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共19篇)
1.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篇一
《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理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理发,当他第一次帮人理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自己的师兄理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个小小的坏习惯害了他。
虽然这个故事有几分夸张,但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不乱丢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文明”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文明。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学校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下和同学快乐友好地玩耍,让我们在这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将来当我们长大了,走向社会,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品德、懂法规的优秀公民。
你生活上的一点一滴,你学习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点滴之处见精神,做文明的、高尚的人,就从这些细节开始吧!
谢谢大家!
2.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篇二
记得我刚工作时, 接一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 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班级的卫生工作。由于学生年龄小, 加上在家里娇生惯养, 不是家里的“公主”就是“少爷”, 大多数同学在家里根本没动过笤帚不说, 自己的一切事情都由父母包, 更不用说在班里做值日了。由于这种情况, 我只能每天早到校带领班里几个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搞教室的卫生。更要命的是, 你的劳动成果几乎没人珍惜, 每节课下来, 教室里纸铺了一地。起初, 我非常生气, 严厉地批评、苦口婆心地说教, 但发现收效甚微, 好多学生不但没有改正自己的缺点, 反而增加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当老师眼瞅着时, 他才会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当老师离开时, 纸又扔了一地, 好像和老师对着干。该怎么办呢?常言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鱼。忽然我眼前一亮, 我们为什不变废为宝呢?我立马叫来班干部, 经过讨论, 想出了带领班里同学捡垃圾的办法, 并制定了我们班的卫生公约。为了让同学们很好地遵守公约,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分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 确立班级的卫生目标。争取使班上的每个同学不乱扔垃圾, 见到垃圾能自觉捡起来, 并放到指定的位置, 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决定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我们在教室后面放了三个大纸箱子, 一个里面放废纸;一个里面放饮料瓶;另外一个放其它的垃圾。在班会课上, 我把卫生公约公布了, 并贴在了教室醒目的地方。班委会成员把每一位学生的卫生习惯记录下来。
第二, 初始目标阶段。经过两周的时间, 我和班委会成员汇总出了在这两周卫生保持得好、捡垃圾次数多并能按规定放置的10名同学, 作为“环境小卫士”。把这两周捡的垃圾卖掉, 添了点自己的钱, 给这10位同学买了奖品。当10位“环境小卫士”接到奖品的那一刻, 我看到他们是那么自豪, 其余同学是那么羡慕。他们不再觉得捡垃圾是丢人的事。
第三, 目标的形成阶段。从此, 同学们看到保护环境和学习一样, 只要在这方面做得好, 同样是好样的。所以全班同学都行动起来了。当你走进教室, 明显地感觉教室干净多了。看来现在状况不错, 我感到很高兴。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告诉同学们,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 优美的学习环境要靠我们大家共同来创造, 所以不光要搞好本班教室的卫生, 更要保持整个校园的干净, 所以希望同学也能捡起校园的垃圾。又过了一段时间, 我对既能保持教室干净又能在外面捡垃圾的次数多的同学, 利用卖垃圾的钱买了奖品, 发了“环境小卫士”奖。这样, 全班大多数同学能保持自己脚下干净, 班里百分之五十的同学能做到看见垃圾就捡, 并能放在指定位置。学期结束了, 班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养成了较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深深地感觉到选择恰当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最后, 目标的升华、深化阶段。同学们虽然在行动上有一定的进步, 但还不够, 更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深刻的认识。我结合所学文章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如在教学一年级语文《纪念》《特别的作业》, 教学二年级语文《植树的季节》《杨树之歌》《一片树叶》;教学三年级语文《一只小鸟》《失踪的森林王国》等文章时都渗透了环保教育, 作为小学生, 他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尽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同学们在环保方面不但有行动, 而且在思想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在2008年为灾情献爱心捐款活动中, 我班同学把卖垃圾所得的20元钱捐了出去;2009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后, 我班又把卖垃圾所得的36元钱捐了出去。钱虽少, 但这是全班同学亲手挣的钱。在这两次活动中, 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以自己的能力帮助别人, 为别人奉献爱心是最大的幸福。
3.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何养成 篇三
关键词:细微;习惯养成;语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如果说流利的语言是人外表的体现,那么遒劲有力的字体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良好体现。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坐姿要求学生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同时保持三个一,写字之前,都有5~8分钟的坐姿练习,之后进入写字阶段。其次,交给学生写字方法和技巧。采用一看、二描、三写、四评、五改的五步写字法。一看即看字的间架结构,看老师规范的板书;二描即为学生准备字贴进行临摹;三写即对照字帖进行仿写;四评即将自己的习字与同伴交流评比;五改即通过对比交流,改正不足之处。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学生从基础到熟练,最后提笔运用自如。
二、养成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受益终生。鉴于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衣着打扮到举止言行再到为人处世,处处起到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教育,学生遵守纪律、维护秩序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更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培养学生上新课前提前预习的习惯
习惯有好的习惯,也有坏的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在学新课文前,必须先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再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点划记的习惯,使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所问的问题。然后分成小组讨论,最后各小组再进行朗读比赛。通过读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所以,如果学生每天都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今后的阅读中就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好习惯会一辈子受用。
四、培养学生背诵、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
要特别重视学生背诵好句、好段,并在课外让学生专门积累好词好句。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在写作文时,就能自然地把学过的好词好句运用到文章中来。写出来的作文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语言流畅,内容充实,具有感召力。我相信这样的好习惯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习惯、教育人才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波及学生的诸多方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的、有计划的引导。只有从细微处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梁德先.如何培养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J].教育实践与科研, 2012(2).
