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创作原则(精选7篇)
1.播音主持创作原则 篇一
播音主持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其公开性的言论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具有导向作用。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的个性化创作需要遵从原则,从而对播音主持创作有所约束和规范。
2.1在创作中注重个性与共性相融
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首先要具有播音主持的基本素养,即共性。对播音主持的个性化探索不能背弃其共性,个性与共性需要互为补充。例如,播音主持工作者要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讲话富有活力和情感,有张有弛,以确保观众喜欢听和听到心里去。不仅如此,播音主持工作者还要具有丰富的学识,博闻多识,使节目的内涵有所提升,表达的思想富有哲理性和说服力。除此以外,播音主持工作者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带动节目气氛的同时注意维护节目秩序,避免出现突发情况。一旦出现异常,也有较快的反映能力和应对能力以控制节目场面。在播音主持工作共性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创作,更能使节目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广泛的受众群体。
2.2播音主持工作要有正面价值引导作用
播音主持工作面向大众且受众群体多,言论和节目的价值取向均会产生较强的舆论引导效力,影响社会群体的价值观。不管是通过反面事例进行鞭策,还是通过正面事例进行赞扬,所有播音主持工作的目标都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和有利于社会的。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在个性化创作和语言表达时,也应该注意以正面的、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除此以外,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进行个性化创作时,不能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关注而选取不恰当的事例和语言,影响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观。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追求个性化创作的同时,应该做到语言亲和规范,态度真诚,言谈有礼,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创作出积极正面的个性化作品。
2.3能够正确处理不同的文体
播音主持的作品具有多元性,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表达效果。针对不同的作品,播音主持工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更要注意不可千篇 一律。在创作中,播音主持工作者首先要充分了解不同作品的风格和中心思想,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创作和播出。例如,针对抒情类文体,播音工作者在了解作品时,需要快速代入作品所表达的意境中,调整自己的情绪。进而掌控自己的情感,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表情,为观众营造最合适的意境。在节目的意境创设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情绪使观众感同身受,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的文体作品,都需要播音主持工作者为作品出声,采取合适的方法激发观众的情感,使节目更加生动。
3播音主持创作体现个性特征的建议与措施
3.1在个性化探索中不断自我超越
播音主持创作是没有尽头也不存在完美的,需要不断完善以做到更好。实际上,有很多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有了自己的节目风格之后,便刻意维持作品风格。但是这样不利于他们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不足,极易引发盲目自信和惰性,失去了个性化创作的热情,无法完成自我超越。然而,许多播音主持工作者均是在自我超越中探索自己的创作个性的,只有不断找到自己作品的缺点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创作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播音主持工作者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中随之变化和成长的。因此,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播音主持工作者要不断思考和摸索,提高自身素养,进而完善和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培育自己独具风格的播音主持效果。自我超越是个性化创作具有生命力的保障,只有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化创新,才能得到更多受众群,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目标。
3.2播音主持的个性化探索需立足现实
播音主持工作如同艺术,其个性化创作的源泉也是现实生活。播音主持工作者的个性化主要来源于个人的主观方面,作品的个性化创作是联系生活实际的。不同播音主持工作者的风格更多的来源于他们的成长环境、成长年代和个人经历,与其生活实际相联系,这是个人风格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找寻自我风格时要注意顺其自然,结合自身条件和性格特点,进而找到适合自身的个性鲜明的播音主持风格。然而,现在部分播音主持工作者不顺应自我实际,一味模仿当红主持人的风格和特点,导致节目效果不伦不类,缺乏节目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值得注意的是,播音主持工作者需要不断进行创作,在实际创作中使自我特色和客观实际得到有机融合。并且,播音主持工作者应在生活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的个性化创作不断发展,永葆活力。
3.3在个性化探索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
观众对于播音主持工作者的综合能力、节目质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的播音主持工作者不但要具有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等基本要求,还要具有职业素养、人格素质、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在播音主持工作的个性化创作中,个人综合能力也影响着节目质量和效果。因此,个人综合素养影响着个性化探索的水平,播音主持工作者要更加注意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成为资深的播音主持工作者,进而在不断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和个性化探索,形成独具风格的个人魅力,创作出更加有风味的节目。
4结语
实现播音主持创作工作的个性化,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创新的过程。通过个性化创作,可以确定节目的风格走向,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获得更广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所以,播音主持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奠定正面积极的节目基调,不断发现不足并学会超越自己,做到正确处理不同的文体类型,结合自身实际和生活实际进行节目创作的个性化探索。
参考文献:
[1]刘雯雯.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探析[J].科技传播,2015(5).
[2]陈轩雨.关于电视播音主持人创作个性化的几点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7(1).
2.播音主持创作原则 篇二
关键词: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实质
1 播音主持的本质就是说话的艺术
播音主持本身就是一项与语言相关的活动, 其本质就是说话的艺术, 也是沟通的艺术。播音主持语言创作主要是运用声音对所需要播的内容进行艺术表现, 而不是机械地去进行声音传播。在特定的环境之中, 主持人需要采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对于广播电视语言来讲, 其核心就是说话的艺术, 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具有多样性。播音语言需要回归到生活中, 这是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的。在生活中语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明确的, 播音主持就更是如此, 因此, 在进行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时候, 播音主持人需要将自己的语气以及说话的节奏进行良好的处理, 并要注意控制好播音腔的“度”[1]。
2 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
2.1 规范之美
在播音过程中, 字正腔圆的标准普通话是一个播音主持人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在播音主持的过程中, 发音是否圆润、是否到位、是否饱满、是否流畅, 都体现出了语言的韵律与规范, 都关系到能否达到语言美的标准。只有做到了这些才可以避免出现不规范的操行与语言的错误运用, 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错读、误读等各种常识性的错误。
2.2 品味之美
不同的栏目需要根据栏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 打造出适合自身的品味特点, 做到量体裁衣[2]。这样才可以让不同的栏目绽放出各自不一样的韵味。因此, 每一个播音主持都需要体现出不同的品味, 同时其服饰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栏目来进行适宜的搭配, 并且还需要考虑到年龄、体形、肤色、性格等来选择个性化的服饰。
2.3 个性美
如今, 美国所推崇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法宝中, 电脑替代了原子弹, “会说话”则是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三大法宝首席地位。这可以看出语言这个武器所具有的作用。当然语言也不可能真正的成为万能的武器。特别是对于播音主持来讲, 需要从不同的语言艺术之中汲取营养, 发展出适合个人自己以及栏目本身的语言个性, 彰显出语言的魅力与亲和力。
3 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发展趋势
3.1 对语言艺术的认知程度
要让受众能够接受, 播音主持语言创作就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对时事进行关心。不仅仅需要增强基本功力, 还需要对专业知识面进行拓宽, 同时还需要有较好的政治敏感度, 主动的贴近大众的生活, 去体会大众的人生, 将智慧人生运用语言来进行最直接、最完整的传递出去。任何一个习惯于墨守成规的播音主持方式都只能够使得节目变得苍白无力。要想坚守住语言艺术品质这个阵地, 就需要发挥出提高语言功力这个锦囊的作用, 让观众能够真正的认知节目的模式, 感受到播音主持的魅力所在。
3.2 受众的审美观
对于播音主持的受众群体, 其未来趋势必然是要求播音主持人能够更加准确把握住角色定位, 自觉的增强责任意识。如主持人杨澜在第一次主持《正大综艺》的时候灵敏而又机智, 在整个节目中期语言运用娴熟、充满了感情、语音精准。但是其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眼睛眨动的频率非常高, 在经过大屏播出之后影响到了主持人的形象, 但是在经过积极调整之后, 将这个影响降到了最低, 逐步的符合了大众的审美观念。
3.3 受众的参与度
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人需要准确的驾驭语言, 能够在合适的时候选择适当的词语, 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语言艺术的运用这种, 必须要激发出受众的积极性, 引导他们发挥出想象力, 激活受众的主动性, 改善主持的效果, 对舆论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 这样才可以让听众产生共鸣。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 就经常通过新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 运用各种精彩的片段唤醒, 并通过语言艺术来选人, 增强节目的感染力。
4“播音腔”与“说话”的关系
4.1“播音腔”的本质是“说话”
播音主持艺术从产生的那天开始其本质就是说话, 为了传播而说话。然而事实上, 播音工作一贯提倡以“谈话式”来进行播音。例如, 齐越同志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这样讲到“大会上是不需要写稿子和讲话的, 讲话要像是你和你很亲近的人在亲切的聊天, 尽可能得简单与平静。”“播音腔”是老一辈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在他们的实践中积累出来的一种较为独特的语言形态, 这种独特体现为在语言的创作过程中要做到大众化与生活化, 要让观众一听就可以清听楚、听明白。如果仅仅是以照搬教科书上的内容进行语言创作的话, 无疑使语言创作的方式与空间受到限制, 就更不谈不上语言创作上的创新与发展了。
传统“播音腔”在当前播音主持中仍然有使其存在的价值,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创新, 让老一辈播音员在实践中积累出来的独特的心血结晶能够得到传承。如今, 有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单纯去追求声音的厚度, 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播音腔的一种扭曲。造成这种扭曲带有贬义的固定腔调的播音形式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创造在道路中创作态度、创作方法、创造技巧出现问题, 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时没有在具体的文字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
播音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 自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传统“播音腔”, 这是在前辈们的生活实践中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并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这不仅是一种播音主持行业所独有的语言形态, 同时也是播音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张颂老师曾这样描述播音腔“播音腔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是历史、时代、社会、民族的产物。人们可以对它进行辨析, 但是不能否定它。”说话其实就是播音主持的实质, 只是这种说话形式更需要贴近生活、自然, 具有个性化, 但是也切忌过分的渲染与更改。传统播音语言样态发展与播音创作已经成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3]。在进行播音主持的改革与探索过程之中, 不仅要遵循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 还要从生活出发充分考虑播音主持的艺术性。
4.2 广播电视播音中“播音腔”与“说话”应当共存
“说”与“播”是播音主持播讲方式的不同分支,
各有所长, 但是同时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并不是不能够进行调和的, 两者之间也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4]。对于“播”与“说”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论, 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情绪和的不慎与浮躁。在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两者的结合, 并针对不同的语言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播讲, 例如对于时政综合类的内容就应该坚持使用“播”的形式, 这样可以让内容更具权威性;而对于那些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可以使用“说”的方式,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观众对播讲方式多样化的需求, 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 片面强调某一方的作用进行或者夸大其功效都是与客观规律相违背的。为此, 需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
1) 在播音主持的改革中, “播”与“说”并存是改革成就的一种体现, 强化了媒体的服务意识与受众意识, 并且能够在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时确保媒体的良性发展。
2) “播”与“说”并不仅仅是针对播音员自身来讲的, 同时也对广大的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是体现在播音员主持以及播音的语气上, 那么就只是形式上的突破, 为此, 还需要在节目本身上融入更多的适合“播”或“说”的内容。
3) 多元的社会文化, 众多的广播电视节目, 其所需要的并不是单一的语体形态, 而应该是具有各种特色的诸多的语体形态。“播”与“说”都应该是我们播音主持人所应该拥有的财富, 同时还包括了它们之间所需要的各种自然的交叉与渗透。
总之, 播音主持的本质就是“说话”, 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基本方式就是说话, 在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采用哪一种形式, 用说话的方式来进行播音主持工作是能够在受众之间进行言语交流最自然的状态, 用心去表达、用心去交流。无论是传统“播音腔”还是如今这个作为时代主流的“口语化”都离不开自然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战迪.试析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J].中国电视, 2011 (11) :40-43.
[2]杨德强.浅谈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4 (4) :47-52.
[3]周彤宇.播音主持语言创作的基本原则[J].新闻世界, 2010 (9) :17-18.
