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共11篇)
1.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一
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各校优质资源作用,实现教育均衡化为目的的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推动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工作的深入开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2年我校与三马路小学结对。自校际间共同体建立以来,由于校际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且活动组织灵活方便,便于进行深度交流。我校从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出发,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核心内容,继续深化校校联动、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固定合作研讨项目的深入开展,促进区域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三马路小学与坊安李家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协同做好共同体建设工作。学校切实加强共同体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重视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是狠抓过程管理。加强学校对共同体的过程性指导,三是加强人文关怀。共同体对指导教师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结对学校学习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助,在重大节日期间对支教教师和外出学习教师进行走访,在考核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评优树先向外出学习教师倾斜。
四是李家小学和三小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并成立了小学教科研一体化,定期在小学范围内召开研讨会和选派骨干教师到共同体学校进行教研教改活动。
五是三小为我校积极捐书,让城市孩子富裕的存书、看过的书,捐给农村孩子,让这些书继续发挥作用。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共同体各方切实履行职责,毫无保留地将本校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给对方,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切实担负起帮助、指导、促进对方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责任和义务。三小选派优秀教师到我校交流教学经验,确立了“全力打造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品牌,创建最亮丽学校”的办学目标,实行统一管理,并积极推进两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容校貌整治,加快学校建设和发展。
二是打造师资队伍共同体,促进教师素质提升。采取从主体学校抽调教师教师到我校对应班级授课的形式,对我校老师进行传、帮、带工作。通过上课、参与教学研讨等形式跟班学习。目前主体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等很多教师,在省市赛课中获奖。主体学校优秀教师团队加盟我学校,将充分发挥“1+1>2”效应,大大提升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证。
三是打造教研共同体,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共同体在教学进度、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制订统一的制度,开展统一的教研、科研和教学常规检查等活动,实行相对一致的教学管理。建立共同体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系统,随时掌握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教育质量共同提高,优质均衡。同时,三小积极开展面向我校的教科研活动,主动指导、研究改进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策略,坚持以科研为抓手,带动我校改进教育管理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四是结对帮扶结硕果。自活动开展以来,三马路小学对坊安李家小学给予了大力的帮助,投资6000元为坊安李家小学购置了户外看板,美化校园环境,有效地改善了我小学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
三、先进的做法与典型经验:
一是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在共同体工作启动后,主体学校立即开展了交流人员安排工作,开学后再选派出优秀教师到我校交流。
二是积极开展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活动开展以来,两校在开展教师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分别举行了语文、数学、英语的联合教研活动,通过教师集体备课、课堂展示、集体评课等环节,增强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三积极开展学生间交流
我校参与三小校级趣味运动会,让学生在交流中认识自己、认识三小,找到存在的不足。
四、存在问题:
一是我校教育发展由于受城乡差异、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一直存在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问题,使不同群体受教育的层次、质量存在差异;二是注重面上的东西,只求形式,不重效果;三是缺乏载体,拘于传统;四是缺乏促进机制,可持续的动力不足。
五、下一步建设推进方式:
通过教育共同体的建设,双方学校在看到对方优势的同时,更看到了自己学校发展的方向。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把学习研讨纳入教师考核。2.定时组织人员交流。提出具体要求,加强交流合作。
3.互动教研,携手共进。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座谈、理论学习交流会等,共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在以后的日子中,我校将与三小在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的目标上,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交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向更高位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发展。
李家小学
2013.6
2.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二
受客观原因的制约, 农村薄弱学校开展教师培训的效果不容乐观, 分析其主要原因为:
1.农村完小的规模太小, 教师的精力有限
农村薄弱学校规模小、班额少、师资紧, 教师们的工作量是满负荷或超负荷的。上课时, 办公室空荡荡, 下课则疲于批改、辅导, 几乎没有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因缺少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导致教科研能力缺乏、萎缩, 又进一步影响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 恶性循环。
2.农村完小经费紧张, 教师缺少外出学习的机会
捉襟见肘的经费, 使学校不可能派太多的教师参加培训、学习。在农村, 不少教师一年到头根本没有机会外出听课, 唯一比较有效的信息来源便是少得可怜的几本杂志, 再就是由中心学校组织的二传信息。大量的高质量的报告和高质量的公开课, 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专家面对面的专业引领, 更近乎天方夜谭。
3.师资外流情况严重, 学校缺少“领头羊”
教育的根本差异是资源的差异, 教师则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受市区学校优越的地理位置、办学条件、福利待遇的诱惑, 大量的农村年轻骨干教师涌向市区学校, 造成农村学校缺少“本土的领头羊”, 校本教科研工作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
二、摆脱困境的对策———开展以“磨课超市”为载体的互动式校本培训
下陈街道地处椒江区的郊区, 全街道共有小学3所, 中心小学是业务指导学校, 下辖2所完小, 地域大、人员分散, 由于完小教师人手紧, 教学任务重, 虽然过去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得到强化, 但在新课程全面实施中产生的问题, 难以做到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研究。在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 不仅需要教师有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的热情, 更需要教师群体智慧的实践、经常的反思和交流合作等新型的教研方式。结合我街道不同层面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在既能实现各个层面上的学校的创新发展, 又能够做到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思想指导下, 我们通过建立乡镇中心学校与其管辖学校的联合, 加强示范性学校的辐射作用, 促进优势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帮扶作用, 并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教研员或专家的专业引领, 通过联校的磨课活动、教学互访、专题合作、同伴结对、课例研究等形式, 横向使教师共享资源, 沟通信息,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纵向则更深层地挖掘学校教科研资源, 提升教师们的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念先行, 提升理论素养
