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内容

2024-06-30

十二五规划内容(精选12篇)

1.十二五规划内容 篇一

顺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八部分)

规划实施

一、加强资源保障,完善政策配套

以国家和北京市各项政策为依托,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运用多样化的资源配置手段,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制订实施公共政策,确保规划目标的完成。

(一)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财政保障

优化公共财政结构,逐步提高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比重,重点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支出需要,重点支持潮白河以东地区和农村地区发展;加强人性化的纳税服务工作和精细化的税源管理工作,增强财政保障和支付能力。拓宽融资渠道,规范和促进投融资平台的建设,防范财政风险;积极争取国家和市政府资金,规范使用管理,确保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保障,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合理调控土地,加强集约利用

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合理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和结构,在确保生态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优先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重点产业发展用地,不断提高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三)依靠政策支撑,完善考核监督

配合顺义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制定配套政策,重点支持汽车和航空两大产业集群发展,为鼓励自主创新、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城乡统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优化城市运行,制订出台一批专项政策法规,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完善考核监督,明确规划实施的进度要求和责任落实,各相关部门在规划纲要基础上完善编制专项规划,制订规划实施计划和发展计划,促使规划任务有计划、按步骤落实。

(四)加强规划衔接,强化公众参与

加强与市级相关规划、顺义新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与各专项规划、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功能区规划的衔接。

强化公众在“十二五”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参与机制。积极广泛地组织好规划宣传,发挥公众在实施规划中的参与作用,鼓励公众对规划实施状况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发展支撑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是切实推进规划实施和确保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配套22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其中产业项目投资比例达到45%,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比例达到20%,生态能源项目投资达到10%,社会事业项目投资达到5%,回迁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投资比例达到10%,其他项目比例10%。积极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储备工作,抓好现有重大项目储备库中投资项目的尽快落地实施,同时继续加大招商引资

力度,有效保障“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一)产业项目

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项目(约13亿元),海航综合配套基地、中国航信数据中心和公司总部等航空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约438亿元),现代三工厂、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等汽车产业集群建设项目(约212亿元),中信国安-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29亿元),以及宝德阳触控手机模块(20亿元)等电子信息产业项目,首钢冷轧二期(罩式退火生产线)(6亿元)、航天科工产业园(111亿元)等其他重大项目,北京银行总部基地(10亿元)、民生银行总部基地(8亿元)等金融产业建设项目,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150亿元)、金街悦港城(10亿元)、东风区域商业中心(10亿元以上)。

(二)基础设施

储备基础设施类项目主要包括水、电、气、暖等综合基础设施、路网、重点市政配套设施等。完成轻轨M15号线建设,启动L1号线北延和S6号线规划建设,完成通怀路、东部发展带联络线等公路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加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满足生产生活需求。新建3处水源地、新建3座水厂、扩建1座供水厂。新建7个再生水厂和1个水质净化工程,新建污水管网125公里,完成城区老旧管网改造180公里。建设高压气源站6座及高压管线、中压管线共170公里。新建、改建热源及配套供热管网、热力站建设。完成22项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和改造。

(三)社会建设

重点完成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校安工程,加快牛山一中,十中、九中、南彩小学等中小学扩建工程。完成区医院急诊病房综合楼、区精神病医院综合康复病房楼、公共卫生业务综合楼,新建1家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启动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空港医院、第二医院、卫生学校迁建、扩建工程,城区内新建2所A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新城、重点镇的文化中心、体育中心。新建4所、改扩建5所镇级敬老院,建立300个村(居)级托老所,改扩建区级养老社区服务中心,新建一所床位不少于100张的儿童福利院,完成殡仪馆迁建工程、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推进政务数据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项目建设。

(四)生态环境

投资重点用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完善和提升潮白河景观体系,开展河流综合生态治理工程、景观生态林建设工程,整治水体污染,新建潮白河、温榆河、小中河、方氏渠、箭杆河5个湿地保护区,完成重点城镇中心公园建设,实施道路、河流、水源保护区和农田周边的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加强对铁路两侧、M15号沿线、河道两岸以及生态走廊、交通主干道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整治。

2.十二五规划内容 篇二

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到“十二五”规划纲要, 未来5年推动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2015年) 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纲要》具体描绘了我们国家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 主要阐述国家的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的重点, 是未来5年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个重要的依据。

《“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共62章5万余字, 另有5个图片和22个专栏, 分为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等16篇。

《“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6大特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 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 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这是“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是中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将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纲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和核心任务, 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进行全方位调整,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进一步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纲要》把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建设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历史的高度强化科技创新、教育人才、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 加强社会建议,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纲要》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深化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等领域的改革, 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形成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

我国未来5年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已经制定。经过今后5年努力, 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 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将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教育发展将明显加快,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将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将全面改善, 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显著提高, 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3.金融“十二五”规划出炉 篇三

中国人民银行9月17日发布《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时期金融改革发展总体目标。根据规划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将保持在5%左右。

发改委鼓励试点保障房建设项目收益债

国家发改委日前鼓励各地开展项目收益债试点,为基础建设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其中,鼓励各地在企业债发行中积极稳妥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探索在保障房建设领域开展项目收益债试点。