3.关于企业播音员主持人的二度创作 篇三
关键词:播音;二度创作;
中途分类号:G224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般说来,只有艺术才被人们称之为“创作”。但是播音和节目主持这两项传播活动的艺术性是客观存在的,一方面是由于播音本身有特殊的准则、特定的规律;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和力。
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它依据文字符号而产生;而节目主持,在播音学范畴中,它是一种无稿播音,即基本没有文字稿件作依据的播音,“腹稿”或“即兴”创作。相对于有稿播音而言,无稿播音的难点在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
我之所以强调播音主持都是二度创作,是因为播音这个概念是发展的,根据一般的创作规律,播音主持活动具备了创作的四个要素:一是有明确的目的。我们知道,目的是人有意识行为的动机,也是人们对将要完成工作效果的一种期望和追求,作为一名企业播音员主持人,我们进行播音主持的目的就是传递上级机关信息、传播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服务职工家属。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论述在阐明媒介的宣传目的的同时,讲到“媒介是人体的延伸”既可以从传播者又可以从受众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延伸就是我所说的二度创作。人们创造出传播信息的媒介,用来传递人的思想经验,借助媒介,我们创造的精神文化传播得更加广泛,更加深远。同样,企业的新闻媒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向员工传播新闻信息。第二个要素就是要通过艰苦的劳动。为了实现宣传目的,企业播音员主持人必须付出更多的汗水,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大事小情,通过媒介,通过播音员主持人的二度创作,让更多的员工知道、了解、掌握企业的发展动态。有些人认为:稿件是别人写的,我们播音主持时没有自己的东西。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写稿和播稿,都是创作,是两种形式不同的创作,有的时候,播别人写的稿子比播自己写的稿子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因为播别人写的稿子,我们還有一个理解与感受的过程,有一个与创作者思想融合的过程。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徐世荣先生曾指出,“写的语言”是学问,“说的语言”也是学问,写与说都是信息的传达。随着科技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声音信息的传达要比书写信息的传达更为重要,我们用语言来传达各种信息,然而信息不等于语言,同样的信息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这里边就有创作。第三个要素就是转变形态。播音是一项把文字符号变成有声语言进行传播的活动,主持也不例外,是把思维转化为内部语言,再转化成外部语言进行传播的活动。在传播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完成了一项由静态到动态、由无声到有声的形态转变。第四个要素就是要有一定的成果。一件好的播音主持作品就是艺术成果,它的价值体现在宣传性和艺术性上,在传递信息、播音美、服务于群众的过程中,播音主持作品创造着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那精妙的有声语言中的包容着高、深度和美学意义,在正确的教育和鼓舞的作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播音主持艺术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的每一次播音主持活动都是创作,敷衍了事、随心所欲、照本宣科、信口开河不是创作,知识有感而发、有动于衷、有的放矢、有声有色才是创作。有的人否定播音属于二度创作,并不是针对创作本身而言,而是事实上我们的一些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实际工作状态和水准离“播音创作”这一标准还相距甚远。在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话语权”的机会,细心酝酿、精心创作,力求杜绝废品、减少次品、多出精品。
4.播音主持创作原则 篇四
1.1促进声音传播的功能
想要彻底发挥电视播音主持的有效作用,副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完善播音主持声音传播的重要作用。这样一来,受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除可以通过主持人的声音来了解电视节目内容,还能通过副语言深入把握节目内容。一般来说,为符合播报内容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在对新闻节目或是其他真实、客观的资讯在做播报时,会表现出谨慎、严肃的语言特点,受众不能透过播音主持人的声音去感受到更多的情感,这也是加大播音主持和受众之间距离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而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有效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副语言创作则会使播音主持者的形象变得具体,受众也能由此感知到节目的魅力,从而积极参与、观看电视节目。另外,副语言也有利于提高电视节目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通过副语言创作,播音主持人能更好地发挥其内在功能,使受众通过其动作、装扮以及神情,更直观、具体地接收节目内容。
1.2展现独特个性的功能
不同的电视播音主持人个性都各不相同,若他们失去了自我的独特个性,那么,其特色的播音主持也将变得泛泛无味,使受众无法对其留下深刻印象。为保证并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播音主持人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播音过程中凸显自己的语言个性,与其他主持人区别开来,展现自己独特的音色、节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样一来,就突出了其节目的个性化标签,更易于让人记住。副语言创造更易于帮助播音主持人展现出其个性,在电视节目中,观众不仅能听到主持人的声音,还能看到他们的动作、神情、着装等外在表现出来的东西,这些副语言创作更易于加深受众对主持人的印象,从而吸引他们观看。例如,何炅在主持《快乐大本营》时,总是身着时尚、鲜亮的服装,夸大自己的欢乐和肢体动作,以此来拉近和现场观众、电视前观众的距离,用自己独特的副语言来体现自己特有的主持风格。
1.3完善语言信息的功能
5.播音创作业务 篇五
时间:2008-9-7
播音创作业务
——大课教案(本科)
刘力军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播音主持系
《播音创作业务》大课教案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及对典型作品的分析、教师示范、提问、讨论等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新闻播音的位置和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素质,掌握新闻播音的特点和要求,充分认识新闻播音是广播电视传媒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日后新闻播音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 新闻播音概论
第一节 新闻播音的位置
第二节 新闻播音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三节 新闻播音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问
1.你都关注哪类广播电视新闻节目? 2.你喜欢哪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风格?
(二)展开讲授:
第一章 新闻播音概论
第一节 新闻播音的位置
一、广播电视的形象代表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机构,新闻是广播电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为主要工具,在话筒镜头前进行播音创作。播音员是节目创作群体的代表,是“出头露面”为广大受众服务的新闻工作者。全体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从节目的策划、采访、摄录、编辑、制作、合成、审片、播出、发射直到把节目送到千家万户,都需要新闻播音这个环节把国内外最新消息准确、鲜明、生动地播送给广大受众。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功能主要表现在听觉和视觉上,视听功能的发挥要在很大程度上靠新闻播音员的整体形象地发挥。新闻节目是经过记者的采访、编辑合成后,由播音员播送出去的,播音员必需把文字稿件传化成有声语言后才能作为成品播送出去,可以说播音员是处于新闻节目传播的前沿,节目中的所有运作工序,最后都汇总到话筒前的这一道工序上来完成。播音工作整合了幕后的所有工作,又在话筒或幕前与观众直接见面。他们可以从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中感受到新闻节目的意图、倾向,从策划节目到完成播出的整体质量,以及工作人员的新闻素养、文化底蕴以及工作状态等,新闻播音员的播音工作是最后一个环节可以说尤其显得重要。没有新闻播音员的这个工作环节,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无法走向受众。大量的幕后工作的劳动成果都要通过新闻播音员的有声语言的创作得到体现,新闻播音员的形象,观众往往认为就是广播电视的形象代表,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代言人。
二、新闻播音极具新闻性
广播、电视传播的主体应该是新闻节目。新闻播音员是为受众服务的新闻工作者、是党的宣传员、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他们必须具备所有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思想觉悟、政策观念、文化水平、理论水平、知识底蕴、生活体验、新闻敏感以及纪律观念、道德观念、热诚态度、敬业精神。
广播中的新闻播音工作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新闻性。新闻性强调真实可信,同时也强调传播优势和传播效果。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不是依靠表演,而是依靠转述,在充分备稿的前提下,向观众转述出去,可以说,新闻播音员不是演员,稿件也不是台词。播音员以质朴的新闻人的身份播送稿件,而不是塑造一个人物形象去向观众表演,这就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也是新闻具有倾向性这一社会形态所在。另外,新闻播音员对所播新闻稿件的转述要准确、鲜明、生动,客观叙述、直接面陈,播音员处于一种与观众真挚的“交流”之中,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度。广大受众在收音机、电视机前直接感受到播音员的存在,直接从播音员的陈述中来接收国内外新闻。新闻播音员是广播电视的“前沿”、“门面”,在观众的心目中是党的政策的传达者,是党的舆论阵地的代表。通过播音员的播音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人们把广播电视比作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形象化概括。新闻播音工作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播音员首先是新闻工作者,是党的“喉舌”,其次才是语言艺术家。广播电视以新闻为代表,作为党和国家舆论工具的这一政治属性和世界上所有国家广播电视的基本属性归根结底是一致的。
三、上传下达的结合点
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在话筒、屏幕前除了传播信息的作用外,还要发挥导向的功能。播音工作不是播音员个人的言语活动,新闻传播的渠道是双向的,既要下达,又要上传。播音就是上传下达的结合点。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的工具,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通过新闻播音员的工作,广大受众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明确了前进的目标,会更加增强他们的信念、鼓舞他们的斗志。广播电视新闻要求新闻播音员及时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对党和政府制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并通过反馈信息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日臻完善。同时新闻播音员还在第一时间里反映着改革开放发生的新情况、新事物、新经验、新人物、传递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并使二者横向交流。新闻播音工作已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四、公众形象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是大众传播,它不应等同于人际传播。新闻播音员具有重大的历史使命。在话筒、屏幕前他要对千万人说话,要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才会有可信度。在节目中要有意识的强化节目中需要的自我,而弱化节目中所不需要的自我。要尊重新闻价值,排除有碍于新闻播音的杂念、形式、做法。任何轻浮的举动以及我行我素,都会导致节目的失败,如果失去观众的信任感、公信度,将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新闻播音员处在传播过程中的终端,直接面对使观众,以有声语言为主干、出头露面驾驭节目的进程是他们的职责。他们注重的是节目的后期工作,也就是话筒、屏幕前的工作如何,整个节目的完整性如何,当然播音员是他们注意的亮点。在节目前期的工作中,节目运行程序的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尽显其能、分工合作,在话筒屏幕前与受众见面时已融为一体。在这里不允许节目的终端-播音有一丝的疏漏。它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咽喉要道,它以有声语言和副语言把前期合作的成品奉献给观众,它体现出的是集体的智慧。从最初的节目内容的来源、方针的把握,到采编、修改、审定,融入了集体的心血和智慧。新闻播音员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个人的作用是有限的。应该说是节目的程序把我们推到了台前的屏幕上,是工作性质把播音员推到了前台,为千千万万的受众所熟悉、所瞩目,并不是播音员有多么大的了不起,并不是播音员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观众熟悉你,只是说明播音员是公众人物。
第二节 新闻播音员基本素质
一、政治素质
在广播新闻节目播出中,党性的高度和深度决定每篇作品播出时的思想境界的高低优劣。党性原则是马列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新闻播音员的政治素质主要体现在党性原则上。一个合格的新闻播音员必须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为自己的生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自觉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
新闻播音员既要传达党的声音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文稿的转化物播送出去,当然就具有了与受众交流的直接性。这种直接性是语言音声性所特有的。它具有超越空间、克服文字障碍的、广泛而又迅速传播的优越性。受众所接收到的声音信息给他们以强烈、鲜明的感觉。受众从新闻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中理解政策精神、把握形势发展趋势并获得大量的国内、外新闻和信息,从而受到启迪、增加信心、受到鼓舞、获得教益。许多听众通过新闻播音员提供的信息,从对播音员语气的感受、体味中具体的把握方针政策,并用来指导工作。新闻播音员稍有不慎,强调并非文稿中应该强调的非重点内容、段落、或词语,那就有可能偏离了原文稿中应该强调的具体的方针政策,即使是个别失误也会给实际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一个合格的新闻播音员必须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党和人民的事业为自己的生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自觉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不能仅仅简单的“照本宣科”。虽然新闻播音员播出的每一篇文稿不都是具有指导性的,有许多是个人意见或个人观点,但是广播媒介,尤以广播新闻的主要言论,有关国内和对外关系的主要报道应当是代表政府的,而不是代表个人的。党的新闻事业是要代表党和政府说话的,是要按照党的方针和路线政策来发表议论、指导工作的。新闻播音员应该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新闻播音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
二、导向意识
新闻报道与导向是两个概念,但是新闻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导向,导向从本义上看,有指导行动和发展的方向的意思,在这里当然是只要引导广大观众的思想、认识、行动。而受众的思想,认识、行动的产生,跟从新闻广播中得到的某种信息、某类观点有关。由于广播新闻的传播迅速、广泛的特点,他已成为广大听众获取信息的最佳传播工具。无意之中观众便与新闻广播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即新闻所传播的就是事实,就是大家所关注的。事实是任何一种大家的说法、看法,对于形成普遍的认识是重要的。可以说在一段时间里广播新闻对所报道的某个事件关注的程度和报道的角度,一定会影响或左右着听众的想法和判断力、也就是影响着导向。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通过事实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可估量的。
新闻传播活动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在整个策划、采集、制作传播的过程中,无不渗透着传播者的立场、倾向、观点,广播新闻播音员亦是如此。由于新闻播音员本身具有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存在,他会对文稿中的人、事、物、理等刺激物产生一定的估量、判断和评价。肯定所是、否定所非,进而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面对广大听众则是郑重、热情、平等、亲切。这种从文稿、从播讲目的需要出发的褒贬、张扬,毫不隐讳、十分鲜明,以便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引导观众的思想行为。因此新闻播音员要具有导向意识。
