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2024-06-17

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精选14篇)

1.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一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教发〔2008〕11号 【发布日期】2008-02-28 【生效日期】2008-0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哈教发〔2008〕11号)

各区、县(市)教育局,有关直属单位:

现将《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哈尔滨市教育局

二○○八年二月十八日

哈尔滨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和《哈尔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试行)》(哈教发〔2006〕66号)精神,结合我市小学教育的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整体构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要求,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衔接,以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基本内容,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以学校评价为主体,以专业支撑与制度建设为保障,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三)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

(四)客观性原则。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力求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公正。

二、评价内容与方法

(一)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合作交流与探索实践、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5个方面的内容。

(二)评价依据。评价以《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为依据。各区、县(市)和学校可依据此评价表和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具体的低、中、高学段的评价标准。

(三)评价方法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写出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实证材料,确定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被评价学生平时表现、学生本人的陈述以及所提供的实证材料,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要求,确定互评等级。

3.家长评价。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维度的相关要求,通过家校联系卡对孩子的发展写出评价意见或建议,或提供相关证据,确定评价等级。

4.班级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在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班级评价小组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等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应慎重,避免以偏概全。

对于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分歧,要通过集体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评价结论。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委员会研究决定。

如对学生最后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表现明显不符,经班级评价小组审核,可以进行调整。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建立记录档案,要如实填写《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评价结果报学校评价委员会审核认定。

(四)评价次数。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即时评价、学年评价。即时评价一般随着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评价结果记入成长档案袋;学年评价一般在学年末进行,每学年评价一次。

(五)评价结果。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等级评价和综合评语两个部分。

1.等级评价。等级评价只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维度进行评价,不再对各维度加权出总等级。

(1)学年等级。每学年从5个评价维度所包含的要素及其关键表现入手,通过整体判断对各维度给出一个等级,以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呈现;学生各评价维度等级要依据各评价主体评价的结果综合生成,具体办法为:分别将各评价主体评出的等级A、B、C、D分别赋值为4、3、2、1,然后按照P=0.4Px+0.4Ph+0.1Pz+0.1Pj算出总分值,四舍五入后再还原成等级,其中Px代表教师小组评价,Ph代表学生互评,Pz代表学生自评,Pj代表家长评价。等级与分值的转换和计算由计算机完成,无须人工计算。

(2)综合性评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

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评语填入《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由市教育局统一编制,是证明学生综合素质情况的重要材料。

三、组织机构

(一)为了搞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市教育局成立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哈尔滨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

2.审核区、县(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以及规章制度,指导、监督区、县(市)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4.接受各界人士的咨询。

(二)各区、县(市)成立区、县(市)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教育行政人员、教研人员、校长等方面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

1.制定本地区的实施方案;

2.组织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

3.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4.指导、监督所辖中小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裁定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三)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备案。其主要职责是:

1.落实区、县(市)的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评价程序;

2.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3.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的培训;

4.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四)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小组成员为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组织实施对所分管班级学生的评价工作及评价结果的合成;

2.为学生做出综合评语;

3.填写《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

4.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

四、制度建设

(一)建立公示制度

1.市、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努力做到让所有家长知晓。

2.学校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经学校主管部门批准后,把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结果进行公示,并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家长做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3.学校要公示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公示各班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名单,便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进行监督。

4.结果评出后,各维度评价为A级的学生名单要及时在班级公示(公示时间为一周),接受监督;B、C、D等级的学生,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或班级评价小组及时以通知单或其它形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二)建立培训制度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组织好参与评价人员的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市教育局负责对区、县(市)教育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部分骨干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区、县(市)教育局负责对学校管理者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校负责对班级评价小组进行培训;班级评价小组负责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培训。

(三)建立诚信制度

1.区、县(市)教育局评价委员会要对学校评价委员会评价人员建立诚信记录。如果在评价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应在相应的诚信记录中予以记载,并报市教育局评价委员会备案。

2.学校评价委员会要给所有评价委员会组成人员、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建立诚信记录档案。

3.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诚信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4.学校要对学生、家长进行诚信教育。在同学之间的互评中,做到客观公正,在自评和家长评价中做到实事求是。家长要协助学校与学生做好评价工作,不为学生提供虚假证明,不影响学校正常的评价工作。

5.区、县(市)教育局要把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考评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6.诚信记录不良的教师不能作为评价小组的成员;经查实,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行为的教师,要按照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

1.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价过程中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价结果存有异议的,自公示之日起一周内,可先向学校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受理,及时解决,有问题的要及时纠正,没有问题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2.对学校评价委员会的处理不满意的,申诉人有权向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举报或申诉。区、县(市)评价委员会应及时受理,认真核实,公正裁定,登记并备案,区、县(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做出的裁定为最终裁定。

(五)建立评价质量评估制度

1.在评价工作中,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对评价质量进行监控,充分了解有关信息,及时解决有关问题。

2.学校评价委员会对各班评价工作进行抽查,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

3.每学年学生评价工作结束15日内,学校应将评价工作结果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构建完善的监督体制、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等严重影响评价工作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六)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

1.学校要妥善保管好《哈尔滨市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电子档案。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库,档案库应保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和相关的文件材料,形成三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管理系统。

2.市及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新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以适应中小学评价、招生升学制度改革。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2.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二

关键词:发展性评价,高职教育,综合素质测评

学生管理是高职院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种方法, 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环节, 建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是高职院校规范管理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不仅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社会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提供相应的依据,还能正确引导学生往积极的方向发展,重点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技能培训等多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如何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相对公平合理的评价一直是教育者们探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分析

1.测评内容过分量化

据了解,最早的测评完全是按学习成绩排队的。后来,随着社会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和呼吁, 测评内容中加入思想品德、文体活动、社会活动能力等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部分,这些能力仍然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测评,对学生的各项表现打分,然后赋予不同的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据此给予相应的评优奖励。在综合测评中,有包括参加某项竞赛获奖等的科研能力得分,有反映学生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担任校院系班级学生干部、遵守公寓文明规范等的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得分等。参加的活动越多,综合素质测评得分越高,这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活动参与得多能否代表德育水平高? 如果不能,那么如此评价内容是否会给予不恰当的引导? 思想品德如何量化? 过分量化的测评标准容易让学生学带着功利心参与活动, 不利于学生成才成人。

2.测评标准过于个性化

目前各高职院校的测评标准一般都是各校自己制定的,在学校的大标准下,各院系都还有自己的标准。有的学校院系会组织自己的测评小组,每个班派出代表参加,大家共同讨论测评标准的制定,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为了各自利益“讨价还价”的情况。甚至各班会组织自己的测评小组,各班根据本班情况制定各班的测评加分细则。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班级都有自己的一套超越学校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的加分方法,在德育和智育部分的分值算法存在不同。一方面,各班级作为学校这个大的集体中的小集体,如果不统一评价的“单位”,则没有办法进行横向比较。另一方面,各班级都有特点,在统一测评细则的前提下,进行不违背大方向有特色地创新与构建,是有利于班级建设的。但是,这种特色创新的度如何把握呢? 显然需要有关部门分层级的有效监督。

3.测 评目的异化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德、智(包括能力)、体、美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符合高校教育目标的量化指标与实施细则,并依据此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实践等主要活动领域中反映出的素质的表征信息, 对学生作出价值或量值的综合评定及判断过程。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受现实多种因素束缚是外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没有形成起统领作用的原则和理念体系。部分学校评价学生的侧重与学校培养人才目标不相符,学生的认可性和接受度不高。测评工作本身缺乏目的性,存在为测评而测评的现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正是为了构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综合测评当做“绩效考核”,而并非“绩效管理”。这样虽然简化了工作,但是不能达到最初的目的,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发展性评价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的实施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纳托尔 (Latoner) 和克利夫特 (Crift)提出了“发展性评价”,即对被评价者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 使被评价者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改掉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发展的目标。发展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1.发展性评价推动学生发展

