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综合试卷

2024-11-25

小学数学数学综合试卷(精选16篇)

1.小学数学数学综合试卷 篇一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综合测试卷

一、算一算。(24分)

8-3=

2+5=

3-1=

5-5=

7+1=

6-5=

8-6=

3+2=

9-2=

4+4=

1+4=

9-0=

4+5=

6+2=

4-3=

0+4=

9-8=

6-3=

3-2=

5+3=

4+( )=8

6-( )=1

( )-2=7

3+( )=7

二、填一填。(4+4+8+4+12分)

1、按顺序填数。

7___5___3

2、哪一种图形多,在多的一行打上

○○○○○ ( )

☆☆☆☆☆☆ ( )

3、☆☆☆☆☆☆☆☆☆

一共有( )个☆ ,给正中间的一个涂上红色,它的右边有( )个☆ ,左边有( )个☆ 。把左边5个☆圈起来。

4、把2、8、0、6、3、5、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5、△☆ ◎ ○□

◎的上面是( ),下面是( )

○在☆的( )面,☆在○的`( )面

△在□的( )面,□在△的( )面

三、在○里填上+或-。(12分)

10○1=9

6○2○2=10

3○6=9

10○8○2=4

四、在○里填上>、<或=。(12分)

7+3 ○ 8

5+4 ○ 7

2+7 ○ 5+3

4-2 ○ 6

9-3 ○ 6

5+3 ○ 9+0

五、猜猜我是谁?(10分)

(1)我的前面是2,我是( )。

(2)我数到4,你再往后数4个,第4个就是我,我是( )。

(3)我最接近6,我是( ),我还可能是( )。

(4)从0数到10,我站在最中间,我是( )。

六、解决问题。(10分)

小红左边有5人,小红右边有4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数学数学综合试卷 篇二

一、试题要遵循新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笔者认为,这段话应成为我们编制试题的指导思想。在命题时,应根据新课标的评价理念,从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差异性,人文性等诸方面寻找编制试题的突破口。

二、试题要体现科学性

考试是用来检测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的手段之一,更是老师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因此,命题不能任意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不能在形式上过分讲求花样,不能用词模棱两可,在表述上为难学生,而应将科学的理念放在首位,以课标为标准,以教材为凭借,视学生情况为背景,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利于鼓励学生独自思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留下一定的选择空间和思维空间。

三、试题要具有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编制试题时,要注重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和实物为背景来考查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数学的生活性。

四、试题要充满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直观形象的刺激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可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灵活形象的卷面形式和丰富有趣的内容选材,增强试题设计的情趣品味,使学生喜欢试题,愿做试题,如将判断、改错题冠以“火眼金睛”、“我当小法官”等。

五、试题要体现差异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的考题设计也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增设“附加题”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以对具有数学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数学能力的天地。设计此类试题应注意下列几点:

1.“附加题”要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学生本身具有不同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所以题目要有合适的难易度。应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让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我能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进取。

2.“附加题”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中的条件,问题及所叙述的对象应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目的表述要简单易懂,让学生容易下手。只有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题目,学生才会感到有现实意义,才能使他们感到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逐渐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附加题”的分数不要计在总分中,只供学生选做,以免因分数的高低而挫伤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六、试卷要凸显人文性

3.浅谈小学数学试卷讲评 篇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试卷;讲评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容易忽视试卷的讲评。数学试卷讲评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检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易漏的知识点,通过讲评加以纠正和弥补,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课堂上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那么怎样做好数学试卷的讲评,上好试卷讲评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是在实际教学当中,考完试,教师批阅完之后,几乎每次试卷讲评课都是对答的模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错误了讲评课就成了批评课等教育方式是完成不了教学目的的。那么数学试卷应该怎样讲评,怎样才能使试卷的讲评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予以重视的课题。

一、目前小学数学试卷讲评的几个误区

(1)过分注重成绩,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试教育在每位老师看来都是用来衡量学生优与差的标准,让试卷讲评课演变成了“成绩对比课”。(2)只强调答案,不强调过程。每次试卷一到手,除了比成绩下来就是对答案,等于十,还是等于二十,A还是B,就这样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答案的比对,看似解决掉一份试卷,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素养并没有提高,学生只知道是这个答案,不知道答案是怎样得来的,如此看来这种试卷讲评是没有意义的。(3)挨个讲解,没有重点。从第一个题开始,讲到最后一个题,每个题进行透彻分析,将每个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剖析,讲完了学生们还不知道重点在哪,同时也产生厌烦的心理,达不到老师讲解完学生恍然大悟的效果。

二、对于小学试卷讲评的几点建议

(1)讲评前的统计与分析。首先将每个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统计每一题学生的失分率,统计哪几道题大多数学生容易出错,对典型的错误进行归纳,然后分析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之前课堂上教师没有讲解清楚,还是学生理解的有偏差,或是学生粗心大意。这样的话,讲解试卷的时候就能够胸有成竹,能透彻地向学生表达观点,讲解也会有足够的针对性。

(2)引导学生提前预习错题。要想讲解好试卷,不但要求教师课前备好课,而且要求学生做好讲评试卷前的准备。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分析自己的试卷,要求学生自己把试卷从头至尾分析一遍,尤其是将错题全部整理出来,弄清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前提条件。

(3)讲评试卷有及时性。考试完成,教师将试卷批阅完了之后就该及时进行讲评。批阅完成教师分析之后将试卷发放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紧接着就可以讲评试卷了。因为考试的过程,是给学生留出来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通常时间比较短,一般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还是比较模糊的,有的题目考虑的不够完整,有的题目是不会解答,而这些都是学生独立思考得来的结果,一般都是用心思考过的,如果在考完试不久就开始讲评的话,学生就会记忆犹新,能够立刻想起来自己独立思考过程中欠缺的知識,所以及时讲评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考试和讲评之间的时间间隔比较大的话,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疑问已经消逝,然后讲评起来学生犹如第一次接触,没有太大印象,对讲评试卷就产生不必要的阻碍,而且也会降低讲评的效率。所以及时讲评试卷,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试卷讲解的效率。

(4)突出试卷中重点的题目,适当地拓展题目所涉及的知识。不同的内容,考试题目不同,不同的考试题目,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课本中有很多知识点,每次考试难易程度都不一样,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讲评试卷的时候,教师要重点难点突出,可以适当缩减时间在易见的题目上,但是在学生普遍出错的问题上,应该精讲、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舍得花时间来讲透,也可以组织同学自主讨论、小组合作。在讲解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方法,适当拓展重难点题目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达到“讲一个题会一类题”的程度。

(5)讲评完后,做好考核。课后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全部理解了。教师应做到及时训练、及时巩固,力求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试卷上出错率比较高的题目,及所涉及的知识点,应该另外选择类似的题目来让学生做,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再进行探究和思考,彻底明白解题的方法。

三、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讲评好数学试卷,不但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考试、分析、讲评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阶段性地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过这个过程必须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最终突出实现数学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蒋晓忠.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及教学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4).

[2]黄喜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试卷讲评的艺术[J].才智,2012(06).

