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介绍(共11篇)
1.沪港通介绍 篇一
沪港通小词典
A
1、A+H股上市公司:
指在境内注册、其股票同时在上交所和联交所上市的公司。
2、按盘价(按盤價):
即名义价格,指根据不同情况,在联交所上市的股票在开市前时段的参考平衡价格、在持续交易时段的买盘价或卖盘价、或者前收盘价。
3、暗盘买卖(暗盤買賣):
即灰市交易。沪港通业务禁止暗盘买卖,即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和证券交易所参与者或者会员不得自行撮合投资者通过沪港通买卖股票的订单成交,不得以其他任何形式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场所为通过沪港通买卖的股票提供转让服务。
B
1、长仓(長倉)或好仓(好倉):
即多头仓位。
2、长揸(zhā):
即长期持有。
3、参考平衡价:
指若当时进行对盘(即报价撮合)可以成交最多股数的价格。
4、除牌:
即摘牌,指联交所为维持市场公平有序,令符合《上市规则》规定情形的公司股票摘牌,使其不在联交所市场交易。
5、除净日(除淨日):
即除权日,指过户日期的前2个交易日。投资者只有在除净日前买入股票,才能获得公司已公布的股息。此外,在除净日,股价也会被调低,以反映派息对股价的影响。如果投资者持有股票直至在除净日当日或之后才卖出,他们仍会获派股息。
6、出市员(出市員):
即出市代表,指在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交易员。
D
1、大额持仓申报制度(大額持倉申報制度):
即大户报告制度。
2、大手交易:
即大额交易。
3、淡仓(淡倉)或短仓(短倉):
即空头。
4、董事袍金:
即董事费、董事报酬,指董事为公司工作的报酬。
5、点子(點子):
即基点。
6、定期参考价:
指紧挨着每个计价日之前的5个交易日,所挂钩的股票的平均收市价。
7、对盘(對盤):
即报价撮合。
8、对盘系统外交易:
即相当于大宗交易。
F
1、覆盘(覆盤):
即确认指令、执行委托回报。
2、风险披露声明(風險披露聲明):
即风险披露书。
G
1、港股通:
指投资者委托上交所会员,经由上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联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联交所上市股票的交易安排。
2、港股通股票:
指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买卖的规定范围内的在联交所上市的股票。
3、港股通投资者:
指委托上交所会员通过港股通买卖港股通股票的投资者。
4、高于面值(高於面值):
即溢价。
5、股份代号(股份代號):
即股票代码。
6、股份购回(股份購回):
即股份回购。
7、股份过户登记处(股份過戶登記處):
即股份登记处、证券登记机构。
8、股份拆细(股份拆細):
即股份分拆、分割。香港上市公司的股票面值不固定,如果公司的股价大幅上升,被认为已经达到散户投资者无法购买的水平,为了增加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提高散户介入兴趣,公司可将股票面值降低,增加股本,即股份拆细。股份拆细后,每位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不变。
9、股息:
即红利、股利。
10、沽空对冲(沽空對沖):
即卖出保值。
11、沽盘:
即卖盘,指输入系统以出售证券的指示。
H
1、H股公司:
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成立并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到港上市的公司。
2、好友、看好股市者:
即多方。
3、毫子股:
即香港专有用语,指股价低于港币1元,但高于港币1角的股票。
4、行业(行業):
即板块。
5、核数(核數):
即审计。
6、核数师(核數師):
即审计师。
7、红股派送(紅股派送):
即送股。
8、红背心(紅背心):
即红马甲,指证券交易所内的证券交易员,又被称为“出市代表”。
9、红底股(紅底股):
即香港专有用语,指股价超过港币100元的股票。
10、互惠基金(互惠基金):
即共同基金,也就是投资基金。
11、沪港通:
指上交所和联交所允许两地投资者委托上交所会员或联交所参与者,通过两交易所在对方所在地设立并取得对方交易所特殊交易参与人(参与者)资格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股票的交易安排。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12、沪股通:
指投资者委托联交所参与者,经由联交所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交所进行申报,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交所上市股票。
13、沪股通股票:
指投资者可以通过沪股通买卖的规定范围内的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
14、沪股通投资者:
指在委托联交所参与者通过沪股通买卖沪股通股票的投资者。
15、获配售人:
即通过配售获发证券的人士。
J
1、交收:
即交割。
2、交易所买卖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
即交易所交易基金。
3、交易柜位(交易櫃位):
即交易席位、交易单元。
4、结算(結算):
即清算,指终结现存的法律关系,处理其剩余财产的程序。
5、基本因素:
即基本面。
6、基金单位持有人(基金單位持有人):
即基金份额持有人,指依据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持有基金份额的自然人或法人。
7、价位:
指交易规则规定的证券价格最小变动单位。
8、竞价盘:
指没有指定价格的市价盘,相对于竞价限价盘优先对盘(即报价撮合)。竞价盘在开市前时段内对盘后即自动取消。
9、竞价限价盘:
指适用于联交所开市前时段,可以指定价格成交的买卖盘。具体来说,是有指定价格,在开市前时段的输入买卖盘时段输入系统,以在开市前时段的对盘时段内成交。在开市前时段的对盘时段结束时,按照相关规则计算所得的参考平衡价格进行自动对盘的买盘或卖盘。对于买盘,指定价格相等或高于参考平衡价格时成交,对于卖盘,指定价格等于或低于参考平衡价格时成交。在开市前时段未成交的部分,将自动转为指定价格的限价盘,参与当日持续交易时段的自动对盘交易。
10、精确算法:
中国结算为确保每个投资者所得的股票股利之和等于本公司从香港结算收到的股票股利,对投资者账户中不足1股的零碎红股,按照投资者零碎股份数量大小顺序排列,零碎股份数量相同的,由电子结算系统随机排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均登记为1股,直至完成全部送股。
11、经纪行(經紀行):
即券商、证券公司。
K
1、开市价(開市價;開盤價):
即开盘价格。
2、开市报价:
指在一个交易日就一种证券的首个报价(可以是买盘价或沽盘价)。
3、开市前时段、开市前议价时段(開市前議價時段):
即集合竞价时段,指交易日上午9点整至早市开始的时段。
4、开仓(開倉):
即建仓。
5、客户户口(客戶戶口)或客户账户(客戶帳戶):
即委托人账户。
6、可换股债券(可換股債券):
即可转换债券。
7、空仓(空倉):
即空头。
L
1、联交所参与者:
指符合联交所《交易所规则》定义的交易所参与者。
2、裂口高开(裂口高開):
即跳空高开。
3、累积(累積):
即积累。
4、落后股(落後股):
即补涨股。
5、落盘(落盤):
指经纪商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资者的交易指令后,对交易指令的有效性进行审核,并及时发送至交易所。
6、轮候队伍:
指未能完成对盘(即报价撮合)并按照价格及时间排列、保留在自动对盘系统的中央买卖盘纪录册中的买卖盘。
M
1、买盘(買盤):
即买单委托、买方指令、买入委托,指输入系统以购买证券的指示。
2、卖盘(賣盤):
即卖单委托、卖方委托、卖出委托。
3、买卖盘:
指可为买盘或卖盘的任何指示,包括竞价盘、竞价限价盘、限价盘、增强限价盘及特别限价盘等。投资者买卖港股通股票仅可以使用“竞价限价盘”和“增强限价盘”申报。
N
1、内幕消息:
即关于上市公司、公司股东或高级人员、或上市公司证券的消息或数据,这些消息或数据一般不会被参与该上市公司证券交易的人所知,但一旦被其知晓,则有相当可能会对该等证券的价格造成重大影响。
P
1、披露权益(披露權益):
即权益披露。
2、票面息率、票面利率:
即票面利率。
3、平衡价格(平衡價格):
即均衡价格。
4、平价(平價):
即等价。
5、派息日:
指上市公司派发股息的日子。
6、配售:
指上市公司将股份配发给指定人士,是募集资金的一种方式。
Q
1、企业管治:
即公司治理。
2、强制清盘(強制清盤):
即强制清算。
3、清偿债项(清償債項):
即解除债务。
R
1、入场费(入場費):
即投资起点、认购起点。
S
1、上市法团:
即上市公司。
2、升幅:
即涨幅。
3、神仙股:
即香港专有用语,指涨跌幅很大的股票。
4、市场失当行为(市場失當行為):
即香港特别行政区《证券与期货条例》及联交所交易规则规定的违规交易行为。
6、实物股票(實物股票)或实股(實股):
即实券。
7、市况疲弱(市況疲弱):
即盘软。
8、手:
即买卖单位。在港股交易中,一手并没有被限制为100股,而是由每只上市证券各自的发行人自行决定的。
9、收市价(收市價):
即收盘价,指某一证券在某一交易日持续交易时段结束前及结束时,在系统中录取的数个按盘价的中位数。
10、碎股:
即零股,指在香港市场上,在任何证券报价或交易时,数量少于一个完整买卖单位(即完整一手)的证券。
T
1、T日:
指港股通交易日。
2、T+N日:
指港股通交易日后第N个港股通交收日。
3、套戥(děng):
即套利买卖。
W
1、窝轮(窩輪):
即权证。
X
1、细价股(細價股):
即小盘股。
2、仙股:
即香港专有用语,指股价低于港币1毫(10分)的股票。
3、限价盘(限價盤):
即限价委托,指投资者向经纪商发出的具有最高买入价或最低卖出价的委托。
4、新股认购(新股認購):
即申购新股。
5、行使:
即行权。
6、行使日期:
即行权日期。
Y
1、月结单(月結單):
即每月对账单。
2、盈利警告、盈警:
即利润警告。
3、拥有权(擁有權):
即所有权。
4、预托证券(預託證券):
即存托凭证。
Z
1、斩仓(斬倉):
即被迫抛售。
2、招股价(招股價):
即发行价。
3、招股书(招股書):
即招股说明书。
4、债券孳息(債券孳息)或债券息率(債券息率):
即债券收益
5、增强限价盘:
指适用于联交所持续交易时段,可以指定或更优价格成交的买卖盘,可以在同一时间与最多10条轮候队伍进行配对,且输入卖盘价可以较最佳买盘价低9个价位,输入买盘价可以较最佳卖盘价高9个价位。配对后,任何未成交的买卖盘余额将按原先输入的指定限价转入一般限价盘。
6、折让(折讓):
即折价。
7、证券组合费:
指香港结算根据证券账户自然日日终港股持有市值,计收的证券组合服务费用。
8、资讯供应商(資訊供應商):
即信息供应商。
9、支持位:
指对买方投资者而言,是阻止股指、股价继续下跌的价格点位。