社会的进步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即需要物质的力量,也需要精神的力量,这其中自然包括舆论的力量。正确的舆论导向可以对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舆论导向则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事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宣传机构,在它的诸多功能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功能是最基本的。他要求新闻工作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针,以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保障。
近几年有人提出“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是一种商品,将按商品流通规则生产和消费”。在这种错误思想影响下,一部分人说,为了扩大收听率,提高经济效益,广播要以市场要求为导向,听众喜欢什么就播什么,以稿谋私,以栏目谋私,“有偿新闻”也就不胫而走。提出新闻商品化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涉及一个基本观点:新闻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带有竞争性,又具有导向性,对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们的道德建设发挥着正面的效应,它不能一切围绕市场与受众的需求来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工作一方面进入市场,为市场经济服务,另一方面又要站在市场之上,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反映市场,引导市场。决不能用市场经济规律来代替新闻工作的原则。
新闻播音员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地理解稿件的内容、立场、观点和感情,就要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积极的参与者。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和社情民意,特别是对某一阶段的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了解、冷静的思考,这样才能对文稿有正确地理解、准确的表达。
三、创作道路
坚持党性原则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的宣传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新闻播音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决不是机械的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机械的去播读,而是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党和政府的政治观点、方针、政策准确地、生动地体现和贯注到电视新闻播音中去,让所播出的新闻更具感染力、吸引力,使电视观众爱听、爱看。
从宣传形式上看新闻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所以它除了具有新闻的属性外还属于语言艺术范畴。它也要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加强语言的清晰度,运用发声学的理论是声音、气息自如优美,还要运用朗读学、表演艺术的理论熟练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使新闻播音的有声语言更具有逻辑性、情感性和丰富性。让语言表达技巧融入到文稿之中,这样才能使新闻播音更能体现政策分寸,更能鲜明的体现是非和美丑,更生动的传达时代精神,否则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在新闻播音中要充分发挥播音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必须遵守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那就是站在无产阶级党性和党的政策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的特有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行之于声—及于听众”的过程,以积极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再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题材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出稿件的精神实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遵循正确的创作道路,新闻播音员除了日常的学习和积累外,在这个阶段特别要求新闻播音员发挥作为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以敏锐的感触、热情的创作去完成新闻节目的播出。
把文字稿件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中也会呈现创作的多样性。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和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是紧密相连的,只强调情感,易使技巧得不到充分展示;而只强调技巧,有了技巧就有了一切也会走上技巧之上的邪路。应该是有声语言“声情并茂”,情发于内而声形于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情感是起主导作用的,而技巧是起反作用的。没有感情的声音是空洞的声音而没有技巧的声音,当然也是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声音是不会吸引观众的。
四、责任意识
新闻节目播音不是播音员的个人活动,而是严肃而认真的传播工作。播音员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而这个人不仅仅是播音员而是社会化后的人的抽象代表。播音员以小我的角度和状态来阐述大我的现状,就是说播音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只有严肃认真,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播音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创作原则的酝酿、创作状态的调整。播音稿件要迅速及时的播出,播音员不能敷衍了事而应精神集中、从容镇静。在屏幕前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可随意而为之。一个字音、一个停连的差错,都能反映出创作态度的问题。应努力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稿件内容。
播音文稿题材、体裁的多样要求播音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底蕴,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驾驭文稿的主动权。阅历的欠缺、知识的浅薄,会使话筒前的有声语言失去活力。同样把话筒前的播音看成儿戏,漫不经心、松松垮垮,表面上也许没有差错,但听众会感觉到你在应付差事,久而久之广播新闻的可信度就会下降,播音员的威望也会下降。
新闻播音员应该积极进取,应该认识到有声语言的创作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既不应该漫不经心,也不应墨守成规,每一次播音都不应该把它看成是前一次播音的体现和重复。播音创作的灵魂就是一个新字,要做到常播常新。
在广播电视的传播中,从播出的指导思想到具体的政策精神,从工作中的组织纪律到各个程序的密切配合,都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甚至产生自由化倾向,这是不允许的。把节目看成是自己的天地,把同行的建议和领导的审查看成是干涉,一意孤行,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应不断提高新闻播音员的素质,加强纪律意识,以保证电视新闻的安全播出。
第三节 新闻播音的特点及要求
一、新闻播音的特点
新闻播音的特点是用事实说话,以新动人。所以“用事实说话”是播音员运用新闻播音语言首先要再现的一个特点。“事实胜于雄辩”,这是人们熟知的道理。新闻价值主要体现在新闻事实上,是靠事实本身的力量打动和影响听众的。
“用事实说话”在新闻播音中的体现首先是真实感的获取与表达的问题。所谓真实感,就是播音员依据新闻稿件提供的真实材料,通过情景再现等一系列播音创作思维活动,把自己并未亲历的事件,加工成似乎是自己亲身去采访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一样。这种对新闻事件耳闻目睹、亲临采访的感觉的语言体现,我们就称之为新闻播音的真实感。
新闻播音当前多数是以新闻稿件为依据的再创造活动。新闻稿件所报道的事实,大多数不是播音员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的。一次新闻节目有很多条消息,它们反映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领域所发生的不同事件,要播音员事事目睹、事事亲历也是不可能的。这样,播音员在新闻播音的再创造活动中首先就遇到一个“有无其事”的问题——报道的真实性问题。如果播音员对所报道的事实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在再创造活动的过程中就不会发挥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话筒前就会感到心虚。如果对真实性的问题漠不关心,只是抱着单纯任务观点去工作,他的播音就必然失去有声语言的感染人的活力,成为平淡无味的念稿。只有对我们广播所报道事实的真实性确信无疑,树立坚定的真实信念,在再创造活动中才能调动起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信心十足地去完成传播任务,因此树立真实的信念是新闻播音再创造活动中能否充分体现“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真实感是由两方面构成的。一是把稿件中的新闻事件加工成自己耳闻目睹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二是以记者身份出现在现场的采访意识。
新闻节目的内容包含了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所报道的新闻事件中,其中一部分的真实性是明显的,真实感的获取也不太困难。如重要的会议信息,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等我们较为熟悉的事情。但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不熟悉,甚至没有听说过的,那么对其真实性的认识和真实感的获取就很不易了。所以播音员如果没有生活的深厚积累和广博的知识,缺乏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新闻敏感和符合于新闻工作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很难把握新闻事实的特点,很难获取到真实感的,新闻播音的“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就很难得以体现。
“以新动人”是构成新闻播音特点的又一重要因素。
只有事实,但如果它不是新鲜的事实就不是新闻。新闻播音的真实感体现了新闻事实的真实性;新鲜感体现了新闻事实的新鲜性。这两者结为一体,密不可分,构成了新闻播音所独具的特色。所谓新鲜感,从听众接受的角度讲,就是要使听众鲜明地感受到播音员报道的是他们关心或感兴趣的最新鲜的消息,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并从中受到感染。
从播音创作的角度讲,新鲜感是否可以这样概括:把刚刚在事件发生现场所见所闻迅速地报告给听众的迫切感。
播音员的新鲜感是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创作活动。这些因素往往又不是孤立的,而是几种因素的合力形成的对播音员感官的刺激。只不过因情况的不同,某种因素对播音员的刺激显得更加明显,更加突出,使播音员最易于捕捉到、感觉到而已。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些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时间的因素,稿件内容的因素,稿件形式的因素,听众的因素。
新鲜感(或曰新闻播音创作灵感)的产生带有突然性,但它又是事物的必然性的特殊反映。它是在播音员的日常积累和丰富的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播音员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具体的新闻播音再创造的活动上,在认真地思索,艰苦地探求时产生的。不具备这两个基本条件,临时乞灵于新鲜感的降临,新鲜感对于这样的播音员是不予惠顾的。
二、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
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就是:
(一)叙事要清楚;
(二)新鲜感要强。
(一)叙事要清楚
透过稿件文字还原新闻事实,在播报之前不仅要做到“知其然”,而且还要略知其“所以然”,这是将新闻事实叙述清楚的前提条件。新闻内容包罗万象:有的是简单的消息,有的却是引人注意的动态或是发人深省的现象,所以在凭借稿件文字了解事实表象之后,往往还需要探求其深层含义。这就需要我们将这一事实摆在它特有的时空坐标上,上挂政策,下联实际,明确其宣传背景的宣传目的,广义备稿在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积累知识,学习政策,了解实际,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程度是每一个新闻播音员、主持人所必须的,否则只能做一个“匠人”,停留在见字读音简单成句的水准。业内人士常说:“播新闻不难,播好新闻可太难了。”恐怕道理就在这里。
新闻稿件的结构有它的体裁特征,熟悉其导语、主体和结尾(有的还有背景材料)的三段式结构,对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十分重要。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则要分别注意以下问题:
分析确定导语的语句重心,避免语势平直架起。导语“纲举”鲜明,导向清晰,新闻事实本质便一“耳”了然,而后的新闻主体部分方可顺其势“目张”明了。
新闻主体部分是事实的展现部分,最忌讳的就是摆单句,摆成一片散沙或一团乱麻。应该从宏观入手,先确定重点和划分层次,通过语流曲线的对比变化将重点突出,将层次内部集中,将层次间的转换显露。尔后,再一步步地走向微观落实,如层次内部的相对集中,是通过关联密切的语句关系和每一语句的准确表达来实现的。在这一环节,处理好句子,强化句与句间的关联至关重要。
明确背景材料的用途,充分发挥内在语的作用,避免直白肤浅和故弄玄虚,不躁不饰地将背景材料交代透彻,这样才能使新闻内容更加重点突出,使新闻价值所在更加明确。
结尾部分要注意与消息全篇的呼应,将语气自然过渡转换,自信平稳地将句尾“蹲住”,给人以结束感,并将新闻内容引向深化。
为了在快速运动的语流中仍能将事实叙述清楚,首先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做保证,比如,明亮、坚实的声音,通畅自如的气息,标准清晰的字音,灵活的口齿等等。这些是需要在持之以恒的锻炼中逐步加强的,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切不可着意去调整、改进某一项目,或是着意去展现某一项目,瞬间对内容的疏忽都会直接影响语意的清晰度,使事实含混。
(二)新鲜感要强
“我们的新闻播音要用时代的新鲜气息吸引和感染观众”,这种新鲜气息来源于播音员对新闻事件、新闻稿件的认识和感受,而这些又直接受到他个人的政策水平、新闻敏感度和知识结构状况的影响。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一篇新闻稿件到手,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新鲜点、感受到新意,是要有一个积累、熟练过程的,每一个新手要不厌其“繁”,才能有日后的其速、其准。开始的时候可以先摸索在广阔新闻背景中绘制这一新闻事件的坐标图。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要谈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再在同一时期的不同事件的类比中或对同一事件的各种报道中(横向比较),和同一事件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对比中(纵向比较),找到它的特别之处即新意所在。新意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事件新、政策新、思想新、角度新、形式新、听众新等等。稿件的新意被播音员的主观感受强化并向宣传目的的方向转化,这便形成了一股内驱力,通常把这种力称为播讲愿望。不同体裁稿件引发的播讲愿望都会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新闻稿件刺激产生的播讲愿望可大体地概括为“先睹为快之后产生的欲先吐为快的冲动”,这不仅是新奇感得到满足和得以宣泄的愉悦,更是宣传目的得以实现的愉悦。以上这种有特色的播报愿望在播报过程中被有声语言的反馈不断加强,再反过来驱动有声语言,更加有活力,有新鲜感地顺畅向前。这就是新闻播报的创作形态,它的源头是“新意”,它的归宿是播报语言的新鲜感。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新意,体现新鲜感,我们在驾驭具体语言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膈肌活跃,气息带有明显的弹发跳跃感;声音明亮、轻松,字音饱满有力度;语式常扬,语气明朗有兴致;节奏简捷、明快顺畅。
三、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播音的表达特征比较
(一)有声语言是广播新闻播音创作的唯一手段。
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播音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其共性在于,二者都以有声语言表达为创作手段,所不同的是,广播播音是唯一手段,电视播音是主要手段;电视新闻播音比广播新闻播音复杂、繁琐,有副语言参与,关注点相对多。广播适应的是听觉语言,听众只能感受语音形象,既然、看不见文字形体,也看不见播讲人的形象。广播内容的表达,以及和听众的联系与感情交流,几乎全靠语言的声音,它是广播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
(二)广播新闻播音的语速比电视新闻播音稍慢。
广播传输方式的受限性,对广播播音质量的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广播新闻播音语速不能太快,不能超出人的生理、心理发出和接受信息的阈限。否则播者不易对所播内容心里过滤后再说出,并且字音不完满。而受者也来不及破译所接受的信息和输理其内容,从而导致播者不易说清内容,受者也不能听清内容。总之,所播的新闻内容让人听不清楚,那将会使传达的信息耗损。电视新闻口播,播音员说话的大多口型都一目了然地送入观众的眼帘,从而,进入其大脑,快速启动其认知语言系统,辅以言语、知识积淀。这样,电视观众对播音员口播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可易于并快于广播播音。
(三)广播新闻播音对咬字发声的能力要求高。
相比电视新闻口播,广播新闻播音仅有听觉一个传达途径,它是通过传输设备利用电波进行传递的,从生理、物理角度讲,播音员为了使受众接受信息更清楚,便不得不用加强咬字力度的方式来求得理想的播音效果。所以,广播新闻播音对咬字发声的能力要求高,更加注重播音发声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纯净度高,音高、音强的变化不宜太大,但是在其他声音背景中应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所以,播音员应该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手的创作手段。
思考题:
1.新闻播音的特点有哪些? 2.新闻播音如何做到叙事清楚? 3.为什么播报新闻时新鲜感要强?
4.广播新闻播音与电视新闻播音的区别是什么?
