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实践的知识点(精选8篇)
1.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篇一
实践观哲学与实践哲学的关系
实践观哲学是一种哲学观,实践哲学是一种哲学体系,不是一个层面的理论概念.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来说,重要的是从实践哲学这种体系意识进一步上升到实践观哲学这种哲学观意识.
作 者:雷龙乾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哲学系,陕西,西安,710062刊 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4“”(5)分类号:B023关键词:实践观哲学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哲学
2.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篇二
一、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认识文化现象
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其中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 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文化生活无论从整体单元结构安排, 还是从很多具体文化现象分析, 都渗透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思想。
从单元框架看, 文化及其意义、文化传播、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 是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内容则立足中国、着眼特色, 是从个性意义上讲述中华文化发展、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的顺序上遵循了在普遍性指导下认识特殊性的方法。
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也体现在对许多具体文化现象的分析中。如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所以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但是,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多重因素的不同, 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 文化是民族的, 文化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文化现象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同时,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因此, 文化无论其产生、发展、创新还是其作用意义无不体现着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从文化的产生来看,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 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文化的发展和意义来看,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此, 生活与哲学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内容中, 也从文化角度作了分析: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解文化知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 它包括: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 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的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在文化力量的分析中就强调: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的文化, 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思想。又如,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这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完美诠释。
此外, 利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 可以理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理解为什么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文化和文化发展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等知识。
3.管理哲学2企业的一般知识 篇三
一、所有权与经营权
所有权: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审核决策,监督执行层,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看中长远利益。
执行层:比较急功近利,看中有任务有压力,----会牺牲长远利益,拿奖金。内部人控制:负责经营的人进入董事会,控制股东利益,只代表执行层,所有权的人受损,经营人
CEO指定决策时,会使得对执行层有利,------所以ceo要制定决策要提交董事会审核 中国的董事会的成员大多来自执行层,不具有独立性。上市企业要求1/3独立董事,做战略的,需要综合型思维的人,而不是专业化思维人才,花旗银行的独立董事都来自外部公司CEO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要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
股东:对执行层,对员工考虑利益最大化
治理
二、功能的分离。分工,部门:为了分工,提高效率
部门官僚主义:
治理
三、政令畅通
怪员工能力太差的原因;在于政令不通
没有能力的人是很少的做企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有问题就要求助人,不要做个体户。
创业:
1、找到商业模式
2、合伙人创业,要确保一个权威。
3、要有约定共识:(预留位置)创业成功时,聘请高管。
好企业与差企业结构图:超常规发展与企业稳定增长
买股票是在买未来:市盈率
A:好企业,成四十五角成长
A:300亿,,B:60亿元
领导与管理
领导:身上的某种素质,儒家君子,内在的素质,不可较,直觉性,灵活性 管理:是一种工具,法家法律,标准和制度,可学,原则性。
领导强调的是内在的。管理强调的是外在的。
职业经理人体现在管理上,企业家体现在领导力。领导力的三个层次:管理之上的洞察力,见识力,分析能力的领导力。自我内在素质:
价值观:不急功近利。将领将
思维方法:不太偏,太专,太刁
责任观:
可信赖:公正、保密
对人要公正:
决策能力;管理工具和洞察力
沟通和引导能力:巧实力,软实力
说服,激励,士为知己者死。
提高下属决策能力:不告诉他怎么做,问他打算怎么做,给予帮助。执行力:决策力和直觉
管理工具的理解、战略与商业模式的制定、执行力:对下属进行评价:绩效和直觉
管理者到领导者的进阶
企业职能部门——专业分工():生产,销售,财务,研发,销售。使用特定的管理工具
核心:开发,培养,用人
领导为主,管理为辅。分配任务:能够使用管理工具完成的就交给其他人做,无形的分不出去的就交给自己。
——社会常识、基本管理知识、某个专业技能(管理工具的应用)
——对专业性要素的系统理解专业知识只是从事技能时才有用。
——对于重点的把握
——对相关资源的利用
——完整从事一个独立项目的能力项目管理
——管理一个部门
——专业知识和管理技巧的结合——从企业战略来看自己的专业化要素自己的学习的内容要服从公司的战略
——从企业整体价值的角度看专业化提升的空间和界限
——流程改进与成本控制
——某个领域的管理专家
——跨部门业务的了解
——尝试突破:主动实施跨部门合作、调集内部资源
——初步形成战略性思维
——结合企业战略制定部门战略
——具有战略管理能力
——形成指导员工的方法
——为CEO做准备
——分析现有CEO管理的得失(不说)
——对于CEO碰到难题的思考
