机生产秩序、农机事故处理和统计、农机作业现场管理、农机安全教育、对违章进行行政处罚等, 是农机安全监理全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出台, 使农机监理机构在工作上出现了盲点, 使农机监理机构如同单纯的车管所一样, 只对所负责的拖拉机进行挂牌、办证、检验工作,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被动的办理牌证的办公场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项的理解, “乡村道路”同属于“道路”的范畴, 应该不在农机主管部门的管理范围内。这样, 农机监理部门的执法范围仅局限于乡村、田间、场院, 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执法区域必将越来越小。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没有赋予农机监理部门行使路上进行安全检查和处罚权 (包括乡村道路) , 也就是说与道路有关的执法活动, 农机监理部门去管理, 都应该视为不允许的。这种状态, 无疑给农机管理部门带来新的问题, 农机管理部门对所管理的拖拉机不能全面有效进行监督管理, 尤其是对拖拉机的年检审验和驾驶人员的教育不能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 很难保证农业机械良好作业状态和驾驶人员安全生产意识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 给农机监理工作造成困扰, 不干是不作为, 干了又可能是乱执法, 农机主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上的相互配合缺乏有效配合合作机制, 远没有形成足以震慑违章的合力。乡村道路、城乡结合部疏于安全管理, 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管理, 面临公安、农机管理出现“真空”状态, 违法载人, 无牌行驶、无证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助长了无牌无证、不按时参加检审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形成了安全隐患, 严重制约了农机监理的大发展。
2. 经费保障不足监理装备配备不齐
当前, 农机监理机构归属事业单位, 执法经费没有保障。多年来, 县级农机部门用于农机监理工作的事业经费未能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同步增长, 加上无其他经济来源, 监理装备差、效率低, 给监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装备建设是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 按照国家《农机监理技术装备标准》要求, 农机监理部门应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检验检测、事故勘察仪器以及办公自动化设备。但以目前实际情况看, 由于各地的情况不同, 配备情况也不尽一致, 有的省市有配备监理装备, 有的监理装备配备基本是空白;在宣传教育装备上, 有的县级还没有配备摄像机、电视机等;在检测设备的配置上, 有的虽然配备了一部分, 但已年久失修, 程序落后。在实际工作中, 检验人员还没有摆脱“眼看、耳听、手摸、脚踹”的传统做法;在事故勘察设备和牌证档案管理设备装备上, 有部分县还是空白。所有这些, 都在制约着农机执法规范化建设, 制约着农机执法的应变能力, 困扰着农机监理工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 农机监理人员素质高低不一
我们的监理队伍在充实人员的过程中, 缺乏严格把关 (这主要是体制方面的问题) , 所以造成农机监理队伍思想素质高低不一, 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人员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律法规生疏、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服务意识不强、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纪律不严明等问题。农机监理部门普遍存在着“重执法轻服务”的现象。工作实际中, 农机监理部门强调执法监督, 而应履行的义务却关注的较少。甚至还存在着只收费不服务的现象, 突出表现在农业机械和驾驶操作人员的检审方面, 只要交上检审费, 就算年检审通过, 既不对农机具进行检验, 也不对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教育和考核。机手交上了费用, 却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服务, 使群众误认为农机监理, 只是单纯的收费, 违背了农机监理工作的目的, 失去了应有的社会作用和价值。农机监理人员执行权利与履行义务不对等, 还造成农机监理过程中少数监理人员不尊重机手、态度恶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现象, 使机手对农机监理部门产生敌视的心理, 影响了农机监理部门和机手的关系, 使机手对农机监理部门的执法产生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
4. 农机手认识不到位
农村道路错综复杂, 参与农机交通活动人员涉及千家万户, 部分农机手对农机安全监管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认为拖拉机特别是小型拖拉机是自己的农具, 主要用于农田作业和生活服务, 很少上公路, 操作比较简单, 技术容易掌握, 一般的技术维护和维修问题自己就能解决, 不存在安全问题, 也就没有必要到农机部门进行知识培训, 没有必要花钱费工夫办理牌证和进行年度检验,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出现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机手以众抗法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形, 而由于农机手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事故也是屡见不鲜, 执法过程中遇到部分机手持有汽车驾驶证驾驶拖拉机, 由于驾驶员不了解拖拉机的结构特点造成车毁人亡的惨剧。
二、加快推进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建议
1. 健全完善农机安全监理法规
健全完善法规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改革的前提, 分析农机安全监理体制存在的缺陷与问题, 归根结底是法规不完善, 法规覆盖面不够专门和详细, 还存在很多空缺, 农机安全生产标准不健全, 给农机安全监管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要构建立足防范、长效监管、操作性强的农机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为农机安全管理提供法制保障, 将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保证农机安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和持续改进, 使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不断改善。各地要在严格执行国家现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础上, 结合各地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实际, 加快制定与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 并积极推动地方立法, 着力解决本地区农机安全的突出问题。
2. 建立多元责任主体定位工作重心
由县级人民政府牵头, 落实农机安全生产的各项治理制度和协调机制。一方面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全县乡镇“双文明”建设目标治理考核体系, 并通过县与乡镇、乡镇与村、村与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强化乡镇、村、组三级对农机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另一方面农机部门要与交警、教育、安监、宣传等部门加强协调配合, 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在涉及农机联合执法检查、农机安全教育、农机安全治理工作的监督和协调、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等工作时, 让参与部门尽职尽责, 将该工作视为本职工作, 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重新定位工作重心, 农业机械分布于广大的农村, 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好坏在农村, 因此农机部门应将农机监理工作重心下移, 以行政村为安全单元体, 大力推进农机安全村“一十百”示范活动向纵深发展, 充分发挥农机安全乡镇、农机安全村和农机安全户的示范带头作用, 形成广大农村人人讲农机安全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农机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 指导农机户进行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保养和维护, 消除安全隐患,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
3.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是农机监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农机监理队伍普遍存在装备落后、监理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 难以适应当前农机监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监理部门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 加大对农机监理工作的投入, 有计划地培训监理人员, 加强农机监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农机监理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机监理部门执法水平的高低, 监理人员要具备广博的业务知识、一定的社会经验以及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 履行政策法规时, 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服务农业, 服务农户, 服务机手的思想意识, 自觉摆正监理与服务的关系, 保证农机安全生产。此外, 还要加强源头管理, 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 严格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 牌证核发, 驾驶员考核发证和检审验, 提高农机检审率。加强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 整治违章载人、超速超载、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非法拼装、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
4. 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
