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

2024-12-09

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精选13篇)

1.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 篇一

有关五水共治宣传标语

1、全面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2、全面推进“五水共治”,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

3、全面开展截污治污,努力建设宜居黄岩。

4、全面构建“水安、水清、水美”的水生态体系。

5、全力打造“安全、清澈、美丽”河道。

6、请“污水”“涝水”远离柯山鉴水,让“清水”“绿水”深入千家万户。

7、优环境、促转型、惠民生,不断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8、营造和谐优美环境,建设人文生态缙云。

9、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推进“五水共治”,努力形成破竹之势。

10、以实干求实效,全面全速全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11、以工程项目上马论成绩,以水质变化论英雄,以百姓满意度论成绩。

12、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

13、依法治水、科学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

14、依法防汛防台,增强抗灾能力,构建平安缙云。

15、一江清水映蓝天,一潭污水照人心;五水共治揭竿起,治理水源保环境。

16、一草一木凝聚缙云美景,一心一意建设生态文明。

17、携手同绘生态画卷,齐心共建国家级生态县。

18、携手共进,五水共治,清澈嵊州,地球微笑。

19、向污水、废水说“再见”,向美好未来说“你好”。

20、五水吾水,你我之水;共治同治,同享安康。

21、五水共治人人受益,保护环境处处和谐。

22、五水共治人人参与,和谐环境家家受益。

23、五水共治,四方行动,三年计划,两年完成,一起努力。

24、五水共治,水岸同治,上下游齐治,全社会合治。

25、五水共治,人人有责,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6、五水共治,人人有责,从我做起,贵在坚持。

27、五水共治,人人参与;和谐环境,家家受益。

28、五水共治,全民参与,美丽嵊州,有你有我。

29、五水共治,河畅其流,水复其清,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30、无须三过家门而不入,只需团结协作共护水。

31、污水别乱排,洪水需防范,涝水常治理,供水保安全,用水别浪费。

32、污染水源千夫所指,保护环境万人颂扬。

33、我们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离不开我们的呵护。

34.众志成城 五水共治

35.治污水、防洪水、排洪水、保供水、抓节水

36.全力动员、全民参与,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斗志积极投入“五水共治”和“无违建县”工作

37.用铁的纪律与措施 打好“三改一拆”持久战

38.拆除违法建筑 维护公平正义

39.拆一处违法建筑 保一方群众利益

40.搞好污水治理 造福子孙后代

41.加强污水治理 保护浦阳江水质

42.保护浦阳江爱护“母亲河”

43.清洁城乡告别陋习文明行为从我做起

44.治污连着你我他 碧水蓝天靠大家

2.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 篇二

1桐庐渔业产业概况

桐庐县水域资源丰富且优良,富春江、分水江贯穿全境,山塘水库星罗棋布。富春江自南而北流经全境,在桐庐县境内长33 km;分水江源于临安,从桐庐县西北部入境,到桐君街道汇入富春江,境内长53 km。全县总水面11.94万亩,宜渔水面66 781×667 m2。目前已形成温室龟鳖19万m2,外塘甲鱼1 300×667 m2、河蟹2 300×667 m2等特种水产优势产业带,年产龟鳖4 000 t,河蟹100 t,常规鱼3 800 t。2015年,桐庐实现水产品总产量8 500t,渔业总产值2.1亿元,渔业经济处于较好的发展态势。

2“渔业转型促治水行动”主要做法和成效

为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发展,助力“五水共治”,桐庐县农林局以“保生态、保安全、保供给、促增收”为现代渔业的发展目标,着力开展“渔业转型促治水行动”,在提升渔业基础设施设备、推广高效生态技术、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养殖尾水处理、淘汰落后污染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2.1夯实生态渔业基础设施和提升生态养殖技术

近年来,桐庐县实施省、市“百万亩标准鱼塘改造”和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项目,总投入资金1 500余万元,建设池塘面积10 600×667 m2。通过池塘清淤挖深、塘埂护坡、池塘小改大、水泥路硬化、栽植绿化苗木、购置增氧设备等措施,有力夯实了渔业基础设施设备。通过“农民之友”等新闻媒体对生态渔业技术的宣传,“科技下乡”、“科技特派员”驻地等活动,以及示范推广鱼虾鳖生态混养、稻田综合种养、底部增氧、养殖水质综合调控、尾水处理等生态养殖技术,提高了全县渔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生态养殖技术水平。

2.2有序推进“三江两岸”整治工程

2011年杭州地区开始实施“三江两岸”景观保护工程,对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两岸500 m范围内进行综合整治。桐庐境内完成了天兹针织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烟囱拆除工程、中水回用改造工程、污泥焚烧工程、污水治理工程;窄溪、环溪、金家等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分水江沿岸制砂企业整治,关停7家,暂停4家,改造提升9家;桐庐大路粮油专业合作社等16家肥药双控、测土配方项目和桐庐明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养殖污水治理工作以及合村乡瑶溪清理整治等15家小河道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三江两岸”工程的实施,对保护富春江水质、保护渔业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3逐步修复两江渔业资源

“小鱼治水,五水共治”。“五水共治”的小功臣,增殖放流的鱼类,特别是鲢、鳙、鲴鱼等滤食性或刮食性鱼类,能够摄食有机碎屑,降低水中有机物的负荷,对净化水质、保护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桐庐县农林局大力发展“资源养护”渔业,发挥渔业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作用。自2006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加大了对桐庐两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的资金扶持,该县也提高了财政配套力度。截至2015年年底,桐庐县两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共增殖放流上述鱼类累计4 300余万尾(只),累计投入资金550余万元。通过标志放流和回捕、专业调查和检测、社会调查和抽样统计,发现增殖放流后放流种的产量明显好于未放流期。