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是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教师应该具备终生学习的理念, 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新理念, 研究新问题, 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才会使自己终生受益。为了润滑“磨课”进程, 提升教师的人文底蕴, 学校开展了丰富的校园阅读活动, 组织专题读书沙龙, 提升师生人文素养, 并在相互交流中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提升理论水平。各磨课组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 立足教师需要、教学需要, 提炼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确立校本磨课活动教研理论学习的主题, 开展各种形式的小范围主题研究论坛。
2.行为跟进, 立足课堂实效
期初, 各磨课组根据确定的主题学习内容, 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用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把握“校本磨课”研究的方向, 并在实践中反思教学理论, 促进校本磨课教研活动, 打磨研究流程, 打造“家常课中的精品课”, 促进学科教师的共同成长。
选题:各磨课组在广泛征集全体成员意见的基础上, 筛选并确定本组磨课主题, 如“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怎样设计”“多媒体的有效使用”等等。
选课:由磨课组组长在征集组员意见的基础上, 选定磨课内容, 选课要注意目的性 (符合研究重点) 、重要性 (具有研究价值) 、代表性 (代表某个类型) 、独立性 (便于多次上课) 。
备课:全体教师成员个体都要自觉地对选定的磨课内容进行备课, 即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研究教材, 通过书籍和网络, 广泛阅读、收集与磨课内容相关的材料、信息, 完成各自的教学环节设计。
议课:磨课组各成员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已备好的教案, 逐一进行说课, 说课时要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时效。同时接受小组其他成员的一一评议, 不断地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 同时推选一名教师上课。
上课:执教老师根据修改的教学方案进行授课, 同组成员一道参加听课, 上课老师和听课老师都要做翔实的笔录, 肯定成绩, 分析不足, 对研究的课堂教学进行跟踪、测评。
评课:课后, 全组成员再次集中, 围绕本磨课组的主题, 针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 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课堂教学语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等作出评价, 提出改进意见。
悟课:在磨课组成员听课评议中, 磨课教师再综合他人的想法和自己的反思重新修改教案。重新修改教案时磨课者要理性地对待他人的观点想法, 不能在这其中迷失自我, 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寻求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然后再试教——再反思评议——再修改——再试教。在这个反复磨课的过程中,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在“磨”中应有“悟”。“悟”者, 明白也, 觉醒也。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分析自己的或者同伴的课堂教学, 总结成败得失, 提出改进意见, 形成了一份完整而有力度的案例分析报告。只有这样, 循环往复的“磨课”才不是水平的重复, 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只有这样, “磨课”才能磨出教师的成长, 磨出教师的发展。
3.校际循环, 搭建交流平台
磨课教师经过组内的多次磨课形成的“精品课”, 学校应为它创设平台, 如开设校内公开课, 街道公开课, 区级公开课, 参加各级比赛课等。本学期, 我们还尝试运用“走教”“走研”活动, 打破原来单一由中心校“做东”组织培训的形式, 创新培训方式。
“走教”指的是街道内某教师就一研讨主题到街道内其他学校上课, 课例仅作为在该校校本培训活动的示范课或研讨的载体。上课仍以基于解决该校存在的困惑与问题为目的, 或者解决街道内其他共性问题。它不是同一教师在不同学校任教同一门课, 也不是指同一教师更换学校到他校任教。“走教”与“送教下乡”也不同。上课者的立足点必须从该校实际出发, 基于学校、为了学校。问题与困惑源于该校, “教”更多是为“研”服务, 为解决问题服务。“走教”的教师并不固定一人, 也不一定是街道内最优秀的教师, 走教旨在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
“走研”是指街道内教师到其他学校共同参与他校的研讨活动。与“走教”一样, 研讨同样是为了解决该校的问题与困惑, 或者街道内的共性问题。它参与范围小, 仅限于街道内该学科教师;研讨的问题针对性更强, 主要为活动所在学校服务。“走研”活动范围小, 但活动频率却更高。“走研”旨在提升校本培训的质量。
4.严谨制度, 加强过程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建立新秩序的制度工程。制度的建设是有效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优良传统, 并以此为基础, 寻求新理念和实践的结合, 逐步建立教学新秩序, 规范校本教研工作, 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健康发展, 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 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制订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 出台下陈中心校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成立了名师工作室、星级教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导顾问团, 行动计划面向全体小学, 面向全体教师, 把学科的专业指导延伸到每一门学科, 辐射到每一位教师。同时配套建立了系列制度,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如“科研指导制度”, 由教科室牵头, 请名师、专家为教师发展进行指导、会诊、提高;“听课调研制度”, 对随堂听课、常态课开放、领导干部和教研组长听课、反馈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另外还有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校本培训奖惩制度、教育科研制度等。每学期, 学校相关部门要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并及时反馈, 通报检查结果。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者, 是教学工作的研究者, 更是和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的合作者。学校明确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强化教育教学质量“校长负责制”意识, 牢固树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聚精会神抓教学, 坚持不懈抓落实。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的导向、激励和保障机制,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工作中注重发挥学校领导管理和培养的作用, 学校行政人员以联系人的身份参与到“磨课超市”活动中。每次活动由联系人召集组内教师参与活动, 联系人设计好点名册, 对每次参与人员进行点到, 并明确联系人的职责, 坚持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和深入磨课组的工作制度。
骨干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 学校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坚持开展骨干教师展示活动、观摩活动;让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 磨课组组长, 让他们在教研活动中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5.专业引领, 提炼培训成果
(1) 聘请专家, 引领提升。农村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最困难的是缺少有效的专业引领, 缺少研讨的时间与空间, 信息闭塞。新课程和新教师的成长都是开放式的, 我们不能只是自己摸索, 教育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启动专家引领工程, 为全校教师传递最新的教改信息, 指引最新的教改方向。例如, 我们学校聘请专家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所授课进行精品点评, 使全体教师在听好课的同时, 明确如何将新的教改理念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教改指明了方向。另外, 组织“权威讲座”, 聘请教研专家就当前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对策进行专题辅导, 并为教师解答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专家引领工程的实施, 将使广大教师所积累的教改理论与实际教学实现了有效的接轨。
(2) 形成“课题链接”型校本科研模式。“课题链接”的校本研训模式是指街道内不同学校以街道内教师遇到的共性问题为研究内容, 在学校自主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校际间的相互联合, 让街道内各学校以课题为纽带, 形成“课题链接”型校本教研模式。
3.家长学校教师培训心得体会1 篇三
我有幸参加了家长课程教师培训班,这次培训,在听了刘士亮老师的两节课后,对苏屯小学家长学校办学宗旨及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这次的培训我受益匪浅,在此谈谈自己的收获机体会。
第一对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有了深刻的了解,让我更好的教育学生和更好担任家长学校的老师。
第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加强认识。不能单纯的把家长课程看作是教育家长的课程,而是要与家长共同进步,更好的为家长服务。
第三授课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注重学习,注重积累,把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一名骨干教师必须拥有解决家长问题的能力,这样家长才会信任你,愿意听你的课,愿意一起探讨解决孩子存在的问题。
