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共13篇)(共13篇)
1.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篇一
华兹华斯诗歌的自然主义解读
胡冰
摘要: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自然诗人”的美誉。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在诗歌界首次将自然作为与人类并列共生的审美对象,创作出大量歌颂自然风光、呼吁回归自然、笔调清新质朴、充满哲理沉思的诗篇,彰显出其独特而深刻的自然观。本文从华兹华斯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入手,全面概括了该自然观的典型特征,并结合华兹华斯的诗歌,深入探讨了该自然观对其创作的影响及在诗歌中的体现。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诗歌 自然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 浪漫主义诗人,“湖畔诗人”的领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他是继威廉·莎士比亚和约翰·弥尔顿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其诗歌创作主题多以美丽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抒发个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后人们生活的困苦和资本主义的丑恶行径,提出以回归自然来解决问题,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华兹华斯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诗歌语言的洒脱、绚丽,更在于在那样一个工业文明蓬勃发展但诗性匮乏的时代里,他始终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人类的诗意栖居所做的思考与审美努力。自然在华兹华斯的诗学词典中既是他生于斯、长于斯的英格兰北部湖区,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自然是神性、理性与人性的结合。纵观近年来国内的华兹华斯研究,尽管学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全面、细致的工作,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本课题将在此基础上,试从华兹华斯的诗作入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一步剖析其作品潜在的生态主义,从而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从而反省自身,为建构起真正和谐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增加一份可能性。
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华兹华斯的生活经历及其自然观的形成。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自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自然是人性、理性、神性的三位一体。第三部分分析华兹华斯自然主义中透露的人文主义思想,从爱自然到爱人类。
一 华兹华斯的生活经历极其自然观的形成 1.1童年:自然的摇篮中成长
华兹华斯出生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早年的华兹华斯是不幸的也是有幸的。说他不幸是指他8岁丧母,13岁丧父,少年时期一直在几家亲戚的监护之下,住在寄宿学校中,与兄弟姐妹们分开生活。五个孩子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遗产主要是对一位贵族的8500磅的债权。但这贵族在1802年去世之前,一直不愿偿还这笔钱,可以说,华兹华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十分贫寒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与亲情上虽然多有缺失,但在他的回忆中却不觉得贫苦。是什么东西补偿了华兹华斯的早年呢?是自然,这也就是华兹华斯的有幸了。华兹华斯出生的地方是英国坎伯兰郡的考克茅斯,此地位于英格兰西北角的“湖区”内,该地区以星罗棋布的湖泊和秀丽的山色闻名。离华兹华斯住家不远,是一条后来被他称为“流沙中最美的”德文河,河对面是他心爱的去处-考克茅斯城堡的废墟。9岁后,华兹华斯被送到位于故乡东南20多英里的豪克斯海德小镇上学,直至1787年进入剑桥大学。如果说刚到豪克斯海德上学的华兹华斯还以与同学们一起登山、远足、滑冰、做游戏为乐的话,渐渐地他不再喜欢玩伴和过分刺激的游戏,而喜欢独自与自然交流。他特别喜欢湖上平静的水面和飘动着的白雾。当他第一次全面地领略了湖区和整个山谷的美丽,心想能住在这种地方真是有幸。从此以后,华兹华斯最喜欢的就是在静静的星空下,漫步在湖区的山谷中。若遇上雨天,他则站在悬崖之下,倾听着远古时代鬼魅的语言。华兹华斯将自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将自己的道德情感与自然的外在形象相联系,正像他在《丁登寺》中所表达的一样,无论在何种时间,在何种环境之下,回想起自己曾有过的与自然的交往,都能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从性格方面看,华兹华斯从小就孤独而敏感。亚里士多德曾说:“有天才的诗人很敏感。”华兹华斯从小就能察人所不察,感人所未感。能给最平凡,最普通的情景、动作或形象以特殊耀眼的光泽,把平常的事情表现得出奇。敏感和孤独很早就将华兹华斯引向了大自然,正像阿诺德所说的“许多人,也许是大多数的受教育的人,在十来岁时,几乎还没有爱好自然的感觉,而到了30岁时这感觉才加强了,发作了。”华兹华斯则从小就对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后来能成为沉思自然最深刻的诗人,的确是天降斯才。而他所就读的豪克斯海德语法学校虽以数学教学为强项,但校长的学科观念并不狭隘,他鼓励华兹华斯写诗,并借给他一些诗选。
1.2法国大革命失败,从“人的世界”转向“自然的世界”
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背景也是分不开的。华兹华斯生活于18世纪末,此时的西方社会充满了革命的时代气氛。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推向高潮。诗人此时正值青年时期,对人性充满了美好愿望,对法国大革命注入了满腔热情。他在《序曲》中欣然写道:
能活在那个黎明时光是多么幸福,而正值年轻更胜似天堂!
……性情不活泼的人活跃起来,而生性好动者则欣喜若狂,那些在梦中度过了孩提的人们,那些……
受到召唤各尽其长;
不是在乌托邦,在看不见的地下之城,或是某片隐秘的内陆,天知道是哪!而是在这个世界,在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 世界上—终于我们找到了幸福。
他积极投身法国大革命,但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失败,他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渐渐地华兹华斯从“人的世界”转向了“自然的世界”,并且开始逐渐接受以卢梭为代表的精神方面的革命宣传。卢梭是一个自然的神论者,他认为有一种最高的全智全能的东西,给宇宙的生命以最初的动力,规定一切东西的规律,这就是上帝或自然。卢梭的上帝是自然的和平之神,是不可思议的秩序和和谐。他说:“我只觉得自然的图画,又和谐有匀称,而人类社会的图画却只是一片骚动和混乱。”在自然神的基础上,卢梭进一步提出了“自然人”的理论。他认为人有两种:一种是由自然创造出来的,依照自然法则生长的自然人。这种人具有天赋的良心,天赋的正义善良和优美的感情;另一种是在充满着所谓文明的罪恶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社会人,感染上一切文明的罪恶思想与感情。卢梭的这种“自然神”、“自然人”的观点对华兹华斯有着很大的影响。华兹华斯开始试图寻求一中拯救人类灵魂的神秘力量,即对科学技术的抗议和对未被文明污染的大自然的向往。这种“堕落与拯救”的思想态度表现在他以“自然”为主题的是诗歌中,从而形成了华兹华斯独特的“自然观”。在他的《露西组诗》中,露西死后回归自然,转化成一株不为人们注意的紫罗兰,这种转化在华兹华斯看来是机械的,是生-死-再生这一自然过程的曲折表现。因此,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意在重新调整被工业主义和商业主义异化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重新找到自己初次出现在宇宙中的那种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感觉。
二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自然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自然是人性、理性、神性的三位一体。
华兹华斯是“灵视”诗人,他的心灵之眼或见荒山大泽,或睹异国风情,只要是这世界的存在物,诗人的心灵之眼无所不见,而就内涵来说,华兹华斯的自然观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和华兹华斯自我的个性特征。华兹华斯的自然既是一种精神存在,又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之所以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那是因为在华兹华斯的心中,自然是人性、理性、神性的三位一体。
