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2024-10-20

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18篇)

1.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篇一

一、环境

所谓英语学习环境是指学生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尽可能是英语。

眼睛看到的主要指的是硬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它布置用双语;食堂内墙壁上的卡通画和漫画等的人物对话用双语;公寓内部设施名称、名人名言等用双语,等等。

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指的是软环境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这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去引导、去营造环境去创造机会。首先,在英语课堂上毫无疑问老师尽量多用英语、少用母语,有人的小学生还听不懂,但你可以想办法,一是多采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等创设语境,二是老师利用眼神、口形、手势和其它肢体语言帮助学习理解;其次,在课堂外也尽量多用英语,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是小学部全体师生人手一本《日常英语200句》,大家都学,路上打招呼、各科上下课的问候语、早操课间操的司令都用英语。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故事、小笑话等。三是每个月举行一次英语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唱歌比赛等。学校的其它大型活动尽量让学生主持并运用双语。这些不仅让学生有机会听和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景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举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40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2.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篇二

关键词:低年级,识字教学,多样的游戏

一、引导孩子在多彩的生活中识字

刚入学的孩子们相互还不太认识,他们大都有迫切想认识新同学的愿望。因此,开学初,请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每人制作一张名片,贴在课桌角上,相互记记同学的姓名,不仅能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同时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识字方法。学校各科室的门牌,校园内的标语都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也是孩子们识字的活动课本。教师可带领刚入学的孩子一边熟悉校园环境,一边引导学生识记这些名称,读一读,认一认,使这些生字与学生在反复见面中成为孩子们的朋友。

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招牌、商品包装物、电视屏幕等, 也逐渐成为儿童识字的活教材。可以引导孩子专门准备一本剪贴本,把自己收集到商标、卡通人物名称、广告语等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

二、带领孩子在乐学的氛围中识字

识字教学时,采用电教媒体来表现汉字的音形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森”和“林”二字,先出示一片树林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感受“森林”的意思是树木很多,大片生长的树木。然后分解“森林”为五个部件,引导学生念儿歌“三木是森,两木是林,森林已成荫,请去大自然中行”。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森林”的字音、 字形和字义。又如,“大”和“小”,教者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区别一个书包和一个笔盒。学生通过观形区别,感受这两个物体是同一类,但有大小之别,然后让学生记住书包大,笔盒小,太阳大,地球小,“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三、指导孩子在多样的游戏中识字

小学生年年龄小,天性喜欢游戏。所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指导孩子在多样的游戏中识字未免是一种较好的识字途径。

比如,“猜一猜”“演一演”“做一种”等方法,在“猜一猜”中指导孩子去猜谜语,孩子十分乐于采用,积极性是很高的。既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在“演一演”中,孩子模仿的天性就可以展现,自己的,别人的,都会展示给你看,充分锻炼了孩子的表演能力。

3.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小宇宙》 篇三

[关键词] 巴托克;小宇宙;钢琴教材;复调音乐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69-1

钢琴曲集《小宇宙》是一部优秀的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所写的钢琴教材。巴托克在1926—1937年之间创作的一套钢琴曲集,包括153首小乐曲,分为6卷,前4卷的后面附有33首预备练习曲。全套教材形式丰富多样,从初学者简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难度的曲目应有尽有。《小宇宙》是一套很实用的钢琴曲集。在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丰富多彩的音乐语言和节拍

与传统教材相比,《小宇宙》的音乐性更明显,巴托克给的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独立的标题。而有标题的音乐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会揣测这个曲子中是不是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善于用语言形容,让孩子觉得不会枯燥,乏味。当然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语言的阐述是不一样。曲子中这些简洁明了的标题,对方便教师运用一定的想象力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有益处的。

在《小宇宙》中,我们常见的节奏有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2/2拍等。这些拍子在训练中,我们还是要多突出节奏的强弱拍,从而使曲子的节奏感丰富。许多小孩对2/4拍和3/4拍没有太大的节奏感,只是觉得数量变化了,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用颜色来形容2/4拍的律动红、黄(强、弱),而3/4拍的节奏则用红、黄、浅黄。还有个别曲子广泛使用了复拍子,如第33首《慢速舞曲》是6/4拍的,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是5/4拍的,第113首《保加利亚节奏》是7/8拍。

二、千变万化的乐曲调式

以前常使用的教材,大部分都是运用大小调和五声调式,《小宇宙》还使用不常见的多利亚调式、弗利吉亚调式、利底亚调式、混合利底亚调式等。这样安排的优点是让学生们可以接触、了解和掌握更多调式的特征,训练其对调式的判断,为以后的练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训练孩子的综合能力

《小宇宙》是一套循序渐进、富有特色、有多方面训练价值的不可多得的钢琴教材。今天,中国钢琴普及教育仍是以哈农、拜尔、车尔尼为三大支柱,这对中国钢琴教育来说是不够完善的。将《小宇宙》纳入钢琴普及教材体系中来,让它与传统教材取长补短,对完善目前的钢琴教学是很有好处的。钢琴课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在钢琴课上,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弹好钢琴,更重要的是在传授钢琴演奏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练琴,学会提高练习的效率。在当前的教学条件下,由于总体课时的限制,一般每周每个学生只能上一节课,要让学生在这短短的45钟内掌握教学内容。巴托克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为钢琴这个乐器带来全新的个性的洪亮的语言,他的音乐包含不对称的乐句组合,不规则的节拍、无调性的调式旋律,其标的声音冲撞。巴托克在《小宇宙》的音乐中刻画出一个钢琴家的逐渐成长过程,而这些乐曲对作者呈现出创作设计和钢琴技巧问题方面不断扩大着的意识。《小宇宙》是一部出色的曲集,一部及其精美的键盘史符,他足以使巴托克的名字永存。希望青年钢琴教师能多多花精力备课这类新鲜的教材,现在算来有二十多年完全没有变化,孩子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状态了,就是小学课本都不知道改过多少版了。

重要之处就是要分手练习,分声部练习练习的时候不仅用脑还要用心、用耳、用手。用脑想它们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关系,用心感受每句弹出来的每个音符,用耳朵去听每一句是否歌唱,每个声部是否清晰。最好每个声部都能背下来。然后高低声部合起来练习,速度要放慢练习,慢至你能用耳朵非常清晰的听到每个声部。做到在多声部中明显感到两个声部像对话一样,有感情的诉说,每一句都要弹的富有歌唱性。在这我想强调两点词分别是“慢”和“听”。只是勉强把音符拼凑在了一起,所以久而久之耳朵越来越差,什么音响效果都出不来,最终让人失去兴趣。这就是最可怕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强调速度上的“慢”是为了耳朵的“听”。也许有人会问:“到底慢到什么速度,这也太抽象了吧?”我给的答案是因人而异,慢至你自己也可以清晰的听见每一个声部的旋律线条,还要歌唱而动听。孩子一旦被旋律吸引,同一时间让耳朵同时听见多个声部,他们就有了成就感。因此会慢慢喜欢上《小宇宙》。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托克.小宇宙钢琴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董茉.浅析巴托克的《小宇宙》[J].作家,2009,(08).

