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2024-08-14

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8篇)

1.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一

关于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通告 http:// 房地产门户-搜房网 2005年08月03日09:01

为促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加快我市建设国际化城市进程,根据《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精神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就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在宝安、龙岗两区全面推进城市化工作。依法撤销现有镇建制,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现村民转为城市居民,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现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按城市市区土地管理政策进行管理;现执行的农村居民(农业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保留4年。

二、本通告发布之日起,对宝安、龙岗两区的镇、村资产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现镇、村所属的资产以及所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由区、镇人民政府组织登记造册、妥善管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移交和处置,不得擅自改变功能及非法转让。现镇、村已依法核定的建设用地应严格管理。

三、在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工作过程中,严禁以各种手段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严禁违法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公费旅游;严禁镇、村未经批准进行借款、担保等新的举债行为;坚决制止非法占地、违规批地、非法转让土地以及违章抢种、抢建。违者,严肃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四、宝安、龙岗两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本通告的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宝安、龙岗两区的城市化工作,妥善处理有关历史遗留问题,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社会稳定。现宝安、龙岗两区的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在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正式设立之前,必须严格履行法定职责,确保顺利过渡。

五、本通告由市政府法制部门负责解释,相关配套细则另行颁布。

六、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特此通告。

2.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二

关键词:初中,素质教育,建议

一、初中素质教育的内涵

初中阶段是受教育的人群从童年向青少年时期过渡的最重要的阶段。初中阶段的教育在一个学生的求学生涯中是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的社会化过程。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 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成长的时期, 伴随着身体的发育, 学生的心理也进入了一个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介于成熟与幼稚之间的时期。学生的性格尚未完全形成, 人格尚未独立。这个时期对于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关键。因此, 初中阶段的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日益完善, 并且不断的深化改革。伴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深化改革, 加快推进初中素质义务教育的进程在这个时期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 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够提高受教育者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教育方法,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科学文化水平、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是人对于这个世界, 生活所处的环境, 以及人生的看法和意义, 包括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等的看法, 也就是一个人对待人事物的看法。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的所具备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绩等。对于素质的概念的理论阐述, 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所在。这对于加快素质教育进程, 包括初中素质教育的进程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素质教育的开展现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现在所有的初级中学都所认同的观点, 但是我们的学校、老师、学生甚至是学生家长, 对于素质教育的概念都十分的模糊,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的深思。这是我们的初级中学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初级中学素质教育进程停滞不前,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 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落后, 素质教育的思想没有深入人心。实施义务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的工程, 但是, 在我国,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 许多中小学将学生考试成绩、能否升入重点高中作为考量初中教育的唯一标准。许多家长也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 认为学校素质教育是不务正业, 影响孩子考试成绩的提升。这些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观念等深深的制约着初中素质教育的推进。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

其次, 我们的初级中学, 师资条件相对于高级中学较为落后, 初级中学的教师本身素质条件缺乏, 因此, 素质教育在初中的推进是薄弱的一个环节。初级中学的广大教师, 在思想上缺乏对于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更新缺乏。将学生能否考到高分作为评判自身教学水平的砝码, 而忽视了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世界观、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素质教育进程中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推进力量。

第三, 学校对初中的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 只停留在表面与形式上。需许多学校的素质教育开展流于形式, 走过场, 未能够抓住素质教育的实质和内核, 甚至只是停留在口号宣传之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走的仍然是应是教育的老路, 挂羊头卖狗肉。

第四, 我国的升学制度制约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初级中学一般三年, 学生有小学刚刚不如初中, 面对许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短短三年内又要面对中考这样的人生中关键的一次升学考试, 课业压力大, 升入重点高中这样的考试压力也巨大, 因此, 应试教育在这其中不得不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从而阻碍了素质教育进程的推进。

三、关于如何加快初中素质教育进程的建议

第一, 强化学校以及教师系统的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研究, 使学校和老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素质教育的推广保持一致。通过比较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优劣, 让学校和老师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素质教育的先进性、科学性。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摆脱出来, 能够释放学生的灵魂, 为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找到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成为为一个青年人的过程中吸取最优营养的精华, 从今一个学生人格独立, 成人成才, 从而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人。

第二, 加大对初中素质教育的基础设施以及教学设施的投入建设力度。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可能凭空完成的, 需要有良好的教育设施的协助, 而初级中学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因此, 加大资金对于初级中学素质教育基础设施的支持尤为重要。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的建设是开展初中素质教育的前提物质条件。没有这些物质条件的支持, 学校一味的在课堂上灌输书本知识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方法是不科学不人性的。必须做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对与学生的素质教育, 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促进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的科学观、价值观、人生观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

第三, 制定初中素质教育推进的发展规划。初级中学的素质教育目前存在发展困境, 要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必须从宏观上进行把握, 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 将素质教育的发展方案上升到战略的角度, 包括教育部、各级教委以及学校组织, 都必须制定具有战略性的长远规划以及短期内的实现目标。只有各级组织团结一致, 相互支持, 明确方向, 将素质教育在初级中学的推广扎扎实实的推进, 这样才有助于我们的初中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四, 加强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素质教育的最终的推动者是我们的初中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受教育者, 我们的教师的自身素质尤为重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如果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足, 观念陈旧, 素质教育又从何谈起、从何抓起。因此, 我们要培养知识面广, 素质层次高、有特殊才能的教师队伍, 加强对教师团队的素质培训, 从观念上和行动上改善教师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加大对于教师队伍的投资, 要敢于引进人才, 进行教师队伍的更新换代, 从而培养出我们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这是我们加快初中素质教育的人才保证。

第五, 完善初中素质教育推进的执行力度。我们的素质教育口号已经喊了多年, 可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并没有体现, 我们的学校和学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 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而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因此, 我们的素质教育的推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各级教育部门以及我们的学校、教师队伍都要切切实实的在行动上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 真正把素质教育摆正, 深入人心。加大素质教育的执行力度是推进素质教育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一个环节。

四、小结

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进程还很缓慢, 教育事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重要的一项事业, 没有教育,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缺乏了人才保证。因此, 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中的进程关乎国家大计。路漫漫其修远兮, 为了加快初中的素质教育, 我们必须转变我们的陈旧的、落后的教育观念;打造我们的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善我们初中的素质教育基础设施;在行动上狠抓落实, 提高素质教育的执行力度。我们要将素质教育上升到战略的角度, 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最彻底的最具影响力的改变, 让初级中学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 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

参考文献

[1]张爱春.普通初中素质教育实际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2010 (04) .

3.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问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

1.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内涵

关于"城市化"及"农村城市化"的内涵,不同学科间的理论和解读是不尽相同的。经济学家认为城市化是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如城市效益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为城市生活方式,等等。由此可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化的根本因素。综合上述,关于"城市化"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城市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突出表现为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与聚集。"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的涵义基本上是相同的,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由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的过程,但"农村城市化"的涵义更宽泛、更多向、更丰富,除以上表述外,"农村城市化"还应包括各种资源、能源的集约利用以及公共服务的延伸、区域经济的整合升级等诸多要素和内容。

2.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思想认识方面

城市化必然会促进城镇发展和规模扩大,但是,城市化不是简单地等于城市建设数量增加,而忽视产业结构的升级、自然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城乡协调发展,更不能只顾城市,不顾农村。不能只建设城市,而不建设农村。所以,城市化既是城市的事,又是农村的事。中央十分强调城乡统筹,在城市化开发度达到中等规模和工业化程度较高时,必须及时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农村,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

农村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自然历史过程和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农村城市化要建立在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之上,市场主导,政府有效引导,二者有机结合,是农村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农村城市化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不顾条件,一味追求速度。要知道城市化速度越快,出现的问题会越多。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速度、规模要由经济发展水平、就业岗位的增加来决定,过分强调城市化率会带来巨大风险,比如大量农民进城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会带来生活、社会、环境、治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汲取拉美和非洲部分地区的过度城市化教训,加强城市化过程的宏观调控,要扎扎实实地推进速度、规模适度的高质量的农村城市化。

2.2发展空间的不均衡性

根据资料统计,中国城市的空间分布重点集于于东部沿海,这一地带只占全国14.2%的国土面积,却分布着全国44.98%的城市数和41.50%的城市人口,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其中密度最大的又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地区城市为主。中部地带占全国29.2%的国土面积,分布了37.07%的城市数和37.0%的城市人口,而西部地带占全国56.5%的国土面积却分布了17.99%的城市数18.0%的城市人口,城市分布密度仅是东部沿海的10.05%和中部地带的24.66%,是中国城市分布稀疏地带。从城市等级规模来看,东部沿海地带集中分布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这一区域中,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城市人口分别占全国同类城市人口的49.4%和51.0%;在中部地带,大中小城市分布比较均衡,它们的城市数和城市人口均占全国各类总数的30%-42%,而西部地带则表现为以小城市占优势的地域分布特征。