国内艺术品份额交易仅剩天津文交所

泰山、郑州、成都三家文交所先后宣告取消艺术品份额交易,至此,国内仍在进行艺术品份额交易的仅剩下天津文交所。曾经轰轰烈烈的艺术品份额交易,正在退潮。

中国嘉德香港首拍4.55亿港元收槌

这场内地主要拍卖公司首次在香港独立举办的拍卖会的总成交价为拍前估价的2.5倍,近10件拍品过千万元成交。其中名家收藏的齐白石1922年设色纸本《山水图册》以4600万港元夺得全场头筹。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发布

福布斯杂志发布2012年中国富豪榜,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以100亿美元净资产重登首富,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是百度李彦宏和万达王健林。据统计,今年排名前100位富豪的总资产比上年缩水了7%。

保利三天在沪拿地近百亿

4.十二五规划点评十二五规划点评 篇四

事件:3月16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十二五:转型的五年

“十二五”规划包括:结构调整、政治改革、社会建设、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全方位发展模式的转型,其重要性可以称为继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始于1978年的“经济体制转型”相提并论。我们认为“十二五”不仅决定了未来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更决定了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调低到7%,未来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7%的增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留出空间。

收入增加是目的,产业结构升级是关键

增加收入,扩大消费。收入增加主要体现为农村地区人口收入的增加和城镇低收入群收入的增长,在“十二五”规划中直接体现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而“十二五”规划中专辟一篇着重论述的“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其实是为增加居民收入而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因为收入增加的目的是扩大消费,而“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收入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相辅相成。根据我们在《不变的是政府投资,期待的是倍增计划》中论述的逻辑,收入增加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收入增加的目的是扩大消费,为产业升级培育必要的市场需求;产业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收入持续性增加的前提条件。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为了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培育必须的人才。

农村发展被摆上重要位置

支持农村发展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扩大农业产出,稳定物价水平。但中国未来的方向将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十二五”的城镇化率目标是“从47.5%提高到51.5%”,我们认为这一目标略显保守,预计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每年的提高幅度为1.2个百分点左右,这为区域发展和服务业的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这也是第四篇和第五篇的主要内容。

“绿色发展”成新的主题

注重“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第六篇的主要内容,这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也是产业升级中鼓励发展的重要产业,“十二五”规划专门拿出一篇来论述可见“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2011年的主要目标

5.十二五规划 篇五

“十二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巩固“十一五”全县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提高“十二五”全县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我县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根据州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体要求,结合我所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行业“三个服务”能力为使命,以继续开展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思想、道德、法治和文化建设,实现运管队伍素质、行业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的新提升,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十二五” 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推进运输行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群众。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路运输条件的新期待、新需求,下气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坚持务实创新、贴近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贴近行业建设实际,体现时代性,富有吸引力。坚持以务实的作风抓基层打基础,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车站、运输车辆、维修企业、业务办事点等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

坚持常抓不懈、强化督导。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把精神文明建设制度化、经常化,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县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 标是:行业凝聚力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素质大幅提升,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果,行业形象得到充分认可,行业发展环境更加和谐。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打牢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根 基

扎实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工作。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立健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改进学习形式,丰

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抓好学习内容的落实,在全行业进一步形成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良好风气,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引导干部职工逐步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建设需要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和文明礼貌、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行为习惯,造就一支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执政为民的干部队伍。深入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爱心奉献、扶贫济困等道德实践,完善道德实践机制。

(二)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统一规定的必学内容与本职专业知识相结合,网络学习与书本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平时有序学习与重大任务时强化相结合,使学习活动形式灵活、有声有色。二是加强干部职工队伍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干部职工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科学管理、公共服务的能力,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善于学习、善于

创新的能力。三是建立干部职工终身学习激励机制。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坚持系统的持续学习、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观念,实现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统一。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广泛开展终身学习竞赛,大力开展应用性培训,着力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训形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法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按照“六五”普法教育的总体部署,以行业法规为重点,强化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把法规学习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实现法制宣传教育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改进管理服务手段。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强化服务理念,推行人性化执法。认真研究公路交通执法和管理服务的特点,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体现服务特色,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运输服务。

(四)加强行风和廉政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把作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教育活动,以更高的标准、更深的内涵、更严格的要求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着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廉洁型、实干型、服

务型机关。

(五)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创优争先的浓厚氛围

推进文明运政体系创建。在所内以公正、严明、廉洁、文明为主要标准,在客运企业和服务行业,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开展各类创建活动。积极参加地方文明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加文明单位、平安创建等活动。

(六)进一步加强治安和环境建设,维护和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6.十二五规划 篇六

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国家和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农业部农垦局《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黑龙江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纲》要求,结合农场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长水河农场宣传部在总局、分局和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场中心工作,正面教育、及时引导、挖掘典型、弘扬主旋律、服务大局的宣传工作思路,努力做好农场的宣传思想工作。大力宣传农场实施“两大工程”、建设“七大基地”、发展“五项产业”、实施“六项倍增计划”、推进“三化”进程的各项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起到凝聚力量,振奋人心,提高素质、促进发展的作用。在这五年来,我们广泛的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实施“五带一”典型引路工程,即:表彰最佳居民500户,带动全场一万人。坚持“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达到全场广大居民自