[4]王震宇.巴托克和他的《小宇宙》[J].艺术教育,2007,(01).

4.如何让孩子懂得喜欢自己? 篇四

・ 婴儿,别说站立,若没有别人的扶持照顾,就连生命都难以维持。也就是说,人类,与生俱来就被设计成为无法独自生存,必须相互依存、共同合作才能求发展。 亚特拉心理学的“喜欢自己”理论,对孩子的教育来说非常重要――接受过周围人喜爱、疼惜的孩子,才能爱周围的人,也才能喜欢自己本身。 相反的,一个经常被别人欺负和常被朋友说“我讨厌你”的孩子,经常不被别人接纳的话,他是不快乐和孤单的。长此以往,他也不可能会喜欢自己,导致严重的不自信。要改变这类孩子,让他们重拾喜欢自己的信心,这时只有依靠他“心目中所喜欢”的人或者对他有绝对影响的人时常鼓励他说:“我喜欢你”,他们的“不受欢迎”的感觉才会消除。 一、培养孩子“喜欢自己” 这种培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培养,比如当孩子完成了妈妈要他替植物浇水或照顾宠物的工作时,妈妈要夸奖他:“你用心的帮助,真令妈妈高兴!”这能让孩子非常高兴,而“自我喜欢”也因此提升了。 二、单单培养孩子“喜欢自己”还不够 只是“喜欢自己”是不够的,那类“只要我喜欢,周围人想法都可以不用顾忌”的人是谈不上被别人喜欢的。因此,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点非常重要,受人喜欢的人不但喜欢自己,也喜欢别人。 因此,无论是那些只考虑自我喜好的“唯我独尊”的孩子,或是容易发生自我陶醉的“自恋者”,都不是真正“喜欢自己”的人,他们更容易陷入于孤独世界中的.私欲。 三、喜欢别人,也让别人喜欢,才能真正喜欢自己 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他从来不给老师和周围同学增加麻烦,而且还常常做些帮助别人的事情,这种孩子肯定是受别人欢迎的,他也会很开心。而被“别人喜欢”的喜悦,会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个时候自然的会更喜欢自己。 这里还有条捷径――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母亲,正是孩子的最好榜样,如果这个母亲肯完全接纳自己,也毫无保留地爱孩子的话,她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喜欢自己的人。 四、改变那些“不受喜欢孩子” 常受欺负的孩子,大多是无法喜欢自己的。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他们重拾信心:让他从自己周围的人群中,不论亲人、老师或朋友,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人,并知道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着自己,那就能增强他信心。因为孩子会想:“我这么不受欢迎竟也受这个人喜欢,自己当然也能喜欢自己!” ・在新西兰的幼儿教育中,Self esteem是经常出现的字眼。“esteem”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评估,估计”,所以Self esteem的意思就是你如何评价自己,主要包括:你是否喜欢自己?

你是否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错的人?

你是否认为自己值得别人喜欢?

你是否认为自己有权得到快乐?…

这种自我评估的结果与否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也是自信、乐观、开朗等积极人生态度的基础。很简单的说,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怎么会去喜欢别人,喜欢周围的世界呢?

幼儿时期则是自我评估的萌芽和发展时期,积极正面的鼓励,安全温暖的家庭和社会环境有助于幼儿形成高自我评估,反之则会导致低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高的孩子比较善于自己解决问题,喜欢与外界交流和参加小组活动,遵守游戏规则,自信快乐。自我评估低的孩子不愿意尝试新事物,会经常说一些消极的话,如“我不行”,“我太笨了”,“我又错了”等,轻易的放弃努力的机会而等待别人的帮助,很容易失望,情绪不稳定。

曾经见过一个这样的女孩子,行为富于侵略性,情绪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会儿大哭,一会儿大笑,时而愤怒,时而失望,更换玩具频繁,注意力时间很短。非常的不快乐,给父母和老师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经过分析,我们几个老师认为她主要的问题就是低自我评估。长期的负面评价使她对一切都呈敌对状态,而这种敌对状态又导致的对她的负面评价,恶性循环使其自我评估值较低。

提高孩子自我评估的几种策略

1.用各种方式输送给孩子多方面正面积极的信息,如“你对我们很重要”“你很可爱”“我们喜欢你”“你真了不起”等,如悬挂孩子的照片,证书;选择适合孩子年龄与性别的衣着;大量适当正面的赞美;对孩子行为及时准确的反馈;提供给孩子多种多样的人生经历等等。

2.自已做一个正面积极的榜样。首先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估,做孩子的好榜样。

3.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庭和学习环境。父母离异或家庭暴力对孩子的自我评估有很大影响,孩子有时会觉得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父母不开心,从而责备自己。

5.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篇五

朝阳小学:龙奕林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美术课中的表现就越糟糕:不是不带美术材料,就是寥寥几笔完成作业(这样的学生在每个班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是应付老师的检查就是表现的内容毫无生动可言。美术课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在美术的课堂教育中应该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子:美术的课堂知识中有诗、有画、有色彩、有意境、有布局、有格调„„ 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有快乐,有激情,有成功„„会被美术中的美丽景色、色彩的变化、精巧的制作等手法所吸引住。美术课应该激发起学生知美、爱美、造美的情感,感受着美的气息,最终让孩子潜移默化的爱着美术,自觉不自觉的受着美的熏陶,改变着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这是学习美术的最终目的。那么美术老师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去开展美育呢?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情感有一种很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教学来说,就是要建立一种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师生能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沟通和交流。怎样做一名让孩子喜欢的美术教师呢?

一、教师形象的塑造。

(一)、外在形象在师生关系中的影响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会被外表光鲜的人所吸引,也会更喜欢外表有魅力的人。因此,良好的形象具有诱目性。在人际认知中,第一印象会产生持久的心理效应,从而影响后续的信息传达。如得体的服饰衣着、和谐的色彩搭配、优雅的举手投足、幽默睿智的神情,既不失严谨性,又有一定时尚性,往往传递出可亲、可信赖、知性、时尚等信息,对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魅力,在师生关系建立的初级阶段显得尤为关键。教师应为人师表,按照教师规范与审美规律对外表形象进行整饰,使其更具魅力。然而美术教师更是应该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我们是美的传教士,形象更应该富有时代朝气,应该更懂得美、追求美、体现美,但是也不能超出小学生接受的尺度之外的标新立异。事实证明:具备外在美、仪表美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美术教师可通过自己形象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上好美育的第一课。

(二)、内在气质与散发出的人格魅力对孩子的影响。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彰显着个人的品位,而且代表着整个教师群体,教师更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言行举止的每一个细节所起的示范和教育作用是展现个人形象魅力,赢得社会认可和学生爱戴的关键所在。体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才是当代教师自我形象塑造的理想目标,也是当代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本期开学我就做过这样的调查:你喜欢怎样的课堂?你喜欢怎样的教师?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不够全面,但可以从中了解到怎样的老师才受他们欢迎。总结起来他们喜欢:温柔的、有气质的老师,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和善的,能和他们做朋友的老师„„科任教师不可能像语数老师那样长时间的和几十个孩子相处,通过日久而深情,我们更多的只能运用自己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人格魅力去吸引他们,让他们爱屋及乌,从而更有利于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要学会用具有艺术的语言和手段去抓住孩子的心,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时候,要选用教师的智慧和教育的机智进行处理,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了事。这就对这时代的教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有博古通今的知识含量,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要有洞悉学生心理的观察力和内外兼修的人格魅力。