华兹华斯关于自然是神性、理性、人性三位一体的看法植根于基督教传统和泛神论。在基督教看来,自然与人类一样都是上帝的创造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对应的;而泛神论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上帝的灵光就体现在他的每一种创造物上,每一种上帝的创造物都与上帝一样具有神性,并且相互依存。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洞察使得自然在华兹华斯的思想中呈现这样一些内容:1)自然是个充满人性的存在,她是华兹华斯的朋友、老师、乳母与慰藉者。华兹华斯既可以平等地与其交流,聆听她的教诲,接受她的滋养,更可以在人生失意时,从自然那里找到安慰。这种人性的自然是可居的。生的绝大多部分时间都居于湖区。2)自然是理性的象征。与人类世界的激烈的动荡相比,大自然却是如此的有序,稳定,它的美就像是活的有机体。当18世纪的革命思潮席卷全欧洲时,人们普遍地感到惶恐不安,似乎一切都在解体之中,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人类的生活因此而失去了理性、标准和判断。此时,大自然却以其永恒不变的范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象征。3)自然是神性的表现。人与自然同从上帝这一源头涌出,所以儿童在出生时是带着神性来到尘世的,但是,随着年岁的渐长,对尘世俗务的涉及渐深,人身上原有的神性、灵光就渐被遮蔽。人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知识,交给了理性。于是,人类在理性的旗帜下为所欲为,破坏生存环境,残杀同胞,践踏人性。最终导致的是人类的灭亡。人类是在缺失了神性以后开始堕落的,人类从哪里堕落就应从哪将自我拯救。在文明社会中,神性仅存于自然中,仅存在田园的简朴生活中,仅存于生活于乡村的人们身上。对诗人而言,生命比理智要宽广得多,华兹华斯一世界比物理学所能发现的要丰富得多。自然不仅具有神性,也兼有理性与人性。华兹华斯一生中的大部分诗歌都体现了这种创作观念。这种对大自然的敏感、虔诚之心,始终是他诗歌的灵感的源泉。以他的《写于早春的诗句》为例: 长青花藤沿着樱草花枝,在绿乡屋上绕出一个个的冠圈; 那是我的信心;每一朵花 都欣然于吁吸中的空气,在我身旁的鸟儿蹦跳而嘻,我不能忖测他们内心的思维-但他们身躯小小的挪动 都看来是狂喜。
诗句中的“长青花藤”、“鸟儿”在诗人看来已经不再是花与鸟,而是能够牵动诗人情感的“狂喜”。诗人从这样极为普通的小事着眼,写出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要保持对大自然的虔诚敬爱之情。这种热爱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是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共同特点,但尤以华兹华斯为突出。华兹华斯宣称“大自然对我就是一切”,“我就是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他不是一般地欣赏和赞美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而是把她视为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对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这种自然和人之间的感应与交契中,我们可以窥见到他诗歌中“自然”所被赋予的人性、哲理性和神性。
在他的诗歌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中,诗人描绘了他在泰晤士河威斯敏斯特大桥上所看到的清晨时分仍在沉睡之中的伦敦城那一片明朗静谧的景象。诗人不仅为这种美景所感动,而且还惊奇地发现,甚至大都市伦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res, and temples lie Open unto the fields, and to the sky;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ss air.”既描绘了诗人所观察到的事物,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情绪的特征。诗人内心的情绪开始和城市清晨的静谧联系在一起,情景交融。在前面逐一列举了与城市相关的各种意向之后,又通过Open unto the fields, and to the sky立即将它们与大自然联系起来。诗人连续采用了三个形容词bright, glittering, smokeless,暗示出清晨时分的这座城市已经发生变化,似乎完全超越了城市的联想而进入大自然的领域,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在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In his first splendour, valley, rock, or hill 中,城市和大自然之间的联系得到了确认。Ne’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在这里,诗人第一次明确地用calm 和deep 两字来表述他的情感。城市的宁静成了诗人内心情绪的一部分。“that mighty heart” 指伦敦,及英国的心脏;伦敦的沸腾的生活如同一颗巨大心脏的跳动。本诗以诗人由城市的恬静感而结束。一座大城市既可与自然的美,又可与人类的行为(“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相融合。这样,自然,城市与诗人最终融为一体。
再以其诗The Daffodils 为例,动词dance以不同的形式在诗中反复出现三次,第一节中,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Beside the lake, beneath the trees, fluttering and dancing in the breeze 以及第二节中的Ten thousand saw I at a glance, Tossing their heads in sprightly dance描绘水仙在湖滨、树下迎风欢舞的情景。第三节中的danced 用来描绘湖波起伏,似乎同样在欢舞,这就把水仙与湖水联系在一起,而诗人也逐渐从外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最后一节中,They flash upon that inward eye Which is the bliss of solitude;And then my heart with pleasure fills, And dances with the daffodils.描绘诗人心灵和水仙一起舞蹈,暗示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之间的和谐。尽管外部的眼睛可以体验到肉体感官的愉快,但内心的眼睛却可以体验到更大的心灵愉快。不仅如此,每当诗人感到孤寂或是心情茫然的时候,在对往事的宁静的回忆中,那一片水仙顿时化作无尽的财富成为鼓舞诗人的永久精神力量。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哲理:大自然是人类欢乐的源泉,人通过与大自然的亲近,可以获得思想的支撑和精神的快慰。
诗人在《The Solitary Reaper》中写到: ……No Nightingale did ever chant, More welcome notes to weary bands, Of travelers in some shady haunt, Among Arabian sands;A voice so thrilling ne’er was heard, In spring-time from the cuckoo-bird, Breaking the silence of the seas, Among the farthest Hebrides.……
诗人没有直接去说明收割者的歌声如何让甜美如何迷人,而是把她的歌声比喻成自然界的夜莺和布谷鸟的歌声,而且胜过他们的歌声,这歌声仿佛在空间达到一种无限延伸,在我们的耳畔回荡。当我们听到夜莺和布谷鸟的吟唱,不禁会联想到淳朴的大自然的声音;当我们听到这收割者的歌声,也会感到自然人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启迪人们无穷的遐想。诗人在描绘外物的个性时时常把自己也放进去,凭着火一样的热情把自然与人在审美这一点上熔为一炉。
在大部分的诗作中,诗人都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尤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9世纪的英国,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终于使得人类拥有巨大的改造与征服自然的力量,并建立了一个丰富的物质社会。然而在人类对大自然进行过度的开发和掠夺之后,却发现环境不断恶化,越来越的人拜倒在物质利益的脚下,道德信仰丧失,人与自然曾经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正如德国哲学家弗洛姆所指出的那样:“现代人感到心神不安,并越来越困惑不解。„„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以征服自然,但他却陷入这些方法的网罗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了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他具有关于物质的全部知识,但对于人的存在之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一一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才能创造性地释放和运用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一一却茫无所知。”
在华兹华斯看来,自然与人类皆是上帝的创造物,二者的关系是平等的。自然万物是上帝的创造,同样闪耀着上帝神性的光芒,能够与人类的心灵相通。在此基础上,华兹华斯通过他的诗作大声疾呼:人要尊重自然,合理开发自然;人要善待动物,合理利用并积极保护动物;脱离自然,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会造成城市中人际关系的疏远,并破坏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华兹华斯在《早春诗行》中痛心地描述了当时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我斜倚在树丛中,倾听者数千种融谐的音符。甜美的心境,愉悦的思想。却带来忧心忡忡。大自然将她美妙的造物与充斥我身的人类灵魂相连,而我心痛万分想起了人是怎样对待人。鸟儿在我四周跳跃嬉戏,他们的想法我无法揣摩,但但它们最细微的动作,却激起一阵欢乐。新绿的嫩枝张膊如扇,为抓住那阵阵清风。我没法不尽所能,必须承认即是枝梢也自有欢乐。如果上天叫我相信,如果这是大自然的用心,难道我没有理由悲叹,人怎样对人?!”