本着“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目的, 深入乡村, 宣传安全法规知识, 将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学校、家庭, 并通过宣传板报, 发放宣传材料, 张贴宣传标语等内容丰富、浅显易懂、形式多样的方式, 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的知识, 扩大宣传效果, 营造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宣传工作要长期抓, 要有长期宣传规划, 不能流于形式, 要拓宽宣传面, 宣传形式也要不断翻新,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加强农机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 是做好农机监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也是我们农机监理部门执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5. 加大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的监管力度
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关键是在人, 最根本的要注重培养大批优秀驾驶、操作员。一是向他们传授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和农业机械常识, 使他们懂得安全生产常识, 具备熟练驾驶、操作技术, 能够维护、修理机车。二是严格考试制度, 考试合格发放有效证件, 建立好驾驶、操作人员档案。三是利用好农机安全日的学习, 积极组织学好法律法规。四是搞好驾驶操作人员的定期审核, 严格把好检验关, 合格的驾驶操作人员和拖拉机可以继续使用, 不合格的拖拉机应保养修复, 驾驶操作人员要复训。五是及时纠正违章, 对违章作业的要说服教育, 耐心宣讲安全生产重要性和违章的危害性。六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 帮助驾驶操作人员办实事好事, 与他们交朋友, 做他们的知心人;帮助他们选择好农业机械, 解决维修、保养、操作的疑难问题, 动员机手和车辆参加保险, 急机手之所急, 想机手之所想。
三、结语
3.乡镇农机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农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农机部门为了防范农机事故的发生,建立了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使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更为到位,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的交通事故。原本依赖于收费办证的方法来实行监管的手段更为系统化,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见,创新农机安全管理方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采用科学规划、积极创新的农机安全管理模式,是可以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交通事故发生的。
1.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乡镇地区,其交通特点与城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上,乡镇地区的面积广、人口分散;而人为因素上,则是因为农民所接受的教育有限,那么对于交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农业机械安全知识的普及受到了障碍,从而导致了农业机械事故发生的比例要大于城市。面对着每年进入乡镇的农业机械设备及车辆都在不断地增加,那么,乡镇农机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备受关注起来。
1.1对于农机安全管理认识不到位
当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加快脚步的时候,所使用的农机设备也越来越呈现出高科技的势头。一旦出现农机安全监管措施不到位的情况,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后果。
(1)农民对于机械设备的接受能力和操作理解能力都非常的有限,除了农民的知识水平不够之外,主要还是由于有关管理部门对于与农机相关的知识,在宣传教育上以及相应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比较滞后所造成的。
(2)部分地区对于乡镇农机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特别是在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漠视安全防范的状况,这就很容易致使一些安全隐患出现。相关管理部门虽然针对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措施,但是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地落实到位。农机安全生产中所倡导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并逐步落实。
(3)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投入,但是在农机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出现了资金投入不足,并欠账严重的现象发生。
(4)对于在农机安全生产所存在的薄弱环节,一些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和有效性,从而造成了农机安全生产违法行出现。
1.2农村群众的农机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有关农机安全管理部门对于安全管理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了农民的安全意识的不够。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加之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生活水平也要求不高,很容易使得乡镇出现了各种由于对农机的不当操作而造成的事故。
此外,村镇的道路不同于城市中的道路,布局不够规范。乡镇道路的建设速度以及配套设施,如防护墩、防护墙等,都不符合规范。而农民对此也往往会忽视,从而导致了有关监管部门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了。
1.3乡镇农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有待健全
目前来看,农村的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已经无法确保对乡镇农机安全的监控和管理。一些乡镇农机站与相关部门已经合并起来,成为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一个社会服务化的单位,其在管理上也相应地削弱了农机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农机安全监理机构对于农机安全管理来讲,是一个必要的检查部门,而很多地区对此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甚至于取消了这一部门的存在。即便是一些农机监理部门被建立起来,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由于农村覆盖面广,要对分散在乡村道路上的农机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监管,显然是很困难的。农机监理基层网络不健全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拖拉机及驾驶员的牌证管理率甚至于还不超过70%。
(2)经费困难,成为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工作无法展开的一个因素。在一些地方,农机监理工作已经不再是政府行为,而是作为部门行为来执行的。由于在事业经费上没有被纳入到财政全额拨款的范畴,导致了重收费、轻监理的现象发生。
(3)业务装备的不规范,也导致了基层农机监理机技术水平低。在农村监理队伍中,没有统一的服装,没有统一的标志,加之装备不齐全,造成了监理人员工作在展开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妨碍。
2.加强乡镇农机安全管理的对策
农机安全问题,关乎到人民的生命财产问题,并与农村经济与社会秩序息息相关。目前来看,农机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各种安全隐患也逐渐地复出水面。此时,农机管理部门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认真地履行好安全管理的职责。
2.1强化农机安全的宣传力度
针对我国乡镇地区所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农机安全管理人员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宣传措施。让农民能够很快地接受农机操作规程,并提高安全意识。对于宣传工作,也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必要的时候,还要采取“一帮一”的方法,将农机安全深入到每一位农民的意识当中。通过对广大农机手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可以将农机手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提高。
2.2建立健全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
加大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将乡镇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列入到行政执法范畴,做到人员充足,责任到位。将所有的工作职责都细化,同时,还要对农机员进行适时的法律法规培训。
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尤其需要得到重视,并加强管理。对于监管人员的培训工作,除了要做好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之外,还要实施政策法规、政治理论等方面的教育,以实现农机监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政治同时提高。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机监理人员要与相关领域同步,将一些年轻而优秀的人才送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成为了较为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为了强化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完善工作队伍,还需要采取末位淘汰制,以强化工作纪律和工作作风。
3.总结
当前,乡镇农机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了。一些地方的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由于对农机安全的重视不足,加之组织机构不健全,或者是经费不足等各种原因而导致了在开展农机安全监理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约束。另外,农机安全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不够,也是造成乡镇农机安全方面出现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采取各种方式提高农机安全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可以推动农机安全管理上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赵彦文.农机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06).
