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2024-06-16

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共12篇)

1.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篇一

必修五unit3 life in the future听说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听一段对话,对大意有整体印象,并能获得部分细节信息。

教学重点:听对话时,既要注意大意,又要注意细节。通过练习,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教学方法:1.listening

2.pair work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流程:

第一步:作业检查及引入话题(分组辩论)

1.Ask Ss to have a debate on whether people can live on Mars.2.Teacher gives comments on both sides,saying : both of you have given sound reasons to support your arguments.And now let’s listen to an interview between Li Qiang and Walker Hiller, who is to build a town on Mars.第二步:听力训练

(一)(双人活动)Listening and speaking(page23)1.Get the Ss to get through Exercise1.2.First, listen for the Ss to finish Exercise1 3.Second,listen for the Ss to finish Exercise2 4.Third,listen for the Ss to put down the question in it that are used to make predictions.Can you imagine how that’ll be achieved? Is it likely that you can find and use water? I wonder if...? How health will the people be, I wonder? 5.Get the Ss to exchange their information to correct their answers? 第三步:口语活动

1.(pair work)Ask Ss to list some questions about what life will be like in you hometown in 1000 years’ time, using the expressions above to help them.2.(pair work)Interview Situation : Suppose you’re in a newly-elected major, and now is being interviewed on TV.The host is raising some questions on your plan for the coming five years.Have the Ss to make up the interview in pairs, trying to use the expressions above.第四步:听力训练

(二)(双人活动)

Listening task(page55)1.Ss read the phrases before listening to the tape.2.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Exercise1 第五步:口语训练

(二)广告词设计大赛

1.Ask the Ss to have a look at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taking part” 2.Let them choose of the three as they like and work in groups of four and design the text of an ad for the product.3.Ask Ss to read their texts to the class, and Ss vote for their favorite.4.Count the result to see which group get the most votes.5.Teacher may give an award to the winners.第六步:布置作业

Ask the Ss to go over what they learned in the class according to the “Summing up” on page 24.教学反思:这一节听说课的教学设计,从听前的问题预测,到听后的问题回答,都与利于学生的听力培养和口语表达,是学生在听说过程中逐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2.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篇二

一、认识二语学习中母语产生的主要障碍

(一) 思维方式障碍

思维的正确与否是我们真正开始享受英语的第一步。斯大林说:“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 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 认识活动的情景, 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 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的确, 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 用词汇组成不同句子表达不同的意思, 正是思维在起作用。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的时候, 总是说得不地道,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是我们没有用英语的思维去思考。下面就以图示展示中英文思维的不同。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逻辑往往会把一句话中最重要的意念放在最后面来说;而正确的英语思维是把一句话中最重要的意念放到最前面来说, 如下图:

图中线条表示一句话, 圆圈表示该句话中最重要的意念

美国人讲究高效, 所以在语言交际中倡导的原则是:“The simpler, the better”越简单越好, 即: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你细腻的感情, 重要意念先行, 修饰部分置后, 这才是正确的英语思维。例如:跟美国人打招呼的时候, 说:“Tom, where are you going for lunch?”他的回答很简单, :“Someplace good.”注意, “someplace”是主要的部分, “good”是修饰部分, 放在后面。

(二) 发音规律障碍

语音是语言的本质所在, 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不掌握语言的声音, 语言就不能算其为交际工具。这是学好任何一种语言的共性规律。我们英语采用的是口腔的后部发声方法, 即说英语时要用口腔的后半截来发音, 具体的来说就是要用舌根来发音, 英语是一种舌根音语言。而汉语采用的是口腔前部发声方法, 因此障碍了中国人发现和学会地道英语发音的要领, 因此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学习口腔后部发声方法。一旦学会了口腔的后部发声方法, 说英语就可以像讲母语一样地道流利好听。

二、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 重视语言的输入, 教学中加强听力理解的训练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 语言加工和语言习得应当是按照语言输入—集中加工—语言输出的流程来进行。目前国内的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 存在着这样一种片面做法, 即只强调学生应当进行大量的交际性语言实践, 不重视语言习得过程的循序渐进性, 忽视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学习, 及学生对语言材料的不断积累。

人们运用语言的方式有听、说、读、写四种方式, 其中听和读是以向学习者输入信息为形式, 达到输入语言材料的目的;说和写是以让学习者用所学语言输出信息为形式, 达到训练和强化语言材料的目的。因此, 课堂教学针对一定语言材料的教学过程包含着语言材料 (教学内容) 的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作为外语教学首先应该培养的能力是理解, 尤其是听力理解。

美国的心理语言学家Wilga M.River认为听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建立的过程, 听的理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被称为感觉阶段。学习者得到的仅仅是个肤浅的印象, 粗略的识别, 根据第一语言学习经验对所听到的材料做初步的切分音段, 这个过程基本上是个被动和接收的阶段。第二阶段被称为识别阶段。它是通过切分音段和组织音段的识别阶段, 学习者将所接受到的信号一一的识别, 把已经识别的和正在识别的联系起来, 这个过程是积极的细致的。第三个阶段为领悟和建立阶段。学习者通过认知系统重复所听到的材料, 而且不时地把已经理解的东西和所听到的东西加以对照和修正, 学习者通过重新理解, 将所听到的材料变成比较容易保留的形式存在记忆里。这样理解了的材料得到了改变, 被保留下来的是语义信息, 有了语义信息, 学习者再寻求表达方式。

语言输出的前提首先是输入, 输入在整个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英语听说教学应该把感受放在表达之前。

(二) 通过现实教学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知识及隐性知识的导入

语言交流所涉及的不仅仅是一系列的语法规律及词条, 而且还涉及到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及英语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指语言规则的心理表征, 是学习者内化了的语法, 这种语法存在于人们对语言特性的本能的感悟中。我们也可以说隐性知识是二语学习者自己构建的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 可以帮助他们自动生成言语, 进行交际) 。

英语视听说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 教师根据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把较为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 使学生易于接受。视听教学法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结果表明, “视觉支持能提高听力理解的程序, 说话者的非语言线索和环境线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听到的内容”。直观不仅是形成感觉形象的手段, 而且是保证从具体过度到抽象思维活动的手段。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联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就能加速对语言的领悟和理解。

直观不仅是形成感觉形象的手段, 而且是保证从具体过度到抽象思维活动的手段。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幻灯、图片、电影等不同体裁的教学内容, 充分调动他们的听觉和视觉, 将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联成一个统一的体系, 加强学生对语言的领悟和理解并鼓励学生挖掘语言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体裁当中最受学生欢迎的是英语经典电影。这种情景式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听说的真正语境, 感悟流畅准确语言的魅力, 100%的西方文化, 多层次内容、丰富的口语表达方式、魅力无穷的声音画面立体感效果, 让学生耳濡目染, 真正活学, 在语言环境中入乡随俗, 真正活用, 达到理解和表达、交流和沟通的目的。另外被情节所吸引之后, 听懂对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情节, 而不是为了学语言。这样就把被动的学习真正变成了主动的学习。