总之,要让孩子喜欢上我们的课,那就需要他们先喜欢我们这个人。所以,我们只有向书本学习,向孩子学习,向专家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孩子的变化,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二、用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做到“人见人爱”?答案并不唯一。但有一点,那就是对学生的无私的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心里没有学生,那想让学生喜欢你也是不可能的。首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当众批评他们。因为他们不成熟,所以来到学校接受教育,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给他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在这过程中肯定是反复无常的,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他们,和他们建立信赖、融洽的师生情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情感来感染和激发学生,紧抓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和求知欲。科任老师一直在学科中处于威信的劣势地位,一周里每个班的课时量少,平时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就少,再加上所授的班级又多,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去针对一个班集体的学生进行了解,大多数科任教师都不能准确的叫出所授班级里所有的学生的名字。缺乏感情的交流,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形成一定的屏障,这就要求我们科任教师要利用一切有效时间尽可能多的与学生接触:课前提前几分钟去教室,课后多在教室停留几分钟,每次和那么几个学生面对面交流一下,让他们先从情感上不排斥,逐步让孩子喜欢老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我们的批评也不会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每个班里的纪律差生和学习困难生,我们更是要关爱有加。曾经有位老师的话深深的触动着我:“我们只有教会了那些最差的学生,我们的任务才算完成了。”何尝不是这样的呢?往往优秀的学生都不是我们“教”出来的,他们的家长重视,在外接受这样那样的辅导班,成绩各方面自然就优秀,而那些所谓的差生是更需要我们的关怀和指引,首先我们要接近它们,让孩子喜欢上我们,帮它们树立自信心,用我们真心的付出换取孩子们的信任。只有这样,才为我们的有效教学奠定好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三、专业研修,做到随时换“水”。

仅凭喜欢我们这个老师是不够的,还得要有长期维持的办法,那就是利用我们的阵地——精彩的课堂。教学技能的优劣体现的是教师的素质,具有过硬的课堂教学技能技巧才能最终收服孩子的心。

(一)、投其所好,不守旧。

我们没有考试的压力,发挥的空间就更广一点,更灵活一点,在国家统编教材要求的范围内,进行课堂的革新,以更适应孩子的兴趣。他们懂时尚,追流行。我就抓住这一点,在执教《壶中日月》一课时,将传统的陶艺内容改编为《青花瓷》,因为是高段孩子们非常喜欢流行歌曲,恰好方文山填词的《青花瓷》很有韵味,适合我此课的内容,我就将周杰伦的《青花瓷》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想象、思索,进入情境。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旋律,让学生沉浸在对美的享受中,不仅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更增添了欣赏的美。孩子们听着优美的《青花瓷》音乐,笔下画着高雅的青花瓷艺术品,“润物细无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生成。课后了解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美术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现在不能一意孤行,讲自己觉得好的内容,而应该俯下身来倾听孩子们真正的需要,用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方法,给他们喜欢的美术课堂,只有满足它们的求知需求,我们才是在做教育,要不然我们就只是单恋一本书而已。

(二)修炼专业技能技巧,化繁为简。

孩子是最单纯不过的,喜欢就认真听,专心致志,不喜欢注意力就不会集中,每当很多孩子的反应都不认真的时候,那就说明我们的课堂没有足够的吸引力。要让我们的美术课堂生动有趣,不仅需要对美术课标深刻的剖析和对教材的精确掌握之外,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而广博的知识储备,精湛的专业技能,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用我们有趣的课堂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设计一些小游戏,制造一些情境让孩子们在娱乐中掌握本节课的必要知识。曾听过浙江优秀教师赵永华执教的《弯弯的小路》,这其实是一节比较枯燥的透视知识课,可赵老师就把他上成了一节饶有趣味的带有抒情韵味的美术课,将枯燥的透视知识通过循序渐进的对比作画探究出来了,让我们这些听课的老师都觉得是一节太富有情感的美术课。可见赵老师对整个阶段知识的把握,表现的形式,课堂的设计,等等都做了深入的研究。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住一点,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简单的知识趣味化,课堂效果就会展现出来,孩子们自然喜欢这样的课堂。

四、让孩子在课堂中感受喜悦,享受成功。

美术课堂不仅仅是为了会画一幅画,会做一个手工,而是要让孩子在绘画与制作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快乐的感受。

(一)、课堂的实践性与愉悦性的结合。

美术课应该发挥美术课堂的独特功能,教会孩子会欣赏(观察、选择)会表达(思考、述说),会表现(改变、创造)自己的真情实感,应该成为释放和宣泄它们的情感的场所,是它们控制工具,而不是为画而画,为完成而完成。在天津特级教师魏瑞江老师的一节美术课《学画梵高的画》中,孩子们感受着色彩带给它们的神奇的感受,无拘无束的使用者水粉,有的弄的整张纸都是,有的手上、课桌上满是多彩的颜料,也许一节课下来,他并没有完成一幅“像样”的绘画作品,但是当我问到其中几个孩子这节课你感受到了什么的时候?孩子脆生生的回答:“很快乐!”平时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更多的是强调作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作品,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它们在其过程中的的情感体验,看他们在课堂里是否享受到了学习的愉悦!这就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具有设计愉悦课堂的基本功和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去收放自如。

(二)、抓住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有效的评价。

我们的美术课堂常常只注重美术技能的培养,常常只关注画的好不好,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因素,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孩子会画一幅画,会多少种表现技法,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一种审美的意识,提高孩子审美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孩子表达能力特别好,会精彩的评价一幅作品;有的孩子临摹能力很强;有的孩子画漫画特别棒;有的孩子造型不够准确但色彩感觉很好;有的孩子只善于画不乐于表达;有的孩子虽然每次都画的不够好但是态度很认真„„这些我们都要大方的给他们一个“A”,不要吝啬我们手中的“A”,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有可能帮他们找到成功的感觉,这样有助于兴趣的持久性的培养。只要让他们在美术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孩子们觉得学习美术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啊!就会慢慢喜欢上学习美术的。

6.如何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英语 篇六

有些家长认为很多培训机构的老师如果不经常默写单词,就是不负责任。在检查孩子学习成果时也以背会了多少单词为标准,甚至对幼儿园和小学生也不例外。其实,对于学前和小学生来说,培养兴趣,获取语感,形成规范的语音语调,养成大胆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才是最首要的。

学习能力和听说运用能力并重

“孩子虽然参加了两年的英语辅导,背了很多单词,记了一些简单的英语句子,但离简单的会话仍差得远,成绩也不见提高。”据了解,这也是孩子英语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专家指出,在幼少儿英语[微博]学习上一定要把培养听说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并重,最关键还要看教学效果,学得多,忘的也多,并没有让学生在课后有练习和阅读的时间。结果是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大为丧失,避免孩子进入学习英语的死角。