[2]张蕊,李丽.对我国农机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5).
4.纺织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篇四
回龙坝镇是纺织专业重镇,是重庆市认定的十大基地之一。纺织企业又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根据上级要求和本镇纺织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浅谈我镇纺织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纺织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我镇纺织业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到现在已有整整40年历史,生产车间从简陋的家庭作坊逐步扩建增大,机器设备从初级的“有梭” 织机逐步淘汰升级到“无梭”织机、喷汽织机,产品从最初始的“筋常带”到现在的高中档服装面料。2011年全镇织机总数达到23000台,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上缴税金4600多万元,从业人员工资收入达5亿多元。2011年后受全球经济危机冲击,部分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纺织企业避险而停产停业,目前投入生产的织机仅有15000余台,预计年销售收入能达30亿元以上。纺织业在回龙坝40年的发展,给回龙坝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仍是沙坪坝区四大经济产业之一。
(二)生产现状
从2011年以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纺织业受到重创,辖区内600余家织布厂锐减到现在的35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从22000余人减少到12000余人;挡车工从看管8台织机增加到12台,作业时间从8小时的“三班倒”变成了12小时的“两班倒”,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增,企业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未完全得到纠正,不安全因素增多。
(三)面临的突出问题
40年来,回龙坝纺织业的自由发展,形成了“小、散、乱”不合理格局,留下了不少的并难以根除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近几来,由于市场疲软,较大部分纺织厂不能正常生产,企业主安全思想松懈,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风险意识不牢,使得安全隐患更加突显。
1、存在的突出隐患
1—1厂房:“三合一”厂房占70%,“人、产、货”在同一幢房内,消防通道狭窄或不通,消防救援难以实施;60%的生产车间为砖木结构,使用达20-30年以上,车间跨度大,人字架松动走性或雨水渗透朽损严重,还有10%的石棉瓦厂房,更不堪风雨狂虐;80%的纺织车间采用塑料布防尘隔热,遮蔽了房项的变化情况,在检查中难以发现安全隐患。2013年11月王德建织布厂800多㎡的厂房小青瓦房盖整体坍塌,幸因掉轴放假,未造成人员伤亡;
1—2机器:全镇还有20多台老式浆纱机和3000余台有梭织机,防护设施缺损,随时都有漏电或卷绞手指和衣裙的危险。2009年青松织布厂因织机缺护罩,将挡车工围裙绞进机器,造成一人死亡;锅炉、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虽然经过了年检、半年检,但由于使用时间过长,难免会出现故障或事故。
1—3电路:线路陈旧,安装不规范,超负荷是纺织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多数企业建厂都有20-30年了,仍有不少企业还未更换过电力线路,还有少部分企业增加了机器设备,而未整改线路增容,还有私拉乱接的现象。
1—4粉尘:棉尘是纺织厂的必然产物。棉尘的清扫本应是纺织企业的日常工作要求,但部分企业主管理粗放,清扫不彻底,粘附在墙壁或房架上,日久而堆积,成为一大隐患。更有部分企业为保温保湿,用塑料布封窗封顶,空气不流畅,室内棉尘密度增大,更为一大隐患。同时,用塑料布封窗封顶后,一但发生火灾,塑料布着火后,每滴一火点又将成为新的火源,加速了火灾扩展漫延,是消防扑救的一大克星。
1—5装运超重超高,人货混装。打包后的布匹每个都在300斤以上,全人工装卸,时常都有人员受伤的发生。在装运过程中,人货混装,横跨公路上的各种线路有将人赶下车来的可能。
2、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2—1劳动负荷过重。纺织企业安全管理大多是以多机台、多工序、长流程、流水作业及连续性大协作生产方式、轮班工作制进行生产的,一线挡车工大多随机运转,不停穿梭巡回,巡回路线长,且多为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一方面不适当的工作负荷易造成员工反应低、注意力不集中、频频出错,做事求快,而忽视安全操作规程;另一方面,由于用工荒,挡车工从看管8台织机增加到12台,作业时间从8小时的“三班倒”变成了12小时的“两班倒”,工作时间增长,加班加点现象较普遍,员工疲劳度增加,诱发安全事故。
2—2职工安全意识能力较差。为维持纺织企业安全管理,企业往往忽视了“三级”安全教育,即使开展了培训工作,但效果很差,流于形式,很难做到保质、保量。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深,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2—3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回龙坝纺织企业的老板绝大多数是农民自发办厂而来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本身的安全意识不高,对自己的安全责任不明确,更谈不上如何排查隐患、整治隐患和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尽管镇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和教育,也难以改变大多数“农民企业家”思想意识和责任意识。
3、政府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3—1安监队伍力量薄弱。面对分布在全镇范围内300多家纺织企业,只有4个人的镇安监办在监管力量上是确实手长衣袖短了,而村安监协管站的人员都是村干部兼职,在安监专业知识方面相对缺泛,在平时的安全检查中也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存在监管不到位,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和整治,增加了隐患存量。
3—2基础设施难以改变。尽管镇党委政府一直对纺织企业的安全生产高度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但难以改变简陋的基础设施,致使安全隐患整治收效甚微。当前,我们也清楚的认识到,这些安全隐患如不及时有效的整治,将会成为积患,甚至会越积越深,危及到人的生命和企业的生存,影响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对策建议
纺织行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民生产业,人们生活的必须品,有市场就有企业生存的契机,稳定和支持纺织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因此,进一步做好回龙坝纺织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十分艰巨。如何做好这一艰巨而光荣的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依法治安
今年,新的《安全生产法》已颁布实施,各级安全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实施。新安法设置了科学合理的红线,提高了企业的违法成本。依法治安,就是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手段给违法者和相关责任人套上“紧箍咒”,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逐步增强企业和监管部门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坚持依责强安
依责强安就是要严格落实新安法规定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个必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的安全生产职责,加强对各级各部门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切实做到懂法守法、严格科学执法。
(三)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关键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根本。新安法从18个方面对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行了规定,明确要求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必须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保障投入、严格管理、加强培训,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对照新安法和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完善自身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扎实开展安全管理;二是建立覆盖全体员工和岗位、全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三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全员风险管控能力;四是建立专业化的安全管理队伍;五是积极利用法律赋予的新手段,如引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更好地规避企业风险。
(四)强化安监队伍的组织领导
新安法实施后,各级党政领导和安监队伍的责任非常重大,加强安监队伍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安监工作前提保证。安监人员除要认真学习新安法外,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格依法执法。各级党政要切实关心爱护安监人员,在经济、政治待遇上要制定一些激励机制,鼓励安监人员爱岗、敬岗、敬业。同时,各级要加大对安监人员的执法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安监整体素质。
(五)改善基础条件是减少安全隐患的首要条件 就回龙坝纺织基地而言,40年来纺织企业的欣起,在当时的条件下,各方基础严格来讲就不具备办厂,农民要发展经济就自发开办,在布局上形成了“散、乱、小”格局,厂房条件、机器设备、道路设施无形中早已有了安全隐患,这些积患始终是镇安监人员的“心头病”,要改变这局面,唯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因此我们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建议:尽快启动物流园5平方公里产业加工区建设工程,让回龙坝纺织工业进园,淘汰落后产能和简陋的生产用房,彻底消除安全环保隐患存量,逐步形成“纺—织—染—服装—床上用品—建筑布料用材”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功能齐全的供销市场,使回龙坝纺织真正实现提档升级。并依托兴隆场编组站运输口岸,减少大型货车货运量,降低辖区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只有这样,曾经闻名全国的回龙坝纺织业才会做大做强,才能真正成为沙坪坝区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
回龙坝镇人民政府
5.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五
1、班组安全纪律管理过程中人情味过重,总觉得不会有事,行动与制度相差较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是领导在与不在两个样,作业长、班组长对违纪员工考核不严,2、一年来安全效果虽然未出现大的不良的结果,但仍然存在较多险肇隐忧。首先,安全日活动水平不高,走形式、图应付,(规定80分钟,但实际有的40分钟都不到)个别作业区/班组安全意识不以为然;学习也是人在心不在,其次,作业过程中规范程度不高,虽然安全规程反复地学,反复的考,但仍有该用的工具不用、该带的防护欠带、该过的步骤不过,能省就省;再次,仍然有少数人对安全管理有抵触情绪的现象,常常认为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已身上。最后、安全作业的技能仍不够,对事情处理后果预判的能力不足、处理异常的能人不多、互保监督的意识薄弱。