2.4温室龟鳖拆除整治促治水

自20世纪90年代,桐庐温室龟鳖产业突飞猛进,截至2013年温室龟鳖养殖面积已达34万m2。龟鳖产业是桐庐县主导优势产业,是渔农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温室龟鳖养殖产生的废气废水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针对桐庐龟鳖产业实际情况,桐庐县农林局组织水产技术员等相关人员,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制定整治方案。整治方案包括桃源溪50 m以内的龟鳖养殖场全部拆除,桃源溪300 m以内为限养区,规模小、效益低的温室养殖场拆除,继续保留的温室龟鳖养殖场需建立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必须达标排放。截至2015年年底,已经拆除温室龟鳖养殖面积15万m2,累计投入资金8 120万元。

2.5全面启动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

近年来,桐庐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而随之带来的养殖水体污染、富营养化也日益严重。水产养殖通常采用无节制的大排大换的方式,极少采用人工调控的方式,对周边水域环境和农业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危害[1]。结合浙江省级现代渔业等项目的开展,自2015年,桐庐县渔业开始了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探索。现已有13家单位着手养殖尾水设施建设,其中3家为温室甲鱼尾水设施建设,其余10家为池塘尾水设施建设。温室甲鱼尾水污染重,主要采用“污水→污水收集池兼沉淀池→生化池→沙滤池→表流人工湿地→回用”模式;池塘尾水设施主要采用三级沉淀池、生态净化池、生态沟渠等模式。目前,温室甲鱼养殖尾水设施和池塘尾水设施已经投入试运行。经浙江省淡水渔业环境监测站检测,采集经尾水处理的水样总磷、氨氮、重铬酸盐需氧量(ODc)r指标显著低于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养殖尾水处理效果明显,达到养殖水排放标准。

2.6有序发展稻田养鱼工程

稻田养鱼是养殖业和种植业的有机结合,集传统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高产低耗农业为一体的复合型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自2013年,桐庐县全面实施稻田养鱼工程,推广稻鱼、稻鳅、稻鳖、稻虾、稻蟹、茭鳖、茭鳅共作,面积达2000余亩,被列为浙江省稻田养鱼示范县。稻田水产品绿色生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茭白田养鳖、稻田养鳖等项目亩产值均超万元,与单一品种养殖相比,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2.7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工程试验探索

2015年,桐庐县农林局从美国大豆协会引进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该技术由美国奥本大学设计,是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3],其原理是通过添加气提式增氧推水和废弃物收集处理等设备,对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进行收集和再利用。该技术不但可以解决水产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而且可以将收集的鱼类排泄物和残剩饲料转化为高效有机肥,化废为宝,增加效益。目前,桐庐试点开展了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罗非鱼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罗非鱼养殖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都大幅提高,收集的废物转变为有机肥,经济效益明显。2015年下半年又有两家企业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工程项目竣工,准备开展鲈鱼等品种的养殖探索。

2.8兴建无害化处理池杜绝二次污染

病死鱼携带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不仅污染养殖水体和周边环境,并且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渔业健康发展。桐庐县农林局率先开展了水产无害化处理试点,在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社等基地推广无害化处理池。具体做法是建造“一户一池”的小型处理池,每个池子2~4 m3,如发生病害将病死鱼集中投入无害化处理池进行发酵,发酵后作为农业用肥,杜绝二次污染。

3“渔业转型促治水行动”实施中的制约因素

一是养殖户“治水”意识淡薄,一味追求产量效益,无视水产养殖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二是温室龟鳖拆除整治困难,龟鳖养殖户依赖财政补助思想重,不补助不处理废水废气,渔业环境执法困难;三是循环水养殖、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工程等基础设施投入大,特别是额外支出的养殖尾水处理投入,养殖户对此积极性不高;四是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水平不高,抗自然灾害能力低,养殖池塘自然生态和生产功能下降,生态修复任重道远;五是缺乏渔业资源基础调查,不能科学有效指导增殖放流,渔业资源恢复缓慢。

4桐庐现代渔业发展对策

4.1因地制宜,搞好现代渔业发展规划

根据桐庐水资源特点和乡镇实际,统筹规划,发展生态渔业。利用富春江优质水源,在江南镇窄溪、横山埠等地发展生态养殖河蟹产业;在分水镇、百江镇等粮食功能区,大力发展稻田养鱼产业;在莪山乡茭白田,大力发展茭鱼产业;在地理环境优势的横村镇,大力发展休闲生态渔业;对大中型水库,大力发展洁水渔业;在瑶琳镇温室龟鳖片区,拆除整治温室龟鳖,兴建尾水处理设施,要求达标排放;在大面积池塘建设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工程;在省级两江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区,加强渔业资源情况调查和评估,明确资源量和可利用度,逐步建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改善两江渔业生态环境和种质资源量。

4.2依靠科技,拓展渔业发展新模式

一是优化养殖种类结构,对于常规鱼养殖,全面推广80∶20模式化养殖,同时根据生态学原理,适当搭配如青虾、黄颡鱼等名特优水产品种。二是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在有条件的池塘引导渔民推广鱼-种植类型(稻田、莲田、茭白田、桑和草等)、鱼-畜禽类型(猪、鸭、鹅等)等生态养殖模式,推广温室甲鱼转外塘养殖和鳖稻模式,河蟹养殖推广蟹塘种植芦苇稻模式。三是使用设施设备,推广底部增氧设施,推广使用水质监测、产品快速检测、病害诊断系统,温室龟鳖的养殖废水经沉淀和净化后进行循环水养殖,大面积池塘推广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四是注重投入品管理,选择优质苗种和环保饲料,使用水产疫苗、微生态制剂、中草药,以及向水体投入特定培养基质和定向培育能够消化分解养殖系统废弃物、改善养殖水环境的生物絮团来实现生态养殖[4]。

4.3狠抓质量安全,推动现代渔业健康发展

一是逐步建立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形成以县级水产品检测中心为龙头,乡镇检测站、市场检测点为补充,生产主体快速检测室为基础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二是逐步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示、有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水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规范记录投入品使用、病害防治等情况,真正实现水产品生产过程可追溯;三是加强渔业执法和管理,建立渔业安全预警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以及渔政与公安派出所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提高渔政执法装备水平,保障渔业资源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

