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2024-09-15

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共11篇)(共11篇)

1.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一

编号:

山林生态循环特种养殖项目策划书

策划书

编号:.山林生态循环山鸡特种养殖.一、项目简介:.山林生态循环特种养殖项目以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山

林资源,发展美国七彩山鸡特种禽类生态循环养殖,促进农业经济循环...骑大象的蚂蚁整理编辑

山林生态循环山鸡特种养殖

一、项目简介:

山林生态循环特种养殖项目以充分开发利用本地山林资源,发展美国七彩

山鸡特种禽类生态循环养殖,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发展。

本项目主要突出三大特点:

1、养殖的产品纯天然,绿色无公害,采用放归

自然的养殖方式,它们自由采食野菜、草籽、昆虫等天然饲料。

2、养殖的品种富有特色,品质好。山鸡属于珍禽,肉质鲜嫩,野味浓郁,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且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集食用、观赏、药用价值于一身。

3、采用生态循环模式养殖,如下列图文所述:

二、项目背景:

本项目位于荆门市漳河镇崔院村,所在村包括5个小组,171户,总人口670 1

编号:

2.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二

1 养殖条件

1.1 水源和水质

要求水质清新, 无污染, 水质透明度35~40 cm。进水渠道采用格宾石笼结构, 种植定量的水草, 通过明渠与养殖池塘相连, 配合水泵进行动力加水。有条件的可以建立一个前置进水沉淀池, 池深2 m, 对水源进行初级处理, 同时配备一个泵房。

1.2 池塘条件

蟹种培育池4×667 m2~6×667 m2, 成蟹养殖池单个池塘30×667 m2左右。东西走向, 池深2.0 m, 塘埂宽度2.5~3.0 m, 坡度1∶2~1∶3。池底挖0.4 m深的“回”形沟, 占池底面积的30%。同时在池中建立一块蟹种暂养区, 面积占30%。循环水生态养殖与修复一般要求池塘连片规模达200×667 m2以上。

2 养殖方法

2.1 池塘改造

2.1.1 清淤

采取机械清淤的方法, 对池底的淤泥进行清理, 保留20 cm左右厚度。同时采取多次“进排水”法, 即池塘经充分曝晒1个月左右后, 进水20cm左右, 3 d后排出, 经曝晒后再次进水, 如此反复几次。一方面可增加池底的氧化还原电位, 另一方面带走部分氮、磷等富营养因子, 减少后期消减和生态修复的压力。

2.1.2 清塘

用生石灰100~150 kg/667 m2, 化水后全池泼洒, 杀灭有害生物, 有效补充水体的钙含量。

2.1.3 种草

蟹种培育, 池中央以种植水花生为主, 池塘四周深沟处种植伊乐藻为主, 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60%, 种植时间3月份。成蟹养殖, 以伊乐藻为主, 东西为行, 南北为间, 行间距l m左右, 适量搭配苦草、轮叶黑藻等, 其比例为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为70∶15∶15, 移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70%左右。

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 以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苦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 其种子细小, 插种前先用水浸泡10~15 h, 搓出草籽, 与泥土拌匀, 泼洒即可。种植时间轮叶黑藻、苦草在3月, 伊乐藻在清塘后或早春。水草种植前, 每667 m2施用2~3 kg复合肥作为基肥, 让其快速生长。

2.2 投喂

成蟹养殖采取2次投螺的方式。一次在清明前后, 每667 m2投放300 kg左右活螺蛳, 另外一次在7、8月份, 每667 m2投放200 kg左右。

2.3 水深

池塘需要一定的水深和蓄水量, 池水较深, 容水量较大, 水温不易改变, 水质比较稳定, 不易受干旱的影响, 对河蟹生长有利。但池水过深, 对河蟹和水草的生长是不适宜的。一般常年保水0.5~1.8 m。

2.4 微管增氧

每667 m2微孔管增氧机功率配套0.18~0.20k W, 微管采用纳米管材料。微孔管设置45~48 m, 总供气管道采用硬质塑料管, 直径为60 mm, 支供气管为微孔橡胶管, 直径为12 mm。总供气管架设在池塘中间上部, 高于池水最高水位10~15 cm, 并贯穿整个池塘, 呈南北向。在总供气管两侧间隔8 m, 水平铺设一条微孔管, 微孔管一端接在总供气管上, 另一端延伸到离池埂1 m远处, 并用竹桩将微孔管固定在高于池底10~15 cm处, 呈水平状分布。

2.5 防逃设施

材料一般用铝皮、加厚簿膜、钙塑板等, 埋入土中20~30 cm, 高出埂面50 cm, 每隔50 cm用木桩或竹竿支撑。池塘的四角应成园角, 防逃设施内留出1~2 m的堤埂, 池塘外围用皮条网片包围, 高1m, 以利防逃和便于检查。

2.6 排水渠道

通过建立独立的排水渠道, 实现进、排分离。排水渠道与尾水处区相连。生产过程中通过开闭暗管实现排水。排水渠道种植水花生、轮叶黑藻等。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生态浮床, 栽种狐尾藻、水花生和大叶蕹菜等水生植物, 进一步吸收净化养殖尾水中的氮、磷等。

2.7 尾水处理区建设

这是实现循环养殖和达标排放的关键技术。一般将8%左右的养殖面积改造成尾水处理区, 能够完全满足尾水循环利用的技术需求。尾水处理区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 搭配一些美人蕉、睡莲等观赏性植物, 水草种植密度达到70%以上, 同时, 667 m2放500~100 kg螺蛳、6~8尾/kg的花白鲢200尾。尾水处理区可根据处理负荷的大小配合使用沸石粉、水净宝等物理、化学的方法, 进行的水质的强化处理, 实现达标排放与循环利用。

2.8 生态养殖模式的建立

立足生态链互补原理, 采用蟹、虾、鱼立体化、低密度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合理利用养水体和水体中的饵料生物资源, 既保证有较好的产出, 又能减轻池塘的生态修复负荷。蟹种的培育选择天然长江水系亲本繁育的、规格在14万~16万只/kg的大眼幼体, 667 m2放蟹种1.5 kg。要求大小均匀, 活动力强, 淡化日龄在6~7 d。放养时间4月底至5月中旬。

成蟹养殖, 667 m2放蟹种400~667只, 规格100~120只/kg, 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套养青虾4万尾/667 m2, 规格l~2 cm/尾, 套养滤食性鱼类花白鲢50尾/667 m2, 摄食浮游生物, 放养时间蟹种选择在3月初, 青虾在秋季进行套养。

放养前10~15 d, 每667 m2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150~200 kg, 用以培肥水质, 提供天然饵料, 或者使用单包藻培养素配合EM益生菌进行生物肥水。蟹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3~5 min。先将蟹种放入暂养区, 5—6月份待水草长成后, 再转入池塘进行养殖。