——能够解决所有抽象的问题要会处理好抽象型事物
发现问题多求助他人,按照智囊团组建董事,聪明的人有很多顾问。
专业化和多元化经营
多元化经营:通用电气,日立。多元化经营取决人力资源开发,培养。
专业化受市场空间影响。刚开始一定是专业化,随着市场空间的影响,战略转移改制多元化。
多元化,一是投资的多元化,二是经营的多元化。
进入一个领域就要做到数一数二。
专业化:职业化和标准化,专家型:能够参与制定标准
中国:从一而终自己做;
国外:通过并购优秀企业快速成长。
并购:一是要并购好的企业,二是要能够消化掉。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外部优势(相对优势):
天生的,运气的,别人给予的,不是自身努力得到的独特的,不可模仿的:只是短期的,不可能有不能模仿的东西,只是现在模仿不到位。内部优势(绝对优势):
外部优势随着职位上升而减少,中国的企业缺乏内部优势。(无形资产和知识权)
企业竞争力:外部优势和内部优势体现在商业模式。
做一个商业分析时,首先要考虑商业模式。互联网领域,商业模式是在与时俱进。重方法,而不是重视问题
别人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自己做到解决一类问题。
别人解决问题,自己分析问题,,问题一分析就可能没了。。。
企业竞争力和商业模式:
不仅要看正面的盈利能力,还要看负
面的处理风险(规模风险)的能力
苹果公司没有规模风险、诺基亚有规模风险。
企业并购:
合并-收购: 一是内部消化掉,二是保持其独立性。
并购的成功率问题、并购中的人才(eBay与易趣·邵亦波);并购对管理层的影响·雅虎没有并购eBay、并购好企业、企业上市与并购、并购中的文化问题·TCL、上汽与双龙默多克与新闻集团
国际化:在外国办公司进行经营,而不是生产产品销售到国外(国际贸易)。成本高。国际化路线:一是需要极大规模,二是单件的附加价值很高。
--------迫不得已国际化
国际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走出去的风险在哪里
2、采取什么对策
风险1:市场主义和文化的风险。歧视,员工福利等,中国:资源由政府控制,市场程度低。风险2:成本。高技术的制造业才能生存。
风险3:生活方式、企业文化、政策,政治,民族主义以及获取信息的正确性。竞争方法,文化与生活方式差异。
先国内后国外;资源型优先;市场份额饱和
核心技术、品牌(二者为附加价值的主要来源)、资本、人力资源、经验、竞争方法
新中道:中庸不是折中。
庸=常=经=道:原则
中庸:以中为道,达到中的状态。
中的意思:无“过”与“不及”,,例如:慷慨过了:浪费,慷慨少了:小气。市场非常好的时候:机遇已经没了,全力发展只会产生更大的泡沫。
市场非常差的时候:如果自己做得好,要加大力度去做。
共赢、相关利益者、相互依存
缺陷管理:两头管:一头管如何赚钱,一头管控制缺陷。事业与利润
企业家:要平衡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具体问题
顾客是谁????顾客的特点。女性·在哪里·凭什么吸引他们
知识:要么高度概括、要么是高度具体。分到不可细分、才是有用的知识。
不要停留在抽象和具体的中间,双向回归(抽象、具体)的思考方式。
中国古代提倡,稳中求升。不走极端,平和。。现状:大家都走极端。孔子:把人性的优点,发扬光大。。。
朱熹(吸收佛教的禁欲):把人性中的缺点克制。
卖出去:商品,,卖不出去:产品。
供应链、、成本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式,,,营销搞错,好产品也卖不出去。(天气预报广告:知名企业挂才好、一年一千万)控制库存、、现金收入(企业可以负债,不能没有现金收入)、、负债比:
现金是自己的,负债只是需要付利息。。。负债,要控制在自己承受的程度下。
好的时候公司估值会高,坏的时候公司估值很低,会落井下石。
管理生态
外部生态:现在环境:国进民退,,成本很高(各种税,最低工资等),未来走向,内部生态:员工和职员是五指(血肉的一部分)不是螺丝钉(可以随便安排)。利益相关者,如何对待成功者与忠诚者,新概念
三种产业链·企业自身、配套和行业
配套的产业链要:电子的、娱乐的、音乐的。
旅游的产业链核心:住宿。
全媒体:纸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户外广告。
全产业链:衍生品,,未来趋势:平台化
平台:中央电视台 +腾讯(互动性强)
内容+平台:
内容+平台+品牌:下载平台交易平台
企业与社会利益
企业职责:企业公民
现状:企业强势,,客户弱势。。美国律师:主动帮忙,抽三分之一的酬劳。。
企业发展阶段
新商:解决商业模式问题。水浒文化,业商(老板)懂得做项目,能赚到钱,,而不是做企业,什么赚钱做什么,有商业经验。但是没有专业化,兵商互联网企业,有企化书,,先有战略,再有战术
大企业有战略,IT也有战略,从而吸引投资。
没有战略就没有约束,任由发展,没有目标。。
小企业也要有战略,不然怎么做大,从而胜过大企业。。
法商,,制定标准,有一套制度经营企业。。重视制度、标准。
儒商,,人力开发水平和企业文化水平高,(旧儒商:重视赚钱和重视个人道德素养。)先有法商、再有儒商,企业文化要好,要先有制度。
道商:
4.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篇四
1.哲学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它 A.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5.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篇五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1
一、哲学是什么?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①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法论。所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①具体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不可能取代具体科学;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不是具体的,也不一定是科学的。】
二、哲学的作用
1.哲学与生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生活处处有哲学】
②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学与时代精神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②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体现在它 A.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C.它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亦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注意:不是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为: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有三种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熟读P12:“五行说”、荀子、王夫之的哲学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具有两种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当作世界的本原。
【典型代表: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慧能的“仁者心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典型代表:朱熹的“理生万物”;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一切宗教鬼神观念;儒家的天命观。】
3.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
1.产生: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③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抽象与具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理由:(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的主观主义;包括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包括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