4.4筹措资金,加大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投入

3.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五水共治;嘉善县;水治理;科学发展

水环境治理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浙江因水而名,历来重视治水工作,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期间对治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2013年底,浙江又提出“五水共治”治水方针。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浙江经济发达的县区,嘉善围绕“科学发展”求突破,抓住“示范优势”求发展,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推动“五水共治”,在取得治水成效的同时,更促进了县域地区的科学发展。

一、嘉善“五水共治”的做法及成效

(一)落实治理责任

嘉善确定重点整治“三河” 390条,其中垃圾河229条(约166.5公里),黑河、臭河161条(约117.8公里)。在此基础上,分阶段设定详细目标任务,上半年基本完成全部229条垃圾河治理任务,转入长效保洁阶段;目前所有黑臭河均已启动治理,截止9月15日初步完成72条、50.466公里;到12月底确保完成80条黑臭河道治理任务。预计到2014年底,彻底消灭垃圾河,有效改善黑臭河道50%以上;预计到2016年,全面消灭县内黑河、臭河、垃圾河。同时,嘉善建立“清三河”、“五个一”推进机制,即重点“三河”都有1名县级领导、1个县级联系部门、1名镇级牵头领导、1名中层干部、1名村级责任人直接负责;采取“三河”网上公示、重点河道设立公示牌等方式,把“河长”信息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29名县领导成为86条重点“三河”县级河长,91个部门、9个镇(街道)“一把手”成为重点“三河”责任河长,确保县域河道治理实现“全覆盖”。

(二)抓好河道保洁

嘉善自全面实施“五水共治”行动以来,高密度、高频率地全面开展河道巡查保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一是“捞”,对全县1829.5公里河道和 29700 亩湖荡全面打捞河面清漂浮物,河道保洁进入常态化。截止9月15日,“清三河”已累计出动15.12万人次、6.04万船次,打捞垃圾近7.3万吨,拆除沿河猪舍1517户、27.05万㎡,打捞沉船2898只,完成河道清淤87条,约54.97公里。二是“清”,开展河道清障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河道沉船、土坝、构筑物等阻水物。三是“拦”。共布局设置河道拦污栅1128处、打桩布网318处,特别是对由嘉善流入上海的57条河道,采取“梯度(多道)设防、支流拦截、闭闸截流”的措施,实行定点定人巡回打捞。四是“保”。各镇(街道)至少购买一艘自动化机械保洁船,目前已全部到位,同时全县共落实810名河道保洁员队伍,定人员、定河段、定责任、定报酬,落实保障措施。五是“验”。垃圾河治理完成具体达到“四个无和三个有”标准,即水面无漂浮物、水中无障碍物、水边无垃圾、水下无淤积;岸上有绿化、显眼处有公示牌、保洁有健全机制。

(三)开展重点治理

开展黑臭河道综合治理行动,坚持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河道治理与河岸整治相结合,确保黑臭河有序整治到位。一是系统“建”。由“河长”牵头,在全面排摸基础上,因地制宜建立“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二是分类“治”。分类、分步实施工业污水“全入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农村保洁一体化、畜禽养殖减量提质、封堵排污口、河道保洁、清淤疏浚、清障活水、河道生态修复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措施,推进黑臭河治理。三是重点“攻”。全面启动黑臭河治理,大力实施减污、截污、治污。嘉善魏塘街道青龙桥港加大河道综合治理力度,投入资金223万元,开展河道疏浚3740米,修建护岸2100米,植物护坡6300平方米,拆坝建桥一处,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嘉善陶庄镇新开河加大治理力度,6月底前面完成对河道内的7户船户33只船只清退清理工作,疏浚清淤河道640米,实施护岸修筑工程,目前已投入资金235.4万元。

二、嘉善“五水共治”的困难和问题

(一)建筑管理不科学

嘉善对于沿河建筑管理不科学,沿河建筑非法侵占河道的问题仍旧存在。一些私搭亂建行为造成河道变窄,加上这些建筑物往往存在直排问题,使得水质日益变脏、变臭。在项目审批时没有全面检测,没有及时发现沿河建筑的问题,使得问题一再拖延,导致水质越来越恶劣。

(二)项目审批速度慢

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全面启动,涉及“清三河”的各类项目集中“上马”。但是由于项目审批制度的限制,项目“上马”比较慢,直接影响了治水的进程。特别是比较“急”的项目,比如购买保洁船只、建设污水管网等需要审批的项目,如果按规定程度走,根本无法按进度完成项目年度建设任务。

(三)资金运行不顺畅

嘉善制定了“五水共治”三年行动计划,共安排工程55项,涉及资金56.52亿元。其中,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今年共需投入1.54亿元,其中县财政9964万元,其余为镇财政配套;圩区整治方面,今年县财政共需投入3405万元、镇村自筹1460万元。这么大的资金量,有些还未列入年度预算,导致资金运行不顺畅,基层压力非常大,直接增加了县、镇两级的负担。

(四)专业技能跟不上

嘉善作为县级地区,在治水方面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跟不上的现象。一是项目建设承接单位良莠不齐。由于很多项目是通过市场公开招投标运作的,只要具备相应资质条件,都可以参与设计、招投代理等前期工作,这样就容易出现挂靠现象,导致承接单位业务能力不强,影响项目实施整进度和质量。二是专业力量跟不上。确定污水管网普查单位时,就存在具备相应资质单位过少的问题;且最终委托企业同时承接了其他项目,工作进度上存在隐患。三是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式处理投入较大,户均约1.5万元,尤其是自然村中铺设污水管网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拖拉管成本高。

nlc202309051145

三、嘉善“五水共治”的对策和建议

(一)把城乡污水治理作为优化县域地区环境的核心要事

一是城乡污水规划边编制、边实施。按照“完善已规划区域,延伸管网覆盖区域,实现污水规划县域全覆盖”的思路,编制《城乡污水收集处理一体化专项规划》,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等工作,合理调整污水南排系统、县内污水管网布局等规划内容。二是工业污水边入网、边治理。开展工业废水纳管整治行动,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按照“有条件入网、无条件入园、局部治污改造,其余全部关停”的要求,重点抓好工业废水纳管治理,全面开展涉水重点污染行业整治,确保年底前实现工业废水全入网、全治理。三是农村生活污水边计划、边实施。大力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行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全治理。要完成“到2016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均达100%以上,农户受益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并将三年治理任务落实到村、项目、完成时间和具体责任人。

