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阴晴教案

2024-07-18

画里阴晴教案(精选2篇)

1.画里阴晴教案 篇一

画里阴晴

吴冠中

课文导读:

古人主张“,诗中有画,诗中有诗”。绘画是用线条、色彩表现画家心中的诗意。文章、诗歌、绘画既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主观情感的表达。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诗人、画家眼里,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再化而为诗,绘而成画,风格的差异就更大,呈现出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瑰丽画境。

本文着重谈论对阴晴的感受。西洋风景画家热衷于表现阳光的变幻,中国西画家也都陶醉于阳光的强烈色彩感。作者受中国诗歌和水墨画文化传统熏陶,对微风细雨的阴湿景色却情有独钟,并用油画、水墨两种技法表现阴雨的美,在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出独具分咯的新画作。作者的独特感悟,定会给你许多启示。

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2010),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妖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

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含蕴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景色却格外地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已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对象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

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该定居到油画布上呢,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了!

2.画里阴晴教案 篇二

一、反思记录得失

教学过程中那些诸如预设教学目的、引导课堂共振等做法, 课堂中一些随机应变的措施, 各种教学思想变通应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创新的细节等等, 详细完整记录下来, 对以后教学时在此基础上有效完善、推陈出新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而记录下课堂教学中那些疏漏失误、有失偏颇之处, 对它们进行梳理、反思, 并对其作深刻的探究和剖析, 可使得我们对自身教学习惯有更深的认识。

在《画里阴晴》的教学设计上, 把抽象的观点用作者自己的画作进行匹配, 比较容易理解, 是一个由浅入深实现快速有效引导的成功之处。但是在对第一段的解读上, 对“湿”这一字的重点抽读上, 只是停留在对写法的分析, 没有深入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意境美, 从而显得和下一段过渡的生涩。

由此想到, 之前上过的选修文本《氓》时的情景:

本课时整体感觉比较满意。总结起来有两点成功之处。

(1) 镜头设计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镜头设计要考虑故事情节、人物、背景 (景、物) 、设计意图说明, 要求学生说明或描述设计内容及设计目的, 能激发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情节、人物性格、 情感心境。让学生尝试当导演, 符合高一学生的表现欲望, 能使他们的才情与创造性得以发挥。

(2) 古代民歌与当代流行歌曲交相辉映。《氓》是反映爱情的民歌, 是选读课文。它包括了一个记叙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婚变、 被抛弃的完整过程, 在不同阶段适当地联系当下流行的爱情歌曲, 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另外, 引用了王国维、纳兰性德等人的诗词, 也丰富了课堂内容, 增添了语文课堂的诗意性。

二、反思记录真知

我始终尊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他们总会迸发出一些让教师始料未及的认知火花, 无论成熟的或是玩笑的, 只要是有益于课堂的, 教师都应当予以充分肯定。这既是对学生的赞赏也是对课堂思维活动的激励。很多时候学生的这些见解也恰好会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 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顺着这些思维教学有时候会更有效达成教学目的, 反之亦然。比如在比较东西方画作的异同时, 有学生从气势的角度进行分析, 与教师预设的角度 (笔调和色调) 不相符合的时候, 如果一味固执引导学生沿预设去思考, 而没有认真接受甚至考虑学生的观点, 则很容易会导致课堂思维的中断, 从而产生被排斥感而降低学习兴趣。

又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时, 当老师讲到, 李白一生“云游四方”“酷爱隐居”时, 有学生提出这样的见解——

我不同意余秋雨《梦西湖》中对古人隐居的看法。所谓文化的浪费, 应是指文化的消耗, 与其说隐居者“影响了文化的突进”, 不如说是“保留了文化底蕴”;与其说他们“把一切埋进了一座座孤山”, 不如说是“把文化的火种隐藏到了世俗到不了的地方”。他们所代表的是一种清风朗月般的美丽, 他们在独善其身中进, 在繁芜喧嚣中退, 进退都没有被红尘的玷污与湮没。他们是喧嚣世间中冷静的灵魂, 为燥热的社会注入的一抹清凉。在一定意义上说, 他们是在创造着文明与文化。