4.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制度 篇四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学校决定继续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依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切实抓好卫生工作,确保校园全日保洁
值日教师、值日学生要坚持早到校,彻底打扫干净室内外卫生。教室、办公室、卫生区不留任何卫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门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洁无任何尘土,室内外地面无废纸、饮料盒、塑料袋、卫生纸等垃圾物。办公室、教室、卫生区打扫都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全校室内外卫生要坚持一天一打扫,早晨预备铃之前要打扫完。中午、下午放学前,各班值日生要将室内外地面上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物捡干净,将室内桌凳摆放整齐,凳子一律放在课桌下。卫生区内有花园、花池、果皮箱的班级,要及时将花园、花池和果皮箱内的废纸、塑料袋等垃圾清理干净,并坚持一天一打扫。
二、培养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零食、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物进校园。全校同学不要在校外小摊上买饮料、面包、鲜奶、糖块、辣椒条等不卫生食品,也不要从家里往学校带零食,更不要接收陌生人给的食品或其他物品。
2、切实做好安全工作。全校同学要认真遵守我校《学生安全制度》,做安全有益的游戏,创建“平安校园”。严禁攀爬篮球架、杆子、柱子、树枝、窗台、楼栏杆等,严禁在楼梯、走廊、教室、操场、厕所等地追逐打闹。严禁任何同学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严禁任何同学在桌凳上走动。要注意用电安全,严禁触摸电源插头、插座等。严禁到施工场地附近玩耍或进入施工场地。注意防溺水、防火,不到河边、池塘边玩耍,严禁携带火种进校园,不燃放烟花鞭炮。严禁骑自行车上学、放学。
四、学生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目标
1.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时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孝敬长辈,体贴父母,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不任性。3.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同学、不打架,不骂人。4.尊敬老师,主动问好,接受老师的教导,主动与老师交流。
5.尊老爱幼,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关爱残疾人。对他人的请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6.待人热情有礼貌,举止文明,讲普通话,主动使用文明用语。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随意翻动他人的物品,不打扰他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
7.诚实守信,不说慌,知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考试不作弊。8.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不嫉妒别人。遇到挫折和失败不灰心,不气馁,遇到困难努力克服。
9.珍惜劳动果实,节约水电,不挑食、不乱花钱,生活不攀比。
10.衣着整洁,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11.按时上学,不早退,不旷课,有病有事要请假,放学后按时回家。参加活动要守时,不能参加事先请假。
1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
13.课前认真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14.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和科技活动。坚持锻炼身体,认真做广播体操和眼睛保健操,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15.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
16.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财物,爱护文物古迹,爱护花草树木、庄稼和有益的动物。损害东西要赔偿。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公。
19.珍爱生命,防触电、防溺水、防火、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0.阅读和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入内的场所,不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遇到坏人坏事主动报告。
五、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监督、检查与反馈
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全校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力合作,关键是求真务实,狠抓落实。要加大检查与反馈力度,不断发现先进,激励后进,并且常年坚持,常抓不懈。
1、学校各部门、每天的值日教师负责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检查、监督与反馈。各班级检查量化结果,学校每周通过“校园广播”、公示栏、橱窗等形式进行公布。
2、各部门要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5.养成良好习惯 做当代文明学生 篇五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早晨锻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树上的羽毛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他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才、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这样高尚的行为习惯,既快乐了别人,也满足了自己。
如果我们养成了勤俭节约,刻苦学习的习惯,就能磨练自己的恒心与毅力,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的勇气,做到无往而不胜。养成了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我们就会在人气交往中以诚待人,相互信任,使得自己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信赖与拥护,做到朋友满天下。养成了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习惯,使得成为人格高尚,能为祖国奉献自己力量的人。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远去;历史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但是,国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起来”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6.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论文 篇六
摘要:现在的学生多是龙子凤女,娇之过嗔,撒娇任性,行为也图逸恶劳,性格更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知谦让别人,因此规范必不可缺,而且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使养成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关键词:行为规范;教育目标;养成教育
现在的学生多是龙子凤女,娇之过嗔,撒娇任性,行为也图逸恶劳,性格更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不知谦让别人,因此规范必不可缺,而且必须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使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班级要在学校制定的“学生管理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细化的文明礼貌规范、课堂常规、教室规范、作业规范、卫生值日规范、就餐行为规范等常规检查标准,对早读、“两操”、课堂纪律、课外活动安排、卫生区的保洁、学习用品和卫生用品的摆放等,都要细化量化,列表张贴上墙,使学生明白要做之事,须说之话,起到警示、规范、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的作用。这样天常日久,“习惯成自然”,学生通过持之以恒的日常行为养成训练,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的特点,分层次实施养成教育。
初一学生自小学升入初中,尚雏待飞,对初中既好奇又陌生,而在小学里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纠正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养成教育的目标应定为“改掉不良习惯,开启初中第一步;争做合格中学生,共建和谐有序班集体”;而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与磨合,已适应了初中生活,大部分也找到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渐入佳境,但也有个别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失去信心,进而意欲放弃或辍学,可以把“你帮我扶共同进步,携手并肩齐筑辉煌”作为养成目标;初三学生思想相对复杂,他们面临升学,压力自然不必言说,更有甚者,产生哥们义气、早恋、自暴自弃等不良表现,可以把教育目标定为“自尊自爱做文明学生,自强不息,立志成才”。
总之,通过这种分层次教育,提高了养成教育的效果,增强了养成教育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养成教育应该是海天相吻的弧连,而不是悬崖高低的断层面,所以延伸既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养成教育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养成教育必须是开放的教育,而不是封闭式的管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养成教育放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不断延伸与拓展养成教育的空间,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巩固养成教育的成果。为此我们要按照“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这“三好”标准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延伸养成教育,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这些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加强同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并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建设。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不同凡响的日子里,去关注社会,加强社会意识与责任感,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从而使养成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与加强。