第四教师要创造条件,想办法将家长引进课堂。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课必须要精彩。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方式上,以及与家长的关系上,都直接影响着家长课程的效果。如果我们的课让家长有所收获,那么家长就会盼望下一次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授课老师要精心备课,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中的困惑,确实让家长们有所收获。讲课中我们要多举一些与孩子息息相关的案例,让家长们感受到这些问题就存在于自己的孩子身上,毕竟家长们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孩子。家长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的策略,坚持理性、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才能让孩子享有幸福和充盈的童年生活。
第五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搞好家长互动。教师要努力创设那种和谐、轻松、互动的课堂交流情境,引导家长们进
行互动交流。一节成功的课,应该是教师与家长都游刃有余,而且交流顺畅,效果明显。
颍泉区苏屯小学
唐娜娜
4.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根据《“4583”行动计划》要求,把我校建设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校长是学校的校长,教师是学员。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必要性。这是解决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和不均衡等问题的主要途径;教师对自身的成长有迫切的需要,这也是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不断深入的结果。骨干教师是学校的支柱,学校为此花费了大量心血。学校积极为骨干教师创造外出学习的机会,搭建平台,委以重任,希望骨干教师尽快成长为名师。骨干教师必须在学校的不同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真正的骨干力量。但是有的骨干教师被闲置浪费,有的不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了促使骨干教师继续成长,发挥骨干的作用,早日在工作上作出优秀成绩。我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大力发挥其带头、示范和帮扶作用,从而促进每个教师的发展。
二、组织机构
组长:褚国洲
副组长:李相国 姜延魁
组员:李占辉 王秉信 尹家志 原景富 马耀武 耿艳君 安玉霞 苑德贵柴秀芬 陈石
三、具体要求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继教主任具体负责,个教研组协助负责,制定出实施计划。
2、学校每月对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一次,骨干教师要有学习笔记。
3、学校重点对骨干教师的教学教研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中肯意见。并监测其教学质量。
4、骨干教师要勇挑重担,起到骨干榜样作用。外出参加学习听课回来要写出反思或感悟。要在自己学校里带头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5、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
6、学校每学期进行骨干教师展示活动,并组织教研活动,从中选拔教学能手,作为上一级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
7、骨干教师也应该对每位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先进经验或者是心得体会。
肖家乡第二中学
5.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五
我校组织了教师行风建设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深知教师肩负的历史寄托和责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水平。与时俱进,勤于学习,勇于创新,踏实肯干,用自己辛勤的努力培养出新世纪、新时期的新一代劳动者。
通过开展“团结、敬业、奉献,做优秀人民教师”的活动,我更加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作为一线基层的普通教师,与学生方方面面的接触最多也最紧密,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都对学生存在着影响,为师者就应该随时清醒地知道学生首先是人,是人就有安全、情感、被爱、被尊重、渴望自我实现的需要,正是这一系列的需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内驱力。教育如果能顺应或激发学生的这种需要,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好的发展,教育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天,我们中的大多数教师都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教师良好的期待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美,一个信任的眼神,这些看似细微、点滴的一举一动,都会鼓舞和激励他们很久,对此,我深有体会。当我对孩子回报一个亲切的微笑时,我常常发现孩子的脸上挂满了自信、希望、振奋,洋溢着幸福,这表情又时常让我幸福着。相反,老师的一个小小的否定,一个不经意的“意外”,都有可能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虽然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已不算少,但我们的教师仅仅知道或做到这些要求还不够,不能仅从大的方面去要求、规范自己,甚或唱些高调,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还应更多地从点滴细微处入手,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细心呵护幼小的心灵,尊重他们、关爱他们,用心培养他们,学会赏识他们,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孩子都是参天大树。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多年来,我一直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诚、友爱的朴素人格去影响一届又一届的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为他们行为示范,用自己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心去带动学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观,帮助他们树立远x想,培养他们的社会、家庭、集体的责任感。
做学生的“好朋友”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它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理的距离,使学生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使教师的工作动机由职业需要上升为职责需要。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成长得好不好?”、“学生快乐不快乐?”是我们教师应该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
实施心与心的交流
在与学生接触的日子里我会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并从学校管理的维度审视学生的内心需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还会随时找部分学生谈话,鼓励他们端正学习态度;也会找班主任感到头痛的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赏识点心灯,宽容架心桥。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只要在学生的心田播下自信的种子,就会有收获的希望。公务员之家:
付出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关怀和帮助,是一种责任。每当学生有困难时,我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最后把孩子交到了家长手里,令家长十分感激。
给予充分的信任和鼓励
第多斯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励”。老师欣赏的目光、肯定的语气、鼓励的言辞就是学生心中的火花,成长道路上的明灯。我的“根雕理念”。我想,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根块”。对于根块,常人见了会当作普通柴火塞进灶膛,而在艺术家手里则会雕刻成精美的艺术品。在我们老师手里,就应该把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塑造成个性鲜明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接班人。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宏大的世界,关键是我们要能走进他们的心灵,以欣赏的眼光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是把他们塑造成个性鲜明的优秀人才的前提。在与学生接触的日子里,我一直在努力追求有自己的理念,更在努力付出自己真诚的爱,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021年学校教师行风建设心得体会文本【二】
今年上半年,教育主管部门在我校开展了行风评议动员大会。通过深入学习学校关于行风评议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系统开展行风评议的重要性。行风评议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学校形象的有力保证。
在今次学校行风评议活动中,我积极结合学校行风评议整改方案的要求,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立高尚师德,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领会整改精神,贵在身体力行。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了较大的收获和体会,下面谈谈:
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德立教,才能把才智无私地奉献给教书育人的事业。学校以抓好行风建设为契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教育行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要求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楷模。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我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从不缺学生的课,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我从不参与私彩赌博活动,不打麻将,不向学生乱收费,一心一意搞教学。由于我能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我在学生心目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增加了威信,这也为我的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