4.六年级数学综合试卷及答案 篇四

一、填空:(23分)

1、十亿五千九百四十万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

2、10个0.1是( ),8.5里有( )个十分之一。

3、近似数3.0的取值范围是( )。

4、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

5、被差数+减数+差役20,被减数是( )。

6、从4里连续减( )个0.06结果为1。

7、一件衣服单价100元,先降低10%,再提价10%,现在是( )元。

8、一个分数约分后是 ,原分数分子分母和是72,原分数是( )。

9、198厘米=( )分米=( )米, 2 小时=( )小时( )分钟

15日=( )小时, 650公顷=( )平方千米

10、一根绳子长75米,平均截成5段,2段是全长的( ),2段长( )米。

11、把4个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面积( )。

12、甲比乙多20%,甲与乙的比是( )。

13、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15厘米,圆锥的高是( )。

二、判断题(5分)

1、两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也相等。( )

2、一个水桶的体积是50立方分米,可以说这个水桶的容积是50升。( )

3、任何一个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都不变。( )

4、锐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角是30°,其余两个角可以是55°、95°。( )

5、A的 与B的 相等,(A≠0),那么B是甲的50%。( )

三、选择(10分)

1、下列式子中( )是方程。

A、4+χ>90 B、χ–5 C、χ=0 D、3+2=5

2、( )不能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A、平行四边形 B、等腰梯形 C、长方形 D、正方形

3、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与高的比是( )

A、1:π B、1:2π C、π:1 D、2π:1

4、盒子里有8个黄球,5个红球,至少摸( )次一定会摸到红球。

A、8 B、5 C、9 D、6

5、从甲堆货物中取出 给乙堆,这时两堆货物质量相等,原来甲、乙两堆的质量比是( )

A、7:9 B、9:8 C、9:7 D、9:6

四、计算(23分)

1、解方程式或比例(8分)

13— χ=10 8× +1.5χ=4

0.7: χ=15: =

2、用适当的方法计算。(9分)

3.5× +5.5×80%+0.8 8 ÷[7.8+ ×(2.75+1.25) ]

÷[( - )÷ ]

3、列式计算。(6分)

(1) 3.5比一个数的 少7,求这个数。

(2) 除以 与 的和,所得的商再扩大3倍,得多少?

五、求阴影部分周长与面积(单位:米)(6分)

六、解决问题(33分,1~3题,每题5分,4~6题,每题6分)

1、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现两人合做,完成后共得工资2200元,如果按完成工程量分配工资,甲、乙各分得多少元?

2、大厅里有8根圆柱形木桩要刷油漆,木桩底面周长2.5米,高4.2米,1千克的油漆可以漆6平方米,那么刷这些木桩要多少油漆?

3、张爷爷用篱笆围成如图养鸡场,一边利用房屋墙壁,篱笆长35米,求养鸡场面积?

4、小刚骑车上坡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原路返回下坡速度是10千米,求小刚上、下坡的平均速度。

5、用72块方砖铺了18平方米,那么铺24平方米,要这样的方砖几块?(用比例解)

6、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加工零件与乙、丙两人加工零件总数的比是1:2,甲、丙两人共加工135个,乙加工这批零件的1/4,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评价说明:

一、填空:

1、1059400000 ,11亿 2、1 , 85

3、2.95─3.04 4、,16

5、60 6、50 7、99元

8、9、2小时15分 19.8 1.98 360 6.5

10、,3 11、60分米,144平方分米

12、6:5 13、45厘米

二、判断:xkb1.com

1、× 2、× 3、√ 4、× 5、√

三、选择:

1、C 2、B 3、B 4、C 5、C

四、计算

1、χ=5 χ=2 χ= χ=

2、8 , 1 ,

3、(35+7)÷ ……(2分) (2) [ ÷( + )]×3……(2分)

=42× =[ × ] ×3

=63…………………(1分) =3…………………………………(1分)

五、周长: 面积:

6×2+4+3.14×4÷2……(2分) 6×4─3.14×22÷2……(2分)

=16+6.28 =24─6.28

=22.28米…………………(1分) =17.72平方米…………(1分)

新课标第一网

六、解决问题:

1、甲、乙效率比6:5 2、2.5×4.2×8÷6………(3分)

甲:2200×6/11=1200(元) ………(2.5分) =10.5×8÷6…………(1分)

乙:2200×5/11=1000(元) ………(2.5分) =14千克 …………(1分)

3、(35─10)×10÷2………(3分) 4、假设总路程是10千米

=25×10÷2 10÷5=2小时 ………(2分)

=125(平方米) ………(2分) 10÷10=1小时………(2分)

(10+10)÷3= 千米……(2分)

5、设:要这样的方砖χ块…………(1分)

72:18=χ:24 …………(4分)

18χ=72×24

χ=96 …………(1分)

6、─ = …………(1分)

135÷( + ) …………(3分)

5.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 篇五

班别: 姓名: 学号: 评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

3角5分=( )元 2.08米=( )米( )厘米

3吨40千克=( )吨 760平方米=( )公顷

2.0.9里面有9个( ),0.56里面有( )个0.01。

3.把50.05的小数点去掉,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 )倍;把36缩小到它的( )是0.036。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3.5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小军读数时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读丢了,读成三千零四,原来的小数应该读出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 )。

5.求130乘16与23的和,积是多少?写成综合算式是( ),这个算式要先算( )。

6.5999+59= ( + ),这是根据乘法( )进行简便计算的。

7.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底角是80,那么它的顶角是( )。

8.一套单身公寓的售价399700元,改写成用万元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万元;地球表面约有31600平方千米覆盖着水,改写成用亿平方千米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亿平方千米。

9.在校运动会中,小丽、小敏、小英和小李进行百米赛跑。小丽用了17.82秒,小敏用了18.11秒,小英比小丽快1.23秒,小李比小丽慢1.25秒。得第一名的运动员是( ),小李排在第( )名。

10.在校门口一条120米长的小路一旁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两端要插)。一共要插( )面彩旗。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 )内。(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下面算式不相等的是( )。

A、38109=38100+938 B、798=7100-2

C、27000254=27000100 D、184-65+42=184-(65-42)

12.一个直角三角形有( )条高。

A、3 B、2 C、1

1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只有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一定不是( )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D、等腰

14.围成一个正方形做游戏,每边站15人,四个顶点都有人,一共有( )人。

A、52 B、56 C、60

15.小林从一楼到三楼走了24个台阶,她家住六楼一共要走( )级台阶。

A、40 B、48 C、60 D、72

三、判断题。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6. 大于4.2而小于4.4的小数只有4.3一个。 ( )

17. 2时30分=2.3小时 ( )

18. 648-(48+23)=648-48-23 ( )

19. 把0.050化简后是0.5 ( )

20. 用3厘米、6厘米和9厘米长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4分,第22小题12分,第23小题12分,共28分)

21.直接写出得数。

6-0.3= 49+97+203= 1-0.97= 621+07=

10112= 0.49+0.5= 7.3+3.8= 42-426=

22.用递等式计算。

56.7-(32.6+0.36) 12330-96032

1732-5123223 (75+240)(20-5)

23.简便计算。

12556 6998+692

3.63-1.25+17.37-8.75 73101-73

五、动手操作。(本大题共3小题,第24小题2分,第25、26小题每题4分,共10分)

24. 一个救援队在加油站西偏南25o方向约600米的位置,发现了事故发生现场,请你在平面图上确定事故发生点的位置。

25.在点子图上画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再画出每个角都是锐角的等腰三角形。

26.下面是某地5路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图。根据图示,写出公共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

六、解决问题。(本大题共6小题,其中第27~28小题每题4分,第29、32小题每题7分,第30、31小题每题5分,共32分)

27.两个书法小组一共交了175幅作品,第一组15人,第二组20人。平均每人完成几幅作品?