7.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篇七
与此同时, 我校地处甘孜州泸定县, 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 在我们学校就读的有汉族、藏族、彝族、回族、羌族……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县城, 接受了不同程度的启蒙教育。在关外一些偏远的县城, 偏远的牧区, 少数民族的学生接受的是本民族语言教育, 书写的当然也是本民族的文字。随着他们升入高年级, 才逐渐接触汉字以及汉字书写。针对我们学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就读学生的多样性, 规范学生书写行为, 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十分必要。
我认为, 想让孩子们写一手好字, 重点在于规范他们的书写行为, 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动机, 培养意志
意志, 对练习写字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人们首先要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 然后才能产生练字的欲望, 要练好字, 光有认识和欲望是不够的, 还要拟订计划, 选择练习手段, 循序渐进地进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意志品质不够坚定, 就会出现弃笔停练、半途而废。因此, 必须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
二、循序渐进, 规范练字
循序渐进是人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最基本的原则。同时, 练字时还要特别强调“认真规范”。必先心定气和, 神入静界, 做到:意在笔先。看帖、看格、写字, 写一个对照一个, 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三、临摹结合, 掌握规律
练字的途径, 应以摹帖、临帖方法为主, 在临摹过程中逐步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动脑, 认真分析别人的技法, 文字结构的布置, 要把每个字牢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熟能生巧, 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文字。如若只练习不动脑, 就不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8.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八
作为初中生,在经过了小学六年的培养教育,再加上幼儿阶段在幼儿园几个年头的教育,本来应该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了,在学习上应该很投入,无论是课堂上听课还是课下完成作业不必老师很操心了。可是,每年的新生入学却让班主任老师很头疼。班级里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上课不会听课,不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各学科教师布置的作业,自习课如果班主任老师不去看管,那么,课堂上会有学生大打出手。如此等等的不良学习习惯是每一届新生入学必须亟待纠正的。那么,怎样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教育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文化知识
初一学生大都在12~13歲的年龄,应该懂得自己为什么学习了,但事实上是多数学生没有学习目标,更没有人生的目标。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的和长期的人生目标,短期里达到什么程度,长大后自己要做什么工作,靠什么本领活下去。很多初中生在这个问题上都是很困惑的,之所以他们没有认真学习,就是由于没有人生的理想。作为初中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搞清楚无论今后有怎样的人生目标,都必须通过现在的努力学习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任何理想都只能变成泡影。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学习也才能有了劲头。
二、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学习方法,尤其是课堂上听课的学习方法
多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得当,特别是有些女同学,她们在学习上很刻苦,每天忙忙碌碌的,很少有玩的时间,但学习效果就是不好。造成这样的结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多帮助学生,告诉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听课。每一节课上,老师讲了许多话,但有些话是知识的重点,这个时候,作为学生必须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把老师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一旦有不懂的必须及时提出来,要老师给以解答,直到学懂弄懂。
三、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巩固学习成果
很多学生不愿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即使完成质量也不够好,更有抄袭别人作业的学生。这是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所以,老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老师给布置的作业,绝非只是为了占有大家课后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大家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每节课大家学了很多新知识,不一定都能掌握好,所以,要靠课后的作业来练习和巩固。学生的认识提高了,对待作业就不会再马虎了。
9.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篇九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学生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的道德品质,历来注重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聘目格。”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也明确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事实一切教育都归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俄国著名教育家马申斯基指出:“良好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入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因此,良好卫生习惯是人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
小学时期是少年儿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触社会,开始学校生活的第一阶段,同时也是他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基础心理素质形成的阶段。是儿童学习和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宾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少年儿童大脑模仿性和记忆性都很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对获得卫生知识的兴趣浓厚。这正是逐步养成各种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阶段。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进一步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未来建设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一种良好的习惯往往可以产生迁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养方面起到相辅相成的迁移作用。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爱清洁、讲卫生,能迁移到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成为一个时时处处比较自觉、办事细致认真、热爱集体守社会公德、讲究精神文明的人。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使他们从小养成以讲卫生为荣,不讲卫生为耻辱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卫生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形成卫生习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论对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是有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对于个人来讲,使你终生受益。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许多好习惯都尚未成型,好象一张白纸,等待着教育者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如果教育者没有用好的健康的内容,一些不好的、不健康的内容就会趁虚而入。到那时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正因为如此,养成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养成是小学养成教育的重点之一。
1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
班主任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是班集体的组织和管理者,这种工作的双重角色有利于班主任自觉地履行“教书育人”的重任。班主任每学期制定学生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计划,并付诸实施。通过班队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宣传教育,并定期开展生活实践活动。此外,班主任还具有榜样示范的作用,榜样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要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
①仪表示范:老师随时随地都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
②语言示范:脸上的表情写满了一个人情绪。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时时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
③行为示范: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师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做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检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在无声的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循序渐进 形成训练