其次要苦练内功,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教育系统行风评议活动不仅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要求。教学措施千万条,教学质量是根本。学生选择了我们的学校,家长把子女送到二中来,就是希望学校能把他们培养成才。为此,要求教师有敬业奉献的精神,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我始终树立教学质量第一的意识,不断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更新教学理念,认真备课上课,精心设计教案,用心批改作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认真探讨教学问题,积极深入课堂听课,取长补短,努力提升能力和业务水平。由于我的敬业和钻研,我在教学上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不拖学生和学校的后腿,为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要以生为本,管教管导,关心和爱护学生。在行风评议活动中,学校倡导教师对学生多鼓励,多帮助,多关心,多体谅,用爱心、信心、恒心、耐心、良心对待学生。由于各人的基础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固然存在差异,但不管成绩好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思想,有血肉的人,他们都希望别人尊重,也渴望得到别人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偏爱优生,歧视差生。结合学校行风评议的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树立全局观念,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从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我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动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激励他们的学习志向,鼓舞他们的学习信心,做学生的知心人。由于我严爱有度,我在学生当中树立起了教师的权威,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为教育事业尽了我一点微薄的力量。
总之,我将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这个机会,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一个为人师表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同时力求在行风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一如既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021年学校教师行风建设心得体会文本【三】
为加强教育系统行风效能建设,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近期,我市教育系统开展了行风效能建设五条禁令活动。作为一名战斗在基层一线的普通教师,通过学习效能建设五条禁令的内容,结合个人工作生活实际情况,我深深认识到:教育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瞩目的事业,学校成为媒体曝光率较高的地段,教师也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焦点之一。随着政府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学校条件的日益改善、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教师形象问题成为人们谈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而作为教师来说,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已成为维护教育的社会地位的基本之举。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具有社会化,国际化的趋势。可以说,良好的师德、师魂是一名教师的基本素养,更是弘扬社会正气的支柱。我认为教师应该在工作中做到以德立教,执教为民;育人为本,传承文明;为人师表,廉洁公正;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师德的要义:师表。记得《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分册》曾对教师下过这样的定义: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春秋末期的孔子,是一位举世瞩目的教师,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教育思想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者的注意。有很多世界性的学术讨论会是专门研讨孔子思想的。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例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全国模范教师黄孟柯的“立足树人,培育思维,注重审美”的教学观,就是为教师做得最好的注解。
师德的关键:教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别人奉送的真理毕竟有限,但若具有发现真理的智力,则将终身受益无穷。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师德的落脚点:育人。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师者,传道、授业和解惑。这应该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所在。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艰苦的工作。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教师又好比渡船,把一批批的人才送向彼岸,而自己仍然留在原地。
站在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我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职责: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始终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2021年学校教师行风建设心得体会文本【四】
通过学习有关行风建设文件及相关教师法律法规,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认真对照自己平时的实际工作及思想动态,进行反思,深深感到自己在学习、工作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为警示自己,修正错误,本着无愧于组织,无愧于群众的态度,就本人在各方面存在问题自我剖析如下:
1、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依法执教方面,尽管我能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但学习和宣传教育政策不够深入。
2、在爱岗敬业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
3、在严谨治学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进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我的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
4、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在团结协作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虚心学习。
5、尊重家长是教师处理与学生长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尊重家长方面,我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并取得支持与配合;
6、廉洁从教是教师处理教育教学活动与个人利益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应当注意保持的品德。在廉洁从教方面,我坚守高尚情操,不谋取私利。
二、原因分析:
1、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一直以来,总认为我一个普通教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领导分配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
2、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总喜欢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吸收的不多。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疏于练习教学基本功,就连在教学中碰到模棱两可的知识点或难题,也懒的去查阅相关资料。
3、认为知识的教学见效快,明显,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是要在长期的耐心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要让思想品德变好,难度大,工作又要细心,还要耐心,因此,就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学,也很少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
4、总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家访又难得走,教学的事情本来就多,忙不赢。学生在校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没有必要给家长讲,有的事情既使与家长联系了,也解决不了多大问题,因此家访也就少了。
三、整改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争取坚持每天看半个小时的党报、党刊、或电视新闻,适当记录要点,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把完成任务式的写学习笔记,变成自觉的行为。并积极创造条件向党组织靠拢。