2.9 管理措施

2.9.1 投饲管理

蟹种培育:I期至Ⅲ期仔蟹阶段, 投喂粗蛋白含量42%的“0”号饵料, 日投饵量为池中幼体重量的8%~10%, 分多次进行全池投喂。Ⅲ期至V期阶段, 投喂粗蛋白含量32%~38%, 植物蛋白占60%~70%的全价饵料, 日投喂量为池中幼体重量的5%~10%左右, 分上午及下午2次全池投喂, 下午一次为总量的60%~70%。V期以后, 将动物性蛋白质逐渐提高至动、植物蛋白并重, 日投饵量应保持在幼体体重的5%~8%左右, 同时搭配一些浮萍等粗饲料。

成蟹养殖:总的原则“荤素搭配, 两头精中间粗”, 即在饲养前期 (3—6月) , 以投喂颗粒饵料、鲜鱼块和螺蚬为主, 同时摄食池塘中自然生长的水草。在饲养中期 (7—8月) , 应减少动物性饲料投喂数量, 增加水草, 玉米等植物性的投喂量。在饲养后期 (8月下旬—11月) , 以动物性饲料和颗粒饲料为主, 满足河蟹后期生长和育肥所需, 适当搭配小量植物性饲料。

要合理控制投饲量, 每日投喂1~2次, 饲养前期每日1次, 饲养中后期每日2次, 上午投总量30%, 晚上投总量70%, 精饲料与鲜活饲料隔日或隔餐交替投喂, 均匀投在浅水区, 坚持每日检查吃食情况, 以全部吃完为宜, 不过量投喂。

2.9.2 水质调控

由于整个养殖系统采取的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 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 一般不需要换水, 只要适当的添水即可。3—5月水深掌握在0.5~0.8 m, 6—8月控制在1.2~1.5 m, 9—10月稳定在1 m左右。定期使用光合细菌、EM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调活水体, 高温期间每半月施用一次, 拌土底施或用水稀释全池泼洒。

2.9.3 病害防治

在4—5月, 用硫酸锌杀纤毛虫一次;6—8月, 每隔半个月用二氧化氯、二溴海因消毒水体一次。药物的使用避开蜕壳期、高温闷热天气。

2.9.4 日常管理

经常查看河蟹活动是否正常, 勤巡塘, 坚持早、中、晚各巡池一次。勤开增氧机。一般晴天中午开机2 h;阴天清晨开, 傍晚不开;连续阴雨天全天开机;水质肥时半夜开机至翌日7:00。5月份前, 可根据池塘水草情况适当施用“草爽1号”、“长根粒粒肥”促进水草生长。高温季节, 伊乐藻如长得过于茂盛, 应加强管理。一方面要加深池水, 另一方面要及时割草, 保持藻体距水面30 cm, 防止水温过高灼伤伊乐藻, 造成水草死亡腐败水质, 引起病害发生。

3 捕捞

蟹种捕捞:采用堆置水花生法, 其方法为在11月中下旬, 幼蟹停止摄食后, 将池中水花生堆置, 使幼蟹进入草堆越冬, 起捕时将网片从草堆下托起水草, 将水草捞出, 幼蟹就在网中。采用这种方法, 第1次可起70%左右, 第2次可捕15%~25%。

成蟹捕捞:当性腺成熟的河蟹比例占80%时开始捕捞, 主要采取地笼捕捞法。

3.黄鳝生态循环养殖的效益评价 篇三

一、基本情况

1. 养殖模式。水蚯蚓养殖水田面积与黄鳝网箱养殖池塘面积比为1∶4;每亩池塘放养6米2的网箱25口,每口网箱投放黄鳝苗种8千克;黄鳝用水蚯蚓与全价配合料按1∶1比例混合投喂,日投饵量5%;池塘内套养适量的鲢、鳙鱼,力求通过能量食物链和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2. 养殖结果。以2011年公司2号池塘养殖情况为例,该池塘面积39.8亩,经过6个月饲养,产黄鳝31 283千克,亩均产786千克,产鲜鱼9360千克;总产值1 682 876元,亩均产值42 283元;总支出912 422元,亩均成本22 925.2元;总利润770 454元,亩均利润19 358.1元。黄鳝成活率93%,鱼种成活率95%。

3. 为探索该养殖模式的综合效益,我们委托中科院亚热带现代农业生态研究所对猪粪样、猪粪处理样,养殖黄鳝产品和野生黄鳝产品,养殖水蚯蚓的田间土壤和邻近稻田土壤,养殖池塘进、排水口的水,分别采样进行对照检测,取数据平均值,详见表1、表2、表3和表4:

二、综合效益评价

1. 经济效益

采用这种循环模式养殖,黄鳝不需驯食,可以生产出仿生态食品,获得亩均产值42 283元,亩均利润19 358元的经济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比较理想。

2. 生态效益

①表1数据显示:水蚯蚓分解利用了猪粪中87%的氮、79%的磷和40%的钾,说明利用猪粪养殖水蚯蚓不仅可以生产高蛋白的生物饲料,而且能有效解决农村生猪生产猪粪处理的难题,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②表2数据显示:利用水蚯蚓投喂黄鳝,生产产品与野生黄鳝比较,除脂肪偏高外,其余营养成分和野生黄鳝差距不明显,产品安全性能好,产品质量优。

③表3数据显示:田间施用猪粪3年后和邻近稻田的部分成分比较(除磷外)仍然相对稳定,说明使用猪粪养殖水蚯蚓没有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和沙漠化,对土壤肥力影响不大,可以推广。

④表4数据显示:黄鳝排泄物进入养殖池塘被水体中浮游生物利用,鲢、鳙鱼吸食浮游生物和微生物分解后,水体pH值略有下降,化学耗氧量略有上升,其余数据影响不大,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没有造成水质污染。

综上所述,利用该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既可以处理猪粪污染,又不造成土壤肥力变化和养殖水质恶化,能生产出优质仿生态黄鳝,生态效益显著。

3. 社会效益

猪粪养殖水蚯蚓,1个人只能负责3亩地左右的生产,整个养殖过程中40亩池塘、10亩水田要聘用5个劳动力负责水蚯蚓生产、2个劳动力负责黄鳝养殖、1个劳动力负责进出货物和防病治病等管理工作,这既安排了劳动力就业,又带动了周边农户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社会效益明显。

三、讨论

1. 施粪稻田和邻近稻田土壤的氮含量相对《GBW07401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而言均高出50%,其余成分均偏低,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究。

2. 养殖黄鳝的脂肪偏高,我们准备采用调整水蚯蚓和黄鳝配合饲料的比例进行对照养殖,探索最佳的配比模式。

3. 有待进一步适当调整水体中黄鳝、鲢鱼、鳙鱼的数量以及饵料配比等,建立一种最佳的养殖模型,使循环养殖中能量既得到有效利用,又不造成水质恶化,真正实现循环养殖业高效、优质、安全、生态。

注:本试验项目获湘潭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编号NY20111028)和湖南省畜牧水产技术推广专项支持。

4.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莱钢 篇四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莱钢

莱钢较早开展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被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在循环经济实践中,逐步完善“3223”循环经济运行体系,形成了“四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地推动了莱钢的经济发展.