三、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①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永恒的。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熟读P31,四个唯心主义的运动观点。】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①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熟悉P32,几个素材。】
四、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①规律是客观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被改变,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是普遍的。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③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主观能动性即人的主观努力。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五、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生理基础);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本质)。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人的意识活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是有本质的区别,具有能动性特点: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如预设目标,制定计划】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是主动地、有选择地对反映客观;并能够创造出幻想的形象和世界。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和根本原因。
3.意识能动作用之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人不仅能认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
4.意识能动作用之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即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如人的精神、意志、心态、情绪的作用。)
【注意: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不一定是起积极作用。】
六、小结:辩证唯物论的主要观点,可以整合为以下两对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①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强调客观实际时使用。】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要重视精神了力量,重视意识的作用。【材料强调精神、意识的作用时使用。】
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材料强调办事情的科学性、反对违背规律的主观随意性时使用。】
②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利用规律离不开艰苦的主观努力。【材料强调主观努力,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时使用。】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3
一、实践及其特征
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人,动物没有实践;实践改造的是客观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主观世界。】
2.实践的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性活动。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是有目的、有意识的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团队协作最能体现】。历史性:人类实践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
3.实践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活动。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四个理由
1.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一切认识,归根结底都源自于实践。【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认识的两种途径。不要把认识的来源和认识的途径相混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①实践发展提出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认识的发展;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归宿。
【补充: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三、真理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真理又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如果超出了其适用条件和范围,或超越其特定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所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3.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挫折和失败的考验。
【认识永无止境,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4
一、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1.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①表现: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的事物不存在。
②误区提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的观点,忽视了联系的条件性,是错误的。
③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表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②方法论: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不割裂事物固有的联系;也不主观臆造本不存在的联系。】
③提示:人们对客观联系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①表现:直接或间接联系、内部或外部联系、本质或非本质联系、必然或联系等。