发展性评价促进发展是指评价应发生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中而不是过程之后, 评价首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正在发生的进步。教师要通过日常评价活动使学生直接地、深入地参与到全面发展中, 通过强调学生的进步和成就而非失败和缺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进步。评价是一种建设性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反映学生发展程度的标尺。

2.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只测量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发展性评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因此,它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发展性评价必须是多元评价,一方面保障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事实上,评价只有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才能真正对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3)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发展性评价强调关注个体、关注个性、以人为本,这决定了它在彰显学生个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和学生不仅要收集学生发展关键环节上的典型表现, 记录学生个体的成长变化,更要注意体现学生独特的个性与特殊的才能。在记录形式不仅要有传统的“分数”,更要有丰富翔实的描述和实证材料。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全面地收集反映学生个体发展状况的材料和对学生个体发展历程的描述,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感受个体的成长,感动于生命的力量。

三、构建高职院校发展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布鲁纳说:“教师必须采取提供学习者最后能自行把矫正机能接过去的那种模式,否则,教学的结果势将造成学生跟着教师转的掌握方式。”叶圣陶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发展性学生评价归结底必须指向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为了使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学生综合发展的整体状态,并确保该指标体系能科学、有效地收集学生成长信息,学生综合发展性指标的确立,应基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以“塑造独立人格”为前提,以“强化行为规范”为抓手,以“挖掘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完善道德境界”为导向,构建多维度三级制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框架:

一是确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维度,作为一级指标;

二是加强对各维度的研究,弄清楚其基本内涵,把同类或类似的内容加以合并,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负担,构建符合教育目的和学生发展实际的二级指标;

三是认真研读、领会和挖掘二级指标的主要内涵,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与潜能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三级指标,并作为学生评价的基准内容;

四是根据三级指标的指向,根据学生发展的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科学筛选最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行为表现,作为观测点。涉及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学生成长必要的具体指引。

笔者所在学校构建的发展性评价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框架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在情感、价值观、生活态度等非智力维度发展的评价,以基础性素质、拓展性素质为一级指标,德育素质(15%)、智育素质(40%)、体育素质(5%)、理论知识与创新能力(12%)、文体素质与身心发展(12%)、团体活动与社会工作(12%)为二级指标,另有附加分(4%);评价主体包含学生本人、班组、辅导员等。每个学生都持有一张综合素质测评卡,全校所有班级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测评手段包括纸笔测验、评定量表、轶事记录、口头测验、档案袋评价等,对学生品德、做人处事态度、创新能力、生态文明等注重文字描述。该方案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有利于毕业择业和自我发展。

3.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三

关键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及山东省关于中小学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学校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笔者从七个方面就实施以适应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研究、构建与实践作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1.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制度等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坚持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体现个体差异和特长相结合。

3.积极探索合适的方法和规律,保证评价的公平与有效,不断提高评价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4.不断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申诉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力求各项工作的实效和公正。

5.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

二、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实施评价的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更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

2.发展性评价原则。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每一学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一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毕业时的基础素质发展性评价要注重学生在各个学期的表现和发展情况。

3.日常表现和标志性发展绩效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既要看到学生取得的标志性绩效,又要注重学生在日常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道德、价值观、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4.多元化原则。即评价主体多元化,要让评价成为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式活动,成为平等沟通、探讨问题、确立目标、树立自信的教育过程。

5.促进性原则。即评价体系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从各个角度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让学生得到肯定和鼓舞,让评价成为激励成长的有效手段。

6.诚信、公开原则。评价要实事求是,要诚信公正,让学生通过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发展的目标和信心。

7.多元智能观的评价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表现。

8.选择性原则。在评价标准的等级设定上,设计出一定的选择空间,即并不要求学生所有项目全选A,才是A,而是给出一定的余地。

9.实证性原则。利用档案袋把学生平时的表现以及代表作品加以记录并保留下来,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尽量有事实依据。

10.量性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年终评价结果作量化(等级)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评价主要采用的是质性评价。

11.人本性原则。所构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引领和促进作用,促进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协调发展。

12.适应性原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方法能够与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学生发展的特点相适应。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的确定

具体要运用的评价方法模式如下:

1.观察评价——是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或日常生活等自然条件下,获得对被评价者比较全面、客观的了解。观察评价的内容范围应确定在那些比较明显而易观察的行为表现上。

2.档案袋或成长册评价——每位学生要建立自己的个性发展档案,作为基本评价工具。档案袋中评价卡的内容是统一的,每位学生对档案袋中的评价卡片要及时填写,定时交流,集中保存,作为每年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确定和查证的参考材料。如:广泛阅读,坚持做读书笔记,这条的评价就应提供一篇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应提供一份书面材料;能与同学交流,应有与同学交流的评价卡片记录等。

3.活动展示评价(情景化评价)——学校要定期提供让学生展示自己素质才华的活动和场合,通过有趣的、场景化的、主题鲜明的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使大家能直接观察到每个学生平日不太被同学了解的一些素质状态,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特长。

4.成果评价——成果评价是由学生自己选择一些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意义,质量最高的代表性学习或研究成果。学习或研究可以含课内的与课外的,但考试试卷不能作为学习、研究成果,不在评价之列。如:完成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就要提供一篇有价值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或某一专题研究的构想、小科研、小实验成果等;有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经历或体验,就要提供一篇反映自己成长历程的日记或作文等。

5.检测评价——此方法主要用在评价学生的运动与健康状况上,学生的体态状况怎样?身体机能怎样?运动技能怎样?一检测便可得知,它是学校最常用的评价方式。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及要素内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应包括六个一级评价指标:即思想品德、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每一个一级评价指标又细化为若干个二级指标,以便于评价的具体实施。

在制订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及评价方式方法时,重点综合考虑生源的实际情况,体系中的六个一级指标应该这样制订。

(一)思想品德

(1)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能分清善恶是非,自觉遵守学校纪律,遵守社会公德及国家法律。

(3)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4)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5)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公民素养

(1)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富有社会责任感。了解法律知识,具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

(2)对个人的行为负责,有一定的自制力,能以各种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3)了解环保知识,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活动。

(三)心理素质和合作能力

(1)具有正确的自我认知,悦纳自我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

(2)热爱生活,活泼开朗,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3)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能倾听、理解他人的意见,能同情关心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4)有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毅力,敢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

(5)自立自强,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

(四)学习态度、方法和能力

(1)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

(2)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3)能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水平,养成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

(4)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解决问题。

(5)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五)运动与健康

(1)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2)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活动,身体健康。

(3)树立健康意识,培养健身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

(1)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加艺术活动,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3)达到选修课程的标准要求,形成一定的学习成果。

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1.对学生的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根据评价标准,学期末对学生的基础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基础素质等级评价结果在班级公示,记入《学生成长记录》。

2.基础素质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班主任评价和家长评价,分别对以上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等级评价。

(1)在学生自评中,学校要事前把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做出说明,提出要求。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六个方面的表现、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六个方面确定一个评定等级。

(2)学生互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制订具体标准。

(3)家长评价必须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认真公正地给予评价。

(4)学生自评、互评及班主任对学生的评定要与学生日常管理相应项目挂钩。除了对学生的基础素质发展情况做出等级评价外,班主任和家长还要对学生一学期的成长表现做出写实性评价。写实性评价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以及不足,同时要制订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3.班主任还要通过家长会、家访、信函、电话等方式向家长介绍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并介绍学生的表现情况。请学生家长根据以上情况和对学生的日常了解,提出评价意见。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1.等级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起,在学期末反馈给家长。

2.每学期的等级评价结果要作为评优评先、奖励表彰的重要依据。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评价情况,评选各类个性发展突出的优秀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激励。