诗人对此现状进行了反思,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他在“序曲”第一卷中问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已然驯服了伟大的国家,崇高的思想如何?,人们在何时把刀剑换成了账本,又在何时撇下书斋,去追求黄金?”其答案不言自明,对财富的贪婪,对欲望的放纵。
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中藏着永恒的、崇高的灵性,可以帮助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在与大自然的沟通中,人们的心灵会被引导、抚爱和训诫,可以帮助人类找回久违的道德信仰,教会人们天人和谐的真理。
华兹华斯特别善于描写自然界中生灵活动的美妙图像。在《空谷微风》中他这样写道:“葱茏的幽谷,没有半片清风,把它的绿色的胸怀搅动;从小溪边沿到宽广的四面,岩石般矗立的林木在伸展。源起远山深处,小溪在蜿蜒,未破坏反加深寂静,独自潺潺。其他的一切都凝然不动,浸沉在深深的安宁中。也许从谷外怒啸的狂风溢出的一丝微风悄悄地进入了山谷,伟岸的橡树没觉出,轻盈芩树对此温柔拂抚,反应微妙神速;垂在远处幽洞之顶,似静非静,悦目之音来自枝条摇动轻轻,它跟酣畅的歌声一样强而有力,令行人伫足,心灵顿觉宽舒。”
在诗人的另外一篇名作《丁登寺赋》中,他更是直抒胸臆:“我凭借它们还得到另一种能力,具有更崇高的形态,一种满足的惬意,这整个神秘的重负,那不可理解的世界令人厌倦的压力,顿然间减轻;一种恬静而幸福的心绪,听从着柔情引导我们前进,直到我们的肉躯停止了呼吸,甚至人类的血液也凝滞不动,我们的身体进入安眠状态,并且变成一个鲜活的灵魂,这时,和谐的力量,欣悦而深沉的力量,让我们的眼睛逐渐变得安宁,我们能够看清事物内在的生命。”大自然的美景是心灵的至宝,在你孤独、彷徨、寂寞之时,她会抚平你的精神创伤,使你充满寄托。
我们今天在重读华兹华斯的诗歌时,不难找到现代社会偏离自然发展轨迹的真正原因:对大自然的疏远,忽略大自然对心灵的抚爱、训领和引导作用,使心灵枯竭,信仰干涸,人类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行为失去了约束,才是症结之所在。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当处在21世纪的中国为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困惑的时候,华兹华斯在英国开始工业化时就预见了人类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所必然遭遇的生存危机,他为了拯救人类的心灵和生存环境提出必须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无疑将对我国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参照。
三 华兹华斯自然主义中透露的人文思想:从爱自然到爱人类
现代人的精神贫困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整个背景,作为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成长有一个从爱自然到爱人类的演进过程。大自然对于21岁以前孤独而敏感的华兹华斯来说,是他心灵的乳母和教父,他是在自然的美丽与威慑中成长起来的。22岁时,第二次赴法遇到了博布伊之后,人类在华兹华斯的心目中地位开始提高。博布伊增强了华兹华斯对普通人的信心,使他相信人性是高贵的。经历法国大革命的变质带给他理想幻灭和爱情挫折之后,他曾一度失去对人性的信赖;但在湖区美丽的大自然中,由于与自然靠得更近,与和自然融为一体的牧人与普通劳动者的接触,以及妹妹多萝西的影响,他恢复了对人类的信念,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光明。他开始了对自然与人、自然与人生的深沉的哲学思考。他的自传体长诗《序曲》在《序曲·第十一章》就记载了他从对大自然的爱发展到对人类的爱发展到对人类的爱,从对大自然的情感发展到对人生善德恶行的剖析,是他一生探索的归宿。他在湖区美丽的大自然中,在与乡间平民的接触中,积极探索救赎人类心灵的途径。因此,他对于最接近自然状态的纯朴的人们也极其重视。1798年他在We Are Se中写自己遇见一个8岁的山村小女孩,让我们看看诗人与小女孩的对话:
“Sisters and brothers, Little Maid,…… How many may you be?” And wondering looked at me.“How many? Seven in all,” she said, “And where are they? I pray you tell.” She answered, “seven are we;And two of us at Conway dwell, And two are gone to sea.”
“Tow of us in the churchyard lie, My sister and my brother;And in the churchyard cottage, I Dwell near them with my mother.” ……
“How many are you, then, said I , If they two are in heaven?”
Quick was the little Mail’s reply, “O master!We are seven.”
“But they are dead;those two are dead!Their spirits are in heaven!”
She was throwing words away;for still The little Maid would have her will, And said, “Nay, we are seven!”
从诗中看出这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不知生死为何物,七个人死掉两个,还剩五个,尽管诗人一再启发她,可她还是照着她自己的思路回答:“我们是七个。”这样纯朴的女孩不正体现了诗人要追求的“真”吗?在华兹华斯看来,像这样的人的本性没有被资本主义自私的、虚伪的、反自然的城市生活所异化,而是同自然的没保持一致。他的另一首《Lucy Gray》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一名殁于暴风雪的小女孩露西·葛雷。这位小姑娘明知晚上有一场暴风雪,却不顾自身安危、愿遵福父命、提着灯笼。踏着雪去镇上接妈妈回家。结果从桥中间滑下河心丧身,诗人再也无法往下写了,而以想象之笔写到:
……Yet some maintain that to this day…… She is a living child;That you may see sweat Lucy Gray Upon the lonesome wild.…… 诗人常说“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又说诗只能“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对于这样天真无邪、无所畏惧的小姑娘之死,诗人在诗中倾注了满腔热情,他仿佛看到她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荒原上,她的歌声依然回荡在风雪中,她没有死她还活着,永远活在人们心里。不过诗人的心情虽然无比激动,却因为是在平静中的回忆,所以写来章法井然,层次清晰。这些对象,遭遇虽各不同,但都被诗人看作是最接近自然的人来歌唱的。
同样,华兹华斯也十分关注那些在大自然中艰难生存的普通百姓的命运。我们不难发现在华兹华斯诗歌中,关于人的诗大多是描写人类的悲苦,诗人明显地表现出对老人、疯子、乞丐、痴童、未婚母亲这些社会底层人物的关爱,并对他们不幸的遭遇寄予无限的同情。因此,对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苦难的知觉和关怀充分体现了威廉·华兹华斯对人类的爱。
华兹华斯的悲情诗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人物,充满死亡和人间盛衰的悲剧性构成其写人诗歌的基调。值得指出的是,诗人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困境并没有局限于只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物质方面的困顿和生活上的艰辛,而且抒写了他们经历生存苦难时所激发出来的人性之美与人性之丑以及心灵的追求与失落,关心底层人物的生存现状和心灵追求,深刻剖析了他们的人性。在1802年,华兹华斯给朋友的一封信里,讲到从什么地方去寻找最佳做法来获得最大的快乐:“袒露出我们的心,越过自身去观察那些过着最简朴的、最适合于自然的生活的人;这些人丝毫没有沾染虚伪的文雅、任性的做作的欲望、违心的批评、女人气的思想感情,或者是早已摆脱这些东西了。”所以诗人应该“深入到下层去,到茅舍田野去,到孩子中间去”。以“那些依靠体力劳动糊口的人为最佳的实用参考来发现一般的人类常识”。只有在这些人身上,才有那种单纯的、属于本性而非属于习俗的、有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的情感和思想。
在《康伯兰的老乞丐》一诗中,华兹华斯不仅表达了对康伯兰老乞丐的同情,还指出了老乞丐存在的价值,他告戒人们:“你的智慧在蠢蠢欲动,手里仍然拿着扫帚,随时准备好把世上的垃圾扫走;你骄傲,心中充满自豪,在骄傲中把玩你的才华、权势、智慧,把他当作世界的累赘!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没有人,哪怕最卑贱的人,最可耻、最残暴的人,最乏味、最可憎的人,能够脱离善良的精神和冲动而存在。生命和心灵,和每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密不可分。”
在《抒情歌谣集》里,华兹华斯“对乡村的悲剧、孤寂、苦难等寄以敏锐的同情,也同情杀婴者、丧失了牛羊的牧人和偷窃柴火的贫穷老妪。”在《丁登寺》中,诗人更是坦言,他在思想成熟之后,经常倾听到的都是“沉静的人间悲曲”。在《不朽颂》里,诗人则说要“在人类的苦难中升起的给人慰藉的思想里寻找力量”。此外,《荒屋》中贫病而死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迈克尔》中坚强的老牧人迈克尔,《决心与自立》中靠捉水蛭维持生计的老人,《荆棘》中发了疯的母亲,《退役兵》中一名疾病缠身的退役兵等,都是华兹华斯关怀的对象。
华兹华斯对人间悲情的关注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充分肯定,苏格兰诗人麦克林说:华兹华斯“创造了一种新的、大众意义上的美学,它将激烈情感的世界置放在„„农舍中,在普通的土壤中。”爱尔兰著名诗人托马斯·迈克法伦则直接指出华兹华斯是“穷人的诗人”。
经过深沉的哲学思考,华兹华斯认识到人类的本性是纯洁的、高贵的,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人类社会异化,商业主义和功利主义使人类渐渐失去原本的生存状态,使人类缺失神性,理性与情感失去平衡,心灵迷失方向。他认识到自然是美的,“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的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儿童与乡野间的劳动人民由于与大自然更为接近,受污浊的尘世的影响较少,他们更多地保持着人类的纯真本性。他认为人类只有热爱自然,返回自然,回归童年的天性,远离人间社会的丑恶、腐败、尔虞我诈、功名利禄,回复纯真的情感,接受自然的教育,与大自然的精神合而为一,才能求得理性与情感的平衡以及灵与肉的和谐,才能获得心灵的赎救,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
四 结语
2.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篇二
