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精选10篇)
1.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篇一
专题能力训练五 散文阅读(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横岭苍茫
李 御
故乡门前有座山,名横岭。一道横亘于眼前且耸入云天的屏障矗立在你面前,犹如一位彪形大汉,既护住你的村庄田园,又阻隔你投向远处的目光。
开门相见,横岭就像与你相生相伴的一部分,显得格外熟络。清晨,你可以看到雾幔缭绕;午间,你会感到热烈张扬;而夜晚,你会体味到峰峦如磐,如同巨人的臂膀,环绕于你,呵护于你。
我第一次爬上横岭的记忆已很模糊,但绝对是上山斫柴。那是寒暑假的“必修课”。从村里上山,要走很久蜿蜒曲折、山石嶙峋的山路,才能到达山顶。也是在横岭,我认识了山枣、山楂、山胡椒,认识了野猪、野鸡和野兔。一双草鞋,一副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艰辛与快乐。
一个寒暑假,天天走在山道上,我几乎熟悉了其间的每一道弯,每一块巨石,路旁的每一棵大树和路边的每一孔泉眼。饿了,摘一串野果充饥;渴了,掬一捧山泉,沁人心脾。
上山斫柴,汗流浃背,不饿不渴之后,就一个劲唤风,当山风从胸前背后徐徐掠过,人就会觉得风是最贴心的伙伴。山中精灵莫过于风,有声响,但不声张,把爽适给你,又悄然走过,你若再唤,又会飘然而至。
人在山里,有时想笑,有时想哭,有时想唱,有时想喊。站在山顶,吼几句刚学会的山歌,无人聆听,无人喝彩,但自己很快活,很惬意。
山的阻隔,虽不同于锁链,但形同于门,总想推门而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我怀揣一份渴求离开小山村,走入不一样的世界,多少年后,回首顾盼,故乡与横岭却依然在我的梦中。一个人骨子里的情结也许永远牵绊于生你养你的那山、那水、那片热土。
横岭早已修通了穿山隧道,昔日的羊肠山道已被水泥公路所覆盖。前些年,我曾陪父亲一起开车穿过隧道,去了山那边的横岭水库。一泓碧水,既可调洪,又可发电。这也算是生养我的那片土地上沧桑巨变的一帧缩影吧。
在山上,拜访过我所熟悉的一位家乡“父母官”,他在仕途正旺时,毅然辞职上了横岭,带领乡亲们种植油茶树。其中的酸甜苦辣,他知道,山民们也知道。在山寨的火塘边,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席话:“现在不缺想当官的,也不缺能当好官的。但还是缺能真心实意与百姓摸爬滚打,一起做点事的。我从山里出去,又回山里,也算是返璞归真吧。”几经风雨霜雪,如今油茶林已经硕果满园,而他却长眠在了其人生所拼力冲刺的油茶林。
在横岭,山民朋友争相给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一位名校毕业的女生,自愿来到横岭深山的学校当教师。亲友不理解,水土不服,被毒蛇咬伤,她也没有退却。我特意去学校造访,可惜正赶上女教师去山外为孩子们购买课外读物,未能谋面,却在橱窗里读到了孩子们创作的儿歌:“山有形,山有道。你喊他答应,你走他不跑,冬去春来就不老。”“山儿高,山儿陡,山儿就像个乡巴佬。一坐几千年,高高低低都知道。”我在橱窗前徜徉吟叹,一点点走近山区老师与可爱的孩子们。
横岭就是如此。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看天观云的老人。但在沉寂中孕育与滋养着万千生物,给你根,给你直指云天的一片天空。面对横岭苍茫,我似乎读到了很多,却又心静如水,或许这就是生活中的另一种神示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散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抓住不同时段横岭景物的特点,运用排比、白描、比喻手法,表现了横岭昼夜变化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对横岭的喜爱和感激之情。B.“我”怀揣着梦想和渴望离开小山村,在另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打拼。而骨子里的情结永远牵绊于淳朴美丽的小山村,因为外面的世界真的太嘈杂太肮脏了。
C.横岭山民为“我”介绍一位来自大都市的姑娘作对象,因为山民们热爱她,那位姑娘把自己的青春和知识全部奉献给了贫瘠的横岭,而“我”也被她深深感动了。
D.横岭历练了“我”的人生,增长了“我”的见识,解除了“我”的饥渴,给了“我”精神慰藉和心灵自由,使“我”永远挂怀于那片热土。
2.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父母官”和都市来的大学生?
3.请探究文章结尾处“另一种神示”的意蕴。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套
袖
铁 凝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因事去天津。行前朋友嘱我带封信给孙犁老师。我脸上竟显出了难色,我怕见大作家,尽管他的优美篇章有些我几乎可以背诵。我还听人说过,孙犁的房间高大幽暗,人也很严厉,少言寡语,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叫得都不顺畅。向我介绍孙犁的同志很注意细节的渲染,而细节是最能给人以印象的。我怎么也忘不掉这点:连孙犁的鸟都怕孙犁。
我带了信,终于走进了孙犁老师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了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先看到老人的侧面,就猜出了那是谁。
看见我,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目光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感觉到他的关注。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写作、工作情况。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再次见到孙犁老师,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还刮着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老师迎过来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
“您是见老。”我说。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老师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套袖的颜色是凝重的,人却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
我又见到孙犁老师,是和六七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子,也没糊窗缝,正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座。我还是先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
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却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次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老人的临时“武装”。
一副棉布套袖,到底联系着什么,我说不清。我没问过孙犁老师为什么总戴着套袖。也许,他也会说是为了爱护衣服,但我深信,孙犁老师珍爱的不仅仅是衣服。不然,为什么一位山里老人的靛蓝衣裤,就能引他写出《山地回忆》那样的名篇?尽管《山地回忆》里的一切和套袖并无联系,但它联系着织布、买布。作家没有忘记,战争年代山里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孩子为他缝过一双结实的布袜子。而作家更珍爱的,是那女孩子为他缝制袜子所付出的劳动和在这劳动中倾注的难以估价的感情,展现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是这种感情和天性,滋养着作家的心灵。
正月已近。“正月里来是新春”,春天是开拓、创造的季节。春天永远属于勤劳、质朴、潜心创造着的人。春天离珍惜它的人最近。