实施“三林经济”发展成果的宣传战役。根据农场发展林木经济、林园经济、林下经济的进程和成果。向职工宣传了三林经济的发展新模式;宣传三林经济对打造农场优势资源的重要意义;宣传三林经济对实现农场经济新跨越的促进作用,在充分体现发展成果中坚定职工发展三林经济的信心,鼓励了职工发展三林经济的积极性。

实施企业文化宣传战役。结合农场企业文化建设“七个一”工程的实施,广泛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干部职工“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学生“双学双带”活动和领导干部“八个力”建设,深入培养、树立、宣传一批先进典型,评比一批文明守信、做文明长水河人的示范户,发展优势产业,打造优势资源,增加职工收入的示范场,形成职工行为和企业行为规范,发动文艺骨干人才创建一批文艺作品,完善、建设一批文化信息共享平台,扩大企业文化建设成果。

实施外宣战役。在搞好内部宣传和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采取新闻上稿指标核定,发稿奖励的方法,加大外宣工作力度。

2、创新工作思路,使思想政治与农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农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实际情况,做到三个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农场发展战略相结合。农场每年组织政

强化十到户,八必访的力度。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些单位在此走过场,结合性不强职工不满意要结合先锋工程,切实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树立一批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典型。

强化“八个力建设”、“三个良好习惯”养成的教育力度。一些单位管理干部执行力不强、工作有推着干、工作拖沓上报情况不及时等问题。对职工群众“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够,强化对职工的行为规范教育成为三项创建活动的重中之重。

强化农场政策的内外宣传力度。通过上半年的检查,我们发现一些单位对农场政策的内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单一,导致职工群众对农场政策不知道、不理解,甚至有抵触,很多好政策被架空,落实不了地,影响了农场总体形象的树立等。

(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创建新机制

一是打牢创建基础,规范文明创建活动档案。按照上级要求,建立材料齐全、品类丰富、归档装卷规范的文明档案。二是开展两项创建活动。在保证上级规定的基础创建活动开展的同时,结合各单位、各行业的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创建活动,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容。三是深化三个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干部职工养成爱场如家的良好习惯,养成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良好习惯,养成共建、共爱、共享美好家园的良好习惯,推动文明单位、文明管理区、文明楼道、文明家庭评选活动

认真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5次;深入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各单位精心组织、广泛开展了“文明家庭”、“文明栋房”、“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楼道”评选活动;总结整理了10个先进典型上报分局;组织农场文艺骨干参加了北安分局“富民强场”杯文艺汇演,并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9年,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了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实施“五带一”典型引路工程,即:表彰最佳居民500户,带动全场一万人;出台了《长水河农场公民行为规范》、《长水河农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以《三字经》的形式向学生推广,增强“双带“活动的可操作性。

2010年,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确定“道德星、互助星、敬老星、和谐星、爱场星、卫生星、安全星、重教星、文明星、文化星”,分出三个层次,农场级发金牌,管理区级发银牌,居民组发铜牌;推行了“三管好、六个不行为规范”,即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粗话;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损坏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

二、“十二五”期间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靠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场人民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把农场建设成为设施齐备、环境优美、产业高端的现代化新城。

打造打造强势宣传氛围。在未来的五年里,我们必须搞好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深刻准确的理解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内容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塑造文化,创新载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有效载体,把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基层,用岗位实践把学习和弘扬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生产管理和社会生活。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各基层单位开展的其它活动相结合,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推动农场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实践的养成,通过“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节庆日,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争当优秀少先队员、优秀青年、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实践活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北大荒核心价值观;并发挥媒体作用,营造浓厚氛围。

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农场凝聚力和影响力,企业要实现跨越发展,宣传舆论工作必须要强力造势,这是企业宣传报道工作的首要目标。以宣传农场“123”工程进展和成果为重点,搞好农场职代会精神的宣传工作,做好相关政策的

体系》中的精髓。在明确近五年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上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深入职工群众,搞好宣传教育,将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稳定、综合治理相结合;与促进农场“123”致富计划相结合;与民主议事制度相结合;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与场务公开工作相结合;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建立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基层单位领导、管理人员为主体,以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为骨干,党、政、工、青、综治、计生密切配合,党员、团员、先进模范、民主议事小组组长、协会会长、职工代表共同参与,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立体交叉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凝聚力,饱满的工作热情,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形成高组织化领导,使思想工作各项任务真正得到落实。

7.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篇七

“十一五”期间, 水泥工业持续快速发展, 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较好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 产量效益同步增长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8亿吨, 是2005年的1.7倍, 年均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 100亿元, 利润总额650亿元, 年均分别增长22%和58%。

(二)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为12.6亿吨, 是2005年的2.6倍。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占总产能的81%, 比2005年提高41个百分点。日产4 000吨及以上熟料的产能占57%。五年淘汰落后产能3.4亿吨。2010年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中, 中部地区占25%, 西部地区占56%, 中西部布局进一步优化。