自然,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时又是各种艺术类别反复吟咏和描绘的审美对象。在中国,从魏晋以后,自然才真正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而蔚然成风,尤其是唐代的田园诗,人与自然牧歌式的淡雅宁静已经成为基本音调。这种自然观要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即“天人合一”。王维正是唐代田园诗的典型代表。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曾写下大量细腻描绘山水田园风景的诗作。王维又是诗歌、绘画的集大成者。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评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西方,在泛神论思想的指引下,人对自然的认知体验如同对神的尊崇,一般不做更多的追问。“自由联想仅止于借助于自然而发挥,物我两忘的境界往往并非诗人努力的方向。”华兹华斯一向被视为浪漫主义田园诗人的代表。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英国浪漫派诗歌理论的创始人,他被称为“讴歌自然的诗人”。他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描绘了对神秘上帝的敬仰之情。本文拟从浪漫主义色彩、思想基础、思想源泉和思想境界等方面阐述二人在自然观上的异同。
一、相似之处
(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华兹华斯与王维的自然观中都笼罩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思索自然以及诗歌创作的过程中,他们崇尚自然,反对矫饰。华兹华斯的诗作《杜鹃颂》(To the cuckoo)可视为此方面的代表作。
在《杜鹃颂》中,平凡的杜鹃鸟在诗人心中变成了无影无踪的精魂(invisible thing)和飘忽的音波(a voice)。它是一种爱,一种希望,被追求,却杳无行迹(And thou vrert still a hope,a love;Still longed for,never seen.)。它使诗人心底“悠悠再现往昔的黄金岁月”(till I do beget that golden time again.)。全诗通过刻画杜鹃诗意的吟唱,强烈地表达出诗人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审美自由。
王维的诗歌里也泛着浪漫主义的思想光芒。他从中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屈原那里承袭了大量的浪漫风格。《椒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这首诗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在诗中,诗人用美酒、香草、玉席等展现华丽的盛宴。这盛大壮观的场面既表明了对云神的渴望,又表明了诗人的高洁。
王维与华兹华斯在内心深处深邃的浪漫主义色彩使诗人的思想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约而同地谱写出空灵和谐的乐音。
(二)思想基础上的相似性
华兹华斯把自然看作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把自己的信仰、理想都放置其中,一旦他失去了对理想的追求,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样,王维也依托自然,所有的自然风物都成了诗人抒发灵感、摆脱现实羁绊的依托,因此分外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两位诗人选择自然作为思想基础跟各自早年的经历密不可分。华兹华斯早期曾是激进的革命分子,在两次游历法国时,理解了革命的真正含义。但是,当革命的性质发生彻底改变的时候,他完全失去了对现实改革的信任。世事的巨变以及内心深处的伤痛使他内心矛盾重重,并最终意识到只有自然才能使自己远离苦痛。所以,自然成了他遁世后的皈依。
与华兹华斯相比,王维具有相似的经历:王维早年身居京都,常常出入于达官贵人与贤士之中。后遭排挤被降职迁出京都长安。宦海浮沉终使他归隐辋川别业,他寄希望于田园生活,希冀能够找到一个精神支点以排解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总而言之,华兹华斯和王维都经历了生活的大挫折。他们带着失望和希冀遁入了自然以求找到解脱。他们相信自然可以拯救人的灵魂,因而进入了一个虚幻的世界。
二、殊异之处
(一)思想境界的差异
王维被人称为“五言巨匠”。他能够用从容淡定的闲适心情,架构一个见物不见人的清幽世界。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又如《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此刻仿佛忘却了自我,感觉到了自然生命的节奏韵律,形成了主客交融的情态。但是,中国诗人意识中“既物既真”所引发的应物的表现形式几乎是英国自然诗人无法缘接的。
受西方理性分析文化的影响,华兹华斯强调“诗是一切文章中最富有哲学意味的。”因此,他的自然观的出发点是自然,但落脚点是人世。著名的《廷腾寺》是华兹华斯寄寓深远的恢宏之作。作品的开头很接近中国自然山水不经解说的呈现。但是,在接下来的大约占全诗四分之三的篇幅里,诗人追忆的是自然山水美的形象如何给他“甜蜜的感受”和宁静的心境,他如何在自然中体会纯净崇高的思想。
“这样的美景虽已久违,
对我也并非莫无影响。如同对盲人一样
在我的血脉中,在我的心房里,唤起甜美的激动
使我纯真的性灵得到安适的康复……
我同样深信,是这些自然景物给了我另一份更为崇高的厚礼
欣幸的、如沐天恩的心境。”
诗中渗透了哲学沉思和宗教思想。字里行间,诗人常常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他在用“以我观物”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有我之境”。
(二)思想源泉的差异
王维与华兹华斯殊异的自然观反映在创作艺术上的差异,根源于二者迥然不同的思想源泉。
从中年以后,王维受“禅宗”思想的影响越来越深。他在诗艺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禅理的玩味和修习。如: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栾家濑》)以及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等。王维于默语无际时,能捕捉到幽静的境界。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是佛禅影响王维诗歌创作艺术的三个层次。因此,他的诗在文字之外常常有一种更深远的意蕴。
华兹华斯讴歌自然,通过自然思索并探究人和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深受西方泛神论思想影响的结果。在西方,泛神论的思想起源于古希腊哲学。曾对哲学、文学、艺术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浪漫主义所推崇的“人与自然同化”便是泛神论的观点。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上帝的灵魂;第二层是大自然的灵魂;第三层才是人的灵魂。上帝的灵魂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大自然中无处不有上帝的精神存在。而人的灵魂又是依赖于自然界的。他确信:整个世界充满了宇宙精神,在一切事物中都体现出所谓“神灵”的存在。大自然的风光有治愈人类心灵创伤的能力。同样,《水仙》一诗恰恰体现了这一思想:
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
或心情抑郁,或心境茫然
水仙啊,便在心目中闪烁一
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
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
和水仙一道舞踊不息。
这是本诗的最后一节,表达了诗人真正的思想:大自然的美景不仅可以治愈人们心灵创伤,而且铭刻在诗人心中的自然美景在回想时还可以给痛苦的心灵带来欢乐。
综上所述,西方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东方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西方人毕肖自然、赋予神性;东方人体味自然、涵养人性。这无疑从某种程度上释义了二位诗人自然观上殊异的源起。
三、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类和社会被普遍认为是不断“进步”的,但这种“进步”实质上应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技术力量的提高。人类的进步不应只是量的增长,还应包括质的提高;它不是在人与自然的对立中,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天人合一论”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故此,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实现万物多样性的统一,使整个自然界生趣盎然,充满生机;使人类社会在自然的怀抱里蓬勃发展、和谐向上。以诗人之心、哲人之智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有效化解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才能真正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与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杨德豫.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6.
[2]安妮特·T·鲁宾斯坦(美).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3]易小明.华兹华斯与泛神论[J].国外文学,2000 (2).
[4]李善注(唐).萧统文选(梁).岳麓书社,2002.
3.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 篇三
关键词: 华兹华斯 Tintern Abbey 自然诗观
1.引言
华兹华斯主张诗歌必须以朴实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创作出来,把世界中的一花一木、一虫一兽都揉进诗歌中,这样的诗歌才会更加丰富而具有张力,才能体现出对大自然的赞扬与崇敬。
2.取材方面
Tintern Abbey取材于诗人的家乡——英格兰北部的湖区丁登寺附近的自然风景,诗人借助于怀河的旖旎对比城市的喧嚣。在这首诗中,现代文明带来了城市的喧嚣,使得很多人迷失在物质的追求中,而丁登寺旁的美景还未遭受现代文明的吞噬和践踏,怀河的自然风光和城市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衬托出了现代文明下人们的幸福与痛苦。
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中,多次出现了诗人游历欧洲时心情的郁郁寡欢,尤其是法国大革命,虽然诗人很支持这个解放人性的革命,但是从内心来讲,诗人不愿意看到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受到物质和工业文明的污染:“If this.Be but a vain belief,yet,oh!...How often has my spirit turned to thee!”