1.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借物抒情,通过叙写“我”对套袖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颂扬了孙犁老师的简朴美德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B.“套袖”是行文的线索,作者三见孙犁老师,次次都写到了套袖,并通过套袖反映出孙犁老师的不苟言笑与宽容。
C.作者说孙犁老师的住处是高墙大院,并特意加了引号,强调了孙犁老师的院落高大,与他的大作家身份相匹配。
D.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感情,余味无穷。
2.联系全文,回答文章以《套袖》为标题的作用。
3.有人认为这篇文章的结尾段与全文内容联系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可以删掉吗?请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段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做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
D.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2.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
3.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沧桑黄河岸
韩振远
想来应该是在洪荒时代吧,或者更早。从高原雪山流下的河水肆虐横冲,浪涛连天,在山峦沟壑间择路而行,一路冲刷。于是,就有了河岸。
没有河岸的河流不是河流,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在河岸间流淌的黄河水,不论是激荡狂放,桀骜不驯,还是平静无奈,死气沉沉,都在沿着河岸规定的线路奔流。尽管会穿越千山万壑,拐过九曲十八弯,冲撞跳跃,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
河的归宿永远是大海,河岸永远是河的屏障。尽管有时河会冲冠一怒,但它到底还要选择新的河岸。对于黄河来说,晋陕峡谷好像铜墙铁壁。滚滚流淌的黄河水,一进入这道横亘在晋陕之间的天堑,就变得暴躁起来。仿佛一队浩荡奔来的铁骑般,在一道道关隘前,越战越勇,却越陷越深。在岩石与激流的对抗中,碰撞出惊心动魄的气势,又绘制出一幅幅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景。群山之间,便有了老牛湾、碛口、孟门、壶口、禹门口。在人类的啧啧赞叹声中,黄河水却不得不收束起高傲的身躯,经过一番苦斗,涌入深邃狭窄的河道。
在一个凄风萧瑟的日子里,我和《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来到了河曲县一个叫“弥佛洞”的地方。钻过一道石洞,深深的河谷便骤然出现在面前。这里是真正的河岸,我们站立的地方是在河岸半壁开凿出的一条栈道,窄窄的,宽不过二尺。朝上望,怪石狰狞,好像悬在头顶;朝下望,河水幽幽,如临深渊。河水在脚底下流淌,两面石质的河岸高耸,对面的高原仿佛伸手可触。再朝身后望,我和顺民都被河水感动了。眼前坚硬的岩石上,印着一道道细密的纹理,那该是黄河水经年累月冲刷的痕迹。看上去,那些纹理轻盈流畅,好像是随手画上去的。
细看,整个崖壁像一本叠起的书,那一道道水痕就是厚重的书页,不用打开就能看到黄河悠久的历史;又像一道道年轮,清楚地记载着黄河水流过的轨迹。
没想到河水会如此坚忍,不停地冲刷,不断地切割。河谷在一点点加深,河岸在一点点增高。不知过了多少年,经历过多少惊涛骇浪,终于有了这险峻奇绝的河岸。我们敲下了一块岩石,准备带回去欣赏。把印有黄河纹理的岩石带回去,就等于把河岸带回了家,也等于把黄河的精髓、气质带回了家。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我们那里有着完全不同的河岸。
到了与汾河交汇的地方,黄河已经跃出龙门,看上去轻松多了。没有了逼仄狭促的山崖,河水从容随意地流淌,连神情都是那么欢快。到了这里,河面豁然开朗,两岸高耸的山峦骤然消逝,变成了低矮怯懦的黄土塬。面对余怒未消的河水,河岸像一群败兵般,远远退去,隔着宽阔的河滩在雾霭芦苇间窥望。河水便像王者之师般,放慢了脚步,迈着从容的步伐傲然流过。
河滩宽二十多里,河水忽东忽西,信马由缰,似乎再也不在乎河岸。
然而,站在船上从河里驶过,会看到远处的河岸依然苍茫雄劲,表现出了该有的气势。河水流淌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好像无拘无束,却从不能越出河岸,仿佛冥冥中有一道桎梏,不能逾越一步。
再往前走,河水好像变得闷闷不乐,不时发怒,激荡起浪涛,朝岸边迅猛冲去。沙质的河岸轰轰地坍塌,一步步向后退去。几年前,在河边的崖头上,我看见一位满头苍发的老者正在出神地望着涌动的河水。一阵闲聊后,话题扯到了河岸。老者的脸上露出悲戚的神情。他指着河水说,几十年前,河岸在那里,如今,后退有几百米了。我叹然,不知道自己是叹息河水的无情,还是叹息河岸的无奈。
如今,再站在黄河岸边,脚下的堤岸已是用铁丝网住的石堤。河水还在气势恢宏地哗哗涌动,却再也奈何不了堤岸。
再往下,流淌在平原上的黄河才真正信心十足。两面人工修筑的河岸固然挡住了河水,在我看来,那已经是战战兢兢的河岸了。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中说“这一段黄河堤岸是黄河自己的选择,也是黄河自己开凿出来的”,鲜明地突出了黄河历史的久远,当然也体现了人类的无能。
B.文中写“有了河岸的黄河水,就有了约束”“始终都还在河岸之间”等内容,是为了将黄河水与其他地方的水对比,从而突出黄河水的气势。
C.“弥佛洞”石洞前,河谷很深,人站在宽不过二尺的栈道上,上方怪石狰狞,脚底下河水在流淌,作者和鲁顺民被河水感动了。
D.作者认为,岩石上印着的一道道细密的纹理是黄河水冲刷的痕迹,把岩石带回去,就等于把黄河的精髓、气质带回了家,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2.文章第五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写晋陕峡谷处河岸的特点?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3.文末作者说:“在我看来,那已经是战战兢兢的河岸了。”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1.D A项,没有运用白描手法。B项,原文并没有说外面的世界“太嘈杂太肮脏”。C项,文中并没有明显看出山民要把姑娘介绍给“我”作对象。
2.参考答案①“父母官”和大学生的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体现了横岭孕育滋养万物的大爱性格;②揭示了横岭巨变的原因,预示着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③丰富了题目的内涵,使“苍茫”厚重的人文意蕴具体可感。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在文中找到题目中涉及的内容,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文章倒数第三段写“家乡‘父母官’”,倒数第二段写都市来的大学生,他们都具有宽广的胸怀、无私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壮举,这是横岭巨变的原因,有厚重的人文意蕴,也预示了横岭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3.参考答案①看淡功名利禄而造福社会;②抛却喧嚣浮华而返璞归真;③追求内心宁静而大有作为;④历经人生磨难而绝不退却;⑤尽力奉献而不事张扬。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主要考查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抓住前面的话“她是沉寂的,就像一位饱经风霜……却又心静如水”进行分析。
二、1.D A项,文章并未明显体现出孙犁老人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B项,根据文章内容可以看出,孙犁老师很平易近人,并不是不苟言笑,文中也没有说到“宽容”。C项,高墙大院加引号,并非实指院落高大,是指没见大作家之前的心理阻隔,表现对大作家的心理敬畏。
2.参考答案①作为行文的线索,贯串始终,使结构浑然一体。②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表现了孙犁先生的平易近人(有亲切感)、勤劳质朴(热爱工作)、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劳动的尊严和德行的人格品质)。③“套袖”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感情,展现了中华民族乐观向上、坚忍不拔的天性。
