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几减9教案八(10篇)
1.10几减9教案八 篇一
八年级下册思品第六课第一框知识助我成长9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1.材料一:初中生小娟,13岁,其父母离异,小娟随母亲生活,母亲因家境贫困强迫小娟辍学在家,当学校老师到她家劝小娟上学时,她母亲和小娟说:“上不上学是我们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材料二:在义务教育法实施以前,个别农村地区青少年文盲和半文盲大量存在;对中小学老师缺乏应有的培训,大量校舍年久失修,学校设备少得可怜;一些企业招收童工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小学辍学现象严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娟及其母亲的言行进行分析。
(2)如果让你帮助小娟,你会怎样做?
(3)联系你身边的变化,说说国家为维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提供了哪些保障?
2.材料一:“自古读书须交费,而今上学不花钞。„‘两免一补”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孩子上学的 明显减轻。“免除学杂费,农民得实惠”成为新的流行语。“新的学期到学校,两免一补真热闹。爸爸妈妈开怀笑,同学乐得呱呱叫”的新童谣广为传诵。陕西一位贫困县的农民开学时到学校为儿子交学费,当知道不但学杂费免了,课本费也不用交了,学校还补助生活费时,随口编了一首打油诗:“中央给咋们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材料二:“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对于一些调皮的孩子来说,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于是,学校里留下空的一张桌子,游戏厅、网吧又多了一个光顾者,马路边又多了一个打架闹事的小伙子。结果,这些孩想变换了,成绩下降了。父母外出打工,留给孩子太多的苦闷、孤单和寂寞。”据全国妇联提供的最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由于他们长期没有和父母在一起,部分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容缓。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同在一片蓝天下,国家出台的“两免一补”政策播洒着教育公平的阳光,对保证每一个孩子特另村贫困地区孩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2)农村留守儿童“别样的童年”带给我们“别样的心酸”,为什么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成长
过程伴随如此多的“困惑”和“烦恼”?
八年级下册思品第六课第二框珍惜学习机会10
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
1.某地一家长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离其家最近的某小学拒绝招收他6岁的孩子入学,法院审理了此案,责令该小学五条件接收其子女人学。这一案例表明(A.学校有权决定让谁上学B.义务教育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C.公民的受教育权离不开法律的保障D.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
2.右图漫画中的老师让七岁女童停课5天,这侵犯了该女童的()A受教育权B.荣誉权C.人格尊严权D.政治自由权 3.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句格言启迪我们()
A.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C.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只有学习,才能实现理想,4、为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我们应该做到
A.做作业时,遇到疑难问题,就放弃不做B.上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与老师同学探究问题 C.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就走神D.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放弃学习
5.义务教育法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各种权利,下列做法符合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的是()
A.小红的母亲让读七年级的小红中途辍学,让小红的弟弟继续上学B.某纺织厂招收了十几名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女孩到工厂做工 C.小军正在读八年级,他父亲让他辍学上街擦皮鞋
D,小玲家里非常困难,但其父母坚持让其读书直到初中毕业
6、我国著名学者苏步青说:“为学应须毕生力,攀登贵在少年时。”此话告诉我们()A. 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B,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我们应抓紧时间学习。C.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适龄儿童和少年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初中生小华和小明是好朋友。小华的爸爸因交通事故致残,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的变故,使小华的精神受到打击,成绩大幅下降,进而产生了辍学念头。小明知道后,和小华进行了一次长谈,使小华的思想发生了转变(1)如果你是小明,请提出你说服小华的理由。
2、你认为小华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克服暂时的困难?
3、我们应该向小明学习什么?
2.10几减9教案八 篇二
1. When did he start hiccupping?
⑴本句是一个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其结构为“特殊疑问词+were或was(第三人称单数)+主语+(表语)+其他成分?”或“特殊疑问词+助动词did+主语+实义动词+其他成分?”。eg:
Where were you last week? 上周你在哪儿?
What did you say? 你说什么了?
⑵start为及物动词,意为“开始”,与begin同义,后接名词、动名词或动词不定式。eg:
Shall we start/begin dinner? 我们可以吃饭了吗?
My brother started to play on the computer. 我弟弟开始玩电脑了。
He’ll begin/start working this week. 他这周将开始工作。
相关链接:start还可用于以下几种情况,此时不能用begin替换:
①表示“(机器)开动”。eg:
The man can’t start the car. 这个人发动不起来这辆车。
②表示“创办;开设”。eg:
He started a new shop last year. 去年他新开了一家商店。
③表示“出发;动身”。eg:
We must start early. 我们得早点出发。
2. Tiger Woods started golfing when he was only ten months old.
本句中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用一件事情的发生作为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eg:
When I watched TV, the telephone rang. 我在看电视的时候,电话响了。
相关链接:when和while的区别:
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时态用一般过去时或一般现在时,而while后的状语从句时态是进行时。其次when往往指时间上的某一点,而while指一段时间。eg:
While I was having lunch, she came in. 我在吃午饭的时候,她进来了。
3. And Ronaldo, the great Brazilian soccer player, played for his national team when he was seventeen.
⑴the great Brazilian soccer player是主语的同位语,是对Ronaldo的进一步解释。
⑵play for…表示“为……效力”。eg:
He plays for our school basketball team. 他为我们学校的篮球队效力。
⑶national是形容词,表示“国家的,民族的”。eg:
Our newspaper is a national newspaper. 我们的报纸是全国性的报纸。
He’s set a new national record. 他创造了一项新的全国纪录。
4. He spends all his free time with his grandson.
spend此处意为“度过”,指度过一段时间。spend…with sb.意为“和某人一起度过一段时间”。eg:
I usually spend my summer holidays at home. 我通常在家度过我的暑假。
My cousin will spend the weekend with us. 我表弟要和我们一起度周末。
相关链接:spend还意为“花费”,主语一般是人,spend…(in) doing sth.意为“某人花费时间(金钱)做某事”;spend some time/money on sth.意为“在某物上花费时间/金钱”,on后接名词。eg:
Jim spent little time finishing the work. 吉姆没花多少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工作。
Most of her life was spent in caring for others. 她大半辈子的时间都用来照顾别人。
I spend two hours on my homework. 我花了两个小时做作业。
5. I saw her play when I was eight.
see sb. do sth.意为“看见某人做某事”,指看到动作的全过程,do是省去不定式符号to的动词原形,在这里作宾语的补足语。see sb. doing sth.则表示“看到某人正在做某事”,doing作宾语的补足语,表示动作正在进行。eg:
Li Ming saw Miss Gao come into the classroom. 李明看到高老师走进了教室。
I see Jim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我看到吉姆正在擦黑板。
6. He began to learn the accordion at the age of four, …
at the age of表示“在……岁时”,后跟基数词,它可以和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互换。eg:
Tom learnt to play the piano at the age of 4.
=Tom learnt to play the piano when he was 4 years old. 汤姆4岁时学弹钢琴。
Children enter primary school at the age of 7.
=Children enter primary school when they are 7. 孩子们7岁上小学。
7. …, majors in English and management
major在此作动词,意为“主修,专研”,为不及物动词,常用于短语major in中。major作名词时,意为“(大学的)主修科目”。eg:
Alice majors in economics. 艾丽丝主修经济学。
My major is English. 我主修英语。
Unit 10
1. When I grow up, I’m going to do what I want to do.
⑴grow up意思是“成长;长大”,是不及物动词短语。eg:
My brother is growing up fast. 我弟弟长得很快。
He wants to be a doctor when he grows up. 他长大想当一名医生。
Tony was born in the city, but grew up in the country. 托尼生于城市,但在农村长大。
⑵what引导的从句可以表示一种东西或事情,不具有疑问概念,一般译为“(某人)所……的东西(事情)”。what在本句中作实义动词do的宾语。eg:
Time is what we need. (作表语) 时间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Do you remember what he said? (作宾语) 你记得他所说的话吗?
2. I’m going to move somewhere interesting.
⑴move在此作不及物动词,意为“移动,搬动”。常用move to…表达“搬到……”。eg:
Don’t move, or you’ll be in danger! 不要动,否则你会有危险!
My family moved to Beijing 2 years ago. 两年前我们全家搬到了北京。
⑵somewhere作副词,意为“在某处,到某地”,相当于in/at/to someplace。通常用在肯定句中,而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通常用anywhere。eg:
I remember seeing her somewhere before. 我记得以前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He just lives somewhere in the city. 他就住在这个城市的某个地方。
I can’t find my pen anywhere. 我到处都找不到我的钢笔。
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 你去过什么有趣的地方吗?
注意:somewhere, anywhere等被形容词修饰时,要将形容词放在其后。
3. And I’m going to study French at the same time.
at the same time意为“同时”;还可意为“然而”,表前后两个分句在意思上的转折。eg:
Can you watch TV and do your homework at the same time? 你能同时看电视和做功课吗?
Motorcycle and car start at the same time. 摩托车和汽车同时出发。
She was laughing and crying at the same time. 她又哭又笑。
It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 At the same time, it will certainly be useful.
这将要花很多钱,但是它肯定是有用的。
4. We got over 1,000 letters, faxes and e-mails from our readers about their New Year’s resolutions.
get a letter from sb.意为“收到某人的来信”,相当于receive a letter from sb.或hear from sb.。eg:
Yesterday I got a letter from my brother. 昨天我收到了我哥哥的来信。
5. They want to communicate better with their kids.
communicate在此作不及物动词,意为“通信;联络;沟通”。常用于communicate with sb.,意为“与某人沟通/联络”。eg:
The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letters. 他们用书信彼此联络。
相关链接:communicate也可作及物动词,意为“通知;传达(新闻、意见、感情等)”。此时,它常用于communicate…to…结构中,意为“(向……)报告,通知,传达……”。eg:
He communicated the news to his father. 他把这条消息告诉了他爸爸。
6. First I have to practice my English.
⑴practice作动词,意为“练习;训练”,后可接名词或动词?鄄ing形式。eg:
She practices the violin every evening. 她每晚练习小提琴。
The boy practices swimming every day. 那个男孩每天练习游泳。
⑵practice还可作名词,意为“训练,练习,实践”等。它是不可数名词。eg: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3.七年级下教案(第9-10课) 篇三
七年级下教案(第9-10课)
第九课 父与子 教学目标:1、了解漫画特点,学习阅读漫画的方法。2、学会用语言文字来描述漫画内容3、感受父与子之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观察教室里的墙报、黑板报,说说哪些是漫画?你是如何判断出它是漫画的? (二)初识“漫画”1、介绍“漫画”这种艺术样式(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画家从政治事件或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表现为幽默、诙谐、辛辣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2、介绍漫画大师奥・卜劳恩以及他的作品《父与子》,引出课题。(展示原书) (三)学习第一则漫画《依次行事》1、仔细观察,在书上为漫画配上对话,小组竞赛表演。2、思考归纳:如何看漫画(最基本要采用的方法)?――观察和联想。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则《将错就错》,师巡视指导,归纳阅读漫画的具体步骤:根据人物动作把握性格特征――根据文字提示找到内在联系――根据个体生活展开适当联想。4、思考漫画含义:父亲先补裤子再打儿子,这样做说明什么道理?父亲是怎样一个人?――事有轻重缓急,需要依次行事;父亲既慈爱又严厉,极具温情又讲原则。5、试一试将这则故事完整地讲一遍。 ――注意画与画之间的过渡,使情节合理化。 (四)巩固学习:运用阅读漫画的方法,自学第二则漫画《将错就错》,然后交流学习情况。(五)迁移学习(奥・卜劳恩漫画系列欣赏):课件展示5组漫画,学生小组合作,口述漫画内容,组与组间交流。 (六)、作业:1、仔细观察漫画《作业》或《玩游戏》,任选一则为漫画配上对话。2、拓展阅读:阅读漫画家丰子凯的漫画作品。 第十课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2、认识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感受人间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通过父亲这一人物形象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目标:1、导入:放《父亲》这首歌,创设情境。刚才我们怀着对父亲的崇敬之情聆听了一首为我们的父亲唱的颂歌。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感受着父爱的深沉与博大,我们怎能不去感谢给予我们生命与厚爱的父亲呢?在一篇课文里同样有一位父亲值得我们去歌颂。多媒体显示题目,板书。2、学习目标:多媒体显示“学习目标”同“教学目标”。 二、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学习,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了解情况。 (一)整体感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想一想:文中情节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的事,如何引出的?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视情节引导:上下文联系起来,具体语句…… (二)合作探究: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你在阅读时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呢?请小组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相互质疑:小组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靠集体的智慧战胜一切困难。灵活安排:学生可指名求教,其他学生也可自告奋勇及时求助. (四) 教师导学:通过刚才的求救及救助,我感受到了同学们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也遇到了一些难题,大家愿不愿意帮我去征服它们?请大家自由闯关! 多媒体显示:自有闯关 每人仅限一关,聪明的你闯哪一关?第1关: 本文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第2关:你认为“花”在叙述构思中起着怎样的作用。第3关: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第4关:你知道末尾“我”默念的花的含义么?在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作简要板书(见板书设计) (五)体验与反思:多媒体显示:谈一谈在父亲的影响下,“我”长大了。我们每个人都要长大,都含有父亲的呵护,你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你的呢?请畅说欲言。 (六)教师总结:文中的父亲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我们也体会到了我们的父亲对我们的关爱,那么,就让我们在我们成长的记忆长河中谨记:生活中,有个人叫父亲,有种爱叫父爱。
4.新概念1英语教案9、10课 篇四
-How are you today?-I’m fine, thanks.或–I’m very well, thank you.-How is sb(第三人称单数)?
-He/She is fine/very well, thanks.Goodbye.-Nice to see you.–Nice to see you, too.-Look at…….–He’s/She’s…….二、Teaching Method 教学方式:PPP 游戏,单词卡片
三、Grammar/ Key sentences/ structure 语法/重点&难点句型:
-How are you today?-I’m fine, thanks.或–I’m very well, thank you.How is sb(第三人称单数)?
-He/She is fine/very well, thanks.四、Teaching Progress 教学过程(教学例子): 第一节 Step 1 :Review & Lead-in 引入(10mins)
1.Review the words and key sentences of L7-8.Recite L7 together.2.Dictation & check the answers.3.复习问候语“Good morning.”等,引出另一种问候语“How are you?” Step 2 : Presentation 1.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learning.(P18.P20)(20mins)
1)p18的单词相对简单,补充Goodbye.=See you.辨认单词see/look/watch see 强调看的结果,I see a pen.look强调动作过程。Look at the blackboard.watch 注视,看。强调所看画面是移动的。watch TV
watch a football game 2)p20的单词适当补充短语(11个)
知识竞赛:事先让学生查资料了解以下短语意思,上课采用快速翻译,又快又猜中的加分 fat cat暴发户
fathead傻瓜
play dirty作弊
dirty jokes低级笑话 come clean坦白说
Mr.Clean清官
hot air空话
hothead冲动的人
cold-hearted无情的 busybody搬弄是非的人
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
单词练习:找朋友(发给学生不同的形容词卡片(16个hello hi man woman fat thin tall short dirty clean hot cold old young busy lazy),每个同学快速读出手中单词,学生需快速找出持有反义词或近义词的同学。)2.Key sentences.(15mins)(1)-How are you today?-I’m fine, thanks.或–I’m very well, thank you.-How is sb(第三人称单数)?
