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2024-07-10

一节课的教案设计(共12篇)

1.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篇一

1、以自己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或教案为例,分析或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上各教学技能运用得如何?

答:我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五个方面。下面我将以《平面展开图》这一节来分析一下我对教学技能的运用。

首先是教学设计,因为本节课主要学习各种常见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包括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等。所以我提前两天让学生自己制作这些图形,希望让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实验,了解简单多面体与它们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准备将课堂教给学生。

其次课堂教学,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将全班分成12个小组,以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为例,分组进行展开,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巡视,必要时给学生以提示,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分出找出情况最多的那一组。让其组员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在学生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小组合作比较好,能发挥全组的聪明才智,但是有些学生的积极性就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是比较失败的地方。

再来是作业的批改与课后辅导,我发现学生有明显的眼高手低的情况出现,导致作业中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另外我发现学生课下一般都是未经复习,就直接进行做作业,这也是部分同学作业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教学评价方面,首先是自我评价,我认为这堂课学生的参与性还是很高的的,能够积极的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和老师的互动也很好,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在走。其次我咨询了听课的老师,了解到自己在活动环节花费的时间有点长,导致进行小结的时候时间有点紧张。

教学研究方面,因为是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研究探索的,所以能够让学生通过验证过程的体验,掌握平面展开图的判别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很好的锻炼了学生。

总得来说,我认为我的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但是对于时间的把握和知识的合理分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2、实施新课程以来,对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能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试论述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新的要求:

(1)应试教育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教师按既定目标和方式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而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开展活动式教学,强调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思维和体验来获取知识,为此,设计教学问题情境的技能,也就成为素质教育对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基本的要求。从目前的研究看,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情境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围绕教材内容设计的问题情境,第二类是围绕生活情境设计的问题情境。

(2)应试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与交往活动是相分离的。素质教育不同,它非常重视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生认识和发展中的作用。所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就成为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具备的又一项基本的教学技能。

(3)应试教育把教学定位于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在课程设置上,只强调学科课程,只重视学科课程。素质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接受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参与知识的创新。所以,除了重视学科课程之外,还开设了独立的研究性课程。

(4)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间互动方式则是对教师的又一项要求。

(5)教师还应具有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教学反思的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还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是否能让不同个性的学生有所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反思可以发现自己的教育教学得失,及时地调整和改变教学行为,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趋于合理。

关系: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堂教学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理念需要实践进行落实,而实践需要好的技能才能实现。

首先课堂理念是一种理论性的东西,它讲的再好,说的再漂亮,没有实践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话。我们需要将理论上的东西转化为实践,才能看出这种理念是真好还是假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如果没有好的课堂理念,那课堂实践就没有了指引的方向。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其次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是说行就行的,它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这时课堂教学技能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有了好的技能和技巧,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感觉到进行实践的好处与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最后,课堂教学技能就对课堂教学理念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与帮助。所以,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篇二

对于接触性皮炎这堂课, 总体设计思路归纳起来就三个字, 即形, 像, 学。所谓形, 是指皮肤病的形态学特点以及针对这一特点的情境教学模式;像, 是指以图像、影像资料为手段的教学方法;学, 即以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为学习目的的教学理念。对图像资料的形象感受是切入点, 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 连接两者之间的纽带, 或围绕的中心环节就是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情境教学方法。所谓情境教学, 即应用多媒体技术, 以形象为主体创设具体的场景, 将教与学、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学员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 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情感, 并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1,2]。

要达到情境教学的目的, 可采用的方法有许多, 但一个总体设计归纳起来就六个字, 即带进来, 走出去, 也就是首先要将学员的注意力从寝室带进教室, 但也要让学员的视野走出教室进入诊室。

在接触性皮炎一堂课中, 作者创设了如下几种情境, 包括图片展示、病例分析、故事演绎、悬念设置和角色扮演。

1 图片展示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常见皮肤病[3], 也是皮肤病学的重点授课内容, 为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将学员的注意力从寝室带入教室, 我们采取的方法就是首先给予图片展示, 以发挥视觉冲击、感官刺激和调动学员非智力因素如注意力、兴趣、心态的目的。我们展示的是一组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照片, 并强调, 这种疾病不仅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常见,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和满目疮痍灾区, 这类皮肤病也是高发疾病。通过这几组图片的展示, 极大地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病例分析

图片展示在一定程度上为吸引学员的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单纯的图片展示常常显得比较生硬、僵化, 而对一个完整病例进行分析可增强图像的动态感, 调动学员的参与意识, 树立学员的主体意识, 并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作者采用的具体方法就是展示病例图片, 提供临床资料, 先让学员自己分析该病例的特点, 最后进行互动式总结。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和分型时, 首先展示2例刺激型接触性皮炎和变应型接触性皮炎患者的临床图片, 并简要介绍其病史, 让学员去体会两型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特点、皮损特征及两者的区别, 然后再展示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患者照片, 最后再归纳该病的致病原因, 并让学员总结两型接触性皮炎的区别要点。通过这样的处理, 学员都很好地掌握了两型接触性皮炎的特点及区别, 而且对常见的致病原因也有深刻的记忆。

3 故事演绎

虽然通过图片展示和病例分析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 所有内容都千篇一律的提供患者图片和临床资料, 会造成学员的视觉和听觉疲劳, 而将这一过程故事化、趣味化则能很好的引导学员按照教员的思路去观察、分析和思考, 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化枯燥为趣味和激发主动学习的目的, 因此, 在展示患者图片的同时, 可以将临床资料讲述成一段故事, 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时, 将一例手腕部对金属过敏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发病过程描绘成一段有趣的故事, 并对语言进行精心处理。在课堂上讲述为:一位美丽的新娘, 大喜之日, 当她戴上心上人送给她的金表时, 她可能除了感到心中激烈的骚动外, 还会感到皮肤剧烈的瘙痒。学生在笑声中记住了接触性皮炎的特点是有接触史、接触部位发病、边界清楚、剧烈瘙痒, 而且金属也可引起接触性皮炎。随后再展示一组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患者照片, 最后由学员来总结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4 设置悬念

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 创设一种问题情境, 能激发学员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并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精心设置一个悬念, 并向学员提出问题, 以促进学员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诊断时我提供这样一个门诊病例, 从临床上看皮损局限于嘴唇及口周, 自觉瘙痒, 反复发作, 做斑贴试验显示对香料过敏, 但患者坚决否认有接触史, 包括化妆品、唇膏等, 于是, 作者向学员提出问题:对这样一个病例怎样分析, 没有接触史能不能诊断为接触性皮炎?他的致病原因是什么?等学员做片刻思考后, 作者又补充说:在与患者交谈时, 我突然发现患者的手还牵着一位烈焰红唇的女士, 学生突然茅塞顿开,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成立了, 过敏原也找到了, 接触途径也明确了, 而且, 他们也了解到寻找过敏原有时也需要技巧, 在临床工作中不仅仅需要医学知识, 还需要侦探一般的寻找证据的锐眼和头脑。

5 角色扮演

教学的目的不是帮助学员获取高分, 而是培养他们的临床技能。但是, 在教室里怎样才能做到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员的视野走出教室而进入诊室。采取的方法是让学员扮演医生, 教员扮演患者, 让学员解决临床问题。比如在介绍接触性皮炎治疗一节, 笔者提供了一例28岁的女性患者, 因右膝关节处红斑、水肿、水疱2天就诊, 1周前因膝关节扭伤曾涂过“跌打损伤药水“。首先让学员扮演医生问诊, 我则扮演患者回答相关的临床病史, 由学员做出诊断, 并提出处理意见, 当然, 教员要给予引导, 如患者因接触外用药引起, 为预防复发应该怎么办?该病的性质是什么, 是IV型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皮肤病, 因此应使用抗炎、抗过敏药物, 患者的皮损是属于哪一期, 急性期外用药这样选择。通过这样处理, 实际上把接触性皮炎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都做了一个全面的复习和总结, 学员也完成了从询问病史、做出诊断到制定治疗方案的全过程。

总之, 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皮肤病的形态学特点, 以图像资料为手段, 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形象思维能力, 但图像的使用需要技巧和方法, 以形象化教学为切入点的情境教学方法将极大程度地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失为一种具有皮肤病学教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针对皮肤病以形态学表现为主的特点, 在皮肤病教学中采用以形象化教学为主的设计, 以“接触性皮炎”教学为例, 展示了成功的形象化教学课堂设计。该堂课获得了第四军医大学“精品课程”。

关键词:皮肤病,接触性皮炎,课堂设计

参考文献

[1]程芳, 万军芳.医学院校情景教学的难点与对策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5) :612-613.