2.3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

农村城市化不断发展,各级城市也迅速崛起。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味地去追求高楼、阔路、霓虹灯却忽视了本身的地域特色、文化历史、传统民俗。致使众多的历史名城、山水名镇在现代城市的的混凝土中逐渐消失,甚至直接抹杀。人民群众除了物质要求,更需要精神需求,但是很多城镇在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忽略了这一点,造成了"村村像城市,镇镇像农村"这种畸形的现象。一个城市要保持续健康、稳固的发展,就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形成一个具有丰厚历史文化传承的城市。通过城市的规划,我们要达到从城市的区域、街道,甚至每一个建筑物都能够和谐地统一起来,既能体现共性,又能够体现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国内,目前已有很多城市为了体现特色,公开向社会征集城市建设方案。如深圳,为了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近10年先后进行了多轮次的国际咨询,通过评审,最后选定德国某公司的设计方案,深圳从而成为我国整体现代化水平较高的一座国际化大城市。

3.当前我国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3.1推进农村城市化,解放思想是前提

思想是行动的前提,理论是工作的先导。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农村城市化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首先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真正解放了,才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选好突破口,打好农村城市化工作攻坚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再学习、再教育,不断克服"中心工作多,重点工程多、接待应酬多"的现象,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高于一切的新观念;不断克服"唯书唯上,照抄照搬"的老思想,树立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新观念;克服条块分割、封锁垄断的弊病,树立务实高效、开放竞争、跨越式发展的新理念。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搞好城市建设,一心一意同谋农村发展,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共谋发展,形成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3.2推进农村城市化,科学严谨、先进的总体规划是方向

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总体规划先行,分步骤、有计划、分片区稳步推进的方针。首先,规划要突出先进性、科学性、超前性和整体性,精心设计,一次规划到位。在规划设计时要将拓展生产力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培植优势产业、找准城市功能和定位等诸多因素通盘考虑在内,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要合理布局,形成特色,展现新貌,以利于招商引资,繁荣新城区。其次,切实抓好建筑风格的设计。要确保建筑物格调高雅,设计新颖,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经得起历史的时代的检验。再次,要确保规划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总体规划和建筑方案一经确定,任何人和单位不得随意更改,不得随意降低标准。坚持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力争建一个新区、带一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步步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工业兴旺、商贸繁荣、环境优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3.3推进农村城市化,必须建立必要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已经进城落户并将土地一次性出让的农民和失地农民,首先应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农民因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失去了土地,而农民以土地为唯一的社会保障载体,一旦失去,将无所依靠,因而应给予他们最低生活保障。对于还未进城落户的失地农民,由于他们的情况比前一种情况更差,真正属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更应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由政府财政解决他们的低保收入来源。而对于那些仍拥有承包地使用权,只是将一部分土地出让的农民,由于他们还可以通过土地使用权获得一定的租金、分红等收入,有经济来源,考虑到国家的财政负担过重,这一部分人可以暂时不纳入低保范围。对于乡镇企业的职工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合同制工人,应该为他们建立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医疗、养老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而失业和生老病死又是难以抗拒的事情,因此社会应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维木.我国农村城市化若干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1.

[2]王行伟.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3]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朱华兵.加快人口与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4.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四

城市化进程的意见

深发[2003]15号

为加快我市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步伐,实现深圳经济特区内外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宝安、龙岗两区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经济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由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为主,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村民基本上已不再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这表明宝安、龙岗两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加快两区城市化的步伐,对于统一特区内外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推进两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缩小特区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加快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把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明确加快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竞争力为核心,紧紧依靠宝安、龙岗两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做好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各项工作,实现特区内外协调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加快两区城市化进程要坚持尊重历史,着眼未来;实事求是,稳妥推进;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兼顾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保障村民利益;有利于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全体市民的综合素质。

三、准确把握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的工作重点及各项政策措施

(一)行政管理

宝安、龙岗两区要依法进行撤销镇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下同)的试点工作。

1.原则上,撤销一个镇设立一个街道办事处,一个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下同)成立一个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的内设机构名称可以改变,但编制规模和职能基本维持不变。

2.撤销镇建立街道办事处后,街道办事处作为区级政府派出机构,受政府委托行使管理社会经济的职能。原镇属企业归街道办事处管理的,必须政企分开,条件成熟的可以进行改制。街道办事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切实加大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力度。

3.成立居委会后,居委会与原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脱钩,独立运作。其人员工资、办公用房和办公经费由区财政承担,市财政按规定在开办费上给予适当补贴。

(二)经济管理

1.宝安、龙岗两区对镇级资产进行认真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后直接移交给街道办事处。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有财产的流失。严禁以各种手段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严禁违法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私分钱物、公费旅游,严禁镇、村进行借款、担保等新的举债行为。

2.新成立的居委会要对原村委会和原村小组集体经济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将原村委会和原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财产等额折成股份组建股份合作公司。股份合作公司原则上设立集体股、个人股。集体股是指设立股份合作公司时由集体财产折股后留归全体股东所有的股份。个人股是指设立股份合作公司时由集体财产折股后分配给原村民的股份,原村民因此成为股份合作公司的股东。

3.新成立的居委会要加强对集体股权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其运作,维护所属居民的合法权益。集体股权收益主要用于为原村民购买养老和医疗保险、改善和维护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原村民的福利等方面。股份合作公司股权收益的分配、股权继承等有关事宜由各股份合作公司在法律框架内自行决定。股份合作公司可以依法向全体股东或社会以增发新股、配股等方式募集发展资金,新增股份与原始股份同股同权。

(三)发展规划

1.坚持规划先行和统一规划。两区要按照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标准,对城市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规划进行重新修订、完善和提高,实现功能组团和城市片区间的协调发展,构筑特区内外一体化的现代城市体系。

2.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优势产业的发展。根据我市西、中、东三条发展轴线的城市规划布局,明确两区的发展重点和区域功能。宝安区要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产业、加工贸易、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要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和先进工业产业出口加工基地、现代物流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基地,形成宝安、龙岗与特区相互促进,并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城市空间布局。

(四)土地资源

1.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市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转为国家所有。从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工作正式启动开始,市、区规划国土部门要集中力量依法对这两区的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清理,并加大管理力度。具体方案由市规划国土部门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宝安、龙岗两区政府要以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老工业区和旧村改造,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3.对非农建设用地(包括村民宅基地和工商用地)未达到市政府规定标准的村委会,国土部门要一次性留足。但必须按照工业进园、农业进基地、住宅进社区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4.村委会经批准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旧村(城)改造用地及其零星空地,股份合作公司提出的建设项目在符合城市规划及妥善解决拆迁安置问题的前提下,经规划国土部门批准,可以开发建设。

5.村委会集体在政府划定的工商用地上已建设的合法建筑,土地性质依法转为国有。国土部门根据其具体用途依法确定土地使用权年限(从村民转为居民之日起计算),重新办理土地房产证,并按照甲种土地标准征收土地使用费。

6.市有关部门和宝安、龙岗两区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处理力度,坚决制止非法占地、违规批地、非法转让土地以及利用城市化之机违章抢建、抢种的行为,一经发现一律严肃查处,并按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对抢建抢种和违法违章建筑制止不力、处理不坚决的,市、区有关部门要追究当地政府相关主管领导的责任。

(五)市政建设

1.实施城市化之后,宝安、龙岗两区对由各村委会建设和管理的市政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实行三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股份合作公司继续负责其维护和管理,并负担治安、环境卫生、社区管理等费用;三年后则由区政府负责维护和管理,并负担相关费用。具体方案由市城管办会同两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村委会经批准的非农建设用地范围内和村民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城市化后仍由原投资者或业主使用、建设和管理,并负担相关费用。

(六)城市管理

1.加强宝安、龙岗两区公安一线执法的力量。要根据管辖区域范围、人口规模来确定警力规模和派出所的布局。原镇总警力可适当增加,同时要搞好派出所之间管辖范围的衔接工作。具体方案由市公安局会同两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宝安、龙岗两区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新设立的街道办事处派驻城管行政综合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搞好辖区的城市综合管理。具体方案由市城管办(市行政执法局)会同两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七)户籍和计划生育

1.农业户口村民一次性办理“农转非”手续,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具体方案由市公安局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农业户口村民(农业人口)的育龄夫妻,如果只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从村委会改为居委会之日起,四年内可按间隔期规定再安排一个生育指标;本人自愿将户口迁出居委会,在户籍迁移时虽已安排生育指标但未怀孕的,取消该生育指标。

(八)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1.城市化后,两区符合年龄条件的原村民均按城市企业员工标准参加深圳市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具体方案由市社保局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农业户口村民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后,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符合就业条件的原村民可在全市范围内应聘就业,市、区劳动部门要对两区转制后原村民的就业安排作出规划。

4.市、区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原村民的就业培训,引导其转变择业观念。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要积极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咨询服务。

