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2024-09-08

部门经理岗位职责(精选6篇)

1.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篇一

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直接上级:总经理

直接下级:现场督导、各部门经理、各部门主管及后勤部

内部联系:行政办公室、市场营销部、财务室、人力资源部、采购部

工程部等有关部门

岗位描述:

在总经理的直接指导下,负责在各部门员工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公司的方针目标;负责组织、制定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工作与服务规范;对各部门负责和参与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全面负责;对各部门负责的工作有指挥、考核权。全面组织、制定、修订、落实部门内各营业部门的工作计划和经营预算;督导、检查各营业部门的日常运作,确保为客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完善成本控制与指标考核,完成部门的各项经营指标。

工作内容:

1、贯彻、落实总经理的各项指示、指令,全面负责各部门的领导工作,直接向总经理负责。

2、负责组织、制定、修订、落实各部门的、月度营业目标及各项工作计划。

3、搞好市场预测,分析经营动向,保证服务质量的不断跟进;适时举办各种优惠活动,不断提高各部门营销工作;严格控制服务质量的标准;加强各种物品管理,降低成本,增加盈利,保证完成各部门所担负的工作任务和下达的各项基础指标。

4、负责在各部门中贯彻、执行新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带领、指导兼职训导员建立、完善、落实部门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与标准,并按《奖惩制度标准》加强督导、检查、考核、进行绩效评估,不断提高各部门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艺术化水平,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5、负责各部门人员的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不断的提高员工素质。

6、按时参加总经理办公例会,定期召开、支持部门主管会议、协调关系,布置和总结工作。

7、经常督导、检查各部门的清洁卫生和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以及防火、防盗的执行情况,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

8、负责处理宾客关系,做好重要宾客的迎送工作和顾客意见的收集以及客人投诉的处理工作,有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提高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及美誉度。

9、负责建立本部门的工作档案,审核处理各种报表,填写各种工作质量记录。

10、做好与公司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沟通工作。

11、保证完成总经理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魔指天堂、维多利亚

2011年08月01日

2.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篇二

博汇科技以全景监测·画面云、新媒体运维支撑、融合监管云平台、高清插截播系统、机箱板卡共5 个展区向观众展示其最新研究成果,从有线、无线监测到IPTV、OTT、互动业务监测,产品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在坚实“广电监测专家”地位的基础上,面对新媒体等众多挑战与机遇,博汇重拳出击,开辟出一条具有博汇特色的新道路。

当谈及本次展会博汇科技带来哪些创新时,刘进良经理介绍道:“在全国不论是电台、电视台还是网络公司运营商,做监测的博汇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行业人士很关注我们的新理念、新产品,以期借助博汇之力解决行业在日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博汇在本次展会上的亮点,一是针对信号监测提出了画面云的概念,二是针对新媒体推出了新媒体运维支撑系统。”

画面云,全覆盖监测

“博汇推出的画面云支持传统广电、IPTV以及OTT,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多场景、多格式的全覆盖,虚拟化技术将显示与监测分离,彻底解决了单台服务器监测性能和上屏数量之间的制约关系。多画面可以通过云的方式上屏,而上屏方式亦可自由组合。”刘经理如是说。

在全景监测·画面云展区,Trini⁃ty Ares系列产品十分夺人眼球。Trini⁃ty Ares数字电视监管系统于2006 年一经推出,便开创了广电监测领域的新纪元。此次展会,博汇带来了Trini⁃ty Ares-Display多画面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基于TS Over IP技术,提供了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监测、多画面组合显示、转码录像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广电网络公司、监测中心、电视台、广播电台、发射台、地球站等;可完成对CVBS、HD/SD-SDI、IP、ASI、DVBC、DVB-S/S2、DTMB等信号的监测,覆盖广播电视制作、编码、复用、加扰、调制等各环节。 而Trinity Ares- Alarm⁃Center广电机房全景监测系统,更因其具有多环节信号监测、多信源综合监测、设备、信号统一监测、码流集中展示、智能报警以及智能切换等特点,备受瞩目。

