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19篇)
1.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一
藤城卫生院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化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院于2011年11月1日----2011年12月25日为辖区城乡居民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工作。整个体检工作按照“全面覆盖,免费提供,自愿参检,城乡均等,方便群众”的基本原则为居民提供健康检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我院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领导小组,按照藤县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方案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多次召集村卫生室负责人作统一部署安排开展工作。在村主要道路入口悬挂宣传横幅,在村委会 街委会张贴标语,通过村医挨家挨户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做好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宣传。单位办公室提前印制体检表格,采购试剂,校正体检需要用的医疗设备。制定好工作流程,落实人员分工。安排好分片体检日程并提早发放公告通知居民群众。
二 体检实施阶段,为了抓好体检质量关键环节单位抽调了各个科室业务技术精湛,服务态度优良,工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人员组成体检队。在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一个多月来体检队成员放弃了休息,为了方便群众积极主动深入农村及居委会设点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并利用下班时间做好当日体检资料的收集汇总工作。体检当中同时
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与意义宣传,对首次体检的居民为其建立好健康档案。对于体检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等居民群众利用公卫卫生网络为其建立好专档管理,以方便定期随访,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在本次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中,我院一共做了3773人次体检,其中新农合人数3069人,占参合人数的31.2%。新建档案人数211人,新发现高血压病人84人,新发现糖尿病病人35人,艾滋病检测人数2826人份。艾滋病检测阳性7人,通过今次体检工作让广大居民群众对国家医改政策更深入了解,意识到公共卫生项目中健康档案的建立对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通过健康体检能帮助居民群众做到“未病先防,小病先治”以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 存在困难 虽然我院高度重视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检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实际工作中大规模的集中统一体检对于一般乡镇卫生院必定要抽调大量工作人员,对于本来人员就不够充足的乡镇卫生院来说肯定影响了正常医疗业务的开展,高强度的体检工作也会使职工疲惫不堪。对于现有的医疗设备来说每天高负荷,超常规的运转,必定加速设备老化,影响机器寿命,增加维修支出。由于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本次居民免费体检提供的项目难以满足居民群众对健康体检的要求。
四 建议以后体检工作由局抽调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体检队,对乡镇卫生院形成帮扶,以缓解乡镇卫生院人员与技术不足。延长体检实施时间,相对减轻体检强度。增加体检项目,以满足居民群众的健康要求。同时为乡镇卫生院配备性能更优越的医疗设备,提高乡镇卫生院体检工作质量与效率。
2012-1-9
2.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二
一、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一) 居民进行自我保健、有效就医的需要。
对于居民个人来说, 健康档案是自我保健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 它记录了每位社区居民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过程。通过查阅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可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 有利于居民采取针对性的保健措施。
(二)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需要。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在客观上为社区医生的规范化服务创造了有利的资料条件。同时, 健康档案有助于医疗部门对居民的健康问题作出全面评价, 可作为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健康档案还可用于评价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有时还可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最重要的是健康档案可用于制定真实的健康保健计划, 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二、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经费投入不足, 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国务院2006年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 要把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引入政府工作目标。这一政策体现了政府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注与实际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 该文件精神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当做一项考核指标来完成, 这种情况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准确定位、服务质量的提高及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继而影响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
(二) 宣传力度不强, 人民群众反应冷淡。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配合, 而且必定涉及入户问题。据《中国卫生统计》了解, 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均有反应:健康档案不难建, 但要进家入户则是个难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宣传力度不够, 大多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等不了解, 概念不清, 持怀疑态度;二是一些私立医院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为提高门诊量, 增加业务收入, 开展了大量的所谓的入户“建档”, 发放“优诊”、“打折”卡片等活动, 类似于商业促销, 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三是居民担心个人隐私泄露。有的居民不愿意透露家庭成员相关信息, 甚至对建档工作人员提供一些不真实的档案资料, 也造成了健康档案建立的障碍。
(三) 建档内容标准不统一, 很难实现标准化管理。
在建档内容上, 有的首次建档只进行了档案封面、基本信息表和信息卡的填写;有的在前三者基础上增加了体检表, 责任医生和建档人等相关内容的填写没有进行统一要求。在服务项目上, 涉及妇幼保健的全区服务规范尚未出台, 也使得各地方各社区的建档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不利于日后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与利用。
三、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完善各项补偿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政府实行的社会公益事业,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领导和支持, 它的各项工作都将无法开展, 因此, 政府应重视加大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的经费投入, 积极完善各项补偿机制, 为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和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应积极主动与卫生、民政、财政、计生、残联、医疗保险和辖区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外援”。
(二)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群众主动配合。
创新宣传方式方法, 采用设置专栏、刊发专访稿件、报道典型事例等方式, 加强对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的宣传, 使广大社区居民充分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方法。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逐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 用事实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搞好宣传普及工作, 形成人人参与和支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 统一建档标准, 实现标准化管理。
要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009) 》要求, 做到统一内容标准, 明确其包含的具体内容。另外, 按照2011年国家卫生部要求, 统一编码规则, 采用17位编码制, 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要做到不空项、缺项、漏项, 保证建档质量, 切实为居民健康资料的动态化、网络化管理与应用打下基础。
(四) 转变工作重点, 提高档案价值。
3.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三
资源的不足,包括以下方面
当前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及管理不足,工作人员的福利,公共卫生经费,等各向补助无法及时发放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发展。
主管及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 ,相关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形成良好的联系,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其对上门建档和提供服务的社区医护人员持有戒备心理,及反感情绪。
社会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未能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建立有效的医疗关系,多数居民不愿到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体检诊疗,这部分群从的健康档案成了“死档”,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首诊负责”和“双向转诊”的作用,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无法体现全科医学的连续性照顾和协调性照顾。降低了建档率。
社区人员相对较少,专业人员不足,多数从临床医疗人员转型,缺少专业的全科医师,工作量较大较繁琐。