[2]侯伟生.情景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 2008, 16 (30) :1483.

3.对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篇三

人教版英语(Go for it)九年级上期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以rules为中心话题,让学生学会谈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应该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能够针对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叙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本文所涉及课时的内容为Section A 1a-2c。 这一节可分为两个模块:第一模块围绕What should teenagers be allowed to do? 这一话题展开思维(1a)、 听力(1b)、 口语(1c)训练;第二模块围绕“agrees” and “disagrees”进行听力(2a-2b)、 口语(2c)训练。这一课时的重点任务是导入新的语言。本课时为听说课。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1. 语言目标

(1) 语言结构: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hould be allowed to do。

(2) 语言功能:谈论规章制度;表达同意或不同意。

(3) 知识目标:

词汇: allow, drive, pierce, driver, license, silly, earring, instead of等。

句型: (1) I think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go out with their friends.

(2) I agree. /I disagree.

(3) Do you think sixteen?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work at night?

No, I don??t think so.

2. 认知目标:掌握关键词汇和目标语言。

3. 情感目标:学会谈论自己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学生应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同意和不同意;学生应明白接受父母、老师的合理化建议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三、 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确定

重点: ① 如何运用should be allowed to结构表达自己对各种规章制度的看法。 ② 表达同意和不同意。

难点: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

四、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觉得以下环节做得较好:

(一) 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开始上课时,师生作如下对话:

T: What do your parents let you do at home?

S1: My mother lets me go shopping on Sundays.

T: That sounds nice. So you are allowed to go shopping on Sundays. What about you, Jim?

S2: My father lets me watch TV at home.

T: Good. So you are allowed to watch TV at home.

几轮对话之后,在黑板上写出两句被动语态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在家可以做的事情,然后列出清单。在这一环节,很好地让学生利用模仿功能,对本课的重点句型有了熟悉,并能说出口。

(二) 每个阶段布置不同的任务,激励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去运用被动语态

任务1. 收集个人在家允许做的和不允许做的事情。

任务2. 将每一种情况都用被动语态表达出来。

任务3. 集中各种家庭规则,讨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任务4. 展开讨论。针对校规的一些内容,用“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 because ...”or “Teenagers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do ... because ...”句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在收集信息时对自己感兴趣的都能记下来,如有些学生说“My parents should be allowed me to play computer.”以及类似的错误句子。通过小组合作,有学生发现这个问题,有的能纠正,有的就举手问老师,所以我在他们的训练中反复强调主语在被动句中的位置,引导他们自己纠正错误,认识到主动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动词的关系。

通过学生对不同任务的说、写,学生对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th.句型相当的熟悉。

(三) 操练

在学生对基本句型全面熟悉后,再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所列观点的赞成还是反对,达到对本课重点结构“should be allowed to”熟能生巧的运用。

(四) 拓展

学生在讨论中反复运用被动语态的句型,然后结合实际不断产出新的句子。在校规的好与不好的比较中,很多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at school. 有很多同学就不赞成,他们认为: 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They should wear uniforms at school.

(五) 改进与提高之处

4.一节课的感动作文 篇四

刚开始大家都很不屑,甚至还有人发出笑声,认为演讲有什么好看的?然而不过多久,班里就安静下来,专注地看着那一方屏幕。

一节课中,我们看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黑人男孩不顾白人的鄙视,走向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在他就要踏过终点线,成为第一名的时候,一个被扔出来的易拉罐瓶击倒了他,他的身体被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他的身体被磨破,流出了血,可他依旧不放弃,即使前三名已经出来,但是他依旧不放弃。指甲磨破了,在地上流出了两道血痕。终于,他终于摸到了终点线,他完成了祖国对他的期望。可他却永远无法醒来了。听完这个故事,我被震撼了,我无法相信一个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毅力?第二个演讲,是关于老师的,刚从师范大学出来的`李静,为了山区渴求知识的孩子,毅然抛弃了繁华的上海生活,跑到了大山里教学。一位马上就要退休的女教师,在外出时为了保护六个学生,自己被汽车撞出了二十多米远,最后不幸离开了我们。我实在无法想象,老师为了学生,甘愿抛弃安逸的生活,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这得要多大的毅力呀。最后一个是关于母亲的故事,听着我们就再也忍不住,肩膀一抽一抽的——哭了。我们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爱,是多么伟大的一种力量。

5.一节课的记叙作文 篇五

那位船长姓“魏”,大家都叫他魏船长。

“啪啦啪啦啪啦”,伴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魏船长出现在讲台,接着就跟我们聊什么是梦想。他们那些航海队员的梦想是:要为祖国争光,完成航行。还说了他们在航海时的困难和趣事……魏船长把照片放出来给我们看的时候,我们的小嘴里忍不住喊出:“哇”!惊讶的表情呈现在我们的脸上。

魏船长讲的这些在航海中的经历我最感兴趣的有两件:一件是越过合恩角,另一件是烙铁叔叔的蛋糕,我都来分享一下:第一件事是非常冒险的,魏船长跟我们讲述是这样的.:他们的航线刚好安排到了合恩角,合恩角也称魔鬼角,目前有几千艘船只沉入此地,也有两万多名的水手在此遇难!“哇”!我们脸上惊恐的表情浮现出来。可等魏船长他们到达合恩角上的一间航海记录屋时,那位记录员告诉他们说:“这是中国到达此地的第一只船只!”那时,那些航海员心暖滋滋的!

再来说烙铁叔叔的蛋糕。因为船员里有个外号叫“烙铁”的叔叔他生日,船员们准备要给他过生日。蛋糕就是一块大饼,可让船员们发愁的就是没有蜡烛!船上的叔叔们想尽了脑子终于想出了一个点子:把西红柿切个洞,上面插一条纸,在纸上点上火,就成蜡烛了。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这件事很有趣,还有,就是魏船长最后说的一句话:我们在特殊的情况下,一定要动动脑子,问题就会被我们解决。

魏船长就是厉害!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下,都能想出这么多的好点子,我猜,魏船长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他们船伴团结,一起度过海上难关的事,是想让我们明白“宽容伙伴就是宽容自己,还有,就是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一定要与伙伴团结起来才能度过难关。 魏船长说了,就是因为他们团结了,才度过了海上的航行探险,平安归来。

6.一节课的作文300字 篇六

首先,老师让我们同桌间面对面站着,做一个惹笑对方的动作。我们大显身手:有的扭扭屁股,有的摆出超人的造型,有的翻眼睛,有的像凶猛的狮子……

接着卢老师请付康扮演木头人,陈俞安当逗笑者。全班同学把目光一起投向讲台,只见付康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脚在地上挪动,手一前一后地摆着,像个机器人,嘴里还不停地发出“吱吱“的声音。突然他跳了个芭蕾舞,把圆溜溜的眼睛一轮,红通通的舌头伸到嘴外,就一动不动了,像一下子断了电一样。这时,陈俞安蹑手蹑脚地走到他背后,想吓他一跳,可付康一点反映也没有,陈俞安只好蹦出来,扭了一下屁股,又摆出超人的姿势。付康依然无动于衷,陈俞安见一计不成,就翘了翘屁股,付康甜甜地笑了。

最后,老师请黎梓安扮木头人,卢冠翔当逗笑者。黎梓安边转圈边跳舞走上讲台,摆出一副很帅的造型就定住了,像一尊塑像,又像被孙悟空施了魔法。卢冠翔一连做了两三个怪相,黎梓安眼皮都没眨一下。这时,黄湘粤大声喊道:“老师,我可以!”老师把黄湘粤拉上讲台,他围着黎梓安跳舞,可一点用也没有,他又把眼皮使劲往下一扒,露出血红的眼肉,黎梓安情不自禁地笑了。

接着我们同桌也对演了,可我们都把对方给惹笑啦!