(九)学校教育

1.宝安、龙岗两区原属镇政府承办的学校,统一移交给区政府管理。

2.各村委会投资建设的小学,清产核资后,由区出具证明,承认股份合作公司拥有的产权,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无偿移交给区政府管理。不愿意无偿移交的,实行清产核资,按净资产折股,原投资者(包括政府)按所持股份参与学校的运作和管理,并按其所持股份份额负担资金投入或享有相应的投资收益权,实行社会办学。具体方案由市教育局会同两区政府提出,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十)党的建设与其他事务

1.新设立的街道办事处要成立街道党工委,新成立的居委会要成立居民党支部。居委会和股份合作公司党组织要分设。居委会和股份合作公司以及原镇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党组织接受街道党工委的领导。街道党工委、居民党支部要在辖区各类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2.原属村委会领导的民兵组织,城市化后由街道党工委领导。

3.居委会和股份合作公司要建立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

四、稳步推进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的各项工作

(一)启动时间。从2003年10月30日起正式启动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各项工作。

(二)确定试点。宝安、龙岗两区要各选一个镇进行城市化的各项试点工作。

(三)试点期限。宝安、龙岗两区从启动城市化工作开始,到2004年3月底完成试点各项工作。

(四)操作方法。先撤销镇设立街道办事处,然后成立居委会。其相应机构职能和工作方式实行自然转变。市民政部门就撤销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一事要会同两区政府提出一揽子方案报市政府,经市政府请示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五)实施步骤。试点各项工作完成之后,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宝安、龙岗两区从2004年4月份开始全面推进城市化,到2004年12月基本完成。

五、切实加强对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是一项复杂且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既要态度坚决,按照市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又要稳妥实施,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一)成立市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由黄丽满同志任组长,李鸿忠同志任常务副组长,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宝安、龙岗两区也要分别成立区城市化领导机构。

(二)制定城市化工作实施方案。宝安、龙岗两区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实施方案,报市城市化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全市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尽快提出具体实施政策和工作方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

(三)加强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宝安、龙岗两区要切实做好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做到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积极推进城市化的各项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两区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上到下层层召开动员大会,宣讲城市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帮助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自觉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

(四)做好政策引导和宣传。市委宣传部和宝安、龙岗两区要制定具体的城市化宣传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力量,加大对城市化政策的宣传力度,不断向干部和群众宣传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电台等各种宣传手段,大造舆论,广泛宣传两区和试点镇的城市化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5.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五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员了解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性、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道路选择、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措施。

[中心内容] 城市化滞后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农民收入难提高,就业难增加,产业结构难升级等问题。上述难题不化解,就会直接影响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加快城市化进程除了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外,必须以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 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性;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措施。[导语]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要在未来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完成三大转型任务:一是生活方式转型,即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二是生产方式转型,即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三是社会结构转型,即中等收入者阶层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不言而喻,城市化是三大转型的核心、纽带和归宿。而我国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城市化比较滞后。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9年的17.9%上升到40.5%,但是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大约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40个百分点。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滞后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农民收入难提高,就业难增加,产业结构难升级等问题,都与城市化滞后有关。上述难题不化解,就会直接影响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

[正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中国要在未来不到20年的时间里完成三大转型任务:一是 生活方式转型,即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二是生产方式转型,即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道路:三是社会结构转型,即中等收入者阶层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不言而喻,城市化是三大转型的核心、纽带和归宿。而我国由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城市化比较滞后。2003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1979年的17.9%上升到40.5%,但是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大约10个百分点,比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约低2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40个百分点。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滞后给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农民收入难提高,就业难增加,产业结构难升级等问题,都与城市化滞后有关。上述难题不化解,就会直接影响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推进城市化进程 先来认识一下城市化,城市化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静态的城市化是指非农产业和城市人口及城市生活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状态。亦即现代化状态,它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和重要内容。目前,发达国家都已实现了城市化。如美国城市化水平(率)达98.5%,日本达95%,它们都是高城市化国家,也是高度现代化国家。我国城市化仅为40.5%,说明我国还不是城市化国家,我们只是一个农民大国。

而动态的城市化是指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人口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从本质上说,城市化意味着更多的人由从事较低效率的农业劳动转变为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由传统的、保守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积极的、富于开拓进取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低消费群体转变为高消费群体,由农村文明转变为城市文明。从这个角度和意义看,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就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逐步提高经济效率、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换个角度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核心是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 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就像治病要找病根,解开“三农”问题的“穴道”,绝招只有一式,持续提高农民收入。

然而近几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却一直在迁回爬坡。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3年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持续了7年。目前仍有3400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有约6000万人没能稳定地超越温饱水平。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在进一步扩大。在改革开放之前的1978年,只有2.47:1,但是去年已达到3.24:1,实际城乡收入差距已达6:1,堪称世界之最。农民增收困难,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业不兴,无以谈工业之兴;农民不富,难得国泰民安。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如果让“三农”问题拖了后腿,最终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缘木求鱼,墙上挂帘子——没门!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为何农民收入过低、增长乏力?造成农民收入过低和增长乏力的短期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性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农民较多。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中国“三农”问题才能得以根本解决。而加快城市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治本之道。当然,提高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民财政支持力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增产和价格方面讲,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产品供给由过去的全面短缺,走向了结构性、地区性和阶段性过剩,出现了农产品“卖难”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已不可能再依靠增产或提高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产出越多,价格越跌,结果则是农民增产不增收。而且当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如小麦价格已比国际市场高75%,玉米高63%、棉花高12%,菜籽油和豆油高37%,禽肉高35%),再提高农产品价格将进一步削弱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种植结构调整方面讲,种植结构调整能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结构调整了,短期内是能增加农民收入的,因为新产品一上市,价格一般比较高,但很快就又饱和了,价格也就降下来了,前几年有些地方一窝蜂地种药材,养长毛兔,使老百性吃尽了苦头。再从需求规律看,相对于工业 品和服务品而言,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随收入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所以靠调整种植结构,靠生产名优新特农产品增加收入是有限的。从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讲,即使全部减去,对农民收入增长而言也很有限,不可能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再从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方面看,当前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确实很有必要。但面对如此广大的农村和众多的农民,即使拿出2、3千个亿,人均起来量也很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发展,农民富裕的问题。

因此,增加农民收入,应跳出原有的主要依靠提价,增产、政府补贴的定式,转向主要依靠城市化减少农民来实现。因为,积极推进城市化,使农民进入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就会使土地承载的人口量减少了,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据宏观部门预测,到2015年,若积极推进城市化、使农村人口减少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平均收入即可增加30%。综上所述,加快城市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二)城市化是增加就业、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根本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不管是农民还是市民,都必须通过工作取得收入,借以维持生计,进而改善生活、实现小康。前已述及,农村中的广大隐性失业者,需要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来实现充分就业;而城市中广大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和新增劳动力的就业,以及他们及其供养人口的小康梦,同样也只能寄希望于加速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来实现。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确保充分就业。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富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2002年底,我国城乡共有就业人员7.37亿人,比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4.3亿人多出3.07亿人。另外,虽然计划生育减缓了人口增长,我国每年的新生婴儿仍将近有1700万左右。有预测表明,我国15—59岁人口一直增长到2020年之后才会刹车。该年龄段人口,到2020年会增长到9.4亿人左右,比现在的8.2亿人要净增加1.2亿人。这就是说,在未来的20来年间,我国将在克服现有农村隐性失业人口、城市失业人口和下岗人口就业问题的基础上,还得为新增加的这1.2亿人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将被人口增长抵消。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2003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 员约1400万人。而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增长7%左右测算,全年只能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万个,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差额达1400万人左右。

据测算,从2003年到2020年间,农村将向城镇累计转移劳动力17000万,城镇新增劳动力9000万,下岗需要再就业的5000万,城镇累计需要提供就业岗位31000万,平均每年需要提供就业岗位1722万个。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这些人如果不能实现就业,培育和壮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就无从谈起;而没有比较稳定和丰厚的收入,他本人及其供养的人口别说难以实现小康梦,就是维持生计恐怕都会十分艰难。

2、要确保充分就业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将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来,第二产业的一部分劳动力也要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向外转移,只有第三产业成为容纳劳动力就业越来越多的一个领域。

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一般为1:3。而中国在过去的20年中,第二、三产业就业比例只有1:1.5;在农村,两者比例则完全颠倒,为1.5:1。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也充分证明,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有关部门2002年对中国10大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发现,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新增劳动力需求的80%以上来自第三产业;天津、西安、成都、西宁等城市也在50%以上。这些城市在国内生产总值提高过程中,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为工业的数倍。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仅占27%,而美国高达74%,马来西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40%以上。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弹性系数(即经济每增长1%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比)低,导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就业增加有限。比如2002年底,在7.374亿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3.687亿人,占50.0%;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为1.578亿人,占21.4%;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2.109亿人,占28.6%,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1:1.3。

如果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能上升到发达国家1:3的水平,那么第三产业还可以多容纳3.165亿劳动力。就算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只达到1:2,第三产业也还可以多 容纳1.047亿劳动力,足见我国第三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这也正是我国实现充分就业的希望之所在。