2、更新教育观念,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惩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的错误思想,改变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态度,不要让学生认为老师是法西斯,不能让学生见了老师就害怕。主动、积极地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尤其要热爱后进生,以情感化人,让学生真正的热爱学习,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3、转变作风,积极工作。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自觉坚持每期学两本业务书籍,并作好要点笔录。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切实转变观念,增强紧迫感,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4、自觉、积极、主动参予教学研究,根据本班实际,选定一个教研课题,制定教研方案,认真进行研究,力争一期解决一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继续正确地对待群众提出的各种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从群众意见中看清自己平常没有察觉或没有引起重视的缺点和不足,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好自己的师德问题。
总之,我将借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这个机会,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一个为人师表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同时力求在行风建设上有新的突破,一如既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2021年学校教师行风建设心得体会文本【五】
一、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大爆炸的社会
科教兴国,是党和国家实现民族强大的伟大战略决策和必然的历史选择。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民族素素质和人才素质的较量,故教育事业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济要振兴,需要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教师队伍。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决
定着培养人才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
二、教师行风建设
教师行风建设活动不但是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中国教育总网公务员在线 展的有力保证。通过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在政治思想方面,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家校联系中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美术教师同样也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新时代的师德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孩子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杨彦庄(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具有素质教育能力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中国教育总网公务员在线 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时时刻刻牢记“八荣八耻”。
通过这次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xx同志“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中国教育总网公务员在线 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三、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6.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六
—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和专注
昌乐外国语学校
郝洪妃
今年暑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乍一看,这本书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是学校的挑战,那是校领导才读的书,但是处于对书名-学习共同体的的好奇,于我是慢慢的品读起来。以下是自己的点滴读书感悟:
一、合作学习中的互学关系和互教关系
这是一本学校改革的书,读后书中的很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读到“合作学习的奇妙”一节,学习的风景,介绍一下合作学习的一个镜头,这种以讲故事的方式的文章,最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我忍不住读下去,在四人小组里,只有一个男生的沉默寡言的高志和班级里英语最差的女生幸子的合作互惠学习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真正体会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神奇魅力。这种合作学习是弱者的相互扶持,合作学习可以称为互惠学习,弱弱相帮令作者感动,也令我感动。这种合作学习里互教关系可以说是其他两名学生-由美和雅惠“多管闲事般及其不自然的关系,互帮互学是若无其事的优势结成的关系。
读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班里六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组长,一号教六号,6号是班里的学困生。今年任教的班中四班学困生特别多,有3个学生英语特别差,给平常的教学带来了难度,我感到改变一个学困生是如此的困难,在这里我似乎找到了一点点答案,怀着解决问题的想法继续读下去。“合作学习”是借助互学关系形成的。在互学关系中的沟通是借助“哎,这里该怎么理解?”之类的差生问话形成的,倘若差生不问,优等生是不会主动施教的。我意识到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经常指示“1号帮6号”,这种合作学习是没得到发展。
在分小组时,1号和6号,坐在一块,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无意中给学生贴上了标签。六人的小组太多,有的孩子成了客人,不参与课堂活动。在四班8组的小琪和鹏坐在一起,老师的用意是好的,想让棋帮助鹏。可是每次进行完一个教学环节学生自学或讨论时,我总是说,1号教6号,当我转到鹏跟前时,说让棋教鹏,可是棋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说他又不学,教上20遍也不会。我感觉也没办法,我想让鹏提高一点点,可是作为学困生的他,又不主动问:“喂,这里该怎么办?”是没有人能帮助到他的。每次大课外活动,我都亲自辅导,我一点点教单词,教过接着忘,快要考试了,才会读几个单词,大部分都不会写。课堂中小组合作,表面看坐在一起,实际上整整一年对于鹏未起到任何作用,我花费很多时间和他谈心,帮助他学习,可学习成绩一点都没提高,我感到教育的无奈。我读后才知道是自己的指令出了问题,我同时也意识到必须对差生做出如何向同学请教的引导,要想法设法让学困生自己发问,这样才能发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我想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方法。书中说学力低下的学生并不是一点一滴转变的,而是跳跃式一举成功的,所以要充分开展好合作学习。
二、安静的课堂,合作学习需要倾听和专注。
合上书之后,在我脑海中浮现的两个关键词,倾听和专注。形成真正的学习课堂并不是风风雨雨的班级,在人人能够安心学习的安静的课堂里才能形成合作学习,我们需要的是即便儿童小声的说,整个课堂也能听得到的课堂。在“第一等的学校”一节,说到: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学校与课堂的气氛了,体现在和睦、安静的环境里专注于学习的学生的面貌。我校也实施专注品格的养成,在课堂中学生专注了,自然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在课堂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教学最终是为了实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我想只要课堂中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倾听,养成专注的习惯,会对我们的教学大有帮助的,虽然课堂中还有学生分神,但只要教师慢慢引导,相信好习惯也会慢慢养成的。
三、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在于: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与其关注教师如何上好课,不如聚焦儿童如何创造学习。在平时校本研修中,每个人花大量时间准备一节课,听课后研讨阶段,发言者寥寥数语,就草草结束。听完一节课对执教者本人起多大影响,我们不妨学习书中的观点。在课后的教学研究有如下原则:根据课堂的事实评论;儿童之间的倾听关系是否形成;“合作学习”是否形成;重视执教者的意图并展开建设性的讨论;全体教师发表一句话作为观摩感言。在我们的教学研究中就应该去除虚假,力求真实,我也非常欣赏作者说的:与其是几个教师“出色的讲课”,不如在每一间教室里都公开日常的教学,所有的课堂都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所有的教师都致力于教学的创造,来得更加珍贵,更加精彩!
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我们做到了吗?如果没做到,该怎么去力求做到,并做得更好,我在思考。教学研究就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而不是教师的演技;就应该研究课堂里学生学习成功之处和问题所在,发现问题,并找到问题的根源,集体研讨找出解决的办法,这才是真实有效的教学研究,而不是流于形式。
7.对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篇七
对建设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为目标,以促进知识与经验共享、以深度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交流为载体,重组教师个体经验,分享彼此对于教育教学的认知和理解,以此达到共同发展.