3.学校在推荐市级、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时,要将学生的等级评价结果作为重要依据。

4.学生在完成阶段性学业后,只有各项终结性评价全部达到合格或合格以上等级,方可取得毕业证书。

七、制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保障措施

1.建立学校指导监控机制。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委员会,具体负责指导和督察本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监控各个评定小组工作。学校按六个一级评价指标相应成立六个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学校评定委员会在开展评定工作一个月前提名成立,并向班级学生公示,如有1/3以上学生不同意其作为评定小组成员的,则需换用其他合适人选。

2.建立公示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及结果的使用等,应用公开的方式向学生、家长、教师作出明确的说明和解释。

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应在所在班级公布,接受学生的质询。应充分考虑并消除公布评定结果对部分学生的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可只公布在各项评定内容上等级为A等的学生名单,其余的通过其他方式告知学生本人和家长。

3.建立举报和申诉制度。学生、家长、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对于评定过程中可能危害评定结果公平、公正的现象和行为,或者对评定结果存有异议,可首先向学校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或申诉,如果对校评定委员会的答复或处理不满意,可向上一级评定委员会提出举报或申诉。

4.建立信用记录。评定委员会应为学生综合素质评定者(包括教师、学生)、学校、评定委员会建立信用记录。如果在评定过程中评定对象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则应在相应当事人的信用记录中予以记载。对于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当事人,高中有权加大审查力度、减少招生名额甚至拒绝录取。信用记录不佳的教师不能作为评定小组的成员,并且在教师考核中不能评优评先。

4.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四

为贯彻执行《蒲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变革,为了改进传统评价制度的局限,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评价对象、内容以及时间

1、评价对象:在校就读的所有2014届初中毕业学生。

2、评价内容:综合素质评定内容包括以下五个维度: ①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②学习与探究能力;

③合作与交流能力;

④审美与表现;

⑤体育与健康。

3、克城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时间定于4月10日至4月25日。

三、评价等级

评价一共分A、B、C、D、E五个等级。其中A级占总人数的20%,B级占总人数的35%,C级占总人数的35%,D、E两级不超

过10%。

四、组织领导

学校严格按照《蒲县2014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要求,建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严格按程序实施,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负责领导和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组长:刘永杰(校长)

副组长:刘建芳、武平德(副校长)

成员:唐伟 任志红各班班主任

五、评定方法及过程

综合素质评定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以学生的过程性材料和特长表现纪录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学生综合素质各维度最终评定结果。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各个维度评定标准要求收集整理相关的实证材料,撰写一份自评报告,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所有材料和证据,经班级评定小组审核后,形成自己的关键性表现材料档案,字迹要工整。并将各个关键表现评价点评价赋值,按得分情况自评等级。

2、学生互评:学生根据各个维度评价要素及学生关键性表现材料档案对本班同学分维度进行评定。互评时,先由被评

对象出示自我评语和综合表现关键记录的相关证据(不公布等级),然后由每个学生对该生自主评价,再汇总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表》,取平均值确定该生的学生互评等级。

3、教师评价:由班级评定小组所有教师根据学生关键性表现材料档案,并综合有关教师及其他人员的意见,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对本班每个学生进行单独评价,再汇总取平均值,确定该生的科任教师评价等级。

六、工作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是衡量学生毕业与升学的重要依据,是家长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工作,评价中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杜绝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1、学校在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时,一定要体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实行公示制度、诚信制度、举报和监督制度、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2、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要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机结合,根据各自的职能,承担相应的学生发展评价任务。

3、学校参与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相关人员,要主动与学校及相部门签订诚信协议书。学校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

4、学校要采用网络、告家长书、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内容标准和操作规程,指导学生、家长理解、支持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学校将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注重督促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成员,掌握各项评价指标的操作要点、统一评价标准和评价的操作程序。

克城中学

2014年4月3日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5.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程序和步骤 篇五

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生自我评价——同学间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工作小组综合评价——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认定的顺序依次进行。

1、宣传培训。

学校和班主任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标准、方法、过程和制度等内容,组织教师、学生进行学习,成立好组织,做好培训工作。

2、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对自己三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进行自我描述,对照《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自我评定,确定等级,同时向班级评定工作小组提供有关实证材料。

3、同学间互相评价。

班主任负责,以评价小组为单位,组织同班学生同学间以一定形式交叉认可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描述性评语”,小组确定等级。

4、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评价。

(1)在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领导下,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深入班级、教师中间了解学生日常表现及素质发展状况,通过召开座谈会、调阅学生学籍档案、中学生素质教育报告单等,全面采集学生素质发展信息。

(2)以学生日常表现为依据,召开评价工作小组会议,针对各项评价内容,由每个评价小组成员陈述对学生的评价结论及事实依据,集体讨论后给学生从六个方面确定学生素质发展等级,并给予学生以综合鉴定。

评价中,对不同评价内容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其他教师提供的信息,尤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对学生进行评价,坚决避免以偏概全。对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等方面表现评为D级时应特别慎重。

评价中若小组成员之间对某位学生存在分歧,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评价结果。对于原则性的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做出裁决。

5、学校评定委员会认定。

学校评价委员会搜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的评价资料,对班级评价小组的评定结果进行审查,对结果予以认定。

最终的评定结果原则不得更改,若确实发现评价结果有误,应记载更改缘由,并实行签字制,同时要保存原评价记录备查。

6.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篇六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生活技能、发展技能、社会技能方面得到了充分发展。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宗旨,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立足本校实际,激励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实践中去体验,在实践中把知与行、学与用统一起来,把身与心的健康统一起来,鼓励每个有差异的少年儿童从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不断为自己确立新的目标,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证明自己的成功,不断促进自己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构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一、遵循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并发掘自己的潜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2、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的每个班级要对每位学生的《学生成长记录册》(素质发展报告书)进行全程、全面的记录。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学校、班级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实事求是,对每个学生做好每一项评价。

4、激励性原则

教师在引导学生和家长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告诉他们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善于在学生的身上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帮助他树立进步的信心和改正缺点的勇气。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让学生给自己定一个有时效的目标。

5、加强督导与质量评价的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评价小组及教导处认真督查评价工作的进行情况以及进行分析、统计工作。

二、评价方法

1、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向学生示范学习的方法和评价的方法,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自评和互评,学会学习,我们所说的学会学习不是单指知识的学习,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与交流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学生学年综合素质评价由班主任依据学生发展状况,给予客观评定,教导处监督、抽查。

2、学生自评。学生依照评价内容自查自评,自我督促,同时给自己在定下一次的目标。

3、学生互评。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将学生分组,并产生组长监督评价。在评价时学生本人回避。

4、家长评定。也就是请家长参与评价,强化家校沟通。这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我们是老师,同时大多数也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只要我们宣传到位,作家长的哪有不支持之理?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致家长一封信、校讯通等形式把评价内容、方法、程序等向家长作出明确说明,征得家长与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家长评,每次班评后请学生把评价表带给家长,家长把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实评价,即加强家校沟通,相互了解学生的情况,也便于对孩子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不断发掘并提高自己的潜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得以发展。

5、教师评定。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定。

6、依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评定结果记录为:A、B、C三个等级。

三、评价的组织: 组 长:赵建华 副组长:官真真

7.工科学生毕业设计与综合素质培养 篇七

毕业设计历时12周、12学分, 是本科阶段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毕业设计能否顺利过关, 也决定着学生是否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走向工作岗位。且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故而提高建筑类工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是一个重要课题[1, 2]。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质, 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过程。建筑类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教学的要求是: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知识, 进行建筑类及其相关的工程设计,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将来从事建筑类相关工作奠定基础[3]。因此, 毕业设计在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存在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对历届毕业设计的汇总分析, 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知识储备不够, 对于本专业常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掌握欠佳;对word、excel、Autocad、Project等软件的使用不够熟悉;文献检索和综合能力不够, 个别学生