(三) 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大企业快速成长。2010年熟料产量过千万吨的水泥企业有22家, 合计产量5.4亿吨, 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45.8%, 其中有2家产量超过1亿吨。前10家企业水泥产量4.7亿吨, 占水泥总产量的25.3%, 较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四)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通过淘汰落后, 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水泥助磨剂、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 2010年每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综合能耗降至115千克标准煤, 比2005年下降12%。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超过4亿吨。55%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建设了余热发电装置。建成一批利用水泥窑无害化最终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各类固体废弃物 (以下简称协同处置) 示范工程。

(五) 技术进步加快

大型立磨及其配套减速机、高效篦冷机、窑尾斗提机等关键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辊压机粉磨系统、变频调速系统、袋式除尘、水泥助磨剂等技术广泛推广应用。协同处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六) 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实现了日产万吨级水泥熟料生产装备国产化。水泥大型装备设计、制造、安装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依托自主开发的成套技术, 广泛参与海外水泥生产线建设工程总承包, 带动了大型成套水泥装备批量出口。2010年我国水泥工程建设占国际市场40%以上的份额。

但与此同时, 当前我国水泥工业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滞后, 产业链短, 附加值低。二是落后产能规模仍然较大,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三是部分地区重复建设, 产能严重过剩。四是产品质量检测和市场监管薄弱, 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仍待提高。五是行业管理亟待加强。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二、发展环境

(一) 环境分析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水泥工业面临着发展机遇, 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一是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拉动内需, 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高速铁路、轨道交通、水利、农业及农村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水泥需求继续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防灾减灾意识增强, 对水泥、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在质量、品种、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应对气候变化, 迫切需要水泥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二) 需求预测

“十二五”期间,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 增速明显趋缓。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加快。预测水泥年均增长3%~4%, 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22亿吨左右。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水泥工业发展方式, 立足国内需求, 严格控制产能扩张, 以调整结构为重点,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兼并重组、淘汰落后和技术进步, 发展循环经济, 着力开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 延伸产业链,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 促进水泥工业转型升级。

(二) 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水泥工业产能过快增长, 把调整水泥工业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加快推进联合重组, 调整产品结构, 淘汰落后产能。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清洁生产,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协同处置, 加大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减排力度, 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开发高效适用的节能减排新技术, 拓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应用领域, 创新水泥行业经营模式,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 实现创新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 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合理布局, 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进有序发展。

(三) 主要目标

到2015年, 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主要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协同处置取得明显进展, 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提高20%, 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力争达到50%以上, 前10家企业生产集中度达到35%以上。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为2010年比2005年增加或减少的百分点。

四、发展重点

(一) 推进绿色发展

1. 加强资源保护

加强矿产资源的科学开发与保护。鼓励水泥企业拥有自备矿山, 稳定矿产资源保障, 加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提高低品位矿和尾矿利用水平。实施矿山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

2. 推进节能减排

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体系, 推行清洁生产, 降低综合能耗, 减少污染物排放。着力减少二氧化碳及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新建生产线必须配套建设效率不低于60%的烟气脱硝装置。严格控制粉尘排放, 推广减排降噪新技术、新设备。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完善清洁生产评价体系。进一步提高散装水泥使用比例。

3. 推动延寿减量

加快提升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的综合性能, 延长安全使用寿命。鼓励使用高性能、高标号混凝土, 减少普通水泥使用量, 力争2015年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达到50%以上。逐步增加铝酸盐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特种水泥, 满足重点工程建设的特殊需求。

4. 发展循环经济

继续推进矿渣、粉煤灰、钢渣、电石渣、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选择大中型城市周边已有水泥生产线, 建设协同处置示范项目, 并逐步推广普及和应用。推广应用水泥窑尾气生产轻质碳酸钙、养殖藻类减排二氧化碳并再生能源等技术。

(二) 调整优化结构

1. 延伸产业链

支持优势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 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 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 加快拓展骨料市场, 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 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 延伸产业链, 做大相关多元产业。

2. 提高产业集中度

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 大力整合中小水泥企业和水泥粉磨站, 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若干家集研发、设计、生产、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物流贸易等于一体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2015年末, 力争水泥企业户数比2010年减少三分之一。

3. 优化区域布局

以满足区域市场需求和抑制产能过剩为目标, 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增长, 统筹资源、能源、环境、交通和市场等要素, 着力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优化生产力布局。在石灰石资源丰富地区集中布局熟料生产基地。支持大型熟料生产企业, 在有混合材来源的消费集中地区合理布局水泥粉磨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线。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超过900千克的省份, 要严格控制产能扩张, 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 着重改造提升现有企业。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不足900千克的省份, 结合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 适度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熟料。

(三) 推进技术进步

1. 加快自主创新

围绕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协同处置、绿色发展等行业共性和基础性的重大问题,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研发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窑炉烟气脱硫脱硝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装备。支持专业科研设计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行业研究中心, 提高水泥工业关键技术及核心装备研发制造能力。推进水泥产品销售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检测、咨询、培训、投融资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构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2. 完善标准规范

以重大工程应用为依托, 依据科技创新成果, 制修订与水泥质量安全、重大工程用水泥基材料、应对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标准规范。