碰撞新媒体,保障运维支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聂辰席在CCBN2014 主题报告会上提到,监测监督复杂化是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产生的新影响之一。目前业务形态、用户需求、监管对象复杂多样,发展和监管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不断完善软体功能和硬件建设,提高监测监管科学化水平。

作为广电行业监测领域的领军企业,博汇如何看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合以及如何顺应这一趋势呢?刘经理作了如下解答:

传统媒体中电视台与网络公司可谓是广电一家,而IPTV等新媒体的播控环节归属于广电,但是从传输到用户发展这一部分则属于电信运营商,在磨合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对各自利益的博弈,例如运营商在发展新媒体的过程中希望发展用户,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因而在传输过程中,会增加一些增值业务;而电视台则考虑是否会因电信运营商用户发展过快等因素而影响其节目保质保量传送等等。

随着IPTV、OTT和高清互动业务的蓬勃发展,用户看电视的选择多了,入口多了,对运营者而言,复杂的技术架构、分布式部署以及多节点的差异化应用直接导致了保障和运维的技术难度、成本的增加。

针对上述新形势下的复杂情况及技术难点,博汇在新媒体运维支撑展区推出了全系列监测解决方案。为IP⁃TV、OTT提供从制播源到传输网络、从能力平台再到CDN网络、边缘节点、用户终端的端到端质量监测方案;为高清互动业务提供全流程、全业务的无缝覆盖监测方案;博汇为新媒体运维而研发的BHIP89- 万兆IP码流监测探针、BHIP80-互动业务监测探针,基于稳定成熟的硬件监测板卡和全IP体系架构,在保证监测的可靠性基础上,也实现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最大程度保证用户的投资。基于这些产品的应用系统已经成功商用在多个省级IPTV播控平台、OTT播控平台、互动平台以及电信运营平台。

另外,博汇以设备商的角度为广电网络发展新媒体提出建议:一,提升整个系统的承载能力,改善用户体验,其中包括服务器(针对用户量、用户分布)和传输网络(针对带宽需求);二,完善运维手段,无论IPTV还是VOD、OTT等新业务形式,灵活有效的运维手段都是效率和效益的保证。博汇人将在广播电视监测及新媒体这一领域不断投入和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立足安全播出,保障赛事直播

在大型赛事直播、转播监测上,博汇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2013 年博汇承担了全运会节目安全传输的监测工作,主要对全运盛会40多个场馆共145 套高清赛事的直播、转播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在13 天的节目信号安全传输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刘经理说:“博汇主要负责两部分内容的监测,一是摄像机的实时SDI信号,二是通过编码器编码之后的ASI信号。这两部分内容都是通过多画面系统实时监测并在屏幕上实时显示,及时发现问题,保障全运会的安全播出。”

除了在技术上的保障外,博汇还提供了贴心的服务保障,在大型活动应用中,博汇会派出一流的专家全程现场支持。

博汇展台上,广电机房监测有之,新媒体运维支撑有之,高清插截播系统有之……向众人传递出立足监管,发展新媒体的决心,正如同博汇科技董事长郑金福在2013 年上半年所总结的“除了传统市场外,我们坚信IPTV监管必须有收获,坚信IPTV运维监测和有线互动运维监测必须开花结果,坚信传统的机房监测和监测中心监测网监测将继续推进。”在本次展会上,博汇人的践行与努力大家有目共睹。

3.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篇三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刚刚进入中国,很多国内企业的总裁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人力资源部,使之为企业盈利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是目前国内尚未培养出一支现代化、职业化的人力资源经理人队伍。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即首先要清晰地界定人力资源经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并在人力资源从业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达成共识,才能使人力资源经理找到努力的方向,也让企业明确对人力资源经理的管理目标。

一名称职的人力资源经理应是个多面手:他应该是企业经营部门的战略伙伴、组织变革的先锋官、人事策略的实践者和咨询者、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以及组织价值的创造者,谋划行事讲究“高一格(提高到总经理的层次看事情)、先一步(在企业遇到问题之前便做好准备)、全方位(系统思维兼顾各方)”。