7.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篇七

笔者作为江苏省骨干教师, 于2012年5月18日在省教育厅组织的“牵手农村教育”全省巡回指导活动中, 在滨海中学高一 (4) 班, 为全县高中数学老师开了一节新授课“简单随机抽样”.这节课是必修3“统计”一章的起始课, 通过设计与滨海当地有关的几个情境与问题, 说明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抽签法并通过抽签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随机数表, 帮助学生理解其合理性及其简单的运用操作步骤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受到上课学生的欢迎和听课老师们的好评.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流程设计意图等向读者汇总如下:

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实例掌握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 抽取样本的方法, 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感受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随机数表及其抽取样本的方法、步骤, 理解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 (概率) 都相等.

教学过程本节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怎样从总体中科学地抽取样本”.在讲解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时紧扣“一个好的样本应该能很好地代表总体”, 让学生体会抽样中“公平性”的原则.

开场白:上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滨海、来到滨海中学与同学们及其你们的老师, 我的同行们进行学习和交流.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的内容是大家在初中也学过一点的“统计”.为了了解学习情况, 我将在你们当中随机地、不带任何倾向的请一些同学回答问题, 或动手实验, 或合作做一件事等.

1 问题情境

情境1在某次测试中, 为了粗略了解滨海中学高一 (4) 60名同学的数学均分, 从8个小组中, 随机地各抽取两名同学的分数进行估计, 则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 (6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每名同学的数学成绩;被抽取的同学的数学成绩.

情境2有关部门要了解滨海县小学5年级学生的体重, 以掌握这些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 以滨海县所有小学5年级学生的体重作为考察的对象.但由于滨海县小学5年级学生较多, 逐一考查有一些困难, 怎么办?

情境3要考查某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或炸弹的可靠性) , 则每个灯泡的使用寿命 (或炸弹的可靠性) 都是所要考查的对象.这种考查带有破坏性、危险性, 我们的技术人员是如何考查得到有关数据的呢?

2 学生活动

(分别对应上述情境)

1) 复习回忆初中的“统计初步”中的有关概念.

又如, 厨师在炒菜时, 通常会确认一下菜的咸淡程度, 他通常是吃一小口就能确定, 吃一点就知全味体现了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你知道吗?

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用样本估计总体, 如用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 如上, 学会“用数据说话”.

2) 抽查其中的一部分 (如200名) 学生的体重, 然后根据这一部分的学生体重去估计所有学生的体重. (不方便普查就抽查;指出通常不直接去研究总体.有时没有必要, 甚至无法研究总体.很显然这样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重要的)

比如, 我们要了解八滩镇所有麦田里所有小麦生长情况, 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颗都去检查了解.

3) 从中抽取一部分 (如10个等) 进行测试, 然后用有关寿命数 (或爆炸的机率) 去估计该批灯泡 (或炸弹) 的寿命数、爆炸率等. (有时抽取的个数不允许太多, 否则被毁掉的就越多.同样这样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必要的)

3 建构数学

情境4 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前, 一份颇有名气的杂志工作人员做了一次民意测试, 调查兰登和罗斯福俩人谁能当选下一届总统.为了了解公众意向, 调查者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 (注意, 在1936年电话和汽车只有少数富人拥有) , 发出1000万封信, 收回200万封, 在调查历史上是少有的容量, 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分析收回的调查表, 杂志社相信自己的调查结果———兰登将以57%对43%的比例获胜, 并进行大力的宣传, 最后结果却是罗斯福以62%对38%的巨大优势获胜.试分析这次调查失败的原因.

问题1如何科学的进行抽样?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相互讨论, 由“通过电话簿和车辆登记簿上的名单给一大批人发了调查表 (注意, 在1936年电话和汽车只有少数富人拥有) ”发现, 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 不公正.

要了解滨海县中小学5年级学生的体重, 能全部在县城里抽样吗?或在通榆镇抽取?或只抽男孩或女孩?为什么?

至此, 得到合理、科学的抽样标准是什么?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相同 (人人都有机会, 即抽样的随机性) , 从而使抽取的样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我现在要从前面这4位同学中随机地抽取一位同学, 送他一支笔, 该如何确定呢? (让学生说) 学生很快回答说:抓阄.我提供简单的实验材料 (事先准备了A4纸、剪刀、笔、信封等) , 让那4名学生上讲台动手操作, 他们剪裁了4张一模一样的小纸片, 然后在每张纸片上写上他们的名字, (我说编号可以吗?现在是数字化时代, 显得更简洁) ;制签 (学生很在行不显露名字) ;抽签 (放进信封搅拌抽取一个) ;取样 (打开纸片, 给抽中的学生笔) .请给这种抽样提个名字 (课堂气氛很活跃) .为了推广提炼巩固一下, 引入问题2.

问题2为了了解我们滨中高一 (4) 班60名同学的视力状况, 从中抽取12名同学进行检查, 如何抽取呢?

学生活动:由学生的经验自然想到“抽签法”的抽样方法, 并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概括, 得到:用抽签法从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k的样本的步骤:

S1编号 (也可用已有的编号, 如学号、座位号等) ;

S2制签 (形状大小相同的小球 (彩票摇奖) , 小卡片、纸条等 (不要被看见) ) ;

S3抽签 (均匀搅拌后, 从箱中每次取出一个, 连续抽取k次) ;

S4取样 (将总体中与抽到签的编号一致的k个个体取出) .

如N=60, k=12, 就是其一个具体的例子;再如, 我提问一个同学, 或要两个同学板演, 我只需随机说出学号即可. (随机———大家机会均等, 公平———不是有意识偏向哪部分同学)

问题3运用抽签法抽取样本时, 做签、抽签有时都比较麻烦, 能否做一点改进呢?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抽签的方法制作随机数表 (他们预先并不知道要做什么, 结果又是什么) .随机地请4位学生上讲台, 分左右两组动手合作做, 笔者提供事先准备好的签 (两个信封内放有0-9的小卡片) , 一名学生随机地从信封内抽一张, 并报一下数字, 另一位在黑板上记下, 放回再重复做, 由此得到随机数表的雏形.这时请学生翻到教材后面的附录第113页的随机数表, 由刚才的制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其合理性, 以及随机数表不惟一.注意为了便于观察使用, 排版时做了一点视觉上的改动, 这样不会搞错第几行第几列的数字是什么. (教材第41页链接:随机数表的制作:抽签法;抛掷骰子法 (正二十面体) ;计算机生成法)

通过运用随机数表处理刚才的问题, 概括出用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的操作步骤:

S1编号 (每个号码位数要一致) ;

S2选定开始数 (如, 可从抛掷一根大头针落在随机数表上针尖所指的数开始等) ;

S3按一定的方向读取号码 (方向可以向右, 也可以向左、向上、向下等且事先定好.不在或重复的就跳过去, 取满为止) ;

S4取样 (根据所取号码) . (课本第40页, 可随机请一个同学随机确定S2)

注:这种方法简便易行, 适合总体个数不多时.