-He/She is fine/very well, thanks.游戏:随机问学生问题“How are you?” “How is sb?”学生必须迅速回答,注意人称不能出现错误。
(2)-Nice to see you.–Nice to see you, too.用于相互认识的人见面。-Nice to meet you.用于初次见面。游戏“听音猜人”训练“Nice to see you.”猜的同学面对黑板,让班里一位同学站起来说“Nice to see you,too.”,猜的人要根据说话人的声音判断是谁,然后提问“Is he/she ***”全班用英语回答,规定提问的问题不超三次,猜到了则奖分。
(3)And you?=And how are you?(4)Look at …….Look at that man.Look at the handbag.第二节 Step 3 :
1.Close the book and listen to the audio,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is Emma?” “She’s very well, too.”(2mins)
2.Open the book and follow to the audio and practice every sentence one by one.(10mins)3.Recite without the pictures.(5mins)4.Make dialogues on P19(10mins)
操练句型
-Look at…….–He’s/She’s…….例子: Look at that man.He is fat.Look at that manager.He is busy.游戏:分两组比赛,每组在黑板上画两辆没有车轮的火车,每完成一个对话,就给该组一个车轮(磁铁代替),凑成三个车轮火车就能跑起来,就是获胜方。5.拓展(10mins)
newly新的 developed发达的,开发的 product产品
have a look看一看
what about怎么样
latest最新的 model模型 翻译句子:
看看我们的新开发的产品/最新模型。
先看一看样品吧?What about having a look at sample first? 6.完成p20书面练习A部分并指出前节课作业的错误。(8mins)
问题:p12b部分的作业,要求模仿例句写出相应的疑问句,个别同学写成陈述句。
Eg: This is Peugeot.应该改为 Is it a French car or a German car?
有的同学则把4、6、8题的询问人物国籍当成询问汽车。
五、Assignment 作业
1.获胜队伍同学
课文单词和拓展单词中1英1.没获胜的则中1英2 2.背诵L9.抄写该课一次。
3.翻译句子
看看我们的新开发的产品/最新模型。先看一看样品吧?
5.10几减9教案八 篇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领会“规则”的重要性,体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教学过程:
一、师: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都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规则,没有规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会乱套,如果有了规则而我们不去遵守,也是一样。今天我们来为我们班级制定一些规则,有了这些规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你们说好吗?我们国家也有规则,最大最高的规则就是“宪法”,她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遵守的,同时她也是来保护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今天我们制定班级规则,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班级宪法”。
二、学生制定:
三、成文:
学生把认同的规则写在一起,形成“班级宪法”。
四、讨论:
有了“班级宪法”该怎么办?
五、师:这一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制定了“ 班级宪法”,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做“班级宪法”的遵守者和维护者,我们我们要互相监督,共同遵守。让它真正地发挥作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第六课:平安回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学习基本的交通规则,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自己遵守。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是怎样在马路上走的?怎样过马路的? 学生交流。
师:如果你不这样,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生交流
师:我们通常把这些叫做“交通规则”。我们走在马路上经常会看到许多标志,这些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生交流。
师:你认识多少交通标志呢?
二、学生认交通标志:
学生连一连(见P34)再进行交流。
师:交通标志有很多很多,老师交给你们一个作业,在回家的路上看一看,还有哪些,或者你看书或上网查一查,看谁认识的标志多。
三、活动 学做小交警。
三、讨论: 怎样过马路
四、说说交通安全用语。学生交流。
五、读读小资料。
六、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交通规则,认识了交通安全标志,明白了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了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安全,大家一定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们回家后,也要向爸爸妈妈宣传。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
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课后小结:
6.10几减9教案八 篇六
导入新课:
1. 复习提问什么叫压强?写出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压强的单位是什么? 15帕斯卡表示什么意思?以上问题,由学生回答,回答有错的请另外的学生纠正或补充,然后由教师评讲。2. 新课引入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承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能流动,盛在容器内对容器底部、侧壁和内部有没有压强?如果有压强,会有哪些特点呢?
新课教学:
1. 研究液体对容器的压强演示实验:将少量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开;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内(倒水前,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下凸出);把水倒入侧壁开口处扎有橡皮膜的圆筒(倒水前,也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侧壁筒口相平),又请同学说一说,观察到什么现象?(橡皮膜向外凸出)。根据以上实验表明,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阻碍液体散开的容器壁也有压强。演示:实验装置如右图,指导观察,得出实验结论。
7.八年级英语下册6-10单元教案 篇七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6-10单元教案
Unit 6 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 ? Teaching goals: 1.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 2.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 3. Patterns: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sth ? I have been doing sth since … . I have been doing sth for … (period of time) . 4. 谈论人们做某事持续多长时间。 5. 谈论人们的业余爱好。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 Words and expression in this unit . 2. 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用法以及与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的`区别。 Teaching aids: teaching cards , pictures , a tape recorder . Period 1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Leading in Ask one of the students the question: Liu Ziyang, when did you study English ?Help the student answer: I studied English in .Say,in this unit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how long we’ve been doing things .Then ask :Liu Ziyang, 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Help him to answer : I ha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since 2003./I have been studying English for two years .Get Ss to repeat . Repeat the activity with other students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44 , 1a . 1.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 three questions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as example like this: I started class at 9:00 .I slept for ten hours . I have been skating for five hours/ I have been skating since five years ago . 2. Have Ss work in groups of four . 3. Ask the class each question and call on several different students to answer . 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44 , 1b . 1. Play the recording and get Ss to fill in the chart . 2. Correct the answers . SB Page 44 , 1c .In pairs ,get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Then ask some pairs to say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SB Page 45 , 2a & 2b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have Ss know what to do . 2. Play the recording .Ss write down their answers . 3.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4 Post-task SB Page 45 , 2c . 1. Read the example in sample dialogue in activity 2c . 2. In pairs,role play the interview between Alison and the reporter . 3. Ask two pairs to say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 Step 5 Grammar Focus SB Page 45 , grammar focus . 1. Review the grammar box . 2. Explain that in these sentences “since” comes before a date and “for” before a period of time . 3. Ask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How long did you skate ?”and “How long have you been skating?” .Explain that “did” question means that the person has stopped doing the action .The “have you been” question shows that the person is continuing to do the action at the present moment . Step 6 Homework Review the present perfect progressive . 教学后记: Period 2 Teaching contents: SectionA 3a,3b,4,SectionB 1a,1b,2a,2b,2c.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 in Ask some students the questions: How long did you skate ?How long have you been studying English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46 , 3a . 1. Ask Ss to read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table . 2. Check the answers . SB Page 46 , 3b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ask Ss to complete the task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47 , 1a & 1b . 1. Ask different students to say the items they see in the picture . 2. Ask students to write the names of things they collect and things they would like to correct in the chart . 3.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ir lists to the class . 4. In pairs ,let students tell their partner what they collect and what they would like to collect .Say why . 5. Ask several pairs to say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 SB Page 47 , 2a & 2b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let the students know what to do . 2. Play the recording and get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chart . 