3、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口集中、收入提高、生产方式改变和消费多样化,以及分工和协作极为发达、形成规模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为其提供一个服务专业化但人口集中后规模又足够的市场容量,一个有一定人口规模并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市场,以及一个方便人们消费的经济距离。有资料显示,要发展较为现代化的第三产业,城市的最低规模为25万人,低于这个规模,只能发展传统商业服务业占较大比重的第三产业。

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到2002年末,全国只有设市城市660个,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75个,县级市381个;而全国的地级区划数为332个,县级区划数为2860个。这说明,还有为数不少的地级区划和大部分县级区划人口规模不足,未达到设市标准。此外,全国还有20000多个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也不到1万人。当然,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潜力巨大。

没有城市化的大发展,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而没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的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所以,城市化滞后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化是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增长的持久动力。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循环公式:需求——开工率(增长率)——就业——收入——需求——经济增长,这是一种循环,需求增加,意味着开工率(或增长率)提高,开工率提高,就业率会提高,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会进一步带动需求及经济增长加快(举例略)。可见,走入这种良性循环的关键是解决需求不足问题。在需求不足上,尤其是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又主要是最终消费需求不足。最终消费不足,主要是农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一是从消费总量上看,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不到城市居民的1/3,在整个市场构成中,占人口60%的农民在全国消费品市场所占份额仅为30.9%,而占全国人口40%的城镇人口却 占据全国60%多的消费品市场,也就是说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二是从消费结构上看,城乡居民存在着巨大的消费断层。在家电、冰箱、彩电、洗衣机的普及程度上,农村家庭至少要比城市落后10年以上。较低的农民消费需求,过早地促成了低水平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城镇市场上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无法向农村市场转移,这必然会影响开工率,导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增多,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受损。因此,要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切入点就是要扩大农民的消费需求。那么,是什么导致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长期性、根本性、结构性的原因是城乡结构的严重失衡,城市化滞后。一是城市化滞后,农民数量过多,农民的农业收入很难提高,收入微薄就不能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收入支撑的现实需求。农民不是不想买别墅、汽车,不是不想去九寨沟、张家界旅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而是他钱少或没钱;二是城市化滞后,大量农民滞留在农村,发展乡村工业,在工业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也有限。也就是说农民在农村挣钱的门路较少,要想从事第三产业,必须让农民进城,别无它路。三是城市化滞后,大量农民滞留在农村,农产品交易率难以提高,农民的现金收入就少,现金收入少,自然购买工业品就少。第四,城市化滞后,大量农民以及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滞留在农村,其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模式很难有大的改变。农民的消费结构20多年来没有大的改变,十分有限的现金收入主要用于盖房子、婚丧嫁娶及“随份子”。在绝大多数中国人保持这种落后消费习性的情况下,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就很难保证,产业结构的升级也会成为空话。第五,无论怎样努力,农村的基础设施也不可能达到城市的水平,既使在同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下,由于基础设施的客观上不完善,以及分散状态下的高成本和高价格,也会限制农民对通讯、电力、自来水、文教体育等的消费。所以,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减少农民才能使农民的收入增加,扩大消费需求,而且进城的新市民需要吃、穿、住用行,必然会扩大消费需求;此外,推进城市化还有利于扩大投资需求,城市化水平提高意味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一批新城市的建设,从而创造巨大的交通网络、医院、学校、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投资需求。总之,推进城市化是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一年内,国家的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把GDP拉动1—2百分点。综上所述,加快城市化进程既是解决当前诸多难题的关键,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

加速城市化进程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还具有现实可能性,表现在:

(1)我国城市化运行态势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进程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发展三个阶段。当城市化水平到了30%—70增长过程是城市化加速阶段。我国目前城市化已达40.5%,正好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起点上。也就是说目前中国城市化有加快发展的内在冲动。

(2)推进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表现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增长迅速,城镇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国际资本、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加强。推进城市化的物质基础基本具备。

(3)推进城市化的体制环境已渐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投融资体制、城镇住宅及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城市化的体制环境已渐形成。

总之,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已渐成熟,我们要乘势而上。

二、中国必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却有着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的困难与阻力,根据1999年联合国的世界经济发展报告,在21世纪,中国将面临“人口、就业、资源、环境上的四大挑战”。那么我们能否正确地处理中国人口的增长问题,使之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能否以经济、产业和技术上的革命,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能否利用相对贫乏的资源,创造性地使社会消费和生产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并保障经济环境在持续发展中处于优化状态,均有赖于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在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上,目前仍存在严重分歧,有的主张重点发展小城镇,有的主张重点发展大城市及城市群,有的则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市。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有其局限性,其实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应建立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要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借鉴他国城市化的经验,总结我国以往城市化道路的教训。那么,我们应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呢?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一)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

城市化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其规模结构是由内在规律决定的,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偏离另一个方面。

就大城市(包括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100万—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和2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而言,大城市发挥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领头羊”作用。因为它具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可比拟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扩散和辐射效应,可以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地区的迅速发展,而且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体现。无论是工业化起步最早的英国,还是后起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其大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百万以上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即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2000年美国是39%,德国是41.8%,英国是23%,日本是37.5%,韩国是5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16.5%,中等收入国家为22%,高收入国家为30%,都大大高于我国11.3%的水平。大城市不仅是城市化的主力,而且还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如美国3/4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在大都市市区。日本8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3大都市圈;伦敦占了英国对外贸易货运量的75%;纽约占了全国对外贸易周转额的20%;东京拥有80%的出版社和86%的出版量,纽约和伦敦的文化氛围是世界上其他城市中难以比拟的。大城市的人口聚集、产业聚集,使得大城市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龙头作用,如日本东京的GDP占全国比重为18.6%,伦敦占17%,汉城占4.6%。大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中小城镇,这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普遍规律。在上世纪50年代300万—500万以上的城市地球上有6个,到90年代初已有30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就人口的可比增长速度而言,大城市的发展也是快于中小城市。正视大城市的作用及其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我们推进城市化就不能抑制大城市的发展。只要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必然的,在城市经济增长不可能完全依靠内涵实现的情况下,体现城市规模的人口增加和建成区面积扩大就是难以避免的。上海的浦东开放开发,北京从二环到六环的建设,济南、长沙、杭州等省会城市的一再扩容,正说明控制大城市规模是多么不现实。

在城镇体系中,我们既要发挥大城市的龙头作用,同时还要发展若干各具特色、专业 化强的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我国中小城市多数是制造业的基地。在本世纪中叶,中国有望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小城市将功不可没。

而小城镇的发展也是必须的。小城镇处于城之尾乡之头,易于就近吸纳农民进城。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城镇的发展也符合城市梯度成长规律。自发形成的城市都是从小城镇发展到小城市,小城市发展到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又发展到大城市,所以,推进城市化离不了小城镇的发展。

综上所述,推进城市化,中国需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同时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点的、专业性强的中小城市以及不可替代的小城镇。应当看到,不同类型的城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城市具有中小城市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也会具有大城市所没有的特色,有些人愿意生活在大城市,甚至是小城镇,愿意享受更为悠闲、接近自然的生活,更为清洁的空气和价格更便宜的住房。我们绝不能再进行简单的量的对比,不能“崇大抑小”,也不能“崇小抑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我国国情的内在要求

我国地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的差距很大,不宜实行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人口多、地域广、差距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的京津、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地区,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工业化处于中后期阶段,交通便利,并有一个或若干个特大型城市、大城市为依托,城镇体系较完整。在这类地区,城市化的重点是完善城镇体系及功能分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特大和大城市的依托下,可以发展起来,而且个别特大城市确实存在过密,需要向周边地区转移工业和人口的问题。对这类地区,合理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就是正确的。

但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华北北部和东北的西北部,特别是人口稀少的西北地区,经济不发达,工业化处于初期阶段,乡镇企业不多,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备,且运距很长,缺乏具有辐射力和带动力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小城镇往往是由国家布局的资源开发和原材料加工项目形成的,城市功能不完善,对人口的吸纳力很弱,城镇体系不完整。在这类 地区,实行大力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是不现实的。因为你经济基础薄弱,对农民没有吸引力,既使建成起一座座小城来,也只能是空壳。城市化的重点可能主要应是发展和壮大现有大城市和少数中等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吸纳力和辐射力。

以上这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谈城市化模式不能一刀切,下面再从人口国情看,更得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举。

从人口国情看,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13亿人),农民太多(约占60%的人口),城市化的任务之重(大约2亿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其他国家都无法相比的。发达国家美、日、德还有发展中的高城市化水平国家,其人口基数和城市化人口规模都比中国小得多,几个或几十个大中城市即可担负起全国城市化的任务。如伦敦680万人,占英国人口的12%;东京12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10%;汉城1100万人,占总人口的20%;墨西哥城20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25%。而我国城市化的重任,就是20年内再建100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只能容纳1亿多人口,自然承受不了巨大的城市化人口的压力,中国城市化目标的实现必须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共同分流。