4 数学运用

例题某学校高一年级实验班共有100名学生, 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身高状况, 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试分别给出用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进行抽样的操作步骤. (教材第42页练习4的改编, 抽签法作为课外作业)

若开始数为第8行第29列的数, 读号方向为向右, 接着下一行向右.则第5个的样本编号是___.

巡视, 请学生说.遇到疑问如某一行多出一个数字时, 请大家根据刚才同学制作随机数表的情境, 自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注:有可能是58吗?

指出编号方法, 如N=100时, 可以是00, 01, 02, …, 99;也可以为001, 002, 003, …, 100.N=50时, 可以是01, 02, 03, …, 50;也可以为00, 01, 02, …, 49.

练习一个学生在一次知识竞赛中要回答的8道题是这样产生的:从15道历史题目中随机抽出3道题, 从20道地理题目中随机抽出3道题, 从12道生物题目中随机抽出2道题.试用抽签法确定这个学生所要回答题目的序号. (教材第42页练习1, 分组合作完成)

5 回顾小结

1) 抽样统计的必要性:检验总体容量大时或过程具有破坏性时, 可采用抽样统计.

2) 一般地, 从个体数为N的总体中逐个不放回地取出n个个体作为样本 (n

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是两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6 课外作业

教材第42页练习的2, 3, 4 (抽签法) .

7 感受追记

下课后随即与数学同仁们进行了交流, 讨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困惑.

许多老师认为这节课的知识中没有定理公式、没有图形图表, 不像是个数学课.起始课, 规定的东西多, 不好上, 往往很快一带而过.由于这样的心态, 也就难怪出现了有些老师还不如学生掌握得好的现象, 如本节课, 有些老师还不了解随机数表 (如不唯一等) ;不知道或没有搞清楚随机数表中第几行第几列的那个开始数 (行数没有问题, 认为“靠在一起的两列数”算是一列) ;按一定的方向读取号码时, 一行结束时多了一个或两个数字, 或少了不够不知道怎么办等.

没有不好上的课, 只有上不好的课和不想用的心.只要把学生调动起来了, 效果就会好.本节课不要说没有什么东西可讲 (以为就是两个有着呆板操作步骤的简单随机抽样, 要求学生按步骤死套即可) , 实际情况是时间还有点紧, 如随机数表的灵活使用还不够透彻不够到位等.

目前教师有“说教”———如“说课”、“说题”等, 笔者在尝试让学生“说学”———要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说说, 如果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 自己对哪些内容还没有学懂, 说明他是真的学习了.“教重要的在于听, 学重要的在于说”.“教师要主导但不要主宰;学生要主动但不要盲动”.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说, 不管内容是否“不重要”、“难教”, 课题都会鲜活起来.“说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策略.通过学生的“说学”, 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程度, 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自我思考过程进行评判, 提高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在遇到所谓“难讲”、“非重点”的内容备课时, 关注的不再是教师应该以什么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 以及使信息为学生所理解, 而是如何优化学习环境中所蕴藏的丰富资源, 以便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养分.

对于数学教育教学, 我认为“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是熏“出来的”.教育的根本在于文化 (数学文化) 的熏陶, 熏出来的是气质、是韵味、是人格, 教出来的是工匠、是机器、是千人一面的产品.现如今我们的教育处于一个以“短平快”为主旋律、一个希望“立竿见影”出成效的时代.因此我们需要本质自然简单的数学教学, 教学工作的重心是努力“将课本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师的教育形态、学生的学习形态”, 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数学教育.“呼唤所有学生共享数学思考的乐趣”这句话, 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学生是人”, 这一最神圣而又经常被人们忘记的事实, 在我思想中已经化为一种文化自觉.若干年来, 我一直用科学的思维训练在践行着“减负”的方针, 我把我对数学的理解传到了“人”而不是“机器”的手中.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熏”, 熏陶学生 (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人格的魅力、精湛的业务、高超的教学等来影响、熏陶、感染学生) , 不要或不能总是把教变成“煎炒烹炸”;学生要“说” (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潮流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这需要让学生说) , 说出思考, 不要或不仅仅是把学习当成听记算背.即“教要熏, 学要说”, 这是笔者的教学主张 (思考) .

教学即研究, 研究才能教得更好, 研究才能教得更有意思.听了一些肯定鼓励的话, 我觉得我此次出行是有效的、有很大收获的, 同时感受到数学教育, 特别是农村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希望有更多的骨干教师加入到“牵手农村教育”队伍中来, 致力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

参考文献

8.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篇八

关键词:第一节课;教学策略;教学方法

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认为,第一印象是影响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看法的重要因素。学生对课程地位、课程前后内容之间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所在学科的核心思想、课程内容等相关信息的获取主要来源于第一节课。教师的专业知识、仪容仪表、语言风格等都会在第一节课上给学生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所以,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时,应特别重视第一节课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运用,不仅要系统把握课程教学的全局,还要提纲挈领地提出课程中最核心的思想和内容。在此,笔者结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纺织化学》课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在第一节课中可以利用的若干教学策略与方法,供同行参考。

一、利用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普遍明白专业课的重要性,因而学习目标十分明确,而对一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却缺乏了解,导致其在基础课学习过程中目的不明确、动力不足。一些教师武断地认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事实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自身不明白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二是教师没有阐释好课程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没有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对学生做好引导工作。因此,教师不仅要主动分析所授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和侧重,而且还要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将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思路提供给学生,从而在课程与专业之间的关系上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工程师。但服装工程师的基本素质要求他们懂得纤维和纱线的性能、织造的组织规格常识、面料的性能特点,特别要及时了解并掌握新纤维、新面料的发展趋势,掌握面料与服装的关联性。这不仅有助于服装工程师选择现有合适的面料顺利完成服装设计作品,而且会有助于服装工程师根据市场流行要素以及服装款式来设计(或提出要求)面料的纱线、组织、花色,推出全新的产品。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支撑这一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纺织化学》和《服装材料学》。

在第一节课中介绍课程性质时,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纺织化学》在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作为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的地位,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服装材料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服装工程师基本素质对学习《纺织化学》课提出的要求。随着对课程性质认识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后,学生普遍反映会认真学习这门课程,为后续课程及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二、利用课程的核心思想梳理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构——性能”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我们不仅用这一学科思想安排教学内容,还利用这一思想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从课程思想、学科核心内容上把握,就如同给了学生一盘散乱的珠子,虽然宝贵却不便携带。如果教师把课程的核心思想教授给了学生,就像给他们增加了一根丝线,散乱的珠子就得以变成一串珍珠项链,不仅易于携带,而且其价值也大大提升。

教师在讲授第一节课时就要将学科思想展示给学生,并结合课程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指出学科思想在知识体系中的体现。《纺织化学》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从原子、分子、聚集态结构的角度即化学的角度深刻理解面料的理化性能、服用性能,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笔者还结合对培养目标以及服装工程师的素质要求的分析和化学基础课的特点,将《纺织化学》课分为九章,每一章内容都用“结构——性能”思想贯穿起来,而这一思想在各章中的表现又不尽相同。以第五章“合成纤维”、第六章“纤维素纤维”、第七章“蛋白质纤维”的内容为例,不同纤维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们所构成面料的性能特点,继而决定了它们各自的使用领域。