3讨论

实习生的年龄在20岁至25岁之间, 其中独生子女占了70%。作为年轻人, 其思想相对比较积极, 好奇心强, 对社会和未来的看法也会有不同, 很容易对工作产生兴趣, 但是由于其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的差距, 会使他们的工作能力有所不同, 他们进入到新的环境和工作岗位, 接触到陌生的人, 体会到现实工作的辛苦, 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落差。尤其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娇生惯养, 以自我为中心, 并有严重的依赖心理, 在工作实践中, 遇到了累活、脏活的时候就会相互推诿, 缺乏积极主动性, 并且动手能力不强[6]。遇到这样的情况, 首先要对带教老师加强培训, 提高其教学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 积极主动地和他们进行沟通, 对待他们要体贴、真诚, 让其产生自己被重视, 被接纳的感觉, 从而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 进入自己的角色。这样的话, 实习生就能经过一年的临床实习, 对无菌操作技术等基本操作及技能做到基本掌握, 对其人际交往能力、业务素质及道德水平都有所提高, 为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甚至将参考变成了“参抄”;毕业论文的文字能力较弱, 英文摘要等环节尤其薄弱;存在一定程度的抄袭现象。

2.2 影响因素分析

(1) 制度因素的影响:缺乏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 导致毕业设计监控缺失。

(2) 教师因素的影响: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环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随着扩招, 学生人数迅速增加, 指导教师人数已不能满足要求, 因而实际可能存在“超负荷”现象, 俗话说:“一只羊是放, 一群羊也是放”, 但是数量多势必会影响质量。

(3) 学生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时间精力投入不足;

很多学生工作已经落实, 只求60分过关, 不求更好, 平时表现就较为懒散, 甚至有集中指导时学生以“昨晚喝多了难受起不了床为由来请假”。

由上述因素可以发现, 改善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需要学生、教师、学校, 甚至社会的相互协调。在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对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分析思考毕业设计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组织管理和利用好这一环节, 让这一环节收到更好的效果,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 确实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3 学生综合素质在毕业设计中的体现

3.1 基本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先进技能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CAD绘图技术的日益普及, 毕业设计中借助CAD绘图, 图面美观且操作方便, 学生在使用CAD

总之, 作为实习生带教老师, 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践的过程中, 要对其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目前, 现代医学教育得到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 我们要不断的探索, 提出新的管理策略, 以使实习的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线福华, 陈嬿, 蒋建民, 等.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 2005 (1) :43 44.

[2]刘义兰.法律法规教育对减少护生实习差错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 .

[3]徐潮, 马修云, 孙光喜, 等.提高临床见习质量的几点建议[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 45 (1) :81 82.

[4]樊国康, 李春平, 杜勇.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2) :18 19.

[5]蔡智荣, 王秀美, 王珍.浅谈实习医师与病人沟通技巧[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6, 42 (4) :367 368.

[6]张安勇, 吴伟风, 刘成玉, 等.提高成人医学教育学员临床实习质量策略方法探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技术完成设计绘图时, 往往忽略了对设计基本问题的掌握和基本绘图技能的训练, 导致对结构设计等基本问题敷衍了事, 以至读图能力不过关。教师应把好这一关, 要引导学生克服这种倾向, 合理地处理好这一矛盾, 从而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 确保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2 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

毕业设计是工程设计训练, 工程项目将服务于社会, 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是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们毕业设计的成果不会也不可能拿到工程实际当中去, 但是要让学生把毕业设计当成真实产品设计来完成, 了解和尊重知识产权与专利等相关法律。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便利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参考而不照搬, 参考相关文献, 一定注明参考文献。自觉抵制投机取巧地拷贝或在网上求购设计结果的行为, 还要加强检查防范、杜绝拷贝和抄袭, 把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渗透到毕业设计中,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3.3 团队协作与个人能力提高

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他们个性独立, 个人竞争意识强, 但与人相处及合作能力相对薄弱【4】。毕业设计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学习, 学生还可能存在抄抄作业、突击几天考试过关的现象, 毕业设计每个学生的题目、内容都不相同, 想要靠“抄抄作业”过关, 没有可能性了, 因而学生就必须全程独立思考, 自己动手, 但是切记不能自己“闭门造车”, 遇到疑难问题, 可以小组内讨论,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可以向指导教师请教, 解决问题。毕业设计采取的分组进行方式, 给学生提供了合作和融合机会, 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相互影响、相互竞争, 同时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价值。

3.4 设计与工程标准、规范的遵循。

毕业设计过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但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循国家的相关工程标准、规范, 合理地利用毕业设计参考资料, 不照搬, 有创意, 融入自己的思想, 对学生有新意的设想要充分肯定。要引导学生知道“做工程行业要时刻谨记遵循国家规范来行事”。

4 如何在毕业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 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多。教师本身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具有很大的表率作用, 这对学生素质培养有正面的影响, 教师本人应该表现出认真、负责、严谨、周密的态度。在指导毕业设计时, 教师应该在设计前的准备、设计中的管理指导、设计后的评价或评分上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安排, 实施科学管理, 以求达到充分利用这一环节提高学生的基本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4.1 下发任务书

在设计前指导教师准备好学生的毕业设计任务书, 图纸等相关资料, 在第8学期第五周周一集中动员会后, 给每个学生下发任务书及相关资料。教导学生首先端正学习态度, 思考为

港口规划与布置;重庆交通大学课程建设专项计划 (课程改革) :海岸动力学。

何要进行毕业设计, 思考进入单位后单位会安排什么工作?自己又能胜任什么工作?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大练兵, 大家要认认真真完成最后这个环节训练, 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做好准备。开始一周后学生要按时提交开题报告。

4.2 设计中管理指导

毕业设计开始后, 每周两次的集中指导, 学生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指导教师给予答疑解惑;除了集中指导以外还采取建立qq群的方式, 方便大家沟通交流, 把问题及时消化解决, 可以是指导教师指导解决, 也可以是同学指导解决, 时效性较好, 也较为灵活;进行到中期后, 还采用每次安排3~4位学生上台汇报的方式, 汇报主要内容是自己已做的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考核学生是否自己做的 (根据学生表述, 老师感觉的出来是讲别人的东西, 还是自己的东西) 、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的制作效果等多方面内容。学生汇报结束后, 老师逐一点评, 对于存在共性的问题集中指导, 个别问题指出改正。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督促学生完成文献综述 (锻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能力) 、完成外文翻译 (与专业相关文章, 汉译英, 锻炼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平时纪律、考勤情况、每次小组汇报情况、进度情况等等表现, 给出学生平时成绩。

4.3 答辩评价

历时12周, 毕业设计成果完成后, 先进行交叉评阅, 评阅教师给出评阅成绩。最后进行答辩, 接受答辩委员老师们的考核, 答辩时学生准备ppt进行汇报, 有必要时可以展示纸质图纸, 个人陈述3分钟左右, 接着将是答辩委员老师的提问, 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根据学生ppt展示内容、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效果、问题回答正确与否等情况, 每个委员老师将给每个学生打分, 答辩秘书将委员们分数进行统计整理, 得出每个学生的答辩成绩。

最终的毕业设计成绩将由平时成绩、交叉评阅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 所占比例分别为50%、30%、20%。得到毕业设计成绩, 毕业设计圆满结束。

5 结语

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机会。要想真正充分利用好毕业设计这一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对毕业设计进行精心组织并实施科学管理和合理评价。作者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人才的培养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综合素质培养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应该从各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师的严格要求会使学生形成严谨的设计风格, 教师的科学管理对学生能力提高有利, 教师本身的指导风格和工作态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一种无形的影响。

摘要: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最后学习阶段, 也是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训练, 其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水平。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好机会。教师的严格要求会使学生形成严谨的设计风格, 教师的科学管理对学生能力提高有利, 教师本身的指导风格和工作态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一种无形的影响。

关键词:毕业设计,影响因素,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廖志凌, 刘贤兴, 杨泽斌, 等.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 27 (1) :110-113.