解析标题的作用从文章的情节、人物的性格和文章主旨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从线索角度分析标题作用,从以小见大的手法角度,分析标题对反映人物的性格和突出文章主旨所起的作用。
3.答案示例(1)可以删掉。理由:内容上,与前文联系不够紧密,衔接生硬,略显突兀;结构上,前文已经相对完整,结尾实属赘余。
(2)不可以删掉。理由:文章以赞美春天收束全文,更加生动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孙犁老师勤于耕作的深深敬意,又深化了主旨,升华了情感,余味无穷。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结构。就本题而言,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别从文章结构的完整性、人物的形象性和文章的主旨表达上分析原因即可。
三、1.A 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的描绘有详有略,主要是表现太湖山水的逸趣横生,所以A项不正确。
2.参考答案①“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②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③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内涵主要是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思考。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主题、结构、表达技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3.答案示例(1)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2)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必须围绕自己选择的观点组织语言进行答题。题干给出的是文章中的一个句子,表明作者的某一观点。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和态度,然后在文章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阐释。
四、1.C A项,“体现了人类的无能”错,由后面的人类参与河岸的建设可以看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这里只是体现黄河的历史悠久。B项,“与其他地方的水对比”“突出黄河水的气势”错,前者于文无据,后者理解有误,此处只是写黄河水与河岸之间的关系。D项,“无稽之谈”错,这是作者一种含蓄的说法,体现的是作者感悟到的黄河的坚忍的精神。
2.参考答案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晋陕峡谷处河岸的坚固、深邃、狭窄。比喻的手法将河岸坚固的特点更加直观地展现了出来;拟人的手法将河岸与河流的对抗过程演绎得更加生动、形象,也突出了河岸的深邃、狭窄。
解析本题需要回答的内容较多:一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二是运用这些手法所展现的“特点”,三是运用这些手法的作用。分析文段可以发现,“好像”是比喻词,“铜墙铁壁”展示了河岸的特点,“暴躁”则具有拟人的色彩。
3.答案示例(1)同意。正因为人的介入,“铁丝网住的石堤”使得原来的河岸不再单纯是河岸,它的功能需要人的帮助才能发挥。作者用“战战兢兢”形容人工加固的河岸很切合实际,也体现了作者对现状的不认同和担忧。
(2)不同意。正是因为有了人的主动介入,才使得河岸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强化。否认这种河岸,就是否认人对自然的改造。在自然面前,人应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该题为探究题,答题时要做到言之有理,不能脱离文本,凭空来谈。若同意作者的观点,则要围绕“战战兢兢”来进行阐述。若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则可围绕“人工加固”的重要性来阐述。
2.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篇二
关键词:语文备考,复习,阅读教学
进入高三语文备考复习阶段, 我们复习的原则是:紧扣考点, 突出重点;针对疑难, 突破难点;强化训练, 形成能力;寻找短板, 查漏补缺。我们知道, 这一阶段, 正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提升解题能力、内化应试技巧的关键时期, 是需要高度重视的。然而, 到了高考近期, 老师学生都有了一种疲倦感, 成绩不怎么理想。究其原因, 与检测频繁、复习方法单一有很重要的关系, 字、词、句、篇、章, 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 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应有的兴趣。两年来我的一些备考复习策略, 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可急功近利, 坚持晨读
目前, 我们的语文学习有点急功近利, 这不单是高三学生的状态, 高一高二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问题。巡查早读, 会发现课文中有要求背诵的内容, 早读气氛非常好, 大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课文中的内容不要求背诵, 这篇课文主动读的人很少, 除非老师盯着。要求背诵的内容, 高考考默写, 那我就读, 不考的, 我不读, 浪费时间。学生心思浮躁, 急功近利。他们不明白读所起的作用。读课文, 不是为了简单地记忆, 而是为了培养语感。语言能力的提高更多时候不是靠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朗读, 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一个每天坚持朗读的学生, 他的语文水平不会太低。因此, 即使是高三备考复习, 仍需要求学生坚持朗读。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创造阅读环境, 增加阅读课
高三的学生长时间地在“题海”中遨游, 难免厌倦, 失去对语文本来的兴趣。这个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地抛开试题, 增加阅读课, 就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文本读, 没有任何阅读任务, 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随心所欲地读。
三、引导关注时事动态, 阅读“时评”
作文, 是高考的重头戏。我们知道高考作文的批阅速度特别快, 据说30秒一篇, 能让老师在很短时间发现亮点的文体, 莫过于议论文。学生写议论文, 最突出的问题:思想不深刻, 套用古代名人的材料, 罗列现象, 缺少自己的见解主张, 内容肤浅。每年我们会给学生印发许多作文素材, 简单地给学生作文素材, 事实上不如给学生“观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动态, 平时多给学生印发一些报纸上的“社论”, 网上一些热点问题的评论, 诸如, 《共圆中国梦, 同写新篇章》《厉行节俭, 反对浪费的制度保证》等人民日报社论;《以网络文明呵护公民成长》《是什么催生人性之恶》《补上人文这一课》《呼唤成长公平》《解放梦想》《尚德警钟为谁敲响》《治理污染绝不能手软》等《半月谈》评论。
总之,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语文是一门厚积薄发的学科, 语文学习讲究“功到自然成”。然而近在咫尺的高考, 又要求我们必须急功近利。有人说语文学习有两条路:一是题海战术的“魔鬼之路”, 二是阅读的“天使之路”。我认为将两条路有效结合是提高备考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3.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篇三
一、多角度解读文本