兴趣教学 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

当儿童对学习有浓厚兴趣和好奇心时,便会产生情感上的需求。因此,孩子学习英语,重要的是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ABC少儿英语课堂增添多种竞赛游戏内容不仅满足了视觉要求,更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竞赛:多种多样的竞赛形式培养孩子自信、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

激励:鼓励和赏识伴随孩子茁壮成长!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孩子从小就逐步养成乐观和自信的性格,去面对未来更多的挑战。

游戏:英语小故事,益智游戏、话剧表演、歌舞表演在激发孩子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和适应能力,让孩子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能有效展现自我,从容应对各种考验。

互动:在教学中融入角色扮演,让孩子亲身体验和实践英语课文中情景角色,培养孩子兴趣的同时,让孩子以一种轻松的氛围融入社会的各种场景和角色,孩子能在实践中学会融入社会。

7.让孩子喜欢识字 篇七

一、培养兴趣——生活中学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孩子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会变成一种享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不存在着汉字的身影。街道两旁的各类广告牌、店名比比皆是;电视、网络文字时时跳跃在孩子们的眼前;各类儿童读物更是时时伴随在孩子的左右。工作中,我和家长们取得联系达成共识,要求家长们利用身边一切有利条件,随时随地教孩子识字。然后不定期地在班上举行“我是识字小能手”的活动。工作中,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将新学的汉字称为“宝宝”“娃娃”“小客人”,让孩子对其产生亲切感,于是识字过程变成了交朋友的过程。孩子的识字兴趣随之也就浓了起来。这个世界给予了孩子认识文字符号的机会,文字符号也同样在刺激着孩子去认识更广阔的世界。

二、变换形式——游戏中学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未来的活动家,首先应该从游戏开始。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得最为积极主动。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的象征性活动,找到通往语言文字的桥梁,因此,我们将游戏作为组织孩子快乐认读教学活动的载体,如画图识字法。汉字从简单的图示到今天明朗的线条,经历了千年的演变,它的字体形象而多变。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在和孩子认读活动时,可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引导他们对汉字的想象,并通过作画加以巩固。例如,在认读牛、鸡、猫等动物时,我们根据动物的最明显的特点与汉字的象形特点结合,在字的基础上,画出了长着犄角,拖着长尾巴的牛;有着圆圆的眼睛,尖尖的嘴巴,胖乎乎的鸡;有着长胡子,长着锋利的爪子的猫。这样在整个识字过程,既让他们觉得汉字好玩、有趣、易识、易记,又让孩子丰富了想象,还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通过作画,改变了机械识字的方法,使得孩子乐学、好学。

在“科学认读”的活动中,我们根据情况,合理选择,精心设计出“玩”的氛围,给孩子创造“玩”的认读环境,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三、掌握方法——读中学

教学是通过动态形式呈现出来的,而结果则是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的,为了孩子们都会学,都想学,都能自主地认读。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所以,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例如,在教“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旁的表意功能时,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思,“足”字旁表示和“足”或“脚”有关的意思。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在此基础上,我会有的放矢地出示类示的如“性、悄、情”“嗅、唱、响”这样的两组字,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弄明白这两组字与什么有关,从而掌握学习形声字的方法。学习认读汉字,适宜的环境有利于他们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与练习,有利于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对汉字的认识与感受。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多、更好地认读汉字,我们鼓励学生广泛地阅读,并且在班级开设“读书角”的活动,定期地开展自主读书活动,活动中,学生自主阅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学到的方法去认识或是相互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认读量的评比,遵循“科学认读”的开放性原则,激发孩子阅读的热情,有效地提高认读效果。

8.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篇八

关键词 英语教学;激发兴趣;课堂教学;课外活动

布鲁纳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乐意学习,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才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根据我十多年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尤其是亲自实践新课程改革精神后,我对英语教学有效性有了一些自己想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

“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小学生思维的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教师应特别注意这个特点,要想方设法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信息资源辅助教学, 它具有设备电器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段多样化等特点。视听结合,学生完全被画面、音响吸引住了。这样很自然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水到渠成。

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1.努力施行情境教学

我国的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像学习母语时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想掌握和运用英语,教师要创设相仿的语言情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进而运用英语。而电教媒体的运用,就是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手段。例如在呈现“Do you want to go?”这一句子时,我先拿起一个事先用纸叠成的飞机,“What is this?”学生会说:“ It 's a paper plane. ”接着用它试飞,并说:“Now I am flying it . ”纸飞机飞到一个学生面前时, 教师就问 “Do you want to go?”此时,顺水推舟,边示范边说:“Do it like this . Do not do it like that. ”随着教师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全班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要点。

2.想办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随着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现代的电教媒体替代静止、呆板的教具参与了直观教学,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起到了导引、刺激的独特的作用。比如在教歌曲《Old MacDanld》 时,这首歌的歌词较难,学生不易领会,教师首先出现麦当劳的投影,对学生说:“Look, this is Old MacDanld. ”再 指 着 农 场 的投影对学生说:“This is a farm. This is Old MacDanld's farm. So Old MacDanld has a farm.那么,他的农场里都有些什 么 呢?Look, ont hat farm he had some ducks.”教师边说边指着投影里不同地方的鸭子图,边用汉语说:“这里嘎嘎叫,那里也嘎嘎叫,到处都是嘎嘎的叫聲。”再用英语说,引出 here,there,everywhere,这比靠语言讲解,容易使学生理解,可以变得浅显易懂,化难为易。

三、丰富学生的英语课外活动

(1)激发学生参与英语课外活动的兴趣。随着学校的硬件设施的提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内的广播电台进行英语广播,每次 15~20 分钟。广播节目的安排可以由教师负责,而播音和编辑则全部由学生担任,主要栏目可以有:Music Heaven,Comic Station, News Report等。校园广播的稿件也主要来自学生,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投稿人和其他同学的写作欲望,在自觉地参与中提高了他们英语书面表达的水平。而担任播音的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收集、组织和广播,也能很好地提高了他们自身的英语编辑、表达等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我们可以有计划地引进各种音像教材和资料,经过挑选,根据不同年级在晚自习中间定时播放《走遍美国》等一些优秀权威的电教片和一些英语经典电影。通过观看这些电教片和电影,学生对英美国家的背景和风土人情有了了解和感悟,让学生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感受 nat i ve speaker的语音语调,使他们能够学到地道的语言。

(3)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培养英语阅读能力,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为了扩大学生对英语的接触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的兴趣和阅读能力,我们除了让学生阅读各种英文报刊以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每星期 1~2 次向学生开放电子阅览室,让学生到网上去搜索他们感兴趣的信息、需要的材料或在网上进行听力训练。由于是学生自己挑选的材料,适合他们的水平,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把快乐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内外,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更有效 !

参考文献:

[1]余胜利.让英语学困生体验成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8).