3. 推进两化融合

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水泥工业, 提高决策水平、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市场反应能力、自动控制水平。制订信息技术规范和标准, 建立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物流系统, 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五、重点工程

(一) 协同处置示范工程

工程目标:开展协同处置, 利用水泥窑缓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压力, 减少土地占用, 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置, 加快水泥工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主要内容:在若干座大中型城市周边, 依托并适应性改造现有水泥熟料生产线, 配套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污泥和各类废弃物的预处理设施, 开展协同处置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

(二) 淘汰落后工程

工程目标:完成2.5亿吨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到2015年, 基本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内容:依据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和淘汰落后产能计划,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 加快淘汰窑径3米以下的立窑生产线、窑径2.5米以下水泥干法中空窑 (生产高铝水泥的除外) 、水泥湿法窑生产线 (主要用于处理污泥、电石渣等的除外) , 以及无稳定熟料来源、单位产品能耗高、主要污染物超标排放的粉磨站。2012年底, 东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 2015年, 中西部地区基本完成淘汰落后任务。

(三) 节能减排工程

工程目标:推动节能减排, 力争2015年行业平均节能减排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内容:建设企业能源管理中心, 建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提升能效水平, 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度利用。开展能效对标,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推广余热发电、节能粉磨、变频调速等先进技术, 提高综合节能水平。推广高效减排技术与装备, 重点推进氮氧化物治理,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要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装置。对已建成的日产4 000吨及以上熟料生产线, 应尽快实施烟气脱硝改造。

六、保障措施

(一) 强化规划指导

各地工业主管部门要遵循本地区功能区划定位, 加强与相邻地区及相关规划的衔接, 按照本规划要求, 制定和调整本地区水泥工业发展规划, 并报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备案。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计划, 按规划要求审核水泥投资项目, 促进本地区水泥工业平稳有序发展。

(二) 严格行业准入

严格执行水泥工业产业政策、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及相关政策法规, 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新增扩能项目坚持减量置换落后产能, 适度有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 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

(三) 加强质量监管

规范水泥及原辅料、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强化过程管理, 监控生产过程质量。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加强生产质量监管, 监督执行《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未获得水泥企业化验室合格证的, 不得申请办理水泥生产许可证。

(四) 加大政策支持

研究制定协同处置项目在布局、准入、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联合重组、淘汰落后、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五) 加强行业管理

8.十二五规划透出投资方向 篇八

民生是“十二五”规划主线

海通证券宏观经济高级分析师李明亮表示:“中心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丰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商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从目前来看,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根据上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测算,‘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应该在8.7%左右。”李明亮表示。

国联证券宏观策略小组组长张鹏指出,“十二五”规划意见相比“十一五”,在民生、新型工业体系建设、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有诸多新提法。“在5年远景目标中,首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显示收入分配成为五年计划重点。”

李明亮也表示,“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将以民生为主线,以经济结构调整为目标,进而达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中国政府的政策将致力于未米5年倍增家庭收入呢、开放消费行业以及促进城市化进程。

从A股市场来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审议通过也令消费、新能源、新兴产业等受益板块纷纷起舞,传媒、电子信息、医药生物、汽车、酒店旅游等板块当日涨幅均超过了3%。

渤海证券研究员周喜认为,“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促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从会议公布内容看,建议投资者围绕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关注消费、新兴产业、区域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投资机会。居民收入提高将带动消费

关于需求层面,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放机制,加快形成淌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首次明确将消费提高到“三架马车”的首位。同时,会议还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周喜认为,“消费需求战略地位提升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进将有力促进消费规模提高和结构升级。建议沿着消费大众化和消费结构升级两条线索,选择消费概念投资机会。”

此外,多位经济学家认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重心必将转向内需。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在未来的20年,中国将有4亿农民工及其家属会转变成城市居民,而在这个过程中,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国家会有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加快城市化进程,可产生巨大内需。

专家指出,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镇化速度加快,有助于刺激广大的农村消费市场,提升我国的内需。

中信金通发布的研究报告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提高居民收入的直接效果是刺激内需市场。同时,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民工的‘新市民’认同过程,将形成大量新增需求,也构成大消费行业的增长基础。因此,大消费概念板块包括医药、零售百货、服装、食品饮料等,将成为“十二五”规划的直接受益者。

分析人士认为,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将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食品、服装、餐饮等基础消费品的品牌化投资机会。

二是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投资机会。

三是处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消费子行业。

四是提供专业销售渠道的商业贸易子行业。

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更明确

此次会议公报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此次会议对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新兴产业潜在投资机会方兴未艾。

关注七大觇略性产业

该分析师指出,会议首次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相提并论,“培育发展”则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大幅提高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周喜也表示,结合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产业将受到持续关注。

在新兴产业中,东北证券研究所策略分析师沈正阳也认为,包括与建筑节能、污水处理、节能电力电子设备、绿色节能照明和垃圾发电相关的节能环保行业,与3G、3D、物联网、三网融合、移动支付有关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行业中的生物育种、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中的电气自控设备、航空航天设备、电机、输变电设备和重型机械,新能源中的锂电、风力发电、核电核能、光伏太阳能、氢能、乙醇汽油,新材料中的磁性材料、化工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等以及新能源汽车都将受益。