10、止蚀盘(止蝕盤):
即止损委托,指当投资者持有的股票价格持续下跌,其可以在股价下跌至某一预先订下的价格水平时,售出股票以限制损失的投资策略。
11、重磅股、重量级股票(重磅股;重量級股票):
即重仓股、权重股。
12、中介人:
即金融中介机构
13、中期报告:
即半年报。
14、做好、做淡:
即做多、做空。
15、走势强劲(走勢強勁):
即盘坚。
16、最终参考平衡价:
指在“输入竞价买卖盘时段”及“对盘前时段”结束后、于“对盘时段”计算出的参考平衡价格,并以此作为开市前时段的成交价。
2.沪港通介绍 篇二
点评:如今据期盼已久的沪港通开闸已一段时间, 市场行情却并没有此前预期的那般波澜壮阔, 从“北热南冷”到“南北双冷”, 沪港通对A股蓝筹估值的提振作用也未能立竿见影地显现出来。市场人士因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 沪港通落地利好兑现, 概念炒作完成, 资金及时抽离;更有甚者, 还提出了在A股市场制度配套还未与香港市场有效对接之时, 推出沪港通毫无意义的观点。平心而论, 这些说法未免过于短视, 对于沪港通引发的连锁效应, 不能简单以眼前股指的涨跌来进行评判。
对沪港通暂时出现的交易遇冷, 应以平常心对待, 沪港通刚刚开启, 监管方式和交易制度的创新需要时间。沪港通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实现买卖双方股票, 但买卖的过程也为内地市场熟悉成熟市场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技巧, 进而引进成熟监管制度创造了条件。随着两地市场的对接发展, 一些阻碍市场创新发展的规则势必被废止或调整, 一些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工具也必然会被强化, 所存在的监管空白也会被填补到位。
3.备战沪港通 篇三
沪港通的开通可谓一波三折,从之前说好的10月份开通,到后来传出的延期甚至“无限期搁置”消息,直到11月10日,才有了正式的发布会,确定沪港通11月17日正式“通车”。
不过,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沪港通势在必行,早一点晚一点,无关大局。但问题是,对于沪港通,人们真得看懂了吗?准备好了吗?
低调酝酿 横空出世
“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4月10日上午10点4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和缓,却在资本市场引发了一场“大轰动”。
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于当天中午发布《联合公告》,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即“沪港通”)试点,并宣布“沪港通”总额度5500亿元人民币,需要6个月准备时间。
随后,沪港两市股指大涨。
一切来得太突然,在此之前市场并未见任何风声,就连来参加论坛的申银万国证券董事长李剑阁也不由得感叹道,“此次保密工作做得好。”
不过,事后据媒体披露,沪港通看似横空出世,实则酝酿多年。其中,最大的推手便是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
李小加,1961年出生,祖籍东北,2009年成为港交所首位具有内地背景的掌门人。有报道称,在其上任伊始,他的第一份三年战略规划便锁定了内地,一直都在非常积极地和内地探讨市场互联互通,交易结算链接。
“只有中国(内地)的钱来了,国际公司才会来。”在李小加看来,近两年,中资企业赴港上市已是强弩之末,红利即将耗尽,港交所与内地的关系需要重新定义。它将从中国内地企业首选的“海外集资中心”转变为中国内地资本的“首要海外投资中心”。
据悉,与内地“互联互通”的表述,最早出现于2012年,并于2013年初出现在港交所《战略规划2013-1025》中。2013年6月在参加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论坛时,李小加更是直接提出以交易所合作的方式解决市场风险和资金想出去的矛盾。
有知情人士透露,为了推进沪港通,港交所内有一个机密小组,专职负责沪港通方案的制定和沟通。并且早在一年前,经过多方论证,内地与香港监管部门已经敲定了沪港通的方案,只是由于担心重蹈港股直通车“见光死”的覆辙,一直处于绝密状态,直到今年上半年经国务院各部委会议通过后,才得以公开。
愿景与隐忧
为什么沪港要通?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李克强总理的演讲稿中,必须指出的是,关于沪港通的这段表述是在“向改革要动力”这部分提及的。以开放促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沪港通的推出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实质性步伐。
在李小加看来,“沪港通”是内地循序渐进开放资本市场的一大创新,旨在以最小的制度成本,换取最大的市场成效。即两地市场尽可能地保留沿用自身市场的法律、法规、交易习惯,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对投资者的限制因素,让市场力量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最大幅度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对于沪港通,专家学者、券商机构也是赞誉者甚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校长助理、教授吴晓求将沪港通的价值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从大方面来看,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一个探索,有利于给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提供一个通道,有利于实现市场规则和国际规则的接轨。二是沪港通的实施将改善内地市场的估值机制,提升A股的估值水平。内地市场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市场,估值带有情绪化,也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对中国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压抑作用,沪港通在这个方面也能起一些作用。三是沪港通也将为推动整个理念的变化,同时为国际化做一个很好的准备,最重要的是能够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持有类似观点。在他看来,沪港通“大力扶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李大霄还认为沪港通对于沪港的资本市场具有双赢效应,“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拓宽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有利于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沪港通对于改革和国家战略的重大意义已无需多说,低迷阴郁若冬眠的沪市已经感受到了改革春天的讯息。
不过,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沪港通也存在一些隐忧。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对沪港通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外资的吸引力和金融风险控制方面。
A股市场成立仅24年,市场上的投资理念并不成熟,即便是今年这波行情,绩差股、概念股、题材股仍满天飞,而国外市场相对成熟。此前QFII选择投资标的有三个标准——流动性好、具备价值、较低的市盈率,因此,一旦沪港通正式开通,企盼更具经验的海外资金来“抬轿子”恐非易事。
另外,沪港通实际上是资本项目开放的举措,相当于在中国金融市场开了个口子,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具备足够弹性的情况下,加上美联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美元逐步走出低位,在这种情况下,放松资本管制风险太大。
静等发令枪响
10月26日,港交所的一纸公告确认沪港通延迟推出。市场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10月27日,恒生指数和港交所股价开盘即双双跳水式下跌。恒生指数早间低开26点后即大幅跳水,最多下挫289点,低至23012点,最后以23143点收盘,下跌158点或0.7%,10天线未保。
关于延迟推出的原因,市场众说纷纭。对于传言,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态说,现在考虑的是“时间”问题,而不是“是否开通”。他表示,港交所难以推测何时通车,但相信监管机构会作出全面评估,除考虑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投资者信心及市场稳定性亦相信是当局考虑因素。
作为一项“国策”,沪港通势在必行,主管部门延迟推出必然有其缘由。据多位学者分析,这其中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原因,一是沪港通现在还不算真正成熟,如资本利得税等一些细节问题还需厘清。有消息称,10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国际部主任祁斌仍率队在香港就沪港通的技术细节进行沟通。二是沪港通所有交易均以人民币计价,政策也涉及内地个人层面跨境资金流动的大突破,但是香港受制于每天2万元人民币的兑换上限,对于“北向交易”或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香港方面也一直在争取放宽兑换上限,直到沪港通“发车”铃响,这个问题才有了实质性突破,配合沪港通,取消香港兑换人民币上限。
千呼万唤始出来,11月10日,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以及双方的结算机构正式启动沪港通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沪港通试点下的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开始。
沪港通的开启虽然不能说打开了一扇门,但却打开了一扇窗,通过这扇窗,不仅加强了沪港两地资本市场联系,也进一步助推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的步伐。沪港通“发车”铃声刚响,人们已经又在预期深港通到来的时间表。