②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5.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所以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⑵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所以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6.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系统优化的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1.发展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①表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②方法论: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①发展一定是变化;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②区分新事物旧事物的正确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一定会战胜旧事物。所以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的状态:量变与质变
①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质变不一定就是发展。】
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A、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C、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
【注意:并不是有了量变就有质变;也不是有了质变就会有发展。为什么?】
③方法论要求:
A、要重视量的积累。【要积少成多,反对急于求成;做到防微杜渐。】
B、(量变一定程度时)要地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犹不及。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5
一、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1.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同一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朝有利方向转化。【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③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
④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
①矛盾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方法论:A、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B、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善于全面分析矛盾,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及其方法论
①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万物莫不相异。】
②方法论: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反对生搬硬套、一刀切。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提示: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2.先“试点”后推广的改革方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最佳体现。】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①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所以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用主要矛盾的关键词:“重中之重”、“中心”、“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等 】
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用矛盾主要方面的情形:判断性质;分析形势;比较利弊等。】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要看问题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
以上第5、第6,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如果只看到两点而忽视重点,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如果只看到重点而看不到两点则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二、树立创新意识
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⑴辩证的否定观:
①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特点:A、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B、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实质:“扬弃”:既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把否定看成外力作用的结果;把否定理解为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
(2)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①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
②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①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6.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篇六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提出的建构主义科学观,坚持把科学知识的内容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范围,以解构关于科学的普遍性、客观性和真理的传统话语。社会建构论在经历了20年的辉煌后,9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皮克林对SSK进行回顾性总结时所指出:以强纲领为核心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把“科学作为知识”(science as knowledge),[1]即把科学作为静态的理论产品而不是把科学作为动态的行动而形成的对科学的理解。这种说明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其批判传统哲学的“自然法则”或“方法论规则”的结果,是用“社会实在论” 取而代之,在批判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的同时,自己却又陷入了新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而这两者都不能给实际的科学活动提供充分而有意义的说明,都从整体上扭曲了科学的形象和对科学事业的看法。
正是为了解决关于自然的不可知论与社会实在论之间的矛盾,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进路从宏观模式转向微观模式。虽然这一转向依旧秉承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建构主义倾向,但已经从关注知识生产的结果、关注作为成品的科学理论转向关注知识生产的实践过程的研究。
在这个转向过程中,SSK的实验室研究成为了最重要的章节。在这些研究中,法国的拉图尔、德国的塞蒂纳、美国的林奇和皮克林等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拉图尔、塞蒂纳及皮克林等针对科学活动而展开的实验室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对科学实践的研究。实验室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体现为一种审视科学视角的转变,即转向“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practice )”的研究。