李明亮也认为,这七大行业将被重点培育,加快推进。“政府将对这七大行业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这几大行业未来发展的潜力非常之大,尤其是有关新能源汽车,航天军二工设备、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业内人士指出,从这几个板块近日的大涨行情中就可以想象,市场对这些板块未来的发展十分看好。

节能环保受普遍关注

“十二五”期间,我国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期间环保投资约占同期GDP的1.35%。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将达3.1万亿,较“十一五”期间的投资额上升121%,其中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在1万亿左右,到2015年将达到GDP的7%-8%,到2020年环保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未来15-20年行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5%-20%。

在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等。同时。会议还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改革的推进将提升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投资的经济价值,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相关行业发展。

有研究员表示,节能环保不仅因其从属于战略新兴产业而将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而且其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的诸多社会问题,因为要完成“十32”规划中节能减排目标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未来5年间其相关投资势必大幅提高。

对此,有研究员建议投资者关注两类投资标的:一方面,关注直接受益于节能减排投资提升的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如节能照明、余温余压利用设备制造等;另一方,关注从事于合同能源

管理等新型业务的节能环保服务型企业。

另外,工业污水处理的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上游,生活污水处理投资机会在产业链下游,固废处理产业未来5年整个产业链都值得看好。

此外,五中全会还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此,周喜表示,可关注信息产业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因文化产业地位提升可能带来的短期投资机会。信息通信:内在增长潜力大

信息技术行业具有很强的内在增长潜力。增速将远高于GDP。软件外包、服务外包、管理软件、车载导航、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移动办公、移动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均存在很强的潜在需求,将使信息技术行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长。

“十二五”规划中,信息技术继续是重点发展方向,特别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十二五”期间将会全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建设产业创新支撑体系,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

高端装备:拓展增长空间

在“十二五”强调发展高端装备等行业的太背景下,机械行业未来5年仍将处于较为有利的发展阶段,从而带来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

机械行业上市公司中,工程机械类的公司最多,而且龙头公司大部分已经上市。市值较大。工程机械的几家龙头公司产品覆盖了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主要品种,近年成长性和经营业绩突出。未来几年,这些公司的主导产品有继续增长的潜力,但前几年的高速增长可能难以出现。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一方面来自现有产品的不断升级,获得国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来自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产品领域。

机床行业上市公司不多。对整个行业的代表性有限。另一方面,机床公司大多为老国有企业演变而来,企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和盈利水平。未来几年随着国家对中高端数控机床的规划和政策逐步落实,相关上市公司将面临前所来有的市场环境和内外部支持,业绩有望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服务业:迎来加速发展阶段

“十二五”规划草案提出要“大力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途径,服务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发展方向,一系列政策将为服务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服务行业涵盖范围甚广,子行业千差万别,可从三个角度去选择投资方向:

第一,从人们生活方式转变、消费结构变迁的角度,寻找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行业需求具有巨大成长空间的服务业。比如,医疗服务、保健、休闲、旅游、影视、传媒、动画、通讯、软件、航空、高速铁路、私人汽车等行业都将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创新角度,寻找符合未来发展趋势、需求快速上升、具有规模效应的服务业。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服务,软件外包等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以及市场调研与推广、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等各种专业性咨询服务的发展空间都很大。

第三,从政策推动角度,寻找政策扶持力度最大、受益程度最高的服务业。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咨询、软件和创意产业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业都将得到政策的大力扶持。

区域经济仍是发展的关键

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也是市场非常关注的一个热点。关于区域经济,本次会议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李明亮指出,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往往也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时期。从发展方向看,沿海城市带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方向发展;长江沿岸城市群由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方向发展;黄河沿岸城市群由环渤海——中原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方向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城市群沿海沿江的纵深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强化。

对于区域经济概念板块的投资,周喜建议重点关注具有自身特色和具备一定基础的新疆、成渝等板块及其所属的建筑建材、物流、消费零售的机会。

分析师表示,综合考虑政策支持等因素,建议重点关注属于民族和边疆地区的西藏、新疆、广西北部湾,同属于西部地区的成渝经济区,以及具有自身特色定位的海西经济区(与台湾经济合作)、皖江城市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海南国际旅游岛(唯一以旅游为主题的区域)等7个区域板块。

9.十二五规划建议 篇九

关于制定孝昌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 的 建 议

(2010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孝昌县第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孝昌践行科学发展、推进后发赶超、建设全省中等发达县的重要时期,也是孝昌乘势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认真制定符合基本县情、顺应时代要求、提振全民信心、凝聚发展力量的“十二五”规划,对于孝昌今后五年乃至长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孝昌县委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认真总结回顾了全县“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历程,全面深入分析了全县“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态势,特对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如下建议:

一、充分肯定“十一五”成绩,坚定跨越发展信心(1)“十一五”发展的显著成绩。“十一五”时期,是孝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全县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跻身全省Ⅱ类县奋斗目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气谋事、精细做事,大力实施“五县”战略,深入推进创业孝昌建设,取得了经济发展明显提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显著成绩。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同步上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项目建设力度加大,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融入武汉城市圈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有序推进。这些,都为孝昌“十二五”时期的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2)“十一五”发展的基本经验。“十一五”时期,孝昌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肯定和发扬。