28.学校新买来48套课桌椅,每张课桌96元,每把椅子37元,一共用了多少元?

29. 下面几种食品每1000克中钙含量的情况统计如下表。(3+2+2=7分)

(1)上面几种食品中,哪一种钙含量最高?哪一种最低?这两种食品每千克的钙含量相差多少?

(2)1000克带鱼、鸡蛋和猪肉的钙含量共是多少克?

(3)你会比较表中三种蔬菜的钙含量吗?请用将其表示出来。

30.同学们为玉树灾区捐款,四(1)捐款8500元,是四(2)班的2倍,四(3)班比四(2)班少捐150元,四(3)班捐款多少元?

31.一辆汽车自驾游从A市开往B市,3小时行驶了330千米。照这样计算,再行驶5小时才能到达B市。A市到B市有多少千米?

32.统计(3+2+2=7分)

光明小学今年一至六年级同学植树情况如下表。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棵) 12 20 25 41 39 43

(1)根据上表制成折线统计图。

光明小学今年一至六年级同学植树情况统计图

(2) 植树最多的是( )年级;王英所在年级的植树棵数排在第4位,王英是( )年级的同学。

6.小学数学数学综合试卷 篇六

一、请按要求作答。(共:38分,其中第5题4分,第12题2分。)、写一写。(3分)

读作:()读作:()读作:()写作:()写作:()写作:()、人民币的单位有()、()、()。(1.5分)考3、81比8多(),比81多8的数是()。(4分)

4、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它

答们相差()。(1.5分)

题5、2元=()角70分=()角

线35角=()元()角8元7角=()角6、68里面有6个()和8个()。(2分)一个数个位上是8,十位上是5,这个数是(),读作:

7、按规律填数和画图。(6分)(2)

8、写出

元65.1073.50元32.70元 96.00元)元()角()元()角()元()角()元()角(1)282115104个十位上是5的两位数:、、、。(2分)

9、(4分)

10、在里填上“>”、“<”、或“=”。(6分)元角20角元8角

11、(2分)

缺了()块。

12、()张

二、计算。

(1

4分)

1、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6

分)

2、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8分)

15+9-22=43-8+50=54+45-70=75-9-40=83-50-6=70-4+7=25+30-5=96-40+8=

三、看图列式计算。

(6分)

?只 25个1、2、?个

34只

和()张合起来正好是100。

= 个)

=

3、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的图形(挡住了2个)。

四、用数学。(共:42分,其中第1题4分。)

1、每条龙舟上有9个人,有3条龙舟,一共有多少个人?

=()

2、28个橘子,9个装一袋,可以装满()袋,还剩()个。

3、小强爸爸

我今年7岁 我今年35岁

再过10年,爸爸比小强大多少岁?(4分)

4、一年级合唱队有

=(4分)

()

32人。(猜一猜,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美术组可能有多少人?

科技组可能有多少人?

8人

29人 42 人

8人

29人 42 人

5、(6分)

我吃了20

我吃了9只害虫。

我吃了8只害虫。

三只青蛙一共吃了几只害虫?

=)

6、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多少个,填一填,涂一涂,算一算。

(1)(4

(2)在下面图中涂一涂。(4分)

(3)比少()个,比多()个。(4分)(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4分)

7.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试卷编制之我见 篇七

试卷形式:

一、卷面体现人文关怀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科的特点, 我们在数学卷面上作了点改变。

1.卷面附加关怀性语句

期中期末试卷使用激励语、提示语。如在卷首写道:“亲爱的同学们,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学期又快结束了, 你一定掌握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 现在就在这份试卷的舞台上秀一秀吧, 准备好你的道具:试卷垫、笔、擦子、尺子、草稿本等。开始吧!”卷尾写道:“同学们, 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相信细心的你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在题首、题末、中缝等空白处加上激励性语言, “下面都是你学过的基本计算题, 只要细心, 一定能做得既对又快”或温馨提醒的语句“小心陷阱哟”“多读几遍题, 你会更清楚的”等, 让人温暖愉悦, 学生定会情绪高昂地投入作答。这样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 而是极富情趣的智慧之旅。这样的卷面体现出考试的人文关怀, 能激发学生积极考试的情绪。

2.数学试卷的合理排版

一年级试卷的题目注上拼音, 可以解决学生识字困难。试卷的正文字体一般用宋体四号、小四号, 行距1.5倍。每一种类型的试题编号应保持连续。一道试题不要排在不同的版面上, 以免学生遗漏或造成阅读困难。卷面试题数量不宜过多, 要保证每道试题都有一个合理、大方的解答区域, 要保证在考试时间内绝大多数学生有15~30分钟的时间检查。

二、试题呈现形式生动、多样

低年级的试题尽量采用情境图和文字结合的形式, 还可以设计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想一想、涂一涂等多种形式, 使版面活泼, 答题形式多样。

试题的呈现形式改变纯文字描述的现象, 传统命题大多采用纯文字、符号来陈述和表示数学问题, 学生或感到抽象、枯燥, 或有理解题意的障碍。

“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试题力求图文并茂, 可画可不画的图一定作图, 方便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题意。其他试题也可以以实物图像、表格数据、图形图画、人物对话等多种形式加以呈现, 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建立在生动有趣的新颖形式上, 使数学试题变得题意明晰, 形象生动, 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发展载体。

试题内容:

一、命题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全面性、基础性)

在期末试卷的命题中, 应对基础知识全面考查, 既要注意知识覆盖面广, 又要突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操作技能的必要性。对基础知识的命题要严格执行课标和教材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面向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 要精选那些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 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理解的知识。

一般一份试题中, 知识点的覆盖率要达到90%以上;小学低年级试题难度系数为0.8~0.9, 小学高年级试题难度系数为0.7~0.8。

二、试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现实性、时代性)

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关系, 是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因此, 在试卷编制中, 可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体会到数学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用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1:判断

我每天去上学, 路上大约需要20小时。 (从今天起做生活的有心人吧!)

例2:选择

小明要把书包挂在墙上, 用 () 毫米的钉子钉在墙上合适。 (哈哈, 平时没注意吧)

(1) 15 (2) 13 (3) 40

例3:填空

我国的陆地面积是9600000平方千米,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 , 人口是1339724852人, 约 () 亿人。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要知道我国的基本国情哟!)

例4:解决问题

一个饮料生产商生产一种饮料, 采用圆柱形易拉罐包装, 从易拉罐的外面量, 底面直径是6厘米, 高是12厘米。易拉罐侧面有“净含量340毫升”的字样, 请问这家生产商是否欺瞒了消费者? (列式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说明)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呀!随着你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 你会发现你越来越精明了。)

小红的爸爸月工资收入是3880元, 现在新的个税方案是超过3500元但不超过5000的部分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他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他每月实际可以领到多少元?