总之,推进城市化,我们应放弃按规模确定城市发展重点的方针,从全国统一的城市化道路,转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城市化道路。

(三)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对城市化发展经验的总结

世界各国在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中积累了许多的经验教训。就拿中国来说,以往走的是“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道路。这条道路严重制约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严格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导致大城市的人口集中度偏低,我国只有11.3%的人居住在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里,大大低于世界平均16.5%水平。由于人口集中度低,导致北京、上海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也处于较低水平。上海的GDP只占全国GDP的4.6%,北京只占2.5%,上海的GDP总量仅相当于香港的1/4,日本东京的1/20。因此,我国大城市还普遍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想建国以来如果我们不走控制大城市发展之路的话,在50年代与日本一块起飞,我们的上海有可能与东京一样并驾齐驱,成为国际大都市,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的综合国力会比现在更强。以往城市化道路除了“抑大”之外就是“崇小”。即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走的是积极发展小城镇的道路。许多地方都在讲小城镇、大战略,把眼光都盯在了小城镇上,其实,城市化才是大战略,小城镇是一个重要战略措施:适当发展大中城市也是重要战略,甚至是更经济、更有效的措施。正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只有大城市,才能更好地形成城市功能,发挥辐射效应和扩散效应,产生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过分强调发展小城镇,只能形成“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去了一镇又一镇,镇镇像农村”的局面。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不城、乡不乡、小城镇遍地开花。现在有的镇人均只有2000人,这种局面造成了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小城镇占的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难以形成产业链、行业群,对人口的吸纳力极低,规模过小的小城镇其实不具有城市功能,过多会占用大量耕地,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所以,小城镇只能是城市化的基础层次。城市化发展的重点不应是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企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小城镇有产业、市场支撑,特别注意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发展小城镇,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建设小城镇,不能一哄而起,遍地开花,唱空城计,防止有城无市,有镇无产,城镇“空壳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现布局,协调发展。

再从城市化发展的国际经验看,片面地发展大城市也不能使城市化健康发展。就拿墨西哥城来说,上个世纪70年代它就成为人口1000多万的世界第一大城市。现在4个墨西哥人中就有1个居住在首都。但是它与其它城市的发展极不协调。其第二大城市比首都人口差好几倍,由于大城市畸形发展,导致人口过多,交通相挤,污染较重,生态环境恶化。70年代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地下水抽取过度,造成地面下沉非常严重,酿成了许多建筑事故。而且,人口过度集中,导致失业增多,社会治安极差。中国大陆一位学者曾到墨西哥调查贫民窟问题,多次央求,出租车司机才勉强成行,到了那里,不敢熄火,好随时开溜,可以想见那里的治安差到什么程度。再说韩国汉城人口高度集中,污染也较重,现在韩国准备将政府迁到另一个城市。以上事例说明走单一城市化道路不仅不会加快城市化进程,反而阻碍城市化进程。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也积累了少经验。发展大城市带这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国际经验。如美国在北起缅因州,南到福吉尼亚的长达550公里的地带内,以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和波士顿等5个大城市为核心,以上百个中等城市和小城镇为纽带,以周围农村为腹地,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人口最集中的大都市市区。大都市带(区)的出现及发展,就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地域表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发展城市带,既能发挥城市的吸引力,形成国民经济的增长极,又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力,扩大城市文明的普及范围,加速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快,经济增长快,原因之一就是改革开放后注意了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相对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城市化规律使然,国情使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教训使然。

三、推动城市化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城市化的发展要受到经济、社会、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推进城市化不应该拔苗助长;城镇在哪里设置,规模有多大,要受到经济、技术、区位、地理等条件的影响,不能由长官意志主观决定,但我们面对城市化也不能无所作为。因为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人们追求现代化、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自觉的行动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消除城市化发展中的消极因素,营造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机制。推进城市化我们应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增强对农民的吸纳力

从城市化的动力来看,主要有城市的拉力、农村的推力以及政府的调控力。目前,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城市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推力巨大。但问题是:我国城市的拉力不强,即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城市化发展的后劲不足。要想推进城市化,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因为“先有市后有城”,这是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浙江龙港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庄。改革开放后,这里的商品经济发展很快,来龙港投资创业,做生意的越来越多,最终发展成为一个著名的小城镇。象深圳原来只是个小渔村,现在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就是因为它有聚集人气、市气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产业作支撑。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既使再好的城镇规划 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是只有城而无市)。因此,推进城市化必须以发展城镇经济为先决条件。

目前,有些地方颠倒了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形成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推进城市化仅仅作形式上的理解。一些地方认为只要“增加”地区城镇人口,就是提高城市化水平;一些地方认为城市化就是补课性质的规模扩大化,将城市化推向计划模式,以政府主导不计成本地推进。例如,有些城市为了提高城市化发展的增长速度,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口号,人为地将城市周围的县市改区,乡镇改为居委会,农业户籍改为城镇居民户籍,表面上看,城市化速度加快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实际上,一些农民还是农民,就业状态未变,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甚至有些地方因城区扩大,耕地被占用,非农就业又未同时增加,区县农民收入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城市化的实质是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和非农就业的增加,只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城镇才会吸引非农人口的增加和积聚,进而发挥城镇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发展。不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用行政手段“累积”城镇人口,提高城市化水平,以期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这不是我们要的城市化。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城镇经济呢?要根据各地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培育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

就每一个城镇而言,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特色经济,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文化则文化,绝不能千篇一律。因为一个城镇的生命力、魅力就在于其特色。如意大利的米兰是国际服装城,日本长崎为国际文化城市,丰田是著名的汽车城。象我国的浙江义乌是亚洲最大的扭扣城,广东东芜是IT产业大市。改革开放20多年来,该市GDP年均增长保持在20%以上,如今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零部件加工制造基地正在东莞崛起,使东莞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IT产业大市。在那里,电脑整机配套率高达95%以上,该市生产的相当一部分IT产品已占世界市场的20—40%份额。据悉,东莞已把“IT产业立市”作为打造国际制造业名城的产业基础。正是东莞经济实力强,所以其城市化速度很快。

而我们泰安推进城市化也要致力于发展特色经济,比如大津口,你就立足丰富的旅游 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而山口镇工业基础比较好,有山口锅炉,泰山衡器等省内名牌,你就把它们做大做强,以此增强对农民的吸纳力就行。

以上是就每个城镇而言,要发展特色经济,选好主导产业,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

下面就我国的比较优势而言,推进城市化,发展城镇经济就应优先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一般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高于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同时,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多、素质低,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也都是低素质的劳动者,要解决这些人的再就业及转移就业问题,就必须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而且完全可行。

在今天和可预见的将来,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根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1995—1999年间,中国制造业每个劳动力成本(含工资和其它福利)为729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1/4,香港的1/19,韩国的1/15,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迅猛,目前我国家电产量已居世界首位。随着我国加入WTO,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将迎来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言,在未来50年里,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技术研发中心,但完全有条件成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我国沿海地区发达的海南、温州、珠江三角洲的成功经验就在于充分发展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举例略)

但是目前国内多多少少存在着歧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观点,以发展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甚至一些地方,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还很落后,就超越自身条件提出以新技术,高科技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大谈科技兴市,忽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大,我们可以长期保持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不能因为发展知识经济就否定劳动密集型产业。

同时,推进城市化除注意量的扩张或速度外,还要重视质的提高,那就是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因为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全球化时代,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分享发展中国家低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这样发展中国家虽然比较优势还在,但已经没有竞争优势而言。因此,在全球化只有技术、知识优势才是参与国际分工、国际竞争的资本。只有不断培育人力资本、持续地增加科研投资,推进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才可能获 得长久的竞争优势。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要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包括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一系列生物技术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和航天技术相关产业等。(这一重任主要是让大城市、特、超大城市来承担)。

在发展城镇经济中我们还要处理好二、三产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制造业的成长,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当前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就是“随着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过渡,制造业的存在将要下降”。因为,我国工业化的任务仍然艰巨(我们还没有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发达的工业国),不可能强行超越工业化阶段去追求和发达国家同样层次的产业结构(美日发达国家以等三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是后工业化的特征)。展望未来,无论从制造业占GDP及财政收入的比重来讲,还是从扩大就业来讲,都可以肯定,至少20年内制造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目前我国制造业居世界第4位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成为与美、日、德不相上下的重要制造业大国。目前,我国的制造业约占全球份额的7%,而日本高达16%,美国高达27%,中国尚远远不够资格。中国要赶上日本目前在全球的份额,约需20年的时间,要赶上美国在全球的份额,更需40年的时间。这漫长的赶超其实从另一角度看则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空间。可见,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仍需工业化的推动。这就要求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同时,推进城市化也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城镇经济并不只是发展工业,建设工业基地。因为从全国来看,今后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还是第三产业。既要发展传统第三产业,象商贸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公用服务业,又要发展金融、信息服务、证券、房地产、科技文化教育产业、物流配送,咨询、房地产等层次提高的现代化服务业。