[2]付保川, 徐宗宁, 董兴法.工科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4, 13 (4) :71-74.

[3]孙雪景, 魏立明.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1:128-129.

8.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几个因素 篇八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当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障碍首先是思想认识定位、教育观念陈旧、思维单调的问题。特别是现在一些同志,包括不少领导同志,口头上也讲素质教育,但实际工作中还是离不开传统的应试教育那一套。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的学校名义上是搞新课程改革,实际上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有的唯恐学生考试成绩差影响了学校的声誉或者因此而丢了“乌纱帽”,信奉的仍然是“不管上级怎么强调,我还是我的那一套,只要学生成绩好,榜上有名,荣誉自然跟上”。这样即使是使用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也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了事。

二、传统招生考试办法的影响

目前,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考试虽然有很大的改革,但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文化考试的老办法。虽然有些学校改变了初中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探索试行“升学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升学办法,但只是把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报考重点学校的一种资格或者是参考项,综合素质评价其实还是形同虚设。有些学校和教师仍把课程分为“主课(科)”与“副课(科)”,还有部分学校设“重点班”与“非重点班”或者“快班”、“慢班”。对考试科目,学校、教师、学生都很重视,非考试科目则课程开设不全,或明开实不开,流于形式,教师持应付态度,学生抱蒙混思想。而考题又往往存在偏、难、怪现象,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转,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使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变一张试卷定高低,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考试办法。

三、评价制度的影响

历年来,上级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好坏,一般是看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校,统考成绩如何;学校评价教师也是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并进行奖惩。这种评价办法严重挫伤了教师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机构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指标体系,力求做到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价,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四、用人制度的制约

目前,在社会大环境还没有彻底改善的形势下,不少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在就业招工时,一味要求高学历,而不考虑实际能力,致使好多无真才实学但高学历的“高学历、低能力”的人被用上了,一些学历低而有实际工作能力、有技术、有工作经验的人反而用不上。这种不良用人制度导致了片面追求高学历的现象越演越烈,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遥相呼应,致使一些人为取得学历而弄虚作假,败坏了学风,这样也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改革用人制度,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用人机制,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风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确定等级比例不科学、欠合理,降低了评价效能。二是操作不规范、不切合实际。有的学校面对教育行政部门拟定的方案,不知如何入手。有的学校在评价时,加重了家长与学生的负担。三是等级评定单纯与升学挂钩违背评价初衷,随意性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四是等级评定的副作用比较多。根据主观印象人为地把学生分成综合素质优劣的四个等级,对学生的心理和人际关系都会产生消极影响。为此建议:一要建立科学客观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要具体,便于操作。二是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与考试挂钩。三要规范操作,避免综合素质评价走过场。

六、教师素质的问题

9.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九

(2009年1月修订)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价基本原则

(一)以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目标;

(二)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申报与认证相结合、记实与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的方法;

(三)发挥评价过程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奖选优和就业推荐的主要依据;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评价指标体系及具体操作办法

本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身体素质等四个方面。

(一)思想品德评价 1.评价依据

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主要包括:(1)学生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的表现,包括班团、社团、学生会、学园、学院(系)、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活动,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学习、科研实践、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等。

(2)学生干部在社会工作中的表现。

(3)学生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方面的表现。(4)学生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表现。

(5)学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的情况。2.评价方式及结果

思想品德评价通过“记实”和“评议”两种方式实施。“记实”为贯穿全学年的量化评价,“评议”为学年末进行的定性评价。

(1)“记实”包括“申报认证”、“宿舍记实”和“违纪行为”。“申报认证”是指学生按照“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程序,向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申报个人在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符合申报条件的行为及表现,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和各学院(系)、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按规定进行审核和确认。“申报认证”的内容包括评价依据中的第(1)、(2)、(3)项。

“宿舍记实”由宿舍管理部门根据《浙江大学学生宿舍记实考评管理规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违纪行为”包括学生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和学院(系)、学园等部门通报批评的行为。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其思想品德等级评定为“合格”或“不合格”。

“申报认证”占“记实”评价结果的85%,“宿舍记实”占“记实”评价结果的15%。

(2)“评议”包括“个人自评”和“班主任和同学评议”。“个人自评”是指学生在学年小结表上作小结。“班主任和同学评议”是指班主任和全班同学对本班同学的“记实”评价结果进行评议和确认。

(3)评价结果的确定。

由班主任召开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参加的审定会,讨论决定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其中,“优秀”的评定比例为50%,“良好”的评定比例控制在50%左右,“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若“评议”结果与“记实”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的,则以“记实”评价结果为准;若“评议”结果与“记实”评价结果不一致的,则可对“记实”评价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评价结果经公示后由班主任签字报各学院(系)或学园审核。

(二)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评价 1.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学生的学年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学习的勤奋努力程度、学习质量和水平。

2.评价方式及结果

根据《浙江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2008年9月修订)第十六条规定,学校采用学年总学分数和平均学分绩点(GPA)作为评价指标。各学院(系)或学园应综合考虑上述反映学生学习质与量的评价指标,根据学院(系)或学园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学力水平的排名计算办法,进行同类同年级学生的综合排名。

(三)综合能力评价 1.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学生在学术、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工作、文体竞赛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2.评价方式及结果

(1)各学院(系)、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对学生提供的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校级和学院级志愿者活动、其他类别的实践活动的获奖表彰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并排名,评价结果作为“社会实践优秀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2)各学院(系)、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对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的业绩进行考核并排名,评价结果作为“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3)各学院(系)、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对学生提供的参加文化艺术比赛、体育比赛的获奖表彰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评价结果作为“文体优秀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4)各学院(系)、学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对学生提供的参加科研实践活动、学科竞赛、学术研究、课外创新发明等活动的获奖表彰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评价结果作为“研究与创新奖学金”评定的主要依据。

(四)身体素质评价 1.评价依据

主要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评价方式及结果

由公共体育部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定学生成绩后报各学院(系)或学园。

三、组织实施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各学院(系)或学园为单位组织实施,各学院(系)或学园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细则,下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与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中心合署),具体负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班级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与团支部素质拓展认证小组合署),负责本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

四、其他

1.本办法适用于2008-2009学年及以后在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

10.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十

③审核学校实施细则以及评价的规章制度;

④指导、监督所辖初中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⑤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裁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3、学校成立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人员中家长代表要实行回避制,例:如评价初三学生的家长代表要在其他年级学生家长中产生)组成,负责本校的评价工作。各学校评价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名单要提前向全校公示,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履行职责:

①落实市的实施方案,制定学校评价的实施细则,明确各维度中每个等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

②认定班级评价小组成员;

③组织并监督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对评价中出现的分歧予以澄清和仲裁。

4、班级成立评价小组,具体负责班级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班级评价小组由学校评价委员会提名成立,成员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评价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名单要提前向评价班级的学生公布。小组成员必须为该班学生授课时间不能少于1个学期,且对该班学生比较熟悉和了解,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品质。对于多数学生有异议的小组成员,学校评价委员会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履行职责:

①负责组织对学生评价工作和结果的合成;

11.实施入学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篇十一

关键词:入学教育;自我教育;团队精神;综合素质

近些年来,困扰广大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提高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这一趋向直接导致绝大多数学生初中毕业后选择进入高中学习,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数量减少,质量大幅度下降。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共同特点是: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自律意识差;意志品质差,自卑感强。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高素质基层医护人员的需求增加,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将成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如何解决这一社会矛盾是广大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有效实施入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影响。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在社会认知中,个体获得对方第一印象的认知线索往往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如果教育工作能抓住这个机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入学教育,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迎新工作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

