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2024-09-20

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共18篇)

1.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一

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体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一种新模式体现,最早始于西方且主要以企业为对象并发展运用。通过预算管理计划来加强对资金、资源的管理与控制,是财政管理控制的重要手段。成本核算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指标而发生的价值牺牲,以货币单位来衡量的一种管理行为体系[1]。90年代初颁布的预算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中已明确指出,预算管理控制是体制内部控制及成本核算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预算管理控制为基础,成本核算为运行手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辅助监督及控制,达到体制预期经济指标的达成及费用控制目的。

2预算管理与成本核算实施理念形成背景

预算管理的理念实施,目的在于将预算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手段应用到体制经济运营管理工作中去。预算管理作为财政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经济活动的开始,也同时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的始终。将预算管理做到紧跟发展、与时俱进,是检验应对经济新政策背景下经济收支运行形式是否科学合理的一项重要标准和指标。成本核算依托于预算管理控制体系基础上,才充分体现出成本核算在体制经济运营改革中的运作控制手段及实际费用支出控制的重要性与重要环节,是体制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支持和经济手段,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3预算管理与成本核算精细化管理控制描述

预算管理体制的精细化管理与成本核算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已是当今经营体制提高和转换经营绩效机制的有效控制手段和唯一途径,高效细化的预算管理模式控制与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在提高体制经济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在科学控制管理核算的运营模式过程中创造出以有限的资金投入、创造高效的产出绩效经济经营之路。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共赢共存。从经济运营及效果的视角看,预算管理控制手段可有效降低资金运营成本,规避收支风险、减少资金及资源的浪费。在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完善有效提高资金预算、成本预算等控制数据相容共享的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水平,优化财政预算收支管理及成本核算控制管理流程及制度的形成[2]。成本基本核算管理体系则是通过主观的预算概念和实际完成预测预算各项职能及经济业务指标,所承担资金消耗总和与单项数量标准的控制过程,以货币资金形式来表达,以逐级控制下达的特定方式来予以实施,并同期跟进实施指标效果考核机制与奖惩制度的落实并存的绩效经济经营管理模式,来实现指标的达成和运用。是以基础成本管理为前提,运用过程方法和系统的成本基本控制管理方法,对基础成本基本核算的管理全过程进行风险预测防控识别,把各个核算控制过程作为成本核算基本单位进行系统的监控管理,以实现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基本成本控制体系,是将所有期间费用、管理费用、不可预测费用及其他费用共同分摊,实行总成本核算考核的一项控制流程,达到有效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和资金,是预算管理控制体系的重要辅助执行环节。预算管理体制实施及应用于体制经济管理工作以来,已有大批可研性实验论证数据和优秀案例分析验证并推进了我国预算管理制度实施方法的实际可行性与逻辑理念的科学性,在运作实施的理论上有可论证性的数据及运作体系支持。而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中。是由成本核算组织构架支持的核算管理流程体系,来完成对成本基本核算过程的逐级、全覆盖、全方位监督控制,将成本控制指标落实到业务部门及核算单位负责人,成本核算指标达成考核直接与负责人关联挂钩,共担共责,谁分管谁负责的自觉自管的忧患管理理念和运行管理控制模式,形成逐级有效的自上而下的责任管理组织构架支持体系,有效推动预算管理目标的实施于达成,实现基础成本核算可控,预算管理下达指标可控。

2.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二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识别,要素

一、品牌识别的内涵

1992年, 法国学者Kapferer首次提出品牌识别概念。他指出“品牌识别意味着品牌有自己的品格, 有自己独特不同的抱负和志向”。Kapferer进一步提出, 品牌识别同时包含六个组成部分:体格、个性、文化、关系、反映、自我形象[1]。Aake (1996) 认为, 品牌识别是品牌战略制定者试图建立或保持的一系列独特的品牌联想。品牌识别分为四个方面:产品的品牌、组织的品牌、个体的品牌、符号的品牌[2]。

国内学者对品牌识别的研究从最初的企业识别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对品牌层面进行研究。范秀成和高琳 (2002) 将品牌识别区分为核心识别和扩展识别。核心识别反映了品牌最重要和最稳定的本质元素, 扩展识别则为品牌带来更丰富的内涵, 同时使品牌识别表达更完整[3]。品牌专家翁向东认为品牌识别是对产品、企业、人、符号等营销传播活动具体如何体现品牌核心价值进行界定, 从而形成区别竞争者的品牌联想。他认为完整的品牌识别包括九个方面:产品识别、企业识别、气质识别、地位识别、责任识别、成长性识别、创新能力识别、品牌—消费者关系识别、符号识别[4]。

二、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分析

1. 生产区域。

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成要素中, 农产品的生产区域极其重要。生产区域这个要素是农产品与工业产品品牌识别构成要素中最大的不同。工业产品的品质依靠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 因此工业品可以跨市、跨省甚至跨国生产, 地域对产品的品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对于农产品来说,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土质、温湿度、日照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形成。许多农产品, 即使是同一品种, 在不同的区域其品质也相差很大。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他们购买工业产品时会参考产品品牌, 关心产地的程度较小, 而购买农产品、尤其是初级农产品时, 往往考虑的第一个品牌因素就是产地。

2. 农产品品种。

农产品品种是构成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另外一个重要要素。不同的农产品品种, 其品质有很大差异。从消费者可感知的角度看, 主要表现在色泽、风味、香气、外观和口感等方面;从营养指标上看, 不同的农产品品种, 决定了不同的有机物含量和比例, 主要包括蛋白质含量及其比例, 氨基酸含量及其比例, 糖类的含量及其比例, 有机酸的含量及其比例, 其他风味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及其比例等。在实际的农产品品牌形成过程中, 农产品品种质量的差异主要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农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程度, 从实用性、营养性、食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来评判。农产品品种间的品质差异越大, 就越容易促使品种以品牌的形式进入市场, 得到消费者认可, 消费者就会尝试性购买;当得到认可, 就会重复购买;最终形成对品牌的忠诚。

3. 生产方式。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关心自身健康程度的提高, 农产品生产方式也逐渐成为品牌形成的一个部分。不同的农产品生产方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 如采用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品质比较高, 而采用无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品质较差。生产中采用各种不同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如农药选用的种类、施用量和方式, 还有如播种时间、收获时间、灌溉、修剪、嫁接、生物激素等的应用, 都会造成农产品品质的差异。虽然, 由于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消费者很难去凭感知或经验来判断农产品的生产方式是什么, 但是,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方式, 现在市场上的“绿色、健康、无污染”农副产品持续热销就是最好的佐证。

4. 生产企业。

近几年来, 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业现代化园区建设的全面推进, 形成了农产品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品牌时, 越来越看重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大型龙头企业由于自身实力较强, 能加强各种农作物、畜禽和水产品优良品种的培养, 优化品种结构, 形成各自特有的专用性品种;能加强农作物的耕作改制、精量播种、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栽培技术, 以及畜、禽、鱼集约化饲养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确保生产出营养性高、安全性好的优质农产品;能加强农产品产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这些方面都增强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信心。例如, “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打击了中国乳品行业, 龙头企业“伊利”、“蒙牛”在事件爆发初期虽未能幸免遇难, 但是当此事件逐渐平息后, 这两家企业迅速恢复了往日的风采, 其原因就是消费者仍然相信他们。

三、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的构建

1. 以生产区域为核心。

目前, 中国农业的突出特征是高度分散性的小规模经营, 产量低而成本高, 无法建立单个大品牌。而如果以生产区域为品牌, 可以加速实现该区域内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有效提高该区域农产品在竞争市场上的占有率。此外, 农产品的生产由于其充分依赖地理因子, 其生产经营活动更多受制于自然主体, 表现出对自然条件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独特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以及独特的生产与栽培方式, 会使这一区域的农产品在产品的类别、功能价值和产品特色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独特性, 从而使得农产品的品质同农产品生产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气息相联系, 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脱离了特定的区域, 这些产品就会失去原有的特色、品质和价值。基于这两点, 笔者认为, 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中, 应该以生产区域为核心来构建整个识别系统。以生产区域为核心构建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传统名品保护, 二是挖掘资源潜力。对于传统名品, 它得益于前辈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现代人有责任保护它的优良性状和口碑, 并将其发扬光大。挖掘资源潜力创建新的品牌, 就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找准适合当地条件的资源特色创建符合现代人需求和口味的新品牌。

2. 以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方式为辅助。消费者对农产品质

量的感知是品牌形成的重要来源。消费者能够获知的农产品质量信息来源于四个方面:个人来源、经验来源、公共来源和商业来源。即消费者通过自己观察、听别人谈论、接触公共媒体以及看商业广告。这四种来源实质上都是个体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切身感受后的一种反映, 它包含了农产品品质以及能够获知的生产方式等方面。消费者进行农产品品牌选择时, 会自然而然的以它能够感知的质量为判断的标准。因此, 在以生产区域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中, 将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方式作为辅助能增强品牌的形成。

目前, 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以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 生产方式普遍较为落后。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农产品的质量上不去,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感知态度较差。因而, 在品牌识别系统的建立过程中, 应该特别关注对品牌的“质量设计”。具体来说, 包括品牌的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质量、产品生产的环境质量三个方面。此外, 从技术角度建立农产品品牌的质量要素时, 还要建立高质量的标志和建立农产品品牌的各项质量标准体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开展全程质量控制。

3. 以企业、政府为基础。

要将生产区域、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方式整合起来构建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 需要一个执行主体。近几年来中国农产品的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和规模经营的程度有所增加, 但是农业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依然较为严重。要改善这些, 需要农产品企业、政府、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需要, 才能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形成区域有活力的支柱产业, 并与“大市场”连接, 与农业产业化接轨。

具体来说, 在政策方面, 国家要采取扶持性政策, 支持以品牌生产为龙头的农业企业化组织建设。建立现代农业企业, 加强农产品的精加工, 强化产品质量, 改进农产品包装, 树立企业产品品牌, 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生产方面, 可以建立农民生产协会、专业性生产合作组织, 内部实行不同程度的企业化管理与经营, 如专业性生产某一种类或品种的农产品, 统一进行产品的加工并使用同一品牌销售。在市场方面, 建立有特点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 集中销售当地的名优农产品, 同时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开拓新的业务关系, 促进农产品的大流通。在有条件的地方, 还可以促进品牌农产品走向世界市场。

参考文献

[1]Kapferer, J.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Kogan Page Limited, 1992.