3、安全工作的管理忽冷忽热、虎头蛇尾,不能平稳有序、善始善终,比如:每次检查时,现场好一下,但充其量是好一阵,不能自觉做到自觉保持、相互监督,经常性的作业流程、作业行为,责任模糊,好走捷径、得过且过,更为要命的是管理的人、身边的人,往往视而不管、视而不见。
4、对负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业长,组长、员工对隐患的查找、整改、跟踪不足,发现问题,辨识、并提出整改措施及深层次的建议太少,今年一年来由作业长报的零星维修的单子除了酸再生有两张,其余班组全部为零。(有的也只是嘴上讲的多,落实就退而求其次)安全管理几点建议:
1.各作业区科学划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不要想当然的把一切跟安全挂钩的事都认为属于自某个人的工作,规避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落实,《安全责任制》中明确规定了各岗位员工安全负责的主要内容,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明确、细化。并定期对员工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2.明确自身职责。对岗位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交接班本上。”做好跟踪。
3.各级负责人对安全要重视,通过各种途径方式让主要责任人明白保障安全是他的职责,出事要为此负责的,再就是逢会必讲安全,逢事必讲安全,有机会就讲安全,加深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的认识。
4.安全意识不强。这就需要负责人一是要敢于唱黑脸,对待违规员工毫不讲情面,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就会有唱黑脸不挨骂的好局面;二是用案例影响员工,让他明白自己辛辛苦苦工作是为了什么?造成事故会是什么后果,让员工主动地要安全;三是对在安全革新、发现隐患、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要舍得奖励,发挥一线员工最了解情况的长处。
5.做好安全管理要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主要从三大块入手:“安全行为到位、作业技能培养、消防管理落实”,对负责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作业长,组长,应该多到岗上转,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及建议,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奖惩分明,不要只停留在嘴上
6.虽然没有绝对的安全。但作为安全管理人员,一定要不折不扣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抱着对他人生命、家庭负责的态度用心用力的工作。
6.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六
如何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是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大事。实践证明,安全生产与效益是不可分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而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安全不仅涉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大局、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一个反复抓、抓反复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只有抓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从重事后的分析处理向重事前预防的过程控制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安全管理工作,使公司的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形成安全和谐的生产新局面。
近几年来,公司搞了很多活动,从“安全为天”到现在的“反三违、严惩低老坏”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紧紧围绕“安全第一”这一主线开展,使公司安全生产、稳定运行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但公司的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的外部要求还存在差距,传统的管理模式制约着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如何不违反管理制度”上,进而形成了“无过便是功”的思想。这很不利于树立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如下。1
1.安全工作安排多、指导少。公司在月度安全生产分析会上布置的工作不少,但缺少对工作落实情况的跟踪评定,工作随意性大;现在公司这方面的文件也特别很多,基层单位大部分的精力都在应付文件的执行上面,来不及执行的干脆就只当邮递员,将文件转发了事。很少考虑实际的执行效果;在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干部下现场的次数不少,但发现的问题不多。在安全管理工作上,没有很好地解决“谁来负责、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负责怎么办”的问题,只是一味地要求管理人员下现场、盯作业,却没有结合岗位职责来确定具体的安全管理责任,致使一些人员感觉不到压力,工作缺乏责任心。
每年各类活动开展得比较多,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些年,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次次有组织,回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形式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是分散了大家的精力,没有把基础的安全工作落实好,没有把存在的隐患解决掉。结果是活动年年搞、问题回回提,隐患却经常在。如:习惯性违章问题至今还时有发生。
2.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不够。现有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技术规范已相对齐全,但真正掌握、理解并合理运用的人员却很少。如:作业许可票的填写是一项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但每次检查作业许可票时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根源,是人员认识不足,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学习不够,缺乏科学的学习、考核办法。作假学习,记假台帐,搞假考试,应付检查,使业务学习流于形式,职工队伍综合素质仍然偏低。在业务技术的学习上,单纯靠职工自觉学习和基层单位的培训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强制措施,上级管理者必须亲自授课和带头学习,从而不断带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上级管理者对基层单位的培训和带头学习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明晰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自身素质。
3.安全管理明严实松。公司的各类管理制度不可谓不全,文件条款规定也很严格,但具体落实起来却相对宽松。如:制度规定基层单位领导应该下现场指挥把关,但领导时常有不到岗或到岗不负责的现象。有些基层单位负责人对上级提出的问题很重视,要求也严,但对日常的违章现象却视而不见,不以为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违章恶习的成长。在处理违章行为时较随意,不按制度规定严格执行,对有些违章人员随意处罚,对有些违章违纪人员则放纵,不予处罚。
4.安全考核奖惩不太合理。公司很多制度明确规定了安全考核奖惩办法,但是,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在一部分领导者特别是基层领导者面前视如一张薄纸,很多基层单位或部门只有罚的权利,没有奖的权利,这其实是管理粗放与简单化的表现,容易使职工形成抵触情绪。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我认为主要是现场管理者
安全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淡薄。杜邦安全理念的精髓之一是“有感领导、属地管理、直接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领导的安全意识对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尤为重要。有些现场责任人往往是违章的纵容者,不能正确认识施工进度与质量安全的关系,一说安全就重要,一抢工期就什么都不顾。对规章制度的要求落实的很不够,该监督的作业现场不监督,该巡视的地方不巡视,该检查的项目不检查。还有一些现场负责人安于现状,只求平稳;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其实现场管理者对违章行为也经常看到,却轻描淡写,避重就经,对违章听之任之。相当一部分管理者认为,安全工作出不出事靠的是运气,安全工作难创新,只要按部就班就是了。把搞活动当作安全工作,说起来头头是道,看起来热热闹闹,做起来安全不要,只把管理当艺术,忽视了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怎样加强安全管理,才可以正确的归避风险,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呢?我认为一是要按照“狠抓管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基本管理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从长远考虑安全生产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协调方式和运行体系,使安全经营主体真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逐步解决安全责任和压力逐级衰减的问题,堵塞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有效整治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消除存在的安全隐
患,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主动管理转变,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能控。二是要以预防为主,关键是及时洞察可能发生的小问题、小故障,及时校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措施有力,考核有据,奖惩得当,处理妥当,从而不断激发广大职工“人人保安全”的激情,做到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法可依。三是要抓干部的安全教育,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干部处于决策地位,是执行决策的决定因素,是同事故作斗争的核心。干部要把研究本单位(项目部)安全生产基本特征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直线管理原则应自上而下建立以各级行政正职(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系统、分层次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四是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工作应该防范的重点,在进行这些工作时,必须事先分析存在的危险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应要求一线职工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纠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不良习气。杜邦作为世界知名企业,在安全管理上颇有建树,它的许多具有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正在为我们所推广,其中有一个理念就是“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基于这种理念的实现,杜邦的事故发生率远远低于全美平均水平。我认为只要是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无论是管理上的,还是作业中的,都要及时处理纠正,对事