在对《纺织化学》课的内容及核心思想在各章节中的体现进行集中展示之后,学生就会在课后急于与教师探讨身上所穿服装不同面料所表现特点的原因,并对以后各章节的内容充满了好奇。

三、用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及考核方式激活教学过程

授课方式不仅包括教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板书,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对教学活动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所存有的认识。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在各门课程中被广泛使用,它的优点在于文字可与图像、声音、动画、影片、网络等结合起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板书和语言,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对于《纺织化学》课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提供的信息,如果全部采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教师上课所要携带的教具就会非常多,而实际上也不可能完成。而动态的展示更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实现的,如我们在《纺织化学》第一节课为了强调面料对服装风格的影响,用了一段服装表演的录像,展示了丝的柔顺与优雅、麻的刚硬与自然质朴等,以诱导学生思考各种面料的使用特点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然而,单纯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张幻灯片翻过去之后就被另一张所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如果跟不上的话,学习就会出现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这样处理的:一是合理地调整幻灯片的放映速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二是将课件上网,保证学生可以及时得到课件,在课堂上把精力主要放在课堂学习上;三是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板书要提供整节课的脉络;四是遇到需要细致讲解的内容,就要利用板书一步步地把反应过程展示出来。实践表明,这种书写过程所收到的教学效果要优于放幻灯片。

考核并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是他们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以及教学活动所带给学生丰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为此,我们提出的考核方式包括三项内容:期末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60%,平时作业占20%,小论文占20%。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视。而小论文的写作过程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让他们掌握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一种区别于课堂教学的学习体验。

四、用教师魅力吸引学生,形成师生间的默契

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不但会对该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也会对教师产生初步的了解,继而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自身形象,衣着要大方得体,行为举止要自然优雅,语言要准确流利。

教师在第一节课要介绍自己的专业与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及成就,将课程内容与研究方向联系起来,阐述最新的学术进展情况,给学生留下学识渊博、有一定学术成就的优秀教师的形象,使学生产生信任感。此外,教师若能与学生分享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也可借此机会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

所谓师生间的默契,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的习惯以及对习惯的共同认可,它可以通过语言、手势甚至课件或板书字体的变化表现出来。从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用“结构决定性能,性能决定使用”来表达该课程的核心思想,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逐渐地,当我们要表达这一核心思想时,学生就会意识到教师所惯用的表达方式,他们就会和教师一起说出来,然后露出会心的微笑。在师生默契形成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渐领会到了该课程甚至该学科最重要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钱同源.浅谈服装设计师应具有的素养[J].丝绸,2004,(1).

[2]刘妙丽,李秀艳,叶建军.纺织化学(第1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9.上好一节课的六步骤 篇九

一堂的课,需要教师用心去实施。教师上好一节课的最重要的六步骤是: 第一步:研究教学对象

教学活动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学设计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深入研究教学对象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在上课前要弄清以下问题:对于即将学习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知点?哪些是学生的未知点?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等等,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

第二步:吃透教材内容

吃透教材内容是上好课的关键,我们强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我们还必须明确,教材仍然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凭借和抓手。吃透教材内容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一是概读粗思,即对教材作粗略的阅读,初步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细读细思,即在概读的基础上,对教材细心阅读,认真推敲,反复揣摩,把握教材的精髓;三是精读精思,即抓住带根本性的问题,潜心研究,追根求源,融汇贯通,深入思考教材的教学价值,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约着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媒体的选用和教学方式选择。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目标,了解目标体系,把握各年段目标;要深入钻研课程内容,明确单元教学重难点和文本的性质、特点;要用心探明学生实际,分析学生的学习准备,分析学生学习新内容时在认知、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动机以及策略方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三个维度”的不同层次制定全面、正确的“三维目标”。其次,要根据年段要求和学生认知实际制定教学目标,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降低;要准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不歪曲文本的主旨;要考虑适宜度、操作度和可达成度;教学目标不要太多,目标太多就容易导致无目标,就一堂课来说,一般重点突出一两个目标。再次,要掌握目标的陈述技术,目标陈述要明确、具体。

第四步:把握教学思路

教学不是无目标的信马由缰,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思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应该做到胸中有数。课堂教学的一般思路是“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教学总结——布置作业”。但在具体教学中并非一定要遵循这一思路。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固化设计”走向“弹性设计”,即把教学环节设计成可以移动的“板块”,将中心环节设计成开

放的、可供选择的方案,以赋予课堂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以及“无法预约的精彩”。但不管怎么设计,教师必须做到眼中有路,心中有数。

第五步: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点拨、鼓励、督促、协调工作,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做到三点:第一,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这种选择应该是多方面的,如认知过程的选择,参与过程的选择,参与方式的选择;第三,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包括展示能力、展示个性、展示学业成果等等。

第六步:总结本课内容

10.难忘的一节课的小学作文 篇十

开头: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体育课,体育老师严肃的教了我们许多上体育课时的纪律。

首先,老师喊着响亮的口号,指挥着我们。然后让我们在跑道上练习。刚开始我们非常高兴,可不一会儿就非常的累。我们想要停下来,可是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只要停下来就会落入老师的魔掌。

终于老师说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一会儿,我们就好像刚从地狱升到了天堂,这时,老师从我背后冒出来,吓了我一跳,说:“现在开始赛跑”我们都觉得很有趣,便高兴的又蹦又跳。老师说:开始——我们使出吃奶的力气开始向前冲,有的同学跑到终点时,摔了一跤,我们笑得都快没力气了。这是后面又冒出一位同学,一时跑得很快,刹不住闸了。猛地碰在前面的同学上。就这样,一个挨一个的都摔倒了,我们都坐在地上哈哈大笑。这节课就在笑声中度过了。

11.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篇十一

这个任务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因此,如何才能上好数学课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和绝对评价标准的,也就是说一节好的数学课没有“充分条件”,但必须具备一些“必要条件”.

为了探求这些必要条件,我们从备课和课堂教学两个关键环节入手.

课前备课流程简图(图1):

在备课环节中,需要教师做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1)研读数学教学材料(数学教科书、教学用书以及相关期刊材料);

(2)设计问题系列.

课堂教学流程简图(图2):

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核心是学生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指数学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猜测、推理、计算、验证等.

教师应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系列,在课堂中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有效的数学活动,为此,应从以下七个方面加以努力:

1 精心研读数学教科书等有关材料

数学教科书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和纽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不可缺少的材料,要上好一节数学课,首要的任务是深入钻研教科书.对数学教科书的钻研从“研读量”上可分为三个环节:

1.1 整体感知,从宏观上统领全套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用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蓝本”,无论使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都必须通过深入钻研教材,以达成对知识的宏观掌控.

所谓整体感知教科书,就是从宏观上把握整套教科书的内容、编排意图、顺序、组织结构,掌握各阶段教科书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居高临下,整体把握教科书.通过整体感知能对教科书的知识从线上进行排列、梳理,跳过纵横交错的各个章节,把握知识体系的本来面目,形成知识系列,明确一些核心知识特别是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数学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达到对全套教科书胸有成竹的目的.

在整体把握教科书时,要把《课标(2011年版)》和教科书结合起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并制定出三年的教学目的,明确应该使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具备哪些数学基本技能,感悟和形成哪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哪些方面的个性品质,培养哪些道德品质等.这是数学备课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

1.2 深入全面的研究每一章教科书

在学习各章内容之前,应对本章的内容仔细阅读,深入分析它的各组成部分,找出与本章有联系的知识和贯穿其中的主线,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上把握全章的教学内容.这样便于教师处理好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心理结构的关系.明确本章的教学要求,正确地把握本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3 精雕细刻的研究课时教材

这就是平常所说的钻研单课,即课时备课,就是从每节课入手,把教科书的任务落实在每一课时中.