――突出第一要务,践行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抢抓发展机遇,培植发展后劲。抢抓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重民生等重大机遇,汇聚发展资金,经过近年来的接力发展,全县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特色显现,城镇化步伐进程加快,项目建设效应逐步释放,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全县上下精神振奋,充满创业欲望,思富裕、谋发展、抓落实氛围浓厚,孝昌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新的发展时期,实现历史性的新跨越。

面向未来,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孝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严峻:发展不够仍然是孝昌最大的实际,经济总量偏小,工业依然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乡居民增收困难,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建设管理有待加强。周边地区特别是兄弟县市抢前争先,为孝感建设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作贡献的发展势头强劲,孝昌面临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

综合分析,“十二五”时期,孝昌总体上动力大于压力、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全面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

三、突出主题主线,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战略(4)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进,内生增长和借力发展共同发力,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公共服务得到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城乡就业稳步增长,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群众幸福感不断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孝道精神,做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繁荣。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基本建成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6)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把践行科学发展理念,贯穿于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放手发展第三产业全过程,坚持在扩张总量中促进经济转型,在经济转型中不断加快发展,(7)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按照“规划科学、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备、体现特色、集成配套”的原则,大手笔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县开发区、花园星火工业园、陡山中小企业园、小河工业园和周巷建材工业园等“一区四园”,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产业聚集度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和企业落户的能力。加大服务力度,营造良好的企业周边环境。创新园区管理体制、运作机制,鼓励乡镇和部门投身工业园区建设,鼓励乡镇引进的各类项目向县工业园集中。

(8)做强做大优势产业。以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贡献水平为重点,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倍增计划,发展壮大机械电子、食品医药、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5大重点工业产业,形成规模优势,促进集群发展。依托惠洋电器、美云铸造、巨名汽配等项目,打造先进的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鸿翔农业、群益食品、康威食品等食品企业扩张步伐,推动诺克特药业、辰诺医药等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星火化工、富仕环保等化工企业改造升级,有序建设周巷建材工业园。扩大维纳经编、全洲包装、永兴纺织、沃普皮件等企业生产规模,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健全建筑质量和安全体系,提升企业资质,做大建安总量。依托优势产业,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小进规”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1)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农民种田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坚持种植、养殖、林果、旅游、劳务“五业”并举,突破性发展鸡、鸭、猪、牛、渔“五大”养殖,以太子米公司、鸿翔农业、凤凰茶叶、金田公司等为龙头,加快优质稻米、优质畜禽、优质果茶、优质苗木板块基地建设,继续发展农庄经济,着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大幅提高农产品增加值。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培植和壮大管氏茶叶、一佳冬枣等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培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增强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12)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抢抓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试点工作的机遇,科学制定规划,强化项目支撑,推进新农村建设整乡、整村试点。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配臵。加快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0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征地补偿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六、以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交通区位优势,放手发展旅游业、现代流通业和社会服务业,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15)切实加快发展旅游业。以观音湖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孝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风情等五大旅游品牌,着力建设武汉后花园,努力提高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经济效益。完善总体布局,着力打造“三区、两游、两线”旅游发展体系。大力开发旅游景点,建设观音湖文体公园、观音谷等旅游项目。整合县内外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大搞宣传促销,扩大孝昌旅游产业的知名度。构建旅游服务体系,完善旅游咨询系统,加快旅行社发展,夯实旅游服务平台。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6)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对接武汉现代物流圈,大力

2(18)科学规划功能分区。按照国家级生态限制开发区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县城总体规划、城区详细规划、集镇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四个全覆盖”目标,编制完善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指导县城、乡镇、村庄一体化发展。坚持区位相近、资源趋同、开发方向相似的原则,将全县空间区域布局规划为“四区五园”,即重点开发区、生态建设区、澴西农业区、县城紧密区和县开发区电子信息资源节约型示范园、观音湖生态旅游环境友好型示范园、小河工业园、陡山中小企业园、花园精细化工园。严格执行规划审批程序,认真落实“五线”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行为,坚决拆除违章建筑,确保城乡建设依法、科学、有序推进。积极推进“阳光规划”,提高城乡规划制定、实施和监督检查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

(19)切实加快县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市场运作、依法建管的原则,加大经营城市力度,着力打造武汉城市圈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精品小城市。切实加快新城片区建设,着力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快推进城区排涝体系建设和人防工程建设,建成中实建材广场、福禄物流中心、鄂北农产品批发市场、县体育馆、多功能数字影院等重点项目。切实加快城南工业片区建设,增强对外吸引力,成为引

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任务来抓,切实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科学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22)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思路,按照“连接高速公路、升级干线公路、改造县乡公路、贯通村级公路”的原则,合理配臵城乡交通资源,推进干线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建管并举,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三纵三横两循环”的交通干线骨架,形成内畅外联,安全高效的公路运输网络。建成与武汉、孝感紧密衔接的交通1小时和半小时经济圈。加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孝洪高速、107国道外迁、孝昌至红安等公路建设进程,提高交通保障能力。加强县乡干线公路建设,完成通村、通组、通湾公路改造里程2300公里以上,努力使县乡道路等级化、黑色化、林荫化、网络化。规范客货运输市场、进一步规范县出租车市场,发展城市公交,提高城区畅通水平。