社区卫生服务站(点)未能及时的建立,使社区中心工作无法及时深入居民区也不能为社区中心及时提供居民信息。
观念意识的不足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认识不清,信任度不高,不能及时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居民身份复杂,流动性大,造成漏档和重档,干扰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社区居民经济文化层次参差不齐,部分群众健康意识欠乏,对建档工作不认可,认为没有必要建立居民档案。经济、地位高的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建档时就避重就轻、隐瞒病史或者回避。降低了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上当误解,部分商家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打作为居民免费建立健康档的名义,或骗取社区居民的信任。而社区工作人员真正入户建档或再次入户时,却遭到居民的拒绝甚至侮辱。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对健康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无法理解以社区为基层的照顾和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是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不能把它们已健康档案有好的结合。
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对全科医学、社区工作缺乏认识,认为不搞临床了只是问一问,写一写、交交差了事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工作时间与社区居民外出作业时间相重合,以致许多上班族未能及时建档和漏建档。
居民健康建档方式
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主要以入户形式和形大规模建档两种,形式上较为单一。双人或3人入户时往往被居民误认为社会上产品推销员,将医务人员拒之门外。在辖区开展大规模建档工作时,多数在公共场合进行健康档案中许多内容涉及到居民的隐私,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往往忽略保护个人隐私,询问建档者的相关隐私,使居民感到尴尬和不变而不回答或提供不真实信息,有时甚至拒绝建档。社区医务人员上门建档时,大多数仍身着白大褂、护士服由于传统信仰原因,有的居民对此特别排斥,更别提开展建档工作。社区建档工作大多在上班時间工作,许多上班族早出晚归,工作生活节奏较快,也无暇接受医务人员提供健康咨询服务。部分建档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路途较远或偏僻不便于患病居民及其他居民快速方便到达建档和诊疗,还易引起群众不满,体现不出全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
了解社区居民健康问题为其提供科学规范的预防、医疗、保健服务通过信息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全科医师可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的健康状况,为社区内高危人群的筛选,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奠定基础,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对社区健康问题做出全面的健康评价。有助于制定准确有效的医疗卫生计划,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还可作为政府及卫生机构收集基层医疗信息的渠道便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4.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四
我镇共有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数13323人,应建立13291份健康档案,已建立12399份,对于已经建立的老年人档案及掌握的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精神病等,我们根据上级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定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1、以建立档案框架、体系、工作机制为近期工作目标。今年建档工作以个人基本情况、生活方式问卷、一般性体检为主。各部门根据既往工作基础和现有条件,逐步完善档案内容。
2、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为主要建档对象,重点人群优先。为了提高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效率和应用水平,根据既往工作采集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优先重点人群建档,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3、各村级卫生室负责本村参加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利用村居民就医时机或委托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一般性体检。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对参合重点人群进行集中体检、入户问卷调查等方式补充建档和充实档案内容。
4、以医疗服务记录为主要建档内容。立足于健康档案的发展应用,通过与医疗服务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以患者生命周期为主线,整合患者医疗服务记录,并以此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健康体检。
5、健康档案的工作进程:从2010年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全镇总人口数13323人,其中老年人2037人,已建立健康档案12399份,65岁老年人建档1942人,已完成体检1846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1264人,B超检查376人,高血压659人,糖尿病139人,精神病58人。
6、新建居民健康档案446人,65岁老年人198人,高血压患者25人,糖尿病患者17人,重性精神病患者2人,均以完成随访,已按要求建档。
广福桥镇卫生院
5.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方案 篇五
为进一步做好完善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根据石门县卫计局工作安排部署,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特制定本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100%。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全体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所有村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等重点,重点人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率大于95%,其它一般人群大于90%。
3、年内65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规范建档率达100%。所有建档人群电子档案录入率100%;健康档案真实率达100%;电子化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9% 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50%;健康档案及时更新维护达到80%以上。
二、主要工作内容
1、完善纸质与电子化健康档案内容: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应主要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和主要卫生服务记录两部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记录、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其它卫生服务记录,今年重点做好个人的电话与疾病史的录入。
2、完善未建档人群补建档:通过日常门诊、疾病筛查、健康体检服务,医务人员网格化入户服务等多途径,采集到没有建立档案的人员的信息,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由中心或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为他们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录入电子档案系统,提高建档率。
3、完善档案使用:中心或村卫生室要在居民诊疗、医护人员网格化入户服务时,调取、查阅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或入户服务的人员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及时更新、补充健康档案相应内容。其它工作人员在居民外出就诊、转诊、会诊等服务记录,通过不定期进行信息沟通,及时将资料录入系统,保持资料的连续性。所有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4、完善健康档案归档:纸质健康档案以家庭为单位,统一放在一起,以自然村为单元,统一存放于村卫生室。对死亡或外出人员的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归档处置,每月报中心汇报上报。
5、完善健康问题干预和效果评价:中心或村卫生室要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相应的适宜技术和措施,组织实施辖区健康问题干预,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实施干预效果评价。
6、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发病报销情况信息,进行居民健康问题分析和干预等健康管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整理分析的居民主要疾病发生状况,指导合作医疗报销范围和比例等政策的制定,逐步提高疾病干预能力和医疗保障水平。
7、完善健康档案理,人员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接受本项目的培训,且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责任心。管理人员为居民终身保存健康档案,要遵守档案安全制度,不得造成健康档案的损毁、丢失,不得擅自泄露健康档案中的居民个人信息以及涉及居民健康的隐私信息。除法律规定必须出示或出于保护居民健康目的,居民健康档案不得转让、出卖给其他人员或机构,不能用于商业的。村卫生室因故发生变更时,应当将所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完整移交给中心或承接卫生室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拒不执行并造成档案流失、损毁的,依法追究责任。
6.居民健康档案清理工作方案 篇六
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做好全县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根据国家及省市检查考核有关要求,全县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村卫生室要经常开展居民健康档案核查核对清理工作,方案如下:
一、目标
确保每个居民有且仅有一份与其生活状况和健康状况相符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及体检表保存在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内;系统内的每份个人基本信息表均能对应一个实实在在的居民。
二、要求
将每个居民的基本信息表和最近次体检表打印后,请户主核对签名,进行纸质存档备查,同时录入系统;当个人健康状况或联系电话发生改变时,及时修改重新打印核对签字存档备查。即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的纸质备份和电子备份。
三、重点项目
重点清理湖南农村卫生信息系统中健康档案个人基本信息完整,本人电话及联系人电话有效,情况相符;体检表记录情况基本一致。如果更换电话请及时通知村医师修改系统记录。
四、清理方法:
可以采取打印每个人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和体检表,定期发村、组入户逐一核对签字,然后在系统中修正;也可以采取打印花名册(2014慢病培训资料28面)发村、组逐一核对,然后在系统中修正;在系统中清理时可以按核对记录逐一修正,也可以先将所有人口全部导出EXCEL后,逐一标记修正情况。村医日常开展医疗卫生工作时,随时可以使用全人口花名册记录核对修正辖区个人档案记录。即可以集中清理也可以经常清理。
五、清理内容:
1、清理重复档案:同身份证号码必经核实保留一份符合实际的基本信息表;先乡镇内清重档,再在全县档案中调取本乡镇对象进行调查清理,该迁入的迁入到位,该迁出的迁出到位(迁出迁入管档人员及本人或户主三方联系协商),共同维护全县居民健康档案;
2、清除无意义的错误档:将哪些已死亡多年或根本不存在对象的无意义的档案清除;
3、明确在三年前(1月1日为界)死亡的人口档案予以清除。三年内死亡的人口档案保留在死亡档案中,并注明死亡原因、死亡时间,即人口死亡后其健康档案应在系统内归入死亡人口档案保留三年;
4、确保每个人的基本信息表有身份证号(无身份证号者经本人或户主同意报公安安排),有1个(本人或联系人)以上是有效联系电话;
7.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七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院体检中心在2006年~2007年期间对10107名50岁以上农村居民开展免费体检, 其中50~60周岁有5495名、60岁以上有4612名。男4244名, 女5863人, 文化程度90%在小学及以下。
1.2 方法
填写健康档案调查生活行为习惯。体检项目包括: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心电图、胸透、B超 (肝、胆、胰、脾、双肾) 、检验 (血糖、血脂、) 。由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参加体检, 对全部受检者根据需要, 建议做针对性检查。
1.3 评估标准: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主要观察指标为<60岁和≥60岁2个年龄组常见病症的检出率及其比较。
1.3.1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 (或) 舒张压≥90mmHg[1], 或原有高血压病史。
1.3.2 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检查结果有异常者。
1.3.3 高血脂:
甘油三酯>1.82mmol/L, 和 (或) 总胆固醇>6.45mmol/L。
1.3.4 胆囊疾患:
包括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胆囊疾病。
1.3.5 血糖增高:
空腹血糖≥6.11mmol/L[2]。
2 结果
2.1 2个年龄组居民常见疾病检出率情况 (见表1)
2.2 生活习惯与行为调查
本地区50岁以上农民60.15%爱吃甜点、33.69%盐过量、30.51%嗜烟、10.95%饮酒过量, 28.19%常进食高脂食品;参与体力劳动者占32.23%、步行者占11.48%、参加体育锻炼者仅有7.08%。以上数据说明本地区农村居民营养过剩, 运动不足, 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者增多, 在心电图异常者中也以ST-T异常改变显示心肌缺血居多。
3 讨论
3.1 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
资料显示, 10107名体检者中体检结果基本正常者仅有897名 (8.88%) , 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胆囊炎、胆结石、白内障、血糖异常、肺气肿检出率较高。B超发现脂肪肝, 同时发现血脂升高阳性率也较高。这些病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 有些病症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探讨这些常见病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从而降低这些病症的患病率、增进身体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主要因素
在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研究中占第一位的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 其中危害较大的有吸烟、酗酒、不良生活习惯、缺乏锻炼等[3]。
3.2.1 50岁以上农村居民文化水平90%在小学以下, 不主动学习健康保健知识, 即使已有慢性病的人也存在治疗误区, 不按医嘱用药, 认为服药会影响体检结果, 在体检日晨停服药品, 平时随意停用降压、降糖类药。
3.2.2 生活行为习惯不良导致慢性病高发, 本镇属于苏南经济发达地区, 随着土地的转包与开发, 农村居民从事体力劳动者减少, 盐超量, 喜甜食、肉食与油炸食品, 嗜烟酒, 出行以车代步, 不注重体育锻炼, 导致营养过剩, 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在心电图改变中, ST-T异常改变者较多, 显示本地50岁以上居民存在着心肌供血不足的隐患, 此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时易被忽视;当出现明显症状时, 心肌损害已达一定程度, 不可逆转。
3.3 健康干预对策
3.3.1 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对健康知识的认知:
当人们了解了有关健康知识, 建立起积极的信念与态度, 就会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4]。针对50岁以上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低下的情况, 选择适合的健康教育方法, 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健康教育光盘、与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宣传资料。包括常见慢性病的发病机制、症状、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 使其对疾病的防治有一清晰的认识。
3.3.2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调整食谱:
本镇居民喜甜食, 以肉食为主, 炒菜油腻, 部分居民口味偏成, 而三高症的发生与饮食息息相关。结合个人饮食习惯,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食谱, 指导饮食原则是: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高纤维素、适量蛋白质、少用油与盐、少食动物内脏。
3.3.3 生活规律, 适当体育锻炼:
50岁以上农村居民不适合剧烈的体育运动, 要遵循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持之以恒的原则。老年人适合的运动有散步、慢跑、骑车等, 走路或骑自行车20~30分钟, 每周至少3次[5]。对于肥胖人员更应建立科学的锻炼计划。
4 小结
要提高50岁以上农村居民的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 必需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防病知识, 注重科学饮食减少三高人群, 适当增加体育活动, 不吸烟、不酗酒, 定期体检是疾病防治工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郝玉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110.
[2]陆召军, 李君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266.
[3]陈锦治.社区预防与保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49.
[4]陆召军, 李君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8.
8.居民健康的贴心管家 篇八
精细分组,精确指导
真光三居委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从最初10人组成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发展而来,成员从高血压患者发展到各种患有疾病的人以及健康人。如今,小组有59名成员:男性13人,女性46人;年龄最大的已有95岁,最小的为28岁;高血压患者12人,低血压患者1人,心脏病患者7人,糖尿病患者4人,脑梗后遗症者3人,肿瘤患者4人,亚健康者6人,健康者15人。
针对上述年龄差距大、健康状况各异、文化层次不同的组员,统一开展活动,效果可想而知。为了保证健康管理的效果,也为了便于管理,小组长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将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成员分为4个小组,即夕阳组(14人,平均年龄86岁)、常青组(16人,平均年龄62岁)、橄榄树组(15人,平均年龄55岁)、朝阳组(14人,平均年龄35岁),并分别设立负责人。如此一来,打破健康自我管理活动的“大锅饭”,为不同的小组量身定制“小锅菜”,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档案,针对性干预
小组成员中,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和超重的现象比较突出。同时,生活中存在的普遍性健康问题主要有3个:盐、油摄入量偏高;缺乏运动,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有关疾病的基本常识不了解,不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以及如何正确服药。
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这个“健康管家”为每位成员制定了个人健康档案和健康计划,并定期更新血压、血糖、血脂、腰围、体重等数据。小组活动中有退休医生全程参与,大家会定期对照自己的健康档案,结合目前的健康状况,互相交流分享,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更改或调整措施和方法。
形式创新,内容丰富
为了改善组员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素养,并且让小组活动贴近生活、不枯燥,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利用社会各类资源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学习内容。
首先,在形式方面,正如上文介绍的,小组活动会针对不同的分组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如:夕阳组都是高龄老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他们就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技能训练时手把手教,将每一节平衡操编成口诀,以便于记忆;而针对知识层次较高的橄榄树组、朝阳组,在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时,主讲者会尽量将相关知识原理讲透,技能训练时采用播放DVD与领操相结合的方式,鼓励组员加强联系,以便熟练掌握。除了定期请医生讲课,小组还充分利用小区现有的宣传工具,坚持每月一次黑板报、每周一次广播以及以季节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小区居民进行食品卫生、疾病防治、除害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宣传,增强居民健康意识。
其次,在内容上,以“贴近生活、科学生活”为目标,设立健康专栏进行“老年人生活健康常识”“养生食疗”“民俗民风”等主题的宣传。与此同时,结合各种健康节日,开展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防治以及保护眼睛、爱护脊柱等健康讲座与义诊活动。在技能操作方面,除了测量血压外,测量腰臀围、计算腰臀比和体质指数、学习平衡操、处理紧张情绪、放松肌肉等技巧和技能,也是组员的必修课。
9.2012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篇九
2012年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关系卫生事业良好发展、惠及广大居民群众健康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卫生部《关于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要求,从2010年起,我中心全面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为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12年6月底前,我中心辖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不低于80%。建档工作要覆盖辖区,重点人群建档率达到100%。