3.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4 Post-task SB Page 47 , 2c . 1.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example in the sample dialogue . 2. Have students practice conversations in pairs . 3. Ask two pairs to say their conversations to the class . Step 5 Homework SB Page 46 , Part 4 . 1.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 2. Make sure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y need to do . 3. Have students complete the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fter class . 教学后记: Period 3 Teaching contents: Section A 3a,3b,4a,4b,selfcheck.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Leading in Check the homework .Ask on group of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conversations with the class . Step 2 Pre-task SB Page 48 , 3a . 1. Ask some different students to tell what they see in the picture . 2. Read the instructions and make sure students know what to do . 3.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e-mail on their own and then draw lines matching each snow globe with its description. 4. Correct the answers . Step 3 While-task SB Page 48 , 3b . 1. Read the instruction to make sure students know what to do . 2.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message ,writing about Bob ,Marcia or Liam in activity 2a . 3. Ask some students to read their messages to the class . SB Page 48 , 4a . 1.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2. Ask a student the same questions but let him answer with his own hobbies . 3. In groups of four ,have students complete the work . 4. Ask two groups of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conversations . SB Page 48 , 4b . 1. Point to the questions and ask a student to read them to the class . 2. In groups of four ,get students discuss each question . 3. Read the four questions one by one and ask each group to say their answers to the class . Step 4 Post-task SB Page 49 , Selfcheck , Part 1. 1. Ask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on their own . 2. Ask one student to write the answers on the Bb . 3. Correct the answers . 4. Ask some different students to make sentences with the words given . SB Page 49 , Selfcheck , Part 2 .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letter on their own .Then ask on student to read his letter to the class . Step 5 Homework Have students write their letters on their exercise books . 教学后记: Period 4 Teaching contents: Reading: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 . Teaching procedures : Step 1 Before reading SB Page 50 , Section 1 . 1. In groups of four ,get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three questions . 2. Ask a speaker from one group to tell the class what the group knows .Help to complete any missing dynasties and famous characters the class should know . Step 2 While reading SB Page 50 , Section 2 .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 once for general meaning .Ask students if there is anything they don’t understand . 2. Let students read the passage again for detail . Step 3 After reading SB Page 51 , Section 3 , 3a .Ask students to scan the text for information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s . SB Page 51 , Section 3 , 3b & 3c . 1. In groups of three ,let students practice the sample conversations first ,then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 2. Ask two groups of students to present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in front of the class . Step 4 Go for it 1. Direct the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e box and read the heading on the left and ask students to list other things they would miss . 2. 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ideas . 3. In the same way ,do with the right part of the chart . Step 5 Homework 1. Rememb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unit . 2. Review the present perfect progressive . 教学后记: 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 Analysis of Unit 7 Teaching goals: 1. 学习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这一句型,学会恳请对方对于某事如何表达歉意。 2. 本单元围绕“歉意、恳请”这一话题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Important points : A: Would you mind doing sth ? B: I’m sorry .I’ll do it right away . A: 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sth ? B: Sorry. We’ll go and play in the park . Difficult points : 比较: 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sth ? Could you please do sth ? Please do sth . You have to
8.10几减9教案八 篇八
教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承上启下的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资产阶级分子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进行的斗争。它承接了前一章所介绍的“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这一知识点。同时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杂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这又为后面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埋下了伏笔。
②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确定本课的重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内容,难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本文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问题引导、讨论“打倒孔家店”口号来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师生互动】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设问:为什么要重铸国魂呢?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场思想解放运动?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根据提纲预习过本课,所以请一名学生来回答,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以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找出新文化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指出辛亥革命没有在思想文化领域完成反封建的任务,新文化运动则补上了这一课。
2、概况:
要求学生齐声回答,完成下面表格: 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旗 帜
主要阵地
活动基地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落实基础知识。
层层设问:当时被称为“官僚养习所”的北大之所以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谁起了重要作用?为改革北大他提出了怎样的办学方针?在旧思想、旧文化占统治地位的北大,提出这一方针的实质目的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实质是允许各种科学思想自由发展,让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去占领封建旧思想的阵地。
教师进一步指出新文化运动塑造了新的北大,此后北大的历次爱国活动无不与新文化运动精神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为后面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做铺垫。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怎样重铸国魂呢? 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设问:“德先生”和“赛先生”及其内涵分别是什么?你能从材料中看出陈独秀先生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及其为什么吗?这与以前向西方学习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对材料一步步进行分析。教师点拨:“德先生”是指民主,包括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赛先生”是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此段材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课件展示一段文字材料“1917年上海某报刊登‘陈烈女殉夫’之事”和图片“裹脚的小女孩”。设问:这两个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还能找出类似的实例吗?(学生列举实例)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旧道德的危害有直观的感受。
设问: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为反对旧道德提出了什么口号?同学们能不能从下面这段材料中找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认为,中国所以危亡,民主科学所以不能实现,是由于封建伦理道德的严重束缚。陈独秀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伦理道德,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杜维明《儒学创新的契机》
教师点拨:封建伦理道德造成中国的危亡;使民主科学不能实现;阻碍了中国人的觉醒和社会进步;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来说明批判旧道德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课件展示鲁迅先生及《狂人日记》的有关图片和文字材料,并请一位看过《狂人日记》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其梗概及主题思想。教师对学生的介绍给予点拨,指出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呐喊。用什么来救孩子?用旧道德行吗?这样让学生自然得出新文化运动的又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设计意图:即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自然引出新文化运动的一项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并深化了学生对此项内容的理解。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设问: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还是一场文学革命。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文学革命呢?