有人说,高三语文复习的功利性很强,绝不做无效劳动。现代文阅读复习,更是精准到一堂课一篇到两篇的做题与讲解,可谓惜时如金。其实,江苏高考题在重视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视文学性和人文性。现代文阅读的文本都是典范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放下现成的好文本,而去找所谓意蕴深刻的文章,来训练表达题、积累作文素材等,真是舍近求远。
1.带着欣赏的眼光走进文本。
对于“大家”的文章,不要吝啬时间介绍他们的成就、轶事,拓展阅读。涉及的文化现象、习俗,都不要随便就放过去,以便勾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磨刀不误砍柴功,“一本多用”,“亲其文才能解其意”。带着欣赏的眼光读文章,阅读就是一种享受。还可以把欣赏的好词句圈画,及时诵读品味,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理。然后是摘抄,以便日后模仿运用。如,《夕阳爱情》,写父亲到老才对母亲的态度发生转变,懂得珍惜母亲对他的爱。文末的那段景物描写:“晚霞从盘缠的葡萄藤缝隙里细碎地筛落下来,洒在父亲和母亲的身上。远处田野的麦穗金黄灿烂,仿佛和夕阳连成了一体。”语言优美,意蕴丰富,对于学生仿写抒情类的文章,大有裨益。所以,优美的文字何止愉悦学生的身心,对学生文学素养的积累和提升,不无益处。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抓住主旨。
灵动的语言,精确的修辞,令人流连忘返;精巧的构思,值得玩味、思考;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意蕴,复杂的情感,无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典范的文本,要理清文脉,精读细品:圈画体现作者观点或情感的句子,找出中心句,找出总结性、统领性的句子;标出表示转折、因果等关系的关联词,标出上下文中重要的指示性代词;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和贯串线索,弄清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从作品的实际出发,概括文本的主旨,还要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关于散文,注意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关于小说,注意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如,高考题《溜索》,怒江的凶险,环境的险恶,给领队和汉子们严峻的考验,牛和“我”表现出哆嗦、害怕,领队他们则是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冷静。小说中,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丰富和完善了领队和汉子的形象。这恰恰符合考纲的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二、注重方法指导
对于阅读题的复习,还要从各种题型的训练中,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规律。
1.主题。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学会“三句话”概括文意。散文: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小说:通过讲述了什么故事,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表现了什么主题。
2.含义题。
句内三看:一看,句子的关键词语;二看,句子的内部结构关系;三看,句子本身表达的特点。句外三看:一看,该句位置特点(或在段首、开头,或在段尾、文末等);二看,相邻句;三看,段、章的中心。含义题组织答案的形式: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3.表达特色题。
可从几个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辞手法(优先);②各种感官;③描写方式、角度;④表现手法;⑤表达方式;⑥语言特色。有时,还要考虑选取典型场景或者典型景物。
4.作用题。
作用题,基本上是从内容上和结构上设题。另外,可结合具体题目,考虑具体位置及引用、人称等的特殊性。如,《平常的沈从文》的第18题,就是从内容和结构上回答作用;《何容何许人也》的第11题,也是这样。
三、内化提升解答阅读题的能力
在新课改下,高三的语文课堂无不体现教师的素养,打造高效课堂是唯一的宗旨。但是,阅读训练不能局限于阅读做题。应该从欣赏中识记、模仿、思考,走向研读、精读文本,以此提升做题能力。做题时还要注意:1.让学生学会分析文本,概括中心。2.让学生学会分析题干,掌握显性、隐形的信息,做到有的放矢。3.做题时,要与题型对路;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分析有据。4.思考有深度。此环节中,既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让学生交流合作,使他们形成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和领会。这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做题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语文阅读题的魅力。
4.青桐令高三散文阅读题 篇四
①青桐立在月光里,那是一种美好的形象。在高岗上,它令人喜欢,让人怀想。在乡村的植物中,青桐是最与人心相通的,也最与质朴的黄土和素简的生活相通。
②其实,青桐是乡村最为稀少的树之一。我很少看到乡村里有成群的青桐。大多是一棵,突兀地站在村头。多的时候,也无非两三棵。这种独立的树,或许正应该独立着。它在月光里,高大挺拔,莞尔修正。月光清亮,青桐清净,月光和青桐的身影交织着,就很能让人想起乡村上那些一直留着的灵魂了——他们也大都在乡村的月光里立着,瞩望着乡村。
③我一直想:青桐是被露水浇灌的。它在春天长出宽大的叶片。露水在朝阳之中,从叶片的中间向边缘滑落。而到了秋天,它的叶子开始飘散,那些露水,从青桐的树尖,从青桐的皮肤上,一点点地渗透进去。设若没有露水,世上是难得有如此清洁的树的。它清洁得让人只可在月光里远远地看它,远远地,有如神明。
④丰子恺先生为青桐也就是中国梧桐写过一篇耐读的文字,就叫《梧桐树》,感叹梧桐树叶子的一生,就是树本身的容颜。他借古人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来抒发情怀。他还画过一幅漫画《深秋佳兴打桐子》。看了总让我想起桐城的一首民谣: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丰子恺先生是有禅意的人,他的文字有风骨,他笔下的风物也都附着氤氲的鲜活的灵魂气息。
⑤乡村上所称“桐”的树有多种。世人常说的那种凤凰止于其上的,就是青桐。青桐有花,所谓桐花。清代陈溟子《花镜》:“梧桐,又叫青桐。皮青如翠,叶缺如花,妍雅华净。四月开花嫩黄,小如枣花。五六月结子,蒂长三寸许,五棱合成,子缀其上,多者五六,少者二三,大如黄豆。”古往今来,不少人为青桐写过诗词。比如“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真是好诗,李商隐总让人动情。温庭筠有“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煜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如此,青桐还寄托着相思与离愁了。我喜欢武侠小说,少年时期读《书剑恩仇录》,“霍青桐”这名字真的好,有种遗世独立的美。就喜欢这个驰骋在大漠里的女子,为她的惊世骇俗而震慑,也为她的深情大义而折服,恰像青桐树,要么,在挺拔中撑出一伞青翠,要么,只向着月光独立着光净的树干。
⑥乡村上另一种树,也叫桐树,但不是青桐,叫“桐子树”。家乡的桐子树,多栽于坟头,虬曲盘旋。每到春深,白中透红或稍稍泛黄色的桐花,艳丽繁复,云蒸霞蔚。秋天结实,可榨桐油。还有一种大多数人所知道的也称之为“梧桐”的,便是异族引进来的`行道树法梧。本名叫悬铃木。这名字同样让人怀想,有极强的画面感,犹如它故乡法国的油画风景。在此之外,还有一种树,也与“桐”沾边,泡桐树,开紫花,高大,速生。曾一度成为中国大地上的极为常见的树木,开紫色的纠缠在一起的花朵。
⑦真正的桐,就是青桐。独立着,如有灵魂般的孤傲;又常以不蔓不枝的形象示人,因此便如剑一般,常被藏于自然的箧中。即使有花,也是细碎而深秀的;即使有果,也是高远而内敛的。青桐既成了乡村上那些读书人的观照,又是普通的农家子弟的念想。青桐在月光里,在秋雨里,在夕阳里,在吹吹打打的唱诗声里,都是不卑不亢,都是直指苍天,了然生死。