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在这个环节下功夫比较大,而对第一、二两个环节的重视和研究程度不够,这样势必会影响其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一个很盛行的说法,即所谓的“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笔者认为,对教科书的创造性使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精心取舍、巧妙的拓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这样做的前提条件是学习目标不偏离《课标(2011年版)》要求,教学难度不得提高或降低.

二是对教科书的结构进行重构整合,对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表现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科书的章节、单元、学年甚至整个学段的内容进行调整重组.这样的重构整合一定要做到“科学有据”,不可盲目而为.

总之,对于教科书的创造性不能太“任性”.

另外,在备课时,教师除了研究教科书外,还要研究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用书以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些杂志发表的研究成果等.

2 制定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一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堂课的归宿,是教与学的根本方向,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灵魂,一节课的设计和教法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定位而形成的,教学目标不仅决定“我们要到哪里”去,而且决定“我们应该怎样”去;不仅决定我们教什么,而且决定我们怎么教.制定准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备好课和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2.1 明确三个概念

要制定教学目标,必须理解三个概念的意义,即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总的培养目标的体现)、课程目标(《课标(2011年版)》提出的学生学习应达成目标)、教学目标(单元、章节、课堂教学达成目标).这三个概念客观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阶梯式结构(图3):

课程目标处于第二级,它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它既要反映教育目的(一级目标)的总要求,并将此要求落实于数学课程的目标之中,也要对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三级目标)发挥指导作用,使课程目标在实践操作层面具体化.所以课程目标既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成的目标,也是教师通过课程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

2.2 掌握有关动词的含义

《课标(2011年版)》中的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性目标和过程性目标.结果性目标希望清晰表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其达成度可较为准确的把握,所使用的目标行为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常用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各具体课程内容的表述.过程性目标刻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表现,具有历时性和过程性特点,常采用“经历”“体验”“探索”等目标行为动词,主要用于数学活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述.明确这些动词的基本含义,才能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从而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

(1)了解(知道、模仿、认识、体会、说出、识别、学会等).所谓了解,是指能从具体实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可见,了解就是对知识有了感性的、初步的认识.例如,“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通过实例,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等.对“了解”的教学要求有两个方面:①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②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例如,“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是指能叙述无理数与实数的概念,并能从给定的数集中,辨认出无理数与实数.

(2)理解(会、独立操作、描述、解释、初步运用等).所谓理解,是指对数学概念和原理达到了理性的认识.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理解”的教学要求,在“了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要求:③知道该知识的来龙去脉,能准确地阐述该知识与有关概念或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④知道该知识的用途.例如,“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是指不仅能叙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而且知道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由来和逻辑导出过程,明确它与勾股定理的关系,并明确用它判定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一般来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以理解为基础,并在知识的应用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3)掌握(能、应用、解决问题等).所谓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这时该知识已经形成了技能.对于“掌握”的教学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要求:⑤通过应用该知识的练习,达到了熟练的程度,具有了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即形成了相应的技能;⑥能把该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解决问题.例如,“能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就不仅要了解有关的概念、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方法和步骤,而且遇到各种一元二次方程都能迅速准确地求解,形成了技能.

(4)运用(证明等).所谓运用,是指能综合应用有关的概念和原理,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对于“运用”的教学要求,在“掌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要求:⑦综合运用该知识和有关知识解决新问题;⑧选择适当的方法或创造适当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即形成了运用该知识的能力.

可见,以上四个层次之间是具有一定梯度的,最低层次是“了解”,它有两方面的教学要求,后一个层次都是在前一个层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高一点的要求,到最高层次“运用”时便有8个教学要求,对于它们的意义,教师一定要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适中、适度”,恰到好处.

为了刻画数学学习过程的不同水平,还必须明确下面的三个动词的意义:

(5)经历(感受、尝试等).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例如,“经历估计方程解的过程”,就是要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特定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参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参与探索方程解的范围、用适当的方法逐步缩小解的范围、最后确定出方程的解或近似解的所有活动.在经历估计方程解的全过程中,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并学会观察、检验等估计方程解的方法,获得方程的有理解和无理解的感受和认识.

(6)体验(体会).所谓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例如,“体会抽样的必要性”,是指让学生亲自参与收集数据的活动,感受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往往无法获得全部的数据或者不需要收集全部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用抽样的方法收集数据,用样本去估计总体,从而体会抽样的必要性.

(7)探索.所谓探索,是指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及其与相关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例如,“探索并证明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及其所对弧的关系”等.

2.3 教学目标应满足三个条件

(1)教学目标要统筹兼顾.要在通读本学段教科书的基础上,弄清本节课在本学段教科书中的地位和作用,站在整体的高度,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为数学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具有科学的序列,教师对每个学期,甚至整个学段的教学工作,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个阶段、每个单元、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2)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在教学目标中提出的“培养什么,提高什么,熏陶什么,渗透什么等等”.都是具体可行的.要让学生在学习完了本节课后,不仅清楚“知识是从哪里来的?”而且“能够知道什么,能够联系什么,能够干什么”.

(3)教学目标要简明.一堂课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一两个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有思考价值和利用价值的东西.

3 教学重点突出

所谓重点,就是联贯全局、带动整体,在整个教科书体系或学生认知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内容.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3.1 教学重点应具有知识应用的广泛性

在理论或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的数学知识自然是教学的重点.如方程(组)的知识出现在各册多个章节中,它们的解法本身蕴含的转化思想也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在代数、几何、解析几何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经常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在科学技术方面,常常遇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把问题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所以方程(组)的解法是教学的重点.正如笛卡尔所说“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一切代数问题又都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因此,一旦解决了方程问题,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3.2 教学重点应具有知识地位的独特性

有些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证明的典型性及应用的广泛性,说明这一内容的地位比较高,自然是教学的重点.如“勾股定理”是教学的重点,有三方面的依据:一是勾股定理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学生实施数学文化教育很好的教科书;二是勾股定理有300多种证明方法,是引发学生探索的好素材;三是勾股定理在几何、三角、解析几何,以及生活、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所学的重要知识.因此,对勾股定理内容的探索和掌握它的一些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内容.3.3 教学重点应具有蕴含思想的深邃性

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的载体,而数学方法又是数学思想的媒介.当某一个数学知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时,这个知识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公式的推导经历了实验、观察、猜想、证明等活动,其中渗透了符号思想、类比思想、转化思想,同时通过从数到式的转换,通过拼图来验证公式,使学生体会到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整体性、了解数形结合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因此,关于完全平方公式形成过程的教学便是重点.再如,“字母表示数”是发展学生函数思想的基石,它既是基础知识,也是一种基本技能(用字母表示数),又是数学符号感形成与抽象能力的培养手段.而这种符号思想的形成就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的,这样“字母表示数”内容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蕴含的思想深邃性决定了它也是教学的重点.3.4 教学重点应具有培养功能的特殊性.这一点是针对《课标(2011年版)》在描述学习目标的变化而提出的.例如,几何概念的学习,不能再像传统教学一样把概念的准确定义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上来.

4 在过程中突出“四基”教学

4.1 基础知识

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是指数学科学的初步知识,也就是进一步学习各门近现代数学理论,学习物理、化学等相邻学科以及参加生产劳动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一般认为,《课标(2011年版)》中规定的课程内容,都属于数学基础知识的范畴.

4.2 基本技能

所谓数学基本技能,是在熟练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技能.中学数学中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外部操作技能,包括运算技能、处理数据的技能、推理技能和绘图技能等.