(二)把交接断面治理作为提升县域地区形象的关键大事

嘉善纳入省际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的主要有9个断面,其中入境断面5个,分别为民主水文站、杨庙大桥、油车港出口、七星和柏树桥;出境断面4个,分别为枫南大桥(开发去[惠民街道])、池家水文站(姚庄镇)、红旗塘大坝(姚庄镇)、清凉大桥(姚庄镇),全市10个出境断面中嘉善占了4个,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因此,要以开展出境断面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对每个断面实行一名县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四个一”机制,通过开展黑河臭河垃圾清全清理、畜禽养殖全拆除、工业污水全入网(全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全治理、重点河道上下游联动治水“五大行动”,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明显改善。

(三)把猪舍拆违治污作为实现县域农业转型的攻坚难事

一是“拆”。全县千名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助推生猪养殖业转型集中攻坚行动。由33名县四套班子领导带领66个县级部门(单位),结对联挂66个养殖重点村,集中开展攻坚行动。同时,出台了温室甲鱼养殖棚舍拆除清理的工作方案及有关政策,确保到2015年1月底前全部实现退养转产。二是“攻”。 以禁养区、占用基本农田、出境水質监测断面1公里半径范围、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猪舍为重点,开展“拔钉清障”拆违攻坚行动,拆除了一批违章面积大、环境污染严重、群众反响强烈的“钉子户”,进一步造大了拆违声势。三是“收”。狠抓死猪无害化收集处理。完善落实“户报告、镇收运、县处理”的无害化收集处理队伍,实现了县域收集“全覆盖”。四是“转”。做好“四个转”。转产方面,落实转产补助资金和扶持政策,加强免费技术培训,帮助退养户从“一棚”(猪棚)转“四棚”(花棚、菜棚、菇棚、果棚)。转移方面,部分养猪户已在外省落实了养殖棚舍。转身份方面,引导和帮助农民变为产业工人等。转政策方面,县财政已累计下拨转产补助资金达近2亿元。

(四)把水利工程作为县域地区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之事

计划三年时间,投入10个亿,启动实施“五大工程”。一是实施“二轮圩区”整治工程,形成开展整治工程的初步设计报告;二是实施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实施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连通试点工程;三是实施千里堤防改造提升工程,重点解决现有圩堤较多存在的“三场缺口”、“落河缺”、水闸“漫顶”等问题;四是实施老集镇防洪除涝改造工程,针对易受淹的10个老集镇,因地制宜制定“一镇一策”,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逐步解决老集镇受淹问题;五是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加快完成2014年度项目施工图设计。

(五)把水质保护作为保障县域地区饮水用水的民生实事

一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嘉善饮用水水源地为太浦河,常年水质稳定在Ⅲ~Ⅳ类。加大投入,使太浦河与长白荡饮用水源地互为备用,提高饮用水保障能力。二是开展污染源清理。加大力度,集中拆除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猪舍、禽舍、水上加油站等,取缔鱼塘、渔民网箱养殖。三是加强日常监管。在太浦河取水口建造了1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进入丁栅水厂水质;投入300万元在取水口上游5公里处建设自动监测站,确保上游来水出现问题时能够提前5小时作出预警,做到“预警及时,反应迅速,处置果断”。

作者简介:沈洁,女,汉族,1987年生,2013年毕业于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历,2014年1月进入嘉善县委党校就职,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经济共性问题、农村水环境治理问题。

4.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 篇四

周巷镇持续加大五水共治宣传力度初显成效

作者:周巷镇 发布日期:2014-12-30

今年以来,周巷镇把加强治水宣传、提高群众意识贯穿始终,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内容等方式,做到治水宣传不放松、不间断,为五水共治各项任务开展加油助力。一方面,通过电视、横幅、三改一拆墙体美化、现场交流互动、群众路线上门走访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宣传动员;另一方面,依托各级组织平台,以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满意率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青年、妇女、文明劝导队、老年巡逻队、和谐促进会、暂口管理人员等队伍的作用,今年已组织引导群众投身五水共治集中活动26次,参与人数达到10000余人次,形成了人人关心、户户参与水环境整治的生动局面。

5.“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篇五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w.5

K J.cOm 3 “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城建环保工委在区人大常委会干新卫副主任的带领下,从4月下旬开始,走访相关职能部门及部分镇街,踏勘治水现场,召开相关工作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对我区的“五水共治”工作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评价

2014年至2016年,我区“五水共治”累计投入资金约x亿元,共实施了720个治水工程项目,消灭各类污染源约x个,治理入河排污口x个。通过水岸同治,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住环境面貌得到美化,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市民获得感。2017年以来,我区的“五水共治”工作紧紧围绕全省剿灭劣ⅴ类水工作会议、剿灭劣ⅴ类水誓师动员大会精神和“剿灭劣ⅴ类,誓夺大禹鼎”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的总体目标,结合“美丽西湖”行动,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进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目标,全力推进项目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主抓治水工作,几乎所有区四套班子全都扑在一线,围绕全域“剿劣”目标,全力协调推进。成立了劣ⅴ类河道“剿劣”行动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作战指挥部,区委副书记任总指挥,4名区领导任副总指挥。二是项目推进迅速。今年共计划实施318个治水项目。其中48个“防洪排涝”项目已完成15个,26个正在施工;“治污水”项目205个,已完成66个,98个正在施工;“河道整治”项目63个,已完成14个,28个正在施工;“抓节水”项目2个,正在启动。