现在命题要求与时俱进, 善于及时挖掘社会生活中蕴含的数学知识, 提取命题素材, 使数学试题焕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上题中所叙述的事件, 编制者的意图显然是要求学生不要为考试而解题, 而要从实际出发, 灵活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 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命题素材要与学生的现实世界接轨, 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在不减弱知识成分的前提下给纯粹的数学命题加以生活化的包装, 把对数学知识的检测放置在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中。这样的试题密切联系生活、联系社会,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体现了课程功能多元化的教学改革方向。

三、试题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实践性、操作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发展的重要形式, 考试是课堂教学的导向, 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实践促发展。

试题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的富有趣味的操作题。

例1:画一个底边为12厘米, 面积为36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剪一个面积为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请任意画一个钝角, 并测量、标出它的度数;在方格内画一个周长是14厘米的长方形。

这种剪、拼、画、量的题目对学生理解平面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是大有好处的。此类题方法多样, 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 又给了学生较自由的解题空间。

例2:用卡纸制作一个圆柱体, 并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可以借助计算器) 。

学生一定会饶有兴致地完成, 并赠送给老师或同学。这样学生要综合运用圆柱的表面积、体积计算等知识, 既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还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要有一定的思维性、探索性试题 (思维性、探索性)

传统的试题比较偏重考查记忆知识的再现, 思维含量少, 忽视了对方法、过程的检测。而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8.探究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教学 篇八

[关键词]试卷讲评 望 闻 问 切 练 集 避 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44

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在以往的试卷讲评课中,不少教师总喜欢面面俱到、就题论题,甚至“胡子眉毛一把抓”,加上缺少对试卷中知识点的客观分析、科学的讲评方法与合适的讲评策略,导致讲评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倡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应用到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上,找准病因后,再对症下药。

一、“望、闻、问、切”,找准病症

中醫通过“望、闻、问、切”来确诊病人的疾病,数学试卷讲评课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来辨析学生答题失分的原因。

1.“望”——观察试卷,明确讲评的重、难点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首先是“望”,就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的病变。同样,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试卷进行观察、统计、分析,这样讲评试卷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教师阅卷时应认真地做好调查分析:一是加强对试卷的分析,统计试卷中所考的知识点及分布情况,判断试卷的难易程度;二是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既要总体分析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又要逐项分析学生各题解答的正确率,从而确定讲评的重点和难点。如2012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统计分析如下表。

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哪些地方是试卷评讲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班得分率最低的试题知识点;二是平时教学中疏忽,在实际检测中达成度极低的教学“盲区”;三是如何达成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这一教学目标。

2.“闻”——耐心倾听,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其次是“闻”,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以分辨病情的虚实寒热。在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如可以让答对的学生来讲述解题思路,也可以让答错的学生来讲述解题过程,从中了解他们解题的真实想法。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后,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帮助学生分析哪里出错,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如有这样一道题:“一辆客车从天台到上海,8∶00出发,速度为90千米 / 时,12∶00到达目的地。14∶30客车返回,因高速公路封闭改走普通公路,速度为60千米 / 时,照这样的速度,这辆车能否于20∶00回到天台?”

分析:这道题的信息较多、较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有一位学生做错,我让他分析解题思路。他说:“先求天台到上海花了多少时间,12-8=4(小时);再求这4个小时开了多少路程,4×90=360(千米);接着求返回用的时间,360÷6=6(小时);最后算到达的时间,12+6=18(小时),所以这辆客车在20∶00时能回到天台。”我耐心地倾听他的解题思路后,知道他做错的原因,于是问他“返回是什么时候出发”,他一看原来是14∶30出发,顿时恍然大悟。

3.“问”——及时追问,分析错误的原因

通过“望”“闻”,教师能够了解学生一些明显的错误信息,但是试卷讲评不仅要知道学生错在哪里,更要挖掘出这些错误背后的原因,让学生懂得今后如何避免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那么,如何弄清学生错误的原因呢?“问”,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也可以是学生向教师质疑。

教师向学生提问,可以采用追问的方式。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试卷讲评课上,通过教师的有效追问,让学生明白对或错的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那么,教师如何进行追问呢?可以在错误处追问,因势利导地推进后续教学,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以在重要的知识点处追问,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使学生弄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目的。

如期末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四(1)班和四(2)班各选三名学生参加跳绳比赛,他们最近几次跳绳平均成绩如下:四(1)班,陈明116下 / 分钟,陈辉133下 / 分钟,李小芳158下 / 分钟;四(2)班,林君92下 / 分钟,王宇120下 / 分钟,何琳142下 / 分钟。怎样安排队员出场才能使四(2)班胜出?请填在表格中。”

分析:此题型平时练习较多,只要掌握了解题策略,是不会出错的,但有几个分析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通过让这几个学生讲解解题思路,我了解到:他们不是不会做,而是看错问题,以为问题中要让四(1)班获胜。通过询问,我明白了学生错误的原因,同时告诫学生今后读题一定要仔细。

此外,“问”还可以是学生质疑,即让学生说说通过分析后,对这道题或这份试卷还有什么疑问。通过让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学生质疑时,教师要给他们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且,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一一作出解答,不能为了赶时间置学生的疑问而不顾。

4.“切”——切准错因,明确教学的方向

切脉又称诊脉,是医者用手指按其腕后脉搏动处,借以体察脉象变化,辨别脏腑功能盛衰、气血津精虚滞的一种方法。通过“望”“闻”“问”,基本了解学生错误的题目和原因,但这只能反映一些表面现象,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也不能完全了解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评课上,还要进一步通过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切准学生答题失分的根源,为后面的教学明确方向。

如通过对试卷全面细致的分析和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造成2012年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基础知识、概念掌握不牢;基本技能不够熟练;解题缺乏思路,基本解题方法掌握和运用不熟练;计算能力不强,笔算乘除法该得的分得不了,造成无谓失分;审题不够仔细,解题较马虎;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

二、“练、集、避、补”,“对症下药”

切准错因后,就可以根据“诊断”,“对症下药”了。

“药方1”:“练”——纠正错误,有效练习

试卷讲评后,教师还要做个有心人,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布置有针对性、适量的作业等,让学生有内化讲评内容、反复巩固和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學习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后,学生计算的错误率较高,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法,对375×13+375×87、375×99、375×99+375、375×101等算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通过比较、反思,寻找乘法算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那么这类题目就不会难倒大多数学生了。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教师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面评和学法指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药方2”:“集”——收集错题,注重差异

学生个体之间虽客观存在差异,但不同学生的错误原因有其共同之处,如计算不够认真、审题不够仔细等,此类失分的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应加强习惯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失分原因往往五花八门,所以要想找到每个学生的失分原因并不容易,学生自己也往往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注重错题的收集,这样能够较好地弥补失分不当的归因处理,并有意识地对错题进行分类,从主客观原因分析每个学生的错误之处,使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原因了如指掌,那么试卷上的失分和错误就无处遁形了。如头脑灵活、计算粗心的学生A,失分原因是计算不仔细,而基础扎实、审题失误的学生B,失分原因是读题不够仔细,此两类学生通过两三次的错题收集,明白自己失分的原因是个人意识问题,就能找准方向,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错误;简便计算出错的学生C,失分原因是对运算定律的理解不当,不能依据数据的特点灵活变通,这类学生通过错题收集就会对一些特殊的数据产生兴趣,会主动寻找能简便运算的数据进行处理,使问题迎刃而解。

“药方3”:“避”——扬长避短,凸显优势

一个班级或多或少总有几个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他们解决问题错漏百出,可往往计算准确率高,这就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在力保计算不失分的前提下,掌握特殊类型应用题的特征,熟记如植树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路程问题、百分数应用题等的解题方法,找到关键点,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另外,通过试卷讲评课,了解到个别学生错误的原因不是不会做,只是书写速度极慢来不及做,往往试卷的第三、第四面空白,成绩总在60分左右徘徊。教师可针对学生的长处,让他改变答题顺序,从试卷的第四面开始做起,这样就避开第二面的计算题,先解答分值较高的题目。这样两三次考试后,学生考试分数渐渐上升,从60分到70分再到80多分。同时,教师可在日常促其加强数字的书写速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这个学生在期末考试居然一鸣惊人,数学考到100分,成为真正的“黑马”!