3.语言方面
华兹华斯在《丁登寺》这首诗里采取了大量词语的重复表达重新回归后的强烈情感,词语重复是很多诗人用来表达强烈感情的写作手法。从传递科学认识信息的角度来说,重复已知的信息效果并不显著,但是在语气和情绪上的强调对比的作用,会被重复词增强附加信息的效果。每当被重复词出现一次,读者的想象力和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这些词的各个层面。在本诗的开头几行就三次重复了“five”这个词:“Five years have past;five summers,with the length.Of five long winters!”
诗中表达的时间长度是一样的,但意义却截然不同。“five”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那么简单,更是作者对过去的强烈的回忆。诗人通过简单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时间的感受,也许五年对作者来说意味着许多,或许悲伤,或许快乐,因此在他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他用“五”这个数字表达出只有自然一直包含活力与生机。
4.自然诗观的变化
华兹华斯的欧洲游历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自然的认识更加深刻和真切。法国大革命的残酷更加衬托出城市的喧嚣和狂躁,使得人们的心境难以得到安宁。虽然这是一场为了人性的解放而爆发的革命,诗人报以极大的热情支持这场革命,但是经过这场革命的洗礼,诗人认为,人们回归自然已经刻不容缓。Tintern Abbey这首诗里表现出了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人性的美好、审美的情趣、真理的透视和道德的熏陶,展现了人与自然互动中的互相关爱和影响[3]。华兹华斯和他的妹妹同游怀河两岸,在大自然闪烁的美景中捕捉到了过去的快乐,回归后这些快乐又回到了诗人的心里。诗人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回想起五年前和妹妹游历怀河的情景,感受到自己精神上的升华和凝练,对大自然了解和认识得更加透彻,而人性之美也是诗人在这首诗里表现出的最美好的一部分。
5.自然诗观的意义
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一直在诗歌中展现和流露最美好的感情,诗人对大自然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关怀就是例证。因为华兹华斯将大自然带给他的愉悦,以非凡的力量通过文字传输给了我们,我们才能有机会慢慢地品味这其中的精华。他给后世人们诗歌的创作开辟了一个清新质朴的诗风,使得人们在喧嚣的尘世中能感受自然的安逸和宁静,同时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带给人们心灵的休憩和安慰,使得人们真正认识到人类的最好去处是大自然,而大自然对于人类的善行和爱心也会回馈于美景和祥和宁静之情[5]。
参考文献:
[1]苏文菁.华兹华斯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3-24.
[2]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3-25.
[3]江舒桦.《丁登寺》与自然的再现[J].北京: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13.
[4]王宪,赵光旭.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看华兹华斯的自然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06:19-20.
[5]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2-23.
4.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世界 篇四
姓名:严玮
学号:G11114010
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世界
当浪漫主义这个极具神秘色彩的词语遇上了诗歌,我相信不会有人不为之心动。而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加上了自然的元素,其魅力是不可想象的。浪漫主义,在我看来是一场人文运动,强调个人感觉的表达,强调直觉和想象,强烈的情感是诗人们创作的源泉。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了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第二个伟大时期,仅次于伊丽莎白时代。虽然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极其动荡不安的时期,但也就是这样的特点成就了诗人们惊人的创造力。这些创作家们包括“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也包括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拜伦,济慈,骚塞等诗人。总的来说,浪漫主义在那个时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情景结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奇特的想象使诗歌整体充满灵性;崇尚英雄,同时又赞美爱情。对于我来讲,浪漫主义诗歌最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诗人将诗歌与自然景色结合在一起。所以,接下来我讲对浪漫主义诗歌中的自然世界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柯勒律治在《忽必烈汗》中,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忽必烈建造的豪华园林。“其中花园处处,溪流蜿蜒闪亮,美树葱茏,开遍香花绚丽;其中森林像古峰一样老苍,环抱着葱翠的向阳场地。”这个部分是最能体现出浪漫主义中的自然元素的。古老的树木,芬芳的鲜花,绿荫中透出的点点阳光,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柯勒律治抓住了这样的美景,将它们融入到了诗歌当中,当诗歌与自然美景相结合时,就构成了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这个时代的诗人认为大自然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在大自然中,心中的热情才能得到更好的释放。所以,总的看来,他们的诗歌要么是赞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物,套么描述奇异神秘的故事或异域风光。他们的热情是与大自然的美合为一体的。不仅柯勒律治拥有这种自然情节,华兹华斯在其诗歌中也表现出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华兹华斯以“湖畔诗人”而闻名遐迩。他出生在英格兰西北部的湖区,那里风光秀丽,湖泊星罗棋布。华兹华斯的童年就是在那里度过的,大自然是他儿时的玩伴,儿时这样深厚的感情是他成年后对自然无比热爱的直接原因。在他的作品中,《我如行云独自漫游》,《孤独的刈麦女》,《丁登寺杂咏》,《早春诗行》等都是诗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表现。如在《丁登寺杂咏》中,诗人描写了山谷恬静的田园风光,山泉的低语,俊俏巍峨的山崖,浓荫的无花果树,村舍密布的田野,簇生的果树园,未成熟的果实,袅袅升起对的炊烟。这一幅幅美丽的景色都是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对美丽的大自然的向往。华兹华斯是一个会思考的诗人,他认为人们都把时间和生命浪费在索取和花费当中,没有时间来欣赏周围的自然美景,城市的喧嚣让华兹华斯感到烦躁,他厌倦了那样的生活,他只想在自然中共寻得自己的一片净土。在我看来,华兹华斯的这些观念同样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
当代的社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所谓的快餐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人们不再在家精心准备晚餐,取而代之的是麦当劳,肯德基;人们不再静下心来品读一本原著,而是阅读简写本,甚至只是了解其中的大致内容,完全不能亲自领略作者在作品中的精心刻画。快餐文化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人们变得越来越心浮气躁,心中只想着怎么才能快速发家致富,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之下,人们才不愿静下心来去欣赏大自然,去感悟自然所带来的宁静。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当代不能造就像华兹华斯,柯勒律治这样的诗人。而在我国古代,是不乏这样有创造力的诗人的。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诗作特点体现在屈原和李白两位代表诗人的作品中。屈原以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以及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山川花草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绚丽的图画。在古代,我们尚有文人雅士热爱自然,描写自然,我相信在当代的生活中我们也一定会有这样的大家出现。我们作为大学生就应该随时进行反思,并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周边的人,逐渐改变这种浮躁的社会风气。投身到自然中去,我相信大自然会给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很多的感悟。
浪漫主义的诗歌中除了对自然景色中花草树木的描写,也有很多对飞禽走兽的描写,其中,尤以夜莺和云雀的出现频率最高,形象也最具特色,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夜莺是悲喜的形象,是哀伤的内涵。夜莺是浪漫主义诗人最为钟爱的意象之一,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使用过它。如在济慈的《夜莺颂》中,济慈生动地刻画了夜莺的形象。在诗的开始,夜莺成为欢乐的象征,以至于诗人幻想插上翅膀,与夜莺一起飞离痛苦的人间。而在诗的后半部分,夜莺却又是悲伤的化身。欢乐与哀伤的两种不同意向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表现出了诗人的感情。诗人由于对现实生活充满厌倦,所以才更加向往自然,更加愿意描写大自然。云雀则是欢乐的形象,自由的象征。华兹华斯的《致云雀》从字里行间处处都透露出诗人清晨起床后的欣喜和豪迈之情。尽管前途难料,道路也可能会曲折多变,但是在云雀自由欢快的晨曲的鼓舞下,诗人也充满了信心。与此相同的还有雪莱的《致云雀》,也是描写了欢快的云雀给诗人带来的希望。总的来说,诗人对云雀的描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描写,而是把它升华为一种精灵。一种远离城嚣,自由歌唱的空中精灵。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只要来到自然当中,所有的不快都会烟消云散。这就是自然给予人类的一种神奇力量。
5.浅析陶潜诗歌的“自然观” 篇五
摘要: 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伟大的诗人,被钟嵘尊奉为“一代隐逸诗人之宗”。其诗文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与神往,他用质朴真淳、清新淡雅的语言,来对自然之物进行细腻的描绘,如:鸟、青松、秋菊等都是陶诗常见的意象,这些充分的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情有独钟,从而构成了一个宁静淡远、去伪存真的自然世界。关键词: 陶渊明、自然、超脱、高洁