4.方通课程介绍 篇四
1.课
程:魔力宝贝英语:
教学目标:培养英语学习兴趣,适合年龄:专为3-6岁幼儿而设。
课程特色:抓住语言的天才时机,奠定良好基础,帮助宝宝适应纯英语的语言环境。采用欧洲原版进口的最权威,最国际化最专业的幼儿英语教材,科学系统地帮助3-6岁儿童全面提升英语的听、说、读、写4大能力。家庭智能互动学习光盘和互动智能电子课件为孩子提供多元化的互动学习体验,让孩子爱上英语学习。
课程设置:采用科学的连贯性的分龄教育,整体设置三大级别6个学期;Level 1快乐学习宝贝、Level 2小小思考家、Level 3小小会话家。
2.课
程:青少儿口语课程
教学目标: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
适合年龄:7-12岁小学生,13-17岁初高中生 课程特色:精挑来自美国、英国等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优秀教师,保证英语语音的纯正性,同时我们还拥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中方教师团队。外教互动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大量的口语对话练习,学员的听力理解能力、发音及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大幅的提升。中教负责学员的词汇记忆、语法学习,双语教学无缝结合,加速孩子的学习进程,为以后说一口标准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置:儿童英语口语,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勇于和外国人交流;青少年英语口语,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为高考做好准备。
3.课
程:英语同步辅导一对一 教学目标:提高在校英语成绩
适合年龄:小学高年级、初中学生
课程特色:VIP个性化一对一或一对二,课程内容与课本精准同步,查漏补缺,承上启下,关注每个学员的个体状况,确保每个学员得到专业教师英语及心理的双重关怀。
最佳纪录:某初一学员通过2学期培训后,成绩由70多分提高到112分。(入学时请提供在校英语考试成绩单,以见证成绩提高!)
4.课
程:海外留学预备课程
教学目标:适应海外学习与生活
课程特色:专为出国留学的学员而设,根据学员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目标量身定制课程,采用VIP 一对一授课,学习效果立竿见影;资深教师团队经验丰富、资质权威;个性化服务给学员更专业更细致的人文关怀。
课程设置:通过密集课程训练,外教课程与中教课程紧密结合,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发展,为海外学习做及早、深度的语言准备。
5.课
程:雅思托福一对一
教学目标:雅思托福考前强化辅导
课程特色:专为雅思托福考试学员而设,根据学员英语水平及考试目标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围绕考试的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强化辅导,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为目标,更有雅官助阵点拨;VIP一对一授课,学习更高效。
成功案例:中山大学英语系Flora同学,计划到澳大利亚攻读研究生,申请的学校要求雅思综合成绩7分,首次雅思考试成绩:写作5.5分、听力7.5分、口语7分、阅读7分。进入方通后,经过专业测试,采用外教授课方案,专攻雅思写作,辅以雅官点拨。2个月集训后,雅思考试听力8分、口语7.5分、阅读7.5分、写作7.5分。超过预期,被大学顺利录取。
6.课
程:成人通用口语/商务英语
教学目标:提高日常表达及商务英语能力
课程特色:通用口语课程,从真实生活入手,帮学员树立“说英语”的信心,掌握经典句型的运用技巧,强化英语思维,逐步做到脱口而出。商务英语课程,围绕工作环境及商务活动中所使用的英语而展开,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综合提高,助你在复杂的商务环境中游刃自如。
5.中集通华公司售后服务介绍 篇五
为保证所供挂车在运行中能得到全面、及时、准确、方便的售后服务,我司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培训
通华公司将对使用方的驾驶人员、维修人员、机务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1、对驾驶人员进行挂车使用性能、挂车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
2、对维护保养人员及机务管理人员进行挂车设计原理、基本结构、主要配备及性能、日常及定期保养方面的培训。
3、对维护保养人员进行挂车常见故障的分析、排除及预防方面的培训。
二、故障维修
1、公司总部及各办事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实行全日制24小时连续不间断受理投诉、提供服务、咨询,确保用户在任何时刻发生的故障皆能及时得到处理。
2、各办事处皆配有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售后服务人员,另外所有THT用户的车辆皆在公司总部及各办事处建有详细技术及维修档案,这可确保在接到服务要求后,我司售后人员能根据投诉内容,结合档案,作出迅速准确的判断,进而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
3、各办事处皆备有足量、齐全的配件储备,确保维修之需。
4、目前在广州、厦门、宁波、武汉、青岛、济南、重庆、大连、郑州、太原、长春、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地设有办事处和配件供应点或维修站,且中集车辆集团在北京、上海、宁波、深圳、天津等地设有4S店,依据以上服务点和4S店,公司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车辆运行到哪里,服务跟踪到哪里,故障发生在哪里,维修就在哪里开展。公司承诺,在接到服务请求后,1小时内作出响应,2-3小时内由总部或办事处派人到现场,对一般性常见故障,6—8小时内排除,对涉及车架开裂、总成解体等重大故障,1—2天内给予解决。
5、本公司生产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皆可享受本公司《质量保用规定》中规定的免费服务内容。
三、配件的组织供应:
公司建有一套完整的配件供应体系。
1、公司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配件的采购、供应工作,对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备配件皆有足够库存,以保证用户需要。
2、公司在服务网络的各站点,均备有足够量的常规配件存,保证任何情况下的故障修理,配件销售均能直接从办事处供货,对用户批量订购的备存配件,由公司在2天内直接发往所在配件供应点。
3、公司及各办事处(配件点)提供的配件,均直接从合格配套厂家直接采购,保证品质正宗。
四、预防服务
公司认为,车辆一旦投入使用,其运行完好状况,使用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辆的日常及定期维护保养,鉴此,公司在保证产品质量、提供良好维修服务的同时,特别关注车辆在使用中的预防服务:
1、现场培训时向用户提供详细的维保资料,《使用说明书》等,并提供维保知识培训。
2、在车辆投入运行质保期内,公司将派售后技术人员对车辆进行上门检查,以了解车辆使用状况,征求用户意见,帮助并指导维保工作的贯彻情况,并形成书面分析报告,呈贵司主管部门参考。
3、所有了解到的信息,公司均有专门机构分析并分类汇总,与设计、制造有关的信息,将反馈到有关部门,以采取改进措施,杜绝后续产品出现类似的问题。与已流向市场但尚未出现故障的产品有关的信息,公司将根据用户档案,派售后人员前去做预防性处理。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6.沪港通介绍 篇六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中国不断的加大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 QFII、浮动汇率制度、QDII、RQFII以及股权分置改革等措施不断出台。2014年11月17日, 在万受瞩目的情况下, “沪港通”终于问世。2015年以来证监会又在酝酿“深港通”“沪台通”。资本市场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我国沪深股市和国际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将不断的加强, 从而不断提高我国A股市场的流动性及实现A股价值回归。
文章选取了同时在上海和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 编制沪港通标的两地上市的A股指数和H股指数, 选用DCC-GAR CH模型对比分析沪港通开通前后两指数日收益联动性的变化。
二、实证分析
(一) 数据的选取
沪港通只会影响同时在上海和香港证券交易所交叉上市的上市公司, 因此选取上证综合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不尽合理, 剔除在沪港通开通前后停牌时间较久的上市公司, 最终选取了67家同时在上海和香港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股, 以2014年11月17日为基期, 点数设为100, 以流通股的股数为权重, 采用样本股的收盘价为样本数据, 分别编制港通标的两地上市的A股指数和H股指数, 记为a和h。
由于变量具有异方差性, 需对数据做对数处理, 最终选取两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研究, 计算公式为:
其中:rt代表指数的日收益率, yt代表的是t日的收盘指数。用ra, t和rh, t分别表示港通标的两地上市的A股指数和H股指数日收益率。
(二) 序列的自相关检验
文章拟采用DCC-GARCH模型研究两变量的时变相关系数, 因此首先要对两序列的自相关性进行检验。从表1中可以发现, Q统计量对应的P值非常小, 说明两指数日收益率存在自相关性。
(三)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从表2我们得出, 沪港通开通之前, 沪港通标的两地上市的A股指数和H股指数日收益率相互影响均很弱。但沪港通开通之后, 沪港通标的两地上市的A股指数对H股指数影响显著加强。沪港通开通后资金出现“先北上、后南下”的现象也正和我们的结论是一致的, 说明A股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先导性在不断地显现出来。