企业经营者的战略伙伴

企业在制定战略计划时,关键的一环就是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人才供求平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否有效地支持战略;当战略计划涉及组织变革时,必须首先考虑如何调整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培养开发所需人才、变革发展企业文化等系统性的人力资源问题,所谓 “人员先于战略”。进入战略实施阶段,人力资源经理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组织绩效”的终极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人才策略,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最终实现。因此,人力资源经理必须能动地参与企业战略计划和实施战略决策的制定。

人力资源经理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企业使命、企业文化和历史、企业发展方向,了解各业务部门的需求,了解企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对企业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清醒的认识。人力资源经理要能够从企业经营目标的大背景下思考和研究问题,制定基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此外,人力资源经理本身要懂得如何管理,对日常事务善于授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预测、分析、沟通和计划方面。再有,人力资源经理要学会从时间、层次和职能三个维度分析企业的战略问题:

时间维度 理解在企业发展的创立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不同时期,企业的目标、条件和挑战不同,需要的人力资源政策也不同。人力资源经理必须根据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建立和调整人力资源策略,否则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层次维度 要从宏观到微观研究企业高层的愿景、战略规划、员工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要素的内在联系、优先次序和行动计划,找出战略实施各个阶段行动的重点,以便尽早做好各项人力资源的准备。当公司欲实施一项新的战略时,人力资源经理必须想到需要哪类人才、去哪里找、薪资福利如何计算、员工如何培训、如何考核、如何管理、如何激励、如何设计职业发展规划等等。

职能维度 就是善于协调管理企业各部门,配合战略的实施共同制定作业流程、改革组织结构和设计岗位编制,并完成人力资源的调整。当企业实施一项新战略时,原有的作业流程、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内部沟通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改革调整,改革调整的关键是做好员工的教育、引导和培训工作,使其尽快完成转变。人力资源经理要协助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共同规划设计作业流程,改革组织结构,并完成人力资源的调整。

组织变革的先锋官

任何企业的管理变革,人力资源部总是冲在改革的前沿。人力资源经理要善于发现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变革。为此,人力资源经理首先要做的是“换脑”,即在员工中确立新的价值观念和企业文化;其次是换人,选聘适应变革的有潜能的创新人才,淘汰不适应者;最后是变革组织,推动原来的组织结构变革,使之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

此外,人力资源部是研究人、制定激励策略的部门,因此,它又是公司的研发部门,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经理成为企业最具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变革先锋。

人事策略的实践者和咨询者

人力资源经理应以系统的、全局的眼光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以大人力资源模式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首先确定支持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分析企业关键的成功因素,明确核心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设计适合企业发展的个性化的组织结构。同时进一步阐释核心价值观,明确组织文化内涵和外延,作为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理念和原则。其次,由战略、组织、文化落实到具体的各人力资源操作系统,还必须建立一个普适性的“人力资源平台”,它的主要内容是对职位、工作、人三者关系进行分析,明确职位(岗位)对公司的价值(存在的目的),衡量指标(分解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对任职者的要求(能力、素质、价值观)。最后一个层次才是具体的招聘、培训、绩效、报酬等职能操作系统(政策、制度、程序、方法等)。

员工利益的代言人

人力资源经理应以人性的、诚挚的、尊重的感情,关注每一个员工的需求和成长,创造人性化的家庭式氛围(力求避免商业化的公司氛围),持续地激励员工的创造热情。人力资源经理不应沉溺于发号施令,不再是监控员工的警察,而要特别关注员工的职业发展,关注他们的各层次需求,对公司和员工的发展负责,力促企业整体发展与员工个人成功的双赢局面。

组织价值的创造者

以前人力资源部是单纯的职能部门,最多是一个人工成本中心。现在的人力资源部已经成为直接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力资源部也是公司的经营部门。“人”的经营管理投入大,风险大,但收益也大,人力资源经理必须对企业的经营结果负责,吸引、保留、开发人才,为组织和员工个人提供改善绩效、开发潜力、引导变革,正是人力资源经理核心价值的体现。