(二)立足源头,实施水岸共治

一是实施水岸同治。结合“三改一拆”、小城镇综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土地流转、沿河违建的拆除、各类违法堆场清除、污水管网的铺设。二是实施河道清淤。全年计划对49条河道进行清淤,已完成32条,累计清淤50.49万方,占计划65.3%。三是实施配水工程。在完成三阳排灌站、四五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排灌站、白茅湖排灌站建设的基础上,实施富春江引水和三墩引水两大工程,结合大刀沙清水入城和周浦沿山南渠清水入城项目,通过西湖版的“南水北调”使引配水工程全域覆盖。

(三)立足监督,发挥河长作用

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按照区级河长、镇街河长、村社河长、河道警长和保洁员“五位一体”,出台并实施了《全区河道分级管理机制》,将全区141条河道分成三级实施管理,全面更新了各级河长公示牌信息,进一步落实河长职责。二是推进信息化治水。全区的各级河长都安装了杭州市河长APP,每周上传巡查轨迹和巡河日志,第一时间处置群众在APP上的投诉问题。同时以“美丽西湖”工作微信群、河长治水微信群为辅助手段,进行微信扁平化管理,快速发现并解决涉河涉水问题。区人大常委会也全面推进人大代表监督治水APP的使用,发动代表参与治水,推进全区的治水工作。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

一是老城区原有管网、排水设施养护与标准还有差距,尤其是老旧小区的管网管养和雨污合流整改尚未到位,一旦降雨偏大或涝情发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生,造成污水外溢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大市政管网体系不健全。三墩区块与之江区块许多新建道路的污水管网尚未形成系统,古墩路、政苑街等部分道路市政管网没有移交。同时不少市政污水管网运行水位高,雨天出现满溢现象,污水被排入河道。三是污水治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之江地区污水处理厂尚待建设,农村面源污染仍较为严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没有出路。污水治理存在盲区,还有19个撤村建居社区的生活污水没有得到治理。

(二)长效管理保障还不够到位

一是水利设施的日常管护不足。目前我区部分箱(管)涵与雨水管道由于缺乏维护管理,长期无人清理,存在破损、淤积等问题,很大程度影响了其泄水能力。一些新建道路市政管网设施,也没有及时移交,无法纳入正常的市政养护系统。一些支小路、小区管网没有建立长效管理养护机制,堵塞满溢情况较为普遍。二是整治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沿江涉污企业及温室甲鱼的辅助用房拆除后,如何防止反弹还缺乏有效措施,鸡、鸭、生猪禁养工作长效管理措施有待落实,对无证无照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的工作力度有待加大。如双浦3号浦以东的近2000亩甲鱼塘仍然存在,影响水质。三是治水工程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不少治水项目,由于时间紧张,项目上马比较仓促,项目质量有待提升。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就有不少进场项目存在管材质量不达标、路面开挖面恢复与设计不相符、一些驳坎结构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过量设计等问题。四是统筹规划不够完善。目前我区一些“五水共治”排定的治水项目,缺少科学性合理性,项目协调不够平衡,项目实施进度赶不上搬迁和拆违的速度,从而出现了一些边拆边建的劳民伤财工程。

(三)一些疑难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重大治水项目推进较慢。城西污水处理厂由于仪表设备整改问题的衔接、管理主体的变更、振华西路的管网没有完全通过验收等原因,迟迟没有通过交付验收和环评验收。之江污水处理厂由于尾水去向没有明确,项目的环评未通过,目前工程推进搁置,远远落后既定规划。二是阳台水及八小行业整治难度较大。由于阳台水污染涉及点多面广,截污难度大。沿街商铺及小区内存在大量的八小行业,大多属于无证经营,餐饮水未经处理就倾倒进入河道、污水管网的问题比较普遍。三是劣ⅴ类水体的治理工作任重道远。目前我区有37条劣ⅴ类河道,有356个小微水体,其中85%以上为劣ⅴ类。这些劣ⅴ类河道与劣ⅴ类小微水体,很多问题都是根深蒂固,治理工作任重道远。四是专业工作人员不足。如目前区林水局水利科编制3人,实际只有1人,工作人员有待充实加强。

三、意见建议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西湖区区域面积大、历史欠账多、治水任务重,要坚定信心,打好治水持久战、攻坚战、突击战和歼灭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率管理,打好“组合拳”,横下一条心,誓夺“大禹鼎”。

(一)进一步加强配水与截污清淤工作

一是强化配水工作。要重点抓好富春江引水工程,加快三墩地区引水工程的实施,彻底解决双浦、三墩地区多年以来的水源不足问题。二是做好清淤工作。对于西溪河、古荡湾河、益乐河、沿山河等主要河道,要做到清淤常态化,每年争取对全区三分之一的主要河道进行清淤工作,使每条主要河道每三年都能完成一次清淤。三是加强对截污工作的检查。尤其是对实施堵口、雨污合流的河道,要定期开展检查,杜绝污水外溢。四是加快重点工作的推进。对于之江地区画室行业规范化整治工作,要加快工作进度,提升整治率和完成率。要切实加快城中村和撤村建居社区的截污纳管工作,解决其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二)进一步加大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

一是加快两个污水处理厂建设。城西污水厂一期要加强与三墩集镇建设指挥部和相关部门的对接,加快振华西路管网的移交与验收工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作,二期要加快报批工作。之江污水处理厂要加强与市相关部门的协调,明确之江地区污水尾水的去向,使之江污水处理厂尽快建设投入使用,提升我区的污水处理能力。二是加强对阳台水及八小行业的整治。要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发挥镇街、公建单位及属地城管中队的力量,加强监管,严格执法。三是强化工作协调机制。要推动上下游、左右岸、水与岸同治沟通协商机制,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有机结合,科学实施,有序推进,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劣ⅴ类水体治理工作。要加大投入力度,推进37条劣ⅴ类河道的治理工作,确保6月份销项4条,其余河道年底前消除。