Abstract: Tao Yuanming is the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ime greatest poet, he is respected by Zhong Rong is “ancestor of the generation of hidden leisurely poet”.His prose has filled to the natural affection and the pursue, he uses plainly really pure, the fresh elegantly simple language,Through to thing of nature description, for example: Images and so on bird, pine, fall chrysanthemum, full expression he has been charmed the sentiment to the nature,Thus constituted the natural world which tranquil pale far, eliminates the false and keeps the true.Key words: Tao Yuanming, the nature, are unique, are noble and pure
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在他的笔下,给读者呈现了一幅幅优美恬淡的田园景色,也正是这些描写田园秀色的诗歌让他在诗坛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获得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的赞誉和推广,东坡还为此写了几十首“和陶诗”,可见陶潜诗歌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不过这些诗歌它的真正内蕴在我看来主要源于其诗歌中的那种和谐、宁静、悠远的自然观,本文便试图从浅析陶渊明诗歌的自然观来挖掘其深层涵义和审美价值。
一、陶渊明自然思想的成因
自然是陶渊明人生思想的重要体现,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大力表现田园生活的诗人。他一生栖息于自然,归隐于自然,时时与大自然为伍,处处与大自然为伴。他的生命与自然息息相通,乡土田园对他来说并非是一个暂时的居留场所,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空间,是他精神与肉体永久的栖息地。
然而,陶渊明的家族在当时的社会也算是官宦世家,出身于官宦世家的陶渊明为何会对自然如此的向往,最后毅然辞官归隐田园呢?这就要从他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环境来说了。
众所周知,六朝社会最大的特点便是世族与门第。当时社会的门第观念那可是达到了一个顶峰,世家极其重视并维持门第的纯洁与发展,而国家的观念则渐渐的淡化了,竟出现了“士大夫止知有家,不知有国”、“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竟成虚言” [1]p46的反常现象。门第观念严重,士庶之别,泾渭分明,不得逾越。而陶家在当时地位虽高,但根底却不深,在世族之中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陶渊明在家是庶出,非嫡传,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他的地位便更降了一等。就这样,门第就不能成其为其傲世的资本了,反而因此成了一种难以言说的隐痛。在加上当时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战争频繁,祸乱不断,民不聊生。使得东晋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犹如在波涛汹涌狂风四起的大海上艰难度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作为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陶渊明是不得志的。
其次在陶渊明的亲属中,他的父亲与外祖父是十分推崇自然的。他的父亲陶逸虽做过官,但陶渊明在《命子》中曾说:“于皇仁考,淡焉虚至。奇迹风云,冥兹愠喜。”可见他的父亲虽做官但虚静恬淡,并在晚年时谢官归隐,而父亲对子女的影响应该是最为直接的。他的外祖父孟嘉则一生都在追求自然的人生,陶渊明在《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中就有不少的记载:“冲默有远量”、“温雅平旷”、“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陶渊明对他的父亲、外祖父十分的敬仰,他们二人的思想也对陶渊明有着深刻的影响。再则还有他的叔父陶淡对自然的理解更趋极端,《晋书·隐逸传》载:“淡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他的从弟也从不过问世事,《祭从弟静远文》中“心遗得失,情不依世。„„乐胜朋高,好是文艺。遥遥帝乡,爰感奇心,绝粒委务,考槃山阴。淙淙悬溜,暖暖荒林,晨采上药,夕闲素琴”等,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对陶渊明的一生也是有很深刻的影响。当一个人在一方面饱受了心灵的压抑之后,往往会在另一方面来寻求安慰。因此陶渊明向往着自然,期待着自然的生活,不用挣扎在世俗的世界,艰难度日。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就曾写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就写出了他的人生追求。
最后,魏晋时期是玄风大盛时期,陶渊明生活在这一时代,思想必定会打上这一时代烙印。陈寅恪说:“渊明之为承袭魏晋清谈演变之结果及依据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改造之新自然说。”
[2]p30
4指出了陶渊明思想与玄学的关系,玄学道家崇尚自然,张扬个性的主张对陶渊明的影响重大。庄子恬淡无欲的精神修养对陶渊明的影响也十分的深刻,“夫天下也者,万物之所一也。得其所一而同焉,则四支百体将为尘垢,而死生终始将为昼夜而莫之能滑,而况得丧祸福之所介乎!„„且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夫孰足以患心!已为道者解乎此。” “得者, 时也;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庄子•田子方》)陶渊明深受庄子这种人生境界的影响。但陶渊明并没有死搬玄学思想,而是通过自己的领悟,融会贯通,将思想上对玄学自然的高度领悟,化作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追求。他称自己“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归去来兮辞并序》),提倡“抱朴含真”(《劝农》)、“抱朴守静”(《感士不遇赋》),进而抨击“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饮酒》其二十)、“真风告逝,大伪斯兴”(《感士不遇赋》)的社会。“真”和“朴”是老庄中常提到的概念,是其所主张的“道”的属性,即“自然”属性。
当然,陶渊明在少年时期也喜好儒家经书,具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雄心壮志,希望能建功立业,并以安邦治国为己任,实现儒家“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理想。再则这一时期,佛教颇为盛行,佛家经典大量的引入中土,对当世的文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虽然陶渊明对佛教的神灵不灭、因果报应和转生净土等思想不认同,但佛教的自然之义对他并不是没有启发。因此,在这三家思想的共同影响下,陶渊明在经过一番融会贯通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自然观。
二、从意象来看陶渊明的自然思想
黑格尔说:“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 [3]p10这就是说象征之所以能够为象征,是因为它与比喻的以实体比作实体不同,象征是以实体比拟一种精神、一种意义。
自古以来,我们身边的许多自然景物被文人墨客给予了深刻的内涵,比如:月亮它代表了思念,莲花代表着冰清玉洁,菊花为君子之花,折柳代表着送别等等,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陶渊明可谓自然之子,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在自然中他找到了知识分子失落已久的心灵家园,找回了历代文人久觅不得的精神“圣杯”。在这里他饮酒赋诗、耕种劳作,在这里他安然坦然、情趣盎然,大自然不仅是他赖以生存的生活场所,也是他灵魂安顿的精神故乡。因此在他的诗作中出现了许多自然之物,如:鸟、秋菊、青松、幽兰等意象。并通过这些意象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与观点。另外陶诗中用以表达象征意义的意象,是活动或存在于一个完整的自然景物之中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这些意象在诗中的意味不仅仅是作为具有“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的单个自然景物,而且诗歌还围绕意象组织出一幅由众多自然景物构成的图画或场景。
如“鸟”,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雎》,此后从《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正始诗人们的笔下,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鸟是自然的化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宇宙自然相连,其自然情趣最为人类羡慕,不单为双鸟或离群孤鸟形象,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建安诗人写得最多的,是飞鸟的形象。他们常常用飞鸟象喻自己,象喻人生。飞鸟之被用来象喻人生,是用来象喻人生如寄。„„孤鸟失群,飞鸟悲鸣,归鸟徘徊,这些有着浓重悲凉情思的意象,最足以反映出建安诗人的普遍的审美情趣。”鸟在陶渊明诗中主要是逍遥容与,自由自在的象征。陶渊明笔下的鸟大致有三种: 受困牢笼的羁鸟、自由快乐的飞鸟、日暮还巢的归鸟。我们来看一下《饮酒》其四“失群鸟”的意象: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晨,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该诗虽处处写鸟,实际是自述,在诗末诗人说到已有归所,这就更加的表明了鸟儿离不开林,人照样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意思,这也反映了回归自然后诗人的内心十分的满足。再联系《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也是对回归自然的抒发。既已回归,那“归鸟”则象征着诗人回归自然的渴求,《归园田居》其一既称“羁鸟恋旧林”,又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就是最明显的表达。
再如诗人的一首题名《归鸟》的诗作,这首诗虽是写鸟,但诗人的性情、风神都跃于纸上。全诗借写鸟来表现诗人从“出世”到“入世”的经历,全诗可分为“去林”、“见林”、“相林”、“止林”四章。还写了四时“和风”写春,“清阴”象夏,“气清”明秋,“寒条”比冬,尽四时之变化,鸟因“和风弗恰”所以飞回故林,诗人在这里“见林情依”、“遇云颉颃,相鸣而归”,又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全诗使人感觉真气流贯,超然物外,逸兴遄飞。沃仪仲曰:“总见当世无可错足,不如倦飞知还之为得。” [4]p29这个“还”,是回归自然。如《饮酒》其五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七的“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等。
另外又有《连雨独饮》的“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二句,马璞在《陶诗本义》卷二中提出了另一种解释:“虽然,吾见云鹤之飞,须臾穷于八表,恐彼自有奇翼,”方东树在《昭昧詹言》卷四中解释说:“云鹤,仙也,虽可羡而吾不愿顾。独抱任真自然之心;久与天意,乃衍上文,意不必求仙也。”先不看他们说得怎么样,我们来看看诗中的另两句“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任真”,可以说是一种心境,就是诗人借助饮酒的刺激体验到的“百情远”的境界。人与万物都是受气于天地而生的,只是人有“百情”。如果人能忘情忘我,也就达到了与物为
一、与自然运化为一体的境界,而不会感到与天地远隔。所以,马与方二人虽做了不同的解释,但他们都割裂了本诗的脉络。实际上这两句诗词只是说明了作者摆脱了世间种种阻碍与俗世,达到了与天地合一的精神自由。