二、工作原则
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制定以下基本原则:
(一)以建立档案框架、体系、工作机制为近期目标工作原则。今年建档工作,以个人基本情况、一般性体检及重点人群建档为主。根据既往工作基础和现有条件,逐步完善档案内容。
(二)以参合农民为主要建档对象,重点人群优先。建立了较为完备、准确的人口数据。为了提高建立健康档案的工作效率和应用水平,当前以居民为基础建档,根据既往工作采集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优先为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档,逐步覆盖到全人群。
(三)我中心负责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利用辖区居民就医时机或委托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一般性体检。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对参合重点人群进行集中体检等方式补充建档和充实档案内容。
三、工作内容
1.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等。
2.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我中心负责向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辖区居民到指定地点接受服务时,由我中心专人负责对其进行基础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同时,我中心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疾病筛查、健
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完善建档对象的健康档案。
3.电子档案录入:加快电子档案录入速度,电子档案信息录入要全面、准确无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电子档案录入率到2012年6月底达到80%,到2012年底前达到100%。
四、进度安排
根据我中心的实际情况,整个工作时间安排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一)建档整档工作
1)2012年7月1日前完成8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及整理工作; 2)2012年7月1日前完成重点人群档案建档及整理工作;
3)2012年12月1日前完成100%以上居民健康档案电子档案录入工作;
(二)0~6岁儿童体检工作
1)5月7日——5月31日对文昌路街道符合条件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2)6月3日——6月25日对永安路街道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3)7月1日——7月25日对辖区各居委会符合条件儿童进行健康体检。
(三)对慢性病人群的随访工作
根据工作计划,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完成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的随访工作。
莱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边院镇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总结 篇十
根据肥卫发[2010]22号文《关于印发<肥城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镇统一部署,自2010年6月份开始,对全镇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信息化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为此,我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工作方案,以确保到2010年底全镇农村居民建档率80%的目标。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具体靠上抓,领导小组负责建档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调度等工作。镇里由一名分管副镇长具体负责建档工作的协调和部署,镇与各村签订了居民健康档案责任书,以管区为单位,召开了各村支部书记和村会计会议,形成了全民建档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完善了工作制度和人员培训
制定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等工作制度和以实施农村居民健康管理为导向的考核标准。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科,并由各科室业务骨干组建了建档查体小组,对抽调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使其全面掌握了健康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使用等基本知识,提高了健康档案的质量。
三、扎实开展工作,力争提前实现目标
自2010年6月份开始,我院按照上级部署,按照以点带面,整 体推进的原则,先从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开始,完成了4940户家庭健康档案,累计建档人数14991人,其中0-36个月儿童建档数350人,孕产妇建档数86人,65岁以上老人建档数1795人,高血压患者建档数113人,糖尿病患者建档数67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数5人,累计接种计划免疫内儿童数5088人,并全部建立了相应的电子档案,加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实现了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数据化。
此外,我院还以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为契机,举行义诊义检15次,免费体检义检10000余人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8次,发放医院宣传资料12300份,发放预防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结核病等健康教育资料以及慢性病等各种处方15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到了2000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健康宣传效果和社会回馈。
肥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1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做法和体会 篇十一
1 主要做法
1.1 健全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培训,提高居民认知水平 街道参照卫生部社区健康档案和农卫司纸质健康档案要求,制订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了街道、社区、村组干部、医院医务人员、村医生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相关工作制度及奖惩措施,组建了25个卫生服务团队(社区9个,村级16个),每个团队由3-5人组成。镇政府召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动员塈培训专题会议,对参会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参会人员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掌握调查询问、体格检查的内容,规范表格填写及档案管理的要求。向社区、村干部、乡村医生落实入户宣传、调查任务,明确调查信息资料保密要求等,并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电脑操作员进行了纸质档案录机培训和现场考核。抽调社区、村组干部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组,入户开展宣传工作,向居民发放《致金海、启平街道居民的一封信》、家庭基本资料、个人健康档案、填表说明等各150000份。东台市政府举行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启动仪式,通过现场电视转播和报纸宣传等形式向居民宣传建档意义、程序等相关内容,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建档工作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
1.2 规范运行机制,积极稳步开展,建立合格健康档案 东台市政府大力支持建档工作,在财政给予积极投入,为团队每名建档人员配备工作用电动车,统一着装,统一标识。东台市卫生局制定了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工作管理制度,公开向社会承诺服务规范,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编印团队工作手册,规定各医疗机构在岗的医护人员、公卫人员和村卫生室人员,由各医疗机构负责人统一领导,将建档任务科学分配,实行团队分区域网格化包干。团队负责人主动结合主管卫生的社区、村组干部,实行入户逐人现场调查询问、体检建档。医院公卫人员分社区分村蹲点进行指导、督查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情况,确保建档内容填写客观真实、统一规范,科学有效。建档人员将采集到的纸质档案信息集中录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软件,居民到医疗机构就诊、体检、住院等,都由医疗机构为其不断更新、完善信息,逐步形成了符合卫生部规范要求、内容完整的健康档案。社区医院开展的围产期保健体检、儿童保健体检、各企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丰富了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为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工作体会
2.1 政府支持是健康档案工作的关键 健康档案工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科学系统工程,在管理、研发、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必须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组织机构、资金经费、技术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研究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2.2 群众参与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主体 居民健康建档建立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2—3年时间,逐步构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减少资源重叠和浪费,全面了解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卫生服务规划,提供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的卫生服务。在此期间,加强全民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要让群众懂得“人人参与,惠及万民”,积极支持健康档案工作。
2.3 队伍建设是健康档案工作的保障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建档人员在调查询问家庭和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体格检查期间,都能认真调查、客观真实体检,逐人、逐项规范填写档案,尤其是卫生服务团队在入户建档时,很多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十分辛苦,涌现出许多尽职尽责的好医生,确保了建档工作按进度、高质量完成。
3 工作目标