在理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经理应该用25%的时间考虑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50%的时间用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方法的开发、预测与发现问题并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为一线经理提供管理咨询上;还有25%的时间放在日常的行政性、事务性的工作上,包括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监控和评价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考虑到目前国内企业的实际,企业可以依照“三步走”的顺序阶段性地搭建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和开展人力资源工作:

第一步 夯实基础

首先,建立和健全公司各项人事管理基本制度和流程,理顺和完备人事手续的管理;开展工作分析、岗位评估和部门职能分析,结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理顺公司整体业务流程和各部门工作流程,建立计划控制体系和各部门工作质量体系。其次,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最后,理顺档案关系和劳动关系,建立约束和监督机制,建立职位等级序列,统一规范职务审批权限。

第二步 开发激励

首先,推行绩效管理,建立简明的绩效评估系统,即建立“计划准备——考核诊断——反馈沟通——关联应用”的良性循环。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层次标准、调整制度和奖惩机制,并将绩效评估和薪酬奖罚、职位升降和岗位调动联系起来,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途径。其次,建立多元激励制度体系,比如,丰富工作内容、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员工建议制度和企业重大战略决策过程全员民主参与制度等。最后,完善福利制度,建立培训制度体系和制定培训计划。

第三步 培养文化

4.XXX部门经理经理职责[定稿] 篇四

1.主要任务

(1)制定营销计划和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分解目标,带领本部门全体员工努

力完成总经理室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和任务。

(2)独立完成市场调查,做出本部门销售定位和长、中、短期营销规划。

(3)开展窗口形象和产品促销的宣传。

(4)指导部门员工创造优雅的营销环境,实施规范化服务,以优质服务创造

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维护部门资产安全,降低营销成本。

(6)掌握产品需求情况,每月定期向总经理室提交当月产品销售分析报告,年终按时提交本人述职报告和本部门的工作总结。

(7)以“多劳多得,兼顾公平”为原则,制定本部门分配制度,并于每月中

旬向办公室书面提交本部门职工分配方案。

(8)在不违反店规的前提下有权解决和处理本部门日常工作出现的各种问题。

(9)完成总经理室和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工作和临时性任务。

(10)按月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部门经营分析会。

2、工作关系

(1)受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直接领导。

(2)受办公室人员、业务员、财务人员的业务指导。

(3)领导本大厦所属部门及其人员工作。

(4)与本公司其他职能部门的科长、主任为平等、协作关系。

(5)协同好部门与公司其他各科室的工作关系。

3、主要权利

(1)对本部门的人事调配、双向选择、优化组合权。

(2)对本部门的产品、商品的管理权。

(3)对本部门的分配奖惩权。

(4)对进货、退货的品种与数量的建议和审定权。

4、岗位责任

(1)对本部门的日常营销、宣传、人员纪律负监督指导责任。

(2)对本部门日常的账、物管理负监督指导责任。

(3)对本部门各项指标达标与否及销售盈亏负领导责任。

(4)对店堂的整洁及营业设施负监督管理责任。

(5)对维护公司窗口形象负监督管理责任。

(6)对消费者负责

5.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篇五

一级部门有股东 (大) 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是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这些机构的设置, 通常要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和治理规范来设置, 公司对其是否设置几乎没有选择权。但是, 公司对具体成员是专职还是兼职, 每个机构的成员及人数多少有一定的决定权。如何明确界定各机构的权利和责任, 如何规范其关系, 如何对待兼职问题, 如何避免监事会虚设, 如何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等等值得讨论。

(一) 股东 (大) 会和董事会之间。

股东 (大) 会享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 依法行使公司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对股东 (大) 会负责, 依法行使公司的经营决策权。虽然公司法对股东 (大) 会和董事会的职权有明确规定, 但实践中如何保证他们在公司运营过程中不越位, 同时能较好地行使自己的职权是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问题。比如, 有的公司章程出现这样的表述:重大投资决策和重要资产处置应该报经股东 (大) 会审议通过。何谓“重大”、“重要”?重大、重要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数量标准, 而且要适度。没有数量标准, 制度难以执行;有了数量标准, 还要把握这个数量标准的度, 标准过低, 不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标准过度, 会弱化股东 (大) 会的职权, 甚至损害小股东们的利益。股东 (大) 会对董事会的授权必须要有数量标准, 并且要适度。“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 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何谓“三重一大”?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度的数量标准, 这样才能既提高工作效率, 又可以合理控制相关风险。