综上所述, 交际是一种认知的体验, 能催化新旧信息的重组与融合 (integration) 。因此, 为了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机会,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Little Wood 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Wilga M.River Psychology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刍议英语听说法教学 篇三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38—01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为美国军队在短期内培养了大批掌握外语口语的人才。

一、听说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普林斯敦大学教授莫尔登把听说法理论基础概括为以下五点:l.语言是说的话,不是写出来的文字;2.语言是一套习惯;3.教语言不是为了教有关的语音知识;4.语言是本族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人认为他应该说的话;5.语言各不相同。所以,学习外语必须重视听说,应从听说入手。

二、影响学生听说水平的因素

1. 与外语语言有关的知识面。2. 文化背景知识。3. 作出分析判断的认知能力。4. 心理状态。

三、语言听说的过程分析

建构主义的语言学观点认为,听懂话语的过程是一个重建信息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在这个重建信息的过程中,听者必须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常识对语言信号进行解码,然后把在解码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组成一个框架,最后围绕这个框架重建信息。听说课就是让学生利用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重建的信息去组织一篇简短的谈话,并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听说法的运用方法

1.听说领先。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3.以句型为中心。4.排斥或限制母语。5.对比结构,确定难点。6.及时纠正错误,培养正确的语言习惯。7.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听说法的运用

1. 重视师生间的垂直交流,设计以教师示范为引子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导向地用自己流利标准的话语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路,诱发学生的讲述欲望,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这样就不知不觉地使学生进入交流境地,显得比较亲切、自然。教师成功的示范会使原本紧张的课堂气氛得到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得到放松,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重视学生间的横向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成对双向交流活动。为了使每位学生都有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可使全体学生结成对子,进行双向交流,就所学课文或所提话题发表看法和意见。由于活动范围仅限于两人之间,学生的焦虑害怕心理会因此减少,发挥也会更好。

3. 重视对话题材选取,设计一些实用性和趣味性强的话题。对富有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课文和对话进行简述、表演等;预定话题,自由会话;进行竞争,开展多种形式的竞争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力。

4. 在方法结构上设计多种情感激励机制,以增强学生在交往活动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正面引导,允许出错;积极鼓励,及时肯定;扬长避短,分层要求。

六、听说能力的训练方式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训练。

1. 进行视听模仿,加强口语训练。从视听入门,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兴趣和语感。

2. 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教师用英语教,学生用英语学,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用英语讲课,要从最简单的日常语开始。

3. 坚持值日生汇报制度。开始练习时,可用最简单的日常用语,以后逐渐加深,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容运用到值日生汇报中去。无论是谈天气、家庭、亲朋好友,还是谈论学校、班集体或新闻、课程安排、活动计划等,都是训练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素材。

4. 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都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

5. 扮演角色,进行会话表演。把表演带进课堂或经常在课堂上把句型、对话、课文编成短剧,让学生表演,把讲台变成舞台,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或师生共同表演。

6. 加强语言实践,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开展课外语言交际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建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加强对课外活动的辅导,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4.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篇四

一、明确话题,呈现目标词汇。

二、词汇训练,巩固强化。

三、听力训练,培养技能

四、对话练习,掌握句型

五、听力训练,提升能力

六、对话操练,循环提升。

七、综合拓展,完整输出。细节说明:

一、明确话题,呈现目标词汇。

创设情境,开门见山,引出话题。引出目标词汇的方式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1、如果学生在目标词汇的读音、书写及字义的理解上有困难,一般会与图片结合,并配以音标帮助学生记忆词义和读音。

2、如果学生对大部分的目标词汇都可以熟练掌握,则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给出,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旧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学生的难点。

无论何种形式呈现,教师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词汇,如其字形,读音,单复数的变化,同义词等等,要有主有次。

二、词汇训练,强化巩固 巩固的训练又注重读音的,也有注重词义的。

注重读音一般采取师友两人互相读,教师采取点名学友读,可用开火车,一个接一个的读。注重理解,采用词语和图片匹配的方式。

三、听力训练,培养技能

在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

1、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呈现目标句型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或图片中已有的内容,对听力的内容有所预测,同时给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指导。因为生活中的语言都是有情境的,对于所要听的内容,听者都会有一个预测,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抓住尽可能多的信息,为听力扫除障碍。

四、对话练习,掌握句型

1、教师给出对话的支架,即目标句型。

2、教师与一个学生作对话,作为示范。

3、学生之间互相操练

4、两至三组学生表演对话。对话过程中其他学生帮着找出他们对话中可以改进的方面

五、听力训练,提升能力

在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

1、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呈现目标句型

六、对话操练,循环提升。这个环节的对话支架会将上一个对话中的目标句型也呈现出来,达到循环上升的目的。

八、综合拓展,完整输出。

1、选择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对话文章,呈现更为丰富的语言内容。对于所呈现的篇章和对话要有适当的反馈。

2、将本节课的目标词汇、句型及文章里提供的语言融合为一个对话或是报告的输出任务,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后,进行输出。

补充说明:

1、语言的学习是在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因此翻译在这种联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课堂中的对话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准确翻译。

5.浅谈高中英语的听说教学论文 篇五

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不管它的词形变化有多么复杂、语法规则有多么繁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因此,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特别是在英语学习的高中阶段,教师要从“听说”入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教师如何在听说教学中发挥指导性作用呢?

一、帮助学生排除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自信心

我们所处的地方不是太富裕,而且农村孩子占大多数,于是地方口音重,听力不过关、发音不准确、不敢大胆地展示自己等现状都阻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成为英语提高的“致命之处”。

在高中学生中,除少数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英语爱好者外,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属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这时老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听说能力较好的学生,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势,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谦虚谨慎、勇往直前,让他们在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必须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引导,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其小的进步也要进行鼓励表扬,使其建立信心,找到努力的动力与方向。

二、创造良好的英语课堂环境进行听、说训练

1.让英语对话渗透整个课堂教学

从第一节课起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听的时候专心致志、手脑并用。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尽量多使用英语,凡能以英语表达的,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都尽量使用英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例如“Standup”、“Sitdown”、“Listentomecarefully”、“Lookattheblackboard”等课堂用语。通过这样的听、说练习,不仅会使学生体会到能听懂英语的自豪感,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会听的目的。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可适当用英语解释英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过的词句,开始说得慢些,适当重复,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是不难听懂英语解释的。要做到“听中有说、说中有听”。

2.多听多说多模仿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模仿nativespeaker的语音、语调,使他们习惯于nativespeaker的发音,并且解决连读、失去爆破及怎样停顿的问题。接着可以适当地拓展听说内容,如各种报告录音,可选听一些浅易的英美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报告,尝试听一些语言规范、内容健康的原版英美电影,如《冰海沉船》、《百万英磅》、《简·爱》、《雾都孤儿》,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这样既能增长知识、提高兴趣又提高听力。 课前五分钟,听说也重要。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组织课前五分钟的演讲,让学生准备几个贴近学习和生活的事例,站在讲台前面朝全体学生做个小型的演讲。待演讲完毕后选择一部分同学对其演讲内容进行简要复述,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在公众场合说英语的技巧,从而做到“以听促说、以说促听”。