4.3 基本思想

《课标(2011年版)》指出:“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

4.4 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形成并在遇到某种相似情景时可以忆起的某种体验、方法性知识或某种观念.

华罗庚先生曾说过:“不要只给学生看做好了的饭,更要让学生看做饭的过程,数学教学要设法使数学知识‘活起来.”教学中如果忽视了过程,就等于“割断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血肉联系,就会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基”只能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针对“四基”教学,有效的“宏观策略”是“经历三个过程,参与一个活动”:

其一,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有关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二,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性质探讨、运动、位置确定等过程,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三,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取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四,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5 教学方法积极高效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局面,种类之多、提法之广是历史上少见的.面对众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体现五个“有利于”

(1)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互动;

(4)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的理解;

(5)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接受能力的提高.

第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做到三个“不同”

(1)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2)面对不同的学生,使用的方法也不应该相同;

(3)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第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让学生“讲、演、练”同时进行

“讲”——口头回答问题;

“演”——书面或板书回答问题;

“练”——思考问题与动手练习.

即在数学课堂上能让学生“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等全身都“动”起来的方法就是可行的、高效的.

6 面向全体

《课标(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决定了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所谓面向全体,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发展.一提到面向全体,有人就在想,我应该把教学的难度定位在“优等生”、“学困生”还是“中等生”?如果这样思考的话,“面向全体”就成了一个“悖论”.

究竟怎样才能做到面向全体呢?我们应着眼于教学过程来认识“面向全体”,例如下面的作法就是面向全体的具体表现:

(1)在教学中留下一些供学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如果学生不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影响他们对基本内容的掌握,但这些问题却能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2)在实行分组教学时,不把同质的学生放在一个组,而是采取让异质的学生同组,这样安排就能使不同的学生在组内根据不同的倾向扮演不同的角色,确保他们在展示个性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3)同样的课,有不同层次的解决,不必要求千篇一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活动有趣,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也就是面向全体的局面.

(4)一个题目,有多问,多问之间有一定层次,鼓励学生努力进行解答,但不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完成对所有问题的解答.

因此,面向全体重要的不是教学难度的定位,而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灌输,而是启发.

7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课标(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上述要求,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结合具体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开展必要的探究活动.

数学探究是指在问题的引领下,以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探究内容,以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数学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1)独立探究;(2)合作探究;(3)引导探究;

由于探究内容的难度不同、学生的探究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选择探究活动的方式也往往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探究活动方式的原则是:能由学生独立探究完成的就不采用合作探究,能由学生合作探究完成的就不采用引导探究.独立探究是前提,合作探究、引导探究是独立探究的补充.

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处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成引导学生去探究的问题,在课堂上按照“独立探究——合作探究——引导探究”的顺序确定探究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对有关知识的学习.

选择探究活动的过程如图4所示:

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由教师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深入地进行思考活动.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教师或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这样教师可从中筛选出富有成效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

(2)拟定探究方案

根据前面提出的问题,确定探究方向,拟定探究计划.

(3)实施探究

这是探究活动的关键环节.学生开始着手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计算、实验、交流等活动,直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形成结论

学生要用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论据来表达自己的解释.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释.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客观公正、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正是数学教育教学的崇高目标.

12.一节课的教案设计 篇十二

新课改实施以来, 为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各地积极组织了大量的教研活动。而“公开课”作为平日课堂的缩影, 是“常态课”去粗取精后的再现, 自然成为了教师展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能力的最佳平台。它既是检阅授课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一种方式, 更是全体参与教师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途径。如果能正确对待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一定会从中获益, 促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提高平日课堂教学效果。

当下一线青年教师真正面对公开课时, 显得并不是那么积极, 听课教师更是流于形式, 疲于应付。由此看来公开课似乎没有对青年教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为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精力等角度看, 公开课都有些不切实际, 谁也无法做到像上公开课一样对待我们的常态课。种种原因使教师不能正确审视和面对公开课, 不知道上一节公开课, 或听一节课到底得到了什么, 甚至对其存在的价值表示质疑。而公开课恰恰是“同课异构”的最好呈现方式, 究竟该怎样使我们的公开课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水平, 交流教学经验的有益活动, 真正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公共课”, 下面笔者即以一节公开课为例具体阐述了自己对公开课的看法。望能受益于己, 受益于人。

二、公开课“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听后反思

笔者在区高二教研活动中听了两节“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公开课。这是人教A版必修2第3章第1节“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第2课时。活动中听取了全区高二数学教师的评课, 经过教研员陈老师及其他老师的点评和讨论后, 笔者对教学设计和课堂中的有些环节进行了分析, 归纳总结如下。

(一)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应突出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我们知道,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该突出核心的数学思想方法。那么本节课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呢?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坐标法思想。通过求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代数关系, 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是这节课的核心内容。在前面所学习过的内容中, 我们已经能够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的位置关系。比如,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我们在向量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向量也能判断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通过解三角形求角, 也能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那么本节课是利用坐标法思想, 通过建立两条直线的斜率的代数关系, 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在这一章中, 我们始终要体现的是坐标法的思想, 这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在课堂中, 我们受到了向量法的干扰, 这里是否需要展开呢?还是就此打住?我们教师也各抒己见, 有的认为可以复习以前向量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课堂也更加显得丰富;有的认为本节课的核心是坐标法, 所以其他方法不必要进行拓展, 点到为止。笔者赞同的是后一种意见, 一节课的展开必须围绕着核心的思想方法进行展开, 削支强干。

(二) 对课堂引入方式的反思

关于课题的引入问题, 本节课教者利用三个小题, 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 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的公式, 同时利用这三个小题作为引入, 归纳出两条不重合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它们的斜率相等或者它们的斜率同时不存在。这样引入既能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又能导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笔者听完本节课之后, 也觉得过渡比较自然。评课的老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本节课为什么要用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 隔离分家事万休。”那么本节课的引入是否触及到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方法坐标法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们在引入时, 用计算机画出两条看似平行的直线, 但实际上不平行, 作为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这样可能更好地体现本节课的内容, 也能回答为什么要用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了。这样修改之后, 本节课也更加紧凑了, 留给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也更加充裕。至于课堂的教学效果, 还看具体的实践。

三、“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两个教学设计及磨课过程

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精彩纷呈。作为一名一线的青年教师, 我也经常有机会聆听名师、专家的公开课。在听课时, 常常为名师们高超的教学水平而惊叹, 暗想如果自己也有如此的水平便满足了。在听课后, 我喜欢模仿名师的教学方法, 在自己的课堂中实施。可是, 往往事与愿违, 我无法营造像名师们一样令人为之情不自禁鼓掌的精彩的课堂。最让我头疼的是, 一堂课下来,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远远没有我平时课堂来得扎实。这是怎么了?是名师们的设计不实用, 还是我的水平问题……于是, 我开始对公开课进行剖析。我发现, 现在我们对公开课的要求过高, 造成了开课老师的压力很大, 很多课是一种作秀课, 存在着不少弊端。

那么, 如何让我们的教师与学生在公开课中均有得、有悟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公开课的有效性。在提高公开课的有效性上, 我认为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上而非“公开”上, 要在“课”上做文章, 而不是在“公开”上做文章。在“课”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课堂教学和学生认识活动的基本规律, 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的真实水平, 把公开课回归到真实的日常教学上来, 拉近公开课与常态课的距离, 让大家觉得可看、可学、可用, 体现公开课的教学价值。要把公开课定位在课例研究上, 公开课是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要积极发挥公开课的研究价值, 通过公开课推动教师基于专业对话和学术批评的交流, 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体现公开课的研究价值。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公开课, 授课教师要把公开课看成学习、研究的过程, 看成是自我锻炼、自我实现和自身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平台, 体现公开课的价值所在。