为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逐步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成员中的比例十分必要。独立董事是懂财会、懂经营管理和懂法律的专家, 他们往往能发表建设性意见, 发表内部控制的独立意见, 为实现内控目标提供智力支持。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他们在董事会上的话语权, 加强对内部董事的监督, 从而达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目的。

(二) 监事会与董事会、经理层之间。

监事会对股东 (大) 会负责, 监督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它和董事会是平等关系, 是董事会的制衡机构。监事会成员是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在制约董事会和经理层权利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要从根本上改善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必须从其产生机制、工作程序、激励措施和保护措施等多方面下功夫。产生机制上, 不仅要考虑他们的专业知识、道德品质和工作能力, 还要考虑由谁来选举, 可能由大股东之外的其他股东来选举更有利于其将来职能的发挥。工作程序上, 要有严格的制度规定, 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工作, 增加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和监督检查的频率, 切实破解机构虚设问题。激励机制方面, 要把他们的报酬与勤、绩相结合, 尤其是职工监事, 必须给予监事身份对应的工资报酬, 并配以激励措施。如果不解决薪酬及激励问题, 提高监事尤其是职工监事的工作积极性是比较困难的。另外, 监事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 比如与经理发生矛盾面临工作丢失风险, 所以如何保护监事尤其是职工监事十分重要。

(三) 董事会与经理层。

经理层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对董事会负责, 行使执行权。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解聘, 董事会可以决定由董事会成员兼任经理。从经济学关注的控制权分配角度看, 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为委托代理关系, 从公司法制度设计上考量, 二者为聘任关系。董事会是股东利益的代表, 是股东管理公司的工具, 代表公司做出经营决策和监督经理层的经营执行成效。从实践看, 尚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的经理由董事长兼任。董事长兼任经理集决策权和经营权于一身, 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可能和程度将更大更严重。虽然董事长兼任经理可能提高决策和经营效率, 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 但往往大权独揽, 行事独断专行, 失误多、风险大也是自然的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指出, “本指引所称内部控制评价, 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如果董事会和经理层存在交叉兼职, 就形成了自己评价自己的局面, 很难遵循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客观性原则。董事会为了应付外部检查, 极易出现公司内控实际与报告的“两张皮”现象。所以, 对大中型公司而言, 一级部门独立、各自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 董事会做好发展战略管理, 监督、检查和评价经理层的战略实施成效, 可能更有利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实现内控目标。

二、公司二级部门 (执行部门) 设置与内部控制

二级部门, 是公司的职能部门, 也即平时所称的内部机构。法律法规和内控规范对公司二级部门的设置没有明确的规定, 公司可以根据行业特点、业务性质、规模大小和内控管理需要等来确定二级部门的设置, 所以二级部门的设置, 公司拥有较大的决定权。公司在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存在“内部机构设计不科学, 权责分配不合理, 可能导致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推诿扯皮, 运行效率低下”的风险。二级部门的设置是内控组织架构设计的关键环节。所以, 根据经营业务特点和内控要求, 合理设置公司二级部门, 明确界定各部门的责、权、利, 消灭内控管理上的真空, 才能为实现公司发展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一) 内部控制部门。

当前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主要还限于上市公司, 而且有些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也还只是一种摆设, 并没有有效的组织实施, 这从部分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内控评价报告具有惊人的笼统和相似性可见一斑。所以, 要切实有效地组织落实内部控制, 成立内控部门很有必要。这个部门可以是临时机构, 也可以是常设机构, 视公司实际而定。该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和组织落实内控手册, 确定各职能部门在内控中的权利和义务, 指导内部控制与其他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的整合等。通过该部门的工作, 实现各职能部门有章可循、有章必依的工作局面, 从而使董事会内控的战略思想得到具体落实。