作 者:马世新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哈尔滨,150020刊 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年,卷(期):28(4)分类号:G451.2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区域学习共同体 校际交流合作体 城乡支援协作体 社团互助体
8.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八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摘要: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加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教师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助推,本文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意义和目标任务、组建原则和过程及其在我国的具体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简称PDS)尽管传入我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却得到社会各届人士的普遍认可、全国性组织和机构的肯定与广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融教师职前教育、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学校形式。其目标是为职前老师提供示范教育、为在职老师提供专业发展教育,并为学校和大学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通过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仅加强了学校与大学在老师培养上的合作,而且加强了教育系统各部门在更新和发展上的合作。
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意义和目标任务
老师专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老师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教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提高老师的质量、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并非仅通过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善教学工作条件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从教师这职业出发,尊重教师的职业特点,从整体上对教师职业加以审视。而从我国当前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师的专业教育状况、教师的专业素质三方面来看,教师专业化现状仍处于较低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中也存在着重重障碍。把握世界老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借鉴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有益经验,以教师的专业化为方向,把老师放在飞离角度来审视,从专业发展的整体要求上改进教师培养方案,调整师资培养结构,修订教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师培养、任用和培训的全面改革,全面推进我国老师专业化进程,不失为教师队伍建设的良策。
美国的老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旨在“探索一种教师教育发展和学校改革的新模式,使之成为教育范例、专业知识的研究所、教师专业人员交流的途径。”[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是一所专门的独立学校,而是在已有学校建制内进行的功能性建设。它是融“初学者的专业训 1
松原市2012中小学校长论坛征文
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及教学研究和发展”为一体、所能考虑的最佳的学校形式;是把理论、实践和研究结合在一起,以促进教育改革的实践场所。[2]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常由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所在学区的一所或多所学校建立伙伴关系,以达到“学校革新与老师教育改革同步进行”的目的。[3]自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理论提出以来,其在美国得以迅猛发展,我国自引入该模式以来,各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如火如荼,由它倡导和实施的老师教育项目已成为职前教师培养的主要方式,为此,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4]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不是计划方案,而是一种生活方式。[5]
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组建原则和组建过程
1.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主要倡导,霍姆斯小组认为它是融“初学者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继续发展,以教学研究和发展”所能考虑的最佳的学校形式,PDS作为极具生命力的新型老师教育形式,其指导原则对教师和教师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实现为理解而教,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老师的职前培养必须加强学科知识传授,大学教育学院要提高入学标准,并严格老师资格认证的要求;PDS要发展为学习型组织,老师首先要成为学习者,要能够理解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激发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对话;教师必须学会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问题;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责任,多关心家庭贫困的学生,与家长、社区和政府一起为这些孩子提供良好的条件,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成功;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的持续成长,就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学教研人员必须改变远离中小学实际的状态,把研究和教学的基点放在活生生的中小学教育情景中;为实现合作研究,必须改变学校-大学传统的合作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
2.要以教师工作情景的变革为前提
每一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创建背景虽各具特色,通常遵循“以情景为本”的原则,而且不存在必备的先决条件,但大多数研究者仍然赞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个演进的变革过程”这一观点。这一过程突出表现为学校教职工参与反思性实践活动和合作的互惠性活动的增加。见下图
松原市2012中小学校长论坛征文
通过反思性实践,教师可以做自己的选择:是机械的接受由他人分派的工作和职位,或是在对一定的信仰或实践积极的、持续的、谨慎的思索之后做出自己的决策,并进一步考虑决策可能带来的结果。教师如有志于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其实践赖以实施的教育、社会、政治环境是必经之路,舍此别无选择。教师需要甄别已被广泛接受的信条和假设,在认真细致的比较中辨别它们的真伪。教师如能始终对自身已有的信仰报有试探性的心态,他们将会维系再思考的能力,并在解决不断呈现的新问题时,随时调整思考问题的角度。
3.组建过程
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的合作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专业发展学校要成为有机型合作体,要求大学教研人员和中小学的实践者同时进行深刻的变革。合作过程可被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阶段——开始意识到实际中的问题,合作被看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合作行动所直接涉及的人员,包括大学中的行政人员、以合作怀有深厚兴趣、从事教师教育的教师、研究人员,中小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将被吸纳为合作团体的新成员。大家聚焦在一起,以霍姆斯小组的指导原则为参照标准,审度参与各方存在的问题。小组讨论是一种促进思想交流、问题探讨、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长时期的讨论有助于增加对达成共同目标的基础的信任感,形成分享管理与监督权力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展平等的观念对大学与中小学有机型合作的形成和整个PDS项目的实施都至关重要。
第二阶段:概念化阶段——界定任务和目标,成员们鉴定自身的角色和任务,并勾画专业发展学校的责任。参与者必须思考“在重构学社区-大学关系的努力过程中,要产生辐射状的变化,我需要做些什么?”在这一阶段,大学和中小学老师都要重返传统的“单行道”式的工作模式的倾向。参与各方认识到,明确PDS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会促使各方实现各自的承诺。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合作的远景规划、合作的任务要从哲学层面转向实践层面。合作团体要确定具体的调整活动,改组行政管理组织,提供政府政策参考,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的传播系统。
第四阶段:实施阶段——实现合作进程的关键点。合作者要为同一目标的实 3
松原市2012中小学校长论坛征文
现而努力。参与者要在已建立的机构中实现已达成的目标。要顺利的过渡到这一阶段,建立专门的PDS发展协会势在必行。该协会始终把学校整体的变革视为改革的中心。
第五阶段:评价阶段——对合作进程的评估,在贯彻阶段各个层面的评估,最后由专业发展学校的教育学院研究办公室进行综合,作为改时阶段的参考依据。
第六阶段:结束/改进阶段——对前五个阶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改进。
三、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构的具体实践
1.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能是宣传、推广教师专业发展的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评估学校师资的发展经验和突出问题,审议重大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对学校的师资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对教师自培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成立“专家顾问团”,由学校聘请的教育专家组成。主要工作职能是指导学校的学科建设、教研组建设和名师培养。