(四) ARCH效应检验
AR CH效应检验方法我们采用残差的平方相关图进行检验, 通过检验的Q统计量及其P值判断序列是否存在ARCH效应。
通过表3可发现, 在两序列滞后1-6阶, Q统计量及其P值均为0, 说明两序列均存在条件异方差性, 即存在ARCH效应。
(五) DCC-GARCH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建立了GARCH (1, 1) 模型, 得到ARMA滤波滞后的残差序列, 进而建立DCC-GARCH模型, 通过之前的检验我们设定的参数为DCC-GARCH (1, 1) 。通过利用R软件编程, 两指数日收益率的动态相关系数图。
图1中发现, 两指数的日收益率一直正相关, 但是相关程度有所改变。沪港通开通之前, 两指数的日收益率的相关程度逐步下降, 说明沪港通未开通之前两市场的分割现象依旧明显, 但是沪港通开通之后, 两指数的日收益率相关程度逐步走强。原定于2014年10月25日开通沪港通, 却在当天出现了重磅消息“沪港通无限期进行搁置”, 从两指数的动态相关系数图中不难发现, 10月25号之后两指数的日收益率相关系数直线下降, 说明投资者对于两市场的长期的联动性产生了分歧。动态相关系数一直在0.7到0.8之间运行, 说明两市场对于同一家上市公司的估值依然存在差异, 这主要源于沪股通和港股通额度受限的影响。
三、建议
(一) 积极稳妥地放开A股各项交易限制的规则
沪港通有效的实现了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联系, 但是从当前两地上市的股价来看, 沪港通开通之后两地上市的AH股的溢价出现了“先收敛后发散”的现象, 主要源于交易规则、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 造成AH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折溢价。因此, 政府应该考虑适时的放开T+0、沪港通额度不受限, 更大程度上放开两地资本的流动, 早日实现A股市场进行价值投资。
(二) 继续推进中国和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
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沪港通开通之后, A股对于H股的影响力度在稳步提高, 说明A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受到认可。政府也在不断的推进“深港通”和“沪台通”, 足见政府加大内地资本市场对外联系的决心。资本市场改革还需和人民币国际化同步, 共同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三) 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还需不断加强
沪港通开通后, 加强了两地资本市场的流动, 同时内地的A股的波动性也有所放大。2015年前, 沪港通一直出现北上的现象, 也实现了A股节节攀升, 但是随着资金的南下, A股也进入了调整期。这说明内地的散户投资者依旧被动, 对于风险的判断能力不足。因此, 政府一方面促进内地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金融市场各项风险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艳萍.探析沪港通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动作用[J].中国经贸, 2013 (10) :151.
[2]李亚凌.基于Copula函数的沪深港三地股市的联动性分析[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4 (4) :73-74.
[3]潘文荣, 刘纪显.QFII及QDII制度引入后的中美股市联动性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1) :5-10.
[4]郭文伟.中国股市风格资产时变联动性及结构突变研究—基于ARMA-GJR-DCC-MVGARCH模型的检验[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 (04) :11-22.
7.沪港通:最后一百米 篇七
10月6日,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对香港媒体表示,当日上海交易所与香港券商会面,全面介绍上交所的市场细节、交易习惯、整体发展进程等等。李小加还表示,沪港通在技术、交易系统等方面的准备基本就绪,具备开通条件。“如果监管当局决定10月份推出,有信心做好工作。”
10月13日星期一,香港媒体注意到,李小加10月初对媒体所言的“沪港通预计将在10月某个星期一正式开通”的说法还是未兑现,10月份有四个周一,分别是10月6日、10月13日、10月20日、10月27日。
10月13日之后,媒体的心理预期推后到10月27日,但是,由于10月13日港交所未有任何相关表示,外界不免有些疑惑,如果沪港通的列车会在10月27日正式出发,10月13日提前两周发出正式通知是必须的。
10月30日,香港媒体出现这样的标题:“内媒:沪港通最快下月中旬通车”。
细看香港股市与上海股市之间的“联席交易”或者说联合交易机制的设计和运行安排,时间轴还要往前延伸七年之久。
2007年初,上海市金融管理部门的官员曾经向境外媒体透露,已经有一个“建议”被提出,内容是: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股票交易所,应该考虑为一批“同时在两个市场上市的公司(俗称A+H股公司)”建立一个统一的交易平台,也称联合交易机制,初衷是“避免内地股市泡沫,推动大陆金融现代化”。
2007年8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了一个“港股直通车试行计划”。据透露,该计划的基本框架是内地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在香港股市下单买卖。该计划被称为“港股直通车through-train”。
外管局此举立刻引起热烈反响,正面的响应体现在香港资本市场,是时稍嫌疲弱的香港股市在预期有“大量内地资金涌入”的预期下立马振作起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香港股市的基准坐标恒生指数上涨11%,达到24000点。三个月之后,到2007年年底,这个涨幅达到55%,恒指站在30000点以上。
有声音提出,港股直通车的回报并不确定,投资风险没有得到充分评估。有分析认为,对香港股市操作环境和规则并不熟悉的内地投资人,有可能成为境外资本大鳄炒高港股后接盘的“输家”。港股在直通车消息传出后的大涨,似乎更刺激了关于内地股市会因之“失血”的敏感神经。
2007年11月,香港媒体参加就港股直通车问题的采访得到这样的回应“大量资金涌入香港资本市场,会给香港股市带来什么影响要做科学的判断和分析”,被认为是对港股直通车踩下了刹车。2010年1月,外管局关于港股直通车的文件逾期失效,港股直通车被认为正式寿终正寝。
B和H并举
陆港股市的互通和联动,绕不开两个被投资体:B股和H股。
中国资本市场实现境外资金参与市场交易有过两次重大尝试,一次是B股发行,一次是H股发行。无论是B股还是H股,投资载体都是中国大陆内地企业,这种投资结构设计具有强烈的指向性:吸引外资。
与今日之中国大陆企业手握重金,在欧洲大气磅礴地展开企业并购相反,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大陆是并购资本的“纯进口”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面对种种因素导致的外资进入中国速度减缓,规模收缩的局面,在外资直接投资之外开辟新的引资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股权投资对外资开放的命题摆上议程。
1990年6月,“以股票形式吸收外国企业家直接投资上海。”这个构想被认为是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制度性创新的第一次尝试,创新结果落地就是后来俗称的B股,区分于深交所创设的A股。同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张。
B股的体系设计包含几个需求原则:以股票形式开辟企业外汇筹资的新路,避开企业外汇债券付息还本双重压力及违约风险;企业外汇股票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等于将企业置于境外投资者监督之下,企业将改变治理结构和提高盈利效能应对投资者的回报诉求;中国大陆证券市场将从中借鉴更多的国际投资和交易运作规则与文化;境外投资者面对以人民币计价的股票,自身承担其中的汇率波动风险。
有意思的是B股一开始就被涂装上浓厚的地方色彩。1991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市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991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深圳市政府联合发布《深圳市人民币特种股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这种安排意味着B股的发行主体最初限定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公司。
1991年11月30日,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简称“电真空”)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只B股股票亮相,登陆上海交易所,这只B股的主承销商是申银证券,发股规模100万股。
1991年12月16日深圳市紧随上海之后,9家上市公司溢价打包推出1亿美元B股IPO,得深港紧邻之便,香港联合交易所有12家投资巨头参与承销,比如美国大摩、花旗,法国里昂,英国汇丰、香港渣打、新鸿基等等。1992年2月28日,深圳首只B股股票深南玻B正式挂牌。
深圳B股首发得到市场热烈反应,据说超额认购达5倍以上,世界银行属下金融公司也加入深圳B股购买者行列。
沪深两市B股交易系统具有各自的特色,上海B股实行的是二级经纪人和二级清算,交易以美元计价。深圳B股交易初期采用人民币挂牌,港币结算,一年后改为美元挂牌,港币结算,1993年6月再改为港币挂牌、港币结算。
其后两年内,沪深两市本地陆续续发行B股的公司共56家,这56家的盘子和公司地域局限性显然不能满足全国范围内各地上市公司对外集资的需求,一部全国性的B股法规《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在4年后的1995年11月诞生。
B股是把外资和外汇资本请进来到到国内股市交易,有没有更直接的,更符合国际资本市场规则的股票集资模式也在探索之中,这就是H股的由来。
nlc202309051256