9.如何让孩子喜欢英语 篇九

当下的父母几乎都希望孩子今后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看到别人的孩子顺畅地用英语交流甚至有些羡慕嫉妒恨。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语言学习的天才,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远远超过成人,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的。

我们可以回忆下,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语言的?是怎么学习语言的?孩子一出生,我们就开始和他说话,教他说话,没有谁怀疑过孩子学不会,学不好。事实也证明,当孩子到3岁时,即使是智商有些问题的孩子都能够和大人顺畅的进行语言交流了。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既然我们的孩子3岁就能学会,那么我们当然要相信他们能够学习好第二语言,关键是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学。

3岁前是孩子学习母语的时期,而2-6岁是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时间。据调查:从12岁才开始学英语的亚洲人,英语会话流利者只占2%;但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接触英语的都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

至于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像学习母语一样学习英语。什么是母语的学习方法呢?虽然我们都能够教会孩子汉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么教就能让孩子学会。

小孩子的眼睛就像一个照相机,当他反复地看到一幅图像和声音同时出现就会形成声音和形象的复合记忆,之后,当他再看到这幅图像时就会说出来。比如看到妈妈的形象并多次听到声音就会把妈妈的发音和妈妈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之后叫出妈妈。有许多孩子在妈妈换了发型之后会在短时间不认妈妈了,这就是因为妈妈现在的形象和之前储存在他大脑中的妈妈形象不一致造成的。

10.让孩子喜欢上写作的方法 篇十

对于“现在小学生作文不如民国小学生作文好”这种观点,既是游府西街小学6年级语文老师,又是3年级小学生家长的李万青也不赞同。“这两篇作文并没有可比性,首先是因为两个时期的文字系统并不同,不能用文言文眼光去审视现在的白话文;其次是没有横向比较,那篇‘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有没有套用固定模式,是不是真情真景,我们不得而知,而且那篇‘现在小学生作文’,也并不能代表现在小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

李万青拿自己儿子的作文来“反驳”:“他的春游作文就选取春天的典型画面来展现自己对春的观察,比如‘远处,那金灿灿的迎春花一串一串地盛开了,每一根枝条都像是一条金色的腰带,在春风中摇曳。我不禁想起了赵师侠写迎春花的一首词:乞于黄金腰带,压持红紫纷纷。站在这一丛迎春花旁,我也被它那热烈的气氛感染了,赶紧跟它合影留念。春天,就带着灿烂的阳光,映在了我的眼睛里。路边,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盛开着二月兰。那紫色的花朵就像一个个小喇叭,点缀在绿叶丛中。一只只白色的蝴蝶被吸引过来了,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我也忍不住把鼻子凑到它的跟前,使劲儿吸了一下。春天,就带着淡淡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

11.怎样让孩子喜欢阅读 篇十一

俗话说:精彩的人生常常跟在精彩的阅读后面,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为孩子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作为教师,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像喜欢玩具、游戏一样喜欢阅读,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一、以趣带读

兴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动力,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去探索、实践。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课余时间我会广泛搜集一些经典故事,和学生一起分享,生动的人物故事常常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借此,告诉学生,我是从某某书中看到的,以此带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兴趣。

二、分享成果

学生对某项事物保持长久的兴趣,这件才会越做越好。教师不光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也要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每天晨会时,我都会给学生10分钟的展示时间,让他们将自己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知识与大家一起分享,全班同学一个星期轮流一次,星期五还要评出本周的“阅读之星”。

三、与孩子共读

学校的图书室里有很多书,而且包罗万象。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一个星期里,我会安排1~2个中午,和学生一起坐下来读书,让他们把自己看到的精彩片段大声读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利用写日记的方式让学生介绍一本书给其他同学,要写清书的名称、大概内容、推荐原因,或是自己的感受等。这样,读和练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也给学生提供了向别的同学学习的机会,慢慢就知道该怎样进行阅读了。

四、有选择性地阅读

开篇有益,并不是说每一本书都是好书,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向学生推荐。记得四年级上册有一篇文章叫《卡罗纳》,故事生动感人,学生都被感动了,于是我向他们推荐了一本书《爱的教育》。部分同学请爸爸妈妈在外出时买了这本书,没有买的,大家也互相传阅。学生读完这本书后,心灵受到了多方面的启迪。

五、生生互动,不断提高

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学生提出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的问题。发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解决疑难,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激励自信心的事。一天,一名学生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蚯蚓的身体断开了,是不是可以长成两条蚯蚓?”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因为自己没有观察研究过,所以不清楚这里边的奥秘,可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有谁知道?”这时,有名同学马上站起来说:“蚯蚓可以再生,它是一种环节动物,它若被截成两段,断面上的肌肉组织马上加强收缩,一部分肌肉组织迅速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百科全书》那本书上看到的。”我随即对这两名学生进行了表扬。可见,这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的知识。

六、鼓励学生从读中感悟

对小学语文教学,很多老师都不太让学生自己大胆尝试。往往出现“讲得多,讲得杂”的课堂。即使学生懂了,也是逐句讲解的结果。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不会高,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其实有的课文,对于浅显易懂的语段让学生自读感悟,效果要好得多。关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就提前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这样既可为教学提供便利,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知识,开拓思维刻不容缓。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定会得到逐步提高。

12.让低年级孩子真正喜欢上语文课 篇十二

闪光点一:串词成句, 回顾前文

课前导入, 出示词语, 排列成阶梯状。让孩子读准词, “爬上”词语台阶夺红旗。孩子兴致浓厚。最后留下两个词语“口渴”“喝水”, 比较异同。用“渴”字说词, 引出“渴望”, 让孩子用“渴望, 失望, 因为……所以……”连在一起句子, 既复习了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又将字形比较、句子训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 使课堂一开始就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闪光点二:角色扮演, 体悟品读

让孩子通过自学画出小松鼠和小青蛙说的话。分角色读文。注意这个时候的分角色读文不再是走过场, 形式主义, 而是整节课的朗读指导重中之重, 层层深入地指导朗读, 读中感悟。指名一个孩子扮演松鼠读:“你想看海吗?”师提示:读出热情的感觉了吗?你也来演松鼠, 再热情地读一读。一个孩子扮演青蛙读:“是啊, 可是这山太高了, 我上不去。”师:“你心情怎样?”“失望。”“你生活中有过失望的时候吗?来说一说。”“再把这种失望的感觉送到课文中去,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谁也来当小青蛙?”“老师从你的表情中已经感受到失望了!谁再来试一试?” (由师先固定选出青蛙和松鼠两个角色, 戴上头饰, 生动表演, 换位思考。然后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失望”的心情。通过层次性的朗读指导, 使孩子在读中品悟, 感受青蛙的心情由渴望———失望———高兴———实现愿望的心理变化过程, 还关注到文中多次出现的感叹号、问号的语气变化。)