请一位同学朗读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 材料二 “这柯(棵)大树很可恶,他碍着我的路!”来!快把他砍倒了,把树根亦掘去。哈哈!好了!——胡适《乐观》
教师一步步设问:读完这两段材料,你有何感觉?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而且更通俗易懂?两段材料在语言文字方面有哪些区别?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你能说出新文化运动中进行文学革命的原因吗? 学生一步步回答。
教师点拨:文学革命的原因是新文化、新思想需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才能普及到大众之中,而文言文比较难懂。
设计意图:通过一段文言文和一段白话文的对比,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到二者的区别,很容易理解开展文学革命的原因。
教师:文学革命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呢?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文学革命是从形式到内容的革命:
1、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2、以新鲜、平易、明了的新文学代替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
设问:文学革命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与普及提供了载体。
2、推动人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和发动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准备。
要求学生归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提倡______与_____反对____与___;提倡_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 3 提倡__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 根据表格引导学生分析新文化运动是如何重铸国魂的。
教师点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去冲击人们头脑中的封建旧思想、旧文化。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再一次突出主题:重铸国魂;为下一步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做好铺垫。
4、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教师指出内容和代表人物:宣传十月革命;李大钊
结合教材的材料《庶民的胜利》设问:“新纪元”、“这种潮流”分别指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性质,对中国的影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把中外历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能力。
教师:如何看待这场重铸国魂的运动呢?(引出下一标题)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设问:为什么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学生分析、讨论。教师点拨:
新文化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既是一次思想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对封建的思想文化给予彻底的冲击,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反封建斗争的继续。课件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反动军阀污蔑新文化运动是“异端邪说”、“洪水猛兽”,守旧派文人甚至谩骂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是“众叛亲离”,“人头畜鸣”。材料二:《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设问:你能从以上材料中看出新文化运动的哪些积极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设问:新文化运动还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繁荣,你能找出这方面的论据吗? 学生思考、举例。
设问: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局限性?请同学们通过下面材料进行分析。课件展示: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 材料二:“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点拨: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设问: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这种态度是否正确?应该怎样对待东西方文化?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课堂总结】提问知识要点:背景、概况、新文化运动内容、评价
教师强调:新文化运动用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设计意图:巩固、强化知识结构。回应导入,突出主题。【知识结构(板书)】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政治方面:①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②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③北洋军阀专制独裁。
(3)思想文化:①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②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等 旗 帜:民主 科学 主要阵地:《新表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宣传十月革命
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性 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积极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方文化存在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偏向。【题组练习】
1、康有为著《孔子该制考》推崇孔子;陈独秀等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D.扩大自身的影响
2、前期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主要是为了
A.在思想上反对封建主义 B.追求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C.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 D.支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之所以说鲁迅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主要是因为他 A.把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 B.主张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C.对封建礼教攻击最猛烈 D.首先提倡白话文
4、在中国近代史上,对封建思想抨击最猛烈的一次是
A.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C.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D.“问题”与“主义”之争
9.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10课时 篇九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10课时)
――第一学期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作文教学设计(2课时)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教案(10课时) 教案 2010-09-15 10:35:46 阅读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21《桃花源记》学习流程 一、课前检查:小组长检查预习,内容为: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1、2自然段。 二、入境生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桃花源记》。 三、确立目标: 1、正确读、译、背全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和作者寄托的感情。 四、阅读、翻译课文 1、 出示第一个学习指导题:请大家自学课文,借助文下注解,积极完成: ① 正确译讲课文 ②完成《配套练习册》的1――8题。 2、 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3、 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4、 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5、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五、 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1、 出示第二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继续读课文,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下列问题。 ① 归纳段意,掌握故事情节。 ② 完成《配套练习册》的9题。 ③ 作者描绘的桃花源有什么特点? ④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3、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4、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5、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六、 复习巩固、练习解难 1、《学习与检测》1――9题。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背诵全文。5分钟后,比赛谁背得准确。 3、学生巩固练习内容,背诵课文。 七、有感情地齐备课文。 八、反思提高。 九、 布置作业:1、完成《配套练习册》的阅读与鉴赏。 2、在作业本上,完成“综合实践”,描绘你心目中的“桃花源”。 3、预习流利的《陋室铭》,有能力的同学背诵。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学习流程 一、课前检查:小组长检查预习,内容为: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全文。 二、入境生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一篇韵文《陋室铭》。 三、确立目标: 1、正确读、译、背全文。 2、理解文章主旨 3、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 阅读、翻译课文 1、 出示第一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自学课文,借助文下注解,积极完成: ① 正确译讲课文 ②完成《配套练习册》的1――5题中与《陋室铭》有关的内容。 2、 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3、 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4、 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5、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五、 理解文章文章主旨,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1、 出示第二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继续读课文,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下列问题。 ① 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从文中划出并分别用四个字概括。 写陋室不陋用意何在? ② 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 ③ 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 ④ 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2、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3、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4、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5、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六、 复习巩固、练习解难 1、《学习与检测》1――7题。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背诵全文。5分钟后,比赛谁背得准确。 3、学生巩固练习内容,背诵课文。 七、 有感情地齐背课文。 八、 反思提高。 陋室铭 (唐)刘禹锡 环境清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高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生活脱俗: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九、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册》的阅读与鉴赏的1――4题。 2、在作业本上,完成“综合实践”。 3、预习:流利地朗读《爱莲说》,有能力的同学背诵。 《爱莲说》学习流程 一、课前检查:小组长检查预习,内容为: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全文。 二、入境生趣: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爱莲说》。 三、确立目标: 1、 正确读、译、背全文,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子。 2、 正确理解文章主旨。 3、 正确把握运用写法。 四、阅读、翻译课文 1、 出示第一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自学课文,借助文下注解,积极完成: ① 正确译讲课文 ②完成《配套练习册》的1――5题与《爱莲说》有关的内容。 2、 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3、 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4、 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5、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五、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章写法。 1、 出示第二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继续读课文,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下列问题。 ① 请划出并熟记作者具体描绘莲之形象的句子。 ② 作者对莲有怎样的情感。 ③ 作者仅是为了表达对莲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④ 该文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要写到菊和牡丹呢? 2、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3、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4、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5、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六、复习巩固、练习解难 1、《学习与检测》8――10题。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背诵全文。5分钟后,比赛谁背得准确。 3、学生巩固练习内容,背诵课文。 七、有感情地齐背课文。 八、反思提高。 爱莲说 (宋)周敦颐 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突出高洁、质朴、庄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体态:突出正直、刚正不阿) “香远益清”(香气:歌颂莲花芳名远扬)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风度:突出端庄、清高) 九、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册》的阅读与鉴赏。 2、在作业本上,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 3、预习:流利地朗读《核舟记》,有能力的同学尽量背诵2――4段。 23 《核舟记》学习流程 一、课前检查:小组长检查预习,内容为: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2――4自然段。 二、入境生趣: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 三、确立目标: 1、 正确读、译、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2、 理清说明的内容及顺序。 3、 了解核舟雕刻艺术的精湛。 四、阅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1、出示第一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自学课文,借助文下注解,积极完成: ① 正确译讲课文 ②完成《配套练习册》的`1――7题。 2、学生自主学习,逐一解决问题。 4、 合作探究,组内交流。 5、 到台上、白板上展示学习成果。 6、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共性问题,适时板书。 五、理清说明内容及顺序 请大家继续读课文,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下列问题。 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分析,设计问题如下。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2)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3)找出说明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4)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朗读第2-5段,然后分析讨论。 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研读第三段。 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扮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让他们按照课文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研读第四段。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 让两名男生扮作两个舟子,身边放上一些道具充当“楫”、“壶”、“炉”“蒲葵扇”等物,模拟两名舟子的神情动作,让讲台下的同学观看并说出他们跟书中所作是否一致,主要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变抽象文字为具体形象。 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研读第五段,设计问题如下。 a.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b. 写船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C.这段文字可以省略不写吗? 六、复习巩固、练习解难 1、完成《学习与检测》1――9题。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背诵2-4段。 3、学生巩固练习内容,背诵课文。 七、有感情地齐背课文。 八、反思提高。 核舟记 (明)魏学 概说核舟之奇巧,引出由来。 1、船体设计的大小和格局 详述核舟之精妙 2、船中人物的神态和动作 3、船背技师的题款和着色 总括核舟,发出赞叹 九、布置作业: 1、完成《配套练习册》的阅读与鉴赏。 2、预习:流利地《大道之行也》,有能力的同学背诵。 24 《大道之行也》学习流程 一、课前检查:小组长检查预习,内容为: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同学背诵全文 二、入境生趣:(学生齐背《桃花源记》)对美好社会的不懈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其实由陶渊明再上溯千年,我国就有了名字为“大同”(板书)的美好社会构想。那么,大同社会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会?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大道之行也》。 三、确立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 2.理清层次;背诵课文。 3.感受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四、阅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1、 出示第一组学习指导题:请大家自学课文,借助文下注解,积极完成: ① 正确译讲课文 ②