一 SSK的实验室研究
拉图尔作为SSK微观实践进路转向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实验室研究以其人类学考察知识的生产现场和形成中的科学为对象,作为结果,彻底地转换了原有的知识观。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主张,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活动和实践过程,对科学知识应该从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维度去理解,从对科学实践的考察去理解科学知识。行动者网络理论所展示的是一种颠倒了的说明方向,即不再用预定的自然或社会来说明科学活动,而是考察科学活动如何重构自然和社会。只有同时追踪行动中的科学和型塑中的社会,才能把握知识活动的本质。自然的和社会的要素不加区分地参与了知识的构造,同时作为结果被重塑。
ANT打破了基于自然-社会的传统二分法,进入了考察科学和社会互动的研究路线,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整体论(holism)的界定。ANT将传统研究科学和社会这两个不同范畴视为同一个整体,认为它们相互嵌入、共同建构或演进而构成一张无缝之网。
塞蒂纳的“语境化建构”思想表明,科学知识的建构具有很强的语境偶然性,科学研究具有语境的不确定性。在塞蒂纳对科学的说明中,“科学对象不仅技术性地在实验室中被创造出来,而且符号性地、政治性地被建构。……通过科学家在形成同盟与调动资源的过程中使用的政治策略,或者通过从中建立科学成果的选择与决定转换而被建造。……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研究不仅‘干预’了自然界,而且也深深地‘干预’了社会。……如果说从实验室中所观察的实践是文化性的,即它们不能简化为方法论规则的应用,那么由这些实践而产生出来的‘事实’,也必须被看做是已经由文化所形成的东西。”[2]3
塞蒂纳的实验室研究向我们表明,也许根本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任何科学知识中至少都掺杂了社会文化的成分,因此也始终带有地方性的特征。
米歇尔·林奇(Michael Lynch)基于常人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展开对科学的研究。对于强纲领以来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的社会建构,林奇始终持一种批评的态度,认为在对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态度上,它们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了不对称的立场,用社会因素取代了自然因素,用社会消解了自然。在其《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1993年)中,林奇基于常人方法论的基本原则,即对局域性实践活动和实践理性的强调,要求对所研究的科学实践,应该用内在于这种实践的语言给予描述,要信任科学实践者自身的观点,而不应该基于社会理论中所考察的实践,寻求一种完全外在于科学的对科学的说明。林奇主张应该按照社会活动的可说明性来说明科学活动的本质和特性。
事实上,在SSK内部,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而不是作为知识和表征这种思想的明确表述是皮克林。皮克林在1981年的《constructing quarks》中,对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历史展开经验社会学研究并提出了作为实践的科学的思想,之后在其主编的《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1993)中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视科学为实践和文化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表明了在SSK内部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审视科学的一种视角的重大转变,即用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取代作为知识和表征的科学。
皮克林认为,科学活动应该被看做是参与到科学实践中的异质性的要素在真实的时间(real time)中瞬时突现(temporally emergent)实现的一种耦合,这种突现式耦合具有一种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的特征,这里的后人类主义,强调的是既非自然中心,也非人类中心,也非任何其他单一要素永恒不变的中心,科学实践的具体情境是有中心的,但这种中心也是瞬时突现的。
这种 “后人类主义”强调的是实践要素的去中心化,强调了科学实践中的物质力量和人类力量、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在知识生成中的各自固有的彼此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力量与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它们各自的轮廓在实践中瞬时突现,在真实的时间中彼此界定、彼此支撑。科学实践中的所有要素的彼此不可替代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刻画了科学实践所具有的客观性、相对性和历史性的本质。
哲学家哈金从科学哲学的视角坚定了这种研究路径的基础。在《表征与干预》(1983)中,哈金强调科学既是做(干预)又是知(表征)的过程。认为“哲学上最终的裁决,不是我们如何去想,而是我们实际做了些什么”[3],指出理论和实践彼此是科学过程中的一体。科学的表征和干预在多样性、零散性和异质性的空间中展开。相应的,科学活动的这种表征和干预的一体性,使得科学知识的表征性还原成为不可能。基于这样的思想,哈金认为科学的稳定性是以科学活动空间的多样性、零散性和异质性为依托的。科学的稳定性是一种博弈,一种存在于数据、理论、实验、现象、仪器等要素之间的一种博弈。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者摒弃了以往科学研究对哲学、认识论研究的过分依赖,并超越了SSK早期的宏观研究进路,深入到科学知识的生产场所,考察科学知识的微观生产过程。塞蒂纳对科学知识生产的语境化建构的说明,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科学实践的网络建立与扩展中的异质性要素相互作用的强调,林奇对科学的常人方法论研究揭示的行动与规则的内在契合,皮克林关于科学的冲撞本体论思想,科学哲学家哈金对实验科学中“表征”与“干预”的相互缠绕的说明,都展现出了这种哲学思考。
二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
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以考察科学实践为出发点,把实践活动置于文化场景中,对科学知识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探讨,形成了理解科学的新视角,即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来理解。SSK的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行动中的科学
SSK的实验室研究更注重对科学的进行状态和过程的考察。拉图尔的《行动中的科学》(Science in Action)(1987),塞蒂纳的《知识的制造》(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1981),皮克林的《构造夸克》(Constructing Quarks)(1984) 以及《实践的冲撞》(The Mangle of Practice)(1995),哈金的《表征与干预》——(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1983),劳斯的《从事科学》——(Engaging Science)(1996)等,这些代表著作的原文名称就体现出对科学的正在进行的状态的关注,突显出对科学的正在进行状态和过程的哲学思考。强调科学是一种生成着的事物或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括把技能、社会关系、仪器和设备以及科学事实和理论作为必须和必然的异质性要素,更注重这些异质性要素在真实的时间中的具体的语境中的耦合。
(二)异质性的科学