(23)加强供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遵循协调发展、技术创新、合理利用、保护环境的原则,改造优化城乡电网,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满足城乡用电高速增长需求。改造高、中压网络,节能降耗,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推进“数字孝昌”

6型”产业试验示范园建设步伐。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紧策划、争取和实施一批影响全局、支撑长远发展的两型社会建设重大项目。

(26)建设生态绿色孝昌。加强澴河、晏家河流域和观音湖、金盆水库、滑石冲水库等重点河流湖泊污染防治,加大农村面源、土壤污染治理,切实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深入开展生态城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以及生态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扎实抓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保护和“万树村”建设。强化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逐步形成节俭、环保的低碳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十、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把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27)深化创业行动带动就业。深入开展创业型县创建活动,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健全创业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加强政策咨询、开业

8创新力度,切实搞好科技推广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特殊教育。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迁建一医院、建成中医院等,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30)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大力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加强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探索完善第三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推进平安孝昌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依法防范和严厉

0性文化单位内部各项制度改革,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增强文化事业活力。加强新闻媒体建设,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管理。

(3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走市场化、产业化的路子,建设体现孝文化和时代要求的文化产业群。加快新闻、出版、广电、艺术、娱乐、体育、健身、休闲等文化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树立战略思维,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34)坚持深入解放思想。围绕加快实施“211”工程、建设全省中等发达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彻底打破制约孝昌经济社会发展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大跨越。坚持思想更加超前、步伐更加领先,在开拓创新中攻坚克难、奋发进取;坚持理念更加鲜明、思维更加开放,在合作共赢中开辟空间、形成优势;坚持视野更加开阔、胸怀更加宽广,在学习借鉴中发展提高、实现跨越;坚持使命更加强烈、责任更加明确,在把握大局中坚定方向、抢抓机遇,努力

2与质量提升并重型转变。主动顺应南资北上、东资西进、外资内涌的趋势,继续把招商引进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瞄准大企业,紧盯大集团,突出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新格局。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突出“走出去、赚回来”,拓展销售市场,扩大外贸出口,实现内外联动、互利双赢。

十三、凝聚全县人民力量,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37)坚持加强改善党的领导。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和领导保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各级领导班子结构,深化“团结、廉洁、创新、实干”好班子创建活动,增强整体能力。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干部教育培训、交流轮岗和实践锻炼力度,重视基层干部的培养成长。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开选拔等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把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推行分层分类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选人用人导向。

(38)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10.十二五规划解读 篇十

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在18日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目标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三、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四、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11.十二五规划内容 篇十一

“十二五”蓝图

——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

——保障和改善民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提高

生态文明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省人大代表、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姚木根

在形成“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以下四点:一是紧扣主题主线,把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贯穿于“十二五”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二是立足省情,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解决发展不足这个主要矛盾,奏响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主旋律。三是强化龙头作用,坚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构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崭新发展模式。四是坚持富民为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省人大代表、鹰潭市委书记杨宪萍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市全面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我们将深度实施“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经济“小巨人”。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做强铜产业,突出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优化铜产业布局;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活性服务业,实施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工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旅游要素建设工程,努力把鹰潭建设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璀璨明珠。

省人大代表,南昌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俊卿

“十二五”对南昌市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挑战与机遇并存。与往年的五年规划相比,我市“十二五”规划目标更高远,抓手更突出,绿色更明显,民生更实在。“十二五”时期,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朝着”更大更强更优更美”的方向,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文明花园英雄城市”两篇文章”;我们将走生态、低碳、环保的发展路径,大力推进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山江湖综合开发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12.十二五规划内容 篇十二

《规划》称, 目前, 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如, 应用推广初见成效。我国物联网在安防、电力、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得到应用, 且应用模式正日趋成熟。

尽管我国物联网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标准研制和应用拓展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应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物联网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瓶颈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较大, 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不强, 缺乏骨干龙头企业, 应用水平较低, 且规模化应用少, 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隐患等方面。

《规划》指出, “十二五”期间, 物联网是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 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 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 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规划》提出三大具体发展目标:一是在技术创新领域, 未来五年里我国要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 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建设一批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 为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二是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 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 100家以上骨干企业, 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 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 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三是应用规模与水平显著提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广泛应用, 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在10个重点领域完成一批应用示范工程, 力争实现规模化应用。

《规划》提出物联网发展八大主要任务。其中, 大力攻克核心技术放在第一个。内容包括提升感知技术水平、推进传输技术突破、加强处理技术研究、巩固共性技术基础。在感知技术领域, 要重点支持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嵌入式软件的研发, 支持位置感知技术、基于MEMS的传感器等关键设备的研制, 推动二维码解码芯片研究。

而关于标准化问题, 《规划》要求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开展开展顶层设计, 构建并不断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

上一篇:白杨教案下一篇:污水处理常见问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