(三)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

一是加强宣传工作。要创新宣传手段和载体,把治水的重要性、必要性、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向老百姓说清楚讲明白,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治水的浓厚氛围。二是健全以“河长制”为中心的责任落实体系。要按照“源头治水、流域治水、全域治水、科学治水”原则建立健全“河长制”,落实考核责任制,加强村社的监管责任,做到管理范围、职责、内容、资金、监管全覆盖。三是加强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要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后续管理的有效性,强化监督,建立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四是加大隐患排查力度。要继续开展“清三河”反弹隐患排查,迅速发现并整改涉及水环境的各类隐患问题。五是进一步充实工作力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量。要针对目前部分项目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配齐配强工作人员,确保有人干事,能干成事。

(四)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

一是严控工程质量。要切实强化设计合理性、科学性,确保每个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规范施工,要重点抓好在建水利工程的汛期安全。发挥建设主体作用,充实现场施工监管力量,镇街一级要加强现场监管与巡查力度。二是加大污水排放的查处工作。针对部分已整治河道可能出现工业污水偷排的问题,职能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污水排放的查处力度,严防不法企业偷排工业废水。对于双浦镇的近2000亩甲鱼养殖场,要加快研究,出台治理方案。三是加强水质监管。对已经完工的治水项目,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工作,做好查漏补缺,建立考核机制,进一步保护我区河道水环境安全。四是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要多载体多渠道收集对治水工程的投诉及意见建议,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的监督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人大代表监督治水APP的作用,加强对治水工作的监督。来

6.五水共治 篇六

妈妈说,“我小时候最喜欢去河埠头了,平常跟着大人去洗衣服,去淘米,顺便在河边革命草下面去摸些螺蛳来。夏天,拿个旧轮胎套在身上,在小浃江里一泡便是两小时。”妈妈说这话时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候的小浃江清澈见底,河边的居民用水都离不开这,淘米、洗碗、洗衣服……

曾几时起,小浃江两岸杂草丛生,有些地段还造起了小作坊,把废水、废物一咕噜都排向小浃江。小浃江咆哮了,这不再是以前温柔可人的小港母亲河了,河水有些呈墨绿色,有些呈黑色,处处散发着臭气。水中的鱼儿,河边的小草不知不觉也搬家了,河埠头也看不见人们洗晒的影子了,小浃江仿佛被孤立了。

7.五水共治宣传工作总结 篇七

浙江因水而名, 因水而美, 因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 也是浙江之源。作为沿海发达地区, 浙江的经济发展迅速, 然而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 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明确提出, 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共分三年、五年和七年三步。其中, 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 明显见效;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 全面改观;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 实现质变。

1 浙江省内水资源概况及流域特点

浙江省水资源丰富, 总量为955.34亿m3, 其中河流川径流量为943.94亿m3, 地下水资源为221.13亿m3, 然而由于浙江省人口众多, 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仅为2123m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省属于典型季风气候区域, 降雨季节非常明显, 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夏之间的梅雨季节和夏秋之间的台风雨期, 这段时间内连续最大降雨量约占据了全省全年降雨量的50~60%。然后由于降雨集中, 绝大部分降雨均以洪水径流的形式注入大海, 所能控制和利用的量较少。

浙江省河流众多, 自北至南分别有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主要水系, 其各自流域面积与干流长度详见表1所示。省内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水量丰富, 含沙量较小, 但水位变幅较大且入海河口容易受到潮汐影响。

2 浙江省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污染问题。近年来, 伴随着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对水资源的污染也非常严重。20世纪70年代后期, 全省江河水体尚能保持天然水质, 随着80年代工业的发展, 尤其是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 因废污水未能同步治理, 河流水体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是省内经济最为发达的杭嘉湖、萧绍宁、温黄等平原区水质污染最为严重。水体的污染不仅降低了水的使用功能, 而且使省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2) 防洪、防涝问题。每年梅汛期间,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北跳影响, 浙江省内往往伴随有暴雨和洪灾的发生。洪涝灾害也是浙江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 因洪灾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占据了浙江省各类灾害损失的40%以上。且由于省内各河流多属于山溪性河流, 源短流急, 洪水汇流速度快, 历时短暂, 河流在水位上表现为暴涨暴落, 极易形成洪涝灾害。加上浙江省内地形条件复杂, 多以山地丘陵地带为主, 因地形对气流的抬升致雨作业, 导致山峦盆地和沿江两岸极易形成雨涝灾害。

(3) 水资源利用问题。我国整体水资源较为匮乏, 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左右, 而由于浙江省内人口密度高, 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比全面人均水资源拥有量还低212m3。从客观原因上讲, 浙江省的水资源利用问题主要是省内淡水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 以及降水与河川径流的年内分配集中所导致的;而从主观上看, 则是由于污染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当、节水意识淡薄等多种因素所导致的。

3 五水共治项目对省内流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定量分析

3.1 五水共治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五水共治项目正是浙江省实施全面治理环境, 倒逼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

(1) 社会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 水资源、水环境的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 基本民生不保, 社会稳定更无从谈起。而且从发展角度来看, 随着浙江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优质的水资源、水环境的要求也与日剧增。只有切实做好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举措, 才能保证人民安康和社会和谐。

(2) 经济意义

浙江省水资源污染问题、水资源利用低下问题, 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通过五水共治, 一方面可以实现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通过积极推进水资源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 以保障省内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 五水共治也有效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 通过治理过程中启动的一系列治污工程、防洪工程、排涝工程、供水工程, 既保证了治理效果, 又积极拉动了投资需求,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 生态意义

水是生态之基, 无论是山林、湿地、水田、江河, 其最基本的要素均是水。只有保持水资源的健康、充足, 整个浙江省内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而五水共治的实施目标, 正是变污水为清水, 恢复水生态;化害为利, 保障水安全;由浪费用水改变为节约用水, 保障生态用水的充足。因此, 五水共治的实施有效保障了省内生态系统的绿色化发展和持续化发展。