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迎新工作是入学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学生刚入学对陌生的环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潜意识中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知道自己将要生活、学习的学校是什么样,在这里会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同学。因此,做好迎新工作对今后的学校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迎新之前要做细致的安排,迎新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着装统一,让报到的学生和家长容易分辨哪些人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用展板清楚显示报到顺序及校园分布图,让报到的家长学生明白自己如何报到。每个报到环节都安排专人负责秩序。其次,报到当天,让身着护士服的学生志愿者像天使般站在学校大门口,面带微笑地迎接每个前来报到的学生,她们端庄、大方的仪表,亲切的微笑,使新生可以联想到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形象,从内心喜爱自己将学习的专业。亲切、热烈、有序的迎新场面,可以激发新生愉快的情绪,消除新生对新环境的恐惧,让新生尽快喜欢上这个将生活学习的地方。第三,在班级接待处,班主任在热情接待报到的新生和家长的同时,应该抓住难得的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学生。由于学生多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报到时多有家长陪同,因此这是班主任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绝佳机会,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交流以获取关于学生的真实信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事先设计好与家长交流的表格,其中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家长的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及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姓名、出生日期、性格特点、家长欣赏孩子的方面、家长希望孩子改进的方面、孩子没能进入高中学习的原因),家长与孩子的关系,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学生的真实信息,这样可以让班主任尽快找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契合点,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拍。

二、军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

笔者认为,通过军训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与协作精神。医护工作不仅需要知识技能,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团结协作。在工作中虽然是医生负责患者的诊断,护士要负责准确地执行医生所开出的医嘱,分开工作,但只有两者之间相互紧密地合作,才能使得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得到保证。而现在的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高,他们从小被人呵护和疼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团结合作观念淡薄。军训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供了契机,在军训中每个人都至关重要,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是第一位的,每个人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集体的荣誉,在这个原则要求下,每个人必须考虑他人和集体利益。

三、班级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作用

一个班级形成后,入学教育进入一个关键的环节,今后的班风、班貌等与最初的班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何设计最初的班级活动,笔者做了细致的研究,主要设计了以下几类班级活动:

1.天使一家亲。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这一类活动包括:(1)我的家庭成员。师生分别做自我介绍,以便互相了解,做到知已知彼。“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主动自我介绍,可以满足学生渴望了解自己的新班主任的欲望,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认可、接受、亲近班主任。学生的自我介绍是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我意识,即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形成完整的个性,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发展的原理告诉我们: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内因是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虽然很重要,但它也只是外因,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引导、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他们才会把教育者提出的要求通过内化变为学生的自我要求,并主动把这些要求付诸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在这个活动中,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与学生比赛一天内谁记住本班同学的名字多,让学生感受他们记忆力强的优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加强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2)走近天使。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产生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学生刚入学,他们对自己要学的专业只有模糊的认识,就不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入学后我们通过学习南丁格尔的故事和希波克拉底誓言,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并逐渐喜爱护理这一职业,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2.我爱自己,更爱我家。这一类活动包括:(1)认识学校。介绍学校的历史及学校毕业生中精英人物的事迹,让学生热爱学校,给学生希望;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2)师生共同打扫寝室卫生,装饰寝室;打扫教室卫生,装扮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教室。(3)与学生共同制订班规、班训。(4)制订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目标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标准和结果。人的行为总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方向和追求。明确的目标可以给学生动力;切实可行的目标可以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激发潜能。根据阶梯理论将大目标逐级分解成小目标。学生制订目标时要确定实现目标的时间期限,用明确的词句清楚地表述出自己目标,有助于把目标定得具体可行,帮助学生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教师要让学生把确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列出来,还要让他们认识到不同目标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初步确立自己的目标。

12.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十二

但倘若要问:“评价”这个词会带来什么感觉?大家普遍感觉压抑。在日本, 有研究者专门对此做过调查。调查中出现了很多类似“像天堂与地狱 (因为有喜有忧) ”“像拔牙、像吊桥 (因为心里没有底) ”的回答, 甚至还有“像烧红的烙铁, 因为会受到伤害, 必须抛弃同情与怜悯”这样的体验。可能不只在日本、在中国, 甚至在整个东亚文化圈, 许多人从评价想到考试, 想到竞争, 想到失落, 甚至联想到“地狱”。“评价”何以让人产生这么多的负面体验?这恐怕与长期以来我们对评价工作的不当定位有关。

如何使评价变得让人喜欢, 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近综合素质评价, 需要每个人从根本上反思根深蒂固且习以为常的评价观念。

是指向过去, 还是面向未来?

日常评价工作确实更多地是在跟“过去”打交道:对过去已经学过的东西进行复习检查, 对已经走过的学习、生活经历进行总结回顾;对已经完成的作品、证书进行收集和整理, 并据此做一个鉴定, 归入档案……可评价绝不止于此。

人的成长充满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 对其评判是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人的发展有一个从潜在到显现的过程, 一个各方面素质的孕育、显露、走向成熟的过程。可能某些方面的天赋较早地显露出来, 而另一些方面素养的形成却是一个漫长、不断改进的过程, 甚至贯穿于人的一生之中。关于人情绪、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的生理基础——脑神经, 传统的看法是幼儿时期差不多定型, 而新近的研究表明并非如此。科学家们发现, 相对于公交汽车司机, 伦敦的出租司机拥有更大一点的海马体 (方位定向中枢所在) 。如果大脑不使用, 那么神经元硬件就会减少。人的经历、感觉、思想和行动会在大脑中留下痕迹。现代脑科学已对此给出非常清楚的解释:脑电波通过神经之间的连接在流动, 神经腱通过这种方式发生改变, 并将信息传输得更好。

青少年的才能、素养更多地处在潜在状态。“认识你自己”, 是每个人一生的重大课题, 对成长中的孩子显得尤为重要, 也更加困难。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知道, 也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或自卑, 或自负, 或最终被埋没, 发不了光。

评价不是对孩子的过去给一个鉴定、贴一个标签, 通常给孩子下结论都为时过早, 它的要义在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观察与自我分析, 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质所在、成长空间所在, 并为之提供适当的舞台使其潜质能够显露、充分发挥出来, 并由此得到提升。

现实中不只在政界、商界, 而且艺术、学术领域一批精英在成年之后才“冒”出来, 他们的可贵潜质在中小学时代并没有被发现、激发;或者他们的才能 (如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 有所显露, 却不被教师认可, 更谈不上得到成人欣赏, 相反却因考试成绩不好而被视为“差生”。

人是可以不断超越自己的。对孩子的评断, 首要是维护生命的尊严, 对生命固有秩序及超越性本质保持应有的敬畏, 不要轻易对成长中的孩子贴上这样或那样的标签。

是全面考核, 还是关注个性?