不对人。只有这样管理者和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7.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七
1.1 城市燃气种类
城市燃气属于可燃气体的范畴。迄今为止, 按照燃气的组成不同,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与煤气是我国城市的主要燃气。根据贮存和输配方式不同, 主要有管道燃气和瓶装燃气两大类。
1.2 燃烧特性参数
城市燃气的燃烧机理, 本质上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反应现象, 并且都是强放热反应, 热效应很大 (主要燃烧参数见表1) 。城市燃气的爆炸下限都比较低, 很容易引发爆炸, 一旦燃烧或爆炸对周围的建筑物、设施和人员威胁较大。而且城市燃气的密度比较小, 泄漏后容易扩散, 从而不断扩大火灾蔓延的面积。
2 城市燃气的火灾事故特点
燃气起火原因主要是泄漏起火, 天然气和煤气通常状态下是气体, 而在贮存过程中液化石油气通常以液态形式存在, 这导致其泄漏后在室温下迅速气化, 且气体燃烧所需最小点火能较低, 很容易被点火。气体的快速扩散特性使得火灾蔓延速度加快, 实验测得天然气、液化气、煤气的传播速度分别为0.67m/s、0.32m/s和0.7~0.31m/s, 所以城市燃气燃烧火焰的扩散能力较强, 并极易燃烧和蔓延。
根据火灾事故统计资料, 在燃气火灾中大约有5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爆炸而引起的。城市燃气由于爆炸下限较低, 爆炸极限范围较宽, 存在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一旦爆炸很容易导致大面积燃烧, 爆炸冲击波和燃烧放出的热量会进一步导致二次爆炸, 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发生火灾时液化石油气气瓶受热, 瓶内压力不断增加, 易引发物理性超压爆炸。所以运输管道或气瓶一旦爆炸破损, 会造成燃气的大量泄漏和扩散, 致使造成更大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3 我国燃气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管理机制不适应燃气产业市场经济发展
建设、能源、交通、劳动安全监察、农业等各管理领域都与燃气产业有联系, 当今由中央与各地方的上述部门颁布相关政令, 对燃气进行安全管理。然而地方和中央以及地方各部门之间的政令协调不是很容易, 而且我国南方与北方,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用气差别也不小, 因此采用同一种安全管理机制或者法规存在很多不适应。
3.2 法制建设滞后
(1) 法规制定滞后。我国目前执行的较权威的燃气规定只有《城市燃气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对燃气的安全管理只提出了原则意见, 相关的法律责任也不够明确, 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
(2) 各地管理法规不一。全国各地为了加强本地区的燃气管理和安全工作, 又在第10号令的基础上制定了各种燃气管理条例、办法。但由于各地方使用的燃气种类、数量、地理环境等情况不同, 所制定的法规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造成全国燃气管理没有较为统一的管理模式, 管理多头, 职能重叠, 监督与管理的界限不明确, 使得许多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整治。
(3) 政府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燃气行业的安全管理关系重大, 国外燃气行业严格的法制管理将使违法经营者损失重大以至破产。我国目前对燃气行业违章经营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下达整改通知或罚款, 其罚款力度远不足以震慑违法经营者。
3.3 规范、标准不健全
(1) 制定的年代比较晚, 同时为了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规范中先进的技术内容少, 无法体现通过提高燃气设备设施本身的高科技来实现安全的指导思想。
(2) 技术规范修订的周期较长, 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城市环境不相适应, 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无法在实际应用中找到法律依据。
(3) 一些重要的燃气设施标准与工程规范尚缺, 如《城市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各类燃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等。此外, 燃气用胶管的质量和老化问题、家用燃气报警器等技术, 至今尚无定性和定量的使用概念。
3.4 城市燃气日常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城市的燃气管网随着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 很多管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道路拓宽及新出入口的地方致使燃气管道位于运输道路的正下方, 而以前的管道的基础设施没有固劳, 极易造成管道受压损坏发生燃气泄漏等危险。
(2) 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考虑而进行违章施工也是影响燃气管道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燃气管道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质量监理不到位。二是外来施工损坏燃气管道的现象比较普遍, 在燃气管道旁边施工时, 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不征求城市规划或燃气管道管理单位的意见, 盲目施工, 损坏管道, 造成燃气泄漏等危险。
(3) 燃气管网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管道已经连续使用好多年了从未进行检修, 其安全可靠性无法保证。
3.5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杜绝人为燃气事故的关键是从业人员的规范操作。一些燃气经营人员未受到专业培训就上岗, 对安全知识特别是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多, 不具备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 也不能对用户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再加上全国很多区域均未设置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 导致各个区域的操作人员的受培训状况差别不小, 一些培训单位的培训资质未得到有关权威部门的授权, 有的燃气经营单位由于受自身条件与水平的制约, 对本单位的安全培训事务也没有落实到位。
摘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城乡居民的经济条件日益改善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燃气已成为取代煤燃料的主要能源。但城市燃气具有很强的燃烧爆炸特性, 近年来国内外城市燃气系统曾发生过多起因燃气管道系统破裂、燃气燃具故障或工业可燃气泄漏等原因而酿成的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 本文就主要针对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燃气,消防,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杨隽.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监督管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 p119~122
8.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八
一、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特点
我国是个大国,安全生产问题突出。全国现有各类企业800多万家,有2.6万处煤矿,10.2万处非煤矿山;有汽车2830万,辆,加上摩托车、农用车辆,机动车保有量1.1亿辆;7万多座加油站,1.44万处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每天1万多架次民航起落飞机,每天150多万艘大小船只在内河和海上漂泊行驶。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每年全国因为各类事故死亡10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加上职业危害,一年就有近百万的家庭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不幸。目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事故高发期。事故死亡人数连年增加,2002年达到139393人的历史最高点。经过努力,2007年与2002年相比,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从1.33降到了0.413。十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从4.05降到3.0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13.7降到了5.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4.94降到了1.485。2007年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3%和10.1%。二是煤矿事故逐年下降。2003-2006年,煤矿事故平均每年减少350起、562人。年均降幅8%。2007年煤矿事故起数2421起。比上年下降17.8%,死亡人数3786人。比上年下降20.2%。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取得成效。2007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同比减少7806人、下降8.7%:铁路交通事故死亡同比减少2595人、下降45.1%。民航飞行、危险化学品、农业机械、火灾、金属非金属矿山、水上交通、烟花爆竹等事故均有幅度不等的下降。
四是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2007年3-9人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6%和9.4%,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4%和3.5%。
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07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了506376起,死亡人数达101480人。当前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一些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现状尚未扭转,一些地方安全状况不稳定。重特大事故上升。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安全监管力度层层衰减,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二、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强,当前存在八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一是生产安全准入门槛低。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看。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争相降低门槛特别是安全生产准入门槛招商引资,致使大量企业的立项、建设、准入过程把關不严,安全隐患严重。二是安全保障能力差。大量中小企业生产条件简陋。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设施不到位。三是非公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多。非公有制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尚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投入不到位,生产规模小。工艺极落后,装备水平低,技术条件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到位,而且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严重不足。近两年非公有制小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总量比例高达74%和72%左右。