作为实践的科学把科学刻画成异质性要素相互作用、耦合的动态生成过程。科学是参与科学活动的所有异质性要素在不可逆的时间中彼此作用与相互塑造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彼此作用与相互塑造的含义就是,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这种世界与我们之间的彼此建造以及在建造中的共生,在全新的视角上审视了科学,审视了科学以及科学与世界的关系。而在作为实践的科学的研究中强调的异质性要素的突现耦合和去人类中心主义的后人类主义,则又在这种新图景中嵌入了刻画科学文化的新的路径——人类文明的赛博化(Cyborgnization)历程,在著名的科学的文化研究著作《赛博宣言》(A Cyborg Manifesto)中,哈拉维(Dorna Haraway)针对作为文化的科学提出一个概念:赛博体(Cyborg)来界定科学活动的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一种社会、自然、机器的多元共生体。从作为实践的科学的研究视角,皮克林则认为赛博体可以用来刻画科学的特征。
赛博体突出强调的是科学实践的操作性过程中客观主义的、相对主义的、历史主义的统一。在这种理解中科学是巨大的‘赛博体’,是物质世界、社会以及科学知识作为持续不断地卷入历史的、物质的、社会的以及概念的相互作用的开放式终结的变体的相互共生的群集。
(三)语境化的科学
实验室研究深入到科学知识的生产场所——实验室——对科学知识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考察,认为科学活动是充满语境性的。拉图尔认为,科学事实是构造的,但这种构造离不开具体的活动和物质性的生产场所,比如说实验室。他认为,自然和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外在的、既定的自然或社会来说明科学知识;语言并非在世界的外部指涉世界,语言就是科学活动的一部分。因此,对科学活动本身的考察应该取代认识论的抽象。这表达了对科学的语境性关注。塞蒂纳认为:“科学方法被视为一种当地性定位和当地性扩散的实践形式,而不是一种非当地的普遍范式。科学方法是语境孕育的,而不是无语境的。而且,它正如同社会生活的其他形式一样,也可以被视为植根于社会行动的场景之中”[2]88,科学活动是一种当地的、语境性的活动。科学活动是由资源关系所贯通并且维持的超科学领域。科学具有语境性生成的特性。我们决定一个科学观点的真理性一定无法从把这个观点塑造成真理的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分离出来,因为,这个真理性观点所拥有的可理解性和意义,都与各种各样的其他实践相关。
三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的哲学意蕴
SSK的实验室研究意味着我们审视科学的一种视角转换,看待科学的一种方式的转换,理解科学的思维框架的转换。即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而不是把科学作为知识和表征。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关注科学活动的过程,而不仅仅关注科学活动的结果;关注科学活动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不是限于对科学活动要素进行孤立考察;关注科学活动的动态变化,而不是寻找活动背后的某种静态的永恒,就是对科学作为一种实践和文化的考察。
SSK的实验室研究以研究实践的科学为契机,导引出“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的形成。“科学的文化建构”具有如下几方面特征:
(一)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
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把科学视为一种“认识论的联合”。劳斯明确指出:“知识最好不是被理解为一个命题系统或一个认知状态,而是理解为世界中的一个情景。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epistemic alignment)。”[4]科学是一种认识论的联合,导源于实践的科学是一种语境中的科学。科学实践总是与特定的语境相对应,适应特定语境的一种活动模式。科学实践是动态的、开放的,参与实践的要素是多纬度的,具有异质性的特征。这种异质性特征意味着在某个具体的科学研究领域中,科学家的技能和技术、科学活动的仪器和物质系统、科学活动必须的资源、科学活动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联等,都加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在这里,科学不再具有由单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法则控制的明晰的认识论意义,不再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内在与外在、科学知识的内容与其背景之分。拉图尔曾表达过对科学工作的开放性观点,他认为“科学工作自身有效地打破了科学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科学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区别”[5]。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视参与科学过程的所有因素都是可能的终结因素,用过程中的异质性要素相互作用代替某一既定的终结者,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的实践和文化建构为科学的多元性研究提供了空间。
“认识论的联合”否定科学中存在任何永恒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认为科学中不存在任何一套确定的规则能够担当解释科学实践的重任;不存在任何关于科学的普遍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规则本身是作为科学活动的异质性要素之一参与科学成果的生成的,其作用就体现在日常的科学实践的过程之中。
作为实践的科学把科学的社会和文化要素置于进行中的科学的整体冲突之中,任何批判性的洞见都产生于一种认识论情境的联合或者反联合的张力之中。这样,科学的问题的确是认识论的问题,但不是传统的科学内部或外部的问题。科学是人类文化问题的一种认识论的联合。认识论问题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就是人类与知识的关系问题。认识论的联合是实践、客体、共同体以及各种固化的要素的动态的、异质性的序列,这种序列中的各种要素彼此强化、吸收和扩展,最后构成科学知识的动态的生成。作为实践的科学以及对科学的文化建构把传统科学认识论中人类与知识之间的反映关系,转化为人类与知识相互塑造、彼此生成的关系,在这种彼此生成的关系中,知识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
(二)科学是对现时秩序的把握
关于科学知识的生成,传统科学哲学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非突现的、人类主义的分析。在传统科学哲学中,“客观性被视为产生于一种特定的心智卫生术或思维控制”[6]230,它强调理论纷争的终结的最终实现,要诉诸持久作用的理性规则或方法。而作为实践的科学寻求的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生成和显现出来的现时秩序,这种现时秩序是科学实践活动要素在特定时空中的历史性的凝结。
“瞬时突现”的基本含义是:一种在真实时间中发生的纯粹的偶然性,它强调的是发生,纯粹的发生。“后人类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去中心化的异质性要素的耦合作用的生成。它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用社会性力量解释或者消解一切,又反对反人类主义——像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样,在他们的论域中是没有或者理想化地消除任何人类迹象,是纯粹的物质力量。这种人类主义与反人类主义的争论已经长久地或明或暗地深深浸透在抽象的理论乃至日常的思想活动中。长久以来自然与社会、物质与意识、真理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就根植于这种人类主义与反人类主义的对峙中。由“瞬时突现”和“后人类主义”形象刻画的对科学的操作性语言描述,则瓦解了人类主义与反人类主义之间截然分明的界限,开辟了异质性要素耦合作用的历史性生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类的活动者依旧存在,但他们与非人类力量内在有机地相互缠绕。“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6]23。