为了适应内控形势需要, 大力推进内控建设, 大中型公司可以成立一个跨职能团队作为内部控制部门。跨职能团队是指在该组织内部, 由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胜任人员共同组建的一种混合组织, 通过团队成员合作以实现团队目标。由于不同部门涉及的业务性质不同, 控制程序、方法有差异, 由来自不同部门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经营经验的成员组成一个团队来操作, 更易完成。跨职能团队能提高部门灵活性和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能拓宽部门视野、强化部门间信息沟通、知识分享和合作, 提高组织创新能力、战略管理能力, 克服科层结构的固有缺点, 因部门制宜来制定和落实内控手册。

(二) 内部审计部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五条指出,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所以, 公司应当设置内部审计部门, 并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地履行审计职责。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提出内控的改进建议, 及时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控重大缺陷。内部审计部门在改进和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日益得到高管的重视。为了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价值, 还需要不断提高风险评估频率, 除中期和年度评估外, 还要根据风险的变化随时调整审计策略, 以及加强与审计委员会的合作。随着内部审计部门越来越多地涉足风险管理领域, 与管理层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内部审计部门要谨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管理者识别风险、提供建议, 而非承当风险管理的实质责任, 这是保护自己和确保工作独立性的前提。

(三) 财会部门。

财会部门是大中型公司必备的职能部门, 在保证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公司财务管理是以价值形式对资金运动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 过程中涉及各部门的经济关系, 由此财会部门也最易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公司应赋予财会部门负责人参与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的权力, 并支持和指导其关注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 把财务活动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

(四) 其他二级部门。

由于公司战略、环境、技术、组织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所需要设置的二级部门也不一样。重要性原则指出, “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 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关注公司重要的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二级部门或在相关部门内部设立管理岗位, 并定期与内部控制部门进行沟通。比如, 有的公司合同管理、价格管理是很重要的事项, 也是风险的易发事项, 可以通过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负责管理。全面控制要求在建立和实施内控过程中各二级部门及全体员工要承担相应的职责, 防止真空领域的出现。

三、部门内岗位设置与内部控制

设置了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内控要求的内部部门及由此构成的组织结构后, 要使其发挥良好的功能, 还必须依托部门内岗位的合理设置。总的要求是, “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 应当体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与决策审批;决策审批与执行;执行与监督检查等。”

(一) 内控部门的岗位设置。

可设部长一名, 职员数名。部长岗位要求懂会计、懂经营管理、熟悉公司业务、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选担任, 负责组织和协调。职员岗位设置因公司组织结构、业务特点和部门性质等不同而不同。首先, 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应设置职员岗位。具体来说, 可以按业务种类和性质设置岗位, 如资产、销售、工程、担保、预算和合同等岗位 (有的可以合并) ;也可以按地区来设置内控岗位;还可以按部门级次设置岗位, 如二级部门控制岗位, 三级部门控制岗位等。总之, 岗位设置要能满足部门内控的需要, 有利于完成内控部门的工作任务。

(二) 内审部门的岗位设置。

内部控制目标告诉我们, 内部控制的范围非常广泛。过去, 我们主要关注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而对公司治理和公司战略关注不够, 对经营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缺乏应有的重视。由于重视会计内部控制, 所以内部审计师多由会计专业人士担任。今天,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们不仅要重视会计内部控制, 还要高度重视公司治理、公司战略和加强经营、风险管理审计, 所以, 内部审计岗位设置应能满足不同种类、不同性质内部审计的需求, 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可以设置部长岗位一名, 由懂经营管理, 明确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的人员担任, 承担内审组织和协调工作;职员岗位可以设置战略内审、经营内审、会计内审、风险管理内审等岗位, 对特别重要的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可以设专门的岗位负责。要注意的是, 岗位的设置要考虑企业的规模和特点, 有的岗位可以合并, 有的甚至可以外包, 而不一定一应俱全。