第二章 新闻播音的文案准备和稿件的有声表达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及对稿件的分析、示范引导、提问、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深刻认识新闻播音广义备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狭义备稿的基本方法,使之在播音备稿中能做到快速、准确理解稿件,为诉诸有声语言表达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时数:4课时
四、教学内容:第二章 新闻播音的文案准备和稿件的有声表达
第一节 新闻播音广义备稿
第二节 怎样理解新闻稿件
第三节 新闻稿件的有声表达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回顾上次课要点
(二)展开讲授:
第二章 新闻播音的文案准备
第一节 新闻播音广义备稿
我们在新闻播音之前,拿到稿件后,首先要备稿,也就是狭义备稿,是就具体稿件而言的,而狭义备稿是建立在广义备稿基础上的。现在我们具体讲新闻播音的广义备稿。
我们所播出的新闻稿件内容非常丰富,有国内的,有国际的,有时政、经济、工业、农业、军事、文化、科教、体育各个方面,这么大的信息量,而且在短时间内要很快理解稿件内容,准备播出,就需要我们平时要加强学习,勤劳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胜任播音工作。单靠当时是远远不够的,广义备稿是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政策观念,具有新闻敏感性。这绝不是套话,假如没有这方面的素养,就有可能胜任不了这项工作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从本质上说,不是个人的行为,它代表的是电台、电视台这一党和政府的宣传与论工具的群体形象。播音员、主持人在话筒前、屏幕上的言行常常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更是如此。否则,就会在政治上犯错误。这种事例是很多的。因此,就要求我们平时应当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的实习,要关心时事,保持敏锐的政策敏感和新闻敏感,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稿件和节目的精神实质。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某部队认真组织实施育才工程,喊响了“对战士的今天负责、为战士明天着想”的口号。通过调查摸底,针对35%的战士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开办了初高中文化补习班和厨师、汽车驾驶等专业培训班。几年来,已有732名战士经过培训获得了当地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等级证书。
(根据国有有关规定,征招城市兵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农村兵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而稿中为了突出培训成果,竟宣布有35%的战士为文盲、半文盲。这样的稿件播出后,在观众的心中形成的结论无外乎两种,一是报道失实,对媒体的信任动摇;二是对征兵工作产生怀疑,进而怀疑社会教育事业和国民素质影响很不好。因此这样的报道无论从价值因素还是社会因素的角度都不能采用。所以,作为我们播音员要有把关意识。)
某某乡是有名的贫困乡,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文化教育水平低,全乡没有一所像样的小学。但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筹资130多万元建成了一所一流水平的乡中心小学。
(这是一篇表扬稿,事情是真实的,新闻写作也流畅,乍一看,是一个好典型。但文中没有说明130万元资金的来源,是贷款呢?还是摊派呢?还是集资呢?是否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呢?另外,在尚未脱贫,还需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乡巨资兴建一所“一流水平”的小学,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呢?是不是应该先建几所“像样的”小学,解决更多孩子的入学问题呢?这样的新闻事实只顾了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虽然具有真实性,却缺乏合理性)。所以,做为播音员,新闻工作者,就要具有新闻敏感,要关心时事,要有政策观念。
二、要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扩大知识面。
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具有内容丰富的特点,所所播稿件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没有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就很难胜任工作。例如,某台的播音员把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把“天姥(MU)”的“姥”念成“姥”(LAO)。“把人口自然生长率降到14%,”错播成“14%”。(他把“%”分号看成是“%”分号后加个句号)造成重大政策失误。这些失误调对稿件的理解、感受,然而头脑中没有大量丰富预存的知识、信息作为参照,就不可能有准确的理解和深刻的感受,就不会表达出稿件,节目的深刻内涵。假如连稿件都看不懂,(我们学生中有此现象)自己都没理解,别人自然就听不懂。更不上快速理解稿件。所以,文化知识是基础。另外,深厚的文化修养还是构成播音员、主持人良好气质、风度的因素。文化的缺陷、知识的不足都会通过声音和形象表现出来。扎实的业务基本功和较强的能力素质。这里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吐字用声的基本功,是指吐字是否清晰,声音是否圆润,普通话是否标准。我们必须结合播音特点进行练声,平时准备不好,进播音室就盯不下。
二是语言技巧的基本功。我们光理解了稿件还不行,还要靠我们去用语言技巧去表达,去体现。假如这方面功夫不过硬,播起稿件方法单一,语言呆板,很难表达感情和内容实质。而表达技术的练习,并非一日之功,只有天天练习,反复琢磨,才能做到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三是快速准备稿件的基本功。分析理解稿件这是播音员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练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文章的主题,播出目的、内容的重点,所应持的态度和播出的基调,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坚持有意识的去坚持练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分析稿件的准备工作。(如:美国世贸大楼被炸这样的突发事件就没有时间备稿,可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快速备稿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广义备稿的范围,在平时养成,坚持不懈才能收到成效。
第二节 怎样理解新闻稿件
稿件是播音创作的基础,要想学会播报新闻,必须先学会看懂新闻稿,也就是理解新闻。大家都知道,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是专指新闻消息的,消息是什么呢?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真实——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它所报道的内容一定是真实、准确的事实。新鲜——它所报道的事实是新近发生或新近才被揭示出来的。
有价值——新闻事实并非一般新鲜事,它一定具有特定的新闻价值,比如:国内外大事,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动态变化,与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被普遍关注或感兴趣的信息等等。
简短扼要——它是对事实简明、扼要的概述,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传播快捷——它对事实的反映敏捷、信息容量大、传播手段先进,即可用最快的速度传播最大的单位信息量。
以上这些新闻稿件的特点,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以后新闻播报的各个环节产生影响。
表面看一篇字数不多的新闻稿件没有什么难懂的,但是要能透过文字准确地还原新闻事实,并且能将它恰当地摆放在广阔的时空面上、摆放在特殊的宣传背景里,真正地把握住其宣传目的,却是十分不容易的。有些新闻播音员播了很多年,却还总是被人批评说“太浅了”,甚至被刻薄地认为“有嘴没脑子”,原因恐怕就在于对稿件的理解太表面化,没有真正读懂稿件。一个播音员倘若习惯于不动脑筋,长此以往只能沦为将文字翻译成声音的机器,纵使他的声音再悦耳,语流再畅快,一旦整条信息被字儿化失去了内容,便失去了传播的意义。这种可悲的局面,是我们从一开始学习时,就应警惕,努力避免的。下面我们将逐一地讲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准确、深刻地理解稿件。
一、熟悉新闻稿件结构,了解基本事实
新闻稿件有着自己特殊的结构形式,熟练地掌握其特点,对于清晰、快速地了解事实,对于以后用准确、明了的有声语言叙述事实是极为重要的。
新闻稿件一般是由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但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消息在主体部分中增加背景材料,也有的没有导语或结尾,在篇幅较短的消息中,导语、背景或结尾可能不是以独立的段落出现,仅仅是一两个单句。导语部分,它以最简短的语言,引导受众了解事实概要并提起欲知全部事实的兴趣;主体部分,它以具体的新闻事实材料,一步步地将导语中点出的问题交代清楚;背景部分,它借对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环境、条件等背景材料的介绍或技术性术语的解释,使受众更清楚地了解事实和它的意义及价值所在;结尾部分,它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总结,或是指出其意义,或是展望其未来,将全部事实内容引向深化。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多利羊患关节炎》这条消息:
【新华社消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而生的哺乳动物多利羊患上了关节炎,这是它的创造者维尔穆特博士昨天宣布的。
多利羊是在1996年7月5日出生的,现在还不到6岁,相对于羊的寿命还相当年轻。多利羊年轻时就患上一般在老年时才出现的关节炎,是很不一般的。维尔穆特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的采访时透露这一消息的,他担心这可能与现在使用的克隆技术有关,从而更引起人们对克隆动物可能带有先天健康隐患的忧虑。维尔穆特在谈话中还指出,很多克隆胚胎在母体中或在降生时死亡,他虽然怀疑这些现象都与克隆技术有关,但现在还没有直接证据。他说“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它的原因”。
维尔穆特这一宣布,导致负责推销维尔穆特克隆技术产权的英国PML公司的股票价格下降了15%。
这条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是导语,它是基本事实的扼要概括。它引起受众对“这一新闻事实意味着什么”的追寻。第二段的第一二句是背景,它通过对多利羊和一般羊患关节炎的年龄对比、分析使受众注意到这只羊患关节炎的不一般含义,更加引起对一下主体部分的关注。第二段的其他部分是这条消息的主体,它具体地叙述了是谁、在什么时候、怎样谈及此事的,至此全部事实都已清楚。第三自然段是结尾,道出了此事造成的影响,至此,这件事的典型意义、这条消息的新闻价值,也全部体现出来了。
新闻的内容包罗万象,这就需要播音员、主持人是个“杂家”,知识面要宽一些,否则连自己都搞不明白的事情,怎么能给别人说清楚呢?甚至会说出错误、说出笑话来。比如上面第一条消息,如果不了解世界上克隆技术现今发展的大概情况,甚至连什么是克隆技术都不知道,那么就只能照字读音,顶多能说明白有个叫多利的羊得了关节炎这么一件毫无价值的事情罢了。知识的积累当然靠往日的努力,但是也不要忽略了每播一篇稿,就学习一点知识的及时的积累。只要对每一篇过手的稿件都能认真地读、仔细地想,再加上勤于请教,也是一份不薄的收获、丰厚的积累。
二、联系背景,明确针对性,提高导向意识
作为新闻发布的消息都在传播着最新的信息,并对社会舆论起引导作用。播音员有时因对社会实际情况不摸底,或对党的方针和具体政策不熟悉,或是由于知识所限,理论水平不高等原因,往往会将一条很有信息价值的消息看得平淡无奇,播报语言只停留在浅层面的流畅之上,真正的内涵都从嘴下白白淌走了,若说到技巧的使用,也只能说是局部的“见字生情”罢了。了解新闻背景,明确针对性,新闻的导向自然就明朗了。这是不断培养新闻敏感,提高自身新闻素质的长线问题,但又是可以通过对每一篇新闻稿件的开掘来学习和切实提高的短线问题。播音员在学播报新闻之初,先要学会看透新闻,即把握新闻,这其中新闻的背景、针对性、导向是三个密不可分的主要成素,一定要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
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这件事的背景,二是报道这条消息的宣传背景或是叫播出背景。
对于什么是新闻事件的背景,我们在前面分析稿件结构时已经谈过了,在一般情况下,稿件会以明确的文字表述出来。什么是播出背景呢?“一方面是指和稿件有关的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另一方面,是指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现实情况及其变化。我们把前者称为‘上情’,把后者称为‘下情’,而下情里还有‘主流和支流’。”此外,媒体就此事前前后后进行的相关报道,也是播出背景的主要构成内容。当你明晰了一条消息的背景,这条消息的价值也就自然地显现出来了。当然,我们也应同时注意,“我们所联系的背景,不是漫无边际,牵强附会的。一定要从稿件的具体内容出发,切合具体稿件的实际”。
联系背景可以帮助我们从政策及全局的高度,从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上去迅速把握针对性,进而明确播出目的,强化导向意识。这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播讲愿望逐渐强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摆脱词语羁绊,走向宏观认识某一新闻事实的自主过程。一旦目的明确、导向鲜明,便如成竹在胸,即便是写得十分精练,一个字不能少的新闻稿,也会在你心中变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字儿化及见字生情现象的产生。
下面我们通过实例分析来进一步说明: 例稿1:
【本台驻香港记者报道】国际成衣展览会今天上午开始在香港举行,展品分别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带来了10多个系列、300多套服装参展。
香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制造中心之一,成衣出口量名列世界前茅。因此,这是举行成衣展览的理想场地,中国上海时装表演队10名女时装模特在展览会上表演了中国时装,这些富有东方韵味的时装,简练中见高雅,朴素中有华丽,受到了服装同行和观众的好评,有许多客商洽谈订货。
这条消息写得妙。妙就妙在它没去直接报道参展期间我国签订了多少订货合同,而不惜用三分之一以上的笔墨去交代背景,并用避实就虚的手法,大力介绍时装表演的效果,且只用一个表示程度的词语“许多”,在最后概括了洽谈订货的情况。这样既避免了因为合同数量有限,尽管大有突破,来之不易,报道出来却令人尴尬的局面,同时也让受众从中充分体会到,中国成衣制造业能走出国门,标志着改革开放政策已使我国的轻纺产品出口状况有了质的飞跃,而它初闯国际市场引起的普遍关注,可谓是初战告捷,前途似锦,备受鼓舞。
播音员在理解这条消息时,对其背景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这条消息的背景起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我国轻纺工业产品出口,以往是以原材料出口和廉价加工为主,成衣制作从未敢正式问津国际市场;二是这次中国郑重(由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带去10多个系列、300多要服装)参加国际成衣展览会,而且展览会是在世界上最大的成衣制作中心和出口大户——香港举行的,其参展者有来自亚、欧、美洲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播音员只有了解了以上背景,才能充分认识到这条消息的价值,进而引导受众产生我们在上面提到的那种“前途似锦,备受鼓舞”的体会,实现宣传目的。
三、抓住新鲜点,焕发新鲜感
我们的新闻播音要用时代的新鲜气息吸引和感染观众。这种新鲜气息来源于播音员对新闻事件、新闻稿件的认识和感受,而这些又直接受到他个人的政策水平、新闻敏感度和知识结构状况的影响。一个新闻事件发生,一篇新闻稿件到手,能迅速准确地捕捉到新鲜点、感受到新意,是要有一个积累、熟练过程的,每一个新手要不厌其“繁”,才能有日后的其速、其准。开始的时候可以先摸索在广阔新闻背景中绘制这一新闻事件的坐标图。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要谈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再在同一时期的不同事件的类比中或对同一事件的各种报道中(横向比较),和同一事件的不同时期的变化对比中(纵向比较),找到它的特别之处即新鲜点——新意所在。比如在1998年秋,各种媒体围绕抗洪抢险,相继播发了许多报道,播音员每当一个班都会接受数条这样的消息。会不会因为它们都具有相同的背景和一致的宣传目的,就变的毫无新意、焕发不出人们新鲜的感觉了呢?并非如此。只要我们认真地分析比较,照样可以找出每一条消息的独特之处,焕发新鲜感。
稿件是多种多样的,新意表现在各个方面,播音员寻求新鲜感大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事件新——例如中央台2000年播出的《西藏冷曲河段发生山体滑坡》; 政策新——例如北京台2000年播出的《北京市政府鼓励私营企业进军高科技技术产业》;
主题新——例如中央台2000年播出的《吉林省向“走读官”亮黄牌》; 角度新——例如新疆台2000年播出的《牧民斯拉木曝光滥砍滥伐者》; 思想新——例如山西台2000年播出的《太原学雷锋活动融入知识含量》; 形式新——例如北京台1999年12月31日23点10分播出的具有多点采访、现场口播形式特色的《中华圣火在这里燃烧》;
时间新——例如国际台1998年播出的《深夜来自抗洪前线的报道》; 受众新——相同内容重播时,可以从受众的更新中再重新唤起新鲜感。稿件的新意被播音员的主观感受强化并向宣传目的的方向转化,这便形成了一股内驱力,通常把这种力称为播讲愿望。不同体裁稿件引发的播讲愿望都会呈现出自己的特点,新闻稿件刺激产生的播讲愿望可大体地概括为“先睹为快之后产生的欲先吐为快的冲动”,这不仅是新奇感得到满足和得以宣泄的愉悦,更是宣传目的得以实现的愉悦。以上这种有特色的播报愿望在播报过程中被有声语言的反馈不断加强,再反过来驱动有声语言,更加有活力,有新鲜感地顺畅向前。这就是新闻播报的创作形态,它的源头是“新意”,它的归宿是播报语言的新鲜感。
思考题:
1、新闻稿件的哪些特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播音员对新闻稿件的理解?
2、所谓“联系背景”包括哪些内容?请问分析下面一条消息时,你联系到些什么背景?宣传的目的是什么?