“药方4”:“补”——就短补短,同步向前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短处决定着我们能够到达的高度,只有把短处进行有效的弥补和提升,才能实现知识的整体性发展。学生的学习短处有学习习惯不良、计算准确率不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不强、基础概念应用出错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共同短处,不同学科的教师应该同时同步弥补,加强指导,减少简单机械的个人意识的错误原因,逐步消除计算不仔细、书写失误等的失分。另外,学生可根据单元试卷讲评和错题收集分析本,了解自己每单元知识的薄弱之处,教师协助补“薄”补“弱”,扫除失分的“短板”。

总之,将“望、闻、问、切”这四种中医上的诊断方法合理地运用到试卷讲评课上,能使我们及时把握学生的错误,挖掘出现象背后的真相,然后通过“练、集、避、补”等多重“药方”,对症下药,层层递进,扫除失分的“短板”,为今后的课堂教学、练习巩固等教学活动开出灵丹妙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9.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试卷 篇九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篇十

班级 实有人数 实考人数 总分平均分 优秀 及格 30分以下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二、卷面分析

(一)试卷质量分析: 本次试卷知识覆盖面全,涵盖了本册教材中的各部分知识点。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从卷面上看,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有66分。包括填空、口算、笔算、脱式计算、列式计算、判断、选择者几种题型。其中填空题20分,计算题36分,判断5分,选择5分。第二部分是综合应用。包括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两种题型,共计34分。第三部分是附加题,占20分。从试卷中试题来看,试题难度适中,题目比较灵活,学生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和对体的把握能力不强。所以,从总体看,学生做的不太好,优秀率仅为1.37%,及格率仅为58.90%。

(三)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做题粗心,无法保证计算的正确率,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脱式计算中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运算顺序,列式计算中有部分学生不会列综合算式活着有的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却不写脱式计算过程而失去了很多分值。从人行道画垂线一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差。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对试题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却不能够理解题意,不能灵活地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解题。

(二)学生答卷情况 从这次的答卷情况来看,与开学时的摸底考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填空题这部分知识,多部分同学发挥正常,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有些题目学生不能深入理解,失分较多。例如,6、7、8、10。计算题中,口算、笔算的正确率相对较高,只有部分同学粗心做错。但是脱式计算、列式计算错误较多。主要是学生不能够准确计算,平时训练的少导致而成。动手操作中,过马路如何走路线最短,这道题失分也很多。说明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题中,第4、5小题失分最多,学生归纳不能够正确分析理解题意。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答题后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2、重视课前口算的训练,加强口算、笔算能力的培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在以后的教学中多问、多学,避免教学中出现的遗漏或失误。

11.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几点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 价值 思路 开展策略

一、引言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指教师抽取一节课(或者更短)的时间来为学生讲评试卷中的考点,使全体学生都能扎实、稳固地掌握试卷中的知识点。一些教师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只是走马观花地进行错题讲解,导致学生听后依然难以把握考点,试卷讲评课流于形式,效率低下。为此,数学教师应探索试卷讲评课的思路与实施策略,以便最有效地达到试卷讲评课的目的。

二、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价值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一)为学生查漏补缺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以掌握的内容,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又难以面面俱到。通过考试,学生的知识漏洞便可一览无余。因此,试卷讲评的过程就是为学生查漏补缺的过程,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

(二)帮学生巩固知识

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对做过的题目进行回顾,并举一反三,联想到之前的知识点,这是一个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过程,因此是必不可少的。

三、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思路

在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应该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质疑,并着眼于为学生答疑解惑。

(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试卷讲评课虽然字面看来是“讲评”,其实应该当作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即教师应该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更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问题抛向学生,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认知。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修一条长4800米的公路,3天修了这条路的1/5,照这样计算,这路还要几天修完?”对于这道题目,多数学生都可以解答正确。但是教师不能仅限于此,而是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答这道题目可以有多少种方法?学生思考之后,从工程题数量关系的角度考虑得出了三种解决方法,从分数应用题数量的角度考虑得出了两种解决方法,还有的学生运用正比例知识进行解答。

(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试卷讲评课并非单纯的讲评试卷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学生自主质疑、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在教师讲解试卷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其加以鼓励和赞赏,并号召其他学生学习该生的质疑精神。

(三)为学生释疑解惑

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以及学生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为学生加以阐释,使学生巩固认识,受益匪浅。

四、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开展策略

小学数学试卷讲评课应该分三个阶段开展:讲评前,做好充分准备;讲评中,注重有的放矢与举一反三;讲评后,注重易错点集中训练。

(一)讲评前,做好充分准备

在讲评开始前,教师应该做足准备工作,了解试卷的难度系数,学生的得分率、易错点和易混点等情况。尤其是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试卷命题相对比较严格,也能反映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所以更需要教师加以重视。教师应该在试卷讲评之前对这些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和记录,从而在具体的讲评过程中就会更有针对性。

(二)讲评中,注重有的放矢与举一反三

在小学数学试卷讲評课上,教师应该注意根据讲评之前所做的准备和所确立的目标,有的放矢,为学生提供举一反三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例如题目:“大小两个数,和是34.34,如果把较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就和较大的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是( )和( )。”在个别学生解答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探讨解题思路,得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两道类似的题目:“大小两个数,和是12.12,如果把较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就和较大的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是( )和( )。”“大小两个数,和是25.63,如果把较大的数小数点向左移一位,就同较小的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是( )和( )。”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学会了举一反三,就会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讲评后,注重易错点集中训练

试卷讲评过程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试卷讲评课的结束。对于学生的易错点,教师应该布置集中训练,使学生能够经历“意识到错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并改正错误—通过训练纠正错误”的过程,使每一节试卷讲评课都能真正落实,真正达到最终目的。

五、结语

12.从数学综合实践看小学数学教学 篇十二

一、关注学习体验, 激发求知欲望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所以, 在教学之前, 我们要让学生先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然后在课堂上得以展示, 让学生研究,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 研究数学问题。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发掘出来的, 所以, 探究兴趣就比较浓。

比如, 在教学平均数知识前一个月内, 我让学生回家统计每周家庭的用水量, 然后回到学校, 分别交流各自家庭在这一个月内的用水量, 先让学生比较一下, 哪一个同学家最会节约用水的, 哪一个家庭浪费水比较严重, 哪几个家庭的用水量相差不多, 一个家庭一个月到底用多少水才是正合适的。这时候, 学生通过比较, 根本解决不了我提出的问题, 因为在每一周里, 各个家庭的用水量都不一样, 有时这周王林家比小明家用水多, 但是第二周小林家又比王林家用水多一些, 如何比较呢?当学生的思维处于不知道的情况下, 这时, 我们再引入平均数问题, 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好平均数的教学。如果我们没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来搜集这些数据, 而只是在课堂上投影出现一些数据来让学生比较, 那么学生一定不会对我们出现的数据产生兴趣, 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些数据的形成过程, 没有体验到探索的过程, 也就引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学生只有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事先体验了, 当他们的思维处于困惑的时候, 那么, 他们才能有一种探究的欲望, 才能想把知识学好, 而如何他们对所学习的知识事先没有体验, 那么学生也就不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共鸣。所以, 在教学数学之前,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让学生先体验一把将要学习的知识, 让其自身产生谁知的冲突, 激发学习欲望。