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符合他们发育成长的规律,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如一年级新生入学第一个月着重教给他们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第二个月着重教会学生能正确地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以后要逐步培养学生不乱扔纸屑、杂物的习惯。
高年级: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教室、公共场地卫生清洁,不留长发,勤剪指甲,服装整洁得体,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学具整齐,学会整理房间。
3严格约束 规范训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健全规章制度和严格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中,烙下良好习惯的印痕。如课堂常规的训练:课前认真做好上课准备,学习用品要整齐安放在课桌指定的位置。课间行为的训练:看到地上的垃圾能及时捡起来,不随地吐痰、扔垃圾。个人卫生的训练:要保持指甲、手、脸、衣服要清洁,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学校的卫生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也是学校师生素质高低的综合反映。之前同学们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卫生习惯,给校园文明带来不良的影响。经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10.“小学生家庭良好习惯养成”方案 篇十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三字经》云:“子不教,父子过;教不严,师之惰。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1)热爱祖国。(2)见到客人主动问好
(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
2、诚实守信的习惯
(1)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2)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守时惜时的习惯(1)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2)放学后按时补课,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3)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沓。
4、懂得感恩的习惯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要尊重环卫工人、交通警察的劳动。
5、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6、遵守秩序的习惯
(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
(2)上下学排路队,红灯停,绿灯行,不乱穿马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
(3)购物、上车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公园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乱踩绿地,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
7、勤于动手的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叠被褥,自己洗衣物。
(2)利人利已,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8、锻炼身体的习惯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保护。
(3)在活动中不做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参加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9、讲究卫生的习惯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2)饭前便后洗手。(3)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
(4)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6)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孩子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9个学习好习惯
(1)提前预习(2)专心听讲(3)爱提问题(4)及时改正错题
(5)查寻资料(6)不磨蹭(7)仔细审题(8)勤于动笔(9)认真书写 9个做人好习惯
(1)心态积极(2)孝敬老人(3)勤俭节约(4)持之以恒
(5)充满自信(6)守时惜时(7)诚实可信
(8)善待他人(9)不给他人添麻烦 9个卫生好习惯
(1)饭前便后洗手(2)早晚刷牙(3)每晚洗脚洗袜子(4)手脏了及时洗(5)不随意席地而坐(6)常换衣服常洗澡(7)不随地吐痰(8)不乱扔垃圾(9)随手整理好用具和衣物 9个饮食好习惯
(1)定时定量(2)细爵慢咽(3)吃饭时不说话不出声(4)爱惜粮食(5)不挑食不偏食(6)不吃不合格食品(7)不边走边吃(8)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9)少吃零食 9个阅读好习惯
(1)经常去书店和图书馆(2)手不释卷
(3)专心致志(4)做摘抄画重点(5)读、写.、思相结合(6)爱护书籍(7)善于使用工具书(8)姿势正确(9)善于交流心得 9个安全好习惯
(1)遵守交通规则(2)遵守公共秩序(3)不急追猛跑(4)不玩火(5)不逞能(6)离家离校要向加长或老师打招呼(7)右行礼让(8)有自我保护意识(9)不做危险动作 9个运动好习惯
(1)每天运动一小时(2)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3)全面锻炼身体(4)常到大自然去(5)循序渐进(6)做好准备活动(7)经常散步(8)积极参加体育比赛(9)不断尝试新项目 9个劳动好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家里的事情主动做(3)别人的事情帮助做(4)按操作程序劳动(5)学会共同劳动(6)劳动中注意自我保护(7)找窍门探索巧干(8)劳动结束后整理现场(9)爱护和珍惜劳动成果 9个礼貌好习惯
(1)进别人的房间要敲门(2)不乱翻别人的东西(3)用双手接递长辈的东西(4)坐有坐相,站有站相(5)礼貌待客(6)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话(7)使用礼貌用语(8)在公共场合要保持安静(9)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
11.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十一
教师如果能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就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改革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外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 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 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2.1 自我检测的习惯。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
2.2 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3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3 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
如果一个农民在自留地上只种青菜,那么,他即使天天锄草、施肥,所获也就只是青菜。同样,有了作业自主权的学生如果天天都只抄写词语,那么他就只是掌握了些词语。种青菜、抄词语固然简单易行,但所获也就有限,相对来说,也就造成了资源浪费:浪费了土地,浪费了时间。所以学生作业也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搞多种经营。我认为要引导学生耕作好“三方田园”,相应地就要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后根据自身实际适量有效地作好预习、巩固作业,以此来保证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学生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摘抄优美词句、片段,摘录知识、辑录学习资料,以此来增加积蓄,这主要在双休日完成。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每周完成一到两篇小练笔。这样由阅读到练笔,由积蓄到表达,学生生活上、心理上有准备,技能上有积累,持之以恒学生定能言之有物。
4 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4.1 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4.2 作业即自学观念。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4.3 大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另外,为了保证学生作业态度端正、方式有效、内容安排合理,自主作业也要及时反馈。一般每周检查一次,这样便于学生统筹安排。同时,自主作业更要允许差异。学生作业质量必然不相同,但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认真地做了,学生自身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了发展,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自主地做好作业,作业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12.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篇十二
一、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情景是为教学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来唤起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我在创设问题情景, 提供诱因, 把学生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变为真正的正在“活动”的, 实实在在的需求, 并不断唤起求知欲, 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进行数学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 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时, 我一上课就说:这节课我们先来做猜谜游戏.同学们听了都十分高兴, 个个聚精会神地听我讲述:同学们不论你们说出几位数, 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和5整除.不信, 我们来试试.同学们举出的数愈来愈大, 我一一回答.学生又通过计算验算证明我回答得正确.这时, 大家都很惊奇, 里面到底有什么诀窍呢?于是我便因势利导地说:“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们就会解开这个谜.”这时同学们就带着急于探究知识的心情去认真学习.这正是“有所疑才有所思, 有所思才有所得”的道理所在.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反思, 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的规律,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牲, 使学生喜欢动脑, 乐于思考问题.