作 者:梁凯丽 杨富廷 LIANG Kai-li YANG Fu-ting 作者单位: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莱芜,271104刊 名:山东冶金英文刊名:SHANDONG METALLURGY年,卷(期):30(3)分类号:X756关键词: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生态莱钢

5.利用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篇五

利用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作 者:黄同峰 作者单位:海阳市投资促进局刊 名:青年记者英文刊名:YOUTH JOURNALIST年,卷(期):“”(23)分类号:G22关键词:

6.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六

果树循环经济,本质上依然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理念是把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置放在一个大系统内,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人、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把果树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损害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使果树循环经济体系中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更合理和持久的利用。由此可以看出,循环型果业是一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发展模式,它有利于解决中国果树产业发展现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果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构筑循环型社会体系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7.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七

1 养殖条件与方法

1.1 养殖设施和设备

养殖设施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洞头基地的小型水泥池循环水系统, 在一个长8 m、宽3m、高1 m的水泥池中一边分隔成平面分布的7个养殖池, 中间留过道, 另一边分隔为1个水处理池。每个小养殖池长120 cm、宽70 cm、深80 cm;水处理池长800 cm、宽70 cm、深50 cm。养殖系统实际总水体为6 t左右, 水处理池第一格为最上过滤棉, 中间生物球, 底部珊瑚沙布置;第二格为珊瑚沙, 分别进行物理和生物过滤;第三格和第四格为ATS系统。ATS系统的藻板采用2块长100 cm, 宽70 cm, 厚0.5 cm的无规共聚聚丙烯 (PPR) 材料板, 板上每隔1 cm刻画1条浅槽使板面粗糙, 藻板稍斜靠壁放在水处理池壁上, 用创星潜水泵AT305 (功率25W) 将处理池中的水抽至藻板顶部自上而下地流过。养殖循环水泵采用宗正水泵gh-352 (功率65W) , 循环时实际水流量为5 000 L/h左右。

1.2 试验养殖鱼种和日常管理

试验时间为2013年7—12月, 用浙江洞头县本地海区捕获的黄斑篮子鱼 (Siganus oramin) 为试验养殖鱼品种, 6个小水泥池每个放50尾, 1个水泥池空, 共养殖300尾, 饲料用“七好斑速壮”配合饲料0号和1号, 每天早晚共投喂2次。养殖期间不换水, 水泵24 h循环, 当板上生长了较多的藻类时轮流刮除2块藻板上生长的藻。每星期养殖池用吸污器吸底1次, 吸污后补充极少量的海水。

1.3 水温盐度和水质检测

养殖期间海水前中期为自然水温, 后期12月用电热棒提高水温保证黄斑蓝仔鱼不被冻死, 水温范围为12~32℃。海水盐度为30左右, 溶解氧在4×10-6以上。

采用桑普水博士水质测试盒不定期检测循环养殖系统海水的氨氮、亚硝酸盐氮。用荷兰Salifert的硝酸盐测试剂测硝酸盐氮。

2 试验结果

2.1 循环养殖系统中黄斑篮子鱼养殖结果

2013年7月15日, 在养殖系统中共放养300尾, 总重2.91 kg, 均重9.7 g/尾。至12月24日试验结束历时5个月, 成活285尾, 成活率95%, 总重量为22.5 kg, 鱼均重78.9 g, 鱼均体重增长713%, 共投喂配合饲料17 kg, 计算饲料系数为0.87, 每立方水体养殖产量3.75 kg, 养殖取得了很好的成活率、单位产量和生长水平。

2.2 ATS系统运行情况和水质

在本次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中, 每星期约添加新鲜海水3%, 试验5个月共加水量为总水体的60%左右, 换水量极低, 不到普通水泥池鱼类养殖1天的换水量, 基本做到了节水型的全封闭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水处理环节包括:第一步过滤棉物理过滤, 去除了大部分颗粒状的粪便和残饲, 过滤棉下为生物球和珊瑚沙;水处理第二步为珊瑚沙过滤, 附有大量的硝化细菌日夜分解处理养殖池中黄斑篮子鱼的代谢和排泄废物, 转化分解为硝酸盐氮。水处理系统中无蛋白分离器或气浮机, 主要用ATS系统去除水体中的最后产物硝酸盐氮等, 达到了较好的过滤效果。

试验的养殖室屋顶为透光度很好的玻璃钢瓦, 循环养殖系统中自然光照很强, ATS藻板上很容易生长附着大量的低等藻类, 每隔7~10 d需刮除藻板上生长的藻。ATS系统和过滤棉、生物球、珊瑚沙共同作用保持了整个循环养殖系统的生态平衡。在整个养殖期间, 氨氮浓度小于0.01×10-6, 亚硝酸盐氮浓度小于0.20×10-6。硝酸盐氮浓度大部分时间在10×10-6~50×10-6之间, 偶尔一过性达到100×10-6。笔者以前试验无ATS系统但有红树和大型海藻的相同循环水养殖系统, 养殖黄斑蓝仔鱼时, 检测氨氮和亚硝酸盐氮与上述一致, 但硝酸盐氮浓度很快升到100×10-6以上, 并持续升高, 必需通过换水降低硝酸盐氮, 不然会明显影响养殖鱼的摄食和生长。

3 讨论

3.1 国内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现况和ATS系统的应用探讨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作为节水、环保、集约化设施渔业养殖方式, 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已由示范逐步走向了产业化应用, 由政府引导逐步转向企业或养殖户的自发行为, 由北方逐步走向全国范围。目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水处理工艺流程尚无根本性变化, 高度集成的设备化系统模式由于投资大应用动力不强, 而低成本的设施化系统模式发展很迅速, 由于海水鱼类有较多价格高的鱼类养殖品种可选择, 海水养殖系统持续快速发展。

ATS系统原仅应用在海水水族观赏缸的水处理, 经过观赏水族爱好者多年的饲养实践证明其水处理效果非常好, 设施简单, 使用维护极为方便。根据水族缸系统中的ATS系统工作理念, 本次试验设计了ATS系统应用于小型的海水鱼循环水养殖, 通过养殖期间水质检测和黄斑蓝仔鱼的养殖结果, 表明ATS系统在本次试验中发挥了高效的水处理能力, 可代替常规海水工厂化循环养殖系统中的蛋白分离器和气浮机, 并解决海水循环生态养殖中缺少合适植物环节的问题, 设计ATS系统应用在海水经济食用鱼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 将对循环水养殖水处理工艺流程发生很大的改变,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有效的低成本的设施化系统模式。

3.2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应用ATS系统的特点和局限性

在海水观赏水族缸养殖中, 认为传统的水处理底缸循环不是必须的, ATS系统可以在几天内建立健康的负载量极大的水族水处理系统。ATS系统非常便宜, 而且易于维护, 尤其适用于大型水族缸, 水族缸年换水量可降至10%以下。

ATS系统多种藻类的生长能去除硝酸盐、磷酸盐、硅甚至是碳氢化合物等。海水食用鱼循环水养殖时密度远大于观赏水族缸养殖, 所以应用ATS系统时需要足够大的藻板面积和较强的光照, 具备有较好光照条件是ATS系统应用的局限性。