四、二级部门的领导权归属与内部控制

(一) 内部控制部门的领导权归属。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二条指出,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可见, 建立和实施是董事会的职责, 监督是监事会的职责, 组织日常运行是经理层的职责。从字面理解, 内部控制部门应该同时受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双重领导, 但笔者认为, 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负责是责任定位, 而非工作程序, 具体的建立和实施还是要通过经理层来落实。内部控制部门负责组织落实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的组织实施是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经理层作为主持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一级部门, 内部控制部门理所当然归属于经理层领导。但在信息沟通上, 内控部门有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报告内控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的义务。

(二) 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权归属。

内部审计部门是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部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十五条指出, 内审部门发现的内控缺陷要按照内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 发现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可见, 内控规范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权归属没有给予明确。现实中, 出现了董事会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总经理领导模式、财务副总 (或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领导模式。监事会领导模式, 能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但由于监事会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没有经营管理权, 很难通过审计来改善经营管理;总经理领导模式, 由于拥有经营管理权, 能够较好地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并改进经营管理, 但出现了自己监督、评价自己的局面, 审计丧失了独立性, 客观性难以保证;财务副总 (或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领导模式, 由于同属经理层并受总经理的直接领导, 所以与总经理模式类同;董事会领导模式, 地位超脱, 有利于保持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是较为理想的模式。

对于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下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归谁来领导的问题, 笔者认为, 对于大中型公司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对兼任予以限制甚至禁止;在出现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时应改变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委员会现有的领导权归属, 比如审计委员会归属于监事会领导, 内部审计部门对监事会负责, 向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报告工作, 这样可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功能, 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三) 其他二级部门的领导权归属。

财会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等二级部门, 他们所负责的内容是经营管理的一部分, 所以这些部门应该归属于经理层领导较好。S

参考文献

[1].王斌.跨职能团队的管理控制问题:一个理论思考[J].会计研究, 2011, (7) .

[2].邱雅静, 余玉苗.应对内部审计的新变革[J].财务与会计, 2011, (6) .

[3].杨有红.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J].会计研究, 2004, (10) .

[4].汤谷良.财务案例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1.

6.部门经理岗位职责 篇六

【关键词】企业;财务部门;职责;人员配备

一、引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对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会计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然而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更多的侧重于财务的核算职能,而忽视了财务的另一个重要职能——监督职能,但是企业财务部门管理层的工作侧重点应该是在对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上面,包括对企业财务的预算、成本的核算、企业资金的管理、企业经济的审计和监督等等,凡是涉及企业经济活动的工作都应该有企业财务部门的参与和管理。然而由于长时间较为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企业财务部门出现了部门设置不合理、职责划分不够明确以及人员配备不够齐整的问题,最终影响到企业的做大做强,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下,要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财务又是企业竞争力工作的核心,因此显得十分重要。

二、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人员配备的不合理

1.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机构设置的不完善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在财务部门的设置上仍然保持着传统设置结构,即单一的会计核算部门。通过核算部门进行企业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申报企业的税务以及对收支款项进行核销,这样就将财务的工作大部分限定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反馈,仅仅能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然而,真正的财务管理不仅仅应当是财务上的核算,更加重要的是贯穿于企业整个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活动,从财务的预算、核算到成本控制、资金管理、再到企业经济的审计监督,都包含在企业的财务工作当中。财务部门机构的设置不完善、不合理必然导致人员配备方面的捉襟见肘。

2.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的不合理

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能划分并不是十分的清晰并且过于单一。由于受到上述财务机构设置不完善的影响,企业的会计工作大量的集中在企业经营活动的财务核算上,而忽视了会计监督以及会计参与等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工作,更不用说企业长期发展的决策工作。其次,财务人员工作量大。由于财务的核算工作过于庞杂,财务尤其是财务部门的管理者工作负担不断加重,许多企业的资金预算和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内部控制等工作,没有完全划分到财务的工作范畴,但是也没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来承担这些职能。这种职责不清、职能的杂乱无章隐性的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财务人员不仅要在自己的业务上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还要参与企业的管理以及企业经济信息的反馈等工作。