【本台消息】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今天就中国和马其顿实现关系正常化发表谈话说,唐家璇外长今天同马其顿外长米特雷娃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公报,决定从即日起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这是中马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
章启月说,中国和马其顿有着传统的友好情谊和合作关系。两国1993年建交后双边关系发展顺利。由于台湾当局的破坏,自1999年以来中马关系出现了曲折。两年多的实践证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因此受到损害。中马人民都迫切希望两国关系能早日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中马关系正常化将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起点。
她强调,我们相信,在关系正常化联合公报的基础上,中马友好合作关系必将迅速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两国在国际上的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
章启月指出,中马关系正常化的事实再次表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不可分割的,中国政府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得到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图谋和做法都是徒劳的。
第三节 新闻稿件的有声表达
“用事实说话,以新感人”扼要地概括了新闻播音的特点。换句话说,新闻播音有声表达的基本要求:一是叙事要清楚,二是新鲜感要强。在努力实现这两项基本要求的过程中,我们会直观地体会到新闻播报语言的有声表达特色——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我们在此阶段的所有技能性训练,都将围绕这些有声特色的落实和基本要求的实现而进行。
一、基本要求
新闻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新闻稿件有声表达的基本要求,不论采取的是哪一种样式,宣读也好,播报也好,说新闻也好,都不能抛弃新闻的本质特征,不能抹杀其固有的传播特点。正如张颂教授在《朗读美学》中指出的:“由于新闻稿件是在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特定的需求、特定的渠道中形成并传播的,所以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体裁规范和传达样式。多年来已经逐渐积淀下来一整套规范模式,随着时代和语言的变化,新闻体裁和新闻语言也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使规范的模式成为开放的体系,变得日益多样化了。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稿件无论怎样多样化,也决不能改变它的本质特征和传播特点。”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柔媚新闻、调侃新闻的时髦风,把一组好端端的新闻播成“闲言碎语、磨磨唧唧、有气无力”,完全扭曲了广大受众心目中“言之凿凿”的新闻形象,追其根本就在于把新闻播报混同为一般内容的传播,全面否定了新闻传播的要意。要正本清源就得讲基本要求。
1.叙事要清楚:怎样才能将你心中理解的事实完全言表出来?怎样才能使受众在你快速行进的语流中“一耳朵”就能听清事实呢?这需要从技巧上逐步来解决:
为了在快速运动的语流中仍能将事实叙述清楚,首先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做保证,比如,明亮、坚实的声音,通畅自如的气息,标准清晰的字音,灵活的口齿等等。这些是需要在持之以恒的锻炼中逐步加强的,在新闻播报过程中切不可着意去调整、改进某一项目,或是着意去展现某一项目,瞬间对内容的疏忽都会直接影响语意的清晰度,使事实含混。
其二是要处理好句子。句子是新闻播报的最小表达单位,起码应该首先做到避免“字儿”化,而后是语句重音准确、停连符合语法规范。尤其要注意长句的结构和语句目的,应避免因重音过多和停连无序,致使语意含混。
其三是要组织好句子。这是指句与句的关联要紧密,随内容变化语气,使小层次的内容集中、鲜明。避免每句的语式都是从“0”开始,再到“0”结束,全篇堆散句。避免语式雷同的唱调出现。
其四是注意层次的转换与呼应。新闻稿件的结构缘起于它的体裁特征,熟悉其导语、主体和结尾(有的还有背景材料)的三段式结构,对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十分重要。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要分别注意以下问题:
分析确定导语的语句重心,避免语式平直架起。导语“纲举”鲜明,导向清晰,新闻事实本质便“一目了然”,而后的新闻主体部分方可顺其势“目张”明了。
新闻主体部分是事实的展现部分,最忌讳的就是摆单句,摆成一片散沙或一团乱麻。应该从宏观入手,先确定重点和划分层次,通过语流曲线的对比变化将重点突出,将层次内部集中,将层次间的转换显露。尔后,再一步步地走向微观落实,如层次内部的相对集中,是通过关联密切的语句关系和每一语句的准确表达来实现的。在这一环节,处理好句子,强化句与句间的关联至关重要。
明确背景材料的用途,充分发挥内在语的作用,避免直白肤浅和故弄玄虚,不躁不饰地将背景材料交代透彻,这样才能使新闻内容更加重点突出,使新闻价值所在更加明确。
结尾部分要注意与消息全篇的呼应,将语气自然过渡转换,自信平稳地将句尾“蹲住”,给人以结束感,并将新闻内容引向深化。
其五是区分层次。最能集中表现主题的层次是重点层次,该层次之中还有重点语句,语句之中又有重音,全篇的主次就是这样一层层地显露出来。层次和语句的主次之分,主要靠调整有声语言的疏密和语势来体现,重音和非重音的对比要靠音强和音长、音色的对比变化来体现。新闻播音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处处着力,都是重点便无了重点,力度就变成了笨拙。
2.新鲜感要强:为了能最大限度地传达新意,体现新鲜感,我们在驾驭具体语言技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膈肌活跃,气息带有明显的弹发跳跃感;声音明亮、轻松,字音饱满有力度;语式常扬,语气明朗有兴致;节奏简捷、明快顺畅。
现在新闻播报中有一种偏误,就是片面追求新鲜感和大信息量,编辑部发稿字数越来越多,播音员报播越来越快。这种形而上学的追求,使新闻播报乍听起来似乎很有朝气,新鲜感强极了,似乎非常流畅,信息量大极了,但是一串高声亮词儿过后却往往让人不知所云。高架平直快的语流难以使人听清语意,短促偏前的字音甚至使人难以辨清某些词意,急促漂浮的气息使播的和听的都人心躁乱。这岂不是事与愿违了嘛,本是想以新夺人,以大信息量与受众共享,如此偏误,结果是损失了信息,失去了受众。
二、语言特征及相关技巧
依据新闻播报的基本要求,在长期的播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它独具的语言特征。下面我们将分别概括介绍它的几项语言特征并讲解与其相关的表达技巧:
朴实无华——以叙述尤其以概述为主,无拖腔甩调,语气平实,无浓彩重抹。准确清晰——语音规范、字正腔圆(当然不是蹦字),语句规整,层次清晰,语意集中。
简捷明快——“感而不入”概述为主,音色明亮,语式常扬,不悠荡不拖腔。平稳顺畅——无大起大伏、无大停大连,重音少而精,少停多连。少吸勤补,换气无声。
新闻播报技术的提高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做单项练习,通过典型例稿重点体会某一项或几项技能,尔后再做综合练习,讲究技巧的综合性运用并探讨整组新闻的内部配合和新闻栏目的特色(如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综合新闻等)以及新闻播音样式的特色(如宣读式、播报式、说新闻)。
思考题:
1.为什么叙事清楚、新鲜感强是新闻播音的基本要求? 2.为了能将事实叙述清楚,在语言表达方面需做哪些努力?
3.请依照要求播报下面一条消息,尽量体现出其新意及新鲜的感觉: 【本台消息】一套以中国入世为主题的邮票将在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之日在全国发行,目前北京邮票厂正在加班赶印。
据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邮票编号为“特3-200”,全套一枚,采用华表、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作为画面内容。据介绍,这套邮票是国家邮政局近两年来伴随中国入世谈判进程,与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多次磋商后确定的。
4.你怎样理解“感而不入”概述为主?请举例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讲授以及对新闻播音作品语言样式的观摩、教师示范、提问、点评等各种形式,使学生明确新闻播音是广播电视传媒中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了解新闻播音目前常见的几种语言样式及特点、表达要求,掌握新闻播音宣读式、播报式、谈话式的表达技巧,以指导其技能训练。
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内容:第三章 新闻播音的语言样式
第一节 宣读式 第二节 播报式 第三节 谈话式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问)
1、最近广电媒体中关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相关报道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你看了那些新闻类节目?
2、你对这些新闻节目的播音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二)展开讲授: 新闻播音语言样式总说
往往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忽然有一天从远处飘来的广播的声音或从电视上看到播音员的表情及播音和平时不一样,这时我们一下子有一种反映,又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了?认真听后发现原来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了;我们党又有重大方针政策出台了;纪念长征胜利70年周年大会召开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逝世了„„
这说明播音员不同的播音表达方式伴随着不同的稿件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播音员要具备不同语体运用不同播音表达方式,不同技巧的能力。不同的稿件在播音时运用的基调、语速、语气、重音选择、停连的确定等等技巧就不一样。看起来,新闻播音不只是照着稿子读一读,而是有许多技巧和要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新闻播音的语言样式。
新闻播音从来就是播音业务的主体,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员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新闻节目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拳头”节目,从中央电台《报摘》,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到各省的《全省联播》,甚至市台、县台、区台都有新闻节目。新闻节目是电台电视台的常态节目,每个台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有专门的新闻频道,地方各个台也有专门的新闻频道、新闻频率。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新闻,新闻播音员倍受人关注。所以,新闻播音非常重要。新闻播音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一个重要的业务种类,能够胜任新闻节目各种样式的播音,是对我们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重要的业务能力要求。
目前,我们新闻播音的语言样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宣读式、播报式和谈话式。
例如这样的稿件就要用宣读式:
【宣读式播音举例: 胡锦涛同志简历
胡锦涛,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人,1964年4月入党,196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播报式播音举例:
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说新闻(谈话式)播音举例
有了钱呢,吃点儿好的,喝点儿好的,对健康有好处,但是千万不要抽烟。今天是世界戒烟日,您相信的周钧要给大家上一堂戒烟课。:
这三种样式都是根据不同的新闻稿件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反过来又为其特定的内容和形式服务的。也就是说什么样的稿件用什么样的播音样式,而不是所有的新闻稿件用一种表达方式。有些人认为新闻播音就是普通话好一点,照着读一读就行了,其实远没有那么简单,都是有技术要求的。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这三种样式都有各自的特色,但都不背离新闻播音有声语言“朴实无华、准确清晰,简洁明快,平稳顺畅”的总体特征。
下面讲述第一节的内容:
第一节 宣读式
一、宣读式播音的特点:
1、规格最高:宣读式又叫宣告式,是一种非常态样式。它是在有些稿件必须需要郑重宣告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适用范围比较窄,仅适合于某些特殊的体裁,比如:公告,通告,讣告,命令,通知,名单,简历,条文,电文等。人称是三种新闻播音样式中“规格最高”的“重量级”。宣读式的日常节目中使用率不高,但是由于它在气息、声音、吐字,组句方面有特别严格的要求,所以是考核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功力的“硬指标”,是我们播音员应当具备的重要技能,也是训练提高我们语言表达基本功力和专业素质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2、规整性强:宣读式稿件是不允许做口语化处理的,必须一字不差的照原样播出,因此它带有很强的书面语印象,它的吐字归音、语句停连处理都比较规整,播音讲究字正腔圆,语音标准,和其它两种样式相比,是规整性要求最严的一种。
3、“郑重宣告”:是这种样式的基本特色,它既有发布新闻的新鲜感,又有发布重要消息的严肃感和持重感,可以说是一种被加工美化的、自如化了的“宣读”。
二、宣读式播音的表达技巧和要求
1、理解稿件。对一条新闻稿件的理解,不是简单地拿到稿件以后看一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语法逻辑通不通,而是我们的新闻播音要用时代的新鲜气息吸引和感染受众的话,它源于我们播音员对新闻事件、新闻背景、新闻稿件的认识和把握,源于他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把握,政策水平的高低,源于他们新闻敏感度和知识结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功,(表达是外功)需要我们有丰富的内涵,有较高的素养,这是一个积累熟练的过程,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才能做到其速其准。
2、心理状态。由于宣读的内容都事关重大,我们首先要把握住的就是宣读者对宣读资格的自信。因为此时的你已不再是生活中的你,你已经成为公众形象。也许你本人只有20岁,但此时就需要有中年人的成熟和自信,充分相信自己有资格有能力代表媒体宣读这份文告。只有进入了这种特定的创作状态,深感责任的重大,才能从心底焕发出宣读的主动性,获取宣读的感觉,进而刺激语言形成宣读的样式。有了心理状态才会有肌体反应,比如:沉稳自信就会气息下沉,庄严郑重就会肌肉绷紧,就会进入宣读的状态。当然,除了有自信的心态,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
3、气息控制。这种样态“气走丹田”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气息要用得沉稳、匀畅,听不出换气的声音,也没有憋气的痕迹。气口的选择比较理性,决不破坏语法的规范和语句的规整。注意气息不要太僵。
4、声音运用。不强调音色的多种变化,比较追求通畅,坚实和洪亮。音量在中等偏上,音调适中。不同的时代播音的音调高低也不同。
5、口腔控制。比较讲究吐字归音,要求字正腔圆。注意不要咬字太死,出现“蹦字”现象。
6、重音选择,停连处理,语气变化的分寸,都比较谨慎,规范,很少带有随意性。语速稍缓,通篇节奏平稳,节奏形式比较单一。但要注意克服呆板,句子散。
另外,由于宣读稿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在宣读式中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比如:贺电和讣告,命令和简历,在基调、语气、节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是宣读式是就一个固定的腔调,一定要具体稿件具体分析,具体变化。
【学生试播,个例讲解宣读式播音:
胡锦涛说,自70年前红军长征胜利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长征,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另外,我们在训练中要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的出现,比如:过分注意控制口腔力度而将字咬死、叼狠出现“蹦字”现象,甚至影响语意造成全篇散字一片。过分注意气息下沉,结果破坏了气息的自如运动状态,造成气僵、气噎、气憋影响表达。过分强调句子的停连规整,造成语句呆板、单一,同时也削弱了语句与语句之间的必然联系,造成全篇散句一堆。过分强调声音的坚实明亮,结果欠缺弹性变化,使语句色彩单一,影响全篇稿件思想感情的传达。应力求规整而不僵直、持重而不造作、有力度而不生硬。
(三)总结:宣读式播音需要播音员对新闻稿件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能进入播音创作中,而只有刻苦磨练,具备良好的声音状态和表达技巧才能更好地传达稿件的精神实质,适应日益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四)布置作业:
1、宣读式播音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要求是什么?