进一步完善全员培训制度和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并实施《校本研修工作条例》、《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制度》、《骨干教师管理及考核试行办法》、《青蓝工程结对协议》。
2.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
持续加强师德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师德沙龙、教育论坛、鼓励教师建立教学博客、与名师对话、文明组室创建等师德建设活动。
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平台建设,聘请校外各界知名人士举办讲座,每学期开设几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拓宽教师视野。继续实施骨干教师评选、低职高聘评选,对成绩优秀的中、初级教师,职务评聘实行低评高聘,充分调动优秀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进修。
着力构建教学研究平台,结合国家级、省级课题及学科课题研究,积极开展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通过积极开展跨学科的合作和研究,轮流由学科教研组举 4
松原市2012中小学校长论坛征文
办专题讲座或专题研讨会议,不断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
结合校本课程平台的建设,鼓励教师开发自主拓展型课程设计、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科资源库建设等校本培训课程,满足教师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并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争取每年形成1-2本比较成熟的校本教材。
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思考和启示
通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过程中,中小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向自身自主权的充分发挥起着重要作用,它决定着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实践的有效性和特色的吸引力。即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真正的魅力正是在于身在其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自由自主地发展,从而保证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不断地追求职业的理想、成就事业的精彩并实现专业的成长。[5]
同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是与师范教育的有效对接,真正体现了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同时也是对市、区两级教师培训机构重心不断下移举措的有力支撑,大大加强了老师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当前,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参考资料:
9.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九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暨自评汇报
我校有42个教学班,2500名学生,教职工201人,专任教师197人,是县内唯一一所规模学校。学校以“人本、和谐、师生共同发展”为办学理念,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加强教师专业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情况做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及分工,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张宝担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担任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和教研主任为培训处正副主任,各学科主任为研修员的组织机构。校长负责全面工作;副校长负责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工作;培训处主任负责协助副校长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同时负责培训工作组织与实施及具体的培训内容,研修人员负责教师的培训,考核工作。
二、制定规划、方案,保证教师专业发展有序开展。
1、学校制定的三年发展规划,确定了教师三年发展总目标和发展目标,就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位教师根据学校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实际分别制定了个人专业发展目 1
标和发展计划。
2、学校根据教师队伍三年发展规划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步骤清晰,任务明确,考核内容明了,操作性强。
三、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学校先后制定了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研制度,以课题引领为主的科研制度,中青年教师帮扶制度及学期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落实。
1、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了推进有效课堂改革,确定专门时间对教师进行有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的培训,每月学校集体培训一次,每两周学科组织学科培训研讨,每周备课组织备课研讨,培养教改之星上示范观摩课;符合年龄要求的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考核成绩合格率为100%。
2、积极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把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始终贯穿于教研过程之中。积极开展每周开展一个高质量教学反思、每月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论著、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写一篇说课讲稿、每学期制作一个优秀课件、每学期参与一个课题和主题研修并撰写论文或专题总结、每学期研发一个校本课程案例、每学期要有一个命题研究和试卷分析“九个一”基本功研修活动;每年聘请专家来校讲学进行专业引领,09年请任勇讲学,10年请兴隆进修学校长王瑞富讲学,今年有兴聆听了我国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报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导经常组织备课、说课、做课、评课等活动进行研讨交流。
3、大力推进以课题引领为主的科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解决教学中的为题的能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承担的五个“十一五”市级重点立项课题已于年初结题,顺利通过课题组验收;今年围绕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申报了十二个“十二五”省级课题,已全部通过立项,各课题组开展了研究工作。做到了人人有课题,个个参加科研活动,在我校以形成了浓后的教育科研氛围。
4、建立了学科辅导及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学科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学科课改指导小组,他们给学科教师上师范观摩课,同时还深入课堂听评指导。
5、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搭建平台。一是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师带徒的作用,让青年教师拜学科中最优秀的教师为师,通过听课摸底,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二是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三是给青年教师更多的外出学习观摩的机会,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导处、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组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团队,实现了优势教育资源共享。
四、学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和时间保证。
1、具有满足校本培训和教师自主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学校图书馆藏书70000册,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理论书籍不断充实,每年征
订学科报刊杂志130余种,图书馆、阅览室长期向教师开放;学校宽带以接入互联网,有良好的教师远程学习、研修需要的网络平台和网络环境,办公室都装备了新电脑;有研修活动场所和培训场所。
2、学校有专项经费,保证教师学习培训的需要。
3、学校统一安排教研、教科研活动时间:每四周周五下午为集体培训和课题研究时间,每两周周五下午为学科教研活动时间,每周内各备课组安排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交流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备课组时间不同)。
五、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我校对师德建设工作常抓不懈,每年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师德建设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师德建设活动。如08年师德建设主题是“率先垂范、为人师表”,09年的主题是“加强品行修养、提高与人能力”、10年是“爱与责任”,今年建设的主题是“人文关怀、爱心奉献”。经过多年连续主题师德建设活动的开展,我校师德水平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已成为时尚。
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身心健康。建立心理咨询室,举办心理知识讲座,进行心理辅导;建立了心语聊天室,为教师提供消除烦恼,放松心情的场所;学校实行人性化管理,使教师在学校舒心地学习工作。
七、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考评、考核机制,调动教师自我法杖的积极性。
1、学校制定了包括个人发展规划,实施过程,参加教研、教科
研活动及目标达成情况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评价体系。分学期和进行评价。