[2]Aaker, D A.Building Strong Brands.The Free Press, 1996.

[3]范秀成, 高琳.基于品牌识别的品牌延伸[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

[4]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5]宁昌会.农产品品牌识别系统及品牌组合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8) .

[6]陈永清, 黄嘉涛.品牌识别体系的构成分析[J].商业时代, 2009, (36) .

[7]奚国泉, 李岳云.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9) .

[8]胡正明, 蒋婷.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探析[J].农村经济, 2010, (5) .

[9]郁怡汶, 李震华, 方永才.名优农产品品牌的创建与维护[J].农业科技管理, 1998, (8) .

3.新闻标题的构成要素 篇三

一、着重具体性。标题制作要以实际内容为纲,具体提炼新闻的本质;以整合新闻的立场和观点,突出新闻事实为主线,用具体的新闻事实指导读者正确理解新闻内容,明确新闻事件的内涵。新闻标题制作时把一个新闻内容从抽象到具体,从简略到详细提炼出来,让读者通过标题便知全貌,这也是制作标题应该注意的问题。着重具体性在标题制作中的运用,不但有助于读者理解新闻内容,同时还收到新闻宣传的效果。以如下标题为例:

(主题)中国公路又长了6万公里

(副题)高速公路已过2.5万公里,全国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达33450个(经济日报 2003年2月12日)

这则新闻标题的主题概念和范围是与内容相符的,读者看完标题就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像这类会议性新闻的标题很容易用套话、虚话来制作,因为这类新闻需要报道的内容很多,标题制作时很难做到具体,往往用概括性的标题一挥而就,流于俗套,达不到宣传的目的。而这则新闻标题一改常态以"中国公路又长了6万公里"为主题,用副题加以补充,克服了会议性新闻标题的呆板缺点,编辑直接用具体的数字作标题,增强了新闻的可读性,为新闻本身增色不少。

二、力求准确性。新闻标题应该准确表现新闻本质内容,标题制作时一定要通读新闻全文,弄懂新闻的内在本质,寻找制作标题的依据和支撑点。标题的取舍必须与新闻内容保持一致,不能高于新闻的基本内涵之上,也不能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不能任意虚张声势,也不能偏废偏离,更不能捕风捉影。标题制作不准确,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闻失实,可能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误解,不但起不到舆论导向的作用,反而有损新闻事业的形象。

(主题)十项承诺让咪表更好(郑州晚报2003年3月4日)

这则专题性新闻报道在标题制作时就特别注意它的准确性,从标题上看就让读者有欲知的兴趣。十项承诺是什么?让咪表更好好在什么地方?读者通过阅读知道:咪表是一种高效快捷的自助式停车服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解城市停车车位不足的问题。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在郑州市投入使用以来,"咪表化"进程一直在沸沸扬扬的议论中运行。针对这个大众关心的问题在运行中情况如何?记者及时采写了这一解读性专题报道,起到了解疑释惑的作用。这则标题好就好在编辑根据新闻的内容大胆使用了"十项承诺"四个字,准确地透视了"让咪表更好"这件好事在艰难运行中的历练和成长。

三、突出简明性。由于报业的日益竞争,厚报多版成为一些报纸赢得市场的砝码,而版面中的长题短文、厚题薄文的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些既不方便读者阅读,也不利于美化版面。怎么克服这些现象?标题简洁明快、不宜过长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标题的简洁明快可以巧妙地抓住读者的视线,这种做法有它积极的一面,便于读者快节奏读报,用较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新信息;另一面也便于编辑从容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维理念,可以起到美化版面、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要想做到标题的简明性,顾名思义就要求在制作新闻标题时善于使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艺术技巧去概括标题。以如下标题为例:

①(引题)相声泰斗马三立病逝

(主题)"逗你玩"真的走了(羊城晚报 2003年2月1日)

②(主题)失职被骗也能成罪

(副题)北京一公司副总经理被判四年(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19日)

③(引题)10年创造40个新品种

(主题)信阳米质提高了(河南日报2002年12月18日)

这3则新闻标题都非常简洁明快,没有庸长复杂的引题、主题和副题,也没有用奇异的语言去修饰。复杂的新闻内容,用简洁的标题就告诉读者一个直白的信息:"逗你玩"真的走了、"失职被骗也能成罪"、"信阳米质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被吸引了。特别现在一些厚报多版的报纸,更应多编发这类简洁明快的标题,对提高读者阅读兴趣、吸引读者阅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四、增强形象性。形象不仅有外在的一面,还有其内在的一面,新闻标题的形象性也应该表现在这两个方面。新闻标题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情景交融,能够让读者乐意接受新闻信息,同时调动了读者的情绪感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新闻的传播效果。所以说,新闻标题的生动形象对新闻本身有着较强的能动作用。比如下面的4则标题:

①(主题)"走得了"还要"走得好"(人民日报2003年1月31日)

②(主题)理顺群众情绪 善于"活血化淤"

(副题)寿宁干部春节给上访户拜年的启示(中国青年报2003年2月24日)

③(引题)市场规范有序带来良好效益

(主题)嵩山少林寺黄河风景区"黄金周"里火一把(郑州日报2003年2月8日)

④(主题)"推销骚扰"谁来管(郑州日报2003年2月19日)

4.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篇四

作业系统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有助于检测教学效果。

助度系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有利于开展大面积的教学改革。

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结构类型大致分两类:分编型和合编型。

分编型教科书的优点是眉目清楚,序列分明,系统性较强;缺点是多套教科书不易配合,较难取得综合效应和整体效应。

合编型教科书的优点是一本教科书容易实现教学内容的互相配合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应;缺点是序列不分明、头绪芜杂。

5.构成班级的简单要素包括1 篇五

2、和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相比,班主任劳动的创造性是因为(CD)

A.劳动方式的个体性B.劳动效果的整体性

C.劳动对象的特殊性D.任务的全面性

3、以下关于学生的双重角色中正确的说法是(ABCD)

A.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客体,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1、班主任如何培养和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B.学生既要履行作为学生的角色权利和义务,又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C.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双重角色尤其强调其角色互动

D.作为班级管理的客体,学生的行为也是主动的适应和配合4、青少年人格异常的表现主要有(ABCE)A、性格上的严重缺陷B、感情异常 C、意志异常D、智力异常 E、个性缺陷

5、班级管理中思想教育方法的要求是(BCD)A、以势压人B、以理服人 C、以情动人D、持之以恒

答:(1)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2)适时地开展竞技性活动;(3)介绍名人成长经历,以此激励学生;(4)适时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5)做好个别学生的转化工作。

2、简析良好的班级管理目标的特点。

答:(1)导向性:要求班级管理活动必须沿着预定的轨道,朝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行;(2)鼓舞性:能够鼓舞师生积极投入到“教”和“学”的过程中;

(3)层次性:既有班级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有每一个成员明确的具体目标。

3、简析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答:1)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2)全面发展,不仅不排斥个性发展,而且是以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的,包含着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3)全面发展打基础,发挥特长育人才。

1、联系实际举例并分析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两题均需举例)答: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有:(1)既要“就事论事”,又不能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指在明辨是非、弄清事实真相前,不扩大,也不缩小,完全尊重“事实真相”。又不能就事论事:指的是在表面“事实真相”的背后往往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原因,要达到比较彻底和合理地解决问题,就必须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2)既要“因人而异”,又不能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指在教育人的具体要求和处理问题的具体方式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又不能因人而异:指对于相同性质的事件其是非标准是统一的,在事实面前人人平等,决不能把家庭、社会等因素考虑进去而影响到事实真相的判断和对是非标准的确定。

(3)既要“快刀斩乱麻”,又要“冷处理”

快刀斩乱麻:指对有些需要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的突发事件,应该立刻作出坚决的判断与强硬的处理。

冷处理:指在具体处理时要冷静,尽量避免主观臆断。

(4)既要给学生“留面子”,又不能留面子

留面子:指批评要注意场合,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不留面子:指对于一些发生性质恶劣事件的学生,班主任该严厉时一定要严厉,该严格要求一定要严格要求,这也是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一种表现。

(5)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家庭因素,又不能考虑家庭因素

考虑家庭因素:指有些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家庭及其成员的影响很大,因此,处理时家长和班主任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忽视家庭影响和家长教育的认识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不能考虑家庭因素,是指对当事人的处理不能因其父母的社会地位而影响到处理的公平与公正。联系实际举例。

2、联系实际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其成因。(展开说明)

答: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抵触性、求异性、矛盾性

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①“心理断乳期”是逆反心理产生的首要原因

②师生情感不融洽是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问题:

1、以上两个案例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案例反映的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联系实际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