基于以上的考虑, 我决定在自己学校上一节校级公开课, 检验我对这节课的反思是否正确, 效果会不会更好。

(一) 个人钻研, 形成初案

一节成功的课一定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但为了保证数学备课组集体交流与研讨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笔者决定首先进行个人钻研, 初步形成简案。

1. 备教材。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 以本为本的说法似乎有些过时, 但吃透文本依然是备课、上课的首要环节。由于本节课内容是一节新课教学, 为了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很好地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条件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笔者首先将高中数学课程“必修2”、“高考说明”、“学科指导意见”集中在一起, 再一次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摘抄和整理, 进一步明确了这节的教学要求。

2. 备学生。

本节课明确授课对象为新高二理科生, 学生层次一般。授课时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 注重基础, 适当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3. 方案设计。

本节课课题为“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在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教学重点、教学流程更加完善。

(二) 集体交流, 形成预案

在笔者精心准备后, 教研组长召集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第一次教学研讨, 主要确定教学内容, 初步探讨教学方案。教师各抒己见, 讨论相当热烈。整整用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仍未达成共识 (前所未有的事) , 基本走向与笔者先前准备的预案大致相同, 但每种设计都要更加丰富饱满, 难于取舍, 最后教研组长决定分别由各种方案的主要支持者各上一节课, 再由组内人员集体听课后加以定夺, 其中笔者只听课不上课 (教研活动气氛达到高潮) 。

反复修改形成个案后, 两位教师分别组织了一节校内公开课。之后立刻召开第二次教研组会议。经过两位教师精心准备与展演, 组内同仁认真地听讲与比较后, 由组内每位教师依次对两堂课作出评价, 真诚肯定亮点, 大胆指出不足, 教研活动再次达到高潮。结合教学所处阶段、学生现状、课堂反应等系列问题, 主要矛头还是指向了教学目标确定及教学内容选择上, 主要评价简介如下:

第一堂课 (以笔者第一种教学方案为雏形) , 采取了“白开水”式教学, 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课堂重心放在“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应用上, 老师一堂课自始至终就在和学生一起梳理“线线平行、线线垂直”的各种问题,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课堂气氛沉闷, 双基落实都不够理想。认为给学生一张复习纲要, 学生自己就可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仅停留在学生已有知识及能力层面,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欲望, 本节课失去了意义。

第二堂课 (以笔者第二种教学方案为雏形) ,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倾斜角的概念和斜率的公式也刚刚学习完, 这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以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得出它们的斜率之间的代数关系, 通过观察和猜想, 再进行证明, 最后利用这个特殊的代数关系, 进而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巩固原有知识的同时, 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引导学生对零散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发展了学生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

本着“为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设计教学”的理念, 结合具体的课堂呈现, 大家一致认为以第二种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 确定课堂教学重点及教学目标。

1. 学生掌握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方法;

2. 学生能利用斜率解决具体问题;

3. 在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过程中, 体会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坐标法思想。

然后共同对每堂课的课堂实况进行反复斟酌, 取其精华形成较为详细的预案。

(三) 自我揣摩, 形成个案

每位教师都具有独特的个性, 集体的思想只有经过自己的筛选、吸收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素质。笔者根据自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结合组内成员的集体思想及“同课异构”的具体要求, 对预案进行了反复梳理、修改和完善。

1. 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

在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 “不能将学生当成一张白纸或当学生已知道一切”, 根据学生在自己所教领域里的知识基础与能力状况, 在自己所教领域里的知识“生长点”与“最近发展区”, 结合先前课堂的具体呈现情况, 确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过程, 需要帮助学生巩固的知识主要是推导两直线平行垂直的条件、应用类型, 而学生需要发展的则是对已有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提炼精髓、寻找规律的能力。

2. 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始终,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要求教师能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征, 灵活地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根据实际, 扬长避短,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功能及作用。根据组内同仁先行授课的具体呈现效果, 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特点, 对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了优化选择。

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同样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呈现形式, 即向学生传达知识的载体各不相同。在数学教学中, 引入、实例、PPT、板书甚至是教师的语言动作等都可以成为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的载体, 其运用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认知效果。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仔细斟酌。

3. 根据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优化课堂教学流程。

例如,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流畅性, 首先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 反复理顺教学环节之间的逻辑顺序, 使各个教学环节之间有一根较为明显的主线, 精心提炼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 为减少师生互动的障碍, 尽可能使问题简单明了, 剔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琐碎提问, 即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只有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才能轻松驾驭课堂。

在对各方面进行仔细推敲后, 形成自己个性化、特色化的“个案”。

(四) 集体反思, 形成精案

个案中确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预设的教学思路及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闪光, 唯有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诸多要素的整合过程, 其间常常会生成许多无法预料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且学生带着自己的思想、经验进入课堂, 也使教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笔者在充分准备后尝试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第一次教学。虽然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基本上达到了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 但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困惑, 使得整个教学流程并不是很流畅。在集体听课后, 教研组长马上组织第三次教研活动, 讨论时紧扣教学的需要, 就那些关键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攻关, 依托群体智慧清淤除障, 释疑解惑。

就这样上课、磨课、再上课、再磨课……两天时间上了三次课。在每次课后讨论中, 每位具有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认知风格的教师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对自己的教案及课堂教学过程一次次地精心打造, 直到最后取得了相对比较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和一份比较精准的教案。

四、教学启示

如果足够重视, 足够用心对待我们的每一次课, 从中可以获得的好处是巨大的, 多方面的, 是无法一一用语言呈现的, 经历了体会了自然得到了。比如本次磨课中对笔者最直接的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专业知识更加充实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集中时间和精力针对某块知识进行彻底的认识和了解, 在日后教学过程中自然会更加自如、更加有效。对“必修2”中有关直线平行垂直的定义、性质等知识的搜索, 以及对相应的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进行的摘抄和整理, 更加准确地把握了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同时使自己直线平行、垂直的相关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二) 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解铃还须系铃人”, 同一个问题, 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但一定只有一种方法是最佳的;同一个内容, 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但一定只有一种方式是最适合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值得仔细斟酌, 小细节出大光彩!本次磨课可谓“从同课异构到个人实践, 再从个人实践到同课异构”, 课堂教学设置的各个内容的呈现方式及问题的解决方法都经过了反复推敲, 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的重要性, 恰当的教学方法配优化的呈现方式, 绝对可以事半功倍。在日后教学中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有效教学方法及策略, 增强了笔者提高专业技能的意识。

(三) 教科研写作意识有所增强

正像“病例研究”是医生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 “课例研究”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载体。公开课是最好的课例研究形式, 公开课源于常态课但高于常态课, 为了上好公开课, 教师一般也都会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持和引领, 从而赋予公开课更多的理论色彩和导向。值得我们研究的素材很多, 容易唤醒我们的写作意识。本次经历, 激发了笔者教科研写作欲望, 比如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 或根据课例写教学随笔等, 以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及他人优缺点, 长善救失, 博采众长, 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摘要:公开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是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线青年教师, 在听公开课时究竟该做点什么, 怎么做才能真正体现公开课的意义和价值, 值得我们不断思考, 不断在实践中摸索。本文以笔者听的一节区级公开课为载体, 具体论述了在公开课活动中, 教师的磨课过程, 即个人钻研形成初案—集体交流形成预案, 再从个人揣摩形成个案—集体反思形成精案的历练过程, 试图以听公开课为契机, 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开课,磨课,成长,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娟, 卢清荣.观“同堂异构”课的感触[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7 (6) .

上一篇:宽容是打开心灵的锁800字高中作文下一篇:《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心得体会:与时俱进 本固邦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