⑧青桐的实用之处至今想来也无非三样:古人用来制琴,制上好之琴——那一定有种幽静之况味。第二种用处是皮可用来制绳。将新鲜的青桐皮置于水中,浸泡半月,捞起,晾干,便形成极有韧性的粗纤维。以之制绳,拉力大,且经久不折,为人所喜欢。第三种用处便是它的籽实,可炒食,也可榨油。只是现在,乡村上的青桐也少了。制琴已成绝唱,制绳亦已不必,炒食桐子更已遥远。
⑨我第一次知道青桐,便是老家村头高岗上那树在月光里的模样,独立着。我喜欢青桐光洁的皮肤,喜欢从它的叶片上滑落的露水。后来,又开始喜欢它在月光里的清寂。而我所移居的日益繁华的城市里,有一日突然长出大片的青桐来。我反复地看了几次,觉得与乡村上的青桐有异。至于异在什么地方,也说不出来。既然说不出来,便不觉得它是青桐,只是景观树罢了。我喜欢的青桐,它高大挺拔,独立莞尔;它清净清幽,如琴如梦;它孤寂嶙峋,如骨如灵;它聚集着我乡村上祖先们的瞩望,永远在月光里,倾听……
1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青桐有哪些特点?请分条概括。(4分)
12、文章第⑥段写到另外三种“桐”,有什么用意?(4分)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个题目。(8分)
(1)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我喜欢青桐光洁的皮肤,喜欢从它的叶片上滑落的露水。后来,又开始喜欢它在月光里的清寂。
(2)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青桐既成了乡村上那些读书人的观照,又是普通的农家子弟的念想。
14、第⑨段作者说“而我所移居的日益繁华的城市里,有一日突然长出大片的青桐来。我反复地看了几次,觉得与乡村上的青桐有异。至于异在什么地方,也说不出来。”你认为“异在什么地方”?请试作探究。(8分)
参考答案:
11、高大挺拔,独立莞尔;清净清幽;孤寂嶙峋;高远内敛;有实用价值。(4分)
12、写出了另外三种“桐”与青桐的不同:桐子树虬曲盘旋,花色艳丽;法梧有极强的画面感;法桐极为常见,花朵纠缠。作者宕开一笔,用它们衬托青桐的简净独立、高远内敛的独特品质,丰富了文章意蕴。(4分)
13、(1)使用排比、拟人的手法,概括了青桐的美质,突出了作者对青桐的挚爱之情,反映了作者由喜爱青桐的外在到喜爱其本质的变化过程。(4分)
(2)不蔓不枝,孤傲内敛的青桐形象象征着乡村上那些读书人,也给了他们精神上的启示;普通农家子弟具有青桐不卑不亢、质朴坦荡的特点,他们也从青桐那儿受到了影响和启示。(4分)
5.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篇五
①我要写的这条街,名叫江苏路。我对它其实并不熟悉,在它附近仅仅居住了数年。只是当某一天,我突然发现它的街面房子拆除一空,露出身后楼房白森森的山墙,它的街景一下子跃出在眼前。
②所以我对它不熟悉,还因为我很少去那里。我只是有时候走过它的,与愚园路相交的十字路口。因为从我居住的弄堂后头,可穿入它的某一条弄堂,这样大约可节省一站汽车路的光景。上海的弄堂在马路后面就像一张网,阡陌纵横,有许多近道可抄。我穿过弄堂走过它的路口,它的气息便漫了过来。这是一种很缠绵的气息,它洇染了我的记忆。
③我记得这是一条狭窄弯曲的马路,挺闹的。但不是闹心的那种闹,而是一种忙碌。这种忙碌又不是紧张,只是手脚勤快,停不下来,停下来就挺造孽的。这种闹,有点明清的意思,哗然里总带着些节制,不那么铺张。市声呢,以人声为主。即使是器械的动静,也是来自于人的手脚。比如刀在砧板上剁卤鸡和卤鸭;锤子敲打铁皮畚箕,铝锅铝壶;脚踩搅棉花糖机的嘎啦啦响;磨石走在玻璃边缘的吱吱声。从这声音听,就听得出是些什么营生在撑世面。
④印象中,街面总是漉湿的,太阳也是潮热的,是南方黄梅天天气。街两边大都是板壁的房子,顶上铺着黑瓦。太阳就从两边的瓦檐之间照进来。二楼窗户送出晾衣服的竹竿,那一头就搭在行道树的树杈上。窗户钩子上,就吊着一只风鸡,或者一条腌肉,还有洗净的拖把,绞不干的水则滴在底下的人行道上。街面上的水就是这样来的。但老虎灶也是原因之一。盛开水的水瓶大都塞不严瓶塞,一路滴滴答答地过去。送水的木桶也大都漏水,漏出桶,再漏下轱辘辘的送水车,热气腾腾地浇过去。卖鸡鸭血汤的小吃店就在街面上杀鸡拔毛,血水顺了街沿流淌。阴沟又常是堵塞的,就有通阴沟的工人拖着长长的毛竹片,哗啦哗啦地来了。这里有一种裸露的风情,腌,邋遢,粗鄙,性感。
⑤像它这样南北向的马路,往往不是主要的交通干道,所以就难免是散漫的。行人安详自若地在马路中间行走,车就不敢开快。自行车紧按着铃,也白搭,人们置若罔闻。这里的居民又特别喜爱在街面活动,老人坐在小凳上剥豆,小学生搭一张方凳写作业。打牌的,吃饭的,乘凉的,晒太阳的。生活就从门里蔓延出来,摊到了这里。这条马路就有些烟熏火燎的,人气特别重。连阴了几天,再出好太阳,只见那家家户户的被褥枕头都摊出来了。铺在竹榻上,搭在窗台上,晒到下午三四点往里,藤拍噼里啪啦一打,满世界都是干燥松爽的人味。有点狎昵的,但是清洁的气味。
⑥不过,切莫以为这里都是些俚俗的生活,在那些低檐窄户的后头,背静的弄堂里,也蛰居着一些文雅的狷介的人生。只要听听那里钢琴声就知道,手指头在琴键上摸索出沉思的夜曲,还有天井墙上,月光下的爬墙虎的影子。这都是些隐私一样的情节,藏匿在一扇扇缄默的门窗里面,是不能做街景的。街景是要用一些皮实的东西做的,要经得起捶打。别看是些破墙烂壁,却为那后面的娇嫩生活挡着风雨。它其实是豁出去的决心,抹开了脸面。但时间久了,也磨出了一层皮,或者叫茧子。所以,街景再怎么都是粗糙的。越是华丽的街景,越是粗糙,带着些暴力,气势汹汹的。在那些灯火辉煌的街景之下,江苏路就显得温柔了。不是服小抑屈,而是生性厚道,沉得住气。看起来是寒酸,连扎拖把的布条,都专门开出一个铺子来卖,内里是沉着和耐心,处变不惊。说它是街景,谁又知道它的心呢?它也是活的,有着自己一心一意的生计。
⑦现在,它被扩展出一条平坦宽阔的马路,车辆飞速地行驶,发动机声盈耳。那挤挤挨挨的街面房子,所形成的绵密的屏障拆除一净,高大的山墙便矗立两边,本来在弄堂深处的庭院也面街而立。从我居住的弄堂穿往江苏路,那马路对面弄堂里的一幢房子,据说是翻译家傅雷先生的旧居。一九六六年,他和他的妻子,在家中引颈自尽。如今,这弄堂正向着开阔的长安街风的马路大敞着弄口,没有任何景物的遮蔽。我想到,那临街的落地窗里,会不会就是傅雷先生和夫人弃世的悲恸之地?据说,那一晚,他们一一处理完身后琐事,嘱女仆早些歇息,然后关严门窗,拉上窗帘,从容携手,赴黄泉之路。现在,窗幔被扯开了,大亮于光天化日之下,心里不由得一阵剧痛。)
7.第②段加点词“洇染”在文中指的是。(2分)
8.从动词使用的角度,对第⑤段画线句作赏析。(3分)
9.第⑥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10.对文章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文章开头反复强调对“江苏路”并不熟悉,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B.第④段画线处使用逗号将四个形容词断开,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C.第⑥段写到钢琴声,稍加点染便勾画出文雅人生的“娇嫩生活”。
D.第⑦段开头与第③段开头形成对照,透露出对时代进步的欣喜。
E.文章由街景写到文雅狷介的人生,表达对后者遭受践踏的剧痛。
F.文章以描写、叙述为主,不追求词采华赡,有一种平实的深邃。
11.文章以傅雷夫妇从容离世的故事作结,这样安排的好处是(4分)
⑴⑵
6.高三语文阅读材料(12) 篇六
[小引]
由“三鹿“奶粉等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风暴,震动了全国,也波及了全世界。有关这一事件的陈述是尴尬的,思考是沉痛的。●多层面思考●
“三鹿事件”危害之分析
一是直接危害,危害国民的身体健康,威胁国民的生命安全。钟南山院士告诉我们:“由于近年来食品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男性的精子浓度比40年前下降了将近一半。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再过50年,很多人将生不了孩子。”[钟院士所言,极有震撼力。]
二是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极度受损。这次“三鹿奶粉”事件,不仅使中国食品出口的信誉大大受损,也不仅使中国制造的信誉进一步受损,更使党和国家的形象,使民族形象受到负面影响。这些天来,中国出口食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性道德壁垒,那些反华反共势力也为自己找到了攻击中国的口实而手舞足蹈,痛乎!哀乎!中国政府数年苦心经营出来的光辉的奥运形象,短短几天就在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事件中抵消大半,悲乎!恨乎![注意此处的“四乎”,评事言理,岂可毫无感情?]