答:、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①学习压力与厌学情绪;②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③个性缺陷与问题行为;④伴随成长而出现的问题行为;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1、班级管理评价是以班级管理为对象,根据班级管理目标,采用一定测量技术和方法,对班级管理工作及其效果进行测定,判定目标实现程度,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2、个别教育是班主任日常管理的内容之一,它是根据班级成员发展的个别特点,给予特别的指导,以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可能的发展。

3、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在班级组织发展的集体阶段,班级组织目标是班级成员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班级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是班级成员个体的最好发展。班级组织的发展和班级成员个体的发展达到了和谐一致的状态,形成了独特的积极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文化和心理氛围。

4、研究型班级管理是指,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级管理者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已有的关于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而是根据班级管理实践中问题的特殊性,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某种研究方法,寻求特殊问题的特殊解决办法。

5、家长会是中小学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联系并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

(1)管理设计的阶段性;(2)管理行为的示范性;(3)管理评价的学生性

2、答:

(1)奖励应注意的问题:1)奖励要做到实事求是,公正合理;2)奖励要有教育性;3)奖励要有群众基础,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4)奖励要着眼未来

(2)惩罚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2)惩罚要公正合理;

3)惩罚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4)惩罚讲究艺术

3、答:

(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

(2)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3)班主任的管理素养是班级管理的要素

(4)班主任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三、论述题(20分)

2、答题要点:

(1)班级教育力量是指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此外,作为班级成员的学生也会发挥教育影响的作用。

(2)课堂是班级组织的重要存在方式,它构成了班级组织生活的主要部分。任课教师通过课堂而成为班级组织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所以班主任对课堂的管理,要通过任课教师进行间接的管理。

班主任通过任课教师管理好课堂,就要协调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了解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情况;指导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对任课教师课堂管理提供支持。

班主任协调任课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途径可以是:建立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调会制度;班主任对任课教师课堂管理进行个别指导等。

(3)家庭是影响班级组织生活的要素,学生带着他们的家庭生活的印记在班级中生活,从而把家庭的影响带到班级组织生活中来。得到家庭生活支持的班级生活的行为方式,会支持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因而家长可以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助手。班主任对家长进行管理,就是要使家长成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助手。

班主任与家长进行教育的协调,或对家长进行管理,核心的任务是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

育的指导,即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素养,学会正确的“教子方法”。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参与家长学校工作: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和接待家长来访等。

(4)班级生活是学生共同的生活,班级组织中的成员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组织中,他们在共同的生活中相互影响,或起积极的作用,或起消极的作用。从学生相互见积极的影响而言,学生也是促进班级成员发展的教育力量。

四、案例分析题(25分)

(1)分析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一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对这些涉世不深、“免疫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了消极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养成。(3分)

其次,学校、家庭德育教育的缺失或不足,让我们失去了塑造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目前,重智育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情况依然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教育不足。(3分)

(2)阐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5分)

(3)就学校而言,应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同时针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的方法;在家庭教育方面,要不断提高家长素质,使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克服溺爱、粗暴等错误做法,改掉不良习惯,在教育子女中起到示范的作用。与此相配合,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青少年提供课余的活动场所,开展积极的主题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青少年健全的人格。(6分)

6.商业计划书的构成要素 篇六

一、商业计划书的作用

无论是要把新的技术转变成新的产品,把新的设想发展成新的事业,还是把现有的企业进行改造有一番新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在商品经济的社会,资金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当前银行对向企业贷款日益持谨慎态度,很多企业普遍感到申请资金已经成为日益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新企业和准备创立的企业更是感到一金难求。如何为企业找到所需要的资金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我们引用金融投资领域中常讲的一句话作为本书的开始:“寻找资金没有窍门,惟有好的想法、好的技术、好的管理、好的市场。”

商业计划是创业者吸引投资家的创业资本的一份报告性文件,事实上,创业计划对于任何形式出资的创业者都是需要的,因为,创业并不是只凭热情的冲动,而是理性的行为。因此,在创业前,做一个较为完善的计划是有非常有意义的,第一,在做创业计划时,会比较客观地帮助创业者分析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能够使创业者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二,一项比较完善的创业计划,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创业指南或行动大纲;除此之外,当然,也可以作为用于向风险投资家游说以取得创业投资(商业的可行性报告及其他渠道融资的报告性文件),从这个意义上讲,一篇优秀的创业计划也会成为创业者吸引资金的“敲门砖”和“通行证”。

7.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七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以合同的形式向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在履行客户物流业务合同所发生的耗费形成了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是物流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准确的成本核算能够使企业加强对自身成本的控制,减少物流作业支出,提高企业竞争力。

长期以来,物流企业采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其特点是以产量或人工工时对营运成本进行主观分配,这种方法适用于品种少、批量大、运营间接费用低的物流企业。随着第三方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企业营运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物流服务的个性化要求不断增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不再满足物流成本核算准确性的需要,导致了所谓的“物流费用冰山说”。

为此,本文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成本构成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作业法的诸多缺陷,以作业为核心,找到了资源消耗于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到更加精确的产品成本,对现代物流企业作业成本核算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即以作业(活动)作为基准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成本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分配方法。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导致作业的发生,作业导致资源的消耗。其原理如图1所示。

作业成本法将着眼点放在作业上,以作业为产品(服务)的中介,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成本分配至作业,再由作业依据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成本的形成和积累过程,由此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

3 作业成本法在第三方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

3.1 物流企业成本分析

物流企业提供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形成了企业的营运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营运间接成本,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构成成本构成企业的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可以归结到某种物流服务产品成本之中的材料,如用于包装的纸箱和包扎带等;直接人工成本是指可追溯到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人工费用,如专门为某产品录入、查核、跟踪各种单证的人员发生的人工费用;营运间接成本是物流企业成本中除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以外成本的统称,在整个营运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装卸、运输、搬运设备的折旧和维修费等。

与制造企业不同,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对象不再是实际的产品,而是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物流业务合同(图2中的服务项目),每一份物流业务合同的内容具有个性,内容丰富。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首先将直接成本追溯到各个成本对象(物流合同),然后再将间接营运成本按成本作业法分摊至多个成本对象去。每个成本对象所涉及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和即为该对象的总成本。

物流企业应用ABC计算成本的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

3.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归集到作业:第二阶段是把作业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主要包括以下5个步骤:

(1)界定企业物流系统涉及的各项作业,归集同类作业到作业中心。

作业是工作的各个单位,作业的类型和数量会随着部门的不同而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有众多的物流作业,需要将作业适当进行合并,合并时一般考虑先确定一些主要作业,然后将其上下工序的一些不太重要的作业与之归集成作业中心,最后将同质性作业归集到作业中心。

(2)确认物流系统涉及的资源。

资源是成本的源泉,资源的界定是在作业界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每项作业必涉及相关的资源。与作业无关的资源应从物流核算中剔除。物流企业的各类资源耗费信息可从企业现行的各级会计分类帐目中获得。

(3)确认资源动因,将资源分配到作业。

作业决定着资源的耗用量,这种关系称作资源动因。资源动因联系着资源和作业,它把账面上的物流资源分配到各物流作业中心,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

(4)确认成本动因,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中。

作业动因反映了成本对象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成本库可有几个成本动因,为每个成本库选择一个与成本库费用存在强线性关系的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确定后,企业通过对各个作业成本的记录,可得到作业成本库总的消耗以及成本动因的数量,以此计算各个成Rj本=库iN=∑的1成Cij本动Aj因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Rj代表j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率;Cij表示j作业中心i作业成本;Aj为j作业成本库代表成本动因数量;N为归入j作业中心的作业数目。

然后根据各个作业成动因率和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动因数量,C按=下jM∑=1式R分j×配Q成j本库的成本到各成本对象。

式中:C为产品对象分配到的总间接费用;Rj代表j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率;Qj为j作业中心的作业动因数量;M为作业中心的数量。

(5)计算成本对象的总成本。由作业成本库分配到成本对象的间接费用,加上直接追溯的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费用,就可以得到成本对象的总成本。

4 应用实例

假设某物流公司签订了甲、乙两份物流服务合同,两个合同的基本内容是将30000件电子产品从A地运送到B地。甲合同的要求是:该批货物一次性从A地入关到物流公司的仓库,然后每三天分送3000件到B地。乙合同的要求是:货物分三次入关到物流公司的仓库,然后每天运送1000件到B地。

假设甲乙服务都不需要直接材料,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全部是间接费用,计入企业的营运间接费用,那么它们全部的营运成本就只有营运间接费用这一部分。

第一步:识别、确定物流作业,并归集同质作业到作业成本库

甲、乙两次服务所需的作业有:将货物从A地运到物流公司仓库所在地(运输作业),货物入境代理报关事务(报关作业),搬运装卸货物出入仓库(装卸作业),货物在物流仓库的储存、保管(作业),汽车将货物从物流运送到B地(配送作业),公司在履行合同涉及的管理活动(管理作业)。

第二步:确认和归集各种资源耗费,归集资源成本到作业并形成作业成本库

第三步:确认作业成本,并计算成本动因率

第四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对象

传统成本法在计算两份合同各自承担的间接营运成本时,由于是采用运量这种数量基础来分配成本,其结果是甲乙两合同的间接营运成本是相同的,都是50000元。由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合同甲和乙的间接运营成本存在较大差异。复杂程度高的合同乙比合同甲分摊更多的成本,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由此可见,作业成本法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能够满足产品成本计算的精确性要求,比较真实地反应企业成本水平。

5 基于作业成本核算的作业成本管理

由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能满足其对自身服务成本计算的精确性要求,更是为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形成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或简称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可运用在企业的以下几个层面:

(1)企业的作业链-价值链优化

作业成本管理深入到作业水平,以作业为核心,进行作业分析。通过作业分析,消除不增值的作业,把企业有限的资源用于能为企业最终产品增加价值的作业上,提高作业效率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价值链的优化。

(2)企业作业成本控制

物流企业在获得准确成本信息基础上,通过界定作业的增值性,保留增值性作业并提高其效率,根据作业的增值性高低分配资源,成本控制只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

6 结论

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管理,能够更加精确地计算采购成本,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作业成本法着眼于分析每一项作业及其资源消耗,通过对作业追踪,进行动态反映,可以为旨在改进和完善企业作业链——价值链而进行的作业成本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有效地进行物流成本的控制,从而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申风平,黄玉华,刘玉莹.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

[2]冯耕中,李雪燕,汪应洛,汪寿阳.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黄由衡,周凌云,韩霜.物流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模型与层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6).