三、积极开展课外英语听说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鼓励学生坚持课外听英语

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家里经常地听录音、看教学光碟,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老师可以把听课本录音和听电视、广播中的英语节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自觉地或者在家长的督促下长时间地坚持下来。例如中央电视台的“ENGLISHONSUNDAY”节目中经常播放的一些英美电影对话,以是否正确把握住故事情节和重要句子为准,通过校内外相结合,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从而为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2.编排英语短剧

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情境。学完课文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些比较简单的英语短剧,并开展英语短剧表演比赛,请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看学生的演出,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同时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来。

3.学唱英文歌曲

在课外活动中,可以教学生一些英语歌曲,从音乐中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从简单的“Goodmorningtoyou”到一些流行的、通俗的歌曲,如“Sayyou,sayme”、“Yesterdayoncemore”、“Bigworld”等。恰当的时候可在班级中进行英语歌曲比赛,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6.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设计 篇六

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听、说的技能要求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宏观把握教学设计的依据是《课标》中规定的各级目标,教师要全面了解各学段的目标,以使自己在教学设计中能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下面是初中英语各学段听说的教学要求: 三级听有7点要求,其中重要的是: 1.能根据语调变化,判断句子意义的变化;2.能识别语段中句子间的联系;3.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三级说有8点要求,其中重要的是: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2.能利用所给提示(如图片、幻灯片、实物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3.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四级听有4点要求,其中重要的是:

1.能听懂正常语速、熟悉话题的语段,识别主题,获取主要信息;2.能听懂简单故事的情节发展,理解其中主要人物和事件;四级说有4点要求,其中重要的是: 1.能引出话题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简单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角色扮演等活动;五级听、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2、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3、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4、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5、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五级说、能就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2、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3、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表演短剧;

二、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观因素 1.语言知识因素

语言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没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就不可能很好的理解听力材料要传达的信息。学生语音、词汇、语言结构、日常交际用语等的掌握情况,都会影响他的听力理解水平。2.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指对听力材料中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人物、场景等的了解和熟悉程度。背景知识的主要作用在于它为听者提供了判断、推理等的依据。3.听力认知策略

听力认知策略包括预测、猜测、判断、推理等。运用这种策略的主要依据有 : 具体的语境、听者对题材、主题的熟悉程度和文中的逻辑关系。缺乏正确的听力认知策略也是影响听力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4.情感因素

情感是心理因素 , 它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程度的高低。如果带有紧张、焦急、压抑的心理去听 , 他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就处于抑制状态 ,会对听力训练产生畏惧心理思维也变得迟钝 ,相反 , 如果在良好的环境中充满信心 , 轻松愉快、毫无心理压力地去听 , 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听力水平。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1.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1)捕捉主要信息 捕捉主要信息就是理解说话人讲话的大意。听力材料的主旨大意,培养学生有选择地接受信息的能力。(2)获取特定细节信息

获取特定细节信息也是学生捕捉信息能力的一部分。学生要集中精力,准确捕捉所需要的特定细节信息 , 比如特定的人物、数字、时间、场合、事件等等。听者捕捉信息的能力是由以下能力构成:(1)根据说话者的语气和语调来判断意思的能力;(2)猜测词义的能力;(3)辨别感情色彩、特征所承载的能力;2.培养学生推导和预测的能力

课堂上的推导和预测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被预测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更加聚精会神地听。在开始听力训练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与听力材料相关的问题或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对学生进行引导,激活他们的知识,引起他们的兴趣。

听前还可以通过快速浏览问题及选项,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根据题干提供的语言信息如关键词等对所要回答的问题预测。凭借有关知识和关键词来快速确定听的范围,有的放矢地捕捉期待的信息内容。3.逐步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和能力。记笔记能力是在听的过程中,边听边将他认为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的能力。教学设计中经常使用的填空练习其实就是一种记笔记的形式。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要求学生将听力答案记录下来。记笔记对一些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做笔记的指导。如记录关键词,名、动、形、数词等重要信息;还可以让学生创造自己的缩写方法。

四、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听力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听力理解的过程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而且还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激活这些背景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已有的知识包括:已学的语言知识、历史、地理、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的背景、一般的生活常识和科普知识等。2.充分利用文字和图表等信息 文字、图表等信息对于学生的听力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听力课文周围所附的图片、文字及听力录像中的画面都能提供理解听力内容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充分利用所有的非听觉信息进行利用。3.预测

听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听力进行之前 , 常常根据图片、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常识等来预测听力中的有关内容,做好听力的准备 , 有目的地听。预测是一个重要的听的策略。训练学生预测技巧也是听力教学目标之一。4.根据语气和语调推断

推断即通过识别说话人的语气、语调、重音等各种不同线索来推断他的真实观点、态度、意图的能力。掌握这种策略的使用对学生准确理解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有帮助。

五、听说课教学设计分析及实践(一)听力部分的分析和使用 1.听力材料的分析及使用(1)准确定位主题内容

听说课教学设计前要对听力课文进行研究和分析。教师要搞清楚本听力语料的主题内容及所承载的重点语言知识,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

例如,外研版初中英语初一(上)第六模块第一单元 :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作为导入 Activity 1,有三个不同的地名需要处理,Activity 3,七个表示星期几的词汇也要学习,虽然 Activity 4& 5的听力语料涉及到了这三个地名和星期的表达,但是本单元重点内容不是谈论这些地方和星期几,教材编者的意图是通过听力语料,一方面提高学生获取听力信息的能力,一方面感知交际用语----邀请的句型: Would you like to „? 来邀请别人一起去干某事,因此教师的思路不能仅仅定格在地点名词和星期几,要定位听力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上面。

(2)准确定位教学重点和难点

分析听力课文的另一个目的是定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篇听力语料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不只是根据听力语料确定,而要建立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特点和需求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不能绕着难点走,学生只有在一个学段中突破一些听力难点,学生的听能才有所发展。例如,外研版,初一上 Module 7 My school day Unit 1 I like maths!听力课文的难点就是所学学科名称和时间的表达,对于来自英语实验班或者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突破不会很费劲,设计的听力理解活动可以是让学生根据录音回答问题或填写出课程表的形式;但对英语水平不太高的学生就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重点设计这部分的听力活动,可以分层次如先进行 match,之后再完成句子的练习,可以采用精听这部分听力内容。2.教材中任务活动的分析和有效使用

各个版本教材都围绕听力课文设计了各种练习任务,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大量可用的练习活动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分析和选择性地使用这些练习。