H是香港(Hong Kong)股市的代称,特指在香港联交所发行的内地公司的股票。B股诞生后的1992年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与中国证监会成立同步,随即着手H股的筹备。
H股与B股的最大不同在于,B股是按大陆市场的路数走,H股则按香港市场的路数走。香港股市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主流大型市场之一。内地公司到香港股市筹集交易,必须按照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规范和改进公司自身的所有相关领域,比如公司资产清理认定、资本结构和股本结构的确立,招股说明书中所有事项的合规和响应等等。
首批赴港上市的公司为此聘请了香港或者跨国会计师事务所、律师行、商业银行、评估机构等参与股票IPO之前的包装,对中国大陆资本市场以及相关周边行业具有示范、教学、实践的意义。
抢得H股头彩的是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时间是1993年6月底,是年一共有6家中国大陆公司在香港发行H股,上海石化H、北人国际H、广船国际H、昆明机床H、马鞍山钢铁H等,这几家企业,无一不是内地大型国企,这种成分结构与当时中国大陆的企业所有制环境有关。
首批H股的上市无疑是大获成功的。1993年底,6只H股的升幅均超过200%,在当年香港56中IPO股票中,升幅最大的前10名有三家H股公司。H股首战告捷鼓舞了管理层,1994年初,证监会初步选定22家赴海外上市对象,其中大部分是赴香港上市,也即H股。
在香港股市上筹资的大陆企业还有一个分支:红筹股,“红”指大陆,大陆资本在香港注册,股权不少于35%,在香港上市,红筹股公司的运作方式具有双向性,既可以在大陆,也可以在香港展开主业。一般而言,业界讨论香港资本市场时,H股、红筹股是划为同一范畴的。
有大陆背景的公司股权迄今已经成为香港股市的主力军,到2011年底,活跃在香港股市的H股公司有168家、红筹股公司有107家,还有规模更庞大的非H股民营企业上市港股公司365家,这些内资企业代表的总股本占到港股总市值的55%,成交额占到67.9%。
基本可以说,港股市场已经与内地经济密不可分,与内资企业共同进退。香港一位资深股票投资人士甚至坦言:香港股市已经演变成大陆股市的一个分支。
H股、红筹股、境外股(在纽约、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首尔等市场上市)规模的火热与做大,带来两个副产品。
其一,B股被边缘化。有分析认为,国际资本似乎更为看好H股、红筹股、境外股,把资金投向这些直接在中国大陆境外股市交易的股票。从投资逻辑上讲这是必然的,B股所在的大陆股票市场无论是基本运行还是操作习惯,与境外主要股市都存在差异。
自1995年全国性的B股法规颁布之后,B股的市场热情在H股等境外IPO市场的冲击下已经淡去,几成鸡肋。2000年10月后B股停止发行,2003年曾经恢复发行,2005年后再无B股IPO,B股市场基本停滞。有人分析,2001年颁布的《关于境内居民个人投资境内上市外资股若干问题的通知》,放开境内居民用持有的外汇购买B股,事实上给外资逢高减持跑路一个绝佳的机会。外资离场后,B股市场一路下行,2005年12月甚至下探59点,国内被套牢的B股投资者解套无望至今。
其二,H股市场派生了一个A股与H股之间的价差空间。2010年以前,所谓“双重上市”(既在A股市场又在H股市场上市的内地公司)的股票,呈现一种H股比A股“便宜”得多的溢价现象。一般而言同一家公司的股票A股的价格比H股要贵,即便在2007~2010年时段,A股股价平均较H股股价高40%。
虽然理论上同一家公司在不同股票市场上表现的股价应该一致,如果出现价格差异,低买高卖拉平价差寻求利润的操作就会出现。中国大陆严格的外汇管制筑起了高高的防火墙。投机者断无在香港买入价格较低的H股,在大陆以高出一倍以上价格卖出的可能性。
最离奇的价差出现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时逢沪深股市大牛。一进一出A股平均比H股贵10倍,2008年金融风暴前夕,A股平均比H股贵一倍,其后,在A股市场连年熊市的前提下,这个溢价差逐步缩小,2010年8月甚至出现了“反溢价”,H股平均价格反超A股,幅度为1.3%,表明A股与H股之间的价差趋于零,这个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H中的H
浏览全球主要财经传媒的动态,涉及全球股市则总会有一个名词映入眼睑: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简称HSI,
观察全球主要股票指数,起源大半与传媒或专门的市场信息调研机构有关,比如,标准普尔指数的编制者,标准普尔公司的创立者是一家出版社和一家数据统计公司;金融时报100则由金融时报创立;日经指数由日本经济新闻社创立等等。恒生指数HSI则是由香港最大的银行之一恒生银行(Hang Seng Bank Limited)所创。
“恒生”这个词的来源要追溯到1933年3月3日,林炳炎、何善衡、盛春霖、梁植伟等四位港商(也有说林炳炎、何善衡、盛春怀、梁植伟、何添)共同出资10万港币开办一家银号,取年月日中的四个3(在粤语中3的发音为“Seng”,与粤语的“生”近似,“恒”求生生不息之意)。
50年代香港工业起飞,工业融资业务日盛,恒生银号1952年改制为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港币,实收1.5亿元港币。1960年元旦,恒生银行挂牌,五年内,恒生银行在香港开设了9间分行。恒生银行诞生初期就遭遇到60年代香港的银行业危机,金融危机中最常见的并购行动波及到恒生银行,遭遇致命挤兑风波的恒生银行被迫出让51%的股权给英资汇丰银行,被汇丰控股。
恒生银行诞生与扩张的同时,香港证券业也正迎来一个新时代。
香港证券业最早可以追朔到1891年。香港首家股票经纪协会成立,此时的香港证券业具有强烈的殖民地色彩,证券交易完全由外籍人士控制,成为小圈子游戏。30年后,华人被允许进入这个圈子,1921年成立了香港证券经纪协会,协会拥有独家经营权。但是,证券业仍然是受到严格限制的领域,上市公司的资格门槛相当高,大多数公司无法获得上市机会。
nlc202309051256
60年代的工业化投融资大潮逐步打开了香港证券业的垄断限制,从1969年开始的3年间,诞生了金银会、远东会、九龙会三家证券经纪协会。据说当时有更多的协会跃跃欲试,如果不是政府出手制止,恐怕还有第五家甚至第N家证券经纪协会出现。
四家经纪协会的交易所已经带来了乱象:交易规则不一致、管理环境松紧不一,市场交易出现混乱,行业监管困难。直到1986年,四个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联合交易所,统一的香港股票市场宣告成型。四交易所合并的背景是1970年代初中期的股灾,股指从1,700多点暴跌到1974年12月的150余点,跌去90%左右。
四交易所并存交易的时期,投资者和市场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反映香港股市整体态势的参考坐标,恒生银行看准了这个需求,1969年,恒生银行的经济研究部主持研发编制恒生指数HSI,1969年11月24日恒生指数正式发布。1984年4月,专注恒生指数研究编制的恒生指数成分股公司成立。
恒生指数从每月计算一次的频度提升到每15秒计算一次,与港交所推出的港股衍生品恒指期货相关,瞬息万变的行情是期货套利的关键指标。
恒生指数的编制参数中,选取1964年7月31日市值为基准值100,筛取33家上市公司股价为计算因子。
恒生指数也可以视为香港经济转型的参照系,1970年代,香港处于实体产业上升期,恒生指数中以工业股为主,1980年代以商业股为主,到1990年代就一地产业为主了,1990年代的香港证监会主席曾经坦言“香港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地产公司”。地产经济的浓厚色彩必然反映在恒指上,这也是后来大陆公司发行H股受到热捧的因素之一。
2006年,为因应H股在香港股市的出现和日益重要,恒生指数成分股公司对恒指计算参数与成分股选取对象进行了改进。恒指计算公式中的市值由总市值加权改为流通市值加权,流通市值过大的公司设置市值上限,这里面可能暗含了A+H双重上市公司的市值修正。在一直沿用的33个成分股公司数量基础上,选取5家H股公司加入。2006年,H股在港股的市值占比已经高达50%。而纯香港本地公司所占的市值比例已经下降到30%左右。对恒指计算规则的修改,意味着大陆上市公司在香港股市的影响力举足轻重。
2007年9月,时任港交所主席的夏佳理对媒体表示,中港可以建设一个涵盖两地的统一的股票交易市场,成为“世界最大的交易所”。夏佳理认为,“公司可以在所有三个市场上市,投资者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市场上交易。”“我们可以研究出一些可以在所有这三个市场上交易的投资产品。”“三个交易所应当维持不同的控股和公司结构,但是创造出一个单一的上市系统。”
8.沪港通:只是从金融起步 篇八
沪港通来得悄无声息,当天上午A股还未见任何风声。也许市场联想到的是2007年“狼来了”版的港股直通车,当时此概念一出港股指数猛涨,因为当时A股的估值很高。之后此事被暂时叫停,A股和港股都被闪了腰。
而此次的沪港通与上次不同的是,证监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在当天下午1点多即快速发布《联合公告》,进一步阐述了细节。A股市场终于在当日近14点时出现迅猛上涨,沪指最高涨幅达1.95%。
消息甫一公布,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内地和香港市场都表现出极其乐观翘首企盼的态度,仿若已经听到救市之神的跫音,资金的滚滚洪流就要汹涌而至。有趣的是,这两个自认为干渴的资金池,部分打通之后都有久旱逢甘霖的感觉。
意在双向开放
香港可谓打通沪港股市的更积极推动者。在沪港通忽然落地之前,内传方案早在2012年便已基本制定。据说当时香港有一个负责制定沪港通方案的绝密小组,每一个成员都签了保密协议。他们每年要到内地出差30多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说服内地监管机构拉起这个闸门。
拉起闸门的好处,显然还是资金。沪港通相对于早前的QDII、RQFII而言,最大的突破是允许除机构投资者外的散户参与市场交易。香港的交易市场主要面向国际投资者,而内地的交易市场以散户为主,资金池很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的一席话就特别对香港市场的胃口:“虽然人均GDP还不太高,但是是13亿人,储蓄率特别高,所以将来要寻找投资机会的潜在资金量相当巨大。”香港甚至有一种声音指出,港股通对于参与的个人投资者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50万的规定,是好心办坏事,会逼迫内地投资者转而走地下渠道,反而更增加风险。这种认为内地小股民宁可冒着不可知的风险,也要把钱砸到港股的天真想法,可见香港市场对内地资金的饥渴程度。
沪港通作为香港推动内地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项目,当中的关键是双向开放,未来6个月除了筹备落实沪港通机制外,另一项双向开放的政策中港基金互认安排(下称基金互认),相信也很快会拍板。