[4]李伊松,尹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浅析领导干部素质的构成要素 篇八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在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方面的基本特质,是从事领导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态度和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基本条件[1]。政治素质是领导者素质能力的重要构成,关系到理想信念、信仰、价值观是否变质的根本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领导干部都要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是做合格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政治方向模糊不清,就难当大任、难受重托。”[2]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成熟,政治素质的提高要把加强理论素养放到重要位置,敏锐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气魄、胆识和智慧,引领社会变革。“‘思想家’所以配称为思想家,就是因为他走在自发运动的前面,为它指出道路,善于比其他人更早地解决运动的‘物质因素’自发地遇到的一切理论的、政治的、策略的和组织的问题。”[3]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和问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

二、学识才智素质

“保持领导不是靠权力,而是靠威信,毅力,靠比较丰富的经验、比较渊博的学识以及比较卓越的才能。”[4]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领导干部权威威信的来源,学识才智素质是领导干部开展领导活动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知识才智的缺乏,没有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担当起执政兴国的重任。只有具备一定的学识才智素质,领导干部才具有基本的执政资格,才具有提升整体素质的前提和条件。从领导思维层面上,学识和才智素质是形成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基础,“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当前”,作为统揽全局、担负一个地区和部门发展职责的领导干部来说,战略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袖人物一定要能够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他们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巅极目远眺的眼力。”[5]与战略思维紧密相关的创新思维,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重要。一份《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问卷调查》表明,在对于领导干部最宝贵素质的单项选择题中,选择“开放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占被调查人数的42%,是其它几个选项最高的[6]。社会转型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以往领导干部熟悉的解决方法和方式不能完全奏效,迫切要求领导干部运用学识才智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方法和新措施,应对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学习能力

持续不断的学习是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习能力是领导干部必需的基本能力。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访问过八十多个国家、与许多国家的领袖打过交道的尼克松,在其著作《领导者》中指出:“有志于当政界领导人的青年人问我,应该如何准备……培养读书习惯,训练思考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技术,熟悉社会准则的框框,打下哲学基础,这些都是未来的领导者从学习活动一开始就必须、而且一辈子都必须继续不断地致力去做的事情。”[7]具备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能使领导干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增长学识智慧、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改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那些找各种借口不愿学习、应付学习的领导干部,对新知识、新信息一无所知,仍然生活在传统封闭的环境里,学习能力的退化必然导致领导能力的退化。

知识信息高速扩展的特质空前凸显出接收、掌握、运用知识信息的学习能力的极端重要性,推动和促进学习理念、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革新。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明确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强调终生学习、把学习等同于生存条件。这些论断一点也不夸大其词,恰恰相反,终生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时代要求,是人们必需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领导干部置身于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应该从“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的时代内涵来深刻认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学习行为,把能力危机意识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自觉行动,在持续不断、实实在在的学习过程中提高理论素质、改善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思维方式,培养与党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复合型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党中央近年来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组建浦东、延安、井冈山干部学院等一系列举措正是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提高执政兴国本领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出党对时代要求的准确把握和积极回应。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结合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多次极具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集体学习,为加强全党学习做出表率作用。

四、决策能力

决策是领导者一项重要的领导活动,贯穿于整个领导过程。毛泽东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这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8] 领导者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有效的决策、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法策略和组织协调领导活动。决策能力,就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对策、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能力。决策能力对领导者来说极为重要,英国学者罗素在《权力论》中指出,“要获得领袖地位,他必须具有产生权威的杰出品质:自信心、迅速决断和采取正确措施的才能。”[9] 可以说,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学识才智、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学习能力都是以转化为较强的决策能力为目标,决策能力的强弱是衡量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我国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亟待提高,屡屡出现违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拍脑袋”、“拍桌子”式的盲目决策现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10]。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理念的提出,要求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和群众意愿,集中集体智慧和实践经验,依据科学程序,做出合理有效的决策。

五、沟通能力

领导学的一些学者把领导看作是一种沟通行为,从领导职能的角度讲,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得理解的过程[11]。沟通能力是领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沟通是实现领导目标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式。对于一个社会组织来说,领导与下属的有效沟通能够明确组织目标,消除矛盾,起到凝聚、鼓舞、激励的作用。沟通既是信息的传递,又是情感的交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信息完整正确的传递,同时增进了解、融洽感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转化为实现组织目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开放的执政环境拓展了我国领导干部与外界沟通的范围,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加,领导干部的沟通能力日益显现出重要性。社会组织内部领导者与成员之间关系强制性减弱、协作性增强的趋势,要求领导者能够清楚明确阐明施政观点,及时与同事和部属交流,通过语言表达消除工作上的误会、摩擦和矛盾,协调组织活动。公众政治参与热情的高涨,希望就本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与领导干部对话交流的强烈意愿增强,要求领导干部经常与公众沟通,向公众讲解方针政策,化解隔阂和误解,倾听民意民声,赢得理解和支持。传媒政治时代,领导干部与传媒接触极为频繁,面对专题采访、新闻发布会等节目,要求领导干部通过传媒与社会沟通,交流信息,解答公众关注的社会发展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具备娴熟的沟通技巧和能力成为现代领导者必备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吴从环.领导人才素质及其测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23.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78.

[3]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26-327.

[4]列宁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9.

[5][7][美]理查德·尼克松.领导者[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476-501.

[6]万军,刘君栩,杨丽华.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问卷调查领导者[J].科学社会主义,2006,(6).

[8]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7.

[9][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3.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5.

[11]丁杰.领导科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1.

9.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九

(二)一、一般拟写标题的方法

1、直接法:一是评什么。如评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二是论什么。如论我国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三是关于什么。如关于房价调控政策的几点思考;四是什么之我见。如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之我见;五是对什么的解析。如对贫富差距扩大原因的解析;六是对什么的思考。如对公务员热的冷静思考;七是浅析什么。如浅析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八是对什么的评述。如对民工潮的评述;九是对什么的建议。如解决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建议。

2、立论法:确定资料主题,表述中心论点。如提高劳动者能力 拓展就业渠道;让可持续发展思想深入人心;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先打造节约型政府;加强反腐倡廉 构建和谐社会;诚信,不仅仅是私事;加强安全生产建设 推进经济健康发展。

3、引申法:利用关键词和特殊句式引人注目。通常使用适当会有很好的效果,但使用不当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整体结构,谨慎使用。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路在何方;药价虚高何时止;经济房 想说要你不容易。

二、关于主题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也就是作者通过具体材料和论述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的核心。主题是文章的“纲领”。写文章时,主题确立了,就有了纲领,然后取材用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才能顺理成章,形成一个整体。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要确定主题。确定主题有如下几点要求:

1.正确。这是对主题最基本的要求。主题正确,是指文章的思想观点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

2.新鲜。一篇文章如果老生常谈,写来写去没有意义。所以要在正确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即开掘出新颖的主题。

3.深刻。指有思想深度,就是说,即使是别人看到、说起、写过的事物,也能有精彩的分析,讲出新的道理。

4.集中。文章的中心只能有一个。要做到主题集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内容虽好,但离主题较远,务必放弃;不能把什么东西都写进去,把什么问题都想讲清楚,要分清轻重主次。

三、关于材料

一篇文章所依据的事实和道理,就是材料。正确地积累、选择、剪裁和使用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功夫。

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必须在积累材料上下一番苦功夫,从总体上说,积累要有广泛性,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思想观点的积累;

2.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数据的积累;

3.正反典型的积累;

4.语言的积累;

5.专题积累。

四、关于结构

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方式和构造,是对文章全部内容的编织和安排。有了主题,有了材料,这只解决了内容的问题,尚未解决形式问题。形式问题首先遇到的就是结构。

文章的结构要根据内容和文体多方面的因素而定,结构没有套套,却有规律。概言之,就是要有中心,有层次。

文章结构内容主要包括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

五、关于语言

汉语言内容非常丰富,要运用好,有很多技巧要学。比如,词语的选择、语音的配合、语言结构的调整、语言的修饰等方面都很有讲究。提高语言表现力主要在于平时的修炼。

语言方面的基本要求:

1.准确恰当;

2.简练明快;

3.通俗易懂。

六、关于文风

文风是对文章风格、特点的综合称呼,不存在没有文风的文章,也不存在脱离文章的文风,所以说,它是构成文章的要素。领导干部的文章如果形成了个人风格,那是写作成熟的一种表现。但是,个人风格首先要符合马克思主义文风这个大前提。“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基本要求。