二、学习过程中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所面临的问题之间的冲突或差异.教学中教师只偏重于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为主, 课堂中多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题, 教师设疑, 学生解题的老框框, 大至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 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 导致不少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 使思维处于惰性状态.压抑了自己质疑的能力.长期以往, 有的学生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恰当遭同学嘲笑, 对自己能否提出问题也产生疑问.
而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首要就是转变教师的育人观, 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按照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数学学习的技巧认知冲突, 对激发学生思考我从以下方面切入:
一是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敢于质疑, 乐于质疑.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 我先从复习旧知开始.
师: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是如何得来的?会计算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师:现在老师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斜切一刀, 把它分成两半, 它的一半是个什么形?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呢?
生:是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同学们从中发现了什么?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一环节学生认知活动出现了新的基点.
二要剖析新旧知识的分化点,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考.
如:“圆的周长”时, 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怎样量5分硬币的周长?
生:用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便可以知道周长了.
师:那要量水池的周长呢?
生:用皮尺绕水池一周.
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 促使学生进入深思.知识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开始分化.
三、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提高, 在解决问题中成长
随着课改的发展和健全, 它更强调学科间的整和与联系, 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特别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注重让学生在课前的准备中找问题, 想问题, 在课程进行中做到有问而来, 有问而学.在课程中, 针对学生的差异, 我将学生的问题分为几个层次.
1. 学生的个别问题, 个别同学能够给予解答的.
2. 学生的个别问题, 但是通过小组讨论和研究能够给予解答的.
3. 学生共同发现的不能解答的问题.
在课堂上不仅仅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更注重学生释疑的能力, 让学生在方法, 内容, 感悟中发现问题, 同时也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解释疑问, 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中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 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一种良好的习惯, 会伴随人的一生, 数学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和世界观的美育课程, 总之, 学需有疑, 学贵有疑, 学习是从问题与需要开始的, 教师应充相信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整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善于发现, 勤于思考, 勇于实践——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责任和任务.
13.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篇十三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学生可以很轻松的过渡到自主学习;但要是走不好,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达到别人很容易达到的高度。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是一个长期而又繁琐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就这六堂课的观课情况,谈谈我对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一些看法。
一、老师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者
我们一直说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我们要引导着学生去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一个授之以渔的过程。作为老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怎么在没有老师同学家长帮助的情况下学会,这是现在我们老师最应该做的。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做到自主学习的前提,比如,我们要教会学生怎么写字,怎么把话说完整,怎么用更准确的语言表达,怎么在书上勾画、做批注,怎么去朗读课文,怎么自己解决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这一切都教会学生,那么,我们再来上课,那才能够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而低年级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差生”的产生。讲《笋芽儿》的闫博老师很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学生都词语的时候,强调要读得干脆利索,避免了低年级学生容易出现的拖长腔的问题。而刘丽兰老师班里的学生很明显看出来,老师平时没有强调过学习习惯的问题,上课时候坐姿各种各样,读书的时候也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怎么读书的都有,看起来很乱,一点没有组织性,这就是老师没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原因。
二、学生是自己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执行者
有老师引导要求,还得学生身体力行的去做,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学生作为最终的执行者,必须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因为,这是一个和自己奋斗的过程,学生是在和自己为“敌”,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把自己放进一些“条条框框”里,这个过程必然是不好受的,这就需要学生有坚定的决心。缺乏自制力是不行的,因为,老师和家长不可能无时无刻的跟在学生身边,不可能随时随地的提醒学生应该怎么做,最多的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管自己。做一个坚定的执行者,才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家长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监督者
14.谈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十四
谈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赵严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思想品德培养的最重要目的,它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认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完全的教育,正如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行为教育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学校教育中最“实”的部分。正如有的教育专家说:看一个学校教育如何,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基本知道学校的情况。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定的基础。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成才,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有教养的文明人。
第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行为习惯涉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集体、社会和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不良行为习惯造成人们之间的矛盾。