梁振英特首指出,十二五规划中已提到中央支持香港巩固及提升国际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的地位,沪港通之下的双向开放,便体现了提升。至去年10月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再提到用市场力量调配,再由李克强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点出沪港通的目的,即促进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反映国家一直对此非常重视。沪港通的意义不是短期对某批或某只股票有什么(刺激)作用,它的意义在于清楚说明香港如何可以充分利用一国两制和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
打开人民币国际化之门
沪港通对香港市场的另一个重大意义,是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暂时安抚了那些害怕被包括伦敦、新加坡甚至上海“夺权”的恐惧感。虽说香港得到了中央赐予“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名分,却因为资本账未开放等种种限制,人民币业务主要仍集中在贸易结算与银行服务上。
沪港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制造炒作机会,而是为人民币走向国际的过程推了一把。沪港通开放了中国资本账自由流通的先例,内地股民可以把人民币转到香港买股票,香港及国际投资者也可以运用岸外人民币来买上海交易所的股票。人民币在这个买卖行为中可以自由流通,由上海到香港、香港到上海。开始的时候,可能保守一点,循序渐进地处理,两地股市各有限额,有总额的上限,有每日的交易上限。不过相信在正式推行后,发现隋况理想、风险可控,这个限额会有所增加。
香港对内地金融市场的渗透、提供给内地的金融服务基本都是零。沪港通开通后,中港基金相互认证,为内地投资者提供理财服务,人民币来去香港的渠道大大增强,都可以帮助香港坐实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再者,沪港通也间接巩固了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当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交易之后,客户黏性就会被视为巨大的资源,吸引更多中外跨国企业去香港上市,市场融资能力将大大增强。
A股影响几何
如果再加上此前列入议程的国企混合制改革、优先股等利好刺激,像著名财经评论家水皮所说的“资本市场新一轮大行情”,真的要来了吗?至少,东风已经来了。
A股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个中原因,已经到了“休要说曾经,曾经不忍听”的地步。“为有源头活水来”或许就是目前最优的解决方案。3000亿的试水,对中国一知半解的国际投资者,多少年来境外此起彼伏要求开放资本账户的呼声,沪港通的推出令不时需要参拜“建国底”的内地投资者热血沸腾。
沪港通出台当天,当大多数媒体还在向公众播报和普及“沪港通来了,股市涨了”“什么是沪港通”等新闻事实的时候,作为对于股市反映最为灵敏的一群人,券商、基金分析师们已经开始高谈阔论沪港通对于内地及香港的深远影响了。多位券商、基金人士成为了媒体的座上宾,当然,看好的声音仍是主流。
在对于A股的总体影响方面,华鑫证券投资总监仇彦英认为:“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沪港通在短期内肯定利好当前低迷的A股市场。”他预计:“沪港通作为试点窗口将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扩大资本流动范围将是政策面大方向。”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则看到了沪港通对于券商业务及蓝筹股的影响,称“沪港通将对券商带来经纪业务和融资融券业务方面的业绩提升,同时,对估值较低的大盘蓝筹来说是比较大的利好。而从交易制度来讲,沪港通的推出可能预示着蓝筹股T+0有望于年内推出。”沪港通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利好影响也是主流声音之一。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则表示:“沪港通推出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其推出能扩大人民币资产配置,扩大对海外资产的配置。”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也持有类似观点,在他看来沪港通“大力扶持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李大霄还认为沪港通对于沪港的资本市场具有双赢效应“是我国资本市场正式对外开放的标志,有利于加强两地资本市场联系,拓宽两地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有利于巩固上海和香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提升市场竞争力……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刊记者综合整理)
9.中小券商的“沪港通”忧虑 篇九
林建兴回忆,今年4月港交所与产品相关的部门就开始召集香港的券商,询问它们是否愿意参与沪港通业务,让有意参与的券商提交相关材料,并开始筹备。直到开通前,参与筹备的券商每月都要与港交所进行沟通,不久前还进行了相关的测试。
沪港通开通,会增加两地股市的流动性,它是中国资本账户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给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股市提供了机会。如果这个过程开展顺利,它初期确定的沪港总计5500亿元的额度可能被进一步拓宽,这也意味着内地和香港券商的业务量都会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
不过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券商的发展机会并不均等。在持牌可以开展业务的500多家券商中,少数大型外资证券公司垄断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它们分布在经纪、IPO、资产管理、自营业务等各个方面。从现有市场占有格局来看,沪港通带来的业务机会所产生的大多数份额可能继续被这些外资券商所瓜分。
过去多年来,几百家香港中小券商挣扎着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它们加起来的市场份额还不到那些外资券商市场份额的一半。沪港通带来的格局变化,会不会反而造成它们的业务范围变得更窄,实在令它们担 心。
沪港通的开通,给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投资内地股市的机会,同时也给香港券商带去了开拓海外投资者业务的可能。不过,如何吸引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股市,对这些中小券商来说,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全新命题。而这些,对于具有全球经验的外资券商来说,却是一件并不陌生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即使境外投资者有拓展新业务的机会,中小券商也未必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由于涉及香港与上海两地的交易所,而它们分别用港元与人民币进行结算,因此,香港券商的交易系统今后也需要能同时进行两个币种的交易。对于一些不具备上述系统的香港中小券商来说,它们要么新购系统,要么需要外挂人民币交易系统,这直接推高了其成本投入。沪港通开通带来的不确定性,让它们担心前期投资过大,因而在投入方面显得犹豫不决,以观望的心态静待市场的变化。
另外,压力还来自于已有客户的巩固。以华富集团为例,这家公司90%的客户来自于内地与香港。由于内地客户只有在香港开户以后,才能进行港股的买卖,原来香港券商的身份,使得它们在获取这部分内地客户方面,相对于内地券商具有绝对优势。过去的十多年里,香港中小券商正是借此吸引内地客户到香港开户,并获得了较为稳定的经纪业务收入。
但这一境况正在被沪港通的开通打破。在沪港通交易规则下,内地券商可以通过其在香港的分支机构服务内地客户进行港股买卖。如此一来,香港中小券商原来拥有的内地客户也可以通过内地券商进行港股交易,而且内地券商的服务对于他们来说也许更方便。也就是说,内地客户可能回流到内地券商,这将直接威胁香港中小券商的收益。
一些香港券商试图通过进入内地市场,来改变自己所面临的竞争环境。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逻辑上说,到内地开展业务是提升业务量的可行办法。问题在于,香港券商要进入内地,要么需要申请牌照,要么需要合资,收购一些内地券商的股权。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资金量都以“亿元”为单位。对于小券商来说,这不是小数目。即使合资,经营情况也很难预 料。
而在香港,申请成为一家综合性券商仅需3000万到4000万港元资金,而且流程相对简单。很多内地券商因此对在香港开展业务非常有兴趣,这除了能让它们在香港开展业务,还能增长把业务推到更大的境外市场的经验。
一位不愿具名的香港券商对《第一财经周刊》说,他还没有想好该如何回应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怎样与内地券商竞争,香港已经有这么多银行,香港本土的银行仍在经营。
看起来,作为香港本土的券商,它们能把内地客户留在自己体系的筹码并不太多,一些现在在内地还不能开展的业务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这些筹码还包括对冲机制、更多全球性的经验与业务能力等。不过这些有限的筹码,随着内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也将渐渐失去优势。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资证券公司正在迅速扩张。海通证券几年前收购了香港的大福证券。不久前,它还通过旗下香港子公司海通国际,收购了在日本东京上市的独立证券研究机构,以此为全球机构客户提供亚洲市场的研究分析与销售建议。国泰君安、中银国际、工银国际等,也都持有香港的券商牌照。通过香港资本市场,它们积累的经验,也将进一步为其内地的市场业务提供帮助。
新的竞争格局,将迫使一些中小券商转型。而竞争力更弱的一些小券商,等待它们的,可能是被并购的命 运。