三是造害者的自伤和毁灭,如三鹿集团这次就等于是自杀了,连“一蹶不振”这个词也没机会用了,目前正等着被并购。蒙牛、伊利、光明等名牌虽无毁业之忧,已现“砸牌”之虞。[三鹿固然自作自受,民族奶业遭此重创,也是国家之大挫。]
四是民众的心理恐慌和信任危机。2004年7月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根据一项调查,有82%的中国民众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调查还发现,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生活中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食品最令人担心,其次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也有人担心过了保质期却还在销售的食品。这项调查是当年五六月份进行的,范围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另据权威部门透露:国内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均低于50%。[权威数据最有说服力。物质的损失有底,心理恐慌和信任危机属于精神的伤害,医治它们将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原因之分析
■体制层面■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规范不“规”。尽管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有几十部之多,但这些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很差。很多法规和政策都是不同部门追逐利益的产物,因此数量众多的法律规范并没有构成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规则系统。[健全规则,遵守规则,规范过程,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二是执行混乱。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中存在明显的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包括工商、卫生、海关、公安、质量监督、环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9个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但不同部门仅负责食品生产链条的不同环节。这种部门众多、分段执法的监管权分配和行使体制,不仅增加了食品监管执法成本,而且容易导致明显的执法漏洞,大大削弱了食品监管的有效性。老百姓对此类现象有一种生动形象的说法,叫做“猫多不欺鼠”。[根子可能在于有利则猛争,无利则冷漠,有责则躲避。]
三是地方保护。中央和地方多层级的执法权配置结构,进一步使食品监管有效性受到侵蚀。一些地方政府基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甚至对食品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质上是一种以群体形式,以政府面目出现的狭隘和自私。]
四是忽视常态。在执法手段上,现有执法体制过分依赖非常规化的“运动式执法”,缺乏日常化的、可持续的执法技术,造成食品安全执法过程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泛滥——打击——问题缓解——再度泛滥——再打击”的轮回。[何时能彻底消除“运动情结”,回归常恒?]
五是出祸拜佛。对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不能严防于前,只是重惩于后(何况有的还是轻处),不重堵源,只顾截流。不出事情人人清闲,出了事情个个头大。[重于“防”需要投入成本,重于“防”,就得正常性地勤政。]
六是技术落伍。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 700多人,死亡1人。据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处负责人讲:他们现行的对猪肉流通领域的管理还是沿用50年代、60年代兽医卫生检验的规则,而没有把猪的一些饲料添加物的残留作为强制性检验的范围,还没有列入进去。具有“东方明珠”之称的国际大都会这样,其他地方的状况可想而知。
食品监管规范、执法体系和检验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是现实中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些“病根”和不时发作的各种各样的“症状”,凸现了我国食品安全的体制性缺陷。
■文化层面■
“民以食为天”,是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吃”和“食”在日常生活与历史传统中的重要地位的一种妥帖而形象的表达。“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这就是毛泽东在初出茅庐时对中国社会的认知。而现在中国的13亿人口,面对毛泽东所讲的最大问题“吃”却到了谈食色变的地步,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中华食文化的堕落和悲哀。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以被指为贵族情结,但“因食丢命”是否走得太远了? 中国的食文化中本来就有“食洁心纯”的优质因子,后来受佛教素食主义影响,也有过“素食清心”“食必清毒,心必涤秽”的纯良成分。但后来随着皇家奢侈之风的弥散扩衍,食物文化中便掺入了一味追求“满汉全席”的摆阔风气,掺入了一味追求“珍异野味”的猎奇风气。虽然“非典”病毒与果子狸是否有必然联系,至今尚在探讨,但“乱食不洁”导致“病从口入”,乃种种食祸的重要原因已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制食者丧失良知,罔顾民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而且国民对此也渐渐适应,甚至有些职能部门,不是惩治肇祸者,而是反复教诲百姓学会识假辨毒之技,似乎不把国人培养成食品鉴定专家不肯罢休。中国的食文化确有“霉变”之忧,国人应当警惕自守。[知晓文化“霉变”之迹,警钟应当常敲。]
■道德层面■
食物是人类赖以存活与繁衍的必备物质,同时也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目前这种食品安全的现状,都是我们多年来疯狂透支的必然结果:透支信仰、透支环境、透支亲情、透支信任„„透支使有些人失去了道德底线,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这也是导致食品安全日异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道德透支的结果,必然需要付出几倍的“利息”!] 不久前,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深陷“水源门”,扯出了瓶装饮用水生产行业的一个内幕:用自来水生产矿物质水或纯净水是该行业普遍现象。这就是潜规则。所有的恶性“潜规则”都是集体性的道德滑坡所致。广义的“三鹿事件”不是偶然事件,不是个别商家丧心病狂的举动,22家婴幼儿奶粉厂家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的事实,让人们为社会道德的集体自杀而震惊。[联想到演艺界那龌龊的“潜规则”,我们不能不为道德的集体沦陷而悲哀。令人更为震惊的是,在几年前的一次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三鹿集团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荣誉称号,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田文华被授予“全国食品安全优秀管理个人”。这就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实![最大的讽刺剧和滑稽剧,总是由历史导演的。]
追根究底,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渗透在相当多人的灵魂之中。现在,为了利润,为了赚钱,连人自身的健康和生命也不顾了,这不可怕吗?有人说“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三鹿奶粉”事件正是给了我们基石不稳的警示。[是官场劣迹污染社会风气,还是社会歪风劣化官场生态,还是交叉感染,值得深思。]
■人性层面■
市场经济天生具有如下弊端:一是将人性自私的一面极端调动起来,导致私欲膨胀、物欲横流;二是为了赚最多的钱不择手段,导致社会价值观畸变,犯罪增加。饲料经销商、奶农、收奶的商家,往食品中填加有毒的化学品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也是人性的劣化和堕落。[市场发展和人性变化是互动的,关键是互动的方向,而方向要靠人去把握。]
目前,涉嫌犯罪的正定县耿氏兄弟,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耿氏兄弟自2007年底开始,从行唐县一化工商店购进三聚氰胺,勾兑后掺入销往三鹿集团的牛奶中。以后每天生产、销售这种掺加三聚氰胺的牛奶约3吨。耿某接受警方讯问时供认,他本人清楚“三鹿集团要的是纯的鲜牛奶,不能掺任何东西,而且这些牛奶是要加工给人吃的,化工原料不是人吃的东西”。当被警方问及是否知道这种行为的后果时,耿某说:“没问过,也没想过,只知道对人体无益。”耿某同时承认,他本人和家人从不食用这种掺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9月16日《中国青年报》)自己不吃给别人吃,这就是耿氏兄弟的人性逻辑!这些人利欲熏心,丧尽天良,将毒手伸向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弱小生命在商业利益的黑手下痛苦啼哭,骇人听闻。[这无疑于谋财害命,人性泯灭,天良丧尽。]
7.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篇七
一、问题的缘起
近期,我听了几节同课异构的《端午的鸭蛋》 (选自人教版),在这几堂课中我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像《端午的鸭蛋》这一类的散文如何教,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发现一些策略。
二、问题的分析
(一)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了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学什么,而很少关注让其怎样学。如果对学生回访,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或学到最多的是什么,相信大多学生会说,端午节有很多好玩的事情,高邮的鸭蛋又是如何的与众不同。但如果学完后,学生还知道了怎么分析文本,散文语言怎么赏析,怎么表达。那就学到了阅读分析的方法。
(二)在备课中,教师往往把散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对主题的挖掘与理解上
面对一篇作品我们都会不假思索的考虑:这篇散文要反映一个什么主题,并且希望能从作品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明确的回答出来。这种教学的惯性使教师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解读强加给学生,课堂上千方百计的让学生往自己预先设定的这种结论上靠拢。而忽略了散文这种文体独特的地方,散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作者独特的个性化的情思。
(三)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更为注重课堂教学的方法,很少顾及学生的“学”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学习的有效性,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为学生之间的理解和感受在互相交流和促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递升和丰厚,如果教师的教学着眼点放在了“教的活动”,往往就忽视了学生活动的整体设计。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效,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在王荣生教授的《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中曾提出一个教学的“模板”,比较明晰的体现了“学”的活动,我觉得用在散文的教学中同样适合,具体的策略和操作步骤如下:
(一)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目标,明了教学的终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篇文章的体式,是一篇带有回忆性质的文艺性散文,重点叙述了端午的一些民俗和家乡的鸭蛋,由此我们可以明了该课教学的一个“终点”:能够体认汪曾祺散文平淡有味的语言风格。
(二)根据学生学情,明确教学起点
在课前预习中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前测:①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地方是哪些?②你自己读这篇文章有什么困难?③用一段话说说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学生对文章中感情把握的还是比较准确,但对于文章如此安排结构感到疑惑,对最后一段的作用难以体会,这些都是学生的阅读困难。而学生对于语言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比如标点的运用,通俗化语言的运用等。由此我们可以把作者独特的情感品味作为一个次要教学目标,而把学生感到困难的和感兴趣的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
(三)中间设计 2-3 个教学环节
主要就是组织学生较充分的进行“学的活动”,搭“台阶”意在说明教学流程是逐层深入的,必须是有梯度的,即学生的学习经验是逐渐丰厚的。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通篇朗读,并讨论全文写了哪些内容。朗读后让学生在全文筛选出端午各种风俗和活动,再让学生来说说这些事、物中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个,最疑惑的地方在哪?由此来了解到文章的逻辑脉络,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第二个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品读和点评,来体认作者散文平淡而有味的语言风格。在这一环节,先展示一段其他名人对于汪曾祺语言特点的介绍,由此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平淡而有味的特点,再让学生思考你觉得文中哪里的语言让你感觉“很有味”、很特别?
例1:“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一个“吱”字,一个破折号就能写出高邮咸蛋的质细而油多的特点,声音的延长表现出油多并且在筷子的挤压下被迫出油的情形。
例2:“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这一文白杂夹句让人忍俊不禁,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语气和语调,其中蕴含的感情一目了然。
(四)考虑与教学相一致的课前预习以及相关后续活动的设计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其他传统节日的民俗、食物或者你在节日里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等。
四、结语
该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不仅要在“教”的方式、内容上着力,更要在学生“学”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学习活动,让其通过学习能掌握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了解到散文阅读的独特之处:不仅要体味精准的语言表达,更要在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琢磨出自己独特的情思。
摘要:散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端午的鸭蛋》为例,通过对几堂课的问题剖析来归纳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教学策略,来探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散文教学的方法。
8.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有效教学探讨 篇八
一、重视有感情的朗诵,领会散文意境
散文是情的文学,有着诗一般的情韵和行云流水般的美。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对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教师要避免让学生对散文进行机械背诵,学生如果没有感情上的投入,那无疑是无效的背诵,不仅难以领会到其中的意境,还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从而影响到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韵味,感受散文内部的精妙,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完善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阅读,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需要充分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兴趣。只有引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在阅读散文时准确把握文章的主线,更好地感知作者内心的情感,深刻领悟到散文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教学中,教师需要正确发挥“导读”职能,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情感发展的主线,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事迹以及创作文章时的历史背景,并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投入个人情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作品中浓浓的父子之情,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三、分析散文细节描写,欣赏散文的哲思美
为了保证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散文中的人、情、物、景等细节进行深入的分析,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学生深入探究隐藏在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各种情思,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历史背景及主观感受,深刻领悟散文题材中独特的哲思美。这是因为,在散文这类作品中,文章的写作焦点都不是表面可见的,作者不会为了单纯的叙事而叙事、为了单纯的写人而写人,它所表达的是对生活、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所以在文章中都会蕴藏着哲思美,这也恰恰是散文阅读的魅力之一。例如,在鲁迅《风筝》的阅读教学中,作者通过中年时代自己与青少年时代自己的对比,感受到了自己曾经因为信奉封建礼教而犯下的错误,但当自己下定决心道歉时,却又因为对方的“诧异”而让自己感到悲凉,所以文章中既有自己前后的对比,也有自己与朋友的对比,但是真正的写作意图却是在剖析封建道德的害人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多加强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进而体会文章的哲思美。
四、领悟语言细节,学会驾驭语言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开展情感教育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驾奴语言,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当教师手中握有优秀的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对散文语言的细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由于不同的作者其语言特点有所不同,所以师生可以分门别类地对那些清新自然、朴素明快、生动感人、犀利凝练的语言细节进行分析。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自然、朴素明快并充满生活气息的,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这句话中,一个“钻”字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加以修饰,让人感受到了春草的生机与活力,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春草带给人的鼓舞和快乐。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文中的细节信息,加深对文章语言和作者内心情感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强对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上的刺激,进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情感和语言驾奴能力,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引导作用,通过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情感上的积极投入,对作者创造的意境进行大胆想象和思考,进而让学生充分感受散文的情感美、形式美、哲思美等艺术特征,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散文阅读活动,不断提升语文综合素质。
9.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 篇九
教案
【学习目标】
1.整理新闻的基本知识,能够陈述考点要求和解题技巧。2.通过练习,能够说明题型特点。
3.依据典型例题,掌握解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4.通过强化练习,能运用解题技巧并做到规范答题。【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点拨法。【学
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印发卷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提问:由提问引出新闻访谈及其设题方向
二、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现代文阅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而实用类中的新闻阅读属于新设的考试内容,试题的编制、考查角度,还在摸索之中。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高考选文要求 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应重点关注。
三、明确目标
四、新课过程 :
1、明确考纲要求:(多媒体显示)
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
①迅速、准确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言特色;