还有象征诗人高洁卓异人格志趣的意象,如青松,《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殓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这里的“众草”指众多的草和树,经历风霜雨雪之后的众草大多都凋零衰败了,而青松却能在这样艰难的生存状况之下而依然挺立,长青不凋。“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在这样的环境下就更加显得青松的卓尔不群,傲然俊秀。诗人感受着青松的高洁,连饮酒也要远望青松而助兴;“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正是由于青松,诗人感到为什么不能像青松那样卓然独立而要受世俗事的羁绊呢?陶渊明的“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就与这青松一样,不管外部条件如何的恶劣,世事如何的复杂,都不能因此而屈服,降低自己的人格尊严,青松因此成为诗人表达理想人格的象征。
陶渊明他不但爱松,而且喜菊。其《九日闲居》诗序写到对菊花的喜爱:“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九华”,九日之华,指菊花。在中国文学的语境下,菊花意象与陶渊明可谓是二位一体的关系,一提到陶渊明,我们就想起了菊花,一提到菊花,无疑是在说陶渊明。在他的笔下,松菊同为傲霜斗雪、异于众木的“霜下杰”:“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列岩。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而且菊是四季花事中开得晚的一种,当众芳摇落,万木凋零时, 菊却与青松一样顽强。如果说青松以其挺拔俊秀、傲然独立的身姿赢得诗人的赞赏,那菊就以其幽静、超脱、高洁的形象深得诗人青睐。“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只有菊花在那萧瑟的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为冷寂荒芜的大自然带来无限生机,无疑它会令人想到孤寂超脱、高洁劲节的君子之风。最重要的是陶渊明自己卓越的品行操守,诗人在出世入世之间几经徘徊,为保全本性而终归耕于田园。愤世嫉俗,憎恶黑暗官场,不愿与之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修养心性,追求任真自得的超越境界。
如《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从赏菊到饮菊花酒,诗人得到了人生的真意。菊敢于与自然抗争的斗志,它的群芳皆败我独放的凛然之气,都是诗人所赞赏的。诗人面对这些,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心灵得到了净化,也表明了自己傲立于世、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又有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诗人从赏菊、采菊中体会到了与自然的契合,并把其远离世俗、卓然傲立的品格境界在采菊见山的悠然中显现无遗。菊花的高风亮节已与陶渊明的高洁品德完美地叠合到了一起,陶渊明成了人格化的菊花,菊花也成了陶渊明安贫守道、孤高无尘的象征,陶渊明与菊花成了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
陶渊明对鸟、青松、秋菊等意象的勾勒,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渴求和向往。用质朴真淳的语言和散文化的句法结构表达出来一份淡泊闲适的心境和一个去伪存真的感情世界,如“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写出了一个宁静淡远的诗歌境界。
参考文献: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3]黑格尔.《美学》[M]第二卷.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4]明黄文焕.《陶诗析义》[M]卷一引.见《汇编》(下)
6.读《保护自然》有感 篇六
《自然保护》写了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故事,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人类的残酷无情和贪婪。
黄河――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他是祖国的母亲河,他创造造过人类,创造过辉煌的时代。现在呢?还不是鱼儿的坟墓。出现了地上河,断流等许多灾害,这有能怪谁呢?还不是人类自己挖陷阱让自己跳。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罗布泊号称仙湖,许多探险家丧命与此。一直都有几分神秘色彩。但是原本一个绿草如茵,树木众多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没有一颗草,这一切都是人类破坏森林造成的。人们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却没看到以后怎么办,我们的子孙后代怎么办?
《保护自然》说到人们破坏环境,伤害最深的是动物,许多动物快要灭绝了,人们这时才会想起要保护动物。为什么在它们好好的时候不好好保护呢?
人们破坏自然同时也伤害到我们自己,带来了许多灾害。
所以我呼吁,大家在向自然索取的时候要回报了。
7.华兹华斯的诗歌《水仙花》赏析 篇七
《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 参加一些革命活动, 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 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人的失望和所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后在他的妹妹和朋友的帮助下, 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
诗歌的基调是浪漫的, 同时带着浓烈的象征主义色彩。这首诗歌强调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回忆的重要性。因其文笔朴素清新, 自然流畅, 广为流传, 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本诗的韵律与节奏、情景、思想内容与表达情怀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的感受。以下就韵律与节奏、情景、思想内容与表达情怀三个方面对该诗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节奏鲜明, 韵律和谐。
从形式上看格律工整, 共分四个诗节, 每个诗节分六行, 每一行又都有四个音步, 且绝大多数都是抑扬格, 所以这首诗基本上是用抑扬格四音步来写的。另外它韵律整齐, 所用的韵脚ababcc, efefgg, hihikk, lmlmnn, 从尾韵中我们可以看出来, 每节中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 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 最后两行押韵, 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使此诗顺畅如行云流水, 诵之琅琅上口, 闻之和谐悦耳, 也就是说它具有音韵美。正如色彩具有感情一样, 声音也有感情, 不同的音色、音强、音高、音长、音调传达的感情色彩也是不一样的。此诗有很多长元音和双元音, 长元音和双元音可以减慢诗的节奏, 另外此诗的软腭音要比硬腭音多, 软腭音占了所有辅音的65%, 使此诗达到这样一种效果:水仙花以一种轻柔的缓慢的姿态来回摆动, 诗人是如此的沉浸在水仙花的美丽的姿态之中以至于他放慢脚步, 迈着一种轻松的步调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而读者也好像身临其境, 和诗人有同样的感受, 领略着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此诗中很多音步都是以非重读音节开始的, 它们都属于升音步占了所有音步的97%, 这样使这首诗的格调很流畅、轻快, 犹如一支节奏鲜明、欢快的舞曲。这正和诗人的心境相符, 正与诗的主题和意境吻合。显然所有这些声音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欢快、喜悦的感情色彩, 这感情又与诗中对水仙花的描写交融在一起。但诗人并不都是用轻柔、缓慢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第三节的三、四行里, 他笔锋一转, 用了很多爆破音、摩擦音和破擦音, 着重表明诗人有如此快活的同伴, 怎么能不满心欢喜。诗中还有三个音步是降音步, 使得这首诗的节奏在统一中有变化, 既有规律又不单调, 它们除了给节奏带来变化外, 还起到了吸引读者的作用。
二、情景交融
《咏水仙》一诗情景交融, 诗人的情感与水仙的景象交互感应。全诗共四节。第一节写诗人心情孤寂, 无所寄托, 有如一片飘荡的孤云。就在这时, 他的面前突然展现了一幅美景:一大片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随风嬉舞。第二节继续描写水仙的美景, 以银河闪烁的群星比喻水仙的繁多与色彩之夺目, 又以开阔的视野写出水仙向前伸展通往远方的景象, 并写出水仙摇首舞蹈的欢乐情态。第三节写欢乐起舞的水仙感染了诗人, 使他的心灵也不由得愁云消散而充满欢乐。但这欢乐只是诗人看到眼前的美景时引起的欢乐, 他未曾想到这景象会长久地留在他的心中, 将长久地影响他的精神世界。因此, 诗中写道:“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第四节写诗人领悟了“这景象所给我的精神至宝”, 即每当百无聊赖心灵空寞时, 只要一想起这一片水仙的舞蹈景象, 他就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这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大自然浸润人们心灵的美育作用。
三、思想内容与表达情怀
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 展示了一幅大自然恬淡快乐的画面, 暗喻了他对城市文明所带来的丑恶现实的否定;
在大自然中寻找理想和安慰, 寻找人性最后的归宿, 大自然能启迪人性中博爱和善良的情感, 能抚慰人的心灵创伤, 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如诗中第四节所写:“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 心灵空寞”, 唯有水仙的景色——大自然的景色,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使“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包含着浓郁的哲理, 即“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 体现了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水仙这样的自然景物有着和与人一样相近的精神和个性, 整个自然界都充满了不朽的宇宙精神, 它与人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生本质相通, 向人们发出了回到自然中去并与大自然精神沟通的呼唤。
四、结束语
本诗在艺术上体现了浪漫主义诗歌注重主观抒情的特点, 通过对水仙花的赞美和讴歌, 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强烈挚爱之诗, 是诗人强烈情感的的流露;它的形式及格律自由舒展, 不受古典主义诗歌戒律的束缚, 言语清淡、朴素、平实;把文学必须反映自然界和人性里一切天然的东西作为第一要义, 一花一草的精微之处与诗人心灵和情感的震撼, 有机联系, 纤毫毕现, 显示出了诗人人性的本真。
摘要:《水仙花》是威廉.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因其文笔朴素清新, 自然流畅, 广为流传。本文主要从韵律与节奏、情景、思想内容与表达情怀三个方面对该诗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水仙花,节奏,韵律,情景
参考文献
[1].Su Wen jing.Wordsworth’poetry.Social Science Document Press, 2000.