七、论文写作过程中的要点

(一)怎样构思

构思有它总的规律,其核心就是古代文论家所谓“熔裁”。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熔,就是做铁器先翻砂,倒出毛坯;裁,是做衣服要先剪裁。是指将文章整个主体规划好,留下有用的和去掉多余的。

构思步骤:

1.确定内容考虑整体结构。

就是说,要先把通篇意思考虑好、总体结构安排好。这一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抓住问题,明确主题。

2.掂量材料配合观点安放。

这一步就是考虑把材料安放在哪里。看大体有多少材料,哪些有用,哪些舍弃;材料的取舍不仅要从材料本身出发,看是否真实,是否典型,还要看它能否说明主题。再者,按主题的需要将材料归类,考虑用在哪里,怎么用更好。总之,是要让主题把作为材料的事实和观点统率好,让材料把主题很好地表现出来。

3.用简练的文字列出提纲、要点。

长一点的文章,或驾驭文字的能力尚不十分熟练时,必须列提纲,甚至写详细提纲。短文,或是时间紧迫时,列个要点,简括几条也可以,至少要打打“腹稿”想几条。

构思注意事项:

1.通观全局。

2.多方发想。

3.注意裁剪。

(二)怎样起草

起草,也要讲究方法。

1.“疾书”莫间断。

“信手疾书”并非不动脑筋,而是要高度紧张;并非听其自然,而是在不跑题的前提之下。

作文考试,特别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起草能力要在平时训练养成。

2.大改小不改。

一是整体有问题必须改。如果发现文章的主题思想、总的观点或整个结构有问题了,要立即打住,改弦易辙,重新构思,甚至另起炉灶。

二是枝节问题不一定改。如果发现枝节上有问题,或者语言表达、层次顺序、数据材料等有不妥之处,要看情况处理。

三是游移不定最有害。刚构思好了觉得还可以,落笔写下来就不满意起来,这是古今写作的共同感触。构思预想是自由的,不受限制,容易觉得不错,而写成文字就难以达到预想的程度。

3.注意每段完整和全篇贯通。

构思是从通篇考虑下来,由主题思想到层次段落;起草却正好沿着相反的方向,由词句、段落层次到全篇。这当中有三点应注意:

一是在词句上要注意自然通顺。要与上下文及其构成的语言环境协调;按语言习惯写下来,以明白晓畅为目的。

二是每层每段写之前要先考虑一下它的内部结构。因为构思时一般不能深人到段落内部,写作时也不宜考虑一句写一句。因此:①要把这一层一段的主要意思和材料安放一下,以求能有条理地展开;②要寻求较好的方式解决上下文的衔接;③按照本层本段在文中地位,确定其写作的详略。

三是整个起草过程要注意全篇脉络的贯通。这就要眼光不离主题,而不要在起草时扯开去收不回,节外生枝。

(三)怎样修改

10.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要素分析论文 篇十

一、植物景观空间的特征

植物材料性质有别于建筑物及其他人工构筑物,因此,其所界定的空间与建筑空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植物界定的空间有如下特点。

1材料软质性

园林植物是生命的有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经历了发芽、生长、落叶等自然过程,即便经由人工修剪,仍然能够旺盛生长。柔软的枝条、横斜的疏影、曼妙的芳香,摇曳生姿中透露出生命的气息,故其所界定的空间,具有不同于人工建筑物的软质性。

2动态变化性

植物的生命周期中会在色彩和形象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构成四季分明的时序景观。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夏季,植物的生长会增加空间的封闭性,而秋冬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可见,园林植物空间景观是动态变化的,并非长久不变的。

3空间渗透性

植物形成的空间并不像建筑物构筑的砖墙那般密不透风,植物通过树干、枝叶限定一个空间,界面的不同处是疏密结合的,由于植物材料的软质性,部分光线、气流以及声音等能轻易地穿透植物构成的空间而渗透到相邻空间,使空间的整体富有层次而相互连通。

4自然意象性

植物虽然因其自然或人为的形态具有类似建筑物界定空间的功能,但是二者性质不同,所界定的空间亦相异其趣。植物所界定的空间并不像建筑物界定的空间那样真实、清晰,而是具有意象性。植物茂密的枝叶犹如室内空间的天花板;植物的树干、如同外部空间的支柱,修剪整齐的树墙、绿篱则如同建筑物的墙体;不同高度和种类的低矮的植物则暗示着园林空间的地平面。

二、园林植物空间的构成

1构成植物空间的形态要素

构成植物空间的形态限定要素主要有基面要素、立面要素和顶面要素,正是这3种限定要素以各种变化方式相互组合,形成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空间的封闭程度随着围合植物的种类、高矮大小、种植密度以及观赏者与周围植物的相对位置而产生变化。

(1)基面要素

基面是最基本的空间范围暗示,保持着空间视线与其周边环境的通透与连续。园林植物空间中,常常用不同高度和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或低矮灌木形成的基面来暗示空间范围,表现形式有草坪、缀花草地、模纹花坛、花坛、花境、花台、低矮的地被植物等。植物虽不是以实在的材料表现形式来限制着空间,但也确实在较低的水平面上筑起了一道范围。如一块草地和一片地被植物之间的交界处,虽然没有实体的视线屏障,但由于材料的种类、质感不同,其空间的领域性是显而易见的(图1)。基面是园林植物表现的一种非直接性暗示空间的方式,如同建筑空间的硬质铺装,不同的低矮植物象征着不同的铺装材料、质地以及规格大小,其质感对比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大大丰富了地平面的空间层次,从而形成园林地面空间的重要视觉信息。

(2)立面要素

立面是园林植物空间形成最重要的要素,形成了明确的空间范围和强烈的空间围合感,在植物空间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基面。植物立面空间有绿篱、树墙、树群、丛林、格栅和棚架等表现形式,创造了植物空间的边界,给予人们一种方向感,或是形成如建筑物中的“套间”般的封闭空间,使游人产生“小中见大,别有洞天”之感。在垂直面上,植物通过树干及叶丛的组合变化影响着空间的视觉感受。树干如同直立于空间中的支柱,其空间封闭程度随树干的大小、种类、疏密程度及种植形式不同而不同[5]。树干粗壮、种植密度大,像自然界中的森林,其空间围合感就越强。植物的叶丛是影响空间感的第二因素,叶丛的疏密度和分枝点的高低影响着空间的闭合感,叶丛越浓密,体积越大,分枝点越低,其围合感越强烈(图2)。

(3)顶面要素

植物同样能够形成植物空间的顶平面。植物的枝叶犹如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天花板,当树冠枝叶相互覆盖,遮蔽阳光时,其顶平面的封闭感最强烈(图3)。另外由单独或成丛的树木、攀援植物结合的棚架、绿廊等也能创造植物空间的顶面。顶面的特征与季节、枝叶密度、分枝点高度以及种植形式密切相关,并且存在着空间感的变化。夏季枝叶繁茂,遮荫蔽日,封闭感最强烈,而冬季落叶植物则以枝条组成覆盖面,视线通透,封闭感最弱。

2构成植物空间的植物要素

(1)植物的形态

园林植物的形态表现为不同的形体大小和姿态,具体是指植物的树枝、树干、生长方向、树叶数量等因素的整体外观表象。不同形态的植物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影响着植物空间景观的构图和布局。通常植物形态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和不规则形(图4)。圆球形、椭圆形轮廓主要由弧线构成,所以产生弧线的效应,具有愉快、温暖、柔和、湿润、迟钝等情调,此类型的植物对视线的引导没有方向性和倾向性,容易与多种要素协调;锥形、圆柱形植物具有由静而趋于动的意向,将人的视线或情感从地面导向高处或天空,突出了空间的垂直面,产生较强的高度感染力;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具有将人的视线或情感由高处导向低处的功能,成为水平景观的视线纽带;水平开展形以水平线为主,引导视线沿水平方向移动,使空间产生一种宽阔感和外延感,联系功能强,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状产生对比,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他形态。

(2)植物的.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指观赏者对于单株植物或群体植物外观或粗糙或光滑的心理感受,具有较强的空间感染力。质感受植物叶片的大小、枝条的长短、形状、排列形式、植物的综合生长习性以及植物的观赏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质感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粗质型植物组合的植物空间具有减小空间尺度的倾向,而细质型的植物则能使空间距离扩大。单纯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具有统一感,而多样的质感可以使植物空间活跃变化或者杂乱无章。

(3)植物的色彩

园林植物的色彩千变万化,并且随着季节变化而出现特殊的颜色。色彩影响植物空间的距离感和尺度感,明艳的暖色使空间距离变短、尺度缩小,暗淡的冷色能增大空间的尺度感,低纯度明色使空间具有宽阔感,而高纯度暗色则使空间具有收缩感。因此,要使空间给人以宽阔感,就应选用低纯度的明色花系,如具白色或天蓝色的花卉;相反,对人少空间大的居室,宜选用高纯度暗色花卉植物布置。色彩会使空间产生一定的“感情”或“性格”。如在总体格调高雅、古朴的高级住宅的道路空间,可选用紫色调的植物来突出高贵、优雅、神秘的氛围;而在以销售黄金钻石为主的街道空间中,植物可选用黄色基调的树种如金叶女贞、金叶槐、银杏等来营造相同色系的空间,烘托其华贵、高雅的气氛。