3.2 流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

五水共治项目对浙江省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通过五项举措建立的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 带动的全省经济的发展; (2) 防洪经济效益, 表现为通过治理后所降低的洪灾损失。整个五水共治项目的初步概算资金在680亿左右, 为此在2014年, 省级“三公”经费预算初步计划将削减30%以上, 省下来的资金将全部用于水利建设。

由于五水共治项目目前仍处于初步开展阶段, 缺乏治理后的具体数据, 因此在本文中主要是分析了相关评价方法, 并就有关数据进行了假设, 作为模拟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1) 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目前, 描述国家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 (GDP) , 在此也可以用于描述浙江省内经济效益的增长额度。计算GDP总值的方法主要有支出法, 收入法和生产法。在本文中采用支出法计算浙江省内生产总值, 主要用于描述省内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 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 也能清晰的反映出该段时期内浙江省生产总值的使用情况与构成情况。

假设△GDP为五水共治时期内浙江省GDP的增量, I为五水共治项目的投资额度, 则五水共治项目对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可以用下列方程来描述:

投资对省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GDP (I) /△GDP×100%

浙江省2012年的生产总值3.46万亿元, 2013年生产总值为3.75万亿元, 平均每年的GDP增长速度在8.2%左右。随着五水共治项目的全面落实与实施, 则能在未来几年来较为清晰的分析比较出通过五水共治项目的投资, 对浙江省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 防洪效益的评价与分析

防洪效益主要是指在五水共治项目的实施前后, 所减免的洪灾损失值。在实施五水共治之前和实施之后, 浙江省因洪涝灾害受到的多年平均损失, 可采用频率法分别进行计算。其差值即为五水共治项目实施以后, 在未来几年中的直接防洪效益。利用频率法计算防洪效益, 可综合考虑洪水频率和洪水损失之间的关系, 当洪水出现几率越小时, 对应的洪水量越大, 其经济损失也越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洪水灾害随机性发生的特点。多年平均洪灾损失L1的频率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pi、pi+1分别是指相邻两次洪水的频率值, Lpi和Lpi+1分别是与频率pi、pi+1相对应的洪灾损失值。当p0指最大洪水的对应频率, pn则是通过五水共治的防洪工程所达到的设计标准。L1即为五水共治项目中防洪工程兴趣前后在历年来的平均损失。在五水共治项目防洪工程建设落实以后, 在以后未来几年内即可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防洪效益的增值。

4 总结

水是生产之基, 生态之要, 生命之源。今年初浙江省正式开展的五水共治项目, 不仅是保证人民安康、社会和谐、绿色生态的重要举措, 而且通过倒逼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积极促进省内水资源循环发展、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同时, 通过治理过程中启动的所一系列工程项目, 既保证了治理效果, 又积极拉动了投资需求, 促进了浙江省经济的增长。本文从浙江省水资源概况及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 并分析探讨了五水共治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经济以及生态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给出了五水共治项目对省内流域经济影响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 以方便在未来几年内相关学者和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沈满洪.“五水共治”的战略意义现实路径[J].浙江日报, 2014, 02.

[2]夏宝龙.以“五水共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J].人民日报, 2014, 1.

8.五水共治 篇八

听奶奶说:“原来我们家门前的双庆浦,清澈见底,人们一渴,就用碗舀起来直接喝了,一点也不担心河水有问题。天热的时候,你爸爸和你伯伯经常一起在双庆浦里游泳,有时,还会和你爷爷一起去抓小鱼小虾。”听了奶奶的介绍,我又想着现在的双庆浦,不禁地叹了口气:“哎,究竟什么时候,双庆浦就会恢复以前的样子。”

我们作为一名小学生,也该参加到“五水共治”的活动当中来。“五水共治”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抓节水”,如果没有了水,人们就无法生存,更别说去“五水共治”。在生活中,你有留意身边发生过的事吗?洗手洗好,却忘了关水龙头,让它一直哭个不停;你需要的水已经足够了,可是还开着水龙头;到了满满一杯水,结果喝不下倒掉······我们不仅要节约用水,还要循环使用水资源,盆浴后的水可以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用剩的淘米水可以浇灌植物。

我们能做到的还有“治污水”,平时自己不要往河里扔垃圾,还要时时刻刻地提醒别人不要往河里扔垃圾,一旦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就要劝他以后不要往河里扔垃圾,如果水遭到了破环,水资源就会越来越少,那你以后哪里来的水喝呀!如果有工厂排放污水,就要及时给警察叔叔打电话,让他们来处理。

由于慈溪的排水河道越来越少,在暑假里,雨一直下个不停,结果等雨停了,所有的车子都变成了船,公交车站已经变成了一个个港口。还有的已经成了潜水艇,在道路上等待救援。

我认为现在当务之急应该及时把排涝水做好。因为我觉得马路两边的下水道太小了,而且下水道容易被垃圾堵住,所以我觉得应该把下水道挖得大一些,并且定时地去检查下水道的清洁。最严重的还是立交桥下面,如果想让立交桥的下面不积水的话,那必须把立交桥再做高做长,让下面跟马路一样平。这样虽然成本会很高,但总比当大雨来临时,人们的生命受到威胁强。

9.五水共治 篇九

我想这就是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的五水共治的结果吧。五水共治就是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以前水受到严重的污染。许多工厂把没有处理过的废水直接排到江河里面。水里面的生物都被毒死了,水的颜色也变了,有的河变成了黑色,有的河变成了蓝色,有的河干脆变成了臭水沟,每天臭气熏天。人们可以用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通过一段时间的治污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就像我们学校旁边那条河那样,现在已经比以前干净多了。

记得去年国庆节的时候,菲特台风来袭,连续下了好几天的暴雨,由于没有好的排涝系统,我们旁边的余姚市和宁波市很多地方都被水淹了,许多房屋被水冲走了,许多人也因此丢了性命,所以我们要加快速度,改造地下排水系统,增强防洪排涝的能力。