3.企业财务部门人员设置的不合理

目前,会计的职能仍以核算为主,缺乏现代理念指导下的财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传统的财务管理意识必然导致财务人员的设置上重会计的核算岗位,缺乏或者缺失财务管理岗位的相关人才。有的企业甚至认为,财务部门本身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部门的价值不过是一个经济活动的反应部门,在企业的盈利期应该降低企业的反应成本,进而削减财务人员的设置。传统的会计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主任、物资出纳、财产物资和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和资金往来核算、总账、报表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许多企业为了节省工资成本,最大限度的压缩上述岗位的设置。至于财务的管理职能的设置,诸如:资金的管理和财务的预算,成本和内部控制等等岗位,财务部门并没有进行单独设置,而是由管理层分管。这样的人员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经济管理的混乱,财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下降。

三、企业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备合理化的建议

1.完善企业财务部门内部机构设置

企业应当建立现代的企业财务部门管理观念,完善现代的企业财务内部机构设置。改变原有的以会计核算为主要机构的设置,進行全面的职能机构设置,如会计核算部门专门进行各种资料和原始凭证的审核以及记账凭证的填写以及会计账目的登记等工作,并及时向其他部门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以便他们进行经济活动的调整。一方面,设置财务预算部门。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资料分析以及评估,以为企业的相关人员提供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保证企业的发展能按照企业的预算目标进行。另一方面,进行成本控制的部门设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日常消耗的固定费用等进行控制。此外,通过设置资金管理部门,对企业资金的具体流向以及资金来源进行严密监督,同时也要监督企业各部门对申报资金的使用计划、使用过程并进行实时监控以及相应考核。

2.对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明确的职责的划分

首先,根据财务职能部门确定相应职责的划分。企业必须对传统的财务部门进行改造, 然后再根据财务部门的职能进行设置岗位,根据“按岗配责”的原则,按照已经设定的岗位来进行人员的设置以及相应责任的划分。其次,明确财务工作范畴。企业应该明确财务的工作范畴,把财务纳入到管理决策层中,将财务与管理决策层进行恰当的融合,即会计参与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因为核心财务人员能够明晰企业的经济动向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因此他们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再次,扩大财务管理范围。企业应当将会计核算、财务预算、成本控制以及资金管理等财务的子项目统归财务部门管理,并根据企业经验分配它们之间的职能以及职责,以此来精简企业的其他机构,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减轻企业的成本。最后,将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纳入财务部门。通过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工作的进行,使之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以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对经济活动的合理有效性进行审查、分析和控制。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对于企业经济活动偏离预算和规定的政策进行调整和控制。

3.对企业财务部门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配置应该根据财务机构的设置来进行,一般企业都是进行单人单岗或单岗多人已达到内部牵制的作用,然后再设置部门总监来统筹各个部门的工作。如会计核算部门的人员配置,以两个基本岗位为佳,一个负责主管会计的相关法律规定和会计业务的处理,另一个负责会计的电算化的操作。在预算部门人员配置方面,也是设计两个基本岗位,一个主要负责预算资料的搜集并及时的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反馈,另一个主要负责财务预算的管理。对于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配置,需要一人或多人对企业的生产部门和其他部门的成本资料的收集和控制,这就要求成本控制人员掌握成本预算和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和缜密的思维能力。资金管理部门的人员配置,应该注意寻找具备良好的资金和现金流管理素质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要求有比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审计人员的设置,要求同时具备审计和会计的双料知识储备,熟悉掌握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的程序和制度,更要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等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四、结语

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门,是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动力和向导,任何与资金活动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财务工作者的参与和管理。因此企业如果要获得强大的发展动力,并灵活高效的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状况的信息,就必须有企业财务部门的支持。企业应当整合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并根据职能部门的划分合理配备人员,融合企业其他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支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共同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黄频.对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进行探讨[J].经济视野,2013(12)

[2]高慧丽.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关系[J].管理学家,2013(15)

上一篇:2022春季开学典礼讲话稿下一篇:用人单位工作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