3.1 确保居民人手一份合格健康档案,逐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社会的共同努力,力争在2年内为辖区内每位居民建立一份规范档案,以新医改为契机,以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施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措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3.2 对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县、乡医院管理软件系统,实施资源共享。县、乡医院管理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构建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健康信息资源共有共享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预防、保健、康复、诊疗等医疗活动以及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资源共享,同时实施新农合、居民医保对患者门诊、住院报销的在线监督管理。
12.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本地区居住人口进行健康体检, 如实填写健康体检表及问卷调查表。纳入标准:资料完整、自愿参加本项目受检者;符合以上标准者共1528人, 按年龄将其分为4组, A组 (40岁以下) 300人, B组 (41~50岁) 471人, C组 (51~60岁) 481人, D组 (>60岁) 276人。
1.2 方法
主要观察指标:将CHD相关危险因素, 包括体重指数 (BMI) 、腰围、臀围、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酯 (TG) 、血糖10个指标, 按男女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且在男女各年龄组间找出组间差异最为显著的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CHD相关危险因素 (多指标数据) 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变量的提取, 使第一变量具有最大的方差, 确定为第一主成分, 以此类推明确主成分, 并把相关的问题综合成因子并保留大的因子进行因子载荷分析, 同时进行Dunnet检验, 男女各年龄组间, 均以A组为对照组, 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并可达到结果可视化的目的。
2 结果
(1) 提取的前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原信息总量的51.3%和52.3% (表1) 。主成分得分均值分布 (表2) , 代表了男性或女性各年龄组CHD相关危险因素的状态分布, 其中组间绝对值之和越大说明其分布状态相差越远。对于女性, 随着年龄的增加, 女性CHD相关危险因素在主成分1上整体偏离A组, C组D组整体接近, 均远离A组和B组, >50岁是女性CHD危险因素的多发期;对于男性, B组CHD相关危险因素与A组在主成分1上偏离最为明显,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显示C组和D组相关危险因素分布又开始逐步有向A组偏离的趋势, 提示B组是男性CHD危险因素的多发时期。
(2) 由于前面的主成分得分均值表显示男女不同年龄组间在主成分1上有明显的区分, 因此因子载荷值绝对值大的指标即为男女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最为显著的指标 (表3) , 从而得出BMI、腰围、臀围、SBP和DBP是男女不同年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的指标。同时对以上指标再进行Dunnet检验, 得出在男女不同年龄组间的分布状况 (表4) , 更直观说明这些指标在男女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注:男女各年龄组间, 均以A组为对照组, 进行Dunnet检验, **P<0.01, *P<0.05
3 讨论
Framingham等[1]6年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表明血压变化、血糖异常、停经、血脂异常以及肥胖等与CHD密切相关。同时, 肥胖处于各危险因素的核心位置, 肥胖指标中以中心性肥胖为肥胖诊断标准, 尤其腰围诊断价值较高, 并且针对人群开展CHD防治的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2]。这一系列危险因素均可引发炎症细胞和介质造成动脉壁损坏、同时伴随的脂质血管内皮下沉积坏死、血栓形成、纤维增生和内皮修复, 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不断发生和进行性加重[3]。
CHD已经成为我国重点防御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居民的死因顺位中排第三位, 其死亡率近20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由于我国居民快速老龄化以及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CHD危险因素水平依然不断上升, 预测今后20年, CHD发病死亡的人数将持续增加, 并有可能跃升为死亡的首要原因[4]。根据2013年发表的全球20岁以上人口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分析, 2010年全球CHD死亡的人数达702.93万, 占总死亡的13%[5]。因此, 对CHD防治提出的明确有效的预防示警及干预措施是刻不容缓的。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所关注的是一个社会或一大群人的健康问题, 揭示的是某个因素与疾病的相关性。大量研究表明, CHD的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6], 这些多种因素的集聚性是目前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的一大进展[7]。年龄、遗传、性别是不能改变的CHD危险因素, 肥胖、吸烟、缺乏运动是可以干预的CHD危险因素, 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是可以治疗的CHD危险因素。针对中年女性特殊人群, 有数据报道BMI每增加1kg/m2, CHD发病危险增高12%, 支持BMI为中年女性CHD的危险因素[8], 同时发现糖尿病是中年女性CHD患者最显著的危险因素, 其次为高血压、BMI, 说明在中年女性CHD的发展中, 对糖尿病、高血压的控制应当放在首要位置[9]。因此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干预,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适当的锻炼减肥, 合理的膳食, 戒烟限酒, 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 降脂治疗, 可以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进展, 甚至可使之逆消退, 显著降低患者CHD发生率, 减少患者的再住院人次,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因此通过对这些危险因素积极干预,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适当的锻炼减肥, 合理的膳食, 戒烟限酒, 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 降脂治疗, 可以延缓和阻止疾病的进展, 甚至可使之逆消退, 显著降低患者CHD发生率, 减少患者的再住院人次,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表明, 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 特别是>51岁的女性, 是CHD的高发期, 可能与此时期女性刚好处于更年期状态, 体内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 女性心血管系统失去了保护伞, 心脏血管缺乏缓冲适应力, 导致CHD危险因素显著增高;对于男性, 提示41~50岁是男性CHD的高发时期, 可能与此时期男性普遍处于事业的高峰阶段, 相对而言生活和工作压力都较大, 生活节奏快, 社会应酬多, 加之缺乏必要的保健意识, 及忧虑、烦恼等不良的心理情绪, 从而导致CHD危险因素显著增高。那么, 在BMI、腰围、臀围、SBP、DBP、HDL-C、LDL-C、TC、TG、血糖10个CHD相关危险因素中, 哪些指标在男女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最为显著, 最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呢?通过因子载荷表及Dunnet检验的分析显示, BMI、腰围、臀围、SBP和DBP, 是男女不同年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的指标, 应该是CHD危险因素预防的重中之重。
因此, 建立有效的CHD危险因素防御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治疗性的生活方式[10];其次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 并要加大健康宣教的力度, 争取做到健康自我, 人人有责;最后还要做到健康监测, 争取每年一次合理健康体检, 为CHD危险因素预防提供确实有效的科学依据。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CHD) 相关危险因素在北京市社区居民人群中的分布状况和为社区居民CHD危险因素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健康体检者1528人, 以年龄和性别为分层因素,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Dunne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 对CHD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提取主成分, 探索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使结果可视化。结果: (1) 50岁以上的女性、41~50岁的男性是CHD危险因素的多发人群。 (2) 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在男女不同年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 (P<0.05) 。结论: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等CHD危险因素指标具有可干预的显著意义, >50岁的女性及41~50岁男性人群应该是CHD危险因素干预的重点人群。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体检,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廷杰.Framinglaam心脏研究历史与现状[J].高血压杂志, 2003;11 (5) :404~405
[2] 吴立, 魏正琍, 杨静等.太原地区3883名体检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析.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0 (6) :675~678
[3] Libby, Ridker PM, Maseri A.Inllamation andatherosclerosis[J].Cireulation, 2002;105 (9) :1135~114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0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5] Lozano R, Naghavi M, Foreman K, et al.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Lancet, 2012;380:2095~2128
[6] 戚文航, 张维忠, 吴宗贵等.控制多危因素, 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J].上海医学, 2003;26 (9) :617~619
[7] 胡大一.心血管疾病预防的新策略和新方向[N].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4-3-25
[8] 那开宪.冠心病诊断和合并高血糖的一些问题[J].中国医刊, 2011;46 (11) :83~84
[9] 王秋菊, 李鹏飞.中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刊, 2013;48 (9) :37~38
13.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考核报告 篇十三
根据县卫生局有关文件精神,我院于2012年2月22日至26日组织考核组对所属村卫生室开展居民健康工作进行了考核。考核组以2011年大黄乡村卫生室工作考核细则为依据,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考察、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各村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情况,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人健康管理,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精神病病人健康管理等。考核总体情况如下:
一、年初各村卫生室制定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计划基本完成1、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各村卫生室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建档率平均为57%,电子档案建档率为49%,抽查健康档案合格率为80%,健康档案使用率为50%。
2、各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平均为65%,规范管理率为70%。
3、各村高血压病人健康管理率平均为80%,规范管理率为75%。
4、各村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率平均为85%,规范管理率为80%。
5、各村精神病病人健康管理率平均为90%,规范管理率为85%。
通过以上数据结合2011年殷店镇村卫生室工作考核细则,考核组认为大部分村卫生室基本完成了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任务,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村卫生室居民健康档案考核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个别村卫生室2011年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任务没有完成。
2、大部分村健康档案更新不及时,表单填写不完整,部分工作人员对电子档案录入不熟悉。
3、老年人健康档案填写不规范,部分项目内容填写虚假,健康指导和干预措施针对性不强。
4、部分高血压病人随访不及时,用药不规范,未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干预。
5、部分糖尿病病人未按时进行随访,未查空腹血糖,无生活方式指导和危险因素控制,用药也不规范。
6、部分精神病病人健康档案表格不全,建立档案后未进行规范管理,未做康复指导,资料采集不全。
三、各村卫生室今后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应改进的地方
1、各村应向广大辖区内农村居民大力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与意义,以便得到他们的支持、理解与配合。
2、乡村医生要积极上门为辖区内居民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利用部分患者看病时更新其居民健康档案。
3、乡村医生的应加强业务培训,必须熟练掌握2011版国
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同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
14.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十四
一、工作目标:
1.完成辖区常住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电脑信息录入。以妇女、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建立统一、科学和 规范的健康档案,并录入电脑实行微机化管理。
2.使健康档案及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健康档案合格率达到10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0%以上。
二、具体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如有不能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列入年底绩效考核中。
2.培训宣传: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各站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的科学建立、有效使用和规范管理,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在各社区范围内进行相关宣传,取得广大群众的支持配合。
3.建档方式:(1)门诊接诊:采用患者前来就诊,填写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首页、第1页、第2页、第3页中的查体(妇科除外)接诊人员必须填写,带有*号的是选填的(如辅助检查,如果患者有化验结果就必须填写)。(2)在各村委会领导下,与各村委会配合,到辖区采集居民个人基本信息等,取得健康档案建立的第一手材料。其中包括居民个人基本信息。(3)入户调查:采用下乡到村民家中采集方法。在入户采集的时候,为了得到辖区居民的配合,应加多宣传,加深辖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了解。同时,可以在村委会的配合下,与村干部、村医一起到家中采集信息。(4)健康体检:通过下乡入户调查对居民进行简单的体格检查并做登记,利用每年的妇女检查、儿童随防、慢非病人随访、老年人健康检查等方式进行采集
4.建档要求:(1)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健康档案;(2)坚持循序渐进,从重点人群起步,逐步扩展到一般人群;(3)健康档案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客观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基础内容无缺失。
15.开展自我保健促进社区居民健康 篇十五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自我保健
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提出:“依靠科技和教育, 动员全社会参与, 为人民健康服务。”据卫生部200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可知, 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全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约为150万, 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为200万以上, 并呈上升趋势[1]。心脑血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胆固醇血症、超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总之, 不良生活方式对慢性病有重要影响, 而自我保健是预防慢性病的关键。
1 居民健康指导状况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居民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但对自身不良生活方式的认识不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指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明确指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精神病管理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并加强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极力开展工作, 但在全科医师的配备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方面仍存在不足。从各地健康教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可以看出, 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规则缺乏细化及监督下属工作力度仍需加大[2]。
2 自我保健是关键
自我保健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及科学睡眠, 是预防疾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3.1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可满足机体需要, 预防营养性疾病。《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直观显示出居民每天应吃食物的种类及相应数量, 对合理膳食有指导意义, 见图1。
2.2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增强心肺储备功能, 预防疾病。步行是最好的运动, 应做到:三、五、七。“三”———一次3公里, 30分钟以上;“五”———1周最少运动5次;“七”———运动到年龄加心跳次数等于170。
2.3 戒烟限酒
吸烟可引起肺癌、支气管炎、冠心病等20多种疾病。研究表明, 每天抽烟不应超过5支, 若多抽烟一倍, 危害就达4倍, 即吸烟危害与吸烟量的平方呈正比。酗酒不仅可引起酒精中毒、胃溃疡、肝硬化, 而且可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不良影响。研究表明, 酒精性肝硬化是25~64岁人群的主要死因之一;在交通死亡事故中, 30%~50%与司机饮酒有关。
2.4 心理平衡
有关调查表明, 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脾气好有利于身体健康。情绪波动剧烈的危害很大。当人生气时, 动脉一旦痉挛, 一分钟内动脉就可能狭窄100%, 造成猝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理平衡呢?关键是正确定位人生目标, 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只要具备“淡者自雅、安者自静、忍者自强、刚者自胜”的平和心态, 就能做到心理平衡。
2.5 科学睡眠
睡眠可提高记忆力、缓解焦虑、消除疲劳和紧张、恢复体力, 是机体恢复的重要环节。首先, 良好的睡眠环境是前提;其次,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条件;最后, 充足的睡眠时间是保证。一般而言, 儿童需要10小时以上, 青少年8~9小时, 成年人7~8小时, 老人5~7小时即可。当然, 正确的睡姿也很重要。右侧卧位便于心脏血液输出、呼吸和肌肉放松, 能迅速入睡。
3 自我保健开展措施
3.1 壮大保健服务队伍, 加大监督及指导力度
维护健康需要丰富的保健知识, 应壮大全科医师及社区护士人员队伍, 为居民提供方便、有效的自我保健服务。市县 (区) 级健康教育机构应重视基层单位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培训, 并指导乡级、村级卫生机构开展自我保健活动。同时严格监督其自我保健活动, 制定奖罚制度。
3.2 自我保健内容因人而异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涉及儿童、孕产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因此, 在广泛开展大众自我保健活动的同时, 还应增加特殊人群的自我保健内容。
3.3 多渠道综合开展
倡导居委会及社区先进者组建自我保健小组, 邀请专家深入社区作专题讲座等。可通过电视等媒体把自我保健信息传递给社区居民;提供相关书刊或组织竞赛活动;通过宣传栏、展板等宣传健康知识, 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3.4 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
20世纪80年代初, Prochaksa提出了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维持阶段。社区应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原则, 长期开展自我保健活动。
为了提高广大居民的生命质量, 应使其树立“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
16.鄱阳湖地区水质与居民健康 篇十六
关键词:鄱阳湖;水质;血吸虫病;健康
一、前言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江西省是我国血吸虫病的高发地区[1],而且血吸虫病的传播与饮用水水质有着密切的关系[2]。所以了解鄱阳湖的水质状况,保证本地区居民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鄱阳湖周边村民饮用水的水质、当地血吸虫等疾病进行了调查。调研结果表明,鄱阳湖附近地区水质污染严重,是当地血吸虫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硝酸盐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3], 而且此类污染日趋严重, 成为饮用水的严重污染源之一。因而,了解并防止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是避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水质检测