闪光点三:互动体验, 共享感受

分角色表演完小松鼠和小青蛙对话部分后, 放手让孩子同桌之间互相演一演, 师再参与表演。师表演小松鼠。对话中, 有这样的句子:“就这样, 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 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 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 到达了山顶。”读到这儿时, 青蛙跳的音乐声响起, 老师领头, “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来, 孩子们, 大海就在前面了。加油跳啊!一, 二, 三加油!”老师双手叉腰往讲台前的石阶上跳, 孩子们原地跳。师采访:“小青蛙跳了这么久你的感觉怎样?”经过现场模拟跳跃, 亲身体验, 更能体会青蛙的辛苦以及它的努力和坚持。师:“把这样的感觉送到句子中, 再读读文中的句子。”这时候的朗读的感觉就和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师:“要爬这么高的山, 我们还是劝小青蛙不要跳了, 好吗?”“小青蛙你愿意吗?”“不愿意。”师引读:面对这么高的山, 小青蛙——— (生:) 还是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师再引:遇到了再大的困难, 小青蛙——— (生:) 还是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 (反复将“一级一级往上跳”作为一个训练点, 放在不同的语境中, 让孩子体会青蛙的坚持不懈, 进而产生共鸣。语言点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闪光点四:拓展延伸, 课内外结合

作业一:爬到山顶的小青蛙回到池塘边后, 遇到了也想去看大海的小蚂蚁和小蜗牛, 它会对它们说些什么呢?回去想想, 编一编故事, 也可以写下来。作业二:回去阅读《课文同步拓展阅读训练》中的《小老鼠观海》。将课文延伸, 课内外结合, 使语文走出课堂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13.怎样让女孩子喜欢你 篇十三

1、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让女孩子看到你的上进心。

男人的最大魅力在于事业有成,年轻人工作时间不长谈不上“有成”,这时候你就要让女孩子觉得你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别的能够胡说八道,但这个问题不能含糊,你必须要告诉对方,你对未来充满信心,你不满足于现状,并且你已经有了长远的计划,总之你的未来不是梦。

2、要显得有信心、有职责心

不要像个小孩子,女孩子都很懒期望能找个依靠,你要拿出自己的信心和职责心来。

3、不要太正经,但也不要太随便

该正经的地方就正经,该调侃的的时候就调侃。

4、“爱”字不要轻易出口

经常看见论坛出现“大胆的表白”,说实话我真的认为这是十分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爱”是一个神圣的字,意味着追求,也意味着承诺,甚至体现出一种职责。随便说“爱”的男人是不负职责的。

5、显得成熟一点

遇事镇定、从容不迫的男人对女人有致命的吸引力。

6、注意自身形象

我们首先换位思考一下,你会喜欢上他一个穿着不整齐、说话带脏话的男生吗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穿的整齐、干净,更重要的从穿着当中展现出自己的内涵,至少让自己看自己不会像大部分男生一样那么普通。女生看到你,她会对你的个性而好奇理你!

7、会和女孩交流

当你和女孩交流的时候没话说,她会对你感兴趣吗你务必会和女孩交流,你能够从星座、美容护肤、感情、爱好、会讲笑话等话题和女孩交流,所以你平常的时候就要多积累一些素材。

8、坦诚地心态

我认识好多女生,他们大部分都被感情伤过。女孩都是感情动物,他们很喜欢和自己的好朋友、闺蜜讲这些,导致此刻好多女孩都对感情产生很强的戒备!所以你在和女孩交往时,必须要坦诚!越坦诚对她们,她们对你戒备越少,会慢慢认为你是一个可靠的人!

14.幼儿园教师,怎样让孩子喜欢你? 篇十四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他们都希望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幼儿园教师要在各项活动中关注每一个孩子,利用各种机会对孩子进行个别接触,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个孩子心田。一句关心的话,一个微笑,一下亲切的抚摸,都会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

1.应给孩子一颗宽容的爱心,用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

做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首先,我们要爱孩子;其次,多与幼儿沟通交流,让他感觉到老师就象妈妈一样爱他,关心他,必要时还要成为孩子的玩伴或朋友;还有,我觉得孩子永远包括我们大人都喜欢时常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老师。

2.善于观察孩子们的心灵,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心理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只要我们拥有年轻的心态,以一颗童心对待孩子,把自己也当作孩子,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分享他们的快乐,解除他们的烦恼,做孩子知心的朋友。这样孩子还是会喜欢我们的”。

3.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抚摸,一个鼓励,都能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微笑,它是世界通用的最美丽的语言。虽然只是一种看似很简单的表情,却是亲切的符号,要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才能看清孩子的需要。更需要拥有爱心。耐心和恒心,每天微笑的面对孩子,孩子会很快乐,孩子快乐,老师快乐。大家快乐每一天!

总是一厢情愿的说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和伙伴,可孩子们真的把我们当成他们的朋友们?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喜欢老师呢?

孩子不喜欢老师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很调皮,经常受到老师的责备;或者因为做了一件错事,受到了老师不公平的待遇,因而对老师产生了敌对情绪;或者因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因而感到了压力,感到不快乐。------种种的原因造成了孩子不爱上幼儿园。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才离开爸爸妈妈,刚开始过集体生活不久的毛头小孩,他们需要的是和蔼可亲的老师。所以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微笑面对孩子,亲近幼儿,耐心对待幼儿。“微笑”有一种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魔力,每当我带着微笑来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也会以笑容回报我,并不由自主地靠近我,希望和我亲近,和我说话。幼儿园的孩子调皮、好动、想象力丰富,但理解力有限。照顾这个时期的孩子,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了解孩子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要有无限的爱。所以孩子非常需要我们的关爱,比如他们或者会拉着你的手扭扭捏捏地要告诉你些什么悄悄话,或者理所当然地把脚伸到你眼前要你帮忙系鞋带,或者在你表扬他们时一脸的灿烂,他们眼中所流露的,也有很多盲目崇拜的成份吧!他们喜欢老师抱着他们,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我们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

1.把“爱”贯穿于一日生活中

富有爱心是一名幼儿教师最起码的要求。我们应带着一颗爱心走进孩子心灵,用充满了感情的语言和发自内心的微笑,使幼儿真正感受到他置身于爱的环境中,从而产生愉快的心情,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但对每个幼儿我们都要去关爱。素质好的幼儿我们应及时表扬,性格内向的孩子我们应多鼓励,而对于智力低下的幼儿,我们应细心呵护。我们要把每个孩子都作为自己的亲生骨肉。在这里我特别认为对于性格内向、胆小怕事、不爱说话的幼儿,我们更不能忽视。对每一位幼儿都一视同仁,不能宠爱个别孩子。

2.玩中学,学中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游戏化,教学手段一定要丰富多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使他们全体跟着你互动,教学过程中多表扬幼儿,应注意批评的方式。

3.利用肢体语言吸引幼儿

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抚摸,一个鼓励,都能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因此,在一日生活中,老师要利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幼儿的关爱,多与孩子亲近,走进幼儿的心灵中去,成为孩子的妈妈,孩子的朋友,孩子的玩伴。这样的老师,幼儿才会喜欢你的。