海水观赏水族缸硝酸盐氮浓度是很低的, 笔者在黄斑蓝仔鱼养殖试验中硝酸盐氮测量可达到50×10-6的浓度, 而且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有机溶解物 (DOM) 也很高, 本次试验中ATS藻板上并不是仅生长着潮间带的附着藻类, 更多的时候大量生长着对硝酸盐氮和有机溶解物浓度耐受性很高的红泥藻和绿泥藻或其他各种杂藻, 红泥藻和绿泥藻在生物分类中属於原核生物界中的蓝绿藻门, 是最低等的藻类, 是藻类中唯一的原核生物, 介于细菌和藻类之间的生物, 也有称之为蓝绿菌, 具光合作用, 在光照条件下, 其可以吸收无机态的硝酸和磷酸, 也可以直接吸收有机溶解物。在高密度的工厂化海水鱼类养殖中, 有机溶解物很多, ATS系统的藻板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3 红树、大型海藻和ATS系统藻板的比较

8.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八

1.教学目标

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教学难点: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那么大家回忆一下: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能量源头在哪里?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的是什么?

4、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什么?

5、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大家对能量流动的内容掌握得很好!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是否发现,能量的流动是需要以物质为载体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变化又是怎样的?物质变化与能量流动又有什么关系呢?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特点

师:大家可以先看一下问题讨论,想想怎样回答。(学生看书、思考)

师: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并不能重复、循环地利用,但生态系统却仍旧保持稳定,正常运转。这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提供。但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却只能来自于地球本身,那亿万年来为什么没有被地球耗尽呢?

生:我想物质和能量不同,应该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师:那大家能给出一些例子来说明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吗?

生1:动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和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提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而有机物和氧气又可以提供给动物。

生2:有机物经过微生物分解,成为无机物,又可以重新提供给生产者来制造有机物。生3:垃圾中有可以回收利用的,说明物质可以循环。……

师:很好。通过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事例,确实可以说明在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循环的。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段,他说你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飘向异国他乡,这说明了物质循环的范围怎样?

生:很大,是全球性的。师:确实物质循环的范围是整个生物圈。那你呼出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是怎样来到你的体内的呢?

生:通过呼吸、饮食,进入人体。

师:很好,那么碳元素和氧元素进入人体以前存在于什么物质中呢?

生:存在于氧气、水、二氧化碳等无机环境中的物质中,也存在于生物群落的生物中。师:不错,既存在无机环境中,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中。可见,物质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

师:还有一点,书本的第一段突出了碳元素和氧元素,而不是二氧化碳。可见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化学元素还是化合物?

生:化学元素。

师:是的,物质是指化学元素。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碳元素的循环,也就是碳循环,看看物质循环的过程。看的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3、碳循环

课件展示:

1.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2.生物群落内部的碳以什么形式存在? 3.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 4.碳循环的范围。

5.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并说明碳的传递过程。

6.“思考与讨论”的第2题,如何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构建碳循环的模型?[来源:学科网] 师 谁来回答一下?

生1 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CO2、碳酸盐形式存在,也有碳单质、含碳有机物等。生2 生物群落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形式存在,也有含碳无机物,如碳酸盐。生3 碳循环形式是CO2。生4 生物圈。生5 黑板演示:

注:①表示碳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中有机物的形式被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分解,形成二氧化碳。②表示微生物分解以后,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被植物光合作用固定,以碳酸盐形式被植物根系吸收。③表示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被消费者摄食,最后碳仍以有机物形式储存在消费者体内。④表示碳以有机物的形式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后,存在于无机环境中。⑤表示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⑥表示碳以动物的粪便、遗体等中的有机物的形式,被微生物分解,形成二氧化碳。⑦表示碳以有机物的形式通过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形成二氧化碳释放到无机环境中。⑧表示无机环境中的含碳无机物被生产者利用,合成有机物。

师 大家说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碳循环主要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形式是二氧化碳。可以用下图表示: 师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生物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正是它们连接了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师 在生物群落内部,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其范围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概念见书本。

师 这里的物质不是指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而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循环指的是这些物质(元素)的往返运动。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所以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概括地理解为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其中伴随着复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不是单纯的物质移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不开能量的驱动。

氮循环 硫循环

师 可以看出,其他元素的循环和碳循环基本相同。正因为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往复循环利用,所以,物质是永恒的,世界是物质的,是符合物质不灭定律的。在生物圈内,无论是无机环境还是生物群落,也无论是物质循环还是能量流动,都是以物质为第一性的,因此,大家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事物、认识自然、改造世界。

师 如果人们按生态规律办事,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生 森林生态系统的森林有维持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作用,若大量砍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不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更不能增加大气中的氧气,不仅破坏了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相对稳定,而且阻碍了碳的正常循环途径,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

师 很好。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生 化石燃料如煤、石油、泥炭等是地层中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是一笔宝贵而丰富的能源物质,若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使二氧化碳来不及转化,也同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

师 不错。通过以上两例的分析,显而易见地说明:人类活动若违背了生态规律,对碳循环的影响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明显增加,这样将形成危及整个生物圈的“温室效应”。

大气中二氧化碳越多,对地球上散佚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层就相当于保温层。从而使地球上的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做“温室效应”。那么温室效应将对生物圈和人类造成什么危害呢?请大家观看视频。

(视频播放:温室效应)

师 可见,温室效应的危害不是突然爆发,而是慢慢积累的。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开始努力去改善。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等。

师 P101右侧的问题如何回答?

生 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

师 说得不错。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一些由于物质循环受到干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视频播放:酸雨、臭氧层空洞)

师 希望我们一起来维持生物圈正常的物质循环,共同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下面请大家用表格和模型分别来总结一下它们的关系。参考书上的内容。(学生看书、思考、讨论)学生可分别作答,也可集体讨论,此时教师应启发诱导,并帮助学生归纳要点,组织语言。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模型 师 请大家观看投影片,思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关系。(学生思考、讨论)

师 可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人们可以对其改进,来获得最大的利益,但前提是不能破坏其稳定性。

(三)、对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验 实验一: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吗? 1.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吗?

师 土壤中最小的有机体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有机体,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丝状真菌。它们有着庞大的天文学似的统计数字,一茶匙的表层土可以含有亿万个细菌。纵然这些细菌形体细微,但在一英亩肥沃土壤的一英尺厚的表土中,其细菌总重量可以达到一千磅之多。长得像长线似的放线菌数目比细菌稍微少一些,然而因为它们形体较大,所以它们在一定数量土壤中的总重量仍和细菌差不多。被称之为藻类的微小绿色细胞体组成了土壤内极微小的植物生命。

细菌、真菌和藻类是使动、植物腐烂的主要原因,它们将动植物的残体还原为组成它们的无机物。假若没有这些微小的生物,像碳、氮这些化学元素通过土壤、空气以及生物组织的循环运动是无法进行的。例如,若没有固氮细菌,虽然植物被含氮的空气“海洋”所包围,但它们仍将难以得到氮素。其他有机体产生了二氧化碳,并形成碳酸而促进了岩石的分解。土壤中还有其他的微生物在促成着多种多样的氧化和还原反应,通过这些反应使铁、锰和硫这样一些矿物质发生转移,并变成植物可吸收的状态。

另外,以惊人数量存在的还有微小的螨类和被称为跃尾虫的没有翅膀的原始昆虫…… 2.提出问题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列举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实例,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教师予以启发、指导。例如,落叶在土壤中能被分解掉,这究竟主要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还是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呢?