第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学校、地区、国家文明程序的标志之一,与别人的接触,首先是我们的行为习惯,因此,抓好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校、地区、国家的声望。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做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和运用科学的方法。下面谈谈几种方法。
第一、制定详细的宽严适度的规章制度。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制定必要的纪律、规范、制度等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青少年自学性不高,需要一定的纪律制约。要克服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内部的意志力,也需要外部的强制力。学生违反了纪律,给予一定的批评教育以至处分是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要制定严格的纪律,以此约束学生的行为。鼓励学生向良好行为习惯的方向努力,并提醒学生不要做违反规定的事。
第二、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持之以恒。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训练的重要性,是因为训练可以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是不能靠纯说教形成的,只有反复训练要强调反复和持之以恒。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如我校学生带学生证的问题,抓一段时间情况较好,放松情况就较差。这就说明反复抓,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第三、正负强化,榜样示范,齐抓共管,纵横协调。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中应运用“强化法”.强化法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表扬,奖励,肯定等,它能使有机体的某种行为方式得以巩固。负强化是批评,惩罚,否定等,它能使某种活动减弱,消退。正强化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大力地及时地表扬遵纪的行为良好的学生。也要及时地批评,处理违纪的不良行为的学生。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如我校每年评选“十佳共青团员”,每学期评的“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就是好的榜样。这些好榜样,学校、教师应教育他们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起到真正的榜样作用,还有学校的优秀分子学生会干部、团委会干部等都应该在良好的行为习上起榜样作用。俗话说说“正人先正已”,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榜样很重要。对学生提出在良好行为习惯上的要求,为人师表的教师就应起示范作用,要在文明行为习惯上处处给学生起榜样作用。
15.大学生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篇十五
大学生精力旺盛, 又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顺利度过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从进入大学开始, 就该切实重视这个问题,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要安排好作息时间, 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因为有规律的生活能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交替进行, 天长日久, 能在大脑皮层上形成动力定型, 这对促进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 不少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学习和作息习惯。进入大学后不少学校对学生的作息时间要求不明确、不严格;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 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失去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再加上社会没能给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所以不少学生学业不努力, 并形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
据了解, 我国重点大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一般大学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一般不到一半, 高职院校中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的学生所占的比例一般会更低,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形成了很难改变的厌学情绪。可以说现阶段不少大学生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有些学生整日无所实事, 或沉溺于网络, 或浑浑噩噩, 或过多考虑个人感情问题……以至于形成了不良的作息习惯。
有人说大学时期是最容易养成坏习惯的时期, 原因是大学管理松散、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 增强时间观念,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睡眠时间每天一般不少于7个小时, 早睡早起, 适当午休。
二、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生命在于运动。在安排好学习的同时, 也要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这样不但可以缓解刻板紧张的学习和生活, 还可以放松心情、增加生活乐趣, 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跑步、打篮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活动都有助于增强体质, 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这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还要注意在锻炼过程中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活动项目并一直坚持下去, 将会终生受益。
现在不少大学生不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没有锻炼意识。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 没有锻炼的必要, 体育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其实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效果最好, 从青少年开始锻炼并形成习惯, 对身体、工作或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一旦身体出现问题或年龄大了才想到了体育锻炼, 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要安排好饮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不良现象在大学生中比较普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规律。很多学生早晨起床比较晚, 来不及吃早饭便去上课, 或匆匆忙忙便往教室赶边吃一点, 有的索性取消了早饭, 有的则在课间饿的时候随便吃些零食。二是不懂营养搭配、荤素搭配。喜欢吃什么就经常吃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三是暴饮暴食。学生主要在食堂就餐, 由于食堂的就餐时间比较固定, 常有学生由于学习或其它原因错过了开饭时间, 于是就随便对付一下, 等下一顿吃饭时再多吃。
最近几年, 我国因饮食问题产生的疾病逐渐增加, 发病率越来越高。青少年中肥胖率的快速增高, 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病的低龄化倾向等等, 都与饮食习惯有关, 这应该引起全社会及每一个人的注意。大学时期应注意安排好饮食, 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饮食要定时定量;早饭要吃好、午饭要吃饱、晚饭要吃少;吃饭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注意营养搭配、荤素搭配, 不要只吃“好的”、喜欢吃的, 不能挑食偏食, 要加强全面营养, 还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四、不沉溺于电子或网络游戏, 形成合理掌握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时至今日网络生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否认计算机网络在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身心、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个别学生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目前在不少高校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 有的学生经常“包夜”, 沉溺于网络游戏或“网聊”, 白天无精打采或在课堂上睡觉。既给学生及家长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也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 同时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大学生应志存高远, 奋斗不息。有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 人生的目标不明确, 特别是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 个别大学生胸无大志, 缺乏对生存问题的理性思考。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要使有限的生命有意义, 就必须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并在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拼搏进取, 这对人生具有决定意义。许多人碌碌无为, 虚度年华,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智慧和才华, 而是因为没有崇高的人生追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对人们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大学生应志存高远, 奋斗不息, 努力创造人生的辉煌, 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 自然就不会沉溺于网络了。