(4)植物的气味

植物的气味是植物组织器官中含有香精油、挥发油或难挥发树胶类的化学物质以分子的状态漂浮在空气中,刺激人的嗅觉而引起的。以芳香为主题的植物空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例拙政园“远香堂”,南临荷池,每当夏日,荷风扑面,清香满堂,“香远益清,亭亭净植”;雪香云蔚亭丛植的梅花,清香悠远,意境空灵,道出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玄妙所在,从而造就了两处空间的不同氛围。芳香空间的创造应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并考虑环境的郁闭度和风向作用。露天环境中的空气流动较快,香气易扩散,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需通过地形或建筑物的围合,来创造封闭的环境,维持一定的香气浓度,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应注意将芳香植物布置在上风向,以便于香味的流动与扩散。

(5)植物的季相变化

季相变化是园林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春花、夏荫、秋叶和冬枯形成了植物丰富的季相变化,在不同季节营造出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首先,季相变化影响植物空间的闭合程度,尤其是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季,具有浓密树叶的树丛能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视线被阻隔,而随着植物的落叶,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图5)。其次,植物季相在其变化的过程中会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在植物空间中游览观赏,行在其间,不会感到强制性的约束,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光影的明暗变化,给人视线留有余地,引起观赏者自由的联想和情感变化。这在景观连贯性和整体性上提供了一个时间序列上的美感,形成了动态的三维空间性与时序性相统一的四维空间效果。

(6)植物的文化内涵

植物蕴涵着不同的精神意蕴。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欣赏大自然植物美的同时,逐渐将植物的形象美“拟人化”,赋予其特殊的精神品质。如《论语》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赋予松柏虽经严冬霜雪仍能挺立风寒之中的坚强品质;《诗经周南》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描述,誉桃花之艳丽;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习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等。植物的文化内涵直接影响了空间的立意和人们的心理感受。如北京皇家园林的植物配植,讲究“玉堂春富贵”,即在庭院中对植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和盆栽桂花;承德避暑山庄“万壑松风”景区,运用松叶细长成针状,经风吹拂易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特点,创造出具有万马奔腾、翻江倒海之势的“松涛”主题空间;再如苏州拙政园中部主体建筑“远香堂”,南临荷池,夏日芙蕖满池,闲立堂前远眺,翠亭华盖,荷香四溢,能真切体会到园主人王献臣自喻脱离尘嚣世俗、理想高洁的意境空间。

三、结语

11.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应用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品牌形象;平面设计

0 引言

自20世纪末开始,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商品化浪潮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多种多样的视觉消费也逐渐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品牌这一概念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中,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一个品牌形象的核心是品牌标志,品牌标志是品牌理念的直接体现。代表品牌形象的标志通过抽象的符号和具体的文字来呈现,并能够向受众群体传达企业内在的精神内涵,并与其他品牌得以区分,让受众群体迅速记忆。这些都是一个成功品牌形象的构成所要具备的要素。由于新时代的特点是开放性,包容性和互动性,不同领域和各个专业间的跨界合作,不断变化着的大众思想和欣赏水准,这些因素都促使企业的品牌形象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提升和改变。品牌形象代表着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素质,信誉和形象。许多品牌为了增强品牌活力,或者顺应市场变化,都在不断地对其品牌形象进行提升和更新。

1 品牌形象的内涵

众所周知,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社会,各类商品层出不穷,消费者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各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就要提升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形象是指一个企业或某个品牌在市场上、在社会公众心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品牌形象体现了公众,特别是消费者群体对该品牌的理解与认知。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品牌上的竞争,品牌是各个企业加以区别的标志,良好品牌形象的塑造是该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品牌形象与品牌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相互区别但又密不可分,形象是品牌所反映出来的个性特征,它体现了品牌的个性。品牌形象代表着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形象。品牌的名称、标志、宣传语的设计都是品牌形象所涵盖的内容,是一个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重要标志。品牌的意义在于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品牌形象可以其利用品牌名称和品牌设计的视觉造型引起消费群体的兴趣。所以我们说,形象是品牌的基础,品牌形象的塑造对一个企业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日本的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无品牌”形象就是其非常鲜明的品牌识别特征,在市场上获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如图1)无印良品以日常用品为主营产品,在设计上秉承了日本禅宗美学的核心,体现了该品牌简单无杂质、淳朴、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无印”字面的意思就是没有累赘的商标加以渲染,没有奢侈的包装,这就是所谓的“无品牌”。良品则指的是物美价廉的优质产品,所以没有华丽的包装与修饰是无印良品的设计核心。无印良品所塑造的“无品牌”形象向受众群体传递了一种追求美好生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理念核心, 一种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受到大众特别是当下年轻人的追捧。无印良品品牌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大众对品牌的喜好来自于视觉效果以及品牌形象。所以,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提升企业在大众心目中的位置。

最近几年来,市场中的品牌为了增强品牌活力,或者顺应市场变化,都在不断地对其品牌形象进行提升和创新。这种提升和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确保品牌更换或更新形象的成功,必须做好前期设计上的准备工作。塑造成功的品牌形象并不是一次或几次就能够保持长久的效果,而是要与时俱进,满足消费者千变万化的需求,保持一定程度的新鲜感,才能长期保持品牌的品质。所以说,品牌形象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

2 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

品牌的形象要素分为: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品牌理念和品牌内涵。

首先,品牌的名称就像是一个人的姓名一般,品牌名称是为了让大家便于和其他企业相互区别,市场中每个品牌的名称都有它各自的内涵,这些品牌名称要有便于记忆、易于传播、朗朗上口的特点。例如:饮料品牌可口可乐,听起来就像是夏日解暑饮品,让人喝后能够解渴祛热,从品牌名称上就十分吸引消费者;而矿泉水品牌农夫山泉,则给人带来一种自然无添加的清新之感;娃哈哈AD钙奶,它的名称则给人童真之感,吸引了许多儿童的眼光。所以说,不同的品牌名称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文化内涵。

其次,就是品牌标识,也就是品牌中可以让消费者通过视觉来识别的部分,也是最直接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的一个品牌形象的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logo”。品牌的标识首先要求在色彩上简洁明快、易于识别。其次,品牌标识的颜色还要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理念。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绿色给人健康向上之感;蓝色给人活泼明亮之感;红色给人吉祥热烈之感等等。所以在选择标识用色时,要契合本品牌的个性特点。例如,酸奶饮品的标识一般多选择绿色或者蓝色,譬如安慕希、君乐宝、纯甄等等一系列酸奶品牌都选用了蓝色,因为蓝色会给人带来健康活力的视觉体验;而运动品牌的标识一般多选择红色或者黑色,譬如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等等一系列运动品牌都选用了红色,红色会给人带来热烈而奔放的视觉体验。因此,品牌标识的颜色会给受众群体很强的心理暗示,我们在选择标识用色时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特点。

第三点是品牌理念,品牌理念是由品牌的内部文化所组成。企业的理念是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内在灵魂,同时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思想纲领。就好比我们人的思想,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产品的品牌理念更是如此。有一个好的产品理念才能使企业得到具体的规范,才能使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有了好的品牌理念才会随之产生企业的行为,企业的行为会影响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所以,品牌理念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例如,百事可乐的品牌,倡导年轻人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寓意“百事可乐”,是对年轻人来说,机会和理想有着无限多的空间,他们可以尽情地遐想和追求。

第四点是品牌内涵,品牌内涵需要通过品牌的核心价值去铸造,要针对不同的行业或产品,根据产品或行业的不同特点与特征,结合战略定位,才能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例如,中国联通的标识,是由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日久天长的含义,充分展现了联通品牌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与企业文化的内涵(如图2);又比如,钻戒品牌Darry Ring是一个专门以求婚钻戒为主要产品的珠宝品牌,2010年在内地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短短几年内迅速兴起,Darry Ring品牌的创意之处在于男士凭身份证一生仅能定制一枚专属婚戒。男人一生只能送出唯一的钻戒,并且送出之后就没有办法再送出第二枚,女生自己则无法自己购买,这就寓意品牌所提出的一生唯一的真爱的品牌内涵。因为Darry Ring品牌倡导爱情是纯粹的,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如果不唯一,何必谈恋爱。Darry Ring以其独特的品牌内涵,近年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由此看来,品牌内涵的确立,不仅可以提升品牌的内在价值而且可以以其创新的品牌内涵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根据以上几点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企业良好品牌形象的确立,可以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以及在消费者心中的信用度,以此可以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品牌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和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既可以鲜明的区分各個企业的产品,又是一个企业的外在形象,对于企业的树立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品牌形象的应用分析

品牌应用与品牌最终形象之间的桥梁是品牌的推广。因为无论一个品牌它的品牌识别有多清晰,定位有多么的准确,如果没有强大的品牌推广,肯定无法达到预期的品牌形象。品牌的推广过程也是一个企业品牌最终形象的形成过程,更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逐步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可以说品牌推广是品牌形象打造的关键节点。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在对品牌形象进行推广时,在明确了品牌识别、品牌形象与品牌推广之间的关系后,可以依据不同企业,不同的定位战略因地制宜地进行品牌的推广。

4 结语

品牌形象的成功塑造离不开视觉传达设计,大众对品牌的喜好来自于视觉效果以及品牌形象。所以,优秀的品牌形象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它可以提升企业在大众心中的位置,一个优秀的品牌视觉形象能够体现企业内部的文化核心和行为准则,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促使消费者对此品牌的青睐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每个人品牌也有着不同的形象,也代表着企业不同的经营理念,一个企业只有拥有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才会被大众认可从而得到更加深远持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可.品牌扩张:延伸与创新[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贾晓黎.高端消费人群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7.