(二)深化改革,消除城市化发展的制度障碍

制度障碍是城市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化的根本途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1、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城市化要求实行劳动力自由流动、自主择业的劳动就业制 度。因为,只有这样的就业制度,才能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城镇非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城镇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城镇人口才能增加,城市化率也才能提高。经过20多年的改革,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虽然已被打破,但至今还没有完全形成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的、成熟规范的市场化就业制度,仍然制约着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许多城市为了解决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的就业与城市本身的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的矛盾,采用所谓“腾笼换鸟”的办法,限制招收农民工,甚至清退民工,给下岗职工再就业腾出岗位。而且,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劳动保护、人身安全等合法权益也得不到有效保护。这是一种歧视农民工的、不公平也不合理的、非市场化的就业政策,不仅对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没有多大帮助,而且极不利于城市化的推进。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深化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应取消对农民进入行业和工种的限制,纠正简单粗暴清退农民工的做法;近期应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改变重收费、轻服务的做法,保障进城务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中、长期应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谁能干、谁愿干就谁干。

2、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城市化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农民要变为市民,首先又必须拥有向城镇流动和迁移的权力,否则城市化就会成为“空话”。但现行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向城镇流迁的权力,限制了农民变为市民,是城市化发展的一大制度障碍。虽然户籍制度现在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大大减少,许多城市还实行了“蓝印户口”、“城市绿卡”、暂住证等制度,但仍然没有根本改革,还在严重地妨碍着城市化的推进,也是“民工潮”不能退潮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成千上万已经在城镇务工经商和居住了几年甚至10多年,为城镇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且不少是全家都流动到城镇的农民工,仍不能取得城镇户口,不能成为市民,不能享受市民拥有的就业、居住、子女上学等权力,不仅人为地阻碍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且使得农民工不得不每年春节还要回家过年,造成一年一度的“春运”难题。所以,加快城市化步伐,必须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给在城市有较稳定职业和住所的农民工以长期居住权,享受市民的同等待遇,消除其限制人口流动、妨碍城市化发展的不利因素。可以采取先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再放开大城市的户籍限制的方法,逐步实行无歧视性 的身份证和居民登记管理制度,做到城乡居民的居住自由,使“候鸟”式的农民工成为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市民。

3、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中国实现城市化,不仅要使数以亿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非农产业,还要使进城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要想使这种转移和转变持久和稳定,使大多数已经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农民不致于又返回农业和农村,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市民化的农民无后顾之忧。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在进行之中,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健全、完善,特别是几千万流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除了少数城市在进行改革试点之外,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城市化的实现,而且还会留下严重的社会隐患。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建立和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注意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当然,现在要求城市把流入本地的所有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都妥善地解决是不现实的。相当数量的农村流动人口在一定时期内,在转变为市民之前,还必须保留“承包地”或责任田,依靠土地保障。但现在应该着手解决已在城市有较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主要是养老保险问题,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实行农民工与城市新增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对流入城市的较稳定的农村人口实行社会保险,向用工单位和农民按一定规则和比例收取社会保障费,存入个人帐户,建立社会保障储蓄卡,进行社会保障储蓄。这种社会保障储蓄卡可以在全国通用,流动人口若离开某城市到别的城市就业,可将其社会保障储蓄连本带利转到别的城市,并继续存入按规定提取的社会保障费;如返回农村工作,则自行保存社会保障储蓄卡,等再进城工作时继续使用;社会保障储蓄卡中存入的经费,无论持有者最终是在城镇还是在农村生活,必须到老年比如60岁时,才能按时分批提取,用于养老。对于已经城市化、市民化的农民工及其家庭则实行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

4、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城市化是大多数农民离开土地进厂当职工、离开农村进城做市民的过程,也是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地更多的过程,还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过程,这些都与土地制度紧密相关。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过多占用、浪费、闲置大量耕地,降低土地的使用效果,加大城市化 的成本,从而延缓城市化的进程;合理的土地制度,则能够在城市化过程中节省高效利用土地,降低城市化的成本,加快城市化进程。国家所有、行政审批的城市土地制度,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济、使用权不能规范合理转让的农村土地制度,是近些年来我国廉价批租土地、疯狂热炒土地、大量抛荒耕地、过多占用耕地现象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之一,极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高效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纠正原有土地制度的缺陷。城镇国有土地的规划、使用、批租,必须规范化、法制化、市场化、科学化,采取公开、透明、投标招标的办法,推行责任制;建议政府改革城镇土地批租制度。由一次性交纳土地使用费改为土地使用期限内按交纳,这样降低房地产的成本和价格,以让农民既进得来,又住得下。进城务工经商或自己不愿耕种的农村人口的承包地或责任田,可以有偿转让使用权;已经成为市民、取得城镇长期居留权、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农村人口的承包地或责任田,乡村应该收回,鼓励土地集中经营,防止土地抛荒现象,提高农村土地使用的规模效益,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

5、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农村富余劳动力无论是转移到乡镇中小企业,还是转移到城市第二、三产业,或者在农村就地从事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第三产业,也无论是融入已有企业还是另起炉灶新建企业,都需要得到以中小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支持。但目前,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很不充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难解决,势必阻碍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阻滞农村富余劳动力顺畅转移。

可在改造各地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发展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同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并引入竞争机制,防止人为垄断产生的低效率。

6、改革完善教育制度。只有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才能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命运。

目前应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转移的需要,搞好上岗前技能培训;近期应着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教育;中长期应切实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三)注意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不是一场短期运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只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如果脱离客观实际,违反经济规律,人为拔苗助长,片面追求速度和指标,那么,城市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流于形式和数字游戏,虽然可能辉煌一时,却很可能造成今后长期的痛。换句话说,不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和急功近利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举措,不但不能造福国家和人民,甚至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比如忽视农业基础、片面推进城市化,将使城市发展失去根基;城市发展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和布局,将导致严重的“城市病”,使城市失去吸引力,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1、忽视农业基础,片面推进城市化。一般而言,城市化的发展受农业所提供的剩余农产品和剩余劳动力的制约。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多,因此,城市化快速发展所需的人口支持可谓绰绰有余,而剩余农产品的供给则可能会捉襟见肘。因为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技术比较落后,农业生产率和粮食商品率比较低,但粮食需求量很大,城市人口的粮食需求不可能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所以,忽视农业基础,片面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不可持续的。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忽视农业基础、片面推进工业和城市化的深刻教训。随着1958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大跃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城市化进程大大提速。从1958年到1961年底,全国设市城市增加32个,年均递增4.25%;1960年全国城镇人口达1.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9.7%,1958~1960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53%。由于工业发展过急、城市发展过快、职工和城镇人口增长过多过猛,大大超过了农业的承受能力,三年自然灾害又雪上加霜,使得国家的粮食供求发生尖税矛盾。为减轻农村供应压力、平抑市场物价,国家不得不压缩城镇人口,陆续撤销52个建制城市,动员近3000万城镇人口返回农村,相当于当时城镇人口的25.7%。由此足见,忽视农业基础,超过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和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使乡村人口过快地向城市迁移的城市化只能是欲速不达。

我国当前仍然存在忽视农业基础、片面推进城市化的倾向。从农业投入看,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79年为13.7%,1996年降为8.82%,2000年进一步降为4.8%,如扣除当年征收的农业各税等,财政实际支农支出比重更小。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农民抗灾能力下降,农业灾害成灾率上升,1978年为42%,1993年上升到47%,2001年上升到62%。从农村资金流向看,建国以来到2000年,农村资金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储蓄资金性流失和土地资源直接收益流失多达4万亿元左右。近些年来,通过邮政储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途径,许多农村地区60%—70%的资金流向了城市和工业区,农村资金明显“城市化”。1995年以来,仅山东日照市,农业资金流向城市和非农业领域数额就高达20亿元。据估计,在全国范围内,近些年至少有1000亿元农村资金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流出农村,由此导致农民贷款难、增收难,农业欠账多、发展难。

2、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我国城市普遍是以“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污水和垃圾污染城市环境的状况比较严重。据统计,1990年城市污水排放量为179亿立方米,到2001年年底已增加到328亿立方米,而污水处理率不足37%,大部分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监测表明,约63%的城市河段受到了中度或严重污染,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达到1.34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5%~8%的速度递增,约42%的垃圾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污染水体、土壤、大气和传播疾病。

更有甚者,有些城市时至今日还只重视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建设,忽视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少数城市至今还未启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导致垃圾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差,生态越来越坏。

污水和垃圾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最大制约。

市内情况尚且如此,城市周边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更是漠然置之。

3、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布局。我国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模式几乎是五十年不变,至今还严格恪守着计划经济下过死、过细的静态规划,根本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变化。比如传统的总体规划,一般近期规划五年,远期规划20年;而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少则半年,多则5年以上,上报审批又要几年,等到批准下来,情况已发生变化,又必须调整。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年代、凝固的、过细、过死的静态规划往往被不断变化的实际发展所突破,令规划部门疲于调整修改,始终处于似有规划又似无规划的状态,似有法可依又似无法可依。所以有些城市的规划干脆就不报批,好随时修改。更可叹的是,一般规 划难以预见城市质的飞跃,而城市一旦出现质的飞跃,旧的城市格局势必难以适应新的结构要求,但木已成舟,形成弃之不能、就之遗憾的尴尬局面。