2、练习训练教材第二册中170页的一组新闻播音(交录音作业)。
第二节 播报式
播报式又称为播讲式,是一种常态样式,是新闻播音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这种样式语言规整简练,流畅自如,即带有报告新闻的振奋、准确和简洁,又保留了自然语式的自如曲线运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界于口语谈话和宣读中间的语言的样式,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广播电视新闻绝大部分是采用这种语言样式传播的,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代表性语体。(典型的如《新闻联播》《午间新闻》《整点新闻》等)。
一、“规整自如”是这种样式的基本特色。在三种播报样式中,它属“中量级”,既带有报告新闻的振奋,准确和简捷,又吸收了自然语气的轻松和自如。可以说是界于谈话和宣读两者之间的一种“半文半白”——半书面语和半口语的语言样式。
二、播报式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要求:
1、朴实无华(语气要求)——以叙述尤其以概述为主,无拖腔甩调,语气平实,无浓彩重抹。
举例,浙江省开始用法规形式保护流域面积占全省一半的钱塘江水域。
2、准确清晰(语音要求)——语音规范,字正腔圆(当然不是蹦字),语句规整,层次清晰,语意集中。标准清晰才能更好地传播。举例:
3、声音适中(用声要求)——声音基本在音域的中偏高处上下滑动,不靠前,不靠后,不低沉,不挤压。有声束感和立体感。要用实声,不能用虚声。举例:
4、语流晓畅(语流要求)——语言像泉水一样有一种流动感,“舒”而不“滞”,“急”而不“泻”。无大起大伏,无大停大连,重音少而精,少吸勤补,换气无声。浙江新闻多为叙述性的语言,应当多连少停,来体现新闻的及时迅速,在单位时间内,给人们更多的信息量。
例: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就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一事,向新社记者发表谈话,指出台湾当局来采这一措施对两岩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
三个逗号连起来,不受限制,停顿,语义清晰流畅,按标点符号停顿,语义清晰流畅,按标点符号停顿,语句就碎了,反而不清晰。
我们上面说过,播报式的使用范围最广,那么其中包容的个体样式就必然会千姿百度。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坚决从内容出发的原则,不要把播报式变成一种固定的腔调去套用所有的稿件。
下面选取两篇差异较大的稿件供同学们体会播报式中的多样变化:
例稿1: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5日上午分别来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候祥麟和王大珩的家,亲切看望这两位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
在看望候祥麟和王大珩时,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两位科学家致以亲切的问候,对他们不顾年事已高仍然十分关心和支持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表示感谢。他希望两位科学家健康长寿、生活愉快,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献计献策。
例稿2: 【据新华社电】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6日就俄罗斯莫斯科图什诺机场5日发生恐怖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遇难者家属表示深切悼念,向普京总统并通过普京总统向俄罗斯人民、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
胡锦涛重申,中国1政府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愿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为坚决打击恐怖主义而共同努力。
很多报道都类似这条消息一样,它不是对电文、对决定、对公告等内容的直接播送,而是对其要点的梗概介绍或转述,因此遇到下面这样的稿件仍要采取播报式而不能采取宣读式。
例稿:
【本台消息】 记者昨天从市教委获悉,为整顿高校考场纪律,市教委首次成立考风巡察小组,针对各高校的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进行全面检查。
随着本学期教学工作的结束,北京各高校将陆续进入期末考试阶段。为加大考试监管力度,市教委首次启动高校考风巡查工作,从各高校抽调大量考试专家组织成立“北京地区高等学校考风巡查组”。巡查组将对包括普通高校、民办高校、成人高校、高职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高校的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级考试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将由市教委公布。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考试管理难度增加,各种形式的违纪、舞弊现象时有发生。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很刹各种违纪、舞弊歪风,已成为北京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据介绍,本次检查将重点选择一批民办高校、成人高校和新建高职院校,以指导和帮助这些院校整顿考风考纪、规范教学行为、加大质量监控。
思考题:
a)播报式的语言特点有哪些?
b)播报下面这条消息,体会语言力度的变化。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在“十一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全国各族人民朝 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出坚实步伐之际,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 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报告今年政府工作基本思路和任务时指出,要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 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 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 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出席今天的盛会。在1 1天半的会期里,他们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 报告,审议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 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
第三节 谈话式
谈话式又被称这灾说新闻,也是一种常态样式。它在播音中比播报式用得少。自香港凤凰卫视的《鲁豫说新闻》(凤凰早班车)出现以后,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出现了许多“说新闻”的节目。比如:央视“第一时间”,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杭州还一个用方言说新闻的节目“阿六头说新闻”。
说新闻的样式比较适合社会新闻和新闻综述这样的内容和栏目,在这方面有它自己的优势。
谈话式的说新闻,在文革前后也曾出现过,那时是为了适应部分文化水平和不高的听众的需要,特意把新闻说得慢一些,为了让听众听清楚。比如对农村广播中的《老王说时事》。现在的广播电视栏目中出现的说新闻和以前的大不一样,是为了适应受众求异,求近,希望参与的心理,为了满足他们对综合性大信息量的追求而产生的。
一、“轻松自如”是这种样式的显著特点,是三种新闻播音样式中的“轻量级”。它在不失去新闻语言简捷。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了说话般的轻松和自然。它像说话,但是比说话利索有力度;它像播报,但比播报轻松随和。可以这样说,它的创作心态仍属于新闻,它的语言样式却属于口语——是一种被加工过的精制口语。说新闻在反映老百姓生活动态的社会新闻中有一定优势,但对重大题材和主流新闻样式就不太适应了。
二、说新闻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要求:
1、状态积极,语气较松缓。体现亲切、松弛与积极并不矛盾,积极的状态去控制自己的表达,才能更好地表现出轻松与自如,而不是懈怠。
2、吐字轻巧,干净利索,语音规范。说新闻的语言密度增大了,实际对吐字发声的基本功要求更高了,要求我们既轻快又清晰,让人听得既轻松又明白,要求吐字干净利索清晰,而不是吃字含混。
3、音量选择自如声区中部,音量不宜过大。在一定的音量范围内变化较丰富,小实声。音量大反而拙僵持,使轻松自然受到影响。
例如:正在青岛举办的啤酒节人气真是旺,两天里游客们一共喝了90吨啤酒„„。
4.灵活自然,交流感强。说新闻更容易拉近主持人与受众的距离,要通过语气表现贴近感,要求主持人能较好掌握通综合控制把握语气松弛的技巧,喉部放松的技巧。
对说新闻,有些朋友的认识太简单化了,以为就是在原来的稿子中加些口语的“呢”、“了”、“嘛”、“的”、“那么”、“就是”等放松词。其实不然,要真说起来事先还得花费不少的工夫。有的是需要将原来的新闻稿按照口语化的一般要求(比如更多的使用简单句和短句,使用惯用词和听觉易分辨的词等等)重新改写,甚至还得按照某一个主持人的说话风格习惯重新改写。有的是在阅读分析了多少份不同媒体来源的新闻后,另行确定自己的介绍内容和方法,这时主持人手中可能只有材料、卡片和提纲,一切都在腹稿中,而后随想随说起来的,据说鲁豫就是这样工作。表面看起来轻松的语言,其的背后却不轻松,别有一番劳苦和功夫。
一个语言比较讲究的说新闻和一个贴近内容、语言比较自然的播报,单从语言样式上比较并没有太大差别,它们的主要不同是播报新闻更多的表现出的是媒体代言者对事件的客观概述,而主持人或播音员说出的新闻,却往往在客观中显现了自己的视角、感受和叙述习惯,也就是说渗进了些个性化的东西。那些在说新闻时总会或多或少带些夹叙夹议色彩的主持人,他们的个性表现就更为明显一点。也许人们喜欢听说新闻,最本质的原由恰恰在于它表现出来的那点个性。
在学习说新闻的过程中,现在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倾向,比如为了赶时髦装轻松,故意将标准语音掺杂进港台味、将简捷的语句加上好些“那么”、“好的”、“„„呢”这些累赘,将朴朴实实的语气搞的甩上拖下的;为了刻意表现个性,在每条中都干挤一两句牵强的议论或是让人笑不出来的“幽默”。这些做法会让受众心生厌烦,甚至降低人们对电台、电视台的信任和尊重,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
当代人对新闻的需求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追求多样化,他们既喜欢有些个性的说新闻,也喜欢干练的播报和郑重的宣读,几种样式各有千秋,在不同情况下人们会各有所爱,各取所求。谈话式的说新闻方式方兴未艾,必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是若以为只有谈话式才是今后新闻播音发展的唯一方向,那便不妥当了。
下面我们还另行选择了两份例稿供同学们练习,这两份稿件都是播出稿实录,它们都体现了编播人员事先加工的匠心,因此同学们上口练习时会觉得比较容易上路,能尽快找到说新闻的感觉。
例1: 上海990晚间新闻《各地晚报集锦》
《新闻晚报》今天在科教健康版的一篇报道提醒家长朋友们,不要对孩子进行“心理虐待”。报道说,生活中,不少家长经常脱口而出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没看见我正忙着,到一边玩去。”“你怎么这么笨,教了几遍还不懂!”家长随意说过也就算了,殊不知这样的说话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心理虐待”,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报道说,家庭破裂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心理虐待,因此也更容易出现各种行动问题。
如今减肥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可追逐这种时尚也得讲究点方法。要不然,受伤的总归是自己。《新民晚报》今天在社会新闻版报道,日前,一名女子因减肥不当而虚脱昏迷,幸亏被民警及时救助才转危为安。报道说,这名女子是陕西人,今年32岁,近日她服用了过量减肥药后持续腹泻,导致虚脱、昏迷。在昏迷前一刻,她拨通了“110”求助,这才拣回了一条命。
正在青岛举办的啤酒节人气真是旺,两天里游客们一共喝了90吨啤酒。《青岛晚报》报道说,昨天,12万名游客和本地市民前来为节日捧场,使啤酒城的14个饮酒大棚出现了“爆棚”的火爆场面。据啤酒节办公室统计,开张两天来,啤酒的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共有90多吨鲜美的啤酒进了游客的肚子。
例2:
《鲁中早晨》(黎明奏响多彩的旋律,清晨展开缤纷的话题……鲁中早晨)各位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醒目的一天从鲁中早晨开始了,我是路姗。
大家好,我是汪洋。今天是2006年8月17号,星期六。经过几天难耐的高温天气,今天我们终于盼来了凉爽。
今天白天我们会告别骄阳,多云的天空也会让大家放弃阳伞和墨镜,尽情的欣赏这清亮的世界,白天的最高气温只有24℃。
今天晚上您也会睡个好觉,白天的南风到了晚上会转向北风,风力有3—4级,最低气温是17℃。
这样的好天气,希望您和我伴着好心情一起度过鲁中的早晨。
今天的《鲁中早晨》我们仍然要请大家“喝”新闻早茶,让您了解最鲜活的资讯。
以我市股民张全家为原告的“中国股评第一案”去年底,因为法院强制执行了被告股评家熊劲松的财产人民币8万多元,有了一个了断。但是今年8月,熊劲松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张全家及《上海证券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提出1000多万元的精神赔偿的要求。
案件昨天开庭,《广州日报》的记者窦丰昌先生直击现场,稍后窦先生将通过我们的《新闻进行时》向您介绍案件庭审情况。
《市民声音》的热线电话31813192 31842226在6:15分准时开通,欢迎您讲述身边的新闻,反映您所遇到的问题。
还是先来品品《新闻早茶》吧。
当代人对新闻的要求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追求多样化,他们既喜欢有个性的说新闻,有的喜欢干练的播报,有的喜欢郑重的宣读,我们只有刻苦磨练,努力掌握各种表达技巧,才能适应日益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新闻播报技术的提高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做单项练习,通过典型例稿重点体会某一项或几项技能,尔后再做综合练习,讲究技巧的综合性运用并探讨整组新闻的内部配合和新闻栏目的特色(如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综合新闻等)以及新闻播音样式的特色(如宣读式、播报式、说新闻)。
思考题:
1.新闻采取“说”的方式,为的是什么?
2.“说新闻”要避免哪些不良倾向?你能在所听到的新闻中辨别出这些问题吗?
3.在报纸上任选两条消息,将它们改编成适合说的新闻。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理论讲授及对相关新闻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的化妆造型的分析,阐述电视新闻口播副语言手段与运用,了解并掌握良好屏幕形象的技巧的要求和把握的原则,为日后胜任新闻播音主持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教学内容:第四章 电视新闻口播副语言手段与运用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提问
1.从中央到地方台你较欣赏那个频道的播音员、主持人的造型风格? 2.你喜欢哪位新闻播音员、主持人的化妆造型?为什么?
(二)展开讲授:
第四章 电视新闻口播副语言手段与运用
一、副语言概说
副语言,指除有声语言以外,人体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以及附属于人体的服装、饰物、化妆等。它包括形象造型和体态语两部分。
在人际交流与大众传播活动中,副语言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有声语言,大量信息正是由副语言传播的。如果说,有声语言多与人的意识相联系,那么,副语言则多与人的潜意识相联系,它能下意识流露出人内心的真情实感。因而,它的作用不言而喻。
副语言的功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传达态度与情绪。二是,辅助有声语言表达。三是,代替有声语言。
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出镜,他的形象直接呈现于广大电视观众面前。有声语言与副语言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完美的屏幕形象,完成好口播任务。良好屏幕形象的形成有一定的要求和把握原则。
二、形象造型
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新闻工作者,因而,在屏幕形象造型方面,不同于文艺与其他类节目的要求。
1.服装
服装早为副语言的元素之一,具有很强的启示性与象征性。如衣服的颜色、样式甚至质地等。正如我们所见,每逢节日或过年,女电视播音员的服装颜色多艳丽,衬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有的还穿上中式对襟上装,显出民族特色。而遇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去世,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这样的情况,男女电视播音员便穿着深色、素色服装,以与当时的气氛相合,表现人民的哀思。就是1998年夏的抗洪抢险时期,电视播音员着装颜色素淡,这符合当时人们的心情。更有一例,足以说明电视播音员着装颜色、样式的重要性。一次中央电视台的一名男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穿了一件深色中山装,于是,人们议论纷纷猜想是不是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有变化了。其实,只是那位男播音员当天没有找到其他衣服,就穿上了这件中山装。一个纯属个人行为的举动却引来了不小的波动,足以看到服装的象征性。因此,绝不能小视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着装问题。
那么,电视新闻播音员的着装有何要求呢?