3.作出假设

假设既可以是基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作出的解释,也可以是想象或猜测。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通过讨论修正自己的假设。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你的假设是否成立。如:落叶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并最终分解掉的。

4.制订计划

首先,要确定实验变量是什么,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这些变量,等等。其次,要确定探究的地点或场所:在野外?还是在实验室中?第三,设计实验方案。教材中提供了两则案例供学生参考。如:本实验的变量是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也就是微生物;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所有的理化因素、落叶的数量等;要很好地控制这些变量最好在实验室中,可以人为地控制;实验方案设计就是设计一下具体的操作步骤,见下。5.实施计划

建议探究一在实验室中进行,因为在室外的话,很难控制变量。教师可以巡视,并作必要的指导。

(1)把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分别放到两个无菌操作室中。取相同重量的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于两个无菌容器中。

(2)加入相同数量的落叶和土壤混匀,并加入等量的无菌水,使土壤湿润即可。(3)保证无外界微生物的干扰,并保持相同的理化因素。通入等量的无菌空气。(4)每五天观察记录一次,并控制变量和调整变量到适宜。连续观察记录1个月左右。6.结果分析:可以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列表整理,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实验结果。注:在考试中可能要你预测可能结果和作相应的分析。7.表达交流: 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提出问题,进行修改。实验二: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1.确定题目: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2.提出问题:土壤微生物对淀粉分解吗?如分解,那分解成什么? 3.作出假设:土壤微生物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的还原糖。4.制订计划

(1)变量是微生物。可以用自然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作对照。(2)其他的变量有温度、湿度、溶液的量等,要保持相同。(3)在实验室中进行。(4)实验步骤的设计。5.实施计划

具体步骤见书本。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作必要的提示和指导。(注:1.实验中的斐林试剂要现配现用,用2 mL的0.1 g/mL的NaOH和3~4滴0.05g/mL的CuSO4混合,加入斐林试剂后要加热沸腾。2.实验时间是几天到几周,所以开始时,A、B烧杯中的溶液量可以多些,以后每周观察记录一次)

6.结果分析

可以列表表示,如:

实验结论:土壤微生物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的还原糖。

7.表达交流:同学之间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疑,并进行必要的修改。教师可以指导。

课堂小结

本节课,咱们讨论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碳循环的形式和过程、物质循环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相互关系。第一,大家要明确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流动。第二,关于碳循环要掌握以下三点:

①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②循环的过程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营养级间的同化作用以及特殊的化能合成作用等对碳进行传递的;

③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全球性往复循环。

第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要注意其区别与联系,进而逐渐学会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分析事物。板书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 2.特点: 3.碳循环:

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9.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九

家庭农场市场计划书

1.项目目标

1.1在一个自然环境良好水乡田园,流转土地面积200多亩,建立一个水果、蔬菜、稻米、鱼蟹、禽畜共生,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有机生态家庭农场。

1.2最终可发展成为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和谐,集高品质农产品供应、青少年农科实践、节假日休闲观光、城里人农事体验、高端人群养老休闲场所为一体,具有浓郁水乡特色和自然田园风光的花园式现代化示范家庭农场。

1.3十年之后,待果树成荫,环境优美,可申请发展成为接纳本地城乡部分空巢家庭老人养老的高端养老场所。

2.项目背景

2.1土壤有机质降低,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过去三十多年来,农民们持续施用大量化肥而极少施用有机肥,造成大部份土地土壤贫瘠,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农业生产主要靠化肥支撑,长此以往土壤的肥力只会越来越低,土壤板结愈加严重,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尽快把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肥沃土壤标准,需为有机种植园提供大量优质、低成本的无有害物质残留的有机肥。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机养殖场。用以有机水稻谷糠为主粮,配以果园的废弃水果和菜园粗放蔬菜为辅食进行有机养殖。

2.2农药残留威胁粮食和食品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壤的农药残留越来越高,农产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严重威胁到大众的健康。减少或者不使用农药、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有机生态农业才能降低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挽救本地农业。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以及健康的关注度不断加强,以天然、健康、无污染、无添加为理念的有机食品大受欢迎。

2.3本地农产品低质化倾向突出

本地农产品低质廉价与本地居民对农产品高要求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品种单

一、低质廉价成为本地农民增收最主要障碍,也影响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的升级换代。引进优良品种、开发名优新特高端农产品,赋予农产品更高的商品价值,才能有效满足本地居民高品质生活要求。

2.4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较弱,经营风险大

一是农业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防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弱。二是农业大型机械少,劳动生产效率不高。三是农业生产计划科学性不强,产销脱节矛盾突出,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2.5农业劳动力资源质量下降

农业从业人员构成很不乐观。业内戏称农业主力军是“613860部队”就是留守妇女老人儿童,但过几年后,有了保障、转变了观念的老人也不愿意为农业打零工了。农业事关十亿百姓衣食大事,不能总依靠妇孺老人来挑起。农村从业人员素质降低与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人才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推进农业化,提高农业从业比较效益,吸引培养有知识的青年担当农业生产主力军是当务之急。

人才流向与行业收益关联度很大,要吸引人才流向现代农业,必须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不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想改善农业从业人员素质近乎于缘木求鱼。

2.6农村生活、生产垃圾污染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成倍增加,农村禽畜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给农民增收的同时也造成越来越多的生产污染。一方面农村能源供应紧张,另一方面是农村能源浪费巨大,沼气、太阳能等技术成熟的再生能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建设农场沼气池,将农场自产及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垃圾利用起来,生产沼气(甲烷)或电做能源。在减少农村污染的同时,增加了清洁能源。

2.7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养老成为难题

这个社会难题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迫近。农村老年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而进入城市事业有成子女们大都习惯了城市。而农村养老床位严重不足。怎么照顾留守老人养老成了进城子女的一大心病。若 能在环境优美的生态农场附设小规模养老基地,配以必要的老年生活、健身、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也不失为一大善举。

3.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3.1有机水稻区。面积约180亩。在农场周围设置20米隔离带,可种植果树等。使其与传统耕作的大田有效隔离。计划投入10万元。3.2有机水果区。面积约10亩。分片种植四季果树,主要为樱桃、枇杷、桃子、葡萄、桔子等。投入约10万。

3.3有机蔬菜区。面积约10亩。建设10个蔬菜大棚。种植各类时令有机蔬菜。投入约10万。

3.4有机养殖区。面积约10亩。年产200头养猪场一个、年产300头养羊场一个,300平米沼气池一个。改建投入约30万元。3.5生态甲鱼场。面积约10亩。基础建设约5万元。