提到“综合素质评价”, 自然会想到人成长的各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不错, 综合素质评价不同于人的某方面的素质测评 (如体能测试、器乐演奏技能测评、数学水平考试等) , 所要面对的是整体的人, 是对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 其内容范围涉及德智体美诸多方面。

但是, 全面观察分析并不要求学生每个方面平均发展, 每门功课都去争“优”, 所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而是为了把各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 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把握其优势、潜能、特点所在, 将其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点揭示出来, 引导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业、生活道路的目标。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选对舞台, 选择适合自己的努力方向, 然后尽情地发挥自己独特的才华和能力。

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供给学生越来越多的选学、选考的机会, 提供给学生丰富多样的活动平台, 学生的发展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 不知道该看重什么、能够做些什么、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在越来越多的机遇和选择面前, 会变得更加焦虑、盲目、退缩。综合素质评价本质上是帮助学生学会选择, 在直面各种挑战中, 观察并分析自己的长处, 克服自己的不足, 发现和培育自己的个性品质, 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舞台, 扬长避短, 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

对综合素质的考察, 应特别关注“社会实践”维度, 关注学生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特定实践任务的胜任情况, 不只是发现社会现实中的问题, 而且能分析解决这些问题, 因为它是对德智体美几个方面要素的综合, 是一个人品德、智力、体力、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

从成长的角度看, “社会实践”还是素质形成的基本途径。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着关门读书、重复解题倾向, 学生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被削弱了。将“社会实践”单列, 是对当前学校教育薄弱环节的强化。

与此相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综合素质并不是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的简单相加, 也不只是停留在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上, 而是集中表现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中, 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况, 特别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对综合素质的内容划分, 为的是使评价内容更加明晰。现实生活中, 人的综合素质是个整体, 德智体美几个方面的素质不是孤立存在。

有一个例子, 说的是某小学一年级招收了一个新生, 这个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入学测试时, 先用英语背了首诗;然后拿起 《人民日报》, 不带磕巴地读了篇社论;放下报纸, 又拿起小提琴, 有声有色地演奏了一段 《梁祝》。据说, 他还擅长电脑, 汉字输入水平可以和打字员较量, 简直是个“神童”。过了一学期, 任课教师却发现, 这个孩子的妈妈对孩子要求高, 只要孩子参加的考试都要优秀, 而且要拿第一。孩子的考试成绩不错, 但身上缺少像其他孩子那样的朝气。有一次, 这个“全能冠军”因为不会跳绳, 怕体育测验, 所以撒谎说肚子痛, 躲在厕所里不去上课了。后来, 老师一了解发现,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如果这样的学习生活状况不改变, 这个孩子今后会发生些什么?他的生活有多累?真不愿再想下去。

造成这样不良教育生态的原因之一就是成人脑中那套从“三好”到“五全”, 到“全能”的考评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是挖空心思研制出一套“大而全”的指标体系, 将学生游戏、学习、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一一罩住, 而是帮助学生在把握自身成长轨迹的基础上, 选择符合实际的努力方向。

日常评价工作中对完整而统一指标体系过于执着地追求, 容易将某些成人认定的标准异化为某种绝对不变、不容置疑、至高无上的“神圣形象”。孩子生活在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是在成人窥视、监督中, 感受到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圣贤”压力, 感受到学习生活的不堪忍受之重。

在人的发展问题上, 与其强调发展的统一性, 强调统一要求, 不如关注德智体美几个方面发展的和谐性, 关注内在世界及其与周围世界的和谐共生关系。

每个人的生命有自己的底色, 同时也有与底色相协调的其他色彩, 否则过于单调, 没有了生气;生命活动有自己的主旋律, 同时也有和声、有插曲, 否则生命活动失却应有的律动、活力, 成为无法忍受的“凝固的时空”。

是划分等级, 还是识别类型?

当综合素质评价真正致力于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 刻画出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质时, 便会发现有血有肉的个性:有的孩子从小对昆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能用小提琴有声有色地演奏许多曲子;有的孩子善解人意, 交往能力强;有的孩子在数学学习方面有独特的表现等。

“多把尺子衡量人”本来就是综合素质评价的应有之义。一旦我们把综合素质评价聚焦到整体的人, 聚焦为对丰富多样的发展可能性评判, 这样的评价必然以分类为主导:长于学术, 还是长于技艺?善于沉思、独处, 还是乐于交际、群居?富有想象力, 还是务实行动?没有必要, 恐怕也很难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这样讲, 并不排除从单个维度对人的某些方面的素质测评出高低。如对学生的某门学科学业水平、某种能力甚至某些方面的情感态度, 均可开发出有一定信度、效度的测量工具, 量出个水平高低来。

只是这类测评无论多么精确, 都不能用来标注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状况;同时, 将这些单方面测评结果简单相加, 也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状态。

与社会分工相适应, 评价既要分等, 也要分类;既要分析, 也要综合。如果说, 单方面的素质测评重在分析, 重在分等、分出水平的话, 那么综合素质评价重在综合考察, 重在把握发展方向、发展类型。两者各有侧重, 同时又相互衔接, 共同发挥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分等、分水平是一种评价思路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分类, 从类别中看出个性差异, 也是一种评价思路和结果呈现方式, 并且它比前者更为重要、更加迫切。

人的个性原本就是丰富多样的, 每一个生命原本都可以占据自己应有的生态位, 发挥自己特定的生态作用。不只是人, 其他生命存在个体, 从本体论意义讲都是平等的。只是受制于先天的遗传、群体的传统、习俗、制度以及个体选择意识和能力不足等, 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适合的舞台。

13.毕业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 篇十三

为了推动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构建内容全面、方法科学、程序规范、结果客观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要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引发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全面性原则。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和整体表现,既关注全体发展又关注个体差异,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又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能,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三)发展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关注学生成长、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适当收录能准确描述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典型实证材料,客观反映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有效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

(四)民主性原则。加强学生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开展有效的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增进理解与沟通,营造良好的民主氛围。

(五)多样化原则。把日常评价、成长记录与学科模块测试结合起来,把纸笔测试与情景测验、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行为观察、实验操作等结合起来,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六)操作性原则。评估过程应简便、直观、易操作。评价指标能引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被普通高中、高等学校和社会各界所理解和接受。实现评价实施与管理的信息化。

(七)客观性原则。建立健全评价管理和监督制度,不断完善评价方法,确保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具体、实事求是,增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效性。

三、内容标准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对学生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两方面的综合评价。(一)学科学习目标。

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提出的本学科学习的目标和各学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各学科的修习情况按《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管理指导意见(试行)》有关规定,记录在《广西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中。

(二)基础性发展目标。

1.评价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依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普通高中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评价维度,各维度主要表现如下:(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3)学习能力:有学习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2.评价结果的表述。根据综合素质的不同内容和表现特点,对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等级呈现方式: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评价结果设定为“合格”(记为H)和“尚需努力”(记为S)两个等级;学习态度与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评价结果设定为“优秀”(记为A)、“良好”(记为B)、“合格”(记为C)和“不合格”(记为D)四个等级。对不合格等级的评价要慎重。

3.评价等级界定。(1)道德品质。

H级:基本符合附件1道德品质基本要求者,评定为H级。对道德品质优秀的学生,其突出事迹要给予写实性记载。

S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为尚待努力。①严重违反校纪、受到学校处分且无悔改表现;②触犯法律法规、受到司法机关处理。

(2)公民素养。

H级:凡公民素养基本达到附件1要求者,评定为H级。对公民素养优秀的学生,其突出表现要给予写实性记载。

S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为尚需努力。①参与非法团伙组织;②参与打架斗殴、骗取或抢劫他人财物、破坏公共设施等恶劣行为。

(3)学习态度与能力。

C级:获得学分总量达到《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规定的144学分,参加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成绩均合格。

B级:达到C级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B级:(1)参加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3以上科目成绩良好;(2)研究性学习成绩良好,参加学校组织或认可的展评活动获得奖励的。

A级:达到B级要求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级:(1)参加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2/3以上科目成绩优秀;(2)研究性学习成绩显著,参加地级市以上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评比并获奖的;(3)参加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自治区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学科竞赛获得地级市三等奖以上者。

D级:未获得《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学分的。(4)交流与合作能力。

H级:凡交流与合作能力基本达到附件1要求者,评定为H级。对交流与合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其突出表现要给予记载。

S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评为尚需努力。①长期不参加班级等集体活动;②经常与他人发生无谓冲突,或有意挑起事端。

(5)运动与健康。

C级: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至少获得11学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含)以上者,评定为C级。