一般以质地挺括的西服、职业装为好。根据不同时段、不同新闻,以及不同气氛,服装的颜色与样式可有些变化,但也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原则:不能穿没袖、衣服质地过软、过透、领口开度过大,衣服上镶有亮片、亮丝或过紧、带花的服装。服装应当大方、素雅、合体。因为,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新闻工作者,不是文艺工作者和服装模特,不必用服装来包装自己。但也不能太随便、不讲究。不追求新潮与艳丽,不等于不需要一定的色彩搭配与品位。例如,可以用衬衣的颜色和领子的颜色和领子样式来与外衣相搭配,或配上不同颜色的领带,是人感觉既庄重大方,又赏心悦目,端庄舒服,很符合自己的身份。
电视新闻播音员在着装时,还应注意服装的外衣与衬衫的颜色要谐调。此外,服装颜色应与出镜背景相区分,不应同色,也不要反差太大、色彩太多,显得杂乱、不谐调。
2.发型
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发型,一般女播以短发为主,显得精干(也可有长发)。男播发型,目前有分头、背头、寸头等。总体上讲,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发型也吧可追新潮和过于复杂。电视新闻播音员庄重大方的气质,发型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此外,发型也应注意与脸型相配,男播不能留胡子。头发不要太长。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发型应整体给人感觉:整洁、大方、美观。
3.饰物
电视新闻播音员一般在工作时不应戴戒指、手链,女电视新闻播音员也不应戴大耳环、或过大、过艳的各种项链。因为播音员的饰物太夺目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同时,也不符合新闻播音员的气质。
但女但是新闻播音员可以戴细的项链,项坠尽量要小,也可以在颈部系上一条薄丝巾,以不使颈部太空。或在胸上部一侧别一造型雅致、单色的小饰物,起到点缀作用。佩戴饰物的原则是:不夺目、雅致、和谐。
4.化妆
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化妆,一般不宜太浓艳,以自然为好,区别于舞台表演妆。大体讲: 眉毛,不应太细太长或太粗,过于夸张,似舞台妆。应与自己的眼型和脸型合比例,相适合。
嘴唇,不宜太红太艳、太抢眼。因人的脸上嘴是仅次于眼睛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说话时,它本身就具有动感很抢眼,再化妆过艳,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影响其对新闻内容的关注。同时,也有损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气质。还应注意,口红的颜色与服装、光线相适应,酌情使用。此外,嘴形不应画的太大或太小,应与脸型与各器官成比例。
眼睛,一定要画眼线,显得有神。假如眼型较好,化妆可不用假睫毛。底色,脸的底色最好不要太白,显得不够健康,应与自己的肤色、灯光性质等来综合考虑、合理使用,适应自己的肤色以及冷暖光源与亮度。
至于具体如何化妆及其化妆的要领,在后面的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形象造型章节中,会专门详细讲解。以下提示两点:
(1)男电视新闻播音员每次出镜,一定要化妆,这也是对工作、对观众负责的态度。不应怕麻烦,就不化妆了。但应注意男播的化妆区别于女播,不要凑合,也不应女性化,把握好度。否则,不是脸上黑乎乎一片发暗,就是色彩太艳、女性化引人发笑。就会破坏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气质。
(2)为了工作方便和需要,电视新闻播音员一定要学会自己化妆。目前国内有些电视台是专门有人化妆。当然,有高水平的专职化妆师化妆效果会很好。然而,实践证明,新闻播音员有专人化妆要受时间限制,与其等着别人来画,还不如自己画支配时间方便也不用等着着急。在专家的指导下,自己的妆一旦定型,每天化来并不困难,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缺陷与特点,化妆可以熟能生巧,画得更好。同时,也避免有的化妆师来自文艺化妆,妆画得比较浓艳和夸张,不适合电视新闻播音员。再者,一名电视播音员不会自己化妆,就不能称其为合格的电视播音员,因为,化妆也是电视播音员表达的一部分。
以上谈了电视新闻播音员形象造型的几个方面。下面,我们来看看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时体态语的具体运用。
三、体态语运用 1.头
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的头部动作分两种:一是无提示器的抬头动作,二是有提示器的头部动作。
无提示器新闻口播时,播音员要由低头看稿到抬头看镜头与观众进行交流,由此构成抬头动作。这个动作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小,会形成播音员的头基本不动,只往上翻眼皮的情形十分不舒服。过大,会使人感觉不稳定,影响播音员的表达与气质。播音员低头看稿时,不应头过低,头顶正对镜头。一般口播抬头交流时,只稍微扬起头,眼睛直视镜头中下部即可,头不应忽起忽落动作过大。此外,看稿时,头不要横向移动过大,尽量用目光扫文字,而控制头部动作。然而,无论是抬头的纵向(上下)动作,或看稿的横向(左右)动作,播音员都应有头的动作,不能僵持不动,否则太死板、不自然。也不能播音时用手打拍子。应当既对抬头动作有所控制,又不能没有,有度的把握。为此,电视新闻播音员应当专门练习此项技能,并使其与身体、面部表情、内心融为一体,分寸得当,恰到好处。
有提示器新闻口播时,电视机前的观众会感觉播音员就是看着他的眼睛与之交谈,更有利于同观众的交流。这种播音方式,虽然没有抬头动作,但也要有相应的头部动作。头部动作的原则,也是不能没有,也不能失度。集体要依所播新闻的不同内容、时段、语言样态而定。一般午间、晚间新闻的播法要比新闻联播的播法活些,因而,头的动作可适当大些;说新闻比播讲新闻活些,头的动作也可大些;即使一组新闻中,不同内容与基调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播指令性、公报等重大严肃内容的新闻时,头的动作就不能大,只微动。而播离人民群众生活近的或一些奇闻异事的软消息时,头部动作就可大些,但也要有度。
为什么有提示器播音还要有头部动作呢?原因有两个:一是,有提示器口播时,如眼睛一直盯着提示器,头却一点不动,会给人呆板僵直之感。二是,有提示器口播头的动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会辅助有声语言表达,传达一定的信息。例如强调等。
从电视新闻口播的实践来看,播音员的头部动作主要有这样几种:纵向、横向、斜向。具体讲,有单线、复线、综合式之分:即只有上下、左右、斜向为单线;既有上下、又有左右为复线;以上诸种都有的为综合式。呈现为:仰头、点头和摆头动作等。有机、合理的头部动作,可以透出播音员的自信、潇洒、端庄、大方。口播新闻时,切忌头部只平行左右晃动,似歪头显得小气。也不应在镜头前左点一下头,右点一下头,或一说话一点头,显得动作单
一、贫乏,使人厌烦。电视播音员对此,应多对镜自我观察与练习。因为,人对自己平时的习惯下意识动作往往不了解,只有通过发现问题,才能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适应工作需要。也可以说,电视播音员是从镜子与屏幕上才重新认识了自己。
总之,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头部动作多种多样,它无形中透出播音员本人的性格、气质、习惯。在使用上也是无一定之规,一切依播音员对所播内容的理解感受与播音要求而定。但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和谐、自然、大方。
2.眉
眉毛,也是人面部表情中的一环。在电视新闻口播中,眉毛不宜大动,更不应一个动、一个不动,一高一低不和谐,或是皱眉头、挑眉等,这些大多是人的习惯动作,是下意识所为,但也要有意识地自我控制。这方面,可多做练习,从镜子和镜头中来认识自己,改掉不符合屏幕形象的个人毛病。
总之,电视新闻口播中,眉毛不宜大动,与文艺、生活类节目有别,否则,会削弱新闻播音的庄重性,同时,也会干扰观众的注意力。因为,电视新闻播音员口播出镜大多占屏幕的二分之一,任何面部动作都极为醒目,所以,更应杜绝不必要的面部动作,去掉干扰源。
3.眼
眼睛,在电视新闻口播中具有双重功能,口播时,既要看稿(提示器与文字稿),也要通过它来传递所播内容与主题心态,因此,它具有生理与心里双重功用。
电视新闻口播时,与观众进行交流是眼睛的重要功用。比如,播庄重的内容时,眼睛透出严肃、沉凝的目光;在播轻松的内容时,眼睛中透出欢悦、活泼的神气;在与观众打招呼时,目光又充满热情、亲切之感。这些目光的表现与变化,都是随对节目内容的理解感受和观众的真诚之心自动形成,绝非人为表演的。
从整体上讲,电视新闻口播时,播音员的眼神应是集中,热情、充实的。集中,是指电视新闻播音员面对镜头口播时,应在目中无人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人。将镜头当作自己与之交流的对象的眼睛,平时与它,用自己的眼睛与之真诚交流。这样,播音员的眼神就会集中、不散、不死,因为他心中有人,眼中就有神。
热情,是指播音员在口播时,眼神中透出热情的目光。这绝不是指表层的微笑状,而是指目光中流露出一种热情、真诚、积极地神气,它蕴含着播音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及对所播内容的热衷态度。它不应是播音员本人的性格特点与个人喜好的心理反应,而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党的宣传员位置的“大局”角度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那种目光木然、冷漠、无精打采是极不可取的。同时,也要摈弃那种从头至尾始终瞪着眼、提着劲、或一笑到底的所谓有新鲜感、积极热情状,因为,那是一种表面形式,而不是真实、具体内心的反映。
6.播音主持创作原则 篇六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播音与主持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所在系(院)
传媒学院
专
业(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年
级
2013 级
姓
名
沈长梁
学
号
201303010251
指导教师(职称)
肖 蕾(讲师)
完
成时
间:2017 年 5 月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学院学士学位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论文(设计)
题
目 《浅析播音与主持中的情感表达》 学生姓名 沈长梁 学
号 201303010251 所在院系 传媒学院 专业(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
学 学 生 承 诺 我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活动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2 英文摘要............................................................3 前言................................................................4 一、播音与主持中情感的重要性体现....................................5 二、播音与主持在节目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5
(一)言语表达能力欠缺,难以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5(二)情感渲染不到位,无法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5 三、如何增强播音主持过程中的情感....................................6(一)保持独特的主持风格,以塑造节目标识为培养目标..............6
(二)提升用于基础能力,注意语言的规范性........................7(三)巧用情景再现,引起观众共鸣................................7(四)与受众互动沟通,保证节目的整体情感基调....................7 四、播音与主持节目中经典案例分析....................................8 五、结语...........................................................10 参考文献:.........................................................11 致
谢.............................................................12浅析播音与主持中的情感表达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过程中,情感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电台、电视台等节目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不仅要具有清晰地吐字发音,更要注重听众对于主持人的情感,以及节目中的把控能力和现场的表现力等。
一个节目的灵魂是其主持人,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就必须学习语言艺术的运用和在主持过程中的的情感表达。播音主持节目中的情感表达也是与观众互动交流的关键。本文将从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播音主持节目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如何增强播音主持过程中的情感、以及经典案例分析四个方面思考。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情感表达An Analysi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in Broadcasting Moderator
Abstract: With the An Analysi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s in Broadcasting Moderato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mo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compon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So the radio, television and other program host“s ability to update the request.Not only to have a clear articulation pronunciation, but also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udience for the host”s emotions, as well as the program in the control of the abilit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cene.The soul of a program is its moderator, who wants to be a good host who must learn the use of language art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siding.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in the program is also the key to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audience.Keywords:broadcast host;emotional expression;
前言
在我国电视广播事业改革与进步的背景下,电视广播事业组件市场化,这是电视广播节目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广播节目进一步发展的契机。现如今,我国进入到“媒体社会”,广播电行业随社会的影响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要凸显电视广播的优势,就要不断培养广播电视工作者的能力与素养。播音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与广大手中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这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播过程,而是语言交际中双向的情感的表达与交流活动。因此,播音主持人不仅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发声,更要培养自己在语言上的表现力以及在主持过程中的情感运用,这样才能够达到宣传效果,还能增加节目的感染力与与生动力,保证了节目的流畅度。
一、播音主持情感重要性的体现 目前,电视已经成为百姓必备的家电,在这种形式下,电视节目中播音主持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播音员主持人说话的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再加上人们审美要求的提高,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向着多元化方向靠近。以往经典的播音创作以“字正腔圆、朴实明朗”等作为要求,但现今,人们对于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性有了新的要求,富有感情的声音才能感染人。于是,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沙哑、哽咽、干瘪的音色被人们认为是有特点的、也是美的。