(二)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我国每年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压力。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对安全生产带来了挑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流物流量增大。交通运输的规模急剧扩大。相关的各类企业、交通工具、道路、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对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压力。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建设重复。多数小煤矿仍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三是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上亿劳动者从业环境存在职业危害。截至2007年底,尘肺病累计报告病例58万例。现有尘肺病患者44万人、疑似患者60万人。
(三)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国工业化的深层次、基础性问题突出。一是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一些行业、领域和地区安全状况比较差,生产装置、设备老化,维修和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二是长期安全投入不足。特别是煤矿、重化工企业。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3%。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79%,比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由于生产安全欠账多,一些企业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特别是小企业,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三是安全科技进步进展缓慢。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
(四)安全生产意识淡漠。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一是安全给政绩让路。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安全给效益让路。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一切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最大化上。甚至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追逐利润。三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从业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四是全社会安全意识淡薄。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
(五)农民工安全问题突出。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200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40.5%,每年增加0.5%,已经有1亿3千万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1亿农民等着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进城大多从事苦、伤、累、险的工作,加上文化素质不高,安全作业能力弱,易引发事故。二是低素质劳动力比较集中。非公有制企业既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也是低素质劳动力比较集中的领域。以私营、个体小煤矿为例,约95%以上的小煤矿从业人员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30%左右的为小学以下甚至文盲,而且这些企业自我培训教育的能力极低,无力进行岗位培训,也不重视员工培训,导致伤亡事故多发。
(六)安全生产管理弱化。一是行业管理弱化。不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但没有得到及时修订;行业的重大技术攻关也缺失,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安全管理松懈。不少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事故隐患普遍存在,违规违章作业普遍存在。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是由家庭工场、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在安全生产方面既有不重视的问题,也存在着无人管和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三是企业主体责任没落实。
(七)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一是缺乏有效性。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层层落实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悬空。二是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难以有力贯彻执行。三是缺乏监督性。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县、乡、村、企业不落实不到位。
(八)安全生产执法权威性不够。一是安全生产立法滞后。我国虽然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但一直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规范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性法律。二是安全监管工作还不适应形势的要求。由于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调整不久,机构、队伍虽大部分组建起来,但业务还不十分熟悉,工作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加之在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很滞后,也还存在着较多的不适应。三是安监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待于提高。一些监管监察人员法律素质不高,法治观念和执法意识不强。执法工作中存在着“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状况。四是安全生产机制不适应形势。目前对安全生产相关经济政策的研究不够,出台不多,更不配套。有的还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同时,执法犯法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思路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方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规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同时考核。切实抓好落实。
(二)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和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是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当地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一方平安。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负起具体领导责任。分管其它工作的领导,也要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责。二是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部门,都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的职责,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政府各有關部门也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要通过落实责任制,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三)要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科学道理,灌输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倡导安全生产科学态度,强化全社会、全民族的安全意识。二是要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企业自主负责上,使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真正把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法人和个体业主,要分期分批依法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四是严格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源头管理。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五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六是在高危行业生产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企业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七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安全科技的研究。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一些安全生产技术性难题,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同时,要及时发布严重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淘汰目录,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推进安全意识形态建设,把安全第一、遵章守法、“三不伤害”等安全理念变为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账。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抵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歉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五)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建设轨道。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后。需要通过立法理顺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某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具体问题上因职责不清而产生的扯皮现象。要健全《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企业、职工和公民的安全行为。