地球上的水量是这样分布的:海洋占97。2%,冰山和冰川占2。15%,地下水占0。31%,湖泊占0。009%,水蒸汽占0。001%,而河流与小溪仅占0。0001%。其中,只有地下水、湖泊、河流与小溪中的淡水可以被人、动物、植物利用。这就是说:地球可以供给陆地上生命的水量不到它的总水量的1%。可见淡水资源是有限的,珍贵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见浪费水的现象:刷牙时不关水龙头,用好水忘关水龙头,厕所漏水…

10.五水共治小结 篇十

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青山绿水一直以来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名片,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困扰着几千万浙江儿女。为此,浙江省委审时度势,在十三届四次全会中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该行动是惠及万家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浙江多级联动推进五水共治,这是一个大目标、大思路。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结合前些天召开的全市“五水共治”视频动员会,认识得到进一步提升,点滴体会,附于纸面。

一是清理垃圾,消除污染。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关注民生福祉,尤其是把“五水共治”这项工作提升到了我市我区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充分体现了民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衢江区也是衢州市的一张金名片,也是建设田园城市的题中之义。开展“五水共治”,不仅有助于衢江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热爱生命,尊重自然的意识,而且能够切实改善民生福祉,有利于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做好这项工作,我以为不能讲求形式,做表面文章,而要建立长效机制,实实在在、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取得实效。当前在少数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而且农村不少群众生态观念、卫生观念薄弱,习惯把垃圾倒入溪流,对河道产生了污染,形成了垃圾河。因此,要把“五水共治”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结合起来,建立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减量化处置生活垃圾,并实行定点定时清运,将污染源就地消灭在农村。

二是清水治污,百姓所盼。良好的水环境是人民最渴望的民生福祉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实事。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有了很大提高,“双清行动”之后,村村垃圾做到日日清运,还有专人保洁,村庄环境大大改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生活污水直排,污水管网建设没有及时跟进,没有截污纳管等,让原本清澈的江河也受到了污染。污染在河里,源头在岸上。消除源头污染是打造最美衢江的标本之策。要乘着我区全面开展“五水共治”的东风,采取措施,尽快搬迁一些低小散的污染企业,同时也要尽快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实现雨污分离,彻底消除生活污水对河湖水渠的污染。整治河湖水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常态化、长效化地保持下去,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五水共治”,更是推进治水的一个好契机。相信通过有关部门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真正打造出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成为衢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是保护水源,刻不容缓。为了百万市民的生命水源,我市进行了信安湖流域整治,打响了衢州“五水共治”的首炮。作为水源生态涵养区,在限制工业、规范畜牧养殖业发展的情况下,发展生态农业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1.五水共治作文 篇十一

今天,我班里由陈俊、孔德建、陈越等组成了“五水共治小分队”,以及其他班的几支小分队去河边捡垃圾。我们班的人去河的中游,六(2)、六(3)与六(4)的同学分贝去河的上游和下游捡。

我们班捡的河边垃圾很多,两分钟不到,每个同学的塑料袋里就装满了垃圾。垃圾的种类也多,鞋子、小的塑料泡沫、废电池、脏塑料袋、香烟头等。孔德建大叫了一声:“有老鼠!”当时我们都被吓坏了,河里怎么会有老鼠。瞪眼一看,原来一只死老鼠被人丢在岸上,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我捏紧鼻子,用两根树枝把老鼠给夹了起来,丢进垃圾袋。

四个班的同学,把捡到的垃圾丢到了垃圾箱里,因为有足足两大袋,把垃圾箱装得满满的。河里边还有许多漂浮的垃圾,因为我们带的塑料袋不够了,所以就没再捡。我说:“这里的河水这么脏,还是绿的,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这河水中。”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河水又很脏的情况下,会繁殖得特别快。

12.五水共治作文 篇十二

我想鱼儿是再也听不见我的呼唤了,我的眼泪也忍不住的往下流。

“咦,怎么这里有这么一圈黑色的东西,看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我正纳闷的瞬间,哗,一股青色的还伴着臭味的水流又从刚才的管子里钻了出来,我沿着管子的方向眺望,哦,肯定是塑料厂里的废水,都直接排进了我们乡上唯一的母亲河。”

我不想继续沿着河道走,于是便改道上了岸,污水、废水……想起来就后怕。

13.五水共治 篇十三

我的老家前面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站在岸上往河里看,就可以看到那一栋栋高大的房子和一棵棵茂盛的绿树的倒影。小河边,草很绿,花很多,我亲切地称它为“同心河”。

清晨,旭日东升。同心河才刚刚苏醒,微波粼粼。大大小小的石头安静地躺在河底。看那鱼群,有的鱼儿游上水面吹了个小泡泡;有的鱼儿互相追逐、嬉戏;有的鱼儿把莲叶当做小伞,在下面捉迷藏;还有的鱼儿跟在鱼妈妈的身后悠悠自得地游来游去。过了一会儿,河中的残叶突然急剧地动起来,接着便有红鲤鱼接二连三地跳起来,好像在给你表演转圈比赛呢!看着看着,我就忍不住打着赤脚伸进了河水。那微凉又柔和的水舔着我的脚,心中涌起一种仿佛已融入自然的情感,使我感觉到同心河的水原来是如此多情,风如此清新,阳光如此明媚,树如此青翠。真想永留此地,以山为伴,以水为友。天天饱览这美丽的风景。被绿树遮盖的河面,时而显出绿蓝两色。蓝,让人想起碧空;绿,让人忆起草原。周围静得出奇,那绿色由浅变深,由深变浅,淡灰的雾纱笼罩着整条同心河,使它变得高深莫测。然后那明净的河水又是如此坦荡。我从这里看出了绿色的魅力,还没反应过来,它已经像决堤的水一样涌涌如帘,使人不得不为它的气魄和活力所感染、所倾倒。

河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河是硬的,像一块闪烁着瑰丽光泽的无暇翡翠。

上一篇:中学生违纪处分书下一篇:心理健康主观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