同时,不少城市规划都不考虑城市远郊开发,只在市中心周围地区规划建设,结果必然是“摊大饼”,一环、二环、三环地向外扩展,给城市套上不少的环,环与环之间又没有很好地流动起来,致使城市永远塞车、活力窒息。

另外,城市规划涉及公共、私人及各个团体的利益,需要通过相互协调来形成。也就是说,公众参与应是城市规划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和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过程中,城市建设主体多元化和利益群体复杂化情况下,实现城市规划决策民主化尤其重要,但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很不到位。上述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大大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不应是一座“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的“围城”,更不应是一个四周荒凉凋敝的“孤岛”,而应该是以农业为基,市民为本,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的全面协调统一体。为此,建议在城镇化进程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城市规划和政府指导、注重提高人的素质、夯实农业基础。

1、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采用生态导向、经济可行和与人友好的生态工程方法处理和回收生活废物、污水和垃圾,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垃圾排放、处理回收利用的管理;统筹规划,引进、开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运用市场机制,实行垃圾排放收费制度,培育垃圾处理产业。

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认清对城市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并将城市的发展限制在这些关键性制约因素允许的范围内,避免由于过度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良好、生态高效的产业,创造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

2、强化城市规划和政府指导。城市化要有序发展,必须强化科学规划和政府指导。第一,要根据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国基本农田 保护规划等,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把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充分协调起来。

第二,每个城市都要在政府指导下,用规划严格控制和正确引导土地需求,而不能任由房地产商、投资者牵着鼻子走,造成乱用土地、无序发展的严重后果。

第三,不仅要加强单个城市规划,而且要加强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统筹。要制定全国城市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省级城市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重点城市规划。

第四,鉴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复杂的系统科学,为避免不科学的长官意志,建议较大城市建立总规划师、总建筑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制度。

第五,建议行政、统计、城市规划等主管部门,组织力量研究中国城市行政区划和中国城市统计区划问题,建立科学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化统计区,并稳定城市化统计指标,建立可对比的城市统计资料库,用以监控和指导我国的城市化发展。

3、注重提高人的素质。人是推进城市化、促进城市发展的主体。领导决策层、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和广大市民是决策、规划、实施三大环节的主要执行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负责人,是政府对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决策者。为避免或减少在城市化与城市建设决策中的失误,要系统追补城市化、城市发展的科学知识,努力践行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同时,要重视调查研究和实践对决策的检验,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城市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部门的科技队伍在技术方面拥有一定的决策权,对城市领导层起一定的参谋作用,其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城市建设水平。要深刻理解有关方针政策、精通业务;熟悉城市发展过程和现状存在的问题;要对城市的未来发展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要尊重民意,了解市民的愿望与需求,关心市民公益事业。

市民是建设美好城市家园、维护城市与区域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力量。要普遍提高市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改善文化结构;强化市民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市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在享有各项权利的同时切实承担各项义务。

4、夯实农业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 动山摇”,在农业基础不稳固扎实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城市化,无异于沙上建塔。

6.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六

──关于石家庄市长安区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安树国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是促进农村发展,解决农村各类矛盾和问题,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成功之路。去年以来,长安区把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以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为突破口,大胆创新,创造性实行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制约发展的瓶颈,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长安区基本情况及农村股份制改革的背景

长安区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北部,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43万,辖3个镇和8个街道,有35个村、60个社区居委会。农村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20%,农村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0%。2001年,石家庄市区进行了区划调整。区划调整前,长安区没有农村,区划调整后,从原郊区划入10个村,从正定县划入25个村,归长安区管辖。自此,长安区形成了城乡兼有的新格局。

近年来,长安区的35个村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承接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上,在土地经营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诸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全区的整体发展。一是城郊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要求。长安区农村和全国一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分包到户,1998年有部分农村进行了土地二轮承包。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人多地少、人少地多的人地矛盾。同时,由于农户分散经营,土地分割,不能实现集中流转,土地无法进行统一开发利用,重点项目建设难以实施,土地

问题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二是城郊农村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城市化的发展要求。2006年,长安区的村民已全部转变为城市户口,但仍沿用农村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城郊农村的经济社会事务还是由村“两委”班子负责,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这种集权化管理模式已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几年,农村大量的信访案件,大部分是集体资产混乱引发的,根本原因就是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合理。在村“两委”班子换届中,因家族、派系等利益冲突引发矛盾,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三是城郊农村发展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农民变市民后,在各种福利、社会保障和居住环境等方面仍与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存在“同城不同利”现象,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群众特别希望得到改善。

二、农村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土地问题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能否解决好土地问题,是农村改制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对由正定县划归、土地存有量较多的25个村,长安区紧紧抓住土地问题这个关键,坚持“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民意、兼顾公平”的原则,大胆尝试,探索创新,因村制宜,创造性实行了以土地经营权转化为公司股份为核心内容的土地入股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土地这个根本性问题。主要实行了以下四种模式:一是既有土地入股模式。对1998年已进行土地第二轮承包的村,如大丰屯村,按改制基准日每户的人员数量每人配10股,按现每户土地承包情况每亩地配10股,每户的股份就是人员股份和土地股份之和。这种做法既落实了国家的土地政策,又充分考虑了人员变动,减少了矛盾和冲突。二是土地账面调整模式。对未进行第二轮承包的村,如董家庄村,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现状的前提下,按照1998年10月1日每户的实际人口数量对全村土地进行了账面调整,依据每户账面承包土地亩数每亩配1股,按改制基准日每户的人员每人配9股。这种做法,既不损害现有土地承包人的经营权,又照顾了没有承

包地的村民利益,平衡了人地关系,体现了公平公正。三是定额配股模式。针对现有人员进行定额配股,而不以土地承包亩数核算的改制模式。如凌透村以1983年与村委会签署集体土地承包权并且一直领取粮食补贴的人员,包括2001年重新调整土地的人员为基准,每人配1份土地承包权股,这样就重新确认、量化、整合了农民的土地利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土地经营差别引发的矛盾。四是土地大流转模式。如西兆通村股份按户口、劳龄、村龄配置,将全村土地统一由成立的新公司集体经营,土地按照1983年承包协议的亩数,由公司给予村民每年每亩1500元补偿,实现土地由个人向集体流转。总之,长安区实行这四种模式的实质,就是土地按人折股量化,人员按股分红,土地征占市场化定额补偿,动态化调整,这样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为加快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创造了有力条件。

三、推行农村股份制改革后取得的主要成效

长安区顺应群众期待过上好日子、新生活的愿望,以保障和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新成立的公司集约化经营,规范化运作,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切实让群众实现多渠道增收,真正得到实惠,达到共同富裕。一是实行公司化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改制后,指导公司聘请经营理念、业务水平等各方面素质较高的经理班子,根据实际和市场需求制定长远规划、发展战略,把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由集体统一进行规划,实施大片区开发,集约化经营,加快项目建设,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了农村发展。二是实行双规制运行,实现了政企分开。改制后,社区与公司实行双轨制,即公司负责集体资产的经营和管理,工作重点为资产保值、增值;社区居委会负责公益性事业、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主要是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并分别成立公司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彻底转变了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状况,使得公司、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责权利明晰化,有效减少了各类矛盾隐患。三是实现多渠道增收,促进

了共同富裕。改制后,村民变股民,确定了不随人的增减而变更、受物权法保护的股份这个“恒产”,以后年年可以按股分红,有了“稳产”,真正实现了“有恒产才有恒心,有稳产才有稳定”。农民土地等交由公司经营后,在得到补偿金的同时,村民有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业或就业,实现了多渠道增收。如南高营村,公司依托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每年出资1200多万元,在全市农村率先为全体村民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并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给每位股民分发红利10000多元,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共同富裕。

四、几点启示

经过一年来的工作,长安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已现雏形,几个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已落户该区的三个镇,并准备开工。回味这个过程,他们虽经历了诸多坎坷和困难,但也留下了许多宝贵启示。

(一)科学发展观是改制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推进农村改制就是为了推动发展。改制中,指导各村成立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实现公司式运作,集约化经营,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二)加强党的领导是改制成功的有力保证。党的领导,是确保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工作中,区、镇两级都成立了改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明确思路,制定方案,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问题,指导各村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具体操作,保证了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三)充分尊重民意是改制顺利推进的关键。农民群众是改制工作的主体。推进农村改制,涉及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不改,如何改,都要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改制各个环节都让群众广泛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实行民主决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7.加快河北省城市化进程的对策研究 篇七