2、每学期教导处对教师专业发展功能工作进行归档,包括教师个人档案、评价档案和学校档案,此项工作已成常态。
经过努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和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有省市县骨干教师40人,市级教学标兵1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实际教学能手21人,市级名师2人,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706篇,获得市教育科研成果奖31项。乡下学校经常来我校听课取经,我校骨干教师经常和进修学校一起送客下乡,今年我校承担了县骨干教师培训工作,15位教师做示范课,同时进行了培训。充分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
存在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普遍年龄偏大,中青教师缺乏,后续力量不足。
2、学校经费紧张,虽然保障力教师培养经费,其他经费却受到较大影响。
3、有些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10.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 篇十
校本研修是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有效途径
扶余县三井子镇职业中学 刘晓峰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看,教师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三条途径,一是靠平日工作积累,二是通过各种培训学习,三是着眼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索与研究。“示范观摩”、“专家报告”、“名师讲座”等已成为当今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其特点是统一安排,统一要求,但不切合实际,这些由理论到理论的培训,对教师行为的影响是苍白无力的。因此,为了让教师得到有效发展,学校必须侧重抓好校本研修。
一、以理解内涵为基点,准确把握研修方向
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不是等同的概念,它们有内在的区别。“培训”有施训者和受训者区分,受训者被动吸收知识;“研修”则依靠的是受训者的自觉性,所以从“培训”到“研修”其实是教师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过程。因此,正确理解研修的内涵是开展校本研修的基点。“研”是探索研究,是认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修”是整治改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研修”就是把培训和学习建立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让教师带着问题去研究,最终解决教学问题。研修是基于学校、基于问题的教研活动,教师是研究的主体,问题是研究的核心,教学行为是研究的关键,专业发展是研修的目标。研修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在活动的主体上强调教师的主动参与,在方式上强调对话与分享,在内容的选择上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依据这些特点,要深刻理解校本研修是一场教师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的变革,也是一场教师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教研培训观的变革。要通过校本研修,把教师培训成为一名学习者、一名合作者和一名研究者,让教师在听中学,做中学,研中学,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和研修过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以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让教师在行动中成长。
二、以教师需求为根本,合理制定研修原则
校本研修是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研和培训活动,为此要合理制定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校本研修的内容要“立足学校、聚焦课堂”,要根据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确定研修项目,要把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升华”为一个个校本研修的主题,有针对性地解决本校教师在教学中的需求,提升教师专业水准。
2.自主性原则。校本研修要在认真分析教师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教师校本研修计划,重点体现教师的“个性化”。
3.系统性原则。研修计划的制定要统筹兼顾,要体现出科学性、连续性、稳定性、系统性,既要解决教师的现实需求,又要考虑教师的长远发展。
4.开放性原则。校本研修不是“闭关修炼”,而是需要专家引领、同行互助、校际交流,尽量为教师营造宽松的研修环境,特别是要引导教师开展网络研修,让教师在研修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
三、以创新模式为载体,有效开展研修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研修的积极性,学校要拓宽校本研修活动载体,创新校本研修模式,增强内趋力,激发教师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情。为了有效开展实践性研修活动,学校要制定校本研修活动流程:即选择恰当的研修主题→设计研修活动程序→活动中骨干引领、团队协作、同伴互助→活动后反思交流。具体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个人研修:个人研修要采取“任务驱动”的办法,要求全体教师力争做到六个一:即一天写不少于300字的学习笔记或学习心得;一周参加一次集体备课和一次听评课活动;一旬写一篇教学反思;一月完成一篇教学案例;一学期上一节汇报课或研讨课,并写一篇研修论文;一年读一至两部教育专著。上述内容必须如实记入教师个人档案。
2.小组研修:小组研修是校本研修的重要方式,学校要成立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的研修小组,围绕共同关注的研讨主题进行理论学习,反思教学实践。研修小组要经常开展活动,可以围绕研讨主题,选择典型课例,设计教学方案,也可以共同观看课例,共同诊断,引发对困惑的解释、分析与思考。要把反思形成的共识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研修组长既是主持人又是参与者,还是总结者。研修组长要组织小组研修活动,要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做好研修总结形成研修成果。
3.集体研修: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研修经验交流会,成果展示会,聘请各级教研员或专家开展问题式专题讲座、现场诊断,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比赛等。这些以集体参与的研修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四、以激励机制为依托,切实加强研修保障
学校要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业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研修组长、骨干教师代表担任成员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全面开展教师研修需求调研。要做到四抓:一抓对校本研修工作的总体规划,制订《学校教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二抓学校校本研修的制度建设,完善学校校本研修各项制度及评比细则;三抓研修小组计划的制定和主题的落实;四抓校本研修的实施、监测与评价。学校领导要对各环节进行引领、指导和评价。
为促进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学校还要引进激励机制,采取 “奖惩并举”的管理措施,制订《学校校本研修奖惩办法》,实行教师参与校本研修与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认定、学校带头人评选和年度考核挂钩的制度,规定校本研修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领导和教师不能评先选优。学校还可以开展“校本研修十佳个人”评选和学习型研修小组评选等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博客大赛、课件制作比赛和各类优质课竞赛等赛事,编写《学校校本研修成果集》、《教师教学反思文集》等。以此来推动校本研修工作的开展。
11.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具体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指示精神,积极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方案,坚持科学性、可行性原则,提高针对性,加强指导性,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具体工作
(一)完善组织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
(二)实施目标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爱岗敬业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具有更完善的人格修养,更远大的理想追求,更宽广的胸怀,具有强烈的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的愿望,能熟练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勇于进取、创新,敢开先河,具有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切实提高教师群体水平,促进整体优化。
(三)加强师德建设,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
1、认真贯彻了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孟二东等人的先进事迹,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大力倡导、弘扬无私奉献和勇于创新精神。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心得体会(教师1)】推荐阅读:
学校发展共同体08-04
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08-19
学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11-16
小学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07-20
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方案08-26
学习《执行力与学校发展》心得体会08-16
学校今后发展思路08-29
追求学校内涵发展09-07
学校个人发展意见建议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