例如:初二上 Module 3 Journey to space Unit 1: Has it arrived yet ? 的听力材料时,选择使用教材中的 Activity 1 Listen and number the words as you hear them.Earth Mars moon scientist spacecraft 一位教师 设计 Activity 1活动是:“ Step one: Play the recording once while they just listen..Step two: Play the recording once again for them to check the answers with a partner.Step three: Play the recording for the third time , the students check the answers again with the partner.Check the answers in class.Activity 2 的听力内容与 Activity的听力材料相同,学生应完成的是:

Listen again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

1、The spacecraft has reached Mars.2、It has landed.3、they has already sent messages back to Earth.4、They have found life on the moon.5、They have found life on Mars.这位教师的设计是让学生听三遍并完成 Activity 1及对答案的任务。这个设计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 1)听力活动的层次性:听三遍只完成一个听重点词汇的练习活动,听力活动缺少层次且简单。其实完全可以将 Activity 2(判断正误)作为第三次听力活动中完成的另一项任务。2)教师要学生连听三遍,与同伴对两次答案。这样操作的问题在于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听的情况。如果学生听两遍后能完成活动,第三遍就不要还停留在这个练习上,进入一个更高一级的练习Activity2。

可以修改如下:听前,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 Activity 1 & 2 中的内容,通过浏览学生能对听力材料中的内容有所了解,并能做出自己的预测。培养学生的预测听力内容的能力,在听力活动开展时能有的放矢。在这个基础上,Step one Listen and number the words(Activity 1),通过浏览学生对听力内容有了一定的预测,可以直接听并完成练习,更能检验他们预测的结果。Step two : Listen and check the answers with your partner.完成这两次听力后,可以订正答案。如果多数学生能得到正确答案。可以过渡到 Activity2 Listen again and check the true sentences.总之,教师要全面、整体分析教材中围绕听力课文所设计的活动,明晰每一项活动要到达的目的,选择使用适宜的活动及活动的顺序,并要设计如何开展活动。而活动开展的过程应是培养听力策略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效开展听力活动的策略及完成听力任务的策略。(二)听说课教学目标设计

听说课的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是成功教学的保障。教学目标制定要明确、具体、全面。听说课的教学目标一定要有听力理解技能提高目标、语言知识感知、学习、运用目标、主题口语能力提高目标。同时要兼顾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渗透。

(三)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处理

认知生词应该是听力之前的准备活动之一,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扫除一些听力障碍。需要注意:

1.对生词要进行分析,分层次处理。不提倡在听力活动前将所有生词都挑出来进行认知。这样做,能使学生在听力活动中精神更集中。

2.根据学生情况如果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猜出来的词,听前就不要处理这个生词,作为训练学生猜词能力的练习材料,同时使听力材料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3.重点生词的操练和运用应放在听力活动之后进行。(四)听说课的时间分配设计

一节课的时间极其宝贵、有限。教学设计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与使用效率是值得教师重视的。教师对各个环节时间的设计和把握是教学技能的一个方面。为提高时间的把握能力,课前周密的思考、严密、合理的对各个环节所需时间做出设计。听说课中时间分配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前松后紧和分不清楚重点与非重点内容

(五)听前活动设计 1.听前活动的目的:

听前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主题听力状态,为更好地听做各方面的准备。内容包括让学生明确听力学习的目标任务,对听力材料的内容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以最佳状态进入听力活动。准确把握听前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满足听力准备的需求。

例如,在教授外研版初二(上)Module1 Unit 1 How to study English 时设计的听前让学生进行 brainstorming 活动,围绕题目:

(1)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about speaking English / learning vocabulary?(2)Can you give him / her some advice? 通过讨论学习困难,导入听力主题是比较成功的设计。由于在谈论学生身边发生的事,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紧扣主题展开,使听前教学环节很具实效性。2.听前活动设计需要注意:(1)听前活动设计不应包括词汇扩展

听前活动的目的是为听力活动的开展做必要的准备,扫清会对听力理解产生障碍的词汇及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项准备工作只是要学生认知生词即可,词汇的扩展学习应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这样能使教学层次清楚,又重点突出。

例如: 外研版初一(上)Module 10 Computers Unit 1 How do I write my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电脑主要部分的名称及描述使用电脑做作业的步骤,有位教师在设计听前活动时,把文档内的一些英文字母表示的含义及快捷键的词汇介绍了许多,合理的方法应把词汇的扩展学习放在听力理解之后进行处理、拓展。

(2)听前活动内容设计要融入对新语言知识的感知

通过听前活动使学生感知听力课文中出现的新语言知识如核心词汇句型,这样不仅能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还能增加新知识学习的层次与复现率,使学习过程更系统、更扎实。3.听前活动所占时间不宜过长,且内容紧扣听力材料。

例如:外研版初二(下)Module 8 Public holidays Unit 1 第一个听力活动是介绍美国独立日的内容,有位教师在听前活动,把一年中,中国及西方重要的节日做了幻灯片,以猜谜的形式进行导入。这样的听前活动一来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同时与听力内容相差太远。(六)听中活动设计 1.听中活动的目的:

听中教学目的是理解语篇承载的信息和感知新语言结构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创造有效的听力理解环节教学活动设计。2.听中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教学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听力内容的需要,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需要设计听力活动。让学生按要求完成某种任务,如做笔记、填写表格、写摘要、进行实际操作。(2)教师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功能。

把声音与图画或实物等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可减低难度,使教学情景化,增加趣味性。3.听中可采取的教学方法(1)泛听、精听相结合

泛听和精听相结合是提高听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泛听就是听懂语料的主旨即可。泛听的目的是接触更多的语言现象,逐步提高迅速获取所听信息的能力。

精听是要听懂更多的细节。目的是训练听的基本功,通过听掌握部分常用词和常用句型。对于短的段落,要求学生能听懂每个句子,并能重复其中的重点句。对于长的听力语料采取精听其中一部分,要做到量小质高,理解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道的口语表达的能力。(2)引导学生重视面对面谈话中听的活动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面对面的交流,教师要使用多种方法随时检查他们听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精神集中度,如教师布置完某一任务时,反问学生: What did I ask you to do ? 等等。在学生之间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要强调倾听别人说话的重要性。4.听中活动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1)听力理解活动要充分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要注重学生听力理解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上。不能机械地完成教材中设置的听力活动,应对听力活动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宜自己的学生,是否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听力内容进行分析和思考。