这些比较独到的见解虽然与教师的预设有一些不调和, 但这些恰恰是最珍贵的学生的思维创造, 应该值得珍藏并加以赞扬。

三、反思记录再创作

中学阅读教学要求师生对教学文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也发现要让师生一个文本的阅读者转变为文本的对话者, 必然要经历二度创作的过程。“二度创作”的形式有转换文体的“二度创作”、转换内容的“二度创作”、模仿句式的“二度创作”。在每一次课后反思中, 详细记录下学生的理解和创作点滴, 既有利于当次教学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可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照。在教《画里阴晴》时, 有学生结合导读中的“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一句和作者的课文插图创作了关于雨后江南的诗句, 并赋题《烟雨江南》:

斜雨青烟绕方畦

墨撒苍穹泪未滴

灰石白壁静安卧

共享江南多雨时

又如, 在上学期的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 课后练习中, 有学生写下了这样的小诗:

那纷飞的雪片那久违的笑容

那细密的脚步那明镜的善意

是心底的声音

从陌生到熟悉

从厌恶到欢喜

那每一个眼神

都是一次心灵的对接

让我们在爱的世界里

感受雪花的明净

可能这些文字都比较稚嫩, 但是学生的二度创作的最美丽的果实, 应该加大学生对这方面能力的积累和操练。

四、反思记录巧妙瞬间

具体课堂实践中, 随着师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断深入, 各种不同思考方式和情感体验的交织, 往往会因为一两个很小的思维点而瞬时产生智慧的“火花”, 这些“火花”常常在随机教学环境下突然而至, 也会因时过境迁早早被遗忘。如:学习《琵琶行》时我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瞬间。

这一节课, 整体上符合课前预设。但在鉴赏“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曲中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时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此处高亢、激越的旋律, 是琵琶女沉思后, 找到生命出口, 重拾生活信心的表现;有些学生否定这种观点, 认为这是琵琶女对重色轻才的社会的抗议, 是自己愤懑情绪的迸发!这种争议是我始料未及的! 让人很兴奋!

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在学生陈述完自己的理由后, 我引导学生重读文章, 分析哪种观点更合理。在对文章一番梳理, 尤其是分析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后, 学生理解到:诗人同情琵琶女的遭遇, 联系自身境遇, 洒下伤感同情之泪, 就连诗人自己也未曾照到生命的出口, 何谈琵琶女的觉醒呢!

五、反思记录新思路

以新课程的基本主张为参照, 及时记录教学过程甚至教学目标的相关得失, 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结合实际学情, 对教学设计再加工, 可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长期保持教学反思的习惯是短时间提升教学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如:学习《我与地坛》时, 我再两个班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个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相对较高的班级, 从事先了解的作者进行课堂导入, 让学生在课前对生命和亲情的有所感悟, 把文本、作者经历、读者自身通过自学的形式获得跨越时空的思想对话。而另一个语文水平相对较弱的班级则通过以相关的事例来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或者所知的类似事例, 通过回忆与分享, 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上, 首先要明确的是教学内容, 也就是“教什么”。《画里阴晴》教学亦如是。所以我认为应该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上, 决不宜急于求成, 要求达成多个的目标, 应该始终以一个主题为教学核心, 由浅入深, 画轴式自然展开。

2.教学方法上, 切不可不顾教学内容和学情, 为了方法而使用方法, 这是最低级的错误。应选择最适合所教授学生思维特点的, 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循序渐进, 高效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设计上, 加大有效教学的力度, 利用高效的教学理念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争取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 让更多学生达到“我要学”的学习觉解。

4.课堂延伸上, 一是要坚持衔接原则, 所有的延伸都应以课堂为基准出发点, 既不能是课堂的重复, 也要讲究延伸的度。我这节课的作业就题论题, 仅是要求学生寻找中国画里的相关画作及关于雨的古代诗歌作品, 没有做到有效的课堂延伸, 需要反思再设计。

上一篇:有关小学教学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格式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