[2].Huangguo.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Shanghai Translation Press, 2000.
[3].英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1.7
8.自然教育诗歌 篇八
你逃离到国外
用日内瓦湖的湖水洗涤心灵的血迹
在莱茵河的涛声里踟躇迷离
卢梭
当《爱弥儿》在巴黎烧毁之后
你逃离到国外
用日内瓦湖的湖水洗涤心灵的血迹
在莱茵河的涛声里踟躇迷离
渴望“重归自然”
进入“理性王国”中去
你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利剑
给封建的王冠掷去沉重的一击
一部《忏悔录》
是你用灵魂写成的绝句
渴望“重归自然”
进入“理性王国”中去
你闪烁着启蒙思想的利剑
给封建的王冠掷去沉重的一击
一部《忏悔录》
9.感恩自然的诗歌 篇九
创造自己的世界
不用去试衣间去购买虚荣
不用去美容院让金钱忍痛
所有的 自然
便是上帝
对你的. 偏见
用锁碎的细节
创造自己的世界
春天把风筝放上天空
夏天让雨儿淋个湿透
秋天和落叶一块散步
冬天同雪花出去演奏
没有你,我的自然!
我在哪里?
我的衣
我的食
我的生命
我的呼吸
都是你的赐予!
我该怎么谢你
我的自然?
你的默默
是你伟大的付出
而我呢
怎么拯救你啊
我的自然
我该怎样表达我对你的感恩?
树木绽放着嫩芽装点着大地;小鸟摆动着翅膀装点着天空;鱼儿摆动尾巴装点着海洋。噢,我懂了,这就是感恩。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大自然的恩赐。自然给予我们智慧,给予我们生存的空间,给予我们生命的繁衍。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人类因此而走向了未来。
10.走进大自然诗歌 篇十
路边的花儿开放着,
在美好的.日子里,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
燕子呢喃细语,
是在讨论着怎么筑新家
还是在分享一天的趣事?
花园里的芳草生机勃勃,
不知名的小花开的正旺。
温暖的春天里,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
蝉儿放声高歌,
欢呼着飞向树顶。
新鲜的水蜜桃挂在枝头,
圆溜溜的西瓜也成熟了!
烈日炎炎有树荫遮挡,
热情的夏天里,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
小麦弯着腰,
谦虚地欢迎我们;
高粱红着脸,
开心地哈哈大笑。
枫叶片片像云霞一样。
凉爽的秋天里,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
梅花傲然挺立于冰雪之中,
丝毫不怕刺骨的寒风,
显得那么冰清玉洁。
鹅毛大雪装点着世界,
整个田野都洁白一片。
寒冷的冬天里,
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中。
在春天,在夏天;
在秋天,在冬天。
我们一起,
11.走进大自然诗歌 篇十一
大自然的美是那么的独特!
你好!一阵阵清爽的微风,
你迎面向我扑来吹在脸上。
那感觉是那么的神清气爽。
你好!池塘里娇嫩的荷花,
你芬芳香气招引多少蝴蝶?
它们围着你飞呀!啊!我想,
它也陶醉在芬芳扑鼻的花香里。
你们随着清风啊!翩翩起舞,
那优美的舞姿吸引了多少游客。
游客们在亭子里静静地观赏。
你好!田野上小小蒲公英,
你们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啊!
风往哪吹你们便往那里飘,
飘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天空中常常看见你们洁白的
身影在风中飞呀!飞啊!
绽放到什么地方自己也不知
道吧!你们是多么的自由。
你好!大自然你是神奇的。
春天的小草是多么的碧緑。
夏天的荷花是多么的清香。
秋天的枫叶阵阵扫下阵阵败叶。
冬天梅花严寒中傲然挺立。
12.读自然之道有感 篇十二
文中的导游,原本是救助龟群派出的“侦察兵”,可却因救了它,而使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成百上千的幼龟急先恐后的鱼贯而出,而让肉食鸟们饱了饱口福。文中写道:“导游急忙摘下头上的棒球帽,弯下腰去抓起几只幼龟放入帽子里,匆匆往大海跑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来回奔跑,累得气喘吁吁”。这算是对“我们”错误的一种补救。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一个小男孩,好奇地观察着一只蝴蝶破茧而出的过程,但是蝴蝶咬了四个小时,也仅仅咬开了一个小小的口子。小男孩见它如此痛苦,非常于心不忍。他回家拿了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帮蝴蝶在蛹上剪开了一个口子,他满心欢喜地等着蝴蝶出来在空中翩翩起舞,可结果是令人伤感的,刚出来的蝴蝶身体臃肿,翅脉干瘪,根本飞不起来,而且没过多久就死了。虽然男孩是出于好心,可却违背了自然之道。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自然之道,否则会功亏一篑。
13.读《自然这道》有感 篇十三
前几天,老师教我们了一篇课文―《自然之道》,读完这篇课文,我内心深有感悟。
文章讲述了作者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用来孵化小龟的巢穴,他去那里就是想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幼龟稍不留心就会成为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当一个幼龟出来侦察时,差点被老鹰吃了的时候,作者把它救回大海。结果,却使巢中数千只幼龟得到错误信息,被食肉鸟吃掉了很多。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感受颇多。特别是读到“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和“不一会,数十只幼龟已成为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时,我深深地为这些幼龟叹息,更为这些不遵守自然之道的无知的人而愤怒,这使我想起了在三年级发生的一件事。
我读三年级时,养了一些可爱的、又白又胖的蚕宝宝。那时的我,对蚕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它们好玩极了,以致于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起初,蚕宝宝该吃吃,该睡睡。但有一天,我发现有一只个头很大的蚕一直昂着头,不吃也不睡。我急了,找来棉签,使劲把它的头按下去,奶奶连忙阻止我。可是已经晚了,不知是本来就没耐住饥饿,还是出于无奈,那只蚕在小主人的“帮助”下,大口吃了起来。结果,这只蚕在几天后就死了,我放学回家一看,哭了很长时间。
殊不知,蚕宝宝不吃不睡的时候,是在休眠,如果不休眠,就不会蜕皮,不蜕皮,就不会长大,就不会吐丝,更不会破茧成蝶,在空中自由地舞动。我由于不懂得蚕蚕生长的自然规律,结果好心办坏事,害死了它。
【读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观】推荐阅读:
描写大自然山水的诗歌12-12
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田园诗歌的比较08-26
读《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感08-05
感受自然中的美12-04
美妙的科学童话 ------读《大自然的秘密》有感10-11
在自然中生活高考作文08-07
自然中的景象作文09-01
大自然中的感动作文08-09
自然中发现了美作文800字09-02
大自然中的风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