(2)避免先看录音原文,再听录音(3)不要一边听一边看听力原文 5.提高设计听力活动的水平

(1)提高根据不同听力层次的需要设计问题的水平

根据听力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是常用的听力理解活动。作为第一遍听力,学生是初次接触听力材料,得到的应该是主旨大意,因此问题设计最好是泛泛的,有一定的概括性的,学生根据所听到的信息从不同侧面可以回答出一些内容。如果第一遍听力问题设计进入细节,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细节问题上,而不关注听力语料的主旨大意,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例如:外研版,初一(上)Module 8 Unit 1 : Tony always likes birthday parties.第二个听力,作为第一遍听力理解活动的任务,某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 1.When is Tony’s birthday? 2.Does he play computer games ? 这位教师设计两个问题都属于细节问题,不适宜作第一遍听力的练习活动,可以考虑改成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 与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ony? 这两个问题的共同特点是都对听力材料的内容有一定的概括性,概括了这篇听力材料的主要内容,而且里面包含一定量的细节信息。学生可以把自己听到的相关信息说出来一些,不一定全面,没有听出来的内容可以作为第二遍听力的任务之一。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抓主要信息的能力又不会因为回答不出细节问题而感到不愉快,照顾了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就是说听力能力高的学生可以说出更多信息,稍差的学生也不至于什么都说不出来。(2)设计有效性活动的水平

听力活动的有效性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教师要边设计,边思考所设计的活动是否能最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七)听后活动设计 1.听后活动的目的)评价和反思听力技能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培养就相关主题内容的口头表达的能力

进一步感知和操练所学语言知识并在一定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形成新的输出能力;进一步感知、模仿纯正英语的语音、语调。2.听后活动形式

听后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活动内容尽可能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完成任务。做到形式多样,力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1)听读训练

听后跟读,模仿,朗读能提高学生的语感,模仿录音者的语音语调,提高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感悟力和用正确语音语调进行口语输出的能力。(2)新语言知识的进一步感知和操练

听录音,要求学生将带有重点语言结构的句子记录下来,总结这种语言结构的规律,口、笔头操练相结合,使学生能基本掌握新语言结构的用法。(3)巩固和扩展主题内容的表达能力

这方面的活动包括听后复述;概述所听内容;将对话形式的听力课文对话变成小短文;学生做角色表演;听后就主题内容开展小组讨论等。(4)开展自我评价活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评价活动,以发现学生听力方面的进步和问题,使学生知道在今后的听力中应注重哪些方面;为教师的听力教学设计的改进提供方向和依据。3.听后活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语言结构操练应尽量做到全员参与

主题性口语输出能力是建立在对相关词汇及句式的掌握上。词汇和句式要做到能上口,必须要经历一个操练的过程。这些基础内容应是每个学生都要掌握的。(2)语言知识训练形式要重语言交际

教师的课上训练形式要侧重于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笔头练习活动要与口头活动结合起来。但是有些教师设计的听后活动都是笔头活动,这就不符合听说课的原则,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要发展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只靠“笔头活动”是不能实现的。要靠听说读写多种活动来逐步培养的。例如:外研版 初一(下)Module 5 My hometown and country Unit 1 Shanghai is bigger than Hong Kong.在听后可以给出情景:巴西球员卡卡要来中国旅游,请你给介绍一个城市,包括:地理位置、人文、历史、气候、游玩的场所及特点等等;让学生口头进行活动,并要求在口语交际中使用目标语言。培养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语言交际活动设计要符合真实交际任务的需要

很多教师能够就听力主题设计口语交际活动,但是到了听后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还出让全体学生看着黑板上的词汇、句型,这样设计的依据是学生没有这些支撑无法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然而课程总目标是要学生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中成功地进行交际,教师要尽量鼓励中等以上的学生不看黑板,进行口头交流,以真正提高他们在真实语境中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八)听说课作业设计

学生听能的提高只靠课上有限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和监控方法,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听说练习。教师可以就听力留作业:跟读录音、做部分听写等。教师还要拓展作业的范围,使学生能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听力语料。如电视、电影、讲座、采访、歌曲、故事、讲笑话。这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用于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光盘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声音 , 而且还可以提供帮助学生理解说话人所在的场景 , 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由于青少年喜欢听、唱歌曲 , 因此 , 英语歌曲也是训练学生听力的一种很好的听力材料来源。

7.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篇七

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不管它的词形变化有多么复杂、语法规则有多么繁多, 从本质上来讲, 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存在于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因此, 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 特别是在英语学习的高中阶段, 教师要从“听说”入手,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创设丰富多彩的语言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排除心理障碍, 激发自信心

我们学校农村孩子占大多数, 于是地方口音重, 听力不过关、发音不准确、不敢大胆地展示自己等现状都阻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成为英语提高的“致命之处”。

在高中学生中, 除少数英语听说能力较强的英语爱好者外,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属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这时老师就要做到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听说能力较好的学生, 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定势, 另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谦虚谨慎、勇往直前, 让他们在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听说能力较差的学生, 必须给予特殊的关心和引导, 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其小的进步也要进行鼓励表扬, 使其建立信心, 找到努力的动力与方向。

二、创造课堂环境, 进行听、说训练

1.让英语对话渗透整个课堂教学。从第一节课起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听的时候专心致志、手脑并用。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尽量多使用英语, 凡能以英语表达的, 如讲解、练习、测试和安排、布置家庭作业以及奖励、评讲等, 都尽量使用英语。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心理、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 使用的语言应简单易懂, 例如“Stand up”、“Sit down”、“Listen to me carefully”、“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课堂用语。通过这样的听、说练习, 不仅会使学生体会到能听懂英语的自豪感, 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会听的目的。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逐步提高, 可适当用英语解释英语。只要教师用的都是学过的词句, 开始说得慢些, 适当重复, 加上学生的积极配合, 学生是不难听懂英语解释的。要做到“听中有说、说中有听”。

2.多听多说多模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经常让学生听课文录音,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模仿native speaker的语音、语调, 使他们习惯于native speaker的发音, 并且解决连读、失去爆破及怎样停顿的问题。接着可以适当地拓展听说内容, 如各种报告录音, 可选听一些浅易的英美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报告, 尝试听一些语言规范、内容健康的原版英美电影, 如《冰海沉船》、《百万英磅》、《简·爱》、《雾都孤儿》, 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 这样既能增长知识、提高兴趣又提高听力。

课前五分钟, 听说也重要。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后, 可组织课前五分钟的演讲, 让学生准备几个贴近学习和生活的事例, 站在讲台前面朝全体学生做个小型的演讲。待演讲完毕后选择一部分同学对其演讲内容进行简要复述, 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在公众场合说英语的技巧, 从而做到“以听促说、以说促听”。

三、开展听说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

1.鼓励学生坚持课外听英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家里经常地听录音、看教学光碟, 要注意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老师可以把听课本录音和听电视、广播中的英语节目作为家庭作业, 让学生自觉地或者在家长的督促下长时间地坚持下来。例如中央电视台的“ENGLISH ON SUNDAY”节目中经常播放的一些英美电影对话, 以是否正确把握住故事情节和重要句子为准, 通过校内外相结合, 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 从而为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2.编排英语短剧。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情境。学完课文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些比较简单的英语短剧, 并开展英语短剧表演比赛, 请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看学生的演出, 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 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 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欲望, 同时让家长也积极参与到英语新课程改革中来。