1.样本来源。在鄱阳湖周边的三个村落随机取样,共收集到24个样品,其中村《1》5个,村《2》10个,村《3》9个。所有采集到的水样,均从居民饮水处直接取得,置于经水样冲洗过的洁净容器中,进行相关测试。无法在室外进行的实验,均利用无菌袋带回室内进行测试。
2. 测试项目、方法和标准
(1)pH(氢离子浓度指数):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程度的数值。采用以电位法为基础的pH测试笔进行测量。国家标准《GB5749-2006》要求pH =6.5~8.5;
(2)高锰酸钾指数(化学需氧量):在河流污染和工业废水性质的研究以及废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而且能较快测定的有机物污染参数,常以符号COD表示。采用日本共立测水包测量,根据比色法确定其浓度。国家标准《GB5749-2006》要求COD<5 mg/L;
三.检测结果
(1)该地区pH值不合格,在24个样品中约有12个样品超标,其中10个样品为低限值超标,主要集中在村《2》为8个,村《3》有4个;约有10个样品的COD不合格,其中村《2》有6个,村《3》有4个;约有10个样品的硝酸盐超标,主要集中在村《2》有8个,村《3》有2个。另外,其他超标项目如:铁、六价铬仅在某些水样中偶然超过限值。因而,COD超标,pH值和硝酸盐不合格,是该地区饮用水的主要污染源,其中以村《2>的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村《3》次之。
(2)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尤其是村《2》和村《3》,与肝胆等有关的疾病发病率较高,血吸虫病较为普遍。水质的严重污染、血吸虫病的传播,是肝脏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4]。
四、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 有机物污染——COD(化学需氧量) 。COD(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水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可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指标之一,但只能反映能被氧化的有机物污染,不能反映污染状况。CODcr数值越小,说明水被污染的越轻。在调查的24个样品中,约有42%不合格,主要集中在村《2》和村《3》,说明该地区水质存在有有机物污染。
2.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为丙类传染病,传染力较强,对感染患者肝脏功能有很大影响。通过饮用污染水源和接触皮肤表面等方法感染哺乳动物,通过感染者的粪便传播,粪便中的幼虫卵发育后在水中寻找宿主。血吸虫病只有一种中间宿主——钉螺,血吸虫幼体会寄居在钉螺中,一年后宿主死亡,成虫通过接触或饮用感染人畜[5]。
3. 致癌物——硝酸盐。硝酸盐可以在体内被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可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降低人体血氧含量,而且可以与氨基酸结合,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如今我国对硝酸盐浓度国家标准为10mg/L,长期饮用高于这个标准的饮用水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在随机24个样本中有40%以上硝酸根含量超过10mg/L。
尤其村《2》10个样品中有8个样品超标。但目前尚未得到村民们的重视。
五.建议
减少水中微生物
(1)目前农村地区水井大多数未受保护,致使井壁寄生苔藓类以及蕨类植物。WHO标准:有泵,不直接与外界接触且有排水系统的井为受保护的井。加大资金投入,改造、修建符合WHO标准的井,以减少井内直接光照,从而减少井内生物。减少井水中的微生物, 使COD化学需氧量降低到标准以内;
(2)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
(3)在当地开展更全面的微生物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更详细全面的了解此地区饮用水微生物现状以及有关疾病的现状。
六. 結论
1. 鄱阳湖附近地区水质污染严重,pH值,硝酸盐超标。COD(化学需氧量)不合格,表明该地区水质存在有有机物污染;
2. 该地区血吸虫病较为普遍,血吸虫病的传播,是该地区肝脏疾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3. 局部区域致癌物——硝酸盐严重超标,有毒物质——六价铬超标,对人体的健康已构成威胁,但尚未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肖建文、杨婉琦、肖建春.江西血吸虫病流行史初探[J],江西中医药,2009,40,11-14
[2]吕尚标、林丹丹.鄱阳湖区自然环境与血吸虫传播[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4,26(5),561-564
[3]毕晶晶 , 彭昌盛 , 胥慧真,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J],地下水,2010,32(1),97-102
[4]林丹丹等.江西省九江地区血吸 虫病与肝癌的相关分析[J],中国寄生虫防治杂志1995,8(3)
[5]江西省中医实验院.血吸虫病一般知识简介[J],江西中医药,1956,1
[6]郑浩,张利娟,朱蓉,许静,李石柱等2011 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6),621-626
[7]李石柱,郑浩,高婧,张利娟,朱蓉等2012 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25(6)
17.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 篇十七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国家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列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卫生室迅速组织认真学习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了2017年的工作。现我就卫生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情况作一总结汇报如下:
(一)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方法。村卫生室统计汇总人数后统一上报给镇卫生院,统一组织体检、建档。
(二)农民自愿,积极引导的方式。根据统一制定方案,参加村医培训学习,然后在村进行广泛宣传,人群众知晓这项政策的好处,自觉参与进来。
(三)规范建档,求真务实的原则。我们安排专人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外出学习借鉴建档较好单位的经验,安排专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健康档案的信息录入,确保此项工作积极、有效、无误的开展。
(四)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们体检过的村民中,其中部分人员常年进行超负荷体力劳动,其他人员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和残疾疾病的发生,几年居民健康档案为全面、及时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坚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危险因素分析
目前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看我村群众普遍缺乏合理锻炼,体力劳动量较大;生活行为习惯不合理;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不能按时参加体检,这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普遍因素。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导致流动人口较大,实际在家人员相对较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开展较为困难,工作进展跟不上计划;我乡交通不便,人员居住分散,服务覆盖面不广。
根据目前情况,我们决定完善各项工作计划,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行之有效的方案;我们决定将逐组逐户的进行入户服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知晓率,争取使得我村群众能够认识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定期体检的必要性,使其积极参与其中。
18.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八
一、精心安排,完善流程,分工协作,力争达标或超标。为了保证居民健康档案按时、按量、按质达标或超标,我们首先做好计划安排,采取多种建档方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1.通过入户调查对建档和更新档案进行补充和完善。2.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日,到辖区居住地为居名建档。为了提高建档的效率和质量,采取分工协作、分工不分家、边建档边整理、集中完善等措施,按要求建档必须达标,力争超标。
二、发挥优势,多方联动;加强培训,提高质量;求真务实,紧抓重点。以中心为主导和骨干,发挥其决策和技术优势;以服务站为抓手和平台,利用其地理和熟悉优势;以居委会或物业为帮手和向导,借助其人脉资源和地主优势,三方联手,共同参与建档工作。建立真实、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对以后各项工作开展非常重要,因此为提高
建档质量,保证采集的第一手资料准确性、完整性,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要结合实际,本着方便、实用和便于以后接轨的原则,不要不切实际生搬硬套国外或书本经验,要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才能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使之逐步完善。为了尽量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我们采取中心和服务站联合管理,把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等作为重点人群进行建档并重点管理,使之成为活档,有用之档。具体做法是,结合平时开展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免费体检等活动对档案进行管理和更新,这才是真实、务实和行之有效的做法。
三、按照要求建档,使无“档”变有“档”,结合实际管档,使档案成“活”档。
如果没有建立真实的居民健康档案,就无法开展对目标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居民筛查以及掌握社区老年人、6岁以下儿童数量等有关资料,社区卫生服务各项工作将难以顺利开展。因此,我们根据中心及站实际状况和能力,本着建档只是基础,活档才是建档目的的原则,制定规划,分步实施,要建就建真实之档,可用之档。如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筛查出需要进行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我们将居民健康档案和慢病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已使这部分档案变成活档,使高血压、糖尿病的建档率、管理率、控制率明显提高。
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情况:
今年截止到6月1日完成纸质建档27828人,完成建
档率90%;完成电子建档27828人,完成建档率100%。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建档2744人,高血压患者建档860人,糖尿病患者建档305人,重性精神病患者建档39人,0-6岁儿童建档 824人,孕产妇建档70人。较好的完成了我社区今年的工作任务。
新华社区
19.居民健康档案的综合应用分析 篇十九
1 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存在的问题
1.1 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困难
由于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具有人身专属性、敏感性、安全保密性等特性, 造成居民健康信息的采集过程受到巨大的挑战。并且, 流动人口的流动性、隐蔽性、复杂性在带来一系列管理问题的同时, 也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带来了压力。