15.如何让学生喜欢科学课 篇十五

看到“科学”两个字, 不少学生就会觉得科学是那么的神秘, 那么的遥不可及, 从而对科学课产生一种畏惧感。其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许多看起来平平常常的事情里, 就蕴含着许多的科学道理, 例如: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会比晾在室内干得快;天气太热了, 巧克力就会容易熔化;乒乓球憋了放在热水里会鼓起来……因此, 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中, 教师应以探究为核心, 注重让学生能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通过创设生活情景,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激发思维, 使课堂情景趋向生活化, 打消学生对科学课的恐惧感, 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让学生走出教室上科学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因此, 可以引导学生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 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 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 好奇心重, 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教室外的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而小学科学教学又以周围常见的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为对象, 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实际, 把学生带出外面去,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让学生走出教室去上科学课!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寻找生命物体》这一课时, 我们要填写一个《探究的记录》, 刚好我们学校有草坪, 于是我就带着学生们到校园内观察真正的的草坪, 一听到要外出上科学课, 学生们都很活跃, 连平时最调皮的学生小帅也认认真真地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去观察草地里有什么, 并认真地作好记录。课后, 不少学生都说, 这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啊?也有不少学生感慨地说, 这样外出上课真有趣, 而且对所学的知识记得也特别牢。通过外出观察, 不仅能让学生们在真实的环境内解决这些问题, 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

科学课的很多内容、很多例子都来源于生活,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 不仅要在教室内上好每一节科学课, 还要结合课本的内容和生活的实际, 组织学生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商场、工厂等地方去上课, 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 乐于探究, 热爱科学, 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已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有一定的思维能力, 他们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 只要引导得当, 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行为。

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 提供给学生生活中的一些材料, 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 纸张等常见的材料, 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 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而学生在玩的过程中, 通过观察, 很容易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越是学生的东西, 越容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四、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引起学生的兴趣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在科学课中, 在导入环节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们十分欢迎, 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如教“关心天气”一课, 大屏幕上先出示几条谜语, 有“雨、雪、风”的, 学生们兴趣很高, 当猜出来时, 他们非常开心, 就会由被动的看看、听听, 变为主动的说说、做做。

五、让学生享受科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科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 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 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生学习了有关的科学知识之后, 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条件, 让学生亲身去实践科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应用, 享受科学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六、注重感情建立, 培养持久兴趣

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 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过程。一般说来, 学生对某位教师喜欢, 其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 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 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首先, 我在上课时, 力争做到教态亲切、说话和蔼、辅导耐心, 使同学们感到可亲可敬。其次是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和挫折, 不随意批评学生, 更不能挖苦讽刺学生, 以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我还与学生经常谈心, 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 并和他们一起完成课外作业。我和学生一起做过“土电话”, 玩过风筝, 有的同学做的风筝飞不起来, 我就和他们一起研究其中的原因, 帮助他们改进。由于师生感情融洽, 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 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 也积极地参加了课外的科学课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 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 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持久兴趣。

16.让孩子喜欢上亲子作业 篇十六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除了知识类作业,有些老师开始给孩子布置一些亲子家庭作业。这类作业的内容可以是综合的,完成的方式可以是家庭合作的,完成作业的地点可以由室内到户外。

布置亲子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合作中体会作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受亲情,享受生活。那么孩子该怎样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家长们该怎样去协助?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做作业,让作业成为家庭幸福生活的一部分呢?

亲子作业就是在父母的参与下,把孩子的作业和家庭资源、小区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孩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在父母的参与中享受家庭和生活的美好。

阅读类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能开阔孩子的视野,提升孩子的思维和表达,亲子阅读则能塑造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如果父母每天坚持睡前给孩子读一个故事,孩子能独立阅读后,父母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20分钟,读完后简单和孩子分享对书中人和事的看法,一直坚持到三年级,孩子在表达、思维、记忆等方面就会非常出色,语文学得很轻松,作文很轻松就能完成。除此之外,一直坚持亲子阅读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性格温和、心态阳光、能力出众,是同龄孩子中受欢迎的人。

亲子阅读作业可以塑造孩子的品格,意义深远。《贝贝熊系列》让孩子学会做人与处世;《神奇校车》《小牛顿科学馆》让孩子对科学产生浓浓的兴趣;《昆虫记》优美的文字、细腻的观察和形象的描述,让孩子们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多姿多彩。低年级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些书目。

知识实践类

周末是布置亲子作业的最佳时机,孩子在父母的协助下,既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还和父母度过了快乐的周末。

有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布置过这样一次作业:请在周六或周日,用自己的压岁钱或零花钱请家人去喝一次早茶,你负责读菜牌上的菜,让家人点菜,还要负责结账。这样的作业既有识字认字的内容,又有数学知识实践,还有尊老敬老教育融入其中。一家人在一起不光完成了作业,让孩子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还享受了家庭的温馨。

数学老师在学了各种面积计算公式后,可以布置让孩子和家人一起量家里地板砖的面积,计算出各个房间的面积,让孩子了解每块地板砖的价格,计算出每个房间地板砖价格。孩子把面积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和家人一起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具有了预算和节约的意识。

在学习关于路程的应用题时,可以布置孩子和家长散步的亲子作业,选择一段路程,计算走完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计算出一家人走路的速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用数学来丰富生活,多有意义。

能力提升类

在语文学习中,综合性学习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和孩子的青睐。如学习人与自然单元,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去森林公园,帮忙拍照,同时孩子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写出来,制作成PPT在班级进行介绍和展示。这样的亲子作业既有习作能力训练,又有交际能力训练,还可以让一家人走进自然,享受生活,可谓一举多得。

综合实践以及品生品社课的老师还会和语文老师沟通,一起布置一些综合类的亲子作业。如观察日记,让孩子和父母一起种一盆花或蒜苗,从收拾花盆、播种、发芽、长叶、一直到最后的开花结果,让孩子每天去观察,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这样的亲子作业,对孩子的耐心、观察能力、种植知识、习作水平、照顾他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老师也会与语文老师多联系,布置科学类亲子作业,如一家人一起制作一个科技小发明,一家人一起做一个科学小实验,把实验准备、过程、结果与收获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的作业提升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增长了孩子的科学知识,更让一家人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幸福生活类

幸福生活不是考上名牌大学,不是找到好工作,而是要具备会生活的本领,学会生活。春天来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踏青;夏天来了,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游泳;秋天来了,布置亲子作业,让父母带孩子去劳动体验;冬天来了,布置亲子作业,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去跑步。美食节到了,家长带孩子去品尝美食;元旦节到了,家长带孩子去欣赏新年音乐会;春节到了,家长带孩子去亲朋好友家串门,一起去看花灯逛庙会……这样的亲子作业,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对孩子生活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小就完成这样的亲子作业,孩子长大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就能自我调节,一场运动,一场聚会,都会扫除心中的不快。孩子成家后,他们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体会幸福生活。亲子作业,让孩子学会生活,让孩子的家庭拥有幸福生活。

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平时上班都比较忙,亲子作业一般不会天天布置,而且在布置亲子作业时,各科老师会做好内容的整合与沟通。例如一项语文亲子作业如果能整合其他科目,其他科目当天就可以不用布置作业,既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又能让孩子尽全力把作业完成。