五、要远离烟酒, 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烟酒的危害尽人皆知, 但由于不良环境的影响、奋斗目标不明确、就业压力的增大等, 使一些大学生与烟酒结缘。生活中有些学生既不注意公共卫生, 也不注意个人卫生。随地吐痰, 乱丢乱扔废纸、塑料袋, 不打扫宿舍卫生, 乱倒垃圾;被褥长时间不晒、不洗, 洗衣不及时、不整洁, 鞋袜洗晒不及时, 没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等。
时代赋予了大学生新的历史使命, 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当然也包括卫生习惯的要求, 很难想象基本的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都不会做、做不好的人, 工作上会有大的成就。大学生应该明确目标、振奋精神, 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应该在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上做出努力, 从进校开始就提出明确要求, 制定培养学生生活习惯的计划, 每一学期都有相应工作内容。同时要注意每一个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学生在校期间的每一学期、每一学年都要长抓不懈, 以使学生形成习惯。
16.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篇十六
一、预习习惯。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非花大气力抓好不可,并要做好预习的指导工作。首先,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预习的内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这些提示既具有资料性如背景介绍、文学常识等,又具有指导性如线索、写作特点、重难点等,一般说来,这就是预习的纲。其次教给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一定要勤动手翻查工具书,勤动笔做好预习笔记,养成圈点钩划抄等习惯。早自习是主要的预习时间。
为了使预习落到实处,我把同学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每次新课前,小组长检查组员预习笔记,大组长再检查小组长,课代表检查大组长,老师检查课代表的检查体系。同时还定期(一般为一个月)交流、评比预习笔记。将优秀的在全班展览并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励同学。
二、质疑习惯。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应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是促使学生自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思维活动,通常是由质疑开始的,有疑而不问,“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长此以往,负“疑”累累,知识的漏洞越来越多,提高语文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为了让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必问,我用现身说法,列举我高中学习遇到两处疑难问题,特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自己的看法,后得到他们的答复,肯定了我的观点,这给我很大的鼓舞。以后,我就养成了总爱问个为什么的习惯,从而激发了学语文的兴趣。除了平时零散的答疑外,我还每个单元集中一、二节课专门答疑,内容既可以是课本中的,也可以是与本单元相关的参考资料练习等。从培养智能上讲,学生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我把有些问题留给同学,让他们去寻找答案,因为我懂得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把学生教成问号,而不是把问号扭成句号。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质疑,就会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查找资料,去与同学一走讨论,去请教老师,让“自主”学习有了快乐的源泉。
三、观察习惯。
所谓“见多识广”,习作若离开了观察,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观察是写作的前提。俄国杰出的文学家契诃夫说:“作家务必要把作家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成为习惯……”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强化学生的观察意识,促进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
陆机在《文赋》中说:“伫中区以玄览,颐情态于典坟。”意思是说,写文章的人,必须深入而广泛地观察万物,同时要从前人的著作中吸收精华。茅盾要学习写作的的人,身边时时刻刻准备好一支笔、一个笔记本,无论到那里,你要树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那样警觉,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纵观历史,古今中外,哪一个作家不是善于观察生活呢?观察的对象是生活,它是丰富多彩的,自然是千姿百态的,生活中的人是形形色色的。我要求同学用笔更要用心去记下观察的一切。观察生活就要观察人,观察人就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情动于衷而形发于外,人物的动作态度和表情都是内心世界的外部表现,生活中壮烈场面并不是随处可见,观察平凡生活的人,特别是观察周围的人,如家长、师生、邻居等。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说明只有细致的观察,才能做到形神兼备;观察还要善于辨别物的形体色彩,求其穷形尽相;训练自己的耳朵,使之善于摄取自然界一切美妙的音响。为了使学生持之以恒写观察日记,我先讲明意义,提出具体要求,再按时评阅,讲评得失,同时还用范文引导、定期评比、编辑成册等方法。由于学生细致观察、坚持练笔,几年来,我的学生有多人在省市级作文竞赛中获奖,在省市报刊发表文章。
四、积累习惯。
观察主要是培养学生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积累则是针对学生写作贫乏而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米,巧妇也会一筹莫展。中学生生活比较平直,叙好事总是推车让座,举事例也总是陈景润、居里夫人。内容空洞,“言必称希腊”。从高一开始,我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三百字左右的段落或句子。内容或名人名言,或为典型事例,或是生动细腻的描写,或是著名的古诗词等。三年下来,学生积累大量的素材,在写作时,也就有米下锅了。
17.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案例 篇十七
——不会听课的小磊
案例:
我担任四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小磊是我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西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是在找不到东西玩,自己的手也能玩半天,甚至自己的衣襟、袖口都可以当做玩的对象,每堂数学课,我都要提醒他几次。自然,没少挨批评。家长方面也很重视。可是,他还是老样子。一堂课上要溜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小龙虽已上了四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另外,客观因素方面也会影响小磊上课专心听讲。例如,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或者,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不管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小磊是不会听课的学生,这点对他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反思:
1、由于小龙不会听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采取方法之前必须进行成因分析,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3、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5.教师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
6、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首先,可以给小学生定个奖赏,作为学习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制订。其次,遇到困难内容可让小学生用假想的敌人来处罚和激励自己。
18.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生演讲稿) 篇十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