[3]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尹定邦.设计的营销与管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5]原田进.设计品牌[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6]王绍强.品牌整体设计[M].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7]戴维·阿克(美).创建强势品牌[M].中国劳动者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8]山田敦郎(日).品牌全视角[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原研哉(日).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浅析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的构成方式 篇十二

构成的概念早在西方艺术作品中就有所体现,但是明确其具体内涵,并作为一门设计基础教育课,最早当属1919年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造型基础课程”。在包豪斯设计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系统的现代化设计教学研究体系,并确定了构成在设计教学及运用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二十世纪中叶,包豪斯的设计思想逐渐传入东方,日本在结合工业设计的应用中,将“构成”由原来的造型、色彩进行分解,形成了相互连贯,各自独立的三门专业,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2]七十年代末构成艺术传播到我国,到了八十年代构成艺术的教学开始出现在我国部分高等美术院校中,成为必修设计课程。经过我国多年的构成教学与研究,构成艺术已经包含了一定的民族文化内容。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线、面

作为构成艺术的一部分,平面构成既是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则,又是平面设计美感的美学原理。平面构成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形态元素构成的。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基本要素的组合运用,形成了具有艺术美感的艺术形象。虽然二维平面中的各种图形无穷无尽,但是都有形式美的法则。构成中最基本最抽象的点、线、面三种元素,它们能够组成任何形态,换言之,任何形态可以用点线面去抽象表现出来。[1](P.22)

1、点

平面构成中点为最小构成形式,在平面上具有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属性。根据点运用的目的、展示形式、肌理以及材质等因素能够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各种属性的多个点组成在一起时,人观察的视线从上一个点移动到下一个点,通过不断移动使点连到一起,甚至可以得到线或面的感受,最终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点不同运用方式有丰富的表现效果,如单独的点有较强的视觉吸引力,点的排列可以形成牢固的结构,点的组合可以任意塑造造型。通过点的灵活运用使视觉设计图形充满活力,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作为平面构成重要要素的点,具有四种主要构成方式。(1)运用点的形态、位置和大小等基本属性,展现出图形属性的多方面内容;(2)点连成线方式勾勒出的轮廓与外形,从而形成具体的造型形象;(3)点聚成面,体现出面所具有的层次分明的特点,如明暗,图底等效果;(4)点化于形,用抽象的形式表现出点的特殊效果。

2、线

点移动的轨迹、面和面的相交,就能够产生线的感受。[1](P.23)构成的线不是几何概念上的线,是通过视觉设计图形来传达的,所以构成中的线有长度,宽度,形状等属性。在几何学中通常把线分为直线和曲线。在平面构成中则将线分为端正整齐的几何形的线(尺规线)和徒手画的自由线。[3]

在平面构成原理中,线是构成艺术的基本元素,也是表达力非常强、表达内容非常丰富的造型形式。视觉形象的轮廓、体积、空间、动势等都可以通过线条表达出来。总的来看线有四种构成方式。(1)线的立体构成,视觉设计图形中由线表达出的立体效果,是通过线的长度、宽度、形状,角度等属性的不同而产生的;(2)线的群体构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线组合在一起,能够给人以面的视觉感受。由线形成的面又体现出面丰富层次感;(3)线的抽象构成,图形设计时用抽象的形式表达出线的感受,从而赋予线的属性;(4)线的复杂个性构成。视觉设计图形在创作时,其中除了线的长度等基本属性,线的肌理、材质、形式等其他属性的区别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复杂属性的线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象,可以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构成作品。

3、面

面,作为块或者立体的基础延展图形,在平面构成里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要素定位,它是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表现因素。生活中常见的面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几何形、有机形和不规则形三类。[1](P.28)正如严谨的几何学一样,几何形的面总是给人规则有序的感受。有机形是自然形成的面,具有生动、节奏韵律的视觉感受。不规则型的面是有意或偶然形成的面,有着多的形式。面主要有三种构成方式。(1)面的叠加构成,通过形态关联比较接近的面,用多种方式重复叠加,产生递进、疏密、层次感的视觉效果。(2)面的立体构成,不同形态的面连接到一起产生图底关系,图底的差异使面的构成形式强调了线的效果,从而建立了面的立体结构。(3)面的组合构成,面有肌理、材质、颜色等属性,有重复、对称、套叠、相接、透叠等等繁多的构成方式,不同的组合都会得到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结语

平面构成是现代造型艺术的基础理论之一,它通过点、线、面的运用组合,在二维平面设计中运用设计形式、规律与法则,创造出具有强烈美感的视觉设计图形。通过对构成中蕴含的形式规律与法则的具体归纳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将构成的法则运用在图形创作中,使图形更具有生命力,同时构成也能够更加体现出实用与应用价值,平面设计也富有了新的创意源泉。

参考文献

[1]吴卫.平面构成(图书本)[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4、22、23、28.

[2]刘明.创新思维在平面构成课程中的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05):9.

13.园林景观构成要素 篇十三

1、山水地形地形是构成园林的骨架,主要包话平地,丘陵,山峰等类型.地形要素的利用

和改造,将影响到园林的形式,建筑的布局,植物配置,景观效果,给排水工程,小气候等因素.水体也是地形组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水是园林的灵魂,水体可以简单地划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种类型.静水包括湖,池,塘等形式.动水主要有河,溪,喷泉等.另外,水声,倒影也是园林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2、植物植物是园林中有生命的构成要素.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援植物,花卉,草

坪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建筑,山石等有机的配植,可以形成优美的环境.园林中草药除了考虑植物要素外,自然界往往是动物,植物共生共荣构成的生物生态景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动物景观的规划,如观鱼游,听鸟鸣等可以为园林景观增色.

3、建筑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造景等需要,必须考虑建筑和建筑的适当组合,包括考虑

建筑的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其配合的假山艺术,雕塑艺术等要素的安排,并要求精心构思.使园林中的建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广场与道路广场与道路,建筑的有机组织,对于园林形式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广

场与道路的形式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或者自由曲线流线形的.广场和道路系统构成了园林的脉络,并且起着园林中交通组只和导游线的作用.

5、园林小品园林小品是园林构成中主要的部分.小品使园林的景观更具有表现力.园林

14.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十四

点、线、面作为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如中国的阴阳太极图就是通过这些构成要素的聚集巧妙的在圆内绘物,又将点的内涵扩充为面,形象自由随意,给人以稳定、融合又静中有动之感。线作为纯粹形态而言,作用在于能牵引人的视线运动,如各种海报、招贴画都利用几何曲线则具有理智而柔和的美感,最具代表的“GUCCI”广告,使画面庄重、匀称,在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的作用下,平面设计师们设计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种表现形式的平面艺术作品。具体的说,在现代设计中,审美对象表现的自身节奏感成为情感运动的代表,并利用对称与均衡的表现形式令设计产生奇妙而有趣的现象,在平面设计中,通过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均衡体现了一种安定美。如中国建设银行的标志设计,在充分利用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古铜钱表现的内方外圆的图形,给人以整齐、坚固、稳定、大方的美感,左右上下分量相近以求得平衡效果,并且对称与均衡互相结合,象征企业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理念交融,在秩序化的平面设计中象征理性、包容、祥和和稳重。

15.简论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篇十五

当前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五性说”, 明显是以新闻作品为载体的新闻事实所具备的性质, 而不是经过新闻工作者通过劳动所创造的凝结在新闻作品中的新闻价值。通俗地说, 天地形成的石头在原地没有任何价值, 拿起来打人就是武器, 用于筑造长城就是建材, 打磨有意识的形状就是饰品, 当石头表现为武器、建材、饰品才有了价值。一般认为, 价值是指对人的有用性, 即满足人的需要。“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 也就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效用。”在这里, 客体显然是具体的新闻作品而非新闻事实, 也就是说所谓的“五性”仅是新闻传播者预判受众反应后, 对众多新闻事实的筛选标准以及新闻事实自身所含细节的取舍标准, 表现为传播时空最大化的实现手段和途径, 这“五性”是新闻的源头———新闻事实具备的,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使用和体现的, 与新闻作品对主体的有用性没有根本上的联系。

另外, “五性说”的各个选项均是比较的结果, 只是在表述新闻中“新”字的不同侧面, 在本质上是相互重叠的。如, 趣味性是好奇产生的心理趣向, 在狭义上等同于心理的接近性, 也等同于具有愉悦效果的显著性, 在广义上也等同于其他“四性”的所有内涵, 因为这四性才是新闻主体趣味的根本所在, 因此有的人会说, 新闻事实只要具备趣味性就具有新闻价值。再如, 时效性中的时新性和时宜性等同于具体时空内的重要性和显著性, 只是表述时, 前者以时间为参照、后者以其他新闻事实为参照而已。因此, “五性”都是在强调新闻事实的一次有效性, 当新闻事实被第二次传播, 自然就是旧闻了。新闻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 新是修饰词, 闻才是中心词, 闻是已经被人加工过的客观存在的信息,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应该不排除“新”的成分, 但更多的却含在“闻”的里面, 因而“五性说”无疑是只注重了“新”这一表象, 而忽视了“闻”这一根本, 违背了人的认知规律。

那么,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价值呢?新闻价值在于有利于促进与实现人类个体、群体、整体之间以及与自然万物共同有序发展的客观实际, 就是新闻满足主体的需要, 这个观点基本为学界接受, 关键是这个主体应该包含哪些人, 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不小的争论。一般认为, 主体应该包括具体新闻活动从发布、传播到接受、反应, 所有参与的人们, 而非单方指向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或者是受众。除此之外,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群体, 就是构成新闻活动社会环境的人们, 也就是说新闻的价值应该是对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总和, 而不是只谈其中的一个方面, 它的有用性应该是对整个主体的有用性。基于以上的分析, 新闻价值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 新闻必须满足发布主体的需要。新闻事实如果没有发布者, 那就只能待在闺中人未识, 像前面所说的石头一样毫无价值。人的言行是有意识的, 自然也就有目的, 这里并不排除说废话的人。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传递信息时, 前者就成为发布者, 假如这个信息是新闻, 那前者就是新闻发布者, 新闻发布者的需求是新闻价值的前提, 当然由于个体的差异, 信息的可信性是波动的。