10.10几减9教案八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提炼文章观点,并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2.过程与方法:小组交流、探讨、质疑思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敢于挑战权威、乐于创新的精神。养成刻苦推敲祖国语言文字“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习惯。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文章内容,从中获得写作上的启示。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关于如何作文所提出的主张,并进行质疑思辨。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准备:把班级学生分成三组,分设三位负责人。第一组负责搜集整理介绍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第二组负责从整体上解析课文;第三组负责针对作者在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质疑思辨。)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谈作文》,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介绍作者。
为了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下面有请第一小组的同学,为我们介绍作者朱光潜。自然情况:朱光潜(1897—1986),中国美学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塔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任教。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创作情况:朱光潜从学生时代起,就开始发表作品,一生学习研究不辍,著述甚丰。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他熟练地掌握英、法、德语,几十年来,翻译了300多万字的作品。其中对黑格尔110万字的巨著《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历史性的崇高声誉。他出版的译著还有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莱辛的《拉奥孔》、克罗齐的《美学原理》、路易哈拉普的《艺术的社会根源》和《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等。此外,他通过系统认真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的一些译文提出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
社会评价:朱光潜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具有崇高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格。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三、解析文章——质疑思辨——借鉴吸收。
听了同学们对作者的介绍,惊叹佩服之余,我们不禁对他那平实质朴、言近旨远的文章有些心驰神往了。下面就请第二组的同学,引领我们走进他的文章——《谈作文》,并请第三组的同学随时进行质疑思辨,全班同学都可以参加到交流讨论中。
1.感知课文。
(1)写什么(内容)——作者认为写文章一定要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要不厌其烦地咬文嚼字,指出初学作文的途径是临帖和写生,并且二者都不可偏废。另外写生还要从描写文和记叙文练起。简言之就是写作文要注重积累、反复修改、不断实践。
(2)怎么写(写法)——作者以与读者平等的姿态、借书信交谈的方式,凭着信手拈来的大量例证,详略突出地为我们娓娓道出了作文的真谛。
(3)为什么写(目的)——这是作者在旅欧期间写给青年读者的回信,作者旨在就如何作文问题,给处在困惑中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2.互动交流——质疑释疑——教师归纳提升。
(1)文章前六段用相当一部分篇幅列举了众位名家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而且主要在人力。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
质疑:按照作者的观点,那中国古代也有许多人落笔即成美文且不刊一字,这样的事情该作何解释呢? 教师归纳提升:大家能够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非常难得,但请同学们认真读文本“古今许多第一流作者大半都经过刻苦的推敲揣摩的训练”,作者在这里用词很严密谨慎,他并没有否定极个别天才的意思。其实,人们在惊叹于《滕王阁序》的一气呵成,字字珠玑,句句精妙的同时,谁又能否认天资聪颖的王勃自幼便勤奋好学这一点呢?
(2)透过文字,你能解读出作者为什么大力主张对文章的修改要“咬文嚼字”吗? 因为在作者看来,“咬文嚼字”,不只是在表面上斟酌文字的分量,而实际上也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因为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作者曾在其他的文章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质疑:我觉得对于文字的锤炼,那是一辈子的事,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来说应不必拼命追求“推”和“敲”之间的差异。只要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出来,把自己的真实状态写出来,哪怕文学粗疏一点也没关系,哪怕段落模糊一点也没关系。
教师归纳提升: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于文中作者的观点,可赞成,也可反对,也可两种观点杂糅,也就是说,在初学作文时语言要力争真实、准确,一定要下“咬文嚼字”的功夫,这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但要适可而止,不能在此耽误过多的时间,因为文字和情感的完全吻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人一辈子的积淀和锤炼的。
(3)文章提到,中学生应该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练起,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是说记叙和描写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因为使用事实论据,让事实说话,是写议论文章常用的基本方法,而使用好事实论据的前提是具备相当的记叙和描写能力,所以只要记叙和描写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质疑:只要记叙和描写这两种文做好了,议论文真的就很容易写好了吗?
教师归纳提升:那倒未必,写好议论文并非易事,除了有记叙和描写的良好基础外,其观点必须正确。作者所持的观点应该符合人类进步发展的大趋势,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不能绝对、片面。这就要加强思想修养、努力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学会从人生的意义和国家、人类发展的层面思考问题;还要养成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说自己真心想说的话。另外,议论文还讲究论证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实质上还是认识和思维的问题。同学们还要在深入认识事物、认真思考问题上下很大的工夫。
四、口语训练。请几个同学谈谈学过本文的收获,在借鉴吸收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反观自己的习作,扬长避短,为写出一流的文章而努力。
五、阅读推荐。
课外阅读朱光潜的《谈文学》,这是他专门写给青少年朋友的文学启蒙读本。从运思到选择与安排,从内容形式与表现到体裁与风格,将文学层层展开,一个例证、一个典故铺展开去,深入浅出,平易自然,引领读者不知不觉走进文学的殿堂。他谈文学如“行云流水,自由自在,像谈话似的一层一层领着你走进高深和复杂里”,从深入浅出的话语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文学的基本知识,还可以感受到春风化雨般的熏陶。
六、布置作业。
【10几减9教案八】推荐阅读:
说好普通话班会教案2014-10-9 10.3.410-24
英语八年级下册教案6-1007-11
秋学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10《信客》教案09-11
9年级体育教案10-25
第9册体育教案06-16
9教案牧童评画06-21
9小草和大树附教案09-27
9月-12月主题班会教案07-17
“9的乘法口诀”公开课教案08-16
课程第9章异常处理教案:第9章、第11章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