(六)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一
是要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权威,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条件和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四是加大联合执法。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面齐抓共管。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实效性,共同做好工作。
(七)要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家、省、市(地)、县(市、区)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给予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有关专业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行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八)要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隐患治理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要建立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历年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要认真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好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依法查处,强化社会警示作用。三是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抓紧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机制,制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隐患。加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逐步形成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制定完善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演练,提高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立运行协调机制。要建立重点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协调协商制度、联合办公制度等,对关系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并按各自职责抓好落实。五是建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机制。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研究深化整治的对策措施,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与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9.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九
作者:延安发电厂张群堂浏览次数:1
541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永恒的主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的工作方针,也是发电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安全工作事关国家财产、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我们一定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主动地承担起保护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的神圣责任。
一、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长期在基层发电企业从事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管理者,在安全生产检查中经常发现安全管理工作在车间、班组一级形式多、针对性少,如基层单位传达安全会议精神,只知道照本宣读,没有针对性,不注意发现自己部门发生的问题,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来认真分析研究,没有具体的措施,更谈不上落实;安全活动只有记录,没有内容,活动后应吸取什么教训,应解决什么问题,那些应该肯定,那些应该否定,没有明确;个别管理人员到基层去查违章行为,走马观花、视而不见,走过程、不负责任,“老好人”思想严重。检修中的“三措”是电力行业多年的优良传统,是保证检修质量和安全的有力措施,但在执行过程中,总是心存侥幸、凑凑合合,不是技术措施不符合规范就是安全措施丢东拉西,要么就是没有条件而省略不管。组织措施随意性大,不分析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实际状况,一味地追求设备定主人,确定职责时人情味、关系味较浓。透过这些现象不难看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这就是一些管理人员的思想和做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纠正和克服那些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象和问题,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促使大家转变观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从而激发广大职工学技术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二、要坚持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采取科学的手段,抓好广大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自我防范意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我们要求安全警钟长鸣,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不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管理干部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方法简单,安全活动流于形式,嘴上说起来重要,实际工作中不要,导致职工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工作马马虎虎、凑凑合合。我们要坚持科学管理,用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各级管理人员。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维,也就是系统、过程思维和作法都要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手段对安全生产的动态过程进行控制,使每项工作不论大小都处于可控和受控状态。
三、要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技能
每个职工要有完成每项工作的技能和安全常识以及适宜的措施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技能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提高技能就要认真学习各种作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设备的原理构造是每个工人都应掌握的基本要求,不了解设备特性和技术指标,就难以做好该项工作,安全质量也就无法保证。除此之外还应有诚实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要教育职工养成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的工作作风。对我们企业的每个管理者来讲,必须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要求下级汇报工作要报喜,更重要的是报忧,寻找工作中的问题,指导其工作向健康状态发展。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生产者,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丁是丁、卯是卯,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工作。电力生产许多事故的教训也告诫我们,谁在安全生产中弄虚作假,谁就是给今后的工作设置了定时炸弹。
四、要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例行工作
一是将每天的工作项目集中控制,重点监督,重大项目要制定好“三措”,工作负责人应组织所有工作人员交待工作任务和工作期间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各级管理干部要及时到位,进行监督,必要时可对个别人采取现场对话,对话内容包括你今天的任务是什么、技术要求都有那些、安全应注意什么等。
二是各类工具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特别是起重工具和安全带以及电气工具,检验人员检验后要签名作记录,确保不出差错。
三是要做好各项工作的预测和预想,预测预想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的模拟设想,必须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员状况和设备的现实状态来进行,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事前预测、预想,事后分析、总结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对所管的设备和人员状况进行准确地分析观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预测预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设备状态的预测,如运转的稳定性,振动、声音是否在设计范围,出力是否符合名牌,配件是否完好无损,主要零部件是否超标等;对人员和环境的预测,承担工作的人员是否能胜任此工作,有无家庭、社会、经济与职工之间纠纷引起的精神负担,工作的认真细致程度如何等。预测预想的评判,应由各专责的技术人员来担当,每次预测预想,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准确度、可操度、可预计效果作出评价,并提出注意事项。真实准确的预测预想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只有把这两项工作做好,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
和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