3.学唱英文歌曲。在课外活动中, 可以教学生一些英语歌曲, 从音乐中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 从简单的“Good morn- ing to you”到一些流行的、通俗的歌曲, 如“Say you, say me”、“Yesterday once more”、“Big world”等。恰当的时候可在班级中进行英语歌曲比赛,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策略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最终目的。有效的听说策略训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会“听”英语、“说”英语,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增强其自信心, 提高学习效果, 使学生的听说能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淑兰.浅谈高中英语教学听说训练[J].教育管理, 2012年04期

[2]马兵.怎样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06期

[3]耿直.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J].鸡西大学学报, 2014年01期

[4]程春梅.浅谈提高中学生听说能力的途径[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1年01期

8.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篇八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加之高考设立了听力测试,中学英语的听说教学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搞好中学英语听说教学,已成了当今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下面我把我们这几年来如何进行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总结如下:

(一)加强听说教学管理,开设英语听说课

作为英语教学中位于之首的听说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学生听说能力提高了,读写能力也随之发展。过去几年不少老师在英语教学方面已经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做了各种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而我们则广泛吸取了这些先进经验,从形式上把听和说结合在一起,突出重点地进行英语“听说”改革。我们学校从1986年先后建起了4个语言实验室,这样英语听说课就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从课堂教学中独立了出来,过去几年我们每周给学生开设一节英语听说课,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最新的高中教材增加了很大比例的听说部分,这就需要在时间上要满足教材的需要,从这学期学生由每周一节听说课增加到两节。学校为了突出对听说课的重视,我们几个负责英语听说教学改革的老师的办公室也随之搬到了语言实验室,几年来我们一直探讨如何上好英语“听说”课,我们经常回教室去听学生的英语课,及时了解学生的读写水平,这样有利于在听说课上因材施教。为了更好的上好听说课。我们也经常和英语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备课,一起研究,商讨好的教学方法,还从网上收集了许多有关听说教学的先进经验论文,把好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听说课上实践。为了更进一步搞好听说教学,多给学生更多的实践的机会,我们学校从2000年又聘请了英语外籍老师和我们一起搞听说教学实验,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英语“听说”教学模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精选教材,因材施教

一套好的教材,在教学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说好的教材是指英语标准,难易适中,体型新颖。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还能适应于当今高考英语听力考试的需要。我们现在选用的教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教课书上的听说部分,另一部分是,课本同步听力训练Exercises for the units。其内容包括:语音训练,情景对话训练,短文听力理解训练,单词填空。从不同的语言角度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选听说教材的标准是:确保教材的语言水平和学生教课书同步,这样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同步协调发展,在教学中学生就不会遇到语言障碍。其次,我们还选用了英语有声听力练习?“新概念英语”“走遍美国”“网上高中英语在线听力训练”,一些英语VCD片,英语动画片,和一些英语电影。作为选听教材,根据课堂教学进程的需要,选用适当的补充内容,例如,到了某个节日,就选有关节日的辅助材料,使学生更多的学到一些有关语言国家的背景知识。为了因材施教,我们经常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教学,对听说能力高的同学适当加大课堂密度和难度,培养尖子生,参加英语听说竞赛,对听说能力差的学生播放一些较简单的听力材料,并适当增加听的次数,力争使每个同学都能清楚的理解所听的教材。对这类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我们是从最简单日常会话开始,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

(三)新颖,生动活泼,寓活动于教学之中

新颖,生动活泼,寓活动于教学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是我们听说课的特点:

学生从拥挤的教室来到这宽敞明亮的,各种多媒体设备齐全的,进入实验室不允许任何人说汉语,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的大实验室上课,从环境上学生们感到新颖。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环境是造就人才的先决条件,在这里学生可以用英语对话,回答问题,能够看英语电影,电视,能够学英语歌曲,能够看VCD英语故事,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了训练听说能力的状态。

有中国的英语老师和外国的英语老师两个人同时出现在讲台上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的给学生上课,这是学生从上学以来没有见过的,学生们感到新颖,一开始学生就很快对听说课产生了兴趣,特别是两个老师的对话表演,更使得学生兴趣昂然,我们经常在听说课上,上演一些英语小短剧和一些有关语言国家的知识背景的对话表演,做游戏(当然这些游戏有助于教学)例如,到了西方人比较重视的“复活节”,在含有这个节日的星期上课,除进行练习有关这个节日的知识材料外,其次,还叫学生通过做Looking for eggs的游戏,在实际的环境中让学生练习语言。我们把提前准备好煮熟了的鸡蛋和糖果,巧克力,等一些好吃的东西藏到教室里不同的地方,告诉学生谁找到礼物,礼物就归谁,得到礼物的同学要给全班同学讲一段有关这个节日的有趣的故事。从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当回顾高中时期学生生活的时候,总是把英语听说课堂上的“找蛋”游戏作为有趣的,难忘的话题。我们用这种形式上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能力。我们还经常有侧重的把听说分成两部分练习,我们称之为“英语听力练习课”和“说英语练习课”在听力课上以中国老师为主,侧重于听一些有声英语材料,做笔试听力练习,观看一些视听英语节目。在说课上外籍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中国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课堂形式以学生小组练习为主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就老师所给的话题讨论,在一定时间后,每个小组推选出的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演讲。

说课的内容一部分题目是来自学生教课书上的说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外籍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语言国家的背景,有计划的选择不同的话题来练习说英语。例如:谈论世界上著名的发明家和发明;世界著名的人物;各国风俗人情,所学语言国家的知识背景。宗教信仰……等。通过这类练习学生一方面得到了口语能力的训练,同时也能获得很多新的知识,有些知识从教课书上是难学到的。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大课堂练习密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尽可能多的练习。从这学期开始英语听说课的师生课堂双边活动的时间比例逐步加大,既教师在课堂上占用时间大大的缩短,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从几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英语听说课与英语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学生在活动中占用时间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目前在“说英语”课上学生活动占有的时间几乎达到了课堂教学时间的五分之四。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的老师必须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安排好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减少课堂上浪费时间。过去我们常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同学在讲台上演讲,常常有个别同学乏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不及时纠正演讲方式,还在机械性地一个接一个的叫同学到前面做演讲,最后便成为演说者你讲你的,听众却我做我的其它事情,甚至有同学把其它科目的作业带到英语听说课堂来做。在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发挥你的主导作用,指出学生练习说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每一个演讲的同学都要给出正确的评价,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说的水平。其次,为了避免多数学生不在课堂上浪费时间,教师对听众提出要求:边听边做笔记根据听到的内容给演讲者提出问题,这样师生共同配合一堂生动有趣的speaking class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在提高学生听力方面,我们不仅仅是叫学生多听材料,更主要的是教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发现技巧,寻找提高听力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寻,听力教学也不例外,教师除把前人发现的好的提高听力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外,更重要的是叫学生自己找出自己如何尽快扑捉信息的方法。

(四)织课外活动小组

我们语音室每天下午外活动时间对全校开放(从5点到6点半),语音室里有各种听力材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内容。我们还组织了固定人的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有计划的听说辅导。今年外教老师又在专门地点组织了英语角。在英语角里,学生可自由地谈论任何话题来练习说英语。英语角每周对全校师生开放,最近英语角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地来英语角练习英语的听说的能力。

9.轮机英语学生听说课教学初探 篇九

轮机英语学生听说课教学初探

对目前轮机英语学生听说课上普遍存在的聋哑英语现象及课堂沉寂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听说有机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以鼓励为主减轻学生焦虑心理等课堂沉寂激活策略.