二、构建实践平台, 培养探索能力

数学教学只是老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的数学学习材料, 让学生调动已经拥有的数学经验, 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形成新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经验。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为学生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经验提供一个平台,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用权学生能充分、自由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 选择恰当的总是是关键。这些问题可来自教材, 也可以由教师、学生开发。”所以,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时, 我们要构建实践的平台, 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样,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也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

在教学完“百分率”内容之后, 我就组织了一次实践活动, 让学生走进社会, 走进家庭, 来了解一引起百分率的应用。结果, 有的学生在家用种子做实验, 来算一下种子的发芽率, 有的学生走到厂矿企业, 来了解一些有关百分率的事情, 更有的同学来到各大银行, 来调查各种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并在一起研讨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存款有不同的利率。这样,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而且提高了他们各方面的素养。比如一位同学在调查银行的各种存款利率之后, 就写了一份分析报告。基本内容就是如果是经常用到的钱, 那么就用卡或短期存款, 因为这样虽然利率小了点, 但是用起来方便, 而对于长时间估计不用的钱。那么, 我们就可以存成定期, 每月有固定收的人群, 可以采用零存整取的存款方式。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把每一种存款的利息都分析出来。后来, 我让他把这一份报告贴到学校的画廊里, 引起了许多同学的关注。这样, 不仅让他巩固并拓展了所学习的知识, 同时也对他的社会情操有了一定的教育。

三、提供实践资源, 体会数学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 往往很多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形成, 由于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而只能硬性地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体会不到一点数学的价值。所以, 在数学教学时, 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实践资源, 让学生能当堂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教师给出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比如, 在学习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时, 我当堂就给学生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来让学生:让学生亲自来测算一下教室的长、宽、高, 来让学生计算一下, 如果我们刷涂料, 得涂多大面积。问题一提出, 学生纷纷对教室进行测量起来, 并算出了表面积, 因为教材中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 (长×宽+长×高+宽×高) ×2”, 所以当学生量出教室的长、宽、高的时候, 就迫不及待地计算起来。所以, 好多同学都运用了所学习的知识来计算了。这时, 我就问, 那教室的窗户也需要刷涂料吗?我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 学生就马上知道在求刷涂料的面积时, 还要把窗户给去掉。这样, 在我的一步步提示下, 学生基本上学会了如何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了。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13.小学数学六年级试卷分析 篇十三

新华小学 石小强

一、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平均分只有60分,反映了本班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两极分化较严重,15℅的学生数学素养较好,都能在90分以上,而33.℅的学生不及格,平均分就难提高上去。优等生成绩不完美,总有差错,100分几乎没有,说明学生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系统处理数学知识的能力尚未建立。

本班的学困生已成现实,难以改变,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实在不行,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和耐心去精心辅导,所以尽可能让他们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让他们切实掌握。

二、试题具体分析

1、学生答卷整体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开看,还算可以。每个大题的答题率都在60——70之间,只有解决问题的第2个题目,在44.8℅不大理想。而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习题正确率在100,难能可贵。其余较好的有文字题的第2小题,让学生用方程解答,刚好有复习到。本次的解决问题比上学期要好,答题率都在70℅左右,有关计算的习题也算可以,都在75℅左右。答题情况较弱的是填空题、选择题、问题解决等这些认知水平较高、需一定解决能力的习题。

2、细化分析:从试卷安排顺序逐步进行分析,以便科学合理的反映本班答题情况。

项目一:认真思考,准确填空。(19)

⒈考点:有1个小题,侧重于倒数、化聚、分数乘除法、扇形统计图、圆环面积、圆面积的推导公式等。

⒉答题情况:本题的得分率在67.5℅,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全班只有1位学生全对,而错误率最高是第7小题,将圆展开后,拼长的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还有圆环小路的面积计算。部分同学对():8=10/()=()÷20=0.25=()类型的题目掌握不够好,更需强调“谁在前,谁在后”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

⒊失分原因:一是知识点记忆不深刻,如最小的合数;二是转化意识不强,如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理解不透;三是对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到位。

⒋今后教学要加强:一是知识形成的展开过程,更加重视直观教学;二是基础知识的回忆和理解;三是讲究策略和方法。

项目二: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8)

相对于数学学科特点,计算能力的测查是必测项目。而计算离不开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文字题等。而文字题,从新教材来看,并不突出,课本中这种类型的习题根本找不到,但每比检测总有这样的习题存在,不得不重视。

⒈考点:主要侧重于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等; ⒉答题情况:一是口算的答题率有81.5℅,其中只有两题是分数加减法,错误率最高的是、0.3×、×

7、×÷×等题。二是递等式计算,答题率在75.4℅,往往是过程基本正确,结果错误较多。三是解方程的答题率在78.6℅还算可以,形如x-x=24题型,错误率较高,学生就是不能将乘法分配率进行迁移。四是文字题,平时做得比较少,但答题率也在85.4℅,尤其是对用方程解决文字题较好,这跟复习时刚好碰到有关。

⒊失分原因:一是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法还不够熟练,缺乏观察数据特点,盲目计算,分数和小数乘法的能力不是很强;二是学生基本已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但往往由于粗心结果错误较多,对简便方法掌握不够,原因在于不能先观察数据特点进行合理计算;三是解方程的能力不强,尤其是稍复杂的方程,学生还没有与乘法分配率进行联系;四是文字阅读能力较差。

⒋今后教学:一是更加突出计算能力的教学,照准机会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安排一定的计算练习,形成较强的计算方法;二是突出乘法分配率的教学,尤其是方程;三是平时教学也要适度增加一些文字形式的习题,供学生练习。项目三:活用知识,解决问题。(25)

⒈考点: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本张试卷涵盖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圆周长的计算。

⒉答题情况:一是对分数除法问题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但也有多样方法,其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不透彻;而错误的方法也很多,粗略统计有11种,有些答案正确,但说不出原由,有些答案乱套,没有思路,学生想法不一,就是没能找到正确的数量关系。二是对按比例分配计算能力掌握较好,但学生对长方体棱长的数量回忆不够,盲目计算,导致此题答题率只有44.8℅,问题在于没有将求出的长除以4,算出一条长的长度,缺少知识的系统性。

14.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篇十四

一、你会填吗?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万位在第( )位。

2.( )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 ),( )个一千是10000。

3.8007里面有( )个千,( )个一;1056里面有1个( ),5个( ),6个( )。

4一十一十地数,把90前面的两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写出来。

( )、( )、90、( )、( )

5.4米=( )分米50分米=( )米

7厘米=( )毫米90厘米=( )分米

6.你能在○里上填上“<”、“>”或“="吗?

500m○4Km30cm○4dm25dm○25m

7.根据300+320=620,直接写出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

620-320=( )620-300=( )

8、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写作:写作:

读作:读作:读作:

9.你会找规律填数吗?