1.2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瓶颈
根据国家出台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要求, 居民健康档案是对居民健康状况及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系统记录的文件[3], 如此庞大的记录给各乡镇卫生院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因此, 乡镇卫生院要抽调1/3甚至一半以上的医务人员参与, 为缓解工作压力, 部分卫生院又把部分或全部工作交由乡村医生完成, 辅予一种松散的业务指导, 从而造成信息采集的遗漏, 致使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大打折扣。
2 居民健康档案应用存在的困境
2.1 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得不到共享
目前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 还只停留在各乡镇卫生院对档案的利用, 县/区、省/市、国家级的网络数据平台还没有建立, 使得居民健康档案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 此外, 各个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软件又不能达到共享, 如计生、民政、公安等各部门按照各自需要的内容设计软件, 造成了管理资料的浪费、管理成本的提高。
2.2 居民健康档案资料得不到及时更新
目前,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不及时更新信息, 错误信息不更正, 不良信息经过法定期限不删除等现象。一次性输入的健康档案资料不能及时更新与添加, 只能反映当时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 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所产生的数据不能及时输入, 形成死档。
2.3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不规范
目前, 部分医院对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没有设置专人负责管理, 也没有建立有效可行的查档方法, 导致虽建档但使用率低的结果。
3 居民健康档案综合应用的前提条件
3.1 加强对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的健康档案相关知识培训
首先要加强各级各类人员对健康档案的意义和作用的培训。其次, 在开展信息化管理地区, 还需要卫生院医务人员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村卫生室建立各种网络平台:QQ平台、飞信平台等数据传输平台, 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对各种档案信息的上报工作。最后, 还要对专、兼职人员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学习。
3.2 争取政府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连续投入及加强专项资金的充分使用
国家和地区的投入是居民健康档案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 而合理、有效的利用专项资金则是确保健康档案质量及数量的有效方式。随着国家对医疗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医疗服务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多, 而在部分地区, 筹资和补偿机制不完善还是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面临的不可回避却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确保资金投入的连续性、长期性是档案规范使用的有力保障。
3.3 建立区域化或国家的网络数据管理平台
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深入以及对居民信息共享的要求, 使得对网络管理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HER) 应运而生, 根据国内外情况比较, 在2000年澳大利亚HER使用率 (全科医生使用HER的比率) 仅为25%, 但到2009年已上升到95%;新西兰在近9年中, HER的使用率也从52%上升到97%;加拿大HER使用率仅上升了23%, 计划到2016年普及率达到100%, 而我国HER起步较晚, 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推广中, 因此, 加快HER使用率和网络数据平台的标准化建设, 为实现区域或国家的数据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强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数据更新
如果对流动人口和出生、死亡人员档案不进行及时更新, 就会造成“死”档的累积、档案管理的混乱、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对变化的档案数据不进行及时更新, 就会使得档案的使用率降低、功效贬值, 从而阻碍档案在现实运用中的功效。
3.5 完善与档案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
对于人口资料及健康信息的收集和日常管理, 不但要联系政府、学校、公安局等部门, 还要充分利用医院的医疗报账、临床科室等医疗各部门。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交互使用, 达到人力、财力、物力的充分使用。
3.6 优化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方法
首先, 建立规范使用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使用室, 指定经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人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与使用的监督作用。其次,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分类大纲[4]:要把居民健康档案纳入社区档案的管理范畴, 建立台帐, 分配全宗号。年度统计资料和专项分析材料应列为永久保存的档案材料定期收集进馆, 为以后的发展比较和工作决策提供本底资料。个人健康档案使用期限是人的终生, 为便于检索, 对已故之人要有专门的销号检索, 以减少贮存空间占用, 为统计带来方便。最后, 设置卷内目录:按照目前我国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一般为十项:即一般资料、长期性健康问题、暂时性健康问题、体检记录、接诊记录、随访记录、会诊记录、转诊记录、辅助检查和其他资料。由于档案是动态形式, 为便于翻阅查找和内容扩充, 一要一人一袋装订, 袋面统一编号, 不同人群用不同颜色标签粘贴;二要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做卷内目录, 便于卷内检索;三是将不同型的资料进行折叠、粘贴后归类, 保持案卷整齐;四要对特殊载体材料 (如检验单、X线胶片等) 另行编号, 分开存放, 并在报告单和目录上注明存放号。这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
4 居民健康档案的综合应用
4.1 居民健康档案在0-6岁儿童、孕产妇、35岁以上的高血压和 (或) 糖尿病、重型精神患者、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的应用: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而0~6岁儿童又是特殊需要关怀的群体, 根据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长状况、健康指导、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的记录,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国家“降消”项目是孕产妇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孕产妇健康状况、营养和保健、自然分娩、母乳喂养、产褥保健等方面的记录和指导, 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婴幼儿病死率;在中国老龄化的今天, 对老年人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常规体检、慢性病筛查、老年病的预防方面的记录为发现和治疗老年性疾病方面有特殊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统计资料显示,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18.8%、9.7%, 而这两种慢性患者的发现率、规范治疗率却很低, 因此,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生活方式指导、规范用药指导、危重情况的转诊、日常血压和血糖监测等方面的记录就显得十分重要;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 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对重性精神患者健康状况评估、随访、行为干预等方面的记录可以解决一些潜在的对社会和对家庭的危害。
4.2 居民健康档案在非重点人群中的应用:
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对居民健康状况的记录性文件, 对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个动态的记录, 即为医疗服务, 又为居民的健康做出指导。
4.3 居民健康档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临床工作与公共卫生服务的结合,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在慢性病筛查、重点人群健康体检、转会诊记录、中医项目的应用, 达成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目的。
4.4 居民健康档案的其他应用:
为政府、公安局、学校等部门提供“居民健康身份证”, 利于其掌握辖区居民的基本生活环境、基本健康状况等资料;为卫生院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健康数据源, 利于医务人员提高诊治水平, 和谐医患关系;为上级卫生部门提供辖区居民信息数据包, 利于其合理规划社会卫生资源, 发挥在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作用。
摘要:随着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全面铺开, 档案内容的更新深化, 为了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死档案”、“信息孤岛”现象, 笔者通过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及应用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结合多年的实践体会, 总结出了综合应用居民健康档案要具备的前提条件, 列举了档案多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1]马莉娜.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 28 (1) :107-108
[2]孙巍, 孙丹红.浅谈纸质档案的重要性[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1) :187.
[3]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2) :711.
【居民健康体检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总结08-20
区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工作简报10-13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职责11-10
居民健康档案办公室管理条例11-10
江西省居民健康知识调查问卷11-21
乡卫生院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与资金清理工作总结07-05
居民医保总结08-30
居民自治工作调查报告10-05
居民社区普法工作计划10-09
农村居民如何城镇居民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