作 者:王文娟 张广凤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6刊 名:航海教育研究英文刊名:MARITIME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5(2)分类号:H319.3关键词:轮机专业 英语听说课教学 沉寂现象 激活策略

10.中学英语听说教学之我见 篇十

苏 升

(阿克苏市第三中学)

摘 要:英语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有些不同,要求是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上好一堂课,是每位教师都尽力和希望做到的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激发教师的灵感,从而使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教学;语感培养

一、听

英语教学与中学其他课程的教学有些不同,要求是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但由于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使得这门课的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如何上好呢?我认为教师的口语及语言表达能力也要很好。

听力在教学中是最难掌握的,因为它受到以下五个因素的

影响:

1.认清听力教学的阶段性。

2.加强听力微技能的培养。

3.重视听力策略的训练。

4.注意将听力教学与其他教学技能相结合。

5.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和学习条件。

在五个因素中,首先要求教师提高讲课艺术性。要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听的兴趣,适时适度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不断给学生提供兴奋点,让他们的大脑处于积极的思想状态。

二、说

中学英语听说教学中,“说”教学当然以说为主,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充分地自我表现。如果是训练,就不能随心所欲,而应该有训练的章法,即:从开始的有控制地说,到控制地说,再到自由地说。我认为教师应该至少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说:

1.重复:让学生把听到的课文中的词、句重复,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造句:教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语言情境,鼓励学生造句。

3.复述: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语言材料将课文内容完整地表述出来。

4.辩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处理课文,给学生提供一些紧扣课文、贴近生活的说话材料,让学生展开辩论。

5.表演: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进一步加大口语的练习。

总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要通盘考虑,师生共同参与,又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互助友爱的课堂气氛。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更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了解并鼓励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对话交际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成功与体现自我能力的喜悦感和尊严感。

作者简介:苏升,男,1984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第三中学,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管理及研究。

11.创新英语听说读写教学实践 篇十一

一、听

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多听,先感知英语、熟悉英语的发音、语调等,这样才能为“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上课听老师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读英语时要有不同的语速,切忌一刀切。

2.聽磁带。教师要让学生多听磁带,尤其是外籍教师或专家读的磁带。开始听磁带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经过一段时间,让学生脱离课本去听。

3.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边看边听或在语音室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

4.听少儿英语广播或看少儿英语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周一到周五的“洪恩英语培训学校”制作的少儿英语,很适合初学英语的小学生看。

总之,通过以上途径既找到适合学生的特点,又能培养学生听力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力,为学生的“说、读、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

“说”是在“听”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说”从主体上分为“教师说”和“学生说”。

1.“教师说”,即教师课堂上用英语讲课和课下用英语和学生对话。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是确保所说的语音准确,语速适当。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用英语说,即英语授课,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汉语。

2.“学生说”,即在课堂上讲英语和在课下讲英语。首先,每堂课讲新课前,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英语知识用英语讲一件事,或者介绍自己的家庭。其次,课下创办英语角,用英语互相交流。

总之,将教师说与学生说,课上说与课下说,利用课本说与现实说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将来说好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读

学生“读”,从场所可分为“课内读”和“课外读”:从是否读出声音可分为“朗读”和“默读”。笔者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感到:“读”在“听、说、读、写”四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个较难的环节。

在课内,“跟读”都比较容易,难就难在学生自己主动地朗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只有大声朗读才能达到一种忘我境界,才能融入真正的英语世界,体会英语本身的奥妙,逐渐培养出英语语感。当然这种大声朗读不仅要在课堂上读,还要在课外读,而且还要有时间保证。只有大声朗读加上足够的时间才能保证朗读的效率。

除了以上大声朗读外,还要默读,即要读英语课外书。在这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一些与其学习水平相当的课外读物,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本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益。

因此,通过形式多样的读可以为以后的写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起到桥梁作用。

四、写

小学阶段是英语写作的起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及良好的写作习惯至关重要。

1.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英语写作是一种既困难又枯燥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写作可以由易到难。例如,可以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或自己的家庭,然后再让学生写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这样由易到难,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又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写作的内容要广泛。既可以写家庭生活,也可以写学校生活,甚至还可以写社会生活;既可以描绘一个人,也可以写一件事等。

3.写作的题材不限。既可以以记叙述文的形式出现,也可以诗歌的形式表现。

4.写作的形式不限。既可以让学生写日记,也可以命题作文,还可以采取其他形式。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找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的一系列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范小丽.浅谈英语听力的创新教学.教育学,2011(02).

12.高中英语听说教学方法 篇十二

写作是外语学习的“四大”技能之一, 是外语教学中运用知识、锤炼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测试中检验学生外语综合水平的必要手段。然而, 写作一直以来是学生外语能力中的薄弱环节。有研究指出1, 学生写作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错别字多;措辞不当;语法错误严重;句子逻辑关系混乱;语篇连贯力较差;构思和扩写能力弱;写作速度慢, 等等。对照大纲提出的“内容连贯, 语言流畅, 衔接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的要求, 大学英语写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学英语教师想了不少办法, 可是总的来说效果还不明显。

针对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我们在教学上也做了相应的探索, 初步构建出听说写“三位一体”的英语写作模式, 以期对外语写作教学有所助益。

2 理论依据

2.1 语言输入输出互动论

Krashen2的输入假说强调, 二语学习的关键是接触大量可理解的、比学习者水平稍高 (i+1) 的语言信息。大量地道的语言输入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出的基础。Swain3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说 (the output hypothesis) 则认为, 语言的输出能够帮助学习者有意识地注意到自身的语言问题以及和目的语之间的差距, 从而改进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我们本着语言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的原则, 提出了以听说促进写作的教学模式。