3.5游乐休闲区。面积约10亩。小木屋300平米,葡萄长廊300米,停车场300平米,欧式花园400平米,垂钓、捕鱼、水上乐园1000平米,投入约40万元。

3.6管理仓储区。面积约5亩。非永久建筑260平米,投入10万元。3.7道路设施建设。道路硬化1800米。投入10万元。

3.8水利设施建设。建设水塔及喷滴灌设施约投入20万元。

合计,145万元

4.项目建设目标

4.1项目生产能力

4.1.1实现年产优质水稻50000公斤。年产无公害蔬菜瓜果40000公斤。4.1.2实现年产优质淡水鱼10000公斤。

4.1.3实现年出栏有机肉猪200头,本地湖羊300头,本鸡2000只。4.2项目服务能力

4.21每年可接待乡周末休闲旅游者3000人次以上。4.22十年后可安置50位空巢家庭老人养老休闲。

4.23可承担大学生农科教育实践指导、有机作物技术推广、农村劳动力 培训等项目。4.3效益目标

4.3.1经济效益。头年销售收入可达260万元,利润3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

4.3.2社会效益。推进有机粮食和有机蔬菜生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安全更营养更丰富的农产品。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同时,促进土地合理集约经营,为农民增加收入、农村剩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条件。为社会培养一批有机农业技术工人。

4.3.3生态效益。实行农业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无污染排放,无有毒排放,低碳或中性低碳,能源自足,恢复土壤肥力,治理了污染、美化了农村环境,保护了自然生态,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农业经济和自然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项目建设条件

5.1位置与面积。位于双林镇东部箍桶兜村张家兜自然村,共计238亩,分为东西二片田地,二片田相距约500米,中间有一个约20亩梨园(同村农户种植)。其中西边一片为连片水稻田,呈长方形约170亩;东边一块60近正方形,东、北、南三面环河,西边为桑树地,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190米,面积约60亩。

5.2环境与条件。自然环境好,园区所处位置自然条件良好,周围2公里之内无工厂,无明显污染源。西片园区,地块方正开阔,紧靠乡村公路,交通水利便利,便于大型机械化耕作;东片园区三面环水,外围(河堤)高内(农田)低,腹地开阔,地貌形态美观丰富:稻田、桑地、菜园、鱼池、河塘样样齐全,不仅空气清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较好、排灌方便,且易于与其他大田隔开,培育有机土壤,便于农场封闭式管理。交通便利,陆路距申嘉湖高速双林出口仅一公里,距湖盐线、三新线都在一公里之内。水路也很便利,三面环河,东边紧靠近百米宽的化坛桥港主航道。南北二面皆有河道相通。5.3人力资源条件。园区所在箍桶兜村传统农业发达,当地农民在水稻良种繁育、果树栽培禽畜养殖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加上乡镇工业不 发达,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较大存量。

6.项目建设现状

6.1规划设计

西片大田园区耕作条件良好,规划以种植有机水稻为主,并适当进行改造,部分田块稻田养鱼,粮鱼共生,以增加收入。重点建设东片园区,根据地形、土壤、水源、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建设以下项目:有机疏菜园区,约10亩;有机水果园15亩;散养牧场5亩;有机水稻区10亩(稻田养鱼),生态甲鱼园5亩;加工区、养殖区约5亩;休闲娱乐区5亩。生产各类高端有机疏菜、水果、粮食并以稻谷加工后米糠及菜园果园的下料作为自产饲料养殖优质本地猪、牛、羊、鸡、鸭、淡水鱼类等。(见附图)6.2前期建设

西片园区:完成园区整治,全部三面光渠道、排灌方便、外围村级公路,中间简易机耕路。设施投入10万元。农业机械投入2万元。东片园区:已经建成沙石公路400米,已经建设养猪场一个,建筑面积约600平米存栏猪50头,湖羊养殖场一个,存栏湖羊30只,建筑面积约300平米,开挖鱼塘一只,约500平米。东片区总投入约50万元。

7.今年建设计划

7.1西片园区建设:

规划稻田养鱼40亩,还需开挖鱼池500平米和稻田深沟300米,预计需投入5万元。鱼苗等投入2万元。园区绿化投入5万元。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投入8万,西片园区合计计划投入20万元。7.2东片园区建设:

建设管理用房300平米,15万元,猪舍改造15万元,建设沼气池10万元,建设蔬菜大棚10亩,10万元,建设生态甲鱼池5亩,5万元,有机果树园建设10万,有机水稻区10亩(稻田养鱼)建设3万元,建设水塔一座,喷灌设备10万元,道路建设5万元,绿化5万元,建设停车场300平米,4万元。园区隔离带、栅栏、监控安装3万。东片园区今后合计计划投入92万元。

8.项目发展前景

8.1有机产品市场好。全部项目瞄准有机生产,以优质安全为目的。积极谋求通过欧美农业有机论证。专门生产有机水稻,有机水果、有机蔬菜,生产有机鱼、肉、蛋、奶等。高端客户对安全优质的有机粮食、蔬菜、水果、有机禽畜产品的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个客户群还将有大比例上升。

8.2循环利用生态好。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有机水稻所产米糠、水稻稻草粉碎加工成青饲料、用来供应有机养殖场,喂养有机猪、羊鸡鸭、有机果园、有机菜园菜叶、果园的次果用以有机养殖,养殖场的粪肥通过沼气池无害化处理后,作为稻田、果园、菜园的有机肥料,沼气还可发电供热。由于严格限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持有机生产,土壤、水源和作物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8.3综合经营效益好。本项目方案是综合种(有机种植),养(有机养殖)、沼(气)、肥(有机肥)、机(机械化操作)、乐(乡村游乐)、颐(颐养天年)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生态农业园。稻田养鱼、养蟹,鱼稻共生,生态甲鱼池套养套种。农场绿化全部采用果树和经济林,在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同时收获果实,是绿化景观也是有机产品。农场在有机生产的同时,开发乡村观光旅游项目,建设怀旧农家、荷塘垂钓台、传统捕鱼园、露天泳池、开心农场、草地烧烤、农事体验、欧式婚庆花园等项目,是农业产业基地,也是附近市民交际、休闲娱乐场所。将来还是空巢家庭老人理想的养老保健场所。

8.4会员制市场风险小。农场定位于为高端家庭提供安全优质有机农产品,实行会员制,会员交年费,农场根据会员交费等级,按约定定期为会员配送农场有机产品。为会员安排农场休闲旅游和农事体验活动。通过会员制锁定产品档次和客户群,从而规避市场供求不定带来的价格风险

当完成国内农产品有机认证后,积极争取欧美国际有机产品论证。接着考虑在向市外、省外发展,借助会员制营销网络和发达的配送业,在本地和外地开设会员健康食品俱乐部分部或连锁经营,利用有机品牌和先进的营销模式扩大经营规模和销售半径。

图表 1区位图

图表 2区位交通图

图表 3农场分布及自然环境图

10.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十

1 模型基本设定及假设

假定企业1是一家高技术企业,企业2则是一家传统企业,并且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企业的产出可以表示为:

其中,(K)和(L)分别表示资本和劳动,α和β为常数,A表示企业生产技术或生产率的变化。技术创新活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的产出,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但是,技术创新有着高风险和高失败率的特点,此处可以用风险型决策法来计算企业技术创新获得的收益。把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记为θ(0<θ<1),θ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科技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科研人员的素质等因素,根据风险型决策模型可知,企业最终产出的数学期望服从(0-1)分布。同时假定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获得成功,则企业的产出加倍,如果失败,产出保持不变,而无论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否成功,都会消耗研发资金。

2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选择分析

结合以上假设和条件,可以计算企业产出的数学期望如下:

根据公式(1)和(2),在选择技术创新后,企业1和企业2的产出的数学期望为:

仅从数学期望上来看,与没有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企业1和企业2在创新后各自的利润增加值分别为:

根据公式(4)可知,只有当Δπ1>0、Δπ2>0时,企业的技术创新才会得到正的利润,并且随着技术创新成功率的不断降低和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成本逐渐上升,利润会不断减小,如果企业能够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与自己共同承担风险,并且共享创新收益,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也将更加顺利,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企业选择企业联盟、产学研合作等方式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原因。对于传统企业来讲,这些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生产经验,但是传统企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如果能够与高技术企业进行合作,吸收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管理经验。双方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各取所需,相互弥补,在相关知识、技术上实现互补,对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2.1 企业合资研发的情况分析

假定企业1和企业2达成共识,开展了协同技术创新活动,并且约定双方共同分摊研发成本,共享技术专利、创新收益等创新成果。此时,每一个企业的研发投入变成原来的一半。由于创新的成果一般都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新技术对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是很显著的,所以在技术创新成功之后,两个企业的生产效率都会提高。假定单位产品的价格为p,则在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各自的利润期望值可以表示为:

与两个企业单独进行技术创新时相比,两个企业的利润增加值为:

根据公式(6)可知,与单独创新相比,在合资研发时,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都能够降低各自的研发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卢少华和陶志祥(2004)认为协同创新可以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更为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3]。如今全国各地政府制定了许多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用以扶持、鼓励当地高技术企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也为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之间的协同进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2 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时的情况分析

企业选择协同技术创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取互补性的资源或者技术,Beers等(2004)指出为了防止市场冲突,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校、科研机构或者其他行业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4]。这里用ξ(ξ>0)来表示企业之间的技术协同效应,ξ的值越大,说明两个企业技术互补的效果越好,Tesoriere(2008)认为互补效应取决于企业之间的知识异质性、技术不对称性等因素[5]。在此条件下,假定企业1和企业2原来的技术能力各自为A1、A2,则在协同创新之后,两个企业的技术均变为ξ(A1+A2),并且两个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和要素投入保持不变,则在协同技术创新后,两个企业产出的期望值分别为:

与企业单独技术创新相比,两个企业利润的增加值分别为:

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得两类企业的技术互补性强于同行业的企业,要想使两个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都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则需要使Δπ1>0且Δπ2>0,根据公式(9)和公式(10),ξ的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在现实中,由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差异,A1和A2的差距可能较大。为了使公式(11)成立,需要使ξ的值尽可能的增大,而由于协同创新本身能够使整体的效用大于部分效用的总和,即:

结合公式(12),有:

由公式(13)可以推导出公式(11)能够成立,即企业通过协同创新能够实现“1+1>2”的效应,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了验证上述推论,现利用实证方法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验证,同时做出研究假设:

假设H1: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2: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3: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假设H4: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 研究设计

3.1 调查对象选择及数据收集

本文需要测量的变量共计有3个,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为自变量,每个变量设计两个问题来测量,技术互补根据双方在具体技术领域的互补性和基础知识的关联度进行测量,资源互补根据企业对该资源的需求及重要性进行衡量,参照了徐二明和徐凯(2012)的研究量表[6]。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企业的专利数量、对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及推出的新工艺流程的数量来衡量,设计4个问题进行衡量,每个指标用Likert 5级量表来衡量受访者对该问题的认同度,具体指标及内容描述见表1。利用SPSS软件计算得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和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67、0.732和0.830,由于量表中各个变量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7,可以认为量表的信度较高。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利用回归方程对各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在调查方法上,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选取北京、成都等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本次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实地发放、邮寄、网络发放等形式发放问卷,一共发放了415份问卷,收回385份问卷,去除了空白、漏填的70份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315份(N=315),有效问卷比例为81.8%。其中,以高技术企业为对象的有144份,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企业,以传统企业为对象的有171份,主要涉及建筑、化工、传统制造业等传统行业。

3.2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本文中的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根据表2的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与技术创新能力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注:**表示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此处分别以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为自变量,以技术创新能力为因变量,同时将样本分为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两组,利用SPSS软件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由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59和0.338,且Sig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故假设H1和假设H3通过检验。同理,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这两个变量对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回归系数为0.382和0.298,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有助于提高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即假设H2、H4通过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技术互补、资源互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正向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该积极利用合作方的资源、技术,同时做出自己的贡献,以提高合作伙伴的创新积极性,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论及讨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通过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增加企业的产出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在面临技术创新风险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协同技术创新可以分摊成本,并且通过增强协同效应来提高产出,以达到单独创新难以实现的效果。在实践中,由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在具体的技术领域和技术资源上存在一些差异,使企业在协同技术创新中获得的收益有所不同。对单个企业来讲,为了尽可能的利用互补性的技术和资源,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范围内的合作伙伴,并且打破行业领域和地域的限制,同更多的优秀企业一起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虽然在协同技术创新过程中,两个企业之间产品的性能、品质的相似性会逐渐提高,从而影响各自的市场销售情况,但是通过双方互补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尽可能的抵消这种负面影响。同时,凭借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各自的管理经验及市场营销渠道,能够有力的降低产品的市场冲突,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

摘要: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协同技术创新,技术互补,资源互补,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解学梅,左蕾蕾,刘丝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对协同创新效应的影响——协同机制和协同环境的双调节效应模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5):72~81

[2]朱雪春,陈万明,殷红幸.企业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91~102

[3]卢少华,陶志祥.动态联盟企业的利益分配博弈[J].管理工程学报,2004,18(3):65~68

[4]Beers C.V.,Berghallb E,Pootc T.R&D Internationalization,R&D Collaboration and Public Knowledge Institutions in Small Economies:Evidence from Finland and the Netherlands[J].Research Policy,2008,37(2):294~308

[5]Tesoriere A.Endogenous R&D Symmetry in Linear Duopoly with One-way Spillovers[J].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008,66(2):213~225

11.循环互补生态养殖技术 篇十一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本文在循环经济的视角下,阐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含义和特征等基本理论,我在此针对生态工业园探索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我国发展生态工业的有效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研究发展很快,各地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也发展的如火如荼,这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型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形态,是生态工业发展的最佳组合模式。可以说,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必然战略选择。

一、生态工业园的涵义

生态工业园是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Ernest Lowes 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生态工业园概念的学者,此后有关生态工业园的定义众说纷纭。以下是各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基本认同的一些观点:

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简称EIP)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新型工业园。具体说来,生态工业园区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的工业园区,它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来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在这样的工业园区内的各企业之间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由若干个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有着相互关联的企业要素构成的生态工业园,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

二、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发展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园区的建设在法律法规、资金落实、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还在不断探索中,因此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的法规和政策体系;相关内容只是散见于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的部分规定中。这样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没有具体明确企业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法规,也缺少更加具体的专项法律法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政府在政策上

第 1 页(共 5 页)的扶助和支持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政府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仍只停留在宣传和引导层面,鼓励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宏观调控、财税金融优惠等方面的政策还存在一定缺失;相关的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使得园区内企业缺乏进行生态工业建设的积极性。一些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项目引进后也无法运转。有些需入园的企业由于行业的特点,搬迁成本非常高;而政府给予的补助又是有限的,使企业自己承担极高的搬迁成本和风险,许多企业不愿入园。

(二)产业布局不太合理,管理上存在误区

园区整体发展模式过于粗放,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方面缺乏系统观念,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甚至出现重复建设、整合结构不甚合理等问题。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组织松散、不成系统,缺少专门的管理部门,管理不够科学,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成员工作效率低下;政府和市场作用发挥不够有力,难以形成合力,从而导致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不均衡。

(三)资金制约,后续力量不足

必要和足够的资金投入,是进行园区建设规划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之一,也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长足发展的后续力量。由于缺少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相配套的经济政策,部分园区的资金来源渠道不畅和不确定,直接制约了园区建设和规划中重点支撑项目的落实;资金链的断裂,极大影响了园区内相关企业的积极性,造成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的投入严重不足,长此以往,企业难以取得应有的效益、规模扩大也会受到影响。

(四)科学技术创新不足

生态园区的改造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化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规划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流连接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水重复利用技术等。但目前我国与生态工业发展相关的技术如能源综合利用、水重复利用方面尚显薄弱,而且实用化技术不多,可以推广应用的就更少。此外,现在的许多技术措施成本很高,技术水平还不足以维持较低的运行成本、支持生态工业产生效益;这也就导致生态工业链中的物质流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的生态化改造缺少技术支撑,制约了先进理念、管理和工具的有效发挥。因此我国要进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迫切需要加强生态技术的研发,促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

(五)园区内企业间信息沟通不畅

循环经济理念的实现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成功,很大一部分需要完备的信息系统巨大支撑。首先园区内各企业之间有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集成,必须以了解彼此供求关系为前提。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和完善,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但是我国许多生态工业

园区建设过程中,企业为保护自身利益,对自己的原料、产品及废弃物等信息有一定隐瞒;园区内、园区与政府、社区缺乏高效的信息交流系统,致使一些前沿科技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等沟通不畅,内部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就无法实现园区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也就不能实现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目的。

(六)人们对生态工业的观念存在障碍

人们对循环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次,容易出现误解,也就阻滞了生态产业发展的步伐。[1] 广大消费者从健康、卫生等角度对再生资源产品心存猜忌,不能放心使用、广泛使用再生资源产品、绿色产品,使生态工业产品的市场难以打开。企业决策者出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因担心影响产品质量或因额外增加成本提高价格而导致销路不畅,因而不愿意进行生态研究、建设,甚至不肯使用再生资源。

三、关于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有效途径及对策的探讨

生态工业园将会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的第三代产业园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在生态工业园发展过程出现的诸多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建立一套完备的生态工业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立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国家环保总局应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共同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工作。[2]国务院要大力支持和协助地方政府制定地方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加快制订、颁布环境保护相关条例和办法,保证园区开发建设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尽快与相关管理部门建立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环保法规体系,研究建立行政代执行、环境准入等制度,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同时,加强对生态工业园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健全相关政策保障体系。一是在政策上向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倾斜,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国家应该对新兴生态工业园建设在征地、审批、投资、环境方面予以倾斜;对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的核心项目,如促进资源高效利用的项目及环保科技产业,政府应该实施税收减免、财政扶持以及利率优惠政策;二是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安排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企业购买商品或者服务。采购目录要优先考虑节能、节水和环保认证产品。三是针对某些污染型行业,政府要制定必要的强制性法规,促进其建立必要的生态工业链。[3]另外,从金融、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进入生态工业园,并提倡在园区内建立生态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

(二)政府、企业形成合力,强化资金链

尽快制定和完善扶持生态工业协同发展的财政政策,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

导作用,充实建设资金。国家把发展生态工业园列入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重大项目给予直接投资、资金补助或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加大国债资金对生态工业园区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对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以及生态工业园进行污水处理、热电联产、中水同收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融资帮助、环保专项基金支持、增值税和所得税减免等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从而促进生态工业园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大力拓宽生态工业园发展的资金征集渠道,鼓励民间资金向生态环境领域投入;实施绿色招商、完善生态工业链,保障园区健康发展。

(三)总体规划,科学管理

科学、严格的园区管理是生态工业园区成功的重要条件。从产品、企业、园区三个层次着手,对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使用进行约束,建立工业园区的生态管理体系。要求园区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建立园区水平上的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园区废物交换系统等。政府还应该设置专门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生态工业园建设和管理工作;各地应根据条件成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导指挥机构,对生态工业园的发展进行统一的指挥和调控。特别要使用经济激励和惩罚手段,强化各种管理措施,以推动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加快技术革新

1、完善循环经济建设的科技支撑体系。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相关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以尽快形成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

2、要积极支持建立生态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节能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开展信息咨询、技术推广、宣传培训等;要大力扶助各类研发机构,尤其是民营机构、企业的研发活动。

3、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推行生态工业的成功经验,引进核心技术与装备;广泛进行技术的交流和科研合作,共同组织力量进行技术的攻关,实现技术的创新和升级。

4、培养新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的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要充分利用生态工业园区中科技和人才的综合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科技和关键技术,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环境绩效。

(五)完善生态工业园区信息体系,搭建完善的园区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

园区管理部门可通过构建生态工业信息体系,发展信息网和服务手段,全面掌握园区有害及无害废物的组成、企业的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使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动更加迅速,相互变得更加透明,进而建立企业之间的互信,不断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培训、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增强政府、企业与公众之间信息的透明度。生态工业园内建立、完善金融与咨询机构,完善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从而实现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与共享,增加企业和政府以及企业之间合作、交流的机会,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发展。

(六)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转变企业和群众的观念

在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建设生态工业园重要性的认识。

1、将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相关内容编入中小学教材,在中小学开展国情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教育;普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科学与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4]

2、完善网络形式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机制,开展循环经济学术交流。组织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知识培训,帮助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地向民众和社区介绍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为生态工业园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大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理念,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合理消费,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优先使用和采购再生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为生态工业产品培养稳定的市场,从而使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建设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上述六个方面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制度为基础,提供发展资金和搭建共享信息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动力,进行宣传培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加以推进。

参考文献:

[1]秦丽杰.吉林省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6

[2]张潇,薛增琴.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13)

[3]孙忠英.建立生态工业园,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J].甘肃冶金.2005.(4)

上一篇: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教案)下一篇:119消防宣传日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