“一些券商的客户中有不少香港市民,很难说他们会对投资内地股市感兴趣。这对中小券商并不是一个好消息。香港的券商市场接下来竞争会更激烈,但主要会发生在外资投行证券公司与中资的证券公司之间。”袁志峰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称。
“我们能做的是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竞争与不确定性。”林建兴接受《第一财经周刊》采访时说。这话放之四海皆准,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答 案。
10.沪港通介绍 篇十
IDC为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企业、媒体和各类网站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专业化服务器托管、空间租用、网络批发带宽以及ASP、EC等业务。IDC是对入驻(Hosting)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是各种模式电子商务赖以安全运作的基础设施,也是支持企业及其商业联盟(其分销商、供应商、客户等)实施价值链管理的平台。名词解释(业务理解非演讲内容)ICP:互联网信息服务,比如新浪、搜狐、网易。互联网信息服务可分为经营性信息服务和非经营性信息服务两类。
IDC的特征:
由于IDC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显著特征:在网络中的位置和总的网络带宽容量,它构成了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就像骨干网、接入网一样,它提供了一种高端的数据传输(Data Delivery)的服务,提供高速接入的服务。因而电信运营机构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IDC呢?有人认为IDC就是把自己机房中的机器放在别人那里,让别人代管。还有人认为IDC就是网络房地产商,它提供了一所大房子给大家的机器安个家。这些说法也对也不对。
IDC是专门提供网络资源外包以及专业网络服务的企业模式,是互联网业内分工更加细化的一个必然结果。
随着我国IDC的逐渐发展成熟,IDC开始突破了传统意义中机房的概念,转向网络和服务这两个基本的内容。首先是对网络概念的理解,一个典型的IDC已经不仅仅是骨干网的一个高速接入网,而且还应该是所有独立网络的高速对等网,是同任何网络平级的网络基础设施。而IDC的另一个概念就是服务。以往连线接入这种最简单的服务就代表了全部的Internet外包服务,而现在对于IDC,服务范围和内容较之ISP更加丰富广泛。其中由服务双方签订的服务品质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将规定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若IDC服务违约将做出相应的经济赔偿。
IDC的主要服务包括整机租用、服务器托管、机柜租用、机房租用、专线接入和网络管理服务等。广义上的IDC业务,实际上就是数据中心所提供的一切服务。客户租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带宽,并利用数据中心的技术力量,来实现自己对软、硬件的要求,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享用数据中心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在综合了目前IDC市场情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IDC的服务分为三个阶段,即:服务理念、服务实施体系、服务品质的保证。
1.服务理念的建立
服务理念反映了商家对服务本质性的、方向性的认识,是商家实施服务的指导思想。评价商家的服务理念是否合理,主要在两方面: 一方面,理念应该言之有物,另一方面,理念应该具有前瞻性。
2.服务实施体系及标准
对服务实施体系的评价包括对服务内容、服务实施部门、服务水平以及体系完整性的评价。
在服务的实施部门方面,IDC商家应有完整、规范、有序的客户服务部门和高质量的服务设施与服务环境。阵容强大、流程顺畅、操作规范的服务队伍是高质量IDC服务的可靠保障之一。此外,IDC的物理线路、带宽资源、互联互通性能、可扩展性等性能指标,以及空间、电力供应、安全保障、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等基础性能,都成为衡量IDC服务能力的评价标准。
IDC商家技术服务队伍的水平和值守时间,也是IDC服务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IDC应该拥有一支业务技能高超的工程师队伍,以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服务效率;应该提供24×7全天候服务以保证随时响应。
能否保持服务的完整性,通过一揽子服务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是IDC商家实力的反映。许多IDC客24小时服务热线:138-1153-347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惠普大厦2层
户都在网络上运行自己的重要业务,它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往往需要IDC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这要求IDC服务的覆盖面必须尽可能广阔,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同一客户的不同层次需求。
3.服务品质的保证及标准
IDC服务的评测范畴除了服务理念与实施体系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即“服务品质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
SLA是由服务提供商与用户签署的法律文件,它明确规定了IDC服务的内容、服务的质量和评价指标、违约责任等。SLA不仅明确了违约方的经济惩罚性条款,而且有助于用户对服务商提供具体服务的能力、可靠性和响应速度进行充分正确的评估和监督。服务品质协议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为用户提供了服务评价准则和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还在于为用户享受高品质服务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从信息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IDC的市场前景是巨大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中要求,在“十五”期间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种社会发展趋势从宏观上决定了互联网服务产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互联网用户的迅速增长和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加速以及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IDC的发展仍将有极大的空间。
IDC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全球范围内的网络数据中心(IDC)的业务量正以40%的增长速率发展。据Salomon Smith Barney研究显示,亚洲IDC市场2005年将达44.5亿美元,其中中国的IDC市场将达到7亿美元。众多的电信企业、ISP,甚至房地产企业等等都想来分一杯羹。但对运营企业来说,IDC应更注重的是服务,包括做好基本服务(指带宽、空间、供电和空调等物理要素)、管理服务(指对客户托管服务器的监测、报告和安全管理等)和应用服务(为客户提供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如网站建设和电子商务等),以特色服务谋求生存之道。其中要特别强调的是增值服务包括为客户提供安全性分析、数据流分析、资源占用分析等。
自2004年起,国内各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相继加大IDC的投入,特别是中国电信集团,于2005年与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对旗下电信级IDC机房进行了严格的星级评定,根据设施条件、机房管理、服务水平评定出五星级到二星级近百个电信级数据机房,为规范国内IDC服务、引导国内行业标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北京电信通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电信增值服务公司,(股票代码:600804)。主营互联网接入、IDC主机托管、CDN等多种互联网基础服务。年营业额近10亿元人民币。北京电信通IP地址资源居全国第五位,数量是1,135,616个。折合数为 17B+84C。仅次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教育网。北京电信通拥有自有AS号,号码为17964,不仅不存在南北互通问题,而且到各主要运营商都有互联带宽北京电信通在北京拥有五大自建高品质数据中心,总面积超过13000平米,带宽总出口60多G。在全国拥有合作A类机房200余个,带宽储备400G。
tel: 138 1153 3478
QQ:7898605
11.“沪港通”搅动“死水”的新活力 篇十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到:“建立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和健康发展。”
当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就闪电般的发布了《联合公告》,表示原则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下称“沪港通”),并宣布了“沪港通”各方面的计划,预计今年10月正式开闸。
“沪港通”的诞生如同平地一声雷,很多人感觉措手不及,连港交所总裁李小加都表示前一天晚上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紧接着在A股和H股市场激起热潮,AH折价股(A股价格低于港股)疯狂飙升,折价达40%的海螺水泥率先封住涨停板,中国平安大涨7%,保险、银行等权重板块纷纷启动,大盘涨幅一度接近2%。当天,恒生指数也急升344点。
“沪港通”就像是国家向现今这死水一般低迷的股市中投下了一块石子,无疑会成为搅动“死水”的新活力,但是这种活力究竟有多大影响力呢,有着排山倒海的颠覆作用还是仅仅成为眼前泛起的涟漪?