(三)科学是一种存在方式
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呼吁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对科学的审视和参与,在参与中审视,在审视中参与,基于参与过程的异质性要素的作用视角审视科学。科学不是科学家的,同样也不是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的,科学是科学过程的所有参与要素的。
实验室的微观研究告诉我们,科学本身就是一种存在方式,是在实践中,在一个复杂的网络和系统中实现的动态调整,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展现自己的过程。科学不是封闭的,而是不断向未来开放。而对科学的解释本身也是具有可塑性的。“任何一个解释图式都必须在其具体的应用中去发现它的意义,而不是相反”[7]。对科学的认识一直“在途中”,在科学自身的发展中。
结语
“科学的文化建构”在学科上强调跨越界限的一种多学科综合,在微观和宏观的关系上强调经验性实证研究与一般知识社会学的结合,在对科学文化的刻画上则努力实现文化的断面描摹与文化在时间上的转换内在结合、一种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结合。
“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倾向于瓦解明晰的人类主义政治中的任何信念。这种后人类主义的观点强调,我们建造的任何政治纲领都应该置于具体语境之中,它强调特定的文化形成和感召,而不是基于任何非突现的宏大叙事。
“科学的文化建构”体现了一种整体主义认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科学哲学的研究传统是理论为主导的传统。逻辑经验主义者从静态上揭示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从动态上辨明科学理论的合理演变。而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的社会建构视社会利益与修辞手法为科学理论的决定因素,仍然是一种理论优位的认识论。理论优位的认识论作为一种表征主义的认识论,永远存在着方法论对具体科学的超越以及这种超越导致的“方法论的恐惧”。生成意义的开放式终结的认知联合使得一切问题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解决。一切都处在“实践的平面上”。劳斯把科学看做是实践领域而不是命题陈述之网,科学首先不是表征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作、介入世界的方式。“只有介入世界,我们才能发现世界是什么样。世界不是处在我们理论和观察彼岸的遥不可及的东西。它就是在我们的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当我们作用于它时,它所抵制或接纳我们的东西。……我们不是以主体表现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而是作为行动者来把握、领悟我们借以发现自身的可能性。从表征转向操作,从所知转向能知,并不否认科学有助于解释周围世界这一种常识性观点。”[8]
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倡导以实践为主导的科学哲学,把注意力集中在探讨科学实际发生的过程和特征。这些哲学家认为科学不应该看成是逻辑系统或命题系统,而应看成是实践的领域,用维特根斯坦的话来说,它是“生活形式”。就是说,科学是人类从事的事业,一种内在的权威和外在的机制形成的活动的网络,从实践背景中获得其自身的意义和认知地位。实践优位的整体主义认识论有可能成为融合两种科学哲学传统的纽带。
摘要: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微观实验室研究把科学作为实践和文化,导引出“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的形成。“科学的文化建构”思想作为一种整体主义认识论,将超越早期SSK的“科学的社会建构”主张的极端性和偏颇性,将其带出发展的困境。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实验室研究,哲学意蕴
参考文献
[1]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
[2]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语境性[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3]Hacking I.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31.
[4]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71.
[5]Latour B.Give Me a Laboratory and I Will Raise the World[M]//Knorr-Cetina K,Mulkay M.Science Observed: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New York:Sage,1983:141-170.
[6]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郭贵春.科学实在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7.
7.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篇七
价值哲学的视野转向:从知识逻辑到问题意识
价值哲学在我们国虽是一个热门话题,但又是一个进展并不明显的研究领域.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价值哲学的研究受制于知识的逻辑构造的问题意识大大多于受制于针对时代困境的.问题意识,结果,价值哲学看起来好像是在“与风车作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价值哲学研究必须进行方向性的扭转:从面向知识逻辑转向面向存在的问题意识.
作 者:程金生 作者单位: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马列部,广东,广州,510232 刊 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B018 关键词:价值哲学 知识逻辑 现实存在 问题意识8.哲学实践的知识点 篇八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1、生活处处有哲学: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②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4、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3、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馆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③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①规律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③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④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②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③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①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②联系: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③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6、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挥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①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②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①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②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①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②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②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④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①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②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③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④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③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4、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问题的根本方法。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③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①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失误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②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c.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d.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一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⑤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②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②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①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9、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主要是:(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辨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什么是辨证的否定?①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②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③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
(2)方法论:①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②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
2、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
(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的原因: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原因: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原因: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使得人类的认识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 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发展。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④结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11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6、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及其要求: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对人民负责,向人民学习。
群众观点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它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1、什么是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有两个方面:
(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1)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2)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3)在今天,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表现如下:(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4、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5、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关系?
(1)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要紧、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2)利益发生冲突时,怎么办?当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3)利益没有冲突时,怎么办?把个人、他人、社会三者利益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6、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根本途径:劳动和奉献。(要求: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即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要求: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3)主观条件: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求: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7、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原理:
(1)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个人离不开社会)(2)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社会离不开个人)(3)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哲学实践的知识点】推荐阅读: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视角看杜威道德哲学理论10-11
政治哲学知识09-05
论科学知识社会学中的库恩哲学07-24
政治哲学知识点总结09-25
哲学知识结构图07-02
生活与哲学知识总结09-25
2023年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文史哲学类知识要点十七07-02
哲学道理的谚语俗语06-22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08-01