有一篇文章,题目叫《走遍全世界,最让中国人脸红的三句话》。文中所讲第一句话出现在法国巴黎圣母院,那里用中文写着“请保持安静”;第二句话出现在美国珍珠港,那里也是用中文写着“垃圾桶在此”;第三句话出现在泰国皇宫,还是用中文写着“请先排队”。这三句话并没有使用法语、英语或泰国语来标志,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中文!原来,这些警告性质的语言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因为在那些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经常喜欢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喜欢随地乱扔垃圾,喜欢不排队等。为什么这些人的文明素质和公共意识那么低下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亲爱的同学们,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改变命运!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真正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你走在校园的每一处地方,都请你保持安静和文雅,不要大声吵闹。校园需要安静,需要良好的秩序,只有菜市场才会热闹非常。
当你见到客人、家长和老师,请你鞠躬行礼并热情地问好。一声清脆热情的问好,就是一种高雅的风度,一颗虔诚的心灵。
当你手中有了垃圾,请将它们丢在垃圾桶内,因为那里才是它们的归宿。校园就像花园一样,地上的垃圾只会让它变得丑陋难看。
当你走过校园的花坛和草坪,请你只是认真地观赏和爱惜而不要去采摘或践踏,因为,它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要爱护它们。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认认真真地养成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四年级
19.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 篇十九
一、规范操作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左右着劳动的速度, 也决定了劳动质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钳工规范操作习惯, 是钳工实习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规范化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 尽快提高操作水平的重要前提, 也是在组织钳工实习训练中应该强调的要点之一。学生良好规范操作习惯的培养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示范时的姿势、动作和操作步骤要正确、规范。就是说指导教师在示范时, 要最大限度地按照最佳操作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演示, 千万不能把不标准、不规范的习惯动作和姿势带到示范演示中去, 以免误导学生养成不良习惯, 留下事故隐患。示范操作要求做到:步骤清晰可见, 动作准确无误。其次,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操作动作。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在学生操作训练时必须及时进行巡回指导、以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每到一个学生工位, 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有无错误之处, 操作步骤与方法有无不当之处。否则, 错误动作得不到及时纠正, 学生就会形成坏的习惯, 以后再改就比较难了。同样, 学生在姿势动作初步形成规范后, 也要注意他们动作的反复性, 在平时的实习训练中也要经常提醒, 包括工量具的摆放、卫生的打扫等, 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化要求。
二、时间管理的习惯
许多学生实习中没有时间的概念, 一会去卫生间, 一会去洗手, 一上午也干不好一个工件, 加工速度无法提高, 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 这就是没有良好时间管理习惯的结果。因此, 在实习中, 为了提高学生加工速度, 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第一, 重视目标引导法。这是因为当人们有一个明确目标时, 大脑就会产生兴奋, 在头脑中出现反复练习这一技能的场景, 从而加快对这一技能的掌握。第二是反复练习法。在训练过程中, 要求学生对于每一个锉削锯割动作, 从分解动作到连贯动作要反复练习, 直到熟练为止。如在锉削训练中, 训练中每次规定锉削量为0.5毫米, 时间为10分钟, 反复进行训练, 中间安排学生休息, 逐步提高学生的加工速度。这样, 可以极大地提高加工速度节约时间。第三, 比赛竞争法。学生之间的比赛, 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人都有求胜之心, 竞赛是一种强烈的诱因, 是一种激发斗志鼓励进取, 争取优良成绩的手段之一。如果每隔一段时间测试一次, 打出成绩, 公示名次,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加工速度。
三、安全生产习惯的养成
学生从事某项操作时间一长, 自然会养成一定的习惯, 给人得心应手的感觉, 但习惯也有好坏之分, 并且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学生良好安全习惯的养成, 第一是安全理念在心中的建立。安全意识是现代员工的重要职业素质之一, 安全教育必须作为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 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解决的。而是要从学生入学开始, 坚持长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入校的安全意识教育、实习场地的规章制度教育、工卡量具设备的安全操作教育、岗位安全教育、课前安全教育、课后安全总结等。第二是安全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安全知识教育要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 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知识教育要贯穿于钳工实习的全过程, 要做到实习前有集中动员教育, 实习过程中有注意事项提示, 实训结束后有安全总结。还要有典型事故的分析、定期的安全知识考试等。第三, 安全技能的掌握。在按实习计划、实习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 要结合每一次实习的特殊性, 提出相应的安全要求, 重视安全技能的操作, 反复练习和考核, 规范学生的安全操作技能。
四、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
我在钳工实习中强调记录笔记和进行定期小结,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许多学生初中时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要让学生通过记实习笔记, 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实习课程的画线一节, 通常教师要对陌生的钳工画线工具进行介绍, 如画针、样冲、画规等等。这么多内容, 学生一下子是记不住的。俗话说“一个烂笔头, 胜过好记性”, 这些新学的东西需要记录下来后慢慢消化。同时, 在实习过程中, 时时刻刻会碰到很多的问题, 记录下来反复体会, 对后面的实习一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都感到学习内容太多, 所以记录是必须且重要的。钳工实习一般都是以两周为一个实习阶段, 实习记录的填写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 并从中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下个阶段的实习中取长补短。实习小结也有利于教师听取学生的心声,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需求调整实习内容。学生经常回顾学过的内容是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的必由之路, 并且可以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的能力。系统的检查总结, 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识更清晰更完整, 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教育专家研究发现, 一个习惯的形成需要经过21天的重复。而学生在钳工实习课上的良好习惯一旦形成, 就具有很强的惯性, 像车轮转动一样, 高效地提高了学生钳工操作技能, 继而在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 也能收获良好习惯带来的益处。
摘要:学生在钳工生产实习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 让学生了解如何规范操作、如何科学地进行时间管理、如何安全生产、如何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钳工实习课,良好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巫恒兵.提高钳工技能训练质量的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4 (8) .
【学生养成良好刷牙习惯】推荐阅读: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08-28
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总结12-19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其自我发展论文08-18
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1-09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养成良好的习惯09-19
小学生国旗下讲话稿 - 养成良好的习惯11-13
11、14国旗下讲话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07-07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