其次, 新闻必须满足传播主体的需要。新闻如果没有传播主体就很难进入公共传播渠道。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怎么传播, 是新闻传播者的自然权利, 从发布者提供的信息变成公众传播渠道里的新闻这个过程中, 体现着传播者的需求, 因此新闻传播者的需求是新闻价值的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对应权利, 传播者也承担着新闻真实性第一审查、新闻物理制作和传播以及对受众反应和社会效果预判的责任。

再次, 新闻必须满足受众个体的需要。新闻活动是一个发布、推介、评判、沟通、娱乐的过程, 没有受众新闻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受众的需求是新闻价值的根本。受众接受新闻的方式有时是主动的, 有时是被动的, 而被动接受是由新闻以外的压力造成的, 当前环境中这种方式基本已经被新闻发布者和传播者所放弃, 他们更强调的是主动接受新闻, 也就是在制作、传播新闻中, 通过新闻自身的有用性和包装吸引受众。

最后, 新闻必须满足社会环境的需要。新闻是具体环境的产物, 脱离社会的整体大环境, 任何一则新闻都是孤立的, 都是不具社会舆论引导力的, 因此社会环境的需求是确立新闻价值的原则。如果一则新闻像非法集资一样, 极大满足了新闻活动直接参与者的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的需求, 但对社会产生了负能量, 那么它的价值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新闻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这种负能量最终会危害到自身。

16.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构成的基本要素 篇十六

突发事件,不论是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都具有事发突然、难以预测、危害严重、影响面大、救援紧急等特征。因此,应对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治病救人是当务之急,各级各类医院都有紧急救援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就近医院要首当其冲,就是远离灾区的医院也责无旁贷。医院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依据其职能、规模和任务,平战结合、常备不懈,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机动能力和高效救治能力,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医院管理者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我们通过学习、参考与借鉴有关应对突发事件管理理论、知识和组织构成,结合医院抗洪抢险、抗击“非典”等管理实践体会,提出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建立一支反应快、灵敏度高、机动性能好、救治能力强,全时空、全天候、全方位的医疗救援力量,即快速应急机动医疗队。

快速应急机动医疗队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科学合理的编配结构;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全面具体的应急预案;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系统严密的规章制度;先进适用的药材装备。上述要素,科学编配是基础,组织指挥是关键,具体预案是前提,技术队伍是根本,规章制度是手段,药材装备是保证。组建快速机动医疗队,是一项实用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即要更新观念,有超前意识,从长远出发;又要切合自身实际,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满足最大限度的卫生保障和医疗救援需要。

1 科学合理的编配结构

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式和卫生保障编制方法,压缩精简机构,实行合并兼管,统一调配使用的方法。建立“一部六组”,即队指挥部、外科组、内科组、护理组、医疗保障组、生活保障组和分类后送组,总编员额30-40人为宜。考虑到医疗队外出异地工作,且执行特殊任务,建议成立临时党支部,以保证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更好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保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2 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

队员从医院编制内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技术熟练,并具有一专多能的骨干兼任,以青年为主,中青年相搭配;以内、外科为主,有关科室相配合;以中级人员为主,高、中、初级相结合。选拔组织、指挥、协调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作风精干,年富力强的干部担任医疗队领导。医疗队设队长1人,副队长2人。由于医疗队人员较多,且外出执行任务时间难以把握,致使大批业务骨干暂离对医院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因此要做好人员替补轮换的准备工作。

3 全面具体的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是实施快捷应急救援的基础,预案不仅要全面,而且要具体。预案制定,应立足于全方位、多样式的应急救援需求;着眼于最复杂、最艰苦、最困难情况下的保障对策。如执行不同任务的人员编组、行动方法、开进路线;药材物资的配备、保管和携行;现场救治的组织、展开与分开;对各种问题的处置方法和措施等。预案应体现出反应快捷、组织严密、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管理效能。

4 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

首先要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将其纳人经常性和规范化训练轨道,实施急救知识和救护能力的强化训练,提高队员的自身素质。其次,注重整体合练,每年进行1一2次模拟性演练,以近似实际的环境和条件,按照可能出现的情况设置各种复杂的训练科目,从难从严要求,提高整体救援水平。尔后逐渐提高训练层次,抓住训练重点,重视训练考评,提高训练效果。

5 系统严密的规章制度

要严格执行上级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规定和要求,加强战备思想教育,提高战备意识和战备水平,保持常备不懈。进一步完善和严密救援保障工作的各项制度,如战备教育制度、卫勤演练制度、应急医疗队人员管理制度、战备值班制度、装备管理制度等,克服无章可循的随意性和自由化,增强快速保障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加强战备物资管理,做好药品器械的储备、保管、更换、补充或维修。

6 先进适用的药材装备

实施快速机动,是靠装备的现代化和运输工具的摩托化来保证和实现的。药品器材以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一物多用、品种配套为原则。交通运输以配备救护车、机动性能好的车辆为宜,便于各种状况下的交通。通信器材,应配备无线电话、对讲机等。诊断设备便携易带,要有移动X光机、便携式超声诊断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等。最为理想是采用车载或专用诊断设备,如类似军用野战系列的多功能诊断车或职业病普查体检专用的X线诊断车等。考虑到购置费用和承受能力,应急装备要平战结合,即平时放在医院内正常使用,抢险救灾时列人医疗队应急设备。诊断设备和手术器械,应解决电源和消毒问题,自备柴油机可解决电力问题,电子消毒柜可解决消毒问题。具体应急装备可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卫生材料等清单C(基本临床医疗设备)和红十字会(ICRC)紧急材料包配置。

17.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十七

21世纪需要的是更具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的“技术人文主义者”,即“未来职业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地视为培养“技术劳动者”,不能简单地视为以培养“单能型”就业人才为办学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能力更多的是由能够从一个岗位流动到另一个岗位、一个企业流动到另一个企业的能力来决定的,而不仅仅是某个特定岗位的技能,应当是“知识要切实,技能要精熟,人格要完整”的“心、脑、手”的统一。以就业为导向,更应该关注未来职业人的生命价值,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培养各方面和谐发展的人。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到能力的发展。因此,要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具有“各方面和谐发展”能力的人,应该且必须培养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职业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结构的四大要素中每一个要素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其中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基础、前提和内部依据,思想道德素质是统帅、方向和保证,科学文化是工具,职业素质是主体和核心。它们彼此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学生的行为。

一、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仰、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道德清操等方面养成的较为稳定的品质。具体包括判断政治是非、分析各种事物,把握行为规范的水平和能力,以及为实践一个目标所应具有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这是因为它对人的其他素质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成长成才的基础,不仅是每一个人成长的精神支柱,而且是完成职业生涯和成就人生事业的支撑,“有才无德,其行不远”。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在掌握看待和处理客观事物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即哲学观点及其衍生发展的相关理论、思想的同时,不仅要具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信念追求,而且必须具备“对所习之职业具有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有责任心”,“具有优美和快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的“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

二、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指一个人具有的科学知识水平、文化涵养、创造水平和科学审美水平以及运用科学文化的能力,包括正确的学习习惯、丰富的知识基础和完善的智能结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自身发展、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一种标志,它是个体适应现代社会的工具,也是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必需的`能力。未来的文盲并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不仅要拥有从事职业岗位所“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还要具备运用所占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利用现有知识去学习新的材料,摄取新的知识,学会并掌握原来不懂而又要用的新理念和新技术,也就是要善于学习。

三、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指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比较稳定的身特征,它既非先天素质生长而成,也非纯外在的教育影响所致,而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社会生活影响,特别是教育内化后的“合金”。健康的身体,是个体健康成长和适应社会要求的物质基础。心理素质决定综合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才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作为一种精神载体,在人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过程中起着中介和基础的作用,不论是知识的获取,还是品德的形成,无一不以认识、情感等基本的心理过程和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为基础。所以,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注意发展和培养其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的同时,这必须注意他们的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理想等非智力因素(即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培养。心理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各要素中,是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它不仅可以在主客体互相作用的过程中,对外部影响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对内部环境起到重要的调节和整合作用。面临自主的市场经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他们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在拥有健康的身体基础上,都必须具有自信、自立、自强的性格,合作竞争的技能,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踏实的作风,科学严谨的态度,应变调控能力。

四、职业素质

18.第三章 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 篇十八

色彩的三要素,又叫色彩三属性,是指任何一色同时含有三种属性,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它们的特性与相互间的关系上题己阐述。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范围相对较大,其一是:色彩的光感要素,即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其二是:色彩的开象要素,即色彩的形状、大小、位置、肌理;其三是:色彩的视觉心理要素,即色彩的冷暖、进退、轻重、厚薄、动静,是人的心理活动影响色彩感觉的结果,

色彩三要素在色彩构成中,主要解决色彩之间的色差大小与配置问题,关键之处是整体的、三者兼顾地使用。而色彩之间的关系、色与形之间的关系、色与质之间的关系、色与人的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色与美感之间的关系等等。

上一篇:考研经验交流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审计学复习题3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