五、安全生产要形成合力,重点抓好“十一种人”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每个环节、点点滴滴都很重要,如果我们把安全比作一台高速行驶的列车,那么列车的每个零部件都是这台列车的支撑点,只有每个零部件都完好无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保证这台列车高速安全行驶,如果某个零部件发生问题,工作人员又没有及时发现,这台列车随时就有可能发生问题。因此要求我们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论在安全活动中,还是在学习传达安全工作中,都要讲求实效。活动要有目的,工作要有实效,学习传达要有针对性,并有实实在在的保证措施。要切切实实地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努力作好本职工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真正形成合力,确保我们这台高速运转的电力列车安全平稳地行驶。要实现安全稳定的生产,确保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和损伤,我们必须建立以组长为核心的安全生产体系,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所有的工作都得通过班组来完成,因此建立和完善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安全体系非常重要。班组成员的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而人的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又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的、生活的、家庭的、知识的等几个方面和几十种因素的影响。班组长能否掌握了解班组成员的思想、状况和技术水平,我认为靠得是和班组每个成员多交谈加深感情上的交流,注重诚实和情感,团结每一个有个性的同志。班组长抓安全工作应该准确地抓住本班组安全素质较差的人和重点人,即以下“十一种人”:漫不在乎的随意人、违章作业的大胆人、冒险蛮干的危险人、冒失莽撞的勇敢人、盲目听从指挥的糊涂人、吊而郎当的马虎人、投机取巧的大能人、凑凑合合的懒怠人、单纯追求任务指标的效益人、初入厂的新工人和心余力亏的老工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班长只要时刻抓住“人”这个因素,就能根据不同工作任务,时间、地点、环境以及人和物采取适宜的调配,一切人为的事故就能消除。
六、要维护电力安全规程的严肃性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稳定的法规,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认真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从每个职工的思想上树立起维护安全规程的严肃性,使每个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把各种规章制度特别是“两票三制”,作为法规来规范各自的行为和各项工作。在组织上保证安全规程的强制性,如有违反就一定要按照“三不放过”原则或“五步法则”严肃处罚,若造成重大特大事故还要追究法律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10.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十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其中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安全管理与监督不到位和煤矿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是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当前煤矿机电管理存在技术队伍难以稳定、素质急待提高、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设备投入不足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作 者:徐明成 作者单位:冀中能源张家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期 刊:产业与科技论坛 Journal:ESTATE AND SCIENCE TRIBUNE年,卷(期):,09(5)分类号:X9关键词:煤矿 机电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
11.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篇十一
关键词:建筑安全;问题;措施
一、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很多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方面没有履行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没有按照《建筑法》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投标手续没有履行相关规定,不办理安全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导致建筑安全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工期,很多建设单位为了尽快完工节约各项成本,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将安全生产置于脑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此外,很多建筑企业强行要求施工单位垫资施工或者拖欠货款,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的措施费用不能足额支付,导致施工单位的安全措施费用严重缺乏,这样施工单位现场如果出现安全设施不齐全、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需要购买一些安全防护用品时,就没有足够的资金,从而无法购买造成安全隐患。
2.施工单位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施工单位方面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建筑企业的领导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一直对安全生产存在着侥幸心理,导致安全生产基本是形式主义。在建筑过程中没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导致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肩负起安全生产的使命,安全生产意识不强,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其次,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比较低。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没有相应的劳务施工队伍,在中标之后把工程包给相关的队伍进行承包管理,而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没有实行有效的监督,只是在发生事故时才找问题所在。此外,在生产过程中一些建筑企业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费没有落实,对这些费用的投入过少,甚至将安全生产的专款挪用;最后,管理人员的失职,很多施工工程项目部的经理常年不在岗,有些游手好闲,有些兼职其他工作而无暇顾及正在施工的工地,而现场施工的一些实际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缺乏安全管理知識和经验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人员是大量农民工,他们相对没有接受很好的教育,安全意识薄弱,而且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相关的操作技能,对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都不了解;其次,对一线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到位,尤其是新进入工地的工人之前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加上进入工地后的安全教育大多流于形式从而导致缺乏安全施工技能;最后不少特种作业如起重机械司机、施工现场的信号指挥等的操作人员并没有相关的特种作业证,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导致作业的时候经常造成违规违章行为,从而产生安全事故。
二、改善建筑安全管理的措施
1.建设单位方面
一方面,建设单位方面应当强化安全责任,通过立法来对整个建筑行业进行整顿从而增加建设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要加大安全生产责任的追究力度,一旦有安全事故发生要追查到底。在选择施工队伍时,一定要选择安全管理比较好的队伍,在招标阶段要严格审查各个投标单位的安全生产业绩和安全管理情况以及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争取从源头上解决建筑行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另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建设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对建设单位不按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程款,不缴纳安全生产措施费用的企业要严厉处罚。
2.施工单位方面
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领导者安全生产的意识,强化对建筑企业相关领导的专业培训和教育,让其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能够树立起强烈的安全生产责任感,将安全意识真正落实到施工的整个过程。其次,要严格落实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样有利于督促各级人员在自己安全生产方面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最后,要切实落实项目经理的带班制度。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建筑施工经理职能对一个项目工程进行管理,对其挂证不在岗的行为严厉打击。项目经理确实有事而需要暂时离开挂证岗位的要按照一定的流程经过业主同意批准后才能离开。
3.建筑施工人员方面
一方面,要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通过有效、有针对性的三级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员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力争做到生产中注意安全,本着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的理念去生产,对那些特种人员一定要进行重点安全教育和培训,杜绝无证上岗人员;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建筑施工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需要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积极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要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操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力争构建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懂技术、懂安全生产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安文阔.我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0(05):214-215.
[2]李乐.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04):89-90.
[3]黄立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若干问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9-22
校园安全存在的问题09-28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19
浅谈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8
公司安全管理问题10-02
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7-21
横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存在的问题与研究09-12
煤矿现场管理存在问题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