主持人的情感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虚拟的,在电视播音过程中主持人的情感对于其声音、表情以及所播报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主持人情感运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视播音所达到的效果。对于电视播音传播来说,情感可以说是一种中介,从某方面来说,它承受了社会给予的一些要求以及压力。在电视传播时,通过情感,观众以及主持人之间联系在了一起,它就是一条纽带,通过这条纽带,电视节目被广泛的传播,它还对传播的效果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果把情感当作一种进行电视传播的形式,而围绕情感怎样传播电视,借助情感怎样提高传播的效果,这就是最重要的问题。在传播电视时,情感时刻存在于观众以及主持人之间,而且他们之间的情感是要彼此沟通的,进而使电视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好。这就需要有观众的情感参与才可以构成情感作为电视传播媒介的主要特征,所以情感在电视播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情感表达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难以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有的主持人没有很高的文化底蕴,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有时用的词汇不恰当,有时会读不准音,又或者是对一些成语的意思不理解,就会张冠李戴,这使电视节目的效果大大减弱,同时还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此外,有的主持人想要幽默一下,然而却没能正确的使用,就会造成尴尬的气氛。所以,幽默对于主持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他们的幽默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内涵,要达到雅俗共享。然而,现在的有些主持人却没有把握好底线,在其言语中充斥着低级的趣闻,这会在某些方面给观众造成误导。此外,有很多的废话,不能精炼自己的语言以及言语比较空洞等等都是在表达情感时主持人存在的问题。将节目的信息合理并且准确的表达出来,这是播音主持人必备的根本素质。然而,在一些节目的制作中,有的主持人对信息不能进行准确的播报,找不到重点,因而就不能够获得观众的响应,更甚会大大降低播音主持节目的质量。
(二)情感渲染不到位,无法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 在一个播音主持的节目中,情感就是其灵魂。因而,在节目的主持过程中,主持人的情感是不是到位,这会大大影响节目的播出质量。主持人需要具备很多的能力,而情感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在节目的主持中,假设主持人没有投入情感,也没有面带表情,那么他们内心真正的感情就不能表现出来,因而就不能让节目感染到观众。
三、如何增强播音主持过程中的情感
(一)保持独特的主持风格,以塑造节目标识为培养目标
对一个节目来说,主持人不只是主题的提炼着以及传达者,他们更是一种符号代表,代表着这档节目是不是被观众所接受。而这就要靠主持人通过自己独特的言语将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我们就来谈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对赵忠祥来说,缓慢并且抑扬顿挫的语调是其特点;倪萍,更擅长那种煽动性的话语;而既犀利又精炼就是周立波的特点,汪涵在《天天向上》中有他独特的风趣以及俏皮。从这个可以看出,对于电台的播音主持以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来说,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要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不然,就不能在这个竞争中立足。所以,为了将情感更好的表达出来,自己特殊的主持风格是播音主持人必须要具备的,还要创造出一定的情感分为来感人观众,以便使观众对个性化节目的需要得意满足。
(二)提升用语基础能力,注重语言的规范性
在主持播音节目时,在应用语言时,主持人要特别重视其规范性,比如词语的意思、语法等等。高水平的普通话也是作为一个播音主持人来说必须要具备的,还要冲破一些枷锁,让自己的主持不仅具有个性化还具有创造性。比如,对一个新闻节目进行分析时,自己的理解是必须的,引用经典,灵活的解读新闻;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使主持的形式多样化,进而创造出节目的特定气氛,将该节目的风格鲜明化,从根源上使节目的魅力以及影响力提升。再一个例子,比如《舌尖上的中国》,在这个节目中主持人的文字表述十分独特,个性化的播音风格尽显,这样就使节目极大的受到观众的喜爱,很多其他的节目对它尽显模仿。
(三)巧用情景再现,引起观众共鸣
通常情况下,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养非常重要,一位有内涵、有头脑的主持人常常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袁鸣在海南所主持的一次京剧团成立文艺晚会中,非常巧妙地使用了嘉宾“南新燕”先生的名字,并灵活引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名句,从而合理地将晚会主题“古老京剧艺术跨越海峡,落户海南”融合起来。袁鸣通过这种巧妙引入名句,再现真实情景的主持方式,非常灵活地引出了嘉宾的身份,升华了晚会的主题意义,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
(四)与受众互动沟通,保证节目的整体情感基调在制作节目时,单方面的输出情感是播音主持人在表达情感时要避免的,又或者是只自己进行赏析或是自己陶醉其中。主持人必须要和观众有感情上的交流,进而达到和观众在情感上的融合。此外,在制作节目时,播音主持人必须要最大程度上和观众有着相同的感情基调,和观众一起欢乐,和观众一起悲伤。此外,要有着敏锐的眼力来发现生活中的情感,并且可以在一个恰当的时间里和观众分享、交流,进而使众多的观众积极响应节目,参与到其中,使播音主持节目更具有真实性,更加的可信。比如,在进行采访中,必须要有恰当的时机和观众进行互动。
四、播音与主持节目中经典案例分析
2000 年“艺术人生”开播,节目开播之初就以其独具韵律的主持风格和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打动了全国亿万观众。五年来,“艺术人生”像一条小河缓缓向前流淌,虽然时有风浪和急弯浅滩,但大多数时间仍然保持着其惯有的平静,像是诉说着许多动听的故事。
与其他访谈节目不同的是,“艺术人生”节目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这是“艺术人生”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节目有一句口号叫作“用艺术点亮生命,用情感温暖人心”就是一句形象的概括。其中凝聚着主持人朱军和整个节目组的情感投入。
朱军主持节目不是站在主持的外面,而是与被采访者的感情相交融。在他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之后,嘉宾经受过的心酸、痛苦或是快乐,他也许才会感受到。他就会跟随嘉宾一起进行情感的波动,感受他们的悲哀,享受他们的快乐,进而感染就产生了,在情感上也有了碰撞。
当初,在“中国十大名牌栏目主持人讲坛上”,主持人被朱军分为三个档次:从技巧上介入,在智慧上介入,从情感上介入。在他的想法里,最高的层次就是情感。“只有真正注入情感时,你具备的技巧,你的智慧就会自然而然的和你的情感相融。假设你没投入情感,只是靠着智慧或是技巧,那你就不能称为是主持人,智只能说是匠人”,艺术家和匠人的不同就在此。例如,一样进行雕塑,出自艺术家之手的就拥有价值,出自木工之手的就只能说是一件装饰品,是有区别存在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两者有一方是投入了感情,在进行创造,一个只是在纯粹的谈技巧。
在我看来“艺术人生”就是一首富有感情的小调,通过慢慢的诉说,将感人的音符表达出,会触动人心,会使人流泪,这就是永远留在人心的“艺术人生”。例如,在 2003 年,对刘欢进行访谈的录制中,跟随点亮的灯光,主任人以及刘欢走向舞台。一张旧的桌子,两张背靠的木椅,还有两个有把的白瓷的刚子,竹编的暖水瓶放在旁边,还有富有时代感写着建厂三十年的缸子。之后,响起了刘欢的歌声,朱军在访谈中融入其中,一起弹玻璃珠,滚铁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随着刘欢少年时代的老师、朋友还有妻子的陆续上台和讲述,流淌的时间卷轴徐徐展开,熟悉的音乐伴随着大屏幕的画面出现刘欢年少时曾经欢笑玩耍的胡同;今天已经白发苍苍的恩师的亲切话语;水均益、崔永元、那英等同龄人在唱片首发式上寄语的闪回出现在大屏幕上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通过一种音乐的手法表达怀旧的主题,以引起人们心里的情感共鸣。
结语
播音要有好的情感,然而好的情感不是单纯的技巧,而是播音员由内而外气质的散发。优秀播音员作品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这种波音中的情感“气场”来自于他对生活的满腔热情。
在生活中,播音员必须要更多的进行思考,具有发现的眼睛,更要有倾听的耳朵,通过他人的感受来找到情感的几点,进而使其变成自己的所感。对于一些著名的名家的作品要多欣赏,通过其优秀的作品来把握自己的感情,特别是十分优秀的是个朗诵。
通过播音,能够将自己的综合素质展现出来,比如文学以及气质的修养、声音的技巧以及一些社会修养等等。只有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提高,播音才会达到“内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对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思考[J].李玉屏.新闻研究导刊.2016(23)
[2]对播音主持情感表达的思考[N].李玉屏.山西日报.2016 [3]高静缘,《论播音与主持中的情感构建》J.《神州》,2013(13)
[4]刘建辉,《试析主持人在播音主持中的情感展现》J.《新闻传播》,2012(6)
[5]王荣,《论播音与主持中的情感表达》J.《新闻世界》,2014(9)
[6]姚笛,《在艺术中感悟人生》J《新闻与写作》,2006 [7]刘建辉,《试析主持人在播音主持中的情感展现》J.《新闻世界》.2012(6)
[8] 邓昱凡,《前夕播音主持中的情感展现》J.《戏剧之家》.2014(8)
[9]马平,《浅析播音主持的情感把握》J.《新闻传播》,2013.(11)
[10]李学南,《播音主持种情感因素的重要性分析》J.《青春岁月》.2015(19)致
谢
本论文是在指导肖蕾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专业知识渊博,治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精益求精。她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7.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探析 篇七
关键词:播音主持,个性化创作,创作渠道
当前, 主持人和品牌栏目均较多, 电视广播等媒体已趋向于多元化, 传媒行业快速发展使得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 因而主持人个性化创作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持人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 而独具个性特色的创作则可以消除观众的视觉、听觉疲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深入发展, 播音主持人已经成为栏目的主要代表, 他们的行为举止均影响栏目的整体态度和价值取向, 因而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对媒体的影响重大。
1 播音主持个性化创作的重要性
1.1 个性化创作蕴含着播音主持的独特风格
播音主持风格既能突出工作人员的人格魅力, 也能强化栏目的价值取向, 例如朱军的播音风格质朴、挥洒自如、感情奔放;李咏的播音充满磁性、声音浑厚、风格沉稳, 他们的播音主持风格各异, 听声音就能知其人, 有些观众甚至因为声音而喜欢他们的节目。
1.2 个性化创作体现了播音主持的特有魅力
播音主持人员的个性化创作与节目相互融合, 而他们又通过节目展现自身的魅力, 在央视老辈播音员当中, 多数人还能记得沈力柔情曼妙、饱满清亮、情感真挚的声音;当前的节目主持人中很多人喜欢看《星光大道》, 多是因其爱搞怪、小眼睛和亲切随和等主持风格。因个性化创作所展现的个人魅力是成功开办电视节目的必要条件, 也是主持人个性化才艺的证明。
1.3 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符合观众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观众的精神需求和欣赏水平都在渐渐提高, 他们逐步拒绝过于模式化的电视节目, 而强烈期待个性化魅力和风格的主持, 在当前的播音主持创作中, 无特色、单纯模仿的节目已经被观众摒弃, 因此增强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 并形成个性化的主持风格, 已经成为播音主持人员的工作目标, 所以播音主持人员应该在实践中进行个性化创作, 以创作出可以受到观众喜爱的节目。
2 播音主持个性化创作的主要原则
2.1 准确处理各类文体
播音主持是艺术类学科, 播音主持人员应进行个性化创作, 提升自己处理各类文体的能力, 用不同的声音展现栏目内容, 所以, 播音主持应了解主持事件, 在正式主持、播音之前掌握各类文体, 充分区分不同文体间的差异, 合理选择播音主持语言, 增强节目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以吸引观众的吸引力, 所以, 播音主持人员应强化处理不同文体的能力, 创造合适的意境, 做好个性化创作, 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以获得观众的认可。
2.2 个性创作应具有积极意义
广播电视影响着观众的舆论导向, 所以播音主持的创作需要以积极向上为原则, 给观众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 并为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播音主持人员的工作态度会影响众多听众和观众的情绪及思想, 由于播音主持人员的受众多, 他们的播音主持态度和形象会给群众带来重大影响, 因而在现实播音主持工作中应严格遵循积极向上原则, 例如严格要求自己, 增强语言的生动性、逼真性, 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 并保持真诚的态度。
3 播音主持个性化创作途径
3.1 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客观现实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源泉, 这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文学源自生活、艺术源自于生活”, 因而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创作也来自于现实生活;播音主持人员应该密切联系现实来进行个性化创作, 使其个性化创作更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 借此吸引观众、听众来观看和聆听。但是, 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模仿别人的节目创作风格, 当前的播音主持栏目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其中一部分主要是由主持人的个性创作所决定的, 所以, 播音主持人员应结合自身性格特点和生活经历, 创造独具个人魅力的节目;播音主持人员完全可以个性化创作节目, 但是不能随意创作, 他们要树立准确的个人榜样意识和节目传播意识。所以, 播音主持人要用真诚的态度进行节目创作, 为大众创造正确的价值、思想导向, 避免凭借主管意愿进行节目创作、传播。
3.2 联系现实, 开拓创新
播音主持人要密切联系现实, 避免与现实脱轨, 以保持电视广播节目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所以播音主持人要以客观现实为基础, 依据自身的个性化特点及亲身经历进行个性化创作;播音主持人进行个性化创作时应认清节目创作的底线, 不可将随意创作带进电视广播领域, 避免误导观众、形成不良社会影响。播音主持人要想创作个性化的作品, 必须增强自身的性格、知识、艺术修养、审美水平、生活阅历及专业素养, 因而, 他们在个性化创作中应借鉴、学习优秀的播音主持经验, 避免单纯的模仿他人的作品, 以创作出独具魅力、个性突出、风格鲜明的优秀播音艺术作品。
3.3 提升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 人们对播音主持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深层次的要求, 他们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自身形象、专业技能、政治素质、应变能力、独特魅力和心理素质, 更应该具备较高的交际能力、职业道德、人格修养等综合素养;在播音主持人员的个性创作中, 其综合素质的高低会决定其节目的质量。当前播音主持人员要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以提高播音主持工作的个性化水平, 他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 极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才能不断的创作出具有独特个性风格和魅力的节目作品。
综上所述, 播音主持人的个性化创作是一个持续性的、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在个性化创作过程中, 播音主持人应不断增强自身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创造出个性化的品牌节目。
参考文献
[1]贾宁, 李浩.追求播音主持语言创作“说话”的实质——论“播音腔”的含义[J].今传媒, 2013, 08:152-156.
[2]陈艳.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J].新闻传播, 2014, 08:128.
[3]吴昱.浅谈播音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特征[J].当代经理人, 2006, 12:232, 229.
[4]陶雨竺.如何让播音主持更具个性化、人格化与亲和力[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24:133-134.
[5]战迪.播音与主持艺术批评系统的功能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4, 1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