B级: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至少获得11学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含)以上,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B级: 高中阶段,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前三名的主力队员、单项前五名队员;在县(市)级规定的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前五名的主力队员、单项前八名队员。

A级:坚持每天锻炼1小时,体育与健康课程修习至少获得11学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及格(含)以上,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A级。

高中阶段,在地级市中学生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前六名的主力队员、单项前六名的队员;在自治区级规定的中学生、青少年体育比赛中,获得集体前八名的主力队员、单项前八名的队员;国家三级以上运动员。

D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D级。

未达到C级要求;提供获奖等级证明或免试体育弄虚作假。

因残疾而丧失运动能力或因伤病经批准免修、免试体育的学生,评价结果用“免予评价”表示(记为M),并纳入高考考生信息。申请免修、免试体育的学生,需持县(区)级以上医院的诊断书,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申请书要求学生本人和家长签字,经学校同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生效,并存入学生学籍档案。学校要公示免修、免试学生名单。

6.审美与表现。

C级:音乐、美术课程修习至少达到6学分者,评定为C级。

B级:音乐、美术课程修习至少达到6学分,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B级。

高中阶段,在学校主办的音乐、美术等比赛(包括集体项目)获三等奖以上;在县(市、区)教育局主办的音乐、美术等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三等奖以上;在学校认可的班级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

A级:音乐、美术课程修习至少获得6学分,并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A级。

高中阶段,参加地级市以上主办的音乐、美术等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中获三等奖以上;参加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音乐、美术等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中获三等奖(含)以上;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音乐、美术等比赛(包括集体项目)中获奖的;有艺术特长并得到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或其认可的专业机构认证的。

D级: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评定为D级。

未达到C级要求;提供获奖等级证明弄虚作假。

四、方法程序

以学期为单位,每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性发展目标,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定。毕业前,依据三学年六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规定时间内由学校组织教师评价小组对毕业生进行一次总体评价,评价结果由学校统一逐级上报。

(一)评定方法。

学生自评:学生按照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的六项内容,在班级展示成长记录中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提供自评等级的依据,使用自评表逐项进行等级评定。

同学互评:使用互评表,全班所有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按照六项内容逐项进行等级评定,由学校予以汇总。

教师评价:班主任牵头召集教师评价小组成员,使用教师评价表,各成员按照六项内容逐项为每个学生进行等级评定。教师评价小组成员应参加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考察学生的成长记录,主动了解受评学生的情况。对学生某一基础性发展目标判定为D(待发展)时应慎重把握,判定为A(优秀)时要严格对照评价标准。

(二)评价结果的告知公示。

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应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各评价内容得A等第的学生要在校园内公示7日以上,接受师生监督。

(三)评价结果的呈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包括模块(专题)修习学分、维度等级和写实性评语。维度等级分别呈现六个维度的等级,写实性评语应采用激励性语言,由班主任老师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有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意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评价结果记入《广西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学生毕业前,应整合高中阶段各学期的评价结果,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一次总体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广西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由校长签字认可,并形成电子表格。

五、结果运用

(一)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也是高校招生选拔的参考依据之一。(二)《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是高校招生考生档案材料之一。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制订我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指导各地实施评价。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市、县(市、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监督、咨询、投诉、复议等事宜。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成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班级要成立教师评价小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代表组成,主要负责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制定、组织实施、监督、结果认定和上报。校长是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人。班级教师评价小组由班主任、科任教师代表组成,负责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评价工作委员会及班级教师评价小组的成员数原则上为5人。

(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应收集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材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典型行为与事件,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获奖情况,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之一,也是高校自主招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重要资料。

(三)全区统一编制《广西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评价手册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载体和呈现方式,同时是普通高中学生学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成长记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和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评价手册格式详见附件2。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是对学生一学期学科模块学习和综合素质表现情况的全面反映,含一学期间学分获得情况、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第和写实性评语等内容;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总评表是对学生三年表现情况评价的汇总,含三年在校期间学分获得情况、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第和写实性评语等内容。

(四)发挥形成性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作用。教师要通过平时的观察,及时评价学生在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要引导学生收集个体发展中有代表性的资料,在互评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和分析,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

(五)积极探索和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方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全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容。

七、保障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理解与支持。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培训制度、申诉复议制度、监督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评价工作公平、公正。

(一)公示制度。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案、内容、方法、程序及评定结果的使用,均要提前向社会公示;评定结果应及时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对评定结果为优秀的学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二)诚信制度。逐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机制。参与综合素质评价的人员,要签订诚信协议并建立诚信档案;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有关人员严格履行诚信责任和义务。对在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违反诚信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严肃查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培训制度。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四)申诉复议制度。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学校应以书面形式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家长。若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之日起15日内给予书面答复。如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的复议仍有异议,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五)监督评估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督查与评估,并及时改进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4.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 篇十四

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范文一:

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之间的学习和生活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闪现。回顾起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有过欢乐,有过笑颜,也有过辛酸。在 这三年的学习中,我也从一个小学生,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懵懂的少年,知道了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命,什么是友情。在这三年中,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 在生活上,我都学到了不少知识。

在学习上,我学到了以前很多不懂的知识,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教育,但这也与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我努力让自己做到在学习上一丝不苟,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竭尽全力的保质保量完成。三年中,我从未迟到一次未早退一次,不无故缺席。

团结同学,遵守国 家法律法规,是老师的好帮手。不断的严格要求自己,能做到在学习上不懂的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认真钻研深难题,对知识的渴求,我养成了自学更深的知识的好习惯,并且会学、善学。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生活方面,我严格要求自己,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来约束自己的言行。爱护公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内外活动,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家里,孝敬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并帮助父母做一 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替父母减少了一些负担,为此,父母总是很高兴。做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我不忘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对 社会上是是非非的事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一些不良行为加以制止。这样,不仅养成了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自身素质也得到了 提高,文化知识也得到了充实。

由于我良好的表现和对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绝对忠诚,XX年11月学校团委讨论并通过了我申请 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请求。做为一名团员,我以优秀团员为榜样,利用课余时间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一书,努力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 策,维护团结,积极要求进步,自觉参加团组织的生活和活动,积极完成团组织交给的任务。热爱集体,获得了学校XX“热爱集体章”,热心帮助同学进步,深受同学喜欢和老师信赖,经民主选举,当选为我班团支部副书记。

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各级各项竞赛,XX年7月我获 得了第二届“泰山杯”全国中学生文艺作品大奖赛优秀奖,XX年2月我获得了第二届“创新杯”全国青少年获奖作品评选赛一等奖,XX年3月我获得了第三届 “红塔杯”全国中学生文艺作品大奖赛三等奖,等等。由于我在这些方面的努力,我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竞争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范文二: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

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问题,我就能做的更好。

本人能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关心热爱集体,乐于帮助别人,劳动积极肯干,自觉锻炼身体,经常参加并组织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

本人品德兼优、性格开朗、热爱生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

学习之余,走出校门,本人珍惜每次锻炼的机会,与不同的人相处,让自己近距离地接触社会,感受人生,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自我评价范文三: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问题,经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活动。在家尊老爱幼,经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思想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历任班干部职务,长期为同学们服务,参与组织了各项有益活动,培养了较强的策划、组织、协调、管理和创新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充分发挥在音乐方面的个性特长,积极参加了校园各项文艺活动,活跃在校内的各种文艺舞台上。此外,擅长打排球等各种球类,担任过长时间的排球队长,参加了历年的班级各种比赛。我关心了解时事,具有国家和民族自豪感,遵纪守法,举止文明,正直守信,有团队精神,热爱劳动,乐于帮助他人,并自觉爱护环境卫生。我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勤钻研,肯思考,能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善于摸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上一篇:师生健康中国健康学生心得启发下一篇:运动员如何提高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