③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⑤对新闻文本的写作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⑥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
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 ⑧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2、【自学指导】(多媒体显示)
(一)新闻的含义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3、整体阅读指导
新闻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根据新闻的特点,我们在复习时按照如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基本上就能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要点、方法:第一,看清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第二,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第三,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第四,辨析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第五,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第六,分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4、题型分类指导
以下是根据《考纲》要求,按照考查的不同考点和题型进行具体的方法指导。①、分析综合类,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题型解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两个方面。【方法指导】第一步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第二步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在原文中找准信息范围。
第三步组织答案。一种是直接从原文中摘出信息语句;另一种需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删去细节,或将分散、因为,感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感悟技能,启发、诱导学生感受语言信息材料,领悟语文知识。
10.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 复习 篇十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节选自《明史·海瑞传》)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布袍脱粟:
....(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市:
.(3)怒驿吏,倒悬之 倒悬:
..(4)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罪: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崔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年十八游学京师,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主儒宗之。年四十余,始为郡吏。以事系东郡发干狱。狱掾善为《礼》,瑗间考讯时,辄问以《礼》说。其专心...好学,虽颠沛必于是。后事释归家,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居无何,遵被诛,瑗免归。.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以事系东郡发干狱
以:
.(2)狱掾善为《礼》 .(3)辄问以《礼》说 .为:
以:
为:
(4)为度辽将军邓遵所辟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时李固为太山太守,美瑗文雅,奉书礼致殷勤。岁馀,光禄大夫杜乔为八使,徇行郡国,以臧罪奏瑗,征诣廷尉。瑗上书自讼,得理出。会病卒,年六十六。临终,顾命子寔曰:“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其赗赠之物,羊豕之奠,一不得受。”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 B.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 C.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 D.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及其终也/归精于天/还骨于地/何地不可/臧形骸/勿归乡里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C.“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被封为“太傅”。
D.“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5.(2015课标全国Ⅰ,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 和 末 高 丽 入 贡 使 者 所 过 调 夫 治 舟 骚 然 烦 费 傅 言 索 民 力 以 妨 农 功 而 于 中 国 无 丝 毫 之 益 宰 相 谓 其 所 论 同 苏 轼 奏 贬 蕲 州 安
置 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C.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1)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译文:
(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译文:
(3)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译文:
答案全解全析
1.答案(1)穿布衣,吃粗米(2)买(3)使……倒吊(4)加罪
解析(1)“布袍脱粟”为两名词并列,只能用作动词,解释为“穿布衣,吃粗米”。(2)“市”与“肉”并列,皆为名词,必有一词用为动词,“市”作动词,解释为“买”。(3)“倒悬”后面不能加宾语,此处带有宾语“之”,则为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倒吊”。(4)“罪”本为名词,此处用作动词,解释为“加罪”。
[参考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海瑞)乡试中举,代理南平县教谕之职。御史来到县学学舍,下属官吏都跪地拜见,唯独海瑞只作揖,不下拜,说:“(按规定)在御史台谒见御史,应当用属官的礼节,(可)这个厅堂是师长教诲生员的地方,不应该屈膝下跪。”(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老仆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买了二斤肉。”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惹怒了驿站的官吏,驿站的官吏把他倒吊起来。(有人报告海瑞,)海瑞说:“从前胡公巡察所辖各地,下令经过的地方不要招待。现在看此人的行装非常奢华,一定不是胡公子。”(海瑞)打开(他的)行囊,有数千两银子,收缴到国库里,派人骑快马把这件事报告给胡宗宪,胡宗宪无法加罪海瑞。2.答案(1)因为(2)学习(3)拿(4)表被动
解析(1)此句中的“以”,根据句意“崔瑗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是因为某些事情判断,应为“介词,因为”。(2)此句中的“为”,根据句意“监狱长善于学习《礼经》”,可确定应为“动词,学习”。
(3)此句中的“以”,根据句意“他常常向监狱长请教《礼经》的有关问题”,可确定应为“介词,拿”。(4)根据句意“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可判断此句为被动句,“为”和“所”连用,表被动。
[参考译文] 崔瑗字子玉,在他幼年时父亲去世,他专心好学,全能继承他父亲的学业。他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于是通晓天文、律历、数术、《京房易传》,诸多学者们把他当作宗师。崔瑗在四十多岁时,才任为郡衙的办事吏员。后来因事被关进东郡发干县的监狱。监狱长善于学习《礼经》,崔瑗受审讯之外,常常向监狱长请教《礼经》的有关问题。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颠沛流离之中也一心从事学问。后来官司结案回到家乡,被度辽将军邓遵征召。不久,邓遵被杀,崔瑗免职而归。
3.答案 A 解答此题,要注意运用排除法。首先“人”是主语,“夫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其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D两项。再由“归精于天”和“还骨于地”是两个相对应的句式,可排除B项。
[参考译文] 汉安初年,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同推荐崔瑗为年老有德的大儒,从政期间政绩突出,不应该让这样的人才长久处于下位。因此升任他为济北相。当时李固任泰山太守,赞美崔瑗的文雅,写信致礼殷勤对待。过了一年多,光禄大夫杜乔充任八使,到各郡巡视,他向朝廷检举崔瑗犯有贪污罪,于是崔瑗被征到廷尉狱。崔瑗上书为自己辩护,得以申理被释放。正遇上得病而去世,时年六十六岁。临终时,看看儿子崔寔说:“人是乘天地之气以生,到去世时,归精气于上天,还骸骨于土地。哪里不可埋葬尸骨,不必回归故乡。那些馈赠的物品,羊猪之类的祭奠,一概不得接受。”崔寔遵奉他的遗命,于是留葬在洛阳。4.答案 A “战国时为宫廷医生”错,应该是“战国时为宫廷侍卫”。5.答案 B “杀二宦者”不正确,原文为“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
6.答案(1)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
(2)樊陵后来凭巴结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职位,被有节操的人所鄙弃。
(3)荀爽曾去拜谒李膺,趁便替李膺驾车,回来后高兴地说:“今天竟能够给李君驾车。” 解析(1)数:多次。走:使……逃跑。以:因为。教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2)附:依附。为……所……:被。(3)谒:拜谒。因为:趁便替。乃:竟然。
[参考译文] 李膺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人。禀性孤傲清高,不大与人交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陈寔当成师友。
(李膺)最初被举荐为孝廉,后被司徒胡广征召,又升任青州刺史。郡守县令害怕他威严清明,听说后大都弃官而去。后再次被征召,调任渔阳太守。不久转为蜀郡太守,因为母亲年迈请求不赴任。转为护乌桓校尉。鲜卑多次侵犯边塞,李膺常常冒着飞箭流石,每次都击退来敌,敌寇非常害怕他。后因公事被免去官职,回纶氏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南阳的樊陵请
【高三语文散文阅读理解】推荐阅读:
高三语文阅读答题技巧10-13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07-22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前阅读背诵材料08-30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各知识点分类练习八08-04
安徽省铜陵市铜都双语学校高三语文 文言文阅读三复习学案06-20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高三语文教案09-05
高三语文练习09-24
高三语文励志10-19
高三语文学科总结08-02
上海高三语文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