① 658659

② 44804490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计算7×3和21÷3用同一句口诀。( )

2、( )×5<45括号里最大能填8。( )

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

4.3424百位上和个位上的4,表示的意义相同。( )

5.排在698后的三个数是699、700、701。( )

6.6个一百写作6100。( )

7、1米等于100厘米可以用1m=100mm表示。( )

8、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两位数多89。( )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从2080起,一十一十地数,数( )次数到2120。

①2②3③4

2.黄花比红花多10朵,红花有40朵,黄花有几朵?正确算式是( )。

①40+10②40-lO③40+40-10

3.小华身高14( )。

①厘米②分米③米④千米

一、我会填。(25分)

1.36÷4=9,这个算式读作( ),其中除数是( ),商是( )。

2.8+22=30,54-30=24,把这两道算式改写成一道算式应该是( )。

3.40÷8=5可以表示40里面有( )个( );也可以表示40是( )的( )倍;

4.7的2倍是( ),32是8的( )倍。

5.正方形有( )个直角。 3个正方形共有( )个直角。

6.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 ×( )< 30( )× 9 < 62( )×7<61

7.认真观察下图中的各个角。(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8.下面的图形通过平移重合的有( 和 ),通过旋转互相重合的有( 和 )。(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9、

算式是□÷□=□

10、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 )里。

35÷742÷67×772÷836÷6

( )>( )>( )>( )>( )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 )里。(3分)

1、得数是6的算式有( )。

①12÷2 ②54÷6 ③30÷5

2、( )比直角小。

①钝角②直角③锐角

3、这些现象中( )是旋转。

①电扇②公园的缆车③飞机的.螺旋桨④拉抽屉

三、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5分)

1、4×7和7×4计算使用的是同一句乘法口诀。( )

2、64―48÷8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

3、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

4、一个三角板只有一个直角。( )

5、在一个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会变大。( )

四、计算乐园:

1、口算。

560+400=400+430=60-37=730-400=

1000-800=72-8=1500+600=490+60=

710-300=240+150=40+90=60-28=

2、估算。

291+304≈587+411≈323+312≈

797+202≈601-304≈384-294≈

3、列式算一算。

五、笔算。(带※的需要验算。)

※447+492=※926-395=

906-712=63÷8=327+368=

生活乐园:

六、解决问题。(24分)

1、一本书共有498页,小亮已经看了225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水果店共进了637千克西瓜,上午卖出182千克,下午卖出310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3、教室里有8行桌子,每行8张,又搬进30张,现在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

4、一根电线长45米,每5米截成一段,一共可以截多少段?

5、有49颗纽扣,每件上衣用5颗,最多可以做几件上衣?还剩几颗?

6、

29元一箱比蒙牛贵18元

(1).每箱伊利牛奶多少元?

(2).妈妈带100元钱,买2箱

评分标准

本次测试满分120,其中卷面分5分,评分标准如下

一题每空1分共36分

二题16分每小题2分

三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四题1、口算每题1分共12分

2、估算每题1分共6分

3列式计算每题2分共4分

五题笔算

验算题每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4分

六题每题3分共21分

一、直接写得数:(20分)

17+4=30-19=80+8=12×4-4×4=

8×3=54÷9=61+29=8×8+2×8=

92-42=13+82=4×7=( )-7=19

270+110=540-400=9×6=( )÷4=7……3

53-7=38÷9=10×5=42÷7=( )÷8

二、竖式计算(12分)

75+457=246+187=867-684=1000-569=

三、横式计算(9分)

26×3234+342647-375

四、先估算,再计算(4分)

811+189941-383

估算:_________________估算:_________________

计算:_________________计算:_________________

五、列式计算(6分)

1、3个3相乘是多少?

2、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差多少?

第二部分概念(25分)

一、填空(19分)

1、读出或写出下列各数:

850读作:( )七百零八写作:( )

2、6个百,4个十和3个1组成的数是( )。

3、1000里有( )个200。

4、最小的三位数与55相差( )。

5、与399相邻的数是( )和( )。

6、数射线abc

550560570580590600610

⑴写出a、b、c所表示的数:a=( ),b=( ),c=( )。

⑵写出b相邻的整十数:( )b( )。

7、100分钟=( )小时( )分钟20千克=( )克

8、4□3>422,□里最小填( )。

9、8+□12,□可以填( ),其中最大填( )。

10、小丁丁在数位表上用小圆片放出437,小巧添上了一个小圆片,现在这个数可能是( )。

百十个

●●●●●●●●●●●●

15.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初探 篇十五

一、活动内容的选择:精当

选择恰当的活动内容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首要工作。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相符, 将关系到活动开展的成效的优劣。

活动内容的选择有以下途径:

1. 来源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作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同样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活动内容形式较多, 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过了上、下、左、右等方位后, 可以联系班级学生的具体座位, 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如在三年级学完“米的认识”后, 可以安排“小米尺告诉你”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宽、高, 测量自己的身高等活动, 牢固掌握“米”这个长度单位。

2. 教材中延伸

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当学生学习了一定的内容后, 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 组成活动课的内容。如在学生逐步了解、掌握了统计的有关知识后, 可让低年级学生从课表中统计每个星期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各上几节课;可让中年级学生调查全班同学家里的电话、电脑、空调等的件数;可让高年级学生调查一周内学校的菜谱情况等, 并绘制成统计表。另外, 还可以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探讨有关教材以外的数学知识, 如植树问题、年龄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

3. 学习中生成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也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好材料。如在学生学了大数目的估计后, 不少学生就会产生怎样估计一叠白纸的厚度、一捆电线的长度等问题,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些问题设计一些活动, 使学生在实验、探究、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的开展:灵动

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实践中去, 在“操作”“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体验和感受生活, 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 在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活动的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使学生在动手中研究学习, 在研究学习中动手实践, 在研究学习、实践操作中探究、创新。

例如学生在研究、探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后, 教师可组织学生探讨如何计算圆形花坛、圆形钟面、圆形桌面等实际生活中的面积, 由于在计算中没有圆心标示, 没有现成的直径、半径, 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动手操作才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时, 可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 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组织教学。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 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 发现规律, 得出圆锥体积公式;最后应用公式, 计算一圆锥体沙堆的体积。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所需要的数据, 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学生在操作中学、在实践中学的指导思想。

三、活动过程中的指导:适度

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但是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 更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更加强调教师的有效指导, 要求教师讲究指导策略, 根据学生的实际给予适度指导。

在实际的操作中, 教师的指导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 指导学生学会制订探究计划

对于一些较小的专题, 要指导学生拟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做到解题时心中有数;而对于较大的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时应首先考虑行动计划, 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等。例如在“春游中的数学问题”中, 可让学生独立设计组织一次春游活动, 从安排车辆、到选择合适的行车路线、到灵活买门票、再到选择合理的参观游览路线等, 这些问题在学生的实践活动前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2. 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与反思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不仅要留些时间让学生评价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等的掌握情况, 更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在反思中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认清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找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产生自我完善的心理, 最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16.小学数学数学综合试卷 篇十六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小学毕业班;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68-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近些年的各级各类教研展示活动来看,老师们已经在新授课中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体现出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但对于复习课、练习课和试卷讲评课普遍鲜有尝试。尤其是试卷讲评课,很难磨成精品。

一、观察:小学毕业班数学试卷讲评课现状分析

数学教学具有严谨性与连续性,小学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注重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点的复习,又要在新知教学中注意与初中学习的衔接。六年级下册教材大都安排一个单元的总复习教学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复习梳理,夯实基础,建构知识体系,以达到触类旁通之效。测试是对复习效果进行阶段测评的必要手段,复习过程中自然离不开试卷讲评。但是综观当前小学毕业班的试卷讲评课,讲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具体分析如下:

1.重成绩统计,缺原因分析

数学教育教学的长远目标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但数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很多地方,小学毕业班的考试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学校便会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个人绩效考核直接挂钩。现实面前,很多教师不得不更加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每次测试后,教师会更热衷于根据分数统计出优秀率与合格率,计算出班级综合成绩,而对试题的设计用意、学生的出错原因,以及个体的成绩分析却很少关注。另外,由于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会认为试卷讲评课没有必要像新授课那样精心设计,只要随手拿上学生一张试卷就可滔滔不绝讲上四十分钟。缺乏充足准备的讲评课,必然会导致试卷讲评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2.重教师讲解,轻学生参与

在很多试卷讲评课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似乎早已被遗忘,教师只抓两个环节:教师讲授与学生订正。教师是强行指路,把学生原本多样的思路硬生生地挤进自己设计的羊肠小道……教师声嘶力竭之余还会抱怨:“我都讲了N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

3.重知识掌握,轻能力提升

在很多试卷讲评课中,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单一,只看到表面上的错误,就解答而解答,对问题的分析、策略的选择仅仅点到为止。就题讲题、缺乏变式与拓展,更谈不上沟通不同板块知识间的联系。课堂没有交流,缺乏互动,没有情感的融入,自然不会有学生能力的提升。

4.重整体推进,轻个人发展

班级学生之间在认知倾向、思维类型、学习快乐度等方面都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但在试卷讲评课中,为了追求所谓的“短时高效”,教师基本无视这种差异,讲授方法单一,课堂更加注重整体推进。教师可能会重视班级大部分群体的学习感受,而对于优秀学生是否能吃饱,后进学生能否真正解决问题基本无暇顾及。

二、思考:小学毕业班数学试卷讲评课要基于学生的需要

教育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需要决定存在,试卷讲评课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只有真正契合学生的需要,试卷讲评课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1.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由于现实“小升初”的压力,日常模拟测试会给小学毕业班的学生带来一定的紧迫感。每次检测结束,学生会存在强烈的渴求,期待尽早能上试卷讲评课,渴望得到教师的指点和评价。教师应该抓住这种期待,趁热打铁,及时批阅讲评试卷,让学生知晓错误,强化印象。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若缺乏新鲜元素,就容易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鉴于试卷讲评课本身的特殊性,教师更应该带着对学生的理解走进课堂。学生需要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中教师就要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度,以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个体的被尊重。

2.聚焦学生的知识缺失

检测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评价手段,“书面测试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的设计和实施书面测验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但是“评价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所以智慧的毕业班教师,往往会通过试题的批阅与评讲,剖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及时对症下药,以弥补学生前期所学的不足。从而真正使试卷讲评课成为师生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反思总结,进而调整后续复习计划与方式的有效途径与手段。

3.重视学生的能力提升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需要便是实现自我价值。对于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来说,若能得到老师或同伴的注意与赞赏,自己就会信心大增。在试卷讲评课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倾听试题讲解的需要,也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细致讲解的必要,讲评的关键在于缩短学生思维与问题解决途径之间的距离。

试卷讲评课既要关注课堂短期目标的达成,更应该着眼于学生能力与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所以试卷讲评需要留白,学生能独立订正的问题教师不必讲评,学生能讲评的问题教师不必干预;学生能将问题改编或迁移时,教师应大加鼓励。只有这样,学生能力提升的目标才不会沦为一句口号。

三、实践:基于学生需要的小学毕业班数学试卷讲评课实施策略

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毕业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不良现状,教师们也觉察到其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多教师或多或少的也尝试过改变。可是在大班教学现状下,教师们也有着一肚子苦水:简略讲评吧,生怕“后进生”不能理解;详细解说吧,又担心“尖子生”嫌无趣;当“甩手掌柜”、让学生自评自说吧,确实能提起学生兴趣。可是有限的课堂时间哪能都这样“折腾”?试卷讲评课究竟该何去何从?一味地抱怨不如带着问题去实践,笔者在对毕业班学生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endprint

1.策略一:即考即评,自主批阅

小学毕业班数学检测的氛围是严肃而紧张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是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在检测过程中对于每道试题都有着详细分析后的冷静思考。艾宾浩斯记忆研究规律表明,遗忘的进程都是先快后慢,为了超越遗忘,必须在遗忘的临界点及时巩固,这样才能保持最好的记忆。又正如前文所述,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有着上试卷讲评课的迫切需要,教师完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在考试刚结束就开始讲评。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学生收拾课桌,桌面仅留考试卷与一支红笔。教师随即通过课件呈现出试题答案,学生对照答案批阅自己考卷。接着教师着重讲评难题、易错题。讲评后一定要有学生的反思,可以先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出错原因,然后由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表考后感言。

采用这种试卷讲评策略,教师在课前花费的精力更多。首先教师必须提前熟悉试题,写出答案,要知晓每道题的编制意图与整张试卷的重难点;其次,在学生考试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的巡视来了解学生的易错点与困难之处;再次,要设定相应的班级考评机制,督促学生紧跟批阅与讲解步伐;最后,教师还要做好后进生的后续补差工作。只有做好以上几点,“即考即评式”的试卷讲评才能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考试时必须养成认真细致的习惯。

2.策略二:错例提问,自主申报

学生以为的困难,教师可能已讲解过多次;教师认为的难题,学生也许很快就能找到答案。教师绝不能自以为是,只有从学生的视角来分析问题,试卷讲评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比如为了考查学生对圆柱表面积的掌握情况,教师特意设计了给双层蛋糕抹奶油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奶油的实际问题。教师原本以为课上需要作重点讲解,可学生却很不以为然,认为只需把小圆柱最上面抹奶油的面往下按,求出两个圆柱的侧面积加上大圆柱的底面积即可。

采用“错题提问,自主申报式”讲评,师生都要在课前做充足的准备。教师需要认真细致地批阅试题,了解每题的错误率。随时记录,典型错题,及时进行错因分析,记下学生的不同思考方法。教师至少要在讲评前一天将试卷分发到学生手里,学生需自行订正、反思,对自己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

课堂开始即应是错题提问环节,学生大胆抛出自己不能独立纠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意见将问题分为三档:“一星难题”通过组员帮扶的方式解决;“二星难题”的讲评由学生个体申报,上台讲解;“三星难题”需在商讨的基础上由小组集体申报。明确课堂流程后,学生在相互启发、交流碰撞中,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并在暴露中加深认识、完善建构。

学习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若能得到真正的彰显,这样的试卷讲评课,学生又怎能不喜欢?

3.策略三:整理错题,归类存档

试卷讲评的时空不能局限于课堂,错误能否成为资源还需看课后。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及时订正错题,还需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把每次检测出现的典型错误收纳其中,并且把错误原因和正确方法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在旁。“错题集”的逐渐加厚,也就意味着学生的知识积累日渐增多。

每学期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承办“错题交流会”,交予学生主持,让学生在交流中再认自己的错误,分析他人的错误,目的在于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以提高复习效率。

试卷讲评课是数学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需要师生双方的精心准备,需要师生、生生、组际的多维互动。无论采取何种讲评方式,关键是学生要能在过程中感悟、发现,完善知识建构,提升学习能力,提高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徐瑞泰

Abstract: Paper assessmen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last-year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especially for general mathematics revision before graduation. Conventional paper assessment can not be directed at the core issues with little effect. Effective paper assessment must take novel strategies to spark students interest,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cooperation and give full play of their autonomy, and focus on the key problem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ence.

上一篇:血透室出科小结下一篇:北大学子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