“沪港通”搅动5500亿元活水
证监会及港交所发布的联合公告这样描述“沪港通”: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在交易制度方面。公告表示“沪港通”的交易制度是遵循交易发生地的交易规则。也就是说,内地的投资者要是想投资港股,那么就要按照港交所的规则交易,反之亦然。
而两地的交易规则其实存在很大的不同。港交所是不设涨跌限制而且买卖可做T+0回转交易,这就意味着,内地投资者,尤其是关注短线操作的投资者,要去适应这种极快的操作方式。其实像是涨跌限制或者交易T+1都是内地证券市场的特有属性,常年混迹相对“安全”的内地市场的投资者,或许真正可以感受一把“玩的就是心跳”了。
在试点初期,“沪股通”的股票范围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180指数、上证380指数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香港联合交易所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份股和同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对两个市场的覆盖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有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A+H股票有68只。剔除重复后,“沪股通”标的包括571只,市值合计13.89万亿人民币,覆盖了沪市A股90%市值的成分股;而“港股通”标的包括270只,市值合计19.66万亿港元,港股通的标的覆盖了恒生综合指数95%市值的成分股。标的成分均是大盘蓝筹股和成长性较高的中小盘股,不仅有效体现了股市整体的状态,也同时为“沪港通”的投资者作了初步挑选。
试点中的“沪港通”给出的总额度是5500亿元。其中,沪股通总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港股通总额度为2500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并没有给出诸如每个账户的限额或者单笔交易等更加细致的限定,会不会未来将会成为一种先到先得的模式,如果投资者看好就要尽快买入,一旦额度到达上限,那么就要等下一班车了,这种模式限制了“沪港通”开闸后可能出现的爆炒影响。
而按照公告的表述,5500亿的额度很可能在一个月内就将被用完,似乎是在预示着,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沪港通”的扩大将是迅速的,要不然这种整个社会性质的控仓行为,很难为以提高市场化为由的试点带来大的参考价值。
什么样的投资者可以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呢?官方并不鼓励风险承担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参加试点交易。香港证监会明确要求,参与港股通的境内投资者仅限于机构投资者及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余额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个人投资者。
打造“双向”资本流通渠道
在上海自贸区启动、人民币贬值和经济整体低迷的环境下,“沪港通”的推出被贴上了“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盘活资本市场;搞活上交所;扶持香港;为中国股市接轨国际市场探路等等“的标签。
也确实如此,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曾表示:“中央商讨政策时,各地部委都有很多方案在手,我们都是一样。大家都有优先次序,看的是理据和时机。如一切未配合、准备就绪,(中央)不可能放行。”
我们很难说现在一定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时点。
今年2月,人民币M2的货币量,已达113万亿元。而把沪深两市加起来估值,总市值也只在25万亿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M2已经达到股票总值的4倍多。可想而知,自2007年疯狂之后的折戟,A股已然失去了为企业集资的功能,尽管政府出台一项又一项的改革措施,希望国内A股市场走出这场困境,但是实际效果都十分有限。
而且近年来,新增的财富开始向其他高风险资产流动。比如房地产行业被热炒的摇摇欲坠。比如近年来大面积配置票据进入货币市场,迫使货币市场也进入高风险化。比如国内不断上演的“疯狂的石头”、“抢黄金的中国大妈”等等闹剧。甚至有报道称,北美洲部分地方的楼市都是由中国投资者支撑起来的。其实都凸显了一个问题,国民正在迫切的寻求投资渠道。
“沪港通”恰恰为内地市场打造出一条稳健的“双向”资本流通渠道。不仅为内地的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空间,也能让国际的资金在政府可控制的条件下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市场。
瑞士银行表示,相比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往往市场对QFII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的需求更大,其额度常常用光。但是海外投资者要加入QFII就不得不忍受繁琐而苛刻的程序。比如,QFII项目下的投资者在从监管部门获得投资额度后必须在六个月内汇入所有资金,也不能在之后所谓的锁定期(三个月至一年不等)中将这些资金转至海外。如果两个市场实现了互通,而监管层对此也持支持态度,那么境外投资者会非常愿意借助这阵东风,直接参加到内地股市里来。
同时,由于港股的运作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一旦通道打开,A股和H股的步伐必然会开始趋同,这样就可以把成熟市场的市场理念、行为规则、制度安排、风险管理经验及金融创新等传入内地资本市场,激活市场潜力。海通证券副总裁李迅雷就认为:“沪港通的推出,现行的交易制度需要进行修改,因为港股为T+0交易,A股目前为T+1交易,为了交易便利,未来或推行T+0制度。”而且,参与了国际市场的内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投资理念、投资取向等,也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有利于内地股市走向成熟及健康的市场方向。
两个市场的互通也被业内认为是扶持香港的方式。今年2月以来,香港经济出现动荡,他迫切需要一个提振消息。而在内地开放资本市场的同时,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香港,也会从中分得很大一部分人民币红利,从而提升香港经济和资本市场,给香港民众信心。而且,在这项政策对市场构成的中长期有利两地股市发展的憧憬之下,预期港股将于一段时间内存在环球资金将逐步回流港股领域的憧憬,有助港股抵抗海外金融市场及海外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能否推动未来上涨行情?
“沪港通”对A股和H股市场的影响无疑是最直接的。其消息刚刚发布,沪指就大幅放量,券商、AH概念等受益股领涨两市。
消息当天,截止收盘,券商板块大涨3.5%,中信证券近涨停,华泰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等亦涨幅巨大。
AH概念中,鞍钢股份、宁沪高速、海螺水泥3股涨停,潍柴动力、中国铁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远洋等个股盘中涨停或近涨停。
于是,很多人认为其中存在着明显套利机会。首当其冲的就是A股市场上估值相对比港股明显偏低的个股。在本次“沪港通“标的的A+H股中,A股相对H股溢价的股票占大多数(67%)。其中洛阳玻璃、南京熊猫、重庆钢铁等A股溢价最多。
东北证券投资顾问郭峰认为,这些公司的估值相对比港股、H股明显偏低,大概低了10%-20%,所以这方面受到沪港直通影响,他们在短期内会有一个快速上涨,填补这样一个估值差距。但是实际上经过短暂的填补之后,他们的估值就会趋于稳定。
由于两市的股价出现倒挂,短期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长期来讲,还是以价值来驱动,也就是一个短多长空的概念。
“沪港通”如果真的全面放开,T+0的实现也将是早晚的事儿。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就在4月11日明确表示,T+0正在研究过程中。
在“T+0”的交易制度下,一笔资金可以多次交易、反复买卖,在不增加市场资金存量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市场的流通性、活跃程度和交易量,可以产生明显的资金放大效应。在市况较弱的情况下,“T+0”交易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另一方面也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短线交易机会,有助于投资者提高其盈利水平。同时,在这样的交易制度下,不但考验了机构投资者,也是对散户是一个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的重新塑造,未来的资本市场将拥有更大的活力。
【沪港通介绍】推荐阅读:
自我介绍怎样介绍09-10
银行装修贷产品介绍介绍10-01
航空英语面试自我介绍-自我介绍08-18
英文面试 英语自我介绍 英语比赛比我介绍06-18
个人求职介绍信模板_介绍信06-19
保险转介绍06-08
介绍物品作文06-10
名著介绍英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