17.浅谈如何做一名孩子喜欢的老师 篇十七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做老师难,做孩子喜欢的老师更难,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上学生最喜欢的课,是我从事教师职业以来,一直所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在思考,怎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需要,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首先是热爱学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但是,爱并不意味着迁就放松,而是严而有爱,爱而从严。只要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我班的梅红飞同学,是一位非常调皮的学生,学习中等,但经常打架。一次我来到学校,刚进办公室就有同学告诉我,梅红飞打哭了班上的两个同学,我当时非常生气,可是又到了上课时间,我就说:“你先上课,我一会找你。”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本来想大发一通火,可转念一想,以前发了火也没有多大效果,今日换一种方式吧,我顺手拿过一个凳子放在他面前说:“坐下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慢慢地坐下了,而且只坐了凳子面的一半,我看他紧张的样子,就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关系,坐吧。”他这才坐好了,我就亲切地和他说起了家常话……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发现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庆幸自己那天没有发火。我觉得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是受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我们面对学生时,尤其是那些似乎充満缺点的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慷慨地去赞赏他们,就会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

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18.让孩子喜欢读书 篇十八

让孩子喜欢读书

——谈课外阅读

绍兴市亭山小学余建跃1357555123

5【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在加强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读物标准,没有相对规范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本文试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阅读实践的操作做一些探寻。

【关键词】 课外阅读兴趣感性理性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用好兴趣这根“魔棒”,会使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好比花香满园引来碟蜂阵阵,从而努力去寻找阅读感悟的机会,从中获取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阅读的兴趣。在加强课外阅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殿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应达到40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读物标准(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的方法等),没有相对规范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材,因此很难将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试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兴趣的激发,阅读实践的操作做一些探寻。

一、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局限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成“课堂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抓”。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该大胆引领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吸引人的“西瓜”,拓宽学习的范围。让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

兴趣的今天,由课内对课外的过渡,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课外阅读量。

1.扩大式。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采用扩大式,要求学生将整本书读完。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对照式。这对学生来说似乎更有吸引力。如《小英雄雨来》中的小雨来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敢会令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之心。此时,教师伺机拿此文与《小兵张嘎》等作对比,要求他们分析人物的性格,从比较中获益。

3.荐读式。学完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向其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可达到加深认识、扩大阅读面的目的。

二、从情感上激发

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对学生兴趣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有人说:“好老师就是一本无价的书”。他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部无声的教材,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九像春雷声声不息地震撼学生的心灵。教师每一句富有诗情。哲理的话语,每一个显得优雅、超脱的举止,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内在的文化修养和高尚心灵,都能令学生深深地钦佩与折服,使学生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并有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的内驱力。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从活动中激发

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中最常见而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会自主地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道:“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教师常常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会有效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活动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但要针对本班学生阅读实际和年龄特点,如举办故事会、读书交流会、读书征文、朗诵会、词语接龙、编演课本剧、优秀诗文诵读赛、读书知识赛、优秀读书笔记展品、佳作欣赏„„等活动,为每一位学生搭起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从积累中激发

众所周知:量的积累会引发质的变化。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因此阅读必须有量的保证。关键问题在于,这么多的阅读量怎样得到保

证。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缺乏指导,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提出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但问题是推荐的读物还很不具体,尤其对于小学阶段来说,这样的读物怎样为学生拥有和阅读都是很难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体验好好思考一下,让我们对阅读有着浓厚兴趣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为基础,而且是读得越多便越想读。这是因为书籍本身对我们存在着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天生好奇,所以我们喜欢阅读童话;我们充满幻想,所以喜欢阅读神话传说;我们热爱生活,所以喜欢阅读小说;我们情感丰富,所以喜欢阅读诗歌散文„„其实,人应该天生就喜欢读书的。同样,当孩子的阅读达到一定的量时,便会自发地对阅读产生兴趣。随着量的增加,对阅读的兴趣会越浓,大量的阅读使他们看到了知识海洋的广袤无限和缤纷色彩。这怎能不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老师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读书、读书、再读书,让阅读逐渐成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五、借助听故事诉读

对于少读书或不愿意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的声情并茂者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常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这样,没有文字作为载体,算不算是课外阅读的启蒙手段呢?我认为算。记得小时候,每天中午吃饭时间,大人小孩都会边吃边听或在月明星稀夜聚集“散讲”、“讲传”,《杨家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无不精彩至极,至今我还清楚英姿飒爽的穆桂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对文学名著的认识由“听”而来,以后对这些名著产生“读”的欲望也因此而来。

我曾捧着书给学生讲过盲人海伦·凯特的《假如我有三天光明》,先给他们朗读海伦渴望在第一、二天得到光明时想见到什么的段落,读到第三天时嘎然而止,学生迫切知道结果时,我却把书合上,让他们先猜猜结局,在否定了学生所有的答案后,我再告诉他们,谁想知道结果就借这本书看。学生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由“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

六、“放任自流”地读

要进一步强化学生“读”的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行之有效的活动有助于引领学生自愿、自觉地跨进浩瀚的书海。但如果以为开展兴趣活动就等于摘抄、在书中圈点画问、写读后感就是钻牛角尖了。绝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读书就碰上这些

枯燥无味还有强迫性的要求,很容易对读书产生厌倦情绪,读之无味,还可能会打消读书的念头。成人尚且喜欢寻一处幽静的地方喝茶看书,悠然自得,为什么偏偏要学生一看书,就要正襟危坐,还要写无感可发、无言下笔的读后感呢?因此,给学生朗读的自由非常有必要。

课外阅读时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老师或别人去决定,而该由兴趣去决定,人的兴趣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就建立在“知”与“不知”之间,已经熟悉的,别人不说也知道的,不会感兴趣。令人感兴趣的是那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得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字和书范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上很愉快。

有一项研究调查认为,对初期接触阅读的儿童来说,他们的阅读倾向于幻想性题材和“期待故事情节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等内容的故事。他们喜欢描述让人哀伤、痛苦的读物,喜欢节奏明快、带有刺激性的故事。所以,对刚接触书籍的小孩来说,“放任自流”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武侠小说,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切忌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推荐名著。

名著作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流传下来,它的语言、情节、人物形象对读者所产生的震撼力,不是现在的流行文学所能比得上的,但不适宜强行推之。学生如无一定的阅读基础,必对名著厌而恶之,结果适得其反。对名著的推荐姑且放下,顺其自然吧,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自然会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除以上所述,我们还可以通过适时评价、结合影视、运用电教等途径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通过内部言语,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句子或段落,从而把原文中的意思变成读者思想。而要完成或提升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丰富的阅读实践。因而,从儿童的阅读心理出发,选择大量的经典读物,儿童文学名著,优秀时文报刊等,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促进言语的发展。

课外阅读不是增加学生负担,相反,是在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要想学得轻松,学出成效,必须要依赖课外阅读。我们真正要减轻的是压在学生肩上的那些重复、繁琐而又无意义的课业负担,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自由地阅读自己干兴趣的书籍。

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我们不期望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成为什么大作家、大文豪,是希望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在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实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并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美事,必须循询善诱,逐渐让读书成为习惯和生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01.7第1版。

2、陈廷明《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1000字捡垃圾下一篇:2015幼儿园小班教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