石家庄户籍制度早在2001年在全国率先放开,但人口并未因此而膨胀。近邻京津具有较强吸附力,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环渤海区域,北京5年净迁入人口167.0万,天津39.3万人,辽宁39.1,山东2.8。河北省净迁出9.4万人,在三大城市群中,是唯一一个净迁出大省。根据河北省城市化实际状况,我们发现河北省城市化进程落后有别于其它地区的:户籍制度不是直接原因,而是中心城市的经济不够发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镇体系基础薄弱。城市的发展质量不高,经济支撑乏力,资源粗放利用对城市化的制约。

所以,河北省一定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城市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同时注重生态建设,以城市带动农村,稳步推进城市化。

1推进城市化的政策原则

由于我省大城市综合竞争力不强。各级城镇普遍面临就业岗位不足的压力的问题,而保证民生是此阶段城市化的重点。

1.1以产业集聚城市实现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最主要动力是工业化,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也就决定了城市化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在河北省,按照党的“十七”大布署推进城镇化,必须要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并把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使中心城市发挥带动性,自身要有实力,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城市自身不具有比较大的实力和规模,不仅带动不了农村,自身的中心地位也会受到威胁,也可能被边缘化。扩大规模和增强实力,首要的任务是集聚产业。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是城市的支撑。没有产业的集中和发展,城市就没有活力,就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而要集聚产业,就要创造集聚产业的条件。优化发展环境,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

1.2城市资源利用集约化与效益化集约化经营与效益化经营是城市资源稀缺性日趋突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经营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内容。推进集约型的城市化,是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国际一般经验,城市化水平在30%~70%之间,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我省资源短缺有目共睹,而我省的城市化率正处此阶段。城市化在工业化的持续推动下,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较快发展的势头。从城市化及城镇发展模式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切实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城镇发展模式,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城市化道路。

1.3避免“被城镇化”城市化或城镇化,关键是要解决农民的创业资本或者就业问题,保障他们有基本的生存手段。不能形成“农民上楼致贫”———农民住了楼房,却没有稳定工作,生活质量反而下降。一定要防止打着城乡统筹、促进规模经营、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号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农民失地、失业又流离失所局面的出现。

1.4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城市,实现科学发展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主要切入点,形成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方式。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作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在城市建设方面,本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优化生态用地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城市生态的最优。

2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城市化政策主要以两条主线:一是城市现代化,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是民生与就业问题的解决。城市现代化发展是保障民生、就业的根本,要激活市场活力,保障民众多渠道就业。

城市化政策的总体思想是坚持科学发展,解放思想,做大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集约型经济特区,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流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化质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引导民营资本流向;注重科技创新,使大城市成为知识产业、技术创新的中心;加大高校研究投入及政策支持,鼓励产学研实践;政府尤其要降低城市化成本。

2.1产业政策要兼顾就业问题我们一方面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城市的综合承载力。首先必须改造提升转换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一个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综合表现,因为在一定的产业结构下,我们才能认定同样的土地面积,同样的经济总量所能容纳的资金总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在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中,还要积极鼓励发展中小型工业企业,以增加就业岗位。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是依靠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中小企业由于进入成本低,就业制度灵活,分布范围广泛,在吸纳就业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积极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2.2农业产业化、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发展现代农业,既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也有利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县域经济不但承载着河北省GDP的75%、人口的86%,且其发展水平又直接影响着河北省人口的就业和收入状况,因此应该以县域经济工业化作为实施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充分就业的基本手段,支持特色农业。政府要推进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组建以生产要素股份化为主要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致力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新型农民。以经济为基础发展提升中小城市,打造一批高品质的中等城市和宜居、宜业、宜游的高标准小城市。建设出特色小城镇。

2.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小企业,促进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保持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同步调整。就业机会是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的首要指标。宜居首先要宜业,适宜就业、适宜创业,这是宜居城市的首要条件。推进城市化,把更多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让农民真正成为城市人,靠的是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层次的提升。由产业扩张而引起的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才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

2.4注重科技创新,使大城市成为知识产业、技术创新的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强化人力资本投资支撑,就要加快提高作为主导和组织产业活动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的素质,提高广大企业家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能力;要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浙江投资创业和提供各种服务;要进一步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要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5政府要降低城市化成本美国的城市化结果是以占世界5%的人口,却用了35%的全球资源。这种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社科院2010年4月14日发布的《宏观经济蓝皮书》认为如果依照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化是高成本的,这会损害城市的产业竞争力,也直接会导致城市化本身的停顿和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蓝皮书认为,中国城市化成本主要由社保支出、行政管理费用和住房价格决定,而它们又决定了城市产业的竞争力。要控制城市化成本过快上升,政府需要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全国社保体系的建设并介入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中去。要合理规划,调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合理发展,这三种成本的上升都可能挤占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要建立一个高效的、低成本的城市运营机制,以及建立比较合的福利水平。政府现在要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只要推进城市化,政府就不能把收入中的大部分投向生产领域,而应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提供社保,要以综合改革为城镇化提供新动力。因此,除继续放宽落户条件外,要对户籍制度直接相关的制度如就业、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进行配套改革。同时,为已经城镇化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设立一定的过渡期,使他们在拥有城镇户籍的初期能够同时获得农村产权收益,以保证他们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邓友松.在经济危机中走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大参考,2009.4.

[2]王国栋.中国中部和东部就地城市化的差异———基于中原城市群与海西城市群的比较研究.创新,2010.5.

8.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中专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档案管理工作已脱离传统的工作模式,中专学校也应该适应新的档案工作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方式不断地提高,促进档案管理的效率有效的提升。

一、中专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1.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混为一谈。在档案管的工作中,有一些人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促进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就是大量的购入现代化的设备,使用计算机、构建档案管理的网络还有刻录光盘等等,有人认为这就是现代化了。还有一些人认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需要资金、人才,只有具有重点大学资格的学校才可以筹建,中专学校缺钱、缺人、却设备,没有办法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活动,这些都是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存在误解的现象,不是有课现代化设备就是现代化,消极等待也没有办法促进现代化的管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管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技术、设备、方法对档案工作实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

2.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缺乏专业人才。档案管理有效实施现代化的前提就是要具有专业的人才,拥有能够操作现代技术与现代管理知识的人才,他们要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够对新的管理设备进行使用、维护与更新,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是在当前的中专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工作人员的学历一般都是大专学历,严重影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甚至有的中专院校中,工作人员都是退休人员或者是临时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光盘技术缺乏了解,他们在主观上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产生抵触的情绪,阻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3.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的资金投入不足。中专学校要一般都会将工作的重点与资金的投入放在教学工作、招生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上,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比较少,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社会上人们的档案意识都比较低,人们比较注重经济利益,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档案的资金投入也不足,现代化设备的购买力不足,造成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受到阻碍。

4.档案管理发展不均衡。各个学校、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各个地区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水平也不一致,档案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范,没有办法构建统一的档案网络。有关领导部门都促进名牌大学的现代化管理,一些中小城市,县级城市以及偏远地区的现代化管理比较慢,这种管理现状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二、加强中专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对策

1.加强档案管理的宣传,提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加强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与作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形式,纠正人们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糊涂认识,提高全面性的档案意识,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其业务素质与能力,使其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质意义。

2.加大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在档案管理中,加大资金投入是实施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因此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档案工作的交流与合作,让先进的地区带动后进地区,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各个中专学校在自身学校建设的基础上,加大资金的支持,引进专业的人才与设备,促进档案管理环境的改善,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数字档案管理的建立。数字档案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是相对立的概念,为档案管理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各个学校都有自身的校园网络,学校内部许多管理工作已经放在网络化的层面上进行,数字档案管理的建立也有了许多坚实的保障。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将档案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进行数字化。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等。在信息录入的环节,就是将教职工、学生的档案分门分类的镜子能够整理,录入计算机系统,然后进行整理,还要将这些信息氛围保密资料与非保密资料,非保密的资料编辑到一块,设置查询功能,对于保密的档案,需要设置使用权限。需要注意的是,建立电子化、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不意味着抛弃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纸质档案是电子档案的管理依据,是原始证据,纸质档案要管理完整并且与电子档案同步更新。需要注意的,电子化的档案管理需要更高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止被偷、被盗、被篡改信息的现象,还有数据的备份工作,也要给与高度的重视。

2.推进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应该注意的问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为档案管理指明了方向,但是也为档案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各个中专学校的领导人要具有改革档案管理的魄力与决心,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改革与变动的幅度比较大,后期的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更新的工作也比较复杂,这些都需要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的耐心与决心,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营造安全的、稳定的工作环境。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工作素质、现代化的管理知识,都需要进行再教育与培训,大部分的中专院校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都有待提升,影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网络安全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支持,因此在档案现代化进程中,要设立专门的计算机部门,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保障档案信息资料具有安全性。

总而言之,在当前中专院校发展中,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因此中专学校要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促进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走向信息化,现代化,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人力、财力、设备上的支持,促进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提高,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实[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12-13.

[2] 周毅.全缅准确地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4):45-46.

上一篇:未来的鞋子想象作文下一篇:初三挫折并不可怕记叙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