2.2 听说写多种感官综合运用的认知心理学依据

在英语学习中, 感觉记忆和动作记忆是经常使用的记忆类型。感觉记忆主要分为视觉记忆与听觉记忆。视觉记忆型是指视觉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记忆类型。视觉记忆中, 主要是根据形状印象和颜色印象记忆的。在英语学习中, 我们能通过视觉辨别出一个单字就属于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型是指听觉感知在记忆过程中起主导地位的记忆类型。有研究表明4,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听觉的或语音的编码, 即使呈现的是字母的视觉形象, 也要将它们转换成语音来表征。即使我们在无声阅读, 听觉记忆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为任何一个句子甚至是单词的阅读, 我们都需要将它转变成“无声的声音” (心灵的声音) 才能完成。短时记忆编码有强烈的言语听觉的 (auditory) 编码形式, 此外还有口语的 (verbal) 、和言语的 (linguistic) 编码形式, 这些编码形式统称为AVL单元。AVL编码模型表明, 在英语学习中记忆是多形式编码的, 听说有利于调动多种感官系统, 推进多形式编码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多形式编码也能给信息提取带来多重线索, 使得提取的可能性和准确性更大。除此之外, 说与写还有动作记忆的参与。所谓动作记忆是以各种动作、姿势、习惯和技能为主的记忆。李阳曾经介绍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中提到大声朗读、训练肌肉的重要性, 这就是动作记忆。比如, 我们的母语是汉语,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不需要注意一个汉字怎么写, 而是将我们的思维主要用于文章的构思上。这是因为我们对汉字太熟悉了, 以至于写汉字已经成为自动化的行为了, 不需要我们的意识参与, 这就是动作记忆在起作用。同样, 英语学习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多写以便能达到自动化的动作水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相比, 是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2 研究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南京市某省属普通高校2009级两个班, 共计101名学生。实验班 (A班) 为物流091班, 50人 (男生29人, 女生21人, 平均年龄19.2岁) ;对照班 (B班) 为管科092班, 51人 (男生31人, 女生20人, 平均年龄18.9岁) 。两个班高考英语成绩的平均分和标准差非常接近且p=.424>0.05, 这说明两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基本相同。

3.3 实验设计――听说写“三位一体”写作模式的构建

3.3.1“精品作文”的设计

我们通过搜集历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真题作文范文以及各类作文选汇编了“精品作文60篇”, 题材分为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社会文化及校园生活等, 体裁为议论文和应用文。这些作文以复合式听写的形式呈现, 听写的内容大都是学生写作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这些作文都有译文, 目的是满足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的需求, 通过英汉对比领会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等方面的不同, 增强母语在外语写作中的正迁移1。

3.3.2“三位一体”写作模式的具体流程

1) 首先, A班同学根据“精品作文”做复合式听写训练。A班同学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学习, 也可下载作文, 课下学习。

2) 读写课上, 让A班同学对“精品作文”中的话题进行复述, 采取小组代表或抽查的形式。

3) 读写课上, 让A班同学就“精品作文”中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 两周一次, 全体参加。按照四级考试作文题的评分原则和标准进行评估, 并记入平时成绩。

4) 同时, 让B班同学也以与A班相同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 两周一次, 全体参加。按照四级考试作文题的评分原则和标准进行评估, 并记入平时成绩。B班同学没有做复合式听写和复述的训练。

简言之, “三位一体”写作模式为:“复合式听写+复述+写作训练”。

3.4 研究工具

3.4.1 测试

实验的最后阶段, 对A班和B班同学进行了CET4作文模拟测验, 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的评估原则和标准进行评阅。

3.4.2 访谈

实验的最后阶段, 我们随机抽取A班和B班各5名学生就写作体会进行了深度访谈,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式。

3.5 数据收集和分析

本实验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 共计两个学期。实验的最后阶段, 我们对A班和B班进行了四级作文的模拟测试, 并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此外, 对两个班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做了记录。我们运用SPSS19.0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各种检验与分析。

4 结果和分析

4.1 成绩分析

实验最后阶段, 对A班和B班的学生进行了CET4作文模拟测验, 采用百分制。并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文题的评分原则 (总体评分法) 及标准进行了评阅。目的是为了检验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写作模式能否显著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与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见表2) 。如表2所示, A班的平均分比B班的平均分高5分, 且p=.000, 这表明A班和B班的作文成绩有明显差异, A班的成绩明显好于B班。此次测验中, A班的优秀生 (>80分) 有13人, 而B班仅有4人。

最后, 又对A班和B班学生作文中的主要错误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见表3) 。如表3所示, A班的总错误数为435, B班为659, A班学生在内容连贯、篇章结构、句子结构、选词、时态、语态及主谓一致等方面均明显好于B班。

4.2 访谈

为了印证我们的分析, 在实验的最后阶段随机抽取两个班各5名学生就写作体会进行了深度访谈,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式。访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你认为写作中最难的是哪些方面?通过一年的写作, 你感到进步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写作前的素材准备是否重要?

A班3个同学认为, 写作中最难的方面是不知道如何就作文的话题展开讨论;有两个同学认为写作时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而苦恼。通过一年来的写作训练, 他们大都感到进步最大的方面是写作时有话可说了, 写作的表达方式也多样化了。他们一致认为, 写作前的素材准备非常重要。通过写作前的范文听读、背诵及复述, 写作时不再感到脑子一片空白, 而是文思泉涌, 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同时, 写作时在范文中出现的很多句式、词汇也很容易提取出来, 他们大都感到表达比以前地道多了。

关于第一个问题, B班有的同学认为是写作时无话可说, 有的认为不知道如何措辞表达自己的思想。关于第二个问题, B班几个同学感觉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步不大。关于第三个问题, 他们也认为, 写作前的素材准备非常必要。不过, 由于缺乏自制力, 没有积极仔细阅读和背诵一些写作方面的素材。

通过访谈, 我们认识到, 听说促写、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写作模式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 研究启示及展望

从学生的作文成绩和访谈来看, 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总体上是成功的。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使我们认识到:

首先, 要提高学生的外语写作水平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跳出“为写作而写作”的老圈子, 用输入输出互动论等先进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本实验所选的“精品作文”充分体现了Krashen1的输入假说理论, 比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略高一些, 而且实用性强, 易于学生模仿和运用。Krashen早在1982年就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设 (i+1) , 即语言的输入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语言水平才能对学习者的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而现在流行的各种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高出很多, 他们很难做到有效的模仿和应用。因此, 这些“精品作文”正是大学英语教材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同时, 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写作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的原则。学生在课下不断反复听读范文, 以便于能够做到流利的复述, 并且在写作测验中获得高分。由于输出目标明确, 学生在输入过程中非常专注和认真。实验表明, 输入越认真, 反复次数越多, 输出的成绩越高。总之, 写作是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检验, 本次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听说是基础, 写作是目标。

其次, 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听、说和写作的三位一体、有机统一, 使学生不仅在写作方面, 而且在听说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

最后, 我们希望与界内同行在这种新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应性上共同开展进一步研究, 不断检验、修改、丰富、完善和推广这一模式, 以期使更多的学生受益。

摘要:写作是外语学习的“四大”技能之一, 是外语教学中运用知识、锤炼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测试中检验学生外语综合水平的必要手段。然而, 写作一直以来是学生外语能力中的薄弱环节。因此, 针对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在教学上做了相应的探索, 初步构建出听说写“三位一体”的写作模式, 以期对外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听说促写,三位一体,写作教学,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金红.国外主流写作理论对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 2006 (2) :41-46.

[2]Krashen, S.D.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1982.

[3]Swain, M.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C].S.Gass&C.Maddan.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85.

上一篇:档案自评工作总结下一篇:大学生孝道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